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1913–1960
- 6醫療保健
- 9786263155794
- 9786263904651
- 9786264022125
- 9786267008829
- 9786267189672
- 9786267468685
- 9786267537848
- 9786267561218
- 9786267641255
- 9786267662182
- 9786267669044
- 9787521755879
- 9789861345246
- 9789863236702
- 9789863236719
- 9789863573296
- 9789863925606
- 9789864063604
- 9789864064328
- 9789864064533
- 9789864064632
- 9789864507702
- 9789864513482
- 9789864897360
- 9789869202176
- 9789869575195
- 978986989205
- and How You Can Intervene Effectively
- and the Making of Cultures
- and Upward Mobility in America
- Andrea Owen
- Antonio Damasio
- Barry M. Prizant
- Bill Gates
- Cindy
- Deborah Lipsky
- Devon Price
- Experience Meltdowns
- Faction Press
- Feeling
- From Anxiety to Meltdown: How Individual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Deal with Anxiety
- How to Stop Feeling Like Sh*t: 14 Habits that Are Holding You Back from Happiness
- Humanise
- Janet Y. Chen
- Jonathan Haidt
- Just Jack
- Just Jack◎Ou.Y
- Manifest Tantrums
- Motherhood
- Ou.Y
- QUEER(电影主视觉书衣版/垮世代理论教父作品之四十周年出版纪念)
- QUEER(電影主視覺書衣版/垮世代理論教父作品之四十週年出版紀念
- Short stories
- Singapore's Sex Workers
- Source Code: My Beginning
- stephanie kiser
- The Anxious Generation: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 The Bill Gates Problem: Reckoning with the Myth of the Good Billionaire
- The Missing Anthology
- The Missing Anthology: Stories from Singapore's Sex Workers
- The Sounds of Mandarin: Learning to Speak a National Language in China and Taiwan
- The Strange Order of Things: Life
- Thomas Heatherwick
- Tim Schwab
- Uniquely human: a different way of seeing autism
- Unmasking Autism: Discovering the New Faces of Neurodiversity
- Wanted: Toddler’s Personal Assistant: How Nannying for the 1% Taught Me about the Myths of Equality
- William S.Burroghs
- 世界歷史
- 世界通史
- 中信出版社
- 中医医学
- 中國
- 中國大陸
- 中醫醫學疾病
- 九歌出版
- 事物的奇怪順序(修訂版)
- 事物的奇怪順序(修訂版):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受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 事物的奇怪顺序(修订版):神经科学大师剖析生命源起、感受与文化对人类心智发展的影响
- 二十張出版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人文
- 人文地理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本建筑: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 人本建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設指南
- 人物傳記
- 人類學
- 他山之石
- 他山之石004
- 他是忧郁,不是失智了:老年忧郁症,难以察觉的心病(二版)
-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
-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二版)
- 仲間出版
- 作品集
- 傳奇人物
- 傳記
- 先覺
- 全彩图解:用地理说世界历史—房龙地理
- 全彩圖解:用地理說世界歷史—房龍地理
- 全球經濟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凌明玉
- 劳丽·扎列斯基
- 勞麗·扎列斯基
- 化學
- 医疗保健
- 原來我有自閉症
- 原始碼
- 原来我有自闭症
- 原點
- 反思生命起源
- 台灣
- 史蒂芬妮‧基瑟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志文學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吳凱琳
- 和田秀树
- 和田秀樹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图解自闭症类群障碍ASD:有效发挥孩子潜能、改善人际关系及生活自理能力[畅销修订版]
- 國際趨勢
- 圖解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有效發揮孩子潛能、改善人際關係及生活自理能力[暢銷修訂版]
- 外文
- 大時代
- 天下雜誌
- 失控的焦慮世代
-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 失智
-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 失智症
- 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
- 如何停止不開心
- 威廉・S・布洛斯
- 安东尼欧·达马吉欧
- 安德莉·亞歐文
-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 宮本信也
- 家庭
- 寶瓶文化
- 寶鼎
- 小說
- 川普2.0时代:全球贸易战、霸权竞争、地缘冲突,如何在经济动荡的乱局中找到机会?
- 川普2.0時代:全球貿易戰、霸權競爭、地緣衝突,如何在經濟動盪的亂局中找到機會?
- 建築
- 建築史
- 張綺容
- 強納森·海德特
- 当代小说
- 当我们写作,我们写的是什么
- 彼岸的川婆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裡勵志
- 心靈工坊
- 心靈成長
- 志愿单亲:不需谁来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单身生养实践
- 志願單親:不需誰來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單身生養實踐
- 悅知文化
- 感受思想
- 我不是故意发脾气:认识与因应自闭症者的焦虑与崩溃
- 我不是故意發脾氣:認識與因應自閉症者的焦慮與崩潰
-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
-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一個底層女孩在頂層社會的窺奇與學習
- 我懂,你的独舞世界:自闭症不怪,他们只是与众不同
- 我懂,你的獨舞世界:自閉症不怪,他們只是與眾不同
- 戴文‧普莱斯
- 戴文‧普萊斯
- 托馬斯‧海澤維克
- 托马斯‧海泽维克
- 政治
- 散文
- 文化跨越
- 文學小說
- 文學記錄
- 新加坡
- 新加坡華文出版
- 新手父母
- 新文潮出版社
- 書
- 書泉
- 曹聰
- 有罪推定
- 本地
- 朴鐘勳
- 朴钟勋
- 李佳穎
- 李昂
- 林姿呈
- 林宝华
- 林寶華
- 梨泰院樹洞旅社
- 歷史
- 母語
- 比爾·蓋茲
- 流浪到此为止:我与600只动物不可思议的生活(简体)
- 流浪到此為止:我與600只動物不可思議的生活(簡體)
- 海外
- 海鴿
- 漫遊者文化
- 照護
- 特殊教育
- 生命潛能
- 生命科學
- 生物學
- 男同志
- 當代小說
- 當我們寫作,我們寫的是什麼
- 疾病
- 疾病百科
- 療愈
- 白象文化
- 看見失智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理解記憶、五感、時空出現障礙的原因
- 破解盖兹迷思:谁给他的权力,揭穿慈善大富豪的神话
- 破解蓋茲迷思:誰給他的權力,揭穿慈善大富豪的神話
- 社會學
- 社會學概論
- 社會議題
- 筧裕介
- 簡體
- 精神疾病
- 精神科
- 經濟
- 網路與書出版
- 繁體
- 羅智成
- 美國
- 美國文學
- 美洲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老人
- 联合文学
- 聯合文學
- 臉譜
- 自轉星球文化
- 自閉症不是疾病
- 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 自闭者的面具,为何戴上,如何卸下
- 英文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蒂姆·施瓦布
- 藝術設計
- 親子教養
- 親子關係
- 觀念
- 診斷天使的鬼臉:妥瑞氏症、亞斯伯格症、強迫症、巴金森氏症的中醫治療(4版)
- 詩
- 詩緒:我的詩學筆記
- 語言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譯者: 吳煒聲
- 譯者:建霞
- 譯者:托馬斯˙海澤維克工作室
- 譯者:李怡萍
- 譯者:楊詠婷
- 譯者:楊詠翔
- 譯者:殷麗君
- 譯者:葉雅婷
- 譯者:蕭秀姍
- 譯者:許瑞宋
- 譯者:許雅淑,李宗義
- 譯者:金學民
- 诊断天使的鬼脸
- 译者:许雅淑,李宗义
- 谁的“国语”?谁的“普通话”?:从官方政策、教育现场、大众传媒到常民口说习惯,看两岸语音标准化如何为社会规范、身分认同与国族政治服务
- 貝瑞‧普瑞桑
- 贝瑞‧普瑞桑
- 退化
- 進烤箱的好日子
- 遠足文化
- 邹国苏
- 都市設計
- 鄒國蘇
- 酷儿小说
- 酷兒小說
- 醫學疾病
- 醫療
- 醫療保健
- 醫療保健中醫
- 鍾昀芝
- 鍾玉玨
- 钟昀芝
- 長篇小說
- 长篇小说
- 陈怡君
- 陳乃菁
- 陳怡君
- 高寶
- 黃致豪
- 黛博拉·利普斯基
- (譯者:賈開吉)

【預購】破解蓋茲迷思:誰給他的權力,揭穿慈善大富豪的神話 The Bill Gates Problem: Reckoning with the Myth of the Good Billionaire◎蒂姆·施瓦布(Tim Schwab)(譯者:許瑞宋)
Regular price $45.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比爾·蓋茲真的改變了世界,還是只是改變了我們看待他的方式?
◆一場關於金錢、權力與政治影響力的真相揭露與思論
比爾·蓋茲常在媒體前以充滿使命感的方式描述慈善事業,成功將自己從科技界的惡棍改造成世界上最受仰慕的人之一。即使近年的離婚訴訟和不當行為指控損害了他的公眾形象,然而,蓋茲基金會因投入巨資在世界各地拯救生命而廣被頌讚,世人因此假定它是真的力行慈善。
作者蒂姆·施瓦布查訪多年證明,其實蓋茲仍是他在微軟時的那樣—一個恃強凌弱並自以為義的壟斷者,一心想把自己的想法、解決方案和領導力強加於他人。究其本質,蓋茲不是無私的慈善家,而是一個權力掮客和聰明的工程師,創造出一種新方法,將驚人的財富轉化為巨大的政治影響力,還使我們相信,我們應該為他取得權力喝彩,而非質疑。
長期以來,世界上最強大(和最隱祕)的慈善組織蓋茲基金會一直被眩目的光環籠罩,導致公眾無法有效監督。本書穿透表象,揭露蓋茲如何動用巨資取得對公共政策、私營市場、科學研究和新聞媒體的驚人控制權。無論是在美國推動新的教育標準、在印度推動醫療改革、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推動全球疫苗政策,還是在非洲推動西方工業化農業,蓋茲魯莽的社會實驗都已證明是不民主且無效的。在許多地方,比爾·蓋茲正在傷害他聲稱要幫助的人。
我們必須正視利用金錢干預政治的問題,因蓋茲基金會造成的問題,嚴重性不亞於匿名政治獻金或大企業的政治遊說。這是一種危險而不受約束的權力模式,已逐漸危及民主,需要我們積極關注。
本書特色
1.揭開鎂光燈與掌聲背後的比爾.蓋茲真面目
從微軟創立初期,蓋茲與保羅.艾倫的合作中多次重申自身主導地位,無論是股權分配還是公司營運。他的行為反映出不僅想勝過對手,甚至要完全掌控一切的個性特質,即便在推動蓋茲基金會業務時依然如此。
2.全面解讀蓋茲基金會及其矛盾
蓋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解決全球公共衛生、教育和農業問題,並聲稱拯救生命的使命。然而,基金會運作模式常被批評為過度集中權力,忽略受助者的真實需求。然而因其資助範圍廣泛,學界與輿論界出現「比爾寒蟬」現象—許多人因擔憂失去資助而不敢公開評論,在在凸顯蓋茲慈善模式的矛盾:雖標榜透明與問責,但實際上卻缺乏外部監督的重大矛盾。
3.提出重新審視富豪慈善模式的重要性
蓋茲基金會開啟富豪慈善的新時代,反映出超級富豪如何利用私人財富影響全球政策的新議題。蓋茲基金會的運作雖帶來一些正面影響,卻衝擊既有權力結構、壓制反對聲音以及阻礙真正的系統性改革,全球需要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可問責的慈善模式,避免將權力過度集中於少數富豪手中。
名人推薦
江魔 奸的好人系列作家
范世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游庭皓 財經直播主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各界好評
在新自由主義革命的第一階段,我們減稅、鼓勵科技壟斷、放鬆各種管制,並培養出一群世上前所未有的億萬富翁。隨著我們學會熱愛這種種變化(因為那些億萬富翁看來是在我們這個可悲的私有化世界裡積極行善的好人),第二階段就會到來。但是,多虧蒂姆.施瓦布對蓋茲基金會的辛辣揭露,暴富合理化的那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請閱讀本書並認清這個殘酷的事實:那個世人喜愛的億萬富翁一點也不利他。——湯瑪斯·法蘭克(Thomas Frank),《堪薩斯州怎麼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的作者
蒂姆.施瓦布寫出對比爾.蓋茲這個惡霸慈善家的權威批判。施瓦布利用蓋茲的案例,講述一個根據仔細研究、引人入勝的故事,提出令人不安的權力慈善(power-philanthropy)難以問責的問題。——羅伯·庫特納(Robert Kuttner),《美國展望》雜誌(The American Prospect)共創始人暨共同總編輯
與其說這是一個壞人的故事,不如說它闡明了這個道理:任何人──無論他多聰明或富有──都無法利用金錢和科技,由上而下地解決世界的問題。本書有理有據、引人入勝的講述比爾.蓋茲如何嘗試利用命令拯救世界,清楚說明了大慈善(Big Philanthropy)的問題在於隨之而來的大傲慢。——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off),《富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Richest)的作者
在這本精闢透徹的書中,施瓦布敢於直面社會長期忽視的一個問題:公共衛生、教育和科學方面的政策,應該由一個行事隱祕、無需問責的億萬富翁主宰嗎?作者無畏地交出了我們迫切需要的答案。——索尼婭·沙阿(Sonia Shah),《下一場大遷徙》(The Next Great Migration)的作者
蒂姆·施瓦布追蹤金流,揭露這個事實:一個人如果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和極大的權力,就真的可以對世界各地的政府發號施令。本書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出現時會發生什麼事。施瓦布以高超的技巧和巨大的勇氣(考慮到蓋茲影響力之廣)拉開了帷幕,交出扒糞新聞的一部經典著作。——古騰普蘭(D. D. Guttenplan),《國家》雜誌(The Nation)總編輯
◆一場關於金錢、權力與政治影響力的真相揭露與思論
比爾·蓋茲常在媒體前以充滿使命感的方式描述慈善事業,成功將自己從科技界的惡棍改造成世界上最受仰慕的人之一。即使近年的離婚訴訟和不當行為指控損害了他的公眾形象,然而,蓋茲基金會因投入巨資在世界各地拯救生命而廣被頌讚,世人因此假定它是真的力行慈善。
作者蒂姆·施瓦布查訪多年證明,其實蓋茲仍是他在微軟時的那樣—一個恃強凌弱並自以為義的壟斷者,一心想把自己的想法、解決方案和領導力強加於他人。究其本質,蓋茲不是無私的慈善家,而是一個權力掮客和聰明的工程師,創造出一種新方法,將驚人的財富轉化為巨大的政治影響力,還使我們相信,我們應該為他取得權力喝彩,而非質疑。
長期以來,世界上最強大(和最隱祕)的慈善組織蓋茲基金會一直被眩目的光環籠罩,導致公眾無法有效監督。本書穿透表象,揭露蓋茲如何動用巨資取得對公共政策、私營市場、科學研究和新聞媒體的驚人控制權。無論是在美國推動新的教育標準、在印度推動醫療改革、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推動全球疫苗政策,還是在非洲推動西方工業化農業,蓋茲魯莽的社會實驗都已證明是不民主且無效的。在許多地方,比爾·蓋茲正在傷害他聲稱要幫助的人。
我們必須正視利用金錢干預政治的問題,因蓋茲基金會造成的問題,嚴重性不亞於匿名政治獻金或大企業的政治遊說。這是一種危險而不受約束的權力模式,已逐漸危及民主,需要我們積極關注。
本書特色
1.揭開鎂光燈與掌聲背後的比爾.蓋茲真面目
從微軟創立初期,蓋茲與保羅.艾倫的合作中多次重申自身主導地位,無論是股權分配還是公司營運。他的行為反映出不僅想勝過對手,甚至要完全掌控一切的個性特質,即便在推動蓋茲基金會業務時依然如此。
2.全面解讀蓋茲基金會及其矛盾
蓋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解決全球公共衛生、教育和農業問題,並聲稱拯救生命的使命。然而,基金會運作模式常被批評為過度集中權力,忽略受助者的真實需求。然而因其資助範圍廣泛,學界與輿論界出現「比爾寒蟬」現象—許多人因擔憂失去資助而不敢公開評論,在在凸顯蓋茲慈善模式的矛盾:雖標榜透明與問責,但實際上卻缺乏外部監督的重大矛盾。
3.提出重新審視富豪慈善模式的重要性
蓋茲基金會開啟富豪慈善的新時代,反映出超級富豪如何利用私人財富影響全球政策的新議題。蓋茲基金會的運作雖帶來一些正面影響,卻衝擊既有權力結構、壓制反對聲音以及阻礙真正的系統性改革,全球需要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可問責的慈善模式,避免將權力過度集中於少數富豪手中。
名人推薦
江魔 奸的好人系列作家
范世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游庭皓 財經直播主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各界好評
在新自由主義革命的第一階段,我們減稅、鼓勵科技壟斷、放鬆各種管制,並培養出一群世上前所未有的億萬富翁。隨著我們學會熱愛這種種變化(因為那些億萬富翁看來是在我們這個可悲的私有化世界裡積極行善的好人),第二階段就會到來。但是,多虧蒂姆.施瓦布對蓋茲基金會的辛辣揭露,暴富合理化的那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請閱讀本書並認清這個殘酷的事實:那個世人喜愛的億萬富翁一點也不利他。——湯瑪斯·法蘭克(Thomas Frank),《堪薩斯州怎麼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的作者
蒂姆.施瓦布寫出對比爾.蓋茲這個惡霸慈善家的權威批判。施瓦布利用蓋茲的案例,講述一個根據仔細研究、引人入勝的故事,提出令人不安的權力慈善(power-philanthropy)難以問責的問題。——羅伯·庫特納(Robert Kuttner),《美國展望》雜誌(The American Prospect)共創始人暨共同總編輯
與其說這是一個壞人的故事,不如說它闡明了這個道理:任何人──無論他多聰明或富有──都無法利用金錢和科技,由上而下地解決世界的問題。本書有理有據、引人入勝的講述比爾.蓋茲如何嘗試利用命令拯救世界,清楚說明了大慈善(Big Philanthropy)的問題在於隨之而來的大傲慢。——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off),《富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Richest)的作者
在這本精闢透徹的書中,施瓦布敢於直面社會長期忽視的一個問題:公共衛生、教育和科學方面的政策,應該由一個行事隱祕、無需問責的億萬富翁主宰嗎?作者無畏地交出了我們迫切需要的答案。——索尼婭·沙阿(Sonia Shah),《下一場大遷徙》(The Next Great Migration)的作者
蒂姆·施瓦布追蹤金流,揭露這個事實:一個人如果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和極大的權力,就真的可以對世界各地的政府發號施令。本書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出現時會發生什麼事。施瓦布以高超的技巧和巨大的勇氣(考慮到蓋茲影響力之廣)拉開了帷幕,交出扒糞新聞的一部經典著作。——古騰普蘭(D. D. Guttenplan),《國家》雜誌(The Nation)總編輯
作者簡介
蒂姆·施瓦布 (Tim Schwab)
以華盛頓特區為根據地的調查報導記者。他為《國家》雜誌(The Nation)、《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和《英國醫學期刊》(BMJ)撰寫有關於蓋茲基金會的開創性報導,曾榮獲伊利獨立新聞獎(Izzy Award)和最後期限俱樂部獎(Deadline Club Award)。本書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藥品帝國》、《價值戰爭》和《千腦智能新理論》等數十本書。可以透過以下的網站聯繫:victranslates.blogspot.tw/
以華盛頓特區為根據地的調查報導記者。他為《國家》雜誌(The Nation)、《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和《英國醫學期刊》(BMJ)撰寫有關於蓋茲基金會的開創性報導,曾榮獲伊利獨立新聞獎(Izzy Award)和最後期限俱樂部獎(Deadline Club Award)。本書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藥品帝國》、《價值戰爭》和《千腦智能新理論》等數十本書。可以透過以下的網站聯繫:victranslates.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