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学奖 小说的时光胶囊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學獎 小說的時光膠囊
- 481
- 9786263023475
- 9786263104921
- 9786263107489
- 9786263164833
- 9786263183209
- 9786263209411
- 9786263585201
- 9786263968158
- 9786263968615
- 9786263969087
- 9786263969124
- 9786263969131
- 9786267063026
- 9786267063798
- 9786267173114
- 9786267303078《衛斯理傳奇之頭髮 (珍藏限量紀念版)》
- 9786267338810
- 9786267346532
- 9786267384855
- 9786267483657
- 9786267505236
- 9786267516485
- 9786267558416
- 9786267578001
- 9786267594186
- 9786267595442
- 9786269828333
- 9786269834433
- 9786269848287
- 9786269871230
- 9789570535945
- 9789570875133
- 9789571380759
- 9789573342076
- 9789573342175
- 9789576743757
- 9789578630550
- 9789862136478
- 9789863508953
- 9789863574026
- 9789863924937
- 9789864064328
- 9789864064380
- 9789864899401
- 9789865080587
- 9789865406615
- 9789868879348
- 9789869366328
- 9789869976886
- 9789888861248
- Abandon Self-Control
- Aljoscha Long
- An Inmo
- and My Other Experiments in Everyday Life
- ART MONSTERS: Unruly Bodies in Feminist Art
- BEEN THERE DONE THAT:A Rousing History of Sex
- BL
- Charles Haanel
- Daron Acemoglu
- Eric C. Rath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 Eyeliner: A Cultural History
- First Note of Love
-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GagaOOLala
- Gretchen Rubin
- Happier at Home Kiss More
- INK
- James A. Robinson
- Jess Hill
- Jonathan Gagné
- Jump More
- Jung and Phenomenology
- Lauren Elkin
- Marcella Terrusi
- Maritime Poetry Road: East Asian Routes and Nanyang Mesology
- Meraviglie mute: Silent book e letteratura per l’infanzia
- OISHII: THE HISTORY OF SUSHI
- Rachel Feltman
- Rob Copeland
- Roger Brooke
- Roland Barthes
- Ronald Schweppe
- Self:A-KU写真
- Self:A-KU寫真
- Steve Woodruff
- The Chronicle of Taiwan Island
- The Fund: Ray Dalio,Bridgewater Associates and the Unraveling of a Wall Street Legend
- The Master Key System
- The Physics of Filter Coffee
- The Point: How to Win with Clarity-Fueled Communications
- UNITAS
-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Prosperity,and Poverty
- Zahra Hankir
- 《卫斯理传奇之头发 (珍藏限量纪念版)》
- 一線之間:流轉於民族歷史、流行象徵、身分認同的眼妝符號
- 一线之间:流转于民族历史、流行象征、身分认同的眼妆符号
- 一首詩的完成
- 一首诗的完成(二版)
- 三浦正幸
- 三采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全世界唯一一本,因為揭露「致富秘訣」而被查禁的書!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全世界唯一一本,因为揭露“致富秘诀”而被查禁的书!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 中国文学研究(民间文学)
- 中國文化史
- 中國文學研究(民間文學篇)
- 中國文學研究(民間文學篇): 詳細解析大眾文學,探討經典故事的象徵意義與文化價值
- 中華文化
- 中華書局
- 乐进未来:台湾流行音乐的十个关键课题
- 亞洲史
- 亞洲研究
- 亨利‧吉
- 人文社科
- 伍湘芝
- 信仰
- 倪匡
- 傳記
- 兒童
- 兒童文學
- 兩岸遷徙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公共政策
- 刚刚好,就是最好:每天改变一点点,禅定养心的98个日常练习
-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 創作散文
- 劉泗翰
- 動物
- 區域研究
- 华文创作
- 卓惠娟
- 南海族裔
- 卫斯理
- 印刻
- 印刻文学生活
- 印刻文学生活志(11月号/2024/第25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11月號/2024/第255期)
- 原生家庭
- 原點
- 只能用4H鉛筆
- 只能用4H铅笔
- 台湾岛史记 (典藏版)(上中下册)
- 台灣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台灣島史記 (典藏版)(上中下冊)
- 台灣歷史
- 台灣通史
- 史帝夫‧伍德拉夫
- 司法事件
- 司馬遼太郎
- 司马辽太郎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吳國卿
- 吳守鋼
- 命理
- 命相
- 咖啡研究
- 哲學
- 唐納德基恩
- 唐纳德基恩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啟明出版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 图解日本人论
-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圖解日本人論
- 圖解日本人論:日本文化的村落性格解析
- 地球生命简史
- 地球生命簡史
- 地球生命簡史:面向「人類世」,走進46億年地球生態演化的劇場,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自然與人文新經典】
- 埃里克·拉斯
- 城与不确定的墙(平装)
- 城与不确定的墙(精装)
- 城與不確定的牆(平裝)
- 城與不確定的牆(精裝)
- 壽司的歷史
- 壽司的歷史: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
- 多謝款待
- 多谢款待
- 大块文化
- 大塊文化
- 大耕老师
- 大耕老師
- 天文学家的咖啡物理学
- 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
- 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以全新視角剖析研磨、攪動、滲濾、萃取, 如何影響咖啡沖煮表現,完美重現理想成果
- 女性作品
- 女性研究
- 女性身體
- 孔德维
- 安仁模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宝瓶文化
- 家庭關係
- 寶瓶文化
- 寶鼎
- 寿司的历史
- 寿司的历史:从古代发酵鱼到现代生鱼片,技术、食材与食谱的美味探索
- 小寺賢一
- 小寺贤一
- 小說
- 尖端
- 居酒屋
- 山本成一郎
- 巴巴文化
- 市田ひろみ
- 廟宇
- 建築設計
- 张曼娟
- 张曼娟文学宴套书
- 張曼娟
- 張曼娟作品
- 張曼娟文學宴套書
- 張曼娟文學宴套書:多謝款待+黃魚聽雷(2冊合售)
- 強納森·蓋聶
- 弹一场完美恋爱影视写真书.限量亲签扉页特典赠品版(GagaOOLala首部台泰日合作BL话题台剧!)
- 强纳森·盖聂
- 彈一場完美戀愛
- 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寫真書.限量親簽扉頁特典贈品版(GagaOOLala首部台泰日合作BL話題台劇!)
- 当伤害以爱为名
- 影視偶像
- 影視寫真
- 待在家裡也不錯 〔新版〕:快樂的家,來自一個人的內在設計
- 待在家里也不错 〔新版〕:快乐的家,来自一个人的内在设计
- 待續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靈工坊
- 性为什么存在?:那些性事的奇怪冷知识, 比你想像还要猎奇得多
- 性別多元宇宙:跨性別生命故事集
- 性別研究
- 性别多元宇宙:跨性别生命故事集
- 性感寫真
- 性為什麼存在?:那些性事的奇怪冷知識, 比你想像還要獵奇得多
- 情緒/壓力
- 懸疑推理
- 成功法
- 战地钟声
- 戰地鐘聲
- 戰地鐘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II
- 戴伦·艾塞默鲁
- 戴倫·艾塞默魯
- 扎赫拉·汉克尔
- 扎赫拉·漢克爾
- 推理小說
- 政治
- 散文
- 文化
- 文化文學研究
- 文化的記憶
- 文化的記憶:穿越五千年,體驗中華生活文化之美
- 文化的记忆
- 文化研究
- 文化評論
- 文学杂志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方言文化
- 方金平
- 无字奇境:安静之书与儿童文学
- 日本
- 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司马辽太郎与唐纳德基恩对谈录
- 日本人與日本文化
- 日本人與日本文化:司馬遼太郎與唐納德基恩對談錄
- 日本刀劍物語:58把名刀縱覽日本刀基本知識與歷史
- 日本古城建筑图典
- 日本古城建築圖典
- 日本古城建築圖典:【全彩圖解】天守、城郭、城門到守城機關,日本古城建築的構造工法與文化史
- 日本小說
- 日本建築
- 日本文化
- 日本文學
- 日本武士
- 日本歷史
- 日本翻譯
- 日本飲食文化
- 日本飲食札記
- 日語
- 早安財經
- 时报出版
- 春光
- 時報出版
- 暗黑原则:那些瑞.达利欧没告诉你的桥水公司和《原则》真实故事
- 暗黑原則
- 暗黑原則:那些瑞.達利歐沒告訴你的橋水公司和《原則》真實故事
- 書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詞學習圖鑑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詞學習圖鑑:六大主題、千項名詞,從文化著手,升等素養,擺脫死背,立刻融入日本!(全彩插圖典藏決定版)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词学习图鉴
- 月翔
- 有罪推定
- 服部幸应
- 服部幸應
- 朗諾德·史威普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本山裕輔
- 本山裕辅
- 朱宥勋
- 朱宥勳
- 朱惠良
- 杉井光
- 李明璁
- 李池宗展
- 村上春树
- 村上春树A to Z
- 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A to Z
- 杨牧
- 東亞漢詩
- 林皓賢、方金平、孔德維、韓樂憫編
- 林皓贤
- 林金郎
- 果力文化
- 枡野俊明
- 查尔斯‧哈奈尔
- 查爾斯‧哈奈爾
- 柿子文化
- 桑山慧人
- 桑青与桃红
- 桑青與桃紅
- 植物
- 楊牧
- 榮格與現象學
- 樂曲解說
- 樂評
-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
- 正念解忧的佛猫
- 正念解憂的佛貓
- 正念解憂的佛貓:喚醒「內觀療癒」力量,不受困於壓力、煩惱與迷惘的無止循環,領悟平靜智慧的練習
- 歷史
- 民俗學
- 民間信仰
- 江灝
- 法醫
- 注視—都蘭野書(平裝)
- 注视—都兰野书(平装)
- 洁丝•希尔
- 洪範
- 流俗地
- 海国诗路:东亚航道与南洋风土
- 海國詩路
- 海國詩路:東亞航道與南洋風土
- 海外
- 海明威
- 海鷹文化
- 演化/遺傳
- 漫遊者文化
- 潔絲•希爾
- 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
- 父能量
- 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
- 父親
- 爸爸
- 玛伽拉·特鲁斯
- 现代文学
- 現代文學
- 瑞秋·費爾特曼
- 瑞秋·费尔特曼
- 瑪伽拉·特魯斯
- 生活哲學
- 男同志
- 男性寫真
- 當代思潮
- 當傷害以愛為名
- 當傷害以愛為名【澳洲女性文學獎得獎作品】:社會如何養出隱形的家庭怪物?人們如何擺脫精神虐待與親密關係暴力?
- 皇冠出版
- 眨眨眼:那些只跟相思树说过的故事
- 眨眨眼:那些只跟相思樹說過的故事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神明
- 神灵台湾
- 神灵台湾•第一本亲近神明的小百科(口碑纪念版):长辈没教,但你一定要知道的神明微历史、拜拜小知识
- 神靈臺灣
- 神靈臺灣•第一本親近神明的小百科(口碑紀念版):長輩沒教,但你一定要知道的神明微歷史、拜拜小知識
- 秀威資訊
- 秀威资讯
- 科幻小說
- 童書
- 符号帝国
- 符號帝國
- 符號帝國(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詹偉雄完整導讀,經典新版)
- 紫微攻略·牌卡占卜
- 紫微攻略·牌卡占卜:紫微斗数占卦50问+星曜解密(二书全彩图解)
- 紫微攻略·牌卡占卜:紫微斗數占卦50問+星曜解密(二書全彩圖解)
- 紫微斗數
- 經典
- 經典學派
- 經濟
- 經濟學
- 經濟趨勢
- 網絡與書出版
- 網路與書出版
- 繁体
- 繁體
- 繪者:Dyin Li
- 繪者: 木口子,陳狐狸
- 经典
- 罗伯·柯普兰
- 罗兰•巴特
- 罗杰·布鲁克
- 羅伯·柯普蘭
- 羅傑·布魯克
- 羅蘭·巴特
- 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文學
- 聂华苓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4/第481期)
- 联经出版公司
- 聖殿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4/第481期)
- 聯經出版公司
- 聶華苓
- 職場工作術
- 自我成長
- 自然科普
- 致富
- 臺灣商務
- 艺术怪兽:女性主义艺术中那些张狂不羁的身体
- 荣格与现象学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研究
- 萝伦·艾尔金
- 葛瑞琴·魯賓
- 蔡亦竹
- 蔡正元
- 藝術怪獸:女性主義藝術中那些張狂不羈的身體
- 藝術設計
- 蘿倫·艾爾金
- 行政學
- 衛城出版
- 衛斯理
-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 表里日本
- 複刻文化
- 規律
- 親子關係
- 詩
- 詹姆斯·罗宾森
- 詹姆斯·羅賓森
- 詹慕如
- 語言
- 語言學習
- 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古典樂派】:鋼琴家帶你入門200首名曲,聽懂巴哈到貝多芬的光明與黑暗
- 說話溝通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譯者:尤傳莉
- 譯者:王華懋
- 譯者: 吳湘湄
- 譯者: 周若珍
- 譯者: 葉佳怡
- 譯者:倪安宇
- 譯者:卓惠娟
- 譯者:吳書榆
- 譯者:張雅億
- 譯者:李維倫
- 譯者:林安琪晨星
- 譯者:林步昇
- 譯者:林芳如
- 譯者:簡捷
- 譯者:羅亞琪
- 譯者:謝靜怡
- 譯者:賴明珠
- 譯者:靜濤
- 譯者:魏嘉儀
- 譯者:黃懿翎
- 说故事的古典音乐导聆【古典乐派】:钢琴家带你入门200首名曲,听懂巴哈到贝多芬的光明与黑暗
- 跟著日本人这样喝居酒屋全图解
- 跟著日本人這樣喝居酒屋全圖解
- 跟著日本人這樣喝居酒屋全圖解:酒品選擇、佐菜搭配、選店方法一次搞懂,享受最在地的小酌時光
- 这样阅读,让我高收入
- 這樣閱讀,讓我高收入
- 這樣閱讀,讓我高收入: 一流人士採用的選書、讀書法, 將買書成本最快轉為幫你賺錢的資產
- 遠足文化
- 郑振铎
- 都市神域:香港人的圣殿与庙宇
- 都市神域:香港人的聖殿與廟宇
- 鄧伯宸
- 鄭振鐸
- 重点
- 重点:99%的讯息都是杂讯!
- 重點
- 重點:99%的訊息都是雜訊!瞬間獲取注意力的最強溝通法則
- 鏡文學
- 長篇小說
- 阿古
- 陳思宏
- 雜誌
- 青少年故事
- 青少年文學
- 韩乐悯
- 音樂
- 音樂史
- 音樂文化
- 頭髮
- 風雲時代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香港
- 馬來西亞
- 馮以量
- 高嘉謙
- 高嘉谦
- 鬼地方
- 麥浩斯
- 麥田出版
- 黃致豪
- 黃魚聽雷
- 黄致豪
- 黄鱼听雷
- 黎紫書
- 黑雨舍
- 龍悠
- 龍應台
- 龙应台
- 안인모
2024年11月——新書上架
【預購】暗黑原則:那些瑞.達利歐沒告訴你的橋水公司和《原則》真實故事 The Fund: Ray Dalio, Bridgewater Associates, and the Unraveling of a Wall Street Legend◎羅伯·柯普蘭 (Rob Copeland)(譯者:林步昇)
Regular price $38.00 當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雷.達利歐在2022年宣布他將卸任這家近50年前從公寓起步的公司,這一訊息震驚全世界。達利歐因其公司驚人的成功而在國際上獲得崇拜和名聲,並因他頻繁的媒體露面、與名人的交往,以及其暢銷書《原則》的出版而增添神祕色彩。然而,《暗黑原則》的得獎記者,紐約時報的羅伯.柯普蘭揭穿了這位仁慈企業巨擘所精心構建的人設,揭示他的「原則」實際上是現代記憶中的一大傲慢—它們在實踐中助長一種有毒的偏執和背叛文化。
《暗黑原則》是一段引人入勝、超越虛構的旅程,深入探討財富和權力的稀有世界。它毫不留情地審視了達利歐所稱的其商業成功和意義人生的核心信條「激進透明」所帶來的痛苦。作者柯普蘭利用數百次內部和周邊人士的訪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故事的房間:美國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親吻達利歐的戒指、現任賓州參議院候選人大衛・麥考米克飲用「酷樂水」,以及一群難忘角色在他們魅力領導者的注視下,與自身的心理和道德極限作鬥爭。
這是一個警示故事,對於任何堅信賺取大量金錢與揭示人性原則有任何關聯的人。
名人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李全興(老查)|數位轉型顧問
李麗美 Limei Lee|旅美書評人
許繼元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各界好評
終於,億萬富翁哲學家國王的時代有了一本具有定義性的書籍。《暗黑原則》是一部緊湊的非虛構驚悚小說。
布萊恩‧伯瑞(Bryan Burrough)
《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作者
這是一個關於華爾街最有名人物的經典美國故事—或者說他看似的樣子。《暗黑原則》同時讓人震驚和娛樂。
菲利普‧邁耶(Philipp Meyer)
《美國銹跡》(American Rust)和《兒子》(The Son)的暢銷書作者
我讀過最具爆炸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業書籍—而且也是最有趣的。
布萊利‧霍普(Bradley Hope)
《紐約時報》暢銷書《鯨吞億萬》(bestseller Billion Dollar Whale)的共同作者
毀滅性……充滿令人愉快的可怕軼事。
貝瑟尼‧麥克林(Bethany McLean)
《房間裡最精明的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的暢銷書作者
這是一本好書……每個人都應該讀!
卡拉‧斯維舍(Kara Swisher)
播客《Pivot》的聯合主持人
這是一本極好的書,內容充滿了令人不舒服的細節……是有關華爾街的最佳書籍之一。《暗黑原則》是完美的憤怒閱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柯普蘭這位機智而有趣的作家,將一把火燒向達利歐作為華爾街天才的名聲……結果是對無約束的財富與不理智的愚蠢,碰撞出極具娛樂性的描繪。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是一部仔細觀察的調查……柯普蘭對該公司的歷史得力於深度來源,藉助新的錄音訪談、內部檔案和多封洩露的電子郵件,提供了達利歐心理的生動寫照。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對一家對沖投資基金公司的揭露……無情企業環境中,對靈魂摧殘的微觀管理生動描繪。
《柯克斯》(Kirkus)
令人瞠目結舌的敘事……金融記者羅伯‧柯普蘭寫下的這本書,拆解橋水和中心人物的神祕。《暗黑原則》成功完成「揭開」華爾街傳說的不可能任務。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柯普蘭這本引人入勝的新作,揭露了瑞‧達利歐之橋水基金的邪教文化。
《斯皮爾斯》(Spear's)
一部史詩般的小說……讀起來就像是最薄的驚悚小說。
《信使》(The Messenger)
對沖基金界的恐怖故事。
《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
一幅引人入勝的霸凌者及胡謅藝術家肖像—更貼切地說,是對精英們將財富與天才混為一談的控訴。
《槓桿》(The Lever)
作者簡介
羅伯·柯普蘭(Rob Copeland)
《紐約時報》的財經記者。他之前在《華爾街日報》擔任多年對沖基金的記者,並報導過矽谷以及富有與權力背後的隱祕世界。他對橋水公司的前瞻性調查曾獲得《紐約報社俱樂部》獎,兩次獲得美國商業作家協會(SABEW)的榮譽提名,還被評為新聞媒體聯盟的「新星」(「30歲以下頂尖30人」)。他曾在ABC的《今日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NPR和其他主要新聞網出現。
譯者簡介
林步昇
鍾情於綠豆的貓奴,翻譯是甜蜜的負荷,配音為後半生志業,希冀用文字與聲音療癒自己與他人,近期譯作包括《療癒原生家庭創傷》、《為什麼難過的總是我?》、《戰地春夢》等。本書作者透過眾多匿名訪談與第一手資料,大膽揭露橋水基金的祕辛,內容迥異於外界對Ray Dalio和《原則》的主流觀點,不妨視為平衡報導的參考。
【預購】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詞學習圖鑑:六大主題、千項名詞,從文化著手,升等素養,擺脫死背,立刻融入日本!(全彩插圖典藏決定版)◎服部幸應、市田ひろみ、山本成一郎(譯者: 周若珍)
Regular price $51.00知日必讀、旅日必備的日本文化百科圖鑑
學習日本語最有感、最實用、最賞心悅目的工具書
文化專業X日語專業,打造日文閱讀力!
從和食、和服、節慶、建築、傳統藝能到生活用品,
6大主題一次囊括,近千項名詞完全收錄,
中日對照+羅馬拼音+全彩圖解
讓你不只學日文,更認識「日本文化」!
· 壽司餐盒裡的綠色隔片、盛裝蕎麥湯的容器竟然都有專屬的名稱?
· 婚禮上新娘穿的叫做「白無垢」,那新郎穿的黑色和服又叫做什麼?
· 「迴遊式」與「淨土式」的日本庭園到底怎麼區分?
· 名叫「曲げわっぱ」的日本傳統木片便當盒是什麼形狀?
· 你知道日本新年必備的「門松」和「鏡餅」的由來嗎?
不退流行的日本文化名詞,可學習又可珍藏。符合臺灣人語言學習的需求,深入日本文化核心的學習法,讓語言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不會發生開不了口的窘境!不論日常生活或職場對話,有了文化名詞的知識,一開口就有內涵!
本書囊括日本的飲食、服飾、建築、節慶、傳統藝能、生活用品等六大主題,透過精美圖解與翔實解說,讓你用最簡潔易懂的方式認識各領域中近千項日文名詞,除了中文、日語和羅馬拼音對照外,更詳細介紹名詞背後的內涵與知識,讓你知其一更知其二,不僅加深對日本的認識,更能累積日文實力!
本書特色
★全彩精美插圖,重現日常生活中的日本元素,理解日本文化更有感!
★從「文化」學日語,擺脫死背單字的壓力!
作者簡介
服部幸應 Hattori Yukio
料理研究家。
學校法人服部學 · 園服部營養專門學校理事長 · 校長。
市田ひろみ Ichida Hiromi
服飾評論家.散文作家。
現經營「京遊學舍」,並擔任日本和裝師會會長等職務。
山本成一郎 Yamamoto Seiichiro
建築師。
早稻田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研究所)建設工學畢業。
2001年成立山本成一郎設計室。
譯者簡介
周若珍
日文教師,日文翻譯。對教育充滿熱忱,並從事各領域的口筆譯工作。
深愛動物,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
FB粉絲頁「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facebook.com/narumi.nihongo
【預購】有罪推定◎黃致豪
Regular price $31.00 ──「為什麼殺人?」──
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當生命混沌失序,司法的天平,如何堅守平衡?
毫無動機的犯罪並不存在。
誰也想不到哪時、哪刻,哪一個環扣鬆脫,
崩潰的靈魂,就此失速墜落。
要令一個理性之人墮入瘋狂深淵,或許只需要那麼惡劣的一天……
◎
六名被告,六樁證據確鑿、不容置疑的犯行。
身處千夫所指的究責風暴之中,
一位辯護人卻為何執著於叩響那無人知曉,
卻也無人聞問的罪後真相……?
● 無暴力史、無精神障礙、素行良好的青年,犯下三死十八傷的隨機殺人案。
● 一句「生不如死」震碎女人的世界,吞滅了一切過往,包括罪行。
● 爸爸被控凌虐、姦殺媽媽,十多歲的小兄妹卻落淚求情:「我爸爸不是壞人……」
專精司法心理學、不按常理行事的刑事辯護人黃粱穿梭案件之間,面對暗潮洶湧的犀利法庭攻防,進行抽絲剝繭的辯證追索,無盡叩問著:這一切為什麼發生?
黃致豪首部小說創作,直探人性本質,揭露罪與罰的背後,原來並非斷然二分──那是讓所有悲傷的靈魂,都值得被認真地凝視一回的世界。
本書特色
● 黃致豪以刑案經驗為靈感,創作本書的六個故事:「這本書在寫作完成,交到讀者手上、映入讀者眼簾之時,作者原本想什麼,大概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身為讀者,你怎麼讀都可能是對的。但盼身為讀者的你,可以從閱讀、接納、解構、詮釋、批判這本小說的每一個故事中,獲得一些樂趣、慰藉,甚或淨化。這樣,身為作者的我,也就於願足矣。」──摘自後記〈之所以《有罪推定》〉
●「所有犯罪的本質,都是荒謬的;尤其是當人拒絕去凝視、去思索、去反抗人的本質時。……唯有脫離信念的漩渦,才有追求證據與事實的空間,也才能不被自己的偏見侷限眼界與思緒。」——黃粱(辯護律師)(摘自內文)
● 《有罪推定》的故事以「犯罪動機」作為重心,關切的不是「被告犯了什麼罪」、「他受到什麼樣的懲罰」,而是「被告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是法庭上鮮少被討論的問題。或許是作者察覺「被告的臉孔」竟是如此神似:失能的家庭,匱乏的教育,貧窮,疾厄,犯罪……唯有凝視深淵,才可能找到救贖。——陳昭如(作家,著有《無罪的罪人》、《判決的艱難》等)(摘自推薦文)
跨界強力推薦
● 專文推薦
陳昭如(作家,著有《無罪的罪人》、《判決的艱難》等)
●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吳慷仁(演員)
呂蒔媛(編劇)
易智言(編劇/導演)
范立達(資深媒體人)
張娟芬(作家/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理事長)
陳欽賢(法官)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蕭雅全(金馬獎最佳導演)
賴瑩真(瑩真律師)
作者簡介
黃致豪
「因為無力,所以抵抗;因為抵抗,所以無力。所有在司法中掙扎的人們,某程度都是那個重複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都陷在那個永難掙脫的超現實夢境之中。」──摘自《有罪推定》作者後記
一位在台生長,美國教育,專精刑事、家事、智慧財產權事件的台、中、英三聲道資深執業律師。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NYU)心理/政治雙學位(BA)優等榮譽生。是美國國家詰辯學院NITA法庭詰辯教師,也是司法心理學的研究與實踐者。曾任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律師訓練所教官,也曾義務為多起重大案件辯護。
在法庭內外與輿論夾縫間求生之餘,也未曾忘情文字。譯有《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近六十萬字的司法心理學經典《司法心理學──研究與應用》,以及《核心崩解》等司法心理學與文學著作。
製作並主持YouTube與Podcast節目《法客心法》系列,藉由戲劇與文學傳播司法與心理學知識,並辯證各種觀點。
熱愛推理文學、爵士樂、葡萄酒,還有思考與自由。
YouTube搜尋【法客心法 Law and Psych】
【預購】未完 · 待續◎黎紫書
Regular price $22.00
「愛」,
她見過了,嚐過了,領略過了。
她知道它不能被計算,
計算它一遍就是蝕耗它一遍。
「作者跟人物的關係,和人物跟他們自己的關係,恰恰就是《未完‧待續》裡面的短篇的共通主題。這批小說中的主角幾乎全都自我分裂,到了最後一篇〈未完‧待續〉呈現為萬花筒式的環狀圖案分合,令人目不暇給。」──董啟章
「伊娃說你的手怎麼冷得像冰塊。她搓揉我的手,吻我的每一根手指,把它們揣在懷中,彷彿那是一隻被雨打濕了翅膀的小鳥。忽然我感到心酸極了,眼淚不聽使喚地汩汩流下,怎麼也止不住。
伊娃。真的,與你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非常脆弱,也非常,非常美麗。」
每個字都溫婉,每個句都靜謐,但組合起來,卻是驚濤。
這樣的驚濤,在闔上書本後,反撲、刺痛、撞擊著我們那乾癟的人生、我們那套了枷的生活。
離開原鄉馬華與停留的北京,佇留在德、英的黎紫書,遞出了與以往迥異的作品,特別是她從未在創作裡觸碰的愛情。那些剔透到值得收藏、不停地刨刮我們靈魂,以及種種關於出走、自我、人生、記憶與死亡的描繪,都不斷地提醒,我們所自以為的掙脫,不過是一小步,總有雙更巨大、更赤裸的視線緊跟在後,也或許出走或留下,永遠是我們內心裡一場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寧靜戰爭。
循著書中人物的腳步,我們又來到無常與命運的十字路口。
◎ 董啟章撰推薦序。
◎ 獲獎無數的知名作家黎紫書,首度在創作裡書寫「愛情」。
作者簡介
黎紫書,原名林寶玲,197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
近十年來馬華文學最被看好的作家之一,自24歲以來,多次奪得花蹤文學大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最多大獎的作家。她也受到台灣文壇的肯定,數次贏得聯合報文學獎與時報文學獎。出版人詹宏志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家」,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台灣。
已出版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短篇小說集《野菩薩》、《天國之門》、《山瘟》、《出走的樂園》;極短篇小說集《簡寫》、《無巧不成書》、《微型黎紫書》;散文《因時光無序》,以及個人文集《獨角戲》等等。
推薦序
鄉音無改‧客從何來
紫書:
我這樣稱呼你的時候,我其實不太知道自己在跟誰說話。也許我應該在前頭加一個「黎」字,以完成那個你自己發明出來的,作為小說家的你的稱號。但發明這個名字的「你」,又是誰呢?就算叫你的本名林寶玲也無補於事。那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你。不過,就算是黎紫書,我又算是認識嗎?我和黎紫書見面的次數,五指可數,通信的次數更少。我所認識的黎紫書,真如你所預設,就是那個由文字構成的「黎紫書」。她是一個作者,但也是你所虛構出來的人物。你說你越來越融入小說裡去,我看也同時是小說越來越融入到你當中。有些作家保持距離的方法,是迴避自己,不寫自己,你卻是把自己寫進去,把自己分裂成雙胞胎或雙重鏡像。自己跟自己的距離,很可能是宇宙中最遠的距離。
你說新小說集的書名由《迷航之島》改為《未完‧待續》,我第一個反應是覺得不好。單以名字來說,《迷航之島》好聽多了。到我要寫這篇序言的時候,翻看你的散文集《暫停鍵》,忽然才領略到,兩個書名原來是互相呼應的。「暫停鍵」不就是「未完」和「待續」之間那個點號嗎?《暫停鍵》裡的文章寫於你旅居中國和英國的時期,而我推想《未完‧待續》中的短篇則多寫於結束飄泊回到家鄉之後的日子。如此說來,兩者有時間先後的關係,而文體上是先散文後小說,先記述當下經驗而後回憶及虛構。如此這般,又生出兩個你來了。看似一真一假,但事實上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也很難說。
《暫停鍵》的自序,其實也可以用於《未完‧待續》。這篇自序雖然放在《暫停鍵》的書首,但就寫作時間而言,其實是諸篇中之最後,當中提及旅程結束,作者要回到家鄉的決定。而這篇自序所談到的主題,又開啟了後來的小說,也即是《未完‧待續》的篇章的寫作方向。你在自序一開頭便提到鏡子和存在的自覺,一種從外面觀看自己的距離感。然後談到「黎紫書」這個作者兼人物的創造。久而久之,「黎紫書」和自己就成了莊周夢蝶的關係。這些都令我想起波赫士的短文〈波赫士與我〉和他喜歡的鏡子意象。寫小說(把自己寫進小說)亦是如此。而作者跟人物的關係,和人物跟他們自己的關係,恰恰就是《未完‧待續》裡面的短篇的共通主題。這批小說中的主角幾乎全都自我分裂,到了最後一篇〈未完‧待續〉呈現為萬花筒式的環狀圖案分合,令人目不暇給。你上一本短篇結集《野菩薩》依然是你拿手的馬華本土題材本色之作,到了《未完‧待續》卻突然來一個大跳躍和大轉身,也許會令一些讀者措手不及,但是一切在《暫停鍵》中早已有跡可尋。
離鄉的欲望其實早已萌生。誠如你自己所說,在更早的散文〈亂碼〉中,便已經浮現兩個自己的對位――過著安閒凡俗生活的「我」和毅然離家遠去的「你」,而這個「你」亦同時是一個作者。這意味著旅行或移動的雙重層次――實質的地理空間(異國)和非實質的精神空間(語言)。所以,嚴格來說旅程並未隨回鄉而結束,相反,在語言的領域裡,它才剛剛開始,而且「未完」和「待續」。這似乎也說明了,家鄉其實在他方。林寶玲的家鄉在馬來西亞怡保市,但黎紫書的家鄉卻是語言本身。只要一日在寫,她注定要繼續移動下去,因為語言這個家鄉雖然常與我們同在,卻是永遠也沒有終站的。
由於「家鄉」進入了「語言」,於是就成為了「鄉音」。在〈煙花季節〉裡,喬在英國留學時遇到安德魯,彼此便是以英語中的鄉音認出對方同樣是來自馬來西亞。可是,當兩人相處下去並且成為戀人,馬來語(國語)卻變成了障礙,道出了所謂「鄉音」的欺騙性。「鄉音」被質疑,甚至被否定。而你早就宣稱,你已經把自己的中文和英文「去馬來西亞化」,在老家說話也不太像「當地人」,而往往被誤為「外國人」了。本土語言和本土題材的雙重放棄,令你覺得《未完‧待續》的黎紫書跟從前很不一樣。事實上,已經沒有「回鄉」的可能了。
這並沒有令你感到失落。從你的文字可以清晰看出,當中沒有緬懷或惋惜的意味。未知有沒有人覺得你太決絕,但斬斷一切依仗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當「鄉音」這個依仗其實已經內在化。不過,你沒有變成完全孤立的個體,因為你選擇堅守更根本性的東西。你質疑作為族群身分認同的identity,但卻堅持作為同一性的identity。這種跨越族群的同一性,見諸人「使用語言的態度」。在〈迷航之島〉裡,雖然現實人生過得一團糟,馬克對措詞和語法卻十分嚴謹,英語書寫無懈可擊,而加布里埃爾先生對語言文字有一種「強硬得近乎高尚的態度」。兩人對語言的執守令敘事者(來自東方的女性/作者的分身)對他們產生共同感(同一性),並進而發展成愛情和肉體關係。有趣而令人費解的是,在同一篇小說的第三節卻出現了不講究語言,甚至不受文字煽動和誘惑的女同性戀人伊娃。兩個男性主角似乎象徵語言和理性,而伊娃則代表語言不能約束的肉體和本能。而敘事者介乎兩者之間,或同時擁有兩者的特質。馬克深為所動並且加以讚嘆的,是女敘事者所表現出來的「靈與肉的和諧」。我們可以說,當中的「肉」就是伊娃的肉體原理,但當中的「靈」指的又是什麼?敘事者自己解釋說:「我的語言,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我的靈魂,我們是合奏者的關係。」
靈魂即語言,是個相當具有創意的觀點。你近年常常說到靈魂,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小說中的女敘事者為自己喜歡的靈魂取名叫愛麗絲,並且要「培育」她,好像她是另一個自己。自我與靈魂的關係是「合奏」的關係,但合奏的形式,是肉身為樂器(大提琴),而靈魂為樂師。肉身被靈魂所彈奏,而為靈魂所驅動肉身就是在說話的這個「我」。更有甚者,當中又提及有另一個扭曲、虛弱的靈魂,竟而形成「我們仨」的複雜關係!你所說的靈魂似乎不是宗教上的、形而上的事物,而當你點穿她就是語言,以下的文字就更可以理解。你在散文〈聽‧從〉中說:「但我在這幾年間清楚感覺到靈魂的壯大,身體比她早熟,但她幾乎以頑強的天真駕馭了身體,讓身體成為她的信徒。我以為那是一個『我』的完成,也是我這幾年在做的事。」「靈魂的壯大」不就是語言的成熟嗎?而寫作,以及在寫作中的自我創造,不就是語言這「靈魂」去駕馭自我(身體)的方式嗎?更耐人尋味的是,當你說「我正成為自己的靈魂所喜愛的人」的時候,「我」這個主體竟然變成「靈魂」所喜愛的客體。由「我」喜愛「靈魂」,到「靈魂」喜愛「我」,主客逆反,真假互換,虛實倒置。林寶玲創造了黎紫書,黎紫書卻反過來「培育」了也「駕馭」了林寶玲,甚至是虛構了林寶玲。莊周夢蝶,蝶夢莊周。
靈魂要駕馭身體,靠的是意志。你在〈未完‧待續〉的結尾,這樣描述當中的女小說家所創造的虛構城市:「女人其實一直心裡明白卻不敢寫出來,這牆背後並無牢獄,它圍著的是這城市;她明白那是她的意志世界的邊界,她既無法將之消除,也永遠不能攀越。」小說由敘事者「我」抵達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在追蹤自己父親和一個女小說家幽會的往事的過程中,「我」進入了女小說家虛構的世界。最終小說與城市無法區分,「我」和父親和女小說家也成為了彼此的鏡像。小說,即意志世界,是語言這靈魂在克服肉體(自我)的過程中的創造物。是以在〈迷航之島〉中,當強大的靈魂愛麗絲和頑固而堅守的「我」(如大提琴的肉體)合奏,二者融合為一,就能把世間的一切聲音消音,化為一片空寂,並開拓出那唯一的、超越的意志世界――「我是我自己的世界」――小說。
你的意志世界是那麼的強大,但你又同時是那麼的低調,永遠的未完,永遠的待續,默默地進行你的簡寫。你不覺得小說可以改變世界,但它至少可以改變自己。而我想說,當別人在你的小說裡,在你對語言的堅執當中,體會到跨越個體阻隔的共同感,靈魂的培育就可以傳播和複製。在這靈魂的交流中,我們再次聽到鄉音,但那不再是國族語言的印記,而是另一個層次的迴響。
我長久以來也摸不著頭腦的是,為什麼總是在你的小說裡讀到(聽到)自己的鄉音?難道只是因為我們的母語都是廣東話?為什麼在兩個環境和歷史完全不同的地方成長的人之間,會產生這種同鄉的感覺?現在我明白了。我們並沒有共同的靈魂――靈魂只能是個別的,不可能是集體的――但我們對靈魂有共同的感應,也即是對語言的執著和信任。而靈魂和肉體的奏鳴曲,就是我們的鄉音。
而此刻,當我以書信的形式給你寫序,按照你所設定的培育靈魂的方法,我其實是在跟另一個自己對話。我這另一個自己以黎紫書的形態出現。也許我並不真的認識黎紫書,但我其實早已認識你。你與我,客與鄉,靈與肉,正如馬克所說,如此的和諧。
董啟章
二○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後記
越來越遠的島嶼
心裡有一個故事,覺得很適合寫成極短篇小說,卻一直沒寫出來。沒寫,是因為老找不到一個切入的方式,儘管角度已經看準了,卻總覺得手上握著不適合的刀,或者懷疑著那刀刃尚未煉成它該有的鋒利度。奇怪的是,雖然連第一個字都還沒寫出來,我卻覺得自己已經「看見」了它沒被寫好的樣子──直敘嗎,會像卡爾維諾寫過的一些輕巧的東西,〈呼喊特麗莎的人〉或〈孤獨〉之類的;把細節都舖陳好的話,很可能有點像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說到底,這本來就是一個關於某人與海的故事。故事是那樣的:有個住在海邊的少年為著某個從未明朗的原因,或只是福至心靈,一時突發奇想,開始嘗試游泳到附近的一個島上。那是個視野以內的島,但要用兩臂划過去可就很遠很遠了。他成功了,並且從此以後每天都得花好幾個小時往返游一遍。最初他做這個事情,大家都讚好,給他鼓勵,說他是個了不起的有勇氣有魄力的孩子,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長大成人,從青壯到中年,依然每天無論晴雨,甚至常常放棄生命中的「正事」,也堅持要游這一遍。這時候人們說他是個偏執狂或神經病,不務正業無視現實。一直到他年老,很老很老了,那個依然在視野內的小島予他而言變得越來越遙遠,每天往返這一趟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可他還是一意孤行,每天都得下海泅泳到那島上,再僕僕游回來。不同的是,他這怪癖而頑固的行徑被媒體報導,或者被人發到網路上,居然「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他這本來與世界毫不相干的行為,忽然被世界各地的人以各自的角度解讀與詮釋,並且每一種解釋都不謀而合地充滿正能量,他因而備受推崇。在垂垂老矣的時候,他做了一輩子的同一件事,因為「做了一輩子」而生出各種意義來,其意義之重大,影嚮力之廣泛,足於讓他被寫進歷史(啊,因為人們的不同需求,那時候的世界有無數種有意義沒意義的史冊。)
好吧,故事說到這裡,我總算明白自己為什麼沒有把它寫成小說。因為我說著說著,腦子裡對應地浮起電影《阿甘正傳》。阿甘做過類似的事。他有一天無端端(說是為了想些事情)往家門外跑,一直跑了好些年,頭髮和和鬍子都長得很長了,變得有點像世外高人,就像《魔戒》裡睿智的灰袍甘道夫。無人知道他為什麼上路,但因為他不停下來,人們主動為他這行為賦與意義,後來在他奔跑的路上便尾隨著一大票跟從者。
我得承認,我心裡的那個故事,說穿了是阿甘這事蹟往前後兩頭延伸的版本。故事如此伸展,表現更多的是人們的態度如何變化──人還是那個人,做的還是日復一日的同一件事,四面八方看著他的也還是那些眼睛,但人們對此人此事的看法就是一直在變化之中。再說下去,可以說到六祖壇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這個被我埋在心裡一直沒有冒出芽來的故事,與電影裡阿甘行萬里路的橋段,最大的共同點在於主人翁本身始終未說明動機和原因。這點模糊至關重要,畢竟事情與整個世界的運行太不相干,太不合常理,當事人本身未必真能說得明白,這世上也根本沒有一個具有絕對說服力的理由。而因為不予說明,倒讓事情有了「當其無,有器之用」的境界,予人無垠的解讀空間,以及各種各樣輻射性的,超出事情本身的啟示。
記得奧斯卡獎導演李安說過,其實沒有人在意電影說什麼,人們只在意自己想什麼。
卻總得有人無端端跑萬里路,或是每天風雨不改迎風破浪游泳到孤島,總得有人用無法解釋的意志去做些奇怪的事,才能在這死水般的,麻木的,機械化的世界激起一些思考。
我覺得像我這種寫手,多少也就是那樣一個不合情理的人了。
……
今年上半年在花蓮東華大學當駐校作家,開了一門小說創作課。上課的學生不多,都很乖巧溫純,從不為難我。我一方面暗自慶幸,一方面卻暗中失望。我總想他們是應該抗拒我反對我刁難我,對我「傳授」的寫作心得嗤之以鼻的。因為那樣他們才更有可能進入思考的狀態,爬梳出自己對小說真正的想法。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自己對於創作本身缺乏(也可能不以為需要)理論上的學養與整頓。作為創作者,我一直只是在自以為是地選擇「最好的」、「最精確的」方式表現自己對於人與世界的體認與看法,從而反映我自己在這世界中所持的姿態與角度。到了課堂,我卻必須從這種習以為常,乃至已不知不覺的狀態中抽離,像開了一門生物課,讓一尾魚對自己和別人解說「我是怎樣在水裡生活的」。
後來在與黃錦樹的兩場對談過後,被黃錦樹(有點恨鐵不成鋼似的)稱為「素人」。我不確定「素人」一詞的詞性,卻記得朱自清〈說夢〉中說道:「我是徹頭徹尾讚美夢的,因為我是素人,而且將來永遠是素人。」至人無夢,愚人無夢,惟素人有夢,如此思之甚雅,便不欲窮究。這是寫小說訓練出來的一種人生哲學與生活的態度吧。一件事情可能產生的各種效果和意義,往往取決於各人選擇的「當止之處」。
記得在電影裡,跑了不知幾萬里路的阿甘忽然停下腳步,回過身來面對一大群追隨者,說,我要回家了。
在幾萬里路以後,再普通不過的一句「我要回家」或許也能成為神諭。
我總是在寫作的,寫作予我,是生活。「生活」 說的不是「生計」,卻仍是一個卑微的詞。環目所及,與我同代的小說創作者們,書寫的態度可都遠比我嚴肅。我知道他們有的都寫出了各種身體的毛病來,才青壯之年已要出入醫院,讓我感覺到寫作予他們而言成了多大的耗損。我感覺這些同輩人有的已把寫作融入生命,經營文學也等於經營自己的人生;有的把小說寫成終生志業,也有的把它提煉成民族使命。而我只是寫作如過小日子,看到什麼,想過什麼便寫什麼,平平靜靜,沒病沒痛,也無風雨也無晴。如此被視作素人,自然無可辯駁,而我素人之極,心裡想的是我那個沒寫出來的小故事──我只管安靜地寫下去吧。有一天,時機到了,這世界會給我的寫作予更多別的、更華麗的定義與解說。
寫作這事,我相信這輩子我都無法闡明自己的動機,卻不會也不可能放棄了,一如我不可能放棄生活,並且我也將一直追求讓生活更自在更美好,或至少讓它適可而止地保持著一種美好的溫度。
這集子裡的小說,我說不出具體的章法來,但它們都在上面說的簡單的心態裡完成,創作時期始於二○一一年我在英國的時候,直至我在東華大學這裡的前兩個月還在埋頭重寫〈迷航之島〉。我喜歡〈迷航之島〉這名字,它比〈未完.待續〉更接近我心裡的那個故事;那個我無法寫成小說,但決定以自己這一生去演繹的故事。
……
最後,我得感謝一些人。感謝寶瓶社長朱亞君一直沒有放棄催促我,讓我在極大的羞慚之中不得不把集子裡的小說一一完成。在台灣,寶瓶於二○○九年出版了我的極短篇小說集《簡寫》。那是在我已「沉寂」經年,我以為已不復為台灣文學界所記憶的時候,亞君主動聯繫,還願意在「不妨礙大馬簡體版的銷售」之條件下,把我自己極鍾意的《簡寫》帶到台灣。這部作品為我在台灣結緣無數,至今我對亞君仍十分感激。
還有一位要感謝的是董啟章。他在我心中是一個對文學十分虔敬,把生命鎔鑄在創作裡的人,一直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這次我完全是戰戰兢兢地硬著頭皮邀他為這書寫序,而他回應的方式與語言溫暖得讓我既激動也羞愧。他完成序言後把稿子發來,我竟然一整日不敢打開附件……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好好寫。下一次再邀他寫序必定得充滿自信,而不是只憑著勇氣。
最後還得提一位朋友徐濛。他是我在臉書上的書友,本來只屬陌路。可我看見他貼在臉書上的素描畫作,覺得很有意思,十分喜歡,就不顧天高地厚向他討要畫作。徐濛二話不說,事也就成了,於是這書有了這封面。後來我才曉得徐濛家在香港,覺得真巧,董啟章也是香港人。
我知道以後的路上我還得經常懷著這種感激之情。因為在我的想像之中,這路很長,我會一直遇上誠懇良善的人,他們會幫助我發現自己,認清自己,完成自己,讓我一遍一遍地,成功游到那將會越來越遠的小島。
二○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東華大學素心邨
【預購】桑青與桃紅◎聶華苓
Regular price $30.00 「三生三世」傳奇女作家經典
離散文學代表作
新世紀必收珍藏本
聶華苓這部獲得國際肯定的小說,以印象式速寫及戲劇性的表現形式,強烈的爭議話題,成為作者最具特色之代表作。
七○年代初,《桑青與桃紅》在《聯合報》副刊連載時,因政治和性的尺度問題被迫腰斬;一直到世紀末的二十多年間,這部小說一如小說主角經歷飄泊與離散,到處流浪,陸續有中文各地區的出版社出版。如作者形容:「有大刀亂砍的版本,有小刀修剪的版本,有一字不漏的全本。」一九九○年,《桑青與桃紅》獲美國國家書卷獎,此後成為離散文化(Diaspora)研究的文本,是探討女性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移民文學的必讀經典。時報文化於一九九七年推出的,是在兩岸三地出版的第七個版本,當時做為「新人間」系列的第二號作品,在華文小說界的標竿性地位不容小覷。而今轉眼過了二十三年,此書又已絕版多年,殊為可惜,並且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有志創作、喜愛文學的青年學子作家流傳學習、卻苦於不易取得的文學經典,因此時報出版決定再度推出新世紀珍藏版,以饗讀者。
正如李歐梵教授為文所述:「這本書的意義,隨時代的變遷而不同。」七○年代初出版的時候,其藝術性是前衛的,被解讀的面向側重在政治性,八○年代,轉而被視作探討女性心理的開山之作。九○年代,《桑青與桃紅》又被納入離散文化研究的領域,許多美國大學教中國文學的教授都採用這本小說作教科書,也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肯定,並獲美國出版社保證「永不絕版」。李教授說得好:「在這個世界性的移民大地圖中,我們都是桑青與桃紅的子孫。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本小說終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永垂不朽。」
名人推薦
名 家 白先勇、李歐梵 專文評析
小說家 朱宥勳、胡淑雯、張亦絢、童偉格、黃崇凱 跨世紀仰望推薦
「《桑青與桃紅》以近代中國政治動亂的時代為背景,敘述主角人格分裂的悲劇,『桑青』、『桃紅』其實同為女主角的名字,代表她兩種身分,整個故事正是她人格上分裂蛻變的經過。故事開始時她是桑青,一個中國內地的女孩子,一片純真,到故事結尾時她變成了桃紅,一個不折不扣的縱慾狂人,由美國中西部遊蕩至紐約。聶華苓並非單是刻劃一個性狂態者的病歷身世,這篇小說不是只宜作心理病理學臨床個案研究,作者其實以此寓言近代中國的悲慘情況,說明中國政治上的精神分裂正像瘋者混亂的世界。」──白先勇
「這本書的意義,隨時代的變遷而不同。七○年代初出版的時候,它的意義是政治性的……八○年代,這本小說又被視作探討女性心理的開山之作。……到了九○年代,《桑青與桃紅》又走入所謂Diaspora(離散文化)研究的領域。……在這個世界性的移民大地圖中,我們都是桑青與桃紅的子孫。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本小說終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永垂不朽。」——李歐梵
「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是放在世界文學之林,也可以比肩齊步的小說。它代表的,正是台灣文學的最高水準,是一座台灣小說家時時都要回訪的紀念碑。而希望這一次出版之後,可以讓一代代讀者都能在書店裡面找到它、閱讀它、乃至於帶到荒島上去。」——朱宥勳
「此書不僅在聶華苓全部作品中處於核心,也在當年的肅殺氣氛下顯得難能可貴。因為二十世紀民族國家的膨脹,正是一面吸收個體精血,一面壓制獨立反思的空間。小說潛藏著另類版本的歷史,在在以多聲道噪音挑戰、乃至突破了封印結界。」——黃崇凱
作者簡介
聶華苓
一九二五年出生於武漢,南京中央大學畢業。一九四九年抵臺灣定居並從事創作,擔任《自由中國》編輯。《自由中國》停刊後,曾於臺大、東海大學任教,後應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之邀赴美訪問,一九六七年與安格爾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四十餘年來,已有七十多個國家與千位作家因此計畫能與世界各地作家交流。在美曾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美國五十州州長所頒發的文學藝術貢獻獎,並曾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評審員、美國飛馬國際文學獎顧問。
著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三生三世》、《三輩子》等二十三部作品。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義、葡、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韓國等版本。
《桑青與桃紅》英文版獲頒一九九○年美國國家書卷獎(American Book Award)。二○○九年獲頒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同年馬英九總統親授二等景星勛章。二○一一年獲頒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特別獎」。二○一三年中央大學在愛荷華大學授與榮譽博士學位。
【預購】榮格與現象學 Jung and Phenomenology◎羅傑·布魯克(Roger Brooke)(譯者:李維倫)
Regular price $54.00 「心靈和身體不是分離的實體,而是同一個生命。」——卡爾·榮格(Carl Jung)
「我不擁有心靈,但我以各種方式存在於世界中,醒著、夢著、幻想著,但總是以一種人類特有的,即心靈的方式。」——克莉絲汀·唐寧(Christine Downing),宗教學者,於1977年為榮格做的辯護
《榮格與現象學》是榮格學術研究中的經典著作,1991年出版至今,仍是討論榮格思想基礎的重要資料。
在本書作者布魯克眼裡,榮格可視為一個現象學家,卓越的存在經驗洞察,讓他對人類的理解直指存在現象學的核心。榮格努力探究人類的存在經驗,讓心靈能與世界直接聯繫,卸下當代文化對存在經驗的遮蔽,使生命經驗不再只是疏離的「客觀」知識,並將身而為人的情味還給人。
事實上,榮格也曾描述他自己的方法為現象學的,尤其是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診斷式精神醫學形成對比。然而布魯克卻發現,榮格經常在揭示現象學洞察時又掩蓋它。榮格的寫作方式帶有認識論上的折衷主義,他的醫學訓練常讓他不自覺地回歸熟悉的二元論和科學實證語彙,造成表達上的紊亂與晦澀。
本書從存在現象學的角度重構榮格心理學,深入挖掘榮格如原礦般的浩繁著作,帶領讀者理解他試圖展現的究竟是什麼,還原榮格思想真正的質地,打磨拋光後呈現給世人。
作者認為,榮格對於根源性語言的強調呼應了現象學「回到事物自身」的方法,而現象學所主張的「心靈是經驗的場所,而這個場所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也呼應榮格的志業──一種為世界重拾靈魂感的文化治療。
「本書不是對榮格的批評,更不是否定,而是要讓榮格珍貴的洞見以清晰一致的語言呈現在世人面前。只要讀者把握住這一點,就可以安穩地悠遊於本書的各章之中,享受榮格心理學與存在現象學的洗禮。」──李維倫
本書特色
★第一本從現象學角度討榮格思想和心理治療的經典著作,學理案例兼顧。
★結合現象學、分析心理學、近代科學、神學與信仰、藝術美學等領域,值得一讀。
誠摯推薦
王浩威 | 榮格分析師、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
呂旭亞 | 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耀盛 |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紀金慶 | 臺灣師範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楊婉儀 |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蔡怡佳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蔡昌雄 |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羅傑·布魯克(Roger Brooke)
生於南非,於1989年在南非的羅德斯大學(Rhodes University)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指導教授德雷爾.克魯格(Dreyer Kruger)是南非第一位以存在現象學取向進行實務與教學的心理學家。
布魯克自1994年起任職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心理學系教授,並擔任該校臨床心理培訓主任,直到2022年退休。他也是一位榮格治療師與學者,活躍於美國的榮格學圈,目前在匹茲堡進行私人執業。
布魯克的理論和臨床工作深受榮格和現象學傳統的影響。著作部分,除《榮格與現象學》外,他也是《進入榮格世界之路》(Pathways into the Jungian World, Routledge, 1999)的編者。
譯者簡介
李維倫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曾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著有《存在催眠治療》一書,譯作《現象學十四講》及合著作品等。
【預購】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李明璁
Regular price $30.00 台灣流行音樂,從來不只在台灣流行,在中國、港澳、新馬與東南亞、乃至美國各地華人社群,皆深受大眾喜愛。然而,當全球化與數位化兩股力量衝擊不斷,各國音樂產業皆面臨巨大革命。站上更艱難也更華麗的挑戰舞台,曾經擁有市場優勢的台灣音樂人,該如何重新展演自身?
我們是否過度急躁地尋求藥方、想速成模仿他國?
或者仍在眷戀昔日榮景、續炒冷飯而不思創新?
毫無疑問,我們必須有更多的討論思考和行動選擇。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帶領的團隊,歷經一年的資料蒐集與訪談,歸納出台灣流行音樂當前發展的十個關鍵議題,
並邀請二十位重量級音樂工作者及評論家,從十場深入的焦點對談出發,談群眾募資、數位串流、實體販售、展演空間、演唱會、獨立廠牌、跨界連結、中國市場、韓流啟示與在地扎根。
期待這份給新世代音樂工作者與聆聽者的重要備忘錄,
能協助台灣流行音樂打通經脈、活絡氣血,勇往直前。
作者簡介
統籌企劃/李明璁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開授音樂社會學、視覺社會學等課程。研究領域涵蓋大眾文化與東亞社會、媒體消費與性別認同、身體反抗與社會運動等。曾主持文化部「國民小學認識流行音樂輔助教材」計畫、參與創辦《cue.》電影雜誌、擔任過文化研究學會理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與臺灣智庫顧問。亦曾協助重要文化獎項之評審如金鼎獎、金鐘獎、金視獎、台北電影節、文化部流行音樂旗艦計畫與獨立音樂出版獎助等。以中文發表的學術論文,曾刊登於《台灣社會學刊》、《新聞學研究》、《文化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等國內重要期刊。另著有個人散文集《物裡學》(2009),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2014)。
【預購】正念解憂的佛貓:喚醒「內觀療癒」力量,不受困於壓力、煩惱與迷惘的無止循環,領悟平靜智慧的練習◎龍悠,朗諾德·史威普(Aljoscha Long, Ronald Schweppe)(譯者:謝靜怡)
Regular price $30.00【預購】注視——都蘭野書(平裝)◎龍應台
Regular price $44.00 都蘭山中,太平洋畔
身體力行的田野文字
讓你對純真嚮往,對脆弱不安
從此學會了「注視」……
在一個最平凡、最細微、最接近野草泥土的地方,
我終於看見了紅狐狸的眼睛,
那神采,
於「木漏」光影中驀然出現……
離開城市,到沒有房子、沒有車聲、甚至沒有人的語言的地方,
想讓光著的臂膀直接曬到熾熱的太陽,
想讓腳板踩在柔軟濕潤、土味瀰漫的爛泥巴上,
想讓耳朵聽見夜鳥的呼叫,
想讓眼睛注視一片葉子、葉片上的梗、梗上的一隻螳螂、螳螂腿上一根一根的刺……
想知道,不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可能長得怎樣?
想發現,自己跟這顆星球上不懂人語的,譬如氣候、海水、泥土、風和樹,蟬和蜜蜂,關係是什麼?
把自我變小、放空,謙卑而真誠地深深注視,找回五歲的「天真驚喜」能力,就會發現,尋常生活中,處處是秘密,日日是奇蹟,生命的美麗,只能說:不可思議。
●
「整個海岸山脈都是野豬的家,從山這邊到山那邊,就是在他自己家裡走來走去。我跟你說,山是野豬的家,是你把你的水管放到人家家裡去了啦……」
「我被蜂螫了。能怪他嗎?……我的拇指蓋住了洞口,遮住了他的光。如果我是他,出口突然被什麼龐然大物堵住,一片漆黑,也一定拿刀去砍吧?」
「我只是湊巧走過池塘,看見蛇在午餐,那麼,為什麼我會在一看到她的當下,反射動作就是要立刻把她除去?我為什麼不讓她在那陽光下、池塘邊,從容地用餐,自在地走開?」
「讓我這『雞農』告訴你,雞有多可愛。他們可以『人臉辨識』到一百個人。芝麻她們當然尤其認得我,當我出現時,她們從遠方用『拔腿飛奔』的姿勢連飛帶跑趕過來,像孩子一樣圍繞在我身旁,抬頭期待地看著我。」
●
龍應台的山林野居,透過「注視」,將自然與人緊密聯繫,並從中挖掘出更深層的思考,從山林美好到荒野滅絕,從生命的脆弱到一草一木、一蟲一獸的神奇,無不揭示對生活以及存在的深刻扣問。
本書特色
★特別收錄作者七幅手繪插圖、手寫筆記,大山大海大景,圖文並茂,呈現都蘭野書的完整豐富樣貌。
作者簡介
龍應台
作家。2012-14年為台灣首任文化部長。2015年為香港大學「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7年為照顧母親移居台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行走於鳳梨田、香蕉園、大山大海之間,與果農、漁民、獵人、原住民為伍。2021年移居台東,開啟她在都蘭山中、太平洋畔的生活。
【預購】流俗地◎黎紫書
Regular price $33.00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黎紫書全新創作!
以人性鋪展馬來小城的俗世河流,
站在晦澀幽暗的路頭,每個人都在尋找未知的出口!
★ 王德威主編撰序,「當代小說家Ⅱ」系列新作
★ 現代版《小城畸人》,俱現精彩細密的人性書寫
「《流俗地》娓娓述說一個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思索馬來西亞社會華人的命運。黎紫書為當代馬華文學注入少見的溫情,也為自己多年與黑暗周旋的創作之路,寫下一則柳暗花明的寓言。」——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__________
除非有一天你們親自嚐到那滋味,
否則永遠不會明白自己錯過的是什麼。
俗世裡沒有動人的童話;
飄蕩至黯黑深處,該如何捕捉那一抹天光?
曾對未成年女孩始亂終棄、長相俊俏的大輝,
一個被訛傳已死之人,竟輾轉歸鄉,活生生出現在大街上?
天資聰穎的盲女銀霞,進入盲人院學習,
摸索光亮的路上,靈魂卻捨棄肉身,墜入無邊黑暗;
離鄉從業的印度仔律師,生命竟於三十六歲遭人暗殺,猛然截斷;
爽朗的馬票嫂年輕時離開軟弱丈夫、改嫁有錢黑道,
苦盡甘來後卻終結於失智症……
銀霞、細輝、拉祖自小一同長大的「鐵三角」,
歷經生命碌碌坎坷的拖磨,該如何尋找各自人生的出口?
「你們不覺得嗎?我們長大了。」
「長大了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世故了。怕雨打風吹;怕會變成落湯雞;怕感冒,怕生病。」
「長大就是開始意識到現實,會去想像將來了。」
小說以馬來西亞錫都,被居民喊作「樓上樓」的小社會拉開序幕。講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務俗事,迂迴曲折的情節,彷彿召喚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小事。
在「樓上樓」的他們如風中之燭,看似脆弱實則強韌,一旦離開,便流落於人海各自漂流;彷彿走的那一日也意味著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寬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熱帶國度的風土民情、政治時局,人們追憶往事,每翻開一頁像是自己被時光推到了局外,旁觀著當年的自己。這裡的雨下得頻繁,人生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發生。那些記憶如今被掀開來感覺依然溼淋淋,即便乾了,也像泡了水的書本,紙張全蕩起波紋,難以平復。
《流俗地》以跳接時空的敘事手法,為各個角色穿針引線,每一短篇看似獨立卻又連續,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裡載浮載沉,薄涼活著,無聲老去。他們冷眼、坎坷、孤寂、擁有短暫歡樂,卻都像電光石火,剎那間便走到時間盡頭,看俗世的風吹透灼熱的倉皇人生。
作者簡介
黎紫書
原名林寶玲,197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
自24歲以來,多次奪得花蹤文學大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最多大獎的作家。她也受到台灣文壇的肯定,數次贏得聯合報文學獎與時報文學獎。出版人詹宏志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家」,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台灣。2016年獲頒南洋華文文學獎。
已出版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短篇小說集《未完.待續》、《野菩薩》、《天國之門》、《山瘟》、《出走的樂園》;極短篇小說集《余生》、《簡寫》、《無巧不成書》、《微型黎紫書》;散文《暫停鍵》、《因時光無序》,以及個人文集《獨角戲》等等。
【預購】海國詩路:東亞航道與南洋風土 Maritime Poetry Road: East Asian Routes and Nanyang Mesology◎高嘉謙
Regular price $42.00 《海國詩路》開闢了近代漢詩的海洋視野,透過島嶼、港口和海路交織的跨洋脈絡,觀察航程中的人文風土與文學動態。本書聚焦於十八世紀以來的東亞航道和南海區域,探討東亞海域琉球冊封使的詩歌寫作,描述航海地理知識與技術為詩語帶來的變革;聚焦航線上的華人遷徙、出洋使節、詩文與筆記所揭示的馬來世界與南島民族誌;殖民地港口的地緣政治與華人社會,以及方言文體粵謳構建的赤道與南洋風土。此外,書中也深入探討戰火衝擊下「華文」的危機與存續。
本書追溯境外漢詩創作的歷史脈絡,鋪展多個文學創造的流動空間。從人—海—陸的環境構成出發,展開對航路上漢詩的考察,並梳理其與各地文學場域的聯繫。「詩路」不僅是水域圍繞下的行旅文化與文學軌跡,亦描繪出不同时期航線上漢詩寫作的關係性。這揭示了境外移動、海洋意識及海國見聞如何影響了古典文類的修辭與文人的感覺結構。詩與航路鏈接的人文風土,海國與詩路所形塑的知識形態,複雜化了「海上走廊」在近現代文學生產與傳播的意義。
本書展示途經東亞海域和南海的族裔、文化、語言接觸構成的「華夷交會」;地緣政治影響下使節、士人書寫的時代意義,啟動南方文學開端的「詩史交會」;海—陸連動的文化輸入與教化,華文教育形塑的華人/文命脈,及其遭遇的危機,構成的「文教交會」。《海國詩路》呈現了詩文在跨境航路中的歷史交織,為近代境外漢詩提供了一個詩學意義的解讀框架,並通過文學渡引多重的南方世界。
名家推薦
高嘉謙的《海國詩路》以詩路、航道、風土作為立論所在,探討詩歌如何走出「詩國」疆域,循著多方航道,發現「海國」天地。在詩學喻象層次上,「海國」意味磅礴無垠的(漢)文字汪洋。在那裡,詩潮湧動,浮想聯翩。那是記錄華夷嬗變的現場,是見證滄海桑田的閎域,也是物我交融,鯤化為鵬的文學臨界點。高嘉謙以南洋為座標,實驗海國詩學。他提醒我們關注政治、文化隨時空流轉而生的華夷之變,也關注時空座落所在的環境與自然的徵候。畢竟,面對超過三千年的詩國傳統,潮來潮往的海洋隱喻不足以詮釋漢詩從東亞到南洋的流變。我們不能忽視穿梭其間的航道水路。——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高嘉謙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臺灣大學「學術勵進青年講座」。著有《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9)》、《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高嘉謙》等。編輯《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2012,與吳盛青合編)、日本「台灣熱帶文學」書系(2010-2011,與黃英哲等合編)、《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2015,與鄭毓瑜合編)、《散文類》(2015,與黃錦樹合編)、《華夷風:華語語系文學讀本》(2016,與王德威、胡金倫合編)、《見山又是山:李永平研究》(2017)、《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2022,與王德威合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2022,與張錦忠、黃錦樹合編)。
【預購】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 Meraviglie mute: Silent book e letteratura per l’infanzia◎瑪伽拉·特魯斯(Marcella Terrusi)(譯者:倪安宇)
Regular price $63.00 波隆那童書展資深顧問的
「無文字繪本」研究與閱讀提案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序推薦:
「以眼睛傾聽──觸動語言之外的感受,令人達致藝術體驗。」
「當書寫文字保持靜默,思索、遊戲、源源不絕的創意、凝視和驚奇就會出現。」
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安靜之書(silent book),是出版人、作家和藝術家們為孩子們提供新的閱讀可能性的勇氣果實;它們集結了插圖、繪畫、漫畫、攝影、電影、文學、默劇、音樂等各種形式的藝術,匯流為圖像書籍的敘事語言,調校我們的目光,邀請我們體驗奇蹟和迷失方向,深潛於自由想像中,重新測定與「語言/文字」間的微妙關係。
本書試圖以開創性的批判角度進行書寫,透過豐富的多國繪本研究,大小讀者回饋,並藉由詳細且優美地闡述作品圖像帶來的啟發與反思,可作為觸及一般大眾在美感和詩意教育的工具書,也是台灣出版市場與兒文學術圈目前相當難得的無字圖畫書專門論著。
這本《無字奇境》是擔任波隆那童書展顧問多年的特魯斯對無字書的全面觀察與鑽研成果,字裡行間也傳達她在關注過程累積的幸福感,更是熱情導遊──儘管相較於文字作品、有字繪本,無字書的閱讀路徑,似乎有些曲折難測,卻像在充滿這世界各種聲音、詩意與感性的迷宮中展開未知探險和優游,趣味盎然地與等待指認的人類文明、智慧、幽默與無盡大自然邂逅,而得以從容體驗、回味妙不可言的童稚之美。
本書分為三部分:
一、「論述」:說明「無字書/無聲書」此一研究主題相關的爭議,也從「無字書說了什麼」這個基本提問展開思考,進而探究「如何讀無字書」(且不同於閱讀文字書、有字繪本),其敘述模式如何作用、「與讀者一起」?
二、「歷程」:勾勒與這類作品相關的發展歷史脈絡,對創作者、出版者以及讀者的啟發,以及評家、作家們如何討論,有哪些至今仍值得注意的觀點?
三、「發展路線」:以探索兒童文學的想像議題的方法,討論多部無聲文學繪本佳作的創作核心與美學,例如驚喜、變形、靜謐、空白、小與大、循環、關係、記憶、茫然、野性、歡樂等;藉此探索作家們如何透過視覺設計,幫助讀者在無字書中「看見」、喚起那些無法或不易以文字言說的,看不見的情感、祕密、心事、夢想。也提出許多給教育者、創作者參考的,引導小讀者們閱讀無字書的眉角。
各方推薦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在此理論情感兼備的著作中,我們因此能夠跟著走進無字書的世界。作者讓我們更加相信,無字書也能說出最豐富的故事。跟著作者的選書,翻閱無字書,不論你是讀者還是創作者,一定都能獲得滿滿的閱讀樂趣。」——陳培瑜(立法委員)
「對希望使用連續圖像敘事的創作者來說,了解如何藉由有限元素建立能被他者進入的空間,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而本書不只提供給專業人士,更從不同面向細談無字書的趣味,當讀者從毫無頭緒到逐漸感受文本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無字書,是擴展這特殊閱讀體驗的起點。」——黃一文(繪本作家)
「當『無字繪本』被置換成『安靜的書』——義大利研究者瑪伽拉・特魯斯翻轉了我們對繪本的分析角度,讓我們發現過往在無字繪本中未曾相遇的詩意與美。」——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通常別人問我為什麼我畫的書沒有字,我會說:因為沒有需要,所以就不加了。看完這本書裡面不同的例子,覺得無字書有很多可能性。
無字書可以向前讀,向後讀。無字書可以讓讀者變成發聲的那一位。無字書不會灌輸資訊給我們,反而可能令我們更加迷惘,但這可以鍛鍊我們的腦筋和想像。」——廖倍恩(插畫家)
「當一本繪本裡只有圖畫存在時,其實它說得更多。」——薛慧瑩(插畫家)
「從1932年Ruth Carroll創作的第一本無字書《What Whiskers Did》,無字圖畫書從單純以圖敘事的『默片』,至今成為創作者引領讀者發揮想像和創意,突破框架的閱讀遊樂場。這本書的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宛如熱情精熟的導遊,透過層層抽絲剝繭的解析,引領我們走進這個安靜的閱讀奇境,無論是讀者或創作者,都能在其中盡情的享樂與拾穗!」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我很常聽到成人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讀沒有字的繪本。』或是因為『無字』,而刻意將某些書排拒於購買的名單之外。但我卻不曾聽過有小孩說『這沒有字我看不懂』,他們總是生猛地跳進圖畫之中,嘰哩呱啦,或指認或詮釋,賦予圖像意義。本書以純圖像的作品為主題,不只帶領讀者聆聽安靜中的眾聲喧譁,更看見文字之外的各種可能性與魅力。請帶著你對無字書的不安與期待同行,一同踏入書中,看看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如何以文字解析『無字』這塊新鮮陌生的奇妙天地。」——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共同推薦
(姓名筆劃序)
作者簡介
瑪伽拉·特魯斯 Marcella Terrusi
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生命質量科學系助理教,教育學博士。長期擔任波隆那童書展的科學顧問,參與表彰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插畫家和出版商,並策畫相關計畫與展覽。曾於波隆那的Giannino Stoppani兒童書店接受書商培訓,在Accademia Drosselmeier學會擔任策展人和教師,在烏爾比諾(Urbino)的高等藝術產業學院(Istituto Superiore Industrie Artistiche, ISIA)教授繪本歷史。曾擔任2009年BIB(布拉迪斯拉發雙年展)與2024年Premio Strega Ragazze e Ragazzi 等國際評審團成員。
主要研究專長包括兒童文化、文學史和兒童國際出版領域,已出版兩本專著以及許多關於圖畫書和兒童生活的文章,領域涵括戶外教育、時尚和服裝、視覺敘事、兒童閱讀權……等。
她對無字書的研究面向,跨及許多不同層面,除了關注作品與創作者,還包括對移民兒童和各年齡段讀者的實地研究,並對出版業進行深入了解。集大成的著作《無字奇境》(2017)是義大利第一部完全致力於無字書籍的跨地域研究論述,巧妙結合了扎實調查與詩意筆調,更於2018年在義大利獲得了年度最佳教育專著獎。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虛構的筆記本》、《玫瑰的名字》、《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最後來的是烏鴉》、《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等多部。
【預購】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馮以量
Regular price $31.00因為害怕一旦放下,
我和爸爸之間就什麼也沒有了。
──────馮以量書寫「父親」重磅力作──────
若時光倒流,回到你和父親曾有的揪心畫面裡,
此時此刻的你會對當時的父親說什麼?
假如父親回應了,他又會對你說什麼?
不顧家的父親、軟弱的父親、暴力的父親、離世的父親……
父親缺席的我們帶著傷痛前行,
生命中缺失的「父能量」,
長大的我們如何為自己補回?
【給所有在父愛缺憾裡受傷的孩子們】
我們曾受過傷,我們要學習負責療傷,與自己和好相處。
故事從馮以量重壓心上的一段回憶說起:父親出殯當天,十三歲的他目睹亡父竟七孔流血,自此在心裡種下「我不孝」的內疚。無盡哀傷與對父親拋家的恨意生根纏結,磨耗他三十多年。
由這份遺憾深入,他陪伴著成年兒女們——去看見,人生中那輪迴般的痛、難解之苦,原來是內心深處的父愛缺憾從未被照顧。
她罵老公:「你不要像我爸那麼沒用!」又罵兒子:「為什麼你這麼像你爸?」——她渾然不覺自己複製了母親對父親的憤怒,並將這股憤怒帶進自己的家庭關係。
癌末的父親說:「我的女兒說她恨我,說她不需要爸爸。」——當孩子說「我不喜歡你」或「我恨你」,其實只是想告訴你:「我這麼愛你,為什麼都感受不到你給我的愛?」
父親懺悔:「我為過去的自己感到難過,也為我兒子感到抱歉。」——對兒子家暴的他,小時候是爸爸的暴力受害者;而他爸爸,幼年時也遭自己的父親施暴……
無論好壞,每一位父親都刻成了兒女的生命印記,即使長大也未曾消退。
不是所有關係都能和解,也不是所有缺憾都能彌補。本書的如實述說,令人揪心,但我們終於有機會看清一位父親生命的全貌,理解父愛背後的承擔及侷限,進而能給自己更大的允許、更寬容的選擇,放下爸爸,也放過自己。
本書特色
● 繼暢銷作《你背負了誰的傷》後,睽違兩年半,「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馮以量——書寫「父親」——既揪心、又療癒的重磅力作。
●「爸爸」這個稱號,只是父親眾多的身分之一;不是所有,只是「之一」。生命的慈悲不只是要給爸爸,也需要給自己——畢竟「孩子」這個稱號,也只是我們生命裡其中一個身分而已;不是所有,只是之一。
● 這本書,獻給所有背負著父愛的缺憾,在生命中坎坷前行的我們:
【給受傷的成年子女】在多年來,爸爸傷害你的經驗裡,你是否能看見這不是因你的錯而引起的?要是父親持續傷害你,你是否能堅持去拒絕?拒絕讓父親持續傷害你,是給自己一份學習,也是給父親一份教育。在這學習及教育裡,我肯定有更大的善意存在著。
【給父母親】當一個孩子對你說:「我不喜歡父親」或者「我恨父親」,你覺得他在內心深處是想告訴你什麼訊息?
【給已婚的女性】你有沒有察覺到:你對先生的不滿及憤怒,有多少成分是從以前原生家庭對爸爸的憤怒而帶過來的呢?你如何阻止住在你腦海裡多年的那位父親,光明正大地住進你們夫妻倆所建立的家庭呢?
【給已婚的男性】父親對待你及你對待小孩,這兩者是一樣的嗎?還是不一樣?有哪些正面/負面的畫面,重疊在這三代裡?父親有哪一些美好的或不好的特質,你留給了自己,也傳給了小孩?
● 馮以量:「這是我送給自己的一份見證生命成長的禮物,這一本書也是送給你的——所有在父愛缺憾裡受傷的孩子們,我們曾受過傷,我們要學習負責療傷。
不管我的父親有多壞,我都想在內心留一個尊敬的位置給他。現在的我不再心痛父親沒有幫我的傷口搽藥了。我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膝蓋流血或者心靈痛苦,長大後的我要為自己止血、止痛。這樣做,無非是想要放下父愛的缺憾,同時也放過自己。
如果你做得到,我衷心地恭喜你和我同行。
然而,你目前做不到放下父愛的缺憾及放過自己,那也沒有關係,你就用你自己比較安心的步伐,陪著那個受傷的自己,繼續走下去。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
我衷心地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能夠陪一陪小時候的你。」(摘自作者自序)
● 李崇建:「馮以量是我的典範。他的新作書寫父親,從自我揭露之始,帶領案主從無奈、無能,走到無盡深遠的愛,也經歷自己經驗的傷、自己覺察與體驗的接納,坦誠地面對自我的生命。他示範了生命如何從無望走向可能。這是一本療癒之書,也是一本教育之書,更是一本成長的手冊。謝謝以量帶來的啟發,為我示範了珍貴的圖像。」(摘自本書推薦序)
● 大師兄:「在我心中,『負能量』曾經與『父能量』劃上等號,但是近幾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叫做「和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在與自己對話:會不會是第一次當爸爸的他不知道如何當爸爸,於是他用自己的一生,來帶領兒子去適合他的地方呢?如何將負能量變成父能量?在這本書中,有很好的解答。」(摘自本書推薦序)
● 書中內容的刊載有得到主角們的書面同意。基本背景資料稍有修改,作者保留和主角們的真實互動及對談內容。
各界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 大師兄(國民作家)
· 李崇建(台灣薩提爾推手 ,作家)
真情推薦
· NeKo嗚喵(YouTuber,說書人)
·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 黃致豪(家事/刑事律師)
· 蔡詩萍(作家)
· 賴芳玉(律師)
·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24年,馬來西亞「大日子」網站、城邦閱讀花園讀者票選「最喜愛的本地作家」之一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超過千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台灣版書名《最好的告別》)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書名《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受邀為馬來西亞國家電台「愛FM」的節目「愛生活」之嘉賓主持、舉辦兩回生死特展,進行二十餘場線上讀書會。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
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允許自己選擇愛》(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書名《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另著有《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已售出越南文版)、《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 臉書粉絲專頁【冯以量】(可搜尋「馮以量」)
【預購】當傷害以愛為名【澳洲女性文學獎得獎作品】:社會如何養出隱形的家庭怪物?人們如何擺脫精神虐待與親密關係暴力?◎潔絲·希爾(Jess Hill)(譯者: 吳湘湄)
Regular price $45.00我希望人們不要再問:「她為甚麼留下?」
請開始問:「他為何那麼做?」
——家暴倖存者
當「家」成為最危險的地方!透過倖存者和施暴者的眼睛,深入家暴的駭人煉獄。
「再大的痛苦都比不過內心隱藏著一個不能訴說的故事。」——瑪雅·安傑盧,《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人們常提到黑街暗巷的危險,但事實上在每個國家裡,「家」對婦女而言,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全球遭殺害的婦女中,有超過三分之二死於親密伴侶或家人之手。這些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一件幾乎無法克服的事——人們應該畏懼的,不是潛伏在黑暗中的怪獸,而是自己的所愛之人。
這是一本有關愛、施虐和權力的書,本書作者身為屢獲殊榮的澳洲知名調查記者,在書中揭露眾多男/女子遭受的家暴經驗,批判司法和社會支持系統失能之處,以及為何有時應該讓人信賴的機構與社會體系,竟反成為加害者的幫兇。
家暴不光只有肢體暴力,還包含情緒虐待、環境與金錢控管、人格貶損等方式,加害者善於利用其伴侶的愛、信任及隱私, 作為施虐、威脅與控制的藍圖。
家暴在社會劃開了一道極深的傷口,儘管人們開始注意到無所不在的家暴衝擊,卻極少追根溯源地探索傷害的開端,甚至經常向受害者展開一面充滿破洞的安全網。
作者在本書中不斷探詢與討論——
誰是加害者?為何離開如此困難?我們對於成功案例的想像該是什麼?
並深入剖析社會大眾譴責受害者的思考邏輯、有毒的男子氣概及難解的現況。
得獎紀錄
榮獲國際特赦組織媒體獎(Amnesty International award)
榮獲2020年澳洲女性文學獎「斯特拉獎」(The Stella Prize)
本書作者獲選《柯夢波丹》三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三十歲以下女性
澳洲新聞界最高榮譽「沃克利獎」(Walkley Awards)三度得獎作者
入圍2020年戴維特獎(The Davitt Awards)最佳非小說犯罪書籍
入圍2020年維多利亞州州長文學獎(The Victorian Premier's Prize)
獲選2016年女性領導媒體獎(Women’s Leadership in Media Award)
共感推薦
陳又津(作家)
張希慈(靈魂實驗所執行長)
許庭韶(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所長/美國NLPU高級導師)
張婉昀(女人迷總製作人)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楊俐容(情緒教育專家)
鍾文音(作家)
簡嫚書(演員)
蘇巧慧(立法委員)
盛讚不斷
「不受暴力相向、不被虐待以對,是任何一個『人』都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期待也相信此書將喚起更多人對於這個沉痛議題的覺醒與行動,以具有普世價值的『真愛』為名。」——楊俐容(情緒教育專家)
「《當傷害以愛為名》是一本內容詳實、思想深刻且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報導文學。它所討論的議題必須受到嚴肅的對待……澳洲本年度最重要的非小說類作品。」——佐拉·西米克(Zora Simic),《澳洲書評》
「這本書誠實地面對問題;無論你在讀到某些故事的殘酷時有多不舒服,都請繼續閱讀下去。《當傷害以愛為名》是一本寫得非常好也研究得非常透澈的書。它對影響我們的複雜家虐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見解。」——羅西·芭蒂(Rosie Batty,澳洲家暴社運人)
「《當傷害以愛為名》震撼了我。一翻開書我就無法停止閱讀。它用一個很不一樣的方式讓我瞭解了家虐這個複雜的問題。」——艾倫·范妮(Ellen Fanning),《The Drum》節目主持人
「一本非讀不可的書。每位澳洲人——男人、女人、醫療專業人士、社工、政客、老師、及作家等──都該人手一本。」——《好讀雜誌》
「在我接觸這個議題這麼多年來,我從未讀過如此詳盡的研究……我敢說《當傷害以愛為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人們瞭解家虐問題時必讀的重要參考著作。」——莎拉·道斯(Sara Dowse),《坎培拉時報》
「這是由我們澳洲最優秀的新聞記者之一所寫成的一部劃時代作品。」——尼克·費克(Nick Feik),《The Monthly》雜誌編輯
「全方位探討、內容詳實、文筆優美……獨特且強大的貢獻……《當傷害以愛為名》是一種行動呼籲,澳洲未曾有過如此明瞭、深刻且詳盡的作品。它的內容有別於政府或學術報告,而是真正地捕捉了家虐恐怖的刻骨感受。」——阿蕾西雅·西蒙茲(Alecia Simmonds),《雪梨書評》
「任何想要瞭解家虐模式及其因果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你若以為家虐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那麼它將讓你瞭解家虐其實是一種無所不在、有害且致命的行為,而每個人都可能有能力改變它。」——珍·吉爾摩爾(Jane Gilmore),《雪梨晨鋒報》
「潔絲·希爾是一位勇敢的女人。《當傷害以愛為名》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只是渺茫的機會——去改變我們對家暴原有的僵化思維。」——蓋伊·艾爾寇爾恩(Gay Alcorn),《衛報》
「以其所描繪的諸多令人憤怒的故事和詳盡的第一手資料的研究,本書對歷史、制度和政治的失敗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探討。但最令我震驚的是,她對男人在這一切裡所製造的問題的分析──我們的權利感,以及對自身的羞愧和失敗的男性氣概所產生的憤怒。」——菲爾·巴爾克(Phil Barker),「拒絕暴力」組織
作者簡介
潔絲·希爾(Jess Hill)
澳洲知名獨立調查記者,其調查報導榮獲「國際特赦組織媒體獎」,以及三座澳洲新聞界最高榮譽「沃克利獎」(Walkley Awards),其中包含一座金獎;於2020年憑藉本書榮獲澳洲最重要之女性文學獎「斯特拉獎」(The Stella Prize),並入圍2020年「維多利亞州州長文學獎」(The Victorian Premier's Prize),以及「戴維特獎」(The Davitt Awards)最佳非小說犯罪書籍。
曾任澳洲ABC國家廣播電台之製作人以及《環球郵報》記者。於2012年獲選美國學術刊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百大女性推主,隔年獲選《柯夢波丹》(Cosmopolitan)30位最具影響力的30歲以下女性,並於2016年獲得「女性領導媒體獎」(Women’s Leadership in Media Award)。
譯者簡介
吳湘湄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博士。
譯有書籍十數種:《我家自閉症兒子與他的好友Siri》、《行至生命盡頭》、《不得罪人的回話術》、《開始自己動手畫地圖》、《負面情緒的力量》、《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地表最強人氣美食地圖》(合譯)等書。
【預購】眨眨眼:那些只跟相思樹說過的故事◎伍湘芝(繪者:Dyin Li)
Regular price $29.00 ★罕見以中國經典文學結合現代兒童文學,讀故事也讀古典。
★寫實刻劃臺灣在地小村落的冷暖人情味,兒時的體會更勝長大後。
★引人入勝的奇幻懸疑劇情,帶出閃閃發光的動人故事。
夏夜,草坪,露天電影院,一部沒做完的夢正在上演。
以綺麗文字,再次相遇童年的奇想與孤獨,
循著光影,進入這個燦爛動人的小小祕境。
「你可以相信你看到的,可以相信你沒看到的;
可以不相信你看到的,也可以不相信你沒看到的。」
張大雙眼,帶著害怕、驚喜與好奇,
十二歲少女穿越相思村,探索沒人發現的謎。
然而,大人什麼都不知道!
住在相思村,若沒有自己的「秘密基地」,是很難挨過大人們的吵吵雜雜,我就有那麼一個地方──離家不遠處的相思林。
我總愛在那兒讀喜愛的書,樹會窸窸窣窣地回應我,讓我投進從前從前的時光隧道,與古人吟詩作對許久許久,享受悠哉的獨處時光。
只是……
俠骨柔情的二哥小石、活潑可愛的妹妹荳荳、兒童樂園旁的猿猴叔叔、海邊的小丑姐姐、能施展魔法的曾爺爺、廢棄醫院的老龐、住在車站的鏗鏗鏘,以及那張夜半時分的搖椅……
與他們展開的那些冒險故事,伴隨爸爸那臺老爺腳踏車發出的嘎吱嘎吱聲響,字字句句地迴盪在相思林間……
重返童年的推薦
甘耀明│作家
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李明足│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李崇健│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
張國立│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本故事書的敘事靈妙生趣,將眷村小故事,寫出了火花四射的魅力,有些地方無比動人,有些地方詼諧橫生,令人看了不願放下書本。——作家 甘耀明
作家伍湘芝便是以文學的技藝勇敢闖關,不但追回了自己的少女回憶,也為那些逝去的人與時代,召魂留影,滙煉成文學的篇章。故事在「散文的真實」與「小說的創造」中,虛實並進,敍述層次十分吸睛。只需翻讀〈赤兔馬傳奇〉和〈魔法石像〉,你便能感受到那來自童年的記憶,如何透過文字的濾鏡,魔幻投影成文學的意象。如此個人,又如此觸動人心!(節錄自推薦序)——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這本老少咸宜的童趣小品集,帶小讀者走進作者的童年,領略數十年前台灣孩子樸拙生活與純真趣事;大人穿越優美文字回味往昔的大小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李明足
閱讀本書讓我神馳,生動靈活的故事,召喚我的生命經驗,那些我曾經的閱讀,曾經生活的過往,曾經幻想的夢境,隨故事流淌而出…作者是神奇的說書人。——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 李崇健
許多傳說的來源和大人忙正事而沒空對孩子解釋有關,這本書寫下很久以前留下來一直未隨時光老去的傳說,幸好有些事缺少解釋而變得浪漫,讓我重溫那個清純又可愛的年代。——作家 張國立
作者簡介
伍湘芝
1.愛文字-不讀錯字、不寫錯字、不讓文字蒙受不白之冤。
2.愛閱讀-三日不讀書,便覺頭腦生塵。
3.愛唱歌-現為知名的福爾摩沙不惑之聲女高音。
4.愛音樂-聆聽蕭邦、拉赫曼尼諾夫的每分每秒都充滿感動。
5.愛拉琴-喜愛二胡的婉轉悠揚,並潛心學習。
6.愛動物-從前養狗,現在養貓。兩隻貓咪名叫東坡、小妹。
7.愛植物-滿園花草及果樹,小鳥經常來作客。
8.愛學生-創立以古典文學為底蘊的私塾,凡今逾二十年。
9.愛漂亮-一頭長髮、一襲長裙,已是正字標記。
10.愛寫作-獲獎作品有《鹹奶油蛋糕》(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文學作品)、《蒲小英的新家》(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等。
繪者簡介
Dyin Li
台灣插畫工作者,從事圖像與紙藝創作,並與妹妹共同經營旅遊插畫品牌D_D GOODS。出自對幻想世界的熱愛,作品常融合超現實的隱喻,以捕捉情感的細微之處。曾與Google、Snapchat、誠品書店、讀曆書店等單位及各家出版社合作,作品散見於國內外藝術設計刊物。興趣是搜集路上有笑臉的水果箱。
【預購】神靈臺灣•第一本親近神明的小百科(口碑紀念版):長輩沒教,但你一定要知道的神明微歷史、拜拜小知識◎林金郎編撰
Regular price $31.00編者簡介
【預購】符號帝國(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詹偉雄完整導讀,經典新版)◎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譯者:江灝)
Regular price $31.00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理解羅蘭·巴特及其符號學的首選入門書
——從學者巴特到先鋒寫作者之間的中介
——詹偉雄導讀——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
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
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
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
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羅蘭·巴特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符號帝國》書寫的對象是日本,包羅著二十六篇短小的散文,對應著巴特一九六六至六八年三次的日本旅行,雖然巴特因旅行而寫作了這本書,但它卻完全不是一本遊記,沒有可供讀者參照的旅行景點探訪,缺乏政治、經濟、社會的觀察分析,當然也沒有旅行文學的啟蒙老梗。巴特在第一篇〈遠方〉中就坦承,他無意去寫一個真實的日本,相反地,是「日本將作者推入寫作情境」。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1980
二十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文化符號學開拓者。堪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奇葩、最富才華的散文家,於符號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本理論、結構主義等領域,皆有傑出貢獻,與傅柯、李維史陀、拉岡、德希達、布希亞等巨擘並稱於世。
巴特擅長以秀異雅致的文字提煉「文本的歡愉」,發想「作者之死」文學觀,並將流行、時尚等大眾語言,融入當代文化主流,為現代人開啟跨越世紀的認知視窗。巴特的著作和同時代諸多理論思潮皆有交集與對話,但始終保有其獨到之處及個人思想發展上的一致性。
一九八○年,巴特在穿越拉丁區大街時,發生車禍意外,引動舊疾,一個月後辭世。
他的每部作品皆為響亮的傳世名篇,如《寫作的零度》、《神話學》、《戀人絮語》、《符號帝國》、《流行體系》、《明室》等。逝世將近五十年,其著作的影響力與魅力絲毫不減。
相關著作:《符號帝國(完整導讀版,詹偉雄導讀)》
譯者簡介
江灝
輔仁法語系學士、碩士畢業。法語譯者,資深編輯,自由工作者。曾任: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室口筆譯專員;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祕書長、常務理事;RTI 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出版社編輯。
譯作:《符號帝國》、《神話學》、《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科多·馬提斯:威尼斯傳說》、《遇見小王子》(合譯)等。
其中,羅蘭.巴特《符號帝國》、《神話學》兩部譯作曾入圍 2015 年與 2021 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
亦編過不少動輒三十萬字起跳的人社文史類磚頭書。私愛日本,眷戀樹洞,嚮往明亮乾淨之處。
聯絡信箱:winston59921@gmail.com
【預購】紫微攻略·牌卡占卜:紫微斗數占卦50問+星曜解密(二書全彩圖解)◎大耕老師
Regular price $51.00紫微斗數占卦50問(344頁)+星曜解密(112頁)
顯著提升你與問事者的占卜體驗
不需生辰八字,但其準無比!
紫微斗數占卜自學指南
兩書合一超好用,命理新手也能輕鬆學紫微、學占卜!
‧紫微斗數占卦50問:50題感情、事業牌占案例詳細分析,教你解讀牌卡訊息精準斷事。
‧星曜解密:歸納重點,方便攜帶隨時應用,通透星性和70張牌義與卦象。
將紫微斗數占卦邏輯結合牌卡=容易學、快上手、準度高
大耕老師轉化紫微斗數密而不傳的「隨機取數占卦技巧」,親自設計紫微牌卡和獨創牌陣,直接彰顯紫微斗數準確的占卜功能,即使是命理小白也能輕鬆學會占卦。書中詳細說明牌卡占卜的邏輯和技術,以50道常見問題為實例示範解牌,跟著練習,快速上手。
本書特色
#星曜能量 #圖像聯想 #提升感應 #準確預測 #不需硬背 #不分流派
1.以牌卡的形式,高度還原紫微斗數的精算能力。
2.加入易經的「變卦」思維,排除因為流派差異而有不同解釋的可能性。
3.搭配書中牌陣,應用更加靈活,可以深入問事。
4.適合紫微斗數學習新手,一邊操作牌卡,一邊融會斗數知識。
5.操作簡易,適合對於命理、占卜有興趣者和牌師使用。
作者簡介
大耕老師
20歲受教於台灣某大上市公司之御用大師,多年來利用紫微斗數為自己家族(曾為台灣最大餐飲連鎖店)以及個人生意(台灣最大羊肉盤商與冷凍食品及餐飲集團)逢凶化吉,創造市場。
本只為有緣人及企業解盤與顧問,40歲時因緣際會得自台灣密教佛學大師提點,而發願將此千年密術傳播與人,使人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長期於部落格發表文章,擅長用現代思維、邏輯性的語言闡述命理觀念,讓紫微斗數生活化、更易理解,尤其預測推算趨勢精準,廣受歡迎,文章每月達數萬人次瀏覽,網路教學影片每月突破10萬瀏覽量。
目前於國際紫微學會授課,學員多達數萬人,遍及全世界。每年舉辦全台巡迴公益論命。創辦小澂寶人文講堂紫微斗數研習社、澄講堂。
著作:《紫微攻略1~5》《紫微攻略‧紫微斗數新手村》《改運之書:格局篇》《改運之書:風水篇》《學會看流年》《紫微攻略‧午後命相館》(時報出版)
國際紫微學會
臉書:www.facebook.com/lucidchateau1/
官網:www.iszn.org/
Youtube:reurl.cc/5MNoEn
【預購】繪本不思議:穿洞、顛倒、調皮搗蛋加上難解謎團……經典繪本創意大集合◎王淑芬
Regular price $33.00當童書天后王淑芬遇到老繪本,就是......創意大爆發的時刻!
從18世紀到現代,上百張照片,綜覽百年來世界上最重要圖畫書作品
繪本愛好者、圖畫書研究者、插畫收藏者必備指南!
誰是世界上最調皮的繪本角色?
誰最早開始在繪本上挖洞?
26個字母要怎麼玩出無限多個創意?
翻開前衛、顛覆、唯美、不可思議的老繪本吧!
★13個單元完整解析老繪本創作手法★
★淑芬老師帶頭「玩一玩」——每個章節皆有創意實作練習,你的故事靈感寶庫!★
★深入圖文關係、點評創作祕方的「繪本小知識」專欄★
★望見大師創作腳步的「繪本大作家」專欄★
熱情推薦
柯倩華(兒童文學工作者)
莊世瑩(童書作者)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內容簡介=
故事要怎麼開頭才吸引人?如何寫出令人大吃一驚的結局?
深入賞析十八世紀至現代的繪本如何開拓新局。無論是寫作、創作、寫故事、畫圖,都能找到源源不絕的靈感!
童書天后王淑芬拆解繪本大師的創作手法,以作家的獨特視角,挖掘歐美繪本史中,
不論在概念、形式上,驚喜又迷人的點子,為創意加分。
=目錄=
前言:繪本小史
從前從前,有一位作家,遇到了一本古老的繪本……
單元一、只有第一頁 ——《月亮或紐扣》
只有開頭的故事書,卻是靈感製造書?連雍‧卡拉森都嘖嘖稱奇的老繪本!
單元二、沒有圖的繪本 ——《好像下雪了》
沒有圖的書可能很無聊,真的嗎?沉默的文字也可以瞬間逗趣無比!
單元三、結局讓孩子哇哇叫的 ——《本書末尾的怪物》
故事結尾如何推動讀者懸念,讓孩子急著翻到最後,連大人都差點驚叫出聲!
單元四、字母書如何玩創意
看高栗、柯薇塔、伊索爾等大作家,如何將字母書當成插畫藝術表演的舞台。
單元五、重點不在畫功強 ——《小藍和小黃》
不用高超的圖象技巧,就創造出孩子一看就懂的圖像語言。
單元六、大膽開挖 ——《洞洞書》
是誰說服印刷廠師傅在書上打洞?每個時代都有創新的洞洞書!
單元七、正反來回兩相宜 ——《顛倒書》
正看倒看暗藏玄機,還有雷米‧查利普說不完的循環故事,一本書要怎麼創造出N種讀法。
單元八、有操作才好玩 ——《小芬妮的歷史》
十八世紀就有操作書!可以摸、可以拉、可以拍……玩得不亦樂乎!
單元九、以不乖出道 ——《披頭散髮的彼得》
從德國黃金三書到《野獸國》,故事如何釋放孩子心中的野蠻?
單元十、無字繪本 ——《鬍鬚做了什麼》
從無字小說到無字繪本,超越國界、任何人都看得懂的圖像語言。
單元十一、玩具般的迷你繪本圖書館
到底是玩具還是書?從《簡愛》到《小熊維尼》的作者都熱情投入,魅力無窮的小小世界。
單元十二、無厘頭?輕鬆一下吧!——《傻瓜與更多傻瓜》
蘇斯博士和長新太的無厘頭有什麼不同?無意義卻有笑意,傻話連篇卻是孩子的最愛!
單元三、奇想甚至謎樣的繪本 ——《史密斯菲爾德法令》
看得懂的誇張,或看不懂得荒謬,從十三世紀的古書到跳脫框架的老繪本,都是想像力的必要品。
★專欄★繪本小知識
繪本界的先行者——第一本英文童謠集、第一本兒童雜誌、第一本宣示女性主義的繪本!
老繪本時代的得獎常勝軍——是誰得到最多凱迪克獎?
圖與文的關係——文圖如何搭配演奏,創造出充滿懸念的故事?
致敬、戲仿與顛覆——看莫里斯‧桑達克和湯米‧溫格爾的好友互文趣味戰!
老繪本的影視版——雪人、瑪德琳與大象巴巴!
非虛構類繪本——最受歡迎的世界城市系列
★專欄★繪本大作家
湯米‧恩格爾──追求自由的反骨創作者
路易斯‧韋恩──無法被遺忘的貓畫家
雷米‧ 查利普──看不懂,卻很有趣
作者簡介
王淑芬
1961年生於臺灣臺南市左鎮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務主任、輔導主任。不但會寫有趣的故事,還主持過數個電視廣播節目來推廣兒童文學閱讀;喜歡一面喝咖啡一面吃泡菜,不喜歡在湯麵裡加滷蛋,因為蛋黃融化在湯裡,會讓她感到害怕。這樣會不會被人家說她是個怪胎呢?
重要作品:臺灣小學生人手一冊的校園生活故事【君偉上小學系列】(《一年級鮮事多》、《二年級問題多》、《三年級花樣多》、《四年級煩惱多》、《五年級意見多》、《六年級怪事多》、《君偉的節日報告》),兒童小說《我是白癡》、《我是怪胎》、《我是好人》、《地圖女孩.鯨魚男孩》,其他作品有《一張紙做一本書》,以及【愛思考的貓巧可系列】。
【預購】聯合文學(11月號/2024/第481期)
Regular price $21.00477 村上春樹,以及《城與不確定的牆》
關於村上,我說的其實是⋯⋯
時隔六年,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城與不確定的牆》即將在台灣出版。本期專題除了獨家呈現《城與不確定的牆》五千字的搶先讀外,還精心挑選了二十六個與村上相關的關鍵詞彙,從A到Z,開啟二十六道通往村上世界的入口;此外,我們也邀請學者帶領我們深度剖析新作,並挖掘其與《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之間的關聯;最後,我們邀請讀者現身,與我們分享私心鍾愛的村上作品。
牆的另一邊,不僅通向另一個世界,也通往我們內心深處不曾發現的自己。
陳沛珛/插畫
時報出版、曾玟閎、煮雪的人/特別感謝
村上春樹 A to Z
「妳告訴我那座城的事。」
最新長篇《城與不確定的牆》5000字搶先讀
目錄
COVER STORY
022 村上春樹,以及《城與不確定的牆》
024 總論 村上春樹與台灣文藝青年感性的形成 陳國偉
030 先讀 《城與不確定的牆》五千字選摘
036 索引 人生是一塊塊碎片拼湊起來的東西:村上春樹 A to Z 謝惠貞 柏森
050 分析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與《城與不確定的牆》之間的距離 賴振南
052 觀點 是期待,還是受傷害:村上專業讀者三問 曾秋桂
056 推薦 村上春樹讀書會 Zon Finn Ho 朱冠
SPECIAL
061 新北市文學獎特輯
072 台南文學獎特輯
083 桃城文學什光紀(別冊)
099 桃城文學獎特輯
106 寫作學校核心班隊特輯
REGULAR
005 目錄
007 編輯室報告 王聰威
008 巷口新書攤 凌性傑╳陳允元
015 問哲學/看歷史/寫流行
020 新人新書 陳建佐
108 當月作家 陳慧
114 聯文選書
118 城市文學直達 格拉茲/瓦爾那/新山/香港
122 當代大師 柯姆・托賓
126 編舟計畫
128 靈魂交換 VH(Vast & Hazy)vs. 叮咚
134 文學原力
136 十一月小說新人賞 UNITAS YOUTH
144 作品刊登 關陽文學叢書入選 學燈文學獎 張郁國 胡家榮 黃茵 小伶 簡子涵
186 藝文快訊 唐獎
190 下期預告 聯文四十週年
194 編輯小隊
內容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藝術怪獸:女性主義藝術中那些張狂不羈的身體 ART MONSTERS: Unruly Bodies in Feminist Art◎蘿倫·艾爾金(Lauren Elkin)(譯者:黃懿翎)
Regular price $65.00數百年來,女性藝術家面臨各種困境。除了受父權和厭女社會的壓迫,還須抵抗身旁與心中的「家中天使」,這種端莊賢淑、渺小安靜的女性典範要求她們溫柔奉承、成就丈夫,即使犧牲自己的創作也在所不惜。
成為蕙心蘭質的母親,或驚世駭俗的藝術怪獸——女性藝術家須在兩者間做出決擇。
作者展現了文化評論家的實力,巧妙地串連不同領域的作品:從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小說到車學敬的《聽寫》、從凡妮莎.貝爾的肖像畫到伊娃.海瑟的繩索雕塑。她們冒著被視為怪獸的風險,用身體與想像力挑戰社會中的嚴格界線,探索、創造她們的美、溢踰、理想、情感。
在作者蒐集、拼貼、混搭、編織而成的敘事中,女性主義藝術的發展或許充滿挑戰,但也催生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新語彙。
國內推薦
李根芳(師大翻譯所教授)
陳紫吟(女性主義者)
盧郁佳(作家)
盧省言(台師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
國際好評
蘿倫・艾爾金改變了你看待周圍世界的方式⋯⋯這是一場感官的藝術史驚奇之旅。 ——《時尚》
博學、挑釁且兼容並蓄。 ——《紐約客》
充滿好奇,總是在探索的路上⋯⋯一位敏捷的作家⋯⋯細緻入微,生動鮮明。 ——《紐約時報書評》
激進⋯⋯深思熟慮且細緻入微⋯⋯《藝術怪獸》結合了關於怪獸與藝術的廣泛討論。 ——《衛報》
探討了歷代藝術家豐富的傳統,艾爾金審視了女權主義者如何面對講述自身經歷和表達身體語言的問題。《藝術怪獸》以其豐富的歷史研究和評論,向蘇珊.桑塔格和瑪姬.尼爾森等作家致敬。 ——《芝加哥書評》
生動⋯⋯在艾爾金氣場之中隨行令人陶醉。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介紹視覺藝術的領域中,女性主義趨勢的完整指南,使許多曇花一現的事件又充滿活力地重現⋯⋯極具啟發性。 ——《電訊報》
《藝術怪獸》提供迷人的洞見,展示女性如何打破歷史重負,以她們獨特的聲音構建了一種新語言。 ——《沒有男人的藝術故事》作者凱蒂·赫塞爾
作者簡介
蘿倫・艾爾金 Lauren Elkin
《漫遊女子》作者,該著作為二〇一七年《紐約時報》百大注目好書,二〇一六年《衛報》、《觀察家報》、《金融時報》年度好書,並入圍美國筆會藝術評論獎。她探討藝術、文學、文化的文章常見於《倫敦書刊評論》、《紐約時報》、《格蘭塔》、《哈潑》、《世界報》、《搖滾至尊雜誌》、《弗列茲》等刊物。她也是傑出的翻譯工作者,最新譯作為西蒙.波娃未出版的小說《形影不離》。旅居巴黎二十年後,現居倫敦。
譯者簡介
黃懿翎
中興外文與靜宜生態所畢,譯有《像山一樣思考》、《女性主義與基督教要點指南》、《黃金的傳奇史》、《在候診室遇見佛陀》、《為衝突立界線:有效溝通,創造改變》、《神聖生態學》,現為專職翻譯。
【預購】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蔡亦竹
Regular price $29.00就算死背強記(還沒說到秀吉就忘了崇神天皇哪一位!)各個人名地名xx名也無法體會日本之所以迷人的文化精髓?
大學生眼中的歌廳秀老師蔡亦竹蔡桑告訴你,日本文化不是這樣讀不能這樣讀!
一支筆(或鍵盤)在他手中便成了雅俗能賞老嫗可解的歡唱麥克風
且看他如何出古入今 上寫天皇下述賊軍、左打日本士族右攻台灣權貴
將真實的日本又笑又罵又鬧又演給你聽 還不時深情回望台灣以史喻事借日勸台
要你捧腹絕倒之餘驚覺日本的真滋味已經悄悄化為你的文化DNA
但是放心笑完之後絕對不會揮一揮衣袖只留下一片雲彩
你會在蔡桑立體鮮明的人物刻劃與事件剖析中明白:
‧「平民取代天皇!」──糾結日本史七百年的咒怨,不只出自八點檔劇情般的天皇家悲劇,還凝煉了深沉的宗教信仰觀
‧聖徳太子惹怒隋煬帝以後,一定有做了哪些事才讓這個國家得以從「倭」變成「日本」
‧旅人必訪的京都金閣寺,原來是棟承載野心、慾望、父子情結與愛恨情仇的偉大見證!
‧英雄不怕出身低?!可偏偏在古代日本出身低等於在台灣沒黨證(?),足見跨越血統階級高牆的豐臣秀吉展現多強大的意志與歷史意義
‧壽司、天婦羅、拉麵蕎麥麵,傳習於味覺間的不是別的,而是百年不摧的文化意識與職人精神
對台灣人而言,日本如此親近,卻又像戴著面紗永遠看不清楚她的面容。就連日本偉大的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一生完成了無數的歷史小說巨著,卻也在人生的後期致力於散文寫作,想要探求出日本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樣貌。
既然日本是台灣關係密切、甚至具有特殊感情的鄰國,那麼我們台灣人就不能永遠只是倚靠日本人所寫的日本論、甚至是中國觀點的日本論,而該也有從我們角度出發的日本觀察和感想才對。
本書力圖以貼近年輕學生族群的語言,活靈活現述寫日本的歷史文化,內容縱橫古今,題材橫跨宗教、英雄到飲食。期望透過此書讓大眾讀者對日本建立更真實的文化認知,在對日本懷抱崇仰孺慕之情時,能夠更深入、更正確地了解日本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歡迎每位愛好日本的朋友不要只是在金閣寺打卡完就算日本文化走一遭了
讓我們一同認識這個最熟悉的陌生國度,探求日本的原型
名人推薦
林水福│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教授
魚夫│漫畫家
專文推薦
凌宗魁│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王時齊│資深媒體人
謝哲青│知名節目主持人、作家
好評推薦
日本筑波大學地域研究科日本研究碩士,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專攻民俗學。現職為實踐大學應用日語系助理教授。在學術和政治、實務和夢想間漂流,留學日本現居台南。人生的信條是「既生於世,豈不遊哉」。
【預購】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古典樂派】:鋼琴家帶你入門200首名曲,聽懂巴哈到貝多芬的光明與黑暗◎安仁模(안인모 / An Inmo)(譯者:林芳如)
Regular price $37.007大不可不知的古典樂派作曲家,深入人生及曲目
▎必聽曲目+人生故事+懂樂術語+10大關鍵字+播放清單QR Code ▎
韓國人氣鋼琴家的獨門故事導聆,這樣讀,這樣聽,第一次就上手
終於找到可以輕鬆進入的版本
不分年紀,輕鬆認識200首經典名曲的快樂指南
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沿著作曲家的人生軌跡走
▎想毫無壓力地與古典音樂相遇嗎
被問到喜歡聽古典音樂嗎、喜歡哪位作曲家、喜歡哪首歌曲等問題時,你會腦筋空白、含糊其辭嗎?是否想用快樂輕鬆的方式,第一次聽古典音樂就上手?能否只聽故事,就對經典曲目留下深刻印象,腦中內建基本脈絡?韓國音樂家、第1名的古典音樂類 Podcaster 安仁模,嘗試多種方式,終於找到最好的導聆之道。她用故事搭配聆聽曲目,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沿著作曲家的人生軌跡走,這樣讀、這樣聽,印象加倍,輕鬆上手。
▎QR Code搭配,同步聆聽古典名曲
本書收錄必懂音樂用語的「懂樂必懂」專欄+資訊滿載的「懂樂細節」欄目+邊讀邊聽的古典名曲QR code,讓初學者毫無負擔、感性倍增地享受古典音樂。另外,也為不知從哪首樂曲開始入門欣賞的茫然讀者,嚴選了各作曲家的10大關鍵字與播放清單。針對讀者需要的內容,給好給滿。
▎藏在規律和束縛中的巴洛克音樂魅力
第一冊【古典樂派】篇,作者先從現代人所喜愛的古典音樂起源──巴洛克時期開始講起。你是否曾在看畫面殘忍的電影時,感受過巴洛克音樂的魅力?《親切的金子》、《寄生上流》和《火線追緝令》等電影,出現殘忍場面時,總是會傳來美麗優雅的巴洛克音樂,形成兩極化的鮮明對比,帶來衝擊美。殘忍電影意外地是宣揚巴洛克音樂魅力的好工具。
▎消費喜好轉變,易於理解和享受的古典樂派
嚴謹的巴洛克時期落幕之後,輕快的古典主義開始萌芽,莫札特和薩里耶利等音樂家努力洞察大眾的喜好。此時的音樂轉變成易於理解和享受的消費型藝術,不再是為了上流階層存在的崇高藝術。任何音樂種類或風格都不會在一夕之間出現。在古典時期大放異彩的奏鳴曲,也是從上個時代開始慢慢改變型態後確定下來的。
書中將以此脈絡,深入介紹7位音樂大師。
●從韋瓦第開始。以《四季》聞名的他有著奇妙的人生,留下的歌劇更是美得令人難以置信。請各位務必同步搭配聆聽韋瓦第的音樂。
●作者透過這本書具體告訴各位如何區分巴哈和韓德爾的音樂。如果知道巴哈和韓德爾是多麼不一樣的存在,肯定會嚇一跳的。
●宮廷樂長海頓,雖被宮廷束縛住,迎合公爵的喜好,但一擁有自由,他便要找回自己的權利。海頓的事業與行銷手腕,完整地延續到了「既是徒弟又不像徒弟」的貝多芬身上。
●天才莫札特是個喜好分明的人,所以明目張膽地嘲笑技不如己的庸才演奏。
●人稱「魔鬼小提琴家」、「小提琴之神」的帕格尼尼,是所到之處話題不斷的超級巨星。
●貝多芬把聽覺障礙的痛苦、接二連三的愛情失敗,及內心深處的鄉愁與嚮往融入音樂中。他終結了古典風格,成為通往新時代的嚮導,打開自由夢幻的浪漫時代大門。
▎More to read,更多有趣的名家軼事,滿足你的好奇
●抄譜快手韋瓦第
韋瓦第創作一齣歌劇只需要五天,他曾說:「我譜曲的速度比抄譜員的抄寫速度更快。」他的樂譜手稿開頭雖然乾淨,但是愈到後面字跡愈潦草。韋瓦第簡直是一放上去就自動畫出音符的全自動鋼筆。
●令音樂之父巴哈難耐的菸癮與咖啡癮
熱愛喝咖啡的巴哈不僅創作出《咖啡清唱劇》,也是出了名的癮君子,在家兒子看到沒有叼菸斗的巴哈時,還因為太陌生而嚎啕大哭。他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為了構思樂譜,不得不依賴香菸,抽菸的習慣害他引起不少風波。
●韓德爾的絢麗即興演奏
韓德爾以管風琴演奏技藝為豪,他在管風琴或大鍵琴前面指揮,等到神劇的幕間休息時間,為觀眾帶來即興演奏。他在幕間彈奏管風琴的橋段被視為傳統,延續至今。而他的管風琴演奏曲後來集結出版成管風琴協奏曲集。
●唱功了得的海頓差點被去勢
八歲的海頓加入歐洲赫赫有名的聖斯德望主教堂合唱團,擅長高音的他常常負責獨唱,校長不斷嘗試說服他去勢,想把他打造成閹伶,但父親瑪蒂爾斯極力反對,他才逃過一劫。
●不知享樂為何物的神童莫札特
莫札特走到哪彈到哪,沒有他不曾表演過的地方。甚至平日午餐時間,他父親也會在住處舉辦音樂會,只要付入場費,任何人都可以進去聽。在父親掌控下,他就只是一個音樂家,錯過了一般人會有的童年快樂和友情。
●貝多芬只有我一人!
拿破崙的軍官來到貝多芬最大贊助人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鄉村別墅,公爵請貝多芬彈琴給他們聽,但貝多芬憤而拒絕:「叫僕人彈吧!」貝多芬離開別墅前,留下這段訊息給公爵:「您天生擁有此身分,但我能有今日,全憑一己之力。像您這樣的貴族要多少有多少,但貝多芬只有我一人。」兩人的關係變得四分五裂,公爵支付的「豐厚」年薪瞬間蒸發,貝多芬等於是一腳踢開了美好的未來。
好評推薦
Danny Koo│小提琴家
金善旭│鋼琴家
洪振豪│大提琴家、樂團「Hoppipolla」成員
朴容晚│首爾藝術殿堂會長
瓦力│音樂與鄉愁的murmur患者
吳家恆│教育電台 古典音樂心視界主持人
林仁斌│名音樂家.音樂導聆人、台灣蹦藝術協會理事長
徐鵬博&吳毓庭│Podcast「大叔聊古典」主持人
謝世嫻│鋼琴家
檸檬卷 Janet
推薦語
我希望你能感受到貝多芬的偉大背後隱藏的眼淚。這本書是一座橋樑,連結了傑出作曲家的故事和音樂,讓我們更接近古典音樂。——金善旭│鋼琴家
難得的瑰寶!少有古典音樂的書能讓你全神貫注地讀到最後,這是一本向讀者傳達對音樂純粹渴望的好書!——Danny Koo│小提琴家
我向所有想透過音樂傑作滋養心靈,並近距離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推薦這本書。——朴容晚│首爾藝術殿堂會長
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個機會,去欣賞作曲家的音樂、了解他們的生活、並溫暖地審視我們自己。——洪振豪│大提琴家、樂團「Hoppipolla」成員
古典音樂的歷史浩瀚淵博,而作者精妙描繪作曲家人生,搭配掃描QR Code播放音樂,更瞬間提升閱讀時沉浸感。這是一本寓教於樂、輕鬆易讀的音樂好書,誠摯推薦。」——林仁斌│名音樂家、音樂導聆人、台灣蹦藝術協會理事長
這本書不僅有文字、有插畫、甚至還有音樂!一起跟著書本節奏,從多個面向感受古典作曲家們的魅力吧!——檸檬卷 Janet
作者簡介
有人情味的鋼琴家與古典樂研究者。嚮往友愛的世界,希望透過音樂分享世界的美好。安仁模舉辦過數百次的人文學與古典樂演講,並透過「鋼琴家說故事音樂會:美樂classic」、「安仁模聊書音樂會」等主題式音樂會,與大眾近距離交流古典音樂。此外還主持廣播節目《想聽懂古典樂》,在YouTube、Podcast、Bugs Radio、Naver AudioClip、FLO等平台分享音樂與故事給想了解或想聽古典樂的聽眾。一千多集的《想聽懂古典樂》累積收聽次數已突破兩千萬,並持續在古典音樂相關內容領域不斷締造新紀錄。
安仁模擁有出色的構思、企劃、充滿感性的表達與傳遞能力、耀眼的幽默風趣,並全心全意透過音樂擁抱大眾。
IG:@aninmo_pianist
●想聽懂古典樂○
IG:@play_classic
FB:www.facebook.com/TheClassicalMind
Email:classic@fretoe.com
譯者簡介
林芳如
現任專職韓文譯者,喜歡與文字打交道的純粹生活。譯作有《寫給年輕人的古典音樂小史》等書。
【預購】跟著日本人這樣喝居酒屋全圖解:酒品選擇、佐菜搭配、選店方法一次搞懂,享受最在地的小酌時光◎小寺賢一(譯者:卓惠娟, 李池宗展)
Regular price $30.00好吃好喝不失禮,看圖秒懂日本酒場的眉角。
重點中日文對照,點菜不用拔頭髮。
30年酒場打滾經驗全部傳授,獻給酒徒的庶民酒場文化絕佳指南。
◎到居酒屋一坐下來為什麼要先點杯啤酒?
◎居酒屋菜色選擇這麼多,怎麼點菜配酒最道地?
◎下町Highball正宗就是要三冰!冰玻璃杯、冰燒酌、冰蘇打水缺一不可
◎擁有忠實粉絲、歷史悠久的Sapporo赤星是小酒館的隱藏狠角色
◎有錢不等於大爺,跟店家有默契的互動,成為熟客的流儀
◎飲用日本酒的溫度該如何拿捏?怎麼解讀酒標?
◎為什麼有的店家規定燒酌最多不能喝超過三杯?
◎烤雞串是酒徒的日常小確幸;烤豬肉、內臟串是恢復精力泉源……
按圖索驥,帶朋友或自己一個人暢遊居酒屋,都沒問題!
日本的酒館風情萬種,除了居酒屋,還有站著喝酒的立飲屋、角打,甚至蕎麥麵店,如何自在暢遊,既不失禮又能享受最道地的好滋味,就連日本人有時覺得頭大。
從大眾酒館的重頭戲開始,介紹常出現酒品的相關知識。為什麼Sapporo赤星啤酒經歷數十年依舊擁有好口碑?燒酌Highball跟燒酌兌水有什麼不同?享用日本酒的最佳溫度該怎麼抓?白天喝酒要去蕎麥麵店?此外,也傳授如何當個不失禮的自在酒客。
當然,下酒菜也不可或缺,燉煮料理、烤內臟、串烤等都是慰勞上班族的山珍海味,少不了也要談談醃漬小菜和家庭料理。配日本酒怎麼能少了魚乾,酒徒年資多寡,選擇配酒的魚乾完全不同,許多人嫌棄的臭鹹魚可是資深酒徒的首選。壓軸的是近年越來越受歡迎的居酒屋at home,精選數道在家也能製作享受的日式下酒菜以及酒品調製,拋開他人眼光與規矩,享受悠閒小酌時光。
本書特色:
●包括居酒屋、立飲店、角打等日本常見平民酒館的正確暢遊方式。
●從點酒、配菜到成為熟客,讀完立刻變身酒館通。
●詳細介紹日本酒場常見的啤酒、燒酌、沙瓦、日本酒等。
●看圖學會各種酒的不同、飲用方式,以及背後的祕密。
●烤炸串、魚乾、海鮮、醃漬小菜、家庭料理等平民最愛下酒菜圖列解說。
●貼心加註日文原文,點菜零煩惱。
名人推薦
藝人——千田愛紗、旅遊作家——卡瓦納、旅日作家——張維中、作家——黃國華
乾杯推薦(以姓名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小寺賢一
編輯、作家。
1961年生於日本大分縣,在滋賀縣長大。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經歷了接外包案的編輯、週刊雜誌記者、雜誌作家等,走向酒徒之路。在新宿黃金街的資歷約有30年,最近幾年也在西荻窪附近出沒。帶著在舊書店買來的舊書,坐在居酒屋的吧台單手翻閱,是他最幸福的時光。常喝的酒是燒酎或是Torys兌開水,下酒菜喜歡燉煮料理。
參與編輯、寫作的作品有《第一次開居酒屋就賺錢》等,還有教你怎麼開店的實用書《來開店吧!》系列全27冊,其他還有與酒有關的《開小「酒吧」的方法》、《開講究的蕎麥麵店的方法》等。
繪者簡介
桑山慧人
設計師、插畫家。
1986年生。現居東京。京都精華大學畢業。任職於設計公司 Prigraphics。負責雜誌、書籍等的設計與插畫。主要作品合作有《達文西》雜誌、《料理解剖圖鑑大全》(大田出版)等。
個人網站:keito-kuwayama.tumblr.com/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壽險公司教育訓練及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100歲的我,人生不勉強》、《夫妻這種病》、《漫畫隨心所欲操控人心的暗黑心理學》等。
李池宗展
專職日文譯者。2005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高苑科大應外系日文組。譯有《數學考10分也能學會財務報表》、《小腿肚6大經穴對症按摩》、《1000種常見食物醣量&熱量速查圖典》、《原來成功人士都這樣拜神許願》等。
【預購】這樣閱讀,讓我高收入:一流人士採用的選書、讀書法, 將買書成本最快轉為幫你賺錢的資產◎本山裕輔(譯者:卓惠娟)
Regular price $31.00◎怎麼選書?你要逛實體書店,不要參考網路書店評價。理由是?
◎書沒讀完太可惜?一流人士只讀關鍵的20%就能提高收入。
◎比起「我的興趣是……」,跟別人聊「我的閱讀筆記」更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本山裕輔曾任職於顧問公司,每天都加班到錯過末班車,
工作的忙碌與壓力,讓他開始耳鳴、心悸,天天擔心過勞死……
他開始思索,該怎麼做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不再加班加到死?
參考許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之後,答案是:讀商業書。
從此他每年讀300本以上,累計閱讀超過1,500本各類書籍,
發展出獨特的二刀流選書術——順流而下選書術、登山攻頂選書術,
還有一頁精粹筆記法,
活用這些讀書法後,他只花3個月,就學會斜槓賺錢的新技巧。
◎怎麼選到能讓我高收入的書?
閱讀就像重訓,得決定要練什麼再開始(你想瘦腰還是瘦腿),
而不是「管他的,先深蹲再說」。
作者研發的登山攻頂選書術:先確定你工作中的最大問題再找書,
例如:與主管溝通不順、看不懂公司財報、業績無法達標……
商業人士都是從「我想解決什麼問題」中找書。
市面上很多同類型的書,如何知道這本適不適合我?
作者只用1分鐘就可以判讀。
◎一頁精粹筆記法,知識隨取隨用
一本書三百至四百多頁,怎麼快速抓重點?
作者只讀關鍵20%:看目錄標題,篩選感興趣的章節,
閱讀章節開頭(探討什麼問題)和結尾(歸納重點),就能理解八成主張。
讀書筆記最忌「抄經」,照抄只是借來的詞彙,不能算是你的。
作者發展出一頁精粹筆記法,將書中要點濃縮為一張A4,
並以8本他的珍藏資產書,教你整理。
讀懂之後,你還應該對外發表。
比起「我的興趣是……」,公開你的閱讀筆記更讓人印象深刻,
還能成為你的名片,讓更多貴人(賺錢機會)找到你。
一流人士都在用的選書、讀書法,
將買書成本最快轉換為幫你賺錢的資產。
名人推薦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鐘穎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
《A大的理財金律》作者|A大(ameryu)
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
各界推薦
在我剛進入股市時,常常面臨小賺大賠的窘境,對於該如何有效投資感到困惑。直到我靜下心來,深入閱讀多位投資大師的經典著作,逐步調整心態與投資策略,才真正讓投資績效穩健提升。
至於要怎麼讀,才能確實吸收書中的知識?本書給了答案。這不僅是一本探討閱讀技巧的書籍,更提出了一套高效率學習系統。為了提升閱讀效率,作者提出「順流而下」選書術,專注於長期知識累積,能幫助你逐步將學習內容內化、成為自己的涵養;而「登山攻頂」選書術則針對短期需求,幫你快速找到能解決問題的書籍。此外,本書的「一頁筆記法」與「20%關鍵閱讀法」兩大工具,還能幫助你專注於閱讀關鍵知識點,將學習效果最大化。——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
閱讀能把知識變成財富,只要你願意行動。
本書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以商業書來說,如何運用書中所學,把讀過的書轉化為資產其實才是關鍵。」這句話深得我心。我就是把書本知識當成資產在累積的人,例如我閱讀《先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後,就謹記書中「關鍵在於,擁有別人沒有的本事」,這句話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此外,本書提到「只讀關鍵20%」,讓我想到莊鈞涵(Carol學姊)的著作《只讀20%的高分應考術》(大是文化出版),懂閱讀的人觀念總是不謀而合。關鍵20%怎麼找?只要抓對重點就行:標題、粗體字、各章開頭和結尾,只要讀這20%,就能理解書的八成主張。
讀完之後,把重點濃縮成一張A4紙的摘要,這樣一來,想要隨時提取書中知識來運用就很方便。至於怎麼做摘要,本書有很詳細的分享。
然而,市面上書籍這麼多,該如何選到適合自己的書,也是很關鍵的一環。藉由本書的引導,肯定能開啟你的讀書、藏書之旅。
閱讀可以改變命運,知識用在對的地方就能創造財富、建立更美好的生活。想讓閱讀變成扭轉命運與創造財富的工具,本書絕對值得一讀。——《A大的理財金律》作者/A大(ameryu)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對於我們一生來說,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是短暫的,但自學的時間卻很長。」成年後,閱讀往往是自我提升的關鍵。
本書作者閱讀超過1,500本書,不藏私的分享他如何透過閱讀(尤其是讀商業書),達到準時下班、卻又高收入的祕密。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如何產出,是自學的三大重點,作者濃縮他的選書、讀書術精華,並提供具體方法,教我們如何只讀書籍的20%內容,就能掌握八成重點,這對忙於工作的我們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訣竅。
最有才華的人都是自我教育而來,而本書正是踏入這殿堂的第一個階梯。——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
1992年生於佐賀縣。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畢業,獲得GLOBIS管理研究所MBA學位。
2016年,應屆畢業即加入PwC顧問公司,參與企業業務改革、強化業務和行銷,以及引進系統性專案管理等工作。
2019年加入GLOBIS。在GLOBIS管理研究所,他主導包括業務改革和資料管理等數位轉型(DX)相關業務。擔任語音平臺Voicy《來點與眾不同的商業營業劑》主持人的同時,也在線上影音服務「GLOBIS無限學習」中負責內容製作和傳播活動。
2019年起經營商業書評網站「BIZPERA」,每月瀏覽量超過8萬次。此外,也參與物流公司comvey的成立、使用者體驗(UX)設計和產品管理。
譯者簡介
卓惠娟
專職譯者。任職出版工作十餘年,旅居日本3年。譯有《半導體地緣政治學》、《12個經濟指標,讓你投資無往不利》、《哲學超圖解》、《戀戀銅鑼燒》等。
【預購】都市神域:香港人的聖殿與廟宇◎林皓賢、方金平、孔德維、韓樂憫編
Regular price $33.00 在中西文化交融、華洋宗教並存的香港,隱身於城市之中的「聖殿」和「廟宇」就好比遊戲《刀劍神域》中的Nerve Gear,他們之所以是信仰者的「神聖空間」,是因為信仰者能在當中覓得作為通道與突破點的聖顯,繼而回歸到「真實」的「神域」。然而這些「神聖空間」不只對信仰者存在「真實」意義,也是非信仰者生活經驗的重要一部份。這些散落於香港的聖殿與廟宇,為港人帶來異質的生活經驗與意義,充滿了各種經濟、社會、政治結構與潮流所不能撼動的可能性。
本書再現了香港的11個神聖空間,包括:聖三一堂、玫瑰堂、聖安德肋堂、611靈糧堂、深水埗三太子廟、沙田車公廟、油麻地天后廟、紅磡觀音廟、屏山金蘭觀、大埔慈山寺以及尖沙咀的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書中探究一般信仰者及場所鄰近的街坊藉由這些Nerve Gear抵達什麼樣的「神域」。書中所介紹的這些聖殿與廟宇,儘管可能已遷變破落,但從中步入的「神域」,以至自「神域」中帶回的真實,卻是更為開放、超越的,甚至是永恆的「神域」。
不同的信仰群體如何藉由空間的建構實踐超越性?18位研究者 X 11篇香港宗教場域的田野考察,結合宗教與社區,遊走於聖俗之間的一趟跨界探索!
本書特色
不同的信仰群體如何藉由空間的建構實踐超越性?
18位研究者 X 11篇香港宗教場域的田野考察,結合宗教與社區,遊走於聖俗之間的一趟跨界探索!
★特邀「夏蕙BB」親述多年來於黃大仙廟周邊的生活經驗
★本書為《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之系列作
專序推薦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廖昱凱(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龔惠嫻(Diversity in Hong Kong研究計劃項目召集人)
編者簡介
林皓賢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為內亞史、古代中國對外關係、軍事史、海洋史、文化研究及宗教研究。合著有《詠春的傳承與保育》、《宗教與香港:從融合到融洽》以及党項夏國史、軍事史相關課題論文多篇。
方金平
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後研究員及歷史系講師。一直致力探討歷史上的跨文化互動以及古與今的對話。合著有《天道廷審:明清司法視野下天主教的傳播與限制》(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二○二一)以及相關論文多篇。
孔德維
歷史及宗教研究學者,生於香港,現職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關注早期全球化時期東亞文化變遷,尤為關注地域內的少數族群的信仰、身分認同及其與主流社會互動。曾於香港、沙烏地阿拉伯、英國及臺灣多間大學及研究機構任研究及教學職,亦任一八四一出版社總編輯。
韓樂憫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哲學碩士,對了解不同宗教人士的生活及個人經驗感興趣,希望從故事入手促進相互了解和對話。曾合著《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2023)。
【預購】重點:99%的訊息都是雜訊!瞬間獲取注意力的最強溝通法則◎史帝夫‧伍德拉夫(譯者:吳書榆)
Regular price $30.00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林長揚|簡報教練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莊舒涵(卡姊)|出色溝通力學院
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盧世安|人資小週末 創辦人
【預購】鬼地方◎陳思宏
Regular price $28.00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 這一天,一切似乎如常。
剝開日常,地上有鮮血,空中有蝙蝠,田裡有死掉的河馬,
萬物不祥,所有人都在崩解邊緣。//
陳天宏,出身彰化永靖,一個沒什麼人聽過的小地方。
他是家中么子,爸媽連生了五個沒用的女兒,最後兩胎才拚到男丁。
這么子逃到德國柏林,一心與家鄉割裂,卻意外殺了同志伴侶。
出獄之後,無處可去,只得返回永靖。這天,剛好是中元節。
鬼門敞開,百鬼橫行,他的歸鄉,註定撞上來自過去的鬼。
故事從島嶼小地方的一天說起,
爸媽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哥哥,還有陳天宏,陳家成員輪番登場,
視角切換,光怪陸離的崩壞眾生相逐遭披露,
層層窺見家族的傷痕與醜陋、小鎮的祕密、時代的恐怖與無情。
回到鬼地方的人怎麼面對難堪的過往?
一個小地方又怎麼會變成了鬼地方?
本書特色
★ 睽違十二年,陳思宏全新長篇小說作品
★ 陳思宏創作母題「永靖」復歸,刻劃時代對小人物的輾壓,一探眾人心中的廢墟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江鵝|作家
吳建恆|節目主持人
侯季然|導演
孫梓評|作家
郭強生|作家
楊佳嫻|作家
鄭有傑|導演
──「別哭了」推薦
陳思宏
1976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寫作者,有時是演員,有時是譯者,現居德國柏林。
出版作品: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小說:《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臉書:
www.facebook.com/kevinchen9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kevinchen9
我一直想寫一本「鬼」故事。
我在永靖長大,鄉野處處有鬼魅傳說,水中田邊竹林,天地皆有鬼。長輩說鬼嚇孩,若不乖,厲鬼現身管教。孩子也愛說鬼,游水召喚水鬼,屎尿想像鬼手從馬桶深處伸出,說床邊不可放紙娃娃、洋娃娃,半夜惡靈侵入娃娃,娃娃開始舞動。
但到底什麼是「鬼」?
我小時愛啼哭,姊姊們逗弄我,喊我「愛哭鬼」,我聽聞調高哭聲音量,大喊:「我不是鬼啊!我不要當鬼啦!」擦乾眼淚,笨孩不懂生死人鬼,歪頭一想,等等,當鬼好像也不差啊,依據人們說的那些鬼故事,當鬼就能穿牆、嚇人、掐人、隱身、附在他人身軀,力量強大。哭轉笑,愛哭鬼想當鬼。
聽了許多鬼故事,我一直到服兵役才有所謂的靈異體驗。高山營區,熄燈時刻,另外兩位同袍和我都同時體驗到了難以言喻的現象。其實我們三人什麼都沒看到,但我們在短暫的幾秒時光,清晰感受到房間裡有「他者」存在。很奇怪,我當時並不害怕,我竟然想到了村上春樹的《舞‧舞‧舞》,小說敘事者與偶像明星五反田君共處一室,明星喝醉了,某種黑暗物質悄悄潛進屋內,散發著輕微的動物臭味。
天亮之後我去「辦案」,試圖以科學、邏輯解釋昨晚的靈異。推理失效,任何理論都無法解釋昨夜的不明物質。
我什麼都沒看見,我只是「感覺」到了「什麼」。那是所謂的「鬼」嗎?《哈姆雷特》裡死去的父王以鬼魅在舞台上現身,那是鬼嗎?《牡丹亭》的杜麗娘是鬼嗎?
死了才能成鬼嗎?活著,有沒有資格當鬼?
寫完《鬼地方》,我心中對鬼的想像依然模糊,無清晰定義,充滿問號。問號是我寫小說的起始,沒有其他解題方法,只能以書寫逼近問號。我總是想到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名句:「過去不曾死亡,過去甚至還沒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有記憶、傷痛,想掩埋、遮蔽,過去如影,往事隨行,有過去就有鬼,人間處處都有鬼,或許,你我皆為鬼。
我一直想寫一本關於「哭」的小說。
我是愛哭鬼,家中第九個嬰孩,餓了哭,飽了哭,睡前哭,醒來哭,七個姊姊輪流哄我這個「糖霜丸」,誰都無法讓我閉嘴。識字之後,讀書哭,讀報哭,看電視哭,聽廣播哭,做夢哭。
長大後,哭電影,哭熱鬧,哭寂寥,哭小說,哭散文,哭詩句。
為了寫波羅的海,我在二月冬日來到了濱海小鎮Laboe。淒冷的沙灘空無一人,沙灘上巨大的潛水艇像是擱淺的鯨。金屬鯨旁有男大聲哭泣,他把頭埋進沙灘,雙拳不斷擊沙。海面上,有好多野生雪白天鵝。
我坐在冰寒沙灘上,聽海,聽風,聽他哭。
我一直想寫一本有河馬的小說。
小時候上學路上,會遇到一位眾人口中的「痟查某」,她長髮打結,身上衣物混亂,眼神飄移,口吐神祕難解的語句。盛夏,她穿隆冬厚衣。
有天,放學途中我又遇到她,她眼神有焦距,定在遠方的某處。她堅定對我說:「那裡,田邊,有一隻死掉的河馬。」她的手,指向遠處的稻田。我看到她的手臂,有好多刀片來回的割痕。
女人後來不見了。
我騎著單車在永靖繞。找河馬,找她。
我一直在寫永靖的小說。
二○一八年底,台灣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反同歧視公投熾烈。我從柏林回到永靖投票,在老家只過一夜。我是永靖人,但我在永靖已經沒有「家」了。我在永靖八德巷出生,在瑚璉路的透天厝長大,國中搬去中山路,十八歲終於離家北上讀大學,從沒打算回鄉。八德巷、瑚璉路、中山路的老房都還在,卻都已經不是我的「家」了,沒有任何房間屬於我,我找不到一張可寫作的書桌。
永靖容顏依舊,與腦中的過去呼應。我搭慢速區間車抵達永靖火車站,從這無人的車站慢慢走回老家。我發現我好突兀,其實很少人會「走」這段路,鄉下人都開車或騎機車,我穿著柏林買的西裝外套,在田間道路行走,簡直是誤闖家鄉的外星人。經過永興游泳池,那是我學游泳的地方,踏進去,喉間發出了驚恐的聲響。永興游泳池已經荒廢了,池水乾涸,一切成廢墟。我頹坐在無水的游泳池旁,年少的湛藍游水記憶撞上眼前發霉的廢墟。記憶可靠嗎?記憶真實嗎?童年存在嗎?永靖存在嗎?我為什麼要寫永靖?
晚間住大姊家,明明是童年住過的房子,舉目一切陌生。晚飯後去永靖街上亂繞,小廟城腳媽仍在,永靖國小仍在,大眾書局仍在,還好還好,不是我虛構出來的童年記憶,都還在。在大眾書局前,一長髮馬尾男子攔住我:「這是明天反同性戀公投的傳單,拜託支持。」
我看著馬尾男子,想跟他說,在不久前,那個黨國禁錮的時代,你的長髮是被禁止的,威權剪刀逼你剪髮,你會被視為異端。在此刻的自由島嶼,你在街上散播仇恨,排斥與你不同的人。我對他說:「你可以不要歧視別人嗎?就因為你這種人,我們都不能回家了。」
我說的全是鬼話。我歸鄉,或者不歸鄉,與他何關?
二○一八年七月,我開始在柏林寫《鬼地方》,二○一九年四月底,小說完成。我不斷挖掘永靖記憶,我一直想逃離永靖,卻不斷書寫永靖,原本以為寫完會大哭一場,寫到最後一句,愛哭鬼卻無淚。我只覺得眼前一切飄忽,低頭看自己的身體,皮膚骨肉在視覺裡慢慢模糊,逐漸透明。
怕自己真的變成鬼,趕緊把稿子寄給編輯,上床昏睡。
我睡得很安穩。
因為我知道,在這樣的時刻,鬼會出現。
永靖會悄悄進入我柏林的房間,在我身邊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