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0月
- 10月號
- 10月號/2018
- 10月號/2021
- 10月號/2022
- 11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1月
- 11月號
- 11月號/2018
- 11月號/2019
- 11月號/2020
- 12
- 123
- 126
- 127
- 128
- 129
- 12月
- 12月VERSE(12月號/2023)(第21期)
- 12月號
- 12月號/2021
- 12月號2019年
- 12月號/2020
- 13
- 130
- 131
- 133
- 14
- 15
- 17
- 18
- 19
- 1984
- 1月
- 1月號
- 1月號2018年
- 1月號2021年
- 20
- 2017
- 2022
- 2023
- 2023年6月號
- 2023超新星
- 2024
- 2024年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学奖 小说的时光胶囊
- 2024青年超新星文學獎 小說的時光膠囊
- 2025
- 2025年
- 21
- 229期
- 230期
- 232
- 233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5
- 246
- 248期
- 249
- 24期
- 252
- 258期
- 259
- 28
- 2月
- 2月號
- 2月號/2022
- 2月號/2020
- 2月號/2021
- 33
- 3月號2024
- 3月號/2020
- 3月號/2021
- 434
- 436
- 437
- 443
- 444
- 445
- 447
- 448
- 449
- 45
- 450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
- 458
- 459
- 463
- 464
- 465
- 466
- 468
- 470
- 471
- 4711132389159
- 471113238915901
- 471113238915903
- 471113238915904
- 471113238915907
- 471113238915908
- 471113238915909
- 471137837026305
- 471137837026306
- 471137837081202
- 4712977740136
- 471297774055604
- 4712977740853
- 471297774085302
- 471410268964801
- 471410268964803
- 471410268964804
- 471410268964807
- 471410268964808
- 471410268964812
- 472期刊
- 474期
- 475
- 476
- 477
- 480
- 481
- 483
- 485
- 4月號
- 4月號/2020
- 4月號/2022
- 57
- 5月
- 5月號
- 5月號/2020
- 5月號/2021
- 6
- 63
- 64
- 65
- 69
- 6月號
- 6月號/2022 第440期
- 6月號/2018
- 6月號/202
- 6月號/2021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7月2023
- 7月號
- 7月號2021
- 8
- 81
- 82
- 83
- 834
- 836
- 84
- 85
- 85期
- 86
- 86期
- 87
- 87期
- 88
- 88期
- 89
- 8月
- 8月號
- 8月號/2020
- 8月號/2021
- 90
- 90年代末
- 90期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77101937700107
- 977101937700109
- 9771019912004
- 977101991200401
- 977101991200404
- 9771819917001
- 9771819917018
- 9771819917025
- 9771819917032
- 9771819917049
- 9771819917056
- 9771819917063
- 9771819917070
- 9771819917094
- 9772664322149
- 9772664322200
- 977278990800612
- 98
- 99
- 9m88
- 9月
- 9月號
- 9月號/2019
- 9月號/2020
- Avatar:The Way of Water
- A版
- boy love
- Breakazine 074 邊一個發明了性別
- Breakazine創作小組等
- ChatGPT
- Crown
- C³offee 咖啡誌 4月號/2023 第40期
- INK
- June 2023
- K書
- K書:試刊號?
- Meta
- POST
- R030082246
- R030090820
- SAMPLE樣本
- SEAL
-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
- THE FIRST SLAM DUNK
- Travellution
- UNITAS
- verse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10月號 /2022(第14期)
- VERSE 12月號 /2021(第9期)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陳亞蘭版)
- VERSE 28
- VERSE 2月號 /2022(第10期)
- VERSE 2月號/2025 第28期
- VERSE 4月號 /2022(第11期)
- VERSE 6月號 /2022(第12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 Verse第4期
- verse第一期
- Verse第二期
- verse第四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VERSE(10月號/2023)(第20期)
- Verse(12月號/2020,第3期)(桂綸鎂版)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詹宏志版)
- Verse(4月號/2021,第4期)(告五人版)
- VERSE(4月號/2023)(第17期)
- VERSE(6月号/2024)白日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張西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董陽孜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邱澤版)
- VERSE(6月號/2023)(第18期)
- VERSE(6月號/2024)夜晚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4)白日版(第24期)
- VERSE(8月號/2020,第一期)唐鳳版
- VERSE(8月號/2023)(第19期)吳念真
- vibes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吳青峰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蔡健雅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 VIBES(3月號 /2023)(第2期)
- VIBES(5月號 /2023)(第3期)
- 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 WhyNot
- WOW! SCREEN 12月2022第646 期
- YOASOBI
- 《1624》
- 《字花》100 期
- 《字花》103期「通關者密語」
- 《字花》104期「想像讀書會」
- 《字花》106期「推理香港」
- 《字花》108期“编集日常”
- 《字花》108期「編集日常」
- 《字花》109期“空间观察指南”
- 《字花》109期「空間觀察指南」
- 《字花》NO. 105
- 《字花》NO. 107
- 《字花》NO. 108
- 《字花》NO. 111
- 《字花》NO. 112
- 《字花》第102期
- 《字花》第74期
- 《字花》第75期
- 《字花》第76期
- 《字花》第77期
- 《字花》第78期
- 《字花》第79期
- 《字花》第81期
- 《字花》第82期
- 《字花》第83期
- 《字花》第84期
- 《字花》第85期
- 《字花》第86期
- 《方圓》09期
- 《方圓》09期「Time Folds」
- 《方圓》:05期「睡眠」
- 《方圓》:06期「游離」
- 《方圓》:07期「收拾」
- 《方圓》:08期「重置」
- 《方圓》:10期「1984」
- 《方圓》:11期「正午」
- 《方圓》:12期「劫」
- 《方圓》:13期「敵」
- 《方圓》:14期「元/Meta」
- 《方圓》:15期「後/POST」
- 《方圓》:16期「復/RE」
- 《方圓》:17期「卡夫卡・審判」
- 《方圓》:18期「卡繆・異鄉人」
- 《方圓》:19期「曹雪芹・紅樓夢」
- 《方圓》:20期
- 「一〇〇‧從零到一」
- 【預購】聯合文學(3月號/2021)(第437期)
- 一〇〇
- 一起吃鍋的日子
- 一頁文化
- 不為什麼
- 中友圖書
- 亞升實業\
- 亞洲文化
- 亞洲文化——第45期
- 京恋爱 源氏物语的千年絮言
- 京戀愛 源氏物語的千年絮言
- 人文文學
- 人文社科
- 今夜不說晚安
- 伍佰
- 作家的焦慮同好會
- 作家的焦虑同好会
- 傷心歌單
- 元/Meta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冼文光
- 出神
- 列維
- 創作者的副本修煉
- 創刊號
- 創新
- 劉冠廷版
- 南國的一天
- 南方學院
- 卡夫卡
- 卡繆
- 印刻
- 印刻文学生活
- 印刻文学生活志 (3月号/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10月号/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11月号/2024/第255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2月号/2024)(第246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2月号/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 5月號/2022 (第22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6月號/2022(第22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3月號/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3第233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5第257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0月號/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1月號/2024/第25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2)(第232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4)(第25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4)(第24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3月號/2023)(第23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號/2023)(第23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號/2024)(第24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5月號/2023)(第237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5月號/2024)(第24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6月號/2023)(第23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7月號/2023)(第23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3)(第24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0)(第204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9月號/2022)(第22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巴代特輯(7月號/2022/第227期
- 古早
- 召喚斷裂的現場
- 台三線版
- 台灣
- 台灣美食
- 台灣角川
- 同志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吳青峰
- 告五人
- 周渝民
- 咖啡
- 哲學
- 哲學思想
- 唐鳳版
- 啊!這很小日子耶
- 問卜
- 嗅熱鬧
- 四月
- 夏洛克・福爾摩斯 倫敦殺人觀光
- 夜晚版
- 大人的漫畫
- 大俠胡金銓
- 好想去約會
- 字花
- 字花95
- 字花96
- 字花97
- 字花98
- 字花第101期
- 字花第99期
- 字花編輯部
- 孟小冬
- 客家
- 審判
- 寫真書
- 封面人物:梁綉怡、洛駽
- 封面人物:梁绣怡、洛駽
- 封面标题:初发 Debut
- 封面标题:台南再发现:艺术、酒吧,偶尔还有爵士乐
- 封面标题: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罗》
- 封面標題:初發 Debut
- 封面標題: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封面標題: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羅》
- 封面標題:追憶、整理,與告別
- 小心感电,被捕捉的Lemon气味。
- 小心感電,被捕捉的Lemon氣味。
- 小日子
- 小日子07
- 小日子100
- 小日子101
- 小日子102
- 小日子104
- 小日子105
- 小日子106
- 小日子108
- 小日子109
- 小日子110
- 小日子112
- 小日子113
- 小日子74
- 小日子77
- 小日子91
- 小日子94
- 小日子95
- 小日子96
- 小日子97
- 小日子特輯NO.004:美好滋味,台灣《飲食特輯 》
- 小日子:傷心歌單(12月號/2019)(第92期)
- 小日子:前往仲夏的海洋 捕捉與大海一起生活的日子
- 小日子:南國的一天(8月號/2022)(第118期)
- 小日子:啊!這很小日子耶(12月號/2022)(第120期)
- 小日子:在神祕學裡 我找回自己
- 小日子:在秋日裡 大口吃下島嶼日常
- 小日子:失眠的人
- 小日子:如果有那麼純粹的戀愛 生活裡哪有苦難
- 小日子:寫一封信給(7月號/2021)(第111期)
- 小日子:從廟口開展的生活風景
- 小日子:微醺的風土記錄 臺灣地酒手帖
- 小日子:我們和貓與狗的小日子(1月號/2017)(第57期)
- 小日子:我們喜歡吃早餐
- 小日子:我想一個人去這些地方(一個人特刊)
- 小日子:改變一生的冒險(8月號/2023)(第124期)
- 小日子:新世代職人的工作日常(1月號/2018)(第69期)
- 小日子:極簡生活
- 小日子:歡迎光臨 我的房間
- 小日子:消失在地圖上的祕密店
- 小日子:深夜裡的小酒館
- 小日子:為了一間店 我們去(2月號/2022)(第115期)
- 小日子:為自己讀詩
- 小日子:無論如何 都要愛下去
- 小日子:現代漢方生活指南
- 小日子:理想的週末
- 小日子:生命裡果然還是 要有咖啡店
- 小日子:留住時間的古器物
- 小日子: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4月號/2024)(第128期)
- 小日子:纸本杂志存在的理由
- 小日子:背起理想和孤獨 一人工作的生存之道
- 小日子:致孤獨者
- 小日子:臺北女生(4月號/2022)(第116期)
- 小日子:與山海共存 把生活過成自然的樣子
- 小日子:謝謝泡麵
- 小日子:讓心鬆弛的咖啡館(6月號/2023)(第123期)
- 小日子:這樣懶散是我的一種浪漫
- 小日子:香港藝文漫步(2月號/2025)(第133期)
- 小日子:點♡時刻(6月號/2022)(第117期)
- 小說
- 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
- 巴代
- 幽默感
- 張席菻
- 張惠妹
- 張愛玲
- 張西
- 張鐵志
- 彼得•漢德克
- 後/POST
- 復
- 復/RE
- 心理勵志
- 思想實驗室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感
- 怪談
- 恐懼
-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
- 愛文
- 憂鬱
- 我參加了一場不存在的葬禮
- 托爾金、魔戒,以及奇幻文學
- 推理香港
- 搖滾
- 收拾
- 整理然後重新出發
- 文化
- 文学杂志
- 文学,就是我的武器
- 文學
- 文學中的命理與神秘
- 文學營
- 文學雜誌
- 文學,就是我的武器
- 文訊
- 文訊(1月號/2024)(第459期)
- 文訊(4月號/2023)(第450期)
- 文訊(9月號/2023)(第455期)
- 新加坡
- 新加坡雜誌
- 新寶島曼波
- 新文潮
- 新文潮文學社
- 斷捨離
- 方圓
- 方圓第1期
- 方圓第2期
- 方圓第3期
- 方圓第4期
- 方圓第5期
- 方圓第6期
- 方圓第7期
- 方圓第8期
- 方圓:01期「出神」
- 方圓:02期「恐懼」
- 方圓:03期「憂鬱」
- 方圓:04期「隔離」
- 旅讀中國 5月號/2020 第99期
- 旅遊
- 旅遊指南
- 日子:好想去約會(12月號/2021)(第114期)
- 日本
- 日本小說之女
- 时间的形状
- 春田花花
- 春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
- 是枝裕和
- 時間的形狀
- 暢遊行
- 暢遊行 Travellution
- 暮色詩心版
- 書
- 書展
- 曹雪芹
- 最後一期
- 朱和之
- 李卓風
- 村上春树A to Z
- 村上春樹A to Z
- 林予晞
- 林予晞版
- 林依晨
- 林徽因
- 桂綸鎂
- 梁朝偉
- 梁朝偉A版
- 楊富閔
- 楊牧
- 歷史
- 民國女子
- 民國女子畫報
- 水煮魚文化
- 永續海洋版
- 海外
- 游離
- 潘迪華
- 澤宇文化
- 灌籃高手
- 為了一間店 我們去
- 爛人絮語
- 爱上花莲的20个理由
- 牛油小生
- 王定國
- 理想的週末
- 瑪莎
- 環友文化
- 甄拔濤
- 生活
- 男性寫真書
- 異鄉人
- 當代思潮
- 當代解讀
- 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瘂弦
- 白光歌夢版
- 皇冠
- 皇冠 9月
- 皇冠 9月號
- 皇冠 第799期
- 皇冠 (10月號/2023)(第836期)
- 皇冠 (5月號/2023)(第831期)
- 皇冠 (6月號/2023)(第832期)
- 皇冠 (8月號/2023)(第834期)
- 皇冠 (9月號/2020)(第799期)
- 皇冠7月號2022
- 皇冠第821期
- 皇冠第831期
- 皇冠雜誌
- 盧巧音
- 盧廣仲版
- 睡眠
- 石馨文化
- 禮物盒版
- 秋刀魚
- 秋刀魚(9月號/2021)(第33期)
- 穆星
- 第100期
- 第102期
- 第103期
- 第104期
- 第105期
- 第106期
- 第107期
- 第108期
- 第109期
- 第10期
- 第110期
- 第112期
- 第113期
- 第119期
- 第11期
- 第120期
- 第121期
- 第122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1期
- 第204期
- 第242期
- 第243
- 第244期
- 第247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31期
- 第433期
- 第434期
- 第436期
- 第437期
- 第443期
- 第469期
- 第473期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8期
- 第79期
- 第7期
- 第80期
- 第823期
- 第832期
- 第83期
- 第84期
- 第89期
- 第91期
- 第92期
- 第93期
- 第94期
- 第95期
- 第96期
- 第97期
- 第一期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九期
-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二期
- 第二期
- 第五期
- 第八期
- 第六期
- 第四期
- 簡文彬
- 簡體
- 米津玄师
- 米津玄師
- 米蘭·昆德拉
- 紅樓夢
- 紅眼
- 經典
- 編輯
- 繁体
- 繁體
- 美好滋味
- 美紙
- 美紙 12月號/2021 ISSUE 8 張愛玲
- 美紙 5月號/2023 ISSUE 17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联合文学(10月号/2022/第456)
- 联合文学(10月号/2024/第480期)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2/第457期)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4/第481期)
- 联合文学(2月号/2025/第484期)
- 联合文学(3月号/2025/第485期)
- 联合文学(7月号/2024/第477期)
- 联经出版公司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1月號 2023 第459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5第483期
- 聯合文學3月號第461期
- 聯合文學7月號2022第453期
- 聯合文學9月號
- 聯合文學第431期
- 聯合文學第433期
- 聯合文學第434期
- 聯合文學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1)(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2/第456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3/第468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4/第480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1)(第445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2/第457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3/第469期)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4/第481期)
- 聯合文學(12月號/2022/第458期)
- 聯合文學(12月號/2023/第470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4 第471期)
- 聯合文學(1月號/2022)(第447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1,第436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2/第448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4/第472期)
- 聯合文學(2月號/2025/第484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2/第449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4/第473期)
- 聯合文學(3月號/2025/第485期)
- 聯合文學(4月號 / 2023)(第462期—超級美食文學)
- 聯合文學(4月號/2022/第450期)
- 聯合文學(4月號/2024/第474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2)(第451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3/第463期)
- 聯合文學(5月號/2024/第475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2/第452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3/第464期)
- 聯合文學(6月號/2024/第476期)
- 聯合文學(7月號 / 2023)(第465期)
- 聯合文學(7月號/2024/第477期)
- 聯合文學(8月號/2022/第454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0)(第431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1)(第443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公司
- 聲韻詩刊
- 胡金銓
- 臺北女生
- 英語
- 莫子儀
- 華文
- 董陽孜
- 蔡健雅
- 蔡康永
- 蔣勳
- 蕉風
- 蕉風——491期
- 蕭紅
- 藍男色 NO.20 《 TO DISCOVER》超人氣男模/赤裸穆星實體寫真書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藝術雜誌
- 蘇青
- 虹影
- 袁兆昌
- 視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角色版
- 詩
- 詩人的女兒
- 詹宏志
- 詹宏志版
- 誠品獨家封面
- 讓心鬆弛的咖啡館
- 賀淑芳
- 超級高中生寫作學校
- 跑步
- 进击的巨人
- 連明偉
- 進擊的巨人
- 那天,下着微雨
- 那天,下著微雨
- 那天,他们没有回家
- 那天,他們沒有回家
- 邱妙津
- 邱澤
- 鄭宗龍版
- 鄭宜農
- 鄭秀文
- 鄭秀文A版
- 鄭秀文B版
- 鄭蘋如
- 鄭麗君
- 重置
- 鍾文音
- 阿凡達:水之道
- 阿爆
- 陈义芝
- 陳亞蘭
- 陳義芝
- 陸小曼
- 隔離
- 雙月刊
- 雙語
- 雜誌
- 零雨
- 電影
- 電影雜誌
- 韓國文學熱愛者的記憶法
- 飲食特輯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外譯實況
- 香港文學館
- 香港法庭電影
- 馬來西亞
- 馬華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 鹿苹
- 鹿苹的小說
- 黃宣
- 黃秋生
- 黑潮文化
- 黑眼睛文化
- 點♡時刻
- 8月號

【預購】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蔣勳版)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在這座植物盛放的島嶼 迎向文化混種的年代
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盧廣仲版)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
「Verse」這個字的意思在一首歌中指的是「主歌」,包括開場鋪陳與不同段落,相對的是每首歌曲的高潮「chorus」,「副歌」或者「合唱」。
在《VERSE》雜誌邁入第二年的第一期,我們聚焦於「時代的合唱」,亦即歌詞學、時代記憶與流行音樂的轉變。首先,編輯部從過去40年來選出十首歌曲、十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這些歌曾經勾連著我們的集體情緒,他們或鮮明或幽微地訴說著不同時代刻痕上人們的亢奮與焦慮,或者試圖以發聲去推動新的價值。我們邀請到十位重量級的寫作者,包括傑出的作家、音樂人和文化人,詮釋這些歌的意義。這十首主歌之外,另有11位名家寫11首「Hidden Tracks/隱藏歌單」—這些歌未必人盡皆知,但是正是這些不同的獨唱、低吟甚至隱微之音,才讓台灣的流行歌曲世界如此豐盛。
其次,我們探討作詞這門技藝在流行音樂中的變化。除了深度訪談最有代表性的幾位詞人:李焯雄、葛大為、藍小邪、艾怡良,也分別探討了不同語種的寫作:三代台語創作者武雄、謝銘祐、拍謝少年,兩位當代最有代表性的原住民創作者舒米恩和桑布伊,客語創作者歌手米莎寫下極為迷人的文字分享寫作心得。嘻哈歌詞是如何寫出來的?金曲歌王Leo王告訴你。HUSH、蕭賀碩、陳修澤三位創作者則分享一首歌是如何完成。最後是香港重要詞人/作家/學者周耀輝分享他在大學開設歌詞寫作班的心得:大世界很壞,但至少我們還有歌。
兩位封面人物正好是兩種詞人:一位是華語世界的「詞神」林夕。在這個將近萬字的長訪談中,他從少年的文學養成,談到歌詞的療癒與煽動力,甚至是他最近和KKBOX的作詞AI系統—所以未來人人都可成林夕?對看透一切風景的林夕來說,答案當然沒那麼簡單。
另一位封面人物盧廣仲則代表了音樂產業從過去的專業詞人,到現在「唱作人」 為王。從第一張專輯開始,盧廣仲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深植人心。在今年即將發行的新專輯,他要宣告一個「大人中」的盧廣仲。在本刊報導,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他。(VERSE網站還有作家朱宥勳談歌詞與文學的差別,以及作家黃崇凱和拍謝少年的對談。)
本期Creative Business非常精彩。品牌故事是永豐餘生技如何從米其林的山海樓到有機食材的Green & Safe擴大他們的餐飲版圖,茶籽堂如何實踐地方創生的精神讓宜蘭朝陽社區的朝陽重現。VERSE甚至跨入體育的新領域,深度報導新的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背後的故事與可能前景。(我這個體育門外漢看完都想看職籃了!)
Arts & Culture本期非常「雜誌」。50年前《漢聲》雜誌前身《ECHO》創刊,同年《雄獅美術》創刊,他們不僅反映了70年代的時代精神,更是文化雜誌的前行者典範。這不僅是考掘一頁重要的文化史,更是一個深刻的反省:我們真的較50年前的前輩走得更深、編輯技藝更進步嗎?每期固定的「Magazine World」這期是訪問中國最著名的雜誌人令狐磊,深度分享中國這些年來文化雜誌的變化。
在Ideal Life,我們探討台東池上是如何成為一個烏托邦般的黃金小鎮?走入花藝美學大師凌宗湧位於山中與自然共生的實驗花園,報導新台茶的代表品牌京盛宇如何在疫情衝擊下重新帶給大家獨特的茶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VERSE與京盛宇聯手推出獨一無二的「雜誌茶盒」,這會是最美最可口的體驗。
新的一年也開始了新的專欄:包括Tizzy Bac靈魂人物陳惠婷寫音樂、超人氣作家/學者湯舒雯寫文學與政治、金融新創代表人物劉奕成寫新商業、建築學者龔書章每期訪問不同建築師的會客室,以及詩人馬翊航固定邀請一篇詩作,作為閱讀雜誌的完美終章—因為這本雜誌叫「VERSE」。
本期雜誌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期製作,採訪工作非常艱難。封面故事都是視訊訪談、人物插畫和大量邀稿,但每一幅畫、每一篇文稿都精彩不已。我們也特別企劃居家料理的攝影故事,創造味蕾的幸福。
這是VERSE第二年的開始。辦一個文化媒體、創造新的語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社會力量的共同支撐,這個文化平台才能更自主而勇敢地走入大地的根部與浪潮的深處。不論各位是訂閱、零購,或者分享給朋友關於VERSE的訊息,我們都由衷感謝。
讓我們一起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共創我們土地上的文化。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
「Verse」這個字的意思在一首歌中指的是「主歌」,包括開場鋪陳與不同段落,相對的是每首歌曲的高潮「chorus」,「副歌」或者「合唱」。
在《VERSE》雜誌邁入第二年的第一期,我們聚焦於「時代的合唱」,亦即歌詞學、時代記憶與流行音樂的轉變。首先,編輯部從過去40年來選出十首歌曲、十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這些歌曾經勾連著我們的集體情緒,他們或鮮明或幽微地訴說著不同時代刻痕上人們的亢奮與焦慮,或者試圖以發聲去推動新的價值。我們邀請到十位重量級的寫作者,包括傑出的作家、音樂人和文化人,詮釋這些歌的意義。這十首主歌之外,另有11位名家寫11首「Hidden Tracks/隱藏歌單」—這些歌未必人盡皆知,但是正是這些不同的獨唱、低吟甚至隱微之音,才讓台灣的流行歌曲世界如此豐盛。
其次,我們探討作詞這門技藝在流行音樂中的變化。除了深度訪談最有代表性的幾位詞人:李焯雄、葛大為、藍小邪、艾怡良,也分別探討了不同語種的寫作:三代台語創作者武雄、謝銘祐、拍謝少年,兩位當代最有代表性的原住民創作者舒米恩和桑布伊,客語創作者歌手米莎寫下極為迷人的文字分享寫作心得。嘻哈歌詞是如何寫出來的?金曲歌王Leo王告訴你。HUSH、蕭賀碩、陳修澤三位創作者則分享一首歌是如何完成。最後是香港重要詞人/作家/學者周耀輝分享他在大學開設歌詞寫作班的心得:大世界很壞,但至少我們還有歌。
兩位封面人物正好是兩種詞人:一位是華語世界的「詞神」林夕。在這個將近萬字的長訪談中,他從少年的文學養成,談到歌詞的療癒與煽動力,甚至是他最近和KKBOX的作詞AI系統—所以未來人人都可成林夕?對看透一切風景的林夕來說,答案當然沒那麼簡單。
另一位封面人物盧廣仲則代表了音樂產業從過去的專業詞人,到現在「唱作人」 為王。從第一張專輯開始,盧廣仲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深植人心。在今年即將發行的新專輯,他要宣告一個「大人中」的盧廣仲。在本刊報導,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他。(VERSE網站還有作家朱宥勳談歌詞與文學的差別,以及作家黃崇凱和拍謝少年的對談。)
本期Creative Business非常精彩。品牌故事是永豐餘生技如何從米其林的山海樓到有機食材的Green & Safe擴大他們的餐飲版圖,茶籽堂如何實踐地方創生的精神讓宜蘭朝陽社區的朝陽重現。VERSE甚至跨入體育的新領域,深度報導新的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背後的故事與可能前景。(我這個體育門外漢看完都想看職籃了!)
Arts & Culture本期非常「雜誌」。50年前《漢聲》雜誌前身《ECHO》創刊,同年《雄獅美術》創刊,他們不僅反映了70年代的時代精神,更是文化雜誌的前行者典範。這不僅是考掘一頁重要的文化史,更是一個深刻的反省:我們真的較50年前的前輩走得更深、編輯技藝更進步嗎?每期固定的「Magazine World」這期是訪問中國最著名的雜誌人令狐磊,深度分享中國這些年來文化雜誌的變化。
在Ideal Life,我們探討台東池上是如何成為一個烏托邦般的黃金小鎮?走入花藝美學大師凌宗湧位於山中與自然共生的實驗花園,報導新台茶的代表品牌京盛宇如何在疫情衝擊下重新帶給大家獨特的茶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VERSE與京盛宇聯手推出獨一無二的「雜誌茶盒」,這會是最美最可口的體驗。
新的一年也開始了新的專欄:包括Tizzy Bac靈魂人物陳惠婷寫音樂、超人氣作家/學者湯舒雯寫文學與政治、金融新創代表人物劉奕成寫新商業、建築學者龔書章每期訪問不同建築師的會客室,以及詩人馬翊航固定邀請一篇詩作,作為閱讀雜誌的完美終章—因為這本雜誌叫「VERSE」。
本期雜誌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期製作,採訪工作非常艱難。封面故事都是視訊訪談、人物插畫和大量邀稿,但每一幅畫、每一篇文稿都精彩不已。我們也特別企劃居家料理的攝影故事,創造味蕾的幸福。
這是VERSE第二年的開始。辦一個文化媒體、創造新的語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社會力量的共同支撐,這個文化平台才能更自主而勇敢地走入大地的根部與浪潮的深處。不論各位是訂閱、零購,或者分享給朋友關於VERSE的訊息,我們都由衷感謝。
讓我們一起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共創我們土地上的文化。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在這座植物盛放的島嶼 迎向文化混種的年代
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