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0月
- 10月號
- 10月號/2018
- 10月號/2021
- 10月號/2022
- 11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1月
- 11月號
- 11月號/2018
- 11月號/2019
- 11月號/2020
- 12
- 123
- 126
- 127
- 128
- 129
- 12月
- 12月VERSE(12月號/2023)(第21期)
- 12月號
- 12月號/2021
- 12月號2019年
- 12月號/2020
- 13
- 130
- 131
- 133
- 14
- 15
- 17
- 18
- 19
- 1984
- 1月
- 1月號
- 1月號2018年
- 1月號2021年
- 20
- 2017
- 2022
- 2023
- 2023年6月號
- 2023超新星
- 2024
- 2024年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学奖 小说的时光胶囊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學獎 小說的時光膠囊
- 2025
- 2025年
- 21
- 229期
- 230期
- 232
- 233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5
- 246
- 248期
- 249
- 24期
- 252
- 258期
- 259
- 28
- 2月
- 2月號
- 2月號/2022
- 2月號/2020
- 2月號/2021
- 33
- 3月號2024
- 3月號/2020
- 3月號/2021
- 434
- 436
- 437
- 443
- 444
- 445
- 447
- 448
- 449
- 45
- 450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
- 458
- 459
- 463
- 464
- 465
- 466
- 468
- 470
- 471
- 4711132389159
- 471113238915901
- 471113238915903
- 471113238915904
- 471113238915907
- 471113238915908
- 471113238915909
- 471137837026305
- 471137837026306
- 471137837081202
- 4712977740136
- 471297774055604
- 4712977740853
- 471297774085302
- 471410268964801
- 471410268964803
- 471410268964804
- 471410268964807
- 471410268964808
- 471410268964812
- 472期刊
- 474期
- 475
- 476
- 477
- 480
- 481
- 483
- 485
- 4月號
- 4月號/2020
- 4月號/2022
- 57
- 5月
- 5月號
- 5月號/2020
- 5月號/2021
- 6
- 63
- 64
- 65
- 69
- 6月號
- 6月號/2022 第440期
- 6月號/2018
- 6月號/202
- 6月號/2021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7月2023
- 7月號
- 7月號2021
- 8
- 81
- 82
- 83
- 834
- 836
- 84
- 85
- 85期
- 86
- 86期
- 87
- 87期
- 88
- 88期
- 89
- 8月
- 8月號
- 8月號/2020
- 8月號/2021
- 90
- 90年代末
- 90期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77101937700107
- 977101937700109
- 9771019912004
- 977101991200401
- 977101991200404
- 9771819917001
- 9771819917018
- 9771819917025
- 9771819917032
- 9771819917049
- 9771819917056
- 9771819917063
- 9771819917070
- 9771819917094
- 9772664322149
- 9772664322200
- 977278990800612
- 98
- 99
- 9m88
- 9月
- 9月號
- 9月號/2019
- 9月號/2020
- Avatar:The Way of Water
- A版
- boy love
- Breakazine 074 邊一個發明了性別
- Breakazine創作小組等
- ChatGPT
- Crown
- C³offee 咖啡誌 4月號/2023 第40期
- INK
- June 2023
- K書
- K書:試刊號?
- Meta
- POST
- R030082246
- R030090820
- SAMPLE樣本
- SEAL
-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
- THE FIRST SLAM DUNK
- Travellution
- UNITAS
- verse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10月號 /2022(第14期)
- VERSE 12月號 /2021(第9期)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陳亞蘭版)
- VERSE 28
- VERSE 2月號 /2022(第10期)
- VERSE 2月號/2025 第28期
- VERSE 4月號 /2022(第11期)
- VERSE 6月號 /2022(第12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 Verse第4期
- verse第一期
- Verse第二期
- verse第四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VERSE(10月號/2023)(第20期)
- Verse(12月號/2020,第3期)(桂綸鎂版)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詹宏志版)
- Verse(4月號/2021,第4期)(告五人版)
- VERSE(4月號/2023)(第17期)
- VERSE(6月号/2024)白日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張西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董陽孜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邱澤版)
- VERSE(6月號/2023)(第18期)
- VERSE(6月號/2024)夜晚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4)白日版(第24期)
- VERSE(8月號/2020,第一期)唐鳳版
- VERSE(8月號/2023)(第19期)吳念真
- vibes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吳青峰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蔡健雅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 VIBES(3月號 /2023)(第2期)
- VIBES(5月號 /2023)(第3期)
- 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 WhyNot
- WOW! SCREEN 12月2022第646 期
- YOASOBI
- 《1624》
- 《字花》100 期
- 《字花》103期「通關者密語」
- 《字花》104期「想像讀書會」
- 《字花》106期「推理香港」
- 《字花》108期“编集日常”
- 《字花》108期「編集日常」
- 《字花》109期“空间观察指南”
- 《字花》109期「空間觀察指南」
- 《字花》NO. 105
- 《字花》NO. 107
- 《字花》NO. 108
- 《字花》NO. 111
- 《字花》NO. 112
- 《字花》第102期
- 《字花》第74期
- 《字花》第75期
- 《字花》第76期
- 《字花》第77期
- 《字花》第78期
- 《字花》第79期
- 《字花》第81期
- 《字花》第82期
- 《字花》第83期
- 《字花》第84期
- 《字花》第85期
- 《字花》第86期
- 《方圓》09期
- 《方圓》09期「Time Folds」
- 《方圓》:05期「睡眠」
- 《方圓》:06期「游離」
- 《方圓》:07期「收拾」
- 《方圓》:08期「重置」
- 《方圓》:10期「1984」
- 《方圓》:11期「正午」
- 《方圓》:12期「劫」
- 《方圓》:13期「敵」
- 《方圓》:14期「元/Meta」
- 《方圓》:15期「後/POST」
- 《方圓》:16期「復/RE」
- 《方圓》:17期「卡夫卡・審判」
- 《方圓》:18期「卡繆・異鄉人」
- 《方圓》:19期「曹雪芹・紅樓夢」
- 《方圓》:20期
- 「一〇〇‧從零到一」
- 【預購】聯合文學(3月號/2021)(第437期)
- 一〇〇
- 一起吃鍋的日子
- 一頁文化
- 不為什麼
- 中友圖書
- 亞升實業\
- 亞洲文化
- 亞洲文化——第45期
- 京恋爱 源氏物语的千年絮言
- 京戀愛 源氏物語的千年絮言
- 人文文學
- 人文社科
- 今夜不說晚安
- 伍佰
- 作家的焦慮同好會
- 作家的焦虑同好会
- 傷心歌單
- 元/Meta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冼文光
- 出神
- 列維
- 創作者的副本修煉
- 創刊號
- 創新
- 劉冠廷版
- 南國的一天
- 南方學院
- 卡夫卡
- 卡繆
- 印刻
- 印刻文学生活
- 印刻文学生活志 (3月号/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10月号/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11月号/2024/第255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2月号/2024)(第246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2月号/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 5月號/2022 (第22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6月號/2022(第22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3月號/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3第233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5第257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0月號/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1月號/2024/第25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2)(第232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4)(第25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4)(第24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3月號/2023)(第23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號/2023)(第23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號/2024)(第24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5月號/2023)(第237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5月號/2024)(第24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6月號/2023)(第23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7月號/2023)(第23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3)(第24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0)(第204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9月號/2022)(第22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巴代特輯(7月號/2022/第227期
- 古早
- 召喚斷裂的現場
- 台三線版
- 台灣
- 台灣美食
- 台灣角川
- 同志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吳青峰
- 告五人
- 周渝民
- 咖啡
- 哲學
- 哲學思想
- 唐鳳版
- 啊!這很小日子耶
- 問卜
- 嗅熱鬧
- 四月
- 夏洛克・福爾摩斯 倫敦殺人觀光
- 夜晚版
- 大人的漫畫
- 大俠胡金銓
- 好想去約會
- 字花
- 字花95
- 字花96
- 字花97
- 字花98
- 字花第101期
- 字花第99期
- 字花編輯部
- 孟小冬
- 客家
- 審判
- 寫真書
- 封面人物:梁綉怡、洛駽
- 封面人物:梁绣怡、洛駽
- 封面标题:初发 Debut
- 封面标题:台南再发现:艺术、酒吧,偶尔还有爵士乐
- 封面标题: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罗》
- 封面標題:初發 Debut
- 封面標題: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封面標題: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羅》
- 封面標題:追憶、整理,與告別
- 小心感电,被捕捉的Lemon气味。
- 小心感電,被捕捉的Lemon氣味。
- 小日子
- 小日子07
- 小日子100
- 小日子101
- 小日子102
- 小日子104
- 小日子105
- 小日子106
- 小日子108
- 小日子109
- 小日子110
- 小日子112
- 小日子113
- 小日子74
- 小日子77
- 小日子91
- 小日子94
- 小日子95
- 小日子96
- 小日子97
- 小日子特輯NO.004:美好滋味,台灣《飲食特輯 》
- 小日子:傷心歌單(12月號/2019)(第92期)
- 小日子:前往仲夏的海洋 捕捉與大海一起生活的日子
- 小日子:南國的一天(8月號/2022)(第118期)
- 小日子:啊!這很小日子耶(12月號/2022)(第120期)
- 小日子:在神祕學裡 我找回自己
- 小日子:在秋日裡 大口吃下島嶼日常
- 小日子:失眠的人
- 小日子:如果有那麼純粹的戀愛 生活裡哪有苦難
- 小日子:寫一封信給(7月號/2021)(第111期)
- 小日子:從廟口開展的生活風景
- 小日子:微醺的風土記錄 臺灣地酒手帖
- 小日子:我們和貓與狗的小日子(1月號/2017)(第57期)
- 小日子:我們喜歡吃早餐
- 小日子:我想一個人去這些地方(一個人特刊)
- 小日子:改變一生的冒險(8月號/2023)(第124期)
- 小日子:新世代職人的工作日常(1月號/2018)(第69期)
- 小日子:極簡生活
- 小日子:歡迎光臨 我的房間
- 小日子:消失在地圖上的祕密店
- 小日子:深夜裡的小酒館
- 小日子:為了一間店 我們去(2月號/2022)(第115期)
- 小日子:為自己讀詩
- 小日子:無論如何 都要愛下去
- 小日子:現代漢方生活指南
- 小日子:理想的週末
- 小日子:生命裡果然還是 要有咖啡店
- 小日子:留住時間的古器物
- 小日子: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4月號/2024)(第128期)
- 小日子:纸本杂志存在的理由
- 小日子:背起理想和孤獨 一人工作的生存之道
- 小日子:致孤獨者
- 小日子:臺北女生(4月號/2022)(第116期)
- 小日子:與山海共存 把生活過成自然的樣子
- 小日子:謝謝泡麵
- 小日子:讓心鬆弛的咖啡館(6月號/2023)(第123期)
- 小日子:這樣懶散是我的一種浪漫
- 小日子:香港藝文漫步(2月號/2025)(第133期)
- 小日子:點♡時刻(6月號/2022)(第117期)
- 小說
- 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
- 巴代
- 幽默感
- 張席菻
- 張惠妹
- 張愛玲
- 張西
- 張鐵志
- 彼得•漢德克
- 後/POST
- 復
- 復/RE
- 心理勵志
- 思想實驗室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感
- 怪談
- 恐懼
-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
- 愛文
- 憂鬱
- 我參加了一場不存在的葬禮
- 托爾金、魔戒,以及奇幻文學
- 推理香港
- 搖滾
- 收拾
- 整理然後重新出發
- 文化
- 文学杂志
- 文学,就是我的武器
- 文學
- 文學中的命理與神秘
- 文學營
- 文學雜誌
- 文學,就是我的武器
- 文訊
- 文訊(1月號/2024)(第459期)
- 文訊(4月號/2023)(第450期)
- 文訊(9月號/2023)(第455期)
- 新加坡
- 新加坡雜誌
- 新寶島曼波
- 新文潮
- 新文潮文學社
- 斷捨離
- 方圓
- 方圓第1期
- 方圓第2期
- 方圓第3期
- 方圓第4期
- 方圓第5期
- 方圓第6期
- 方圓第7期
- 方圓第8期
- 方圓:01期「出神」
- 方圓:02期「恐懼」
- 方圓:03期「憂鬱」
- 方圓:04期「隔離」
- 旅讀中國 5月號/2020 第99期
- 旅遊
- 旅遊指南
- 日子:好想去約會(12月號/2021)(第114期)
- 日本
- 日本小說之女
- 时间的形状
- 春田花花
- 春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
- 是枝裕和
- 時間的形狀
- 暢遊行
- 暢遊行 Travellution
- 暮色詩心版
- 書
- 書展
- 曹雪芹
- 最後一期
- 朱和之
- 李卓風
- 村上春树A to Z
- 村上春樹A to Z
- 林予晞
- 林予晞版
- 林依晨
- 林徽因
- 桂綸鎂
- 梁朝偉
- 梁朝偉A版
- 楊富閔
- 楊牧
- 歷史
- 民國女子
- 民國女子畫報
- 水煮魚文化
- 永續海洋版
- 海外
- 游離
- 潘迪華
- 澤宇文化
- 灌籃高手
- 為了一間店 我們去
- 爛人絮語
- 爱上花莲的20个理由
- 牛油小生
- 王定國
- 理想的週末
- 瑪莎
- 環友文化
- 甄拔濤
- 生活
- 男性寫真書
- 異鄉人
- 當代思潮
- 當代解讀
- 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瘂弦
- 白光歌夢版
- 皇冠
- 皇冠 9月
- 皇冠 9月號
- 皇冠 第799期
- 皇冠 (10月號/2023)(第836期)
- 皇冠 (5月號/2023)(第831期)
- 皇冠 (6月號/2023)(第832期)
- 皇冠 (8月號/2023)(第834期)
- 皇冠 (9月號/2020)(第799期)
- 皇冠7月號2022
- 皇冠第821期
- 皇冠第831期
- 皇冠雜誌
- 盧巧音
- 盧廣仲版
- 睡眠
- 石馨文化
- 禮物盒版
- 秋刀魚
- 秋刀魚(9月號/2021)(第33期)
- 穆星
- 第100期
- 第102期
- 第103期
- 第104期
- 第105期
- 第106期
- 第107期
- 第108期
- 第109期
- 第10期
- 第110期
- 第112期
- 第113期
- 第119期
- 第11期
- 第120期
- 第121期
- 第122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1期
- 第204期
- 第242期
- 第243
- 第244期
- 第247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31期
- 第433期
- 第434期
- 第436期
- 第437期
- 第443期
- 第469期
- 第473期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8期
- 第79期
- 第7期
- 第80期
- 第823期
- 第832期
- 第83期
- 第84期
- 第89期
- 第91期
- 第92期
- 第93期
- 第94期
- 第95期
- 第96期
- 第97期
- 第一期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九期
-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二期
- 第二期
- 第五期
- 第八期
- 第六期
- 第四期
- 簡文彬
- 簡體
- 米津玄师
- 米津玄師
- 米蘭·昆德拉
- 紅樓夢
- 紅眼
- 經典
- 編輯
- 繁体
- 繁體
- 美好滋味
- 美紙
- 美紙 12月號/2021 ISSUE 8 張愛玲
- 美紙 5月號/2023 ISSUE 17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联合文学(10月号/2022/第456)
- 联合文学(10月号/2024/第480期)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2/第457期)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4/第481期)
- 联合文学(2月号/2025/第484期)
- 联合文学(3月号/2025/第485期)
- 联合文学(7月号/2024/第477期)
- 联经出版公司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1月號 2023 第459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5第483期
- 聯合文學3月號第461期
- 聯合文學7月號2022第453期
- 聯合文學9月號
- 聯合文學第431期
- 聯合文學第433期
- 聯合文學第434期
- 聯合文學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1)(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2/第456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3/第468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4/第480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1)(第445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2/第457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3/第469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4/第481期)
- 聯合文學(12月號/2022/第458期)
- 聯合文學(12月號/2023/第470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4 第471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2)(第447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1,第436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2/第448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4/第472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5/第484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2/第449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4/第473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5/第485期)
- 聯合文學(4月號 / 2023)(第462期—超級美食文學)
- 聯合文學(4月號/2022/第450期)
- 聯合文學(4月號/2024/第474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2)(第451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3/第463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4/第475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2/第452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3/第464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4/第476期)
- 聯合文學(7月號 / 2023)(第465期)
- 聯合文學(7月號/2024/第477期)
- 聯合文學(8月號/2022/第454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0)(第431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1)(第443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公司
- 聲韻詩刊
- 胡金銓
- 臺北女生
- 英語
- 莫子儀
- 華文
- 董陽孜
- 蔡健雅
- 蔡康永
- 蔣勳
- 蕉風
- 蕉風——491期
- 蕭紅
- 藍男色 NO.20 《 TO DISCOVER》超人氣男模/赤裸穆星實體寫真書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藝術雜誌
- 蘇青
- 虹影
- 袁兆昌
- 視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角色版
- 詩
- 詩人的女兒
- 詹宏志
- 詹宏志版
- 誠品獨家封面
- 讓心鬆弛的咖啡館
- 賀淑芳
- 超級高中生寫作學校
- 跑步
- 进击的巨人
- 連明偉
- 進擊的巨人
- 那天,下着微雨
- 那天,下著微雨
- 那天,他们没有回家
- 那天,他們沒有回家
- 邱妙津
- 邱澤
- 鄭宗龍版
- 鄭宜農
- 鄭秀文
- 鄭秀文A版
- 鄭秀文B版
- 鄭蘋如
- 鄭麗君
- 重置
- 鍾文音
- 阿凡達:水之道
- 阿爆
- 陈义芝
- 陳亞蘭
- 陳義芝
- 陸小曼
- 隔離
- 雙月刊
- 雙語
- 雜誌
- 零雨
- 電影
- 電影雜誌
- 韓國文學熱愛者的記憶法
- 飲食特輯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外譯實況
- 香港文學館
- 香港法庭電影
- 馬來西亞
- 馬華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 鹿苹
- 鹿苹的小說
- 黃宣
- 黃秋生
- 黑潮文化
- 黑眼睛文化
- 點♡時刻
- 8月號

《暢遊行 Travellution》第131期(簡體)
平常價 $6.00每月出版實體雜誌之外,我們也樂於第一時間在這個頁面與你分享所知的好吃、好玩、一切美好事物。歡迎你留言與我們交流,若有喜歡的內容也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喔!
本期精彩亮點
封面故事:日本 乘搭新年列車
目的地: 福建連城 非遺慶元宵、食在潮汕
新加坡: 藝元復始2024
馬來西亞:寓教於樂 讓學習「活」起來、人物 當音樂碰上醫學
探店 與Jesmonite 的約會時光
封面故事:日本 乘搭新年列車
CNY Railway Journey in Japan
元旦過去,全球正式踏入2024年,各地華人也將在一個月後迎來農歴新年。無論是作為開年旅行或農歴新年出遊目的地,日本都是新馬人的熱門選項之一,而其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一 直為外國旅人所稱道。這次,不妨讓我們善用手中的鐵路通票,以當地文化結合自家過年方式暢遊日本。這趟和風新年列車,妳上車嗎?

《暢遊行 Travellution》第130期(簡體)
平常價 $6.00每月出版實體雜誌之外,我們也樂於第一時間在這個頁面與你分享所知的好吃、好玩、一切美好事物。歡迎你留言與我們交流,若有喜歡的內容也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喔!
本期精彩亮點
封面故事:冬日協奏曲 吉林• 內蒙古• 黑龍江
目的地: 墨爾本的夏日聖誕、留尼汪島冒險記
新加坡: 宏茂橋「過趣」尋跡
馬來西亞:義工旅行的意義
封面故事:冬日協奏曲吉林• 內蒙古• 黑龍江
Winter Wonders of China
對於沒法在生活中經歴四季的新馬人而言,冰天雪地的 冬日總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此時,嚴寒凝固了水汽,熟悉的雨水變成了雪花,紛紛揚揚,眼前一片銀裝素裹。但在這仿佛被凍結的世界中,溫暖的溫泉、流淌的泉水、冒炊煙的雪屋、遊動的魚兒形成了充滿生機的反差。讓我們搭乘通往雪國的飛機,去滑雪、健行、摔跤、賽馬、泡溫泉、打雪仗,感受快樂在雪地裏融化!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4年2月號 【封面故事】(雙封面隨機出貨)
A版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智慧與語彙。而記憶踩著時間的腳步追逐,遠去的身影,深拓的印象,詩人留下的所有字句,是託付給未來,持續思索的底氣。
B版
《1624》以壯闊的海洋史觀,演繹臺灣身世。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大員建熱蘭遮城,歐洲甲板船、大明國帆船、日本朱印船等各國船隻在此交會,臺灣躍上世界舞臺。
西拉雅先民在荷蘭長官、日本商人和海上梟雄鄭芝龍之間周旋,鍛鍊出合縱連橫的智慧,在日本船長濱田彌兵衛的安排下,新港長老理加前往江戶向幕府將軍獻地圖。當嶄新的世界在眼前展開,部落的少年將如何做選擇?
《1624》劇照提供: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流動的時間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效益,同樣時間,卻往往被不同質量的物事分別,多了這個,來了那個,臨時更動是常態,很多狀態無法被量化,時間永遠都不夠用。其實每個月一本動輒十二萬字以上的文學雜誌,都得要花費很多力氣去準備和消化,而時間不等人,我們每每努力搶救,總冀望著能在手腳可及之處,完成更多一點的成果。
馬上就過年了,年後接著書展(總感覺去年書展才剛結束不久),從去年底開始的所有準備和規劃,都在慌亂中撐持著條理前進,擔心遺漏任何細節,惶惶檢視著各落稿件,尤其被迫壓縮的截稿期,總需倚靠積累的經驗與直覺,調校細微的誤差,試圖沖淡匆忙的焦慮。然而,在一個冷極的濕雨夜,燈光曝亮的大辦公室,空調風聲呼呼在耳邊轉,我重讀起新砌入版的楊牧詩句,時間變慢,感官放大(或者說被清理乾淨了),那一首首,一行行,一字字,像潮浪,引著溪流,坐落成遠方的山巒。而那句話這麼說:「因為山就在那裡。」
因為楊牧就在那裡。
從二○○九年一月,印刻第一次製作楊牧專輯「在人生行旅的中途」;之後在二○二○年三月得知詩人逝世,當時加緊作業,在四月推出紀念專輯「一生詩的完成」;而在四年後,隨著《楊牧全集》的完成與出版,也再一次製作「奇萊傳奇──楊牧」,重溫奇萊山下,詩與人的傳奇。
每次製作人物專輯,包括最重要的,當時期創作者最新的作品發表,以及人物對談裡關於創作的自述和解讀,搭配他者的評論憶述,可以在這紙與鉛字搭建的舞台上耐得住開闔,展露盡可能多的,部分的完整。而這樣保存著那些當下,在時間之流中成為一種標定,對於一位作家,或者說創作者,在不同時期的專輯內容,可以看見本人顯現的樣貌,傳遞的話語,交付的作品,那是關於一個人想要傳達什麼,以及希望怎麼被理解。不管是自我,還是花費了無比心力完成的作品,都是一段期待被善待的,屬於「我」的時間。這其實很難,我是指被理解,但也不是無法做到,至少我們可以讓閱讀成為起點。
除此之外,在這樣的編輯經驗中,更具挑戰的,是另一種觀看的角度,創作者已經不在,而當下的我們,要怎麼去描述,去記得這個人?每個人的經驗和記憶,釋放出去的感受與接收的回饋都是獨特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循著他留下來的作品,那些被記錄下來的話語,在字裡行間獨自完成一段靜默的對話。
所以所謂的我們記得,其實就是每一個我記得。
本期也特別推出雙封面,除了許多年輕詩人的「起點」楊牧特輯之外,也製作了「1624」特輯,回到一六二四年的台灣,早在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的船隻就在這座島嶼交會。那時這座島有很多名字,每一個經過的人都搶著指認。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成為台灣進入海洋視野的一個起點。四百年之後,我們終究還可以在流逝的時間中,尋找,重建,關於那些我記得,或者說,我們應該要記得的歷史。
祝大家新年快樂。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4)(第245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4年1月號 —— 時間的形狀
以中篇小說為創作獎項的台積電文學賞,至今已進入第七屆,自二○一一年開始至今,共選出了二十一名得主,其中也有許多人陸續出書,在小說創作上走出自己的路線和風格。從關注自身成長,回看家族的脈絡,摸索人與人之間存在的聯繫和變化的可能,身處的環境對自己內在的拉扯與影響,但凡過往時間和經歷的累積,都是創作者的養分與發揮的空間。除了書寫題材選擇之外,中篇小說須著重的結構設計,以及相應細節的處理,也挑戰著創作者對於小說的思考和發揮。
本屆台積電文學賞,邀請複審連明偉、蔣亞妮、朱嘉漢、陳淑瑤、黃麗群、盛浩偉,選出九件作品晉級決審,再由周芬伶、紀蔚然、張貴興、楊照、鍾文音進行決審。選出本屆得獎者:
正賞:孔曉莉〈我見夕陽與朝陽無異〉
副賞:路成偉〈瘋土〉,陳致安〈六月雪〉
恭喜三位得獎者。
【編輯室報告】時間的形狀/總編輯 初安民
適值2023年杪,接著便是嶄新的2024了。時間真快,回顧過往,總覺得歲月流逝太快,時間的形狀是一塊一塊的奔馳競飛,許多夢想未及兌現便又得面臨重設夢想的時刻。
•
「台積電文學賞」迄今已臻七屆十四年,在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之間,中篇小說在篇幅上,有著「中繼」的銜接特色,足供有志於小說創作途中,可以持續與稍歇的思考、醞釀、錘錬,在布展形式結構與開拓視野空間的書寫過程中,堪稱馬拉松賽程前必然的中距離鍛練。「台積電文學賞」的出現,其目的即在此種理念而設立,允為目前文學獎中少有的獎項,這些年來,連明偉等堅實作家皆於此獎項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至今蔚然成家,佳作連連。也為全球華人年輕作家提供了可供驅馳的舞台,受到廣泛關注。𧫴此特向支持本獎項的「台積電」致以崇高的敬意與謝意。
•
本次得獎的三篇作品,正賞〈我見夕陽與朝陽無異〉,敘事者我遊走於時間之河,從母親與父親如何從孩稚時開始,與山的根土相互依存,在山村裡活成各自的模樣。後來一家三人遷離山村,走出大山,卻在城市裡陷入另一種更艱難生存景況。時間如洪水漫淹,人事遷移,寄望著下一處新地,唯等待陽光澆長;副賞〈瘋土〉寫生長在東北縣城的主角和他身邊好友,在高三寒假的晃蕩時光,看似被困滯在生活的百無聊賴,其實是年輕人困在面對未來的虛無,以及內心積累的焦躁瘋闖。對映身處縣城的環境和風土,在人與地的交纏中,誰也不確定最後迎來的是新生,還是另一道厚繭;副賞〈六月雪〉,從聲音著手,不管是深受異音襲擾的三十歲男子,或是可以在夢中切斷生命絲線的十七歲少女,彼此的相遇,虛實之間使得那些藏匿在內心深處,卻又不斷向外滿溢的自我孤絕,有了一個相互迴盪,理解共鳴的交會。
•
近期以來,關於理工與人文教育的岐異觀點,甚或文言與白話的爭議討論,其視角無非是「實用」與「無用」,價格和價值的追論。厠身文學雜誌與出版四十年來,似乎也是在探索這個命題而不可得,究竟什麼才是我們最不該放棄的東西?
•
謝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文學的支持與鼓舞,文學能提供的是,讓理想的脆弱燈火依然閃爍著,在愈趨寒冷的世界。
•
2024
新年快樂。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預購】聯合文學(1月號/2024 第471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YOASOBI「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Ayase
由作曲家Ayase與歌手ikura組成的雙人樂團YOASOBI,在二〇一九年憑著出道曲〈向夜晚奔去〉爆紅,以「小說音樂化」為特色,在出道四年間,已經成為代表性的J-POP樂團。本期專輯以「YOASOBI」為主題,以YOASOBI的重磅訪問為始,接續音樂相關的小說與動畫原著,全面盤點故事的起源,也邀請四位作家選曲並撰寫專文;另外,特別邀請到了日本樂評人ROCKIN’ ON JAPAN編集長山崎洋一郎,為讀者們揭示日本視角下的YOASOBI;此外,我們也邀請「宇宙電波UNIPA」的Jesse與「裝咖人」的張嘉祥,從「小說音樂化」的角度來詮釋YOASOBI的跨界魅力。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與讀者的,始終是故事本身。
特別感謝/Sony Music、Simple Life、皇冠出版、尖端出版、東立出版社、青文出版社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訪問
ikura:「我試著用不同唱法去斟酌情感狀態,快速進入角色裡。」
Ayase:「如果要哭泣,希望大家能一邊笑一邊感受。」
選曲
〈勇者〉〈偶像〉〈三原色〉〈向夜晚奔去〉
對談
宇宙電波UNIPA╳張嘉祥
分析
《葬送的芙莉蓮》《水星的魔女》《【我推的孩子】》《BEATSTARS》《藍色時期》
紀錄
YOASOBI台灣首場 二〇二三簡單生活節演出側記
Special interview
ROCKIN'ON JAPAN編集長・山崎洋一郎
UNITAS YOUTH 四十萬字收件突破!
一月小說新人賞★賴怡
作者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聯合文學(12月號/2023/第470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進擊的巨人》將於二○二三年十一月播出動畫版完結篇,陪伴我們十年的史詩鉅作,終焉畫下句點。歷時十年的連載,觀眾跟隨調查軍團的腳步,一步步看盡諫山創筆下,那美麗而殘酷的世界。本次專輯,秉持著調查軍團的「永不放棄理解」的精神,以「總調查」的方式網羅有關《進巨》的可能命題。透過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等角度,邀集各方專家剖析《進擊的巨人》中,在王道動/漫畫底下蘊藏的奧祕學問;此外,特別邀請來自日本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先生,深談《進巨》中國族、宗教與真理的詮釋。
最後,本次特派調查員展開全盤搜查,包含:偵搜日田市「進擊的巨人博物館」、暗訪模型收藏達人、舉辦調查軍團的入隊測驗,同時安排評析《進巨》中的四大知名戰役;這次行動也將帶回來自情報暗處的密電消息。
「巨人什麼的,果然最棒了!」請隨我們一起,保持一顆永不放棄理解的心,展開完結一切的終末旅程。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盛浩偉
地鳴響起,巨人降臨
——以文學視角俯瞰《進擊的巨人》
楊雨樵
口腔與汁液
——從神話與口傳文學的母題審思
漫畫《進擊的巨人》中的「吃」
李衣雲
歷史與記憶的不可信
——論自由
蕭育和
只有不斷前進的人才會知道——
《進擊的巨人》中的生命、暴力與自由
偵查日田市「進擊的巨人博物館」
《進擊的巨人》軍團入隊考試
「現在所有情報都已公開」
五個你可能還不知道的密電消息
九大巨人共鳴系列
暗訪模型收藏職人
《進擊的巨人》
四大重點戰役評析
作者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3)(第244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3年11月號 —— 召喚斷裂的現場
朱和之的筆,從三百七十年前開始寫。首部歷史小說三卷《鄭森》,以六十萬字細筆還原一位身扛家國血恨青年的憂鬱,而後又追加了一部史詩級戰爭記錄《逐鹿之海》,這時的他,身與心彷彿都活在十七世紀,那時代的飢餓與痛苦,都烙印在他的文字裡。隨著時日挪移,他循著島嶼的稜線與聲線分頭走,一線是承載慘烈死難的《樂土》,一線是召喚不羈者魂靈降歸的《風神的玩笑》與《南光》,全心浸淫其間,正如他埋首學習的暗房沖洗,將潛意識裡的光,一幀一幀調度出影。而今,敘事終於走到戰後,一樁空難暨山難恰落在朝代更迭的縫隙裡,觸動牽連族群情結與人志追求的矛盾,大崩壁下的陰影深重,彷彿是前述追索的總和,他再次往山裡走,迷途、繞路、輾轉曲折,終於看見哈因山裡的,太陽。朱和之的筆,從三百七十年前開始寫。首部歷史小說三卷《鄭森》,以六十萬字細筆故事,帶著血肉,回到了現代,我們面前。
【編輯室報告】尚,無人知曉的/執行主編 蔡俊傑
每次都是開頭最難。
我發現也許是因為編輯室報告的這個「報告」,讓我覺得這件事有一種冷漠的距離感,它會把現場變成一種嚴肅、相對制式化的場景設定,好像應該有什麼內容是一定要說的,好像不能太過隨興,不然就會變成編輯室聊聊。
但為什麼不能編輯室聊聊呢?沒有為什麼,也沒有不能。
我記得在這次專輯對談當天,我們約在一處要從大馬路彎繞進去的,舊公寓的三樓房間,那空間被打理得乾淨明亮,有一整面嵌木邊框的窗戶,那日天空積著薄雲,陽光時而灑落,時而掩濛,和善地像是在配合著恰轉涼爽的溫度。我們坐在窗邊的長桌,陽光如霧緩緩壟著午後的時間,對談兩人不時對著放置桌上的地圖筆劃,從這邊到那邊「當時從哪條路線……」、「後來又是如何……」,一再再銜接起過去的時間和空間。時間感又一次變得曖昧模糊,小說家穿針引線,從田野調查的資料,到事件發生的,那無人聞見的深山裡的實地踏查,一陣迷霧散去,又迎來另一陣迷霧。就好像談話中的提問引出更多提問,聽與說,就像人的腳步輪踏,在山上起步,不由得會想往更深處前去,想找到那些荒煙蔓草中的故事小徑。就算對尚未發生的一切仍是未知,沒有把握,但總有一種直覺,在某處,一定會找到答案,或者說,一種回答。即便不是對應著原本的問題,可能到那時候,問題是什麼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找到,或者說,(平安)帶回了什麼樣的故事。
我想,不管是怎樣的故事,都有一種期望被說與被聽的引力。這些說故事的人無不是從某處祕境或杳無人跡的荒墟回來,他們在諸多預期中揭開簾幕,開場,燈光音效,導演指示,演員就定位,攝影機遠近鏡頭切換,選擇聚焦顯現。
朱和之在小說《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中,發揮小說家填補失落細節的能力,召喚現場,重回一九四五年三叉山事件發生的前後,當時台灣社會主要三大族群原住民、漢人與日本人之間的相處景況,藉由一巨大災難收束,深入人性之幽微深刻。而在時間的前後延展中,歷史變成鋪陳在桌面的墊布,時人其事彷若吸飽了水氣般,從乾癟的文字史料中飽脹了起來,長出人的血肉,搭起鄉鎮屋房,並且回到那至今沉穩深邃的山林之中,再回到人的身上。而現在的我們,始終有一種彷若觀棋者的悠緩餘裕回看當時,那些幽祕難解的細微思緒,游絲細線纏繞牽扯著每一個人。
而有趣的不僅僅是故事,還有故事選擇的現場。就好像這次朱和之執著的山,不論懷抱著怎樣的心思,只要進入了山,對於人之渺小,都給予同樣的反饋。而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狀況和影響,體力、腳步、負重,以自身為軸,輻射出更多人與事的關係網。比如說,上山的前一天,他正發生著什麼?也許與人爭執?也許與親愛之人開心度過美好時間,或者遭遇到挫折,甚至可能正醞釀著更大的麻煩和苦難,或者是,一個簡單的告別,一個擁抱,或只是一如往常勞作,吃著家常熱騰的飯菜。然後,在更往前推一些,上山的前幾日、前幾週、前幾月,甚至是更早之前……。當某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被劃開來了,自此往前後數看,都會從日常浮現,或者說是析篩出一層層相關聯的意義。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在前往某處的行進過程,會容易太過信任自己,或者說,太專注在自己身上,而錯失某些重要的關鍵路口。但也往往因為這樣的錯失,因為迷路,所以才有機會抵達另一處,隱藏在路線之外的豐美景致。而且慶幸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仍可循著原路,一次又一次的發現、確認,並且把那些都收納成自己的經驗,還有時間。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暢遊行 Travellution》第128期(簡體)
平常價 $6.00每月出版實體雜誌之外,我們也樂於第一時間在這個頁面與你分享所知的好吃、好玩、一切美好事物。歡迎你留言與我們交流,若有喜歡的內容也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喔!
本期精彩亮點
封面故事:尋色甘肅
目的地:泰北雙城記
墨西哥瓦哈卡 當靈魂與靈魂相遇
新加坡:模擬城市真實版
馬來西亞:邦咯島 起風了
封面故事:尋色甘肅
Cover Story: Gansu’s
紅、黃、綠、藍……這不是在數彩虹的顏色,而是盤點相冊里的照片顏色。2009年,張藝謀執導的《三槍拍案驚奇》上映,那些貫穿整部電影的油畫版風景,勾起了人們對中國西部風光的無限嚮往。實際上,電影中取景的七彩丹霞不過是甘肅眾多地質地貌中的其中一款,還有山地、高原、沙漠、草原、湖泊、冰川等,讓這片狹長形省份不僅是自然的地質教室,更是天然的調色盤。

《暢遊行 Travellution》第127期(簡體)
平常價 $6.00每月出版實體雜誌之外,我們也樂於第一時間在這個頁面與你分享所知的好吃、好玩、一切美好事物。歡迎你留言與我們交流,若有喜歡的內容也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喔!
本期精彩亮點
- 封面故事:中國、日本、義大利 身臨騎境
- 目的地:杭州動靜
- 新加坡:匠人匠心
- 馬來西亞:解鎖古城的4種維度
Cover Story: Riding in China, Japan & Italy
走馬看花的旅行,你厭倦了;主流旅遊地人潮太多,你想避開…… 那麼有種不一般的旅遊模式,或許能帶給你新的感受。通過腳下踩著的踏板,按照適合自己的步調,真切探索一地細節:在日本輕鬆騎行橫渡海峽之際,走訪秘境,啖隱藏版美食;在義大利騎行聖地,穿行萬種風情之間,盡收無限風光;在中國一片茫茫草原之中,流浪、冒險,享受風和自由。接下來, 你想用一輛腳踏車走天下嗎?

《暢遊行 Travellution》第126期(簡體)
平常價 $6.00每月出版實體雜誌之外,我們也樂於第一時間在這個頁面與你分享所知的好吃、好玩、一切美好事物。歡迎你留言與我們交流,若有喜歡的內容也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喔!
本期精彩亮點
- 封面故事:山東·山水與聖人
-
目的地:
- 奥地利 夢中的維也納
- 美國内華達 尋找烏托邦
- 曼谷&巴通猜 泰式身心靈療愈
- 新加坡:越夜越美麗
- 馬来西亞:同中存異 多元
Cover Story: Shandong: Embracing Nature and Wisdom
在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分別指泰山、趵突泉、孔子。踏在這片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魯國所在的土地,尋找2,500 多年前留下的歷史痕跡時,意外發現這裡的山、水和聖人豈止一個?在走南、闖北、上山、下海、遊船河、走街巷、喝泉水、吃煎餅的過程中,透過與各位歷史名人的近距離接觸,試圖回到那諸侯割據一方、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年代。

【預購】聯合文學(10月號/2023/第468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殺夫》四十周年紀念 李昂相談室一九八三年,李昂寫下震撼文壇的《殺夫》。一路走來,李昂直言敢諫,每每提筆,便掀起台灣社會的驚濤駭浪──如同小說所問出的每個問題:「女性能不能以身體取得權力?」、「遺孀──而且是偉人的遺孀,可以擁有情慾嗎?」、「老女人可不可以睡小鮮肉?」;放諸台灣作家群像,李昂及其作品,有一張最尖銳、最爭議、最複雜的面容。
本次專輯借重李昂不凡的經歷,現身開設「人生相談室」,徵集到作家、藝術家、主廚、KOL與來自《聯文》讀者的提問,同時,我們更「邀請」到〈花季〉、〈殺夫〉、〈彩妝血祭〉、〈北港香爐人人插〉、〈不見天的鬼〉中的重要角色,現身現形來問診。
適逢《殺夫》四十周年紀念,就讓我們跟隨李昂的腳步,愉快地相談這好難的人生。
作者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聯合文學(11月號/2023/第469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桃園徒步與暫停的7條路徑36地方限定風景
Jon Fosse庸.佛瑟
寫作是在聆聽現實
2023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庸.佛瑟的劇場可能性──聚焦人性,捕捉永恆
我理想的寫作狀態,就只是坐下、然後寫
──庸‧佛瑟X王希捷長訪談
作者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11月號/2023)(第243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3年11月號 —— 新寶島曼波
耗時六年,楊澤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新寶島曼波》,由北唱到南,虛實交錯的台灣漫興圖景終於完成。鏡頭前,這位另類的傳主不居主位,不告訴你他的生平與經歷,只執意記下,他深愛且擁抱歌頌的一切。
詩人在詩句和山海大地之間,以如夢如幻的影像和旋律,為自己珍愛的事物作見證,從詩與歌,人與人,進入夢中夢、書中書,反覆繚繞的歌聲、反覆呼喊的名字,喚醒觀者的感受力,領略那不雕琢的質樸,犯傻,甚至是可愛到痴狂。
而那些相濡以沫的人,在每個靈光乍現的瞬間,從舊町老街,到海天遼遠,詩人記錄了萌發、漫興與浸洗的歷程,試圖打破疆界,回返浪漫的直觀,就是去聽,去感受,一起並肩,踏上悠悠的追尋之路。
【編輯室報告】瞬間/執行主編 蔡俊傑
最一開始,是聽說他們去很多很美的地方,那裡有山林,有野茶,有鐵路小鎮,有草綠密長的荒野殘墟,還有更遠一點的,他們說還有海,潮浪拍擊著岩石濺開白漾的水花,水花推送著另一邊的夕陽……。我問說,後來呢?他們總說,後來我們就走了,去了另一處地方。
「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第三系列最後上映的,楊澤的《新寶島曼波》,從數年前計畫籌拍開始,中間又遇到疫情停拍。期間幾次與詩人碰面時,總聽他提起近期又帶著哪些人去了哪邊,哪個山上的午後陽光甚好,或是又遇到怎樣的奇人逸事,常常手上一杯茶還未喝完,就好幾個故事翻了過去。詩人聊一聊,總會捎上一句,下次有空,帶你一起去。而後來,我總沒那個恰好,每個下次屁股還是黏在昭和町的某張板凳上,邊吹涼啜飲手上的熱茶,邊聽著眼前的詩人,繼續說著他一趟趟漫遊的路線和人事。
我覺得泡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包括熱水的溫度,茶葉的個性,以及沖浸的時間急緩,甚至不同材質的茶壺和杯子,也都會影響到茶湯入口的口感和香氣的蘊藏。它可以很複雜繁瑣,但同時也可以很簡單,就是隨意的一個可以盛裝茶葉的杯碗,澆上熱水,濾過茶葉即可隨意飲用,茶湯即便沒有層次細緻,但也還是析透出時間的韻味。在與詩人的那一杯杯茶的時間裡,我總想著,這些遊歷的人事景物,會否如同每年的不同雨水氣候的茶葉採收,在經歷過一道道挑選精製的過程後,各自烘托出獨特的茶色與口感。
我很喜歡電影裡面帶出的人物角色,包括昭和町那種被送進廊簷外側的,陽光中飄動的塵屑如結界壟罩的慢緩時光,那是物的靜置與時的蔓長,多多少少的,擺進那緊鄰的小店面,就彷彿一格一格敞開抽屜般的多寶格,恰小卻深邃,裡頭藏放的不只是物件,還有生活其間的人情日日。那裡總像是一種,夏日的午後,近黃昏,但太陽太遠,總落不盡似。我記得有幾次,黃昏期間從旁經過,看到幾家備著簡易的鍋爐,就地埋鍋造飯,炒鍋被勺刮得嗑嗑作響,香氣四溢,明明是路邊騎樓,卻又好像是被我們闖入打擾的日常,而他們自在閒散,有一種,我過好我的日子,而你當然走你的時間的味。
所以,這到底還是關於人的故事,關於別人的故事。甚至是,你得把自己放輕放下,意會到,連自己都是他人,這樣的故事,不,這樣的話說從頭。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歷史、傷害、故事,但生命如河入海,有分支、有細流,會逐漸乾涸,或者集流匯聚,所謂人生,有絕大部分都是那些細瑣重複的,其實不值得一提的微末小事。而這些小事,這些錯身而過的每一個別人的瞬間,若沒有特別去留意,沒有任何一絲與己的聯繫,那這東西幾乎就是帶過就沒了,被淹沒在時間裡。
有時候會想,紀錄片的用意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到底有什麼是真的可以被這樣藉由曾經的影像和聲音紀錄下來的?對於我們想要去瞭解的人或事,在時間的河流中,我們可以在每個當下、每個瞬間,搶下些什麼,甚至是,搶下夠多的什麼,才足以讓我們在以後,能夠再一次,又一次的清楚辨識,那些已跑得遠遠的聽說。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字花》NO. 105
平常價 $18.00《字花》105期「創作者的副本修煉」
寫作人的形象,就是每日埋頭閱讀和書寫?今期《字花》以專題「創作者的副本修煉」帶讀者認識一眾詩人、作家的多重身份,執筆既要專心致志,亦靠「手多多」將生活經驗和文字互相轉化和滋養。隨書更附贈John Ho繪製的貼紙,誠邀讀者一起動動手,拓闊我們對文學和生活的想像。
「對創作者而言,創作也許本就是在正職以外的追求,卻恰恰成就了他的身份。那些在創作以外的興趣與副業,有否對創作者造成影響?經年鍛煉的日常嗜好,乍看雖與創作無涉,又會否提供不一樣的體驗與視角,暗暗為作品設了基調?」──葉梓誦
【完整目錄】
啟首語/李日康、關天林
創作者的副本修煉
前言/葉梓誦
攜好奇入廚──訪鄒芷茵/葉梓誦
典型社會就是大觀園──訪謝曉陽/張煒森
錯音的自由/陳子謙
斷食生活/文於天
穿過心所投映的牆──八問學佛者余婉蘭/關天林
後記/葉梓誦
短毒
(六)如果這樣/游靜
房間裡的小矮人
字母湯/黃言丹
起格
客席選詩/陳子謙
因為貧窮/林閒
詩兩首/一土
蒙馬特/瑞征
素描/鄺鉅裁
夏天的標本/王伯慆
溯洄者與赫爾辛基機場/余如
堵塞之間/周漢輝
房間/浪曉文
路過蜻蜓/張婉雯
河(大學文學獎小說組亞軍)/蕭樂恩
解像
顫慄與優雅/鍾玲玲
《雲雀與夜鶯》──存在於註釋與檔案中的友情/黃念欣
織織復織織,或者行行重行行──讀鍾曉陽、鍾玲玲《雲雀與夜鶯》/鄧樂兒
香港文學開引號
第五十三站──香港文學散步
《作家漫遊私地圖》《來一場文學散步》
第五十四站──蕭紅
《馬伯樂》
花字
issue006
出場敘
創作.我的solo──訪SoulJase與DJ King/黃曉彤
倚音
火焰/洪曉嫻 X Kenneth Tsang X 高立
特稿
海鷗無形,寫意真實──訪問孔慶輝/黃言丹
食自己
大雞唔食細米、誓願當食生菜/歐陽應霽
詞語蔓延
遲來者 作家/何倩彤
五格漫畫
回來/利志達
聚聲
台北的香港/謝傲霜
當家駒成為戰場/陳嘉銘
異鄉/何阿嵐
作者簡介
《字花》是香港一本雙月刊文學雜誌,於 2006 年 4 月創刊,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用文 學視角直接介入社會文化議題。專題以外,每期均有文字、視藝和跨媒體創作,以及文學、影視和 文化評論,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 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網頁:http://zihua.org.hk/ Facebook
專頁:字花 | https://www.facebook.com/fleursdeslettres/
水煮魚文化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yfish001/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10月號/2023)(第242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3年10月號 —— 2023超新星
青年超新星文學獎邁入第十年,十年之前埋下的芽苗,如今漸漸長成樹的樣子。蔭下有風,搖動了台灣各大學校園內的文學果,形貌各異,青紅燦黃,數算下來至今已推選出五十位得獎者,不只是新,不只青春,而是蓄積的能量將要迸發,如擔任評審的陳栢青所說:「革命已經發生。」
今年共計三十一件作品入圍,邀集作家巴代、朱和之、陳栢青、楊富閔、劉梓潔等人擔任決審委員,選出首獎一名、優等四名。
獲得最高票數的黃冠維〈不能的自由〉,以日常的歧異點切入,讓概念在形式中游刃有餘;涂瀞尹〈忘記帶錢的痞子〉透過動畫人偶的建構,對映家庭記憶與衝突;林冠彣〈SW33T REVE-793.AVI(本文由ChatGPT產生)〉藉狂放的奔想,激生出一個恣意自由的世界;李祐晴〈給我一顆鈕扣〉架空背景,由一顆鈕扣連結關於少女的,愛與被愛的想像;陳紀孝〈潁川病院〉以歷史為骨幹,描述戰亂中一位台灣醫師在滿州國的流離與失所。
恭喜五位得獎者。
【編輯室報告】而我正前往某處的路上/執行主編 蔡俊傑
最近開始,我試著用極為緩慢的速度想要改變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多吃青菜,多咀嚼,放慢吃飯的速度;或者為了避免久坐,慣用的杯子通常也只裝半滿的水,一次喝完就起身裝水,讓自己盡可能多走動一下;或者嘗試著早睡,然後早起,當然,這個項目是目前為止最快失敗放棄的,要從夜籍改成晨籍,也不是這麼一點小決心可以改變的。其實說改變,大概也都是些與自己糾纏的,僅限於自身偏好的小事情,也就因為是小事,所以常常都是難度不高,可以相對輕易被做到。有時真的把一些念頭上心,即便再小再細微的事情,也都會不自覺地被提到更優先的順序。在自然而然做出常態的決定之前,就會出現一股空白的遲疑,好像少了一個步驟,少了一顆螺絲,一個想不太起來長什麼樣子的小零件,直到確認了看似缺少,卻又是多出來的事情被想起了,違和感退去,當下變得踏實了起來。
而真的說起來,重點其實不是事情的大小,而是關於改變這件事情。更改和變動的起心動念,無論主動還是被迫,都讓自己有機會得從當下的現實跳開……至少一小步吧。就好像找到空檔,鬆動了自己的慣習,把身上那些糾結的,凝滯結塊的時間緩慢地研磨,讓至今為止,甚至將臨的種種,包括自己,變成更細微的粉末,再分批填補回日常的漏縫,補土鋪平,重新粉刷,成就順暢,過得去就有更多可能可以指望。而所有的填補都只是期望再履──我們(再)重新開始吧──好。只是每次相比,總又多了一點點的不同差異。
不論是改變或是差異,這樣在確定與確定之間的,正前往某處的路上,這種原本可以沒有,但確實因為各種緣由而被創造出來的空隙區間,像一列漲潮時漫過鐵軌的海上火車,或是行過昏黃時刻,闃暗的車廂窗框抹過一閃一閃的天邊霞光,或者追趕,或者等待,或者抵達,那不僅僅是想像,更是一段只有自己反覆思考斟酌才經歷過的旅程,而小說永遠都是那一件被遺忘在車廂上的行李。
今年青年超新星文學獎邁入第十屆,這個獎特殊的基礎在於,把當年度各大學文學獎的小說首獎再集中評比。同樣的作品,遭遇到不同的對手和評審組合,再一次,又一次的閱讀和斟酌下,激起什麼不同的效應和觀看的視角。每一次在評審現場,都可以感受到對每一位評審都是很大的挑戰,而那個挑戰更多來自於,創作者與創作者之間的欣賞或對峙。年輕本身就是一種迷人的天賦,可以衝動和恣意放縱,可以冒險凌空,嘗試各種高難度的跳躍和迴旋,或者是在進取之外,因為沒有安全感而內斂裹足,改以小巧安穩的前行,我們都邁著自己的步伐,在前往某處的路途上。無論是哪一種,在各自交出的作品所顯露的性格中,彷彿對鏡般,映照著創作者自身。而小說中那些圍繞牽扯的人情世故,包裹著來不及被人心的黑洞吞滅的細屑,一併留存下來,成為光的影拓。在或輕或重的拂壓之間,顯於用記憶為介質所投映出的現世,藉以從時間漫漶的稀薄之海中,盡可能安穩地重新再造出一道道熟悉卻又殊異的景觀。
恭喜五位得獎者。而旅途中的所有抵達,都是下個階段的起始,也期盼日後能繼續書寫,持續綻放光芒。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預購】皇冠 (10月號/2023)(第836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2023
不朽的文學神聖怪獸
七月十一日,米蘭·昆德拉逝世於巴黎公寓,享年九十四歲。
一九二九年出生捷克布爾諾,一九七五年移居至法國,
昆德拉的一生充滿著神秘與尖銳的調性。
他曾具有共產棄兒的身分,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政治的色彩,
但他不願因此被貼上標籤,一如其作品難以被定義。
最著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至今依舊是眾多人最鍾愛的一本小說。
小說於一九八四年出版,迄今已被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
故事中複雜的歷史時代,綿密的思考厚度,
令我們透過角色的處境,反覆辯證著生命與哲學的課題。
一九八五年後,昆德拉不再接受訪問,
幾乎從世人眼前消失,但作品的影響力仍持續發酵。
晚年的昆德拉,以快節奏、短篇幅的故事,
幽默犀利地叩問人與生命中更裡層的面貌。
儘管多次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
然昆德拉的書寫早已為文學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本期,我們透過專文、詞條、作家們的閱讀筆記,
並返回這位巨擘的故居探訪,帶讀者細讀其深刻的金句,
一起紀念這位不朽的文學神聖怪獸:米蘭·昆德拉。
■編者的話
閱讀昆德拉的四種方式
昆德拉逝世前一個月,唯一一部紀錄片正於台灣放映。電影開頭是一名仰慕昆德拉的研究生試圖探詢這位神秘作家的各種線索,隨著越逼近核心成員,觀眾開始期待昆德拉的現身,然而最後,期待落空,昆德拉沒有出現,正如他過去在螢光幕前消失了三十多年一樣。
二○二三年似乎是昆德拉之年,許多的巧合都在此時間發生。紀錄片上映、家鄉布爾諾為他建立了昆德拉圖書館,種種諭示,彷彿他筆下《無謂的盛宴》,預先為自己辦了一場盛大的告別。昆德拉生於一九二九年,在布拉格電影表演藝術學院教授達數年之久,一九六八年蘇聯軍隊入侵捷克,昆德拉頓時失去了教職,他的許多諷刺共產主義的作品遭到查禁,此後,流亡作家成了他的身分,異議分子成了他的標籤。然而,這是真實的昆德拉嗎?
本次專題,我們將從不同的面向來閱讀昆德拉:第一部分以文學角度出發,四篇專文探究其生平經歷、哲學辯論,影像紀實,並以關鍵詞條深入拆解昆德拉小說裡的思想意涵;第二部分,邀請不同世代作者分享昆德拉如何在他們生命中留下不可抹滅的深刻印記;第三部分,聚焦昆德拉在台的影響與發展,串聯北中南東獨立書店,從中尋找昆德拉的存在蹤跡,並邀請皇冠總編輯談談昆德拉系列的出版故事,以及從譯本的文字探究昆德拉對字詞的精準要求;最後,回歸作者,尋訪昆德拉的家鄉布爾諾,收錄整理其著作中的金句,以此回望其傳奇的一生。
昆德拉曾在《被背叛的遺囑》中寫了這樣一段話:「您是左派還是右派?」「非左非右,就是寫小說的。」或許可視作昆德拉對自身的抗辯。想理解昆德拉,不妨就回到作品,將他看作一個寫小說的人吧。
僅以此專題紀念這位不朽的文壇神聖怪獸。
內容簡介
皇冠雜誌創刊於1954年2月22日,經過半世紀的努力,已發展成一個多元化、多媒體的文化集團。雜誌之稱為『雜』誌,內容應該包羅萬象。我們希望『雜』而不亂,『雜』中有序。我們聚焦於生活的素材,但不作資訊的報導,而從中萃取養料;我們要求文字流暢優美,以文學的手法,作最好的傳達。我們希望皇冠不會因時序的失效而被隨手扔棄,而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一再傳閱,可以典藏的『書刊』。皇冠雜誌每期約300頁,含括小說、散文、名家專欄、特別企劃、旅行文學、品味美食等文章、圖片,內容豐富、多元,也更加落實了『文學即生活』的一貫主張,讓文學豐富了生活,也讓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文學氣息。

【預購】文訊(9月號/2023)(第455期)
平常價 $20.00本期重點
多數屏東人都有個向北的青春夢想,返家或離家都是從一條溪開始。記得以前搭火車回家的時候,我們通常是在火車經過高屏溪、哐啷哐啷地駛過高屏舊鐵橋的時候,便會開始挪動位置、整理行李,好像從火車越過高屏溪的那一刻起,家就開始了。
在那個鐵路電氣化尚未進入屏東的年代,如果要搭火車到屏東,必須在高雄站換車,當年的深夜班次少,往往一等就三、四十分鐘,過年過節,當大家都離去時,高雄站裡總還有一個月台站滿了提著行李的屏東人,彷彿我們要返回另一個國度。
現在南北的距離已拉近許多,車過高屏溪反而像是一個前往屏東的儀式,大家還是會在這一刻開始整裝、深呼吸,車上的廣播會在此刻放送「屏東到了」,接著大武群山還會在橋的那一端大開展,氣勢凜凜地宣告,屏東來了。
這幾年屏東出現了不少新風景,總圖書館、縣民公園、屏菸1936文化基地、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等,外地人都說屏東變了,但那個溫潤質樸的屏東並沒有變,一如畫家鄭開翔於本期雜誌開門頁的畫作,不論清晨黃昏,在屏東人的日常裡,始終會有北大武山靜靜相伴,離家再遠,都不會影響我們對風箏這一端的眷戀,這裡依然是色彩流動的南方、依然是人文與地景交織的豐美之地,如此熱帶,如此南方。
很多北部的朋友常會以為屏東就是墾丁,其實那僅是一部分的屏東而已,本期專題希望以各種對屏東的記憶,包括山海的、客家的、原鄉的、影像的、文學的、古道的、飲食的,觀光的,匯聚成屬於島南屏東的完整樣貌。
編輯室報告
【走在大街的女子】
號稱「到哪都像觀光客」的我,與「以都會女子形象示人」的某友,是在臺北認識的。某天他拿鳳梨果乾請我,說是親戚家的產品,我一看包裝,赫然發現地址前半段與外婆家一模一樣—他的父系來自客家庄,我的母系來自福佬村,自此我們都向人戲稱「阮keh-piah庄--ê。」我們的相認之依據除了石獅公、鹹湯圓和吃到吐的鳳梨,還有去鄰近的三地門排灣部落玩的兒時印象。
以上種種,足證屏東的族群繁多、物產豐饒;而外婆家的村落其實更是平埔族世居地,且除了鳳梨,蓮霧、棗子也是完全不怕吃只怕你吃不完的海量。
《文訊》1991年底以「臺灣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巡迴全臺,一個月走訪一縣市,首站即是屏東。三十年後「文學島行ㄏㄤˊ」,我們依然以屏東作為起始地。屏東有山有海有城有鄉,還「超級南」,但我們覺得東臨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的屏東,「三海交會」還是它獨步全臺的特色。(老實說我不久前才意識到這件事,畢竟外公外婆到我媽這輩,一直自豪的是傍山靠山吃山的生活哲學,更不要說觀光客最熟的墾丁,那可是距離我們兩小時車程的地方!)感謝翁禎霞擔下「三海交會的傳奇:屏東」客座主編重任,她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是屏東文藝愛好者、創作者的星聚點,這次她號召各路好朋友,以美好的筆調,從不同領域寫屏東。更親自採訪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處長鄞鳳蘭、文化處處長吳明榮,細數屏東這幾年來的改變。
串起記憶的包括:楊翠在本期「談文論藝」專欄寫到楊逵文學館因緣—我想起中學時代回外婆家的誘因,還包括去新化玩。我們會特地路行東北,往新化方向去,先到老街附近新成立的楊逵文學紀念館,再買齊瓜瓜園的地瓜酥,接著上國道三號往南走。翁禎霞說以前屏東人坐火車,過高屏溪舊鐵橋的時候,家就開始了。同是高屏溪,我認的是更北的斜張橋,橘紅色的鋼索擎起60層樓高的橋塔,在橋上可以看得很遠很遠。那是外婆家的記憶裡,繞不開的風景。
外婆家位屬屏東最北,隔著高屏溪上游的荖濃溪,與美濃對望。那也是本期「資深作家」吳錦發的原鄉。文中一幀照片,記錄與文友曾貴海推動綠色運動的狂熱年代,曾貴海屏東佳冬出身,在高雄展開行醫與社運之路;吳錦發高雄美濃出生,曾任屏東文化處處長,開展文人政事。如此這般,高屏相輔也相依,屏東人的親友裡,幾乎都找得到一絲半毫的「高雄經驗」。(文學史上的名例,還有我們隔壁隔壁庄的鍾理和。)
人的流動如水,奔流到海也許不再復回。歌詞裡唱「走在大街的女子/是不是都有一些些心事」,都會女子看似腳不沾地,那是因為沒人問客從何處來。交友軟體上令人翻白眼的「我有酒,你有故事嗎?」come on,走在大街的女子,不但自備酒,還有很多(不一定想講給你聽的)故事。
內容簡介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9月號/2023)(第241期)
平常價 $21.00《印刻文學生活誌》2023年9月號 —— 彼得•漢德克
「人們在自己的意識中,看見自己所做的動作被其他無數人重複著,於是這些動作形成一種運動的節奏──生活也藉此得到一種既被保護且又自由的形式。」彼得‧漢德克在《夢外之悲》曾如此描述人與群體經驗,他相信寫作不是回憶,而是對記憶持續的大驚小怪,並與自己保持距離。疏離、冷靜,層層拆解意念,直至書寫真正開始,他的創作與引發爭議的特立獨行,如其即將在台出版的最新譯作《在漆黑的夜晚,我離開了我安靜的房子》,執意岔出的異境,探看語言能至多遠。
然而,這樣一位作家,在路上偶遇他的讀者(詳見陳文芬的遇見),卻又顯露靦腆與純真,不免讓人開始想像,收藏在他鑲金本子裡的更多的奧祕。
【編輯室報告】緩慢的悠晃/執行主編 蔡俊傑
另一種碰觸的方式
執行主編 蔡俊傑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對於社群媒體的使用,已然沒有那麼熱絡,不過真要說熱絡,也許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也是因為對於自我的彆扭,所以一直以來即便花了很多時間黏著在社群媒體上,但也都是掛網看看那些別人的動態,自己反倒是很少發文和分享。雖然說以資訊量大爆炸的現代,即便你每天產出,好吧,可能是每幾個小時都能產出有趣的內容,也不見得可以吸引到太多的瀏覽目光。因為最後還有一個無時無刻變化的演算法大神,像一座不斷擴大的機械生產線工廠,蒐集、分類、分配。面對源源不絕的訊息湧出,有時真的會有點無力感,有時甚至會種錯覺,以為那些穿過眼前窄小的窗框,被端送到面前,甚至粗魯地貼著鼻頭準備餵養你的種種,會不會就是自己以外的,那個更多人來來去去,自己還未及參與的更大世界?抑或是,其實那也只是一處被塞滿了各種好壞雜物的,更大一點的抽屜罷了。
即便如此,最近我倒是滿喜歡「限時動態」這個功能。相較於一般發文於海量的訊息中被無視和拋棄,限時動態中的限時,至少確定了貼文消失的時間,反倒像是終於要回一點點的決定權,也更貼近此刻與此在的意味。
自從決定這期要做彼得‧漢德克,就想起之前看過他的紀錄片《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記得這位身形硬朗的白髮老人,獨自穿梭在森林裡,在葉隙撒落的陽光中,悠悠哉哉地漫步,並且透著鍾愛的眼神,不時巡梭路徑上的各種蕈菇,驚呼著那些奇巧可愛的外型,以及他所嘗過令人留戀的味道。這樣一個每天都到森林中漫步,而且如此認真地迷戀蕈菇的老先生,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後來有天,真的臨時起意跑上山一趟,就想再去探看深藏在山林裡的山中池。但我太久沒上山了,林子裡確切的路線已經記不太清楚,沿路有點沮喪,想著自己像是被遺棄的小孩似覺得委屈,但明明在這趟路上,無情遺忘的那人是自己。記得當時花了很多時間找路問路,卻總不得其徑而入。直到午後,山裡開始飄起了雨,彷彿雨水注入了活力,山裡的一切都像是鬧動甦醒了起來。想著身上只有一件不像樣的簡單雨衣,天雨路滑,憑感覺找路沒個盡頭,最後還是決定趁早下山。有趣的是,一決定下山,身旁所見的景物都變得細緻有趣,可愛了起來,心裡對那座不知可不可見的山中池也不再特別眷戀。那天回來之後,我幾乎每天都會發一則當天在山上,或者是以前某次走過森林的照片在我的限時動態,直到它不斷地消失。
這次做漢德克的專輯,重新查找了關於他的評論和爭議。他曾因為在前南斯拉夫內戰的問題上,對塞爾維亞的迴護引發極大的爭議;也曾在二○一四年批評說要廢除諾貝爾文學獎,不應該讓這個獎項把作者,甚至是把文學給限制住了,只剩下鎂光燈和一時的關注。然而,回到作品本身,還是可以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靜謐與孤獨。我常常在想,到底什麼樣才是作家的樣子?或者說,拉更遠一點,到底文學是什麼?當然根據自己微薄的經驗,還是可以知道,有時候問題越簡單,答案就會越複雜。彼得‧漢德克堅定地走在自己選擇認定的路上,其中或也可以感受到,一位寫作者如何抵拒外在的侵擾,如何完成作品以作為自己的發聲,並以他者的眼睛探看關於自己,如同一道浮靈般,以極為逼近的他者角度,逐一細緻剝離那些自身膚層底下的,無可遮掩的真實感受。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

《字花》NO. 104
平常價 $18.00《字花》104期「想像讀書會」
#想像讀書會
閱讀,作為一種知識分享、社群連結的方式,如何可能?
[📖]
獨讀固然是一種選擇,但雜誌作為文學平台,我們從來都相信閱讀能建構社群。今期《字花》以專題「想像讀書會」展示近年坊間大小讀書會,一個個小型文藝社群形成的閱讀面貌。設計團隊更特意在封面邀請讀者打開想像的窗口,探索閱讀的無限可能。
[🪟]
#宇宙技術讀書組、#界限書店、#HappyKongner、#鄧國騫 分享如何以實體讀書會、飯局、網絡影片等形式持續試驗,養成共研共讀的社群。
#丁珍珍 談「世界動盪 我們讀書」線上讀書會的經驗、#李奕樵 討論台灣「(IF)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社群建構方式、#勞緯洛 從哲學的角度探問讀書會作為知識共同體的成立條件。
「讀書會的一大功能,或許就是社群組織。近來,坊間出現各類大小讀書會,各有特色。籌組小型文藝社群,會否是一個連結社群,作文藝深耕及推廣的有效實踐?從選書標準到討論策略,一個成功的讀書會究竟如何長期維持,有何獨特訣竅?」
──葉梓誦〈文藝社群的多重可能〉
其他精彩內容──
• 年輕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 per se
•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加上 My Little Airport 的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釋
• 何福仁重讀西西詩作
• 梁莉姿專欄「大商場」最終回
• 「起格」有李維怡客席選詩
• James Shea 、謝曉虹合寫的《搬石:飲江詩集》序言中譯
• 甘耀明、唐睿、蔡元豐的「紅樓夢獎」對談
作者簡介
《字花》是香港一本雙月刊文學雜誌,於 2006 年 4 月創刊,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用文 學視角直接介入社會文化議題。專題以外,每期均有文字、視藝和跨媒體創作,以及文學、影視和 文化評論,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 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網頁:http://zihua.org.hk/ Facebook
專頁:字花 | https://www.facebook.com/fleursdeslettres/
水煮魚文化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yfish001/

【預購】藍男色 NO.20 《 TO DISCOVER》超人氣男模/赤裸穆星實體寫真書◎編者:張席菻
平常價 $66.00難得的休假時間 如果不是出門旅遊 就是接平面通告
清新的外型讓穆星在兩年內接了很多的電視與平面廣告
睽違兩年再度回歸 / 截然不同的都會男人魅力
#穿上高中時最愛的外套 紀念自己的熱血青春
#喜歡浮淺 特別帶我們到他第一次浮潛的秘境拍攝
#複製了一個自己 大膽的親吻 大膽的頂住分身的屌 大膽的自戀
#開箱粉絲贈送的飛機杯 仔細的探索 慢慢地享受玩弄直到慾望發射
傳說中的超巨根男模 7種截然不同風格的男體寫真
恣意妄為的青春紀錄一次全部收藏
本刊內容無馬賽克 !! 閱讀注意!!
*預購專屬禮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穆星大尺寸寫真卡 (17.5cm x 25cm) 1張
拍立得隨身卡 2張
藍男色系列男模寫真卡 1張 (隨機附贈一款)

【預購】小日子:改變一生的冒險(8月號/2023)(第124期)
平常價 $18.00封面故事
這麼小的事情應該不能算是冒險吧
我想一切還是得從《夏日大作戰》說起。
男主角健二為了拯救世界免於衛星轟炸,拚死命用自己的數學能力來對抗「LoveMachine」;女主角夏希集結世界眾人的OZ 帳號,最後一手帥氣地用花牌打敗敵人。日本導演細田守設定了一個少年少女拯救世界的戲碼,隨著角色的情緒及呼吸,整間電影院都洋溢著屬於青春的那股熱血能量。
少年少女最後成功拯救世界,在蟬聲躁動的夏季,他們的人生真真實實地經歷了一場冒險,裡頭有覺悟、有衝動、有悔恨、有愛、亦有成長。我仍深深記得第一次看完電影時內心澎湃不已的心情—要是人生也能有這樣一場冒險就好了。
黑曜精靈的少女們,為了一圓星夢,在最耀眼、珍貴的年紀選擇和人生打一場賭,犧牲睡眠、犧牲平凡與快樂,只希望成為更閃耀的自己;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們,參加戲劇節,選擇站在舞臺上,當幕升起,就要跟心中童年的彼得潘一起長大 ;而青春的冒險裡也有反叛,導演蘇奕瑄讓演員李玲葦在電影世界裡回到最躁動不安的校園時光,去衝撞、去爭取,在奮不顧身中冀望世界有一天能溫柔接住每個人。
故事的前半我們見證了他們的冒險時刻,後半部分編輯部想要試著提問,人會怎麼回顧生命中裡最重要的那一場冒險呢?
也曾幹天幹地幹社會的李宥融,為鼓勵那些不被社會常規看好的人勇於突破框架,號召身旁的朋友在新莊的土地上舉辦音樂祭,累積至今的汗淚與愛早已讓爛泥發芽,成為能讓人依靠的枝幹;畢業前迷失人生方向的廖珮岑,藉著熱愛鳥類的興趣踏上蒙古等國開啟她的流浪計畫,才發現人生中的許多選擇其實都相互牽引著;在同志諮詢熱線工作的湯姆為了性別上錯置的靈魂,在自己的身體上跨越了無數次的冒險,卻在三十歲面對最後一項手術前卻步,思索自己到底為何而活?三十五年前,連臺灣在哪都不清楚的羅美智,從智利為愛來臺,並意外成了彰化的廟婆,回顧這些時光,她說是愛帶領她穿越現實的冒險,來到這裡,落地生根。
我忽然想到高三某次要模擬考的早晨,在往學校的路上突然好想看海,從臺北車站買了票就這樣晃呀晃地沿著北迴抵達海的去向。往海的沿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兩旁是高壓電塔一路往山延綿,我站在沙灘上,向著大海拍下拍立得,不禁好奇海的另一頭可以到達何方,內心正轟轟地響,彷彿有「什麼」正在心裡發芽膨脹。
比起健二和夏希拯救了整個世界,這麼小的事情應該不能算是冒險吧。但卻不曉得為什麼,這麼微不足道的,依然讓多年後的我深深記得。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預購】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平常價 $24.00與搖滾樂的初次相遇
究竟是先認識「搖滾樂」這個字彙,還是先聽過音樂作品已不可考,但我始終記得將兩者連在一起的時刻:那是國二的某個假日,跟朋友一起去了高雄新崛江商圈樓上的八重洲展演空間,那天是被找去看各校的社團成發。也是當天才知道,原來平常逛的唱片行樓上,有這麼一個空間,這也是我第一次走進Live House。
說老實話,跟邀請的朋友打完招呼後,我們只在現場短暫停留,就決定移動到其他地方。我們離開的原因,是舞台上高亢激昂的演出,不斷以超越當時體驗過的超高分貝,自喇叭持續播送。大夥面面相覷後決定離去,現在想起來,這個舉動更像是被搖滾樂轟出去,一行人被嚇得落荒而逃。
現場演出帶來的震撼,並沒有讓我停止接觸搖滾樂,後來我開始聽起引進台灣的西洋及日本搖滾樂。出社會後,慢慢聽回以前活躍的地下樂團作品,現在多少有點遺憾錯過了音樂發展的重要時刻:根據作家熊一蘋的分析,西元2000年前後,是彈奏搖滾樂的地下樂團準備融入台灣社會的關鍵時刻。
搖滾樂從未停止跟社會對話。在歷史上的許多時刻,搖滾樂承接了年輕世代對社會的不滿,甚至變成了改變體制的動力。在台灣,搖滾樂從1950年代開始萌芽,翻唱國外音樂,80年代開始有更多創作型樂團,90年代的地下音樂和音樂節的出現,透過伍佰和其他樂團,搖滾樂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顯學。
相較近年嘻哈的熱度,搖滾樂在這幾年相對低調。但搖滾真的落寞了嗎?
趁著台灣的搖滾天王伍佰在6月發行最新專輯《純白的起點》,我們深度專訪伍佰本人對創作的堅持。封面故事邀請楊乃文與獲得本屆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的搖滾樂團JADE淺談搖滾精神;加上四組話題樂團及八個樂手分享音樂中的搖滾和深受啟發的音樂專輯;跟好久不見的滅火器聊樂團越過二十年的心境,以及探索Live House之外的搖滾空間。當然,也梳理了這40年以來的搖滾樂發展脈絡。
文化部主辦的金曲國際音樂節,在今年迎接十週年,為了將台灣流行音樂推向國際市場,每年邀請眾多海外產業人士與活動節目買家來台,美國最大的活動企畫公司Goldenvoice和香港 Clockenflap 音樂節團隊本次也受邀來台,本期邀請兩組團隊為讀者揭開買家的工作內容。自本期開始,VIBES將與KKBOX攜手合作話題單元「潮流新聲」,共同發掘潛力的音樂新人——我們推薦了從唐貓樂團單飛的高真TRU。壞特 ?te、宇宙人也在本期現身。
第四期的到來,對VIBES團隊也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很感謝讀者這半年的支持。作為一個在這時代困難生存的音樂媒體,我們將持續以流行音樂為題,為當代的聲響留下註記。
—— VIBES主編 羅健宏

【預購】聯合文學(8月號/2023/第466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文學个腔調
客家文學入門
林生祥✕高翊峰 來代土地寫歌謠
李喬 文學巨人專訪
25 組客文關鍵詞
40 位必知客系作家
52 本必讀客風書冊
plus﹢
基礎觀念.先備知識.心理測驗
客家文學入門
在台灣文學的行伍中,客籍作家是支既沉默又強大的隊伍,本期定調為「客家文學入門」,從關鍵詞、選書的方式,快速掌握文學輪廓,並搭配李喬大師的專訪、文學綜論、檢定與心測,開拓縱深,熟悉面目;本期封面人物林生祥,他的歌謠創作來自客庄養分,以及離庄與返庄的多重辯證——而這也是客家文學中的重要課題。我們以歌謠為引,進一步探究客家音樂、文學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封面攝影│李廣Ricor.專題審定│賴文英
作者簡介
透過文學與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皇冠 (8月號/2023)(第834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怪談物語
八月,又到了說鬼故事的季節!
炎炎夏日,最適合聽「怪談」消暑!
怪談,是日文中的一個名詞,
泛指日本自古以來的靈異故事。
但駭人聽聞的怪談,並不是只有日本限定喔!
在亞洲各區都流傳著許多離奇的神祕事件,
像是中國聊齋、日本耳袋、東南亞傳說,
或是台灣鬼仔古。
聽完這些脫軌於日常的故事,
所產生恐懼與刺激的感受,
總是令人又愛又怕、欲罷不能!
本期《皇冠》將以「東亞」為界,
聊聊各國當地文化與民俗衍生而成的怪談故事。
從過去的鄉野奇聞到現代的都市傳說,
一睹文學作品與動漫文本中的妖怪魅力!
特別注意!膽小者慎入!
若閱讀過程中有背脊發涼的狀況,實屬正常!
農曆七月,一起清涼一下!
■編者的話
尋找萬物的產地
第三十二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即將展開,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們在競技場上相互較勁,心情也跟著熱血激昂起來。運動賽事之所以總能吸引觀眾,除了敬佩選手們過人的技術,也是認識不同國家民族特徵的機會。舉凡體態、身形與擅長的運動等等,亞洲、歐美各顯奇異,在運動場上一覽無遺!農曆七月即將到來,不論你是否相信,世界上也有一群隱身在各個角落的妖怪們,一樣有其獨特的「民族性」與「身世背景」。本期,我們將介紹有趣的怪談物語,從怪談傳說到動漫文本,聚焦於東亞範疇,並前往神社探勘,一網打盡各地的鄉野與民俗!有怪談的地方就有歷史,讓我們一起尋找怪談與它們的產地。
說到降妖除魔,「道士」的職業則不令人陌生,但你可知道,道士因不同工作性質竟也有分支?!本月開始的連載故事〈十字路口的幽靈〉, 且看鑽研「死道」的「死道士」如何發揮「吸血鬼獵人」的本領,化解一樁不單純的自殺事件。
此刻也正是感受熱浪的好時節,若厭倦千篇一律坐在沙灘看海觀浪,不妨出航感受鹹水的魅力。Faith與她的夥伴們一同〈帆行地中海〉,由克羅埃西亞航行地中海到土耳其,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究竟這群「新航海王」們會面臨了什麼挑戰?拭目以待。
有時四處遨遊,不如造訪一座圖書館。對某些特定的地區而言,「圖書館」的概念是非常彈性的。「視界景深」由長居西班牙的旅人西班牙小婦人帶讀者認識當地有趣的「圖書館巴士」,讓鎮民不出門也能知天下事,並透過多種活動,拉近與居民的距離。
凡事懂得「追本溯源」,你將會發現,所有平凡的事物都有了更積極的意義,生活也將更繽紛多采!八月,就讓《皇冠》帶你大開眼界!
內容簡介
皇冠雜誌創刊於1954年2月22日,經過半世紀的努力,已發展成一個多元化、多媒體的文化集團。雜誌之稱為『雜』誌,內容應該包羅萬象。我們希望『雜』而不亂,『雜』中有序。我們聚焦於生活的素材,但不作資訊的報導,而從中萃取養料;我們要求文字流暢優美,以文學的手法,作最好的傳達。我們希望皇冠不會因時序的失效而被隨手扔棄,而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一再傳閱,可以典藏的『書刊』。皇冠雜誌每期約300頁,含括小說、散文、名家專欄、特別企劃、旅行文學、品味美食等文章、圖片,內容豐富、多元,也更加落實了『文學即生活』的一貫主張,讓文學豐富了生活,也讓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文學氣息。

【預購】美紙 5月號/2023 ISSUE 17 是枝裕和
平常價 $31.00
ISSUE 17 部分內容:
- 是枝裕和 愛觀察的怪物
- 潘迪華 上海淑女的微笑
- CHANEL A Moment A Craft A Dream Aloud
- Dance Reflections by Van Cleef & Arpels 五月舞不停
- TUDOR 紅黑敢為廠房
- CHRISTIE’S乾隆御瓷三珍 風骨與逸氣
- Salone del Mobile 2023 由虛擬走回現實
- Comme des Garcons 未來的黑若男
- Patricia Piccinini 在末日當前心存希望
- 黃進曦 X 周俊輝 城郊光影下的香港色彩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Gilder Center 峽谷之中看標本
- 香港舊物 多日村

【預購】聯合文學(7月號 / 2023)(第465期)
平常價 $21.00和夏天一起註冊
52周天才養成計劃
導師│朱宥勳 楊智傑
前輩│許瞳 林文心 蕭信維 曹馭博 寺尾哲也 張嘉真 宋文郁 詹佳鑫 陳顥仁 鄭琬融 何玟珒 蕭宇翔 羅菩兒 吳浩瑋
歡迎來到超級高中生寫作學校!這個夏天,將開始為期一年、總共五十二周的寫作天才計劃。在這裡,不僅有現役作家剖析當代高中創作趨勢,還有寫作前輩分享自己實際使用的技法與心法,作為在創作路上的參考指南,更能認識一群同為二○○○年後出生的創作新星,一起探討創作的可能。你可以從第一周循序漸進,或選擇任一你有興趣的題目,只要你願意開始寫,就能成為最強寫作者!
封面人物攝影│林昶志
52周寫作天才計畫整理│編輯部
專輯
026 超級高中生寫作學校
028 戰力分析 站在那麼高的起點上──當代高中創作的不完全觀察 朱宥勳
032 選秀名單 天才高中生vs. 現役作家──九位潛力新星實力測試
042 作家養成 詹佳鑫╳羅菩兒╳陳顥仁╳宋文郁╳鄭琬融╳
蕭宇翔╳曹馭博╳寺尾哲也╳林文心╳何玟珒╳
許瞳╳吳浩瑋╳蕭信維╳張嘉真
054 創作對談 最強如何養成?超級高中生(不藏私)寫作會
超級高中生互問互答
寫作啟蒙三本書
固定單元
005 編輯室報告 王聰威
006 巷口文學院 葉儀萱╳洪萬達╳陳禹翔
012 本期開場
019 問哲學/說藝術/寫流行
024 新人新書 張桓溢
074 當月作家 向陽
080 聯文選書
084 城市文學直達 倫敦/哥本哈根/烏迪內/魁北克
088 當代大師 保羅・奧斯特
092 編舟計畫
094 靈魂交換 壞特?te v.s. 周依
098 作品刊登
122 藝文快訊 唐獎
126 下期預告 林生祥與客家文學
130 編輯小隊
內容簡介
《聯合文學》將文學視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強調文學性質主題能與生活風格緊密結合,經由強而有力的深度專輯企劃使讀者將討論文學人、事、物,變成一種文藝品味與潮流。讓讀者發現一位作家讀書、寫作、思考、生活,都是日常中新鮮有趣的事情,希望讀者將參與文學活動視為建立自己生活風格的一種指標。
以生活風格、品味態度作為包裝,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形式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加上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的MOOK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文學層面的探討,而這個文學的探討、延伸、追問,又會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如果用蛋糕來舉例的話,「文學作品」與「作家面貌」是蛋糕本體,而生活風格與品味則是外部的奶油與裝飾,兩者結合使得蛋糕變得更迷人好吃。
《聯合文學》作為一本文學生活風格雜誌,簡單來說,就是一本以作家面貌與文學作品為核心,呈現文學人故事、文化、知識、品味、生活風格的雜誌。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我們的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發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風格。我們是樂於閱讀文學作品、喜歡寫作、好奇作家面貌的文學愛好者,也是願意嘗試、改變、享受不同生活風格的時尚文青。

【預購】VERSE(6月號/2023)(第18期)台三線版
平常價 $28.00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苗栗公館鄰近島嶼西部的一條漫長公路:台三線。這條路接連起許多客家小鎮與聚落,不只有文學大師李喬或鍾肇政,還有各種繁盛的民間文化、生活樣貌,以及不斷被重新創造的客家傳統。
對於一個族群文化,人們經常面對一個兩難: 既要保存那些傳統的、本質的DNA,又要不斷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要創新與改變。但或者, 這是一個不難被克服的矛盾:唯有不斷從傳統中創新,這個文化才可能被傳承、被擴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過去30 年來,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客家認同、傳統與語言被更多地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面, 我們也看到各種翻轉與再定義,成為台灣新文化想像的重要成分。
本期《VERSE》呼應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這是客語「多彩繽紛」的意思,試圖探索客家文學、身分、音樂、語言、飲食等各面向中,各種新的可能如何被建造。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不只是地理範圍最長的藝術季,也是一個透過藝術和設計介入,為地方生活創造新事物的文化實驗。我們有客委會主委、客傳會董事長和藝術策展總策展人的深度報導。此外,作家朱宥勳來到苗栗與李喬老師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談他如何在保守的時代走上現代主義文學路徑。跟《VERSE》合作多次的攝影師登曼波與演員王渝屏則回到故鄉東勢,以藝術創作〈塑膠禮儀〉探討自我身分認同。客家人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鮮果的族群, 厲害的釀酒師和fine dining 主廚如何將柑橘打造成啤酒及桔醬料理,實踐飲食創新?
從30 年前黃連煜的新客家歌曲之後,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景觀最有活力的創作,本期訪問兩位不同風格的年輕創作者,嘻哈歌手Yappy 唱出母語嘻哈,創作歌手黃宇寒翻玩民謠、搖滾、電子流行。主持人陳明珠則與演員吳奕蓉對談母語對文化認同的形塑,不論他們的生命經驗或個人理念都非常動人。
本期封面之一,是《VERSE》特約攝影蔡傑曦的台三線公路影像作品,與知名藝術家Chou Yi 創作的結合,是一條通往想像與現實之間的異托邦之路。(內頁還有傑曦的台三線攝影專題,搭配客籍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另一個封面,更是一位不斷打破想像與現實界線的創作者:華語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從一個偶像歌手開始,她不斷在音樂和演出上打破天花板、追求創新,正如她在訪談中提到,不論是唱歌或者她喜愛的翻糖蛋糕,「每次投入創作, 我就好像失去軀體一樣」。這篇文章可以更讓你了解作為天后之不易。
封面故事之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細細閱讀: 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室如何結合AI 與藝術?香港文化icon 馬家輝如何書寫香港的曖昧?百萬YouTuber 阿滴(都省瑞)、志祺(張志祺)等人成立的「和氣資本」如何協助更多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台灣的阿里山咖啡莊園如何在雲海中培育出世界級咖啡豆?今年50 歲的雲門舞集,其典藏室存放了哪些隨時可以起舞述說的檔案?而在巴黎,le19 工坊如何以最精緻的工藝結合香奈兒的精品時尚?
還有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彡苗空間實驗、從生活中取樣的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和電影《疫起》大放異彩的導演林君陽、你所不知道的彰化員林故事、乳酪品牌「慢慢弄」的起司大夢, YouTuber 沙西米與她的「鱷鄰居」、演員兼作家鄧九雲的書桌,以及時尚KOL 李瑜「不辣不休」的三個風格關鍵字。
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都是《VERSE》每日認真記錄台灣當代文化的關鍵切片。第18 期是《VERSE》第三年的最後一期,請務必好好珍藏。因為從下期(2023 年8 月號)開始,會進行大改版,開本變大、結構微調,但你所喜愛的一切本質都不會改變,只會更強大。歡迎您隨時告訴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欄目。
一個全新消息:在2023 年8 月26、27 日兩天, VERSE 將舉辦三年來最大活動,且是台灣最盛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大會,邀請不同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從文化創造者到商業創新者,從設計美學到影視音產業,從AI 對內容的影響到品牌的創意行銷。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有好看的演出,和全新概念的VERSE Market。7 月初將開始報名。
《VERSE》雜誌將啟動第四年的訂閱,並且有更多新計畫即將展開。走過三年了,因為各位, 我們得以幸運地活著,可以持續地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請讓我們在未來,持續相見於這條漫長的、豐盛的文化之路。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皇冠 (6月號/2023)(第832期)
平常價 $21.00■封面故事
神啊!救救我的幽默感
「人生在世,不過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幽默大師林語堂。
開玩笑是一門藝術!
好的玩笑話,讓人如沐春風、身心愉悅;反之,則是令人困窘,尷尬無比。
如何才能拿捏好玩笑的尺度,「幽默」的展現,絕對是最大的關鍵!
但「幽默感」不是人人都有,除了天生特質,有時也需要靠後天的培養。
即便具備了幽默的條件,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接收到你玩笑的電磁波,
這是由於幽默也需要「共感」!
當生活體驗、情感記憶與社會風情相近時,便容易引起共鳴,形成感染力,
否則只能是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本期《皇冠》,將以多個角度來認識幽默,
從個人特質、文化差異,到自娛娛人笑看日常糗事,
還有有趣的幽默小科普!
努力生活的同時,別忘了,也要記得用力微笑!
■編者的話
言語的力量
有人認為:說什麼樣的話,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雖說性格決定命運,但言語的力量,有時確實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成語有句話叫「自娛娛人」,形容這類人不僅懂得自我取樂,同時也使別人愉快。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說起話來總是妙語如珠,但言談間卻從不傷人,偶爾自嘲自己,抬高他人,讓人不知不覺地想靠近。相反的,也有一些人喜歡打著「玩笑」的名義,對著他人的缺陷大酸特酸,更絲毫未察覺對方的臉面已經大變,以為自己很幽默,其實只是不懂得讀空氣而已。
幽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尺寸拿捏不當,很容易便踩到地雷,究竟要如何成為一個帶有詼諧感又不遭人白眼的人,掌握幽默的訣竅便是關鍵!本月主題,我們討論「幽默」。既然幽默的人容易獲得好人緣,但要如何培養自身的幽默感呢?幽默的形式也不只是講講笑話就好,舉凡喜劇、脫口秀都屬於幽默的範疇;而不同國家也有屬於自身的文化幽默,我們將帶讀者一窺異國幽默的差異。最後,在日常中以幽默化解迎面而來的各種妖魔怪事可說是最上乘的武功,你將會發現,當選擇以幽默迎擊人生,將無往不利!
此外,本月也有兩位和「言語」十分有淵源的作家到訪:文學小說家楊富閔第一次嘗試錄製有聲書《合境平安》,發覺文字與聲音之間的互文關係竟是這樣有趣;心理師海蒂暢談她的第一本療癒長篇小說《時光洗衣舖》,如何從專欄逐步變身為長篇故事,透過精采的聊天訪談,看見背後那些深層的內幕故事!
六月是一年的一半,讓我們把握下半年,以幽默開啟人生的外掛吧!
內容簡介
皇冠雜誌創刊於1954年2月22日,經過半世紀的努力,已發展成一個多元化、多媒體的文化集團。雜誌之稱為『雜』誌,內容應該包羅萬象。我們希望『雜』而不亂,『雜』中有序。我們聚焦於生活的素材,但不作資訊的報導,而從中萃取養料;我們要求文字流暢優美,以文學的手法,作最好的傳達。我們希望皇冠不會因時序的失效而被隨手扔棄,而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一再傳閱,可以典藏的『書刊』。皇冠雜誌每期約300頁,含括小說、散文、名家專欄、特別企劃、旅行文學、品味美食等文章、圖片,內容豐富、多元,也更加落實了『文學即生活』的一貫主張,讓文學豐富了生活,也讓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文學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