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4)(第256期)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4)(第256期)

平常價 $22.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轎子正從一座噴泉旁走過/我是一個吆喝的轎夫」——瘂弦 
  在文學的巴比倫城,他是指揮若定的王者,亦是不辭辛勞的轎夫。他在艱難的時代接下了沉重的擔子,卻以幽默和智慧吟唱著如歌的行板。他說寫詩是本務,編輯是事業,一生都用來栽種文學裡的各色的繁花,只要土壤與養分持續,花會一代一代綻放開來,只要花園仍熱鬧著,老園丁即使遠行,也並不寂寞。
  詩人瘂弦紀念專輯,蘇偉貞、廖玉蕙、丘彥明、席慕蓉、廖志峰、馮翊綱、簡媜、陳義芝、紫鵑,以摯誠的心釀思念的酒,舉杯,一切便都留下了。


【編輯室報告】

只要認真,什麼事都變得很重要

執行主編 蔡俊傑

  一年將盡,每次的每次,總都讓人猝不及防,臨近倒數再回看,彷彿活過的那些朝朝暮暮,都翻成一頁頁載滿鉛字的紙頁,輕褪了每一期的新熱,卻也多少摩挲了翻捏的手感。日子是這樣在過,怎樣在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過法,或者說,自己的活法。
有時候總都會覺得,我們還有時間。
  而時間是什麼?也許是一種重複和歧異,在重複之中綿延繼續,在歧異中保持清醒。
《印刻》在二○一四年十月做過「創,世紀詩人──洛夫‧瘂弦」專輯,當時「他們在島嶼寫作」推出第一系列的作家紀錄片,因為要製作雜誌專輯,預先上映之前,在目宿媒體的會議室裡,看了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我還記得,在我們觀看影片的那個小辦公室裡,燈光全暗,冷氣吹動著些許風聲,牆上鑲著大面玻璃的百葉窗即便都一片輕覆著一片掩上,卻也還是不時閃落片刻的碎光,而幾乎不可察的微閃,更襯得整間室內的闃暗。
  在此之前,當時的我其實對於詩句之外,詩人的模樣甚是陌生,也是在那一天的時間,在那銀幕裡映現的光影中,就像是伴隨著鏡頭,從旁跟著一起走路、聽著說話,經過詩人生活的地方,參與著回憶,念想著那些過往的經歷和友朋。看詩人眼中映照的景致,我們知道那裡有一個世界。聽著詩人讀著自己的詩句,就好像在時間的隧道裡行進的步伐,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或長或短。至此,那些字句終也長出了人的樣貌。我一直覺得,人的聲音藏著各自時代的氛圍,無論高低深淺,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聲線,那些發聲都像越過不同地形地貌悠揚而來,也許是曠野,也許是森林,如風吹拂掩著葉隙草尖,裡面有差異的氣味和溫度,甚至包含了時間裡沉澱的韻味。
  現在回想起來,印象深刻的是《如歌的行板》中有一幕,瘂弦在他常去的理髮廳理髮,鏡頭中瘂弦坐定,對著鏡子凝視著自己的臉,而理髮師在旁側細心認真的修剪著那雪白的髮絲。而我們看著詩人,看著自己的臉。
  這樣一眼,就是十年過去了。這次詩人啟程,去到更遠的地方。
  詩人曾說「死亡是靜寂的」,而我大膽揣測,聲音是屬於留下來的人們。這次,我們不再是從詩人的鏡子看,而是從那些時光之中,與詩人深刻交會的人們眼中去讀,從回憶的溫熱中感受那些純直人情;去了解那些年,詩人的詩與編,以及對人與事的斟酌與拿捏。記憶在時間中凝成琥珀,封存了那些當下的原貌,而回憶是向著光的凝視,迢遙望去,循著步伐的餘溫、聲音的餘緒輕發,總是這樣,並行的人用回憶牽動估量著彼此所在,而後來的人以為可以稍微接近了,每次都覺得離那個背去的身影更近了些。每次都。
  最後,摘錄一段詩人的話:「我想一個詩人、藝術家,最重要就是對生命認真,一步一腳印認真得活著,沒有一件事情是馬虎的,沒有一件事情是隨隨便便的,你只要認真,什麼事情都變得很重要。」作為一年的終末與初始的祝福,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提醒。
想想,再更認真的想想,我們真的還有時間。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