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9786263023475
- 9786263084964
- 9786263164833
- 9786263382138
- 9786263385726
- 9786263770539
- BL
- Chonggong
- ESCAPE
- GUCCI:精品帝國真實的慾望、愛恨與興衰,時尚黑寡婦驚世駭俗的豪門謀殺案
- Glamour
- Gucci
- HANA
- HIStory3
- HIStory4
- Hello Kitty讀尼采
- House of Gucci: A True Story of Murder
- Jess Hill
- KAKAO FRIENDS OFFICE:我的願望是不加班
- KAKAO FRIENDS OFFICE: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Kiki & Lala
- Kiki & Lala讀幸福論
- Lana Del Ray
- Madness
- Manner of Death
- 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
- Marilyn: Una biografía
- María Hesse
- My Melody
- My Melody讀論語
- Nietzsche
- SANRIO三麗鷗
- SLAM DUNK灌籃高手總集篇
- Sammon
- Sara Gay Forden
- Self:A-KU写真
- Self:A-KU寫真
- THE FIRST SLAM DUNK re:SOURCE—灌籃高手電影完全設定集—
- Violet Bent Backwards Over The Grass
- and Greed
- boy love
- hello kitty
- sanrio
- slam dunk
- カンザキイオリ
- 不穿紅裙的男孩
- 井上真偽
- 井上雄彥
- 亡者之謎
- 人文社科
- 人物
- 人物傳記
- 但我就是忍不住
- 何宜叡
- 倪采青
- 傳奇人物
- 兒童繪本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冬彌
- 冷月
- 出版指導
- 卓惠娟
- 原生家庭
- 只要還活著(《餘命十年》作者小坂流加最後遺作)
- 可能的花蜜
- 台灣
- 台灣東販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志文學
- 君主論
- 哲學
- 圈套
- 圈套:HIStory3
- 夏天晴
- 富海科技翻譯
- 寫真書
- 小坂流加
- 小說
- 少年粉紅
- 尖端
- 尖端出版社
- 川越宗一
- 巧克科技新媒體
- 布丁狗
- 布丁狗讀思想錄
- 平川遊佐
- 当伤害以爱为名
- 影視偶像
- 影視小說
- 心理勵志
- 思想錄
- 性感寫真
-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
- 我的牙想你:影視改編小說
- 拉娜·德芮
- 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接棒家族
- 推理小說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旅行的形狀
- 旅行的形狀:影像札記 Into Solitude : Photo Diary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是非
- 時報
- 晏人物
- 晏人物攝影集
- 書
- 李桃
- 林婉瑜
- 林慧雯
- 林珮瑜
- 林琬清
- 歷史
- 每日一冷
- 永遠的第1名
- 永遠的第1名:WBL1
- 永遠的第1名:WBL1寫真書
- 汐街可奈
- 洁丝•希尔
- 海外
- 深藍與月光
- 淺田次郎
- 游若琪
- 漫畫
- 潔絲•希爾
- 潘柏霖
- 瀨尾麻衣子
- 熱源
- 王蘊潔
- 王靜怡
- 瑪麗亞·艾塞
- 瑪麗蓮·夢露
- 生而為GAY
-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我的性決定我的人生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vol.1
- 男性寫真
- 當傷害以愛為名
- 當傷害以愛為名【澳洲女性文學獎得獎作品】:社會如何養出隱形的家庭怪物?人們如何擺脫精神虐待與親密關係暴力?
- 當我想起你的時候
- 社會議題
- 童書
- 第2名的逆襲
- 第2名的逆襲:WBL2
- 第2名的逆襲:WBL2寫真書
- 籃高手電影完全設定集
- 結果娛樂
- 編輯指導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年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
- 羽宸寰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译小说
- 翻译文学
- 聖女的毒杯
- 聖女的毒杯 那種可能性我早就想到了
- 聖殿
- 致亲爱的你
- 致親愛的你
- 致親愛的你【《那個已然飽和的夏天。》カンザキイオリ全新音樂小說力作】
- 臺灣沒說你不知道
- 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知識
- 莎拉·蓋伊·福登
- 華文
-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
-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拉娜・德芮詩集
- 藍今翎
- 蛋黃哥
- 蛋黃哥讀資本論
- 詩
- 論語
- 譯者: 吳湘湄
- 譯者:許子昭
- 译者:许子昭
- 資本論
- 賈彝倫
- 近距離愛上你:HIStory4
- 迴家
- 迴家/17.34.51
- 過稿力:一流出版人告訴你編輯到底想要什麼
- 那一天
- 那一天:HIStory3
- 邵慧婷
- 酷企鵝
- 酷企鵝讀君主論
- 金瑄桓
- 阿古
- 陳小雀
- 陳浪
- 陳瑮
- 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
- 黑雨舍
- 시루
- 시루Siru
- 안또이
- 안또이ddoy

【預購】可能的花蜜(十周年精選加新作典藏版)◎林婉瑜
Regular price $32.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愛……是把眼淚…釀成花蜜……的過程」
江是通過「法務部調查局特考」的調查官,
林婉瑜是寫作者,一位詩人。他們在2004相遇相戀。
本書記錄了兩人極度反差的性格和背景,所造成的生活趣事,
時而詼諧、時而驚奇,有時吵架有時甜蜜。
25篇散文和隨筆 + 24首詩
一幕幕可愛的生活事件,一層層複雜的生命況味,
擁抱生命、享受生活、寵愛自己,必讀的年度之書。
聯合推薦
謝盈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莫子儀(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向陽(詩人)
陳大為(詩人),李欣倫(作家)──聯合推薦
莫子儀(第5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婉瑜和我是大學同學,她是詩人,我是演員。
記得大學時,有一次在課堂教室裡,婉瑜傳了張紙條給我,我們就在太過嚴肅的戲劇理論中,沒有特別意義地胡亂聊著日常。
多年之後回想,她似乎是察覺到我年輕時過分疏離的臉龐下,對生命失去溫度的絕望。也許她當時就已知道,在我心裡那個對生命的絕望是什麼,輕輕地陪伴著我。
就像她的詩一樣,覺察著生命周遭不同的色彩,捕捉或陪伴。
多年之後我也相信,唯有經歷過對生命絕望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渺小或沉重、無關緊要或必須如此的存在,才能知道生命之重與輕相同,才能明瞭愛是什麼,才能去感受、去愛人與被愛。
讀婉瑜的詩,那些畫面和感知彷彿就在心裡:我的倒影也已孤獨,體內也是那個幼稚鬼,也會盡力避免死於無聊,也相信愛是把眼淚釀成花蜜的過程,望著天空時,也會想起那水彩未乾、濕漉漉白雲的毛邊……。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
《可能的花蜜》以詩人跟另一半「江」的邂逅伊始,背後鉤織著吸引人類千年的命題:背景、個性迥異的兩人如何相知相愛?詩人妻子與調查官丈夫各有結構完整的處世之道,佐以志趣、脾氣、職業經驗所積累的鋒芒,生活裡處處是鮮豔火花。我屢屢被兩人「各出奇招」的對白逗得大樂,嚐到酸甜有致的愛情滋味。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書中幾篇〈調查官和詩人的日常對話〉便立基於調查官與詩人兩種身分的歧異屬性──調查官的務實和寫詩者的務虛──所構築而成的各自表述,或有聽沒懂,往昔的戀人絮語推進成後來的夫妻鬥嘴妙語,無論情話醉話夢話真心話,純粹的用字替粗糙現實的邊緣鑲了金邊,劇場感十足。
戲劇系出身的婉瑜確實在生活中搭設隱形舞台,輪流摔手機的梗,「法律沒有假期」等金句,摘下眼鏡後才能讓臉貼在一起的慢動作,三房兩廳的小日子和小劇場如是(詩)展開,充滿機鋒又不時放空的對話,成為日常的精緻毛邊,恆常誘引著內心最最幽微。
書中還有與孩子的對話:蘿蔔糕、(偽)聖誕老公公。親子對話竟然如此可愛、驚奇。
林婉瑜:
「這本書,前半部的散文和隨筆,
寫出了我的真實生活。
後半部有24首詩,詩作提到的數十個地點,
其中有五分之一,我不曾去過,是以『想像』寫成。
這24首詩,是獲得『第11屆臺北文學年金』40萬獎金的作品。」
江是通過「法務部調查局特考」的調查官,
林婉瑜是寫作者,一位詩人。他們在2004相遇相戀。
本書記錄了兩人極度反差的性格和背景,所造成的生活趣事,
時而詼諧、時而驚奇,有時吵架有時甜蜜。
25篇散文和隨筆 + 24首詩
一幕幕可愛的生活事件,一層層複雜的生命況味,
擁抱生命、享受生活、寵愛自己,必讀的年度之書。
聯合推薦
謝盈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莫子儀(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向陽(詩人)
陳大為(詩人),李欣倫(作家)──聯合推薦
莫子儀(第5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婉瑜和我是大學同學,她是詩人,我是演員。
記得大學時,有一次在課堂教室裡,婉瑜傳了張紙條給我,我們就在太過嚴肅的戲劇理論中,沒有特別意義地胡亂聊著日常。
多年之後回想,她似乎是察覺到我年輕時過分疏離的臉龐下,對生命失去溫度的絕望。也許她當時就已知道,在我心裡那個對生命的絕望是什麼,輕輕地陪伴著我。
就像她的詩一樣,覺察著生命周遭不同的色彩,捕捉或陪伴。
多年之後我也相信,唯有經歷過對生命絕望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渺小或沉重、無關緊要或必須如此的存在,才能知道生命之重與輕相同,才能明瞭愛是什麼,才能去感受、去愛人與被愛。
讀婉瑜的詩,那些畫面和感知彷彿就在心裡:我的倒影也已孤獨,體內也是那個幼稚鬼,也會盡力避免死於無聊,也相信愛是把眼淚釀成花蜜的過程,望著天空時,也會想起那水彩未乾、濕漉漉白雲的毛邊……。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
《可能的花蜜》以詩人跟另一半「江」的邂逅伊始,背後鉤織著吸引人類千年的命題:背景、個性迥異的兩人如何相知相愛?詩人妻子與調查官丈夫各有結構完整的處世之道,佐以志趣、脾氣、職業經驗所積累的鋒芒,生活裡處處是鮮豔火花。我屢屢被兩人「各出奇招」的對白逗得大樂,嚐到酸甜有致的愛情滋味。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書中幾篇〈調查官和詩人的日常對話〉便立基於調查官與詩人兩種身分的歧異屬性──調查官的務實和寫詩者的務虛──所構築而成的各自表述,或有聽沒懂,往昔的戀人絮語推進成後來的夫妻鬥嘴妙語,無論情話醉話夢話真心話,純粹的用字替粗糙現實的邊緣鑲了金邊,劇場感十足。
戲劇系出身的婉瑜確實在生活中搭設隱形舞台,輪流摔手機的梗,「法律沒有假期」等金句,摘下眼鏡後才能讓臉貼在一起的慢動作,三房兩廳的小日子和小劇場如是(詩)展開,充滿機鋒又不時放空的對話,成為日常的精緻毛邊,恆常誘引著內心最最幽微。
書中還有與孩子的對話:蘿蔔糕、(偽)聖誕老公公。親子對話竟然如此可愛、驚奇。
林婉瑜:
「這本書,前半部的散文和隨筆,
寫出了我的真實生活。
後半部有24首詩,詩作提到的數十個地點,
其中有五分之一,我不曾去過,是以『想像』寫成。
這24首詩,是獲得『第11屆臺北文學年金』40萬獎金的作品。」
作者簡介
林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愛的24則運算》、《那些閃電指向你》、《剛剛發生的事》、《模糊式告白》,文集《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預購】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林婉瑜
Regular price $30.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是詩人林婉瑜的首部文集。
收錄詩作〈自由式〉和36篇短文、長文。
林婉瑜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愛的24則運算》、《剛剛發生的事》……等,在現代詩領域築出別緻景觀,此次她終於集結「詩」以外的創作,出版第一部文集。
她書寫生命的轉折,述說觸擊人心的故事。筆下情節猶如剛剛封存好的臘葉標本,脈絡精巧又透著光,打開一則故事就是踏進一個時光之隙,這部文集讓我們像身臨其境般,和她一起體驗光與暗的生活變遷、愛的遼闊,以及一種自由無拘的生命態度。
愛情、親情、創作、生命……,詩意如透明絲線穿繫於字裡行間,她敘事談論,眼光所到之處,就有了寶石的光澤。
書封由霧室設計。
內文加入了9頁,由林婉瑜構想的視覺頁面,包含紙上遊戲、圖像、照片等。
好評推薦
艾怡良:
偶爾因為多愁善感(或愛上一個人)超速,而領取一張一千六的罰單,似乎也挺浪漫,是一張值得裱框的罰單,掛了整面牆不得不說也算合理。
婉瑜的輕描淡寫,仔細咀嚼後成為戳痛我許久的仙人掌毛刺,不像荊棘,是毛刺!那種你以為徒手觸摸仙人掌上的灰燼應無所謂,接下來的數小時卻演變成肉眼不可見的灼燒。
像不想讓人覺得她(人們)是感性之人一般,生活中也絕口不提愛與不愛,忘與不忘,反倒專注於時間軸上的空隙,一小口啤酒和一個記憶中的濕度,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畫面與名字,要還饒不了自己,那也可以在於公之際分神,況且我認為這種分神是必要的,不然,理性的面具似乎也太沈重,戴久了又假又醜,不戴再被嫌吵,裡外不是人,天殺的要人類何去何從。
我想,回歸到人性,創作是一種認可,對自己的闡述。婉瑜或許在駕駛座,或許在某個揉著貓脖子的角落,緩緩的,毫不留情卻帶著關心的眼神問你:「我說說關於自己的事,你別介意好嗎?」你一點頭,她的絮語便會滲入你。
陳曉娟:
當晚,我坐在書桌前,在電腦螢幕上一幕一幕翻閱著,讀著一首又一首⋯⋯,像著了魔般讀到欲罷不能。然後從那開始直到今天,「讀婉瑜的詩」是習慣,也成為生活必要之事。
溫郁芳:
她的筆觸夾帶著詩人的敏感與浪漫,文字安靜卻又能在不經意中碰觸內心,身為忠實讀者,真的非常榮幸能跟著林婉瑜看到這些風景,也期待能繼續跟著她往未來走去。
張亦絢:
婉瑜始終都在我私心鍾愛的作者名單之中,因為我最喜歡底子素直的寫作者。素直之人不是身無燦爛奇特,比喻來說,同樣是蕾絲花邊,在素直者身上,就是不顯冗贅,只添清麗。《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也是如此。裡面越是看似直接與短小的,越是波瀾壯闊。真不知該說是螞蟻雄兵呢,還是奈米科技。認真,但從來不認真過頭;踏實,又可以對不踏實之事心存領悟——雖然大家都會覺得用「完美」形容任何事物都是誇大,但這些文章喚起我的感覺總很接近完美的感覺,像是Lou Reed(盧.里德)〈完美一日〉──別無所求、輕聲踱步的音樂。
她有時又讓我想到兒時童話裡的小仙子,即使發脾氣都很克己,慍怒時也拋不開愛心。這些創造可愛復可敬,我帶著笑意讀它,並且深信,別人也會喜歡。
收錄詩作〈自由式〉和36篇短文、長文。
林婉瑜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愛的24則運算》、《剛剛發生的事》……等,在現代詩領域築出別緻景觀,此次她終於集結「詩」以外的創作,出版第一部文集。
她書寫生命的轉折,述說觸擊人心的故事。筆下情節猶如剛剛封存好的臘葉標本,脈絡精巧又透著光,打開一則故事就是踏進一個時光之隙,這部文集讓我們像身臨其境般,和她一起體驗光與暗的生活變遷、愛的遼闊,以及一種自由無拘的生命態度。
愛情、親情、創作、生命……,詩意如透明絲線穿繫於字裡行間,她敘事談論,眼光所到之處,就有了寶石的光澤。
書封由霧室設計。
內文加入了9頁,由林婉瑜構想的視覺頁面,包含紙上遊戲、圖像、照片等。
好評推薦
艾怡良:
偶爾因為多愁善感(或愛上一個人)超速,而領取一張一千六的罰單,似乎也挺浪漫,是一張值得裱框的罰單,掛了整面牆不得不說也算合理。
婉瑜的輕描淡寫,仔細咀嚼後成為戳痛我許久的仙人掌毛刺,不像荊棘,是毛刺!那種你以為徒手觸摸仙人掌上的灰燼應無所謂,接下來的數小時卻演變成肉眼不可見的灼燒。
像不想讓人覺得她(人們)是感性之人一般,生活中也絕口不提愛與不愛,忘與不忘,反倒專注於時間軸上的空隙,一小口啤酒和一個記憶中的濕度,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畫面與名字,要還饒不了自己,那也可以在於公之際分神,況且我認為這種分神是必要的,不然,理性的面具似乎也太沈重,戴久了又假又醜,不戴再被嫌吵,裡外不是人,天殺的要人類何去何從。
我想,回歸到人性,創作是一種認可,對自己的闡述。婉瑜或許在駕駛座,或許在某個揉著貓脖子的角落,緩緩的,毫不留情卻帶著關心的眼神問你:「我說說關於自己的事,你別介意好嗎?」你一點頭,她的絮語便會滲入你。
陳曉娟:
當晚,我坐在書桌前,在電腦螢幕上一幕一幕翻閱著,讀著一首又一首⋯⋯,像著了魔般讀到欲罷不能。然後從那開始直到今天,「讀婉瑜的詩」是習慣,也成為生活必要之事。
溫郁芳:
她的筆觸夾帶著詩人的敏感與浪漫,文字安靜卻又能在不經意中碰觸內心,身為忠實讀者,真的非常榮幸能跟著林婉瑜看到這些風景,也期待能繼續跟著她往未來走去。
張亦絢:
婉瑜始終都在我私心鍾愛的作者名單之中,因為我最喜歡底子素直的寫作者。素直之人不是身無燦爛奇特,比喻來說,同樣是蕾絲花邊,在素直者身上,就是不顯冗贅,只添清麗。《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也是如此。裡面越是看似直接與短小的,越是波瀾壯闊。真不知該說是螞蟻雄兵呢,還是奈米科技。認真,但從來不認真過頭;踏實,又可以對不踏實之事心存領悟——雖然大家都會覺得用「完美」形容任何事物都是誇大,但這些文章喚起我的感覺總很接近完美的感覺,像是Lou Reed(盧.里德)〈完美一日〉──別無所求、輕聲踱步的音樂。
她有時又讓我想到兒時童話裡的小仙子,即使發脾氣都很克己,慍怒時也拋不開愛心。這些創造可愛復可敬,我帶著笑意讀它,並且深信,別人也會喜歡。
作者簡介
林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愛的24則運算》、《那些閃電指向你》、《可能的花蜜》、《剛剛發生的事》;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林婉瑜email:alanis0201@yahoo.com.tw
facebook:林婉瑜
IG:alanis0201
林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愛的24則運算》、《那些閃電指向你》、《可能的花蜜》、《剛剛發生的事》;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林婉瑜email:alanis0201@yahoo.com.tw
facebook:林婉瑜
IG:alanis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