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5種兩性關係
- 25週年紀念版
- 83
- 84
- 85
- 85期
- 9786263106215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 A Ray
- Aislinn Emirzian
- Allen Hong等19人
- and Get to Work
- B群
- Carlos Bulosan
- CATHY BIG
- Charlie Glickman
- Christina Rossetti
- Croter
- culture
- Daily Rituals: How Great Minds Make Tim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dward W. Said
- eL
- Eric Mader
- Find Inspiration
- Food Dictionary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G兵日記
- hezt
- Histoire de l'œil
- HUGO
- IDIOCY
- interview
- Jack Gilbert
- Jack Saul
- Jamais vu
- James Thurber
- John Berger
- Jérôme Garcin
- lo-fi
- LP小說選
- LTD
- Lyu Wen Cui
- Margaret Atwood
- Mason Currey
- Michael J. Sandel
- Mr. Adult
- Mr. Pizza
- Muji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On the Beach
- Philipp Ther
- Playlist
- politics
- power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land Barthes
- Sake
- sapiens
- Taiwan: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 Tanikawa Shuntaro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ost Boy
- The Sins of the Cities of the Plain
- Thomas Wolfe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s of Seeing
- Wislawa Szymborska
- Wisława Szymborska
- Yuval Noah Harari
- Zygmunt Bauman
- ยิ่ง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個人的私家菜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往而深
- 一瞬二十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三體
- 三體 III:死神永生
- 三體 II:黑暗森林
- 三體II
- 三體III
- 上流肉販
- 上裸男孩
- 上野千鶴子
- 下部隊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 不測之人
- 不說話的孩子
- 且在人間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世紀末的華麗
- 中上健次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九彎十八拐
- 九歌
- 亂髮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云與樵
- 五四
- 亞文諾
- 京江醉竹居士
- 京都
- 人人皆撒旦
- 人文史地
- 人物速寫
- 人類大歷史
- 人類學
- 人體雕塑
- 仁愛路犁田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任明信
- 伊格言
- 似陌生感
- 但唐謨
- 何致和
- 余婉蘭
- 余秀華
- 作家傳記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 來不及美好
- 倫敦男妓自白書
- 假牙
- 假牙詩集
- 偽博物誌
- 偽所羅門書
- 偽詩集
- 傅國湧
- 傑克‧紀伯特
- 傑克紹爾
- 傑洛姆‧嘉赫桑
- 備忘錄
- 傳奇莫言
- 傳記
- 傳說
-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 像那天
- 光天化日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兒子的大玩偶
- 內佛·舒特
- 全譯版
- 兩性關係
- 八千里路雲和月
- 八卦貓
- 八尺雪意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再見
- 冷海情深
- 冼文光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出鬼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別人怎麼對你
- 利文祺
- 到海巢去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 劇本
- 劉慈欣
- 劉芷妤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勵志
-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
- 十四年
- 半簿鬼語
- 卍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卡繆
- 印刻
- 印卡
- 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小說
- 古典文學
- 只為等一個你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 台灣
- 台灣小說
- 台灣文學
- 史書美
- 吉本芭娜娜
- 同在一個屋簷下
- 同婚十年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向光植物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向高牆說不
- 吞火
- 吳介民
- 吳俞萱
- 吳岱穎
- 吳明益
- 吳沚默
- 吳繼文
- 吳莉君
- 呂少龍
- 呂文翠
- 周天派
- 周若鵬
- 命子
- 哀悼日記
- 哈拉瑞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唐辛子
- 商周出版
- 商禽
- 商禽詩全集
- 問津
- 問津:時間的支流
- 啟明
- 喪禮上的故事
- 喬治·巴塔耶
- 單人旅行
- 單德興
- 單車失竊記
- 困難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在你背後
- 在逃詩人
- 地犬
- 地球編年史
- 坂本龍一
- 基本書坊
- 報廢物
- 塗翔文
- 夏丏尊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夏慕聰
- 夏曼
- 夏曼 · 藍波安
- 夏皮南
- 夏雪
- 夜光拼圖
- 夜梟
- 夜行性動物
- 夜長夢多
- 夢中書房
- 大人先生
- 大便老師
- 大師兄
- 大樂文化
- 大藝出版
- 大虛構時代
- 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班兒子
- 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
- 大阪
- 天下文化
- 天河繚亂
- 天長地久
- 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
- 夫夫
- 夫夫:你要先去愛,一定會找到幸福的入口
- 失去論
- 失物風景
- 失落的國度
- 失落的國度:地球編年史第四部
- 奇幻
- 奧山志乃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她是青銅器我是琉璃
- 好黑
- 如何獨處
-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 如果出版社
- 如此人生
- 妖獸
- 姜學豪
- 姿與言
- 婀薄神
- 婚戀私語
- 媲美貓的發情
- 嬰兒宇宙
- 嬰兒涉過淺塘
- 字花
- 季安揚
- 孤獨六講
- 孫松榮
-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 安卓珍尼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易
- 宜春香質
- 家事哲學
- 寫作資源
- 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
- 寶瓶文化
- 尉光吉
- 對號入座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令
- 小兒子
- 小叔
- 小叔愛工頭
- 小妖魔市
- 小寧
- 小林繩霧
- 小玄
- 小西
- 小說
- 小銘
- 就爽前列腺
- 尹雯慧
- 山裡山外
- 島國
- 島嶼派
- 島/國
- 崎雲
- 崔舜華
- 工作記事
- 巴特
- 巴瓏
- 布勒
-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 帝國
-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
- 席德進
- 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
- 幫我換藥
- 幻城微光
- 廖偉棠
- 廖宏杰
- 廖炳惠
- 廖炳慧
- 廖瞇
- 廚房
- 廢棄社會
- 弁而釵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學校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甲麗
- 張芬齡
- 張詩勤
- 張貴興
- 張錦忠
- 強納森.法蘭岑
- 待續
- 後人類時代的它們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徐嘉澤
- 徐珮芬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從文學看歷史
- 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 復刻版
- 心理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辨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愛
- 恣睢麻利
- 悲傷
- 情不知所起
- 情慾列車
- 情趣
- 情非得體
- 惡女書
- 惡意的郵差
- 惡鄰依依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愛特伍
- 愛默生家的惡客
- 感官世界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們靜靜的生活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在故宮修文物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 我沒有飼料喂你的鳥
- 我為你灑下月光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紛紛的情欲
-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死
- 戒斷曖昧
- 戰國廁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掙扎的貝類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撒迦利亞‧西琴
- 撕掉羞恥印記
- 擊壤歌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放生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故事總要開始
- 散文
- 散文詩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國士
- 文學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阡陌
- 文學雜誌
- 文心
- 文集
- 文青之死
- 新世紀20年詩選
- 新加坡
- 新星球
- 新神話學
- 新經典圖文傳播
- 新經典文化
- 新編傳說
- 新蒲崗地文印記
- 新訓篇
- 於是我坐下
- 旅遊指南
- 旋轉門
- 日子持續裸體
- 日安焦慮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酒
- 日輪之翼
- 明代禁毀男色小說選套書
- 明代禁毀男色小說選套書:《弁而釵》、《宜春香質》、《龍陽逸史》(共三冊)
- 明媚如是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是誰在深夜說話
- 時光隊伍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時差的贈禮
- 晒T恤
- 暴民之歌
- 書
- 曼谷
- 曾淦賢
- 曾珍珍
- 曾繁裕
- 曾翎龍
- 曾耀慶
- 最後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後抱他的人
- 最快樂的一天
- 會飛的手
- 月光落在左手上
- 有鹿文化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朱天心
- 朱天文
- 朱宥勳
- 朱家安
- 朱惠足
- 朱翎漫遊仙境
- 李天葆
- 李奕樵
- 李屏瑤
- 李崇建
- 李智良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李漁
- 李維怡
- 李育霖
- 李良波
- 杨照
- 東華創英所
- 林俊宏
- 林夢媧
- 林幸謙
- 林文月
- 林文義
- 林水福
- 林煜軒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林蔚昀
- 林詠心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枻出版社編輯部
- 柏森
- 查理·葛利克曼
- 柯志傑
- 格十三
- 格非
- 梁莉姿
- 梅森·柯瑞
- 棄子圍城
- 楊士堤
- 楊小濱
- 楊建東
- 楊智傑
- 楊照
- 楊翠
- 樂園輿圖
- 樂天島
- 橘書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歷史
- 死神永生
- 殖民地
- 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 殺鬼
- 比句點更悲傷
- 毛毛有話
- 水ㄤ
- 水某
- 水母與搖滾
- 水煮魚文化
-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 永無止境的現在
- 求孕
- 江灝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汪其楣
- 汪民安
- 汪用和
- 沈俊傑
- 沈信宏
- 沈嘉悅
- 沉默之島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沒有時刻的月臺
- 沒用的東西
- 法國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法國翻譯
- 波希米亞行路謠
- 洛夫
- 洪世民
- 洪嘉
- 洪曉嫻
- 活人拳
- 流俗地
- 流浪者張德模
- 浮蕊盪蔻
- 浮雲與剃刀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海浪的記憶
- 游俊豪
- 游書珣
- 湖面如鏡
- 湯瑪斯·沃爾夫
-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 漫畫
- 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 漫遊者
- 潔癖
- 潘家欣
- 灰矮星
- 灰花
- 為了測量愛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烈火
- 烏亮如夜
- 無一不野獸
- 無印良品
- 無法歸類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無知者
- 無邊之城
- 煮雪的人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爸爸是怎樣練成的
- 狂言三國
- 狩野岳朗
- 猴杯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王定國
- 王德威
- 王志元
- 王意中
- 王春明
- 王榮輝
- 王鼎鈞
- 玻璃
- 現代化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琉璃脆
- 瑞蒙·卡佛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瓊美卡隨想錄
- 瓦舍小品
- 甘耀明
- 生活10講
- 生活十講
- 生活哲學
- 田原
- 男人這東西
- 男性P點高潮
- 男男自由行
- 画哲學
- 畢飛宇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當代愛情詩選
- 當代馬華小說選
- 當時間開始
- 當時間開始:地球編年史第五部
- 白先勇
- 白痴有限公司
- 皮卡忠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盛世
- 盧勁馳
- 目前勉強
- 相聲
- 看海的日子
- 眼睛的故事
- 眾神與人類的戰爭
- 眾神與人類的戰爭:地球編年史第三部
- 瞇
- 知識分子論
- 短詩300首
- 石室之死亡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科學
- 神來的時候
- 神在
- 神戶
- 神神
- 神話學
- 禁果宅配便
- 秀陶
- 科幻
- 租書店的女兒
- 種族
- 種族關係
- 窮中談吃
- 窺
- 窺夢人
- 第12個天體:地球編年史第一部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 第80期
- 第83期
- 第84期
- 第一部
- 第三部
- 第二部
- 第五部
- 第四部
-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 簡媜
- 簡體
- 米哈
- 紀大偉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字團
- 純真的擔憂
- 素履之往
- 給我的詩
- 給美君的信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綠野仙蹤
- 綿羊班女兒
- 縫身
- 繁體
- 繩縛本事
- 續集
- 羅智成
- 羅樂敏
- 羅毓嘉
- 羅浥薇薇
- 羅蘭巴特
- 羅鵬
- 美麗蒼茫
- 群像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老爸的笑聲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而又彷彿
- 耳朵
- 聖神·死人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聲音與象限
- 職場冷暴力
- 肉與肉的相遇
- 肉蒲團
- 肥瘦對寫
- 肺像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胡遷
- 膚淺
- 臉譜
- 臥斧
- 自傳
- 致美好的灰色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 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與謝野晶子
- 與電影過招
- 舒國治
- 舞鶴
- 色戒愛玲
- 艾堤安 ‧ 達文多
- 艾德華·薩依德
- 艾絲琳·埃米吉安
- 艾莉亞
- 芭達雅
- 花街樹屋
- 苦天使
- 苦集滅道
- 莊安祺
- 莎喲娜啦
- 莎喲娜啦 · 再見
- 莫言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華滋出版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華語語系
- 華語語系十講
- 菲利浦·泰爾
- 萬
- 落失男孩
- 葉聖陶
- 葉韋利
- 董啟章
- 蒙馬特遺書
- 蔡仁偉
- 蔡惠伃
- 蔡登山
- 蔣公會吃人
- 蔣勳
- 蕭寒
- 蕭蕭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藍波安
- 蘇偉貞
- 蘇東坡
- 蘇煒祥
- 虛構的海
- 衣若芬
- 衣錦夜行
-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
- 裸命
- 西方哲學
- 西班牙三棵樹
- 親子關係
- 觀看的方式
- 解憂電影院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計程車司機
- 許慧貞
- 許赫
- 評論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詩經演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說食畫
- 談寫作
- 諸天的眼淚
- 諸子之書
- 謝旭昇
- 謝旭昇詩集
- 謝曉虹
- 譚以諾
- 護家盟不萌
- 谷崎潤一郎
- 谷川俊太郎
- 谷川俊太郎詩選
- 谷蕾
- 象形
- 豹變
- 貓
- 貓頭鷹
- 貞男人
- 負子獸
- 賀淑芳
- 賴小路
- 賴香吟
- 走動的樹
- 走著瞧
- 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
- 走過愛的蠻荒
- 越娟
- 跟著寶貝兒走
- 跳水的小人
- 身體不知道
- 軍犬
- 辛波斯卡
- 辛波斯卡詩集
- 辛波絲卡
- 迷宮毯子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通往天國的階梯
- 通往天國的階梯:地球編年史第二部
- 遊戲自黑暗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達瑞
- 遠流
- 遠處的拉莫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邁可·桑德爾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那城那人那貓
- 邱妙津
- 郝譽翔
- 郭強生
- 郭詩玲
- 都是你教的
- 鄒芷茵
- 鄧力軍
- 鄭哲涵
- 鄭毓瑜
- 鄭聿
- 酒的遠方
- 醉西湖心月主人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金子美鈴
- 金子美鈴詩選
- 金庸傳
- 鍾國強
- 鐘怡雯
- 長河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開洞吧男孩
- 關天林
- 關西
- 阿布
- 阿米
- 阿芒
- 附近有人笑了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仲耘
- 陳允石
- 陳冠中
- 陳千憓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少
- 陳志華
- 陳昌遠
- 陳栢青
- 陳榮強
- 陳淑瑤
- 陳澈
- 陳玠安
- 陳義芝
- 陳育萱
- 陳育虹
- 陳苑珊
- 陳蓁美
- 陳雨汝
- 陳雪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陳黎跨世紀詩選
- 陸上怪獸警報
- 隱匿
- 隱身衣
- 隼人
- 雨花雲蕊舊月落
- 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
- 雲山
- 雲端的丈夫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靈感
- 靈/性籤
- 韓麗珠
- 音樂
- 音樂使人自由
- 音樂評論
- 頂天地
- 顏嘉琪
- 顏崑陽
- 風箏家族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食字餐桌
- 飲食
- 餡餅盒子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來西亞
- 馬尼尼為
- 馮傑
- 馮翊綱
- 駱以軍
- 騷夏
- 魚麗之宴
- 鳥嘴人
- 鴻鴻
- 麥樹堅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亞歷
- 黃俊麟
- 黃啟團
- 黃大旺
- 黃大米
- 黃寶蓮
- 黃岡
- 黃春明
- 黃柏軒
- 黃淑嫻
- 黃益中
- 黃羊川
- 黃遠雄
- 黃錦樹
- 黎紫書
- 黑暗森林
- 黑眼睛文化
- 黑色的歌
- 黑色鑲金
- 黑雨將至
- 齊格蒙·包曼
- 龍應台
- 龍陽逸史
放風◎黃仁逵
Regular price $27.00 《放風》收錄黃仁逵九十年代中在《華僑日報》、《新報》、《現代日報》所撰專欄的散文,分為兩輯。第一輯為「四百擊」,共 65 篇,均為庶民人物的精妙速寫;第二輯為「畫外音」,共102 篇,主要從生活中的人事物起興,討論藝術,尤其是繪畫的問題。《放風》於1998年由素葉出版社出版,暢銷多刷、而至一度絕版;二十年後,2018年香港文學館修訂再版《放風》,黃仁逵並為「四百擊」部分重繪全部插圖。
作者自述
黃仁逵,1955年 ,繪畫人,旁及寫作/電影/音樂,所有創作莫不來自繪畫;歸於繪畫。 一井多源;一源多井。
作者簡介
曾就讀於巴黎國立藝術高級學院,回港後一直從事藝術創作,包括寫作與繪畫等,亦為樂隊 Mininoise 迷你噪音成員。黃氏曾為三十多部電影擔任美術指導,包括《女人四十》、《秋天的童話》、《酒徒》等。曾任於《華僑日報》、《新報》等撰寫專欄。作品見於《明報周刊》、《香港文學》、《作家》等。著有散文集《放風》及《眼白白》等。《放風》獲第五屆中文文學獎雙年獎。
【預購】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套書(一套兩本不拆售)◎朱宥勳
Regular price $53.00表面上看起來玄之又玄的「文壇」,實際上是有運作模式的產業,朱宥勳以自己實際「闖蕩江湖」的經驗,和自己觀察歸納的體會,為每個想要了解這個環境的讀者,和想要闖關的創作者,提供補血能量和破關祕笈。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
靠筆吃飯,可能嗎?
想以文學創作為業的人,應該都會自問或被親朋好友逼問:「做這一行會不會餓死?」文學創作者是一個社會創作力的代表,但這個工作卻總是有著職場資訊不清、業界生存法則難辨的狀況。如果想從事寫作工作,想靠寫作維生,但卻沒有這個職業該有的職場資訊,求職網站上也沒這個選項,那該怎麼辦?
文字創作者以職場術語來說是「自雇者」,沒有工會、沒有太多同事、沒有法規規範,最重要的是沒有職場生存回報資料讓後進者了解。《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便是針對想了解文字創作領域職場狀況的人所做的田野觀察成果,給想嘗試文學創作的人、給想評估寫作環境的人、給對創作出版運作有興趣的人的第一手生存攻略,揭開種種隱而不宣的業界眉角。
本書的寫作起源於對於許多創作者如流星般消逝的惋惜,朱宥勳說:「從我高中開始寫作到現在,我見過幾十位比我更有才華的創作者。他們橫跨各個世代,無論比我年輕還是比我年長,都曾在某一瞬間,展現了我從未能及的光芒。但是,他們大多沒能繼續寫作。除了『另有人生規劃』以外,大多數的秀異創作者,都是被業界各種『俗務』給磨掉了。就連我自己,也有過好幾次放棄的念頭。我能夠繼續寫下去,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優秀。我回報這份幸運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我所知的這些江湖訣竅說出來。」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是難得的針對文學、文字創作職場的田調與生存者回報,也是寫作職涯眉角大公開,所有以往認為不可捉摸的、用「天分」、「靈感」、「才華」等虛幻詞彙架起來的上層結構,其實都有經濟運作收支損益的下層結構。透過揭露這些業界資訊,讓創作與出版成為有脈絡可供新手依循的產業,讓創作生態有清晰的面目讓新手參考。這本書寫給想要成為作家的新人:它可能會成為實用的技術手冊,讓你讀了之後充滿創作決心;也可能會成為勸退之書,讓你稍微考慮一下自己的文學夢。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
歹勢,敝圈真的好亂
就算不是從事寫作者,或多或少也都聽過「文壇」,但到底「文壇」是什麼?它是怎樣的江湖?這個詞,大概是最常被直覺地說出來,但又難以定義的詞彙之一。
在《作家生存攻略》中細細說明過寫作職場運作的眉角,朱宥勳將創作生涯十年來實際闖關經驗的具體細節毫不保留地提供給讀者後,《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則提供更為宏觀層次的文壇生態,它的結構、階級、意識形態與價值偏好,提供大家關於「文壇」這個環境的廣域地圖。
關於這系列文壇的生態觀察,以朱宥勳自己的話來說是:「『文壇』並不像某些說話玄之又玄的寫作者宣稱的那樣,只是一個幻覺;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在這本書裡,我不會談太多文學理論、寫作心法。我希望可以平實地告訴你,我看到的『文壇』是怎麼運轉的。以及,它如何吸引一代代的文學青年前仆後繼。」
這本書,就是試著將「作家」外圍的形象拆掉,試著將其還原成可理解的「職業」邏輯。希望在這樣的描述裡,可以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去理解文壇運作常規,特別是那些隱而不說、高來高去的精神密碼。
近來人們流行用「玻璃心」來形容動不動自尊就會受傷的人,如果套用這種比喻,文學人大概滿滿都是「地雷心」吧。當每個文學人心裡面都安裝了幾百個地雷,又都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面擠來擠去的時候,可以說比戰後那些未清除的雷區更加危險,新手寫作者都還沒登壇大展身手,就被詭雷爆得慘不忍睹。拆雷不如避雷,縱使隱雷處處險象環生,本書心法讓前人的踩雷經驗當作你的漫遊文壇導覽指引,穩當地踏在前人清除出來的安全道途上前行。
名人推薦
王聰威(小說家)
李屏瑤(作家)
林達陽(詩人、作家)
封德屏(《文訊》總編輯)
胡采蘋(財經網美)
馬翊航(作家)
楊佳嫻(詩人、作家)
朱宥勳
台灣桃園人,一九八八年生,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與台積電青年文學獎。
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台灣社會的面貌;長篇小說《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摸索學校教育體制的權力結構問題;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作品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分析如何用小說技術來解析世界、說服他人、洞悉讓人混淆的資訊洪流;與朱家安合著的《作文超進化》,教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只要知道人們如何思考、大腦如何運作,就能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秘密讀者》,曾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台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朱宥勳目前於「深崛萌」擔任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聯合報鳴人堂、蘋果日報等媒體開設專欄。
除魅之書
楊佳嫻
一個在文學場域(即文壇/貴圈)內被認可的作家,回溯起得到這個位置之前的經歷,通常會跟什麼有關呢?作文比賽、校刊社、國文老師,以及第一次參加文藝營/寫作班,第一次參加全國性質的文學獎,第一次遇到心儀的作家(幻滅或不),第一次投稿重要文學刊物或大報副刊(被退稿或不),第一次出書⋯⋯,幾乎是一連串操演與建設的積累。當中比如寫作班、文藝營、文學獎,在台灣戰後淵遠流長,是橫跨好幾世代作家的共同回憶。
老一輩作家會回憶他們參加官方反共文學體系下的「復興文藝營」、見到令人如沐春風口才一流的瘂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以降開始邁入自覺創作的作家們,可能參加過《聯合文學》舉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是不是依然見到了瘂弦?他是該文學雜誌的創刊總編輯),而得以見到不少聯文出版過的作家們,或許就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典範。新世紀以來,有沒有可以與之前兩種文藝營抗衡的營隊出現?
除了形制與聯文十分類似的印刻(出版社+文學雜誌)也出動旗下作家,以文藝營方式讓文學愛好者認識以外,當屬由許榮哲、高翊峰、王聰威等人組成的「小說家讀者8P」擔任導師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導師制度固然沿襲自過往大型文藝營,但是,也出現新的運作模式,可能與主事者許榮哲在耕莘寫作會的經驗有關,更為表演化、綜藝化,也更為目的化(以獲取文學獎為目標來調整作品)。我真正認識宥勳是不是在這個場合?某一年,「8P」某位小說家太忙,我曾經擔任代打,擔任「搶救」文藝營的導師。那時候,宥勳和其他耕莘寫作會的年輕人就在營內擔任輔導員。
匆匆十餘年過去,除了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小說家與文學評論家、熱心介入教育與政治事務之外,宥勳也花費很大精力,希望能「除魅」──「如何成為作家」,這在無數作家自述中總閃耀著命運與靈光的歷程,其實一點都不神祕。天分當然不可或缺,可是「作家」不只牽涉到創作,發表、出版以及其他生涯發展中的事務,它們都是具體現實的一部份,不是有才華就會自動靠攏生成的,而往往還依賴勤勞、自律,也得做出判斷和選擇。於是,誕生了《作家生存攻略》技術篇和《文壇生態導覽》心法篇的寫作計畫。
閱讀《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時,確實頻頻點頭,寫得好清楚,又坦白,每個相關環節都觸及,甚至連工時分配(假設你是一個沒有固定正職、完全依賴稿費演講費評審費補助計畫過活的作家,你必須衡量你能完成而不會擺爛或降低水平的工作量)都討論了。
其實,提出「技術」二字,已經非常牴觸一般對於文學的想像。一九三三年,章克標寫了一本《文壇登龍術》,諷刺文壇怪象,魯迅拿此書做引子,寫了〈登龍術拾遺〉,嘲笑說此「術」即做女婿之術,「要登文壇,須闊太太,遺產必需,官司莫怕」,影射當時文壇特定人士。而宥勳此書明擺著談「生存之技術」,分析「作家」的「職業生涯」之所需,也許會引來「術士」譏嘲?無論如何,在「除魅」工作底下還含藏著一顆愛護的心,期望讓後來者看清楚要走的道路,勿懷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更直白的說吧,養活自己,累積戰力,不要被騙,也不要自欺。
宥勳在本書〈後話〉中說,學習社會科學教導他「精神創造都奠基在物質基礎與社會制度上」,因此,他認為有志於文學者,不能拿文學清高的神話來自誤。魯迅談女性處境時很直接說就是要有錢,作家生涯亦如此;張愛玲把第一筆稿費拿去買了唇膏,母親說怎麼不留著紀念,但祖師奶奶頭腦清明不浪漫,錢就是要用。在我看來,文學相關研究的典範與方法持續變化中,社會科學觀念的引入,確實可以讓人不再「有系統的天真下去」(張愛玲語)。
不過,如此強調「技術」,並不意味著認為技術解決一切。宥勳提到,認知現實難堪後仍保有的「奮力追求的意志之光」,才是「真正的美善」──我想起宥勳和我都心愛的郭松棻小說,〈雪盲〉裡頭,幸鑾在海拔五千公尺沙漠中的警察學校裡教魯迅,頹唐氣息與意志之光共存,粗糙現實與敏緻心靈的角力……。
常聽到感嘆,說當前台灣文學環境很差──當真如此嗎?一方面,文學獎層級與數量都很豐富,有心通過此一管道循序發展的寫作者,練筆機會相當充足;同時,獎助項目也不算太少,縣市文化局、文化部、國藝會,甚至是以作家、社團之名募款集資成立、以協助出版為目的的獎項,林林總總,提供了專注創作、減輕謀生壓力的可能性;大學校園中,文學創作學位以及各種寫作課程,只有增加不曾減少。過去曾聽說,在文學黃金年代,哪個報社哪個出版社提供作家「基本薪資」之類待遇,寫得普通也容易成名,或書如何好賣等等,但是,追懷不可再來的社會文化條件是徒勞的,我這一代、下一代,也早不是在那樣的條件下長成。宥勳強調作家作為一份事業,應當「現在就開始」,而非「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彰顯出一份活在當下的猛進精神。
最後,我想起從「搶救」文藝營到前幾年聯文文藝營都玩過的,把文壇知識變成遊戲,考驗你對場域熟悉到什麼程度──你能分清楚「王德威」、「王浩威」和「王聰威」嗎?你能說出「張耀升」、「張耀仁」和「張耀」的創作有什麼差別嗎?好了,即使搞清楚這些且如數家珍,認真看待每一樁來到眼前的機會,「戲棚底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確實場域內占了個位置,也未必能夠成為偉大的作家(這個詞彙是否太古老?但我仍信仰),視野、教養、品味、氣度,介於天生氣質與自我培力之間,難以說清楚卻又確實存在、決定了創作者高度的那些,恐怕仍是「技術」之外、值得看重的關鍵面向。
宥勳《作家生存攻略》替有志於文學視野者廓清想法,打下基礎,之後,不妨再讀一讀至今仍然難以取代的高階文學教養書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內外兼備,天地合補。
推薦序
文學也是一門生意,而你責無旁貸應該升官發財
胡采蘋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我邊看邊哈哈大笑。我多次向別人提及,朱宥勳簡直就是一個賣文學的生意人,這套書再一次證明這件事情。
我對文學只能說是外行,但卻看了很多日本小說,尤其是直木賞和芥川賞的作家。在許多描述作者與編輯關係的電影或日劇中,我隱約窺見那是一個有序的文學產業機制,直木賞、芥川賞只是其中一環,整個產業機制穩定向市場供應高質量的作品,養成了龐大的讀者群。可以想見,日本成名作家的生活品質,會比台灣作家好上不少。
這就是「產業化」的差別。華人社會受到儒家教育的影響,講到讀書人的詞語幾乎都很窮酸,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十年寒窗無人問,生活已經夠慘,文人之間還彼此相輕,最是負心讀書人。當一個文學家好像生活注定很窮,還要被同行討厭,終究走向心理變態的道路(笑)。到底誰想要過這種生活呢。
時序進入現代,事實上,行動網路的發展拆解了大眾媒體的影響力,懂得溝通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決定者。大量新型內容透過手機傳送給每個個人,網路貼文、搞笑影片、推播訊息,內容產業到了百花齊放的時代,一個短篇貼文或者一個迷因圖,所能發揮出的病毒傳播效應,才真正是洛陽紙貴,一字千金。
無論在政治上、在商業上、在各種領域,數位內容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懂得用內容溝通的人,就掌握了下一個世代的傳播權力。喜愛文學的你,當然是其中最有機會的人。我在中國生活十年,前六年是財經新聞記者,然而後四年卻因為行動網路的革命,成為了數位事業部門的主管,這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轉變。
這也是我喜歡朱宥勳的原因,他非常缺乏一個傳統儒家讀書人的窮酸氣息,深知文學也可以是一門生意。我非常著迷於他告訴我的一切生意經,沒想到現在他把這些生意經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幫助每一個人瞭解,如何將對文學的喜好發展成一門生意。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作家,或者有更多元化的事業可以經營,未來無限。
宥勳將這套書寫得像是一本電玩通關密笈,從最基礎的文學入門工作開始細談,你該怎麼「踏入文學這一行」,該如何計算自己的薪水,怎麼安排自己的工作,去哪裡找尋客戶與現金流來源。這套書讓一個喜歡寫作的人,能夠系統化的理解,該怎麼將單純的寫作喜好,轉化為一部「職場機器」,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從技術層面到心態準備,幾乎是一部文學產業分析了,書中的舉例尤其讓人哈哈大笑,帶有宥勳個人對台灣文壇的針砭,那也是一種文學評論。
我是一個資深的財經內容主編,在財經新聞中,有一種「職場分析」是深受讀者歡迎的文類,例如「建立你的人脈存摺」、「如何爭取加薪」、「怎麼向上管理」,這類問題幾乎是點閱率保證,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中更上層樓。這套書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份「文學天分者的職場分析」,是完全合格的財經報導,我希望它也能受到歡迎,因為我並不那麼認同每個人都要活得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事實上我相信善於文學者,能在下一個世代的每個領域發光。
內容永遠打動人心,而你得有更豐富的生活資歷,才能不斷深入人心,獲得共鳴。現在就開始吧,各位作家。
推薦序
在完整地圖解鎖之前
李屏瑤
《仙劍奇俠傳》是我人生第一個沉迷的遊戲,當時的電腦應該是龐大的486主機,開機就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遊戲的畫質跟解析度,完完全全是時代的眼淚。玩家藉由主角李逍遙的視角,學劍求仙、斬妖除魔,在花花世界遊歷了一遭。
多年後我看見ptt上有一則笨版貼文,談自己的遊戲經驗,此篇被傳頌萬千,原貼文者最後被尊稱為「十里坡劍神」。沒有玩過《仙劍奇俠傳》的人,可能不太懂此文的奧妙。十里坡位於遊戲初始的村莊外,玩家因為找不到出發的船,一直沒有成功觸發遊戲點,誤以為村莊這區域就是遊戲的全部。於是玩家每次開遊戲,就到十里坡努力打怪,等到發現有船可搭,已經在初始區域練到71級、練成了「劍神」。
在讀《文壇生態導覽》時,我突然想起十里坡劍神的故事。如果在起步之前,或是在困頓之時,能夠先讀過理想的攻略/導覽書,也許不必要的損傷會小一點。
小時候出門郊遊都要提前一天收包包了,何況是考慮一場終生的志業?
我從二〇一一年開始獨立接案,範圍挺廣,寫採訪、接文案,也一邊寫劇本跟小說,第一版本名片的稱謂是「文字工作者」。相較起許多早慧的作者,我出版第一本書《向光植物》已經是二〇一六年的事,剛過三十歲。當時的總編輯夏民對我說,他覺得三十歲之後才出書是好事,雖然稍晚,但人會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三十歲後才出書的自己有沒有比較成熟,優勢是,好歹出過社會,遇過一些難解之事,知道組織裡的無所施力。從組織離開,成為個人接案者後,在生涯各種明面暗面的擦撞中,能夠努力避免折損到自身的核心,讓書寫繼續。
總之,在出書前我有過幾年時間,能夠用採訪者的角度觀察各種現場。場合眾多,也許是一對一的人物專訪,也許是擔任對談紀錄,或者是公開座談、書展現場。偶爾還會想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者,他們漸漸不再寫了。近似於宥勳在《作家生存攻略》裡的提到的,他一路見過幾十位秀異有才華、橫跨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可能另有人生規劃,或是被俗務所拖磨,最後沒能繼續寫作。
不再寫的原因我未能確知,我嘗試打撈一些片段。例如剛出版第一本書的作者,很緊張地跟我說,他覺得文壇很可怕。或者有個更常出現的提問:文壇到底是什麼?也有一個作者,認為新書發表會結束後,好像就結束了,書就跟丟進深井的小石頭一樣。或者是,另一個新作者,告訴我他天天都會google自己的名字好幾次,想知道大家都怎麼討論他。
以前我會安慰對方,沒有文壇。你所恐懼之物,比較像是都市傳說。
後來我慢慢發覺,欸,好像有。但這個壇並非想像中的虛無飄渺,而是一個看似扁平、卻又立體,像是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組織圖。宥勳在書中有段精準的歸納:
「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
倘若早點有這本書,在已經過去的許多難以深入談話的現場,我便可以推薦給慌亂的寫作者。讓他們更理解「作家」這個職業,應該可以降低一些轉職率,少去許多無謂的碰撞。
此書是給正在初始台地的新手們,關於未來地圖的揭示。遊戲剛起步,許多區域尚未解鎖,至少可以看出版塊的雛形。憑藉著這場導覽,新手們可以知道旅途的可能方向,往某處走有路,或者是此處可轉彎,而非東南西北不堪行。
至於書中提到的生態,我想簡單補充一些女性視角(當然又不完全那麼女性,畢竟以我的外型已經避開了一些狀況),作家是一個職業,在職場中會遇到各形各色的人,可能會聽到奇怪的傳聞,或是遭逢某些難以脫身的情勢。創作者當然不乏性情特異之人,作家就是一個職業的選項,若遇奇人,那是性格問題,不用冠以作家的光環。在一般社會中該開啟的警覺心跟判斷力,請記得還是要開啟。
看了再多攻略跟導覽,就像看遊戲直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下海走一遭的體驗。在某些人眼中這個生態可能像是《飢餓遊戲》,即便如此,你也需要理解遊戲邏輯,原著告訴我們的其中一個啓示是,不能將所有人視為敵人,你需要真正的朋友。我也見過將文壇視為一切,眼裡只看得見長輩跟資源,睥睨同輩之人。我不覺得那是唯一解,規則也不見得如此單一,只能說,祝福。
我其實很欽佩十里坡劍神的毅力,他把單一技巧跟空間玩到極致。面對未知的地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除了傳統的RPG世界,現在更多的是像《薩爾達傳說》那樣的開放空間,任務在走,升等規矩也有,但你依舊可以拋開主線,去做你覺得新奇有趣的探險。我也還記得玩《最後生還者》的過程,最感動的一幕是走在荒蕪的鬼鎮,抬頭看見非常美的夕陽。
創作終究是很個人的事,初始的武器,不,應該說,直到最後,你的武器就是你的文字。以文字前進補血加心升等,文字是你立足的一切。請抱持初心,活到最後。
【預購】城市裡,有時候(Sometimes in the City)◎61Chi(譯者:Daniel Teitler)
Regular price $35.00有時荒謬,有時麻木……
有時掙扎,有時妥協……
致城市,還有城市裡的我們
「這世界大體有兩類人,其中一群渴望被記住,另一群則等待被遺忘。將人從其中一種漸變為另一種,城市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城市生活,是現代人的普遍經驗。即便每座城市的型態不同,身處城市帶給人的疏離感、無力感,卻是多數人都曾有的體會。
繼《房間》、《台北小日子》後,擅長描繪城市的漫畫家61Chi,再度以台北作為筆下主角,用詩意的筆觸,捕捉這座城市最寫實的樣貌,精準呈現都市人日常的寂寞、無奈、荒謬、妥協。
任明信、李屏瑤、神小風、陳又津
HOM、安哲、甜蜜生活、紙上行旅
——圖文界新生代指標創作者.共鳴推薦
【內容摘錄】
有時一起,有時自己
城市裡,有時候……你會回到一個人。
城市裡,有時候……不知道哪裡才是真正的家。
城市裡,有時候……你不會好好照顧自己。
有時荒謬,有時麻木
城市裡,有時候……你得妝上你的社交臉。
城市裡,有時候……選擇實在太多了。
城市裡,有時候……我們活像隻老鼠。
有時掙扎,有時妥協
城市裡,有時候……需要習慣被拒絕。
城市裡,有時候……你選擇了安穩但不自由的生活。
城市裡,有時候……人們為未來下注。
本書特色
◎全書採裸背穿線裝訂
整本書以一篇漫畫搭配一句話的方式鋪排,讓讀者在一頁圖像、一頁文字間,穿梭遊走61種「城市裡,有時候」的情境。
不同於常見的漫畫敘事,作者特別使用如同電影長鏡頭的手法,來處理無對白的畫面。運用特殊的分鏡,在每回3-9格的有限框線內,營造時間分秒流瀉的感受,帶給讀者新穎的漫畫閱讀體驗。
好評推薦
城市裡,有時候……能跨越圖像與文字。
「只是尋常生活影色,持續流宕的空間場景,透過她的畫筆,如一首首動人的獨立民謠隨機播放;這些冷暖交錯的視線,單格撥放的瞬間,有漫遊時戴上耳機的抽離,與意外在廣播裡聽見時,巧遇的熟悉。」——任明信(《你沒有更好的命運》詩人)
「城市裡的各種大小擦傷,在61Chi的漫畫裡,成了我們賴以存活的事物,那片刻的壞,有一天會成為好,那是她的藝術。」——神小風(《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作家)
「61Chi捕捉了城市生活中,讓人惱火、喜悅或意外的魔幻時刻--那是我們確實看見、卻總是忽略的永恆場景。」——陳又津(《準台北人》小說家)
「推薦給都市女孩的畫集!」——黃柏花(「甜蜜生活」插畫家、「愛治文具房」創辦人)
「短短幾格畫面道盡生活的百般無奈,而真實人生確實是由千萬個看似無聊又荒謬的片刻構成。與其說這本漫畫訴說城市裡的片刻,在我看來更接近人生的縮影。」——鄧彧(「紙上行旅」插畫家、設計師)
「61Chi總是能用獨特的筆觸,捕捉到最細膩的生活片刻。」——HOM(《大城小事》系列漫畫家)
61Chi
臺灣高雄人,漫畫、插畫、平面設計三棲的自由接案者,擅長並關注城市題材。
至今自費出版同人誌漫畫十餘本,作品《房間》於2014年1月正式出版,獲2015年日本外務省第八回國際漫畫「優秀賞」、2015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入圍作品。《南方小鎮時光》獲2017年金漫獎跨域應用獎、《台北小日子》獲2018年金漫獎最佳單元漫畫獎。2012、2014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台灣館參展漫畫家、2018年台灣文博會Talent 100 年度新秀。2016至2017年間,分別前往捷克(庫倫洛夫的席勒藝術中心)與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藝術駐村各三個月。
網站:61chi.weebly.com/
FB/IG:61Chi Art (@61Chi)
譯者簡介
Daniel Teitler(唐念德)
生長於美國紐約州,大學時期因為結識台灣女友,而開始學習中文與中國文學。以主修古典鋼琴取得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學位,2009年起居住在台灣的新北市,工作內容包含英文教學、英文顧問、中英文翻譯、鋼琴教學與演奏。
E-mail:daniel.teitler@gmail.com
【預購】111封寄不出去的情書◎大潘
Regular price $22.00跨越生死的 不是愛情 是我心裡已化為彩虹 最燦爛的痛
「P.S.我愛你」真實翻版
17年的感情,換來111封寄不出的信
最後留下一人,只為了帶給全世界更多力量
著名心靈導師,大潘。
在伴侶逝世近五年後流浪三年多,終於走出人生課題,
決定將經歷集結成冊,希望能幫助更多喪親受傷的心。
而作者巧妙將不同時空的故事交錯成織,
更令讀者不禁反覆探索於生死之題。
一起生活了17年半的男朋友,在2011年3月9日忽然離世,我的世界因此崩潰。
因為事發突然,完全沒有一丁點心理準備。當時唯一的反應就是哭,地裂天崩式的痛哭。
17年半的相處,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們本來的打算就是這樣兩個人地老天荒的過一輩子,連退休後要怎麼過日子都準備好了。
同性戀伴侶相處的環境跟異性戀是有差異的。
因為我們多了一份來自社會的壓力,能夠走到一塊不容易,真的走得下去的就必須有面對社會壓力的勇氣。
因為我們真的相愛,而且是在很困難的情況下走到一塊,所以很珍惜大家一起的日子。這樣走著走著,完全沒有徵兆之下,忽然就走到了盡頭。
痛,是可想而知了。
好評推薦
◆王增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讀完這本書,我久久無法自己,我何其有幸,能接受這份大潘和他的伴侶用生命完成的禮物!這是一本直接凝視死亡、重新看見生命的書寫。大潘伴侶的驟逝讓他踏上一段刻苦銘心的重返自我之旅。我們如何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超越死亡的詛咒,看見永恆的可能?大潘的故事提供一種可能,屬於我們的答案仍須我們自己去找。
◆吳瑞元/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權教育小組輔導員、基層教師、前向日葵成長團體帶領人、同心坊發起人
大潘真實的書寫與巧妙的伏筆布局,打造了既有家庭倫理鄉土劇的風格,又穿插偶像劇般的吉隆坡夜色與虐心場景,寫出許多華人個體、家庭的共同處境。希望這本書能協助陷在親人驟逝與失落情緒中的人,提供療癒與同理的支持。
◆莊粹萊 /北德薩斯州大學 退休名譽教授,性文化與性學學者
通過真實的筆觸,描述了摯愛伴侶的突然離世,展現了馬來西亞男男同性戀鮮為人知的隱秘世界。共感於一位男同志內心的掙扎,以及如何面對世俗的要求並從中學習自我療傷的心路歷程,是作為讀者少有的體驗。
◆曾毓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任文教主任、副刊主任
大潘的文字展現了「安安靜靜很大聲」的力量。他寫出中年同志喪偶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場生命中的生死教育。當你失去最親愛的人,當你走過悲傷的幽谷,唯靜靜依然給人一鼓沉著的力量。
作者自序
這本書除了寫愛情(從轟轟烈烈的熱戀,到互相殘殺的分手,再回到一起,一起在愛情和生活上學習、前進,然後平平淡淡的,也是柴米油鹽的過著,更是把對方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過著),更重要的,也是我希望借助這本書讓讀者一起思考的是:人類可以如何較輕鬆的面對生死(因為死亡不是一件壞事),生死教導了我們什麼,生命何為,我是誰。
書裡所有提到的事情都是真實的,都是我們倆一步一腳印的生活歷程。他去世之後,我相信他還是一直伴著我,和我一起走出傷痛的困境,走向生命更深處。
書中「你」均指我的男朋友,讀者不妨把全部篇幅看成一系列的信,在這些信裡,我給他寫下我一路走來的感受。我想,當我們真的那麼愛一個人,這個人便跟隨我們一生,不管他(她)是否還活著。
書分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從我和他認識開始,第二條從他去世開始。我把這兩條線索以交織的方式呈現,因為這兩部分都往一個很燦爛的方向走去。這,也是我對生命的看法:生命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絕對燦爛的(問題只是我們怎麼樣看待這事件)。這番話,我特別想對那些在生命中失去所愛(不管是伴侶、家人)的人說:死亡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每一篇的標題都寫明這篇是在他去世前還是去世後的故事。這樣大家閱讀時就比較有時空感。
我希望這本書對一些有同樣經歷的人有所幫助,特別是仍然深陷於離喪之痛的讀者。
Letter 1 離開三天
醫生在急救室裡替你搶救的時候,我還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我走出急救室,忽然感覺這個世界只剩下我自己一個人了,你不在了,你竟然不在了。
Letter 2 離開一個星期
你母親就說話了。她很冷的說,你去世後,她要拿回她孩子的財產……
Letter 3 認識一天
其實在泳池見到你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二個多月之後的今天,你把電話號碼交給我的時候,我說我一定會打電話給你。
Letter 4 認識十五天
才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把自己的一生都聊了。我覺得我好像愛了你一輩子……
Letter 5 離開一個星期
假如我繼續待在我們的房間裡,繼續跟不存在的你說話,我會瘋了,我一定會瘋的。
Letter 6 離開二個星期
雖然我一直都是比你容易快樂的人,可是你走了,我還是幾乎活不下去,我都要瘋了。
所以,還是你先走好,我還挺得住,我替你把原來是你的那份痛也挺下來,一直走到我們再見為止。
Letter 14 認識五個月
冷戰了三天,看你一個大男人都難受三天了,就夠了吧……
我坐到你身邊,輕輕拉著你的手。你的眼淚一下就從眼眶裡湧出來,卻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不斷的點頭。我說:「不哭,不哭,我們以後不吵架了。」
Letter 20 離開二個月
你走的時候,因為走得很匆忙,什麼話也沒有留下。後來查看時才知道,你的記錄裡居然寫得清清楚楚……
Letter 25 認識二年九個月
我們在一起的二年多來好像都是在吵架、分手、又復合,然後又吵架、又分手、又回到一起。
我發現我們一直在轉圈子。
Letter 32 離開三個月
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我的傷心難過來自什麼地方。
也許我們傷心只是因為習慣了這個人,因為害怕寂寞,因為無法培養情感獨立?
Letter 34 認識四年
這次的聚餐,是在我們分手半年之後。
你這次很冷靜,看著我,然後吐出幾個讓我吃驚的字:「我有癌症。」
Letter 43 離開八個月
你怎麼可能不在了?我想,我一定在作夢了,便一直催著自己醒來。夢沒有醒過來,卻漸漸發現,原來這個噩夢才是現實……
Letter45 認識六年
你搬回來後,每次面對我們之間產生的矛盾時,我便問自己:「是堅持衣服要放在籃子裡重要,還是快樂重要?」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Letter 46 離開一年六個月
一年裡,流淚的次數漸漸少了,也漸漸習慣沒有你的日子,更貼切的是,接受你不在了。
我想,你的離開是我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所以,我決定離開這地方。
離開,除了要走上另一個更燦爛的道路,也為了放下你。
Letter 56 認識八年二個月
鼻癌痊癒後,你重新上班了,但是到要坐飛機兩個小時的米里……
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你忽然覺得受夠了,你便回公司辭職,然後我們駕了車從米里到汶萊,然後沙巴,再掉頭再開回去米里,足足花了一個星期。
Letter 70 認識十一年十一個月
是收到簡訊的聲音。我不經意瞄了一眼,竟看到一些曖昧的字眼……
冷落你第三天,你哭著說:「不會了,再也不會了。我這一生就跟定你,其他人都不要了。」
我也知道,我這一生,從我們在一起開始,就是你的。
Letter 76 離開二年三個月
你在的時候我就這樣犯了很多錯,
可是謝謝你一直陪著我,看著我犯錯,然後繼續站在我身邊,看我成長。
我這一生的燦爛,都虧欠你了。
親愛的。
大潘
出生在馬來西亞,父母是種香蕉的農夫,童年幾乎都的熱帶雨林旁邊度過。一生都在找尋自己,念完高中之後,不想跟其他人一樣為了生存而生活,便很努力的賺錢,然後到美國念深海潛水。畢業后在亞洲工作了好幾年。然後忽然覺得這不是自己要的,便回到學校,到德國柏林語言學院念書,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找尋“我是誰”的答案。回到馬來西亞,忽然遇到了心愛的人,覺得找到了自己,便為這個人留了下來,兩個人開開心心的維護著一段生死相許的愛情。待在馬來西亞的這些年,主要在旅遊業,因為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得行業。同時也教書、作社會工作,偶爾寫寫文章,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心愛的人照顧好。
十七年半后,愛人忽然逝世,離開這個瘋狂愛著他的人。靈魂在虛幻中流離浪蕩了一年,便決定放下工作,再次離開馬來西亞,繼續尋找自己。在外的日子,便是讀書、思考、探討生命的意義。
【預購】對照記 【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全新增訂版】散文集三(1990年代)◎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8.00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
首度收錄張愛玲未完成遺稿〈愛憎表〉以及〈笑紋後記〉、〈紐英倫……中國〉
張愛玲
百歲誕辰紀念
全新增訂版
張愛玲走過悠長似永生的童年,攀越蜿蜒崎嶇的成長,隨著時間加速,急景凋年遙遙在望,每段刻骨的記憶也化作閃現淡出的蒙太奇,在她身上烙下寂靜的印記。《對照記》是張愛玲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已屆遲暮之年的她,用歲月的持重,憶往昔的蒼涼。本書不只收錄了張愛玲珍貴圖文的體裁「對照」,也是青春軌跡與臻熟技藝的風格「對照」,更是她將人生緻密梳理後的告別「對照」。伴隨張愛玲時而喑啞、時而溫柔的聲調,一趟屬於她的「尋根」之旅已悄然上路,而所有她沒說過與未及說出的故事,都深埋在張迷心目中的這個應許之地……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華麗緣【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散文集一(1940年代)◎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6.00爬滿了蝨子。
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中國作家之列。──【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家】陳子善
特別收錄張愛玲第一本散文集《流言》初版手繪插圖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每個張迷心中都有一個張愛玲,但褪下作家光環的她,又是何種樣貌?若非她自己提起,我們無從得知她三歲能誦唐詩、七歲完成首部小說、九歲立志當畫家。當別人還在學校裡學藝術,她則已然在藝術中品味生活,享受微風中的籐椅、欣賞雨夜裡的霓虹燈、伸手採擷枝枒嫩綠的葉片……《華麗緣》是張愛玲創作黃金時期的散文結集,不同於小說創作的蒼涼冷峻,她的散文恬適豐沛、細膩精闢。無論是聊音樂,論愛情,還是談自己,她慣以感性拾掇美好光陰,用文字拼貼瑣碎青春,而我們早已在一篇篇華麗的文字中,與最真實的她結下了不解之緣。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紅樓夢魘【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9.00張愛玲: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
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在浩瀚的文學長河裡,研究紅學的作品多如繁星,卻惟有張愛玲,才得以體現《紅樓夢》的冠前絕後。這部經典名作不僅澆灌了張愛玲的無數青春,更是「張派文學」的脈絡師承,也是她不懈追求的理想之鄉。於是她一擲十年,用獨有的感性、緻密的考據,歷歷細數《紅樓夢》中開枝散葉的豪門親族、錯綜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精巧繁複的細節書寫,引領我們深入體會曹雪芹的創作匠心。《紅樓夢魘》可說為張愛玲開啟了一場玄妙入神的文字體驗,也替文學史刻下兩代文豪千絲萬縷的跨時代對話。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海上花開【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8.00我常常替它不平,總覺得它應當是世界名著。
海派傳人筆下的海派傳奇,影響張愛玲創作最深的作品!
導演大師侯孝賢改編拍成電影,榮獲金馬獎評審團大獎!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樸齋心裏熱得像熾炭一般,
卻關礙著小村,不敢動手,只目不轉睛的呆看;
見她雪白的面孔,漆黑的眉毛,亮晶晶的眼睛,血滴滴的嘴唇,
越看越愛,越愛越看。
清末的上海,是金錢與情欲交織的魔都,在租界一隅的娼館「長三書寓」裡上演的諸般情節,看似光怪陸離,其實都是浮世眾生相的隱喻。男人們留戀這裡的萬種風情,女人們沉溺那處的虛情假意,彼此各懷鬼胎,緣起緣滅,終究沉淪。張愛玲以精準的文字完美還原清代才子韓子雲的吳語章回小說《海上花列傳》,更針對原作中的晚清服飾和風俗文化做了詳盡的詮釋。本書不僅是張愛玲對於近代文學史的重大貢獻,更是一代經典傑作的浴火重生。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半世紀前,胡適先生為《海上花》作序,稱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滄海桑田,當時盛行的寫妓院的吳語小說早已跟著較廣義的「社會小說」過時了,絕跡前也並沒有第二部傑作出現。「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不如說是方言文學的第一部傑作,既然粵語閩南語文學還是生氣蓬勃,閩南語的尤其前途廣闊,因為外省人養成欣賞力的更多。
自《九尾龜》以來,吳語小說其實都是夾蘇白,或是妓女說蘇白,嫖客說官話,一般人比較容易懂。全部吳語對白,《海上花》是最初也是最後的一個,沒人敢再蹈覆轍──如果知道有這本書的話。《海上花》在十九世紀末出版;民初倒已經湮滅了。一九二○年蔣瑞藻著《小說考證》,引《譚瀛室筆記》,說《海上花列傳》作者「花也憐儂」是松江韓子雲。一九二二年清華書局翻印《海上花》,許菫父序中說︰「或曰松江韓太癡所著也。」三年後胡適另托朋友在松江同鄉中打聽,發現孫玉聲(海上漱石生)曾經認識韓子雲,但是也不知道他的底細,輾轉代問小時報專欄作家「松江顛公」(大概是雷瑨,字君曜),答覆是《小時報》上一篇長文關於韓邦慶(字子雲),這才有了些可靠的傳記資料。胡適算出生卒年。一八九四年《海上花》出單行本,同年作者逝世,才三十九歲。
一九二六年亞東書局出版的標點本《海上花》有胡適、劉半農序。現在僅存的亞東本,海外幾家大學圖書館收藏的都算是稀有的珍本了。清華書局出的想必絕版得更早,曇花一現。迄今很少人知道。我等於做打撈工作,把書中吳語翻譯出來,像譯外文一樣,難免有些地方失去語氣的神韻,但是希望至少替大眾保存了這本書。
胡適指出此書當初滯銷不是完全因為用吳語。但是到了二○、三○年間,看小說的態度不同了,而經胡適發掘出來,與劉半農合力推薦的結果,怎麼還是一部失落的傑作?關於這一點,我的感想很多,等這國語本連載完了再談了,也免得提起內容,洩漏情節,破壞了故事的懸疑。
第三十八回前附記︰
亞東本劉半農序指出此書缺點在後半部大段平舖直敘寫名園名士──內中高亞白文武雙全,還精通醫道,簡直有點像《野叟曝言》的文素臣──借此把作者「自己以為得意」的一些詩詞與文言小說插入書中。我覺得尤其是幾個「四書酒令」是卡住現代讀者的一個瓶頸──過去讀書人《四書》全都滾瓜爛熟,這種文字遊戲的趣味不幸是有時間性的,而又不像《紅樓夢》裏的酒令表達個性,有的還預言各人命運。
所以《海上花》連載到中途,還是不得不照原先的譯書計劃,為了尊重原著放棄了的︰刪掉四回,用最低限度的改寫補綴起來,成為較緊湊的「六十回海上花」。回目沒動,除了第四十、四十一回兩回併一回,原來的回目是︰
縱翫賞七夕鵲填橋 善俳諧一言雕貫箭
衝繡閣惡語牽三劃1 佐瑤觴陳言別四聲
代擬為︰
渡銀河七夕續歡娛 衝繡閣一旦斷情誼
第五十、五十一回也是兩回併一回,回目本來是︰
軟廝纏有意捉訛頭2 惡打岔無端嘗毒手
胸中塊「穢史」寄牢騷3 眼下釘小蠻4爭寵眷
改為︰
軟裡硬太歲找碴 眼中釘小蠻爭寵
書中典故幸而有宋淇夫婦幫忙。本來還要多,多數在刪掉的四回內。好像他們還不夠忙,還要白忙!實在真對不起人。但是資料我都保留著,萬一這六十回本能成為普及本,甚至於引起研究的興趣,會再出完整的六十四回本,就還可以加註。
1. 即「三劃王」。
2. 流氓尋釁,捉出一個由頭,好訛人。
3. 書中高亞白與尹癡鴛打賭,要他根據一本春宮古畫冊寫篇故事,以包下最豪華的粵菜館請客作交換條件。尹癡鴛大概因為考場失意,也就借此發洩胸中塊壘。
4. 白居易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寫擅歌舞的家妓。
【預購】怨女【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1.00往往都有種說不出來的惋惜。
張愛玲深刻探討女性命運和兩性心理的代表作
曾改編拍成電影
在燈光紅紅的房間裡,十八歲的銀娣坐著撕扇子上的筋紋,想著她嫁的人永遠不會看見她。她恍然這整場婚姻就是個騙局,以後一生一世都得在台上過,腳底下都是電燈,一舉一動都有音樂伴奏。為了在漆黑前路見到一絲亮光,銀娣不僅珍惜和小叔單獨相處的短短剎那,更不計毀譽捉住放手一搏的機會……
《怨女》描述一個女子被困在金錢與道德的枷鎖下,橫亙一生的哀愁積恨。張愛玲稍稍褪去早年的犀利凝鍊,更嘗試拓張文學格局。在不同筆法轉化中,縱然命運擺弄無可迴避,終究留下掙扎的班班心跡。
名家推薦
王德威、林郁庭、蔡登山 傾情推薦!
《金鎖記》的七巧那樣決絕乖戾,其實是張愛玲人像畫廊中的例外。反倒是銀娣,陷身於不清不楚的生命情境,才真正演出了人生的脆弱與寒涼……對張而言,銀娣的悲劇應不在於她接受命運的擺弄,而在於她始終企圖超越她所受的束縛。──【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
《怨女》成於中年旅美期間,改寫自張愛玲英文原著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同竄紅上海的短篇〈金鎖記〉,皆敘述蓬門碧玉嫁入豪邸含怨以終的故事。隔了歲月與時空的美學距離,原為西方讀者書寫的《怨女》以長篇格局展現張氏走出中國、進入世界文學史的企圖,實不可小覷。──【加州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林郁庭
寫出一個女人的憧憬、掙扎、失落與絕望,層層地剝去繁華的外衣,較之《金鎖記》,更見人性的蒼涼!──【文史作家】蔡登山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小團圓【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7.00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張愛玲滿載一生愛與哀愁的最後遺作
兩岸三地熱銷突破1,000,000冊,即將改編電影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回憶不管是愉快還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種悲哀,
雖然淡,她怕那滋味。
她從來不自找傷感,實生活裏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光就這麼想了想,就像站在個古建築物門口往裏張了張,
在月光與黑影中斷瓦頹垣千門萬戶,一瞥間已經知道都在那裏。
童年,對九莉來說是一場永遠醒不來的夢魘,獨留背影的母親、疏離的家族、炎涼的世態……她冷峻孤傲,卻又敏感脆弱,繁盛與腐敗在她成長的歲月裡流淌,她無一事能忘,於是將之化為斐然的文采,卻意外招來纏繞半生的孽緣……《小團圓》是張愛玲登峰造極的小說代表作,她用徹骨的冷寫下熱燙的愛,讓所有在人生中粉墨登場的角色悉數「團圓」,燃燒最美好的時光,留下最孤寂的餘燼。現實中的張愛玲始終未能「團圓」的蒼涼,卻意外成就了作家張愛玲的圓滿。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半生緣【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Regular price $28.00【預購】善遞饅頭(二版)◎孫梓評
Regular price $24.00善遞饅頭,sentimental諧音:傷感,剛好是整本詩的伏流。
此為孫梓評第四本詩集,收錄2003年至2012年詩作集結,以流年編排,有別於上一冊《你不在那兒》的短詩型式,啣接自《法蘭克學派》後的長、短詩作,短僅三行,長則百行。藉由偶爾凜冽,偶爾幽默,有時敘事,有時寫生的殊異風格,暴露不知如何對他人訴說的心室風景。細究傷感之所從來,並非因為時間流逝,而是,日子總不可避免地逝去了,在那當然之中,是否也有什麼原可避免的傷害靜靜發生?
好好過日子,就像「善遞饅頭」。
我認為孫梓評超前的氛圍,是將原本無可掌握的靈視,藉由字詞本身的氤氳,將其物質性(字音、字義、字形等)揮發到極致,以實現的。那些專屬當代的字彙,怎會沒有社會意識呢?每首詩每個字都在與這個島嶼此時代喊話互動,指涉匯流無數的文本海洋;唯讀者可能或被酷炫的節奏韻腳所欺騙,或被甜美趣味的技藝所遮蔽,而無從覺察。在那些幽深的無法理解的跳躍之間支撐著的是怎樣的張力?可能就是那意義潛藏之所在了。——詩人 鯨向海
孫梓評是用火製冰的人,用感應熱烈的直覺,寫出能瓦解文字表面張力的詩。——詩人 湖南蟲
孫梓評
一九七六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著有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
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
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
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
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
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
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
另有童書與少年小說《花開了》、《爺爺泡的茶》、《星星壞掉了》、《邊邊》等四冊。
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
與吳岱穎合編《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繪者簡介
郭鑒予
一九八二年生,英國愛丁堡大學插畫碩士,作品散見各類型媒體,以及獨立出版刊物。
chienyu0507@gmail.com;www.chienyukuo.com。
鯨向海
孫梓評散文作品的基底是優雅,然而,孫梓評的詩並非完全等於散文,他的詩還有優雅之外的什麼。譬如,孫梓評是使用雙關語諧(近)音字的愛好者(他曾在第三本詩集裡發明了「心寂如墳」這類驚人成語),此詩集最後一組詩〈暴力的幸運〉:「你是靜靜小湖泊/我鹿過/揭穿一些苔痕」也十分慧黠地指「路」為「鹿」,竟獸身成動詞。諧音雙關本來就有點「暴力」,強迫更動字詞慣性原意,將其改頭換面,卻又讓人一眼認出受害者的樣貌,因此常常「幸運」地帶來中獎般的精準效果。又如寫〈遇可疑人物〉,最後卻是:「讓我們祕密扭轉他的臉/像對待一名可移人物般親切」——本色天真的孫梓評簡直是個好奇寶寶,拚命移動了宇宙裡可以懷疑的事物。
他還是個冷面笑匠。〈空旅行〉這首詩裡開頭便說:「舊金山很舊嗎,上海是哪一座海?」通篇籠罩於對各個地名令人發噱的不斷質疑之中:「鹿特丹有鹿嗎,慕尼黑是哪一種黑?」解構了時下對「旅行」的概念。甚至把這些地名異化成為品牌與物慾:「我坐在挪威的森林,靠窗/翻開手中的里斯本/喝著牙買加」,微微嘲諷了這個消費時代的惡習。他也在貌似正常的詩中突然表明:「恐怕我將來不及向你坦承/我如何殘酷花朵/或者也曾淪為一盤醬油」。如此突梯滑稽的意象,讀完讓人果然忍俊不住抱怨「幹嘛醬」。他嘗說:「神祕一直沒來,神祕就成為了便祕。」他的詩句就是這樣在神祕之中大搞便祕,噗哧好笑吧。
孫梓評也比一般寫詩者更重視標點符號的運用。他詩中屢屢出現大量使用冒號的技法:「這些都:/被放棄了。」「在此之前:/陽光巡邏彼此的眼」「在此之後:/晨間的藍撫摸疲憊的窗」「用最靜默的喉嚨大喊:愛」等等等,冒號是潛台詞的欲言又止,承接的卻是一種結果宣布,答案揭曉之快感。
其「不避韻」,趣味搞笑,諧音雙關與顛覆標點符號的等等技法,皆間接反應了當代日常正悄悄進行的詩意革命。孫梓評努力把這些一向被視為油滑平庸的雕蟲小技提升到詩學的層次,非僅玩玩而已。很少人把孫梓評拿來和唐捐或楊佳嫻比較,但他們確實都是中文系的(驚)。楊佳嫻和唐捐當然都是各自有所突破的學院詩人,孫梓評也不遑多讓。身為副刊編輯守門人原本應像是「真正的警察」,明辨許多文學上的正義;但他寫起詩來卻如同「業餘的罪犯」,尺度很大,忍不住就會出手搞破壞。這種反差簡直就是白天當警察,黃昏之後即變身為夜賊。另一個反映當代詩意的特色是:他的詩風一向裝置著大量物體,這本詩集也不例外。如「幾款甜美的礦物與黎明」這樣簡單一句,輕巧改變了事物的性質,將抽象具體化。這樣的甜美是繁複的。「幾款」又有商品的意味。這些礦物與黎明是同一個品牌的事物呢。乃是神的製造了。他的詩就是這樣充盈著當代物質的精神狀態,彷彿專門收集那些物體的魂魄入詩。甚至乾脆大聲宣布:「我們終於也可以用物質互相安慰了」。從舊時代的眼光來讀,你當然可以說是一種反諷,不過我有時也懷疑他是認真的。
「壞掉了。」善於理解物的孫梓評,對於物體的各種故障狀態因此特別感傷:「雲朵是已逝去靈魂的形狀」;時常哀悼對那些壞掉的事情的無能為力:「煙火是天空唯一的剩餘∕晴朗過度使用」。相對於我個人物質生活的貧乏,孫梓評猶如一個帝王,他的聖諭是這樣的:「總會再度織起的──織物般的我們∕離別後各自拖曳遙遠的線」。熟知許多特色的唱片光碟,奇妙的甜食飲料,材質美好的衣服鞋襪,他收集各式各樣的杯子,知道哪裡有適當的停車位,哪有可以去的餐廳與海岸,飽漲著對此世界的各類知識,既懂無印良品也懂紀念品,同時理解品牌與沒品。他的三首禮物詩:〈時間送給夜晚的禮物〉,〈夜晚送給鐵塔的禮物〉,〈房間送給時間的禮物〉可看出他在抽象概念之間遞送物體,或者物體本身之抽象化的敏銳靈光。所以他要我們「聆聽時間體內的金屬性」,並指出「你的沉默是金∕我的微笑是銀∕在計時器裡彼此祕密撞擊」;至於「她按下熟悉的號碼∕把自己傳真給遠方的花園」這種把人體物化的做法,是他與此時代的物共存的藝術吧。他因此發現了「樹木和麻木一起∕尖叫的圓」,相信「安東尼」能夠「拯救句點,一鍋冷湯∕沒有保存期限的下雨天。」在〈夜間製冰〉這首詩裡表示:「堅固的友善∕是儲冰式空調系統」。他問「你是否仍懷念某人∕牢記某一杯熱茶的下午」,彷彿用物體的瀰漫擴散來取代人與時間;「他不是沒有信仰∕神,是他的隱藏檔」,這是他發明的雲端科技了。
他更是熱愛為萬物命名的人:「鹿面女孩」、「關係油漆」、「惡日」、「一種稱之為快樂的科學」、「遼闊的色情」、「海邊警局」、「寓言式嘶吼」、「一次性雲朵」……他夢遊的國境到處是稀奇古怪的新品種。他也偏愛扭轉、突變物件的狀態:「甜蜜的罪」、「生病的刀」、「沉默的湯匙般的擁抱」、「指間彈奏的菸灰般的鍵」、「一個人靜靜歡呼的午夜球隊」、「鋒利的預感」、「後設的甜」、「波動的廢棄物」等等。此類名詞與形容詞的發明,並非只是記憶中素材的聯想,而更有創造性的思維,超越性之觀念。更不用說他「飛機莽撞過雲」或「等待一聲遙遠的霧笛∕輕輕割破海峽」所捕捉到的奇妙動詞了(這樣討論下去可能沒完沒了,在此打住)。或者有人質疑,這些創意算是個人遊戲嗎?我認為孫梓評超前的氛圍,是將原本無可掌握的靈視,藉由字詞本身的氤氳,將其物質性(字音、字義、字形等)揮發到極致,以實現的。那些專屬當代的字彙,怎會沒有社會意識呢?每首詩每個字都在與這個島嶼此時代喊話互動,指涉匯流無數的文本海洋;唯讀者可能或被酷炫的節奏韻腳所欺騙,或被甜美趣味的技藝所遮蔽,而無從覺察。在那些幽深的無法理解的跳躍之間支撐著的是怎樣的張力?可能就是那意義潛藏之所在了。
以上可知孫梓評有命名癖,冒號癖,諧音癖,押韻癖,冷笑癖,也有戀物癖……他喜歡總結說:「我一定是有病的。」老覺得自己一定有病,也太有病識感(insight)了吧,他應該還有「覺得自己有病」的癖。我在醫院裡工作,屢屢遭遇那種試著說服我自己沒病的患者,難怪孫梓評不需要住院,因為他完全知道自己是有病的,那麼,他是怎樣治療自己的呢?
曾經有個同為創作者的朋友在線上問孫梓評:「你為何喜歡文學創作?」孫梓評淡定答:「我沒有喜歡文學創作啊。」對方只好說聲:「真是失敬了。」然後匆匆結束了話題。孫梓評如此徹底遠離詩學傳統,古典氛圍,他只是不贊成把詩當成信仰吧。雖然著作繁多,他強調自己更喜歡閱讀,睡覺,吃飯,聽音樂與看電影——或許不過是想逃避「創作對他來說確實不是最愉快的,但卻又明明是他最擅長的」之窘境?此其中許多的猶豫與矛盾,孫梓評的姿態是擺很低的,他寫作的領域雖強大地橫跨小說散文與詩,但他仍難免偶爾示弱,悲觀,感到厭煩與徒勞。讚美他時,他會虛虛地說:「我不長進的人生,也只能藉此得寸進尺了」。〈夢遊人小抄〉(他第二本詩集的另一首詩)上都是這樣記載的嗎?在夢中善遞饅頭(sentimental)地率千軍萬馬,統馭另一世界,乃百尺竿頭,咫尺天涯之王,卻總是知道如何「沉默地對彼此尖叫」,從同一個枕頭上醒來面對現實:那數著饅頭(物)遞嬗的日子。
且讀他二〇一二年收入詩集唯二的兩首詩之一:
山谷懷憂的午後
相思樹警戒
溪的傷口乾涸
身體適合被穿越
因為 霧是沒有道路的
真的沒有道路了嗎?孫梓評正式邀請讀者們加入他的夢遊人俱樂部。
【預購】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劉定騫
Regular price $27.00鯨魚在星夜下翻身
我們在城市裡流亡
我站在這裡
沒有翅膀也要
揮動手臂
命運常有陣風
有人被吹開
就從此散落
我知道你或許
再也不會回來了——〈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
劉定騫第二本詩集《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共分為五輯:失物招領、無人之境、逢魔之時、夜晚都知道、歲月的歌。
脈絡是在整理成冊的時候察覺的,才理解這些詩原來是我這兩年來走過的狀態痕跡。
失去親人、情感裡的混亂、家庭的衝突、自我懷疑的絕望,於是開始有意識無意識的討探命運與生命的關聯。
人,怎樣才算活得真實?
這些日子以來,我無時無刻都在對話,與外界、他人、自我和時間對話,試圖去理解生命的連結。
對他人有謊,對自我是否一定真實?
為了與世界維持運轉,我們用了多少謊去說服自己。
謊與真實之間究竟在哪個界限能被明瞭?
你曾經怨恨你遭遇過的痛苦嗎。
當自己孤身在那無盡洶湧、無際無岸的海洋航行的時候。
《獨帆之聲》中,Donald對著幻影說:我寫不出我未到之處的故事。
所以,當我們回身,又該如何看待那曾激起的無數浪花?
在我拋去羅盤之時,才彷彿明白,那些謊與真實,都是為了存活與愛。
劉定騫
一九八六年生,喜怒無常的咖啡吧台手。
在「騫言」擔任編劇。寫散文、寫詩、寫故事。
聰明的很慢。
著有詩集《失對白》。
www.facebook.com/DingCianLiu/
Instagram:dingcianliu
他的虛張聲勢沒要讓誰讀懂
徐珮芬
在不可考的年代,臺灣真實存在過一本叫做《怎樣交女朋友》的書籍,上頭告訴你虛張聲勢的方式,是表情痛苦地詢問身旁的妙齡女子:「妳有萬金油嗎?」(切記,表情要痛苦)。
而我與定騫的認識,可以回溯到兩人都還熱衷於在批踢踢詩版發文的時期,那時便對這個帳號十分有印象:「嗯,很會呦。」
見了面之後,發現他是很會,然而,不會的事更多。
他不會在詩裡召喚鋪天蓋地的災難、哀痛欲絕的場景或缺席的正義。他的詩安靜寬廣,偶爾讓我想到(溫柔時的)海子:
想寫一片風景給你
讓你在字裡躺下
寫了陽光就溫暖
寫了風就涼
上一次讀到這樣像蜂蜜蛋糕的情感,大概是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徹給小林綠的那段承諾:「春天的原野裡,妳一個人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全身毛茸茸的像是天鵝絨,眼睛圓滾滾的。然後對妳說:『你好!小姐,要不要和我一起玩打滾吶?』……」
我曾經犯下一個奇異的錯誤,就是當面跟作者本人說:「欸,你的作品少了讓人不安的東西。」那個時刻,我無疑是倨傲的,忠誠信仰著唯有張愛玲或莒哈絲之流的暴戾與決絕,才是能唱進讀者耳朵深處的曲調。
後來我覺得慚愧了,當讀到定騫詩集裡這樣的句子:
太陽在地上畫出一個黑色的我
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會說,作者的詩中似乎有好多個鐘面,大小不一,有的造型復古;有的潮到出水,有的會在徹夜未眠的清晨,不合時宜地跳出一隻巨大的布穀鳥。
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不會走。
仔細讀定騫的詩,你會看到對時間的「執著」──更精確地說,是追緬。這些句子,像是出自一個理應無憂的少年,無暇的眼神中,竟有種看盡離合、既來之則安之的坦然,讓你看著想哭。而作者把人弄到想哭的時候,彷彿就會羞赧的搓手,眼睛沒有在笑:「我是被剩下來的人,度過剩下的一生」
不得不說,作者的自棄程度,真是我見過的人中數一數二的強大,或許因為這樣,他的語言也跟著直接起來:「不想見的╱卻總是在無可避免的場合無處可逃╱想見的╱卻再也見不到」 。這樣的寫法,在我看來可以說是粗糙了,卻更襯托出他用一顆真正活著的心在寫字這件事。
我懼怕技藝落到空心的人手中。我相信作者害怕的事比我更多,所以他握筆的時候相當溫柔:
我只是
想抵抗
長期的恐懼
試圖成為自己的白血球
你我都知道,人在恐懼的時候會莫名地笑,或是虛張聲勢地張牙舞爪(神啊,你到底要在我們身上設下多少惡意的機關,而人類要寫多少詩,才能傳達微弱的抗議之情?)。
始終讓我感到格格不入的部分是,作者無疑是個浮躁的傢伙(如果你跟他深談過就知道我所言不假),卻總能寫出如此靜謐的詩。有些句子,甚至只能讓年輕無憂的女子容身,彷彿他在真實世界中所面對的挫折與磨難,在他的字裡,都隨著高飛的風箏離開了地面。
令人厭倦的
從不是絕望的毀天滅地
而是至高的恐懼
它一直在那裡
上一本書的名字「失對白」重新降生在這本詩集裡,我不知道他想要表達甚麼。或許這是他虛張聲勢的方式,或許只是一個無心的玩笑;但我並不覺得作者有希望過誰真的讀懂。
追抑或趕,能由誰辨認出來
漉漉
閱讀詩集電子檔的時候,窗外正響著「臭豆腐~」閩南語的叫賣聲,心裡像膝跳反射般自動播放諸如「燒肉粽~」、「修理紗窗!修理紗門!」的廣播,閩南語錄音反覆播放的叫賣,是現在少數還富含古早情懷,又不刻意營造的風情。
我想起那次在鄉下四線道的大馬路旁,也擺著這樣一座攤車,攤車旁一隻黑狗持續向路的一頭眺望,佇立著,無視來來往往的車輛,只在深藍色小貨車出現時,才奮起追趕一段,追不上了,又悻悻地回到路旁。我看著牠幾番往返,不禁想,牠嘗試追趕的究竟是什麼呢,藍色小貨車象徵的,是需要被驅逐的恐懼,還是主人曾經的背影。
或許對我來說這本詩集也是這樣,內容透著一股很熟悉很熟悉的氣息,我像禁不起幻視的黑狗,每每看見影子就要起身。
劉定騫第一次跟我說詩集名稱要取為「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時,開玩笑地補了句,書名長一點看會不會賣得好一點,但看完裡頭所有的詩後,我其實可以理解這個長達13個字的書名,是恰恰好地貼切,關於表露出來的即便已經是謊言了,仍需要虛張聲勢。例如使我印象深刻的那幾句「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例如天賦/例如溫柔」、「我只是害怕自己/沒有太多表面的傷口/不值得讓誰/相信我痛」、「不管我將石子扔得多麼用力/仍無法激起多少漣漪」,至於字句在詩集裡確切的位置,這是讀者才能探究的樂趣。書名便正如詩集整體透露的氣氛,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既是熟悉、也是防禦。
或許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們那幾次奮起,究竟是為了追上、還是驅逐。那些使我們抗拒又渴望迫近的,終究化成四線道上偶爾出現的一輛深藍小貨車,我們虛張聲勢地追趕,又棄而轉身。
或者就把故事都留下
劉芳婷
和定騫相識在開店之初,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記憶裡,他逆光的身影佇立門前,笑容如鄰家男孩般親切,毫不做作的自然問候好像我們並非初次見面,而是久別重逢。平易近人原來能到如此境界,這讓天生內建距離感產生器的我,發自內心地深深欽佩。
定騫的人,是清朗秋日的樹林。氣溫微涼舒爽,陽光斑駁散落帶來些許暖意,茂密的枝杈交錯掩映,雖看不清全貌,但置身其中倒也自在。風吹過,有些綠堅決端立枝頭,有些轉為金紅,也有些承受不住時間的重量,就從此墜落。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臉書訊息閒聊之餘,偶爾他也傳些尚未發表的作品讓我先睹為快。他的人與他的文互為表裡,一面是細膩溫暖,一面是頹唐失落,卻呈現同樣善感。當困囿於生活的牢籠,回憶是無法再現的美好和遺憾,現實是不斷掙扎於生存的泥淖,日復一日,找不到一個位置好好將自己安放。於是他只得持續不停的寫,寫出的字成為深植的根綻裂於時空縫隙,騰挪出喘息的空間,盛裝滿溢的情感。
定騫的詩,是暗夜海域中風雨飄搖的孤島,薄霧綿延纏繞,景色暈成一片濃淡深淺的灰階,彷彿稍縱即逝,又彷彿永恆。面對命運的莫可奈何,他拾綴過往經歷的細節片段,藉文字刻鑿出點點星光,在暗夜中潛行。
一切不忍告別的,都被化作簡單卻錐心的字句乘載了傷痛;破碎是他,倔強是他,溫柔是他,守候是他。無論日常或是幻夢,坦誠抑或自欺,所有虛張聲勢的謊,都是為了正視探究自我與這個世界,理解何所謂愛與真實。
【預購】邱妙津日記(上、下冊不分售)◎邱妙津
Regular price $44.00內容簡介
書背為特殊設計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年輕小說家邱妙津自死於巴黎,得年二十六歲,聞者莫不唏噓。其先後出版的作品如《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至今仍傳誦不絕,獨特的文體、寫女同志的熱烈情慾、真誠率直的筆法,對年輕一代的創作者啟發甚多。
忽忽又已過了十二個年頭,人間干支走過一輪,如今讀者們終於能看見在她1989?1995年日記中宛如她《蒙馬特遺書》未收錄的小說細節與生命內裡,與直面生活的思索。
我們不只再一次見到其中驚人的生命能量與早慧才氣,也看到她在時間中忍熬傷痛與沉澱靈魂的證據;更看到她其他作品中環環相扣又相互推翻的,對於愛與死亡的辯證的源頭。其中也包含她學習與進行創作構想的軌跡。
作者簡介
邱妙津
台灣彰化人,一九六九年生,一九九一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前往法國,留學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床組,一九九五年六月日在巴黎自殺身亡,得年僅廿六歲。
邱妙津多方面的才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充分顯現,曾以〈囚徒〉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說文學獎,並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除了寫作,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的心理輔導工作、雜誌社的記者,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三十分鐘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歡》。
一九九五年六月邱妙津驟然辭世掀起了台灣文壇一陣驚愕,隨即造成一時風潮。同年十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書中的「拉子」、「鱷魚」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習襲用的自我稱號。最後一部作品《蒙馬特遺書》更由導演魏瑛娟搬進劇場,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
主要著作有《鬼的狂歡》、《寂寞的群眾》、《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
目錄
★2.1990年日記(98篇)
★3.1991年日記(90篇)
★4.1992年日記(30篇)
★5.1993年日記(18篇)
★6.1994年日記(40篇)
★7.1995年日記(58篇)
內容連載
一九九一年
六月九日
畢業了,我也把一切結束了。把所有的垃圾都丟出去後,卻也不知道以後要怎麼活下去?很悲哀,真的是不知道以後要怎麼活下去,一點概念和想像都沒有。到頭來,從前花了那麼大力氣經營建構的生命景觀,對我卻完全沒有真實感,它們似乎是整個建築在逆反我生命須要的點上,我不知道怎麼面對我的生命須要,它在痛徹心肺地揪扯我,它在告訴我我活著最想要的就是「被愛」。我不知道要如何繞開它去鋪展我原先設計好的生命華麗圖象,我不知道繞開它所完成的生命圖象對我有什麼意義,我更不知道要拿什麼作力氣去投向未來的圖象,而如果誠實地面對它又不知如何才能不虛幻地捕捉到它?
到底什麼才是「真實」?這四年行李裏裝滿了垃圾,不知道為什麼原本撿回來如此珍視的寶貝都會變成虛幻的垃圾?我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穩定的「真實」?為什麼在珍愛一個東西時必須同時想像如何推卸它虛幻化後的責任?根本沒辦法為任何愛的選擇負責,它總是不要我負責,我不知道為愛和生命如何負責。
活著充滿被他人的「否定」,我體內最美最重要關於愛的生命力不斷地被我所愛的人否定,她們否定我愛的權利,而我原本又是如此強烈地具有「要去愛」的傾向,這麼多的否定就幾乎是否定我的存在,使我變成更熱烈渴望被肯定「能愛」的人。
好喜歡F,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怎麼會這麼喜歡她?愈進入她愈發現她與我的少交集、無關性,但卻喜歡她愈多,她的個性對我愈來愈具魔性,像海洋般廣闊、無限包容,她身上的女性似可一直深入而溫柔地含納,這就是她使我無限深陷不可自拔的魔性。她也正以她完全的與我相異撞擊著我,她開啟我離開我自己的座標去體會生命的價值,她整個生命都在顯現另一種赤裸、自然、樸素、平易的價值給我看,與她的生命相比對,我的生命是那麼虛假、贅冗、華而不實、大而無當。她幾乎一無所有,所有的意義都是靠她赤手空拳掙來的,在她的世界裏沒有靠別人這種想像。我完全相反,我什麼都有,所有的意義都是靠別人給我的,但唯獨缺乏靠自己可以活著的真實感。相形之下,我的存在顯得多麼軟弱可鄙。
她的眼睛、她的裸體、她的靈魂、她的聲音,這幾樣東西加起來等於一個女人對我的全部意義。我渴望獲得這樣一個完整女人的意義,我想要擁有一個完全屬於我的女人。她可能永遠都不能欣賞我、不了解我,她可能永遠都沒辦法產生獨特靈魂的強烈愛的意義、自己種在我愛的苗園裏,但是我必須儘早放棄期待從她身上得到這些。我所能從她身上獲得的是擁有一個完全屬於我的女人,並且我能刻劃她的靈魂,但不會刻劃成我所要的樣子。
我相信只要我自己的生命意義挺拔起來,我就能豐富她生命的意義,我一定能為我這個心愛的女人注入靈魂的,並且我將完全擁有她的靈魂和身體。她身上有著太肥沃會與我緊緊連繫的品質,她根本一點都拒絕不了我,我對她是唯一的闖入者,她絕不可能忍受趕走我,而她的溫柔又是那麼致命地吸引我去侵入她。只須要我對她多一點耐心,她對我多一點承認。
生命必須重新「歸零」,讓它重頭長東西。
六月十日
從今天起我必須開始對自己負責,我必須開始有責任的觀念,開始訓練自己承擔屬於我的責任:前途、家庭、愛情、經濟。我要變成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關於前途,我仍然必須如計劃踏上自我成就的孤寂路,我必須先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之後,我才能夠對別人負責,我才能獲得自由選擇我所要未來的權利。
關於愛情,我不能期待它太多,我要明白它不可能給我全部的幸福,我只能理性地任它安靜地長大,太多熱情的澆灌只會使它夭折。如果我沒學會好調和理性和熱情,我就永遠無法獲得恒常平靜的幸福。
關於自我負責,我相信只要我去過一種我自主選擇來的生活,我就會有動能和意志去負責。它並沒有那麼難,我的意志薄弱是由於我被逼迫去釘在一種我之於它無能為力的責任上。
關於記憶,我說過只有藝術能真正安慰記憶,再強烈悲傷的記憶都成為藝術的最佳材料,對藝術的愛就是對記憶之悲的忠貞了。在藝術之前只有強者才能存活。
關於時間,它的全部存在都要是為了藝術。
六月十二日
擁有愛情的日子就是這樣,平凡無奇,在一點一滴瑣事中累積情蘊,悠緩和中板行船,然而踏實寧靜,接近真實。
從前渴望插進現實,如今渴望真實,彷彿只有真實才能治療我心靈的病痛,只有真實才能治療我心靈的空虛。然而真實到底是什麼呢?真實就是藝術就是愛,真實就是我想要過的生活,就是我想要有的人與人的關係,就是我想要奉獻自己的工作,就是主動進入時間裏。
這四年裏常常嚴重缺乏真實感,主要撞向我的時間的:學校課業和勉強屬於我的情人,之於我都虛妄得可怕,前者是被硬塞進來的(社會和我個人成長的歷史軌跡完全錯開相關性),後者則是我硬塞進去的(對方和我的須求也無法接合),我生命的主動性不斷地生而被挫、奮而軟弱,從別的旁枝處補給後,又被這主要的工事壓榨乾,而這種乾涸完全是單向循環,規則是:我完全無法從它們身上獲得熱情和意義的補給,卻必須為了倫理上的責任維持它們的運轉而不斷給予熱情和意義。所以我總是走向乾涸和不真實。
到底什麼樣的生活能給我真實感呢,我也沒有把握,什麼東西能真正治療到我心靈的病痛呢?也許是恢復我生命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不要再被那麼強烈地否定和維持地挫折,完全被我目標「無化」的存在,強迫性扭曲自己進入意義的結構,難這樣的結構之前我是完全沒價值的,然而我卻「必須」不准停止地表現我的價值,所獲得的是獎狀式抽象懸掛的價值,再也不要這些了。
須要就是真實。我的歷史創造了我獨特的真實,全部因我而面對我獨特的真實就是誠實。除非徹底放棄歷史的真實,衝上嶄新的超越界;之外就是意識型態支持忍耐和等待;不幸則逐漸墜入被「否定」所運轉而「自我否定」的毀滅裏;幸則衝躍進被須要的真實所引導主動創造幸福的過程之中。
F,我的女人,我要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你身上,你不知道我體內為你貯存的愛有多巨量深徹,你不知道我多渴望能專注地去愛一個人,你不知道你對我的溫柔接納是我多大的恩情。我要洗淨自己,對生活的時間變換一種想像,修訂所有的生活習慣,重頭賦予我生活新的心理情調和充滿愛的內容,我就只要愛你。
六月十六日
如今什麼是我的真實呢?我渴望真實,我現在心裏的聲音告訴我: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只有沿著真實走才不會被架空。不斷地去愛而不被愛就會被架空││這是總結四年經驗下來而不知道為什麼的首要法則。~\愛是一種交互作用的平衡反應,一輩子記得好嗎?永遠不要再犯這種可怕的錯誤。它是平衡的藝術,絕非個人秀。
把那兩樁虛假被架空的愛都丟到垃圾桶,愛著那兩個女人的生命荒謬得可怕,真的荒謬得可怕,我將自己最珍貴的愛交給別人,任其踐踏,任人對我殘忍。她們先天就可能擺脫不來愛我的責任,是我自己選擇這種痛苦去愛的生命形式,等到把自己掏空、痛到極點了,我自己愛的意志會自動粉碎,徹底由內心產生無關性而絕然地脫落。不能怪別人不珍惜,這是雙方先天結構的問題,也是我所選擇與現實妥協暫時滿足欲望的方法,它毋寧是種生存的手段,我得自己承擔起被架空的責任。我已經乾枯了,我還必須對別人負責嗎?誰來體恤我、為我負責呢?││沒什麼,各人負各人自己的那份責任,不願再對她們有一絲軟弱更不再須要完全誠實,刀子快速劃過快速擦乾血跡,乾淨漂亮,只剩簡單的人際法則,她們怎麼也不能再影響到我,只向記憶尋求愛的終極意義吧。既然沒有愛,就只剩優雅了。
我要面對我生命全部的真實,以後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往強的方向走,以能負擔起生活和愛的全部責任為目標,二十五歲前做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像個漂亮的T.B.。
至於愛,要慢慢地減緩對愛激烈的渴掘,把「因須要而愛」的成份慢慢還回去,用輕鬆的態度悠游其中,平靜地讓它像空氣一樣存在,付出的愛像「呼氣」,汲取的愛像「吸氣」,一切都要很自然,不要激烈不要痛苦。自己的生命要自己承擔,然後讓愛人慢慢地進入生命的每一氣息中。
六月十七日
形象之美是那麼容易消失,只有靈魂質地的力量才能牽擊住兩人之間的愛。智慧、天真和溫柔是三種最動人的靈魂之美,其它的文采、形象、物質都是虛妄的。有時候不知道什麼叫愛,只知道要去愛,又怕愛的感覺會隨時消失,心裏常想我就要為她作犧牲的這個人值得嗎?這真是個痛苦的問題,如果連這次都不算愛那我就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愛嗎?從前太渴望了,就只是要去愛,以自己愛人的自發性為恃,但真正獲得後又因失去追求的趨力,害怕自己不能繼續在愛的狀態裏。
六月二十五日
過去的種種就都讓它自然流過,流進記憶的河裏。關於失敗的愛情,要記取教訓獲得成熟,關於別人,要努力給予別人意義。從現在起要努力開啟新的現實,在新的希望裏建築新的真實感。
(我的生活沒有編年史。從來沒有重心,沒有道路,沒有軌跡。我的生活中有些遼闊的地方,大家都要我相信那兒有個什麼人,而那不是真的,沒有任何人。)
也許就要背著這樣的感覺體一生,在這種悲傷空虛沒有真實感裏走過整體時間,但是沒有關係,總有希望總有獲得。還要奮鬥下去,不要浪費生命。
六月二十六日
太多關於愛的傷害了,總是一樣的,不能持久的傷害。厭惡極了這些傷害,為什麼總要有這些無聊的傷害?這些傷害破壞盡了愛原先所累積起來全部美好的東西,因為它們愛變得如此虛妄,完全像幻影般的東西。從前的山盟海誓,如今所愛的對象竟變得一點都不值得愛。
這似是個性裏根深蒂固的壞毛病:不斷地背叛自己的感情。總是讓自己進入一個無可救藥會崩毀的循環裏,最後讓自己對這個循環完全無能為力而必須放棄。總是委曲自己,沒辦法和對象討價還價,力量用盡了就得自己走開。總是這樣的結構。
F啊F,你雖然是這麼單純、什麼也不會了解,但是全世界只有你是完全屬於我的,只有你是我被准許討價還價,如果不疼愛愛你還能疼愛誰呢?
關於愛,除了F這麼柔軟的部分外,幾近麻木硬化。
六月二十七日
從現在起,要撇開愛欲的問題,開始問自己之於生命的其它部分:創作和生活,我還想獲得什麼,要怎麼做才能獲得?
關於愛欲的問題,只剩下意志和快樂兩部分了,這完全是我自己個人的問題。這個部分我花了太多時間和心血去思考、體驗和經營:個人生存的基本狀態就是殘酷孤寂的,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面對它更多或累積力量面對它。而關於「幸福」,它的理型態晶體並不存在,毋寧更像與生具來的幻覺,「幸福」是佈滿過程裏俯拾即是的瞬間,它不是什麼里程碑似的天國屏障,越過或抵達之後就可全部得到或免於心靈病痛,完全沒有這種烏托邦。任何東西都須要靠內在力量裏的愛和意志創造出來,沒有內在力量就什麼也沒有。
之於我,「愛欲」只變成選擇一個合適對象的問題,然後創造一種「真實連繫」。什麼是「真實連繫」,就是我之於我和我的情緒、期待和須要可以真實地被接納,並且能自然地獲得良性回應,而在廣闊的時間裏自由地作深入結合,形成生活裏不可取代的具體連繫體。像我與妹妹的關係就是最好的例子。
剩下的直指我生命基本不安的,就是「負責」和「自毀」的問題。選擇一個人之後,如何承諾能持續在這種選擇狀態內,並且拒絕其它更能滿足的可能性?另外,當自己某階段的內在結構要爆破時,如何讓自己保有力量仍去維持那種關係的正常運作?
在客觀性上:F個性的柔軟及女性愛的天賦,能在「愛欲」上完全接納並回應我,她甚至是一個會等待和守候我一輩子的女人。基本心理體質上,她容易滿足、快樂,面對世界是獨立且能自我負責的,情緒面積以及與世界相關的內容物凝縮到最小,所以能在對世界最少的要求下,維持最精簡的自給自足系統,這對我而言是片「堅實的地」。但是她不是我關於女人想像的原型,她沒有想像的基礎了解我,自己進入我的靈魂裏和我對話,不能在知性上對我作藝術的回應。她的形象之美或身體的吸引力或許不能支撐我源源不絕的熱情。她所想望的世界圖像和我的之間在細節上若非大量衝突就是會錯開,兩人難作具體的連結。
七月四日
深入這樣一個人是神祕的,我所發掘到的「溫柔」是可怕的,它超乎一切之上地突顯出來,成為支配我感覺情緒的唯一勢力,且溫柔又喚醒溫柔,無限衍生下去,這溫柔自身的質地和意義到底是什麼?彷彿那是我最想要從人類身上獲得的一種東西。「溫柔」的深度是可怕的,它激發我強大的熱情和意志,以及產生熱情的意志。
「溫柔」它的性質到底是如何?它似乎可無限含納一個人,沒任何佔有、否定、推斥、摩擦或關於力的作用。代替相對強勢的「外化」回應,它不是以對等或低階的方式並處,而是用無限包容和貯存消化的方式,完全和平併吞你。它彷彿是個儲能和休息系統,不是屬於釋能和活動的系統。
我在想生命中孤獨和流浪的狀態,之於我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須要?過去全部的孤獨和流浪都像是一場錯誤,除了為逃避,我從不曾真的要過它們,它們塗在我的時間上的就是「虛無」兩個字。
之於任何感情的責任都不要再逃避了,深深體會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根深蒂固地建築在此,真實就是這樣,屬於我獨特的真實必須被清晰地標出版圖。
不要逃避,就是要負責任。
七月七日
與F的結合,彷彿強力地根植在女性大地上,她給我的東西是如此穩定、堅強、飽實、可靠。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真實的結合感,與另一個女人,我夢魅以求的「女性」。到底為什麼對女性的渴望這麼深,少了這個東西就如飄萍般不安騷動。我從她身上得到的是什麼?進入整體的女性意志深處,她給我她絕對、唯一的熱情,她的專注、母性、溫柔、女性的堅強,以及靜謐的內在世界和安定如磐石的感情大地,更重要的是向我展示一種精確如幾何般具永恆性的生活模型。
女人,除了語言、行為可表現的現象之外,等於更多的神祕,那裏才是真正的她。
【預購】愛妻◎董啟章
Regular price $27.00有一天,如果我不在,你要如何記憶我?是留著我的身體?或者保存我的記憶?
未來世界,精神與肉體的界線消解。
忠誠或背叛,不再取決於自由意志?
「愛」,還存在嗎?
「愛」是超然的本性,還是機器的運算?
人與人,能互相理解嗎?心靈,能彼此融合嗎?
因為「愛」,我思故你在?還是你想故我在?到底是我做夢遇見你,還是夢中的你想念我?
繼《心》、《神》後,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突破性長篇小說,創作最終極的精神融合,掙扎於人性與人工之間。
一個「愛妻」的故事,一個在現實與虛幻之間,精神與肉體的「背叛」和「出軌」。
大學教授送別作家妻子前往英國劍橋旅居,擔任「駐院作家」,兩人開啟長達一年的書信往還。同時間,教授帶領女研究生探討妻子小說創作中的「愛與性」,發現當中隱藏著自己從來沒有留意到的面貌。
在研究過程中,女生挖掘作家的潛意識,無意中觸及教授夫妻關係中的秘密,自己亦陷入戀情危機,跟男友日漸貌合神離。
女生的男友是年輕劇作家,陷於創作瓶頸,沉迷於法國耶穌會會士德日進的靈性大融合思想,妄想互聯網是人類精神連結的終極歸宿。
被思念、病患和工作壓力所困擾,教授漸漸失去對現實的把握,無法從虛構與幻想中走出。妻子和女生的身影互相重疊,迷離莫辨,再加上跟舊日女性知己的重遇,以及跟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年輕科研專家YH的邂逅和交往,令教授掉進了難以自拔的感情漩渦。
然後,YH向教授提出,可以幫助他利用數據重構和意識下載,創造一台寫作機器,前提是邀請教授的妻子……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代》榮獲「第四屆香港書獎」。2011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簡體版)榮獲第一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2014年獲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2017年《心》榮獲「第十屆香港書獎」。2018年《神》榮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
著有《紀念冊》、《小冬校園》、《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家課冊》、《說書人:閱讀與評論合集》、《講話文章:訪問、閱讀十位香港作家》、《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雙身》、《名字的玫瑰》、《講話文章Ⅱ:香港青年作家訪談與評介》、《V城繁勝錄》、《同代人》、《名字的玫瑰》、《The Catalog》、《貝貝的文字冒險:植物咒語的奧祕》、《衣魚簡史》、《練習簿》、《體育時期》(香港︰蟻窩)、《第一千零二夜》、《體育時期》、《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對角藝術》、《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致同代人》、《學習年代》(《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篇)、《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美德》、《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衣魚簡史: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Ⅱ》、《心》、《神》、《愛妻》等。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廖偉棠
Regular price $26.00漆黑的鋼鐵環繞太平洋流轉
有的風堅持激盪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有的風堅持擁抱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這是一本寫給香港,以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的情書」――廖偉棠
楊澤、楊佳嫻、韓麗珠、鴻鴻、高翊峰、董啓章、馬家輝、房慧真 至情推薦
2019年4月9日,在公園裡看著孩子們遊戲的廖偉棠,從手機收到香港佔中九子「罪」成的消息,而寫下這首詩:〈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
「雨在待命,雨在抗命」
一讀揪心,捍衛自由的意志如雨如水,柔軟卻強韌,抽刀難斷。
「有的風堅持激盪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有的風堅持擁抱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這兩句寫著當時的香港,也寫出後來的香港。他們是堅持激盪的風,是堅持擁抱的風,不畏犧牲,逆權起義,他們以手足相挺,以忠誠相救。
幾度在新聞畫面前怒不可遏的廖偉棠說:「把我從仇恨之淵中拉出來的,是義士們對香港的熱愛之情。」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收錄廖偉棠2017至2019年詩作精選136首,包括多首組詩。同時收錄五幀廖偉棠拍攝的照片,意象豐盈。寫詩近三十年,廖偉棠在這本詩集中跨古典越現代,有國念有家繫,有本格有實驗,唯躍然於字裡行間的真情不變。
詩可以興觀群怨;詩可以冒險,可以見證,可以不熄滅。
這是一本寫給香港
以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的情書
行到詩窮處,坐看風雲起
這個世界也許有比詩更重要的東西
比如閃耀,比如吶喊
但詩就是一種不會熄滅的沉默
是熊熊燃燒的暴雨
它將愛這個世界愛得更劇烈,無悔
――廖偉棠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後覺書》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我城風流》、《微暗行星》;評論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遊目記》、《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反調》、《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預購】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王曉丹主編
Regular price $32.00為何這座牆比我們想像的更牢不可破?厭女又如何以愛女的面貌現身?
厭女,是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本書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厭女現象之作,剖析了厭女網絡的成因與運作機制,以及那些關於困惑、猶疑、折損的故事,並尋找可能的突圍之道。
為何時至今日,厭女仍然是問題?或許有人認為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厭女已經不再是問題,然而當代持續存在的厭女現象告訴我們:在女性主義已經具有影響力之後,反而引發厭女網絡的反撲與懲戒。厭女不僅依然存在,而且更為頑強。
新的情況,需要新的應對方式。在傳統父權體制透過流行文化不斷傳播、變形的同時,女性主義也必須提出新的策略與論述。
厭女不是少數人個人的極端情緒,厭女也並不意味著占一半人口的男性憎恨女性。厭女比我們所看見的更幽微、更複雜,也比我們想像的更根深柢固,厭女的機制與邏輯滲透到人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絡,進入性、身體與情感連結之中,造就了厭女網絡。
厭女網絡採取兩手策略的操作方式,區分「好」女人與「壞」女人並分而治之,透過拉攏「好女人」、懲戒「壞女人」,使女性因為被懲戒而神傷,或因為被拉攏而得意;拉攏與懲戒更可能產生相互加乘的效果,進而鞏固厭女網絡。
本書的重要論點在於,厭女有另一個面向,那就是愛女,厭女經常以愛女的樣貌表現──「我是為妳好」、「我是因為太愛妳」、「我是不能沒有妳」、「我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這種不將對方視為主體的單向度的愛,其實就是──厭女。愛女,並非厭女的解方,互為主體的協商與成長,才是克服厭女的良藥。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單一結構」解析厭女網絡中透過關係界定他人、控制他人、將他人視為客體的各種機制、邏輯與論述;中篇「兩難困境」書寫厭女網絡之中的個體處境,追問愛女/厭女的一體兩面,為何╱如何讓女性難以看穿、無法站出?下篇「多元協商」則論述多層次、多面向、嘗試突破厭女網絡的突圍行動。
厭女,正從現實與網路、小說文本與社會事件無孔不入地襲捲而來。全書分析的厭女案例包括:父權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反同運動、性暴力受害者、女性從政者、族群與性別,PTT母豬教、性私密影像與報復式色情、解放乳頭自拍,以及《水滸傳》、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八里雙屍案與《黑水》。
理解與拆解厭女現象,正是告別厭女的第一步!
■ 本書重要焦點如下:
──父權家庭如何懲戒「不合格」的妻子、「失職」的母親、「不孝」的女兒、不進入家庭的女性、以及多元性別的女性?反同運動如何忌性、恐同、厭女?
──女性政治人物為何面臨在性別角色和政治角色間進退失據的困境?中性化是不是一個好的策略?在性別與族群的愛厭交織中,媒體如何展現能動性,促發性別平權?
──「母豬教」和「報復式色情」如何將女性客體化、工具化?「解放乳頭」的倡議,要將乳房去情慾化或是再情慾化?
──《水滸傳》為何是一個厭女文本?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指出了哪些權勢性交受害者的困境,以及受害者自我的複雜與兩難?八里雙屍案的報導與判決書顯露了什麼樣的厭女情結?與《黒水》又該如何對讀?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情感教育?如何以「主體愛」補充「匯流愛」?
名人推薦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官曉薇╱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楊芳枝╱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齊力推薦
作者簡介
王曉丹
嚮往兒時與表姊妹的鄉下生活,標準都市人,近來遷居山林。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英國華威大學法學博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女學會前任理事長。研究領域為法律、文化與性別。分析性別規範何以被遵守、何以形成系統、何以複製與延續,討論性別結構的法律化形態、法律的性別化特徵,也探索個人在其中的法意識包括建構自我認同與能動性。生活中驚嚇於愛女/厭女的一體兩面,學著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在與受害者互動的經驗中,看見自己的生命課題,因此充滿了感激之情。深信性別研究能夠協助反思的深度與廣度,為了可以聆聽、可以理解、可以分享,活著,讀書,寫作。
余貞誼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為資訊社會學和性別研究,近期踏入資料科學或曰計算社會科學的陣地,嘗試領略其中的藝術,因而在研究方法上混雜了敘事與數據,雖看似分裂,卻仍有其共通之處。近期主要關注社群媒介與人的關係,人們如何將生涯的想像挹注到社群媒介的使用中,而使用的歷程又造就了什麼社會效果,我們究竟是更孤獨還是更連結?更民主還是更激化?從事此項研究最無可抹滅的足跡,就是在Google搜尋的自動完成功能中,我的名字永遠跟「母豬」連結在一起。在還不確知此篇文章能帶來什麼平權的社會效應前,我率先擁有了這樣一個科技認證的身分,也是謂一種成就。
方念萱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博士。身為嬰兒潮世代末代弄潮人,同輩漸次退休,自己轉而研究數位世界裡外厭女現象,也藉由擔任不同部會性別平等委員,分辨攸關性平的公共資源能或不能產生綜效。報紙電視裡厭女愛女的地景仍在變化,虛實未定的性別暴力場景也在數位世界裡搬演。找不到搖控器,就直接走進兔子洞,行動。
姜貞吟
小時候家住圖書館旁,長大後躲進圖書館就成了生活,平時熱愛徜徉在動、植物與山林懷抱中。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女性研究博士,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研究領域為性別與族群、性別與政治參與、客家研究。主要分析性別參與公共事務的社會結構脈絡為何,特別是當性別、族群跟社會文化間相互鑲嵌為在地結構時,女性如何與之協商跟突破,如何展現行動的能動性。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隨著理論拓展、法律修正、社會倡議到行動的實踐,了解到支配日常生活的社會慣習深層地影響著我們。力求在說、寫、思考跟行動之間作些事情,為這未竟之業,盡點棉薄之力。
韓宜臻
台灣大學戲劇學系與社會工作學系畢業,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生。曾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政策部專員、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秘書、同志諮詢熱線專案研究員、女學會兼任助理。沒有稱得上專長的才能,僅希望透過粗淺的書寫,為性少數社群盡一份心力。雖深知惡意之真實、溝通之困難,仍希望台灣終能成為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
胡錦媛
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政治大學教學特優教師。曾任政治大學翻譯與跨文化中心主任、《文山評論》與《文化越界》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旅行文學、書信文學、文化研究、禮物與倫理╱經濟交換。著有《在此╱在彼:旅行的辯證》、Seemingly Close, Really Distant: Kafka’s Letters to Felice、Gift and Economy of Exchange in The Wings of the Dove、Translating the other: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ound-Fenollosa, Modern Taiwan Graphic Poetry、Writing the Self: Epistolary Form in Lettres portugaises, Pamela and Letters of T’an-lang,並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
黃囇莉
台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從小搭著國家教育體制的順風車成長,年輕時因讀太多五四運動時代的作品,受愛國熱血激勵,總把大我放在小我之前。進入台灣大學心理學系,主修人格╱社會心理學,也以本土心理學為主要研究取徑,想要擺脫西方的學術殖民。1994年女學會成立,有幸參加幾次婦運界的研討會、工作坊,受啟迪而看到了影響個體的父權結構之存在,因而毅然認同女性主義。除了在本土心理學持續學術耕耘外,也投身女性主義者的實踐工作,多聚焦在性別平等教育及性侵害╱性騷擾之調查工作。目前與性別相關之論文約三十多篇,曾任女學會第八屆理事長,清華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副主委。2010年獲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貢獻獎。
楊婉瑩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專注於「性別政治」之研究,從直覺式地的「性別即政治」出發,擺盪於「性別」研究與「政治」科學兩套知識論的對立之間。性別研究帶著實踐批判性的視角,和政治科學預設的價值中立,兩者之間存在巨大鴻溝;即使在寫作時有意識地傾斜╱揀選,仍會不自覺地在語言使用與論述風格中滲出其中的不一致性。性別研究與政治科學的學科知識的不協調感,其實也正是現實的某種對照隱喻。考察女性政治菁英所經歷的厭女處境,女性與權力的矛盾連結,立刻清楚地浮現出來──當女性逼近權力,即可逼視出權力的反撲,如此赤裸,毋需矯飾,也就暴露出既有的權力部署,是如何被視為理所當然地存在。
孫嘉穗
現任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與社會學系博士(媒體與傳播組)。在美國研究四大報紙社論如何呈顯性別議題後,開啟性別研究的興趣,近年發表論文與研究領域含括傳播與文化、性別新聞學、性別與原住民傳播、族群新聞、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政策、全球化傳播與文化、媒體素養與數位人文等面向。現任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與女學會理事。曾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研究員及《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記者。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愛女厭女的多重交織,並持續思索如何透過媒體展現性別平權與進行性別教育的可能途徑。
陳惠馨
現任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法學博士。曾任中國法制史學會理事長(2015-2019),女學會會長(1998年),現為中國法與歷史國際學會理事、女學會會員。研究專長為民法親屬與繼承、清代法制史、德國法制史、性別關係與法律,著有《法學概論(修訂十五版)》、《民法繼承編──理論與實務》、《向法規範回歸之清代法制研究》、《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民法親屬編──理論與實務》、《性別關係與法律──婚姻與家庭》、《多元觀點下清代法制》等多本法學專書。在女性主義的滋養下茁壯、行動,持續在法學研究與教學中融入性別觀點,探究性別與法律的相關議題;並長期投入婦女運動,曾主持《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研擬,關注社會實踐中的性別意涵,以及關係中的權力結構。
康庭瑜
高雄生,世界長,七年級生。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牛津大學地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性別、跨國流動與傳播科技。分析跨國移動的女人怎麼使用傳播科技來刻劃她們生命的軌跡,也討論在地不動的女人怎麼用傳播科技來接收全世界的聲音。愛女不厭女。研究性別起初是為了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但讀了書以後開始時不時擔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實踐「不夠女性主義」,為了搞懂這點只好把書繼續讀下去。聯絡方式:tykang@nccu.edu.tw。
導論
告別厭女──在情感與關係中琢磨自我(摘錄)
王曉丹(本書主編、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我們很容易以為,厭女(misogyny)只是少數人的極端情緒,但過去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本書要強調的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地還要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絡之中。
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指出,厭女是一種症狀,除了憎恨、嫌惡女性的態度之外,也形成男性將女性當成客體的一套機制,例如:證明自己不是或不像女人,是「男同性社交」的前提,產生排除女人的效果。厭女也包含對於性的男女雙重標準,以及將女人區分為聖女與妓女,進行分化統治。此種機制並且已經滲透到欲望之中,表現於外在社會現象,例如:在情感關係中將對方視為玩物、難以察覺的性騷擾與性侵害、色情影片中的性別暴力、意圖控制對方的恐怖情人等等,這些都是厭女症的外在表現。美國學者凱特.曼內(Kate Manne)以倫理學重新定義厭女,她主張厭女就是以倫理規範評價女人,形成類似警察的強制力,用來懲戒失格的女人。此種邏輯或系統的效果就是:合理化男人「獲取」,而女人「提供」的性別經濟,同時將厭女情緒正常化,將之稱為人性,並原諒男性加害者,懷疑女性被害者。
上述兩本書分析了厭女的分化機制與倫理邏輯,並且呈現出這個世界的樣貌,但這些討論不足以捕捉厭女與內在自我的動態關係,尤其是厭女機制與邏輯如何滲透於性、身體與情感連結,同時造就了厭女網絡。
本書主張,厭女不只是分化機制或倫理邏輯,厭女是人際網絡中的陽剛控制,在厭女網絡中,具有厭女情結的人以陽剛之姿,將定義他人、決定他人事務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會利用社會論述合理化其行為,聲稱這是在為對方著想。生活在厭女網絡的人,經常欠缺適當的語彙、理論以描繪自身經驗,於是,社會各界難以辨識權勢性侵、無法理解慰安婦的多元主體、欠缺反思社會汙名惡女的傷害,許多人被困在愛厭交織的控制與保護之中,欠缺能動性(agency)的資源與行動指引。此時,受困於厭女網絡的人,很容易會產生自我困惑,甚至折損,以至於無法做出突圍的思考與行動。這樣的厭女網絡並非某個個人「有意識」的策略,而是透過文化建構,在人們的自我認知層次產生影響,甚至滲透到自我與他人關係的界定。為了抵抗此種厭女網絡,唯有釐清厭女網絡的社會過程,才有可能發展改變的行動與策略。
有趣的是,當代的厭女現象並未因為女性主義的崛起而停止,卻反而因為媒介、溝通與社群模式的轉變,被特定媒體建構而風行的女性主義(popular feminism),同時使得厭女現象因而風行起來(popular misogyny),二者都是搭著新自由主義的列車,彼此互相加乘。如今台灣的網際網路上開始出現汙衊女性的流行語,包括:女權迫害男性的「女生不想當兵就是女權自助餐」、嘲笑女性總是破壞社會秩序安全的「馬路三寶」、諷刺女性只重錢財與外貌的「鮑鮑換包包」等。這些現象或許並不代表女性主義毫無進展,相反的,反而是女性主義已經具有影響力,引發厭女網絡的懲戒效果。
新的情況,需要新的應對方式。台灣的女性主義在新的情勢之下,應該開始論述早已存在於社會各個角落、各種近身搏鬥的抵抗與協商。事實上,已有越來越多女人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或者不願被動接受統治內化厭女而自我嫌惡,或者不再默默服膺規範而懲戒其他失格女人;現今的受害者不同於以往全然失語,拒絕一聲不吭地隱身於社會角落;現在的男人也並非受制於陽剛氣概動彈不得,甚至開始挑戰主流對其人生的界定。換句話說,不管女人或男人,或多或少地,正在上演「告別厭女」的進行式。目前的新劇碼是,這些告別厭女的社會變化,並非僅僅是厭女的相對面,一如厭女也不只是女性主義的反挫而已。事實上,社會變化與厭女網絡盤根錯節,彼此互相建構,厭女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強制力,有些人受到較大壓制,另外一些人可能享受變化成果,但享有較大權力的同時,也可能受到更多的關注與制約,形成既被要求陰柔又必須陽剛、彼此矛盾、進退失據的雙重束縛。
告別厭女網絡,最難的是對抗厭女的另外一面,也就是愛女。愛女是對於女人的愛的宣稱與行動。愛女具有我們嚮往的特質,溫暖、相互、成長、禮物,可以拉攏我們,讓我們卸下心防,用力付出。然而,厭女網絡經常以愛女的樣貌表現──「我是為妳好」、「我是因為太愛妳」、「我是不能沒有妳」、「我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我是……」──要拆解這些以「我是」開頭的句子,絕非易事。愛女關係中經常帶著厭女的特質,兩者愛厭交織的網絡不易被揭露,個體也經常受苦於是否被背叛的感受,甚至進入一種自己與對方是否「病理化」的猜測。其實,愛女/厭女是人我關係的反覆協商、定位自我認同的探問,是在情感中不斷反思、尋找適當位置的練習,是自我的持續琢磨、鍛鍊最佳能動性的旅程。
弱勢者(包括女人與男人)往往在愛女/厭女的雙面性中感到迷惑,經歷著感受與認知的新任務:何謂抵擋厭女歧視心理、拒絕厭女兩性二元體制、反抗厭女懲戒網絡?這本書就是要論述這些努力翻轉的足跡,研究個體在拉攏與懲戒之間的自我琢磨,如何在情感與關係中不斷進行主體建構,因此得以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為了告別厭女,為了開拓改變的路徑,本書試圖揭露厭女網絡的單一結構,如何嚇阻、幽禁、挫傷與排除弱者(上篇),並指出在厭女網絡處境中的兩難困境,挖掘受害者的內在自我、失落綑綁、雙重束縛與愛厭情結(中篇),最終更探索各種可能的多元協商路徑,包括發聲、行動、連結與對話,試圖阻斷厭女網絡的運作(下篇)。〔…〕
辨識厭女:拉攏與懲戒的兩手策略
厭女,是否意味著占一半人口的男性憎恨女性?答案是否定的。厭女並非所有男性的普遍特質,甚至,人們往往從反面認識厭女,例如,當一位男性被褒獎並不厭女時,厭女才似乎有可能被看見。厭女,遠比表面所呈現的更細緻、更幽微、更複雜。
曼內認為厭女不僅僅是一種憎厭的心理狀態,而是系統性現象背後的倫理邏輯。厭女的心理狀態就是因為對方是女人,社會不由自主貶抑她、覺得她是弱者、認為她就是不好──曼內稱之為天真(naive)的厭女概念。實際上,厭女的心理狀態,經過操作,構成了整體政治與社會結構。曼內將厭女的政治分配的社會功能,視為父權秩序的警察執法。她的貢獻在於,提出區別於性別歧視(sexism)的厭女概念,性別歧視比較接近意識形態,其功能在於正當化與理性化父權的社會秩序;而厭女則比較是維護此社會秩序的強制力,其功能為懲戒失格女人。
兩手策略就是厭女網絡的操作方式,區分「好」女人與「壞」女人的分而治之手法。這種區分源自於道德上的男女二分體制,也就是厭女邏輯中的「道德與社會勞動性別經濟」(gendered economy of moral and social labor)──女性提供順從、良善、關注、崇拜,而男性獲取榮譽、尊重、資源、權力。在此種提供者/獲取者動態(giver/taker dynamic)的邏輯下,男女分別承載各自的社會期待、分別扮演分化的社會角色,分別遵守不同的社會規範。厭女成為系統的理由就是,這一套合格/不合格的道德透過強制力,強化了女性的被宰制,鞏固了男性霸權。
如果反過來指責此種兩手策略,厭女者會回覆,人的喜好或厭惡的情緒,出於自然情感,這是無法被強迫,也不可以用外力改變的。以下就是合理化憎厭情緒的說法:
我不喜歡吃甜食,就算端到我桌上我也不會吃。但我本身並沒有歧視甜食,而甜食也並沒有錯,所以在點菜時開宗明義就說了,我不吃甜食,難道錯了嗎?……我何德何能改變你的本質,我們井水不犯河水,我想也是我對交友和平的最大讓步了吧?
然而,厭女不只是個人喜好而已,而是將部分女人切割為「比較不好的女人」的社會網絡,厭女網絡靠著拉攏「好」女人,同時懲戒「壞」女人的兩手策略,取得權力。凡是女人的行為不符合規範,她的「失敗」、「逃避」或「拒絕」都被賦予道德責難,或者輕忽,或者無情,或者背叛,都是失格女人。那些沒有被懲戒的女人,即可暗自欣喜,慶幸自己站在較佳的道德位置,比下其他人。這一切,因為被懲戒而神傷,或者因為被拉攏而得意,都鞏固了道德規範,以及設定道德規範的父權體制。就像是胡蘿蔔與棒子:「溫言在口,大棒在手,你可以走得更遠」(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and you will go far.)。
厭女的兩手策略,並非個人「有意識」的行為,不只是上野千鶴子或曼內所談的分而治之,還包括內外並進,尤其建構女性自我內在的機制──女性自我厭惡與自我客體化──而服膺於父權社會角色,在關係中產生既拉攏又懲戒的效果。此種兩手策略通常潛藏在文化慣習,鑲嵌於女人與男人內在的自我認同,甚至滲透至兩性互相吸引的通則之中,形成文化建構。女性的自我客體化表現為自尊低落、身體羞恥感、對外表感到焦慮等脫離現實的社會規範。這反映在權勢性侵案件中,受害者在受到貶抑或責罰的同時,還可能渴望讚賞、回饋,甚至自以為的成長。
拉攏與懲戒有一種特殊的合作方式,產生互相加乘的效果。控制者會訴諸受控制者的心理恐懼、擔憂與孤單,使得控制者可以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反之,受控制者則期待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因為之前的拉攏,厭女者反而強化其強勢者的地位,使得懲戒成為自然且無法抵抗;另外一面,之前受過懲戒的弱勢者心理上害怕,讓厭女者反而變成弱勢者的渴望、甚至生存動力,期待得到讚賞。拉攏與懲戒二者互相加乘,構成一個讓人驚訝的結果──被懲戒者反而會渴望對方,因而努力改變自己,被懲戒者為了得到讚賞,可能會放棄自我,甚至更迎合對方。〔…〕
打破愛女/厭女:協商自我與他者關係
許多人因為現實中女人的強勢或積極主動,懷疑女性主義早已沒有必要性,轉而同情部分男人,看見男人依舊受困於必須陽剛的社會角色。這是對女性主義的偏狹看法,事實上,女性主義並非只是發起一場讓女性取得權力的運動,女性主義的願景是打破社會權力結構,反對有權力的人欺負沒有權力的人。
為了要突破性別二元體制道德懲戒的厭女網絡,女性主義論述必然要進入情感與關係之中。亞當.朱克思(Adam Jukes)在《為何男人憎恨女人》(Why Men Hate Women)這本書中研究暴力男性(家暴者、性侵者等),以心理分析的視角討論男性的欲求──支配女性、控制女性──背後就是對女性的憎惡與恐懼。他以臨床精神分析的許多案例證明,憎女具有普遍性,在不同人身上只有程度的不同,沒有本質的不同。這本書僅僅研究男人,並沒有討論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對立的社會建構,也沒有涉及男女性別特質並非固定不變的討論,女性也可能陽剛,男性也可能陰柔,雙方皆受困於二元對立的結構。〔…〕
或許,拒絕陰柔的下一步應該不是陽剛,陽剛的解決方案也不應該是陰柔。真正的關鍵應該是,面對生命中曾經重要的人,有沒有協商的可能。
我想起來協商是怎麼一回事。協商是在對立的視角使勁強化自己的力量,以氣勢先把對方壓下去,然後就有機會彰顯自己,讓自己被聽見。氣勢的取得很重要,或者眼觀四面,看看對方最在意的自我形象,然後以上位姿態評價對方,讓她嚇到,讓她自責,讓她退讓。協商也可以訴之以情,強調為對方著想的愛,如果自己有錯,就是愛得太深,太急,所以野蠻。〔…〕
要到很久以後我才想起,真正的協商原來不以氣勢為解方。那些日子當我們面對彼此而有著突來的困惑時,並不曉得變得陽剛或盡量陰柔都不能解決問題。我以為自己正一點一點踏上能動主體的康莊大道,卻不知陽剛之氣只能協助我拒斥與壓制美好生命,陽剛只是給我自大的鴉片,蒙蔽了我面前隱晦的種種。而又是在更久以後我明白,那些捉摸不定的模糊感,原來是易感、易受傷的脆弱性為我張開的解方。
女性主義反對陽剛與陰柔的對立,反對前者比後者優越所衍生的不平等。瑞溫.康諾(Raewyn W. Connell)在提出霸權陽剛氣質理論(hegemonic masculinity theory)時,雖然強調男性內部因為種族、階級、性傾向的不同,並非每個男性都具有同等的競爭、攻擊、堅毅特質,但是基本上她還是認為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具有較優勢的地位。安娜.亞若史密斯(Anna Arrowsmith)在研究厭女時,修正了康諾的說法,她研究兩性交往的案例,女性已經不是永遠處於弱勢,因為種族、階級或者性傾向等因素,女性可能會取得陽剛的位置,但是陽剛/陰柔的二元對立,仍然是困擾的主軸,只是男性面對女性的權力,衍生更多厭女的情緒與懲戒行動。
告別厭女,不只是破除好女人/壞女人或者男/女的邏輯,還要打破陽剛/陰柔的二元對立。答案不在於超越,而是在其中,在巴特勒所稱的「一個人的自陳」(giving an account of oneself)中不斷提問與顯示自身,作為一種協商自我與他者關係的過程。在打破厭女網絡的社會過程,最重要的在於「為什麼是我」的提問,這個提問幫助我們理解,臣服與自由之間主體建構的困境,也強調了重建倫理關係的努力,這樣的提問引導出,個體踏出每一步,都是謙卑地回應過去被拒斥的、被排除的、被壓制的片段。
【預購】男身(二十年修訂珍藏版)◎孫梓評
Regular price $25.00一部真摯絕美的同志成長懺情書──
「因為,我們想愛,我們就別無選擇。」
◎ 張曼娟、李桐豪藏愛作序,專文導讀開箱全見。
◎ 人氣畫家川貝母跨刀繪圖,首刷海報限量收藏。
◎ 新版獨家番外篇,直擊二十年後書中人物近況更新。
◎ 激起無數同志共鳴,召喚甜美與苦味並行的情愛心事:青春曖昧的異男撩撥、成年後隱密潛行的無數次遇見、錯愛和失去;真實記錄身為同志的想望與心傷──「我們都有想要追求愛情的欲望,但又在相信自己的時候不夠勇敢。我們都願意用心去發現愛的甜美,卻忽略了每一份甜美都必須付出代價。」
/
我期待,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陽光升起的剎那,無私面對浩瀚往事,
放聲吶喊: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
直到聲嘶力竭。
直到淚流滿面。
直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好的人,可以在別的地方,遇見你。
──孫梓評
桂和啟程到了日本,為了理清泛潮的思緒。
他穿梭巷弄、沿著鴨川夜行,走訪書店、咖啡館,在寺廟與祭典中旋身。
那些將明而未明的記憶也跟著攤展開來……
少時苦戀異男,越過那條節制曖昧線,親密的反面即是崩毀;
之後的人,林林總總與他擦身,在愛與非愛的隙縫中來回穿梭,
阿默身上的菸草味、倪笙房裡的古典樂、阿崇的深邃欲念、澤康的單向傾慕、荻原的貼心陪伴;
無論是友情或欲望宣洩,都彷彿泡沫似的幻影。
直到他遇見夏生,遇見一場真實戀愛,
誰知抓得太緊卻斷裂得更快,愛情孱弱地連同他的自信一併垂萎,
那人走不出他心底,於是他只好踏向出走的路頭,
並對那一雙試著拉起他的溫柔手──哲生,
投遞一封又一封懺情自白書……
《男身》作為孫梓評第一本長篇小說,真誠坦白地收攏所有男同志可能會面臨的情感面向。故事透過旅行回憶往昔,日本旅記和情感敘事交錯,密織溫柔繾綣的和式風情。出發時的期待、過程中浪漫踅行,直到告別時落下遺憾。旅程熨貼愛情的起飛降落,鋪展同一種想念與傷感。
二十多年前,沒有通訊軟體,手機還未普及,所有甜美與苦澀都隨著手寫信的筆跡暈開情意。相較今日,對當年的同志而言,「成家」是華麗夢想、昂貴的笑話,只能仰賴愛的過程和欲的渴望。他們穿戴著單薄的愛情,背負來自四面八方質疑,社會綱常像是垂晾的藤蔓,遮蔽窗外成瀑陽光。孫梓評的文字彷彿他書中搭起的一方草蓬,溫柔地帶領我們,尋找自己,尋找記憶中一起「下雨躲雨、風大避風」的那個人。「一段戀情的失去,純粹是愛的本質問題,而非關性別的。」當界線不再筆直劃分,或許才更敢於實踐,關於種種愛的可能。
孫梓評
1976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著有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
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
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
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
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
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
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
童書與少年小說:《花開了》、《爺爺泡的茶》、《星星壞掉了》、《邊邊》。
文學繪本《碳酸男孩》。
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
與吳岱穎合編《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相關著作:《你不在那兒》《你不在那兒(顯靈版‧限量親簽珍藏版)》《你不在那兒(顯靈版)》
繪者簡介
川貝母
1983年生。台灣插畫家,2005年入選波隆納插畫展後開始專業插畫生活。著有短篇小說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
【預購】溫瑞安散文集◎溫瑞安
Regular price $48.00從散文的種類來看,溫瑞安散文創作囊括了敍事、抒情、議論乃至諷刺性散文種種,豐富多彩,特點突出,環肥燕瘦各臻其美。本編選目盡量照顧方方面面,擇優而選;且不分題材主題,力圖以創作時間為次序排列,以窺見作者散文創作的軌跡。
溫瑞安
著名武俠小說家,天狼星詩社、神州詩社創辦人之一,曾開武館,主編雜誌,早年以文學評論和散文出道,以詩人著稱。武俠小說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神州奇俠》等,作品備受漫畫、網絡遊戲、兒童讀物、影視界青睞,《驚艷一槍》、《四大名捕》、《布衣神相》等屢獲改編。
【預購】孤獨通行證(Lonely Pass)◎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r)(譯者:張寧)
Regular price $35.00是時候,為你的生活按下靜音鍵,來一場孤獨狂歡。
請收下這張將帶你踏上孤獨之旅的車票,
你的列車長是從不為孤身一人感到抱歉的叔本華,
讓他用一場盛大的寂寞,
挽救你分貝破表的喧囂心靈
在這熱鬧超載的世界,「孤獨」彷彿成為無法大聲喧嚷的禁忌,承認孤獨彷彿承認自己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不被需要。然而,孤獨大師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因此,請找個安靜的角落,翻開這本《孤獨通行證》,找回你在人際噪音中無處安放的自我。
享受吧!這必將伴你終生的孤獨旅程
哲學家叔本華化身厭世教主,用頹廢姿態帶你看破人生百態:
◎我們所有的不幸和痛苦幾乎都來自於與他人的交往,這種交往也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寧靜。
◎在這世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樣靠得太近,灼傷自己
◎寧願獨處,也不要與叛徒為伍。
◎是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這個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等於是問:愛情的煩惱會比生活的焦慮更為持久嗎?
◎這個世界和這種生活完全不是為了讓我們幸福存在而安排設計的。
尼采:「他(叔本華)全然的孤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然而在一與零之間,存在的是無限的永恆。」、「對德國學者來說,沒有比叔本華的特立獨行更能惹怒他們的了。」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富商家庭。父親性格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尼采、華格納、托馬斯曼等,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叔本華哲學影響。他終生未婚,獨居終老,並且從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抱歉。
【預購】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Talking to Strangers: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the People We Don’t Know)◎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譯者: 吳國卿)
Regular price $35.00頃刻的誤判釀成一生的傷害。
揭露騙局、性侵、暴力衝突……背後的關鍵失誤,
刷新你對人的固有認知,
理解別人,也保護自己。
◎《紐約時報》Top 1暢銷書。
◎《商業周刊》1702期書摘報導。
◎歐普拉專訪推介:本書改變了我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
◎暢銷作家艾爾文:2020最期待有中文版的書之一。
◎《金融時報》、《彭博新聞》、《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書籍。
◎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暨《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麥爾坎.葛拉威爾最新力作。
\他們,跟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我們無法分辨別人在說謊?為什麼面對面有時比不見面更容易誤解一個人?我們自認不容易受騙,有把握看穿別人的假面,但眾多事實證明,真相常常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路邊臨檢如何擦槍走火演變成獄中自殺?
深具悔意的罪犯保釋後再度行凶殺人?
中情局最優秀的古巴幹員竟然是雙面間諜?
發動世界大戰前的希特勒如何讓人誤信他有和談誠意?
美國體育史上最駭人的兒童性侵案件為何可以掩蓋20年?
\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
而是找到解方的引路磚//
看錯人的代價,小至損失錢財,大則丟了性命、危及國安。我們受制於漏洞百出的預設識人機制,導致看錯人的悲劇接連上演。葛拉威爾揉合法律、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抽絲剝繭眾多真實案件,探索過程有如一場震撼教育,直指我們一直以來被蒙蔽而不自覺的錯誤。
/ 預設為真的傾向
為了社會能夠正常運作,我們的原始設定是相信別人,一直到他露出「夠多」的破綻,推翻了我們預設的信任機制。於是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便會有許多「後見之明」嚷著:我早就知道他有問題。事實是,適量的失誤並不會挑動我們的懷疑。
/ 透明性的迷思
我們總認為人的情緒就像《六人行》情境喜劇的主角們一樣透明易辨,眾多研究卻無情地揭露:在看透人的情緒方面,我們一直很蹩腳。電腦所做的保釋決定,甚至優於有專業素養的法官。於是,無辜良民的反常反應會讓自己慘遭冤枉,高明罪犯的情緒操弄可以讓自己逍遙法外。
/ 特殊情境下的反常人格
「酒後吐真言」並非絕對為真。酒精造成的短視效應會讓我們無法顧及長期後果,舉例來說,原本捨棄短期需求(不受打擾、睡個好覺)而堅持長期目標(撫養優秀小孩)的父母,在酒醉時就可能抽離長期目標,讓自己不再是真正的自己;而遭嚴刑拷打的罪犯,大腦記憶會產生偏差,說的話、做的事都可能與事實相違。
/ 耦合的條件
特定行為的背後,通常存有決定性的條件。舊金山金門大橋以往是該地民眾尋短的熱點,但在警方加強巡邏、架設安全網之後,自殺率顯著下降,原本喪失求生意願的人並沒有以其他途徑結束生命。該地區的自殺行為便是與金門大橋耦合。在試圖理解一個人時,必須把他身處的時空納入考量。
名人推薦
艾爾文/作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理科太太/YouTuber
詹宏志/作家、PChome 網路家庭董事長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慧眼推薦――
為什麼我們對察覺別人的謊言如此笨拙?人類數千年來的進化,卻沒有培養出這種能力!這本書以深厚知識和驚悚懸疑的敘事解答了這個謎題。――趙政岷/時報出版董事長
這世界許多的紛爭、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皆從「我」跟「你」彼此的不了解開始。透過葛拉威爾獨特又細膩的觀點,讀者將再次窺探歷史洪流中少有人注意的片刻光影,其實依然在我們身邊發生著。――艾爾文/作家
全球進入一個極度衝突的狀態……如果多數的人願意走出自己那個溫暖的回聲室,從社群媒體的同溫層走出來……我們就能避免扁平的、單一的、武斷的世界觀。――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書中列舉的個案,觸發我們更進一步省思,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親疏遠近之人,我們是否有刻板印象、以偏概全、盲目信任、偏袒親信……──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解密陌生人》是非讀不可的書……我愛這本書……閱讀它事實上不只將改變你如何看待陌生人,也會改變你如何看待自己、新聞和世界……閱讀這本書改變了我。 ——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歐普拉雜誌》
有助於真正了解陌生人的強效建議……葛拉威爾聰明地論證我們應該停止假設、認清沒有人是透明的,並了解行為是與看不見的情境密切相關。——《時人》雜誌每週最佳書籍
葛拉威爾再度完成一本引人入勝、焦點話題的書……正當這個世界的極化日益擴大之際,一本檢驗我們因為各種原因而誤解別人或無法彼此溝通的書特別迫切需要……葛拉威爾結合了報導、研究和流暢的敘述,用驚悚小說的刺激手法闡述了精彩的例證。——克里斯.巴頓(Chris Barton),《洛杉磯時報》
葛拉威爾出類拔萃的成功,出現在當懷疑者開始想「也許我們都錯了,而且也許——只是也許——這個葛拉威爾說對了一些事」的那一刻……《解密陌生人》比他之前的書都更有看頭。——艾美.科茲克(Amy Chozick),《紐約時報》
葛拉威爾以吸引人的真實世界案例,闡明我們與我們想了解的人互動時該如何做,及其背後的道理。——鮑爾(Rhett Power),《富比世》雜誌
葛拉威爾的案例研究很令人振奮……充滿了取材自晚近和久遠過去的引人軼事。他以這些精彩故事提出淺顯易懂的觀察,指引我們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瑪姬.塔夫特(Maggie Taft),《書單》
又一本葛拉威爾的佳作……發人深省……期待又一本「你自以為了解的一切都錯了」精彩好書的讀者將不會失望。——《柯克斯書評》
既有趣又充滿話題性……葛拉威爾以招牌的生動、流暢和深入淺出的文字……寫出這本深具啟發性的佳作。——《出版者周刊》
葛拉威爾訪問聰明的人,發想深刻的真知灼見,以天使之筆寫作,並贏得廣大讀者的讚賞。他有敏銳的雙眼和機智的天賦,是當代最傑出的觀察家之一。葛拉威爾是一個放眼大局的思想家,協助我們了解人類的處境。——巴伯.布里斯科(Bob Brisco),《WebMD雜誌》
葛拉威爾一如過去以他的敘事天賦和見微知著的眼睛,透過令人難忘的事實來佐證他的研究……他有令人激賞的天分——喜探究、有原創性、追根究柢的心智——他有能力發掘其他人沒想到的資訊,用以聯結更廣大的觀點。他擁有上乘的論述技巧。——史蒂芬.葛洛威(Stephen Galloway),《好萊塢報導》
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1963年出生於英國,成長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現居紐約。
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近十年,縱橫商業及科技領域,後來升任該報紐約分社主任。自1996年起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
善於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藉此解析隱藏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功法則。2000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引爆趨勢」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
另著有《決斷2秒間》、《異數》、《大開眼界》、《以小勝大》等重量級鉅作(中譯本皆由時報出版)。葛拉威爾的每一部作品都創下了銷售與討論熱潮,好評不斷,更長期盤踞《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寫下書市傳奇。
曾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美譽。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有《Deep Work深度工作力》、《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