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字◎溫綺雯

詩字◎溫綺雯

Regular price $16.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Only 2 items in stock!

內容簡介

文/溫綺雯

我這樣介紹我的詩集:

我想利用翎龍在介紹《詩字》時運用的一些詞語,來做某些文學聯想,這些聯想腳註了我這本詩集的創作經驗。我把它當成一個遊戲,藉此為讀者提供一些閱讀的樂趣:

1.躲藏:(聯想其他詞彙)深淵、關閉、反面(聯想相近文學概念):從反面看詞語、詞與物的游移關係、詩歌的介入性。

薩特在《什麼是文學》中談到詩人與散文作者對待語言的差別之處:「借用瓦萊里的說法:當詞像玻璃透過陽光一樣透過我們的目光時,便有了散文。但詩人則是處在語言的外部,從反面看詞語。語言猶如路障擋在他面前。因此詩人到達不到詞,詞還沒有被馴化。所以他首先不是通過事物的名稱來認識物,而是與物有一種沉默的接觸,然後轉向對他來說本是另一種物的詞語,觸摸它們,試探它們。他在它們身上發現一種潔淨的、小小的亮光,以及與大地、天空、水域和所有造物的特殊的親和力。所以詩意的詞是一個微型宇宙。當詩人把好幾個這一類的微型宇宙連在一起的時候,人們以為他在造一句句子,但是這僅是表象;其實他在創造一個客體。」關於從詩的根源上尋找激情,薩特則說:「詩人把自己的激情澆鑄在詩篇裡,他就再也不認識它們,詞語攫住感情,浸透了感情,並使感情變形:甚至在詩人眼中,詞語也不表示感情。激動變成物,它現在具有物的不透光性;人們把它關閉在詞彙裡,而詞彙模棱兩可的屬性使它也產生混淆。」至於這本詩集《詩字》的創作,詞語對我的意義,恰好包含了以上。我把自己設想成一位文字的練習者,一個物的涉獵者(我並且熱衷於在世俗中堆積無用之物)。 「詞語」是我「捕捉躲閃不定的現實的陷阱」,恰恰我就在這樣一個陷阱裡頭。

2. 對視的直角:幾何、文學形式。聯想相近文學概念:隱含讀者、陌生化、詮釋與過度詮釋。

我的同學用手指在桌面上畫了這個對視的直角,___|___,它向左右敝開,以90°角縱面對等的切割了地平線,以便可以從左邊或右邊進入閱讀的縫 隙。對你來說,它們可能不對稱: ____|_,或是只有一個視角 |_____。你可能看到最隱蔽的角落,也可能看到亮光,也可能因此別開了臉……詩歌,以及關於詩歌閱讀的問題(這是詩?讀懂、讀不懂……),常與閱讀者形成一種「緊張」關係。解詩或細讀的工作,把閱讀者轉化成另一個詩人。再造詩人與創作者如何達成一致?有在於許多因素如:閱讀經驗、某程度的文學訓練、進 入創造這首詩歌的特定經過等等。如果你認為在我的詩歌裡尋找共鳴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你被防範了。我的文字對你企圖想經歷我的經驗造成了 一個陌生化的過程,顛覆了你熟悉的、慣性的閱讀詩歌感受以及對詩的想法。詩歌詮釋之可能與有限性,以及詩歌意義生成過程,艾柯做了很詳細的解說,在這裡成 了一個太大的題目。我想應用他的“作品意圖”這個富挑戰性的概念來解釋對視的直角:「文學本文(文本)的目的在於產生出它的'標準讀者'——那種按照本文的要求、以本文應該被閱讀的方式去閱讀本文的讀者,儘管並不排除對本文進行多種解讀的可能性。」但我的作品對你以及你之合法或超出合法性的詮釋沒有意圖,它們確確實實另有所指——我不該引領你詮釋我的詩歌,你有種種閱讀方式。

3. 罐頭生活 / 城市:漫遊者、孤獨、花。這裡我聯想了2位我很喜歡的學者作家以及一首詩歌。他們分別是:瓦特•本雅明、張閎、《罐頭花》。

本雅明的《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就波德萊爾以及愛倫坡所闡述的遊蕩者(漫遊者)借用了大量機器複製以及發達資本主義時代色彩鮮明的都市——巴黎以及倫敦,分別作為他們詩歌和小說主角的運動空間。詩人在由人群製造的空間裡體驗著「痛心和無數的自然震驚」的痕跡。時間的意味在本雅明漫遊者身 上呈現出緩慢與餘裕。閒暇的人在行色匆匆的城市中變得越離奇古怪,便越加深他對人類本性的認識,才能在其中生存下去。而張閎這樣描繪城市:「關於城市,並不需要太高的領悟力和過與浪漫的情懷。這些東西不但無助於真正地進入城市,相反,它將遭遇到來自城市的堅硬強大的拒斥力。事實上,具有這種禀賦的人(如顧城),最終被城市所擠壓而逃到鄉間或荒蕪人煙之處,只有在那裡他才能尋找到他所需要的、熟悉而親切的事物。要進入城市,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忍受孤獨。沒有比城市裡的漫遊者更顯得孤獨的人了。人們行走在大街上,彼此摩肩接踵,但卻是陌路人。正是在這個人群麋聚的空間裡,才使人領會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是個客居者。」我沒有仔細思考過自己的詩歌有否如此漫遊或孤獨的特質(今後我應深入發掘這些本質)。但無疑我是熱愛城市生活的人(這是否也意味著我熱愛孤 獨?),或者我更傾心漫遊。每個城市對我的啟發不一。前期我於家鄉的創作相對於生活在這片大陸之後的,有了詩歌語言上的差異,或許思想也開始產生變化分 歧。這年多我利用唸書的餘暇在不同的城市走動,城市開始對我複制起來。最終它們沒有差別之時,我便了解漫遊的目的。那時行動與停頓便不再有所區分。我喜歡的一首很古舊的詩歌,刊登在1976年的香港《大拇指》文學期刊,它如實描述一個生活在繁忙城市中的女工:「中午/ 她把皮膚移植卜公碼頭/ 把蒼白交給陽光/ 她到附近的地盤抓泥/ 忘記她是一株植物/他們放她在一個沒有季節的房間/ 給她吃發光的食物/ 然後每天都在守待/ 她開放出彩虹。」 ( 《罐頭花》銅土)

4.移動:游移,還是游移。相近文學概念:參考1. 詞與物的游移關係、參考3.漫遊者的文學(生存)目的。


在這裡我想推薦兩篇文章,它們是我的老師——傅元峰及杜忠全為詩集所作的序。
如果你對作者好奇,請閱讀杜老師的介紹;
如果你對我的詩歌好奇,請閱讀傅老師對這本詩集的詮釋。
或許你會看到想法的共同點。

希望你閱讀愉快。

作者簡介

溫綺雯,早期筆名凡凡、小他。文章見於當地各報文藝副刊版。曾為文學刊物《學報》四人專欄作者之一、文學刊物《椰子屋》創辦人之一。畢業於澳洲Randwick TAFE學院、新紀元教育系專業文憑;現為中國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生。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