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9786267123621
- 9786267192702
- 9786267539576
- 9789865548186
- 9789865548896
- AV帝王說服術:推銷、借錢、搭訕、求職、吵架……甚至躲債,AV帝王村西透只要一開口,難纏客戶也能變朋友。
- AV帝王说服术
- Amia Srinivasan
- 世界歷史
- 亞洲文化
- 人文社科
- 兩性
- 兩性關係
- 医疗保健
- 古市憲壽
- 台灣
- 商業理財
- 大是文化
- 失智母亲眼中的世界
- 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母親過世前書寫的日記,讓失智症權威醫師看見,認知日漸受損的患者如何感受世界。
- 張競
- 心理励志
- 心理勵志
- 性
- 性的正义
- 性的正義:誰決定你的性癖好、性對象?絕非你的自由意志,而是階級、權力,還有A片調教。怎麼從這些桎梏中解放?
- 手术室小绿人Apple
- 手术室里的小绿人
- 手术室里的小绿人:麻醉后、恢复前,我们在忙什么?这里需要读心与高速换台,一个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 手術室小綠人Apple
-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麻醉後、恢復前,我們在忙什麼?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 拿得起放不下的有趣日本史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斋藤正彦
- 方明生
- 方祖鴻
- 日本
- 日本翻譯
- 書
- 村西透
- 歷史
- 海外
- 溝通說話
- 真实人生故事
- 真實人生故事
- 社會議題
- 繁體
- 翻譯
- 翻譯文學
- 聞翊均
- 職場工作術
- 華文
- 譯者:林農凱
- 譯者:賴詩韻
- 賴詩韻
- 醫生日常
- 醫療保健
- 醫療史
- 醫院
- 阿米亞.斯里尼瓦桑
- 餐桌上的中國史
- 餐桌上的中國史: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
- 齋藤正彥

【預購】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母親過世前書寫的日記,讓失智症權威醫師看見,認知日漸受損的患者如何感受世界。◎齋藤正彥(譯者:賴詩韻)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母親開始跟不上大家的話題,無法寫作、擅長的料理頻出錯、
本來一個晚上就能編完的帽子,現在得重編好幾次……
面對這些認知機能衰退的症狀,母親心裡怎麼想的?清楚自己的病況嗎?
「失智症患者本身到底有沒有自覺?」
「他們對於以後生活有沒有打算?」
「能清楚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嗎?」
這是專攻失智治療的醫生兒子,想從母親日記上尋找的答案。
「母親喜歡料理,天婦羅是她的拿手菜;
擅長編織,孩子的毛帽都是她親手做;
她熱愛和歌,還出版了自己的歌集《紫藤花》,
但,在她被診斷為失智症後,一切都變調了。」
作者齋藤正彥,為專攻老年失智症醫療、照護的權威醫生。
在母親因失智搬到療養中心後,
他看到了母親書架上橫跨20年(67歲到87歲)的日記本,
透過這本日記,獲得醫療與照護上的重大啟發:
‧76歲,生活開始脫軌
「2月24日,店家通知我訂製的襯衣做好了,
我去取時卻說還沒付清,但家裡明明就有收據呀。」
「3月18日,兒子正彥來,說他重新付款給店家。對方還出示帳簿,毫不讓步。
我雖不滿,但兒子圓融的與對方溝通、幫我付錢,我很感謝。」
「3月20日,我越想越委屈,錢付了也好,
但希望我兒子正彥當時能堅定對店裡的人說:
『我母親不是賴帳後還能心安理得過日子的人』。」
只是小小的付款糾紛,作者卻很自責,因為自己缺乏體貼的言行,
(付款前應該先聽母親解釋,也許她真的付錢了),
摧毀了母親搖搖欲墜的自信心。
‧84歲,腦袋一團亂,我好怕
2月2日(?),週搞混,日記也完全錯亂。一想到會這樣亂下去,覺得很悲慘。
2月3日(?),頭腦和身體都茫然失措,搞不清楚星期幾。好沒用。
2月3日(?),搞混二日和三日,好錯亂。今天是三日(日)……。
失去時間相關的定向感,日記內容混亂,這些母親都有自覺,
原來,詢問患者:「今天幾號?星期幾?」會助長她的不安!
‧85歲,寫不出完整文字只剩備忘錄
1月3日,傍晚打了5次電話給mi?
1月5?日,電話打太多次被罵﹝用紅色鉛筆在下面畫線﹞。
母親不記得打過電話,五日寫的「被罵」,是被我罵。
為了不讓自己忘記打過電話,也不想再被罵,才畫了紅線吧。
這段時期,母親經常描述晚上回房後的寂寞心情:
「一個人待在陰暗安靜的公寓有些難熬,但也沒有辦法。」
「好高興。沒有人說話的夜晚(?7點22分),可以跟小mi講電話真開心。」
2009年3月7日,母親寫下最後日記,
之後再也沒有親自記錄自己的行動和想法。
2011年5月21日,她在醫院離世。
這兩年左右,母親在想什麼?感受到什麼?作者只能透過日記推測……。
母親過世前書寫的日記,讓失智症權威醫師看見,
認知日漸受損的患者如何感受世界。
推薦者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
資深精神科醫師、失智父親的女兒/吳佳璇
動漫畫家、照護者/阿彬叔叔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
本來一個晚上就能編完的帽子,現在得重編好幾次……
面對這些認知機能衰退的症狀,母親心裡怎麼想的?清楚自己的病況嗎?
「失智症患者本身到底有沒有自覺?」
「他們對於以後生活有沒有打算?」
「能清楚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嗎?」
這是專攻失智治療的醫生兒子,想從母親日記上尋找的答案。
「母親喜歡料理,天婦羅是她的拿手菜;
擅長編織,孩子的毛帽都是她親手做;
她熱愛和歌,還出版了自己的歌集《紫藤花》,
但,在她被診斷為失智症後,一切都變調了。」
作者齋藤正彥,為專攻老年失智症醫療、照護的權威醫生。
在母親因失智搬到療養中心後,
他看到了母親書架上橫跨20年(67歲到87歲)的日記本,
透過這本日記,獲得醫療與照護上的重大啟發:
‧76歲,生活開始脫軌
「2月24日,店家通知我訂製的襯衣做好了,
我去取時卻說還沒付清,但家裡明明就有收據呀。」
「3月18日,兒子正彥來,說他重新付款給店家。對方還出示帳簿,毫不讓步。
我雖不滿,但兒子圓融的與對方溝通、幫我付錢,我很感謝。」
「3月20日,我越想越委屈,錢付了也好,
但希望我兒子正彥當時能堅定對店裡的人說:
『我母親不是賴帳後還能心安理得過日子的人』。」
只是小小的付款糾紛,作者卻很自責,因為自己缺乏體貼的言行,
(付款前應該先聽母親解釋,也許她真的付錢了),
摧毀了母親搖搖欲墜的自信心。
‧84歲,腦袋一團亂,我好怕
2月2日(?),週搞混,日記也完全錯亂。一想到會這樣亂下去,覺得很悲慘。
2月3日(?),頭腦和身體都茫然失措,搞不清楚星期幾。好沒用。
2月3日(?),搞混二日和三日,好錯亂。今天是三日(日)……。
失去時間相關的定向感,日記內容混亂,這些母親都有自覺,
原來,詢問患者:「今天幾號?星期幾?」會助長她的不安!
‧85歲,寫不出完整文字只剩備忘錄
1月3日,傍晚打了5次電話給mi?
1月5?日,電話打太多次被罵﹝用紅色鉛筆在下面畫線﹞。
母親不記得打過電話,五日寫的「被罵」,是被我罵。
為了不讓自己忘記打過電話,也不想再被罵,才畫了紅線吧。
這段時期,母親經常描述晚上回房後的寂寞心情:
「一個人待在陰暗安靜的公寓有些難熬,但也沒有辦法。」
「好高興。沒有人說話的夜晚(?7點22分),可以跟小mi講電話真開心。」
2009年3月7日,母親寫下最後日記,
之後再也沒有親自記錄自己的行動和想法。
2011年5月21日,她在醫院離世。
這兩年左右,母親在想什麼?感受到什麼?作者只能透過日記推測……。
母親過世前書寫的日記,讓失智症權威醫師看見,
認知日漸受損的患者如何感受世界。
推薦者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
資深精神科醫師、失智父親的女兒/吳佳璇
動漫畫家、照護者/阿彬叔叔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
作者簡介
趙啟麟
育有一女,現任啟動文化特約總編輯。
曾長期任職文化媒體及書店通路,及新活水網站、博客來OKAPI專欄作家。專研古典詩詞,著有古典詩詞暢銷書《大人的詩塾:「有些心情,長大才懂」的古詩詞筆記》。
另編製出版《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全三卷)、《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全五卷)等重量級古詩詞系列套書。
個人FB:www.facebook.com/russ.chao

【預購】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麻醉後、恢復前,我們在忙什麼?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手術室小綠人 Apple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左撇子、手汗症的人適合在手術室工作嗎?
手術房為什麼這麼冷?溫度不夠低就會感染。要多低?
刀房也有空汙,電燒刀產生的「手術煙霧」,曾讓醫生鼻子長菜花。
半夜總有怪聲、某間刀房總在急救……這裡沒有任何「四」當尾號的房間。
作者Apple,畢業於長庚科技大學,是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版主,
曾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
長庚擁有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手術室(將近100間手術房),
她看過各式病例,也參與過像日韓劇中呈現的遠端教學示範手術。
相較於親屬充斥的病房、打仗一樣的急診室,和人來人往的門診區,
手術室為了感染控制,出入皆有管制及門禁,加上病人屬無意識狀態,
刀房,就是一個只有醫生、麻醉師和護理師等「自己人」的地方。
麻醉後,恢復前,這群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外人(病人)很難知道。
本書就是她用「手術室小綠人」視角,帶你認識這個只有自己人的地方。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為什麼不是白衣天使而是小綠人?
長時間專注紅色鮮血容易視覺疲勞,
「白袍」會產生殘影,穿著綠色能讓眼睛放鬆。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一個手術團隊至少要6到8人,光護理師就有4種,
專責護理師、麻醉護理師、流動護理師、刷手護理師,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有手汗症適不適合整天戴著外科手套遞器械?
小綠人基本特徵: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手術室也遵循勞基法,一天工作8小時,
但只要手術還沒結束、就得繼續「加班」。除了能領加班費,
還會得到粗壯小腿和大容量膀胱。還有,手術房可以接手機嗎?
麻醉後、清醒前,我們在忙什麼?
劃刀前,小綠人會幫病人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麻醉時,你會聽到麻姐的溫馨提醒:「讓你睡覺囉!」
餐廳拼翻桌率,手術房也拼換檯率,怎麼維持刀房高效運轉?
小綠人也得是時間管理大師!
刀房點點名,少一片都不行
手術檯的紗布和器械都要計數,如果短少就不能縫合傷口,
直至找出來為止。那些消失的紗布最常出現在哪裡?
手術檯也需要讀心術?因為帽子口罩一戴,只剩下眼神能交流。
開刀房跟急診室一樣,也有禁忌食物?
麻醉後,恢復前,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
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好評推薦
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
《醫院也瘋狂》作者|林子堯
臉書「於是空白」粉專版主|於是空白
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
本書從手術室護理師的角度出發,細膩而真誠的描繪出開刀房的日常,充滿平時隱藏在忙碌背後的小故事與人情味。Apple用她細緻可愛的插畫,描繪手術室裡那些鮮為人知的瞬間。我曾與Apple見過幾次,她認真又有才華的模樣,總讓人印象深刻而溫暖。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書,恭喜Apple出書!——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如同藥局有外人無法進入的結界,手術室更是一般人難以輕易踏足的領域,因為感染管控,其他醫療人員進不去,病人進入也大都是昏迷的狀態。原本不為人知的手術室故事,現在有手術室小綠人Apple帶你一探究竟,藉由本書揭開手術室內的神祕面紗。——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
很高興能幫Apple推薦她精彩的圖文書《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過去臺灣民眾對於護理師的印象,就是「白衣天使」,但不知道其實在各大醫院的手術室裡,還有一群默默為大家的健康而努力的開刀房護理師,就是「手術室小綠人」。開刀房是白色巨塔裡的神祕部門,大部分民眾都無法窺得其全貌(因為大都被麻醉了),但裡面其實有許多醫療人員在與死神拔河,充滿生老病死,也有不少令人噴飯的趣味故事,這本好書值得推薦。——《醫院也瘋狂》作者|林子堯
這本書用溫暖可愛的畫風與細膩真摯的筆觸,帶我們走進鮮少被提及的手術室世界,揭開手術房護理師的日常點滴。Apple不僅生動描繪了手術室內大大小小的故事,更以輕鬆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護理師在協助醫師、安撫病患情緒,以及維持手術平衡中的重要角色。不僅還原了手術房的真實樣貌,也展現了「小綠人」們冷靜與柔軟兼具的專業風采,既幽默又溫馨,是一部能深刻打動人心、提升大眾認識的佳作。——臉書「於是空白」粉專版主|於是空白
最初在臉書上看到「手術室小綠人」粉專,漫畫總能讓我會心一笑,覺得親切又有趣,心想,這絕對是一位在開刀房扎扎實實工作過,又會畫畫的護理師,後來得知,作者Apple在長庚醫院開刀房工作了七年之久。想知道開刀流程和開刀房裡面發生的大小事嗎?看這本書就對了!一定要跟大家分享,廖大叔最喜歡的書中插畫是「醫師的道謝都很實際」和「代接電話禁用娃娃音」,完全真實描寫,令人忍俊不禁啊。——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
作者簡介
手術室小綠人Apple
長庚科技大學畢業後,在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長庚醫院擁有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手術室,每天營運量驚人,因此看過各式各樣的病例,也參與過日、韓劇中呈現的遠端教學示範手術。
喜歡畫圖、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及分享好笑的事情,因此把上班時遇到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畫下來,放在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及IG「apple.palette」上分享,至今已分別累積2.6萬人及7.3萬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