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Normal People)◎莎莉‧魯尼 (Sally Rooney)(譯者:李靜宜)

正常人(Normal People)◎莎莉‧魯尼 (Sally Rooney)(譯者:李靜宜)

Regular price $28.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Only 0 items in stock!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一部代表未來的經典。」──《衛報》
  未來會怎樣我不清楚,但我們就是這樣開始的。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康諾和梅黎安在西愛爾蘭的小鎮一起長大,但兩人的共同點僅止於此。在學校裡,康諾人氣高,大家都喜歡他;而梅黎安則是獨來獨往。然而當兩人一開始對話,那是一段尷尬卻振奮的對話,足以改變他們人生的變化就此展開。

  本書是關於兩個人互相吸引、友誼與愛的小說,從第一句對話開始,展開長達數年的故事發展。我們陪著這對年輕人,看著他們想離開彼此身邊,卻始終做不到。

  我不知道我是有什麼毛病,梅黎安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沒辦法讓別人愛我……

  何謂正常?正常性?
  渴望被愛,想擺脫孤獨感;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卻一再失去自我……
  「正常人」 維持親密關係的極限何在?

  西方文壇公認第一位
  足以代表21世紀未來的作家——莎莉•魯尼
  「千禧世代首位偉大作家」——《紐約時報》
  獲選《時代雜誌》「次世代」百大影響力人物


  ▴臺大外文系教授曾麗玲、作家吳曉樂/專文推薦
  ▴獨家收錄作者莎莉‧魯尼/人物專訪

  面對這個動盪的世界和現實的社會,舉世各地的年輕人內心充滿了虛無飄渺的想像與無力感,批判他人頭頭是道,但是對於自己總是舉棋不定。害怕被孤立、被比下去,拼命跟上他人的節奏;渴望被人理解,卻又恐懼真實的自我;渴望受人喜愛,卻又害怕袒露自己。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被文壇肯定,在於她捕捉到千禧世代的脆弱不安和階級意識,一直小心翼翼,但世界令他們充滿無力感;想在親密關係中彼此依賴,但彼此之間存在的某種權力關係,像一種危險力量,令他們幾乎無法抓住對方,這種自我保護與逃避間的矛盾,引發無數年輕讀者的強烈共鳴──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我十分確定我所有的經驗都是極為日常的生活經驗,如果不是的話,根本不值得去寫。」──莎莉‧魯尼

  一對從日常對話開始靠近的年輕男女,一段從生活表面走進靈魂深處的情感關係。乍看不過是生活的《正常人》,卻在當代不乏辭彙定義的各種關係中,寫出了一種更加熱情、親密的「深度」關係,也讓讀者清楚感受到人物在時光中愈加成長與複雜。徜若每個世代都需要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可以說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後,不曾有一本青春戀愛小說掀起全球文壇如此熱烈回響。同樣刻劃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同樣懷藏著難以明說的心理迷惑與混亂,全球眾多書評將兩本書相提並論。曼布克獎官網也在本書入圍網頁上將村上的經典列入《正常人》四本延伸書單之一。

  21世紀的《挪威的森林》

  《時代雜誌》評選十年來最好的小說
  《衛報》評選21世紀百大圖書
  哈佛大學學生評選2019年最棒的小說。歐巴馬也將本書選為他的年度選書

  你因為愛上某個人,做了某些決定,往往就改變了整個人生。

  ☛全球火熱影集【正常人】將於  CATCHPLAY+ 影音平臺,全臺獨家正版上架,敬請期待


  ※千禧世代(Millennials),泛指1981-2000年出生的人。

獲獎紀錄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年度選書
  ●入選《時代雜誌》年度「次世代」百大影響人物──莎莉‧魯尼
  ●《時代雜誌》評選十年來最好的小說
  ●《衛報》評選21世紀百大圖書
  ●榮獲2019年英國國家書卷大獎暨小說獎
  ●榮獲2018年柯斯達文學獎
  ●榮獲2018年英國水石書店年度好書大獎
  ●榮獲愛爾蘭圖書獎
  ●榮獲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安可獎
  ●入圍2019年女性小說獎
  ●入圍2018年布克獎
  ●《衛報》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時代雜誌》年度選書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
  ●哈佛大學《深紅雜誌》年度選書
  ●《旁觀者雜誌》年度選書
  ●《新政治家雜誌》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Vogue》年度選書
  ●《君子雜誌》年度選書
  ●《ELLE》年度選書
  ●《美麗佳人》年度選書
  ●《時人雜誌》年度選書
  ●《Slate》年度選書
  ●Vox年度選書
  ●「美國公共廣播」年度選書
  ●「紐約公共圖書館」年度選書
  ●《倫敦標準晚報》年度選書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

  ●如果說珍‧奧斯汀的小說以描寫細膩、有如象牙微雕藝術品般的精緻著稱,那麼《正常人》則以能驅動數位運算微晶片般的精準筆觸,微顯像了千禧世紀愛情與社交的新「正常」。──曾麗玲,臺大外文系教授,專文推薦

  ●莎莉‧魯尼完美地捕捉了千禧世代的精緻與迷離,他們如此抑鬱、處心積慮地捍衛著個人的情緒安全,卻也對他人的凝視十分敏感。為了探索何謂正常,梅黎安與康諾更易了數套「作業系統」。在他們的嘗試與悔恨之中,一個世代的精神輪廓於焉變得清晰可辨。──吳曉樂,作家,專文推薦

  國際推薦
  莎娣‧史密斯,《白牙》作者
  喬喬‧莫伊絲,《遇見你之前》作者
  史蒂芬妮‧丹勒,《苦甜曼哈頓頓》作者
  席拉‧海蒂(Sheila Heti),《Motherhood》作者
  艾莉芙‧巴圖曼(Elif Batuman),《誰殺了托爾斯泰》作者
  芙蘿倫絲(Florence Welch) ,英國獨立天團「芙蘿倫絲機進分子」主唱
  譚雅‧雷諾斯,英國Netflix影集《性愛自修室》演員
  超模凱亞‧葛柏(Kaia Gerber)讀書俱樂部選書───────────────熱烈推薦!

國際好評

  ●渾然天成的出色作品……溫柔與震撼力兼具。──《衛報》年度選書

  ●莎莉‧魯尼的《正常人》是本年度遙遙領先其他作品的精彩之作。──《旁觀者雜誌》年度選書

  ●愛、性、階級、工作、溝通不良、惡意,盡皆以既精雕細琢又神秘的文筆加以刻劃;文采熠熠生輝,但文字背後有著宛如天氣般的情感流動。──《新政治家雜誌》年度選書

  ●魯尼的第二部小說可以讓你三天足不出戶、坐地鐵錯過站、連搭手扶梯都不願放下……魯尼文字如詩,簡潔洗練,錐心折人。──《倫敦標準晚報》年度選書

  ●魯尼以簡潔卻深刻文筆描繪對話的功力少有人堪與匹敵。本年度罕有作家能像她這般完美刻劃親密緊張的情感關係。──《倫敦標準晚報》年度選書

  ●一部洞察力深刻的作品……僅僅出版過兩部小說,魯尼小姐就已成為文壇不可或缺的一員。──《經濟學人雜誌》

  ●欲罷不能……非讀不可……宛如水晶般剔透簡潔的文字,讓絕大部分小說相形見絀……這是你會熱情推薦給朋友的作品。──《都市日報》

  ●成功之作!我們有幸得有莎莉‧魯尼這樣的作家──她行文簡潔,對話極其精巧細膩。──《先鋒報》

  ●這位二十七歲的小說家定義了一整個世代……莎莉‧魯尼是最令人期待的新聲……《正常人》的直接與坦率吸引了我,我花了二十四小時,一氣呵成在凌晨三點讀完。──《衛報》

  ●讀完這部小說之後,我決定用不同的視野看待世界。我想,這是對小說最崇高的讚美了吧。──《泰晤士報》

  ●魯尼給了我們一個迷人的二十一世紀愛情故事,也讓她躋身英語世界最重要的年輕作家之列。──TLS

  ●深刻感人。──《週日電訊報》

  ●魯尼的第二部作品令人嘆為觀止……細膩複雜的心緒會讓你心碎,不忍翻開最後一頁。──《Grazia雜誌》

  ●欲罷不能的小說……熱情、親密、令人著迷的一本書,刻劃人如何難以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細膩入微,迷人至極,卓然出眾。──《心理學雜誌》

  ●這部小說會令你感動、振奮、懷想往昔、孤寂淒然。此外,沒有其他小說能把對話刻劃得如此生動。──《造型師雜誌》

  ●《正常人》光芒四射……如此自然可喜,如思考般簡單,如經驗般真實……這絕對是一部重要的作品,探討我們的感覺,我們與他人、與自我的關係。閱讀這本書會深感慶幸,讀後彷彿煥然一新,對你自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Vice雜誌》

  ●溫柔前瞻的愛情故事……勾勒初戀的濃烈,是終其一生都長存我們心中的戀情。──《Elle雜誌》讀書俱樂部

  ●讓人知道,在約會應用程式盛行的此刻,仍有真愛故事存在的空間。──《Vogue》秋季推薦書單

  ●這個世代終於出現才華橫溢的文學新聲……魯尼刻劃內心世界的才華有目共睹……《正常人》讓青春呈現普世的重要意義。──《衛報》

  ●魯尼的第二部小說比第一部更加出色,更加具有洞察力……這是個格外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似乎應該加上健康警語,提醒讀者留意結局的滄涼孤寂。──《星期日郵報》

  ●永垂不朽的跨時代經典愛情故事。──《Vogue》

  ●美好的篇章,極度動人,要形容這部小說有多出色,我的修辭可能要達到另一個新的境界才行。但是說真的,你非讀不可。──《書商雜誌》,編輯選書

  ●這部小說好到無話可說。渾然天成,真實,動人,親密,性感。真希望我也能寫得出來。──英國作家,喬喬‧莫伊絲

  ●我今年所讀過最精彩的小說……出色、簡練,令人著迷。──加拿大作家,席拉‧海蒂

  ●請深呼吸,各位。莎莉‧魯尼出版了第二部作品《正常人》。卓越……震撼力十足的閱讀經驗,充滿深刻省思,溫柔甜美。──愛爾蘭作家,安‧恩萊特(Anne Enright)

  ●我一翻開就放不下來──我以為我不可能像愛《開放式關係》那樣愛《正常人》,結果不然。莎莉‧魯尼是文學珍寶。──作家,艾莉芙‧巴圖曼

作者簡介

莎莉‧魯尼(Sally Rooney)


  1991年於西愛爾蘭出生,現居都柏林。

  畢業於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2017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開放式關係》(暫譯)入列《衛報》、《觀察者》等多家媒體評選的年度圖書,擄獲莎拉潔西卡帕克、泰勒絲多位名人推薦。同年,榮獲《泰晤士報》評選年度青年作家獎。2018年以《正常人》入圍布克獎,並獲愛爾蘭圖書獎、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安可獎,2019年榮獲英國國家書卷大獎暨小說獎。2019年獲選《時代雜誌》「次世代」百大影響人物。

譯者簡介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奇想之年》、《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末日之旅》、《此生如鴿》、《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地下鐵道》、《莫斯科紳士》、《寂寞芳心》、《變調人生》、《迷蹤記》等。
導讀

千禧愛情與社交新「正常」之微顯像
曾麗玲(臺大外文系教授)


  ※因全文涉及故事情節,以下摘取部分內文刊出。※

  一年談起戀愛,之後同赴首都都柏林三一學院念大學,直到大學畢業男主角赴美攻讀碩士在即,前後共四年兩人分合不斷的過程。貌似老套的劇情,在作者莎莉‧魯尼刻意輕揮白描的筆觸之下,小說毅然譜出格局遠超過校園戀愛記、向「親密關係」致上的一闕禪頌。

  二○一八年五月愛爾蘭以壓倒性的全民公投結果,通過撤銷實行已三十五年的國家反墮胎法案,魯尼在支持墮胎公投案通過後三個月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時,如此表達對該事件的感受:「我為我能覺得正常感到無比開心啊……當我現在走在路上,看到人們大概認同我的想法時,我覺得好自在」。她這番對「正常」的闡釋非常適合作為解讀她第二部小說《正常人》主旨的線索。小說以不疾不徐的速度與筆調測試著康諾與梅黎安這兩個無法斷然分手的戀人的心理極限。兩人四年內不停分和的過程裡,的確穿插著熾烈的性愛,但更多時候,小說呈現兩人如同辯論士般不斷地說理、詰辯、甚至哲學性地論述著公眾議題,他們經常在性愛之後或在電郵當中談論資本主義的不公、社會階級(無)意識、菁英主義、全球監控系統等等類似如魯尼所經歷過支持墮胎的公投、這些具有「歷史時刻」的議題。這種角色理性與感性撕裂的狀態,應該與許多千禧世代面臨全球性危機時,油然而生很「正常」的無力感若合符節。但不昧於此類千禧無力感的《正常人》,卻堅持從個人、小處著眼,首先藉由梅黎安發出「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正常人一樣……為什麼沒辦法讓人愛我?」的不平之鳴,凸顯一般正常人渴望被愛、並且想要脫離生存孤獨感的共同感受,進而利用描寫兩人糾纏的互動,主張格局雖小的親密人際關係如愛情,仍可以是改造他人、並形塑自我的一股眞動力。
 
推薦文

在關係裡嚐盡孤獨的千禧世代
吳曉樂(作家)


  《正常人》圍繞著兩位靑少年梅黎安與康諾,他們在年少之際,有了極其深奧、幸福的交錯,隨後因無止盡的誤解、錯譯,於四年間分合不斷。作者莎莉.魯尼,出生於一九九一年,被不少媒體譽為「千禧世代的代表作家」。魯尼還有幾項身分,可作為閱讀上的參考與註釋。一來她曾在歐洲大學辯論大賽中獲得最佳辯手的稱號,你可以自角色交談間展露的鋒芒,抽繹出魯尼厚積薄發的匠心;二來她自承是名馬克思主義者,她經營「階級」的策略顯得饒富巧思。

  故事仔細分梳,或可嗅聞到十九世紀珍.奧斯汀小說的尾韻:深受吸引的兩人要如何在外在條件與內在心理的交互擾動之下,琢磨理想對象的樣貌(我認為康諾沉浸在《艾瑪》的情節裡,應可視為一枚小彩蛋)。魯尼為古典框架鍍上了現代風味,《正常人》以靑春戀情為骨,塡實的血肉則是她對於千禧世代的細膩掌握,梅黎安與康諾背景懸殊,卻同樣敏弱、多思,即使雙方在各方面驚人地投契:他們坦裸內在的崎嶇與慘傷、即興地辯論、或將與談的痛快匯兌成性愛的愉悅,卻也不乏向對方投擲可觀的傷害。

  莎莉‧魯尼完美地捕捉了千禧世代的精緻與迷離,他們如此抑鬱、處心積慮地捍衛著個人的情緒安全,卻也對他人的凝視十分敏感。為了探索何謂正常,梅黎安與康諾更易了數套「作業系統」。在他們的嘗試與悔恨之中,一個世代的精神輪廓於焉變得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