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5種兩性關係
- 9786263106215
- 9786263431065
- 9786267031780
- 9789570866926
- cultur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Edward W. Said
- George Orwell
- interview
- John Berger
- Jérôme Garcin
- Lyu Wen Cui
- Michael J. Sandel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Philipp Ther
- politics
- power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land Barthes
- Teo You Yenn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s of Seeing
- Zygmunt Bauman
- 一往而深
- 上野千鶴子
- 不平等的样貌
-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中國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乔治·欧威尔
- 五南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但唐謨
- 作家傳記
- 傑洛姆‧嘉赫桑
- 全譯版
- 兩岸研究
- 兩性關係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初文
- 初文出版社
- 創世紀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南山夜語
-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
- 卡繆
- 印刻
- 历史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文學
- 另起爐灶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灣
- 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
- 同志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吳莉君
- 呂文翠
- 哆啦A夢
- 哆啦A夢論
- 哆啦A梦论
- 喬治·歐威爾
- 單德興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報廢物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大河的雄辯
- 大虛構時代
- 大陸
- 姿與言
- 婚戀私語
- 季風帶
- 學術
- 安德列·艾席蒙
- 寫作
- 寫作指導
- 寶瓶文化
- 小叮噹
- 小說
- 廖伟棠
- 廖偉棠
- 廢棄社會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张优远
- 張優遠
- 張弘瑜
- 張愛玲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默
- 彭俊人
- 彭明輝
-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考
- 情不知所起
- 我为何写作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偏愛讀詩的荒謬
-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 我為何寫作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散文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新加坡
- 新神話學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杉田俊介
- 李氣虹
- 杨照
- 林詠心
- 楊士堤
- 楊照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正本清源說紅樓
- 水煮魚文化
- 江灝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洛夫
- 海外
- 游靜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王榮輝
- 現代化
- 現代文學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瑞蒙·卡佛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白先勇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 知識分子論
- 社會科學
- 神話學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樓夢
- 經典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繁體
- 續集
- 羅蘭巴特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联经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艾德華·薩依德
- 英國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菲利浦·泰爾
- 蔡惠伃
- 蔡益懷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藝林探微
- 蘇東坡
- 衣若芬
- 觀看的方式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評論
- 評論集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談寫作
- 論文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
- 譯者:方祖芳
- 谷蕾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遊目騁懷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邁可·桑德爾
- 郝譽翔
- 鄭毓瑜
- 里仁書局
- 鐘怡雯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黎
- 雲影天光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館
- 駱以軍
- 麥田出版
- 齊格蒙·包曼

【預購】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平常價 $22.00
最恐怖的東西,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為何要花錢被嚇,自找罪受?」如果你問。
「想要戰勝恐懼,你必須成為恐懼本身。」
忍者大師(連恩.尼遜飾)會這樣答。
恐懼能有多深,陰影能有多沉?為了尋求答案,影評人但唐謨化身恐怖電影神農氏,人驚己驚,忍受心頭七上八下之苦,終於完成人生第一本恐怖電影研究專書。《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是絕佳的「恐怖電影選片指南」,更是一本能量充沛的「人生指南」。
在這本字字珠璣,令人智性成長的書中,你將不會得到:
1.鎮退(躲在電視、黑色垃圾袋,或是爬在人肩膀上的)女鬼的符咒。
2.逃脫(比任何一家KTV隔音設備都要好的)奪魂密室的鑰匙。
3.跑贏(在你背後用走的都比你用跑的還快的)殺人魔的速度。
相反的,你將一面驚呼「這什麼鬼」,一面學到:
1.倖存是最好的復仇──弱勢者求生指南。
2.污染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如何與危險的蔬菜、核能、動物、網路相處。
3.讓好人不用提早下場領便當的小撇步──吃人夠夠、土地正義、拒絕歧視……
「生命中所有的不安全感全部加起來,那絕對不是自以為堅強的你可以負擔的。還好我們還有恐怖電影。恐怖片中那些可怕的、變形的、令人髮指的怪東西,都是在投射你心底的恐懼,就像一面鏡子,你看恐怖片,你被嚇到了,但是在深邃的心底,你所看到的,也是你自己的恐懼。」∕但唐謨現在就打開書本,按圖索驥,重新定位恐懼所在!(不准遮住眼睛!讓恐怖電影洗去我們的恐懼!)
本書特點
羞:影評人但唐謨的第一本電影書!
酷:直探恐怖電影中的象徵含意與隱藏訊息!
放:可文藝、可搞笑、可批判。一本好看,好玩,好猛的書!
作者簡介
但唐謨
台北出生,念過三次台大,拿到戲劇碩士。喜歡小狗,喜歡洛杉磯的墨西哥社區,喜歡做菜給朋友們吃。當過唱片公司企劃、端過咖啡、幹過金馬獎評審,翻譯過《猜火車》。現任《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以及OKAPI網站專欄作者。
喜歡看電影,看恐怖片。曾經在LA和NYC廝混,考察七零年代午夜戲院的遺址;最愛逛沒落的錄影帶出租店。熱愛研究死亡與人性暗影,但卻怕黑。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是我的第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