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1887-1975
- 9786269626649
- 9789570850062
- 9789570851380
- 9789570861945
- 9789570862669
- 9789570863710
- 9789570864274
- 9789570864984
- 9789570866537
- 9789570866629
- 9789570866957
- 9789570867626
- 9789570868982
- 9789570869613
- 9789570869767
- 9789576637667
- 9789863847526
- Alexander V. Pantsov
- China
- Christian Grataloup
- Daniel Gordis
- Dr. Steven Gundry M.D.
- Israel : A Concise History of a Nation Reborn
- JR上野站公園口
- Kenny
-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 S. Eliot
- Teo You Yenn
- 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iang Kai-Shek
- Victorious In Defeat
- Walter Scheidel
- 不平等的样貌
-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 世界歷史
- 世界通史
- 世紀詩人
- 中亞
- 中國歷史
- 丹尼爾·格迪斯
- 九歌
- 亞歷山大·潘佐夫
- 亞洲史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以色列
-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 伊沛霞
- 佛教
- 克里斯・費區
- 克里斯穹‧葛塔魯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分裂
- 劉宗為
- 動物
- 历史
- 古典
- 叫我AV經紀人Call Me THE AV Agent
- 台湾新诗史
- 台灣
- 台灣新詩史
- 史提芬.岡德里
- 吳念真
- 吴念真
- 地底世界地圖
- 堯嘉寧
- 大辣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0
- 孟樊
- 宋徽宗
- 宋朝
- 宋遼金夏篇
- 宗教
- 家國
- 小說
- 崑曲
- 巫術
- 平等的暴政:戰爭、革命、崩潰與瘟疫,暴力與不平等的人類大歷史
- 廖偉棠
- 廖泊喬
- 张优远
- 張亦絢
- 張優遠
- 張貴興
- 心理勵志
- 感覺十書
- 感覺十書:蔣勳談美
- 戰爭
- 抓住一个春天
- 抓住一個春天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經社出版
- 文经社出版
- 文豪酒癮診斷書
- 新詩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早餐
- 書
- 朱國珍
- 李翰
- 杜國清
- 林依晨
- 林琳
- 柳美里
- 梁思文
- 棒棒堂叔叔變形記
- 植物
- 植物的逆袭
- 植物逆襲
- 楊宗翰
- 楊淑娟
- 歷代君王
- 歷史
- 汉唐的巫蛊与集体心态
- 沃特·席代爾
- 沈意卿
- 法華經
- 海外
- 漢唐
- 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
- 燒賣
- 犹太民族的千年建国之路
- 現文因緣
-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
- 白先勇
- 白先勇說崑曲
- 百年早餐史
- 短篇小說
- 社會議題
- 立場寬子
- 第94期
- 經典
- 經濟
- 經濟學
- 繁体
- 繁體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耶路撒冷
- 联经
- 联经出版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肥志
- 胡宗香
- 自然科普
- 臺灣老桌遊
- 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 艾略特
- 艾略特詩選
- 艾略特詩選:〈荒原〉、〈四重奏〉及其他觀察
- 草藥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現代詩
- 蒲慕州
- 蔡孟貞
- 蔡素芬
- 蔣介石
- 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
- 蔣勳
- 藍屋子
- 藝術
- 藥物
- 蘭陵笑笑生
- 行為
- 評論
- 詩
- 譯者:方祖芳
- 貧富差距
- 賴永海
- 辛波絲卡
- 醫療保健
- 野人出版社
- 野豬渡河
- 金瓶梅
-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 陳介宇
- 陳思宏
- 陳芝婷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韓華)
- 領導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馬來西亞
- 高翊峰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預購】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Regular price $2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古都百異聞
世界各地皆流傳著鬼怪傳說故事,因為符合奇特、意外性與非日常的條件,人們記住了這些光怪陸離的事件並不斷談起。隨著時間推進,細節可能被遺漏,可能經由加油添醋,這些異聞便逐漸化作地方風土民情與歷史進程雜揉而成的產物。本期將帶領讀者探究其不可言說的神祕與生活的連結。
方智弘/封面繪圖、專輯插畫
馬嘉駿/怪奇事件收集、整理撰文
世界各地皆流傳著鬼怪傳說故事,因為符合奇特、意外性與非日常的條件,人們記住了這些光怪陸離的事件並不斷談起。隨著時間推進,細節可能被遺漏,可能經由加油添醋,這些異聞便逐漸化作地方風土民情與歷史進程雜揉而成的產物。本期將帶領讀者探究其不可言說的神祕與生活的連結。
方智弘/封面繪圖、專輯插畫
馬嘉駿/怪奇事件收集、整理撰文
編者的話
標/被觀光景點取代的鬼屋
內文/
現在相當熱鬧的一處濱海小鎮,我年少時偶爾跟著父母常去拜訪世居該地的長輩,不過當時完全沒有一丁點會變成這麼繁華與觀光化的可能性,所謂的港口只停泊著寥落的機動平板小船和人力舢舨,有人會在細窄的堤防上釣魚。
就在那港邊,非常突兀地有棟以土黃色為基調的兩層樓巴洛克風紅磚洋房,據說是日治時期某個台灣醫生世家的地產,許久沒人居住,有個小小荒廢庭院,外圍紅磚與鑄鐵構成的牆破爛缺口,被人用港邊的纜繩綑綁加固,洋房本身整體還相當美麗,只是原本鑲嵌彩繪玻璃的長窗被長木條釘死封閉了。像這樣空無一人的老房子,自然而然地就被傳說是鬼屋,在當時縣市之間相當有名氣。
究竟裡面發生過什麼事情、人家姓什麼,世居該地的長輩也不清楚,只說他小時候還曾經跟住那房子裡的小孩一起在港邊玩過,不知道何時他們搬走了。前幾年為了參加當地活動時,我特別繞去看了一下,洋房已經拆光變成某種行政大樓。
為了寫這篇手記,我上網以「○○○鬼屋」查詢這棟洋房的故事或照片,完全找不到,取而代之,跟當地有關而且一直被內容農場、社群媒體轉發的是另一則,顯然是觀光發達後才被廣傳的遊客景點式鬼故事。一瞬間,我居然對那鬼屋(以及曾經生活於其中的鬼)感到有些被遺忘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