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9786263140707
- 9786263142190
- 9786263142541
- 9786263142589
- 9786263142749
- 9786263142763
- 9786263142848
- 9786263143135
- 9786263143333
- 9786263144422
- 9786263144484
- 9786263146136
- 9786263147126
- 9786267061343
- 9789863596400
- 9789863596417
- 9789863596653
- 9789863597537
- 9789863597742
- 9789863598459
- 9789863598527
- 9789863599494
- 9789863599692
- 9789866973420
- Adam Smyth
- Art Matters
- Art Matters: Because Your Imagination Can Change the World
- Bill Goldstein
- Chris Riddell
- Dennis Duncan
- Dror A. Mishani
- Erich Fromm
- F. Scott Fitzgerald
- Franz Kafka
- John Cheever
- Junjo Shindo
- Khaled Hosseini
- Neil Gaiman
- Swimmer
- The Art Of Loving
- The Art of Drag
- The Season of Divorce: Stories
- Three
- William Manchester
- 一个作家的午后
- 一個作家的午後:村上春樹編選 費滋傑羅後期作品集
- 三個女人與她們的男人
- 三岛由纪夫
- 三島由紀夫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從上古到隋唐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從兩宋到明清
- 不要溫馴地踱入,那夜憂傷
- 世界一分为二:吴尔芙、T·S·艾略特、E·M·福斯特、D·H·劳伦斯,以及他们的一九二二年
- 世界一分為二
- 世界歷史
- 世界經典
- 世界經典小說
- 丹尼斯·唐肯
- 亞當·史密斯
- 人性
- 人文史
- 人文社科
- 人本主義
- 何致和
- 余國芳
-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
-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
- 俄罗斯
- 俄羅斯
- 光与黑暗的一千年
- 光與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紀思潮、大航海與 現代歐洲的誕生
- 克里斯·瑞斗
- 其他
- 凌性傑
- 凡喲
- 出版
- 列夫·托尔斯泰
- 列夫‧托爾斯泰
- 剛剛好的孤獨
- 剛剛好的孤獨:培養獨活能力,與別人保持無負擔的聯繫,想要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沒問題
- 卓爾·米夏尼
- 博客來獨家雙封面
- 卡勒德·胡賽尼
- 卡勒德·胡赛尼
- 卡夫卡遗稿集:八开本笔记及其他
- 卡夫卡遺稿集:八開本筆記及其他◎法蘭茲·卡夫卡
- 印度
- 印度女性
- 历史
- 台湾文学
- 台灣
- 台灣文學
- 史考特·費滋傑羅
- 史考特·费滋杰罗
- 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 同事都是外星人
- 同事都是外星人:一掃職場壞心情的教戰手冊
- 吳明益
- 呂奕欣
- 哲學
- 問候薛西弗斯
- 善遞饅頭
- 圖書館學
- 地鐵站
- 埃里希·佛洛姆
- 堀越英美
- 夏爾‧丹齊格
- 大時代
- 大沼真紀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
- 太宰治
- 女性
- 如何做一本書
- 如何做一本書:書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存在的用意,了解書的架構,重新認識一本書
- 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
- 威廉·曼徹斯特
- 婁自良
- 孤獨
- 孫梓評
- 宝岛
- 寶島
- 尋琴者經典版【限量親簽精裝+作者祝福彩蛋】
- 小說
- 尼爾·蓋曼
- 尼采
- 尼采忘了他的傘
- 川嶋菜菜繪
- 平等
- 平等的世界
- 年齡
- 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
- 年龄歧视:为何人人怕老,我们对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
- 弟弟
- 張亦絢
- 張曉璐
- 張綺容
- 德國小說
- 德國文學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性別研究
- 性意思史
-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
- 愛的藝術
- 我台北,我街道
- 我台北,我街道2
-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 我討厭過的大人們
- 我香港,我街道
- 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
- 战争与和平
- 戰爭與和平
- 戰爭與和平(全四冊,全台唯一完整中譯)
- 揭小勇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昨天的孩子
- 書
- 木馬
- 木馬文化
- 李金蓮
- 林琳
- 梁永安
- 歐美經典文學
- 正義與微笑
- 正義與微笑:也許世界很煩但沒關係啊,太宰治經典青春小說
- 歷史
- 母亲
- 母親
- 比尔·戈斯坦
- 比爾·戈斯坦
- 沈曉鈺
- 沐羽
- 法兰兹·卡夫卡
- 法蘭茲·卡夫卡
- 海外
- 游泳者
- 煙街
- 猛妈的不负责教育讲座:古今中外23位超级妈妈的非典型育儿百态
- 猛媽的不負責教育講座:古今中外23位超級媽媽的非典型育兒百態
- 獨處
- 王威
- 王敏雯
- 現代文學
- 瑪莎
- 瑪麗恩・蘭金
- 生活
- 生老病死
- 療愈
- 相愛或是相守(孟若被譽為最好的作品之一.典藏新裝版)
- 真藤順丈
- 真藤顺丈
- 瞿欣怡
- 社會報導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禁色
- 程敏淑
- 紀實文學
- 約翰·齊佛
- 經典
- 經典小說
- 經典文學
- 編輯
- 繁体
- 繁體
- 繪畫
- 羅士庭
- 羅志強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聆聽的藝術
-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The Art of Listening
- 职业
- 职业妇女
- 職業
- 職業婦女
- 胡晴舫
- 舞台
- 艾希頓‧亞普懷特
- 艾希顿‧亚普怀特
- 艾莉絲·孟若 Alice Munro
- 英國文學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小說
- 藝術
- 藝術很重要
- 藝術很重要:因為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
- 許悔之
- 許悔之詩文選
- 詩
- 論傑作:拒絕平庸的文學閱讀指南
- 譯者陳令嫻
- 譯者:彤雅立
- 譯者:李靜宜
- 譯者:林金源
- 貧窮
- 賴明珠
- 边缘印度
- 追風箏的孩子
- 追風箏的孩子【初心不忘21週年新序紀念版】
- 追风筝的孩子
- 邊緣印度:那些被隱藏的故事和女人
-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 郭強生
- 鄭琬融
- 鎌田實
- 閱讀
- 陳慧
- 陳柔君
- 陳玠安
- 陳綠文
- 離婚季節
- 韓絜光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香港
- 高詹燦
- 黃彥霖
【預購】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艾希頓‧亞普懷特(譯者:林金源)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當我們怕老,我們怕的是什麼?
這個年代,是否沒有人能安心變老
為何人們總將老人視為「他者」,而非未來的自己
老化如何從一種自然的過程,變成一個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在凡事講求政治正確的時代,何以老年歧視唯獨被合理化了?
我們對老年是否存在諸多誤解,以至於下意識地推遲或否認其到來
我發現每當有人寫到關於我的任何事,我的年紀都緊跟在我的名字後面。
──瑪丹娜
沙灘上沒有界線,年輕與年老之間也沒有越過之後就開始衰退的交叉點
不理會變老,便是不理會活著
我們從小就被變老會很悲慘的訊息轟炸。皺紋令人尷尬,老年人一無是處。作者暨行動主義者艾希頓•亞普懷特也曾經相信這些說法,直到她明白這種偏見的來源和所造成的傷害。
亞普懷特以令人意想不到的觀點和活力筆調,書寫自己如何透過深入研究,破除一個個關於晚年的迷思,探討年齡歧視如何演變成世代對立;提出一項項數據,質疑視熟齡者為社會負擔的說法;檢視偏見和刻板印象如何癱瘓我們大腦和身體;查看工作場所乃至臥室裡的年齡歧視……
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當社會把一切推給老年族群,將使我們視而不見真正的問題--
經濟上所謂的「銀色海嘯」,可能是政府政策失準、預算分配錯誤的託辭;
一個合理化年齡歧視的社會,意味著各種形式的歧視都更容易成立;
個人內化的老年恐懼,將使人們隨著年歲下意識停止追求快樂;
這些隱形成本終將是整體社會的損失。
反之,消除偏見讓我們得以想像一個對全年齡友善,更具包容性與同理心的社會樣貌。
────── 文化心理學╳高齡化社會質性研究 必讀專書──────
好評推薦
顏擇雅 作家、雅言出版社總編輯
溫碧謙 交大兼任教授、前邁阿密大學醫學院教授
苗博雅 台北市議員
李偉文 作家、牙醫師
白明奇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各界推薦
生氣蓬勃、精力充沛、充滿事實且有趣。這本書不只是給熟齡者,也是給我們整個社會的武裝號召。——卡莎‧波利特(Katha Pollitt)/詩人、散文家、《國家》(The Nation)雜誌專欄作家
哇,這本書震撼力十足。拿到書那天,我深陷在對年齡的惶惑和悲傷中——與年齡有關的一切,從我的不被注意到我的脖子。才讀了四、五頁,我就從充滿智慧且熱情洋溢的字句中發現洞見、啟發和鼓勵。我不曾使用過『賦權』這個用語,但這本書賦予我力量。——安‧拉莫特(Anne Lamott)/《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激進、生氣蓬勃,提出種種事實,抹除許多關於晚年的迷思和看法。亞普懷特定義和描述年齡歧視,使看待和存在於這世界的新方式隨之產生,賦予每個人如實觀照事物的權力。——羅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藝術家
有時會有作家幫我們一個大忙,替大家點亮一盞燈。我想要活在年齡已然成為回憶的世界,而這本書照亮了這條路。——比爾‧湯瑪斯(Bill Thomas)博士/「改變老化」(ChangingAging)出版平台創辦人
博學、直言、機智風趣,活潑輕快地向大家說明關於老化一事,我們錯得離譜。這本簡潔有力的入門書應該發送給所有美國青少年——邀集他們一起對抗謊言和刻板印象,這些會破壞他們全都想要的長壽人生。——瑪格麗特‧格萊特(Margaret Morganroth Gullette)/《從年齡角度》(Agewise)作者
本書經過仔細研究,有說服力地揭露促成年齡歧視的偏見,並提出激昂的論點,要求協力對抗年齡歧視。這是一本趣味十足、不可錯過的書,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史蒂芬妮‧孔茨(Stephanie Coontz)/《我們從未如此:美國家庭與懷舊陷阱》(The Way We Never Were: American Families and the Nostaligia Trap)作者
艾希頓‧亞普懷特懷有遠見卓識,以其創見、氣魄、幽默感,道出我們這個時代最揮之不去的其中一項偏見。這會是你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馬克•費里德曼(Marc Freedman)/Encore.org執行長暨《如何長生》(How to Live Forever)作者
這是一本充滿發人深省和令人暢快的想法的書,讓你高興到要跳起來,即使你的膝蓋和我的一樣作痛。——安‧卡普芙(Anne Karpf)/《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關於變老這件事》(How to Age)作者
作者簡介
艾希頓‧亞普懷特(Ashton Applewhite)
作家、行動主義者,也是《紐約時報》《紐約客》雜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美國老齡學會公認的年齡歧視專家,撰寫本書同名部落格This Chair Rocks,以及同主題部落格Yo, Is This Ageist?(唷,這是不是年齡歧視?),也在《哈潑雜誌》《花花公子》《紐約時報》撰文;四處演講,足跡從TED會場到聯合國。二○一六年,入選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台網站Next Avenue年度五十大影響人物。
譯者簡介
林金源
專職譯者,嗜好文史,優遊於花鳥蟲魚的世界,譯作有《幸災樂禍》《情緒之書》《樹的智慧》《一位昆蟲學家的草地探險》《筆尖上的世界史》《伊斯坦堡三城記》《轉角遇見經濟學》《不費力的力量》《學習如何學習》等。
賜教信箱:228arthurl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