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第12個天體:地球編年史第一部◎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譯者:宋易)

【預購】第12個天體:地球編年史第一部◎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譯者:宋易)

Regular price $37.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Only -1 items in stock!
  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冊!
  超越《上帝的指紋》,精通楔形文字的撒迦利亞‧西琴博士,
  以《聖經》故事與蘇美文化、巴比倫泥板的古老文獻提出
  無可爭辯的文獻證據:關於地球的起源和人類來自外星的祖先

  看得見證據的《創世記》
  伊甸園、大洪水以及《聖經》中的故事是史實而非神話


  《第十二個天體》30週年紀念版,
  這部啟示性的大師級著作,將永遠改變人類的歷史觀和命運觀。

  「我寫作的唯一動力和渴望,就是還原《聖經》中的真實身分。」──撒迦利亞‧西琴

  人類是怎麼出現的?亞當又是按照誰的形象做出來的?

  近年來不斷發現的證據與資訊,向我們顯示:一個更先進的外來文明,曾經居住在我們的星球上。

  西琴博士畢生致力於人類起源的研究。他精通蘇美楔形文字、希伯來語、阿卡德語和歐洲的各種語言,研究遍及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馬雅文化等領域,並綜合考古、古天文學、東方學與「聖經學」的最新發現,在歷經三十年嚴謹的研究探索,他向世人還原《創世記》的故事是事實而非神話,重新建構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歷程,證明神祕的第十大行星「尼比魯」的存在。他揭露天界間的諸神,從地球進行太空旅行的祕密,以及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人類的歷史。

  ◎ 納菲力姆──來自遙遠外星的淘金者──是如何創造出和他們樣貌相近的地球生物的?
  ◎ 希臘詞彙中的人類(anthropos)的意思是「總是仰望的生物」?
  ◎ 源於古代蘇美的e.ri.du一詞的earth(大地、地球),本意竟是遙遠的家?
  ◎ 天上的「諸神」,曾在13000年前引發大洪水來毀滅人類嗎?
  ◎ 當「他們」的星球每3600年靠近地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聖經》與科學之間,是互相矛盾的嗎?
  ◎ 在這浩瀚宇宙中,我們真的不是孤獨的嗎?

  《地球編年史》的第一部《第十二個天體》,彙集《聖經》故事與蘇美文化、巴比倫泥板的古老文獻,挑戰了現存人類的生命起源論,顛覆了傳統的宇宙觀,也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野。

各界佳評

  「在所有講述地球起源的書中,這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它是空前的。」──《東‧西》雜誌(East-West Magazine)

  「重量級的學者組合……數千年來,祭司、詩人和科學家都曾努力解釋生命從何而來……現在,一位公認的大師,知名學者,帶著一個最為驚人的理論來到我們面前。」──美國合眾新聞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刺激……難以置信……激進主義……但你不得不相信」──《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者簡介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是一位國際上備受尊敬的作家和研究者,從1976年起,陸續出版一系列作品,在全球引起巨大的迴響。這部一套七冊的《地球編年史》至今已被翻譯成20幾種語言,印刷將近2000萬冊。

  在書中,作者結合考古學、古文字學、東方學與《聖經》學的最新科學發現,重新編織並複述了整個人類的歷史──尤其是史前地球史和人類史。他提供的證據顯示,古代神話並不僅僅是傳說或人們的幻想,而是被我們日漸淡忘的遙遠史實。

  這套編年史從45萬年前,太陽系中的第12個天體尼比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1982年發現並命名的第十大神祕行星──上降臨地球的外星高智能生物阿努納奇對地球的統治開始,經歷人類崛起以及大洪水災難,到西元前2023年近東地區蘇美人滅亡為止,重新建構了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全部歷程。作者的新穎觀點具有強大的衝擊力,使這系列書造成的影響力持續30年,至今不衰。

  作為世界上少數能解讀蘇美楔形文字的學者,撒迦利亞‧西琴同時也精通希伯來語、阿卡德語和歐洲的各種語言。他的研究遍及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馬雅文化等領域,一生致力於人類起源的研究活動。他的研究甚至被歸之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西琴學」。他的研究表明,人類在太陽系中並不孤獨,因為在經過了3600年的一個軌道運行週期後,第12個天體即將返回。

  撒迦利亞‧西琴於1922年出生於俄羅斯亞塞拜然首府庫班,童年在烏克蘭度過。成長之後赴倫敦大學攻讀考古學、歷史、語言學、經濟學及神話學等。2010年10月9日病逝於美國紐約。

  西琴的網站:www.sitchin.com
譯者序

從考古證據、字源演變及天文知識,重新發現人類的起源與創造


  對一個讀者──至少是我本人──來說,這本書關於太陽系與人類歷史的知識體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具說服力、而且也最陌生的。它是如此恢宏、奇詭、壯麗,使我首次意識到,當我們終於有機會和能力追尋人類起源的真相時,才發現事實竟然比想像或幻想中的更加不可思議。在此之前,人類也許並不知道,其實我們一直就置身於創造的奇蹟之中,或者,我們本身就是一個被創造的奇蹟。

  我相信,大多數對人類進化有興趣的讀者,都將對這系列的圖書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同樣的,對《聖經》故事以及大洪水之前的歷史有所興趣的讀者,也可能會持有同樣的閱讀態度。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物種?你是否想過,為什麼從古代的哲學家到現代的科學家,都無法完全回答我們從哪裡來的問題?或者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希臘詞彙anthropos(人類)的意思是總是仰望的生物?甚至連earth(大地、地球)一字都是源於古代蘇美的e.ri.du,而這個詞的本意竟是遙遠的家?

  撒迦利亞‧西琴在《地球編年史》系列圖書中回答的,遠不止這些。

  西琴是現今少數能真正讀懂蘇美楔形文字的學者之一。他窮盡一生之力,探究我們的起源;當然他的研究要證明的,絕對不是一群猿猴從樹上爬下來奇蹟般的變成了人。西琴是一位當代偉大的研究者,他既運用了現代科學的技術,又從古代文獻中,窺知那些一度處於隱匿狀態的「神聖知識」。而這些神聖知識的內容,正包含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甚至,我們將往何處去?從《地球編年史》的第一部《十二個天體》,到第七部《末日:審判與回歸的預言》,耗時達三十年。西琴在這三十年之間得到的成果,對於全人類來說,價值都是無法估量的。

  他的觀點是:人類這個物種是呈跳躍式發展,導致這一切的是三十萬年前的星際旅行者,在《聖經》中叫做納菲力姆(《聖經》將其誤譯為偉人或巨人),在蘇美文獻中叫做阿努納奇。與《聖經》記載的神話式歷史不同,西琴透過分析蘇美、巴比倫、亞述的文獻,以及對比希伯來原始版本的《聖經》,替我們詳細再現了太陽系、地球和人類及其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同時也證明了伊甸園、大洪水以及《聖經》中的英雄人物是史實,而非神話。他的研究成果讓演化論與《聖經》不再相互抵牾,這一點是空前的,人們可能會從他的理論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認同感,而這樣的認同感不是演化論或《聖經》所能單獨帶來的。

  西琴發現,借助現代科學方法取得的天文資料,竟與古代神話或古代文明的天文觀有著驚人的相似。令人震驚的是,數千年前蘇美文明的天文觀,甚至是近代文明遠遠不及的。哪怕是現在,雖然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第十二個天體:尼比魯」的跡象,但卻無法證明它的實際存在;而位於人類文明之源的古代蘇美,卻早就有了尼比魯的詳細資料。《第十二個天體》可以說是現代科學和古代文獻之間的橋梁,在現代科學技術和古代神話、天文學的幫助下,西琴向我們全面詮釋了太陽系、地球以及人類的歷史。

  西琴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發現真正的人類只有三十萬年的歷史,而非之前認為人類有上百萬年歷史的觀點。這是基於他對最古老文獻的研讀、對最古老遺址的考察,以及對天文知識的超凡掌握。借助這些強而有力的證據,他向全世界證明,人類的出現是源於星際淘金者阿努納奇的需求。人類是諸神的造物,這一點在《第十二個天體》中有完美的科學解釋。

  不過,這套曠世之作的重點並不僅止於此。筆者曾在馬雅抄本中看到,馬雅曆法中「第四個太陽紀元」的最後一天是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因此不少人認為這就是所謂的世界末日,同時也有不少人視其為謬論。事實上,馬雅曆法認為,在二〇一二年的冬至之後,人類、地球、乃至我們的整個星系,都會進入全新的「第五個太陽紀元」。在這套書中,撒迦利亞‧西琴為這個說法提出科學的論證──當然,並不是論證「末世論」。在《第十二個天體》中,我們能看到古代各文明神話中對於「神聖週期」的理解竟然出奇一致。與這個神聖週期相關的,正是太陽系的第十二個天體,叫做「第十大神祕行星」的尼比魯,也就是阿努納奇來自的地方。所謂的「末日」──就像一萬多年前的大洪水一樣──是尼比魯週期性接近地球的結果,而人類文明就是在這一次次的「末日」中走向了未來。

  在筆者看來,《第十二個天體》是一部記錄地球和地球文明的史書,它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思想和觀點那麼簡單。它是一本集合了最新發現和最古老證據的嚴謹歷史書,從「只有諸神在地球上的時代」開始,講到眾神如何建立地球太空站與居住點,講到「原始工人」被創造的年代,講到他們作為人類「在大地上繁衍壯大」並如何「打擾恩利爾」,於是,到了距今一萬年前,諸神決定不告訴人類巨大潮汐波即將到來的消息。但「造人計畫」的領袖恩基,卻將其洩露給了阿特拉—雜湊斯,並指導他造了一艘潛水艇(方舟),帶上「潔淨的生物」存活了下來。

  對於未來,撒迦利亞‧西琴同樣有著科學的預測。按照古代神話中神聖週期的推算,以及最新的天文學研究成果,顯示即將發生一次巨大的事件。凡接觸過各種古代神話的讀者應該不曾遺忘,諸神曾向我們許諾:「我們還會回來。」那麼,如果他們真的以某種身分存在的話,人類與造物者的再一次相會,是否就在西元二〇一二年呢?

  我不禁想起十七世紀英國語言學家約翰‧威爾金斯(John Wilkins)創造的一個字:EVERNESS,更有力的表達「永恆」的意思。阿根廷詩人豪爾赫‧路易士‧博爾赫斯(Jorges Luis Borges)以「永恆」為名,寫下一首傑出的十四行詩,彷彿是在與西琴所關注的領域相呼應:

  不存在的唯有一樣。那就是遺忘。
  神保留了金屬,也保留了礦渣,
  並在他預言的記憶裡寄託了
  將有的和已有的月亮。
  萬物存在於此刻。你的臉
  在一日的晨昏之間,在鏡中
  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倒影,
  它們仍將會留在鏡中。
  萬物都是這包羅萬象的水晶的
  一部分,屬於這記憶,宇宙;
  它艱難的過道沒有盡頭
  當你走過,門紛紛關上;
  只有在日落的另一邊
  你才能看見那些原型與光輝。

  《第十二個天體》──這部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的全球暢銷書──竟然在發行三十週年之後才有了中譯本。而在這三十年前,是另一個長達三十年的研究過程。也就是說,對我們來說,已經等待了半世紀以上。

三十週年紀念版序

地球人類並不孤獨!


  謹以本書的這個版本獻給雙里程碑慶典的讀者。首先,它屬於《地球編年史》系列;其次,它的發行代表這套書的第一冊已經出版三十年了。

  在出版史上,尤其是非文學類作品中,很少有這樣在出版界風靡多年、持續暢銷的讀物。《第十二個天體》做到的不僅如此,還有更大的突破:它的平裝版由美國知名出版社AVON BOOKS印了四十五刷!這是一個紀錄。此外,還有二十二種語言的譯本。包括英語在內,有不同語言的硬殼精裝版、軟殼精裝版、平裝版、口袋版、光碟版,甚至是有聲書......都一再出版,使這套書已有了上千萬的讀者,並時常被引用(當然,免不了也會被錯誤的引用)。無數的書刊和媒體都稱它為「經典」。

  不過,當我著手寫這本書的時候,從沒有預料過它會被放在如此炫目的高度,也沒有想過它(不,是它們),最終竟會有七本,成了厚厚的叢書。事實上,我當時也沒有意識到,我竟會在標題上加入天體(Planet)一詞。我唯一的動力和渴望,就是還原《聖經》中的真實身分。納菲力姆(Nefillm)並非《聖經》譯成的巨人,而是蘇美神話裡叫做阿努納奇(Anunnake)的天外訪客。這種全新的認識,帶給我新的思路和研究前景。最重要的突破,是來自於對蘇美以及巴比倫《創世史詩》的重新認識──它們是一份古老而精細的科學文檔。我從中得出的結論,尊重一個古老的觀點:在太陽系中,除了我們目前已知、並安居於此的天體(地球)之外,至少還有一個星球曾經可供某種生命生存,而且這個星球與我們地球有無比深刻的連結。顯然,這事關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以及發生在遙遠過去的太空旅行。對我來說,這種認識預示了之後一系列,這些在三十年前想都想不到的科學研究,諸如太空旅行、基因研究和其他不可思議的面向。

  這本書展開了演化論和《聖經》的衝突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將是持久的。我相信這一點,因為它告訴我們人類起源的真相,以及──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廣袤的宇宙多次元時空中,我們並不孤獨。

撒迦利亞‧西琴,二〇〇六年十月,紐約

作者序

《聖經》的納菲力姆:從天而降的人們


  《舊約》伴隨著我的童年。大約五十年前,當它的種子植入我的心靈時,我完全不知道它與演化論之間的激烈爭論。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學生,學習希伯來語原版的《創世記》課程時,心中出現了一次和自己展開的衝突。

  當時,我們閱讀到第六章,上帝打算發動大洪水消滅人類。在那個人類面臨滅頂災難的關鍵時刻之前,所謂「眾神之子」,也就是那些娶人類女兒為妻的生物,還居住在地球上。

  在希伯來的古文中,稱他們為納菲力姆(Nefillm),老師解釋說,納菲力姆就是巨人的意思。但我反問:「難道納菲力姆不是應該直接解釋為『被放下的人』嗎?他們是不是曾經真的到訪過地球?」因為nfl這個動詞是降落、墮落、掉下、放下的意思,nfil是nfl衍生出來的動名詞,意思是從上往下降的人,而nflm則是它的複數形式。所以,他們不該被譯為巨人──也許他們可能真的是巨人,但「巨人」二字卻未能指出他們最重要的身分屬性:從上(天)往下(地)降的人。可見,Nefillm的正確翻譯應該是從天而降的人們。

  當然,我被老師斥責了一番,他要我接受傳統的解釋。在老師看來,我不能質疑人們經年誦習的《聖經》欽定譯本的權威性,但老師這種態度反而更增加了我的疑惑。

  在接下來的年月裡,由於我已經學會了古代近東地區的語言、歷史、文化和考古學,巨人/納菲力姆就成了一個長期的困擾。考古發現,以及對蘇美、巴比倫、亞述、西臺、迦南和其他一些古代文字與神話的解密,更證明了《聖經》中對王國、城市及其統治者,還有那些相關的地點、神廟、商路、人造物品、工具和當時文化風俗的描述,具有非常一致的準確性。

  那麼,現在是不是時候,接受這些如此相似的古文明帶給我們的資訊,相信巨人/納菲力姆其實就是從天堂到地球來的訪客?

  《舊約》中不斷重複說著「耶和華-天上的主」、「在天上垂聽」等等;而《新約》中也反覆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但《聖經》的可信度因演化論的出現而動搖了,演化論在全世界獲得廣泛的認同。如果人類是進化來的,那麼很明顯的,他們不可能是被某位神一次性的創造出來,並如《聖經》的預謀:「我們要照我們的形像、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

  所有古代人都相信神靈曾經從天堂到過地球,並且他們有能力隨時升天。然而,這些神話從未被證實是可信的──被那些信奉演化論的學者視為杜撰。

  古代近東的一些文本,包含了大量的天文學知識,都非常清晰的指向一個星球,說明那些太空人和神靈都來自那裡。一百五十年前,當研究近東的學者已經辨認和解讀出那些寫在古代宇宙學清單上的天體時,當代的天文學家卻還不知道冥王星的存在(直到一九三〇年才確認)。

  當時他們是如何去尊重、接受這個突然出現在我們星系的新成員?就和我們現在一樣,那時的人知道土星以外的行星,為什麼卻不接受來自古代的證據,證明第十二個天體是存在的?

  當我們開始進行太空冒險,一個全新的視野出現了,對古代經文中描述的認同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現在,我們的太空人已經登陸月球,無人太空船也正在探索其他行星;這足以顯示,外太空有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曾派遣他們的太空人登陸地球並不是不可能的。

  的確,很多流行作家曾猜測古代的一些人造建築,例如金字塔或巨石陣,是在更先進文明的外星訪客指導之下完成的──古代人難道可以靠自己掌握那些科技嗎?

  看看另一個例子,蘇美文明在六千年前沒有任何預兆的突然消失了。由於這些作家通常無法清楚描述這個事件發生的時間與過程,最重要的是,沒有查明那些古代的太空人是從哪裡來的,因此,他們留下了令人好奇的問題,卻沒有答案──或是對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再進一步思索。

  我透過三十年的研究,回到那些古代留給我們的資訊源頭,還原它們的真實面目,並且還原一個合理、連續的史前事件編年史。所以,這本書旨在帶給讀者一個可以回答那些特殊問題的真實故事,關於時間、過程、原因──所有這一切究竟從何而來?

  我的引述、列舉和證據,主要來自於那些古代的文字紀錄或圖像本身。

  在這本書中,我試圖去破解一個古老的宇宙演化論,它的觀點似乎和現代的科學理論極為相似──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一顆外來行星進入了太陽的軌道,之後地球和其他行星也相繼出現。

  我所提供的證據,包括了一幅從那顆行星──第十二個天體──飛至地球的太空地圖。然後,依次是:在納菲力姆建立了第一個地球「殖民地」之後,領導者的名字,他們的人際關係,他們的愛與嫉妒、成功和奮鬥,都被描繪下來,成為了「永恆」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目標是追溯人類被創造的重要時刻。

  接著,我指出了人類和他們的創造者之間的混亂關係,並對伊甸園、巴別塔和大洪水的解讀有了新突破。

  最後,在眾神離開地球之前,人類(也就是我們)的身上,那些被創造者賦予的生物特性與物質特徵被留了下來。

  這本書說明,我們在太陽系中並不孤獨。這個普遍的信念,也許會在全球增強,而不是減弱。因為,如果納菲力姆創造了人類,他們只可能是在執行一項大師級的巨大計畫。
 
撒迦利亞‧西琴,一九七七年二月,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