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a看風景(精裝)◎鄭啟泰
Regular price $32.00二〇二二年香港小說學會文集◎林馥
Regular price $26.00五四運動史(上)◎周策縱(編者:王潤華、黎漢傑)
Regular price $28.00一本材料詳實、內容豐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現代中國的讀者不可缺少的指導性參考書……這書把歷史細節和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巧妙地交織起來,造成一種完美的有解釋性的關於中國的研究,實在是前所未有。
——美國《東方學會學報》
在這最全面而又最完整的研究中,周教授以一個其新視野和客觀態度,詳細檢視了這運動的各個方面。
——費正清(哈佛大學教授 歷史學家)
當我讀你的書《五四運動史》時,我就立刻覺得必須寫封信,並且設法寄達你,因為我要為你這書而感謝你。如你所知,我於一九二〇年和羅素一同訪問中國,事後就和他結了婚。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當時未能知道中國正在進行的活動的詳情,這些詳情你在你書裏是那麼美妙地敘說了。
哲學家羅素夫人(Dora Black Russell)
本書乃著名歷史學家周策縱先生的代表作,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宏大的歷史框架,客觀的敘述角度,分析民國初年影響中國近代史深遠的五四運動,詳細論述了運動發生的社會、思想條件,同時探討運動的發展過程、歷史作用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王潤華,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學院助理院長、中文系主任與教授。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講座教授,資深副校長,曾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已出版文學創作包括《內外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王潤華詩精選集》、《重返詩鈔》(詩集)、《秋葉行》、《重返集》、《榴槤滋味》(散文)等創作。學術著作有《王維詩學》《越界跨國文學解讀》、《魯迅越界跨國新解讀》、《華文後殖民文學》等。
黎漢傑,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即將出版《香港文學書目續編》(主編)。
亦蜿蜒◎惟得
Regular price $26.00——蔡益懷〈遍閱人情 備嘗世味〉
惟得小說的主題,一直集中在家庭當中的關係糾葛。閲讀他的文字,你不會看到火紅激烈的思緒,但那淡淡的人情世故,總是在一般小說所謂矛盾衝突的臨界前終止。這種寫法,更像傳統中國短篇小說的散點透視,通過一段迂迴的情節,展現各人的心理幽微,誠如蔡益懷的推薦序所言:「頗有張愛玲手筆的神韻,實在是當代香港小說中難得的別致之作。」
小說摘要
〈停電〉作者簡介
惟得,散文及小說作者,也從事翻譯,現居加拿大。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多刊於《大拇指週報》,並任該刊書話版編輯。一九八〇年代初為《香港時報》及《號外》撰寫專欄,一九八四年赴美求學,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九九〇年代重新寫作,文稿散見《明報》、《信報》、《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叢書,近年著作多發表於《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大頭菜文藝月刊》及《別字網志》,小說〈十八相送〉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〇六—二〇〇七》(二〇一三年),小說〈長壽麪之味〉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一三—二〇一四》(二〇一八年),著有短篇小說集《請坐》(二〇一四年,素葉出版社);散文集《字的華爾滋》(二〇一六年,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出版社);電影散文集《戲謔麥加芬》(二〇一七年,文化工房)。
保家不必衛國◎謝淏嵐
Regular price $23.00這本書,講的是英治以前的香港,最少人談及的部分。不講盆菜,不講拜山,也不講婚嫁習俗和宗教傳統,而改談鄉約、械鬥、戰爭、盜寇、村際地緣政治。除了新界的鄉村,還要涉獵海盜、商業警衛隊、殖民體制下的團防局等,希望可以提供閱讀香港的一個新角度。
作者簡介
謝淏嵐
畢業於聖保羅書院(201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8),將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繼續學習歷史。研究興趣主要為香港戰前社會、軍事及前代史。曾撰寫數篇香港史文章,刊於香港輔仁媒體、香港01、臺灣「故事」網站及澳門期刊《僑》。目前正在學習東南亞及澳門歷史,以及進行關於1887年中國越界執法,在深水埗綁架香港居民案件的研究。
修辭立其誠 ──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編者:王潤華、黎漢傑)
Regular price $36.00「由周策縱的高足王潤華教授和青年詩人黎漢傑合編的《周策縱訪談集》,搜集了1967到 2005年在香港、內地、台北、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訪問和談話紀錄,時間之長、涵蓋地域之廣,信是難得。無拘無束的談話,最能見到人的性情。從周公坦誠的話語,可以窺見他為學與做人一貫的理念、關切中華民族的愛國之情和開闊的胸襟。痛快淋漓的妙語,既展現了學者的淵博識見,也表露了詩人的熱情率真。這訪談集正足以作為他著述的珍貴補充。」
——張曼儀
「我多次閱讀之後,感覺上這是一部《新論語》,屬於《論語》的文學、學術、思想的東方傳統。周教授認識到對話的力量:知識需要溝通,化解內在冰山,幫助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價值。對話是指兩個或多個人之間進行的交談,人類知識與文化從對話裡誕生。」
——王潤華
「周策縱教授治學嚴謹,是二十世紀的國學大師,精通中國古典文學、詩學、語言學、紅學,又是重要的中國現代史學者、書法家、詩人;是一位具有赤子之心、風骨錚錚的知識份子典範。」
——鍾玲
作者簡介
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王潤華,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學院助理院長、中文系主任與教授。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講座教授,資深副校長,曾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已出版文學創作包括《內外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王潤華詩精選集》、《重返詩鈔》(詩集)、《秋葉行》、《重返集》、《榴槤滋味》(散文)等創作。學術著作有《王維詩學》《越界跨國文學解讀》、《魯迅越界跨國新解讀》、《華文後殖民文學》等。
黎漢傑,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即將出版《香港文學書目續編》(主編)。
假如我再次健全◎岑幸富
Regular price $23.00推薦語
當我打開書本第一頁看到這一句,「接受自己和家人的不完美,才是克服恐懼、對抗別人用取笑作為武器的最佳方法。」真的好棒,作者岑幸富,他做到。
——高永文醫生
幸富的筆調並不沉重、身體的缺陷、他勇敢面對了。往後日子、他活得精彩。他把個人經歷書寫下來、真情流露、他的作品耐看、好看、亦在於此。
——張灼祥校長
生命之所以乏力,是因為失去了夢想,不是因為失去肢體!內心的苦澀是因為失去了愛,所以空洞!假如有愛與夢想相隨,人生就是快樂健全的!謝謝阿富,感恩!
——顧紀筠女士
事實我是被幸富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童真和幽默感打動。我最欣賞他能以純真的心去面對劇變,幻想電子義肢能將你變成美國電影裡的英雄人物;哀傷過程中亦懂得幽默自嘲,淚中帶笑。
——高潔梅女士(香港傷健協會總幹事)
面對人生的難關,岑氏選擇相信自己,迎難而上。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他跨越自身的框架,最終能與我們一起刷新千人弦樂同奏的世界紀錄。他在台上自信煥發,感動人心,不分傷健。推介此勵志好書給各方友好!
——姚珏 BBS,JP (國際知名小提琴家)
作者簡介
生於一九八零年,原籍廣東恩平,一九九四年移居香港。一九九六年在龍山學校小學修業期滿,一九九九年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中三畢業。二千年在職業訓練局修讀電機工程基本技術課程,投身地盤當電器學徒。因考試等同學遲到,考官不准考試,學徒計劃便劃上休止符。之後渾渾噩噩做過不同低學歷的工作,二零零二年轉快遞行當。
一個已經輸在起跑線上的平凡人,再遭遇到截肢的惡運,但仍然努力去追夢的故事。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日完成三項鐵人賽事,游水七百五十米,踏單車二十點三公里,和跑步四點八公里。
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七日第一届今生不做機械人夢想計劃得主。
二零一六/一七年入圍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第一届運動改變人生基金會得主及活動大使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十大傑出青年選舉二零一七—頒獎典禮晚宴》表演嘉賓。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柯尼卡美能達綠色音樂會》表演嘉賓。
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完成渣打香港馬拉松,半馬拉松的比賽。
創作,你也能◎蔡益懷
Regular price $31.00《創作,你也能》是一部論述創意寫作之道的專著,既有古今中外文學義理的傳承,又有個人創作經驗、實用技法的分享。本書結合大量經典實例展開解說,如一把開啟文學之門的金鑰匙,有助文學愛好者領會、掌握藝文創作原理與方法,進入文學寫作殿堂。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文學創作與評論,此外在香港多間專上院校教授創意寫作,培育藝文新人,積累了豐富的創作與教學經驗。此書是作者沉潛多年的心血結晶,不乏真知灼見,也體現出一個香港文學人的藝文視野和理論建樹。
全書從不同的方面講解藝文創作之道,分為「原理篇」、「詩歌篇」、「散文篇」、「小說篇」、「戲劇篇」,有基本原理與方法的論說,更有具體要領與竅門的傳授,有助藝文創作人,尤其是初學者,一窺文學創作的堂奧,掌握基本功。如在「原理篇」,表明文學寫作就是點燃心靈的火苗,展現「活的激情」;同時講解了境界與格調的關係,闡明「才情」與「趣味」在創作中的重要性;另外又分享了練就好文筆,成為「文字魔法師」的門道等。在分論篇,則具體講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的特質與創作方法。「詩歌篇」的內容,包括「詩,文學皇冠上的鑽石」、「始於娛悅,終於智慧」、「一象入詩,情理盡顯」、「隱喻的藝術」、「詩人是探索語言潛能的人」。「散文篇」內容有,「文者,氣之所形」、「詩文同理 說自己的話」、「展示真我 見情見性」、「唯能立意 方能造境」、「一等襟抱出一流文字」、「打開心窗 文思自來」、「文章之精妙在聲色字句間」等,另外專門講解了敍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的寫作方法。「小說篇」的內容有,「小說,探究人的生命情態」、「創作有三界︰感性、智性、靈性」,以及人物塑造技巧的現身說法。「戲劇篇」內容包括「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劇本創作關鍵詞」、「給時代演示社會人生模型——兼談《南海十三郎》」、「結與解——三幕劇創作要領」,也有具體的作品解讀。蔡益懷(常用筆名許南山、南山),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作家、文學文化評論人。
結集出版的著作有——小說集︰
《前塵風月》(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
《情網》(同上 1998)《隨風而逝》(同上 1999)
《裸舞》(臺灣︰釀出版 2011)
《東行電車》(香港文學出版社 2015)散文隨筆集
《客棧倒影》(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7)
《南山夜語——文學文化隨筆集》(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8)
文論集︰
《港人敍事》(香港作家協會出版 2001)
《想像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2005)
《拂去心鏡的塵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8)
《本土內外——文學文化評論集》(香港文學出版社 2015)
《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9)
學術專著︰
《小說,開門》(香港︰天地圖書 2015)
《妙筆生花——中文寫作+名篇導讀》(香港︰練習文化 2016)
《古文名篇賞析》(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9)
十二月初夏◎張偉男
Regular price $18.00作者簡介
張偉男,一九五二年生,臺灣東吳大學外文系畢業。自初中起熱愛文學及電影。在香港唸中學時期與同班同學創辦衞影會,該會曾於七十年代與市政局合辦多屆全港實驗電影展。歷任各電視台翻譯員、編劇及節目採購主任等職。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五年任職TVB字幕及翻譯部門主管。一九九四年移民墨爾本至今。移民初期,曾任職墨爾本中文報刊編輯長達七年。
早年詩及散文創作散見港、臺各文藝刊物。自一九七八年起,同時在《年青人周報》、《青年周報》、《星島晚報》、《快報》、《電視周刊》等撰寫專欄。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二月前後五年多在《年青人周報》以筆名阿男不間斷撰寫專欄「第三眼」。
曾在臺灣出版翻譯書籍:《現代電影風貌》(新潮文庫 志文出版社)及《電影經驗》(書林出版社)(此書與黃建業合譯)。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蔡益懷
Regular price $26.00中國古代有源遠流長的詩話傳統,文人學士談文說藝,寓學理於閒談中,隻言片語,微言大義,內容豐富多采,形式活潑多樣,蔚為大觀。本書作者於創作、著述、編輯之餘,以現代視角、今人筆法,隨事生說,積累了若干藝文心得感言,大有上承古風續寫現代詩話的意味。此書共收錄八十多篇藝文小品,為作者近十年間的隨筆精選。全書分兩輯,「藝文絮語」與「編後漫筆」,前者為求道心得與創作雜感,其中不乏對文化文學現象的現實回應;後者為文學雜誌的編後寄語,記錄了不同年代與社會時期的所思所想。二者各有側重,特點為一,都於隨性輕快的漫話中閃現卓識與洞見。
文如其人,集中小品乃作者為人為學為文的心跡墨痕,所言所語皆不虛誑,一如作者所說︰此中有真言。
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但願文友都能從這本小書中領受到作者的幽幽文心、拳拳盛意。
作者簡介
蔡益懷(常用筆名南山、許南山),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人, 八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與評論,結集出版的著作有--小說集︰《前塵風月》(香港︰獲益,1994);散文集︰《客棧倒影》(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7);文論集︰《港人敍事》(香港作家協會,2001);學術專著︰《小說,開門》等。
古文名篇賞析◎蔡益懷
Regular price $22.00這是出自知識分子良知的對文字的敬畏,對中國人文情懷的歸屬。為了照顧年輕讀者,蔡老師還加入了精心編訂的註釋,以及一些重要的語文常識,幫助讀者理解和欣賞這些歷來最優秀的中國散文。希望老師和同學都好好閱讀。
——胡燕青(詩人 作家)
要學好中文,古文的基礎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以紮實的學術態度,精選古典名篇,條分縷析,細讀文本,是青少年的好讀物。
——潘步釗(詩人 作家 中學校長)
學好中文,由文言始
學好文言,由這本古文課開始
蔡益懷﹙筆名許南山、南山﹚,文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家,著作有︰小說集《前塵風月》、《情網》、《隨風而逝》、《裸舞》、《東行電車》,文學論文集《港人敘事》、《想像香港的方法》、《拂去心鏡的塵埃》、《本土內外》,文藝學專著《小說,開門》、《妙筆生花》等。著作曾獲豐子愷散文獎、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向河居書事◎許定銘
Regular price $31.00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是我學習寫作之始,許定銘是我啟蒙老師,他批閱我的文章,撿掉錯別字,介紹我看那些書,從他那𥚃,認識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作家,讀到很多好作品。
許定銘年青時是寫創作開始的,他寫現代詩,熱愛現代文學,投身社會之後,各奔前程,他寫過報紙專欄,編過雜誌,又教書又編課本,最後連出版社和書局都開過。
發書瘟應該是開書局之後,守着一大堆書天天在看。不知那年他忽然對我說要寫香港文社發展史,《向河居書事》裏面應該有些源於六十年代文社文藝青年的千絲萬縷事件,文章裏面提及的人和刊物,複雜繁瑣,特別是時日的紀錄、作者的筆名,脈絡清晰可見,對於我這個從來對時間觀念失準,記憶力減退至只及金魚四秒記憶之人,看得瞠目結舌。
讀《向河居書事》千萬別給自己壓力,就當它是掌故,居於香港的年輕人,可以看看前人走過的路,不是居港的人,也可以了解一個殖民地的城市,怎樣𠄘傳與發展中國文學!
——路雅
作者簡介
許定銘常用的筆名有陶俊、苗痕、午言、向河等,在香港受教育及成長,1962年開始寫作,早年埋首於現代詩、散文及小說的創作,近二十年專注於「書話」的評介,他在本港從事教育工作40年,開書店20年,畢生與書結緣:買、賣、藏、編、讀、寫、教、出版,八種書事集於一身,花甲以後自號「醉書翁」。
周國偉文集◎周國偉
Regular price $26.00本書乃香港作家周國偉的創作與評論合集,從時間脈絡可見,大抵周氏是先寫創作,後寫評論,感情與理性,恰巧各自佔據人生的一半。創作的新詩,風格質樸,以節奏、情節緊密取勝,頗有民歌的味道;至於評論,則以法國哲學為思辨的方法工具,討論古希臘文學與當代世界文學為主,足見視野廣闊。
周國偉,本科就讀香港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籌辦刊物活動,期間作品多發表於《詩風》、《大拇指》與《羅盤》。畢業後赴自尼日利亞經商,回港後與友人西西、何福仁等創辦《素葉文學》,期間多有評論文章發表,主題圍繞希臘哲學與文學、當代法國哲學與當代世界文學。二〇〇六年因病去世。
周策縱序文集◎周策縱(編者:王潤華、黎漢傑)
Regular price $26.00周策縱借訪談與序,再觀察再補充、再論述他以往的見解,尤其幾個對他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如五四運動相關的論點與紅樓夢的研究。作為一位思想開放,論述嚴謹的學者,他不斷注意國際上新的史料與新論述的出現,然後調整自己的見解。周策縱的論述是不斷延續與發展的,此外又發表新的學術理論。
——王潤華
正因周教授學識淵博,通古典今典,更通西典,所以在每篇序文都有豐富的文獻資料貫穿期間,增加立論的說服力。同時,他能否設身處地,運用歷史學的訓練,重建或者模擬個人或群眾在歷史或未來所遇到的境況,從而給予適切的建議。而他在文章經常對照西方學術傳統,更是希望透過跨文化的比較,更清楚說明中國自己本身的特色以及不足,從而不斷修正傳統,面向世界。
——黎漢傑
作者簡介
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王潤華,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學院助理院長、中文系主任與教授。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講座教授,資深副校長,曾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已出版文學創作包括《內外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王潤華詩精選集》、《重返詩鈔》(詩集)、《秋葉行》、《重返集》、《榴槤滋味》(散文)等創作。學術著作有《王維詩學》《越界跨國文學解讀》、《魯迅越界跨國新解讀》、《華文後殖民文學》等。
黎漢傑,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即將出版《香港文學書目續編》(主編)。
周策縱論詩書◎周策縱(編者:王潤華、黎漢傑)
Regular price $43.00本書收錄的文章,時間跨度超過半世紀,收錄的文章,總括而言有好幾大類,第一類包括了一九四九年周教授去國前的文章,大部份見於香港浸會大學特藏部的周策縱資料檔案,分散於他晚年的書信資料夾。第二類見於他四九年之後發表在《大陸雜誌》的幾篇與專家學者討論文學研究的文章,與之書信往還的均是一時名家。第三類則是周教授去國之後早年曾以單行本出版的兩部小書:《續梁啓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兒》——兼論對聯與集句》與《論王國維《人間詞》》。這三類文章,加上周教授其他探討古典文學、書法象棋以及追憶故人的文章,全書稿總計超過十五萬字,可以說是探究周教授文學批評典範不可錯過的文集。
作者簡介
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王潤華,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學院助理院長、中文系主任與教授。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講座教授,曾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已出版文學創作包括《內外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王潤華詩精選集》、《重返詩鈔》(詩集)、《秋葉行》、《重返集》、《榴槤滋味》(散文)等創作。學術著作有《王維詩學》《越界跨國文學解讀》、《魯迅越界跨國新解讀》、《華文後殖民文學》等。
黎漢傑,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故事》,詩論集《新詩餘話》。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序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等。
哲學問題論集◎蕭輝楷
Regular price $22.00唐傳奇小說集◎楊興安
Regular price $25.00四月練習◎黎漢傑
Regular price $20.00「他不只寫貧苦無告的小人物,也寫其他掠過眼前而觸動心神的人,如〈書店的背影〉叫他猜測主人公可能是那位白髮蒼蒼的小說家,流露出親切和欽佩之情。當然,人物素描中以他描繪雙親的最動人。我很喜歡〈媽媽〉這一首,在瑣碎平常的家事中見出母子之情,筆調帶點幽默,卻不失溫馨。」
——張曼儀(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副教授)
「黎漢傑的視野並不限於家庭,〈小丑鐘〉呈現百貨公司的眾生相、〈清水寺印象〉掃視誰也不起勁的旅遊景點,翻閱兩張〈故宮明信片〉,駕臨金鑾殿的不再是龍袍而是人龍、應該服務群眾的大水缸與公廁像爭寵的六宮粉黛。再讀〈福音〉,來來去去重複幾句似是而非的道理,黎漢傑眼中的世界,帶點啟示錄的精神錯亂。」
——惟得(著有短篇小說集《請坐》、散文集《字的華爾滋》)
「流動的詩句,倏忽的形象,文字在紙頁死硬不動,卻在讀者心中,形成一面塗鴉,像是自己的處境,又不是自己。那其中,有心臟在跳動着,如此真確、如此虛妄。」
——鄭順聰(曾任《重現臺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
跨地域推薦 【香港】張曼儀、惟得、梁璧君、朱少璋、陳永康;【臺灣】蘇紹蓮、鄭毓瑜、蘇家立、莊子軒、夏夏;【海外】王潤華、心笛
作者簡介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即將出版)。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葉德平
Regular price $26.00坑口鄉事委員會主席
成漢強 BBS, MH
將軍澳村為該區最早創立之聚落,早於明代中葉之地圖上已有記載。
蕭國健教授
「坑口」一名,源自孟公屋村附近一條水坑。該水坑直通大海,而「坑口」位處於水坑的出口,故以之命名。開埠初期,坑口居民仍以務農、捕魚為主。後來因為地利因素,坑口逐漸出現各種工、商業運作,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必定是「坑口墟」。時至今日,坑口墟也隨着社區變遷而消失,坑口的發展也越趨多元化。
作者簡介
葉德平,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專研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現任職講師,為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業餘於《香港商報》、《教協報》等報刊,撰寫歷史文化專欄。近年,致力於香港歷史、鄉土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推廣工作,論文與講座不絕,又負責多個研究計劃,並著有《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合著)、《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合著)、《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合著)等專書。
坍塌的樂園◎陳麗儀
Regular price $34.00這本書不單是一個故事,是有血有淚、真實的作者個人經歷。莉旖在家裏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童年時受到哥哥虐打、非禮,而父母卻以縱容的態度,對之視若無睹。中三時更被從交流團認識的團友侵犯,但父母卻不信任自己的女兒,只有學校的吳老師從中幫助。面對家中的冷嘲熱諷,莉旖開始𠝹手、嘗試自殺,然而吳老師卻不願意承擔學生自殺的風險而不再負責莉旖的個案,讓莉旖失去依靠。她再也不能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離家出走。莉旖的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她日後與異性的關係及對兩性的價值觀。
「她深知要將過去的不幸作一個終結,選擇把她痛苦的成長經歷寫成書本,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給她帶來莫大的痛楚,因為一字一句都會將那些痛苦的經歷重現眼前。但是,她竟然做到了!」
——前東華三院區域主任,甘綺玲
「很欣賞作者在面對不斷的困局時,她能作出回應。雖然回應未必有成效,而作者亦由反抗、到短暫放棄、麻木、自殘;但她的生命力,令她能倖存,現在更能面對過去(及現在)踏出自療的步伐!」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首席講師,盧慧貞
「若不是過度創傷造成的後遺,文字本來不打算如此厚重又寫實地呈現。我們到底要活得像他人預期的自己,還是要活得像自己,大概本書將有獨有的答案。作者把自傷的存在訴諸大眾,除了作為自我療癒的途徑,亦有替相同經歷者提供出口的企圖。文字本不為自憐,也不因控訴,只屬真實而直白地面向自己的從前和將來,就像試圖找及命定中的彼邦般,在自我觀照中重新塑造新的自己。」
——香港作家,陳志堅
作者簡介
陳麗儀,生於199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修讀文學士(中文教育)及教育學士。現為中學中文老師。從小喜歡閱讀,也相信文字有治癒的能力。因童年經歷而患上創傷後遺症,透過寫作一步步走出陰霾。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張燕珠
Regular price $26.00壹元大照相館◎江思岸
Regular price $28.00江思岸,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香港成長。長期從事翻譯工作,文學乃業餘興趣。晚年沉迷於甲骨文。
夢:散文集◎余振
Regular price $29.00全書四十三篇,都是今年內完成的,是我對七十多年人生的點點滴滴和所見所聞的感受,都是直抒胸臆、淺白簡明的文章,希望其中有一兩篇可以拿得出手給人看而不覺得汗顏。
散文家董橋先生說:「人不可矯情,文學不可矯情,不容易,千百年來,讀書人尤其難闖這一關。」或許,只有夢境無斧鑿痕,只有做夢不矯情,故此為這本小書取名《夢》。
掩卷閉目靜思,深感一生錯過的、有所遺憾和後悔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只嘆造化弄人,人生如夢。
作者簡介
余振
廣東開平人,退休政治學教授。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澳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澳門理工學院任教。曾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中英文專著、編著(包括合著和合編)二十餘種。《夢》是作者第一本非學術性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