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7061275
- 9786267061329
- 9786267061725
- 9786267421444
- 9786267421512
- 9786267421727
- 9789865824365
- 9789868631861
- 9789869749510
- A White Summer
- Bullfrog
- Daniel Jones
- Inspiration
- Joe Fassler
- LIGHT THE DARK
- LIGHT THE DARK: Writers on Creativity
- Loss and Redemption)
- Marieke Lucas Rijneveld
- Whooli Chen
-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 born to run
- bruce springsteen
-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
-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
- 三浦しをん
- 三浦紫苑
- 丹尼爾‧瓊斯
- 人魚紀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來小書廚房住一晚
- 傳記
-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 動植物學史
- 動物
- 台湾文学
- 台灣
- 台灣文學
- 吳亞庭
- 吳品儒
- 吳念真
- 吳明益
- 咖啡廳
- 喬·法斯勒
- 大家さんと僕
- 大自然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套書
- 如何獨處
-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 小莊
- 小說
- 岩井俊二
-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 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 廖偉棠
- 廖偉棠2017-2019詩選
- 张嘉佳
- 張嘉佳
- 張大春
- 強納森.法蘭岑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 心理勵志
- 悲情城市
- 悲情城市:經典劇照書
- 情书 30周年纪念版◎岩井俊二
- 情書 30周年紀念版
- 我的老台北
- 房東阿嬤與我
- 故事如何說再見
- 故事如何說再見:作家的創意、靈感和寫作歷程
- 散文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新經典文化
- 新经典文化
- 日本
- 日本小說
- 日本文學
- 時報
- 書
- 朝井真果
- 朱天文
- 李維菁
- 来小书橱住一晚
- 林佳芳
- 柳亨奎
- 梁朝偉
- 植物
- 植物学家
- 植物學家
- 橘書
- 歷史
- 洪世民
- 海外
- 漫畫
- 無法平靜的夜晚
- 牛蛙
- 牛蛙(胡迁唯一诗集《坍塌》限定珍藏)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
- 珍藏詩集
- 現代愛情
- 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
- 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Modern Love: True Stories of Love
- 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
- 生來奔跑
- 生來奔跑:「藍領搖滾教父」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生命故事
- 療愈
- 矢部太郎
- 神在的地方
-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 緋華璃
- 編舟記
- 繁體
- 繪本
- 编舟记
- 羅泰柱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聊聊
- 胡培菱
- 胡波
- 胡迁
- 胡遷
- 胡遷唯一詩集《坍塌》限定珍藏
- 自然科普
- 苦雨之地
- 荒人手記
- 荒人手记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董啟章
- 蓮見恭子
- 藍領搖滾教父
- 親子關係
- 詩
- 譯者:尹嘉玄
- 譯者:楊明綺
- 譯者:王筱玲、張苓
- 譯者:緋華璃
- 译者:尹嘉玄
- 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
- 郭騰傑
- 金智慧
- 鋼筆醫生
- 鋼筆醫生: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 钢笔医生
- 钢笔医生: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 閱讀餐廳
- 阮光民
- 陳德政
- 韓國
- 韓國文學
- 香港
- 香港字
- 高翊峰
- 黃碧君

【預購】 情書 30周年紀念版◎岩井俊二(譯者:王筱玲、張苓)
Regular price $30.00喚起所有人初戀記憶的傑作
哀美、純粹、衝擊
席捲亞洲的愛情電影《情書》原作小說30周年紀念版
我不知道他現在人在哪裡、在做什麽。 但即使到了現在,
我還是時常想起他。 想著他在某個地方,過得好不好。
我懷著這樣的心情寫了那封信。要是那封信無法投遞就好了……」──渡邊博子
這段愛,始於一封無法送達的信.揭曉於圖書館中只有他借閱的那本書。
在白雪紛飛的山間,渡邊博子思念著再也回不來的未婚夫藤井樹,她寫了一封問候信,寄往藤井樹中學時曾居住的北海道小樽,那個地址現在應該已經改為國道。然而,她竟然收到回信,而且落款人正是藤井樹!是天堂的回音?還是誰的玩笑?當博子決定回信,兩人的回憶將跟著改變……
名家推薦
導演總是走得很快,腦筋動得很快,別人只看得到前面的三步,他卻早已想好三十步之後的事了。雖然多次參與他的電影現場,但愈接近他,卻愈令人感到高深莫測,他的思維就像一座無限的宇宙,深奧又神祕。
「岩井世界」 就像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一踏進去就永遠迷失在其中,卻又令人想永遠停留的奇特幻想世界,是真實?是虛構?早已分不清界限。
Welcome to Iwai World!
(IVY CHEN/《青春電幻物語》、《花與愛麗絲》劇照師)
青春是岩井俊二電影裡,最迷人的基礎音。強大詩意感覺,像空氣在樂器裡被吹奏,無形,但使看過電影的人(包括我),都忍不住掏出口袋裡寒酸的樂譜,比對,印證;或者極盡努力想說清楚聲音的線條。能怎麼說呢?對著借書卡的背面說出她的臉;對著他所在的遠方擲出令人驚詫的執念;對著無限蔚藍的晴空振臂一躍,假裝自己懂得飛;在寒冷的月台上,呵著彼此的臉,找不到一班真正想搭的車……對岩井俊二而言,使用「青春」,為的恐怕不是像其他青少年電影,藉由啟蒙,洩露人生原來的斑駁、殘憾——而更像一種再現。
(孫梓評/作家、詩人)
再也不會那樣地喜愛一個導演。
岩井俊二的作品總是充滿回憶。
如果說,《消失打看》受到《青春電幻物語》的啟發,我一點都不否認。因為曾經如此喜愛岩井俊二。
如果有機會,也想拍一個小短片,關於青春的愛戀,獻給岩井俊二。
(陳宏一/MV、電影導演)
從現在開始延續下去的未來,以及延續至今的過去。像國中和高中時代那樣的日子,不只是留存在記憶裡燦爛地發光,而是影響到了現在的自己,這種影響可能會延續一輩子。我還想,未來也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延續下去的。過去就讓它成為過去,明天是全新的一天……,我覺得說這種話的人恐怕是沒有過去的。在讀了《情書》之後。我想以一種溫暖的心情來接受這個事實。(腳本家/北川悅吏子)
岩井俊二(Iwai Shunji)
一九六三年一月出生於日本仙台市。一九九一年自橫濱國立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開始從事影像導演、寫作、編劇與音樂創作等工作。一九九三年,岩井俊二為富士電視台黃金時段劇集拍攝其中一集《向上打的煙火是要從下看,還是從旁邊看?》,該作獲得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新人獎。
一九九四年,執導山口智子、豐川悅司演出的劇場作品《Undo》,反應熱烈。接著開始在《角川月刊》連載小說「ラヴレター」(情書),並在一九九五年三月推出同名電影《情書》,由中山美穗、豐川悅司主演。該片在日本創下連續三個月放映的紀錄。
第一部長篇電影《情書》就讓岩井俊二在票房與評價都獲得空前成功,拿到「日本奧斯卡」、「日刊體育報」、「藍絲帶」等近三十座電影大獎,之後又在台灣、香港、韓國及中國掀起風潮。
岩井俊二之後來陸續編導了《燕尾蝶》、《夢旅人》、《四月物語》、《青春電幻物語》、《花與愛麗絲》及《最後的情書》等作品。此外,他也持續小說創作,出版有《情書》、《燕尾蝶》、《華萊士人魚》、《庭院之犬》及《最後的情書》、《零之晚夏》、《祈憐之歌》等。
譯者簡介
王筱玲
自由編輯工作者,譯有:小星星通信、圖說西洋美術史。
張苓
北京師範大學日語系畢業。譯有:《燕尾蝶》、《關於Lily Chou-chou的一切》等作品。

【預購】來小書廚房住一晚◎金智慧(譯者:尹嘉玄)
Regular price $31.00
作者簡介
金智慧(김지혜)
出生在千金眾多的家庭,排行老二,從小就善於察言觀色,可以淘淘不絕說個不停。
當年夢想成為情境喜劇製作人而選填新聞放送學系,但是自從知道有媒體考試後,果斷選擇放棄。

【預購】後人間喜劇◎董啟章
Regular price $31.00繼《地圖集》、《愛妻》後,再度突破寫作格局。
將哲學、科學及文學融於一爐──董啟章挑戰時代的最新力作!
「文學不能完全機械化生產,因為作家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在個人和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獨特的無法約化的作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寫作者如董啟章,像一臺注定要被鬼魂圍繞的機器。
他們注視著時代走上科學操縱、權力統治、社會悲劇,
矢志在其中找到人性的能量,將其扭轉成喜劇!
「一本博學、強悍、力透通俗的不正經政治寓言。」──連明偉
★駱以軍盛讚的同代作家
★紅樓夢獎三屆決審團獎得主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
★代表作《體育時期》售出國外電影版權
──關於創作 後人間喜劇
「一本博學、強悍、力透通俗的不正經政治寓言。」──連明偉
小說家駱以軍曾說:「當今的華文小說家,若真要選出一位與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對話,也就是董啟章。」香港教授李歐梵則以「異數」推崇他在香港作家中獨樹一格的精緻風格。日本作家中島京子則以「日本在書上將董啟章與卡爾維諾做比較」來引介董啟章。
「文學不能完全機械化生產,因為作家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在個人和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獨特的無法約化的作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作為香港當代少數還在小說文字上經營的作家,董啟章的認真早已經受華語文壇公認。2020年,他在香港與世人共同經歷了時代震撼後,寫下這本虛以新加坡,實則寫給香港的寓言小說──並以「喜劇」定位之。
──故事簡介
有繁複的演算、影響全世界的陰謀、爭取自由的人、魔術子彈、旋轉瀑布及熵理論。
在故事裡混戰、追逐與思考──
故事主角是以「模控學」專業聞名的香港教授胡德浩,受邀至新加坡擔任客座教授,實為秘密研究計畫的顧問。隨著故事,我們跟胡教授一起感受到這個研究計畫並非尋常。誘惑他的德國教授巴巴拉、奇特的鄰居作家「黑」、登堂入室的女學生「林恩祖」、名為「Ghost Writer」的靈魂書寫器,以及社會菁英們的權力鬥爭。
與此同時,胡教授在香港的前妻與女兒也隱隱與故事有著關聯。胡教授陷入謎霧中,唯一知道的是:他參與了一個創造超越現有人類的「後人類」計畫。單純的學術生活從此生變。
隨著恩祖身分真相浮出以及失蹤,他越來越靠近國家權力的核心,與既是律師,同時也是計畫背後金主女兒的柳海清相戀後,讓他知曉了關於這個國度的未來模樣,乃至人類的未來姿態──後人類們的生存危機。
他能否扭轉局面?擊發象徵「自由」的最後一發子彈──後人類生存宣言,為自由的正義扭轉局面?
名人推薦
王德威、郭強生、馬家輝、鄧小樺、林奕華、連明偉
韓麗珠、廖偉棠、陳國偉、陳智德、陳栢青
---齊聲推薦---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寫作生涯接近三十年。1994年即以〈安卓珍尼〉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少年神農〉獲同屆短篇小說推薦獎,令當時從未懷疑過這兩篇皆出自「同一人」之手的評審們為之讚嘆。他的寫作從虛擬到現實,似真似幻,卻又寫入家庭、妻子與兒子,並以自身的寫作語言回應世界。《精神史三部曲》、《自然史三部曲》為其著名系列。其《體育時期》改編成舞台劇,並售出國外電影版權;《地圖集》也已翻譯成多國語言。近年於長篇小說創作大有突破,從《愛妻》再到《後人間喜劇》,拓展更加貼近大眾的寫作路線。
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榮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13年《地圖集》獲國際「科幻&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長篇小說獎。
2014年被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019年《愛妻》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020年此作令他三度獲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著有《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心》、《神》、《愛妻》、《後人間喜劇》等多部短篇集、長篇小說及各類文集。

【預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
Regular price $27.00如這山間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
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覆蓋我所有肌膚。
由起點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
即使最後,我只能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
路過是把想念當日常,
把愛過的風景看個透。
蔡康永說,張嘉佳是說故事界的令狐沖。
陶晶瑩說,我感動到想為這些故事獻唱。
黃子佼說,當你路過這本書,請把它帶走。
王家衛說,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擺渡人。
張大春、艾莉跨界齊聲推薦
金獎設計師 聶永真操刀封面設計
引爆150萬次轉發、4億人閱讀、超過10家電影公司搶購版權。
暢銷近300萬冊,10年來最暢銷的華文故事
每一分鐘都有人在他故事裡,看到自己
他將那些無法碰觸的往事,
像故事般寫出,如街頭風景,
好讓我們哭著笑著,並從那世界路過。
說到暗戀,他說——
這是他們唯一一次隆重的擁抱。白天你的影子都在自己身旁,晚上你的影子就變成夜,包裹我的睡眠。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
說到表白,他說——
有些人藏在心裡,有些人脫口而出。也許有人曾靜靜看著你:可不可以等等我,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說服自己,等我爬上懸崖,等我縫好胸腔來看你。
說到幸福,他說——
最大的勇氣,就是守護滿地的破碎。然後它們會重新在半空綻開,如彩虹般絢爛,攜帶著最美麗的風景,高高在上,晃晃悠悠地飄向落腳地。
說到青春,他說——
十年醉了太多次,身邊換了很多人,桌上換過很多菜,杯裡灑過很多酒。那是最驕傲的我們,最浪漫的我們,最無所顧忌的我們。
說到思念,他說——
我從你們的世界路過,可你們也只是從對方的世界路過。哪怕寂寞無聲,我們也依舊都是廢話流,說完一切,和沉默做老朋友。
他的文字,讓午夜孤單的人溫暖,他的故事,讓愛過錯過的人嗟嘆。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收錄四十多篇張嘉佳每晚寫的故事。這些文字就像朋友在深夜跟你說話:說起他走過的千山萬水,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說八道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這裡都有你的故事。
收錄名篇〈擺渡人〉由王家衛導演監製、梁朝偉主演
這本陪伴著多數人無數夜晚的故事集,堪稱10年來最暢銷的華文創作,創下單場簽書會銷售2500冊、一年300萬冊紀錄,年輕人人手一本的社會現象。同時有6篇故事已售出電影版權:〈擺渡人〉將由王家衛監製,梁朝偉主演,張嘉佳自編自導;最多人轉發的〈老情書〉將由陳國富改編。〈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暴走蘿莉的傳說〉也都已有影視改編計畫,目前正在籌拍中。
名人推薦
王家衛、張大春、蔡康永、陶晶瑩、黃子佼、艾莉 跨界齊聲推薦,4億讀者感動好評──
◎瀟灑和甜美,通常是兩件事,可是張嘉佳的才華,卻能同時做到:他說故事的方法,如此瀟灑;而他說的故事,又如此甜美。張嘉佳,是不是說故事界的令狐沖啊……──蔡康永
一九八〇年出生於江蘇南通,作家、編劇。曾任雜誌主筆、電視編導。大學期間多才多藝,發揮自小愛閱讀的文學涵養,自導自演多齣戲劇演出、發表近百萬字的文章。創作多元豐富,二〇〇五年寫了以大學生活為藍本的長篇小說《幾乎成了英雄》、二〇〇七年完成網路小說《小夫妻天天惡戰》與《情人書》。二〇一一年首次擔任電影編劇,以《刀見笑》榮獲第四十八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二〇一三年,他隨手在網路上寫東西,晚上八點開始寫,十點前放在網上讓大家睡前讀。這些故事有些是他自己的,大多數是別人的。他將這些題材重新打碎融合,記下來來往往的人們,記下他們在城市裡揮灑汗水,澆灌愛情,用力生活的模樣;他讓所有故事繞著一間酒吧發生,並把胡言、悅悅、管春、毛毛,甚至自己,還有一隻狗寫在故事裡。
〈老情書〉把大家逗得又哭又笑,引發最多共鳴、分享;〈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在一個晚上感動上萬讀者,有讀者直呼拍成電影會破十億票房;〈擺渡人〉在第一時間受到王家衛導演青睞;〈初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則記下了自己學生時代朦朧青澀的幾段感情……這些陪伴大家每一晚的文字,後來集結成短篇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最近出了一本以愛犬梅茜為視角的創作《讓我留在你身邊》。
張嘉佳微博:weibo.com/zhangjiajia

【預購】悲情城市:經典劇照書(33週年珍藏版)◎ 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Regular price $52.00──侯孝賢,1989年威尼斯影展獲獎致詞
《悲情城市》經得起細讀細嚼,令人反思低迴,無法忘懷。」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陳少維
褚明仁
黃子欽

【預購】我的老台北◎張大春
Regular price $28.00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
它就在那兒──
在遼寧街116巷的公共電話亭旁
在漢中街博愛路的相機行外
在安和路麥田咖啡眾人作著夢的時光裡
在如今只剩片段記憶,卻難以忘懷我的老台北故事中
張大春繼《聆聽父親》後,睽違17年的深情散文
以此書交代了一代人從家族遷徙、漂離到落定,最終將台北視為家的感情。
名人推薦
周華健、詹宏志、楊澤、趙少康、王偉忠、李壽全、劉克襄、姚任祥、馬世芳……老台北人齊聲推薦
張大春
1957年台北出生。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早期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慣性,捕捉80年代台灣社會的動態。張大春的小說充斥著現實的謊言與虛構的魅力,除了時事與魔幻寫實、更以文字顛覆政治,90年代以《大頭春生活周記》《我妹妹》等寫下暢銷紀錄,千禧年後重返華語敘事傳統,先推出武俠小說《城邦暴力團》,繼之又出版《聆聽父親》《認得幾個字》,將其敘事風格結合文化傳承,走上自我追索傳統的道路,並以《大唐李白》系列向書場敘事及中國詩歌致意,近年出版《文章自在》《見字如來》,顯示其對教育系統中語文教養侷限的不耐。
《聆聽父親》入選中國「2008年度十大好書」,《認得幾個字》再次入選「2009年度十大好書」,成為唯一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近作為《送給孩子的字》、大唐李白系列《少年遊》、《鳳凰臺》、《將進酒》,以及《文章自在》《見字如來》等。

【預購】房東阿嬤與我◎矢部太郎(譯者:緋華璃)
Regular price $24.00日本藝人矢部太郎 22屆手塚治虫文化獎 暢銷百萬冊的東京故事
我的房東阿嬤,
見人會優雅問安,動作非常緩慢;
不用手機,不會電腦,買任何東西只會去伊勢丹。
假日邀我賞花,打電話提醒我下雨;
下班總是對我說:你辛苦了。
幫我慶生,分享人生,把我當家人。
只是租個房子,卻想起被自己遺忘的另一種人生。
39歲單身搞笑藝人與87歲優雅房東阿嬤的超爆笑(;゚д゚)青銀共居生活
本性害羞老實的矢部太郎,是日本搞笑組合「カラテカ」(空手道家)的成員。雖然是搞笑藝人,但比起上電視,畫畫更能讓他盡情表達。
九年前,他在東京租下一棟老房子的二樓,認識了八十七歲高齡、不可思議的房東阿嬤,他畫下兩人生活的日常,開始在《週刊新潮》雜誌連載,感動廣大日本讀者,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迴響,也讓許多人開始思考跨世代共同生活的價值。
這場超越年齡的友誼,在日本感動了百萬人,不但由NHK特別改編成電視動畫,更榮獲日本漫畫最高榮譽的手塚治虫文化獎,並成為Oricon及《達文西》雜誌表彰的日本2018年度代表書。
書中角色介紹
房東阿嬤
東京出生、東京長大。
矢部太郎的房東阿嬤。
言行舉止極為優雅,
習慣以「貴安」打招呼。
似乎很享受與矢部的「同居生活」,
因此而延長了好幾年的壽命。
喜歡伊勢丹百貨、NHK與羽生結弦。
矢部太郎
東京出生、東京長大。
在搞笑二人組「空手道家」裡負責裝傻。
八年前開始向房東阿嬤租屋,
住在二樓。
無法在綜藝節目好好表現,
令他非常煩惱。
比起年紀相近的女性,
跟房東阿嬤還比較談得來。
本書特色
◎作者親筆書寫繁體中文版封面書名
◎《達文西》雜誌「Book of the Year 2018」
◎Oricon 2018 短篇漫畫及藝人書排行雙冠軍
◎日文原版暢銷82萬本、全系列合計118萬本
名人推薦
黃子佼(跨界王)・李霈瑜(金鐘主持人/演員)・施鈺萱Hsuan(旅日藝人)・
東京自耕農Leo(在日上班族)・重點就在括號裡(劇評家)
☆笑淚共感,真情推薦☆
浩子 深情推薦:「笑著讀完,心卻酸酸的……」
李霈瑜:「幽默、暖心、無厘頭!忍不住一直看下去的魔力!」
施鈺萱Hsuan:「可以從房東阿嬤看到不同日本文化歷史,也從搞笑藝人矢部太郎看到日本演藝圈的奮鬥辛酸,更能體會的是人情溫暖、人與人的羈絆。」
東京自耕農Leo:「對你的好一切源自於最基本的相互尊重,在生活節奏比台北快上許多的東京,人與人之間能有這樣的距離,更為難能可貴。」
重點就在括號裡:「假如東京是個舞台,房東阿嬤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步調,坦然面對衰老,以及死亡。」
日本百萬讀者感動讚聲
改寫「日本國民漫畫」的定義,
日本亞馬遜讀者五顆星又笑又哭推薦:
「矢部太郎根本就是被搞笑藝人耽誤的漫畫家,這部作品完成度極高。畫風有其獨到之處,像是房東阿嫲的髮型,只用簡單的線條就畫出她的優雅。故事也完整流暢,沒有什麼多餘的台詞就把笑點或哏畫出來,餘韻十足。有好笑,有溫暖,也有感動。」
「漫畫才有的可愛與好感度,配上矢部獨有的幽默,房東的高雅身影,以及我們都共同擁有的懷舊情懷與都會孤獨……跟著故事一起哭、一起笑,我因而被治癒了。謝謝。」
「明明是故事單純易懂的漫畫,卻讓我愛不釋手,讀了好多遍,我想是因為故事很溫暖。現在晚上也跟著房東阿嫲一樣,泡起了一杯焙茶。」
「房東阿嫲的人生(87歲)與矢部人生有了交集,不知不覺成了必須互相扶持的關係。在東京這樣的大都會擁有這樣的關係真美好,也很難得。有點熱淚盈眶地讀完了。」
「原本擔心作者非專業漫畫家的水準,沒想到讀完後真的很棒,自己想太多了。在這個不怎麼跟鄰居來往,人與人關係愈來愈疏離的年代,看到房東與房客有接近家人的關係,真是羨慕呢!」
「很神奇的作品,心情不好時讀,心情大好時也會讀。其實我這半年內買了七本書,送給了住得遠的家人,朋友的生日禮物,很照顧的職場前輩,最近提不勁的同事……就是好看到想跟他們分享啊(苦笑)!」
「本來就喜歡『電波少年』裡總是很拚命,清新又溫柔矢部。讀完這本書後更是大加分!房東阿嫲說到的戰時的事,矢部在一旁聽著的畫面很感人。」
矢部太郎
一九七七年生,搞笑二人組「空手道家」負責裝傻的人。
不只當搞笑藝人,同時也是活躍在舞台上及連續劇、電影裡的演員。
父親是童書作家矢部光德,本書是他的漫畫處女作,
本書2017年在日本出版時,他還住在房東阿嬤家的二樓。
譯者簡介
緋華璃
不知不覺,在日文翻譯這條路上踽踽獨行已十年,未能著作等身,但求無愧於心,不負有幸相遇的每一個文字。譯有《懶懶》。

【預購】故事如何說再見:作家的創意、靈感和寫作歷程(LIGHT THE DARK: Writers on Creativity, Inspiration,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喬·法斯勒主編(Joe Fassler)(譯者:林佳芳、胡培菱)
Regular price $28.0044位當代文壇名家組成的夢幻寫作團隊,各自分享讀過的作品如何改變了自己,
探討創作、認同,以及故事與文學的力量。
既是私密的閱讀回憶錄,也是精闢的文學評論,更是大師級的寫作課。
強納森・法蘭岑 卡勒德・胡賽尼 尼爾・蓋曼
史蒂芬・金 大衛・米契爾 朱諾・狄亞茲
麥可・謝朋 艾瑪・唐納修 柳原漢雅 瑪麗蓮・羅賓遜
李翊雲 譚恩美 羅珊・蓋伊 伊莉莎白・吉爾伯特
44位名家寫下點亮他們的44本書 也寫下改變他們人生的關鍵話語
佳句摘要
★我得小心限制自己的網路使用。我必須確保我仍擁有屬於私底下的自我。因為這私人自我是寫作的泉源。抽離自我的次數越多,我越發只是另一只拾人牙慧的擴音器而已。──強納森.法蘭岑 Jonathan Franzen
★聽著,你不能靠著愛活下去,你也不能只靠開場白來撐起一個寫作生涯。──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世界上沒有規則。只有:你是否游刃有餘?是否泰然自若?你能獨創一格嗎?你寫得開心嗎?如果以上皆是,那麼你能拿十六世紀繪製地圖當研究主題,把一篇論文寫成短篇故事,一切仍會水到渠成。──尼爾.蓋曼 Neil Gaiman
★在讀《寵兒》之前,我絕對無法想像一本由一個被歷史所壓垮的族群寫給自己這個族群的書,居然可以進一步成為一個療癒傷口的出路。──朱諾.迪亞茲 Junot Díaz
★所以我很努力將所見一切收進眼底,看盡所有微小的細節。這個過程就是我寫作模式的縮影,一個仔細觀察、審慎端詳的過程,探索意想不到之處,並接受挖掘出來的種種。──譚恩美 Amy Tan
★世界上有好幾位厲害的作家很殘忍,拿筆下人物的弱點開刀毫不手軟。他們在面對普天人性的缺陷時也維持著一貫的冷血無情。──麥可.謝朋 Michael Chabon
★我試著盡我所能縮小我真正想說的與最後寫在書頁上的,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但中間還是有落差,永遠都有。創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會讓你學會謙卑。──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
★我們或許可以說,變化與不變是所有小說主題的預設值―― 伴隨著記憶和身份認同。小說內容要跟變化毫無瓜葛是不可能的任務。──大衛.米契爾 David Mitchell
★我真的很愛寫作,我不是那種視寫作為苦差事的作家。這不是說我總是能譜出優美的字句,但我很喜歡這行,可以憑空想出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然後無止盡的調整文字,直到一切恰如其分。──艾瑪・唐納修 Emma Donoghue
★我們需要勇氣來正視自己,來看清世事無畏無懼,來讚嘆在生活及創作中恐嚇我們的事物。我們傾向於將能給我們安全感的事物環繞在側,但那也會讓我們成井底之蛙。──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
名人推薦
台灣新生代最活躍的創作群齊聲推薦
吳妮民(作家)、邱常婷(小說家)、林孟寰(《通靈少女》共同編劇)、
游善鈞(作家、編劇)、張馨潔(作家、國文作文補習班負責人)、
郝妮爾(作家、向予書苑負責人)、馬翊航(詩人、幼獅文藝主編)、曹馭博(詩人)、
羅士庭(小說家)、鍾旻瑞(作家)、陳又津(小說家)、許閔淳(作家)
好評推薦
★這些有著不同的背景、品味和創作歷程的作者們,揭示引導他們寫作的靈感泉源;讚揚文字之美與創作奧義,同時激勵讀者。本書是文字創作者的必備寫作指南。──美國圖書館協會《書單》(Booklist)雜誌
★如同日記一樣可親的論述。──《歐普拉》(Oprah)雜誌
★探討與藝術的高強度邂逅,激發、塑造創作過程的各種方式。──《詩人與作家》(Poets & Writers)雜誌
★滿滿的好文章……這些文章的多樣性及體現出來的創作者內心與才智的結合,構成這本有價值的好書。──《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對於需要創意構思的藝術家來說,這本書與上帝賜予的靈感一樣好。──《書頁》書評網站(Bookpage)
★你是否好奇伊麗莎白.吉爾伯特讀過、最重要的一本書是什麼?是哪本書啟發了年輕的朱諾.迪亞茲?或者,你是否需要羅珊.蓋伊的話語來激勵自己的創作?拿起這本書來讀就對了。這本書匯聚了當今世上最重要的作家們的創作軼事和良心建議,他們肯定懂你。──《Hello Giggles》時尚生活網站
★這是一本值得珍藏、一讀再讀的好書。──《匠心》文學雜誌(CRAFT)
喬.法斯勒 Joe Fassler
現居布魯克林的作家。他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用心」(By Heart)系列專欄中定期訪問不同的作家。他畢業於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所著小說散見於《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等刊物。二〇一一年時,他為 TheAtlantic.com 所做的報導入圍「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新聞寫作獎的決選名單。目前他於「新食品經濟」(The New Food Economy)新聞室擔任資深編輯。
譯者簡介
林佳芳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日本筑波大學現代語現代文化博士。目前從事翻譯。
胡培菱
美國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於大學任教、於媒體寫文、並有譯作些許。專論當代美國文學與文化社會,評論文章見於博客來 OKAPI、開卷 Openbook 及各大報章雜誌。現定居美國。

【預購】植物學家◎朝井真果(譯者:緋華璃)
Regular price $38.00為日本植物學奠基,還被昭和天皇奉為「國寶」?!
債臺高築只為植物,他的「熱愛」如何點燃?
直木獎作家朝井真果 ╳ 「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
波濤洶湧又無比有趣的真實人生
為了採集植物,他走遍全日本每一寸土地,製作超過40萬份植物標本。
為了建立日本自己的植物學,他替1500種以上新發現的植物命名。
為了普及植物學,他創立許多同好會,傳遞植物的正確知識與魅力,培育出大量的植物愛好者。
為了替每株植物造像,他以自學成材的細緻畫功描繪,現存超過1700張植物圖。
小學沒畢業的他,最後卻成為天皇口中的「國寶」,在最高學術殿堂東京大學授課。
他對於植物學的追求與熱愛,也讓人傷透腦筋……
祖母與掌櫃始終等不到他繼承家業,最後家產全部抵押變賣,償還債務。
第一任妻子阿猶代替他獨守家業多年,還要定期寄錢到東京給他應急,最終家業潰散,兩人也終至別離。
第二任妻子壽衛全力支持,但富太郎買書、買器材毫不眨眼,負債是月俸的一千倍!
為了躲債主,他們在東京輾轉搬了超過三十次家,就連剛生完小孩,也得挺身前去債主家懇求寬限。
他與壽衛生了十三個小孩,卻因極度貧窮,只養大六個。
關東大地震重創東京,大家都在避難,他卻想要地震再來一次,好好體驗……
牧野富太郎是天才植物學家,還是背離社會常識的怪人、狂人?
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他獨一無二的古怪個性?
多少無條件的支持與愛,陪伴他貫徹熱愛直至終生?
在知識普及、唾手可得的今日,回望牧野富太郎波濤洶湧的一生,
看他如何將一片學術荒地,開墾為枝繁葉茂的庭園。
「小孩生一堆,窮得要死,還被大學拒於門外?就算這樣,他還是一邊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一邊滿山遍野地奔跑。我寫了這個天才植物學家的故事,因為我也相信自己的『熱愛』。」────朝井真果(本書作者)
◢ 大地、山林、書本,就是我的老師
「今天要上哪座山探險呢?」
明治初期,在土佐(現高知縣)的深山中,牧野富太郎正對著植物說話。他家境富裕,卻沒念完小學,靠著自學摸索各種西方傳來的新學問,並知道了植物學(Botanica),從此醉心其中難以自拔。但他不服氣,為何日本的植物,要由外國人來命名?於是他滿山遍野採集植物、製作標本,還立下志向,要「靠日本人自己的雙手,闡明日本的植物相」,從此一路狂奔,來到「文明開化」的東京。
◢ 懷抱偉大志向,在東京大展拳腳
「我實在不想再繞遠路,把時間浪費在植物以外的事情上了。」
在東京,他遇見許多亦師亦友的夥伴,包括傳統本草學家以及遊學西洋、掌握最新學術動態的學者。他對於知識的熱情,讓他破格獲得進入東京大學植物學教室的資格,在那裡,他發現了植物的新品種,創辦植物學刊物。小學沒畢業卻大出風頭的他,也被迫捲入了學術界的派系鬥爭,他被植物學教室拒於門外,甚至被迫交出自己製作的大量標本。這讓他心灰意冷,起心動念遠走俄國……
◢ 在債主和當鋪的圍繞下,一心一意耕耘植物學
「所謂學問,就是要對一百年、兩百年,不,其實根本不確定何時才能派上用場的事物仔細鑽研。」
雖然俄國沒去成,在學術夥伴的砥礪與良性競爭下,日本植物學正逐漸建立起來。編制外的富太郎在生活上仍有難以跨越的難題──貧窮。為了學問,他不惜變賣家產,投入大量金錢,債台高築也不改其志,繼續大無畏地追求植物學。經歷長女阿園的死亡,壽衛不再依賴富太郎,操持起整個家,借錢、上當舖、搞生計,還要給富太郎打暗號,讓他避開債主。在他終於無路可走,決定賣掉十萬件標本時,來自關西的貴人現身了。
◢ Botanica──通往未來的種子
「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愛著你。就像你一心一意地愛著植物。」
他不為貧苦所屈,在愛妻無條件的支持下,以豐沛的熱愛深化植物學知識,並熱情散播知識的種子。在「已經走投無路了」和「船到橋頭自然直」之間擺盪,牧野富太郎成為空前絕後的植物學家,是「日本植物分類學之父」,更是昭和天皇口中的「國寶」。
名家一致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黃瀚嶢(生態圖文創作者)
董景生(民族植物學家)
劉克襄(作家)
福澤喬(粉專「Joel來談日本」版主)
蔡亦竹(日本筑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
游旨价(《橫斷台灣》作者)
日本讀者感動推薦
──能終其一生追尋寶物的人是頑強而堅韌的。這部洋溢著激情的傑作讓我大感震撼。
──這是一本描寫牧野富太郎這個稀有品種(Botanica),以及用愛澆灌著他的人的故事。
──天皇陛下賜言「你是日本的國寶」,看到這裡讀者一定也會感同身受地激動不已。為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努力不懈的姿態,真是令人欽佩。
──朝井老師筆力驚人。她筆下的富太郎活靈活現,全心給予支持的兩任妻子,器量之廣也令人驚嘆。
──他對植物的熱愛,持續一生也沒有改變,一輩子都像個少年般擁有清澈的心。細緻的描寫,明治初期日本人的氣質栩栩如生。
──就如同他留下的功績成為了諸多後進的路標,描寫了他規格外生活風貌的這本書,也會在一段時間獲得許多讀者的共感吧。
──人生不應隨波逐流,應該依據自己的信念而行動。要讓自己能夠投入,而不是為了地位或者名譽。讀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反思自己的人生,對於未來應該怎麼做,有了更積極的想法。
──作者辛苦蒐集了許多資料,描寫出來的人物形象更為真實。
作者簡介
朝井真果(朝井まかて)
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大阪。二〇〇八年以《実さえ花さえ》(後改名為《花競べ》)榮獲小說現代長篇新人賞獎勵賞,正式出道。二〇一四年以《戀歌》榮獲直木賞、以《阿蘭陀西鶴》榮獲織田作之助賞,二〇一五年以《すかたん》榮獲大阪ほんま本大賞(大阪真的書大賞),二〇一六年以《眩》榮獲中山義秀文學賞,一七年以《福袋》榮獲舟橋聖一文學賞,二〇一八年以《雲上雲下》榮獲中央公論文藝賞、以《惡玉傳》榮獲司馬遼太郎賞,二〇一九年榮獲大阪文化賞,二〇二〇年以《Good Bye》榮獲親鸞賞,二〇二一年以《類》榮獲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賞及柴田鍊三郎賞。其他還有《落陽》、《白光》等著作。
譯者簡介
緋華璃
不知不覺,在全職日文翻譯這條路上踽踽獨行已十年,未能著作等身,但求無愧於心,不負有幸相遇的每一個文字。歡迎來【緋華璃的一期一會】坐坐www.facebook.com/tsukihikari0220

【預購】無法平靜的夜晚◎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Marieke Lucas Rijneveld)(譯者:郭騰傑)
Regular price $30.00
【預購】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Modern Love: True Stories of Love, Loss and Redemption)◎ 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編(譯者:吳品儒)
Regular price $27.00
【預購】生來奔跑:「藍領搖滾教父」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生命故事◎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譯者:洪世民)
Regular price $42.00來自紐澤西小鎮的傳奇巨星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後勁醇厚的人生故事
費時七年親筆記述,獨家珍藏唯一自傳
他叱吒歌壇45年,影響了女神卡卡、紅髮艾德……成為「史上最傑出藝術家」。
他能讓16萬聽眾跟著他唱、讓歐巴馬落淚、讓村上春樹震撼, 從代表作《生來奔跑》專輯開始,他始終為普通人而唱,為那些在日日求溫飽中有希望也有絕望的人們,唱出救贖的力量。
★ 演唱超過半世紀:榮獲1座奧斯卡、20座葛萊美獎,創作312首歌,入主「搖滾名人堂」
★ 唱片銷售突破1億2000萬張,超越瑪丹娜、邦‧喬飛、巴布‧狄倫、泰勒絲等人
★ 11度稱霸全美專輯榜,僅次於披頭四和Jay-Z,與貓王並列史上最多冠軍專輯紀錄歌手No.3
★ 《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滾石》「史上最傑出藝術家」
★ 以電影《費城》主題曲〈費城的街〉,榮獲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 歐巴馬頒發「總統自由勳章」肯定:「他的創作為每個人保留了位置。說明無論出身階級,都擁有發聲的權利。」
【獨家珍藏紀念】
“The BOSS”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全彩紀錄
收錄「60幀史普林斯汀首次披露的私藏照片&歷史經典照」,搭配親筆撰寫的圖說文字,原文完整呈現,深具收藏價值;另附「搖滾大事紀拉頁年表」,紀錄史普林斯汀在本書中說明對他深具意義的重要時刻,匯集成一份以史普林斯汀的眼光回望人生的獨一紀錄。
24頁全彩印刷,收錄「60幀史普林斯汀首次披露的私藏照片&歷史經典照」,搭配親筆撰寫的圖說文字,原文完整呈現,深具收藏價值;另附「搖滾大事紀拉頁年表」,紀錄史普林斯汀在本書中說明對他深具意義的重要時刻,匯集成一份以史普林斯汀的眼光回望人生的獨一紀錄。
◆出生平凡,他選擇發揚平凡的力量,以此為傲:「我寫的不是某件事物,這就是世間一切。」
出生紐澤西小鎮,成名前的他,承受父親的酒後暴力,棲身破敗的工廠,日夜苦練吉他;成名後的他,不菸酒、不縱欲享樂,專注走著節制而長遠的音樂路,將家鄉小鎮日復一日上演的故事作為創作的源頭,努力唱出底層生活的吶喊、拚博、夢想與熱望。
史普林斯汀以〈河〉(The river)一曲向他在藍領世界謀生的妹妹和妹婿致敬;經歷種族暴動的60年代,他創作〈美國皮膚〉(American skin)聲援黑人,率領全美僅有融合不同膚色的樂團;無數次巡迴公演後,他透過〈愛的隧道〉(Tunnel of Love)邀請聽眾從搖滾樂的路上回到家裡,正視內心所需的情感與關係;80年代末,他於東德公演,召集30萬歌迷,預視了集權主義的崩毀;1994年,他支持同志運動,為電影《費城》創作主題曲〈費城的街〉(Streets of Philadelphia);目睹911恐攻瞬間,他將生命、苦痛與失去烙進〈赴湯蹈火〉(Into the fire)的歌詞中,為人們帶來失而復得的景色……他是「藍領搖滾教父」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他交出一生,為每個平凡小人物譜寫撼動世界的主題曲。
◆7歲起為夢想奔走、衝撞,他從沒有敗給現實:「我要捍衛你的夢想和願景,我要知道『愛』是否真實存在。」
60年代時,紐澤西小鎮上,人們對搖滾樂一無所知,日子是工作戀愛喝酒生養小孩工作,天主教學校把史普林斯汀判定為不受教的孩子、苦悶的小鎮生活、令他害怕的酗酒父親……一直到7歲聽到電視節目《艾德‧蘇利文秀》上的貓王唱歌,他被吉他與音樂召喚。父親憂鬱成疾,家裡全靠母親工作維生,他租來第一把吉他卻什麼也不會,只能拿著敲打、跳舞、對它說話,就是沒有彈奏。之後,他努力自學得到母親的支持,兩人傾盡所有買下最便宜的一把電吉他。雖然吉他音色不準讓他被樂團除名,他卻更下定決心,要走上音樂這條路。
一直生活在美國世界的邊緣,自父母移居加州開啟新生活,史普林斯汀也開始了漂泊的音樂路。遠征西岸敗興而歸、被製作人放鴿子、零收入……直到被發掘巴布‧狄倫的傳奇製作人約翰‧漢蒙注意,簽入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經過兩張失意的專輯,他明白已是最後一擊的時刻,一定要做出「世人前所未聞,彷彿地球最後一張」的唱片。終於,《生來奔跑》爆發了,而他在此訴說這件事實:「這個國家不再是50年代所說的純真之地,政治謀殺、經濟不公和種族主義強大而殘酷,這些議題以往被貶謫到生活的邊緣,但不復如此。」自此,史普林斯汀走上為藍領階級的平凡人們發聲的終身志業。
◆費時七年完成,誠實、溫柔而深刻,親筆記述冒險精采的一生
2009到2016年的七年間,史普林斯汀努力撰寫自己的生命故事,賦予本書他在歌曲中呈現的誠實、幽默與獨創性。他敘述在紐澤西菲力荷天主教家庭的成長過程,這段充滿詩歌、危險且黑暗的歲月如何推動他,帶領他來到改變人生的一刻。他誠懇生動地描述矢志成為音樂人的過程、組樂團叱吒家鄉酒吧的年輕歲月,以及陪伴他40多年的東街樂團的崛起。並首度透露是什麼樣的奮鬥歷程激發他寫出最出色的作品,以及轟動整個世代的〈生來奔跑〉一曲的含意,比世人了解的更深。字字句句坦白率真,動人心弦。
很少有表演者能如此強而有力並鉅細靡遺地訴說自己的故事。一如史普林斯汀許多傳唱於世的歌曲(〈雷霆路〉、〈不毛之地〉、〈河〉、〈生在美國〉等等)。對於他的歌迷來說,這部自傳極具意義。然而,這不只是一位傳奇巨星的回憶錄,而是獻給所有藍領階級和夢想家、雙親和子女、戀人和獨行俠、藝術家和怪胎,以及每一個夢想進入搖滾聖河受洗的人,用心體會,細細咀嚼。
名人推薦
李壽全、李欣芸、李取中、林生祥、周華健、拍謝少年 張維尼、馬世芳、陳德政、馮光遠、張鐵志、詹偉雄、楊照、楊澤、鍾永豐、顏擇雅──強力推薦
鍾永豐:「很少數創作型搖滾樂巨星能像布魯斯‧史普林斯汀這樣,在揚名立萬的過程中極力保持其與邊緣根源的對話關係。通過此傳,你讀到所欲與所本的拉扯、大寫的自我與小寫的自我之間的辯證。此外,它還是實戰的搖滾樂組織學、社會學與地理學。」
李壽全:「1973年,到台中念大學的我,在一家播放搖滾樂的餐廳當DJ。越戰已接近尾聲,清泉崗還駐有美軍,他們是餐廳的常客。當時,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專輯剛發行,他的音樂很快地就打動了那些遠離家鄉,和我一般年紀的美國大兵,我也更認識了美國的另一面;不再只是太空總署、世界警察、學術殿堂⋯,而是都市邊緣、工廠汽笛、失業工人、生活的困境⋯…他唱出了真實的美國,真實的人心。」
馬世芳:「他的音樂美麗、雄渾、壯偉,聽完之後,你會多出幾分在這個穢亂人世繼續拚戰下去的勇氣。」
林生祥:「非常喜歡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音樂,他的〈街頭賽車〉影響了我寫〈風神125〉。」
拍謝少年 張維尼:「在本書中,史普林斯汀總是願意與過去的自己並肩坐下,以懷舊而不說教的經驗型寫作,帶領讀者樂迷穿梭在廣袤的美國大地上。從初組團的青澀直撞……到生涯最突破專輯《生來奔跑》問世,他義無反顧成為那些偉大樂隊中的一員,成為足以紀錄時代的聲音之一,也成為無數搖滾少年『美國夢』的一部分。」
張鐵志:「布魯斯‧史普林斯汀展現了搖滾樂如何在關鍵的歷史時刻,賦予準備追求改變的聽者深刻的力量與信念,進而改變世界。」
陳德政:「布魯斯‧史普林斯汀是最後一代『探索存在意義的美國冒險家』,他讓千萬人團結在巨大的音樂版圖裡。這本書是他用汗與淚,還有活過的時間,奮力敲打出的一部生存史,也是美國夢曾經存在的明證。」
李欣芸:「初讀到書中的怯弱與不堪,會以為『史普林斯汀神話』被打破了。然而,他直言不諱的膽色才是神話的起源,如同他的創作在呈現美國夢與現實的距離,這本書展現出從『史普林斯汀個人』走到『史普林斯汀神話』的精采旅程。」
華爾街日報:「史普林斯汀在本書中以他神話般的聲譽做賭注,反而更展露出他的誠意與令人欽佩的氣度。書裡的他已不再是個巨星──而是個普通人,某個人的兒子、父親與朋友──張開雙臂,樂意向世人吐露他一生學到的人生課題。」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一場大師級的演出!全書30萬字完全與史普林斯汀最負盛名的四小時演唱會等值──全程沒有人離席,死忠粉絲與看似是第一次參加的聽眾返家時都帶著超標的滿足,渴望他再多說一些。」
湯姆‧漢克斯、歐巴馬、村上春樹都熱愛的樂壇巨星,全球名家與媒體一致推薦!
◎即使成功,史普林斯汀也沒有失去創作意志,繼續努力實在地生活。這種腳踏實地,正是他成為藍領階級代言人的原因。──村上春樹
◎最有活力的超級搖滾歌手與世人分享他最後一個機會實現夢想的決心。我們就像圍著營火,坐在史普林斯汀身旁聽他說著人生故事──而且你會想要求他再說一段宛如副歌般的精采故事!──《時人》(People)當週選書
◎精采至極,極易閱讀且迷人。史普林斯汀不僅『生來奔跑』,更是注定要『生來寫作』。熱情,充滿活力的文字,呈現出融合《在路上》作者傑克.凱魯亞克與Instagram貼文的絕妙氣氛。──《阿斯伯里帕克通訊報》(Asbury Park)
◎史普林斯汀達到顛峰的人生長跑具娛樂性,同時提醒著一件我們無法逃避的事:面對自己。──《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令人極度佩服……《生來奔跑》好比史普林斯汀那些最棒的歌曲,細微地觀察世態與人心。他的故事很深入也很個人,但他對於別人總是懷抱著關係,並擁有看清局勢的天賦。──書評家 德懷特‧加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人生故事終於公開!《生來奔跑》寫出這位國民搖滾歌手面對自己的人生,用情至深,引人入勝。──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史普林斯汀是失落美國夢的吟遊詩人。「詩就是在寧靜之中感情的憶拾。」一如詩人華茲華斯的名言,正好說明史普林斯汀這本書想說的事,與他歌曲創作中的呼籲──以成熟的觀點回望青春時期的創傷。──《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史普林斯汀是個說故事高手。這本回憶錄的文字就像音符,從書頁中跳出歌韻與律動,特別是讚揚搖滾樂的時刻。──威爾.荷姆斯(Will Herme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光芒四射,充滿哲思的隨筆訴說一段精采的搖滾人生。讀著這些回首過往的深情文字──輝煌卻荒唐的過去──完全可以體現,如果沒有這首長篇幅的〈史普林斯汀之歌〉,就無法成就史普林斯汀的藝術價值,這些「歌詞」證明了是他生來創作的人。──《美國今日》(USA Today)星級書評
◎引人入勝,令人興奮不已,堪稱「冒著最後風險的搏命奔馳」!──《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史普林斯汀不僅能編織故事,更延伸成客觀的分析。他公諸於世的故事豐富並具有深度,同時有助於心理疾病的反汙名化。── 《Slate》雜誌
◎坦率,扣人心弦。──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大西洋(The Atlantic)
◎太驚人了!──《浮華世界》(Vanity Fair)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
1949年生。入主搖滾名人堂、歌曲創作人名人堂和紐澤西州名人堂,榮獲二十座葛萊美獎、一座奧斯卡金像獎和甘迺迪中心榮譽獎。目前和家人住在紐澤西。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到遠方》、《如何獨處》、《在一起孤獨》、《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應該相信誰》、《浮生》等。

【預購】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A White Summer)◎陳德政
Regular price $31.00台灣二十年來最深入、最動人的K2峰紀行
一趟以不成功丈量成功的旅程
「我們走的這條路被雪覆蓋,遼闊的雪原像一隻巨大的白色手掌,把剛踩出來的路又壓回雪中。這裡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沒有植物,沒有土壤,沒有任何足以讓人維生的條件,我們走在世界的盡頭。」――陳德政
那是世界頂尖登山好手的夢,是呂忠翰和張元植的夢。陳德政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走在他們前往夢的路上。
他們從鄉村,朝著蠻荒步行;在盛夏,沿著冰雪前進。他們一步一步,背離花草鳥鳴,文明在身後漸遠。他們一天一天,從石子路走進雪,從碎岩走上冰,抵達由黑白兩色構成的天地。
九天,從海拔三千公尺跋涉到五千。愈來愈稀薄的氧氣、愈來愈凍寒的溫度、愈來愈疲憊的身體告訴你:終於接近攀登K2的起點。如果山神眷顧,會等到雲霧散去的時刻,那近乎完美的錐體會突然現身,讓人屏息,讓人戰慄,讓人明白自己所為何來。
那是地球表面最困難的一座山,有個最冷峻又神祕的名字:K2。
「明明是從地殼隆起,卻又像從天而降,用一種莊嚴的神色說:『你,不可能跨越我。』」――陳德政
「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K2,在2019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獲得熱烈的迴響。期間舉辦全台巡迴講座,帶給民眾更開闊、更富意義性的冒險精神與山岳故事。
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抵達海拔5000m的K2山腳。他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
「為了到達那裡,我要自己變成另一個人,一個體能更好、精神更壯大,而且更有信心的人。」――陳德政
他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
「天色逐漸明亮起來,一望無際的山谷中相連著一整排尖峰,一尊一尊像神一樣,凝視著雪白的谷地。不是我通過了這裡,而是祂們讓我通過了,讓我看見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景象,讓人感到謙遜,覺得自己渺小。
我就坐在那片雪坡上,看著遠方的地平線,無限遠的天邊燃起一道火紅的霞光,群峰在天光裡一座接著一座甦醒過來。世間當然有神,自然是神,時間是神。」――陳德政
因為天氣因素,兩位登山家最終在距頂峰四百公尺處被迫下撤,留下懸念。但他們對攀登本質的思考,面山時的虔誠謹慎,在緊要關頭決定回頭的理智,甚至從埡口離山時陳德政身心面臨的巨大考驗,都讓我們重新思索成功的定義。
不是只有登頂才能成就一個人,登頂只是一瞬,登山不是。這是由呂忠翰、張元植拓展出的台灣攀登史新頁,也是陳德政一生一遇的歷程。
「這裡是人間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那麼潔白,那麼乾淨,那麼方死方生。」――陳德政
名人推薦
詹偉雄、呂忠翰、張元植、楊大正、鄭麗君、劉克襄、鄭宗龍、劉梓潔 至情推薦
「我讀完後,內心激動不已,德政寫出的,不僅是他對生命躊躇的一種盧梭式懺悔錄,而且是一種優美的、懸思的準山岳文學,能激起讀者對地理、氣候、岩石、冰雪、人性……更恢宏的想像,同時保有神祕與敬畏,而這正是台灣非虛構文學書寫裡極度真空的一塊。能做到這裡,作家的身體得有一些詩意出竅的敏感,當然,還有碩大的K2與喀喇崑崙。」――文化評論家詹偉雄
「我看到德政對自然的謙卑,善良,與脾氣,更看到了一位宅男、書生氣息濃厚的職業作家,不被社會消磨殆盡的靈魂,保有著對天地萬物的渴望,面對著冰天雪地的徒步長征,跳脫舒適圈的節奏,重新打開對大自然的對話想像,在陡峭的山壁上,嘗試與自己的恐懼相處,又打破了對自我身體的侷限,是我喜歡看到的「人對環境的對應極限,明知困難也願意往前」,一趟從無到有的,真正的冒險勇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
「徒步第二日,德政頂著腳上的水泡,以及巴托羅難得的霪雨下,狼狽地走上白域營地前最後的上坡。看著表情就知道快崩潰了,但他還是一聲都沒埋怨地挺了過來。我在那天的日誌寫下『心理強度很不錯』的評語。
我發現德政雖然渾然不似我周遭那些登山硬漢,但那種柔韌,卻是另外一種堅強。漸漸地,我跟阿果對於帶著德政從更艱苦的貢多戈羅埡口走出來,已經沒啥疑慮了。
重返文明前最後一日,是一個連續18小時,貌似永無止盡的長途苦行。近40公里,在冰磧石間穿梭後,沿著河谷走到腳沒知覺就會到了。那天因為追到早我們兩天開始走的台灣健行團友人,實在太興奮,一直忘了到營地前有個念頭:就是等德政踏進營地,我想跟他說:德政,You Rock!!!」――登山家張元植
陳德政
1978年生於台南。
90年代養成的都會青年,從小透過廣播與電視對西洋流行文化耳濡目染,鍾情於搖滾樂、藝文電影和美國文學,也勾勒出他青年時代的軌跡。
就讀政大廣電系時到唱片行打工,與同學拍攝了濁水溪公社的樂團紀錄片。退伍後到紐約New School攻讀媒體研究所,闖蕩當地的次文化現場,並架設部落格「音速青春」書寫異鄉人的所見所聞。
返台後定居台北,在《破報》、《GQ》等刊物撰寫音樂專欄,陸續出版過幾本散文書,主題不脫青春、旅行與遠方。長期過著日夜顛倒、閉門寫字的生活,曾是距離山林最遙遠的人。
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這些年在DJ與文字工作的空閒,已探訪七十餘座台灣百岳。
2019年加入K2台灣遠征隊,人生翻過一頁,回國後寫下這一本書。
作品列表:
《爛頭殼》2001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2011
《在遠方相遇》2014
《我們告別的時刻》2018
網站:
www.sonicpulp.com
facebook.com/sonicpulp
instagram.com/sonicpulp

【預購】編舟記(日本本屋大賞經典代表作,十週年紀念新版)◎ 三浦紫苑 (譯者:黃碧君)
Regular price $30.00\\ 第9屆 本屋大賞 首獎 //
《啟航吧!編舟計畫》十週年紀念更名新版:增收最萌男主角【馬締光也的情書】
1976年出生於東京。2000年以長篇小說《女大生求職奮戰記》踏入文壇。2006年,《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榮獲第135屆直木獎,改編成電影、電視劇。2007年《強風吹拂》入圍本屋大賞,三年後再次以《哪啊哪啊~神去村》獲選本屋大賞十大作品,2012年以《編舟記》(原名:啟航吧!編舟計畫)一書奪得本屋大賞第一名,以及紀伊國屋KINO BEST票選年度書籍第一名。2015年《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榮獲織田作之助賞。2018年《小野小花通信》(暫名)榮獲島清戀愛文學獎與河合隼雄物語獎。2019年再以《沒有愛的世界》入圍本屋大賞,並首次以作家之姿獲頒日本植物學會特別獎。
其他創作尚有小說:《月魚》、《祕密的花園》、《我所說的他》、《昔年往事》、《木暮莊物語》、《政與源》等,散文隨筆數本:《三浦紫苑人生小劇場》、《我在書店等你》、《嗯嗯,這就是工作的醍醐味啊!》、《腐興趣~不只是興趣!》、《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三浦紫苑的寫作講座》。
譯者簡介

【預購】聊聊◎ 高翊峰
Regular price $26.00
【預購】苦雨之地◎吳明益 (繪者:吳明益、吳亞庭)
Regular price $25.00太古之初,人與動物說同樣的語言。
鳥鳴、遠方的星光、風掠過草跟海浪的聲音,與嬰兒的哭聲彼此啟發……
六個短篇,也是三個兩兩相關的故事
以六個近未來世界的故事,探討人、動物、自然、土地之間的關係,追索精神「演化」的軌跡。小說中共同的環境是臺灣的野地、臺灣的物種,許多角色是科學家、業餘科學家或冒險者,他們身上存有精神或肉體的痛楚,歷經滯留也嘗試出發,歷經迷失與清醒。這些故事兩兩相關,彼處的峰巒是此間的海溝。
共同事件是「雲端裂縫」
那把埋在雲深之處的鑰匙,將打開一道心之裂縫。
過去不再是已知,
但將來,又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前來?
六幅彩色手繪插畫,重現十八世紀科學繪圖風格
特製郵票式樣扉頁,增加收藏感
這部小說我把它取名為《苦雨之地》,用的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美國自然作家瑪麗.奧斯汀(Mary Austin)的書名《The Land of Little Rain》。我借用奧斯汀書名的意象,譯成中文,名為「苦」雨之地。「苦」可以因為雨少,也可以因為雨多。
這本小說裡不少角色都是科學家、業餘科學家,或是冒險者,他們身上或存有精神或肉體的痛楚。小說的共同環境都是臺灣的野地,以及臺灣的物種,我並使用十八世紀科學繪圖的風格繪製插畫。
小說裡的共同事件是「雲端裂縫」。也就是在近未來的世界,所出現的一種病毒。它會破解中毒者的雲端硬碟,深入檔案,分析硬碟主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把這個雲端硬碟的「鑰匙」交給某個人。
〈黑夜、黑土與黑色的山〉是關於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蚯蚓科學家的故事,她童年時被收養到德國,後來她發現,她的養父曾在臺灣的奇萊山區獲救。
〈人如何學會語言〉是關於一個自閉症卻對鳥聲敏感的小孩,日後成為鳥聲科學家,在喪失聽力後發現聾人賞鳥的困難,決心鑽研一種形容鳥聲的手語的故事。
〈冰盾之森〉主人翁的情人是攀樹科學家,意外發生後她陷入憂鬱,求助於一種特殊的治療法,因此常進入一個南極探險的夢境裡。
〈雲在兩千米〉是妻子在無差別殺人事件後沮喪退休的律師,意外發現小說家妻子未寫成的小說檔案。因此開始一趟追尋雲豹、成為雲豹的旅程。
〈恆久受孕的雌性〉是四個不同領域的人,共同計畫駕駛一艘名為Zeuglodon研究船追尋滅絕藍鰭鮪的旅程。這個故事和我過去的長篇小說《複眼人》有關。
〈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則是七個少年在聯考前蹺課,意外發現永樂市場裡販賣野生動物,動念想買下一頭小老虎,主角卻買下一隻鷹的故事。
這些故事兩兩相關,彼處的峰巒是此間的海溝。
吳明益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曾六度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入圍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Prix Émile Guimet de littérature asiatique),獲法國島嶼文學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日本書店大獎翻譯類第三名、《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臺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等。作品已售出十餘國版權。

【預購】荒人手記◎朱天文
Regular price $23.00還記得它的誕生讓我們無言激動,這一次我們要重新擁有它
朱天文創作美學生涯代表作
「這是頹廢的年代,這是預言的年代」
這是《荒人手記》的開場,許多讀者書迷都還會順口背誦的兩句。荒人拿下百萬小說獎那年,台灣正在八零年代錢淹腳目的鬧熱中,文藝創作浪潮也一波更勝一波,彷彿無盡頭;然而,當《荒人手記》出現,許多如今是創作人的昔日讀者無不驚心回想起:當年真是嚇壞了。「一生沒有一刻像現在,我如此渴望看見人,隨便一個什麼人或是背後傳來的足音都可以。」再沒有了,許多人讀著讀著不斷驚嘆,心中一陣空白,站穩再讀,日後多年跟友朋聊起,呼應了唐諾對本書曾經說的「朱天文的文字之美,一路到《荒人手記》上已達引發驚懼的高峰。」
傳說朱天文寫完這本書對著同為創作者的朱天心說:終於可以跟張愛玲平了。這本小說在台灣文壇有著極受推崇的地位,也是朱天文個人寫作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冊。她為敏感、寂寞、拒絕社會化的一群人寫下極度文字之作。
21世紀已過十年,回首這本出版了十五年的小說,讀者編輯如我們一直盼望能有一個典藏的版本,對應朱天文的文采,特別在民國百年初始,請作者全新作序,首度收錄兩篇朱天文赴美為這本書英譯本講演的全文,以及當年她在獲百萬小說獎後寫的感言。
一切終將毀壞,可是他依舊深深眷戀
最幸福的片刻,他總是感到無常。
年少時的摯友因愛滋過世,這一年他四十歲,正值盛年,卻覺自己如槁木死灰。他一向敏銳意識到,肉體,青春,美,愛情,關係,這些他珍愛之物無比脆弱,轉眼即逝,瞬間便會走樣,但卻仍放不下執著,於是精神猶如走鋼索,時時準備落下,又總是不忍落下。
這是頹廢的年代,這是預言的年代。我與它牢牢的綁在一起,沉到最低,最底了。
《荒人手記》是朱天文創作歷程中極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台灣當代小說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影響深遠,至今仍持續受到廣泛閱讀與討論,成為華語文學中最醒目必讀的一本書。1994年此書獲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首獎,轟動一時,同時引起藝文界的巨大關注與辯論,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文化景觀,目前已有英文及日文兩種譯本。
(本書設計以朱天文風格化手寫書名為視覺焦點,選用進口細砂紙為書衣,觸感優雅,並以仿日本琳派紋樣光琳大波紋為書腰,呈現和服繫腰帶的典雅華麗,傳達《荒人手記》一書荒涼卻斑斕多采的文字。)
《荒人手記》初版於1994年,由時報文化出版。新經典文化2011年新版另收錄作者新撰自序、於美國發表的講稿兩篇,以及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獲獎感言。
作者簡介
朱天文
一九五六年八月生於高雄鳳山,祖籍山東臨朐。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十六歲發表第一篇小說,大學時期開辦《三三集刊》,畢業不久即創辦三三書坊,任發行人。一九八二年因獲獎小說於報上刊出而結識陳坤厚與侯孝賢,從此和電影結下不解緣,長期與侯孝賢合作編寫電影劇本,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及最佳原著劇本獎。文學創作不輟,為臺灣當代重要小說家,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一九九四年更以《荒人手記》獲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首獎。著有《喬太守新記》、《淡江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三個缽》、《炎夏之都》、《戀戀風塵》、《悲情城市》、《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集》、《下午茶話題》、《戲夢人生》、《好男好女》、《荒人手記》、《花憶前身》、《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巫言》等。
文學創作:
1977 《喬太守新記》、1979 《淡江記》、1981 《傳說》、1983 《小畢的故事》、1984 《最想念的季節》、1985 《三姊妹》、1987 《炎夏之都》、1990 《世紀末的華麗》、1991 《朱天文電影小說集》、1992 《下午茶話題》、1994 《荒人手記》、1996 《花憶前身》、2008 《巫言》
電影編劇:
1983 《風櫃來的人》、1983 《小畢的故事》、1984 《冬冬的假期》、1984 《小爸爸的天空》、1985 《青梅竹馬 》、1985 《最想念的季節》、1985 《結婚》、1985 《童年往事》、1986 《戀戀風塵》、1987 《尼羅河的女兒》、1988 《外婆家的暑假》、1988 《悲情城市》、1993 《戲夢人生》、1995 《好男好女》、1996 《南國再見,南國》、1998 《海上花》、2001 《千禧曼波》、2003 《珈琲時光》、2005 《最好的時光》、2007 《紅氣球的旅行》
電影相關著作:
1987 《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1989 《悲情城市》、1993 《戲夢人生──侯孝賢電影分鏡劇本》、1995 《好男好女》、1998 《極上之夢──「海上花」電影全紀錄》、2001 《千禧曼波──電影原著中英文劇本》、2008 《最好的時光》、《劇照會說話》

【預購】鋼筆醫生:將會改變你的人生◎蓮見恭子(譯者:楊明綺)
Regular price $26.00鋼筆的魔力.神戶的風采.夢想的尋找與實現
這是文具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一部小說
在神戶市中心步行大約十分鐘的地方,有一間鋼筆專門店,店名叫Medico Penna(鋼筆醫生)。除了販售全新與二手鋼筆,也受理鋼筆諮商、調整與維修。
有著一頭蓬蓬白髮的年輕店長,總是安靜而專注地工作,不露痕跡地觀察來訪的客人,將人們帶來的鋼筆調整成最適合持有者書寫的狀態。
調整鋼筆的同時,來訪者的人生也悄悄地改變。
有人夢想實現了,有人愛情成真了,有人求職順利了,有人斬斷了一直囚縛著自己的枷鎖。但是,真正的魔法鋼筆卻不存在!
Medico Penna是一處轉運站,謎樣的店長始終靜靜工作著。
你要不要試著改變你的人生呢?
祈願人生有所改變的人們,匯聚在這裡。
因為求職不順而迷失自我的大學生砂羽,又一次面試失敗,沮喪的她在街上閒晃時,不意間看見筆展中一個奇怪的招牌,上面寫著:「您的生活將會改變――鋼筆萬事諮商」。
渴望改變現狀的砂羽,決定拜訪這家名為「Medico Penna」的店。店主雖然不特別熱絡,但維修鋼筆的功力首屈一指。這家店吸引了許多來購買、修理鋼筆,甚至有「特殊情況」的顧客。
鋼筆這種文具,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會逐漸適應使用者的習慣。店主能夠從中察覺到使用者的煩惱和痛苦,並靜靜地給予解答。
彷彿被某種力量吸引一般,砂羽與Medico Penna開展了一段意料之外的緣分,也遇見帶著各種人生困境來到這裡的人們……
喜歡鋼筆與神戶的人,一定要讀。
寫過各領域小說並獲得文學獎的作者,以他喜愛的鋼筆為主題,創作了一部以神戶鋼筆店為背景的小說。小說裡出現各式各樣的鋼筆,以及神戶許多街道景點。神戶,這個兼容西洋情調與昭和風情的城市,透過小說浮現在讀者眼前,去過神戶的人很容易重溫現實中的各處場景。
名人推薦
李台營(小品雅集鋼筆專賣店創辦人)、沈昶甫(文具生活家)、侯信永(硬筆九段教師)、馬世芳(作家、主持人)、盧建彰(詩人導演) 有感推薦
日本讀者書評
對於喜歡鋼筆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值得推薦。我們經常在電視上聽到大阪方言,也有很多以京都為題材的書,大家可能對京都方言很熟悉,但這本書的對話是神戶方言,這一點很有趣。書中還出現了神戶代表性的文具店,非常有意思。
這本書非常有趣,我忍不住搜尋書中提到的每一枝鋼筆。原本打算買枝好寫的原子筆,讀完這本書後,我決定買一瓶新墨水,繼續使用我的Waterman Lady Agatha。讀到砂羽父母送她Montblanc 146,我非常驚訝;父母送給女兒這樣的禮物,讓人感受到他們的深厚寄望。博子因為腱鞘炎而換了一枝不需用力就能輕鬆書寫的鋼筆,讓我了解到鋼筆的另一個優點。
這本書非常有趣。書腰上寫著「改變人生」,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誇張,而是幫助那些無法邁出最後一步的人。這些有煩惱的顧客,可能也從其他人那裡聽過類似的建議,但透過浪漫的鋼筆來傳達這些建議,似乎讓人更容易接受。我也想擁有一枝能陪伴我一生的鋼筆。
「人生會改變」這一點,故事發展的方向與我原本想的有點不同,讓我更有感的是,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真正面對問題這一點。店主的性格也很有魅力。
了解鋼筆的深奧後,我開始想要擁有一枝。像這樣根據自己的書寫習慣進行調整的話,我的字會不會變得稍微好看一些呢?
店長和兼職員工砂羽之間的氣氛溫柔流暢,與各種顧客的互動也非常有趣。雖然我對鋼筆不算熟悉,但讀這本書時,過去使用鋼筆時筆尖的感覺彷彿又回到我的記憶中,讓我非常懷念。
作者簡介
蓮見恭子
一九六五年,生於大阪府堺市。畢業於大阪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二〇一〇年,以《女騎士》榮獲第三十屆橫溝正史推理大獎優秀獎,正式步入文壇。
主要著作有《國際犯罪搜查官‧蛭川塔尼亞》系列、《島一古董商――春夏冬人情故事》、《不良少年高中猜謎研》、《閃耀吧!浪華女子大驛傳社》。以《章魚燒的岸本》榮獲第八屆大阪道地書籍大獎。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名畫的動作》、《蜜蜂與遠雷》、《六個說謊的大學生》、《漣漪的夜晚》、《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等。

【預購】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董啟章
Regular price $32.00(香港字:第一副以中文製作的鉛字)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也是一本讓我寫到流淚的書。」──董啟章
★特別收錄:作者簽名印刷扉頁+香港版畫家劉家俊原創版畫12幀
★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暨三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得主最新作品
★馬家輝、陳雪、陳國偉、廖偉棠、鄧小樺 珍愛推薦
史料沒有記載的,不代表沒有發生
離開的,會再回來;失落的,會再被發現
香港的歷史,由我們來傳承。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來華,
為了印刷聖經宣教,引入西式的中文鉛字印刷。
著迷文字的少年戴福,
在西人開辦的書院第一次遇見栗髮白膚的少女幸兒,
那時他還無從得知,
這段長達二十年的苦戀將如何掀起歷史的狂瀾;
同時,香港第一副中文鉛字「香港字」,
歷經二十年歲月終於打造完成,
卻於戰火中失傳。
近兩個世紀後,
自殺未遂後失憶的少女賴晨輝,
將揭開少年戴福的故事,
重拾自己家族與「香港字」的關鍵記憶……
【關於「香港字」】
「2020年10月,我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見到『香港字』真身的那一刻,我實實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彷彿有聲音呼喚我,把它的故事寫出來。」──董啟章
19世紀,當中國還流行木刻雕版,香港已率先出現第一副中文鉛字。打造過程歷時二十年,這副鉛字在馬六甲開始鑄造,最後在香港完成,後世稱為「香港字」(Hong Kong Type)。「香港字」失傳已久,早已不為人知。2018年,荷蘭人發現一副1858年政府購自香港英華書院印刷所的活字和字模,向香港版畫工作室查詢,再次揭開「香港字」身世的追尋。
【關於本書】
「與其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個創造神話,或者神話的創造。當然,最樸素的讀法是,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董啟章
本書分為三部分:〈活字降靈會〉、〈復生六記〉、〈晨輝遺書〉。
〈活字降靈會〉是「香港字」的歷史敘述,採用降靈的對話形式,由「字靈」向小說女主角賴晨輝講述「香港字」的故事。〈復生六記〉是發生於1842至1873年間,少年戴福(戴復生)對少女黎幸兒的一段苦戀。戴福曾就讀於香港英華書院,之後加入書院印刷所當排版工,見證了「香港字」的發展。〈晨輝遺書〉是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間的當代故事。女生角賴晨輝自殺未遂,陷於精神困境中,通過協助籌備「香港字」展覽,重構自己的家族故事,進行靈魂的尋根。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寫作生涯接近三十年。1994年即以〈安卓珍尼〉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少年神農〉獲同屆短篇小說推薦獎,令當時從未懷疑過這兩篇皆出自「同一人」之手的評審們為之讚嘆。他的寫作從虛擬到現實,似真似幻,卻又寫入家庭、妻子與兒子,並以自身的寫作語言回應世界。「精神史三部曲」、「自然史三部曲」為其著名系列。其《體育時期》改編成舞台劇,並售出國外電影版權;《地圖集》也已翻譯成多國語言。近年於長篇小說創作大有突破,從《愛妻》再到《後人間喜劇》,拓展更加貼近大眾的寫作路線。
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榮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13年《地圖集》獲國際「科幻&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長篇小說獎。
2014年被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019年《愛妻》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020年此作令他三度獲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著有《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心》、《神》、《愛妻》、《後人間喜劇》等多部短篇集、長篇小說及各類文集。
目錄
晨輝遺書一
活字降靈會上
晨輝遺書二
活字降靈會中
晨輝遺書三
活字降靈會下
晨輝遺書四
復生六記上
晨輝遺書五
復生六記下
晨輝遺書六
後記:從歷史到傳奇,從傳奇到神話
「香港字」名稱的來由
關於版畫
參考書目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廖偉棠
Regular price $26.00漆黑的鋼鐵環繞太平洋流轉
有的風堅持激盪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有的風堅持擁抱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這是一本寫給香港,以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的情書」――廖偉棠
楊澤、楊佳嫻、韓麗珠、鴻鴻、高翊峰、董啓章、馬家輝、房慧真 至情推薦
2019年4月9日,在公園裡看著孩子們遊戲的廖偉棠,從手機收到香港佔中九子「罪」成的消息,而寫下這首詩:〈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
「雨在待命,雨在抗命」
一讀揪心,捍衛自由的意志如雨如水,柔軟卻強韌,抽刀難斷。
「有的風堅持激盪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有的風堅持擁抱樹葉、海浪、每一座島」
這兩句寫著當時的香港,也寫出後來的香港。他們是堅持激盪的風,是堅持擁抱的風,不畏犧牲,逆權起義,他們以手足相挺,以忠誠相救。
幾度在新聞畫面前怒不可遏的廖偉棠說:「把我從仇恨之淵中拉出來的,是義士們對香港的熱愛之情。」
《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收錄廖偉棠2017至2019年詩作精選136首,包括多首組詩。同時收錄五幀廖偉棠拍攝的照片,意象豐盈。寫詩近三十年,廖偉棠在這本詩集中跨古典越現代,有國念有家繫,有本格有實驗,唯躍然於字裡行間的真情不變。
詩可以興觀群怨;詩可以冒險,可以見證,可以不熄滅。
這是一本寫給香港
以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的情書
行到詩窮處,坐看風雲起
這個世界也許有比詩更重要的東西
比如閃耀,比如吶喊
但詩就是一種不會熄滅的沉默
是熊熊燃燒的暴雨
它將愛這個世界愛得更劇烈,無悔
――廖偉棠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後覺書》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我城風流》、《微暗行星》;評論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遊目記》、《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反調》、《異托邦指南》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