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30歲可以是大人嗎?
- 9789861797601
- 9789861797946
- 9789861798011
- 9789861798950
- 一个被绑架的西方国家或中欧的悲剧
- 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
- 任明信
- 勵志
- 原子邦妮
- 台灣
- 台灣東販
- 嚴可婷
- 回憶
- 大田
- 大田出版社
- 好想消失的日子(新增彩蛋版)
- 如果我有勇氣失去你
- 寺山修司
- 寺山修司 少女詩集
- 小說
- 少女詩集
- 張智淵
- 張渝歌
- 張秋明
- 我這個謎
- 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
- 抛掉书本上街去
- 拋掉書本上街去
- 捷克
- 散文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政治
- 文學評論
- 文集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書
- 曾晏詩
- 李佳翰
- 林裕珍
- 沈恩民
- 海外
- 王品涵
- 生活
- 米兰·昆德拉
- 米蘭·昆德拉
- 繁體
- 繪本
- 翻譯
- 翻譯圖文書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脆弱練習
- 荒聞
- 華文
- 訣離記
- 詩
- 謝謝你的存在
- 譯者:尉遲秀大田
- 金鎮率
- 鍾文音
- 陳品芳
- 陳繁齊
- 雪
- 韓國

【預購】脆弱練習◎陳繁齊
Regular price $26.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致沒有被光眷顧的那塊黑
以及我的防備
陳繁齊第3本詩集《脆弱練習》
「他有戀人了/消息像一朵雲
飄到藍天中間/沒有下雨/沒有遮擋 ......」
彷彿原本晴朗的生活,忽然就被遠雷驚動了,才發現太過安逸的日子,心沒有裂縫,不會流血,卻也沒辦法讓誰住進。
我們的心總是在柔軟與防衛之間不斷往返,若受了傷,就反射地築起過度的武裝;但舉著武裝的同時,卻又渴求能遇見誰,讓自己卸下身上一片片的盔甲。而防備得久了,就漸漸忘記自己並不是一定要這麼負累地堅持、忘記如何拆解身上的重量。
忘記如何變得脆弱──意思是,忘記怎麼愛了。
《脆弱練習》是爬梳內心的漫長過程,用文字紀錄下一次次情感裡的疼痛、傷口、失望、索求......彷彿是一場龐大而無盡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裡,試著讓自己變得成熟、或真實、或精準、或合適。或者,僅僅是確認自己的平庸。
陳繁齊說:
「......也有些時候,我不完全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只知道我應該持續下去,那些動作,彷彿挾帶著些許的運氣──像是跳繩要連續過300下、畫直線的手要求沒有震顫。好像都告訴我,這次不行,就再試一次,總會有一些結果。」
因為沒有天分,所以關於愛或被愛,都還需要更努力一些。
「就是讓誰看過了心
後來才會覺得孤單」__〈單身II〉
「你閉起眼睛時
我的整個宇宙
都在作夢」__〈擁有〉
「你是否又哭了
我想成為小小的瓶子
為了接住你
不停打翻自己」__〈沒有關係〉
「你的天色暗了下來
我終於得以靠近
参與你的陰天」__〈烏雲〉
「昨日今日
把想問你的事
收回來的時候
又老了一些」__〈微不足道〉
「有願望的才是星星
有愛戀的才是眼睛」__〈存在〉
同感推薦
詩人‧林婉瑜
詩人‧作家 林達陽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插畫家‧LuLu
詩人‧林婉瑜
陳繁齊的詩在幾年之間有了一些改變。他有一種精細的感覺方式,一開始他所能掌握的是直接的感受,逐日,他的創作技巧生長著蔓延著,他的詩,因此展現了更多面向的感知。
他在意詩的質地,而他的鍛鍊是可見的,他在詩裡打開暗室和暖房、雨日和晴朗,詩裡的空間逐漸有了更飽和的反差對比,詩的內在意義也出現了更多的層遞。
感受著他對詩的在意,這部詩集裡有一些我甚為喜愛的詩句,我想他將更行更遠,而那最初的使閱讀者觸動的直覺能力,也會是他創造途中一直攜帶的品質。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進入繁齊文字的世界裡,彷彿一切景象都放慢了腳步。
潔淨、深沉,卻擁有不一樣的溫度。
插畫家‧LuLu
明明叫做脆弱練習,這些文字卻給人一種平靜堅毅的感覺。
捕捉了生活裡細小的片段,正因為這些感受平凡又頻繁,讀起來非常有共鳴。
陳繁齊第3本詩集《脆弱練習》
「他有戀人了/消息像一朵雲
飄到藍天中間/沒有下雨/沒有遮擋 ......」
彷彿原本晴朗的生活,忽然就被遠雷驚動了,才發現太過安逸的日子,心沒有裂縫,不會流血,卻也沒辦法讓誰住進。
我們的心總是在柔軟與防衛之間不斷往返,若受了傷,就反射地築起過度的武裝;但舉著武裝的同時,卻又渴求能遇見誰,讓自己卸下身上一片片的盔甲。而防備得久了,就漸漸忘記自己並不是一定要這麼負累地堅持、忘記如何拆解身上的重量。
忘記如何變得脆弱──意思是,忘記怎麼愛了。
《脆弱練習》是爬梳內心的漫長過程,用文字紀錄下一次次情感裡的疼痛、傷口、失望、索求......彷彿是一場龐大而無盡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裡,試著讓自己變得成熟、或真實、或精準、或合適。或者,僅僅是確認自己的平庸。
陳繁齊說:
「......也有些時候,我不完全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只知道我應該持續下去,那些動作,彷彿挾帶著些許的運氣──像是跳繩要連續過300下、畫直線的手要求沒有震顫。好像都告訴我,這次不行,就再試一次,總會有一些結果。」
因為沒有天分,所以關於愛或被愛,都還需要更努力一些。
「就是讓誰看過了心
後來才會覺得孤單」__〈單身II〉
「你閉起眼睛時
我的整個宇宙
都在作夢」__〈擁有〉
「你是否又哭了
我想成為小小的瓶子
為了接住你
不停打翻自己」__〈沒有關係〉
「你的天色暗了下來
我終於得以靠近
参與你的陰天」__〈烏雲〉
「昨日今日
把想問你的事
收回來的時候
又老了一些」__〈微不足道〉
「有願望的才是星星
有愛戀的才是眼睛」__〈存在〉
同感推薦
詩人‧林婉瑜
詩人‧作家 林達陽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插畫家‧LuLu
詩人‧林婉瑜
陳繁齊的詩在幾年之間有了一些改變。他有一種精細的感覺方式,一開始他所能掌握的是直接的感受,逐日,他的創作技巧生長著蔓延著,他的詩,因此展現了更多面向的感知。
他在意詩的質地,而他的鍛鍊是可見的,他在詩裡打開暗室和暖房、雨日和晴朗,詩裡的空間逐漸有了更飽和的反差對比,詩的內在意義也出現了更多的層遞。
感受著他對詩的在意,這部詩集裡有一些我甚為喜愛的詩句,我想他將更行更遠,而那最初的使閱讀者觸動的直覺能力,也會是他創造途中一直攜帶的品質。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進入繁齊文字的世界裡,彷彿一切景象都放慢了腳步。
潔淨、深沉,卻擁有不一樣的溫度。
插畫家‧LuLu
明明叫做脆弱練習,這些文字卻給人一種平靜堅毅的感覺。
捕捉了生活裡細小的片段,正因為這些感受平凡又頻繁,讀起來非常有共鳴。
作者簡介
陳繁齊
一九九三年生,臺北人,國北教語創系畢業。文字工作者。喜歡冬天與海。偶爾拍照,捕捉消逝。著有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
Facebook:陳繁齊
Instagram(writing):dyingintherain
Instagram(album):circa_fc
陳繁齊
一九九三年生,臺北人,國北教語創系畢業。文字工作者。喜歡冬天與海。偶爾拍照,捕捉消逝。著有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
Facebook:陳繁齊
Instagram(writing):dyingintherain
Instagram(album):circa_fc
後記
練習之後
1
比預期還要早醒來。靠在枕上,看著電子鐘一格一格跳動,突然就覺得我不屬於任何地方。再睡一下好嗎。想起自己似乎在睡前試著背誦一些口訣式的句子,唇形仍記得,字卻忘記了。那令我感覺恐懼,好像將手臂舉至一個特定高度,卻搭不到肩。回身卻看不見人。
2
身體總是像證據。
所以關係結束時我們習慣湮滅它──壓低多少身形,才能聽見對方說話;散步時要跨多大的步伐,才不容易成為孤單;牽手的時候,拇指習慣在上還是下。以及對方胴體的觸感。如同設定般逐一歸零。
我其實不清楚湮滅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是再次看見你卻沒有讓自己多走上前一步,還是在四肢變得自大之前就先別過頭去;是刻意地奔跑,還是再也不去走那條路;是忘記你或自己的手掌,或僅僅是用下一隻手掌覆蓋。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模糊。
3
模糊與清晰是反義詞。是不是也與乾淨有些無關?
4
發現有些事是毀不掉的。它烙著,或是像無理的絲線纏盡了思緒。有些淡得像風,令人太輕易地將它的存在視作理所當然。
無法毀棄的事情,我索性把它放在記憶的真空罐裡。說來矛盾,我不太相信永遠,但卻十足信任那些篤信著永遠的人們。有些很短暫的片刻,我也會想成為那樣的人。那樣的人總是能泛著光,那種就算世界熄滅了也仍然存在的光。
5
欸,我始終記得周而復始的某一個早晨,那天我們該是趕著出門,時間如此急迫,我卻還是在沙發上昏睡了。我記得沙發的柔軟,記得桌上的早餐漫著香氣。記得你輕彈我額頭的手指像初陽。
但我再也無法想像我們的緩慢了,緩慢到能夠看見依附在險坡上的小溪裡,那些對抗宿命一般的洄游。
6
在記憶跟前是否有一只未曾感知到的篩子?否則我們不會如此自然地記下同樣色調的事物。
7
上次我和友人談起你,我說:我和你共有的回憶非常少,我必須加倍小心。友人歪頭問我,加倍是什麼意思呢,或是,有沒有什麼得以衡量程度。我也不知道,我回答。
也許像是某天發現你已不再想念我,心從此變得很沉很沉──也許是那樣的倍數關係吧。
8
因為你我開始試著不那麼安全地過活,除了在意自己之外,也開始分心去在意其他事。你知道嗎,我曾經寫過「若我未曾在意宇宙/就無法察覺有些星系/正在讓人傷心」這樣的句子,它不是頹喪的結論,而是一種恍悟。
我開始嘗試大聲地問問題,你喜歡我嗎,你想擁抱我嗎,你在乎我嗎。我慢慢聽見自己聲音的顫抖及破洞,看見自己的欲望孱弱地躲在防備之後。
9
原來反覆遺忘,是在練習記得。那些無法再被複製與刪除的時刻,它們能夠那麼美好又脆弱,是因為很愛。
0
練習之後,是更多的練習。
練習之後
1
比預期還要早醒來。靠在枕上,看著電子鐘一格一格跳動,突然就覺得我不屬於任何地方。再睡一下好嗎。想起自己似乎在睡前試著背誦一些口訣式的句子,唇形仍記得,字卻忘記了。那令我感覺恐懼,好像將手臂舉至一個特定高度,卻搭不到肩。回身卻看不見人。
2
身體總是像證據。
所以關係結束時我們習慣湮滅它──壓低多少身形,才能聽見對方說話;散步時要跨多大的步伐,才不容易成為孤單;牽手的時候,拇指習慣在上還是下。以及對方胴體的觸感。如同設定般逐一歸零。
我其實不清楚湮滅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是再次看見你卻沒有讓自己多走上前一步,還是在四肢變得自大之前就先別過頭去;是刻意地奔跑,還是再也不去走那條路;是忘記你或自己的手掌,或僅僅是用下一隻手掌覆蓋。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模糊。
3
模糊與清晰是反義詞。是不是也與乾淨有些無關?
4
發現有些事是毀不掉的。它烙著,或是像無理的絲線纏盡了思緒。有些淡得像風,令人太輕易地將它的存在視作理所當然。
無法毀棄的事情,我索性把它放在記憶的真空罐裡。說來矛盾,我不太相信永遠,但卻十足信任那些篤信著永遠的人們。有些很短暫的片刻,我也會想成為那樣的人。那樣的人總是能泛著光,那種就算世界熄滅了也仍然存在的光。
5
欸,我始終記得周而復始的某一個早晨,那天我們該是趕著出門,時間如此急迫,我卻還是在沙發上昏睡了。我記得沙發的柔軟,記得桌上的早餐漫著香氣。記得你輕彈我額頭的手指像初陽。
但我再也無法想像我們的緩慢了,緩慢到能夠看見依附在險坡上的小溪裡,那些對抗宿命一般的洄游。
6
在記憶跟前是否有一只未曾感知到的篩子?否則我們不會如此自然地記下同樣色調的事物。
7
上次我和友人談起你,我說:我和你共有的回憶非常少,我必須加倍小心。友人歪頭問我,加倍是什麼意思呢,或是,有沒有什麼得以衡量程度。我也不知道,我回答。
也許像是某天發現你已不再想念我,心從此變得很沉很沉──也許是那樣的倍數關係吧。
8
因為你我開始試著不那麼安全地過活,除了在意自己之外,也開始分心去在意其他事。你知道嗎,我曾經寫過「若我未曾在意宇宙/就無法察覺有些星系/正在讓人傷心」這樣的句子,它不是頹喪的結論,而是一種恍悟。
我開始嘗試大聲地問問題,你喜歡我嗎,你想擁抱我嗎,你在乎我嗎。我慢慢聽見自己聲音的顫抖及破洞,看見自己的欲望孱弱地躲在防備之後。
9
原來反覆遺忘,是在練習記得。那些無法再被複製與刪除的時刻,它們能夠那麼美好又脆弱,是因為很愛。
0
練習之後,是更多的練習。

【預購】自討苦吃的人◎李豪
Regular price $25.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網路新生代廢鬱詩人──李豪首部詩集
「那時你尚未,於我有任何意義。
走過的街是街,風景是風景。
後來街是酸的,風景是潮濕的。
我變得好薄,像一張石蕊試紙,
輕輕一碰就變成自己也不認識的樣子。」──〈我們不再說話〉
詩人李豪二○一五年於PTT詩版以〈要不要來我家看貓咪〉一詩崛起,他以獨到的角度重新詮釋流行暗語,刻劃一代愛情的質地,是甘願為奴的等待。李豪擅長運用文字定格生活中的傷心時刻,以其樸拙真誠的詩意觸動了粉絲。有時重得讓眼淚流不下來,有時戲謔得令人悵然,偶爾在毫無預警下以一句詩文戳中你的痛處,讓人不由得緊緊揪起了心。
∥他的詩,為受傷的人,
∥種下一座可以盡情傷心的宇宙
我們之所以傷心,或許是因為曾以為自己足夠特別,擁抱足夠溫暖他人。
以為幸運遇見了相似的破碎靈魂,未來能一起抵達理想的遠方。
可是後來才發現,生命裡有些緣分,越是努力靠近,越是傷痕累累。
我們帶有各自的黑暗。所以李豪說──
「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是我謂之理想的愛。」
而這樣的愛,總是自討苦吃──
▍你給我權利看見月的陰暗面/並不是要我全力將你照亮/因我知道那些是從前有顆太陽/將你曬傷
▍兩個人才能取名為愛/而一個人就能決定離開/常常覺得自己是一片海/送愛人到更遠的岸
▍靜滯有時/是種絕望/寧願你在/換我一輩子/搖搖晃晃
▍我放下你/一切如釋重負/即使我始終身無長物
▍懂得了我、懂得了你/懂得了我曾遇見最好的你/而你不曾
▍我多希望你能遇見一個好人/告訴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每一個早晨醒來/都能忘記做過的美夢
這本詩集記錄李豪在感情關係與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沉溺、失落、卑微、傷心,細細撿起失戀後的記憶碎片、思念時的暗潮洶湧、孤獨時的自我懷疑,不僅真誠保留生活中的細微經驗,也表現出自己面對多變的世界與人際關係,始終如一的溫柔姿態。
他的詩說的是自己的故事,我們卻都在他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想要世故又老是失敗的心。
──願你我的吃苦,終有一天成為意義。
名人推薦
夏維恩│《迷糊夢》作者
徐珮芬│詩人
溫如生│《聽說時光記得你》作者
楚影│詩人
──不苦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曾任流行媒體編輯數年,寫字為生。
喜歡楊德昌
喜歡電台司令
喜歡卡夫卡和小王子
喜歡說故事的人
喜歡人們認真說故事的樣子
那是宇宙,宇宙正在回應我們。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oodhow23/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lh_storyteller/
這輩子,如果可以輕易地放棄你就好了。
「那時你尚未,於我有任何意義。
走過的街是街,風景是風景。
後來街是酸的,風景是潮濕的。
我變得好薄,像一張石蕊試紙,
輕輕一碰就變成自己也不認識的樣子。」──〈我們不再說話〉
詩人李豪二○一五年於PTT詩版以〈要不要來我家看貓咪〉一詩崛起,他以獨到的角度重新詮釋流行暗語,刻劃一代愛情的質地,是甘願為奴的等待。李豪擅長運用文字定格生活中的傷心時刻,以其樸拙真誠的詩意觸動了粉絲。有時重得讓眼淚流不下來,有時戲謔得令人悵然,偶爾在毫無預警下以一句詩文戳中你的痛處,讓人不由得緊緊揪起了心。
∥他的詩,為受傷的人,
∥種下一座可以盡情傷心的宇宙
我們之所以傷心,或許是因為曾以為自己足夠特別,擁抱足夠溫暖他人。
以為幸運遇見了相似的破碎靈魂,未來能一起抵達理想的遠方。
可是後來才發現,生命裡有些緣分,越是努力靠近,越是傷痕累累。
我們帶有各自的黑暗。所以李豪說──
「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是我謂之理想的愛。」
而這樣的愛,總是自討苦吃──
▍你給我權利看見月的陰暗面/並不是要我全力將你照亮/因我知道那些是從前有顆太陽/將你曬傷
▍兩個人才能取名為愛/而一個人就能決定離開/常常覺得自己是一片海/送愛人到更遠的岸
▍靜滯有時/是種絕望/寧願你在/換我一輩子/搖搖晃晃
▍我放下你/一切如釋重負/即使我始終身無長物
▍懂得了我、懂得了你/懂得了我曾遇見最好的你/而你不曾
▍我多希望你能遇見一個好人/告訴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每一個早晨醒來/都能忘記做過的美夢
這本詩集記錄李豪在感情關係與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沉溺、失落、卑微、傷心,細細撿起失戀後的記憶碎片、思念時的暗潮洶湧、孤獨時的自我懷疑,不僅真誠保留生活中的細微經驗,也表現出自己面對多變的世界與人際關係,始終如一的溫柔姿態。
他的詩說的是自己的故事,我們卻都在他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想要世故又老是失敗的心。
──願你我的吃苦,終有一天成為意義。
名人推薦
夏維恩│《迷糊夢》作者
徐珮芬│詩人
溫如生│《聽說時光記得你》作者
楚影│詩人
──不苦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李豪
1989,台北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表演藝術雙學士。李豪
1989,台北人。
曾任流行媒體編輯數年,寫字為生。
喜歡楊德昌
喜歡電台司令
喜歡卡夫卡和小王子
喜歡說故事的人
喜歡人們認真說故事的樣子
那是宇宙,宇宙正在回應我們。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oodhow23/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lh_storyteller/
自序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
我以為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那是我謂之理想的愛。不只是彼此尋找安慰,更是赤裸地攤開自己的缺口,因為我相信,那是只有同是壞掉的人才懂的。
後來我才知道,想要修好對方即使是為了他好,聽起來也都是自大的、偏執的,也許那些壞掉的部分曾經也是因此而來。甚至,有更多的時刻,就像是叔本華筆下的兩隻刺蝟,想要緊挨著對方取暖,越是努力維持一個親近的位置,就越是不得不刺傷彼此。明明是如此相像的人,卻無法在一起,也許不是害怕受傷,而是深怕自己不知不覺就傷害了對方,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距離。
我明白自己生而為一隻多刺的獸,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好好擁抱迎面而來的人,也不曉得如何和擦身而過的好好說再見,像是心底想著蓮花,手裡卻拿著利刃。後來,為了成為更好的人,用盡力氣打磨自己的稜角,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徒勞無功下精疲力竭,換來了遍體鱗傷的自己。
也許是因為在傷與被傷之間交換位置後,才更能站在對方的處境裡想,雖然不可能完全地設身處地,至少檢視的角度、包容的空間都變得寬廣了。明白同一個故事,在自己的文本裡是悲劇主角,但在另一個人的文本裡卻可能是壞人。
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裡,張國榮所飾演的何寶榮總是喜歡在爭執過後告訴對方:「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而每一次,梁朝偉所飾演的黎耀輝也都會心軟。我時常在心裡惦記著這句話,假使真的能夠一切從頭來過,我們的今天是否就不會再擁著遺憾?
或許壞掉的人,不該再想著要把誰修好了,而是連腦袋中的那些黑色也好好地去愛吧。
這本詩集是我的第一本書,寫作的時間幅度很廣,因此語感會有所不同,同時也紀實了我在思想上的轉變,如上述所提到我對於人和人相處的看法。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出版自己的詩,既不是華語文系出身,也沒有投過任何大型的文學獎,應該可以說是這個圈子的局外人。我不知道詩人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被稱作詩人了,我沒有太大的野心要寫出怎樣的文字、要如何療癒(修好)他人,或者會有怎樣的評價。我自認自己的寫作是孤獨的、是私密的,雖然都寫情詩但並不都是情詩,雖然都稱愛人不一定都是愛人。我的詩有時僅是和自己的對話,有時則是作為一個被動的信息,給那些已經走遠的人們,因此字裡行間裡埋藏了許多暗號,無論後來時間過了多久,都希望總有一天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想法投遞給對方。
可能對多數人來說,我是個陌生的名字,也或許你曾經從其他地方聽過,又或者在你的印象中我已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但如果可以的話,不如讓我們從頭來過吧?
這本書獻給愛過我的人、我愛過的人。
我們都是自討苦吃的人。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
我以為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那是我謂之理想的愛。不只是彼此尋找安慰,更是赤裸地攤開自己的缺口,因為我相信,那是只有同是壞掉的人才懂的。
後來我才知道,想要修好對方即使是為了他好,聽起來也都是自大的、偏執的,也許那些壞掉的部分曾經也是因此而來。甚至,有更多的時刻,就像是叔本華筆下的兩隻刺蝟,想要緊挨著對方取暖,越是努力維持一個親近的位置,就越是不得不刺傷彼此。明明是如此相像的人,卻無法在一起,也許不是害怕受傷,而是深怕自己不知不覺就傷害了對方,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距離。
我明白自己生而為一隻多刺的獸,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好好擁抱迎面而來的人,也不曉得如何和擦身而過的好好說再見,像是心底想著蓮花,手裡卻拿著利刃。後來,為了成為更好的人,用盡力氣打磨自己的稜角,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徒勞無功下精疲力竭,換來了遍體鱗傷的自己。
也許是因為在傷與被傷之間交換位置後,才更能站在對方的處境裡想,雖然不可能完全地設身處地,至少檢視的角度、包容的空間都變得寬廣了。明白同一個故事,在自己的文本裡是悲劇主角,但在另一個人的文本裡卻可能是壞人。
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裡,張國榮所飾演的何寶榮總是喜歡在爭執過後告訴對方:「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而每一次,梁朝偉所飾演的黎耀輝也都會心軟。我時常在心裡惦記著這句話,假使真的能夠一切從頭來過,我們的今天是否就不會再擁著遺憾?
或許壞掉的人,不該再想著要把誰修好了,而是連腦袋中的那些黑色也好好地去愛吧。
這本詩集是我的第一本書,寫作的時間幅度很廣,因此語感會有所不同,同時也紀實了我在思想上的轉變,如上述所提到我對於人和人相處的看法。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出版自己的詩,既不是華語文系出身,也沒有投過任何大型的文學獎,應該可以說是這個圈子的局外人。我不知道詩人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被稱作詩人了,我沒有太大的野心要寫出怎樣的文字、要如何療癒(修好)他人,或者會有怎樣的評價。我自認自己的寫作是孤獨的、是私密的,雖然都寫情詩但並不都是情詩,雖然都稱愛人不一定都是愛人。我的詩有時僅是和自己的對話,有時則是作為一個被動的信息,給那些已經走遠的人們,因此字裡行間裡埋藏了許多暗號,無論後來時間過了多久,都希望總有一天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想法投遞給對方。
可能對多數人來說,我是個陌生的名字,也或許你曾經從其他地方聽過,又或者在你的印象中我已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但如果可以的話,不如讓我們從頭來過吧?
這本書獻給愛過我的人、我愛過的人。
我們都是自討苦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