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5種兩性關係
- 2015
- 25週年紀念版
- 50首
- 9786263106215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A Book Of Hims
- A Tree To Take Us Up To Heaven
- AFTERIMAGE
- Aislinn Emirzian
- Alvin Pang
- 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
- and Get to Work
-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2ND EDITION)
- Annaliza Bakri
- 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 Below: Absence
- BookActually
- Capital Misfits
- Carlos Bulosan
- CATHY BIG
- Charlie Glickman
- CHASING CURTAINED SUNS
- Christina Rossetti
- Christine Chia
- culture
- Cyril Wong
- Daily Rituals: How Great Minds Make Tim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dward W. Said
- eL
- Eric Mader
- Find Inspiration
- Food Dictionary
- Footnotes on Falling
- From The Belly Of The Cat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Grace Chia
- G兵日記
- hezt
- Histoire de l'œil
- Hong Kong
- Hong Kong Literature
- HUGO
- I WILL SURVIVE (3RD EDITION)
- IDIOCY
- interview
- Jack Gilbert
- Jack Saul
- Jamais vu
- James Thurber
- Jason Wee
- Jerrold Yam
- Johann S. Lee
- John Berger
- Jon Gresham
- Jordan Melic
- Joshua Ip
- Jr.
- Julie Koh
- Jérôme Garcin
- Leow Yangfa
- lo-fi
- LOUD POEMS FOR A VERY OBLIGING AUDIENCE
- LP小說選
- LTD
- Lyu Wen Cui
- Margaret Atwood
- Mason Currey
- Math Paper Press
- Melissa De Silva
- Michael J. Sandel
- Mother Of All Questions
- Mr. Adult
- Mr. Pizza
- Muji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Ng Yi-Sheng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On the Beach
- Others' Is Not A Race
- PECULIAR CHRIS
- Philipp Ther
- Playlist
- politics
- power
- prose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drigo Dela Peña
- Roland Barthes
- Sake
- Scattered Vertebrae
- SIKIT-SIKIT LAMA-LAMA JADI BUKIT
- SOMEWHERE ELSE ANOTHER YOU
- Sonnets From The Sonnets
- SQ21: SINGAPORE QUEERS IN THE 21ST CENTURY
- Stephanie Ye
- Taiwan: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 TALES FROM A TINY ROOM (2ND PRINTING)
- Tania De Rozario
- Tanikawa Shuntaro
- TENDER DELIRIUM (3RD PRINTING)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aw of Second Marriages
- The Lost Boy
- THE MONSTERS BETWEEN US
- The Sins of the Cities of the Plain
- Thomas Wolfe
- Tilting Our Plates To Catch The Light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Unmarked Treasure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ne Rée
- Ways of Seeing
- We R Family
- WE ROSE UP SLOWLY (2ND PRINTING)
- Werner Ko
- What Happened: Poems 1997-2017
- WhyNot
- Wislawa Szymborska
- Wisława Szymborska
- Zygmunt Bauman
- ยิ่ง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個人的私家菜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往而深
- 一首詩的時間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三體
- 三體 III:死神永生
- 三體 II:黑暗森林
- 三體II
- 三體III
- 上流肉販
- 上裸男孩
- 上野千鶴子
- 下部隊
- 不可預期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 不測之人
- 不為什麼
- 不說話的孩子
- 且在人間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世紀末的華麗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九彎十八拐
- 亂髮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云與樵
- 五十首
- 五四
- 亞文諾
- 京都
- 人人皆撒旦
- 人文史地
- 人物速寫
- 人體雕塑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任明信
- 伊格言
- 似陌生感
- 但唐謨
- 何致和
- 余婉蘭
- 余秀華
- 作家傳記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倫敦男妓自白書
- 假牙
- 假牙詩集
- 偽博物誌
- 偽所羅門書
- 偽詩集
- 傅國湧
- 傑克‧紀伯特
- 傑克紹爾
- 傑洛姆‧嘉赫桑
- 備忘錄
- 傳奇莫言
- 傳記
- 傳說
-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 像那天
- 光天化日
- 光觸媒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兒子的大玩偶
- 內佛·舒特
- 全譯版
- 兩性關係
- 八千里路雲和月
- 八卦貓
- 八尺雪意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再見
- 冯啟明
- 冷海情深
- 冼文光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出鬼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別人怎麼對你
- 利文祺
- 到海巢去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 劇本
- 劉慈欣
- 劉芷妤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勵志
-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
- 十四年
- 半簿鬼語
- 卍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卡繆
- 印刻
- 印卡
- 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小說
- 古典文學
- 只為等一個你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灣
- 台灣小說
- 台灣文學
- 吉本芭娜娜
- 同在一個屋簷下
- 同婚十年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名的起源 (WHAT GIVES US OUR NAMES)
- 向光植物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向高牆說不
- 吞火
- 吳介民
- 吳俞萱
- 吳岱穎
- 吳明益
- 吳沚默
- 吳繼文
- 吳莉君
- 呂少龍
- 呂文翠
- 周天派
- 周若鵬
- 命子
- 哀悼日記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唐辛子
- 商周出版
- 商禽
- 商禽詩全集
- 問津
- 問津:時間的支流
- 啟明
- 喧囂過後
- 喪禮上的故事
- 喬治·巴塔耶
- 單人旅行
- 單德興
- 單車失竊記
- 困難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在你背後
- 在逃詩人
- 地犬
- 地球編年史
- 坂本龍一
- 城市日記
- 城市日記:未來故事永續香港
- 城市書房
- 基本書坊
- 報廢物
- 塗翔文
- 夏丏尊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夏慕聰
- 夏曼
- 夏曼 · 藍波安
- 夏雪
- 外文
- 夜光拼圖
- 夜梟
- 夜行性動物
- 夢中書房
- 大人先生
- 大便老師
- 大師兄
- 大藝出版
- 大虛構時代
- 大象席地而坐
- 大阪
- 天下文化
- 天河繚亂
- 天長地久
- 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
- 失去論
- 失物風景
- 奇幻
- 奧山志乃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好黑
- 如果出版社
- 如此人生
- 妖獸
- 姿與言
- 婀薄神
- 婚戀私語
- 媲美貓的發情
- 嬰兒宇宙
- 嬰兒涉過淺塘
- 季安揚
- 孤星子
- 孤獨六講
-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 安卓珍尼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易
- 家事哲學
- 寫作資源
- 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
- 寶瓶文化
- 尉光吉
- 對號入座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令
- 小兒子
- 小叔
- 小叔愛工頭
- 小妖魔市
- 小寧
- 小林繩霧
- 小西
- 小說
- 小說集
- 就爽前列腺
- 山裡山外
- 島國
- 島嶼派
- 島/國
- 崎雲
- 崔舜華
- 工作記事
- 巴特
- 巴瓏
- 布勒
-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 帝國
-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
- 席德進
- 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
- 廖偉棠
- 廖炳惠
- 廖炳慧
- 廚房
- 廢棄社會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張國強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學校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芬齡
- 張詩勤
- 張貴興
- 張錦忠
- 待續
- 後人類時代的它們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徐嘉澤
- 徐珮芬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從文學看歷史
- 復刻版
- 心理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辨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愛
- 恣睢麻利
- 悲傷
- 情不知所起
- 情慾列車
- 情趣
- 情非得體
- 惡女書
- 惡意的郵差
- 惡鄰依依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愛特伍
- 愛默生家的惡客
- 感官世界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們靜靜的生活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在故宮修文物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 我沒有飼料喂你的鳥
- 我為你灑下月光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紛紛的情欲
- 戒斷曖昧
- 戰國廁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掙扎的貝類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撒迦利亞‧西琴
- 撕掉羞恥印記
- 擊壤歌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放生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故事總要開始
- 散文
- 散文詩
- 散文集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國士
- 文學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阡陌
- 文學雜誌
- 文心
- 文集
- 文青之死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藝協會
- 新加坡草地裡的男生
- 新家坡
- 新文潮
- 新文潮文學社
- 新星球
- 新神話學
- 新經典圖文傳播
- 新編傳說
- 新蒲崗地文印記
- 新訓篇
- 於是我坐下
- 旅者
- 旅行的困境
- 旅遊指南
- 旋轉門
- 日子持續裸體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酒
- 明媚如是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是誰在深夜說話
- 時代精神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光隊伍
- 時報
- 時差的贈禮
- 晒T恤
- 暴民之歌
- 書
- 曼谷
- 曾淦賢
- 曾珍珍
- 曾繁裕
- 曾翎龍
- 最後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後抱他的人
- 最快樂的一天
- 會飛的手
- 月光落在左手上
- 有鹿文化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朱天心
- 朱天文
- 朱宥勳
- 朱家安
- 朱惠足
- 朱翎漫遊仙境
- 李天葆
- 李奕樵
- 李屏瑤
- 李崇建
- 李智良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李漁
- 李維怡
- 杨照
- 東華創英所
- 林夢媧
- 林幸謙
- 林文月
- 林文義
- 林水福
- 林煜軒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林蔚昀
- 林詠心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枻出版社編輯部
- 柏森
- 查理·葛利克曼
- 柯志傑
- 格十三
- 格非
- 梁莉姿
- 梅森·柯瑞
- 棄子圍城
- 楊士堤
- 楊小濱
- 楊建東
- 楊智傑
- 楊照
- 樂園輿圖
- 橘書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歷史
- 死神永生
- 殖民地
- 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 殺鬼
- 比句點更悲傷
- 毛毛有話
- 水ㄤ
- 水某
- 水母與搖滾
- 水煮魚文化
-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 永無止境的現在
- 求孕
- 江灝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汪其楣
- 汪民安
- 汪用和
- 沈俊傑
- 沈信宏
- 沈嘉悅
- 沉默之島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沒有時刻的月臺
- 沒用的東西
- 法國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法國翻譯
- 波希米亞行路謠
- 洛夫
- 洪嘉
- 洪均榮
- 洪曉嫻
- 活人拳
- 流俗地
- 流浪者張德模
- 流蘇
- 浮蕊盪蔻
- 浮雲與剃刀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海浪的記憶
- 消滅眾神
- 游俊豪
- 湖面如鏡
- 湯瑪斯·沃爾夫
- 漫畫
- 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 漫遊者
- 潔癖
- 潘家欣
- 潘朵拉的任意門
- 灰矮星
- 灰花
- 為了測量愛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烈火
- 烏亮如夜
- 無一不野獸
- 無印良品
- 無法分類
- 無法歸類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無知者
- 煮雪的人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狂言三國
- 猴杯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王定國
- 王德威
- 王志元
- 王意中
- 王春明
- 王榮輝
- 王鼎鈞
- 玻璃
- 現代化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琉璃脆
- 瑞蒙·卡佛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瓊美卡隨想錄
- 瓦舍小品
- 甘耀明
- 生活10講
- 生活十講
- 生活哲學
- 田原
- 男人這東西
- 男性P點高潮
- 男男自由行
- 画哲學
- 畢飛宇
- 異質詩社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當代愛情詩選
- 當代馬華小說選
- 白先勇
- 白痴有限公司
- 皮卡忠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盛世
- 盧勁馳
- 目前勉強
- 相聲
- 看海的日子
- 眼睛的故事
- 瞇
- 知識分子論
- 短詩300首
- 石室之死亡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科學
- 神來的時候
- 神在
- 神戶
- 神神
- 神話學
- 禁果宅配便
- 秀威
- 秀陶
- 科幻
- 租書店的女兒
- 種族
- 種族關係
- 窮中談吃
- 窺
- 窺夢人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 第4期
- 第二緝
- 第四期
-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 簡媜
- 簡體
- 米哈
- 紀大偉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字團
- 純真的擔憂
- 素履之往
- 給我的詩
- 給美君的信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綠野仙蹤
- 縫身
- 繁體
- 繩縛本事
- 續集
- 羅智成
- 羅樂敏
- 羅毓嘉
- 羅浥薇薇
- 羅蘭巴特
- 美麗蒼茫
- 群像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爸的笑聲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而又彷彿
- 耳朵
- 聖神·死人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聲音與象限
- 職場冷暴力
- 肉與肉的相遇
- 肉蒲團
- 肥瘦對寫
- 肺像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胡遷
- 膚淺
- 臉譜
- 臥斧
- 自傳
- 致美好的灰色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 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與謝野晶子
- 與電影過招
- 舒國治
- 舞鶴
- 色戒愛玲
- 艾堤安 ‧ 達文多
- 艾德華·薩依德
- 艾絲琳·埃米吉安
- 艾莉亞
- 芭達雅
- 花街樹屋
- 苦天使
- 苦集滅道
- 英文
- 莊安祺
- 莎喲娜啦
- 莎喲娜啦 · 再見
- 莫言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菲利浦·泰爾
- 萬
- 落失男孩
- 葉聖陶
- 葉韋利
- 董啟章
- 蒙馬特遺書
- 蔡仁偉
- 蔡惠伃
- 蔡登山
- 蔣公會吃人
- 蔣勳
- 蕭寒
- 薔薇邊緣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藍波安
- 蘇偉貞
- 蘇東坡
- 蘇煒祥
- 虛構的海
- 衣若芬
- 衣錦夜行
-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
- 裸命
- 西方哲學
- 西班牙三棵樹
- 要有光
- 親子關係
- 觀看的方式
- 解憂電影院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計程車司機
- 許慧貞
- 許赫
- 評論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詩精
- 詩經演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語凡
- 說食畫
- 談寫作
- 諸天的眼淚
- 諸子之書
- 謝旭昇
- 謝旭昇詩集
- 謝曉虹
- 譚以諾
- 護家盟不萌
- 谷崎潤一郎
- 谷川俊太郎
- 谷川俊太郎詩選
- 谷蕾
- 象形
- 豹變
- 貓
- 貓頭鷹
- 貞男人
- 負子獸
- 賀淑芳
- 賴小路
- 賴香吟
- 赤道風
- 走動的樹
- 走著瞧
- 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
- 走過愛的蠻荒
- 跟著寶貝兒走
- 跳水的小人
- 身體不知道
- 軍犬
- 辛波斯卡
- 辛波斯卡詩集
- 辛波絲卡
- 迷圖
- 迷宮毯子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遊戲自黑暗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達瑞
- 遠流
- 遠處的拉莫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邁可·桑德爾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那城那人那貓
- 邱妙津
- 郝譽翔
- 郭強生
- 郭詩玲
- 都是你教的
- 鄒芷茵
- 鄧力軍
- 鄭哲涵
- 鄭毓瑜
- 鄭聿
- 酒的遠方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金子美鈴
- 金子美鈴詩選
- 金庸傳
- 鍾國強
- 鐘怡雯
- 長河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開洞吧男孩
- 關天林
- 關西
- 阿布
- 附近有人笑了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仲耘
- 陳允石
- 陳冠中
- 陳千憓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少
- 陳志華
- 陳文慧
- 陳昌遠
- 陳栢青
- 陳淑瑤
- 陳玠安
- 陳義芝
- 陳育萱
- 陳育虹
- 陳苑珊
- 陳蓁美
- 陳雨汝
- 陳雪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陳黎跨世紀詩選
- 陸上怪獸警報
- 隱匿
- 隱身衣
- 隼人
- 雨花雲蕊舊月落
- 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
- 雲山
- 雲端的丈夫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靈感
- 靈/性籤
- 韓麗珠
- 音樂
- 音樂使人自由
- 音樂評論
- 頂天地
- 顏崑陽
- 風箏家族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食字餐桌
- 飲食
- 餡餅盒子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來文
- 馬來西亞
- 馮傑
- 馮翊綱
- 駱以軍
- 騷夏
- 魚麗之宴
- 鳥嘴人
- 鴻鴻
- 麥樹堅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俊麟
- 黃啟團
- 黃大米
- 黃寶蓮
- 黃岡
- 黃春明
- 黃柏軒
- 黃益中
- 黃羊川
- 黃遠雄
- 黃錦樹
- 黎穎詩
- 黎紫書
- 黑暗森林
- 黑眼睛文化
- 黑色的歌
- 黑色鑲金
- 黑雨將至
- 齊格蒙·包曼
- 龍應台
【預購】賣故事的人◎吳子雲
Regular price $28.00賣能力、賣創意、賣體力、賣時間、賣技能、賣健康,
賣故事只是其中一種,很少數的,那一種。
他是賣故事的人,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也不是科班出身,
卻能輕易地用一個畫面當引子,發展出一個完整且精彩的故事。
他有一個網路硬碟,專門用來堆放文字,
裡面有幾十個資料夾,有些資料夾有命名,有些資料夾只用數字編號。
有命名的資料夾中有一半左右是已經接近完稿的作品,
另一半則像是筆記,或是重點整理,或者應該說是很粗糙的大綱。
他販賣的故事,就是從這幾十萬字中整理出來的,
有的好似在描寫一段微甜中帶著酸澀的青春,
寫的卻是種種放不下的執念,像是〈仰望〉;
〈媽媽〉文如標題,寫的就是「媽媽」,他心中渴望卻不可得的變形;
〈我只是忘了錢包跟手機〉,他說是為了電影片商寫的,內容荒謬而寫實,
我卻在裡頭看見他對自己人生的嘲弄。
至於〈賣故事的人〉……我想,那就是最真實的他自己了吧。
是的,他是賣故事的人,
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天分?
他說,「面對故事,我只是多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它寫下來而已。」
而對於他,我更好奇的是,他賣的,真的只是故事嗎?
【預購】古事記◎太安萬侶(譯者: 周作人)
Regular price $27.00日本第一部文史典籍,經典地位有如中國《山海經》!
《古事記》是日本第一部文字典籍,也是現存最早的日本文學與歷史著作,於西元712年由稗田阿禮口述,太安萬侶編寫撰寫而成,全書分為三卷。
上卷內容是日本的起源、諸神的由來與神話傳說,主要講述日本國土與天皇是如何形成。中、下卷講述從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第三十三代日本天皇)的相關事蹟與傳說,包括平亂、征討、施政、制度、皇室傳說。全書編寫的主要目的,在於傳達帝王與國家的傳承,讓後世之人能夠理解日本的緣起。
對於想要理解日本神話(如天照大神、日本起源、八岐大蛇),或者想要理解神社或大社與「式年遷宮」等等神道教制度,還有經常出現在漫畫動畫電玩小說中的日本歷史題材(如天孫降臨、神武天皇),或想要探討日本天皇的誕生、皇室傳承制度等等內容的讀者來說,本書是最好的原典。
譯者周作人先生,為胡適稱許為「民國第一散文家」,長年從事翻譯,譯作等身。其譯筆樸實而生動,淺顯簡練,不作刻意雕飾、不作絲毫賣弄,精彩還原了神話的古樸與美感。因其畢生熱愛日本文化,深入探究日本文化精髓,筆下用詞簡單可愛,但極具韻味。
本書除原典內容之外,更整理「神明列表」,簡介書中出場諸神的來源、關係與重要事件。另附有「神族圖譜」與「天皇世系圖」,將眾神與歷代天皇的身分、淵源、關係,以跨頁或彩色拉頁等圖表方式呈現,讓讀者在閱讀本書之餘,能透過圖表,對內容人物、神明的從屬與上下關係、淵源,一目了然,清楚掌握。
國立交通大學社文所副教授 藍弘岳 精彩導讀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日本史》作者 涂豐恩
中國文化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 徐興慶 誠摯推薦
太安萬侶
譯者簡介
周作人
曾師從國學大師章太炎學習《說文解字》,後留學日本,攻讀外國語言,研究希臘文,並曾任教東京利教大學希臘文課程。另外學習俄文、梵文。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
被胡適稱許為「民國第一散文家」,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精研日本文化五十餘年。半生從事翻譯,曾翻譯許多高水準的日本文學與古希臘文學經典之作,如希臘的《希臘神話》、《伊索寓言》,與日本《古事記》、《狂言選》、《枕草子》、《浮世澡堂》、《浮世理髮館》,並校定《今昔物語集》、《源氏物語》(豐子愷版本)等書。
【預購】療癒之島:在60種森林香氣裡,聞見台灣的力量◎楊智凱、溫佑君 (繪者:種籽設計)
Regular price $44.00植物學博士【楊智凱】X重量級芳療名家【溫佑君】X山海雙主修【種籽設計】
嗅聞香氣,尋回與台灣這座島嶼的連結
走進山林,感受土地的餽贈與自然的謳歌
每一種台灣原生植物,背後都寫著一首故事,蘊藏著一段歷史
從森林的氣味出發,尋回與台灣這座島嶼的連結,
在故事中重返自然,從香氣中獲得療癒。
對於這片承載你我共同生命經驗的土地,我們了解多少?
對於這片土地上各擁形姿、各有故事的植物,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本書期待以森林香氣領航,帶領讀者開啟一場閱讀台灣之旅,
認識各種植物的性格和氣味,重新連結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用另一種角度認識這座島。
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和活動範圍,正好涵蓋了這座島的四面八方,
因此這趟旅程將以12個原民神話故事開場,講述與每個族群領域相關的五種植物香氣、功能學理及人文故事,
並佐以筆觸細膩的手繪插畫,呈現一場感官與心靈的豐富饗宴,期待這60場饗宴讓所有需要力量的人獲得灌注,讓所有需要療癒的心得以安放。
楊智凱
喜歡從生活中找尋跟植物有關聯的任何事物,從說文解字到聖經,從卡通到熱門電影,從古代到時尚,從頭到腳,由裡至外,透過植物領悟人生與自然運行的道理。特別喜愛聆聽長輩們如何看待植物,並嘗試以科學角度來梳理其脈絡。近年多致力於植物創意解說及教學,盼能讓更多人走進繽紛的植物世界。對我來說植物就像大自然的魔術師,在太陽底下永遠都有新鮮有趣的事情發生!
目前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擔任助理教授,主持森林生態與民族植物研究室,除了在專業領域上持續耕耘外,也對原住民千百年來與環境互動而生的山林智慧深感興趣,期待未來能將植物學與部落文化兼收並蓄,開啟南島民族植物誌的新篇章。
溫佑君
對於溫佑君來說,芳香療法不只是美感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身為亞洲重量級芳療專家,從她身上能發現的寶藏,卻不僅止於芳香療法。
自英國肯特大學哲學研究所,以及英國倫敦芳香療法學校畢業,1998年創立肯園,深耕大中華地區芳療文化,至今已超過20年。她不只將傳統中醫、阿育吠陀……等多種自然療法體系結合最現代的芳香療法,更將深刻的中西哲學思考與價值思辨導入芳療教育中,帶領學生從嗅覺出發,透過香氣自我覺察。獨樹一幟的觀點與脈絡,每一次的課程都在兩岸三地獲得極大的迴響。
勇於想像更積極開創的她,在台灣拓展出一條獨樹一格的香氣之路,無論是中式書法、繪畫、建築、音樂、肢體,都是和香氣共振的重要元素。她期許香氣能成為一種文化與美善的生活風格,將人文芳療推廣至全世界。她著有多本芳香療法專書,皆榮登同類型書籍暢銷排行榜,長年不墜。
繪者簡介
種籽設計
時間與空間的研究者
文化與美學的釀造家
喜歡 寫字、畫畫、手作 的力量
長期關注 自然、生態環境、飲食
因為好奇心與想像力
所以 以插畫博物,萃取知識
因為山海雙主修
所以 以自然為師,提煉傳統
積極提出嶄新的詮釋與作法
因為熱愛回家的內容產業
所以 以萃取的經驗與知識出版成書
與世界攜手傳播美善
我們是種籽
【預購】美國女孩:電影劇本與幕後創作全書(American Girl)◎阮鳳儀
Regular price $31.00──導演 阮鳳儀
首部長片即獲多項大獎,金馬首位女性最佳新導演得主
2021最動人國片《美國女孩》
收錄完整劇本、未公開珍貴劇照、導演創作自述、主創團隊訪談
重溫電影每個細節帶來的感動
「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我。有些劇本就是這樣,你看著當中的細節、看著角色的互動,就知道它們不是編造,一定是作者最真實赤裸的經歷,而這往往是最動人的。」——導演、《美國女孩》監製/林書宇
「《美國女孩》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那裡面真實的情感,以及演員感受到那真實情感後,替角色所注入的靈魂。」——作家/廖瞇
「阮鳳儀用剔透的眼、細膩的心,靈巧布局創造了劇中一家四口,而觀眾似乎成為這個家中的隱形房客,對每個家庭成員的心情都懂、都收納。」——詩人/林婉瑜
「細讀劇本宛如再一次重看了電影。劇本書也提供足夠資訊,讓電影中驚鴻一瞥就掠過的畫面,留下更多耐人咀嚼的註解。」——知名影評人/藍祖蔚
◎ 本書特色
#阮鳳儀親筆創作之編導札記,心情回顧
‧編劇過程中寫下多篇日記,一窺靈感起源與寫作心路歷程
‧文學與電影隨筆,汲取鍾愛導演與觀影靈光
‧回顧劇本重要流變、修改過程、原始結局
#彩頁收錄近百張珍貴照片,搭配大量圖說,深入影像背後的故事
‧獨家收錄林嘉欣親攝拍立得照片,類比影像留下演員與片場魔幻氛圍
‧美術指導手繪家景圖,一覽家屋各空間佈景細節
‧多張未公開幕後劇照,記錄導演與各演員互動點滴
#共同編劇李冰、配樂吳沛綾、美術指導陳昱璇,幕後特別訪談
「《美國女孩》是一個探討歸屬感的故事。」──共同編劇‧李冰
「彈電影最後的音樂,是彼此理解、釋懷了的感受。」──配樂‧吳沛綾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讓演員和觀眾更容易進入故事的世界。」──美術指導‧陳昱璇
#電影中2003年元素,重點背景解讀
‧SARS──充滿既視感的搶口罩、封院、隔離
‧步登公寓──老台北人記憶中的家屋空間
‧體罰教育──當年誰不是被打過來
‧撥接網路──56kbps與網咖的懷舊時光
‧陪讀媽媽──美國女孩的移民背景
◎ 本書內容
《美國女孩》改編自阮鳳儀個人經歷,講述2003年,旅居美國五年的莉莉因罹癌,帶著女兒芳儀、芳安回台與丈夫團聚,但芳儀難以適應學校環境,亦難以理解母親的安排與心境,從而引發一連串家庭衝突,當衝突隨著SARS疫情抵達高峰,卻也同時蘊含了和解的契機。
阮鳳儀在書寫劇本的過程中反覆自我叩問、深掘過往,其回顧與反思一一記載於她的手札與編劇日記;共同編劇李冰、監製林書宇給了她看待角色的不同角度;而演員與主創團隊,亦帶著各自的理解投入這個故事。從劇本到電影,《美國女孩》也從阮鳳儀的個人回憶,成為一個世代的集體記憶。
☆第58屆金馬獎七項大獎入圍☆
榮獲
金馬獎最佳新導演_阮鳳儀
金馬獎最佳新演員_方郁婷
金馬獎最佳攝影_Giorgos VALSAMIS
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金馬獎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
☆第42屆「優良電影劇本講」特優☆
☆東京影展「亞洲未來」競賽單元入圍☆
林書宇、林婉瑜、廖瞇、藍祖蔚 專文推薦
杜篤之、李屏瑤、吳曉樂、林嘉欣、夏于喬、莊凱勛、無影無蹤、聞天祥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阮鳳儀
讀中文系的美國女孩。
台大畢業後赴美國電影學院(AFI)取得導演碩士學位。信仰電影即生活,生活即電影。
【預購】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卡爾·榮格(Carl G. Jung)(譯者:莊仲黎)
Regular price $28.00☆榮格經典之作,亦是最佳入門原典
☆德文版完整直譯,繁體中文界首次出版
一九〇二年,榮格在一位患有夢遊症的年輕女病患身上,發現了人類心靈中「無意識的自主性」存在的可能性,由此展開對這個課題的探索。一九一六年,他舉行了一場名為「無意識的結構」演講,並將講稿發表於期刊。但由於這個主題太過複雜,直到十二年後,榮格才正式將修改並擴充的論述成果出版成書。
在這本書裡,榮格探討了無意識對意識人格的反應及行為方式所造成的種種影響。和佛洛伊德的觀點不同,榮格認為,無意識是獨立自主的系統,而把無意識區分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也是榮格心理學思想的本質之一。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會顯現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話(即所謂的「原型」)裡,原型既是人類不斷重複出現之經驗的載體,也是全人類——即使分屬於不同文化——的共有物。
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總覽榮格所開創的分析心理學最重要的觀點、基本概念和理論脈絡。其論述範圍涵蓋心理學、神話學、宗教學、文學、哲學等,讀者得以深入淺出地一窺這位分析心理學大師的思想洞見。
卡爾・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譯者簡介
莊仲黎
一九六九年生,女,德國漢堡大學民族學碩士、博士候選人。目前從事英、德語譯介工作,譯筆簡明流暢、清晰易讀,譯有《榮格論心理類型》、《心理韌性訓練》、《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盛會不歇:最屈辱的年代、最璀璨的時光,納粹統治下的巴黎文化生活》、《德國文化關鍵詞:從德意志到德國的64個核心概念》、《柏林:歐洲灰姑娘的重生與蛻變》、《想像之城:與二十三位經典人物穿越柏林五百年》、《德意志領導:足球場的哲學家-勒夫,德國足球金盃路》、《帶著兩隻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七天學會用哲學思考》、《達爾文密碼》、《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看懂了!超簡單有趣的現代藝術指南》、《守護者的凝視:八個不放棄生命的動人故事》、《怎麼有人研究這個?》、《讀書別靠意志力 : 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等書。
這部篇幅不長的著作起初濫觴於本人那場標題為「無意識的結構」(La Structure de l’Inconscient)的演講,一九一六年十二月,我還將講稿發表在《心理學檔案》(Archives de Psychologie;第十六卷第一百五十二頁起)這份法國心理學期刊。此外,我還把這場演講的內容擴充為論文,並收錄於《分析心理學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這本我在一九一七年出版的英文著作裡,論文標題則改為〈無意識的概念〉(The Conception of the Unconscious)。我之所以提起這個過程,是因為我希望藉此指出,本書的內容其實不是經由單次的撰述所完成的,而是我數十年來致力於理解、並至少依據某些主要特徵而把人們「內在戲劇」(drame intérieur)的特性和發展過程——即無意識心靈(unbewußte Seele)的轉變過程——呈現出來的成果。
早在一九〇二年,當我在處理一位患有夢遊症的年輕女性的心靈發展史時,「無意識的自主性」這個觀念便在我的心裡萌芽滋長。後來在蘇黎世市政廳那場以「精神異常的內容」(Der Inhalt der Psychose)為主題的演講裡,我則改由另一個面向來探討無意識的自主性。到了一九一二年,我在〈力比多的轉變與象徵〉(Wandlungen und Symbole der Libido)這份論文中,曾以某個案例作為例證,說明無意識心靈轉變過程有哪些主要部分,同時我還指出,人類顯然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動在歷史與族群文化層面裡,仍有哪些類似的情況。在前面已提到的〈無意識的結構〉這篇發表於一九一六年的講稿裡,我首次試著總結無意識心靈的整個轉變過程。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嘗試,因為我當時心裡很清楚,自己的論述仍不夠充分!由於相關的材料相當錯綜複雜,我當時根本不認為,僅僅透過一篇文章的撰寫就可以對這個主題有合宜允當的闡述。我那時只將那份講稿「暫時發表在期刊上」,而我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有明確的用意—我希望留待日後再重新探討這個關於無意識的主題。到了一九二八年,我又累積了十二年的診療經驗,因此,我已有能力全面而仔細地修改〈無意識的結構〉這篇文章,而相關的論述成果就集結在本書裡。
我在本書所試圖闡述的內容,主要是自我意識(Ichbewußtsein)和無意識過程(unbewußtes Prozeß)的關係。依據這個研究目的,我特別討論意識人格(bewußte Persönlichkeit)如何回應無意識作用的那些現象,並由此而嘗試探索人類真實的無意識過程。當然,這些研究仍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因為至今我依舊無法回答關於無意識過程的性質和本質這個主要問題。在竭盡所能地累積最大量的經驗之前,我還不敢貿然展開這項格外艱難的任務,因此只能留待日後再完成。
或許我可以請求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以諒解的態度將本書視為我本人在這個嶄新的、尚未被研究的經驗領域裡,所進行的一場鄭重而認真的探索。因為本書所涉及的,並不是已構思完備的思想體系,而是對人們的綜合心理體驗(psychische Erlebniskomplexe)的闡述,更何況這些心理體驗從來不是學術研究的對象。由於心靈(Seele)是非理性的東西,因此,我們絕不可依照舊的思維模式,把它和或多或少比較卓越的理性相提並論。還有,當我們在心理經驗(psychologische Erfahrung)裡極其頻繁地碰到某些不合乎我們的理性預期,因而被我們理性傾向的意識所摒棄的心理發展過程和體驗時,其實大可不必為此感到訝異!畢竟我們的理性傾向往往沒有科學根據,所以不適合進行心理方面的觀察。這就好比我們如果想觀察大自然如何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運作,就不該對大自然懷有先入之見一樣。
我當然不認為,本書已呈現二十八年來自己在心理學和精神醫學領域裡累積的一切經驗。不過在撰寫本書時,我的確試圖依據長年的診療經驗,提出一些概括性結論,因此,本書應該受到讀者認真看待。此外,讀者不妨把《太乙金華宗旨》這部中國道教內丹學經典,當作本書末章的續篇。我和已故摯友德國漢學家衛禮賢(Richard Wilhelm, 1873-1930)曾以「金花的祕密」(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為名,共同發表《太乙金華宗旨》的德譯本,由衛禮賢負責翻譯和注釋,我則針對內容撰寫評論。我在這裡必須提到這份出版品,因為,東方哲學早在好幾百年前,便已探討人類內在心靈的發展過程,而這部中國道教經典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跨文化比較材料,因此,對我們的心理學研究著實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
卡爾.榮格
一九三四年十月
【推薦專文】
似曾相識燕歸來:一部榮格原典的前世今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榮格分析師 洪素珍
《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一書雖然短小輕薄,但卻是榮格心理學的濃縮精華,為榮格學派入門最重要的原典之一。
本書(或者更精準地說,是篇論文),出於一九一六年榮格在蘇黎世對分析心理學派同道的演講,同年先以法文譯出,題為「無意識的結構」(La structure de linconscient)刊登在《心理學期刊》(Archives de Psychologie,第XVI卷,一五二到一七九頁)。英語版本明顯的是根據一份隨後卻遺失的德文手稿所翻譯的,以「無意識概念」(The Conception of the Unconscious)為題,刊登在《分析心理學合輯》(Collected 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一九一七年)。而現在被收錄於榮格全集中通行的英語首版,則是從法文版英譯出來的。
一九六一年榮格過世後,題為「關於無意識及其內容」(Über das Unbewusste und seine Inhalte)的德文手稿,才又重見天日。作者本人曾根據自己手稿,進行過一次修訂和增補,內容大部分都被囊括在一九二八年題為「自我與無意識的關係」(Die Beziehungen zwischen dem Ich und dem Unbewussten)的修訂與擴充版本當中,也就是我們現在將要讀到的這本書的初版。然而,德文抄本並未包括一九二八年所增添的新內容。
《自我與無意識的關係》是榮格對自己畢生戮力建構的心理學理論,所進行的第一次完整論述,將與佛洛伊德學派精神分析理論的關係作出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區別。他與佛洛伊德同樣重視無意識對意識的影響力,但榮格認為:無意識並不僅止於佛氏所主張的個人層面,集體無意識對個人發展的影響力,甚至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會促使人必須走上從集體中脫穎而出,以彰顯個體性的個體化歷程,也就是熟悉榮格心理學讀者常謂之以「英雄之旅」的心靈征途。
而本書的結構就是在個體化理論假設架構下所進行的,它分成上下兩篇,上篇標題為「無意識對於意識的作用」。重點在於從意識到個人與集體無意識後,發現阻隔在個人與集體無意識間的那層隔膜就是「人格面具」,能夠區別屬於集體的「personality」與屬於個體的「individuality」是不同的,才有辦法正確處理人格面具,繼而有機會碰觸到集體無意識的層面,與在個人與集體交界間的情結遭遇;接下來面質原型、擴張意識層面,甚至獲取不可思議的巨大集體能量。
嚴格而言,《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一書的故事僅僅說了一半,如果說這部分是分析心理學理論的「今生」,那麼還有個「前世」的部分,其重要性也不遑多讓。
榮格在一九一三年與佛洛伊德徹底決裂前,在一九一二年就於《Rascher瑞士藝術年鑑》(Rascher’s Jahrbuch für Schweizer Art und Kunst)以〈心理學的新途徑〉(Neue Bahnen der Psychologie,蘇黎世,一九一二年)為題發表論文,概述了新心理學研究由「生理的」到「心理的」的轉折,進而觸發深度心理學的歷史過程,並初步提出集體無意識與個人無意識是不同存在的論證,進而闡述兩者在研究進路、治療實務上的取向,以及關注的問題有所不同。該文之後英譯為〈心理學的新途徑〉(New Paths in Psychology),收錄進《分析式心理學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初版,倫敦,一九一六年)一書之中。隨後經過校訂與擴充,內容擴張超過三倍之多,再以「無意識過程運作心理學」(Die Psychologie der unbewussten Prozesse,蘇黎世,1917)為題,以德文出版。隨後英譯為〈無意識過程運作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 Processes),收錄於《分析式心理學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第二版,倫敦,一九一七年;紐約,一九二〇年)。這份論文在進一步修訂與擴充後,最後成為《無意識心理學》(Ueber die Psychologie des Unbewussten,蘇黎世,一九四三年)一書面世。
〈無意識心理學〉與〈自我與無意識的關係〉日後被同時收錄進《榮格全集》的第七卷當中,加上歷年來榮格自行修訂、增刪、改寫,或者新出土的本人手稿資料等,合編成為著名的《分析心理學二論》(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是為最完整的榮格心理學入門經典。
《榮格全集》分別有德文版與英文版,內容大致相同,部分行文、論述稍有出入,但經歷多年來,包括榮格本人的修正後,基本上已經沒有版本優劣的大問題存在。然而,有鑒於英文是最通行的國際語言,大多數人入門榮格,還是通過英語,不免在文化思維上愈形「美式」,積久成習,「美國榮格」隨「偉大的美國」國際揚威,將來若定於一尊,未免可惜。榮格在世時就強調自己是榮格,而非「榮格學派」。他早就預知到他的思想將來一定會開枝散葉,愈形紛雜,至於是好、是壞?也很難說。因為思想是發展的,而不是「標準答案」。
本書的價值在於由德文翻譯,相較於英譯本氾濫,當然是華文市場的珍本,有可能更接近以德文為母語的榮格本來的想法。然而,這是不是就表示和其他譯本存在著爭執「對錯」的問題?這就仁智互見了。畢竟,翻譯是門大學問,不可能有一個文本可以全然對等轉譯成另一個語言,當中所涉及的,不僅是文字意涵,還有文化脈絡、思維方式、環境指涉、存在意境……等諸多問題,錯綜複雜,根本難以完全解決。對於不顧文化背景,執著於文字的完美主義者,只能抱歉地說,一說就是錯,若恐誤入文字魔障,還不如乾脆一開始就放棄文字相。其實,深度心理學的價值在於「心領神會」,而非「蟲魚之學」,過於執著文義精準,恐怕只會落入另一個阻礙進步的迷思陷阱當中。比如有榮格基本教義派學者主張,榮格心理學在榮格死後就已經定調,他本人所制定的理論結構與內涵,都不能加以改變。這樣的論調,令人不寒而慄。他們似乎完全忘記榮格說過的,他所探究的心靈是不可言說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段文字可以表達於那種心靈實相於萬一者,當然也包括他自己殫心竭力所完成的這一切。
榮格心理學還在發展當中,就華文讀者而言,與其囫圇吞棗,遍閱二手糟粕,倒不如扎扎實實地由原典入手,如果能讀德文當然最好,次求英文亦非不可。若限於語言,一定得從中譯本入手,那就真的得找到一本好譯本。商周出版的這本《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源自榮格最重要的原典之一,雖為迻譯,惟譯筆流暢,文義足夠精準,加上對心理學敘事脈絡掌握具一定水準,堪為信達雅之作,凡有志於榮格心理學者,在目前相關書海氾濫的本地市場中,本書無疑地,是必選的口袋名單之一。
【預購】哀悼日記(羅蘭巴特110年誕辰紀念版)◎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譯者:劉俐)
Regular price $30.00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
了解羅蘭·巴特思想源頭的第一本書
作家|房慧真
詩人|林婉瑜
導演|耿一偉
影評人|黃以曦
詩人|楊佳嫻
作家|鍾文
音詩人、導演|鴻鴻
◎聯合推薦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傷——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各界推薦
「不要把《哀悼日記》當成一本非得一口氣讀完的連續性作品,它是羅蘭·巴特流動心緒的即時攝影,內心景觀隨手拍,當成一張又一張風景照,分次翻看瀏覽,那麼類似這樣的話語:『從今以後,直到永遠,我是我自己的母親。』就會成為照片中突出的『刺點』,引致某種激越的情緒,擊中靈魂要害。」——林婉瑜
「喪母讓巴特質問上帝為何要創造愛與死亡的對立,而寫作成了他絕望中的生命力。羅蘭·巴特撰寫日誌,是為了讓母親可以繼續活在他的記憶當中。透過我們的閱讀,他的母親將與他一般,永遠活在後人心中。」——耿一偉
「這一次,主體徹底崩解碎裂,真正來到『寫作的零度』。『死亡』是書寫之母,是無可挽回之戀人絮語,是來到明室之前的極度黯黑,是羅蘭‧巴特的晚期風格。」——房慧真
「《哀悼日記》中的母親,並無與醜或惡對壘著角力,也非關遺失了任何可被延展與掌握的情節,她僅僅是,不再辛苦疲憊,不再微笑。她睡著了,不再醒來。這簡陋的失衡,甚至是不公允,羅蘭·巴特接受了,但也還對抗著。」——黃以曦
「這喪愓對巴特而言不是缺憾,因為生活沒有解體,而是『傷口』、『黑洞』。也可以說是井——被死者留下來的那個人,不斷在井口張望,看到的卻是水面上自己的倒影。」——楊佳嫻
「母親塑造了巴特的價值觀,是美與善的典範,是『一首不做英雄姿態的史詩』。母親過世後,他守護母親樹立的價值標竿——一種善、一種素樸、一種寬容,並時時自我檢視。他維持母親的生活秩序與習慣……母親無所不在。」——劉俐
「這是被挖掘出來的日誌,我們見到了在黑暗地獄尋母喚母的文學大師心靈,如此可貴,但也如此不忍。喪慯是被棄,死者是對生者的遺棄,巴特的復元來自於『寫作』,慯喪歲月就是感知一切,寫下一切,即使是碎裂字句,卻也照亮讀者耳目。」——鍾文音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相關著作:《戀人絮語》
譯者簡介
劉俐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預購】日本古城建築圖典:【全彩圖解】天守、城郭、城門到守城機關,日本古城建築的構造工法與文化史◎三浦正幸(譯者:詹慕如)
Regular price $30.00日本古城史研究第一人 三浦正幸 所著
380張照片+160張最完整的古城復原&分析圖
從古城的建築史了解日本的建築工法、文化與歷史
審訂推薦
黃士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
Alen張啟銘|旅遊達人
Megumi|日本旅遊作家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粉專創辦人
李清志|都市偵探、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胡煒權|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日本史學者、日本史專欄FB版主
本書有趣內容:
▍為什麼城牆外面要築壕溝?
▍古時候是怎麼把石牆堆砌起來的?
▍天守是什麼?
▍城門有哪些種類?
▍什麼樣的機關可以讓武士和忍者進不來?
▍城郭與外圍、武家和民家建築的位置關係又有什麼學問?
前人的鬼斧神工,人類的珍貴遺產,日本城郭研究專家詳細解說建築、文化、歷史、藝術與美學的豐富知識,不論是日本戰國史愛好者或喜歡古城遊覽的人,都能獲得極大的樂趣。
作者簡介
三浦正幸
一九五四年生,廣島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教授。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系畢業,取得工學博士。具有一級建築士資格,專攻日本建築史及文化財學。著作有《日本建築史基礎資料集成—社殿Ⅰ》(中央公論美術出版)、《城郭鑑賞基礎知識》(至文堂)等多數,亦擔任歷史群像系列《甦醒的日本古城》總監修。
譯者簡介
詹慕如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翻譯作品散見推理、文學、設計、童書等各領域,並從事藝文、商務、科技等類型之同步口譯、會議、活動口譯。
【預購】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茱蒂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譯者:蕭永群)
Regular price $30.00非暴力的主張還有什麼意義?
「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當代最重要的女性主義理論家」茱蒂斯・巴特勒
反思國家暴力與全球政治狂潮之作
在公民不服從運動於各地風起雲湧的當代,
誰有權來界定什麼是暴力、什麼是非暴力?
當你是一名為了爭取社會平等的政治抗爭者,在什麼情況下,你覺得你可以行使暴力?
反過來說,又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國家權力能夠「合理」行使暴力?
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政治的倫理學。
暴力與非暴力的界定遠比我們所想的曖昧,在本書中,巴特勒取徑傅柯、班雅明、法農、巴里巴等人的理論,拆解暴力所隱含的話語陷阱,也探討了為何這種壓迫往往行使在難民、少數種族與特定性別身上。此外,也分析了「種族幻象」(racial phantasms)如何形塑了國家的正義以及行政上的暴力
非暴力常被誤解為出自冷靜靈魂的消極手段,巴特勒則賦予它全新的政治想像,她認為非暴力與憤怒、仇恨,甚至毀滅都並不相違,是一種充滿憤慨、激情與攻擊性的表達形式。透過肉體抗爭與不合作,抗爭者向當權展現其存在;當弱者受暴力斲傷而催折,他人則透過悲慟與紀念賦予其生命存在價值。從而超越了個人主義,一種新的、全球性的平等理想也就此誕生。
專文推薦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國外好評
「茱蒂斯‧巴特勒是當代最具創意和勇氣的社會理論家,且一直持續寫作。」——柯尼爾‧衛斯特(Cornel West),著有《種族議題》(Race Matters)
「做為一種抵抗和抗議的手段,非暴力通常被視為消極的個人主義。而巴特勒的哲學則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精明甚至激進的集體政治策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非暴力的力量)引導我們踏上一條從未嘗試過的解放之路,但在開始追求的那一刻,似曾相識與熟悉之感便湧上心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書評LSE Review of Books
「茱蒂斯‧巴特勒是當代最有洞見、最勇於挑戰且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理查·恩斯坦(Richard J. Bernstein),美國哲學家,著有《論暴力:思無所限》(Violence: Thinking without Banisters)
作者簡介
茱蒂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1956年生,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研究領域涵蓋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目前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系。
巴特勒為女性主義理論代表人物,其著作《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一書,更是女性主義的必讀經典。她近年的研究關懷,則轉向政治、暴力與倫理問題,被稱為「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主義理論家」。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巴特勒參與了學術界連署,讉責香港警察的暴力行為,並促請香港政府捍衛學術自由,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譯者簡介
蕭永群
臺灣大學中文系101級,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研究所畢業,專攻臺灣日治時期文學語言暨翻譯研究,現任美國德州媒體業新聞記者兼主播。譯有臺灣詩人杜國清《翻譯與譯詩》(英譯)。鍾愛羅曼•雅各布森的翻譯理論以及其「創譯」觀,堅信翻譯即是一次次對於自我經驗之修正與認同。
【預購】人的條件(全新修訂版) The Human Condition◎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譯者:林宏濤)
Regular price $40.00當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哲學作品
「我在《人的條件》初版六十年後重讀它,仍舊懾服於鄂蘭的先見之明。」
——丹妮爾・艾倫(Danielle Allen,政治學家)
「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
——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
「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
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面臨各種困境,但我們永遠都可以採取進一步行動,改變或轉化那些看似無法避免的歷程。透過寬恕與承諾,我們永遠有機會解決過往之不義並興起未來之不朽,也永遠面對著黑暗與不可測知的災難;而對於這樣的開放性結局選擇奮戰不懈,正是我們以政治行動愛世界的方式。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德國詩人與哲學家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與丈夫和母親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於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當時的觀察促使她寫下備受推崇與爭議的《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正義的理念》等作品。
【預購】我們沒有好好道別:一位哲學教授寫給自殺兒子的告白,一段精神分析的療癒旅程 Blown Away: Refinding Life After My Son’s Suicide◎理查‧布斯比 ( Richard Boothby)(譯者:陳依萍)
Regular price $31.00 死亡,是最難痊癒的愛的傷痛。
如果說我們走不出死亡的喪慟,最難熬的不是誰消失不見了,
而是他無處不在,在記憶和日常中都變得更加鮮明。
本書是一個父親的懺悔錄,是一位哲學教授在兒子死後經歷的漫長重建之路,他透過精神分析試著理解為什麼事情會走到這一步。從執著於解開兒子自殺丟給他的一連串難以回答的問題,到檢視內在真實的自己,最終能夠面對生命最難以承受的失去,接受生命中的種種未知。
十五年前的事了,感覺卻像十五分鐘前。
十五年前的那個深夜,理查接到前妻的電話——他們二十三歲的兒子奧利弗自殺了。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因為過去大半年他看著兒子陷入毒癮的黑暗世界,只是他未曾預料到消息來臨時心會這麼痛。他失去一個他毫不猶豫會為之付出自己生命的東西。
兒子死後,他像著了魔似的想要弄清楚他到底為什麼會自殺,以及當初如果自己做了什麼不同的決定,是否有可能阻止憾事發生。
他找上了心理分析師,不是因為他也出現自戕的念頭,而是因為他亟欲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他想要理解兒子在想什麼,也想要理解自己。其實他對心理分析並不陌生,他本身是一位哲學教授,主要研究正是心理分析理論以及現代哲學的交會點。
經過多年的悲傷與探索,事情開始變得有些不同。他似乎重拾了生活,重新認識了自己。而他的平靜與重生來自於接受他不知道也無法知道的事,很多結果是他這個終身追求知識與理解的哲學教授也無法明白的;他從純粹的理性計算轉而更能夠容忍和擁抱不確定性。
兒子的生與死,引領他看見愛的奧義。首先是允許自己卸下罪惡感;重點不在於放過自己,而是放下對方。接著是承認悲傷,悲傷會把人掏空,卻也讓我們更能夠承載他人的情感。最終則是接受生命中種種未知,沒必要為了活下去,用唯美的幻想遮蓋內心缺口,而是要能夠擁抱這些傷,換個方式理解那些永遠無法預知的事。
◎以精彩故事搭配絕妙文筆,帶我們與作者一同走過悲慟的心路歷程,迎向能從悲傷中獲取的智慧和成長。——暢銷作家Thomas Brockelman
◎本書以穿透靈魂的力量,描述失落與奇蹟般重獲新生及創造力的過程。作者述說面對兒子成癮及自殺的艱難歷程,從一開始深深揪住讀者的心,力道隨著書頁疊加。這是在面對喪慟後餘生的主題上,我看過最打動人心的作品。對於曾遭遇不幸的人來說,這本書是撫慰心靈的獻禮。——多倫多大學特聘教授Mari Ruti
◎繼奧古斯汀《懺悔錄》之後最具哲思突破的回憶錄。布斯比帶領讀者從面對難以言說的失去,走向正視死亡以活出真實人生的反思。他把絕望的心情化為帶給讀者心靈昇華的作品。——知名作家Todd McGowan
◎極其感人……故事敘述鮮明精闢,將會動搖你對生死的看法。對我便是如此。——紐約市羅賓斯醫療機構院長C. Edward Robins
◎這位世界一流的拉岡思想哲學家,因喪子悲劇被迫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的點點滴滴,以及原先對於知識、愛、死亡,甚至神的根本信念。讀者將從中獲得體悟,重新看待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新墨西哥大學特聘哲學教授Adrian Johnston
◎本書是一面黑色鏡子,映射出主觀性的內心結構,以及心理創傷如何助人化解無法直視的心魔。書中流露極其懇切的情感,是一本能打動世人的好書。——慕尼黑哲學院教授Dominik Finkelde
◎一口氣讀完,彷彿被這偉大的愛之作刺穿心頭而一顫。非讀不可,它將牽動你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和精神體驗。——俄亥俄州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Walter A. Davis
◎布斯比以優美曉暢的行文,記述他在精神分析過程中所探索的複雜真相──在每段回憶中遭遇的痛苦失落,能通往與兒子和自己更深層的連結。本書刻畫精神分析過程的要義,極其觸動和啟發人心。——新紐澳良伯明罕精神分析中心培訓與督導分析師Molly Anne Rothenberg
◎這是本優秀好書,讀起來宛如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悲劇作品。——喬治城大學哲學教授Wilfried Ver Eecke
作者簡介
理查‧布斯比Richard Boothby
美國羅耀拉學院Loyola College哲學教授。出版作品包括:Sex on the Couch: What Freud Still has to Teach Us about Sex and Gender、Death and Desire: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 Lacan’s Return to Freud、Freud as Philosopher: Metapsychology after Lacan。
譯者簡介
陳依萍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和師大譯研所,現任自由譯者;秉持「堅知、達譯」的精神:堅實探究知識,致力傳達文句情理;為達成跨文化溝通的使命悉心認識世界;譯作另有《電玩遊戲設計與腳本創作法》、《爆賣產品這樣來》等。
【預購】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古屋星斗(譯者:Recruit Works研究院)
Regular price $33.00醫療、照護、物流、餐飲、營建……
各產業的缺工危機不斷飆升!
當現有人力連基本生活品質都無法維持,
讓人才缺口高達1100萬的日本,
示範未來全面的職場與產業變革對策!
你是否能想像這樣的世界:
餐廳沒有店員、宅配沒有司機
工地沒有工人、長照沒有看護?
這種情境已越來越迫在眉睫,
越來越多店家因為缺工倒閉,
越來越多企業開著萬年職缺,
當人力連基本的社會需求都無法滿足,我們該怎麼因應?
禍延全球的COVID-19疫情過後,缺工情勢不斷加劇,
日本人口數預估到了2040年將減少1,400萬人,
勞動力缺口將高達1,100萬人,
其中照護、宅配、營建等人力缺口名列前茅 ;
台灣缺工居首的則是住宿餐飲及醫療保健業,對你我的生活影響甚鉅!
然而,缺工只是表象,
反映出來的深層問題乃是產業結構發展失衡,
以及工作型態亟需轉型!
日本Recruit Works的專業研究員,
提出了針對政府與企業能著手的四大解決方案以及改革方針,
並對2040年的職場生態做出三大預測,
AI真的能取代人力缺口嗎?怎樣的工作才能留住人才?
多世代革命下,多元年齡工作者會變得更加普遍嗎?
前瞻性的預測與建言,值得台灣的你我取經!作者簡介
古屋星斗
Recruit Works研究院主任研究員。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研究科畢業後,進入經濟產業省,參與產業人才資源政策、福島重建、成長策略規劃等,自2017年起擔任現職。專攻勞動市場和下一代職涯發展研究,著作包括《安逸的職場:年輕人不安的未知原因》等。
譯者簡介
Recruit Works研究院
成立於1999年1月,是株式會社Recruit內部的一個研究機構,致力於研究與「人」和「組織」相關的問題。以「創造每個人都能充滿活力地工作的下一代社會」為使命,進行調查和研究。
【預購】卡夫卡日記【完整德文直譯.繁體中文首次出版】◎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譯者:姬健梅)
Regular price $53.00魔幻寫實背後的真實獨白
村上春樹、石黑一雄、馬奎斯、波赫士、蘇珊桑塔格、漢娜鄂蘭......都為他筆下描繪的世界所傾倒
洋洋30餘萬字日記,包含卡夫卡走訪德國、法國、捷克北部的三次旅行日記
繁體中文缺席逾70年,台灣首度問世
「點亮的燈泡,安靜的寓所,外面的黑暗,
醒著的最後幾個瞬間,它們賦予我寫作的權利。
而我急於使用這份權利。這就是我……」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我的命運其實很簡單。為了要描述那夢一般的內心生活,讓其他的事都變得無足輕重,而以一種可怕的方式枯萎,而且不斷地枯萎下去。別的事物永遠無法滿足我。」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專文導讀
彤雅立、陳思宏、童偉格、駱以軍、鴻鴻──摯愛推薦
卡夫卡被稱為「現代文學的巨人」,影響20世紀文學之深遠無人能及。其作品描繪現代人在現實中孤獨、困惑、壓抑的處境,乃至有「卡夫卡式風格」(Kafkaesque)一詞的誕生。後世的存在主義、荒謬劇、魔幻寫實等流派,均深受其啟發。
卡夫卡自1910年開始寫日記,直到1923年為止,這也是他一生中最豐沛的創作時期,陸續寫下〈判決〉、〈變形記〉、與《城堡》等重要作品。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回到房間,卡夫卡拖著孱弱的身軀奮力寫作,然而最經常陪伴的,仍是他的日記。
卡夫卡將日記視為書寫的第一依託,相較於在小說創作上的自我批判與掙扎,卡夫卡在日記中更為自由,得以釋放他「腦中的驚人世界」。日記中處處可見卡夫卡的靈感片段、塗鴉、筆記、未完成的殘稿,展現他眼中的荒誕世界,與如夢般的內心活動。
依據卡夫卡的遺囑,這些日記原本應當被焚燬,所幸遺囑執行人、也是卡夫卡的摯友布羅德並未遵從,而是將它們整理出版。這些日記是關於卡夫卡世界的第一手資料,透過這些珍貴文本,我們得以一窺這顆20世紀最獨特的文學心靈,其創作中種種魔幻意象與奇異邏輯,其源頭是從何而來。
本書特色
1. 考量易讀性,選擇以布羅德編纂之德文版為底本,另參酌德國Fischer出版社依據原始手稿出版之「評註版」(Kritische Ausgabe)與相關研究,對中文讀者不熟悉的人物與背景加以注釋。
2. 每年篇首均附上該年的大事提要,可與日記內容相互參閱。
3. 針對日記中較長而完整的創作片段、夢境、重要人物等,以索引小標標出,並列於目錄,便於查找。
4. 書附年表、卡夫卡手稿與塗鴉。並選用不易泛黃之上質紙,永久典藏。
名家讚語
●「他的作品不受時間限制,或許更是永恆的。卡夫卡是我們這個災難頻仍的奇怪世紀裡偉大的經典作家。」──波赫士
●「卡夫卡深深影響了我,他是我寫作的典範,教會我如何誠實地擺脫現實。」──石黑一雄
●「卡夫卡的作品是歐洲文明的核心,更具有一種普世價值,屬於全人類。」──村上春樹
●「沒有其他作家比得上卡夫卡,和他相比,喬伊斯顯得愚昧,紀德太過甜膩,湯瑪斯曼空洞浮誇,只有普魯斯特能勉強與之比肩。」──蘇珊.桑塔格
●「卡夫卡在文學中是獨一無二的,是真正的「啟示」,像光線一般投射在事件周邊,擁有揭露其內在結構的X光之力量。」──漢娜.鄂蘭
●「卡夫卡總是把自己推向理解的極限,而且也樂於把別人推往這個極限。」──班雅明
●「不論你是卡夫卡粉絲、創作者、文學愛好者,或是靈魂曾經受傷、覺得空虛厭世、感受到自己不受世界的理解,《卡夫卡日記》都能為你帶來慰藉,不再感到孤單。」──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本書導讀者)
精選書摘
●「期望子女感激的父母(甚至也有要求子女感激的父母)就像放高利貸的人,只要能拿到利息,他們樂意冒著失去本金的風險。 」(父母)
●「遮蔽我的是我的職業、我想像出來的痛苦或 真實的痛苦、對文學的喜好……等等。但是我太常、也太強烈地感覺到這底下的我,使我無法滿足,哪怕只是勉強感到滿足。而我只需要連續十五分鐘感覺到這底下的我,這個有毒的世界就會流進我嘴裡,就像水流進溺水之人的嘴裡。」(自我)
●「兩個人在一起時,他比獨自一人更覺得孤單。如果他和某個人獨處,對方就會伸手抓他,而他就只能無助地任由對方擺佈。如果只有他一個人,雖然全人類都伸出手來抓他,但是那無數隻伸長的手臂彼此糾纏在一起,誰也抓不到他。 」(兩個人的孤單)
●「我腦中的驚人世界。可是要如何使我自由,也使我腦中的世界自由,而不至於撕裂。但我千倍萬倍寧願撕裂,也不要把它留在我腦中或是將之埋葬。我就是為此而生,這一點我非常清楚。」(我腦中的驚人世界)
●「不幸在於恐懼,但是幸福卻不是勇敢,而是無畏。勇氣想要的東西也許超出我們的力量,所以幸福不在於勇氣,而在於無畏,平靜的無畏,去正視一切、承受一切。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任何事,但不要因為不去強迫自己而感到不快樂,也不要因為應該要強迫自己而感到不快樂。」(幸福是無畏)
●「愛情與悲傷的甜蜜。在小船上她對我微笑。那是最美好的事。一心只渴望死去,卻還苦苦撐著,這才是愛。」(愛)
現代主義文學鼻祖,存在主義作家先驅。
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父母皆為猶太人,下有三個妹妹。經商的父親專制暴躁,自小對卡夫卡嚴厲管教,令敏感的卡夫卡深感懼怕。這份恐懼後來深深影響了他的性格與創作。
1901年,卡夫卡入大學修習法律,1908年進入勞工保險局任職,直到1922年因病退休為止。受限於工作,卡夫卡幾乎只能利用深夜寫作,長期的精神疲憊與創作時間不足,成為他一輩子的困擾,也使他極少滿意自己的作品,甚至還未完成就被擱下,更不願意發表。在生前,卡夫卡僅出版了幾本短篇故事,雖然受到少數作家如里爾克的讚賞,但在文壇上並未引起反響。
婚姻則是終身困擾卡夫卡的另一個問題。對他來說,結婚是逃離家庭獨立的唯一手段,但他又害怕婚姻生活會破壞自己寫作所需要的孤獨狀態,他曾三度訂婚又取消婚約,一生都為此糾結不已。然而,與不同女子的戀愛經歷,也在各方面刺激了他的創作靈感,並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學書信。
1924年,卡夫卡因肺結核與世長辭,留下未完成的三部長篇小說、多篇短篇作品,以及大量的日記和筆記。他在遺囑中交代好友布羅德將這些遺稿全部焚燬,幸好布羅德並未遵從,反而將其一一整理出版。不到十年內,卡夫卡已經躋身20世紀文學最偉大的作家之列,被譽為「現代人精神困境最完美的闡釋者」,其魅力與影響力至今不衰。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從事文學翻譯多年,包括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審判》、《城堡》、《失蹤者》和中篇小說《變形記》,在商周出版的譯作尚有茨威格中篇小說選《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和當代作家徐四金的中篇小說《夏先生的故事》與《鴿子》。
【預購】神奇筆記本:輪盤與信仰的神奇交會◎劉駿豪
Regular price $29.00到底是誰在跟我講話?
我四下張望,卻不見聲音從何而來。
我的的確確聽到了,淚水數度從我眼眶滾落下來。
一個賭博上癮者臣服於神的歷程
當賭博成癮的他信了耶穌,展開寫靈修筆記的日子,
神奇的事情一件件發生……
四年後他成功戒賭,更成為筆記書寫的見證人。
書寫的過程是自我療癒的儀式,
每天堅持寫下去,
為他帶來一顆柔軟、放鬆的心,
終成為有同理心、智慧的人。
★★★★★
神抽掉了我的癮頭,那是無法靠人、靠自己卸除的東西。
數字天分引他走入賭場地獄,帶他沉淪股海終不悔,
在信神之後,他因緣際會寫起了靈修筆記,進而改變一生。
每一次案前書寫,都是與神對話、與自己相遇的時刻。
本書分享了台灣知名補習班「得勝者文教」創辦人暨班主任劉駿豪過往的賭博人生。他從一位對數字和破解事物規則極有天分的小孩,到青少年沉迷於賭博遊戲,步入社會後祕密到世界各賭場豪擲萬金⋯⋯最後從賭癮中全然抽身而退,轉而成為神的使徒、傳播福音的傳奇故事。
這是靠人的努力,也是奇妙的神蹟顯現!
班主任將他的反省與領悟娓娓道來,如今他勤寫筆記,懷抱臣服與感恩的心,要和人們分享他的美好收穫。不管是手機成癮還是賭博成癮者,本書都是幫助退燒的最佳讀物。了解成癮背後的真相,讓你回歸冷靜日常,就從這本書開始。
◆ 林奕華(台北市副市長)——本書就像是一堂真實世界版的哲學課與公民課,駿豪用接觸、沉迷與戒斷賭博的親身歷程,生動描述了「知易行難」的道理。我非常鼓勵從事教育的師長同仁們翻翻這本書,了解絕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是一開始就想走偏路、做錯事,或是沉迷於各式各樣的壞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甚至是經歷錯誤的每一步上,相信都有一顆與自己奮戰的靈魂,在不停的掙扎、對話、試著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賭局,且讓我們下注於更有價值的東西:智慧、愛與成長。
◆ 周巽正(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一個被賭癮綑綁二十多年的人,怎麼可能勝過賭博的癮頭?我有榮幸可以見證他的人生的翻轉。一個癮頭大到無法自拔,知道要改變卻沒有能力,卻藉由信仰的力量得到真實的自由。這真的是神蹟!這是本充滿正能量的一本書,不管你面對的問題挑戰有多大,你會從他的故事裡找到力量找到盼望!
◆ 連賢明(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政大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令我驚訝的是,他在信仰的引導下戒除了賭博,主奇妙地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從糜爛的賭博生活中洗心革面。作為他的直屬學弟,真心為他的重生感到高興。也因為受主的感召,他很希望能將過去的不羈歲月當作養分公開,讓更多年經人知道要如何迷途知返。
◆ 廖文華(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像他這樣的升學專家、教育企業家,為什麼願意打開生命中最不堪的過往,承認自己曾經是個賭徒、在財務上捉襟見肘、自我中心地忽略家人?為什麼想竭力分享他如何經營婚姻生活、如何每天晚上靜下心來寫筆記本?因為他關心那些和他過去經歷相同困境的人。他想讓人知道,改變是可能的。
◆ 饒達仁(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對於一個過著紙醉金迷生活的鉅子,戒酒容易,戒賭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更何況他的補教事業正在高峰中,有用不完的錢。原來,他親身見證了神跡,浪子回頭了,這一切是多麼的不可能,這應該是我的朋友們中,最誇張的轉性之旅吧!
【本書特色】
1.數字天分的運用:作者分享其自小對數字與對「賭」的天分與熱愛,及至學生時期沉迷於賭而荒廢學業與音樂,成年時期豪擲萬金從賭場、股海等全盤皆輸卻絲毫不動搖賭的意志,全書猶如一場冒險犯難的傳奇。最終讀者明白為何作者可以成為學測選填志願的顧問,因其對數字與預測確有其獨到天分與觀點。
2.見識賭場風華魅力與驚險:金錢與權力的名利場,賭場各種驚魂經歷與引人入勝的機率遊戲,跟著作者的文字一同遊歷凡人如你我無法一窺其妙的賭場奇珍趣事。
3.家庭教育對自由開放人格的養成:作者面對萬事萬物的一股大無畏精神,淵源於母親自由開放的教育態度,從不以學業成績為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帶給作者開闊的人生觀,可說是作者果敢性格養成的重要搖籃。
4.一起認識癮頭背後的真相:作者賭博不為賺大錢,而是挖掘、證明自己的天賦才能。真正上桌一起決鬥的對象,其實是掌控賭盤的那支看不見的手:命運。或許上癮背後的癮,本就有著複雜的心理動機。
5.是一本寫給太太的懺悔錄,也是一封美麗的情書:本書最神蹟的展現,乃多年來陪在作者身邊的太太。是什麼支撐她度過即使先生欠下巨額賭債依然對他不離不棄?
6.改變一生的靈修書寫習慣:從反基督論者到虔誠信徒,讓作者從賭博遊戲中全身而退的竟是耶穌基督?!他從原本出一張嘴的名師,到天天睡前在筆記本前與神對話,靈修反省的書寫習慣帶他走上人生新境界,只要開始寫就會帶來改變,並持續對周遭每一人帶來正向影響力。
1969年生,台大經濟系畢業。現任補習班負責人,以及福音傳道者。著有《原來讀書可以這樣做!》、《迎戰新課綱超高效讀書法》。
小學四年級開始打麻將,對數字極敏感,凡事喜歡找規律、尋求解方,卻將天賦錯用在賭博電玩、外國各地賭場,不為贏錢,只為刺激與好玩。
不曾因賭博傾家蕩產,卻為此失去朋友、自信與自尊。因著信仰的力量,賭癮被拔除,瞬間無痛戒賭,重獲美好的全新生活。
廿年賭徒生涯的挫敗、荒謬與領悟,反而成為生命的養分。更成為豐盛禮物,一次次分享給陷溺在人生泥淖,以及正跌倒,尚未站起的每一個人。
【預購】牆:沙特短篇小說【存在主義文學經典:唯一法文直譯完整版】◎沙特(Jean-Paul Sartre)(譯者:周桂音)
Regular price $37.00關於人類生命存在、自由與偶然性的極致書寫
「這是五場悲劇性或喜劇性的潰敗……被牆困住的逃亡。」──沙特
★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推崇〈牆〉為「大師之作」!
★卡繆(Albert Camus)盛讚〈牆〉: 「觀察到生活中的荒謬不可能只是一種終結,而僅僅是一種開端。」
沙特一生著作豐富,哲學、小說、劇本、評論皆有作品傳世。本書共收錄5篇小說:
▌〈牆〉以戰俘面臨槍決的極端情境,探討「死亡」與生命的「偶然」。
我不願再去想清晨將會發生的事、不願去想死亡的事。那毫無意義,我只能找到一些字句,不然就是空無。但我一旦開始嘗試去想別的事情,就看見步槍的槍口正瞄準我。
▌〈房間〉裡,一心只想進入丈夫瘋狂世界的妻子,最終導致悲劇。
「妳我之間,有一堵牆。我看得見妳,我對妳說話,但妳在另一邊。究竟是什麼阻撓我們相愛?從前似乎簡單多了。在漢堡市的時候。」「對。」愛芙悲傷地說。又是漢堡市。他從不提及他們真正的過往。他們兩個都沒去過漢堡市。
▌希臘神話中〈黑若斯達特斯〉的事蹟,竟讓準備持槍殺人的他領悟存在的意義?
我身上帶著槍,它能發出巨響、引起轟動。但我的自信心不再是由它而來,而是來自我自己──我就是槍枝、炸藥與砲彈的一份子……有一天,當我陰暗的一生抵達終點時,我會爆炸迸發,用一道像鎂光一樣激烈而短暫的火光,照亮全世界。
▌一段〈親密關係〉裡,究竟「性」比較重要,還是「愛」?
他對我說:「妳會來的!」雙眼炯炯有神。「妳會搬到我家,我要妳完全屬於我。」我討厭他試圖催眠我時的眼神,他搓揉著我的手臂,當我看著那雙眼睛時,我總想到他的胸毛。妳會過來,我要妳完全屬於我。他怎麼能說這種話?我又不是狗。
▌〈一個領袖的童年〉,充滿了對自我、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質疑與困惑……
「我以後也會成為領袖嗎?」呂希昂問道。「當然,我的孩子,我是為了這個原因而生你的。」「那我會指揮誰?」「這個嘛,等我死了之後,你就會是我工廠的老闆,你會指揮我的工人們。」
透過沙特筆下的精采故事,我們將發現,存在主義關心的議題至今仍未過時,生命的偶然與荒謬,各種苦悶、焦慮、絕望和孤單,乃至於追求真實的自我,依然是每個時代人類不斷面對的課題。
專文導讀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在這個時代,閱讀沙特小說的意義為何?……網路的世界,更像是最後一篇小說〈一個領袖的童年〉的當代版,讓人落入人云亦云的破碎價值觀,我們越來越不會選擇,我們有的只是別人轉貼別人推薦的選擇。當代世界沒有牆,不是牆不存在,而是螢幕就是一道牆,只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而已。」
聯合推薦
方格正│諮商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
阮若缺│政大歐文系法文組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
童偉格│作家
超級Y│YouTuber
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世人最大的愚痴,是以為自己能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地活下去,進而導致生命的浪費;沙特用文字砌了一堵牆放在我們面前,若有緣人能參透,便能更真摯地活這一遍。」——方格正│諮商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
「1937年,沙特發表了短篇小說〈牆〉,他是針對西班牙內戰(1936-1939)提出想法?或是已嗅到山雨欲來的二戰(1939-1945)煙硝味?當〈牆〉裡的撒旦(長槍黨軍官)欲收買主角的靈魂,一句玩笑的謊言,竟造成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謬結局,不禁讓人想起一首英文老歌:I started a joke, which started the whole world crying…——阮若缺│政大歐文系法文組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
「借助死亡作為生命邊緣處境的考察,沙特揭示了人之存在的最重要特色:透過發問、反省和選擇,從事價值肯定。因此,思考死亡,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直面人之存在的核心課題。」——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1905年6月21日生於巴黎,年輕時期就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同學們強烈批判資產階級的傳統與價值觀。於勒阿弗爾高中任教一段時日後,前往柏林法國文化中心繼續進修哲學。在早期的哲學作品如《想像》(L''imagination,1936)、《情緒理論初探》(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s émotions,1939)、《想像物》(L''imaginaire,1940)等書中,已能窺見沙特的原創思想,其後更發展為《存在與虛無》(L''être et le néant,1943)、《存在主義是人文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1946)等書,進一步深論存在主義哲學。
沙特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來自其文學作品《嘔吐》(La nausée,1938)、《牆》(Le mur,1939)、《自由之道》(Les chemins de la liberté,1943-1949);以及文學評論與政治相關的論述,如《反閃份子與猶太人》(Réflexions sur la question juive,1946)、《論波特萊爾》(Baudelaire,1947)、《聖惹內:戲子與聖徒》(Saint Genêt, comédien et martyr,1952)、《境況》(Situations,1947-1976)、《家族白痴》(L''Idiot de la famille,1972)等。沙特劇作的讀者群更廣,且不時能在作品中發現他透過人物闡述其思想,知名作品有《蒼蠅》(Les mouches,1943)、《沒有出口》(Huis clos,1945)、《可敬的娼妓》(La putain respectueuse,1946)、《髒手》(Les mains sales,1948)、《魔鬼與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1951)等。
憂念時局的沙特,終生投入政治,並曾主持羅素法庭(Tribunal Russell);也曾拒領諾貝爾文學獎(1964);主導《人民事業報》(La cause du peuple)與《解放報》(Libération)等。沙特於1980年4月15日逝世。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博士。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獎決選入圍、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首獎等。譯有《唯一的玫瑰》、《作家的祕密生活》、《少女與夜》、《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等書。
【預購】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 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is Of Sensory Extinction◎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譯者:陳錦慧)
Regular price $42.00 《森林祕境》作者最新長篇力作
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訴說著遠古以來生命的演化和變遷、美麗與哀愁……
本書是一支以生命的音符鋪寫而成的交響曲。書中文字令人著迷、痛心,卻又優美動人。——普立茲獎得主、《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得獎作家暨生物學家帶你從億萬年尺度聽見自然,
探索地球之聲的源起、演變與未來……
雨林中的唧唧蟲鳴,沼澤地裡的呱呱蛙叫,說明了演化的創造力;落磯山脈和巴黎街頭的鳥兒,詮釋了動物如何學習鳴啼,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大海裡,我們聽見了與自己大相迥異的槍蝦、蟾魚和鯨魚等生命之間的親緣。各大陸的動物聲響如此不同,演示了板塊構造的深遠影響、動物族群與其在世界各地遷徙的悠久歷史,以及審美觀的新奇演變。
哈思克從動物的鳴唱、舊石器時代洞穴的長毛象牙笛,一路談至現代音樂廳裡的小提琴和耳機裡的電子音樂,讓我們明瞭人類的音樂和語言也是生態與演化故事中的一員。然而,地球上的許多聲音卻也因為受到我們的忽視與慾望侵蝕而不復再現。
哈思克在本書中再次以詩意的文字,引領我們前往遭到威脅的森林、飽受噪音侵擾的海洋和喧鬧的都市,闡述自然之聲的消逝不只象徵生命的終結,也代表著感官豐富性的縮減,更邀請我們不忘靜心聆聽,並有所行動。
國內好評推薦:
聲景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領域,在陸域、水域生態系聆聽動物聲音、環境聲音與人為噪音訊息,能夠在人眼不容易觀察之處探索野生動物的活動、了解生態系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甚至是分析人為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干擾。本書作者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彙整許多聲景科學的知識,從聲音的演化起源到自然聲音面臨的危機,引領讀者打開聽覺的感官,聆聽生態的一舉一動。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林子皓
哈思克不只提供了感性的邀請,他更以科學家的理性思維與豐沛知識,用著磅礴悠遠的歷史敘事來幫助我們為聆聽聚焦,包括那十億年前的風聲水聲……遠從五千五百萬年前演化至今的鳥語……還有那關於鳴蟲、青蛙、鳥類發聲結構的篇章都成了最佳的聆聽教學素材。
——野地錄音師.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范欽慧
本書作者讓我們知道從細胞等級就會發出聲音,聲音不只靠嘴巴發出,還可以是從身體的其他部位。植物的可以靠風吹,也可以是植物內部自己的。這一切,只要你肯聽,通通都是地球之聲。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忽略,未來將有更多的聲音消失不見……
——科普作家 張東君
在生動重現其他物種的聲音所表述的意義、所創造的音樂之時,哈思克以大量的科學知識與強烈的文字感染力,為讀者打開了一處又一處他們前所未聞、「不聽可惜」的聲音地景,讓感官連結的建立出現契機。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慧
哈思克在本書描述生命現象與聲音的關係時,使用了極為細膩的文字描述,讓我在閱讀時,不時隨著哈思克的指揮突破想像力,在大腦中建構著影像、聲音與體感交織的華麗3D交響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俊嘉
這本好書中的生物學知識就已令人嘆為觀止了,哈思克也不忘探討聲音在人類文明社會和文化中的面向,從日本社會獨特的表達文化,到澳洲原住民的歌行能把人類與非人類聲音與故事融入記憶傳頌好幾個世代,是本文理共賞的好書。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國外好評推薦:
聽大衛·哈思克的,他會改變你聆聽世界的習慣。哈思克這樣的科學家世所罕見,他用充滿詩意的淵博文辭闡述他探討的主題:地球多姿多彩的自然聲響;我們可以從這些豐富多樣的聲音學到什麼;當聲音種類減少,我們會失去什麼。這本出色的書籍是一份禮物,讓我們深刻了解聲音,也享受一段璀璨的閱讀過程。
——《鳥的天賦》(The Genius of Birds)作者 珍妮佛.艾克曼(Jennifer Ackerman)
大衛·哈思克的文章脈絡分明,教導我們聆聽地球上的生命美麗又哀傷的歷史。本書會改變你聆聽大自然與傾聽自己的方式,但願能幫助我們及時治癒我們的地球。
——《鳥為什麼鳴唱》(Why Birds Sing)作者 大衛·羅森柏格(David Rothenberg)
振聾發聵的呼喚,邀請我們重拾與聲音的久遠交流。大衛.哈思克細膩的文筆和深入的研究,將奇妙的大自然與思維力、啟發人心的崇敬和保護聲音多樣性的急迫感融於一爐。地球的聲音歌唱著美與需求。哈思克讓我們明白,能夠聆聽是多麼了不起的天賦與責任。
——《科學、自然與精神的交叉路口》(Rooted: Life at the Crossroads of Science, Nature, and Spirit)與《莫札特的八哥》(Mozart’s Starling)作者 莉安妲·琳恩·霍普特(Lyanda Lynn Haupt)
這本絕妙佳作會改變你聆聽一切聲音的習慣。哈思克帶領我們深入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樂曲,揭示一個又一個驚奇。以強有力的言辭守護物種,更守護生命的感官經驗。
——《最奇特的生物》(A Most Remarkable Creature)作者 強納森·梅柏格(Jonathan Meiburg)
科學著作就該像這樣,充滿驚奇與感傷,隨著荒野的樂音顫動。可惜很少人能做得到。哈思克在這本書裡扮演指揮,演繹恢宏的交響曲。他向我們揭示——不,是讓我們聽見——我們是這個共鳴世界裡的共鳴動物。找到與所有生物共鳴的頻率,我們的生命才能完整。他這本非凡書籍讓我在生命旅程中一路歌唱,也盡量回應沿途聽見的聲音。
——《變身野獸》(Being a Beast)作者 查爾斯·佛斯特(Charles Foster)
在這本書裡,大衛·哈思克再次拓展我們的感官世界,帶我們聽見地球上各式各樣的歌聲、音樂與話語,也闡述聲音源起、演化與連結的神奇方式。他專注、細膩的聆聽,提升了我們的聽覺敏銳度。
——《摯愛的動物》(Beloved Beasts: Fighting for Life in an Age of Extinction)作者 密雪兒·奈胡斯(Michelle Nijhuis)
對生命樂音的歡欣禮讚……哈思克完美融合了歷史、生態學、生理學、哲學與生物學,暢意體驗由鳥類與昆蟲、風與海、人聲與樂器組成的愉悅聲響……他鄭重提出警告,強調「生態系統的消音」會導致「個體被孤立,群體被瓦解,生態的恢復力和生命演化的創造力也變弱。」哈思克說,聲音「正如文化知識,無形無影稍縱即逝」,卻又太珍貴,不能輕易失去……以精湛的文字傳達急迫的訊息。
——《科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哈思克聆聽時的欣喜感染力十足,讓人忍不住加入他的行列……他一語中的地指出,感官連結遠比枯燥的統計數字更能啟發人們的關注。他在過去的著作中已經展露傑出詩人科學家的特質,這本書讓他成為為地球發聲的桂冠詩人。哈思克熱愛他致力拯救的大自然,他精準的科學觀察因此更具說服力。
——《紐約時報書評》
地球會歌唱、鳴響、啼囀,也許是宇宙唯一擁有這些樂音的行星,就像哈思克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新書裡所說,擁有音樂,也有能夠聆聽的耳朵,是無與倫比的運氣,也是重大的責任……讀來欣喜連連。
——作家 凱絲琳·狄恩·摩爾(Kathleen Dean Moore)
在當代自然科學著作之中,哈思克的文筆獨樹一格……他鋪寫喜人的大自然詩篇,精心雕琢的字句令讀者深深著迷……精彩絕倫。
——Chapter16文學社群網站
思慮深刻、發人深省……哈思克以清晰的視角,描述遭到破壞的環境與人類的噪音對全球聲景的衝擊……他堅持而低調的發揮才智,為我們揭示一個又一個幽微的謎團,以無懈可擊的論點陳述保護聲景的重要性。
——《書單》雜誌
哈思克的文章情感豐沛,像優美的詩歌。他以生動的筆調為每個句子灌注豐富的意涵,幾乎可以說是一本會說話的書……不過,這本書真正的亮點,在於它邀請讀者設想他者的聆聽體驗,破除所有生物都以同樣方式聆聽的迷思。
——BookPage書評網
作家暨生物學家,擅長以精微動人的文字,融合科學、詩文與其對生命的細膩觀察。已故生物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有「社會生物學之父」及「生物多樣性之父」之稱)曾形容其文字「為自然書寫開闢新局,既科學也充滿詩意」。普立茲獎得主黛博拉.布魯姆(Deborah Blum)亦曾形容他「或許是當今最傑出的自然文學作家」。
哈思克的作品《森林祕境》、《樹之歌》、《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以及《傾聽地球之聲》,皆流露其對生命的多姿多彩之關注,並曾榮獲眾多獎項肯定,包括美國國家學院最佳圖書獎、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里德環境寫作獎(Reed Environmental Writing Award)、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愛爾蘭圖書獎(Irish Book Award),以及約翰.巴勒斯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
哈思克生於倫敦,成長於法國,過去三十年來居住於美國各地,如田納西州、科羅拉多州和紐約州。他畢業於牛津大學,於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士、古根漢會士,目前任教於田納西州塞瓦尼南方大學,並曾獲多項教學優異獎項肯定。
在這遭到重重藩籬阻隔的世界,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與美乃是源自彼此的連結與相互依賴。你可透過以下方式關注他的最新動態:dghaskell.com;Twitter:@DGHaskell;Instagram and Facebook:DavidGeorgeHaskell。
※《森林祕境》曾獲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樹之歌》曾獲2017年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相關著作:《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書衣海報特別收錄12幅精緻針筆植物繪)》《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譯者簡介
陳錦慧
自由譯者。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從事翻譯十餘年,譯作包括《米德鎮的春天》《感官攻略》《大腦逆齡指南》等四十餘冊。
賜教信箱:c.jinhui@hotmail.com
【預購】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重思生命起源的歷史與身而為人的意義 How to Be Animal: A New History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梅蘭妮·查林傑(Melanie Challenger)(譯者:陳岳辰)
Regular price $34.00人類身上有種種高貴特質:擴及卑下者的惻隱之心,不限於同胞而能照顧弱勢生物的善意,足以解析太陽系天體構成和運動、媲美上帝的智力。即便如此,人類的肉體依舊留有低微出身的痕跡,那是難以磨滅的印記。――查爾斯·達爾文
動物起源書寫了人類在這世界尋求定位、為生命賦予意義的故事,
理解與化解人性和動物性的矛盾,我們才能好好思考活著這件事。
這個世界此刻正由不認為自己是動物的動物所主宰;未來的想像也操之在不想要當動物的動物手中。
人類是這個星球上最充滿好奇心、情感最豐沛、最具侵略性也最難對付的動物。然而社會生活經過層層包裹,致使我們認為自己脫離了身為動物的殘酷;我們認為人有獨特價值且會思考,是凌駕其他生物的特例!
當我們擁抱慾望時,我們是動物;當我們與其他人交談溝通時,我們是人。當我們大口喝水、大塊吃肉時,我們是動物;當我們堅持公平正義時,我們是人。然而,這些分際日漸被人忽略,幾千年來,人類並不將自己視為動物,我們認為人有獨特價值,或許是理智,也或許是意識。人不是動物,人就是人,將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因素就是「思想」,人類會思考,動物不會!
人類對動物身分的否認,人性與動物性的二元論,從各個層面影響我們生活,包括部落心理、生死觀點,以及人如何對待其他動物,甚至造成了物種滅絕、自然資源耗竭、科技狂想等種種問題,讓地球上所有生命都付出相當代價。
本書作者集結科學、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大量論證,輔以四十四張照片,將身而為人的意義寫成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重現人與自然的偉大敘事,抱持強烈的人文關懷,邀請讀者一起「回憶作為動物的可愛之處」,珍惜我們動物身體的體驗,看見其他物種之美。
☆作者的許多提醒,依然是我們這個過於人類中心、過度崇尚理性與科技發展的社會所需要的。而她不時出現的,與一般定見逆反的「驚人之語」,也往往既帶點趣味,又蘊含著發人深省的意涵。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黃宗慧
☆梅蘭妮·查林傑無畏直探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問題:趁還來得及之前,我們要如何重新發現自己的動物本性?如何在這個我們摧毀大半的世界中找到我們真正的定位?每個人都必須自問這些問題。本書就是你這趟旅程的指引。
――英國知名作家與思想家 Paul Kingsnorth
☆博學、優美、值得深思,充滿令人驚奇的交會。對於人類尋路向前的種種壓力做了精彩探究。歷史、生物學和哲學的美妙交融令我神往。
――美國知名生物學家暨創意教師 David George Haskell
☆妙筆生花。承認動物性並非貶損,而是提醒我們在這個美麗卻處境艱難的星球上,人類和各式物種是如何經歷生命並共享其中豐盛的資源。
――美國環境保護主義者暨作家 Bill McKibben
☆本書要告訴我們:時空浩瀚,生命燦爛輝煌。氣度恢弘,具挑戰性又充滿希望,美麗又令人憂愁。文采斐然,格高意遠。一本讓我不斷反芻的作品。
――英國知名作家 Adam Nicolson
☆在紛紛擾擾的歷史中,我們不斷拿自身和動物相比,從而讓動物受盡苦難,彷彿我們是全然不同又獨特的生物。梅蘭妮這本意義非凡之作則欲翻轉情勢。或許直到近來我們才認知到這是一種傲慢的態度。唯有將我們自己視為動物,我們才能生存下去。本書的精髓正是要告訴我們如何當好動物。
――英國知名歷史作家 Philip Hoare
英國作家,人類史、自然史、環境哲學研究家,處女作《關於滅絕》(On Extinction)曾獲《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評選為二○一二年最佳非文學類書籍,並獲頒聖塔芭芭拉圖書館綠色環境寫作獎(Santa Barbara Library’s Green Award for environmental writing)。她也曾以對加拿大伊努特人的研究獲頒現代達爾文獎(Darwin Now Award),並在藝術委員會國際獎學金(A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資助下與英國南極調查隊(British Antarctic Survey)一同研究捕鯨的歷史。現為英國獨立慈善機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理事會(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成員。
譯者簡介
陳岳辰
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現任專業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並參與多款軟體及遊戲中文化專案。譯作有:《死亡之門》、《御劍士傳奇》、《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非理性時代:渾沌帝國》、《非理性時代:上帝之影》、《無名之書》、《我無罪》、《無罪的罪人》、《原罪》、《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誘惑者的日記》、《法國人如何思考》、《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再啟蒙的年代》等書。
【預購】西藏度亡經: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蓮華生大士 (譯者:趙洪鑄)
Regular price $29.00 生命的終點是一扇門,
門的後面別有一番不可思議的風景
問題是:你準備好怎麼打開門走過去了嗎?
1992年索甲仁波切的作品《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問世,翻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掀起了生死學和臨終關懷的風潮。而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正是《西藏生死書》的原本。
《西藏度亡經》原為印度經典,由蓮華生大士傳入西藏並由藏僧譯為藏文,由喀齊達瓦桑杜喇嘛(Lama Kazi Dawa-samdup)於1919年譯成英文,並由其弟子美國學者伊文思溫慈(W. Y. Evans Wentz)於1927年編輯出版,名為《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傳入西方,成為英語世界深遠影響的藏傳佛教經典。
「凡夫之人,報盡命終,將入已入,中陰境界。有上妙法,使之聽聞,即得救度,是名中陰救度密法。」人在捨報之後,由於沒有了身體的煩惱束縛,覺性反而更加廓然分明,學佛人這時候更加應該生起菩提心以證悟法性。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正是要救度眾生出三界火宅,永離生死流轉。世人聞說此法,無論是臨終者或是亡者,都可以因而解除種種「中陰險難」的恐怖,證入不生不滅的法性。「從一七、二七,乃至七七,不斷導示,提醒亡者識神,使得著落。究竟不離實相,處處呼令識自本心。離開有喜樂忿怒等觀境,已指示其未在心識以外。時時囑念觀世音,尤相應於無緣大慈悲主,誠哉度亡妙法。」
作者簡介
蓮華生大士
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西元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應寂護論師和藏王赤松德贊禮請入藏創立僧團,為藏傳佛教之始祖,寧瑪派的皈依境主尊。寧瑪派教傳三十二代祖師諾那呼圖克圖說:蓮花生大士是彌陀身、觀音口、釋迦心,合諸佛菩薩身口意之三密金剛應化身。蓮華生大士入藏弘法時,以神通降伏當地的鬼神和苯教薩滿,創立最早的藏地寺廟桑耶寺,使得藏民歸信佛教。並剃度巴賽囊等七人出家,史稱預試七人。為了紀念西藏佛教的創立,世人把他和寂護、赤松德贊合稱師君三尊。他在西藏傳教之後接著遊行四方,不知所終。
蓮花生大士是佛教偉大的成就者之一,被稱為第二佛陀。相傳他預言西藏佛法有滅亡危機,所以在離開前埋藏許多經典讓後世具緣弟子修習,稱為「伏藏」,不限於經典,也包括佛像、法器或甘露,藏傳佛教各宗派都有保存,其中以寧瑪派特別重視,《西藏度亡經》正是廣為人知的伏藏經典。
譯者簡介
趙洪鑄
伊文思溫慈(Walter Yeeling Evans-Wentz) 編著
趙洪鑄 中譯
【預購】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艾莉斯·楊( Iris Marion Young)(譯者:何定照)
Regular price $37.0020世紀最重要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艾莉斯.楊的最後作品
《像女孩那樣丟球》收錄了楊就女性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的身體經驗的各種面向所寫下的文章。在書中,楊援引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念,包括波娃、海德格、伊希迦黑、克莉絲蒂娃與梅洛龐蒂,為肉身化主體性的詮釋建構出嚴謹的分析範疇。對於女性今天在自由與機會上依然蒙受的不義限制,這些文章不僅做出經驗的理論描述,也做出規範性的評價。
本書以楊對女性主義理論中的「性別」範疇的再思考開始。在隨後的文章中,楊討論了各種與女性/陰性相關的經驗,包括隱私、家與空間,也處理了甚至連在女性主義理論裡也鮮少提及的主題,例如乳房的經驗、月經在女性生命故事中的角色,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各方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在我心中,楊無疑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在女性主義與左派政治思想界,無人能出其右。」——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暨政治學系教授
「楊對女性身體體驗的描述無疑深具教育意義,但也兼有論戰與政治的意義。她試圖將某些經歷重新解釋為積極的,以抵消她在現在和過去的社會實踐中,所見的對於女性和陰性的貶抑。」——Jenna Silber Storey,傅爾曼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本書包含學術論述的嚴謹,又帶入個人成長背景的回顧與身體經驗的敘述,知性感性兼具。」——林芳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讀者可以在書中看見自己的身體經驗,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愉悅的還是令人嫌惡的,大多數人基於社會禮儀或政治正確的理由都鮮少談論這樣的肉身經驗。」
——陳美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有系統的運用梅洛龐帝的身體現象學,提供女性主義一個較有系統的身體論述。同時補足了過去現象學研究裡的『性別盲』。開啟了這兩個研究領域溝通的可能性。」
——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相對於哥哥爸爸們偉大而權威的哲學面目,這本攜帶女性主義解放承諾的個人沉思錄反而用一種非常貼近女性體驗的語言,召喚讀者們的身體來一同思考。」
楊提出許多創新且深具論述意義的概念,包括社會正義與壓迫理論、女性身體經驗、溝通民主,也探討包括恐怖主義、暴力、國際法及國家安全等問題。她的作品同時關注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傳統,其學術思想更啟蒙自批判理論(哈伯瑪斯與馬庫色)、現象學(西蒙波娃與梅洛龐蒂),以及後結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克莉斯蒂娃與伊希迦黑)。
楊的早期代表作《正義與差異政治》曾獲 1991 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 Victoria Schuck 獎。其他著作包括《交叉的聲音:性別、政治哲學與政策的難題》(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97)及《涵容與民主》(Inclusion and Democracy, 2000)等。
楊不僅是傑出的理論思想家,也是草根政治行動的積極參與者,曾活躍於婦女人權、非洲國家外債減免、勞工權利等領域。她會親身參與社會運動擔任其中一員,並將她的街頭觀察與思考融入論述,並從中發展出她的女性主義及民主理論的思考。這是身為一個政治哲學家真正的工作。
楊於 2006 年病逝,美國政治哲學界頓時殞落一顆明星,2005 年出版的《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成為她最後一部作品。其後,學界紛紛表示哀悼之意,匹茲堡大學以其名設置「艾莉斯.馬利雍.楊獎」(Iris Marion Young Award),賓州州立大學也以其名設置了「艾莉斯.馬利雍.楊多元學者獎」(Iris Marion Young Diversity Scholar Award),紀念她的諸多創新貢獻。
相關著作:《正義與差異政治》《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譯者簡介
何定照
曾獲卓越新聞獎;兩度獲吳舜文新聞獎;三度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三度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中央日報小說獎;台北公車詩獎。
譯有《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與高瑟濡合譯)、《西藏正念書》、《正念的奇蹟》,著有《因緣際會擺渡人——吳靜吉的生命故事》(與吳靜吉博士合著)、青少女讀物《惡女背/被棄手冊》。
「本書特別感謝夫婿黃訓慶與我反覆討論、為我收集資料,乃至扮演第一個讀者,詳加審閱,功勞甚大。陳美華教授與高瑟濡教授的指正,好友陳麗舟與Kevin & Shuwen夫婦的協助,以及商周編輯李尚遠的細心與專業,我亦銘記在心,僅在此致謝。
在譯書後期,編輯忽告知楊過世的噩耗,震驚之餘,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書中段落是她描寫母親過世後,在看電影《管家》(Housekeeping)時「悲傷如浪般從心底湧出」;身為譯者,才感念作者對至親的傷逝未久,即真實體驗到作者本人的辭世,時空兩相對照,尤為悵然。因食道癌而在家中過世的楊,想必對女性/中老年病患的處境以及醫院、安養院等相關機構,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呼籲,只可惜這都不及言說了。」
【預購】AI世代:從政治哲學反思人工智慧的衝擊◎馬克·科克爾柏格(Mark Coeckelbergh)(譯者:鄭楷立)
Regular price $38.00科技真的能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人工智慧將走向何方,只取決於我們如何利用嗎?
自由、平等、正義、民主、種族議題與氣候變遷──這些對人類生活至關重要的諸多議題與概念,與人工智慧有何關聯?
卡夫卡的《審判》、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裡頭所描繪的社會狀態,或許將不再只是文學寓言。AI的發展及其帶來的技術革命,甚至已經超越了二十年前的網際網路,它能夠與人交談、能夠學習甚至創作,它看似能夠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但也將顛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價值……
AI不只是一種科技,更是一種政治。它能夠存取龐大的資料,從中進行應用與學習,卻也能從這些數據中進行預測、操控與管制。AI具有「權力」,僅以倫理學角度看待AI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必須正視它為人類社會帶來的挑戰,無論是技術層面的運用,例如執法手段的變革對公民自由形成的威脅,或是潛在的影響,例如大數據對人類行為(勞動、消費、金融)的形塑與規訓。它有可能危害民主、加速社會的透明化、加劇當前的分配不平等、形塑人們的自我認同;甚至,我們不得不超前思考AI在未來形成一種政治社群的可能。
本書大膽嘗試理論跨界,以古典理論回應當代議題,同時提出政治哲學所關懷的重要議題及概念,必須將科技發展納入視野,且必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改變。無論是人文學術界、技術工程界、產業界或是政策制定者,都不可不知與AI相關的規範性理論,及本書所提供的理論框架。本書適合所有關注AI技術的讀者,及所有關心總體趨勢的讀者。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倫理學與政治哲學這兩個領域,聚焦在許多相同的問題上,但很難看到後者的豐富歷史被用來理解人工智慧的政治。科克爾柏格在這本重要的著作,給出了一個值得注目的例外。」——Henrik Skaug Sætra,奧斯陸大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科克爾柏格的真正重點在於,他展示了數千年的哲學思想不會因為數字工程的成就而變得過時。」——Scott McLemee,《高等教育》(Inside Higher Ed)
一九七五年生於比利時,人工智慧倫理學專家、科學哲學家,現為維也納大學哲學系教授,專攻媒體與技術哲學。曾任哲學與技術學會(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SPT)主席、歐盟執行委員會人工智慧高級專家組成員;著作豐富,包括了Growing Moral Relations(2012)、 Human Being @ Risk(2013)、 Environmental Skill(2015)、Money Machines(2015)、New Romantic Cyborgs(2017)、Moved by Machines(2019);教科書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2019)、 AI Ethics(2020)。
作者從現象學與關係學角度思考機械哲學,主要著作集中在機械倫理學與資訊溝通技術(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等領域;作者的另外一本著作Human Being @ Risk講述了「脆弱性」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在該書中提出了「脆弱性的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vulnerability)的概念,並投入到人類增強(human enhancement)與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問題,同時該著作也獲得許多迴響。
在學術活動之外,作者亦活躍於媒體及各類公開講座。百餘篇學術論文與出版物獲得大量引用,同時亦時常接受媒體採訪,談論無人機技術的倫理問題等。
譯者簡介
鄭楷立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博士,臺大政治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是當代政治哲學/理論(主要是分配正義理論、平等主義、政治哲學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翻譯,但不以翻譯為業。
【預購】文明及其不滿◎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譯者:林宏濤)
Regular price $28.00開社會心理學、文化批評之先河
「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晚年最重要代表作
本書最初出版於1930年,在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各國政局的動盪不安下,佛洛伊德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本質與現代人的精神狀態,並進一步反思:高度發展的文明,為何無法為人類帶來幸福?
佛洛伊德認為:文明的進步,乃是建立在壓抑人類的欲望與需求之上,社會規範與道德約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個人的自由和快樂。人們無法滿足自我本能,進而導致了焦慮不安與精神官能症,最終化為自我毀滅式的「死亡驅力」與「毀滅驅力」。
《文明及其不滿》將個體心理學融合社會文化的獨特觀點,不僅開社會心理學之濫觴,在文化研究上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馬庫色、佛洛姆等著名思想家,均深受佛洛伊德學說的影響。
《為什麼會有戰爭?》則是佛洛伊德與愛因斯坦在1932年的一次通信。佛洛伊德藉由文明發展與戰爭起源的密切關聯,回應愛因斯坦「是否可能避免戰爭」的提問,可視為《文化及其不滿》論點的延伸。
佛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尤其是關於夢、潛意識、人格發展、精神疾病、心理治療等觀點,對心理學、醫學、哲學、社會學、藝術、文學評論等領域均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林宏濤
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正義的理念》、《與卡夫卡對話》、《世界是這樣思考的》等作品。
【預購】人文主義的追尋:人文主義七百年來的自由思考、探究和希望 Humanly Possible: 700 Years Of Humanist Freethinking, Enquiry And Hope◎莎拉·貝克威爾(Sarah Bakewell )(譯者:陳衍秀 )
Regular price $59.00繼《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暢銷作者莎拉.貝克威爾再次展演哲人們用生命獻唱的饗宴
看偉大作家、教育家與思想家們如何在災禍絕望中找尋光芒,為人類文明開創燦爛篇章
沙特說:「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莎拉.貝克威爾則認為,人文主義並不只是一種思潮,更是前人對真理真相的執著、奮勇不懈的展現,是璀璨光輝的生命軼事。
十四世紀的佩脫拉克與薄伽丘,在荒煙蔓草中找尋失落的古羅馬文本,保存了讓後世足以研究的質料;十六世紀的蒙田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奠定了人文主義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而十八世紀的伏爾泰對啟蒙理性的堅持、休謨在治學上的審慎與寬容,以及近現代的密爾對女性主義與人性教育的進步視角、羅素在戰後推動的人文主義運動,對當代人類的思想有著重大影響。他們在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困境,卻憑著自由思考的能力,為人類爭取更幸福的未來。
從幾世紀前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近代的多元主義、意識流文學、民權解放、公民不服從、種族與性別平權、LGBTQ+……當今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都是七百多年來,作家、教育家、思想家們,在黑暗與困頓中,透過探索與提問,一步步建立成形,而這一切思想發展的漫長旅途,將透過莎拉.貝克威爾優美、幽默而博學的講述,完整呈現。
一九六三年生於英格蘭南岸的伯恩茅斯(Bournemouth),有著一個漂泊的童年,經常與雙親一起在世界各地旅遊。十六歲時閱讀沙特的《嘔吐》,深受影響,於是進入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主修哲學,從此對人文主義產生濃厚興趣;大學後因迷上海德格而攻讀博士,認為人生就是一座存在主義咖啡館,希望能效法存在主義者,在咖啡館裡閱讀、寫作、交朋友、談思論想。某天,毅然放棄學業,搬到倫敦生活。
她曾在倫敦幾家書店打工,在展開全職寫作生涯以前,曾在倫敦的衛爾康姆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擔任了多年的古籍管理員、策展人。二○一○年出版享譽全球的《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商周,2012.06),該書榮獲英國庫帕(Duff Cooper)非小說著作首獎及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的傳記類首獎,並進入柯斯達傳記獎(Costa Biography Award)和英國瑪許傳記獎(Marsh Biography Award)決選書單。二○一六年的《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亦廣獲好評,入選《紐約時報》、《衛報》、《觀察家郵報》等媒體榜列的年度十大好書。二○一八年更獲頒溫德姆.坎貝爾獎(Windham Campbell prize)。
貝克威爾曾任教於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等校,並曾在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擔任駐校作家,目前在牛津大學凱洛格學院(Kellogg College, Oxford)教導創意寫作。她至今仍有著流浪的傾向,但多數時間仍待在倫敦,享受迷人的作家生活──置入逗號、取出、再放回去,最後刪掉整個句子。
相關著作:《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
譯者簡介
陳衍秀
法國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Paris)歷史與文明博士,留法期間關注性別議題。曾任出版社編輯、大學講師、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現為英、法文自由譯者,從事書籍與字幕翻譯。譯有《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世界標靶的時代:戰爭、理論與比較研究中的自我指涉》、《民宿經營與管理實務》等。歡迎交流:yenhsiu@gmail.com
【預購】在虛無與無限之間:科學詩人萊特曼對宇宙與生命的沉思 Probable Impossibilities◎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譯者: 江鈺婷)
Regular price $34.00難以置信的科學發現╳一讀就懂的巧妙譬喻╳人人都有的哲學疑惑
理性與感性跨界推薦
向陽 詩人
高涌泉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簡麗賢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浪漫主義指控,科學扼殺了奇蹟
萊特曼要證明,科學反而使奇蹟更多
- 宇宙的年齡與光的速度如何解決了「無限大」的問題?
- 量子物理為何化解了人類對「無限小」的追索?
- 「RNA世界」如何解釋生命從「無」生有的起源?
- 宇宙暴脹理論如何讓多重宇宙不再是狂想?
- 若人類就只是原子的隨機組合、電流在神經元間的傳遞,我們有何特殊之處?
不過,被《華盛頓郵報》譽為「科學作家中的桂冠詩人」的萊特曼,並不滿足於向讀者引介最新的科學知識。他想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地位——我們是唯一能夠賦予宇宙意義的「觀察者」,就算死後,組成我們的原子將會四散、化作他物,但這也是一種不朽。
「科學需要詩人,萊特曼正是科學家和人文學者的完美結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在《在虛無與無限之間》中,詩意物理學家萊特曼以對存在的詩意崇敬之心,耙梳了四個世紀的科學突破……呼應著本書極為細膩而深刻的底蘊,萊特曼挑戰了我們對生與死的二元觀點……一部灼灼生輝的耀眼之作。——詩人瑪麗亞‧波波娃(Maria Popova),「Brain Pickings」網站創辦人
萊特曼擁有兩個突出的天賦。一個是比喻的運用……若孤立來看,物理學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變得相當怪誕,但萊特曼讓它變得平易近人且容易理解……他的另一個天賦則是聯繫科學與個人經驗……巧妙至極.....浪漫主義者認為,科學扼殺了奇蹟,《在虛無與無限之間》則做出美麗的辯駁——在萊特曼的手中,科學只會使奇蹟倍增。——《美國學者》(American Scholar)
充滿文采……引人深思……萊特曼結合事實與敬畏,帶領讀者進行充滿活力與知識的思想航行,進入量子物理學、基因學、奇蹟和膨脹宇宙等領域,每一次嘗試都提供嶄新的座標、引人入勝的風景和更深入的理解。——《書單》(Booklist)
萊特曼對物理世界的敬畏具有感染力。身為哈佛天體物理學家,他的筆調有著科學家的權威,又有小說家的文采……對於現代科學中一些令人驚嘆的發現,《在虛無與無限之間》提供了入門知識,介紹了從事先鋒研究的科學家,又傳達了萊特曼自己的故事和聲音。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萊特曼的最新散文集有種融會一切的神韻,探索了宇宙起源和意識本質等重大問題,但卻始終以充滿樂趣且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一部不斷啟人思考的佳作。——《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位知名理論物理學學家的散文中散發著銀河般的驚奇,他的文字可親且充滿啟發。
恣意漫遊、大開眼界、深入洞察、文采驚人的科學書寫……複雜的科學變得平易近人。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系列關於所有事物的出現、意識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散文,萊特曼討論了關於無限和虛無的最重要問題。——Buzzfeed
理論物理學家、詩人、小說家。一九四八年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孟斐斯,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學士、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曾於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物理學和天文學,現為麻省理工學院人文學科教授,是該學院獲雙教職合約的第一人。他也是非營利組織哈布斯威爾基金會(The Harpswell Foundation)的創始主任,主要使命是增進柬埔寨婦女的權能。
著有六本小說,包括全球暢銷書《愛因斯坦的夢》、《g先生: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以及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的《診斷》等。另出版有散文與寓言選集《偶然的宇宙》、《雙人舞:艾倫.萊特曼科學散文選》與《在緬因州的小島上追逐繁星》,以及一本回憶錄和多本闡論科學的書籍。文章散見於《大西洋》(The Atlantic)、《格蘭塔》(Granta)、《哈潑時尚》(Harper’s Magazine)、《紐約客》(The New Yorker)、《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沙龍》(Salon)與《自然》(Nature)等期刊雜誌。萊特曼現居波士頓。
相關著作:《在緬因州的小島上追逐繁星:艾倫.萊特曼的哲學思索》
譯者簡介
江鈺婷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墨爾本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現旅居泰國。熱愛語言、文化及一切與人有關的故事。譯有《登山皇帝的14座/8000公尺高峰》、《為什麼要學歷史:面對當前世界危機的十個歷史教訓》、《窒息:空氣污染如何影響你?我們又該怎麼辦?》、《邊界的故事》等。
【預購】動物農莊(暢銷改版) Animal Farm:A Fairy Story◎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譯者: 張毅、高孝先)
Regular price $25.00 一隻老豬召集農莊裡的動物,鼓動牠們革命顛覆農莊主人瓊斯先生,不再讓他繼續剝削牠們的勞力所得。果真,動物們合力將瓊斯先生一家及他的員工都趕走了。但是這些動物又立即再落入另一個困境裡,因為豬領導還是用類似前農莊主人的管理方式對待牠們,最後甚至發生了令人驚恐的一幕,豬抬起了前腳,開始學人走路……
《動物農莊》1945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不但流傳甚廣,而且影響極深。書中的有些語言還變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裡,它可以說早已家喻戶曉,同時它也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嚴格的說,它不是一部小說,而是一個諷刺性的政治寓言。內容豐富、深刻,文字卻十分淺顯、明晰。因此,它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寓言,並在現代英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1903年生於印度。之後母親帶著他回到英國。11歲在報紙發表一篇詩作《醒來吧,英格 蘭的小夥子們》。14歲考進著名的伊頓公學,並獲取獎學金。
1921年,從伊頓公學畢業,考取公職,到緬甸當帝國警察。在那裡,看著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他深深感到「帝國主義是一種暴虐」,並為此良心備受煎熬,於是在1927辭職。
後來寫下《絞刑》(A Hanging,1931),《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1930),《緬甸歲月》(Burmese Days,1934),這些紀實性作品都對帝國主義的罪惡做了無情的揭露。
1928年1月,他回到英國,就深入到社會最底層,四處漂泊流落。後來寫下了關於這段經歷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這部作品布萊爾用了筆名「喬治.歐威爾」。某種程度上說,「歐威爾」的出現,開始了布萊爾的新生活。
1936年,他參加西班牙內戰。1938年發表的《向加泰隆尼亞的禮讚》(Homage to Catalonia)便是揭發體驗內戰實際情形和提出譴責的書籍。
1945年代末出版名作《動物農莊》(Animal Farm:A Fairy Story)、《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
1950年1月,病逝於倫敦的醫院。他為後人留下的大量作品,其影響已不可估量。以至於為了指某些歐威爾所描述過的社會現象,現代英語中還有一個專門詞語叫「歐威爾現象(Orwellian)」。
相關著作:《動物農莊(改版)》
譯者簡介
張毅、高孝先
【預購】跟著圖書館去旅行:全台23個特色圖書館x玩出閱讀素養 x 成就自主學習◎洪敦明
Regular price $35.00*本書版稅全數捐贈深耕偏鄉閱讀的「博幼基金會」*
能讓我們駐足,帶著新的心靈糧食回家。
每個家庭裡都該有一個閱讀角落,
能讓家人凝聚情感,帶著美好的共讀回憶入睡。
一本兼具親子共讀、教養方案、旅遊資訊的好書
很多人以為在數位時代,所有知識和資訊只要Google就可以一指搞定,
然而知識的價值在於應用,不在於記憶背誦。
透過圖書館做為旅行的起點,走進臺灣踏實又溫暖的土地,讓親子關係有一種深度的連結。
讓知識化為真實生活的體驗
實地走訪23個特色圖書館,在旅程中你可以不斷調整你與孩子的關係、孩子與書之間的關係。
旅行與閱讀是最好的教育、也可以是最好玩的遊戲,更是連結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
閱讀是孩子生活經驗的延伸
旅行因著不同書、不同人、不同事物、不同地點,而有不同的觀點與火花。
閱讀是孩子生活經驗的延伸,有了旅行的經驗才能進一步透過閱讀跟孩子討論生活經驗的不同想像與創造。
和孩子共享美好時光,就從圖書館出發吧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曾迷失了和孩子共享美好時光的機會?現在,就讓我們從圖書館出發,成為改變的新起點!閱讀帶孩子們去的地方,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個引發孩子們探索世界的起點。如果想要讓孩子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用閱讀來開啟一趟親子旅行吧!
作者簡介
洪敦明
・ 現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員。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非知不可─好好讀你」節目主持人。
・ 一位跨界教育、社福、圖書館領域推廣閱讀的故事人。
・ 擁有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AMI )6-12歲的助教證照。
曾經擔任過國小老師、中輟生輔導社工、NPO組織主管,也開著行動書車到許多偏鄉說故事,現在是一個圖書館員及兩個男孩的爸爸。始終相信每個人可以從閱讀中發現自己、用故事遇見感動。因著兩個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十足,每週末都會嘗試帶著孩子到不同圖書館去旅行,帶領他們善用圖書館各項資源,去滿足他們探索這個世界的渴望。
獲頒獎項:
・ 2010年,教育部「閱讀績優推手個人獎」
・ 2010年,「讓愛流動的鐵馬圖書館計畫」歐都納第一屆「夢想i CAN」獎助計畫貳獎
・ 2011年,教育部「社教公益獎」
・ 2013年,彰化縣政府「火力十足社工獎」
・ 2014年,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社會服務獎」
・ 2015年,彰化縣政府「薪火相傳社工獎」
官網
https://www.readu.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readu
🎧Podcast《好好讀你-跟著圖書館去旅行》
Apple Podcasts:apple.co/3FlOslC
Google Podcasts bit.ly/3VnL8eJ
相關著作:《跟著圖書館去旅行:全台23個特色圖書館x玩出閱讀素養 x 成就自主學習(首刷限量作者簽名版)》
【預購】整理想法的技術:讓你避免腦袋一片混亂、語無倫次的13項思緒整理工具◎福柱煥(Bok joo hwan)(譯者:張亞薇 )
Regular price $31.00韓國檢察官都搶著上的思緒整理課!
從3的邏輯術、腦力傳寫法、激盪法、問題圖到心智圖,
擺平報告、企劃、溝通的卡關,迅速完成所有工作!
想法升級、提高執行力、達成目標的祕訣,都從這本書開始!
想法未經整理的人,做事速度緩慢、說出的話前後不一,行為也缺乏計畫。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學會「整理想法」。對學生來說,整理想法和學習方式、準備考試息息相關;對上班族而言,企劃、會議、工作報告、做簡報等,甚至是和上司溝通,與同事交流,所有活動都和整理想法有關。
學會整理想法的人,在構思和表達上,皆能擺平跳躍無章的思緒,並運用思維工具,提升理解力、記憶力和思考力,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的核心內容,了解整體走向。
「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想法?」
這是職場上最常見的情境,突然被主管點名,讓你腦袋一片混亂、語無倫次,明明自己覺得很有道理,但說出來大家都聽不懂?
其實你不是沒有想法,而是不會整理、表達!
本書教你靈活運用13項思緒整理工具,把無形想法可視化,迅速釐清思緒,讓大腦的雜亂、跳躍的想法去蕪存菁,對應各種突發情況都能得心應手!
◆被主管點名不再心驚驚!◆
一般人無法順利整理想法的原因在於:
1. 眼睛看不見「想法」,所以必須將想法「可視化」。
2. 想法視覺化需要工具,本書教你瞭解工具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3. 使用工具卻不懂原理,要先了解整理想法的原理才能正確運用。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只有一種工具是不夠的!
本書詳細解說如何因應不同情況,挑選出最合適的工具;
讓你腦袋不再打結、回話更有邏輯、想法不再淪為空想!
◆本書特色◆
1. 一本書學會韓國超人氣講師10年研究成果!
2. 13項思緒整理工具,讓想法可視化!
3. 整理思考的同時連帶提升表達力,幫你贏得好印象!
◆加碼贈送◆
【特別收錄1】數位心智圖軟體ALMind使用技巧
【特別收錄2】整理想法空白練習圖表
◆專業推薦◆
吳永佳/《Career職場情報誌》總編輯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詹魁元/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教學組長
「本書將整理術運用於整理想法、企畫、閱讀、演說、整理人生,簡言之就是將內在紛飛的思緒、靈感組織加工,轉化為可行的提案,提升知識或資訊的吸收效率,也能流暢地向他人傳達重點,甚至重新為人生定向,真的很實用!」——《Career職場情報誌》總編輯/吳永佳
為「整理想法研究所」機構的代表,擔任EBS教育電視台主持人,目前為ESTSOFT公司的首席ALMind講師,以韓國最具邏輯性和理性的檢察官為對象,定期舉辦整理想法技術的教育演講。
作者主修音樂和青少年指導學,擁有主持和藝文經驗,以想法整理、閱讀和備忘錄技巧、構思和創意力等各種主題舉辦演講和諮商。
《整理想法的技術》獲得上班族們的廣大迴響,作者以此為主題進行的演講也經常座無虛席。
譯者簡介
張亞薇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
韓國慶熙大學韓語課程高級班畢業
譯作:
《韓國人每天必說生活短句》、《您好!韓國語 初級1》、
《您好!韓國語 初級2》、《您好!韓國語 初級3》、《
鋼鐵人的盔甲能用多少錢買到》、《匯率的真相》、《韓
國街頭巷尾繪單字》、《偶像御用彩妝師教你輕鬆變身韓
國女團》、《彩繪輕鬆記:韓國人每天必說生活單字》等。
【預購】史蒂芬.金談寫作(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譯者:石美倫)
Regular price $35.00寫出好故事的必讀之作
「每個美國家庭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
另一本則是史蒂芬.金。」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前院長 張超明 導讀
台灣史蒂芬.金網站站長 林尚威 推薦文
必讀推薦
朱宥勳 作家
宋怡慧 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笭菁 恐怖小說作家
楊佳嫻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膝關節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恐怖的事
「最令人恐懼的時刻,總是出現在你真正開始做什麼之前,在那之後,一切都只會漸入佳境。」
「寫作會助我度過難關。」
過去的史蒂芬.金和現在的史蒂芬.金兩個自我的精采互動,本書看到作者的成長背景、家庭文化,及自我磨練下的點點滴滴;回憶,是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活潑的敘述著一個不安分的小孩如何成為一名作家。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經歷毒草事件,放屁的保母,一本正經的女教師和骯髒洗衣店的工作,這些絕妙的故事全都反映在他一本本暢銷又膾炙人口的小說中。
這本書用回憶的方式,提供大家透視史蒂芬.金內心的機會,就好像他站在書房中引導我們如何構思情節,如何將主角帶入生活,何時該做研究,怎麼組織文章。他以說話的方式來教導我們,不只是他如何執著寫作練習,還有他寫作的習慣和有些近乎病態的固執。
史蒂芬.金寫作技巧
我的書比較重視情境而非故事,所以我也一直這麼做
我想要把一群角色(也許是一對,或只有一個人)放在某處困境裡,然後看他們試圖找到重獲自由的方法。我的工作不是「幫助」他們脫離困境,或是遙控他們到達安全的地方,而是去看發生的事情,然後把它記錄下來。(這些工作是需要用到情節中那吵雜的電動鑽。)
場景擺在首位,人物角色則是其次。一旦這些事在心中有了底,我就開始描述故事。
我通常對於最後的成果會先有個大概的想法,不過卻從來不命令一組故事角色去依照我的意思做事;相反的,我要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處理事情。有些情況下,結果並不如我預先所設想的。然而大部分時候,成果卻根本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對一位懸疑小說作家而言,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我畢竟不只是小說的創造者,也是作品的第一位讀者。如果連我都不能靠著我對書中那將要發生事情的內部消息,來精確地臆測出故事將如何發展下去,那我肯定可以把讀者保持在迫不及待想要翻頁的焦慮裡。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生於緬因州的波特蘭區,主修文學。七歲時迷上了恐怖電影,如今已是世界公認的恐怖大師,暢銷小說作家。
其作品以驚悚、恐怖小說為主,常以真實人性為題材發揮,開創了驚悚、恐怖小說的新格局。
多部作品被搬上電影螢幕,備受好評,代表性的有《戰慄遊戲》、《刺激1995》、《綠色奇蹟》等。
• 1982年《死亡之舞》獲頒雨果獎「非小說類獎」
• 1986年《牠》獲頒英倫奇幻獎
• 1996年《綠色奇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1996年〈黑衣男子〉獲頒歐亨利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03年獲頒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貢獻獎」
• 2004年獲頒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
• 2007年獲頒愛倫·坡獎「大師獎」
• 2008年《魔島》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2008年《日落之後》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0年《暗夜無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5年《賓士先生》獲頒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獎」
譯者簡介
石美倫
印第安那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預購】作家之路:【25週年紀念版】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 The Writer’s Journey -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克里斯多夫‧佛格勒 Christopher Vogler (譯者: 蔡鵑如, 蕭秀琴)
Regular price $49.00好萊塢人手一本的寫作聖經!
解構賣座電影劇本裡的誘人元素!
耿一偉/專文導讀
英雄有千百種面貌,英雄故事也有千百種模式,但實際上永遠是一場旅程,是源於人心最深處,持續存在且影響深遠的元素,電影編劇大師佛格勒將這些基本元素統稱為「英雄旅程」,可以輕易轉換成當代劇、喜劇、愛情故事或冒險動作片。
從有故事以來,英雄旅程就對說故事和聽故事的人助益良多,而且它完全沒有退流行的跡象……
佛格勒將坎柏的神話學改造成情節寫作的規範,並把榮格的原型概念應用在角色塑造上,使情節與角色相互扶持強化故事的完整性。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範例,精闢剖析角色原型與故事架構的運用技巧與轉折變化,引領讀者審視英雄旅程的經典橋段是如何不斷創新、一再改寫,再透過提問激發思考與想像,使英雄旅程的概念在腦海中活靈活現,成為創作時的祕密武器。
佛格勒為英雄旅程繪製了指引圖,指點讀者從起點到終點的門道。讓我們從《作家之路》開始,攜手探索這些概念,你會覺得它像神奇的鑰匙一樣,打開故事世界,以及曲折人生。
【國際專家好評推薦】
每當我開展一部新作品,都會重新瀏覽《作家之路》,雖然都是已經知道的東西,卻能幫助我以極有效益的方式架構故事,而這正是重點。十八歲時第一次讀到它,從此以後,就一直以這本書做參考。——傑森・席格(Jason Segel)電影《忘掉負心女》、《大明星小跟班》的演員和編劇
名副其實的編劇大神所賜予的禮物!傳授我一種榜樣,並形塑我每個劇本。無論你是即將跨越第一個劇本門檻,還是你第二十次重寫的劇本,或只是準備更深入地理解如何講故事,這本書都是你不可或缺的指南。——傑森・法區(Jason Fuchs)電影《神力女超人》和《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共同編劇
經典之作,當之無愧。二十五週年紀念版遠遠超出了初版的核心論點,為我們提供新的思考方式,較之以往更出乎意料,也更為廣泛,而其大幅增補的內容也更具啟發性和實用性,這些都影響甚鉅,在此強烈推薦!——布蘭登・戴維斯(Brendan Davis)《活屍美人》和《為舞而生》製作人
就像它二十五年前初登場時一樣,是一本非常寶貴的指南,為每個說故事的人提供了令人讚嘆的資源和靈感。佛格勒的書以當今廣受大眾喜愛的現代電影為範本,解構成功故事中的元素,只要遵循其中的指導方針和範例,便能確保每次都能寫出可靠的劇本。
——史蒂芬・布里茨(Stefan Blitz)《極客原力》總編輯
作者簡介
好萊塢最負盛名的故事顧問,也是眾多電影人與作家尊崇的恩師,以及編劇、電影、神話等題材的人氣演說家。佛格勒的概念,對《獅子王》、《鬥陣俱樂部》以及《紅色警戒》等電影的故事,都帶來深遠影響。他另外擔任過電影《P.S.你的貓死翹翹了》的執行製作,以及動畫片《街頭小遊俠》的編劇。佛格勒目前是寫作顧問公司Storytech的總裁。
相關著作:《【誠品獨家限量燙金簽名書衣版】作家之路:【25週年紀念版】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全譯本)》
譯者簡介
蔡鵑如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新聞所畢業,目前任職於媒體。瘋棒球、足球,熱愛電影、新聞、寫作的巨蟹座。著作有《野球之戀:一個女生的棒球日記》、《名人堂,棒球的聖殿》;譯作有《濃情巧克力》、《雪》、《帶你去買柏金包》、《滾錢記》、《佬子賺翻了》等。
蕭秀琴
以寫作為主,翻譯為輔的文字工作者。曾經擔任出版編輯、媒體專欄作家,以及小說創作和書籍出版,題目包括植物精油、飲食文化等十餘部作品出版。翻譯作品有《跟莎士比亞學創作》和《史蒂芬.金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