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VERSE(2月號/2025)(第28期)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封面標題: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
二款封面 隨機出貨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繁花盛開:帶你去花蓮
這是我的家鄉/地形以純白的雪線為最高/一月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七月平均二十八度,年雨量/
三千公厘,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西南風。物產不算豐富,但可以自給自足
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去印證創生的神話,去工作/去開闢溫和的土地。我聽不見/那絕對的聲音,看不見/那絕對的眼色。去宣示/一個耕讀民族的開始/去定居,去繁殖/去認真地歌唱
這是楊牧1975年的詩作〈帶你回花蓮〉節錄。彼時35歲的楊牧,帶著新婚妻子回到花蓮,回到這座屬於愛的伊甸樂園,想像那個一切如此嶄新尚未被命名的世界,他們要在這裡耕讀、定居,認真地唱歌,創造全新的生活。
20年後,在寫下多篇關於花蓮的詩和散文後,他回到故鄉工作,成為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2020年楊牧過世,安葬於東海岸山脈的起點,能眺望奇萊山和就讀過花蓮中學。這一次,這位一生繫情於花蓮的詩人真的永遠回到花蓮了。
這個被山海孕育的神話之地,除了誕生出楊牧這個大樹,也的確生長出只有在這裡才會出現的美麗、奇異的花朵。
去年二月我來花蓮,開車穿過清水斷崖,再一次被這島嶼最險峻的模樣所震撼。傍晚來到正在趕工整修、不久後將開幕的「將軍府」園區。這是一座新的園區,也是一道正在緩緩打開的歷史皺褶。
20世紀初期,日本政府在如今花蓮市中心進行都市計畫,市區開始繁榮。1930年代,日人一方面開始修築花蓮港,另方面隨著戰爭鼓聲鳴起,也開始軍事部署。將軍府的不遠處是松園別館,可以俯瞰美崙溪入海處和花蓮港,此地原為1942年設立的「花蓮港陸軍兵事部」,據說神風特攻隊隊員在出征前夜,在此喝下天皇賜下的「御前酒」。1944年在旁邊成立了「放送局」作為宣傳之用,也在最近重新開幕。
負責將軍府園區總體規劃與營運的Rush帶著我走逛,熱情地分享他的美好願景。園區建築物不多,但和洋折衷造型的每一棟都非常美。與其他文創園區不同的是,這裡的每間餐廳、咖啡廳、烘焙店,每家都具有花蓮元素。那時我們都相信,如此有魅力的將軍府園區正式開放後,必然是花蓮的觀光與文化的重要基地。
2024年4月1日,將軍府終於正式開幕了。然後,4月3日就發生大地震,花蓮重創,觀光客不來了,許多店家和旅館被迫結束,更不要說剛誕生的全新將軍府面對的是要命的重傷。
本期封面故事,就是希望讓大家重新關注花蓮這片土地,這裡的山上、海邊,城市與鄉鎮,有著太多只有「花蓮限定」才有的景物與體驗。編輯部經過詳細研究和各方詢問,企劃出一定要來花蓮的「20個理由」——從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原民工藝、藝術、飲食,到新潮的咖啡店、酒吧、選物店、旅宿,以及山海之巔的各種獨特體驗。這裡沒有耳熟能詳的觀光景點(雖然那些也很棒),但每一個點都足以讓你走一趟花蓮。我們也訪問了諸多重要的花蓮人,包括台灣當代最重要藝術家之一、在花蓮20年持續推動書寫地方的出版人王玉萍、推動地方創生的實踐者,或者花蓮出身的超人氣插畫家Duncan等。
當然,去花蓮絕對不只這20個理由,花蓮也遠遠不止這些「奇」人,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真的是繁「花」盛開:每一個鄉鎮都有不同特色,每一家店,每一個人,每一個社區,都是生命力旺盛的花朵。
我們特別設計了兩個封面,一個是花蓮光復鄉的餐廳「阿樂樂代Aredetay」,從空間到料理,揉合了傳統與創新。封面是帥氣主廚吳炘隆(Lo'oh Iko)和他們養的鹿。這是花蓮溫柔的野性。
另一個封面是花蓮人都熟悉的美崙山下的米老鼠。這是花蓮最可愛的地標。
封面故事之外,本期可以說是一本非常精彩的Travel & Dining Issue。江振誠主廚與Raw十年來改變了整個台灣的飲食地景,Raw在2024年底的結束是一個時代階段的告別。《VERSE》的使命就是記錄這個時代的文化,於是我們在12月中,去記錄了這家頂尖餐廳背後的過程,帶大家一窺這些料理職人在廚房的忙碌身影,以及訪談他們的理念,製作了11頁的紙上影像紀錄片。(我們採訪時有幸吃到他們的員工餐,非常好吃,也見證了他們用餐時間的倉促。)
京都頂級旅宿的專題也不能錯過。編輯前往安縵京都和去年才開幕的京都東山悅榕庒酒店撰寫深度報導:一家澈底體現京都的禪意意境,一家則是日本的幽玄文化美學。另一個獨家是資深美食編輯受邀去英國參與「皇家禮炮私人訂製之旅」,讓人好生羨慕,但閱讀這些文字和影像就讓人大呼過癮。
此外,還有越南影帝連炳發,以及享譽國際的台灣舞蹈家簡珮如的專訪報導。我們的眼睛總會凝視著那些最深刻的創作能量。
整整50年前楊牧的〈帶你去花蓮〉說許多事物尚未被命名(這當然是詩的修辭),但如今可以說,花蓮有更多新事物被命名出來,因為有更多人在這個神奇土地上,讓食材與石材,讓山林與海洋,讓祖先的工藝,讓他們的想像力,可以創造出許許多多新的事物。
這期的《VERSE》是一封邀請函,一個(不完整的)旅遊指南,也是一段為花蓮寫的詩(「VERSE」的英文原意就是詩歌的一段)。讓我們捧著楊牧的詩集回到他歌頌的花蓮,讓我們帶著這本記錄當下的《VERSE》雜誌去花蓮,重新走進這裡的山海,體驗這裡的文化,認識這裡的人們。
繁花盛開:帶你去花蓮
這是我的家鄉/地形以純白的雪線為最高/一月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七月平均二十八度,年雨量/
三千公厘,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西南風。物產不算豐富,但可以自給自足
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去印證創生的神話,去工作/去開闢溫和的土地。我聽不見/那絕對的聲音,看不見/那絕對的眼色。去宣示/一個耕讀民族的開始/去定居,去繁殖/去認真地歌唱
這是楊牧1975年的詩作〈帶你回花蓮〉節錄。彼時35歲的楊牧,帶著新婚妻子回到花蓮,回到這座屬於愛的伊甸樂園,想像那個一切如此嶄新尚未被命名的世界,他們要在這裡耕讀、定居,認真地唱歌,創造全新的生活。
20年後,在寫下多篇關於花蓮的詩和散文後,他回到故鄉工作,成為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2020年楊牧過世,安葬於東海岸山脈的起點,能眺望奇萊山和就讀過花蓮中學。這一次,這位一生繫情於花蓮的詩人真的永遠回到花蓮了。
這個被山海孕育的神話之地,除了誕生出楊牧這個大樹,也的確生長出只有在這裡才會出現的美麗、奇異的花朵。
去年二月我來花蓮,開車穿過清水斷崖,再一次被這島嶼最險峻的模樣所震撼。傍晚來到正在趕工整修、不久後將開幕的「將軍府」園區。這是一座新的園區,也是一道正在緩緩打開的歷史皺褶。
20世紀初期,日本政府在如今花蓮市中心進行都市計畫,市區開始繁榮。1930年代,日人一方面開始修築花蓮港,另方面隨著戰爭鼓聲鳴起,也開始軍事部署。將軍府的不遠處是松園別館,可以俯瞰美崙溪入海處和花蓮港,此地原為1942年設立的「花蓮港陸軍兵事部」,據說神風特攻隊隊員在出征前夜,在此喝下天皇賜下的「御前酒」。1944年在旁邊成立了「放送局」作為宣傳之用,也在最近重新開幕。
負責將軍府園區總體規劃與營運的Rush帶著我走逛,熱情地分享他的美好願景。園區建築物不多,但和洋折衷造型的每一棟都非常美。與其他文創園區不同的是,這裡的每間餐廳、咖啡廳、烘焙店,每家都具有花蓮元素。那時我們都相信,如此有魅力的將軍府園區正式開放後,必然是花蓮的觀光與文化的重要基地。
2024年4月1日,將軍府終於正式開幕了。然後,4月3日就發生大地震,花蓮重創,觀光客不來了,許多店家和旅館被迫結束,更不要說剛誕生的全新將軍府面對的是要命的重傷。
本期封面故事,就是希望讓大家重新關注花蓮這片土地,這裡的山上、海邊,城市與鄉鎮,有著太多只有「花蓮限定」才有的景物與體驗。編輯部經過詳細研究和各方詢問,企劃出一定要來花蓮的「20個理由」——從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原民工藝、藝術、飲食,到新潮的咖啡店、酒吧、選物店、旅宿,以及山海之巔的各種獨特體驗。這裡沒有耳熟能詳的觀光景點(雖然那些也很棒),但每一個點都足以讓你走一趟花蓮。我們也訪問了諸多重要的花蓮人,包括台灣當代最重要藝術家之一、在花蓮20年持續推動書寫地方的出版人王玉萍、推動地方創生的實踐者,或者花蓮出身的超人氣插畫家Duncan等。
當然,去花蓮絕對不只這20個理由,花蓮也遠遠不止這些「奇」人,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真的是繁「花」盛開:每一個鄉鎮都有不同特色,每一家店,每一個人,每一個社區,都是生命力旺盛的花朵。
我們特別設計了兩個封面,一個是花蓮光復鄉的餐廳「阿樂樂代Aredetay」,從空間到料理,揉合了傳統與創新。封面是帥氣主廚吳炘隆(Lo'oh Iko)和他們養的鹿。這是花蓮溫柔的野性。
另一個封面是花蓮人都熟悉的美崙山下的米老鼠。這是花蓮最可愛的地標。
封面故事之外,本期可以說是一本非常精彩的Travel & Dining Issue。江振誠主廚與Raw十年來改變了整個台灣的飲食地景,Raw在2024年底的結束是一個時代階段的告別。《VERSE》的使命就是記錄這個時代的文化,於是我們在12月中,去記錄了這家頂尖餐廳背後的過程,帶大家一窺這些料理職人在廚房的忙碌身影,以及訪談他們的理念,製作了11頁的紙上影像紀錄片。(我們採訪時有幸吃到他們的員工餐,非常好吃,也見證了他們用餐時間的倉促。)
京都頂級旅宿的專題也不能錯過。編輯前往安縵京都和去年才開幕的京都東山悅榕庒酒店撰寫深度報導:一家澈底體現京都的禪意意境,一家則是日本的幽玄文化美學。另一個獨家是資深美食編輯受邀去英國參與「皇家禮炮私人訂製之旅」,讓人好生羨慕,但閱讀這些文字和影像就讓人大呼過癮。
此外,還有越南影帝連炳發,以及享譽國際的台灣舞蹈家簡珮如的專訪報導。我們的眼睛總會凝視著那些最深刻的創作能量。
整整50年前楊牧的〈帶你去花蓮〉說許多事物尚未被命名(這當然是詩的修辭),但如今可以說,花蓮有更多新事物被命名出來,因為有更多人在這個神奇土地上,讓食材與石材,讓山林與海洋,讓祖先的工藝,讓他們的想像力,可以創造出許許多多新的事物。
這期的《VERSE》是一封邀請函,一個(不完整的)旅遊指南,也是一段為花蓮寫的詩(「VERSE」的英文原意就是詩歌的一段)。讓我們捧著楊牧的詩集回到他歌頌的花蓮,讓我們帶著這本記錄當下的《VERSE》雜誌去花蓮,重新走進這裡的山海,體驗這裡的文化,認識這裡的人們。
你會發現,這裡真的繁花盛開。
——《VERSE》總編輯張鐵志

【預購】VERSE(6月號/2024)夜晚版(第24期)
Regular price $28.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封面標題: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剛好十年前,我在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做了一期關於台南的封面故事。那時,台南已經很夯,在香港也是,不論是小吃或老宅民宿——但我們決定不做這些很熱門的題目,而是把重點放在:文學場所、藝術和創意空間,與台南的生活style。目的不只是介紹台南的魅力,更希望對香港匆忙的城市生活提出一種啟發。
那之後的十年,台南儼然成為台灣最具文化力與創意的城市,當然,改變也很巨大:曾經的正興街和海安路、神農街完全不同了(但蜷尾家還在!);酒吧成為當前最潮的文化:你可以在巷弄中隨時邂逅一盞神秘燈火,走進一個完全想不到的時空,喝一款以台南某地為名的調酒。藝術場景也愈發熱鬧了,台南美術館二館成為新地標,並改變了周遭環境,漁光島因藝術節而熱鬧起來,市區之外的新藝術節每年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去。
不變的是,台南人對自己這座城市與生活方式的驕傲與認同。他們有著最古老的歷史,但也是最創新的。而越來越多人移居到台南,或者覺得生命中應該有兩、三年在台南生活,也讓這座老城總是有新活力,始終青春。
本期《VERSE》希望在這個四百年的歷史時刻,紀錄台南的新文化創造、探索新創意景點,與新台南人的生活感受,以呈現這座古城的新精神。
我們特別製作兩款封面:白日版與黑夜版。前者的主角是近年深受矚目、曾獲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女演員林奕嵐,加上這座城市的新藝術中心:台南美術館2館;黑夜版則是台南新興的酒吧與巷弄文化的組合,因為,這非常台南。(兩款封面都是曾為日本雜誌《BRUTUS》拍過封面的正港台南攝影師Tim操刀。)
揭秘:黑夜封面酒吧是台南傳奇酒吧TCRC系列之「Phowa」,並由硬是設計負責空間設計。
專題開門兩篇是重磅文章,一篇是對台南文化論述用力極深的現任台南文化局長謝仕淵,書寫從台南做16歲的傳統到如何練習成為台南人,其後是深度報導這十多年台南創意場景的變遷,訪問三位見證與參與這些變化的重要人物:蜷尾家創辦人李豫、開啟老宅新生的謝宅謝小五、風尚旅遊的游智維。在討論過去與現在後,報導兩個未來將從歷史古蹟轉身的新文化空間:西市場和321巷藝術聚落。三位深具代表性、長期深耕台南的文化創作者:音樂人謝銘祐、策展人杜昭賢、藝術家楊士毅,則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創造力如何影響全台灣。
酒吧文化是本期重點,我們介紹六家必訪酒吧——重點不是給你名單,而是說故事,因為每家店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台南故事。(更可能的情況是,沒訂位根本進不去。)此外,有人說台北之外最爵士的城市是台南,為什麼?來看專文介紹台南的爵士新文化。
關於遊逛台南,嘻哈校長大支今天不唱歌,而是分享他的台南蔬食餐廳地圖;很紅的本事空間共同創辦人小又不談本事的作品,而是介紹他喜歡的台南空間設計。台南今年還有許多新事物:包括最新飯店「綉溪安平」和知名品牌森/CASA在漁光島上的全新旗艦店。同樣必收的,是編輯四處打探、問了許多台南人、總結出的12家特色店家。
本期也報導從島內其他地方,或者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移居的四位新台南人,你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熱愛台南的生活。畢竟,生活就是文化。
封面故事外的其他單元也扣合台南主題。今年五星級酒店系列報導,本期是台南最高標準的台南晶英飯店,OOTD是台南在地的厲害設計團隊oqLiq共同創辦人洪琪,MY LISTS是台南名店「鳥飛古物店」負責人葉家宏的私人收藏,VERSE Test是台南人基因檢測表(做這題很危險!)
雖然,本期封面故事豐富,但當然只是這座城市的一小部分,某些有趣的人和事《VERSE》過去曾經報導過,不過可以預告的是,這只是今年我們台南報導計畫的第一部,請期待第二部的推出。
最後,今年之所以是四百年,是因為1624年荷蘭人「發現」了這座獨特的小島,讓台灣跟全球大航海時代緊密聯繫起來,這也是如今我們這時代的關鍵命題:如何讓世界不只是「發現」,且能深刻認識台灣的意義,不論是科技產業的、民主價值的,或者是文化創造等各方面。而四百年後依然青春的台南,就可以是這個新的支點。
—————《VERSE》總編輯張鐵志

【預購】VERSE(6月號/2024)白日版(第24期)
Regular price $28.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封面標題: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剛好十年前,我在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做了一期關於台南的封面故事。那時,台南已經很夯,在香港也是,不論是小吃或老宅民宿——但我們決定不做這些很熱門的題目,而是把重點放在:文學場所、藝術和創意空間,與台南的生活style。目的不只是介紹台南的魅力,更希望對香港匆忙的城市生活提出一種啟發。
那之後的十年,台南儼然成為台灣最具文化力與創意的城市,當然,改變也很巨大:曾經的正興街和海安路、神農街完全不同了(但蜷尾家還在!);酒吧成為當前最潮的文化:你可以在巷弄中隨時邂逅一盞神秘燈火,走進一個完全想不到的時空,喝一款以台南某地為名的調酒。藝術場景也愈發熱鬧了,台南美術館二館成為新地標,並改變了周遭環境,漁光島因藝術節而熱鬧起來,市區之外的新藝術節每年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去。
不變的是,台南人對自己這座城市與生活方式的驕傲與認同。他們有著最古老的歷史,但也是最創新的。而越來越多人移居到台南,或者覺得生命中應該有兩、三年在台南生活,也讓這座老城總是有新活力,始終青春。
本期《VERSE》希望在這個四百年的歷史時刻,紀錄台南的新文化創造、探索新創意景點,與新台南人的生活感受,以呈現這座古城的新精神。
我們特別製作兩款封面:白日版與黑夜版。前者的主角是近年深受矚目、曾獲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女演員林奕嵐,加上這座城市的新藝術中心:台南美術館2館;黑夜版則是台南新興的酒吧與巷弄文化的組合,因為,這非常台南。(兩款封面都是曾為日本雜誌《BRUTUS》拍過封面的正港台南攝影師Tim操刀。)
揭秘:黑夜封面酒吧是台南傳奇酒吧TCRC系列之「Phowa」,並由硬是設計負責空間設計。
專題開門兩篇是重磅文章,一篇是對台南文化論述用力極深的現任台南文化局長謝仕淵,書寫從台南做16歲的傳統到如何練習成為台南人,其後是深度報導這十多年台南創意場景的變遷,訪問三位見證與參與這些變化的重要人物:蜷尾家創辦人李豫、開啟老宅新生的謝宅謝小五、風尚旅遊的游智維。在討論過去與現在後,報導兩個未來將從歷史古蹟轉身的新文化空間:西市場和321巷藝術聚落。三位深具代表性、長期深耕台南的文化創作者:音樂人謝銘祐、策展人杜昭賢、藝術家楊士毅,則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創造力如何影響全台灣。
酒吧文化是本期重點,我們介紹六家必訪酒吧——重點不是給你名單,而是說故事,因為每家店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台南故事。(更可能的情況是,沒訂位根本進不去。)此外,有人說台北之外最爵士的城市是台南,為什麼?來看專文介紹台南的爵士新文化。
關於遊逛台南,嘻哈校長大支今天不唱歌,而是分享他的台南蔬食餐廳地圖;很紅的本事空間共同創辦人小又不談本事的作品,而是介紹他喜歡的台南空間設計。台南今年還有許多新事物:包括最新飯店「綉溪安平」和知名品牌森/CASA在漁光島上的全新旗艦店。同樣必收的,是編輯四處打探、問了許多台南人、總結出的12家特色店家。
本期也報導從島內其他地方,或者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移居的四位新台南人,你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熱愛台南的生活。畢竟,生活就是文化。
封面故事外的其他單元也扣合台南主題。今年五星級酒店系列報導,本期是台南最高標準的台南晶英飯店,OOTD是台南在地的厲害設計團隊oqLiq共同創辦人洪琪,MY LISTS是台南名店「鳥飛古物店」負責人葉家宏的私人收藏,VERSE Test是台南人基因檢測表(做這題很危險!)
雖然,本期封面故事豐富,但當然只是這座城市的一小部分,某些有趣的人和事《VERSE》過去曾經報導過,不過可以預告的是,這只是今年我們台南報導計畫的第一部,請期待第二部的推出。
最後,今年之所以是四百年,是因為1624年荷蘭人「發現」了這座獨特的小島,讓台灣跟全球大航海時代緊密聯繫起來,這也是如今我們這時代的關鍵命題:如何讓世界不只是「發現」,且能深刻認識台灣的意義,不論是科技產業的、民主價值的,或者是文化創造等各方面。而四百年後依然青春的台南,就可以是這個新的支點。
—————《VERSE》總編輯張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