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我討厭我自己◎潘柏霖

【絕版】我討厭我自己◎潘柏霖

Regular price $28.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認清自己是誰,是一生的命題
  讀者心中夢幻逸品《1993》作者潘柏霖的最新詩集

  「我羨慕那些人/心中有座金石打造的羅盤/永遠指向某座風景/但我人被困在太晚的時區/每一次的抵達/風景都成為灰燼」——〈下輩子也許才能做到的事〉

  二〇一五年底新生代詩人潘柏霖自費出版了個人第一本詩集《1993》,獨立書店上架一週旋即賣完,詢問度至今仍居高不下,新作品《我討厭我自己》延續上一本的結構,收錄五十一首詩作,以他一貫直白易懂的用字遣詞,從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情感出發,如同心圓般層層圍繞,不斷回頭對自我進行探究、對世界提出質問。

  「如果我們真的不合時宜/更不可能同日而語/我們還有好幾個星球沒有抵達/總會有個星球是屬於我們的/所以真的沒有關係」——〈愛不愛你和你愛不愛我本來就沒有關係。才怪〉

  「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能走多遠的/希望你遇到一個人/在你走到看不見的那裡之前告訴你/你是可能快樂的/你是可以悲傷的」——〈地圖上沒有標示的國度〉

名人推薦

  唐捐  徐珮芬 林季鋼
  感動推薦

  ◎ 詩人 唐捐
  「潘柏霖善於登臨生命的隘口,以意象,以絮語,與世界展開無休止的愛恨糾葛。他的詩裡常有一個不斷訴說著的『我』,還有一個不斷被凝視的『自己』或『你』,果敢任性,層層逼進。文字像噴泉在原地湧動,明明騷動不寧,卻又犀利清澈。詩人厲害的地方在於總是能負面情境(討厭,毀滅,疼痛)之中,發現生命的內核,找到激動人心的力量。他的聯想力常與音樂性相配合,忽而摺疊,忽而展開……。因為徘徊,所以多情。」

  ◎ 詩人 徐珮芬
  「讀潘柏霖的詩絕非為了痊癒,而是受更大的傷。詩(人)從沒有打算要用文字告訴你關於生命的真相:『戀人的承諾和謊話、有人愛你但你仍然孤寂的原因、為何習慣想像被世界遺棄。』他只是想提醒你:『永遠別忘了討厭自己。』」

  ◎ 詩人 林季鋼
  「In Lak'ech,我是你是我。潘柏霖總是經過詩來向你走去,然而抵達從來不是目的,一路上日常瑣碎刻意押韻的譬喻,最後還是剩下我和我自己。」
 
作者簡介

潘柏霖


  寫小說寫詩,喜歡小王子和小熊維尼,曾自費出版詩集《1993》。
 
  認為寫詩這一回事,有時候是這樣的:所有的詩,都不是寫給你的,你讀了,你以為就是寫給你的。但其實不是,沒有人在乎你。而有時候寫詩也會是這樣的:所有的詩,都是寫給你的,你讀了,你以為是寫給別人的。但其實不是,我只願意在乎你。
後記

  我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了一張幻想地圖,其中一個城市,只要有一個居民心有遲疑,城市的時間就會忽然靜止,咖啡杯會就這樣停在即將碎裂的前一秒、牛奶打翻、番茄醬擠出幾乎就要噴到純白衛生衣上、蛋殼撥開蛋白液體下墜而還未抵達平底鍋。如果住在這樣的城市,或許我就不再會有那麼多遲疑猶豫,害怕放棄任何一個可能性,舉足不前拖延症爆發,最後便因為要保有全部的可能性而變成一無所有。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1993》約是一年前,《我討厭我自己》是第二本詩集,詩集中的詩多是近一年所寫,若再給我多一些時間,恐怕詩集名稱、內容又要大幅度置換、更改。莫怪我是一個想要下樓買牛奶,很可能回家時卻抱著外帶火鍋的人。

  這本詩集共收錄了五十一首詩,延續《1993》的數目,我對於穩定的形式有某種程度的著迷,一件恰到好處的合身衣服、待辦事項、餵食動物和規律的出門活動時間,這些都讓我感到安全。重複的先決條件是穩定,而穩定可以讓人產生安全的幻覺,就像是一棟房子,但另一方面仍舊需要不斷更新才不會厭煩,更新的事物就像是冰箱裡頭的飲品和生鮮蔬果,以及來屋裡作客的人。

  「地圖」是我這些年不斷思考的一件事情,地理學、製圖集等,我愈來愈因為「繪出世界樣貌」這個概念而目眩神迷,轉念一想,文字的創作也是一種地圖風景,我就像是在Google map上的小游標,不斷向前或向左向右走,找出自己世界的樣貌。這個樣貌或許不是你所喜歡的,對你而言也不寫實,也或許與你相仿,但那都與我無關,因為這是我自己的,是與我有關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或者說,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琳瑯滿目的作品和電視節目傳遞某一種世界觀,每一種觀念或多或少都會和自己相違背或密合,成長過程中意志既堅又不堅如我便很容易搖晃如同被倒在盤子上的布丁卻又無法因此改變組成元素化身為另一種物品。生活充斥著自我詮釋、自我解釋,以及被迫自我解釋與可能被所有人誤解,所以認清自己是誰,是一生的命題,所以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很容易討厭自己的,但要記住,那真的沒有關係。

  以此為記。

──潘柏霖 2016.08.10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