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3102163
- 9786263102774
- 9786263102934
- 9786263103177
- 9786263103207
- 9786263103269
- 9786263103696
- 9786263104723
- 9786263104747
- 9786263104921
- 9786263106468
- 9786263106765
- 9786263106901
- 9786263107489
- 9786263107816
- 9786263108028
- 9789863445586
- 9789863447184
- 9789863447962
- 9789863847922
- Accountability
- Albert Camus
- André Aciman
- BL進化論
- 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
- CITADELS OF PRIDE: Sexual Assault
- Cathy Huang
- Chet Van Duzer
- ErinA.Cech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Jennifer S. Hirsch
- LICENSE TO TRAVE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PASSPORT
- La Peste
- Martha C.Nussbaum
- Michel Houellebecq
- Patrick Bixby
- Roland Barthes
- Sea Monsters o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Maps
- Sexual Citizens
- Shamus Khan
- Stardust to Stardust: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 Suzanne O’Sullivan
- Sérotonine
- Yoko Ogawa
- and Reconciliation
- call me by your name
- 世界歷史
- 中村明日美子
- 中村高寬
- 亞洲歷史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人與動物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传播政治经济学、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
- 個人成長
- 傲慢的堡垒
- 傲慢的堡壘:重探性侵害的問題根源、問責制的未竟之業,以及追求性別正義的道路該如何前進?
- 傳媒
- 傳播
- 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
- 傳記
- 兩岸關係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冯建三
- 凌性傑
- 切特·凡·杜澤
- 刺與浪
- 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 动物关键字
- 動物關鍵字——30把鑰匙打開散文中的牠者世界
- 南洋讀本
-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 南洋读本:文学、海洋、岛屿
- 博士熱愛的算式
- 卡繆
- 原生家庭
- 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
- 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
- 古典
- 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灣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志散文
- 同志文學
- 吳妍蓉
- 周天派
- 嚴慧瑩
- 回憶錄
- 國學潮人誌
- 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
- 坂本龍一
- 堯嘉寧
- 夕下一隻貍
- 大眾傳播
- 失控的熱情:為何在工作中追尋成就感,反而助長了不平等
- 女性
- 女性主義
- 媒體識讀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尚玮
- 宋尚緯
- 宋怡慧
- 小川洋子
- 小說
- 島嶼派
- 建築
- 張毓如
- 心理勵志
- 性公民权
- 性公民權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性別研究
- 我还在这里
- 我還在這裡
- 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 战地钟声
- 戰地鐘聲
- 戰地鐘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II
- 戰爭
- 政治
- 散文
- 散文集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集
- 旅行
- 旅行許可證
- 旅行許可證:人類何時需要批准才能移動?法老時代、中國漢朝到現代國家,一部關於護照的全球文化史
- 日本
- 日本最傳奇街娼的崛起與沒落,獨自背負戰後代價的女性身影,一段不為人知的橫濱滄桑史
- 書
- 書店
- 朱怡康
- 李屏瑤
- 柏樂
- 楊佳嫻
- 橫濱瑪麗
- 歷史
- 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
- 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中世紀地理座標上最神祕的符號、航海傳說及寰宇冒險
- 歷史文化
- 江灝
- 沙姆斯·康
- 派屈克·畢克斯拜
- 海域
- 海外
- 海怪
- 海明威
- 王德威
- 王磊
- 王蘊潔
- 珍妮佛·赫希
- 瑪莎‧納思邦
- 生活經驗
- 當代思潮
- 療愈
- 社會學
- 社會議題
- 符号帝国
- 符號帝國
- 符號帝國(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詹偉雄完整導讀,經典新版)
- 米榭‧韋勒貝克
- 精神疾病
- 經濟
- 經濟學
- 繁體
- 罗兰•巴特
- 羅蘭·巴特
- 羅蘭·巴特對日本文化的精準詮釋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自然科普
- 臺灣潮人誌
- 臺灣潮人誌: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眼光、不同的「潮」
- 艾琳·賽克
- 范宜如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蘇珊‧歐蘇利文
- 血清素
- 血清素(時代的挑釁者──韋勒貝克再掀文壇巨浪之作)(Sérotonine)
- 詩
- 詩歌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謎病睡美人:各種罕見心身症的奇妙故事,一位腦神經專家的醫療人類學全球踏查報告
- 謝仲其
- 謝仲庭
- 譯者: 葉佳怡
- 譯者:梁永安
- 護照
- 都市設計
- 音樂
- 顏湘如
- 馬來西亞
- 馬華
- 馮奕達
- 馮建三
- 高嘉謙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大旺
- 黃宗慧Iris Huang
- 黃宗潔
- 黃文鈴
- 鼠疫
【預購】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中世紀地理座標上最神祕的符號、航海傳說及寰宇冒險 Sea Monsters o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Maps◎切特·凡·杜澤 Chet Van Duzer(譯者:馮奕達)
Regular price $45.00對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觀看地圖的人而言,歐洲地圖上的海怪代表真實危險;但在現代人眼中,無論海怪是奮力划水、翻攪浪中、襲擊船隻,或是單純展現自我、供我們欣賞,都是老地圖上耐人尋味的元素。
本書詳細研究中世紀地圖中所出現的各種海怪,並認為這些都是製圖師對出現過海怪的區域進行標註以警示航海者,也就說當時的大海中可能存在有各種各樣具有攻擊性的奇異海洋生物。儘管如此,也有人認為由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並不知道諸如鯨魚、鯊魚、海象以及烏賊等海洋生物,再加上製圖師的誇大渲染,所以這些海洋生物也就成為了所謂的海怪。
本書同時收錄了許多出現海怪的古代地圖,以此證明海怪是真實存在的,作者表示:「雖然這些海怪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它們就是如圖所見……事實上這些古代航海圖中所描繪的海怪在當時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如當時的百科全書中就收錄有許多奇異的陸水雜交生物,只不過在航海圖中被製圖師美化,所以今天看起來才會覺得不可思議。」
而當時的地圖繪製有無海怪,也是評估地圖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愈多海怪價格愈高的地圖,流傳至今在研究生物之外,亦增加了藝術與趣味。海怪地圖代表的是中世紀的航海經驗、圖像交易、繪畫風格的演進、對海上生物的研究,都可從本書看到。
插圖精美……對地圖、怪奇動物學、民間傳說、神秘動物研究與動物學史有興趣的人,一定會想一探究竟。──《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本書以各種驚人的海怪圖案為特色,圖案盡數出自十至十六世紀間製作的海洋地圖。──《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魔腦」(Brainiac)專欄
書裡滿是迷人故事與製圖學細節,一般讀者能樂在其中、收獲良多,對學者來說則是一份研究透徹的參考資料。──亞歷山德羅.斯卡菲(Alessandro Scafi)《倫敦時報文藝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簡直就是你夢寐以求的那種究極怪癖級咖啡桌讀物,所以我才這麼愛這本書。──艾登.弗拉克斯─克拉克(Aidan Flax-Clark),《拉帕姆季刊》(Lapham’s Quarterly)
內容權威、包羅萬象的研究。作者是研究歷史地圖學的萬事通,精準掌握比較的方法,一絲不苟專注細節。──瑪麗娜.華納(Marina Warner),《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地圖學者切特.凡.杜澤,在大英圖書館出版社鼎力協助下,共同打造了一本了不起的新書。本書將自動成為海怪研究的權威。這本漂亮的書雖然是高品質學術研究的產物,但卻非常易讀、可親,不需要任何預備知識。──《書香奧德賽》(BibliOdyssey)
書確實相當迷人,而且能激發想像力,讓任何在船邊盯著閃閃波光看的人,知道有任何可能潛伏其中。──山姆.列維林(Sam Llewellyn),《海事季刊》(Marine Quarterly)
這本大英圖書館精美出版品裡裡外外的海怪,肯定能讓今日的讀者嘖嘖稱奇。對於這些結實有力、傻裡傻氣、長角生翅的恐怖怪獸,在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觀看地圖的人心中造成什麼印象,作者也提供了無價的見地……。作者提醒學者,有時候不妨讓眼睛飄向邊緣,從不同的歷史角度看中世紀人對周遭海域的看法。對於歷來遭忽略的製圖裝飾元素來說,本書是非常關鍵的分析,讓我們在了解中世紀及其後的人對於大海、對於海中奇幻生物的看法時,更添不可或缺的深度。──西卡羅萊納大學(Western Carolina University)的維琪姬.愛倫.薩博(Vicki Ellen Szabo),《航海研究期刊》(Nautical Research Journal)
作者為個別海怪的系譜學,以及在地圖上擺放海怪的繪畫技巧提供卓越的深入觀察。製作出這麼一本帶來視覺震撼的作品,作者與大英圖書館皆值得人們大加讚賞。──《歷史地理學》(Historical Geography)
切特.凡.杜澤是當今重要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地圖史學家。他發表許多關於製圖史的學術專著和論文,著有《為國王的世界:1550年的皮埃爾.德塞里耶地圖》(2015)、《末日之圖:一部十五世紀手稿中的專題地圖與世界的終結》(2016年,合著),以及《耶魯的亨里克斯.馬泰勒斯世界地圖(c. 1491):多光譜成像、淵源、影響》(2018)。他同時也是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為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提供多光譜成像服務的拉扎洛斯項目(Lazarus Project)的董事會成員。
譯者簡介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帝國與料理》等書,以及若干談二戰戰後殖民地戰犯與日本去帝國化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