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3534094
- 9786267085165
- 9786267441138
- 9786267441367
- 9789579001854
- 9789865401238
- Connor Beaton
- End Self-Sabotage
- Jamyong Singye
- Kyle Idleman
- Men’s Work: A Practical Guide to Face Your Darkness
- Not a Fan: Becoming a Completely Committed Follower of Jesus
- The Sacred Thangka That Speaks to You
- Thomas Hertog
- and Find Freedom
- 为自己选对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绘画大师带路,让你选对唐卡,创造自己的心灵圣境
- 亞然
- 佛教
- 其他
- 凱爾·艾德曼
- 勵志
- 古老創造
- 古馬雅曆法大解密:活出你的靈魂印記,取用宇宙能量頻率
- 古马雅历法大解密:活出你的灵魂印记,取用宇宙能量频率
- 台灣
- 吳妍儀
- 哲學
- 圖解心經
- 圖解無上瑜伽
- 圖解無上瑜伽:金剛乘最高密法.脫離輪迴的關鍵途徑
- 圖解金剛經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实文化出版
- 康諾·畢頓
- 康诺·毕顿橡
- 張宏實
- 心理勵志
- 心經
- 心靈成長
- 性別
- 成長
- 我不是耶稣的粉丝(二版):你是在崇拜偶像,还是在追寻信仰?
- 我不是耶穌的粉絲(二版):你是在崇拜偶像,還是在追尋信仰?
- 散文
- 新時代
- 時報出版
- 書
- 橡实文化
- 橡實文化
- 橡實文化出版
- 歷史
- 海外
- 為自己選對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繪畫大師帶路,讓你選對唐卡,創造自己的心靈聖境
- 王慧芳
- 生活
- 男人的四個原型
- 男性內在療癒:24個自我整合練習,卸下盔甲,成為真正自信又情緒成熟的人
- 男性内在疗愈:24个自我整合练习,卸下盔甲,成为真正自信又情绪成熟的人
- 療愈
- 社會科學
- 米格尔
- 米格爾
- 繁體
- 羅伯特・摩爾
- 翻譯
- 華文
- 蒋咏·辛杰
- 蔣詠·辛傑
- 藏傳佛教
- 藝術
- 誦經與量子力學:從藥師經儀軌了解意識能量轉化的奧祕
- 譯者童貴珊
- 譯者:謝明憲
- 赖隆彦)
- 道格拉斯・吉列特
- 重回舊地
- 金剛經
- 香港
- (譯者:林瑞冠,賴隆彥)
- (译者:林瑞冠

【預購】古馬雅曆法大解密:活出你的靈魂印記,取用宇宙能量頻率◎米格爾, 王慧芳
Regular price $32.00★認識此生的靈性使命,及需體驗的人生課題
★十九個古馬雅月+二十個古馬雅日,圖騰意義解析
★重新連結古馬雅手抄本的圖騰頻率
★可融入個人冥想,取用每一天宇宙能量做靜心
馬雅大師們從遠古時代至今持續不斷給予人類指引,藉著他們所傳下來的馬雅曆法,我們能夠提升自己的振動頻率。馬雅人留給後世的不凡遺產,包含手抄本、神廟和金字塔等等,使我們能將神聖的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
根據馬雅人的傳統說法,最初的祖先是四位蛇人從昴宿星降到地球,他們各自代表東方的火元素、西方的風元素、北方的土元素、南方的水元素。四大元素的結合因而開啟了地球上的一切萬物。四位蛇人祖先藉此來顯化其對地球人的愛,他們同時帶著二十股能量下而來,並以二十個不同的圖騰代表。每一股能量有如神的恩典和生命的種子。
古馬雅曆法就是源自此二十股能量,馬雅光之大師穿越時空教導馬雅人如何透過「計算每一天」來測量時間。古馬雅曆法的每一天都有特定的能量,提供我們靜心冥想和接收訊息,並可用來解答一切發生的事,因何而起、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何時做等等。本書如同一扇認識馬雅的窗戶,你不僅看見也會學習到古馬雅傳遞的訊息。
【古馬雅命盤解讀步驟】
馬雅人認為當造物主把一個人的靈和此生的藍圖組成DNA,然後吹一口送入了母親的子宮,此刻就是受孕的時刻。這時刻對馬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和你此生的靈性道路有密切的關係。
1.首先寫下西曆生日
2.從西曆生日往回推九個月為受孕日
3.從拉頁的「西曆/馬雅曆對照表」中,找到生日和受孕日的馬雅曆日期
4.畫下出生和受孕的月分與日的圖騰
5.受孕日圖騰:你的靈性天賦,與此生的靈性使命有關
6.出生日圖騰:你此生在地球上的體驗,生命過程所需學習的課題
7.神聖數字:包含了「生命數」與「流年數」,透露宇宙傳遞給你的訊息
【七脈輪馬雅咒音靜心】
觀想連結每個脈輪的圖騰,同時唱誦對應的咒音,圖騰的頻率和咒音的頻率即可激活和提升脈輪能量。
1.海底輪:
圖騰——坎(KAN)
咒音——KAN[音同:坎],或 KUKUULKAAN[音同:庫庫坎]
2.臍輪:
圖騰——伊旭(IX’)
咒音——IX’[音同:伊旭]
3.太陽神經叢輪:
圖騰——姆路克(MULUK)
咒音——UH[音同:烏]
4.心輪:
圖騰——阿浩(AHAU)
咒音——AHAU[音同:阿浩]
5.喉輪:
圖騰——埃茲納(EDZNAH)
咒音——EDZNAH[音同:埃茲納]
6.眉心輪:
圖騰——妹恩(MEN)
咒音——MEN[音同:妹恩]
7.頂輪:
圖騰——克伊伯(KIB’)
咒音——KIB’[音同:克伊伯]
米格爾(Miguel Angel Vergara)
馬雅祭司,馬雅文化傳承的首席專家,跟隨馬雅長老學習馬雅知識逾十七年,近年來,致力將古老的馬雅智慧傳播至西方國家,通過科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方面,與大眾分享古老的神聖馬雅知識。
曾任大學講師及奇琴伊查(Chichen Itza)遺址總監四年——墨西哥最負盛名的「羽蛇神廟金字塔」就位於此,並曾出版數本有關馬雅宇宙觀和天文學的書籍,在墨西哥、瓜地馬拉、洪都拉斯、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地,舉辦多場馬雅工作坊和帶領馬雅聖地之旅。
米格爾充滿智慧、熱誠、博學並且謙遜真誠,讓人如沐春風,是真正生活在靈性法則中的智者。他所帶領的儀式創造出獨特的場域,使參與者在過程中立即轉化蛻變,進而找到自己的靈性道路。目前居住於墨西哥尤加敦半島。
王慧芳(Rita Wang)
文藻外語學院、淡江大學畢業,每年不定期帶團至馬雅和世界各地聖地之旅。目前致力推廣:馬雅心法、手印療法、花香療法、音頻療法、靈擺療法等,曾為《圖解手印療法》審譯者,並著有《2012馬雅每日能量預言書》,譯有《靈擺療法》等書。
臉書粉絲團:「四方天地」及「馬雅心能量」

【預購】圖解心經(暢銷經典版)◎張宏實
Regular price $34.00特別追加全新序文:讓讀者更快進入《心經》智慧的五個關鍵心要!
260字的《心經》是佛教大乘典籍中,文字最短少,卻最深奧微妙的經典。
本書以近兩百幅圖解與表格,介紹《心經》的義趣和佛學核心義理!
◎最新收錄:作者解析讀懂《心經》的五個關鍵心要
◎讀懂《心經》的四大關鍵。
◎十個中英《心經》版本逐字交叉比對,還原心經的完整面貌。
◎達賴喇嘛精彩解釋《心經》最後咒語所隱含的修行次第。
◎日本的空海大師、中國的東初老人精闢分析《心經》是密教經典。
這部簡短的經廣受世人喜愛,在佛教道場裡,從日常課誦到大小佛事,無不念誦此經。然而,誦念者雖多,但是能真正了解義趣的人卻很有限。關鍵原因在於這是一部經過萃取濃縮度極高的經,但卻能精確而完整地闡述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皆空的佛教核心義理,並清楚告訴人們獲得真正解脫智慧的修學次第。
對於這部濃縮度極高的經典,「圖解」正好是最好的表達與詮釋工具。本書作者張宏實先生透過對十個《心經》版本逐字逐句的交叉比對與相互補充,整理出近兩百幅圖解與表格,讓讀者用圖解讀《心經》,不僅能準確地閱讀到《心經》的關鍵要點,並能啟發更多的思考與討論,可以說是閱讀《心經》的新方法新體驗。
◎進入《心經》智慧的五個關鍵心要
1.首先必須弄懂心經的「是」。
2.跳下智慧之海,由「有的世界」游向「空的世界」。
3.啟動直覺意識,照見五蘊皆空。
4.正確領略「無」的意思,意思包含「超越」!
5.更多的超越!「無智亦無得」。
◎讀懂《心經》的四個關鍵
1.關鍵佛法詞彙的學習
2.掌握關鍵詞彙的梵語原義
3.讀《心經》略本,也要讀廣本
4.掌握《心經》的修學次第: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精彩單元】
◎先睹為快!基礎19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該怎麼唸?
玄奘大師為何不將「般若」直接翻譯成「智慧」就好?
「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心經》起源於何時?
《心經》是經還是咒?
為何人人都愛讀《心經》?
◎逐字解經:詳解53句經文
◎追根究柢!進階15問
《心經》的文字是擷取自《大般若經》的哪些部分?
《心經》咒語的原始出處在哪裡?
西方學者孔茲將般若思想的發展分為哪四個階段?
要到達佛陀境界可透過哪三種般若?
小乘聖者與大乘菩薩獲得的智慧有何不同?
張宏實
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研究者。
擅長運用電腦工具以及各種圖解、圖表解析法,探討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曾多次參與國際性藏傳佛教藝術展覽的作品翻譯與解說工作,包括:「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1998)、「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 」(1999)、「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2002)等等。
個人著作包括:
幸福10小咒:下載諸佛菩薩的願力與功德,遠離災難與困境(2012)
咒語:下載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2012)
開始讀懂百字明:藏傳佛教第一咒(圖解版)(2010)
圖解無上瑜伽:金剛乘最高密法.脫離輪迴的關鍵途徑(2009)
圖解金剛經(2008)
圖解西藏生死書(2005)
探索西藏唐卡:揭開藏傳佛教即身成佛的祕密(2004)
藏珠之樂2:古代神秘的眼珠與護身符(2000)
藏珠之樂1(1999)
探索唐卡.佛部與菩薩部(1998)
璀璨琉璃.戰國古珠(1997)
古域瑰寶.聖眼傳奇(1996)
西藏神域.辟邪瑰寶(1995)
滄海遺玉.細說琥珀(1994)
法相莊嚴.管窺天珠(1993

【預購】圖解無上瑜伽:金剛乘最高密法.脫離輪迴的關鍵途徑◎張宏實
Regular price $27.00共通的關鍵認識
本書特色
●十種主題閱讀法帶你進入無上瑜伽的世界
●完全圖解無上瑜伽祕密修行的路徑
●比較剖析五大金剛教法的特色
●系統整理從顯入密的修行理論和儀軌依據
張宏實先生繼《圖解西藏生死書》、《圖解心經》、《圖解金剛經》後,深入探討藏傳佛教「祕密修行」的重要著作。讀過「西藏生死書」的人,當然不能錯過這本破解脫離輪迴的關鍵之書!
修習氣、脈、明點,為何可以進入生命最純淨的境界?
拙火瑜伽、氣瑜伽能解開所有脈結,體驗與生俱有的狂喜大樂?
愛欲為何會是證悟成佛的能量?
為何無上瑜伽的最清淨境界是佛父佛母的親密結合?
金剛乘的目的是「轉化」能量和意識,這與「即身成佛」有何關係?
本書以圖解方式清楚揭示藏傳佛教金剛乘最高的修行密法。書名中所謂的「無上瑜伽」,就是指脫離輪迴「即身成佛」的最高修行階段。
有系統的整理藏傳佛教從顯入密、由淺入深的修行理論和儀軌依據。並進一步詳細闡示金剛乘修行的次第,即所謂的「四部密續」──修行者如何從淨化外在行為的「事部」,歷經「行部」、「瑜伽部」,一直到最高階段轉化內在意識與能量的「無上瑜伽部」。
針對最高教法「無上瑜伽」的五部經典──《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吉祥喜金剛》《大威德金剛》和《時輪金剛》的教法,也就是俗稱的「五大金剛」,完全以圖解方式比對這五個法門的差異,這是無上瑜伽修行精髓之所在。
掌握關鍵詞是學習金剛乘與無上瑜伽的開始。作者張宏實先生從三千多個藏傳佛教詞條中,篩選出學習無上瑜伽必須認識的關鍵用語,並採用問題的形式來學習。諸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雙修、本尊、壇城、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拙火瑜伽、氣瑜伽、氣脈明點、意識與氣的關係、二諦圓融、空樂圓融等等,都是無上瑜伽的核心概念,在本書均有詳盡圖解分析。
無上瑜伽的修學除了要有「基礎認識」,也要有「真實體驗」,缺一不可。「真實體驗」必須仰賴每個人的修行與上師的指導,而這本書則是一本提供「基礎認識」的工具書,對於有志要「真實體驗」的人也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
作者簡介
張宏實
佛教藝術、佛教經典研究者。
美國羅德島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目前任電腦工程師一職。
作者擅長運用簡單的電腦工具以及各種圖解、圖表解析法,探討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
重要著作包括:
圖解金剛經(2008)、圖解心經(2006)、圖解西藏生死書(2005)、探索西藏唐卡──揭開藏傳佛教即身成佛的祕密(2004)、探索唐卡:佛部與菩薩部(1998)
張宏實先生另一個研究領域是佛教藝術,特別是藏傳佛教藝術與唐卡藝術。他曾經多次參與重要佛教藝術展覽的作品翻譯與解說工作,這部分的著作包括:
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圖說撰寫,2002)、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藏珠之樂2:古代神秘的眼珠與護身符(2000)、藏珠之樂1(1999)、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圖錄(1999)、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譯者,1998)、璀璨琉璃.戰國古珠(1997)、古域瑰寶.聖眼傳奇(1996)、西藏神域.辟邪瑰寶(1995)、滄海遺玉.細說琥珀(1994)、法相莊嚴.管窺天珠(1993)。
作者序
掌握關鍵詞是進入無上瑜伽世界的開始
無上瑜伽密續,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1. 無上是「無法超越其上」。
2. 瑜伽的意思是「相應」。
3. 密續是「與顯教相互呼應的祕密經典」。
4. 密續一詞源自於梵語Tantra,音譯為「坦特羅」,原意是織布過程中的緯線。
5. Tantra一詞後來用來統稱金剛乘典籍。
6. 在眾多金剛乘密續中,最高級且無法超越的就是《無上瑜伽密續》。
過去十多年來,我因為參與多次藏傳佛教藝術特展與個人收藏計劃,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一群喜愛藏傳佛教的朋友進行大量「唐卡」(西藏宗教繪畫)的實物分析。透過一幅又一幅唐卡、一尊又一尊佛像,盡情賞析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藏傳佛教藝術。同時,我也曾接受幾個美術館的委託,建立與佛教藝術相關的影像典藏資料庫,由此,更進一步經由視覺圖像、視覺元素的分析,與相關典籍的閱讀,對藏傳佛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在2004年與2005年分別完成了《探索西藏唐卡》與《圖解西藏生死書》兩本書。
不可忽視關鍵字詞的重要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之中,無論從圖像分析入手或從典籍閱讀入手,我覺得學習最關鍵之處就是要掌握重要名詞的詮釋與理解,像藏傳佛教幾個關鍵用語「續」、「本尊」、「護法」、「明光」等等……,它們是需要被仔細說明的。如果能對這些名詞有清楚認識,再閱讀藏傳佛教的文章,相信就多點理解的機會。所以每當我閱讀完一本藏傳佛教的書籍,就會將重要的名詞解釋輸入電腦(僅僅利用簡單的試算軟體Excel就行了),日積月累,慢慢增添輸入,竟累積了三千多條的詞條,若以A4紙張列印出來,也有二百頁之多,都可獨立成書了。我深深覺得,如果無法理解這些重要名詞,想要瞭解藏傳佛教,甚至更深奧的無上瑜伽,的確是有點困難,這便促成了書寫這本書最初的動機——好好解釋藏傳佛教重要的關鍵名詞。像一開始的「無上瑜伽密續,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便是幫助讀者閱讀這本書的一個起始。
何謂「本尊」?
我在閱讀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重要著作The World of Tibetan Buddhism(1995)時,對關鍵字詞的感受特別深刻,此書有陳琴富先生的中譯版本,書名是《藏傳佛教世界》(1997),翻譯得相當地精確而流暢。書中涵蓋相當厚重的佛教顯密思想,如果沒有豐富的佛學詞彙基礎,肯定會讀得很辛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藏傳佛教的「本尊」一詞,在藏語音譯為Yidam,梵語則是Ishtadevata,這個字詞在西藏或印度是一個常見的用語,但是在中文裡卻很難找到一個恰當的字詞來描述。本尊一詞透徹的理解應該是本尊代表「覺悟或是證得智慧的意義與過程」,這原是一個抽象概念的描述,但以一個具象的擬人化圖像來傳達。於是「本尊」被視為信眾在情緒、感官、領悟與佛教誓言上的最佳模範,這才是本尊真正的概念。
何謂「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但是,如果只是將類似本尊這樣的字詞以條例式的解釋匯集,就像是一本字典,只適合查閱,卻缺乏閱讀動力。於是,橡實文化的編輯群與我開始進行討論,從三千多個詞條中,篩選出認識藏傳佛教必須認識的關鍵語詞,再把每一個重要關鍵詞或一組組的詞組,採用問題的形式,來提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因此逐漸形成書中一篇篇的文章。
以「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這兩個常見的詞組來說,許多信眾看到這兩個字詞時會有陌生、甚至神聖不可觸及之感。其實它們的意思很簡單,生起次第,藏文Cherim,指的是開始的發展階段(Development Stage),而圓滿次第,藏文Dzorim,是進階的完成階段(Completion Stage)。簡單來說,生起階次第與圓滿次第好比是基礎課程與進階課程,修習金剛乘必須經歷這兩個階段。
而不同的密續典籍有不同的生起與圓滿次第,在這本書中會有清楚介紹。讓我們閱讀以下這一小段文字:
在密續經典中最高層級的《無上瑜伽密續》,其生起次第與圓滿次大致上是這樣劃分的:一、生起次第,這是修行的開始階段,以觀想本尊的身形為重點,逐步建立壇城與本尊的具體形象後,並持續發展作為圓滿次第的前置作業。生起次第這個階段著重於觀想的能力(Visionization),修行者必須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功能」更加成熟。簡單來說,就是反覆地運用想像的能力,訓練在腦海中轉換抽象概念成為具體形象的修行。二、圓滿次第,是密續禪修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瑜伽行者透由體內氣脈及能量的變化而得到大樂(Great Bliss)、體悟淨光(Clear light),與無二(Non-dual)的經驗。
「基礎閱讀」與「真實體驗」
你會發現上面短短一段文字之中,就出現了金剛乘、無上瑜伽、密續、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壇城、本尊、大樂、淨光、無二等十個關鍵名詞,它們不就是一組相互交叉的概念知識嗎?因此,本書除了有字詞的解釋之外,更透過「圖解方式」、「群組結構」來比較歸納、認識這些重要的藏傳佛教思想,深信能幫助讀者輕鬆閱讀,並深入其中精髓。
最後,邀請對於藏傳佛教有興趣的朋友透過這本書,從「開始的認識」(生起次第)與「進階的學習」(圓滿次第),來進行無上瑜伽密續的「基礎閱讀」。為何只說它是「基礎閱讀」呢?因為「真實體驗」是必須仰賴每個人的修行與上師的指導,而這本書則是一本可提供基礎認識的工具書。不過,有了紮實的「基礎閱讀」,相信對於「真實體驗」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
張宏實 2009
導讀
你可以這樣讀「無上瑜伽」──本書的十種主題讀法
Course 1:認識金剛乘
必讀單元:1-10、43 、48、49、50
什麼是金剛乘(Vajrayana)呢?這點在一開始就必須弄清楚。金剛乘被視為大乘佛教中的奧密教法,發展於大乘佛教的轉型期,深受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與「瑜伽行派」的影響,並且融合了婆羅門教的咒術。金剛乘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軌?本尊觀想等為其信仰特徵,而在實踐方法上強調?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契印(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
【建議】單元1 ~ 10完整說明金剛乘思想的演進,其中包含了金剛乘的核心主張──即身成佛(單元3、4、5)。另外,金剛乘重要的修行方法──雙修(單元10、43)、壇城(單元48)、氣脈明點(單元49、50)等四個議題的閱讀也非常有助於認識金剛乘思想的演進過程。
Course 2:認識無上瑜伽的核心主張「即身成佛」
必讀單元:3、4、6、13、17
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必須經歷無數次的輪迴之苦與生生世世不斷努力才能達到。而金剛乘認為,在修行上如果能夠達到高層次的人,將擁有極高的證悟能量。這些人瞬間獲得解脫是可能的,也就是在現世的身軀之下獲得解脫。
菩薩是誓願救度他人的修行者,稱之為菩薩,菩薩將等待眾生都獲得解脫之後,才尋求自我的解脫。於是成佛的轉化過程必須生生世世不斷努力,與經歷無數次的輪迴之苦。加速成佛之道的金剛乘就在大乘佛教的轉型期出現(約5~6世紀)。金剛乘認為在修行上如果能夠達到高層次的人,將擁有極高的證悟能量。這些人瞬間獲得解脫是可能的,也就是在現世的身軀之下獲得解脫。
【建議】單元3、4、6分別就即身成佛的「基本認識」、「修行次第」與「相關經典」做了說明。單元13、17則指出「即身成佛的證悟基礎—意識」的重要性。特別是單元13的文字說明與圖表解說,幾乎可以說是本書的主要輪廓,理解與記住其中的圖解內容,非常有助於整個無上瑜伽的認識。
Couse 3:認識無上瑜伽最祕密的「雙修」概念
必讀單元:10、11、12、34、43、66、67
佛父佛母親密結合的「雙修」形式一直備受爭議,到底意義何在?金剛乘認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承受輪迴之苦,解決的方法就是從輪迴中解脫(即涅槃)。輪迴與涅槃的關鍵都與愛欲有關,因為愛欲是生命的起源,也是達到究竟涅槃、終止輪迴的方式。在密續的思想中,愛欲不應該受到壓抑,因為愛欲的本質與我們存在的本性有關。於是金剛乘在邁向解脫的道路上,儘可能的利用欲望的巨大能量,全力地將欲念轉化為空性智慧,這就是所謂的方便之道。
【建議】閱讀單元10、11、12、 34、43、66、67這七個單元後,對雙修的認識會較完整,同時可避免偏頗的誤解。特別是單元66、67論及在進行雙修時人類體內的基本要素將經歷種種重要變化。這是修行過程代表「生命力量的氣進入、停留、消融」於中脈的轉化結果。透由人體的特殊狀態,體內成分的變化會導致意識細微程度的變化,此乃《無上瑜伽密續》最特殊之處。
Cours 4:認識《無上瑜伽密續》的思想發展
必讀單元:13~26
以龍樹、提婆為首的「中觀學派」與無著、世親為首的「唯識學派」,並稱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雙璧。中觀與唯識的見解都被吸納進當時密乘的發展過程中,並成為初期密乘的世界觀。金剛乘的系統是在「充分認識空性與意識」的基礎之下,當證悟能量極高的修行者在面臨生、死與中陰身時,將透由《無上瑜伽密續》的技巧,轉換這些體驗成為覺悟的因子。如果能夠認識中觀學派的空性與唯識學派的意識系統,對於無上瑜伽密續的修習將有極大的助益。
【建議】單元13~26連續十四個主題讓你瞭解整個無上瑜伽思想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單元26,比較「無上瑜伽」和「瑜伽行派」對「根本意識」見解的異同,以圖表呈現,雖然簡短,卻一針見血地點出兩者的細微差異。
Couse5:認識無上瑜伽的核心力量「轉化」
必讀單元:9、20、23、42、62、68
金剛乘的修行特質是「轉化」,包含潛藏的能量轉化與意識的轉化。這種轉化是可以無限地加速進行,修行者可以藉由心中的意象瞬間改變物質,有如夢境。轉化的概念並非金剛乘獨一無二的修行方法,印度大乘佛教的一大學派「瑜伽行派」(亦稱為唯識學派),該體系談的轉化是「轉識成智」,將「八識轉化成智慧能量」(第20題)。而無上瑜伽密續中教導的是如何「將粗重意識轉化成細微意識」,藉此開發證悟的能力(單元23)。但最重要的轉化是單元68所談的主題,該題完整說明了「慈悲能加速智慧的轉化」,建議讀者不妨細讀。
【建議】當體悟到他人的苦與痛,憤怒與瞋恨的負面能量就會漸漸消失,這是慈悲於精神層面的運用,金剛乘延續了大乘菩薩的心靈層面,並認為修行者對於空性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生起慈悲眾生的菩提心,如此,在顯密圓融之前,有了「無我」(去除我執)的空性基礎,再加上慈悲的力量,便能加速智慧的取得。請閱讀單元9、20、23、42、62、68。
Couse6:透徹認識「本尊」與「壇城」
必讀單元:43~47
密乘的修行者稱自己的護法神為「本尊」。本尊其實就是有關覺悟或是證得智慧的意義與過程,但這個意義與過程原本是一個抽象的字眼,在密乘中將這些字眼予以擬像化,並以佛的形式呈現。如果沒有宗教信仰而是以單純的哲理去思考,觀想具象的本尊形式其實就是「抽象概念擬人化的圖像表現手法」,這也是本尊相應法的核心思想,同時是生起次第的重心所在。
【建議】在冥想過程中,本尊地位尊崇,祂被視為是信眾在情緒、感官、領悟與佛教誓言上的最佳模範。在具體形象表現抽象概念這種理論之下,密乘堅信佛陀教導較高層級的密續時會轉化成本尊的形式,顯現於與修行者相互對應的壇城(音譯曼荼羅)內。所以,徹底認識本尊與壇城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課程,建議閱讀單元43~47等內容。
Course7:認識無上瑜伽的兩個學習階段:「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必讀單元:40、41
許多人第一次看到「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這兩個名詞時,會有陌生、甚至神聖不可觸及之感。其實它們的意思很簡單,生起次第指的是開始的發展階段(Development Stage),而圓滿次第是進階的完成階段(Completion Stage)。在生起次第的禪修過程中,將觀想本尊像與壇城(曼荼羅)的技巧發揮到極點,其重要的細部程序是致力於開展視覺化的想像能力。在完成的圓滿次第中,由之前的心理層面轉入生理層面的深層體驗,也就是由「想像階段」過渡到「真實的體驗」。
【建議】在閱讀〈Part 4 最高密法「無上瑜伽」〉之前,建議先瞭解單元40、41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有了清晰的面貌之後可以進入更仔細的閱讀及更深的領悟。
Course8:認識與比對「五大金剛」的教法
必讀單元:35~40、42、50、51、60
特別建議研究唐卡藝術(Thangka)的人,能對五大金剛有深切的認識,這樣才能對圖像的理解由表層相狀進入深層意義。西藏偉大的學者塔克桑(Taktsang Lotsawa Sherab)將無上瑜伽分成三類:父續、母續與不二續,這是根據修行者在圓滿次第的灌頂所具備的條件來分類。金剛乘認為修行者的三大敵人是三種根本迷妄(三毒),它們是貪、瞋、痴。《無上瑜伽密續》的父續、母續、不二續各有專長來應付這三種根本迷妄。一般而言,父續主要適合瞋重的修行者,母續適合貪重的修行者,不二續適合痴重的修行者。五部無上瑜伽密續的《父續》包括大威德金剛與密集金剛,《母續》則是勝樂金剛與吉祥喜金剛,《不二續》是時輪金剛教法。
【建議】本書提到五大金剛的單元非常多,分別是第35~40題、第42題,第50~51題,還有第60題。如果想立刻有個清晰的輪廓,不妨先翻閱第39題,其主要的內容是談論五大金剛的個別特色與差異比對。
Couse 9:認識「氣、脈、明點」在無上瑜伽修習的重要性
必讀單元:49-67
解釋與分析「氣、脈、明點」是本書的重點章節,因為有著相當程度的知識厚重度,不易閱讀,所以我們總共拆解成19個題目來分析,藉此減輕讀者閱讀上的壓力。雖然不同密續之間的說法略有出入,但大體上觀念相近。無論是《時輪金剛密續》的五輪或是《密集金剛密續》的七輪都是源自於印度的輪脈觀念,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大。在密乘系統,「脈輪」結合人類身體就是一座「壇城」,這個概念再配合六大(地、水、火、氣、脈、明點),使得密續整個生理運作的概念更加完備。而最後的發展是《無上瑜伽密續》,在該密續中認為透過瑜伽禪定技法,將心念專注於脈輪上,微細心識就有機會顯現。
【建議】優秀的瑜伽士熟悉體內的氣、脈、明點與其運作的方式,竭力淨化身體內會引起煩惱妄念的業力能量。在這樣的學習中,自在運用氣、脈、明點的過程,瑜伽士將漸漸達到心氣不二的境界。與氣、脈、明點相關的章節,由第49題起直至第67題,內容完整而綿密。
Couse 10:「慈悲的力量」能加速無上瑜伽的學習
必讀單元:68
慈悲(Compassion)一詞的意思是:深刻體會與悲憫他人的苦痛。在佛教的概念與英文字面上的解釋是相近的,意思是「給予眾生安樂與解脫」,並含有「拔除眾生痛苦」的意思,也可以延伸至慈愛或悲憫他人的意義,這是佛教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而智慧(Wisdom)一詞,並非代表物質世界的聰明才智,而是體悟人生真理,透徹宇宙智慧的覺知能力。「慈悲與智慧」是了解藏傳佛教金剛乘思想的重要關鍵。
【建議】慈悲是什麼?如何生起慈悲?慈悲對於修行密續的重要性為何?慈悲可以讓「轉化」加速進行?請看第68題。如果你對於慈悲有深刻的瞭解與實踐,對於追求無上智慧將有很大的助益。我們特別推薦第68題,很明顯地這是非常獨特,而且非常重要的單元,也請讀者比對《唐卡圖像表現與「抽象思想具象化」》單元,你會很驚訝慈悲與其發展是有著緊密的關連。

【預購】圖解金剛經(暢銷經典版)(二版)◎張宏實
Regular price $62.00
【預購】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給I型人的使用說明書◎吳冕
Regular price $34.00 話少,慢熱,喜歡安靜 ,
與真正喜歡且信任的人才會成為朋友,
在人多或喧鬧的環境中待久了會感覺很累
充電量趕不上耗電量,光是出門就是一種消耗。
出門約會一小時,需要靜靜躺上一整天。
是真的害怕社交?還是太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
內向的人總是在職場中被「透明化」,在人際關係中被「邊緣化」,帶來很多心理上的困擾。其實,內向不是一種缺陷,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一樣,在人們看不見的海面之下,隱藏著太多的寶藏和能量。
本書解讀I型人的深層困擾,幫助內向的「社恐星人」擺脫人際交往、親密關係和職場成長中的現實困境。
【隨書附贈】「I型人能量書籤」一組四張(規格:4×12cm)
★願你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任何一種冷漠★
★活出自己的故事,愛自己的宇宙,開滿心上的花★
──關於I型人的性格「關鍵字」──
社恐VS社死
◆不管在哪種場合,也不管和哪些人在一起,我們都需要管理好對他人的預期。允許並接受總有人不喜歡你。
◆沉默也是內向者參與生活的一種方式。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先取悅自己,再取悅他人。
衝突恐懼症
◆有些事不是讓路就能解決的不必時時討人喜歡,有時候更需要的是被討厭的勇氣。
◆你可以不發脾氣,但不能不會發脾氣。不要輕易丟掉自己的攻擊性,它是你賴以生存的根本。
脫單無望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你身上的小瑕疵,才能決定讓誰走進你的世界。
◆不管別人覺得你好不好,你都可以把自己變好。
明明很努力卻不被看到
◆話少,不代表話的分量輕;不愛表現自我,也不代表就該被忽視。
◆職場上要學會內向式表達,修煉氣場,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全面訊息。
──心理師給I型人的行動指南──
◆面對自我懷疑:好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活著不是為了完美,而是活出真實的自我。
◆無法拒絕他人:可以被動社交,但一定要主動選擇和誰交往。任何消耗你的人,多看一眼都你的不對。
◆遭遇人生的難熬時光:生活很渣,沒有人能可以避免它出軌,找到讓你舒服的小事,不用急著好起來。
對於I型人而言,接納自己的有限性,不是躺平也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給自己更清楚的定位。不用在你不擅長的戰場苦撐,找到你的內在寶藏,在你的世界一樣能夠光芒萬丈。
【專文導讀】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溫暖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按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吳冕
著名心理師。蘑菇心理聯合創始人,自媒體「內向星球」和「實用心理學」主編。撰寫的心理類文章有一千多篇,累計兩百多萬字。有多篇文章閱讀量超過十萬。
他積極推廣心理學知識,並宣導正面心理,引導人們成長。這也是他開創「內向星球」的初心所在。

【預購】張宏實圖解心經.金剛經【暢銷經典版套書】(二冊):《圖解心經【暢銷經典版】》、《圖解金剛經【暢銷經典版】》◎張宏實
Regular price $92.00【預購】我不是耶穌的粉絲(二版):你是在崇拜偶像,還是在追尋信仰? Not a Fan: Becoming a Completely Committed Follower of Jesus◎凱爾·艾德曼( Kyle Idleman)(譯者:童貴珊)
Regular price $37.00
【預購】為自己選對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繪畫大師帶路,讓你選對唐卡,創造自己的心靈聖境 The Sacred Thangka That Speaks to You◎ 蔣詠·辛傑 (Jamyong Singye)(譯者:林瑞冠, 賴隆彥)
Regular price $45.00 你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了嗎?
唐卡,不只是薄薄的一張畫而已,它可以遍滿廣大的心靈空間,
為你示現一個神祕境地,並帶你到達那裡,它甚至還會對你說話。
★隨書贈送──〈黃財寶天王〉原寸複製唐卡,讓你幸福、清淨、豐饒、滿願,一整年!
★藏傳佛教導師 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泰錫度仁波切) 特別推薦
【選對唐卡,驅動心靈聖境】
選對一幅正確的唐卡,會散發清淨之光,為自己、家人、住家或辦公室──
★創造一個祈福祝禱的處所★平衡周遭環境的負面力量、清除障礙
★提醒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帶領修持者通往聖者的祕境★達到心靈的至高境界
【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
藏傳佛教的修持運用大量的觀想與祈願,而唐卡便是引領人進入觀想與祈願的路徑。因此,唐卡中佛菩薩的形貌、顏色、法器、手勢、坐姿,以及周圍的場景,都必須依照嚴格的造像度量規矩來創作,這樣才能圓滿體現佛菩薩本尊聖像,讓你跟佛菩薩對準頻率,得到祝福與指引。
【畫師帶路,開啟清淨加持之門】
唐卡繪畫被稱為「身語意的繪畫」:「身」是用來繪製唐卡,「語」是用來念誦咒語,「意」是用來觀修本尊。一位經過嚴格儀軌訓練的西藏唐卡畫師,除了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之外,而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清淨心,保持身語意的清淨來作畫。經由這樣而創作出的唐卡,能散發清淨能量,將本尊聖像的加持力傳達給人們。
◎本書簡介
■藉由神聖唐卡,找尋自身內在的佛
藏傳佛教發展出輝煌燦耀的神聖藝術型態──唐卡。幾千年來,這種深具影響力的圖像藝術為西藏人以及愈來愈多世界各地的人,引見了天神、天女、諸佛與菩薩。
為何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引見諸佛的聖境,又能讓人從畫中領受加持呢?創作者——畫師,是一個關鍵,他必須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以及如何念誦咒語和觀修本尊。經由這樣創作一幅正確的唐卡,便能活靈活現散發清淨之光,提醒著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
本書作者蔣詠‧辛傑,是當今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或稱泰錫度仁波切)的弟子。從小承襲了舉世聞名的西藏唐卡畫風——噶瑪嘎孜畫派,此畫派從第八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米覺‧多傑(Mikyo Dorje, 1507-1554)認證為噶瑪巴自己的化身南喀‧扎西(Namka Tashi)創立,經由第八世司徒班禪丘吉‧炯涅發揚光大,一直延續至今。
本書透過畫師本身的作品及市面上各類的畫作交互比較、說明唐卡的畫派和圖像有哪些不同變化,同時幫助讀者如何從身相特點、顏色、裝襯裱畫等元素,一窺其中的差異,這些選擇唐卡的基本原則適用於所有傳承的唐卡,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藉由這些內容找到一幅合宜、難得的唐卡,幫你達成不同的心願。
作者簡介
蔣詠‧辛傑(Jamyong Singye)
蔣詠‧辛傑於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東藏康區(khan),年幼時舉家逃亡印度。六歲起入住印度索那達市(Sonada)的西藏寺院。青少年時期,在他的根本上師廣定大司徒巴(H. E. Kyabgon Tai Situpa)與老卡盧仁波切(V. V. Kalu Rinpoche)的建議下,開始學習西藏唐卡藝術,在這段期間,他追隨噶瑪嘎孜(karma Gardri)畫派的傳承大師傑嘎喇嘛(Gega Lama),學習唐卡繪畫的神聖修行藝術。經過多年密集訓練後,他也被認定為唐卡繪畫大師(Master Thangka Painter)。
他在世界各地教導唐卡繪畫藝術,同時,致力於保存並延續噶瑪嘎孜畫派這個古老西藏神聖藝術的傳統。他的作品曾在美國、歐洲與亞洲各地展出。著有《西藏藝術繪本》(The Tibetan Art Coloring Book, 1999),並出版二冊他的老師傑嘎喇嘛的著作《西藏藝術通鑑》(Principles of Tibetan Art),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贊助。目前定居於加州舊金山市。
作者網站:www.tibetansacredart.com
譯者簡介
林瑞冠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戲劇系碩士、政治大學廣電系學士,曾經任職商業周刊記者與表演工作者,並於1998年成為佛教徒。譯有《你是幸運的》、《小吉寶貝》、《醒了就好》等書。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譯作有《禪悅在當下》、《禪悅》、《佛教基本通》、《快樂來自八正道》、《觀呼吸》、《一心走路》、《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佛陀的聖弟子傳》、《正念的四個練習》、《正念之道》、《念處觀》、《佛法陪我走過病痛》、《自在面對死亡》與《起飛》等書。

【預購】男人的四個原型:暢銷20年經典,榮格學派帶你剖析男性心理◎ 羅伯特・摩爾, 道格拉斯・吉列特(譯者:吳妍儀)
Regular price $31.00內容簡介
榮格心理學派教授——羅伯特・摩爾
神話學家——道格拉斯・吉列特
攜手翻轉人們對男性的刻板印象,
帶你認識每個男人心中都有的四個原型:國王、戰士、魔法師、愛人。
‧父權體制其實是男孩權利體制,是男孩心態的展現。
‧真正的男人並不會濫用暴力或隨便展現敵意。
‧成熟男人心態是具撫育性與生產性,而非傷害性與毀滅性。
現今,人們需要的,不是更少的男性力量,而是更多的成熟男性氣質,其特色是冷靜、憐憫、眼界清晰、具育成力。
毒販、左閃右躲的政治領袖、家暴男、老是「愛抱怨」的老闆、「炙手可熱」的資淺業務主管、不忠的丈夫、公司裡的「應聲蟲」、冷漠的研究所指導教授、「我比你神聖」的牧師、幫派分子、永遠找不到時間出席女兒在校活動的父親、奚落隊上明星球員的教練……等,這些男人全都是假裝成男人的男孩。人們總是把這個男人的控制、威脅與敵意行為誤解成力量,但其實他表現出的是一種潛藏的極端脆弱與無力,一種受傷小男孩的脆弱性。
榮格心理學派教授羅伯特・摩爾和神話學家道格拉斯・吉列特,透過對古代神話與現代夢境所做的研究、對主流宗教社群急速女性化所做的檢視、對整體社會中性別角色迅速變遷所做的反省,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察覺到許多尋求精神治療的男性內在生命中,所缺少的並不是與內在女性氣質的連結,而是少了與深層的、直覺的男性能量之間的連結。他們也相信,在每個男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冷靜且正面的成熟男性藍圖。
書中首先介紹男孩時期的四個原型:神聖小孩、早熟小孩、伊底帕斯情結之子和英雄。這四個男孩心態的原型,會以一種複雜的方式引發成熟男性心態的每個原型。因此,神聖小孩在經過生活經驗的調節與充實之後,變成了「國王」;早熟小孩變成「魔法師」;伊底帕斯情結之子變成「愛人」;英雄則變成了「戰士」。兩位作者也介紹了每個原型在完整狀態下所能發揮的功能,處於消極端與積極端時的陰影性格,並說明連結這些原型能量後的完整健全性格。
最後,兩位作者教導讀者如何運用積極想像對話、召喚完整男性原型的積極形式、仰慕其他男性、裝得「像是」等多種方法,與這些能量建立連結。在男性與這些原型越來越常接觸後,就能夠放棄父權式傷人傷己的思維、感受與行為模式,真正變得更堅強、更有中心、更有生產力。
◎四原型簡介
1· 國王
當我們正確連結國王能量,做自己內在「國王」的僕人時,就會在自己的人生中表現出正義好國王。我們會感覺到焦慮程度降低。我們會感覺到自己有中心,而且很冷靜,也會聽到自己出自內在權威而發言。我們有能力深切而真誠地關注別人。我們會「認可」別人;我們會把他們看成他們實際上的樣子:完整的人。我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有中心的參與者,參與創造一個更正義、更冷靜、更有創意的世界。我們不只是對家庭、朋友、公司、理想、宗教等,會有超個人的奉獻之心,對整個世界也是如此。我們會有某種性靈面,也會知道那個所有人類生命似乎都當成基礎的中心戒律是真確的:「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在此解讀為「國王」)。要愛人如己。」
2· 戰士
如果我們恰當地連結戰士能量,就會精力充沛、果決、有勇氣、有耐力、堅忍,並且忠於某種超越個人利益的更大之善。在此同時,我們需要其他成熟男性能量形式──國王、魔法師、愛人,來潛移默化戰士。如果我們以正確方式連結戰士,在態度「超然」的同時,也會溫暖、有同情心、懂得欣賞,又有生產力。我們會關照自己與他人。我們會好好戰鬥,以便讓世界變成一個對所有人和所有事物來說,都更美好、更讓人滿足的地方。我們作戰會是為了創造嶄新、正義與自由的事物。
3· 魔法師
如果我們恰當地連結魔法師能量,將能夠對專業與個人生活,加上一層對自己和他人都很有遠見、有深刻理解與反省的面向,也會增加對於外在運作和精神力量的內在處理的技術性能力。在我們連結魔法師的時候,需要用其他三種成熟男性模式的原型來規範這個能量。沒有一個原型能獨自運作良好;我們需要把國王對育成創造與寬容慷慨的關懷、戰士毅然採取行動的能力與勇氣,還有愛人對於所有事物深刻而有堅定信念的連結感,與魔法師混合在一起。接著,我們就會為了人類,或許也為了整顆星球的益處,而利用對於能量流的知識、容納能力與輸送能力。
4· 愛人
如果我們恰當地連結愛人,同時保持自我結構強健,就會對人生、目標、工作與成就,感覺到有相關性、連結、活力、熱忱、憐憫、同理、精力充沛,還有浪漫情懷。經過恰當利用的愛人能量,帶來一種意義感,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性靈面。我們之所以渴求一個對自己和他人都更美好的世界,其源頭在於愛人。他是理想主義者與夢想家。他是想要我們擁有大量美好事物的人。愛人說:「我來帶給你生命,你可以更豐富地享受生命。」
愛人讓其他男性能量有人性、充滿愛,而且彼此產生關聯,也跟在艱困世界中掙扎的人類真實生命處境相關聯。國王、戰士與魔法師彼此相當和諧。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少了愛人的話,他們全都在本質上與生命疏離。他們需要愛人來激勵他們,讓他們變得有人性,並且給他們終極目標—愛。他們需要愛人,好讓他們不至於變成虐待狂。
作者簡介
羅伯特・摩爾(Robert L. Moore)
榮格分析師、精神分析家以及芝加哥神學院(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心理學與宗教學教授,也曾任教於伊利諾州芝加哥的榮格研究所(C. G. Jung Institute)。
道格拉斯・吉列特(Douglas Gillette)
神話學家、藝術家、教牧諮商師,也是世界性靈機構(Institute for World Spirituality)的共同創辦人。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哲學能做什麼?》、《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哲學的40堂公開課》、《哲學的32堂公開課》、《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等書。

【預購】男性內在療癒:24個自我整合練習,卸下盔甲,成為真正自信又情緒成熟的人 Men’s Work: A Practical Guide to Face Your Darkness, End Self-Sabotage, and Find Freedom◎康諾·畢頓(Connor Beaton)(譯者:謝明憲)
Regular price $38.00
一本專為男性量身訂做的心靈療癒書
撒謊的男人,出軌的男人,暴怒的男人,自以為是的男人……
他們的背後,都共同有著一個受傷的男人。
男性的內在其實藏著強烈的情緒,像是:困惑、憤怒、恐懼和悲傷,
可惜從小沒有被教導該如何接納與應對,只學會了否認、忽視或逃避。
本書從榮格的「陰影」理論出發,創建出一個可行的策略,
透過24個整合練習,將男性的困惑憤怒情緒,轉化為自我蛻變的力量!
男性為何需要內在療癒?
男人終其一生,與朋友、工作和世界的關係都是次要的。
最核心的,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你是否足夠了解自己的心理組成、情緒感受、恐懼和渴望?
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陰影」,尤為重要。
你的陰影就是:你試圖不去成為、想隱藏起來不被人知、不願自我接納的部分。
在現代的社會文化中,多半期待男性扮演強者、帶領者、不能顯示脆弱和敏感。
正是這樣的壓抑,累積成男性心裡厚重的「陰影」,
若不經過覺察練習,它將在生活中冷不防冒出來引起混亂,甚至使人自毀前程。
男性內在療癒後的好處
・能夠敞開心扉,主動跟人分享情感,展示情感柔弱的一面
・能夠辨別在何時、何地與何人,可以有效地敞開心扉
・覺察到自己的內在感受,並有能力調整自身的情緒狀態
・能夠成熟地表達自己正在經歷的挑戰與壓力
・讓身邊的人安心,給人一種安全和成熟的感覺
・具有「自我帶領」的能力,帶給人游刃有餘的感覺
・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安定自己並且穩健前行
透過整合陰影,達到男性內在療癒
榮格強調,個人在生活中的目標是追求完整而非完美。透過整合被壓抑或否認的心靈要素,能夠發展出更好的性格或更有效的生活方式。
陰影是你避免去面對的自己的總集合。它是你在關係中隱藏的不安全感、無法控制的百般索求、對家人撒的謊,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判;它是當你最希望成功時出現的自我破壞。
當陰影發作時,你可能會感到失去控制。當你表現出自我設限、自我破壞、自我毀滅和自我挫敗的行為時,很可能你的內在陰影正處於主導的狀態。
各界推薦
「男生不喜歡看廢話,這本書裡面沒有太多廢話,有具體步驟、操作、問句、一針見血,直搗黃龍。把男生這輩子在意的許多關係,例如金錢、性愛、父親、母親、女友等等,全部掃過一遍,幾乎是打通任督二脈。這大概是今年以來到目前為止,我收到的書籍當中,最打中我的一本書了。」────海苔熊╱Podcaster
「從序言開始,《男性內在療癒》的想法、情感和勇氣就深深吸引著我,令人愛不釋手。我很感謝能有康諾這樣的朋友;對於他透過這本書為男性和整個人類帶來的無法估量的禮物,我更是感恩。」────羅伯特‧格洛弗博士(Dr. Robert Glover),《別再做好好先生》(No More Mr. Nice Guy)作者
「透過與康諾相識及共事的整個過程,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是每個男人都需要的書。康諾巧妙地邀請、引導我們穿越痛苦回到自己的內心。他提醒我們,我們應該接納自己的黑暗面而不是迴避。」────馬克‧格洛夫斯(Mark Groves),人際關係專家及「創造愛網路平台(Create The Love)」創辦人
「在《男性內在療癒》中,康諾‧畢頓精闢地闡明了男性尋求深層療癒和真正自由的方法。我們的文化賦予男人沉重的負擔;但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男人往往只能默默地將苦水往肚子裡吞。康諾是出色的導師和真正的煉金師──他接納自己的痛苦,並將人生旅途中所獲得的智慧注入這本書,讓其他人也能與自己的痛苦好好相處。」────拉妮可・勒佩拉博士(Dr. Nicole LePera),紐約時報暢銷書《全人療癒》(How to Do the Work)作者
「康諾‧畢頓確實是當今眾多男子漢中最有價值的聲音。他熱情又直截了當地揭露那些妨礙『破碎男』(broken men)成為完整的藉口和惡習。《男性內在療癒》是一本強而有力的指南,它將幫助男人從內心深處反思,從而找到他們所渴望且本該擁有的療癒。」────傑森‧威爾遜(Jason Wilson),《哭得像個男人》(Cry Like a Man)作者
作者簡介
康諾‧畢頓(Connor Beaton)
譯者簡介
謝明憲
台灣宜蘭人,台科大應用外語系畢。隱居彩虹山,躬耕於幸福村七彩田;農閑之餘,以翻譯心靈勵志書籍為樂,並嚮往如宇宙般的寧靜。譯有《秘密》、《正向界線練習》、《一個人的內在陰陽整合課》、《陪每天的自己聊聊》、《盧恩符文占卜自學手冊》、《水晶陣療癒全書》、《直捷之道》等書。聯繫信箱:eastbuddha@gmail.com

【預購】誦經與量子力學:從藥師經儀軌了解意識能量轉化的奧祕◎張宏實
Regular price $37.00【預購】重回舊地◎亞然
Regular price $31.00政治文化觀察三部曲最終章
從《孤獨課》、《醒來的世界》到《重回舊地》
張潔平 專文導讀 (Matters平台及飛地書店創辦人)
沐羽、周保松、陳慧、焦元溥、鄧小樺、顏擇雅 各界齊聲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寫下《孤獨課》、《醒來的世界》兩書,到了最新的《重回舊地》,就像三部曲,亞然想要記錄讀書留學的日子,從開始到完結,從漂泊到回家。這本書寫完,他正值重回香港、學成歸來的時候,然而,很多事情好像不一樣了,人是回到成長的地方,卻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了。重回舊地,卻又好像回不去了。也曾旅居台灣的亞然,來談談香港近幾年的反差,比如國安法的前和後、六四和香港,他也從香港看台灣,並觀察這個失序的世界。
香港變了,整個世界都變了。多了疫症、多了規範、多了距離,很多事情都變得陌生。陌生本來不可怕,走在街上總會碰到陌生的人,但當原來熟悉的、可靠的人和事,忽然變得陌生,那種落差就很可怕。
書的第一部份「重回舊地」,主要記錄香港在過去幾年的變化。制度是社會的根本,當制度不公平和不健全,安定就不會存在,而這幾年時間,香港的轉變,正是源於制度急劇轉變的結果。香港今天的局面,台灣幾十年前就經歷過,戒嚴、禁聲、白色恐怖,所以今天看著今天的台灣,其實是很多香港人的一種信念和希望。
第二部份「從香港,看台灣」,亞然的研究興趣是台灣政治研究,視線從香港出發,或會看到一些不同之處。第三部份是「失序世界」,疫症至今仍在蔓延,俄烏戰爭震驚世界,在歷史進程中,天災人禍與繁榮安定似乎是一個循環,現在似乎步入亂世。最後一部份是「開門讀書」,在讀書的旅程,往往將大腦思考的門,一道一道地打開,作為世界上渺小的一個人,這是最好的方法面對世界。這本書也懇切邀大家開門讀書,從此更能開闊眼界、不再悲觀,找到解決矛盾可能的辦法。
亞然(本名關仲然),1993年生於香港,香港新一代文化人、專欄作家。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現為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曾旅居英國、台灣、德國。研究香港及台灣政治,專研選舉、政黨及社會運動。
除政治之外,興趣涉獵甚廣,對音樂、足球、威士忌都有研究。專欄見於香港《明報》、BBC中文等,同時為學術期刊、包括《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等撰寫書評。著有散文集《孤獨課》、《醒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