-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5種兩性關係
- 2015
- 25週年紀念版
- 50首
- 9786263106215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A Book Of Hims
- A Tree To Take Us Up To Heaven
- AFTERIMAGE
- Aislinn Emirzian
- Alvin Pang
- 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
- and Get to Work
-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2ND EDITION)
- Annaliza Bakri
- 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 Below: Absence
- BookActually
- Capital Misfits
- Carlos Bulosan
- CATHY BIG
- Charlie Glickman
- CHASING CURTAINED SUNS
- Christina Rossetti
- Christine Chia
- culture
- Cyril Wong
- Daily Rituals: How Great Minds Make Tim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dward W. Said
- eL
- Eric Mader
- Find Inspiration
- Food Dictionary
- Footnotes on Falling
- From The Belly Of The Cat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Grace Chia
- G兵日記
- hezt
- Histoire de l'œil
- Hong Kong
- Hong Kong Literature
- HUGO
- I WILL SURVIVE (3RD EDITION)
- IDIOCY
- interview
- Jack Gilbert
- Jack Saul
- Jamais vu
- James Thurber
- Jason Wee
- Jerrold Yam
- Johann S. Lee
- John Berger
- Jon Gresham
- Jordan Melic
- Joshua Ip
- Jr.
- Julie Koh
- Jérôme Garcin
- Leow Yangfa
- lo-fi
- LOUD POEMS FOR A VERY OBLIGING AUDIENCE
- LP小說選
- LTD
- Lyu Wen Cui
- Margaret Atwood
- Mason Currey
- Math Paper Press
- Melissa De Silva
- Michael J. Sandel
- Mother Of All Questions
- Mr. Adult
- Mr. Pizza
- Muji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Ng Yi-Sheng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On the Beach
- Others' Is Not A Race
- PECULIAR CHRIS
- Philipp Ther
- Playlist
- politics
- power
- prose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drigo Dela Peña
- Roland Barthes
- Sake
- Scattered Vertebrae
- SIKIT-SIKIT LAMA-LAMA JADI BUKIT
- SOMEWHERE ELSE ANOTHER YOU
- Sonnets From The Sonnets
- SQ21: SINGAPORE QUEERS IN THE 21ST CENTURY
- Stephanie Ye
- Taiwan: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 TALES FROM A TINY ROOM (2ND PRINTING)
- Tania De Rozario
- Tanikawa Shuntaro
- TENDER DELIRIUM (3RD PRINTING)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aw of Second Marriages
- The Lost Boy
- THE MONSTERS BETWEEN US
- The Sins of the Cities of the Plain
- Thomas Wolfe
- Tilting Our Plates To Catch The Light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Unmarked Treasure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ne Rée
- Ways of Seeing
- We R Family
- WE ROSE UP SLOWLY (2ND PRINTING)
- Werner Ko
- What Happened: Poems 1997-2017
- WhyNot
- Wislawa Szymborska
- Wisława Szymborska
- Zygmunt Bauman
- ยิ่ง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個人的私家菜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往而深
- 一首詩的時間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三體
- 三體 III:死神永生
- 三體 II:黑暗森林
- 三體II
- 三體III
- 上流肉販
- 上裸男孩
- 上野千鶴子
- 下部隊
- 不可預期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 不測之人
- 不為什麼
- 不說話的孩子
- 且在人間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世紀末的華麗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九彎十八拐
- 亂髮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云與樵
- 五十首
- 五四
- 亞文諾
- 京都
- 人人皆撒旦
- 人文史地
- 人物速寫
- 人體雕塑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任明信
- 伊格言
- 似陌生感
- 但唐謨
- 何致和
- 余婉蘭
- 余秀華
- 作家傳記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倫敦男妓自白書
- 假牙
- 假牙詩集
- 偽博物誌
- 偽所羅門書
- 偽詩集
- 傅國湧
- 傑克‧紀伯特
- 傑克紹爾
- 傑洛姆‧嘉赫桑
- 備忘錄
- 傳奇莫言
- 傳記
- 傳說
-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 像那天
- 光天化日
- 光觸媒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兒子的大玩偶
- 內佛·舒特
- 全譯版
- 兩性關係
- 八千里路雲和月
- 八卦貓
- 八尺雪意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再見
- 冯啟明
- 冷海情深
- 冼文光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出鬼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別人怎麼對你
- 利文祺
- 到海巢去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 劇本
- 劉慈欣
- 劉芷妤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勵志
-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
- 十四年
- 半簿鬼語
- 卍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卡繆
- 印刻
- 印卡
- 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小說
- 古典文學
- 只為等一個你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灣
- 台灣小說
- 台灣文學
- 吉本芭娜娜
- 同在一個屋簷下
- 同婚十年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名的起源 (WHAT GIVES US OUR NAMES)
- 向光植物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向高牆說不
- 吞火
- 吳介民
- 吳俞萱
- 吳岱穎
- 吳明益
- 吳沚默
- 吳繼文
- 吳莉君
- 呂少龍
- 呂文翠
- 周天派
- 周若鵬
- 命子
- 哀悼日記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唐辛子
- 商周出版
- 商禽
- 商禽詩全集
- 問津
- 問津:時間的支流
- 啟明
- 喧囂過後
- 喪禮上的故事
- 喬治·巴塔耶
- 單人旅行
- 單德興
- 單車失竊記
- 困難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在你背後
- 在逃詩人
- 地犬
- 地球編年史
- 坂本龍一
- 城市日記
- 城市日記:未來故事永續香港
- 城市書房
- 基本書坊
- 報廢物
- 塗翔文
- 夏丏尊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夏慕聰
- 夏曼
- 夏曼 · 藍波安
- 夏雪
- 外文
- 夜光拼圖
- 夜梟
- 夜行性動物
- 夢中書房
- 大人先生
- 大便老師
- 大師兄
- 大藝出版
- 大虛構時代
- 大象席地而坐
- 大阪
- 天下文化
- 天河繚亂
- 天長地久
- 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
- 失去論
- 失物風景
- 奇幻
- 奧山志乃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好黑
- 如果出版社
- 如此人生
- 妖獸
- 姿與言
- 婀薄神
- 婚戀私語
- 媲美貓的發情
- 嬰兒宇宙
- 嬰兒涉過淺塘
- 季安揚
- 孤星子
- 孤獨六講
-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 安卓珍尼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易
- 家事哲學
- 寫作資源
- 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
- 寶瓶文化
- 尉光吉
- 對號入座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令
- 小兒子
- 小叔
- 小叔愛工頭
- 小妖魔市
- 小寧
- 小林繩霧
- 小西
- 小說
- 小說集
- 就爽前列腺
- 山裡山外
- 島國
- 島嶼派
- 島/國
- 崎雲
- 崔舜華
- 工作記事
- 巴特
- 巴瓏
- 布勒
-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 帝國
-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
- 席德進
- 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
- 廖偉棠
- 廖炳惠
- 廖炳慧
- 廚房
- 廢棄社會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張國強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學校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芬齡
- 張詩勤
- 張貴興
- 張錦忠
- 待續
- 後人類時代的它們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徐嘉澤
- 徐珮芬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從文學看歷史
- 復刻版
- 心理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辨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愛
- 恣睢麻利
- 悲傷
- 情不知所起
- 情慾列車
- 情趣
- 情非得體
- 惡女書
- 惡意的郵差
- 惡鄰依依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愛特伍
- 愛默生家的惡客
- 感官世界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們靜靜的生活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在故宮修文物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 我沒有飼料喂你的鳥
- 我為你灑下月光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紛紛的情欲
- 戒斷曖昧
- 戰國廁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掙扎的貝類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撒迦利亞‧西琴
- 撕掉羞恥印記
- 擊壤歌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放生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故事總要開始
- 散文
- 散文詩
- 散文集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國士
- 文學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阡陌
- 文學雜誌
- 文心
- 文集
- 文青之死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藝協會
- 新加坡草地裡的男生
- 新家坡
- 新文潮
- 新文潮文學社
- 新星球
- 新神話學
- 新經典圖文傳播
- 新編傳說
- 新蒲崗地文印記
- 新訓篇
- 於是我坐下
- 旅者
- 旅行的困境
- 旅遊指南
- 旋轉門
- 日子持續裸體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酒
- 明媚如是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是誰在深夜說話
- 時代精神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光隊伍
- 時報
- 時差的贈禮
- 晒T恤
- 暴民之歌
- 書
- 曼谷
- 曾淦賢
- 曾珍珍
- 曾繁裕
- 曾翎龍
- 最後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後抱他的人
- 最快樂的一天
- 會飛的手
- 月光落在左手上
- 有鹿文化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朱天心
- 朱天文
- 朱宥勳
- 朱家安
- 朱惠足
- 朱翎漫遊仙境
- 李天葆
- 李奕樵
- 李屏瑤
- 李崇建
- 李智良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李漁
- 李維怡
- 杨照
- 東華創英所
- 林夢媧
- 林幸謙
- 林文月
- 林文義
- 林水福
- 林煜軒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林蔚昀
- 林詠心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枻出版社編輯部
- 柏森
- 查理·葛利克曼
- 柯志傑
- 格十三
- 格非
- 梁莉姿
- 梅森·柯瑞
- 棄子圍城
- 楊士堤
- 楊小濱
- 楊建東
- 楊智傑
- 楊照
- 樂園輿圖
- 橘書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歷史
- 死神永生
- 殖民地
- 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 殺鬼
- 比句點更悲傷
- 毛毛有話
- 水ㄤ
- 水某
- 水母與搖滾
- 水煮魚文化
-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 永無止境的現在
- 求孕
- 江灝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汪其楣
- 汪民安
- 汪用和
- 沈俊傑
- 沈信宏
- 沈嘉悅
- 沉默之島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沒有時刻的月臺
- 沒用的東西
- 法國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法國翻譯
- 波希米亞行路謠
- 洛夫
- 洪嘉
- 洪均榮
- 洪曉嫻
- 活人拳
- 流俗地
- 流浪者張德模
- 流蘇
- 浮蕊盪蔻
- 浮雲與剃刀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海浪的記憶
- 消滅眾神
- 游俊豪
- 湖面如鏡
- 湯瑪斯·沃爾夫
- 漫畫
- 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 漫遊者
- 潔癖
- 潘家欣
- 潘朵拉的任意門
- 灰矮星
- 灰花
- 為了測量愛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烈火
- 烏亮如夜
- 無一不野獸
- 無印良品
- 無法分類
- 無法歸類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無知者
- 煮雪的人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狂言三國
- 猴杯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王定國
- 王德威
- 王志元
- 王意中
- 王春明
- 王榮輝
- 王鼎鈞
- 玻璃
- 現代化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琉璃脆
- 瑞蒙·卡佛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瓊美卡隨想錄
- 瓦舍小品
- 甘耀明
- 生活10講
- 生活十講
- 生活哲學
- 田原
- 男人這東西
- 男性P點高潮
- 男男自由行
- 画哲學
- 畢飛宇
- 異質詩社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當代愛情詩選
- 當代馬華小說選
- 白先勇
- 白痴有限公司
- 皮卡忠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盛世
- 盧勁馳
- 目前勉強
- 相聲
- 看海的日子
- 眼睛的故事
- 瞇
- 知識分子論
- 短詩300首
- 石室之死亡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科學
- 神來的時候
- 神在
- 神戶
- 神神
- 神話學
- 禁果宅配便
- 秀威
- 秀陶
- 科幻
- 租書店的女兒
- 種族
- 種族關係
- 窮中談吃
- 窺
- 窺夢人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 第4期
- 第二緝
- 第四期
-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 簡媜
- 簡體
- 米哈
- 紀大偉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字團
- 純真的擔憂
- 素履之往
- 給我的詩
- 給美君的信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綠野仙蹤
- 縫身
- 繁體
- 繩縛本事
- 續集
- 羅智成
- 羅樂敏
- 羅毓嘉
- 羅浥薇薇
- 羅蘭巴特
- 美麗蒼茫
- 群像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爸的笑聲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而又彷彿
- 耳朵
- 聖神·死人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聲音與象限
- 職場冷暴力
- 肉與肉的相遇
- 肉蒲團
- 肥瘦對寫
- 肺像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胡遷
- 膚淺
- 臉譜
- 臥斧
- 自傳
- 致美好的灰色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 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與謝野晶子
- 與電影過招
- 舒國治
- 舞鶴
- 色戒愛玲
- 艾堤安 ‧ 達文多
- 艾德華·薩依德
- 艾絲琳·埃米吉安
- 艾莉亞
- 芭達雅
- 花街樹屋
- 苦天使
- 苦集滅道
- 英文
- 莊安祺
- 莎喲娜啦
- 莎喲娜啦 · 再見
- 莫言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菲利浦·泰爾
- 萬
- 落失男孩
- 葉聖陶
- 葉韋利
- 董啟章
- 蒙馬特遺書
- 蔡仁偉
- 蔡惠伃
- 蔡登山
- 蔣公會吃人
- 蔣勳
- 蕭寒
- 薔薇邊緣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藍波安
- 蘇偉貞
- 蘇東坡
- 蘇煒祥
- 虛構的海
- 衣若芬
- 衣錦夜行
-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
- 裸命
- 西方哲學
- 西班牙三棵樹
- 要有光
- 親子關係
- 觀看的方式
- 解憂電影院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計程車司機
- 許慧貞
- 許赫
- 評論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詩精
- 詩經演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語凡
- 說食畫
- 談寫作
- 諸天的眼淚
- 諸子之書
- 謝旭昇
- 謝旭昇詩集
- 謝曉虹
- 譚以諾
- 護家盟不萌
- 谷崎潤一郎
- 谷川俊太郎
- 谷川俊太郎詩選
- 谷蕾
- 象形
- 豹變
- 貓
- 貓頭鷹
- 貞男人
- 負子獸
- 賀淑芳
- 賴小路
- 賴香吟
- 赤道風
- 走動的樹
- 走著瞧
- 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
- 走過愛的蠻荒
- 跟著寶貝兒走
- 跳水的小人
- 身體不知道
- 軍犬
- 辛波斯卡
- 辛波斯卡詩集
- 辛波絲卡
- 迷圖
- 迷宮毯子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遊戲自黑暗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達瑞
- 遠流
- 遠處的拉莫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邁可·桑德爾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那城那人那貓
- 邱妙津
- 郝譽翔
- 郭強生
- 郭詩玲
- 都是你教的
- 鄒芷茵
- 鄧力軍
- 鄭哲涵
- 鄭毓瑜
- 鄭聿
- 酒的遠方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金子美鈴
- 金子美鈴詩選
- 金庸傳
- 鍾國強
- 鐘怡雯
- 長河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開洞吧男孩
- 關天林
- 關西
- 阿布
- 附近有人笑了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仲耘
- 陳允石
- 陳冠中
- 陳千憓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少
- 陳志華
- 陳文慧
- 陳昌遠
- 陳栢青
- 陳淑瑤
- 陳玠安
- 陳義芝
- 陳育萱
- 陳育虹
- 陳苑珊
- 陳蓁美
- 陳雨汝
- 陳雪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陳黎跨世紀詩選
- 陸上怪獸警報
- 隱匿
- 隱身衣
- 隼人
- 雨花雲蕊舊月落
- 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
- 雲山
- 雲端的丈夫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靈感
- 靈/性籤
- 韓麗珠
- 音樂
- 音樂使人自由
- 音樂評論
- 頂天地
- 顏崑陽
- 風箏家族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食字餐桌
- 飲食
- 餡餅盒子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來文
- 馬來西亞
- 馮傑
- 馮翊綱
- 駱以軍
- 騷夏
- 魚麗之宴
- 鳥嘴人
- 鴻鴻
- 麥樹堅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俊麟
- 黃啟團
- 黃大米
- 黃寶蓮
- 黃岡
- 黃春明
- 黃柏軒
- 黃益中
- 黃羊川
- 黃遠雄
- 黃錦樹
- 黎穎詩
- 黎紫書
- 黑暗森林
- 黑眼睛文化
- 黑色的歌
- 黑色鑲金
- 黑雨將至
- 齊格蒙·包曼
- 龍應台
【預購】流俗地◎黎紫書
Regular price $33.00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黎紫書全新創作!
以人性鋪展馬來小城的俗世河流,
站在晦澀幽暗的路頭,每個人都在尋找未知的出口!
★ 王德威主編撰序,「當代小說家Ⅱ」系列新作
★ 現代版《小城畸人》,俱現精彩細密的人性書寫
「《流俗地》娓娓述說一個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思索馬來西亞社會華人的命運。黎紫書為當代馬華文學注入少見的溫情,也為自己多年與黑暗周旋的創作之路,寫下一則柳暗花明的寓言。」——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__________
除非有一天你們親自嚐到那滋味,
否則永遠不會明白自己錯過的是什麼。
俗世裡沒有動人的童話;
飄蕩至黯黑深處,該如何捕捉那一抹天光?
曾對未成年女孩始亂終棄、長相俊俏的大輝,
一個被訛傳已死之人,竟輾轉歸鄉,活生生出現在大街上?
天資聰穎的盲女銀霞,進入盲人院學習,
摸索光亮的路上,靈魂卻捨棄肉身,墜入無邊黑暗;
離鄉從業的印度仔律師,生命竟於三十六歲遭人暗殺,猛然截斷;
爽朗的馬票嫂年輕時離開軟弱丈夫、改嫁有錢黑道,
苦盡甘來後卻終結於失智症……
銀霞、細輝、拉祖自小一同長大的「鐵三角」,
歷經生命碌碌坎坷的拖磨,該如何尋找各自人生的出口?
「你們不覺得嗎?我們長大了。」
「長大了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世故了。怕雨打風吹;怕會變成落湯雞;怕感冒,怕生病。」
「長大就是開始意識到現實,會去想像將來了。」
小說以馬來西亞錫都,被居民喊作「樓上樓」的小社會拉開序幕。講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務俗事,迂迴曲折的情節,彷彿召喚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小事。
在「樓上樓」的他們如風中之燭,看似脆弱實則強韌,一旦離開,便流落於人海各自漂流;彷彿走的那一日也意味著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寬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熱帶國度的風土民情、政治時局,人們追憶往事,每翻開一頁像是自己被時光推到了局外,旁觀著當年的自己。這裡的雨下得頻繁,人生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發生。那些記憶如今被掀開來感覺依然溼淋淋,即便乾了,也像泡了水的書本,紙張全蕩起波紋,難以平復。
《流俗地》以跳接時空的敘事手法,為各個角色穿針引線,每一短篇看似獨立卻又連續,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裡載浮載沉,薄涼活著,無聲老去。他們冷眼、坎坷、孤寂、擁有短暫歡樂,卻都像電光石火,剎那間便走到時間盡頭,看俗世的風吹透灼熱的倉皇人生。
作者簡介
黎紫書
原名林寶玲,197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
自24歲以來,多次奪得花蹤文學大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最多大獎的作家。她也受到台灣文壇的肯定,數次贏得聯合報文學獎與時報文學獎。出版人詹宏志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家」,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台灣。2016年獲頒南洋華文文學獎。
已出版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短篇小說集《未完.待續》、《野菩薩》、《天國之門》、《山瘟》、《出走的樂園》;極短篇小說集《余生》、《簡寫》、《無巧不成書》、《微型黎紫書》;散文《暫停鍵》、《因時光無序》,以及個人文集《獨角戲》等等。
【預購】男身(二十年修訂珍藏版)◎孫梓評
Regular price $25.00一部真摯絕美的同志成長懺情書──
「因為,我們想愛,我們就別無選擇。」
◎ 張曼娟、李桐豪藏愛作序,專文導讀開箱全見。
◎ 人氣畫家川貝母跨刀繪圖,首刷海報限量收藏。
◎ 新版獨家番外篇,直擊二十年後書中人物近況更新。
◎ 激起無數同志共鳴,召喚甜美與苦味並行的情愛心事:青春曖昧的異男撩撥、成年後隱密潛行的無數次遇見、錯愛和失去;真實記錄身為同志的想望與心傷──「我們都有想要追求愛情的欲望,但又在相信自己的時候不夠勇敢。我們都願意用心去發現愛的甜美,卻忽略了每一份甜美都必須付出代價。」
/
我期待,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陽光升起的剎那,無私面對浩瀚往事,
放聲吶喊: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
直到聲嘶力竭。
直到淚流滿面。
直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好的人,可以在別的地方,遇見你。
──孫梓評
桂和啟程到了日本,為了理清泛潮的思緒。
他穿梭巷弄、沿著鴨川夜行,走訪書店、咖啡館,在寺廟與祭典中旋身。
那些將明而未明的記憶也跟著攤展開來……
少時苦戀異男,越過那條節制曖昧線,親密的反面即是崩毀;
之後的人,林林總總與他擦身,在愛與非愛的隙縫中來回穿梭,
阿默身上的菸草味、倪笙房裡的古典樂、阿崇的深邃欲念、澤康的單向傾慕、荻原的貼心陪伴;
無論是友情或欲望宣洩,都彷彿泡沫似的幻影。
直到他遇見夏生,遇見一場真實戀愛,
誰知抓得太緊卻斷裂得更快,愛情孱弱地連同他的自信一併垂萎,
那人走不出他心底,於是他只好踏向出走的路頭,
並對那一雙試著拉起他的溫柔手──哲生,
投遞一封又一封懺情自白書……
《男身》作為孫梓評第一本長篇小說,真誠坦白地收攏所有男同志可能會面臨的情感面向。故事透過旅行回憶往昔,日本旅記和情感敘事交錯,密織溫柔繾綣的和式風情。出發時的期待、過程中浪漫踅行,直到告別時落下遺憾。旅程熨貼愛情的起飛降落,鋪展同一種想念與傷感。
二十多年前,沒有通訊軟體,手機還未普及,所有甜美與苦澀都隨著手寫信的筆跡暈開情意。相較今日,對當年的同志而言,「成家」是華麗夢想、昂貴的笑話,只能仰賴愛的過程和欲的渴望。他們穿戴著單薄的愛情,背負來自四面八方質疑,社會綱常像是垂晾的藤蔓,遮蔽窗外成瀑陽光。孫梓評的文字彷彿他書中搭起的一方草蓬,溫柔地帶領我們,尋找自己,尋找記憶中一起「下雨躲雨、風大避風」的那個人。「一段戀情的失去,純粹是愛的本質問題,而非關性別的。」當界線不再筆直劃分,或許才更敢於實踐,關於種種愛的可能。
孫梓評
1976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著有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
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
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
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
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
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
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
童書與少年小說:《花開了》、《爺爺泡的茶》、《星星壞掉了》、《邊邊》。
文學繪本《碳酸男孩》。
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
與吳岱穎合編《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相關著作:《你不在那兒》《你不在那兒(顯靈版‧限量親簽珍藏版)》《你不在那兒(顯靈版)》
繪者簡介
川貝母
1983年生。台灣插畫家,2005年入選波隆納插畫展後開始專業插畫生活。著有短篇小說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
【預購】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李碩
Regular price $42.00「謹以此書致敬重塑了中國的周文明!」
「像破案小說一樣好看的孔子傳!」
──羅振宇(《羅輯思維》主講人)
周翦商,華夏新生。從大歷史與中華文明的角度,重新認識孔子
重現春秋時代的貴族世襲制度風貌,還原孔子生命中的歷史場景
孔子延續帶領周文明脫離野蠻,也讓未來世世代代不再重現野蠻
他是政治生命失敗的沒落貴族,卻能贏得光耀千古的「思想家的勝利」
本書是《翦商》作者李碩所寫的孔子傳記,生動書寫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分出生,在底層單親家庭中成長,一步步做到魯國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攝相事」,同時也見證了春秋末期各國內政外交的風雲變幻與奇聞軼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後周遊列國,終究未能實現自己的從政理想。但他的學說經後人的傳承與解釋,流傳後世,他也被弟子「製造」成了至聖先師。
我們流俗的印象中,孔子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是一個抽象的人物。本書正是要去掉孔子的這層「聖人」光環,還原他作為普通人的成長歷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憂懼,也有困惑、糾結與執著。作者探討了孔子面對各種人生事件的心理狀態與動機,從而描畫出一個豐富、完整的孔子圖像。
本書以孔子的一生為縮影,全面展現了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的風貌。包括貴族的等級體系、禮儀習俗、「遊戲規則」,各國的政治狀況與權力競爭、結盟、衝突,甚至各國貴族之間的奇聞軼事。同時,也描繪出,在春秋戰國之交的大變革時代,貴族社會是如何瓦解,如何走向沒落的。透過解讀經史文獻,本書再現了孔子在寡頭世襲政治遊戲規則中沉浮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春秋時代的種種歷史場景。
★ 孔子試圖重構國家政治秩序,調解國君與寡頭、貴族與賤民的關係,他的努力為何失敗?
★ 和孔子體貌相同的陽虎,到底二人有無親緣?陽虎是否才是歷史趨勢的先行者?
★ 孔子死後如何被弟子神化,又如何被還原,最終成為無宗教神性的文化聖人?
▍名家推薦
《孔子大歷史》文字靈活輕鬆,深層呈現的則是對於文明邏輯、人類秩序的思考,重在對於歷史情境的整體把握,對於超越歷史的人性的洞察,李碩在這方面的功力令人欽佩。這是本書與其他關於孔子的著作最大區別所在。——施展(外交學院,《樞紐》作者)
孔子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本書用通俗淺顯的語言,對周代的姓氏、稱謂、禮儀、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加以介紹,對孔子的生活世界進行了細緻生動的還原,對這些複雜問題的把握相當透徹。——韓巍(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這本書以人物傳記的形式,既跳出傳統對孔子「聖化」的解讀取徑,又跳出新文化粗暴反孔的模式,通過將孔子置於其生活時代,揭示孔子時代的真實,以及其一些思想的真實,對歷史地理解孔子,進而認識國學,將會是有裨益的。——向燕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本書初版書名:《孔子大歷史:聖壇下的真實人生與他的春秋壯遊》)
【預購】 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王德威
Regular price $48.00只有那些倖免於肉身凌辱,尚未因種種劫難而成為行屍走肉的人,才得以在見證不義之餘,有能力想像種種恐怖並運用這可畏的想像力。這樣的想像有助於思辨政治情境,啟動政治情懷。——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王德威繼《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之後,又一本探討當代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作品序論集,由此觀看當代文學的脈絡發展與時代意義。
麥田的「當代小說家」書系自一九九六年推出後,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這一書系涵蓋兩岸四地(台、港、陸、星馬)及全球華人小說家的傑作,展現華語文學的壯觀版圖。書系主編王德威,參與選書製作,並為每一本書寫下序論,介紹作家的特色,並觀照小說與政治、社會、人生的美學關聯。二○○二年,麥田結集二十篇序論出版《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一書,討論包括朱天文,舞鶴,朱天心,李昂,施叔青,余華,王安憶,莫言,蘇童,鍾曉陽,黃碧雲,駱以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呈現上個世紀末中文小說的種種風華面貌。
接著從二○○二年到二○二二年,「當代小說家」書系陸續再出版了不少當時代的代表作品,如李永平《大河盡頭》、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陳冠中《盛世》、駱以軍《匡超人》、鍾文音《別送》、王安憶《一把刀,千个字》等,都曾引起廣泛討論。這些序論,連同系列以外的小說點評,編選之後共得三十一篇,即是這本書《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
王德威論及——
過去二十年兩岸四地局勢波譎雲詭,世界危機重重。與此同時,數位科技爆發、環境物種嬗變——從全球暖化到生態污染——重新定義了人類與後人類的關係。當我們汲汲於眼前的意識形態和族裔紛爭,或持續科幻化、娛樂化種種災難的可能時,敏銳的小說家卻感受到「惘惘的威脅」撲面而來。他們的作品震撼人心,不僅在於形製新穎,更在於內容的不可思議。
書名「可畏的想像力」,典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述。在《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一書中,鄂蘭論二十世紀的暴政帶給世界種種傷害,不因某一特定政體或政權的消長而稍息。尤有甚者,暴政甚至可以最平庸無感的形式滲透到日常生活,並被視為當然,甚至膜之拜之。這是現代之「惡」最詭譎的形式。當此之際,鄂蘭呼籲我們必須鍛煉「可畏的想像力」,用以對抗歷史怪獸的無孔不入。
本書三十一位作家按出生時序排列。首篇臺靜農先生(一九○二)與末篇陳春成先生(一九九○)恰各站世紀初與世紀末一端。但時間的差距無礙他們回應「當代」問題的敏銳感和迫切性。這些作家處理各別的歷史語境,卻在本書內形成共時性的對話。
晚清文人陶佑曾(一八八六~一九二七)面對晚清變局,提倡新小說,曾有如下描述:
有一大怪物焉:不脛而走,不翼而飛,不叩而鳴;刺人腦球,驚人眼簾,暢人意界,增人智力;忽而莊,忽而諧,忽而歌,忽而哭,忽而激,忽而勸,忽而諷,忽而嘲;鬱鬱蔥蔥,兀兀矻矻,熱度驟躋極點,電光萬丈,魔力千鈞,有無量不可思議之大勢力,於文學界放一異彩,標一特色,此何物歟?則小說是。
一個世紀後的我們思考小說的「當代」意義,期待在時間的裂縫之間,虛構的敘事得以繼續發揮想像,回應歷史的匱乏。《可畏的想像力》所論的三十餘本作品雖然只是當代小說的抽樣,已經可以看出小說家的創造力未可限量。
王德威以精采的序論,將小說家的代表作,作縱深的創作精神與時代議題關懷的探討,觀照小說與政治、社會、人性的美學關聯,提供喜愛中文小說或研究中文小說的讀者,嶄新的視角,深具意義。
作者簡介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著有《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後遺民寫作》、《現代「抒情傳統」四論》、Fictional Realism in 20th 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Fin-de-Siè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y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述》),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Why Fiction Matt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等。主編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等。
【預購】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菲力普·普曼, 賽門·梅森 Philip Pullman, Simon Mason(譯者: 王翎)
Regular price $45.00「黑暗元素三部曲」全球狂銷17,000,000冊
《塵之書》二部曲問世3天熱賣超越《使女的故事》續集
最受歡迎小說家與他的故事藝術
菲力普.普曼獲獎殊榮
★卡內基童書獎(1996、2007)
★最佳卡內基童書獎(2007)
★衛報兒童小說獎(1996)
★科斯塔圖書獎年度選書(2001)
★林格倫紀念文學獎(2005)
★英國圖書協會年度作家(2018)
★詹姆斯・巴利終身成就獎(2019)
他筆下的世界影射現實,創造前所未有的閱讀現象
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大師
◎集結近二十年散文、演講精華,內含32篇故事哲學,以及42張精美插圖,包括名畫《女神遊樂廳的吧檯》、朵貝楊笙的插畫、第一版《孤雛淚》的手繪插圖等等。
◎石芳瑜(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邱常婷(小說家)、游佩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盧郁佳(作家)鄭重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在故事之境不需要護照,
以知識為火炬,探照敘事的橋梁,
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像一個大師那樣琢磨寫作技藝──
- 以正確次序排列,讓事件之間的連結清晰可見。
- 說故事就像拍電影,鏡頭位置至關重要。
- 故事講求一致性,不能任意插入大異其趣的元素。
- 故事的轉折必須全部指向結局,勇於貫徹「不需要的就刪除」。
- 不要怕老哏,切記愛和勇氣永遠是讀者需要的優良老哏。
- 熟悉你的故事,評估市場,才能吸引不同讀者的注意。
- 謹記「原初情境」,讓所有重要的事都出現在故事裡,無關的事都別提。
文學不在象牙塔裡,說書人應負起的八種責任──
- 財務上的責任──爭取自己應得的價碼,不用不好意思。
- 對語言的責任──備妥工具書。
- 對情感誠實的責任──別故意騙人眼淚。
- 說故事技藝的責任──鑽研最高明、最靈活的手法。
- 引導的責任──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故事泉源帶入自己的文化。
- 對讀者的責任──黑暗與悲觀的故事也必須帶來正面影響。
- 了解自己的責任──身為說故事者,自己擅長的是什麼?
- 對故事本身的責任──竭盡所能地保護你的故事。
▍《好故事可以對抗世界嗎?》──國際媒體一致盛讚
閱讀此書彷彿偷溜進一位故事大師講課的教室,旁聽了整年的課⋯⋯普曼如此友善直率地提出建議和忠告,分享祕辛和想法,令人感動得幾欲落淚。——《衛報》二○一七年度好書
指路明燈之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好比一座金礦⋯⋯如此豐富的文集,彷彿取之不盡的寶藏⋯⋯本書睿智且充滿人文關懷,而且極為好讀,讓讀者得窺作家蓬勃想像力以及寫作生涯的堂奧,堪稱一趟精采巡禮。——《金融時報》
對於在3C螢幕時代應如何為孩童的想像力提供養分,普曼提出深刻的省思。——《觀察家雜誌》
本書施展了一道咒語令人沉醉入迷⋯⋯浸淫於字裡行間,彷彿與見多識廣、愉悅歡快、好奇心與想像力無限奔放的心智為伴,有如醍醐灌頂。——《紐約時報》
本書專論想像力和說故事的重要性,淺白易讀、令人信服且引人入勝,讓我們得以深刻洞悉這個時代最傑出的說故事大師的心思智識。——基蘭・米爾伍德・哈爾葛芙,《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
「沒有了故事,我們將不足以被稱為人類。」
生於英格蘭諾里奇(Norwich),父親是飛行員,小時曾隨著父親住過澳洲。在他七歲那年,父親因飛機失事喪生,母親改嫁後帶著他搬至北威爾斯。歷史悠久的威爾斯地區群山環繞,有著許多傳說與神話,這些都影響了日後普曼的寫作風格。在威爾斯求學時接觸到兩位作家的作品: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以及詩人、畫家威廉.布雷克,他為此深深著迷,《失樂園》更成為後來寫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重要元素。
大學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英文系,不過成績普通。畢業後曾在中學擔任教職,七〇年代的英國沒有課綱,他盡情對孩子們闡述從神話到荷馬史詩等各式各樣的作品,並為每學期末的話劇演出擔任編劇和導演,這些素材都成為後續作品的養分。普曼雖熱心教學,卻自稱不太能認同過分強調考試的教育制度,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黃金羅盤》於隔年同時奪得英國兒童小說卡內基獎章與《衛報》兒童小說獎,普曼亦辭去教職,全力投入寫作,除了獲獎無數的代表作「黑暗元素三部曲」及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英倫懸疑四部曲」外,亦著有許多單本長、短篇小說如《發條鐘》、《我是老鼠!》與《卡斯坦伯爵》等作品。他從未自我設限的寫作精神,打破了年齡與類型的界限,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至今仍是活躍於文壇的說故事大師。在二〇一七年,以「黑暗元素三部曲」同名主角「萊拉」,再推出重量級《塵之書三部曲І:野美人號》,媒體譽為:「很少書能讓我們願意等十七年,但『塵之書』絕對是其一。」
二〇〇八年,普曼獲《泰晤士報》選為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個英國作家之一;二〇〇九年獲牛津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並甫於二〇一九年的新年授勛(New Year Honours)獲頒爵士勳銜。
相關著作:《黑暗元素三部曲II:奧祕匕首(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І:黃金羅盤(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Ш:琥珀望遠鏡(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
賽門·梅森/編者Simon Mason
為大小讀者寫書。首部寫給成人的小說獲頒貝蒂・特拉斯克小說新人獎,青少年小說《月亮派》(Moon Pie)則獲衛報兒童小說獎。以嘉維・史密斯為主角的系列神祕懸疑小說第一集《逃家女孩》(Running Girl)入圍柯斯達文學獎最佳童書決選,第二集《少年命案》(Kid got Shot)獲國際犯罪小說大會「犯罪盛宴」選為二零一七年最佳青少年適讀犯罪小說。現居英國牛津。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在翻譯旅途中,穿梭平行時空,開展多重視界,探索文本中的層層意義。譯作有《塵之書三部曲II:祕密聯邦》、《惡作劇女孩》、《雪山男孩與幻影巨怪》、《聽不見的聲音》、《暗黑孤兒院》等。
【預購】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凌性傑, 范宜如
Regular price $28.00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X個性風文青女俠范宜如 翻玩生活,
32篇重磅選文,情挑五感絕美盛宴!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生活,同時深化語文理解能力,各則選篇後附有專文賞析。
★提供另一扇日常視窗:描繪音樂(馬世芳〈巨龍之眼,美麗之島〉、房慧真〈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跨文化思索(黃麗群〈如果有一天你去金澤〉、王盛弘〈奈良有鹿〉、盛浩偉〈廁所的故事〉)、在電影中造夢(毛尖〈姊姊〉、孫梓評〈牯嶺街‧少年‧我〉)、生活暗面的反思自省(李欣倫〈致那些被棄的〉、胡晴舫〈無所謂快樂〉),含納傳統散文、短篇雜文、人物採訪等各式書寫。
◎內容簡介
32位重量級作者,打造最痛快多元的日常體驗──
毛尖│王盛弘│王聰威│言叔夏│吳岱穎│吳億偉│李欣倫│李長聲│李清志│阮慶岳│房慧真│柯裕棻│胡晴舫│馬世芳│孫梓評│徐國能│郝譽翔│張讓│張雍│張曼娟│許悔之│盛浩偉│郭強生│黃文鉅│黃麗群│楊子葆│廖偉棠│蔣勳│劉崇鳳│鍾文音│鍾怡雯│簡媜 (按姓氏筆畫排序)
凌性傑──
「日常的艱辛與甜美,提供了書寫者想像的憑藉,從中創造出一片心靈領地。然而,日常也最難寫,要把吃飯穿衣睡覺寫得耐人尋味,除了要有過人的品味能力,也要擁有從塵埃裡開出花朵的文字魅力。我們無法改變日子的轉速,唯一能做的是,用更美好的心理時間去面對日子流逝的狀態。」
范宜如──
「生活究竟是什麼呢?做好或做不好都是他人之眼,但美可以包容一切──如果美是一種讚嘆,一種悲憫,或是同情的共感。隨著寫作者提供的觀看視野,提醒我們,縱然生活未必美好,但我們總可以駐足日常,做自己生命中的麥田捕手,接住生而為人都可能有的困頓及困惑。以散文的黃金之心,穩穩地站在生活的土壤之上。」
突破文體與美學界線,生活不再索然無味──
探訪蘭陽平原,回到雨神眷顧的所在;
打開媽媽的便當,一塊紅燒肉讓人掉入「家」的核心;
舞臺上〈美麗島〉拉出蒼涼年代,同時逼落無聲的淚水……
異鄉白芒雪域寒氣鑽透骨血,最美的也是最致命的記憶;
走進奈良魔幻時刻,搖擺的鹿尾巴為人貼心指路;
龐克樂手杜甫穿越至今,捲入當代政治風雲;
從牯嶺街走進電影殺人場景,那是被牛皮紙封存的少年時光;
眼前屬於金澤的瞬間如車禍般橫衝直撞而來!
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個老鎮呢?
說了很多,但自己又感覺什麼也沒有說完……
關於「美」,在這三十二篇文章中有其各自塑形。即便枯淡如時光棄物,也煥發著無可忽視的色澤。從視聽感官到各種身體膚觸,化為電流直通全身,那些翻玩美感的經驗,就這樣被深深融進身體、戳記在心底。我們不只有一種看待美的方式,就如同生活不該讓人輕忽;攀著文字的繩索往前走,投身日常祕境,鑽探藏身裂隙的美麗渣滓,或許書寫和閱讀,就是美的最佳詮釋。
凌性傑
高雄人。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現任教於建國中學,著有《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男孩路》、《島語》、《海誓》等書;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與石曉楓合編)、《青春散文選》(與吳岱穎合編)。
相關著作:《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島語》《島語(限量親簽珍藏版)》《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海誓》《男孩路》《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范宜如
臺灣宜蘭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立敦化國中教師、韓國啟明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明代文學、空間與文學、報導文學。著有《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合著有《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文學@臺灣》、《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等書。
【預購】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勞倫斯.卜洛克(譯者:傅凱羚、新新)(全新增訂版)
Regular price $33.00從創作到出版的八百萬種可能
【全新增訂本上市!】
「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勞倫斯.卜洛克
◎最新收錄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
◎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親身分享
◎從開始動筆到付諸出版,比《卜洛克的小說學堂》更一目了然,一本到位
▍內容簡介
從紙本時代到網路時代,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
一、 寫小說沒有公式
二、 身為創作者的根本目標,就是讓作品被看見
◎從自我定位到架構情節
1. 正確的自我定位──不為讀者而寫,而是準確找到自己天生適合的創作。
2. 撰寫大綱──為別人的小說整理大綱,練習用作家的洞察力來閱讀。
3. 好人物使讀者欲罷不能──鍛鍊描寫人物性格的技巧,愈能引起讀者共鳴,故事的誘惑就愈強大。
4. 偽造是小說的核心──運用個人經驗、知識、熟悉的背景重新排列組合,用細節能打造具有說服力的情節。
◎數位時代的出版途徑
1. 務必出版電子書和有聲書!這兩類消費者的數量正不斷上升。
2. 別指望「自費出版社」,小說家付錢給出版社出自己的書,這件事就是不合理。
3. 若預算有限、有特定目標讀者,且不考慮利潤,那麼自己來做一本書,其實不難!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初版發行於一九七八年,書中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大受讀者歡迎。在最新增訂本中,更收錄了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卜洛克曾說:「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書將讓新手備受鼓舞,讓老手重拾自信,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與出版之路!
▍更多卜洛克的創作與出版建議
◎比起短篇小說,新手更應該寫長篇小說。
因為:需要的技巧比較少、比較不依賴高明的點子,而且是磨練各種寫作技巧的好機會。新手作家別要求自己以第一本小說獲得認可或金錢利益。
◎就算想到好點子,也可能必須適時地放棄。
一個點子如果能夠發展成一本書,不代表你就得將它寫成一本書,它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擅長的創作類型。若受其商業潛力迷惑,可能就會看不清這個真相。
◎電子書與紙本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逛書店的人變少了,電子書、網路書店已經是行銷的新戰場。然而,讀者們最珍惜、最讓人感到愉悅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紙本書,尤其是質感優良的精裝本。最重要的是,紙本書往往能夠刺激電子書的銷量。
◎自費出版要考量宜大籮筐事情。
出版社提供文字編輯的服務,也意味著你的作品可能被大改特改。然而,由於寫作是寫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校對時有可能充滿盲點。若要自行出版,你也許會需要一名編輯,或者至少一名校對人員,以確保文章用字遣詞的一致性。
▍延伸閱讀
★第四版草稿:普立茲獎得主的非虛構寫作獨門技藝,從蒐集題材、彰顯主題、布局架構、採訪技巧、自我懷疑到增刪裁減,定稿前的8大寫作鍛鍊
約翰·麥克菲──著 劉泗翰──譯
「寫作的本質,就是修改。」
《紐約客》逾半世紀專欄作家、「創造性非虛構寫作」的開拓者
約翰·麥克菲於普林斯頓大學授課半世紀,啟發無數媒體人的寫作講堂
★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
菲力普・普曼──著 王翎──譯
「創作者,請竭盡所能地保護你的故事!」
「黑暗元素三部曲」全球狂銷17,000,000冊、《塵之書》二部曲問世3天熱賣超越《使女的故事》續集
最受歡迎小說家菲力普・普曼與他的故事藝術
★鬥陣寫作俱樂部:《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拆解逾30部知名小說,從打造小說質地、建立作者權威到加強故事緊張感,全方位專業作家教戰手冊
恰克‧帕拉尼克──著 黃鴻硯──譯
「寫作這件事情,絕對是一場團體戰!」
亞馬遜讀者4.8星好評、榮獲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讀物、與《史蒂芬.金談寫作》齊名的暢銷小說寫作書
邪典教主恰克‧帕拉尼克解剖社群時代的創作攻略
作者簡介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筆耕近六十載 風靡全球大師格調
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
一九三八年出生於紐約水牛城,人生大半定居紐約市內,其創作也多以紐約為背景。創作逾八十載,是全球知名的推理小說大師。代表作為「馬修‧史卡德系列」、「雅賊系列」等。
卜洛克以類型小說為寫作框架,又自闢蹊徑,將「冷硬派」書寫推向全新境地,一向關注稠密的紐約市獨有的蒼涼與孤獨,透過犯罪事件寫出人間詩意,已臻純文學所及之高度,也使他獲得「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美譽。
卜洛克一生獲獎無數。他曾七度榮獲愛倫坡獎、十次夏姆斯獎、四次安東尼獎、兩次馬爾他之鷹獎、二○○四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鑽石匕首獎,以及法、德、日等國所頒發推理大獎。二○○二年,繼一九九四年愛倫坡獎當局頒發終身大師獎之後,他也獲得夏姆斯終身成就獎。二○○五年,知名線上雜誌Mystery Ink警察獎(Gumshoe Award)同樣以「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對犯罪推理小說的貢獻。勤奮筆耕,自一九五七年正式出道以來,已著有超過五十本書以及多部短篇小說,除上述代表作之外,還有「密探系列」、「殺手系列」等。他總樂於分享自己豐富的寫作經驗,另著有《卜洛克的小說學堂》。
裸命◎陳冠中
Regular price $24.00一個人多次的覺醒,便構成其能擁有的最大自由--
前方有阻後無退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來自各地的人們前仆後繼
拿裸命一條,只為換取大聲說話、換得一回翻身的機會
★上海出生、香港成長、台北居住六年,現定居北京
文化評論者∕小說家 陳冠中 繼話題作《盛世:中國二○一三年》最新長篇
★台灣、香港、中國,兩岸三地率先出版!
★情慾、族群和生存的凶猛寫真、殘酷物語,極限主義禁區文學
一名西藏青年肉體與心智的三段式覺醒,狠狠戳破國族神話高潮大夢
一條命隨時可能消失,卻也無人過問。
你弄得清自己到底是誰?愛的是誰?身邊睡的人又是誰?
隨時可以,任何時間,都準備好上路。
俊得發亮的西藏青年強巴,將用上一趟旅程,逃亡造愛去夢想。
漢族女子梅姐以事業有成的理想形象,現身在西藏青年強巴面前。
雪白路虎是他們的白色神駒,搭載男子與女子,不分日夜合而為一。
梅姐說,世事翻轉,世事無常。
強巴說,這回我不能再靠著你護著我了,我得靠自力了。
追夢過程裡有人粉身碎骨,有人成為幫凶,有人以行動實踐理念。北京,一座偉大的城市,真如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歡迎你?當代中國進行式,作家陳冠中寫出一個人自我實現、以及一群人在路上,如何迷惘與持續上路的勇氣。
而凡逃過劫難的,都將舞出新生命。
__存在,不容否認。精采篇章節錄。
今天,我沒有加速。
我在想,為什麼會在這裡遇上飛蠓雨?
以前都是在青海沱沱河、納赤台那邊才會遇上,現在竟然移到羌塘這邊,而且陣勢比我以前碰到的更大。是,這幾天白天溫度到十六、十七度了,蛹都該化蠓了。不過如果今天出大太陽,或吹大風,牠們就只能在草叢樹林起舞,不會到公路舞起陣勢。偏偏今天這一段時間是無風的大陰天,車都開著前燈,而我從拉薩出發晚了,剛好這個時間才來到十五工區這個點,才命中蛀定遇上蠓舞的高峰。
早一點晚一點出發,我都可能避過這場3D死亡大片。
現在,蠓的命運與我的命運撞上了。
那麼,撞死牠們的也只能是我了,牠們逃不掉,我也逃不掉。~《裸命.芻狗》
作者簡介
陳冠中 (Chan Koon Chung)
原籍寧波,上海出生,香港長大,曾住台北六年,現居北京。
就讀香港大學和波士頓大學,修社會學、政治學和傳播學。綠色力量、綠田園有機農場等發起人,現任綠色和平國際董事。
1976年創辦香港《號外》雜誌,並曾在一九九○年代中任北京《讀書》月刊海外出版人。參與創辦台灣「超級電視台」和中國「大地唱片」、《三聯生活週刊》、《現代人報》等項目。
著有《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1982)、《太陽膏的夢》(1984)、《總統的故事》(1996)、《什麼都沒有發生》(1999)、《半唐番城市筆記》(2000)、《香港未完成的實驗》(2001)、《香港三部曲》(2004)、《我這一代香港人》(2005)、《移動的邊界》(2005)、《事後:本土文化誌》(2007)、《城市九章》(2007)、《盛世:中國,二○一三年》(2009)、《裸命》(2012)等。
★陳冠中作品 在麥田
《盛世:中國,二○一三年》
_重現對烏托邦母題的詮釋。~王德威
_它逼得我們問:這一個欣欣向榮、歡樂今朝的大國,背後的立國精神又是什麼。~李歐梵
目錄
一 肉團
二 芻狗
三 異域
內容連載
3
那宗離奇的車禍發生後,我們是第一輛到現場的車。
早上過了雁石坪奔格爾木,這段路我熟悉,開得速度還挺快的。大太陽天,視野廣闊,路面狀況良好,還難得看到不遠處的藏羚羊,但我沒開口,尼瑪也沒說話,我們大概堅持不交談。
開了一小時左右我們看到直路遠處有車禍,開近一看,是那輛夏利撞上了一輛越野車,看樣子才剛發生,但我們沒有看到,也沒聽到什麼。我把車靠邊,車沒停好尼瑪已跳下跑過去。
迎著我們的方向撞車的是一部沃爾沃XC90,前座的女乘客手裡攥著手機、歪著身子正想擺脫氣囊到車外,尼瑪和我一頭一腳的把她拉出來抬到路邊躺臥下。她對自己說:「我一隻眼睛看不見了。」我猜可能是視網膜給撞脫了,但我沒搭理。
我繞過沃爾沃車後走到司機位旁,男司機仍繫著安全帶,一動不動的坐著,上半邊臉給血漿蓋住,臉上還有碎玻璃。我心想,完了。我看安全氣囊正在洩氣,出意外那刻應該曾發揮作用,方向盤雖有點歪,儀表板有點走樣但沒有大損壞,司機的頭應該不會撞上擋風玻璃,怎麼會有這麼多血?這種擋風玻璃就算裂了也不會粉碎。我伸頭從司機座位的角度看擋風玻璃,現在是有破裂,還穿了一個網球大的洞,但還是整塊的沒有碎開。是怎麼撞的?我再從側面看那個司機,他雖然半邊臉是血,但他的太陽眼鏡後面,雙眼沒血,還在眨著。他活著,醒著的,可能是嚇呆了,也可能頭部撞到方向盤了。我跟另一面車窗外的尼瑪說:「活的。」尼瑪點點頭。
我這時才側移往前細看我不願意看的夏利。車頭幾乎不見了,就是說,引擎蓋、水箱罩、葉子板、車頭橫樑都撞成壓縮餅乾了,這就是說,發動機已完全移位到車廂裡了。那司機,我們早上見過的中年人,在車廂內的身體已經完全與儀表板、方向盤、發動機混為一體,肢體位置都不好分辨,我只能說是剩下一堆血膿於水的爛鐵,看不清楚他有沒有繫安全帶,但這樣撞法安全帶也不管用。向車廂移位的引擎蓋或水箱罩大概在出事的瞬間齊肩的切斷了他的脖子,他的頭一定是像子彈一樣,穿過夏利粉碎中的擋風玻璃,直射向沃爾沃的擋風玻璃,撞出一個網球大小的洞。這時我回頭再看沃爾沃,才看到整個斷頭仍卡在擋風玻璃上。
沃爾沃司機臉上的血漿,是夏利司機的頭撞破沃爾沃擋風玻璃時,被撞爛的前額噴出來的血和腦漿。
尼瑪走到我這邊,踏在沃爾沃被撞歪的葉子板和保險桿上,伸長身子想靠近斷頭的耳邊說話。
我回到沃爾沃司機位旁,輕輕取掉司機的眼鏡,放在他的風衣袋裡。我說:「你沒大事。」司機眨了兩下眼。
那女的拿著手機,側臥在路邊叫我:「師傅、師傅,我們在哪裡?扎西德勒,說普通話嗎?」
我接過手機說:「就在雁石坪往格爾木方向,應該還沒到九工區,大概在一○九-三一三五、三一三六的位置吧……是的,一死兩傷……好嘞!」
我交回手機,跟那女的說:「說二十分鐘就到。」
女的說:「謝謝!」
我問:「外衣都在行李箱嗎?」那女的緊閉著一只眼猜疑的看著我。我打開行李箱,翻出兩件厚外衣。我拿了一件給女的,一件拿過去給男的蓋上,對他說:「救援二十分鐘就到,你最好別動了。」那男的眨眨眼。我看到尼瑪仍在跟那斷頭說話。
這時候我才想到,大太陽天,視野廣闊,真是不應該在這裡發生意外的,怎麼兩部對頭車會在這裡死磕?
兩部車都過了公路中線,速度都不低,撞之前的那一刻都想扭回到自己的車道上,結果兩個司機位置正好正面對撞,所以斷頭前額的血漿剛好噴濺在對頭司機的臉上。
我是這樣想:夏利司機一早從唐古拉兵站出發,他一定也是熟悉路況的,車開得很快,所以我的路虎一直沒趕上他的夏利。那對漢族男女也是有準備的。我想他們是很有紀律的天亮前四五點鐘就從格爾木出發,所以這個時候就能開到這裡,他們都繫了安全帶,開的是被撞或主撞時候安全級別都最高的沃爾沃越野車,這款越野車配有特別的碰撞緩衝機能,撞車時撞點高度跟一般轎車一樣,很公平的,不會有大車欺負小車的情況。當然真的高速正面撞上,那還要看車架堅固程度和其他安全設計了。真正奇怪的是,開到這個地點,三個人都睡著了?對,只有這個解釋,三個人都睡了,哪怕只是眼皮剛一搭上的小盹,否則在直路上不可能撞上。為什麼會都打盹?是缺氧嗎?那就不好說了。
兩部車的司機睡著了,無意識中都越過了中線,到了最後,兩個司機醒來,都慣性的想扭回到自己的車道,結果正面撞上。如果他們之中有一個能將錯就錯扭到對方的車道,就可能不會撞得這麼致命。這只能說是命中蛀定了。現在這樣死磕,結果是:開著最新最高安全檔次越野車的兩個人是給嚇破了膽,但卻只受到強力震盪式挫傷,開著廢鐵級別小型車的那個,則是粉身碎骨斷頭而死,這是必然的,配備太不對稱、太不對稱了!
尼瑪走到我身邊說:「我們差不多了,啊?」
我同意,確實不能再耽誤時間了。尼瑪好像比我更不想留在現場。這時候有一家五口朝聖者磕著長頭、推著摩托車拉著板車經過,救援也快到了,我想那兩個漢族男女應該沒大事,我們就開車走了。
4
「你是僧人?」我主動跟尼瑪說話。
他含混的說:「也不是啦。」
我問:「剛才你不是在念度亡經什麼的?」
他回:「也不是啦。」
我問:「那你在那個……那個頭的耳朵旁邊說什麼了說了那麼久?」
他說:「我叫他一定啊,要記住他的上師,盡量啊,記住他的上師跟他說過的話啊。」
我問:「他能聽到嗎?」
他說:「不知道。就當他能聽到,希望他能聽到。不是都說那個嘛,人剛死意識還在嘛,突然死的那種啊,說不定魂就在附近守著不走那種的。」
我問:「那你還用得著對著他的頭,靠得這麼近才說嗎?還貼在他的耳朵邊。」
他說:「啊?就是!就是!真用不著啊,聽得到我怎麼說都該聽得到啊。我還想著啊,靠著他的耳朵邊說話,他會聽得清楚一點啊。」他自己不好意思的笑了幾聲。
「你是老師?」我問。
他又含混的說:「也不是啦。」
我問:「你做什麼的?」
他說:「怎麼說呢,其實我什麼都不做。真的啊。我最怕別人問我做什麼,我說什麼都不做,說完自己覺得好像在說謊那種的,怕人家不相信啊。」
我問:「什麼都不做?一直都這樣?」
他說:「怎麼說呢?哎呀我不想騙你啦,就是這幾年才什麼都不做的,準確的說是從二○○八年開始。二○○八年,你記得啊!那年開始我就什麼都不做了。」
我點點頭。我記得。我姨說二○○八年以後的拉薩再也不是以前的拉薩了。我也想起那年我好幾個月沒收入,梅姐夏天回來拉薩,請我做她的專用司機。
尼瑪問我:「你做什麼的?」
我說:「我做運輸。」我也不想騙他,但是也不想他再問下去。我接著問他:「你開車嗎?」
他裝出恐慌的樣子,搖著手說:「啊,我不敢開車,不敢開車。我有死亡衝動。」
我不懂:「什麼衝動?」
他說:「死亡衝動啊。我站在懸崖邊,就怕自己會跳下去那種的。站在火車月台邊也會怕啊,都不敢太靠近,怕火車到站自己會突然失控那種的。如果我開車啊,我怕自己無緣無故對準一棵樹就撞過去。你有沒有那個嘛,死亡的衝動?」
我說:「我有病呀?啊,我不是說你有病。沒有,我沒有過死亡什麼的。」
他說:「你有那個嘛,性衝動?」
我說:「開玩笑,當然有,天天有。哎,只對女的喔。」
他說:「有人說啊,人有性衝動啊,也有死亡衝動,也叫性欲望、死亡欲望,性本能、死亡本能,生命法則、死亡法則。」
我說:「我只有性衝動,加上那個什麼性欲望、性本能。」
他說:「想過自殺嗎?」
我說:「有病呀?」
他說:「虐待、自虐?SM?」
我說:「變態。」
他說:「暴力,侵略,破壞,仇恨,冒險,整人,掌控人,折磨人?小時候有沒有燒死過螞蟻、有沒有故意弄壞過女孩子的玩具?有沒有玩過極限運動?對啦,開快車那種的,有吧?」
我問:「你在說性衝動還是……?」
他說:「……死亡衝動。」
我問:「人就只有這兩種衝動嗎?」
他說:「有人說啊,就是只有這兩種加上它們的各種組合。還有人說涅盤也是死亡欲望,我不認為啊,我認為追求涅盤是人類的另一種不同的欲望,雖然還是一種欲望。我主張人有三種欲望,性欲,死亡欲,涅盤欲那種的。」
我問:「涅盤?你是說佛爺說的那個涅盤?」
他說:「就是就是,你說,是不是跟死亡欲和性欲明顯的不一樣?靜止、空靈、閒散、淡定、無為、節能、極簡主義。真的自由、自在、如来、如是。人為什麼要追求安靜?就是因為有涅盤欲望。就是,不生念頭,不要受外界誘惑,不要參與運轉任何社會體系,什麼都不要幹就這樣活著。」
我覺得他有點神叨,隨便應他一句說:「什麼都不幹,那還不容易?」
他說:「什麼都不幹啊,並不容易,不要忘了還有性欲望和死亡欲望在不斷的搞,貪嗔癡呀,整天要我們幹這個幹那個的。性欲望、死亡欲望都是很積極很勤快的啊,涅盤欲望是不積極也不消極,是不二,是最飽滿的空。啊,我的意思是,懂得不幹是很重要的,沒有非必要幹的事就不要幹,一幹了就多事,添亂,無窮盡的可能性就沒了。我看過一部義大利老電影啊,叫《十日談》,這邊很少人看過啊,裡面有句話大概意思是:『夢想既然這麼美好,我們又何必去實現它?』有期待就有失望。不要有期待。有什麼好期待的?人不就是一條命一口氣嘛?不過我們平常都忘了,只有在窒息的時候呀,在死之前呀,生重病呀,痛呀,高原反應呀,交歡的時候突然不舉呀,憋尿憋屎呀,調息打坐呀,叩長頭呀,修大圓滿呀,才偶然感覺到自己不過是一條命一口氣那種的。有些人坐牢也會有感悟,我在大便的時候也常常感覺到啊,可惜大便完就忘了。我猜想你們常常一個人開長途車的啊,也會偶然感覺到的。赤裸裸那種的,一條命,一口氣。」
我嫌他說話嘮叨:「你真的不是僧人、不是老師?」
他說:「不是啦。」
我問:「什麼都不做,那你靠什麼生活?」
他說:「那個嘛,有時候靠朋友啊,他們請我去聊聊天說說話,給我吃給我住那種的。大部分時間隨緣啊,好像今天碰到你啊,我自己沒車也可以坐上好車。」
我說:「你差點坐上了那輛車。」
他說:「就是!」
我說:「命中蛀定!」
他說:「就是!」
我說:「上了那輛,你也血膿於水。」
他說:「血膿於水?啊,你這話說得太有意思了,哈哈,可不就是嗎?真是血膿於水啊。」
我說:「你是去格爾木找朋友吧?」
他說:「其實不是。我是去那個嘛,是去……西寧。你會經過西寧啊?」
我說:「早上你不是說要去格爾木?」
他說:「其實是去西寧,我怕說了西寧你不肯帶我那種的,所以說近一點啊。」
我心想,這哥們兒,帶他去西寧豈不是晚上要跟他過一夜?
他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麼。他說:「沒事,你那個嘛,在格爾木把我放下就可以啊。」
我迷瞪的問:「那個性衝動,你再說來聽聽。」
他說:「性衝動,那個嘛,可不是一時半刻說得完的啊。」
在格爾木我請了尼瑪吃中飯,他說由他付錢,我客氣說我來付,他就不爭了。我們本來想吃羊肉,聞到肉湯味,都說今天不想吃肉了,就在一個陝西小館各點了一碗油潑麵和兩個沒夾肉的白吉饃。然後我一直開到五百公里外的青海湖,還給尼瑪說服拐離國道去了藏族的黑馬河鄉才歇下,兩人在鎮上小旅館包了一個三人間,每人十五元,含熱水洗澡。
拉薩離北京將近四千公里,我離北京只有兩千一百七十六公里了。
(※節錄自《裸命》第二章:芻狗。此為部分選文,部分用字為特殊用法。)
【預購】單車失竊記◎吳明益
Regular price $29.00第一本入圍「國際曼布克獎」的台灣長篇小說。
Longlisted: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2018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天橋上的魔術師》、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浮光》之後,五度獲開卷年度好書獎,作品已在多國出版,受到國際評論稱譽小說家吳明益最新長篇小說。
◎小說藉由「物」的歷史,走進島嶼的歷史。可與獲得《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的《睡眠的航線》視為連作。
◎書中小說主人公撰寫的〈鐵馬誌〉筆記,娓娓道來腳踏車歷史,並附有精緻手繪鐵馬插圖;既是小說,也是庶民史的展現。
◎附有作者親繪摺頁海報──「歷史事件及小說事件對照圖」。
◎榮獲2015台灣文學館長篇小說金典獎、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最期待台灣在地作家)、博客來年度選書、中時開卷年度好書(中文創作類)、文化部2001-2015台灣長篇小說30部
◎收錄知名評論家、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精采序論(線上下載:https://goo.gl/1jg81h)
___________
那些被棄於街頭、回收廠、廢墟裡的腳踏車,每一個零件的縫隙都還留著故事……
一封讀者的來信、一張照片、老眷村廢棄房舍的地下室、二戰期間一支神祕的銀輪部隊、緬北森林的大象運輸隊、圓山動物園,以及一場樹的戰役⋯⋯一切從一部小說裡被遺忘的腳踏車開始。
故事從失蹤了二十年的父親及一輛幸福牌腳踏車說起。
「我」的父親失蹤於一九九三年中華商場被拆的隔天。一天我在翻閱家族相簿時,一張陌生人和一輛熟悉腳踏車的照片觸動了我想追尋父親及失蹤多年的幸福牌腳踏車的決心,而一個讀者的來信則讓那輛腳踏車從虛構小說進入現實⋯⋯
「我」藉由收集各種幸福牌腳踏車的機會,認識了喜愛收藏舊貨的阿布、酷愛古董腳踏車的小夏,以及放有那輛酷似父親幸福牌腳踏車的咖啡店店主、熱愛攝影的鄒族青年阿巴斯。
透過阿巴斯父親的錄音帶,一場人們與動物、森林同遭傷害的戰爭重現眼前⋯⋯
全書以我們最熟悉的腳踏車為主軸,藉由尋找失蹤父親及腳踏車,透過島嶼的地景,交錯拉出一個個現實與回憶的故事──閱讀這部小說彷彿經歷了一趟關於生存與死亡、命運與運命,時代不仁的感傷旅程。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象和他們一樣理解黑夜、雨季、星象與傷心。當長老母象倒地時,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圍繞著牠。牠們用長鼻摩挲著彼此的背,發出不可思議的輕柔低哼聲。夜晚氣溫逆轉,較接近地面處形成較佳的傳音層,那低哼聲因此得以傳到遠方的山谷,而後又嗡嗡迴響回營地。那被放大的、多層次的音響讓一旁的士兵感到悽愴而溫暖,他們體會到了象的傷心,因此也為自己傷心起來。他們想起了遠方的情人與親族、死去的同僚、曾經握著陽具與槍的斷臂,以及不可能再長出來的眼珠。
--《單車失竊記》
吳明益說:「寫這部小說並不是基於懷舊的感傷,而是出自於對那個我未曾經歷時代的尊崇,以及對人生不可回復經驗的致意。透過這樣一個從尋找腳踏車,意外進入某個時間之流的故事,我期待讀者與書中人物彼此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踏踩時的頻率、汗味與不協調的呼吸、流淚與不流淚的悲傷。但沒有人停下來,不必彼此呼喚、親吻,就只要無聲、艱難、飢渴又平靜地踏踩下去。」
作者簡介
吳明益,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最新作品為《單車失竊記》。
曾六度獲《中國時報》 「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並獲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Time Out Beijing 》「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等等。作品已售出英、美、法、捷、土、日、韓、印尼、印度、衣索比亞等多國版權。
【預購】音樂使人自由◎坂本龍一(譯者:何啟宏)
Regular price $26.00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
親身敘述前半生,不斷迴盪在生命中的音樂。
全書選錄自歷時2年又2個月的長篇專訪。
小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納悶,人怎麼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親口描述自己的人生與音樂,從幼稚園的首次作曲體驗、對於嚴父的記憶、高中罷課、YMO的狂放歲月、《末代皇帝》的幕後花絮與榮耀、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衝擊,以及全新音樂的成形經過。
『國小的時候,我迷上了巴哈的音樂,接著又陸續喜歡上貝多芬、德布西,以及所謂的現代音樂,感覺像是一路跟著時代變遷,聽著這些西洋音樂;而到了六○年代快要結束時,我逐漸愛上了與我出現在同一個時代的音樂。西洋音樂的歷史與我個人的生涯相互交錯,赫然發覺自己與作曲家身處在相同的時間中。這也代表著,我自己與這些音樂家感受到的問題能夠達成一致了。
這個時候已經接近高中生活的尾聲,我當時正投身於學生運動,試圖瓦解學校與社會的制度,而同時代的作曲家也正運用極端的形式,力圖打破現有的音樂制度與結構。當時,我一直在思考著,西洋音樂已經發展到了極致,我們必須從傳統音樂的束縛中,讓聽覺獲得解放。那個時候正是「解構的年代」。』
坂本龍一在敘述自身的過往時,雖是本著個人的記憶,但字裡行間讀者仍可深刻感受到交織其每段人生的音樂和歷史氛圍,如六○年代末曾經歷日本國內的學潮與左派抗爭,西洋音樂的解構與變革,目睹911的恐怖攻擊,以及地球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破壞,促使他近年來積極以音樂投入環境保護和推動世界和平等工作。
※本書附有許多珍貴的作者個人照片,讓讀者可更親近了解坂本龍一的成長歷程。
作者簡介
坂本龍一,1952年出生於東京,3歲開始學習鋼琴,10歲起學習作曲。
東京藝術大學碩士,1978年推出出首張奏專輯《Thaousand Knives》,同年與細野晴臣、高橋幸宏合組音樂團體「YMO」,後來於1983年解散。參與演出及配樂的電影《俘虜》(1983)曾獲得英國影視學院最佳電影配樂,《未代皇帝》則皆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以及葛萊美獎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殊榮。
1999年創作歌劇《LIFE》,此參與眾多環保、和平活動,並鋹編評論集《反戰》,以及發起森林再造保育計畫「More Tress」,活動朝向多元發展。2006年,為創立一個「音樂的共享之地,成立全新音樂品牌「commmons」。
譯者簡介
何啟宏,輔仁大學日文系、翻譯學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及日文講師。譯有《「惡女」是這樣誕生的》、《感動,如此創造: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音樂夢》、《教養設計學》、《10分鐘愛上數學》、《沸水經營》、《阿拉伯的大富豪》等書。
【預購】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馮建三
Regular price $59.00重點不是OTT 是「內容創造」
升級媒介批評,達致改變的可能
繼《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200餘篇專文 以政治經濟學角度
「政治經濟學根植於道德哲學及制度的探討:我們應當如何界定好的社會和好的生活,以及我們需要怎樣的資源和社會組織形式。」——Graham Murdock
「新科技再怎麼改變……我們仍然必須投入心力,思考我們的民主承諾。人需要好新聞、好報導、好傳媒內容,不變。」——Edwin Baker
本書收錄作者自1992至2024年間作品,內容涵蓋三個部分: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
隨著媒介的變化日增,媒介批評與檢視應當更為升級——媒介占據的經濟、政治、文化與休閒地位上升,反映在數量的競爭轉劇,也就是媒介資本化的廣度與深度漸趨強化,這正是1990年代以來,台灣媒介生態的重要特徵。當今,謹訴求於媒介自律、閱聽人素養,若沒有國家以制度性設計,介入媒介環境的規畫,自律者無法得到自律的條件,閱聽人無法得到伸張公民身分的養分,媒介改造的議題終究只是治標的手段。本書經由積累三十年來的相關時事新聞,具體剖析媒介的內與外,期待擴充第四權概念,重視傳媒的經濟報導及其相應的監督作用。
而隨著OTT平台興起,網路嬰兒轉成跨境電商,谷歌稅、科技文化捐是否也該納入;數位匯流的時代,台灣在網飛、YouTube、愛奇藝、Disney+……的夾擊之下,是否該強力規範外來影視作品,建立文化信心,厚實文化認同的內涵。無論是跨境電商或OTT,在經濟上都該納管課徵。
Edwin Baker說:「新科技再怎麼改變……我們仍然必須投入心力,思考我們的民主承諾。人需要好新聞、好報導、好傳媒內容,不變。」在二十一世紀的串流時代,檢視媒介再現的面貌、產權結構,依舊是作者關心民主政治與經濟分配的核心命題;本書亦聚焦影視的發展與政策,探討數位時代對著作權的影響,並兼及稅捐、社會福利與兩岸問題……234篇專文呼籲靜態的論述與動態的行動相互結合,催生改變的可能!
本書目錄
Part 1 傳播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新聞與媒介批評
第二章 電影與電視劇
銀幕配額
救贖國片
另類影視
第三章 傳播科技的政治
數位時代,召喚著作權的廖添丁
科技決定論的窮途末路
科技的一體兩面
政治保護鬆動 新媒介接招
BBC最能善用科技
Part 2 台灣社會
第四章 民主政治與經濟分配
民主政治
經濟分配
第五章 性別、階級及語言
性別與階級
「讀」英語 「說」母語
英語上課、公平競爭與學習效率
第六章 大學與山
大學生與大學學費
教授薪資 台灣符合國際水平
大學責任
山的政治.好生活的召喚
Part 3 兩岸關係
第七章 「美國因素」:好萊塢
第八章 台灣、大陸、香港與澳門
第九章 維持現狀與永久和平
作者簡介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李斯特(Leicester)大學博士,任教政大,曾主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新聞學研究》與《傳播、文化與政治》。著《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等九本,(合)譯《傳媒‧市場與民主》等十八本。
相關著作:《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預購】青蛙(賈平凹最具個人傳記色彩、最看重的作品)◎賈平凹
Regular price $31.00 十年浩劫,一字未減!當代中國不能說、卻也無法抹去的歷史,
真實呈現中國知識分子的文革經歷與創傷。
賈平凹最具個人傳記色彩、最看重的作品,
書寫父親及自己生命中的重大轉折。
這本小說對賈平凹而言具有特殊意義。
《青蛙》寫的是一個農村少年初識傷痕滋味、尋求蛻變之路的故事。
小說裡的鄉村教師原型不是別人,正是賈平凹的父親。
故事裡的安生可以視作少年賈平凹的化身。
文革的狂暴,青春的懵懂,生活的艱難讓他無以為對,轉而從自然環境求取解脫。
賈平凹的敘事一平如水,潛藏其下的恐懼與戰慄却無比真切。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駐足在百年歷史的分節點,兩代人的交替線
賈平凹以父親的生命經驗,揭開文革的創傷,赤裸、沉痛卻帶著一絲抒情
「再寫《青蛙》,我想,對我創作而言,從此這一頁徹底翻過。」——賈平凹
狗守家護院是叫,青蛙守家護院是不叫,突然的不叫更讓人警覺。
1966年至1976年間,中國發生了全國性政治運動,長達十年,鼓動學生組織「紅衛兵」發起鬥爭革命,將個人崇拜推上頂點,學生們以「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為口號展開批鬥,並毀壞古文物,大量政要及知識分子受害,使中國社會在道德、文化、經濟上都遭到毀滅性打擊。
故事的起點在雜村,村子起初沒有名字,周邊的方鎮作踐這裡的村人姓雜,於是叫雜村。文革發動後,這裡改名叫團結村,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組織了「學習班」,安生的爹原是擔任教師的,在此時卻是第一批被送進去的對象,理由便是「反革命」。學習班裡三、五天就有人死掉,有說被打死的;有說是自殺的,安生他爹倒是被放出來了,他被放在竹筐裡,抬出來時他窩倦在竹筐裡,斷了一條腿,至此,他爹從村子的驕傲成了村子的恥辱,他經歷了什麼是世態炎涼,什麼是看人的眉高眼低,安生不甘心,可他該向誰討?該報復誰呢?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學習改造,重新做人。
學習班裡的人齊聲喊道,被送進去的人都是階級敵人,所以需要學習改造,但什麼才是重新做人?怎麼重新做人?比如把他們五花大綁了吊在屋樑上,比如裝在麻袋裡,把麻袋又放在桌子上,用竹片子抽打,不能動,一動就從桌子上掉下去。用這些手段時,階級敵人有的會哭叫,這些哭叫,此起彼伏,非常難聽,於是各組配備了一台收音機,一有哭叫就放革命歌曲。
安生他爹從學習班出來後,變得沉默寡言,但是在偶爾間,他會突然地張嘴發出長長的一聲:啊——!那不是呻吟,也不像要打哈欠,感覺著他有無盡的痛楚、疲乏、委屈和怨恨,隨著這一聲啊,從身上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器官,骨頭的縫縫隙隙裡全帶了出來,這是重新做人了。
團結村要團結,靠不上宗族關係,而靠的是關懷,如何關懷,就是分享利益。
自從改了村名,團結村裡的偷盜之風是挺團結,哪戶人家被送進學習班,村民也挺團結的,嘲諷、踩腳都一起,彼此問候就吃啦沒。而偶爾有人在打招呼:吃啦?被打招呼的偏來一句:沒吃。打招呼的就尷尬了,半會兒才緩過來:怎麼這時候了還沒吃呢?卻絕不會說:那我拿東西給你吃。安生的家因為接濟了學習班階級敵人的家屬,獲得的一頭奶羊,奶羊在村民的眼裡,不是隻羊,是羊奶和羊肉,於是全村十多個人,舉報了安生家,說安生家成了階級敵人家屬的藏窩點,他們仇恨黨、仇恨社會主義仇恨文化大革命,控訴學習班、辱罵革命幹部和群眾,發洩對無產階級專政的不滿,應該取締這個黑窩點,沒收其得到的衣物,尤其那頭奶羊。
所以說,團結村該怎麼團結呀?那得讓上邊給村裡人多撥些糧,有糧,全村就團結了!
啊沉默才是最好的預警!那我回去了也逮住青蛙看門呀。
文化大革命之際,沉默也許才是保命的生存之道。故事圍繞在農村裡的改造與學習班的軸線上,文革造成的傷,從來不會只是在個人身上,而是世代間必須集體承受的疤,如同「一個指頭在腿面上按一下,腿面上不留什麼痕跡,而成千上萬個指頭在腿面上按,腿面的肉就爛了,骨頭都可能出來。但是,你又能說清哪個指頭傷害了腿面呢?所有的指頭都在傷害,所有的指頭又都沒傷害呀。」賈平凹敘述的沉痛,卻在文字間埋了一絲抒情,有對農村的關懷、人性良善的刻畫,還有成長過程逐漸釋懷的歷程,歷史已然發生,翻頁也只能是必然。
賈平凹重回記憶現場,將他的視野擴展到自然生態,神話時空。在那裡夜闌人靜,青蛙發聲。哪怕是「自己叫自己」,卻是一種神奇的召喚,召喚一個安定自為的天地。這是詩的天地。賈平凹如是說:
《青蛙》的年代過去了五六十年,物質的環境大多變化,人性裡的醜陋依然如故。 中國是這樣吧,世界也是這樣吧,社會永遠是人類和非人類的現實。 正如此,我停下筆來,讀了幾天蘇東坡,再拿起筆了,《青蛙》裡就多了純真、善良和美好。
作者簡介
賈平凹
中國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賈平凹文集》26卷。長篇小說代表作有《浮躁》、《廢都》、《秦腔》、《古爐》、《帶燈》、《老生》、《山本》等。中短篇小說代表作有《黑氏》、《天狗》、《五魁》、《倒流河》等。散文代表作有《商州散記》、《醜石》、《定西筆記》等。
其作品曾獲得中國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集)獎,以及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勛章、香港「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當代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有五十多部作品被譯為美、法、德、瑞典、義大利、西班牙、俄、日、韓、越南文在三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
相關著作:《廢都(新版)》《山本》《極花》《老生》《帶燈》《古爐》《古爐(上)》《古爐(下)》《廢都》
【預購】戰地鐘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II)(For Whom the Bell Tolls)◎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譯者: 葉佳怡)
Regular price $51.00這世界沒有什麼是真的。但一切都是真的。
你的人生沒有數十年,只有現在,此刻。
公認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創作 海明威最真實也最具深度的作品
從對自由的保衛到理想的幻滅 深切描繪戰爭中人性與生死的糾結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蔡秀枝——專文導讀
|從幻滅到虛無,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
《老人與海》發表後,海明威於一九五四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提及海明威最重要三部長篇為《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戰地鐘聲》,三部小說不僅建立起「冰山」風格,更各自呈現了海明威從幻滅、墮落,到虛無的人生觀。
▍《太陽依舊升起》——奠定海明威大師地位的第一部長篇傑作
▍《戰地春夢》——海明威技藝最純熟、透視人性殘暴本質的戰爭文學經典
▍《戰地鐘聲》——海明威最為人熟知的長篇小說
◎《戰地鐘聲》為海明威最知名長篇小說,亦是二十世紀流傳最廣的反戰小說之一。
◎海明威受雇前往西班牙進行內戰報導,並與卡繆、歐威爾等世界知名作家共同參與國際縱隊,與西班牙人民攜手作戰。儘管打了敗仗,海明威這段期間的際遇使他靈感湧現。在西班牙內戰結束後一年推出《戰地鐘聲》,再度攀上創作顛峰。
◎主角羅伯·喬登的原型人物是最早到達西班牙支援內戰的美國人之一——羅伯·梅里曼。聽聞其名與英勇奮戰的事蹟,海明威一直希望與其碰面,只可惜未有機會見面,這位志願軍就遇難失蹤。羅伯·梅里曼也是海明威撰寫《戰地鐘聲》一個至關重要的力量。
◎小說內容真實呈現了滿懷理想遠赴西班牙參戰的信奉著共產主義的青年們,滿腔熱情如何破滅,天真想像如何殞落。
◎本書不僅廣受媒體讀者好評,獲選為《世界報》二十世紀百大好書、BBC電視台評選最打動人心百大好書,亦曾數度改編電影、舞台劇搬上大銀幕與舞台。
你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你對抗的正是你在做的事。
戰爭讓你看清這世界的真面目,它的腐敗與殘酷,
也使你相信無論如何都值得為之奮戰,乃至犧牲……
熱愛西班牙文化的羅伯·喬登,從美國遠赴西班牙親身參戰。為配合共和國的反攻行動,他肩負炸毀橋梁的任務。在與山區游擊隊共事的短短三日,喬登真正認識了西班牙人,獲得這群人的信任與支持,其中一位少女瑪麗亞吸引他的目光、攫住他的心神。在這遍布死亡氣息的國度,他追求理想、遇見愛情,重溫深信不疑的真理,也確定了戰鬥下去的勇氣。
一九三七年,海明威受雇前往西班牙撰寫內戰報導,也加入共和陣營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這段光陰為海明威人生代表作《戰地鐘聲》奠定基礎。這部二十世紀最廣為人知的反戰文學經典,不僅受美國文學家卡洛斯·貝克高度讚賞,譽為是海明威最佳小說,本書也與《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老人與海》並列海明威最傑出的創作。
作者簡介
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
◎普立茲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作家
美國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作家。一九二五年以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出道,曾以《老人與海》獲得一九五三年普立茲文學獎、一九五四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著作有《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戰地鐘聲》、《雪山盟》、《渡河入林》、《流動的饗宴》等。尤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其風格獨具的「冰山理論」影響了許多後來的寫作者,亦是文學課程不可或缺的必讀大師。
海明威生平之精采,絕不亞於他的小說。他是記者,專赴戰爭前線的那種戰地記者;他是鬥士,著迷於西班牙鬥牛、海釣馬林魚及拳擊肉搏的那種戰鬥;他是獵人,非要從事親歷險境的薩伐旅(safari);但最突出的,他是個徹徹底底的賭徒,不停地與生命、愛情和寫作對賭。乃至於最後他將獵槍對著自己的時候,不禁使人想到他在《老人與海》所寫下的話:「人不是為了生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人文社科作品《恐怖時代的哲學》、《憤怒的白人》、《絕望者之歌》、報導文學《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圖像小說《歡樂之家》,以及短篇小說集《恐怖老年性愛》,及《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預購】符號帝國(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詹偉雄完整導讀,經典新版)◎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譯者:江灝)
Regular price $31.00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理解羅蘭·巴特及其符號學的首選入門書
——從學者巴特到先鋒寫作者之間的中介
——詹偉雄導讀——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
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
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
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羅蘭·巴特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符號帝國》書寫的對象是日本,包羅著二十六篇短小的散文,對應著巴特一九六六至六八年三次的日本旅行,雖然巴特因旅行而寫作了這本書,但它卻完全不是一本遊記,沒有可供讀者參照的旅行景點探訪,缺乏政治、經濟、社會的觀察分析,當然也沒有旅行文學的啟蒙老梗。巴特在第一篇〈遠方〉中就坦承,他無意去寫一個真實的日本,相反地,是「日本將作者推入寫作情境」。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1980
二十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文化符號學開拓者。堪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奇葩、最富才華的散文家,於符號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本理論、結構主義等領域,皆有傑出貢獻,與傅柯、李維史陀、拉岡、德希達、布希亞等巨擘並稱於世。
巴特擅長以秀異雅致的文字提煉「文本的歡愉」,發想「作者之死」文學觀,並將流行、時尚等大眾語言,融入當代文化主流,為現代人開啟跨越世紀的認知視窗。巴特的著作和同時代諸多理論思潮皆有交集與對話,但始終保有其獨到之處及個人思想發展上的一致性。
一九八○年,巴特在穿越拉丁區大街時,發生車禍意外,引動舊疾,一個月後辭世。
他的每部作品皆為響亮的傳世名篇,如《寫作的零度》、《神話學》、《戀人絮語》、《符號帝國》、《流行體系》、《明室》等。逝世將近五十年,其著作的影響力與魅力絲毫不減。
相關著作:《符號帝國(完整導讀版,詹偉雄導讀)》
譯者簡介
江灝
輔仁法語系學士、碩士畢業。法語譯者,資深編輯,自由工作者。曾任: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室口筆譯專員;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祕書長、常務理事;RTI 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出版社編輯。
譯作:《符號帝國》、《神話學》、《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科多·馬提斯:威尼斯傳說》、《遇見小王子》(合譯)等。
其中,羅蘭.巴特《符號帝國》、《神話學》兩部譯作曾入圍 2015 年與 2021 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
亦編過不少動輒三十萬字起跳的人社文史類磚頭書。私愛日本,眷戀樹洞,嚮往明亮乾淨之處。
聯絡信箱:winston59921@gmail.com
【預購】安潔拉·卡特精怪故事集:104則以女性為主角,既怪誕又魔幻的傳說故事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安潔拉·卡特 ( Angela Carter)(譯者:張琰)
Regular price $52.00呈現各種嶄新鮮活、令人驚詫又多彩多姿的「非官方」女性特質!
★採集世界各地以女性為主角的民間傳說與精怪故事
★多樣性的故事顛覆你對女性角色的刻板想像,呈現令人驚詫又多彩多姿的女性特質
★全書附百幅以上特別替每個篇章及每則故事創作的精彩插畫
★書末附精彩註釋,詳盡介紹故事的起源、變異,以及不同社會對同類敘事的不同詮釋
本書採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從北極到亞洲的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又粗俗下流的故事,裡面沒有呆傻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這裡有的是美麗的女僕和乾醜的老太婆、狡猾的婦人和壞女孩、女巫和接生婆、壞姨媽和怪姊妹……
這部出色的女性故事選集頌揚了女性主角們堅強的意志、卑鄙狡猾的手段、妖術和齷齪的伎倆,也包括了毫不掩飾的黑色幽默與惡趣味,故事的多樣性與前所未見的女性豐富面貌,讓你讀完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反應,卻又莫名地被這些故事強烈吸引。
在書中,女主角們或是勇敢機智、精明果斷,或是自私自利、詭計多端,甚或是殘忍暴力,理直氣壯地滿足自己對歡愉的欲望,得心應手地使用各種計謀,為自己謀取簡單的溫飽和婚姻……。即便書中許多故事出現我們熟悉的角色或情節模式,但在不同地區、民族也都各自發展出對同類敘事的不同詮釋,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樣飽滿的閱讀體驗與文學成就,也只有獨一無二且備受懷念的女性文學推手安潔拉.卡特,才有慧眼與能力帶給我們。
▍名家推薦
吳玫瑛|國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台灣文學系教授
臥 斧
許菁芳|作家
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盧郁佳|作家
顏擇雅|作家
──喝采推薦
▍媒體好評
「勝過格林,挑選的範圍廣泛,故事生猛、有趣。」
——羅娜·塞吉(Lorna Sage),《觀察家報》
「絕佳……怪異得美妙……引人深思。」
——英國《每日電訊報》
「傑出之作,充滿各種人物,有邪惡,有滑稽,也有怪誕。」
——A. S. 拜雅特(A. S. Byatt)
英國最具原創性的作家之一,以小說、短篇故事與新聞寫作著稱。其作品《魔法玩具鋪》(The Magic Toyshop)於1969年獲得約翰.盧埃林.里斯獎(John Llewellyn Rhys Prize),《幾項見解》(Several Perceptions)於1968年獲得毛姆獎。此後她繼續推出多部小說,並於1974年翻譯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的童話。1991年她出版了備受讚譽的《明智的孩子》(Wise Children),這也是她最後一部小說。安潔拉.卡特在五十一歲過世,她的離去「奪走了英國文壇其中一個最活潑、有力的聲音」(《獨立報》)。
國外媒體並將卡特選為1945年以來英國最偉大五十位作家第十名。
譯者簡介
張琰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
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有《朝聖》、《一個人的朝聖》、《歐蘭朵》、《比利時的哀愁》、《納尼亞魔法王國》、《阿拉伯神話故事》、《小王子》、《愛情的盡頭》、《東村寡婦》、《哈!小布列顛》、《蝴蝶法則》等小說與非小說書籍,現為專職譯者。
繪者簡介
柯莉娜·薩谷Corinna Sargood
安潔拉.卡特的老朋友,也是《叢林之旅:藝術家在祕魯》(Journey to the Jungle: An Artist in Peru)的作者及插畫者。她的作品包括版畫、書籍插畫、電影動畫、家具裝飾、木偶表演、繪畫與蝕刻畫。
【預購】老人與海(楊照翻譯‧海明威代表作‧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雙冠文學經典) The Old Man and the Sea◎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譯者:楊照)
Regular price $29.00等待一生只有一次的漫長對決。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畢生代表作 名家楊照詳盡譯注經典讀本
影響馬奎斯、瑞蒙.卡佛等名家的一代宗師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雙冠文學經典
八十四天,一個人在海上。
一場漫長等待,一生最重要戰役。
不到五萬字的跨世紀名作,
文學史上最令人難忘的「英雄」。
「為什麼讀《老人與海》?為什麼讀海明威?為了感受自己身體裡的那份異質戲劇性,明白自己不完全屬於一個徹底現實世俗化的世界,慶幸自己還殘存著某種做為人──做為個人而非「社會人」──的底層勇氣與力量。」──楊照
他不認為自己是倒楣的漁人,即便一無所有,卻有足夠自信繼續出航。
就算年輕的幫手不在身邊,但鳥兒歌唱,海豚跟在小船旁,
他相信他一個人可以征服畢生最強敵手──那條超過一千磅的馬林魚。
「魚,我非常愛你也非常尊敬你,但我會殺死你。」
一人一魚沒人想輸。
他不要被大魚所代表的時光侵蝕所擊敗,
卻也與大魚締結鎖鍊般的情感關係。
他想起偉大的球員狄馬喬,溫習曾歷經兩天兩夜的腕力比賽,
在海上日日夜夜的對峙裡,重新在生死搏鬥中定義了生命。
他最終卻一無所獲,因為凶狠的鯊魚一隻隻靠了過來……
但是,人可以被摧毀,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於一九五二年發表傳世名作,創下兩天銷售五百萬冊的驚人紀錄,之後獲得一九五三年美國普立茲文學獎,接著又獲得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此書中譯本多不可數,其中經典莫過於張愛玲譯本和余光中譯本。楊照的譯本進一步從海明威的生命態度詮釋《老人與海》,因為拳擊與棒球對海明威而言並非娛樂,而是生命的核心價值;楊照長期關注棒球與拳擊的發展與歷史,從此一切面看穿海明威的文字、思想、驕傲與苦惱,於中文語境的變換下,找出今日能聯繫海明威和當代台灣中文閱讀的管道。
▍本書特色
◎奪下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文學獎兩大桂冠的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經典小說
◎最能解讀海明威「冰山理論」的代表性作品
◎小說舞台設置於海明威晚年長居的古巴,最能一窺海明威內在的古巴元素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作家
美國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作家。一九二五年以短篇小說集《我們的時代》出道,曾以《老人與海》獲得一九五三年普立茲文學獎、一九五四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譽「對現代文學風格發揮強大影響力」。代表著作有《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戰地鐘聲》、《雪山盟》、《渡河入林》、《流動的饗宴》等。尤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其風格獨具的「冰山理論」影響了許多後來的寫作者,亦是文學課程不可或缺的必讀大師。
海明威生平之精采,絕不亞於他的小說。他是記者,專赴戰爭前線的那種戰地記者;他是鬥士,著迷於西班牙鬥牛、海釣馬林魚及拳擊肉搏的那種戰鬥;他是獵人,非要從事親歷險境的薩伐旅(safari);但最突出的,他是個徹徹底底的賭徒,不停地與生命、愛情和寫作對賭。乃至於最後他將獵槍對著自己的時候,不禁使人想到他在《老人與海》所寫下的話:「人不是為了生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麥田出版海明威書單──
太陽依舊升起
戰地春夢
戰地鐘聲
老人與海
相關著作:《太陽依舊升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老人與海(楊照譯注精裝版)》
譯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老人與海》為首部譯作。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楊照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預購】疑問集【1書+1迷你讀本】:諾貝爾桂冠詩人聶魯達最後傑作‧冥誕120週年紀念版◎聶魯達(Pablo Neruda)(譯者:陳黎, 張芬齡)
Regular price $32.00如果我的靈魂早已棄我而去,為什麼我的骨骸仍緊追不放?
對世界至高的愛,是將直達靈魂的疑問,一一譜寫成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拉美最重要詩人 生前獻給世界的最後一部詩集 冥誕120週年紀念版
1本經典給自己 1本迷你讀本送人
如果《疑問集》是聶魯達的微型宇宙 這部讀本就是這個宇宙的一朵迷你星雲
隨書贈送精選疑問6首詩,一部摺疊後僅10×14公分大小,
可供隨身攜帶收藏,也可贈送親友,將讀詩的喜悅分享出去。
如俳句輕巧 意境至深若禪語──316則窮極一切的問題 74首給世界的情書
《小宇宙》作者、精采詮釋《萬葉集》等世界經典詩作翻譯名家
對國民詩人聶魯達逝後傑作的絕美呈現
只要你曾經愛過、思考過,
曾經呼吸過一口這座宇宙裡的空氣,
你一定就懂得這316則疑問所為何來。
聶魯達過世時,《疑問集》是他未完成的八部珍貴手稿之一。本書收錄316則窮盡造物之謎的小小「天問」,分為74首,詩人既深且廣的觸角伸至生命、時間、真理、情緒、自然世界等範疇,用童稚之心與哲學家之眼,爬梳萬事萬物的本質。這些疑問有如自問自答的禪宗公案,詩人不曾明確提出解答,卻在某些問題裡埋下沉默的答案種子。自十歲起提筆寫詩,聶魯達一生創作一直是「既個人又公眾」、「既抒情又史詩」。詩人晚年從喧囂憤怒的群眾世界轉向內在寧靜的省視,本書可視為這位「國民詩人」臨終前對生命的巡禮,引領讀者進入迷宮般的生命版圖,歡喜地迷途,謙卑地尋找出口。
▍經典讚嘆
在這本詩集裡,聶魯達不是政治詩人、自然詩人或愛情詩人,而是單純地回歸到「人」的角色,擁抱生命的矛盾本質,既而以「藝術家」的靈視,巧妙地避開了矯揉淺顯或意識形態的陷阱,織就此一質地獨特的文字網罟。──陳黎‧張芬齡
聶魯達筆下的疑問在字面意義成形前,就先觸動了讀者的視覺想像。──《出版者週刊》
作者簡介
1904-1973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世紀最重要拉美詩人
十歲提筆,十三歲開始投稿,十九歲出版第一部詩集。早慧的聶魯達一生情感豐沛,對生命充滿探索的好奇心,對文學創作懷抱強烈的使命感,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畢生創作《地上的居住》、《一般之歌》、《元素頌》、《狂想集》、《黑島的回憶》、《疑問集》等許多動人的土地與生命的戀歌,致力於實踐「詩歌當為平民作」的理念,被視為「國民詩人」。
雖然聶魯達的詩風歷經多次蛻變,但是私密的情感生活始終是他創作題材的重要來源,二十歲、四十八歲、五十五歲時出版的三部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即是明證。他的詩具有很奇妙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他相信「在詩歌的堂奧內只有用血寫成並且要用血去聆聽的詩」,並且認為詩應該是直覺的表現,是「對世界做肉體的吸收」。
《疑問集》為其逝後遺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天地、萬事萬物的終極追問,既關注自然奧秘,也思索人與萬物的關係、生死議題。為認識這位諾貝爾文學獎詩人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關著作:《疑問集【限量譯者親簽版●1書+1迷你讀本】:諾貝爾桂冠詩人聶魯達最後傑作‧冥誕120週年紀念版》
譯者簡介
陳黎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金鼎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二○一二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二○一四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二○一五年受邀參加雅典世界詩歌節,新加坡作家節以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二○一六年受邀參加法國「詩人之春」。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精靈:普拉絲詩集》,《一茶三百句》,《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萬葉集:369首日本國民心靈的不朽和歌》,《古今和歌集:300首四季與愛戀交織的唯美和歌》等三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二○一七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
【預購】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 When It Is Darkest: Why People Die By Suicide And What We Can Do To Help◎羅里‧奧康納 Rory O’Connor( 譯者:林巧棠)
Regular price $37.00全球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為其身邊親人摯友和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傷痛。儘管如此,我們對自殺的了解仍不夠多。本身有過兩次傷痛經歷的羅里‧奧康納教授,投入於第一線自殺研究數十年的知名學者,為此議題在全球積極奔走倡議,並將其研究精華寫成此書。
張書森│精神科醫師、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專文導讀 ▍
吳佳儀│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臺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周昕韻│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
李沐芸 (呂芯秦)│社團法人台灣自殺者親友遺族關懷協會理事長
▍溫柔倡議 ▍
——吳佳儀
「作者長期研究並服務受自殺困擾的民眾,本書集結他的個人故事、臨床與研究經驗,將其提出之『自殺行為的整合動機—意志模型』,用非常親民的方式做出介紹,讀者可更理解自殺這個複雜的問題,實屬不易。文中充滿對受到自殺事件衝擊的人們的同理與溫暖,並提出理性判斷及介入作法,情理並重,的確示範出面對自殺的正確態度,很值得推薦!」
——周昕韻
格拉斯哥大學健康心理學教授。他是自殺研究和預防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並已在該領域工作了25年。他在自殺和自殘領域發表了大量文章,並為BBC製作了五部關於自殺的紀錄片,並擁有一個Twitter帳戶@suicideresearch。
譯者簡介
林巧棠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台文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譯作《年少友人》。
【預購】支配與抵抗的藝術:潛藏在順服背後的底層政治,公開與隱藏文本的權力關係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譯者:黃楷君)
Regular price $38.00偉大的領主經過時,有智慧的農民深深鞠躬又默默放屁。──衣索比亞諺語
權力關係無所不在,如何演好形式上的服從……
《反穀》《國家的視角》作者、2020年赫緒曼獎(The Albert O. Hirschman Prize)得主——詹姆斯·斯科特社會科學經典之作
這部里程碑式著作,將修正我們對從屬與支配、順服與反抗背後的各種觀念的理解,並為權力關係的研究提供一條新的路徑。當代著名人類學家斯科特書寫統治者視角之外的政治表達深入隱藏文本,拼湊出最完整的權力關係圖像精準描繪支配與抵抗的極限拉扯。
一本社會科學的經典作品,詹姆斯·斯科特以一種高度原創性與爭議性的方式重新去概念化支宰制與抵抗的關係,豐富了權力概念的內涵,使得「底層政治」與「隱藏文本」這些觀念成為我們討論統治技術時必備的理論詞彙。高度推薦給任何想要思考權力如何運作的知識學徒。——林開世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本書作者博引文學、歷史、政治、民間文化的例子,剖析權力互動關係最複雜幽微的一面,以此開闢出看待政治行為的新穎視角──「隱藏文本」。
演好形式上的服從,將所有反抗化無聲息、藏進上位者眼光難以照進的角落再伺機而發,這便是位居低處者的處世之道。若僅從表面上的狀況解讀,將會缺失權力關係中最具張力的部分,而忽略了從屬者面對權威的策略與能動。
支配群體與從屬群體之間永無止境的對弈,使得雙方持續上演著「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戲碼:檯面上,支配者巧妙地宣示所擁有的統治地位,從屬者則壓下所有想法、佯裝順服;檯面下,這些被壓抑的話語,在支配群體難以察覺的地方於從屬群體間形成一套具有共識的論述或肢體表情,做為對權力關係的批判與抵抗。這套從屬者的共有文本以各種巧妙的方式掩護,在檯面下持續茁壯,等候適當時機躍上舞台。
斯科特透過許多實例探討公開文本與隱藏文本之間的連結與差異,同時亦對於從屬、抵抗、反叛等各種觀念提供了原創性的理解。
作者簡介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美國當代政治人類學大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諳法文、馬來語/印尼語、德文、緬甸語。
現為耶魯大學史德林政治學教授、人類學教授與農業研究計畫主任,同時也是收成平平的兼職農夫與養蜂人。
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農業社會比較發展、霸權與抵抗理論、農民政治、東南亞、階級關係與無政府主義理論等。重要著作有《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支配與抵抗的藝術》(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不受統治的藝術》(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等。
相關著作:《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從生活中的不服從論自主、尊嚴、有意義的工作及遊戲》《反穀:穀物是食糧還是政權工具?人類為農耕社會付出何種代價?一個政治人類學家對國家形成的反思》
譯者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畢業,現為書籍譯者。譯有《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原始富足》、《漁的大歷史》、《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被遺忘的中亞》、《地獄的難題》等書,並曾合著《吹過島嶼的歌》、《台灣,世界的答案》。
譯作賜教:kchuang289@gmail.com
【預購】如何抵達人心,如何為愛畫刻度:駱以軍的文學啟蒙小說26講◎駱以軍
Regular price $36.00 駱以軍召回年少時文學啟蒙時光,
面對生存的惘惘威脅,如何經歷讀小說「最初的撼動」!
透過26篇經典深談與讀者共情,
鋪展人心與愛、與世界的燦亮鏈結。
◎ 收錄作者介紹引領其進入小說世界,並影響、滋養其創作能量的重要經典作品,以感性與知性兼具、非嚴肅評論的散文分享,與讀者交心,一窺經典小說堂奧。
◎ 米蘭昆德拉/杜斯妥也夫斯基/莒哈絲/馬奎斯/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夏目漱石/太宰治/張愛玲/沈從文/王安憶/李渝/白先勇/王文興/舞鶴/童偉格⋯⋯匯聚各國經典分享,精萃當代文青必讀文學圖像。
跟著《麥田捕手》的青年一路流浪擦傷,
堅定直面眼前陰翳昏閃的偽善世界;
或循著三島由紀夫的魔幻之筆,
拾級登上絕美金閣寺,如何燒灼、折磨並凌遲自己的心志,
內心狂潮翻湧的瞬間,卻將眼前希望付之一炬⋯⋯
駱以軍的青年時光,圍繞著經典小說家擘畫出另一個心靈宇宙,
將晦曖俗世的殘缺卑瑣,連同世間對各種希冀的盼望追求,
交融成一場「美的核爆」,引領他如何共情、如何旁觀他人之痛苦,
璀亮煙花就這麼墜落在少年的文學凝視之間,
至今未曾停歇。
「這本書的起心動念,是想像面對一室對小說有憧憬的年輕人,類乎散談,促膝交心,回憶我自己二十出頭時,懵懵懂懂,與世界像隔著煤污車窗玻璃,在毫無足夠經驗與教養的狀態,第一次讀到川端,第一次讀到夏目漱石,第一次讀到馬奎斯,第一次讀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第一次讀到福克納,第一次讀到張愛玲……都只是他們小說中的其中一本,或一章節,對那時的我的內心,像是『世界被另一種次元,全部核爆、重置、拗扭成另一種物理概念』,像一顆原本空寂、貧乏的火星表面,突然被這些小說神人,帶來的漫天雷擊、大雨滂沱、烈焰滾淌、不可思議的極光,或之前完全沒有夢見過的森林繁複植株、禽鳥、獵食生物鏈、生滅的演劇……」——駱以軍
本書收錄作家駱以軍青少年時期重要的閱讀滋養,二十六篇散文並非嚴肅的文學分析,而是意興遄飛、如蚌貝吐沙般召回被經典觸動的美好記憶。時間回溯到作者八○年代,仍深陷台北街頭小混混、青少年鬥歐的狂躁青春,鎮日被教官廣播至訓導處報到。這樣一個青少年,如何像阿里巴巴打開藏寶洞般,在各個作家與經典中旋身,透過獨自於陽明山學生宿舍日復一日的文學抄讀,進而深受啟蒙,不斷被小說震懾、附魔,自此改變其眼瞳向外觀看、向內反芻自省的方式;在小說之眼的窺探下,打開對世界與自我內裡的深層連結,於各種黑白畫片折射出令人驚異的輝芒。
透過這本書的分享,作者欲建立嚮往文學的讀者與經典之間,一條驚喜不斷的廊道。自駱以軍的閱讀記憶,揭開小說背後的大歷史,分享二十世紀文明經歷了什麼超乎個人的重大噩夢,關於張愛玲、杜斯妥也夫斯基、川端或三島、沈從文、年輕狼狽的馬奎斯、在勞工保險局安靜上班的卡夫卡,他們各自在各自「惘惘的威脅」,在那眼瞳之玻璃窗外或內,折射了什麼怪異、不可思議、瑰麗或恐怖的風景?
【內文摘錄】
「昆德拉寫到『同情』──並不是我們最初對這個詞的固見:可憐、不忍悲憫──不是的,而是,因為妳是我深愛的那個人,所以妳內心全部的感覺,妳的痛苦、妳的童年創傷、妳對我的不忠所感到的錐心,或是妳對置身這個世界的那種一不小心就碎裂的『惘惘的威脅』,我全部能感受。同等程度的痛感。這其實該說是『共情』。」——〈他感〉
「我年輕時幾度當作攻堅,打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然皆無法進入,讀著讀著便昏昏欲睡。實則是內在做處理,運算的『硬碟』容量太小了,無法同時吞納那麼龐大、不斷漫漶的細節。對《紅樓夢》的體會亦如此,年紀愈增,每隔幾年,再次重讀,那個『疊加』而上的,年輕時略過的影綽,以為是無關緊要的側筆、暗筆,這時湧上的那個『靈光乍現』,擊節佩歎,才知偉大小說的無窮妙處。」——〈那個極限的光〉
「仔細回首,杜氏小說中的人物之罪,之惡,比起後來這一百多年來,人類所犯下無論從其規模、怪誕、驚悚──不管是納粹集中營創造出來的無邊地獄,或史達林的大清洗乃至種族滅絕,或文革的在中國城市或農村,後來這許多小說家寫之不盡的『純粹的惡,純粹的集體瘋狂』,或是無論大江、納博可夫,或是韋勒貝克,其實他們『眼瞳被灼燒變成灰白』所見的惡的繁複、怪異、內凹變形,甚至不用小說家!」——〈惡之謎團〉
「『笑』必然有一社會性的截裁、時代共有經驗的有效性。另外就是『語言的本身』。你如何對自己與身邊人共同的這套語言,它的靈活或破綻,心領神會,它其實和抒情詩與流行情歌的關係一樣,如要殺雞取卵,快速兌現,就愈難成為『經得起時光淘汰』的結晶。」——〈「笑」的感受力〉
「我可以做出這樣或有人覺得裝神弄鬼,但我真摯沒有懷疑過的『小說家的道德』:每一次都是他『另一次的死亡』。我年輕時有一執拗的迷信(因為真的很巧,每次都發生了),我每寫出一本對我極重要的小說,上天就會奪走一件,我最珍愛的東西:我最愛的那隻狗、我父親的生命、當時我妻子對我的愛,我極在乎、愛著的一位長輩莫名的仇恨我、我的健康,乃至我的聲名……在不同時期它們真實都發生了。」——〈另一個心靈宇宙〉
一九六七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二○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及多屆新聞媒體年度好書等。著有《白馬與黑駱駝》(與宋明煒合著)、《匡超人》、《明朝》、《大疫》、《計程車司機》、《胡人說書》、《肥瘦對寫》(與董啟章合著)、 《讓我們歡樂長留:小兒子2》、《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相關著作:《如何抵達人心,如何為愛畫刻度:駱以軍的文學啟蒙小說26講(限量獨家親筆簽名版)》《匡超人(新版)》《遣悲懷(新版)》《白馬與黑駱駝》《匡超人》《匡超人(限量親簽珍藏版)》《遣悲懷(增訂新版)》
【預購】藍,或另一種藍(日本當代兩性關係剖析能手:直木獎得主山本文緒懸疑戀愛名作)◎山本文緒(譯者:陳系美)
Regular price $29.00 我們擁有同樣的不幸,追求同樣的幸福。
這場交換身分的遊戲結束後,
將得到錯過的美好結局,還是更孤獨的人生?
山本文緒
一九六二年生於神奈川縣,畢業於神奈川大學。她二十四歲開始寫作,一九八七年,她以戀愛小說〈高級泳池的生活〉榮獲集英社舉辦的文學獎佳作,以少女小說作家的身分在文壇出道。一九九二年,山本轉變創作方向。一九九八年,以《戀愛中毒》一書獲頒第二十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二○○一年,以《渦蟲》一書獲頒直木賞。二○○三年時為療養病情暫時休筆,直到二○○三以散文《再婚日記》回歸文壇。二○二○年,以睽違七年撰寫的小說《自轉公轉》獲島清戀愛文學獎、中央公論文藝獎。
山本的作品常以女性為主角,成為作家前的上班族生活經驗,令她擁有細膩的人間觀察之眼,並且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擷取靈感。她筆下的女性角色都帶著一絲悲慘,令讀者反思幸福的真義,帶來慰藉與寬容的力量,因此也被讀者譽為「現代OL的代言人」。
二○二一年十月,山本在輕井澤的自宅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相關著作:《31歲又怎樣》《戀愛中毒》
譯者簡介
陳系美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地域研究所碩士畢業。譯有《樹上的草魚》、《準備好大哭一場》、《寂寞東京鐵塔》、《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等書;日劇《跟我說愛我》、《金八老師》、《白色之戀》;卡通《古靈精怪》、《相聚一刻》、《小紅豆》、《哆啦A夢》、《鹹蛋超人》、《灌藍高手》、《神劍闖江湖》等。
【預購】巴黎侍者:城市黑暗中心的冒險,一位年輕作家眼中的底層巴黎 A Waiter in Paris: Adventures in the Dark Heart of the City◎艾德華·奇索姆( Edward Chisholm)(譯者:張家綺)
Regular price $38.00 在巴黎,每位服務生都是作家
▍那些讀過海明威《流動的饗宴》、喬治歐威爾《巴黎倫敦落魄記》、保羅奧斯特《失意錄》的年輕作家,當他們懷揣夢想、離鄉背井來到心中的聖地,他們是否準備好要體驗真正的巴黎?
以前所未見的視角,勾勒出一幅陰暗卻又溫暖的巴黎浮世繪
餐廳服務生的工作就是欺騙你:希望你相信奢華的平靜,因為門的另一邊是──地獄。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我們與服務生的互動轉瞬即逝:我們點菜、上菜、吃飯、付款,然後離開,幾乎不會對他們產生過多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待得久一點,如果我們以異鄉人的眼光看巴黎服務生的生活,現實是什麼?我們能夠從中發現什麼?
艾德華講述了自己在巴黎餐酒館擔任服務生的體驗,帶領我們深入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城市,直入其輝煌的腹地。當時他生活在一個下班後只能筋疲力盡地泡在酒吧的世界;靠著咖啡、麵包、香菸勉強度日;在虐待狂經理手下工作,只為賺取微薄工資,甚至得與同事爭奪小費。而所謂的同事——小偷、自戀狂、退伍軍人、非法移民、幻想成名在望的演員、毒販——他們都是你最接近家人的人。而這些可憐或可恨之人,在艾德華筆下都變得立體,有自己的生命,也有展露可愛之時。
《巴黎侍者》不僅僅是作者個人的經歷,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故事。
★★★★各界盛讚★★★★
「揭開光之城巴黎的明亮陰暗面,揭露它敗壞墮落、充滿危險吸引力的壯麗絢爛,奇索姆筆下的巴黎侍者時光,充滿令人血液沸騰的趣聞軼事、讓人下巴合不攏的內幕。」——英國水石書店
「發自肺腑,令人無法自拔。」——英國女演員、製片艾莫芮德.芬諾
「奇索姆活靈活現呈現餐廳世界,講述餐廳員工所面臨的各種壓力、緊繃、焦慮。漫長工時、服務生之間的爾虞我詐、微不足道的埋怨不滿、主管虐待,全不藏私攤在讀者面前。最勁爆的莫過於同事的故事,那些他們與作者分享的希望與夢想。」——《圖書館雜誌》
「這是一名年輕人在法國餐酒館的痛苦試煉。奇索姆在敘事醉人的處女作中,以狄更斯風格的故事辛辣評論巴黎文化,生動鮮明地刻畫出光之城的骯髒與絢爛、浪漫與悲哀的場景,同時這也是他擔任主演,直到下台一鞠躬的『大型劇場』寫照。酸甜苦澀、迷人陶醉,讓人深刻一睹這個璀璨耀眼世界的真實內幕。」——《出版者週刊》星級評論
「艾德華.奇索姆的描寫栩栩如生,鉅細彌遺、全盤托出。巴黎及它的美好總令人不禁好奇,在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否也有醜陋面,在這本書中真相大白。我建議讀者找一個溫暖舒適的角落翻開閱讀,但千萬別挑在計畫吃大餐的週末之前。」——BBC廣播電台播音員/記者/作家艾德華.史托頓
「面對暴躁的急性子主廚、十四個鐘頭不停歇的地獄式輪班,奇索姆追求目標的剛毅精神值得敬佩,這是一部讓人讀得津津有味、趣味橫生、深具啟發性的回憶錄。」——《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是一段節奏明快、痛苦悲慘、觀察細膩的旅程,講述一名年輕英國人潛進冷酷無情的巴黎餐廳世界,我幾乎可以嗅到廚房油煙、感受到他的恐懼。諷刺的是,我竟然也感應到他的飢腸轆轆。我想今後外出用餐時,我恐怕會五味雜陳。」——《紐約時報》暢銷書《長不大》作者潘蜜拉.杜克曼
「奇索姆別具渲染力的文字,帶領讀者穿越他旋風般的侍者生涯,了解他如何應付怒氣沖天揮舞剁刀的主廚、難搞奧客、污穢骯髒的居住環境,以及出餐口前的恐慌症發作。」——Salon新聞網
「一名服務生以赤裸坦承的回憶錄描繪出巴黎的寫實肖像,令你不得不摘下玫瑰色眼鏡,直視巴黎錯綜複雜的真實面。艾德華.奇索姆在擔任服務生的過程中,看見巴黎奢華魅力、浪漫迷人表象下的真實樣貌。他揭露一間巴黎餐廳『奢華平靜』背後的現實,同時也探索這座愛情之都。」——《Town & Country》雜誌
「深入『食物鏈底層』的真實人生故事,奇索姆描繪巴黎街頭塗鴉、骯髒紙板、遍地垃圾的人行道,樂此不疲。」——《每日郵報》
「奇索姆對人、貧困、法國文化觀察入微,絲絲入扣。」——《巴塞隆納情結》與《間諜、謊言、放逐》作者西蒙.庫柏
「帶給讀者一種身歷其境、驚險刺激的體驗,書中集結奇索姆在巴黎的種種經歷。等待踏上作家之路的四年間,他從事各式各樣的服務生和吧檯工作,除了學到這份工作的心法,證明自己當服務生的能力,他也成為一名出色作家。」——《華爾街日報》班傑明.舒爾
因著不同理由和身世,從世界各地來到巴黎的一群人,這裡有他們彼此競爭,卻也相濡以沫的故事。
「將一間巴黎餐酒館縱切成兩半,你就能得到一幅捕捉現代法國社會的精準剖面圖,從這個差異微妙、多語多種族小社會的畫面裡,你會看見最上層是富人,窮人墊底,中間的則是你和其他人。沒錯,巴黎無法代表全法國,但你卻絕對能在巴黎找到全法國。」
出生於英國多塞特,二○一二○年從倫敦亞非學院畢業後,移居巴黎。他在那裡住了七年,頭四年做過各種低收入的工作,從排隊、酒吧工作到博物館保安和市場管理員,同時努力成為一名作家。現在,他以寫廣告文案為生,並有寫小說的野心。他的作品曾刊登在《紐約時報》、《衛報》、《金融時報》等雜誌。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譯有《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太陽與她的花》、《裝幀師》。
【預購】 太陽依舊升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 The Sun Also Rises◎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譯者:宋瑛堂)
Regular price $31.00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得主、《譯者即叛徒?》作者宋瑛堂擔綱翻譯
獻給「失落的一代」──從鬥牛透視愛慾與死亡,海明威公認最好的作品
▍《太陽依舊升起》──奠定海明威大師地位的第一部長篇傑作
▍《戰地春夢》──海明威技藝最純熟、透視人性殘暴本質的戰爭文學經典
▍《戰地鐘聲》──海明威最為人熟知的長篇小說
◎《太陽依舊升起》為海明威第一部重要長篇小說,海明威傳記作者、文學研究家傑佛瑞‧梅耶認定為其成就最高之作,也是現代主義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之一
◎名列美國現代圖書館20世紀百大小說
◎「冰山」風格成為當代美國寫作典範、歐美英語文學課程必讀之作
◎收錄吳明益重量級專文導讀、海明威年表
◎諾貝爾文學獎讚嘆海明威「敘事技藝之精湛」、「對現代文學風格發揮強大影響力」
◎沙林傑、托賓、葛楚史坦讚嘆海明威的文學視野,不少當時文壇名家卻受其文字冰冷之震撼,批判人物刻劃淺薄。然而本書銷售反應熱烈,年輕男女爭相仿效海明威小說中的英雄形象與瀟灑行事,堪稱精準捕捉了一戰之後、大蕭條之前的社會氣息
「我受不了我的人生只能這樣,無法轟轟烈烈。」
「沒有誰的日子能真正轟轟烈烈,除非是鬥牛士。」
戰後萬事皆頹敗,陽光底下,凡事可以硬起心腸面對,但一旦夜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杰克‧巴恩斯在戰場上因傷失去性能力,雖愛上二度離婚的布蕾特,聽她傾訴數不清的風流韻事,在微醺的巴黎夜晚緊密依偎,卻無法真正給予彼此肉體的溫暖。他們不斷靠近又道別,深知這不是一段能夠長久的關係。有一天,布蕾特的男友出現了,未婚夫也加入一行人前往西班牙的旅途。在鬥牛場上,一場衝突爆發……
二十六歲生日那天,海明威才剛與妻子欣賞完鬥牛表演,突然動筆著手寫一部名為《嘉年華》的小說,一年後,小說改名為《太陽依舊升起》,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小說問世了。小說靈感來自海明威與當時妻子哈德莉糾葛的感情生活,更從「失落的一代」獨特心境探討紛亂愛慾裡人性的黑暗與荒蕪。
●就寫作而言,「海明威的影響」,不過是對公共領域用詞做了一定程度的釐清。
●測試一本書好不好,端看你能拋棄多少好東西。
●若是情節敘述我會動手書寫,因為對我來說這最有挑戰性,況且手寫可以更貼近紙張;不過若處理人物對話我就用打字機,畢竟人說話的方式就跟打字機打字時一樣。
●沒有所謂的當代主題。亙古以來寫作的主題不外乎:愛情;缺乏愛情;死亡;死亡的暫時逃避(此即我們所說的生命);靈魂、金錢、榮譽和政治的不朽或欠缺不朽。
●要寫與生命有關的東西,你先得活出生命!
●賽馬新聞是真正的虛構藝術。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作家
美國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作家。一九二五年以短篇小說集《我們的時代》出道,曾以《老人與海》獲得一九五三年普立茲文學獎、一九五四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譽「對現代文學風格發揮強大影響力」。代表著作有《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戰地鐘聲》、《雪山盟》、《渡河入林》、《流動的饗宴》等。尤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其風格獨具的「冰山理論」影響了許多後來的寫作者。
海明威生平之精采,絕不亞於他的小說。他是記者,專赴戰爭前線的那種戰地記者;他是鬥士,著迷於西班牙鬥牛、海釣馬林魚及拳擊肉搏的那種戰鬥;他是獵人,非要從事親歷險境的薩伐旅(safari);但最突出的,他是個徹徹底底的賭徒,不停地與生命、愛情和寫作對賭。乃至於最後他將獵槍對著自己的時候,不禁使人想到他在《老人與海》所寫下的話:「人不是為了生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臺灣大學新聞碩士,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著有《譯者即叛徒?》。文學譯作包括《兒子與情人》、《面紗》、《內景唐人街》、《幸運之子》、《分手去旅行》、《十二月十日》、《霧中的男孩》、《修正》、《迷蹤》、《該隱與亞伯》、《霧中的曼哈頓灘》、《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長橋》、《親愛的圖書館》、《鼠族》、《被消除的男孩》、《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預購】如果擁有妳的臉(《時代》雜誌年度必讀百大書單) If I Had Your Face◎車熺垣( Frances Cha)(譯者:新新)
Regular price $31.00強佔《時代》《君子》《NPR》《BBC》《紐約郵報》等重量媒體年度最佳好書
一張完美臉孔,真的就能翻轉她們的寂寞人生嗎?
全書字字句句皆直指當代性別議題最黑暗的角落!──《書單》
她是個說故事高手!──《親愛的艾德華》作者
K-POP浪潮的反思書寫‧亞馬遜4星絕佳口碑‧Goodreads書評網近50,000則評分
她們存錢不為買車買房,而是為了「變美」,
因為醜雖然不是病,卻會帶來不幸。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各自不同,
只要容貌未達標準,與幸福的距離就同樣都遙不可及……
每天過著無趣生活的她,唯一夢想就是見到心儀的偶像……
為錢賣笑的女孩願意沉淪地獄,只因愛上不可能給承諾的客人。
憑著藝術天分成功出頭的孤兒院少女,可以從此跨越階級、寄生上流嗎?
懷孕後滿腹心事的妻子從未坦承:其實當初她會答應求婚,最大的原因是丈夫家中的長輩都已經過世……
如果可以擁有另一張臉,會不會也將擁有更好的人生?當我們選擇追尋理想的生活,是否也放棄了真正的自己?作者以韓國江南區女子們為素材,醞釀十年終於寫成。從一棟公寓中四個女人的困境與夢想,描寫K-POP狂潮及整形文化風行之際,韓國社會一隅真實現狀。精采的書寫不僅榮獲國際間重量媒體年度好書肯定,更一舉入圍明日之星雲集的狄倫湯瑪斯文學獎。
▍媒體讚譽
令人驚豔的文壇新聲!作者描寫了一群人的真實困境。──《出版者週刊》
本書是一部有關女性力量、精神韌度的小說,我們可以看到女性情誼能夠在生活中帶來何等撫慰。──《華盛頓郵報》
每一個章節都是不同女人試圖擺脫束縛,擁抱新生活的故事。一開始你可能以為本書是有關整形手術風潮背後象徵的高不可攀的美的標準。仔細一讀,你會深受其中的女性情誼吸引。──《紐約時報》
不只是一本好書,而是我們必須擁有的一本書。有關南韓社會生活不為人知的一切,作者讓這些細節浮上檯面。──《InStyle》
描寫出首爾生活罕為人知的另一面。──《CNN》
透過作者充滿情感的書寫,讀者可以看到經濟不平等、根深蒂固的階級主義,及父權社會對她筆下勞工階級的女性會產生什麼影響。──《柯克斯書評》
很難相信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她是個說故事高手!──《親愛的艾德華》暢銷作家安.納波利塔諾
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八歲搬到香港,十一歲搬到韓國,從小在美國、韓國、香港三地之間來回,以一個「局外人」的身分,在多種文化底下頻繁切換自我,度過成長階段。她曾經說過,每當回到韓國,她就感覺自己必須重新架起一副「盔甲」,才足以抵擋整個社會批判的眼光。曾任《CNN》文化旅遊記者,善用「局外人」的眼光客觀看待任何一個社會,也成就了她寫作路上的一項利器。她的文字常見美國、韓國文化類報章雜誌。目前往返於美國、韓國兩地之間定居。
本書是她醞釀十年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推出後名列《時代》雜誌、《NPR》、《BBC》、《君子》雜誌等重量媒體的年度好書清單。本書已經翻譯成十一國語言,在K-POP興盛的今日,「美」的定義也無形中遭到牽制,本書為全球讀者呈現韓國鮮為人知的另一種面貌。
譯者簡介
新新
台灣高雄人,現居桃園。總算活到了一個沒辦法完全滿意自己的臉孔和身體,但已經可以與之和平共處的年紀。
【預購】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王文興
Regular price $29.00《家變》被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家變》在文字之創新,臨即感之強勁,人情刻畫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等方面,使它成為中國近代小說少數的傑作之一。總而言之,《家變》就是『真』。」
──顏元叔
文學其實是藝術,文學對於語言的運用,它已經脫離了平常做為溝通的一個媒介。
──王文興
台灣文學史上,王文興的《家變》是一本具爭議性與傳奇性的重要長篇小說。《家變》1973年一出版即造成軒然大波。因為《家變》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台灣文壇都是創新的,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為了這部作品,台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來討論。
《家變》是王文興的顛峰代表作,也是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經典之一。
讀一流的小說,從《家變》開始;讀《家變》,從《家變六講》入門。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由王文興親自導讀、解析、回顧《家變》的創作過程,為讀者一一導讀說明:小說的結構安排、文字的精心鑄鍊,場景的戲劇舖陳、意象的精彩展現……。每講並有知名學者呂正惠、林秀玲、柯慶明、康來新、張靄珠、梅家玲、陳萬益與王文興作深入對談。
本書不謹讓讀者有機會一睹《家變》的創作過程,更是理解《家變》、理解王文興的文學創作觀,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王文興
福建人,一九三九年生,在台灣長大。台北師大附中畢業,入台大外文系,獲文學士學位,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留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台大外文系四十年,擔任小說課程,提倡精讀。出版有《家變》、《十五篇小說》、《背海的人》等書。二○○七年獲台灣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二○○九年榮獲國家文藝獎。
【預購】喵皇正史:從史前到太空時代,魅力征服全世界的貓族大歷史 A Cat’s Tale: A Journey Through Feline History【首刷限量雙面彩印年曆書衣版】◎虎斑貓芭芭, 保羅·庫德納瑞斯( Baba the Cat, Paul Koudounaris)(譯者: 莊安祺 )
Regular price $48.00☆國際網紅「虎斑貓芭芭」主述、角色出演
☆第一部以貓類視角撰寫的世界史,帶你重新認識貓族與人類從相遇到相處,魅力征服全世界的輝煌大歷史!
☆眾貓奴還不虔心拜讀,保你走向鏟屎官的人生巔峰!
喵的,早該改朝換代了!誰說歷史一定是以人類為中心?
讓博學的本喵助爾等貓奴一爪之力,以貓的視角讓你重新認識貓族的輝煌歷史!
★國際網紅「虎斑貓芭芭」主述與角色扮演,專屬貓奴全程執筆紀錄,一部融合英雄主義、愛與悲傷、犧牲與尊嚴的貓咪全球史!
★史料豐富,前所未見。全書搭配虎斑貓芭芭近百幅Cosplay出演各種歷史人物:埃及豔后、木乃伊、拿破崙、腓尼基水手、加勒比海盜、樞機主教、維多利亞女王、西部牛仔……讓眾貓奴目眩神迷,心悅臣服!
人類總愛說,要了解貓有多麼困難。但是,愚蠢的人們常常只關心如何分辨貓咪屬於哪個品種?哪種毛色花紋的貓會是什麼個性?貓要養成怎樣光澤的毛皮才能符合貓咪飼養手冊?凡此種種都只透露出人類的愚蠢──你們果真不了解貓。
自文明發祥以來,貓兒就在人類身邊逡巡,一邊擴大領地,一邊施展貓科動物不可思議的能力和魅力。貓兒的真實歷史是一部集結英雄主義、愛、悲劇、犧牲和莊嚴的歷史。不太相信?好吧,準備洗耳恭聽吧,因為虎斑貓芭芭就要為你揭開貓族歷史的真相,讓爾等貓奴們大開眼界。
跨越世界各大洲,貫穿數千年(是的,數千年),芭芭所講述貓兒求生存的曲折故事,呈現了各種各樣早已被遺忘的貓角色:從牠史前貓科動物祖先和古埃及貓女神芭絲泰特,到大航海時代高峰的勇敢水手、啟蒙時期的主要知識分子、一戰和二戰中受人尊敬的戰爭英雄,以及聲名狼藉的美國虎斑貓。芭芭不只是滿腹經綸的學者,也是出類拔萃的模特兒,牠超越了膚淺表層的探求,把牠新近發掘的研究成果,搭配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古裝肖像,讓歷史栩栩如生地還原。
由芭芭親身帶領的貓界名人堂之旅,透過深入的研究和四足實地考察的證詞,讓你重新思考究竟是誰定義了歷史。本書是獨一無二的編年史,向人類讀者介紹了他們最親密夥伴傑出的祖先們,並且徹底展現出貓咪確實知道牠們在做什麼。
◆ 古埃及人熱愛貓咪舉世皆知,波斯將軍進攻埃及時,命令士兵將貓綁在盾牌上而打贏了戰爭。
◆ 貓咪為什麼在中世紀變成被基督徒迫害的目標?笛卡爾為了證明動物缺乏靈魂,順手把貓扔出窗外!
◆ 「船貓」如何跟水手合作無間,不只幫助船員解決鼠患,還能參與各種艱鉅任務並出手拯救船員!
◆ 二戰時,一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載著一隻黑貓到德國出任務,希望能帶給希特勒厄運!
◆一隻流浪巴黎街頭的黑白賓士貓,如何脫穎而出獲選為第一隻搭乘火箭上太空的貓!
◆ 洛杉磯一隻流浪的大橘貓成了影史最多產的貓演員,還跟奧黛麗.赫本合演了《第凡內早餐》!
▍貓奴擁戴推薦
Emily Chan|作家、插畫師
心岱|「貓咪博物館」館長
志銘與狸貓|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貓的迷人、有趣和資訊豐富的歷史......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歷史軼事和虎斑貓芭芭穿著各式服裝和長著翅膀的搞笑彩色照片......即使是貓迷也會學到新東西,並且從中獲得樂趣。」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幾乎可以肯定,這是有史以來最獨特的喵史書......貓咪現在已經牢牢確立了自己作為流行文化偶像和最受歡迎寵物的地位。但在本書合著者庫德納瑞斯看來,只要我們給他們機會,牠們還有很多話要說。」
——《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
「這本貓的故事記錄了貓在整個(以及對)歷史的強大而古老的影響,已經是相當突出的成就——而數十幅精心拍攝的虎斑貓芭芭歷史王權肖像,將本書提升到文學更高的層次。」
——BookPage網站
「虎斑貓芭芭是真正的三重威脅——模特兒、作家和敏銳的文化歷史學家。她的作品在貓兒文學巨匠的萬神殿中占有一席之地。」
——凱特琳.道堤(Caitlin Doughty),紐約時報暢銷書《死後,貓會吃掉我的眼睛嗎?》作者
「虎斑貓芭芭——在牠的鏟屎侍從官庫德納瑞斯的大力協助下——向我們介紹了過去豐富的貓科動物角色。本書是一封精心製作的情書,寫著貓科動物的所有事物。而這正是世界迫切需要的那種令人愉快的消遣。」
——琳賽.菲茨哈里斯(Lindsey Fitzharris),暢銷書《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作者,E.O.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得主
「一部關於我們心愛的貓科動物的編年史,證明自古以來貓在各個方面都是——而且一直都是優越的生物。這是一種真正的力量。」
——蘇珊.邁可斯(Susan Michals),CatCon貓咪博覽會和Cat Art Show 貓美術館創始人,《沃爾特.錢多哈的貓攝影1942-2018》(Walter Chandoha, Cats: Photographs 1942-2018)作者
▍全書精彩章節
邀請函
如果你們真想了解我們,就必須放下你們熟悉的主題,重溫我們的故事。這是起始於很久以前的傳奇故事,我們是大自然造物中驕傲的一員……朋友們,如果你們真的想了解貓,我們的故事將會顛覆你們的許多想法。
黃金時代:史前和古埃及的貓
你不妨用貓的眼睛來看看自己。你們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巨無霸!你們用兩隻腳到處移動,在比較靈巧的物種看來實在很笨拙,而且更討厭的是你們很吵。……在所有認真看待我們的古代社會中,埃及人對我們的貢獻表達了最深切的感謝。
榮耀之路:貓族移居亞洲
在穆罕默德之前的許多世紀,我們就與商隊簽約,負責捕鼠的任務,保護他們的商品,因此在縱橫中亞的貿易路線來回穿梭,到達小菲力斯所不知的地點。……幾乎整片亞洲大陸都有貓自豪地帶有當地的血統,從伊朗的波斯貓一路到東南亞的暹羅貓、緬甸貓和新加坡貓。
在歐洲的成功與悲劇:貓兒帝國的興衰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我們的崇拜讓我們沒有料到即將發生的事。這片新土地後來讓我們陷入最大的絕望,在那裡,我們見識了人類的背叛,後來又在其他物種從未遭受過的殘酷困境中掙扎求生。……那些因我們的死而歡呼的人類,沒料到他們施加在我們身上的懲罰最後報應在自己身上。
大出走:歷代偉大的航海貓(以及其他貓英雄!)
你們的大航海時代同樣變成了貓族擴張的時代。當你們在世界各地殖民時,我們也在你們的身邊開疆拓土,很多貓的殖民地建在遙遠的港口,讓有需要的船隻可以利用我們的服務。……大家也十分尊重我們作為導航員的天賦。如果你懷疑專業水手是否會尋求貓的指導,請記住,我們可是以出色的返家本能聞名。
救贖:啟蒙運動與現代貓的崛起
幾世紀以來的迫害雖然已經把我們打倒了,但我們並沒被擊垮。歐洲的貓經受了難以計數的傷亡,但要知道:貓從不放棄希望。我們大難不死,憑著堅韌不拔的決心,到十七世紀初重新回到人類的心中。……在你們稱為啟蒙時代的這段時期,有識之士會挺身而出,反抗舊的迷信並支持貓咪。
新的開始:美國的貓
新大陸對家貓一無所知,來自歐洲的貓得要重新經歷全新的千辛萬苦,但經過數個世代的辛勤努力,牠們終於征服了這片土地,把這裡變成自己的家園。……美國這個國家是由被排斥的人、受到宗教迫害的人,或無法適應舊世界僵化社會結構的人所組成,他們懷著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冒險穿越了殘酷的汪洋。但回想一下我們在歐洲的黑暗日子,貓不也是遭到拋棄?我們不也在同一個海洋上尋找活路嗎?
貓奴後記
芭芭是早熟的學習者,牠對歷史充滿興趣,與我的興趣不謀而合。……最後我們決定,不能再讓我個人獨享所有的榮耀,因為在牠看來這是我們的合作成果。現在該輪到牠來當作者了,為人類讀者撰寫眼前這部貓史巨著的重任擔綱。我發誓盡我所能提供幫助,因為大部分圖書館和研究機構都不允許貓進入。
芭芭是熱愛冒險和歷史的短毛虎斑家貓。儘管牠體重不到九磅(四公斤),卻雄心勃勃,凡是牠想要得到的,沒有任何貓或人能阻擋。牠生在洛杉磯的陋巷,在逆境中接受錘鍊,年紀輕輕就在這座都市的動物收容所實習,最後被本書的人類共同作者發現。牠在五年前開始模特兒生涯,此後即為全世界的網站和出版品增光添彩,甚至有幾張照片在畫廊展出,還被印成海報。本書是牠的第一本著作,牠表示寫作很辛苦乏味,因此這也可能是牠的封筆之作。牠依舊住在南加州,有一隻姊妹貓,除了偷對方的食物之外,牠完全無視對方的存在。
相關著作:《喵皇正史:從史前到太空時代,魅力征服全世界的貓族大歷史》
保羅.庫德納瑞斯 Paul Koudounaris
擁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史博士學位。著有《死亡帝國》(The Empire of Death)、《聖體》(Heavenly Bodies)和《勿忘你終有一死》(Memento Mori),全都是探討死亡的視覺文化。他的攝影作品曾在國際畫廊和各國節慶中展覽。幾年前,他開始研究貓的歷史,發現這個課題不僅是對貓功勞成就的肯定,也很遺憾地發現了廣受忽視的研究領域。此後,他四處講授貓在歷史上的成就,也出現在電視和廣播節目中,進一步頌揚貓的美德,因而大受歡迎。
相關著作:《喵皇正史:從史前到太空時代,魅力征服全世界的貓族大歷史》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大外文系畢,印地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