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9863570622
- 9789863570721
- 9789863570783
- 9789863572343
- 9789863573296
- 9789863574002
- 9789863574026
- 9789863574330
- 9789866112607
- Aniela Jaffé
- Anthony E. Lang
- Buddhism and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 COSMIC MEMORY
- Deborah Lipsky
- Experience Meltdowns
- From Anxiety to Meltdown: How Individual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Deal with Anxiety
- HE: Understanding Masculine Psychology
- James Hillman
- Jung and Phenomenology
- Lisa M. Shulman
- Manifest Tantrums
- Parkinson’s Disease:A Complete Guide for Patients and Families(Third Edition)威廉‧威納
- Richard Panek
- Robert A. Johnson
- Roger Brooke
- Rudolf Steiner
- SHE: Understanding Feminine Psychology
- Temple Grandin
- The Autistic Brain: Thinking Across the Spectrum
- The Way I See It : A Personal Look at Autism and Asperger’s
- WE: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 William J. Weiner
- and How You Can Intervene Effectively
- revised edition
- 他與她:從榮格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旅程‘
-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全新增訂版)
- 其他
- 占星
- 台灣
- 哲學
- 塔羅
- 大巴金森病完全手冊:給病人及家屬的照顧指南
- 大巴金森病完全手册:给病人及家属的照顾指南 P
- 天宝·葛兰汀
- 天寶·葛蘭汀
- 宇宙記憶:地球與人類的阿卡夏史前紀錄
- 宇宙记忆:地球与人类的阿卡夏史前纪录
- 安妮拉·亞菲
- 安東尼‧連恩
- 宗教命理
- 審修者胡因夢
- 巴金森氏症病人
- 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徐曉珮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諮商
- 心靈工坊
- 心靈成長
- 心靈治療
- 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
- 我不是故意发脾气:认识与因应自闭症者的焦虑与崩溃
- 我不是故意發脾氣:認識與因應自閉症者的焦慮與崩潰
- 我的大脑和你不一样
- 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 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样:给自闭症家庭的实用指南
- 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 散文
- 文化
- 新時代
- 書
- 李毓
- 林暉鈞
- 榮格
- 榮格與現象學
- 河合隼雄
- 海外
- 特殊教育
- 玄奧
- 王一梁
- 王乙甯
- 王求是
- 王浩威
- 理查·潘奈克
- 生命潛能
- 生活
- 經典學派
- 繁體
- 罗杰·布鲁克
- 羅伯特‧強森
- 羅傑·布魯克
- 翻譯
- 脑神经
- 腦神經
- 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
- 自閉症不是疾病
- 荣格与现象学
- 莉莎‧修曼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血型占卜
- 親子教養
- 親子關係
- 詹姆斯‧希爾曼
- 譯者廖婉如
- 譯者殷麗君
- 譯者陳登義
- 譯者默然
- 譯者:李維倫
- 譯者:殷麗君
- 走向世界的愚者
- 走向世界的愚者:从坎伯英雄旅程解读塔罗图像,创造你的神话
- 走向世界的愚者:從坎伯英雄旅程解讀塔羅圖像,創造你的神話
- 鄧伯宸
- 鄭福明
- 醫療保健
- 靈性導師
- 靈訊
- 魯宓
- 魯道夫·史坦納
- 默然
- 黛博拉·利普斯基

【預購】他與她:從榮格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旅程(HE: Understanding Masculine Psychology, revised edition; SHE: Understanding Feminine Psychology, revised edition)◎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 )(譯者:徐曉珮)
Regular price $27.00
【預購】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全新增訂版)◎河合隼雄(譯者:鄭福明、王求是、林暉鈞)
Regular price $30.00 心理治療介於科學與藝術之間,
也介於科學與宗教之間,
由此看來,佛教在現今心理治療的地位非常重要。
——河合隼雄
日本榮格心理學泰斗河合隼雄早年仰慕西學,排斥佛教,卻在美國求學時撞見佛教的《十牛圖》,心中長久發酵。他反身看見,在佛教文化底蘊下,東方人的自我觀與西方人有著根本的不同,這連帶使他重新摸索心理治療的執業哲學。
數十年後,他向西方榮格社群發表了實踐與探索的心得,成就了這本東方佛教與西方心理學對話的經典代表作。
在本書裡,河合隼雄由「我佛教徒?還是榮格分析師?」的自問開始,娓娓道出他與佛教相遇、拉扯的歷程。他比較了榮格所引用的《哲學家玫瑰園》和禪宗的《十牛圖》,勾勒東、西方人對於追求自性圓滿的觀點異同。他更透過神話、佛經深究日本人對於「我」這個概念的內涵,同時也看見治療關係雙方相互療癒、共同成長的本質,其犀利的洞見不僅呼應時勢,也早有宗教性的根源。
在東、西學的相互參照下,本書展現了一個東方人對人類心靈的獨特理解與慈悲關懷。本增訂版特別收錄兩篇文章,記錄了作者赴美發表「佛教與榮格」演講的歷程,也抒發了他對現代人喪失「宗教性」的擔憂。透過本書,我們不只見證東、西方思想交會、靈光閃現的時刻,也將反省面對生活的態度,重新思考「我是誰」。
本書特色
★河合隼雄突破西方思維,開拓分析心理學新視野之作
★佛教與心理學對話經典之全新增訂版
★特別收錄本書論述的發表歷程,見證「東學西漸」的啟迪時刻
共鳴推薦
李佩怡/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李維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文學院副院長
紀金慶/哲學博士、台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黃天豪/臨床心理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黃素菲/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劉慧卿/精神科醫師、宏慈療養院院長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榮裕/精神科醫師、台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鐘 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創辦人
本書作者河合隼雄將榮格心理治療與佛教文化兼容並蓄,融會貫通於此書。對榮格自性化,書中以《十牛圖》與《哲學家玫瑰園》對照論述,相當精采,值得一讀再讀。——李佩怡/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回首本來舊地風光,浪子未曾離家一步。跟大多數嬰兒潮出生的臺灣人相似,我們都是受到西方文化教育而成長。等到年過五十,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科技充斥周遭,我們讀河合隼雄談《大乘起信論》,就好像是我們找《中庸》、找《易經》來滋養自己,其實,是回來自己文化的根源之處。——黃素菲/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退休教授
透過榮格的方法沉入自身文化,並在根源層次進行東西鏡映的比較,河合隼雄展示了一條本土心理學的路徑。——李維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文學院副院長
身處東西文化交匯之地的我們,對河合先生以東方智慧點亮西方治療,更能感同身受。在自性與空性中,我們看見的不僅是療癒,更是對生命獨特體悟的共鳴。——黃天豪/臨床心理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禪宗和煉金術間,來來回回。破碎的情緒、記憶和意念,來回集結成「部分內在客體」。逐漸「身心安頓」,有意義的「客體關聯」於是產生。——蔡榮裕/台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長,台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一本讓人想一直看,又捨不得看完的書。因為流暢、親切、直面;同時深刻、豐厚、複雜。初時呈顯《華嚴經》的「雜花莊嚴」,終了映見弘一的「花枝春滿,天心月圓」。——劉慧卿/精神科醫師,宏慈療養院院長
這本書是河合隼雄對其心理治療之路的忠實報告,當中不僅有對治療工作的反省,更觸及了跨文化的比較與思考,提供了一個與西方心理學截然不同的視野。——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創辦人
作者簡介
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廳長、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河合隼雄以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長年針對日本文學、政治、教育、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進行論述、對話。著作甚豐,其中《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一書曾榮獲大佛次郎獎,《高山寺的夢僧》榮獲首屆新潮學藝獎。其他重要著作包括《孩子與惡》、《轉大人的辛苦》、《青春的夢與遊戲》、《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閱讀孩子的書》、《閱讀奇幻文學》、《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源氏物語與日本人》、《神話心理學》、《民間故事啟示錄》(以上皆由心靈工坊出版)、《活著,就是創造自己的故事》(與小川洋子合著)、《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與村上春樹合著)、《原來如此的對話》(與吉本芭娜娜合著)、《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心的棲止木》等。
譯者簡介
鄭福明
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教育學博士,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王求是
華南師範大學分析心理學博士,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學術人員。
林暉鈞
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包括《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以及《力與交換模式》等多部,另譯有《高山寺的夢僧》、《革命的做法》、《孩子與惡》、《源氏物語與日本人》、《民族的虛構》等書。

【預購】宇宙記憶:地球與人類的阿卡夏史前紀錄 COSMIC MEMORY◎魯道夫·史坦納( Rudolf Steiner)(譯者:默然)
Regular price $34.00 聽到小孩哭就大發雷霆、看到水杯掉落就驚慌失措地躲到桌子下,
也許你會記得那是小時候的某個事件,導致你現在的激烈反應,
也許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
一般的記憶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消褪,
但創傷記憶卻是會伴隨恐懼、憤怒、崩潰等強烈負面情緒,
成為創傷印記,如影隨形……
▍解構創傷與記憶,走出記憶裡的傷
彼得.列文博士在本書中,將完整分析過往記憶造成的創傷,以及那些扭曲、不存在的記憶,為何會變成創傷。解構、梳理、覺察創傷記憶,才能拋開創傷的束縛。
>>讓人重蹈覆轍、深陷危險的創傷記憶
兒時受到騷擾,成人後會故意與暴力男發生關係;戰場老鳥對危險事物「上癮」,退伍之後加入霹靂特警隊。這樣的創傷記憶無意中讓自己暴露在危險情境中,讓歷史不斷重演。
>>高壓與危險,產生記憶扭曲與錯置
美國知名主播布萊恩‧威廉斯,曾說自己在伊拉克戰場採訪時,乘坐的直升機被砲火擊中,後來被踢爆為造假,被擊中的是在他前面的直升機。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曾宣稱自己在波士尼亞受到狙擊,後來調查發現她並未受到直接狙擊。這些名人是為了自身利益說謊的騙子,還是有別的原因?其實在高壓與危險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可能產生記憶扭曲。
不管是真實記憶或是虛假記憶,背後隱藏的是盤根錯節的創傷,
這些創傷會震懾大腦、麻痺心智、凍結身體,成為痛苦的來源。
彼得博士認為解決創傷,必須處理身體上的癱瘓、煩躁與無助,
並採取一些身體行動,來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療癒推薦
彼得‧列文在又一部重要的著作中解構了創傷記憶,讓創傷更容易療癒與轉化─——嘉柏‧麥特醫師(Gabor Maté)/《當身體說不的時候》作者
治療大師彼得‧列文以深入且洞察的角度,撰寫了關於程序性記憶的心理生物動力學,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讓治療師得以進行創傷記憶的轉化。——史丹‧塔特金(Stan Tatkin)/心理學博士
列文博士運用已經建立的神經科學,以清楚易懂的詞彙解釋了各種記憶的類型、記憶的神經基礎,以及記憶在創傷治療中扮演的角色。——彼得‧佩恩(Peter Payne)與瑪蒂‧克瑞恩葛楚博士(Mardi Crane-Godreau)
理解記憶從來不客觀、會不斷被當下經驗改寫後,讓我感到謙卑,鬆動主觀的執念,並多一份寬容的好奇。——王裕安/身體經驗創傷療法治療師
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的反應都來自潛意識的投射,而這些投射深深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只有認出這些潛意識的創傷記憶,才有改變生命的契機。——田定豐/聲波療癒師、心靈作家
作者是創傷領域的先驅,作品經典且深入實用!——李旻珊/身心科醫師
彼得列文在《喚醒老虎》中未及詳述的治療方式就在這裡。從身體進行我們的工作,而不是認知,因為創傷的記憶藏匿於思維所不能及之處。請趕緊翻開這本書,展開與身體的深度對話。——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劉仲彬/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擁有醫學生物物理學與心理學博士雙學位。列文博士發展出一種療癒創傷的身體覺察方法,也就是身體經驗創傷療法。他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梭開發計畫的壓力顧問,也是世界事務協會心理學家社會責任專案小組的成員,負責發展大規模災害與種族政治戰爭的因應對策。暢銷著作《喚醒老虎》已被翻譯成二十四種語言。列文博士對於身體心理治療的原創貢獻,於二○一○年獲得美國身體心理治療協會(USABP)頒發終身成就獎。另外,在嬰兒與兒童精神病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獲頒雷斯‧戴維斯研究所(Reis Davis)的榮譽主席。
關於列文博士的培訓、專案與文獻等資訊,可參考:www.somaticexperiencing.com。
譯者簡介
徐曉珮
政治大學英語系、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工作語言為中英日,熱愛英美文學及日本動漫藝能與寶塚。譯有《故事‧解構‧再建構》、《他與她》、《擁抱陰影》等書。Email: hikari1974@gmail.com

【預購】巴金森病完全手冊:給病人及家屬的照顧指南 Parkinson’s Disease:A Complete Guide for Patients and Families(Third Edition)◎威廉‧威納, 莉莎‧修曼, 安東尼‧連恩( William J. Weiner, Lisa M. Shulman, Anthony E. Lang)(譯者:陳登義)
Regular price $43.00若能及早正確診斷,今日的治療技術已能長時間有效維持罹患巴金森病的人的身心功能,讓他們享受高品質的生活。然而困難在於,巴金森病診斷極難,不僅有許多症狀類似的疾病(即類巴金森症)帶來混淆,每個罹患巴金森病的人,其症狀表現也差異極大。
巴金森病的處置並無單一公式可循,它仰賴有經驗的醫師與有準備的病人共同決策,擬定個別化、整體性的照護計畫。因此,病人、家屬、醫療單位三方對疾病的深切認識,將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折騰,是正確診斷、有效對治的厚實基礎。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提供最新、最必要知識,讓病人與家屬成為醫師的最佳決策夥伴。本書有以下特色:
★教讀者有效區別「巴金森病」與「類巴金森症」,以促進醫病溝通,提高診斷正確率。
★收錄藥物、手術與治療觀念的最新進展,協助選擇最佳治療策略,避免藥物副作用困擾。
★專章討論巴金森病的非動作症狀與病人心理衝擊,以利安排身、心全方位照護。
★專章討論年輕人罹患巴金森病面臨的問題,提出規畫生涯的要領。
★專章討論運動、飲食與替代療法須掌握的原則,提出更全面的照護觀點。
★深入淺出,資訊最新,詳附關鍵QA問答,迅速掌握治療要領。
名人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任 蔡崇豪
國際媒體好評
這是一本最好的巴金森病綜合指南。如果要推薦一本書給巴金森病的醫師,就是這本了!——美國巴金森協會《年輕巴金森病者快訊》(APDA Young Parkinson's Newsletter)
病人及家屬將發現,這本實用指南與醫師的照護是完美的互補!——《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本書非常清晰、仔細地描寫了巴金森病,包括徵兆、症狀、診斷方法、手術與藥物治療,以即適當的飲食、運動與補充療法的價值。——《巴金森新知》(Parkinson Update)
這是一本為巴金森病的病人、家屬,甚至是醫師所編纂的傑作。——《世界神經病學》(World Neurology)
莉莎‧修曼(Lisa M. Shulman, M.D.)
神經學教授,以巴金森病研究在馬里蘭大學獲羅莎琳‧紐曼(Rosalyn Newman)傑出學者。
安東尼‧連恩(Anthony E. Lang, M.D.)
神經學教授,國際頂尖級的神經醫學專家,曾任國際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現主持多倫多大學巴金森研究、亦為莫頓和葛洛利亞修曼運動障礙中心(Morton and Gloria Shulman Movement Disorders Center)和西多倫多醫院巴金森病埃德蒙‧薩夫拉計劃(Edmind J. Safra Program)主任。曾經訪台,和國內專家有過學術上的交流與合作。
譯者簡介
陳登義
資深精神專科醫師,曾任母校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科暨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以及台灣心理治療學會、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首屆理事、創會會員。現為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醫療院長。
曾總策劃「心理諮商經典系列」 一系列共十部叢書(生命潛能出版),譯著亦多,包括《心理治療入門:精神動力原理與實務概要》、《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基本入門》、《精神醫學新思維:多元論的探索與辯證》(心靈工坊出版)、《客體關係入門》(五南出版)、《從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興衰看精神醫學新視域》(合記出版)等。

【預購】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安妮拉·亞菲(Aniela Jaffé )(譯者:譯者:王一梁、李毓、王浩威)
Regular price $37.00
【預購】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WE: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 )(譯者:鄧伯宸)
Regular price $31.00但他摟著她,內心情慾高漲,說:「啊,那麼,就讓死亡來吧!」
我們都活得不完整,卻都有追尋完滿的渴求;戀愛讓人狂喜,正因為相戀的瞬間彷彿找回自己喪失的部分,生命得到圓滿。但榮格分析師強森指出,這是錯覺。
戀愛中的人,事實上是將心底空缺的自我理想投射到戀人身上,將戀人錯認為救贖自己的男神/女神。將如此不合理的期待加諸伴侶,幻滅便成了必然,天長地久的美夢往往變為決裂的悲劇,甚至毀了現實人生。
戀愛有如一條「愛的隧道」,我們不能在黑暗中堵塞不前,必須走出去到另一頭,把矛盾解決掉……
「或許,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無意識心態,亦即我們對親密關係,以及對另一個人所強求的期望與要求……」強森以榮格心理學的觀點提醒我們:戀愛與真正的愛,是兩種不同且矛盾的心理能量系統,但我們誤以為戀愛就是愛,且將戀愛視為親密關係的基石,這已是集體心靈的巨大傷口。因此,亟需找到引領我們通往真正的親密與完滿的出路。這正是本書的目的──透過解析淒美的愛情悲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一步步追溯當代西方戀愛觀念的源頭,一探「戀愛」這個心理現象的虛虛實實,及其之於生命、超乎想像的深層意涵。浪漫的神話,詩意而淺顯的行文,本書不只帶人欣賞戀愛的美麗,更感受心靈深處的澎拜,釋懷曾有的愛情失落,看見真愛與圓滿的可能。
愛是對另一個生命的一種理解接納、一種結合,是對她或他的一種認同,透過我這個人自內心湧出,無關於任何意圖。──羅伯特.強森
五○年代初與海倫.盧克(Helen Luke)在洛杉磯建立分析機構。六○年代初期結束執業,至密西根州聖格雷戈里修道院的三河修道院(St. Gregory's Abbey, Three Rivers)待了四年,1967年返回加州重啟心理治療的舊業。曾於聖地牙哥的聖保祿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講課,並與身兼美國聖公會牧師與榮格分析師約翰.桑福德(John A. Sanford)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強森著迷於神話,擅長以神話故事演繹人類心靈,他尤其喜歡十二世紀的神話,認為那是西方現代心靈的源頭。1974年一場於聖地牙哥聖保祿教堂以十二世紀的解析男性心理的演講,被謄錄、編輯成《他:理解男性的心理學》(He: Understanding Masculine Psychology)一書出版,開啟了強森百萬暢銷書作者的生涯,他陸續出版了《她:理解女性的心理學》(She: Understanding Feminine Psychology)、《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We: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與內在對話:夢‧積極想像‧自我轉化》(Inner Work: Using Dreams and Active Imagin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擁抱自身陰影:理解心靈的黑暗面》(Owning Your Own Shadow: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Psyche)等十餘冊書。而他的傳記性作品《平衡天堂與人間:關於幻境、夢境與現實的回憶錄》(Balancing Heaven and Earth: A Memoir of Visions, Dreams, and Realizations)則揭露他迷人而神祕的個人生活,讓人看見他從11歲瀕死經驗起的畢生靈性旅程,如何醞釀他強大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預購】我不是故意發脾氣:認識與因應自閉症者的焦慮與崩潰 From Anxiety to Meltdown: How Individual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Deal with Anxiety, Experience Meltdowns, Manifest Tantrums, and How You Can Intervene Effectively◎黛博拉·利普斯基(Deborah Lipsky)(譯者:殷麗君)
Regular price $42.00對於那些自閉症光譜上的人,這本書會提供你所需要的肯定,那就是:我們不是「為了引起注意」,也不是故意做壞事。──利普斯基
√ 去游泳池的計畫被中斷了,兒子開始一邊哀嚎、一邊撞頭……
√ 第一次喝到冰涼的氣泡水,亞斯男孩陷入崩潰,拒絕再吃任何食物……
√ 問問題得不到確切答案,便哭泣、開口攻擊旁人。
這些失控行為不但讓照顧者傷透腦筋,對孩子來說更是難言的痛苦。
其實,他們不是脾氣壞,而是太「焦慮」了!
自閉症孩子焦慮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事情沒照著他們預設的劇本進行。外界的小小改變都足以令他們大腦超載,焦慮迅速累積卻無法自行排解,不一會兒便火山爆發!
本書作者黛博拉·利普斯基就是高功能自閉症者,她以親身經驗闡述自閉症者異於常人的感官感受和認知功能,例如視覺上習慣避免眼神接觸、無法同時接收多種訊息或是新的變動。
利普斯基也解說焦慮產生時要如何逐步降溫,並解析當崩潰真的發生時該如何因應,尤其是注意身邊人員的安全、降低對自閉症者的刺激、準備應急工具包等。她特別釐清「崩潰」與「鬧脾氣」的差異,幫助照顧者和孩子們免於從焦慮到崩潰的重複模式。
儘管提出種多獨到的觀點,但作者認為,每位自閉症者都不同,難有一套萬用因應方式。訓練他們了解可能的狀況,準備好「備用劇本」,是減緩自閉孩子情緒風暴的必備功夫。
看到作者非常具體實用的處理指引,甚至極為明智地指出崩潰和亂發脾氣是兩碼子事,因應之道也完全不一樣……讓我感動萬分,有如曙光乍現、遇上知己。因為這跟我多年(用血淚換來)的實務經驗有相當多的吻合之處。「怎麼不早點出版呢?」我心中吶喊著。——沈君霖
本書特色
◤最真實且感人的自閉症者視角
以自身身為自閉症者的崩潰經驗為基礎,作者透過本書如實提供自閉症者生活中會碰到的焦慮情境,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眾了解與因應他們的崩潰行為。由於是從自閉症者的角度來描述,因此更能觸動許多有相似情況的但未能好好被對待的自閉症夥伴們。
◤最實際也有效的自閉症者應對方法
千萬別小看自閉症者的堅持與崩潰!本書收錄自閉症者日常生活上會遇到的大小狀況,如購物、換教室、看醫生;觸發焦慮與崩潰的原因,包括環境變化、突然碰到太多選擇或是含糊不明確的說明等。當自閉症照顧者(如家屬、心理專業人士)足夠了解自閉症的習性,就越能夠理解並幫助困在自我世界的他們。
感動推薦
吳佑佑|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
沈君霖|ASD資深病友
林亮吟|心禾診所負責人
姜忠信|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彭玉燕|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董事長
蔡文哲|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簡意玲|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按姓氏筆劃排列)
為高功能的自閉症者,在緊急情況和創傷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曾擔任過消防員、急救醫療技術人員和預備役警官。現為進修教育研討會的主持人和主講人,同時擔任學校、機構和私人團體的顧問,專長為崩潰管理計劃。著有《處理崩潰:使用S.C.A.R.E.D. 鎮靜劑巧來應對自閉症兒童與成人》(Managing Meltdowns: Using the S.C.A.R.E.D. Calming Technique with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utism)、《自閉症者如何哀悼,以及如何協助他們:專業手冊》(How People with Autism Grieve, and How to Help: An Insider Handbook)等書。
審閱者簡介
鄭玉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輔所博士、EMDRIA認證EMDR治療師,現任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擅長婚姻家庭諮商和創傷心理治療。著有《走過痛苦》(光啟文化);譯有《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Bradshaw On: The Family,與趙家玉合譯,張老師文化)、《為孩子的獨特喝采:陪伴孩子走出自己的路》(Raising an Original: Parenting Each Child According to their Unique God-Driven Temperament,與黎盈合譯,上智)。
譯者簡介
殷麗君
輔大法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味覺樂園》、《巴黎人的巴黎》、《隔壁墓園的男孩》、《少年邁爾斯的海》、《五歲時,我殺了自己》、《假性親密》等書。

【預購】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The Autistic Brain: Thinking Across the Spectrum◎天寶·葛蘭汀, 理查.潘奈克 ( Temple Grandin, Richard Panek)(譯者:殷麗君)
Regular price $33.00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意思是你的大腦不只在童年、而是終其一生都能建立新的連結——包括自閉症的大腦。
世界知名的自閉症患者天寶博士,將在本書中帶領讀者參觀自閉症的大腦,並走一趟自閉症基因解碼之旅。
天寶博士以自己的大腦核磁共振造影(MRI)為例,除了闡述自身經驗,也解說多次腦部掃描所帶給她的啟發。這些掃瞄為她童年時期的語言發展遲緩、恐慌發作和解讀表情的障礙,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此外,自閉症的基因有如一片深不可測的沼澤,控制大腦發展的基因碼有許多微小的變異。到底引起自閉症的是負面的風險基因,還是會受環境影響的中性基因?天寶博士以淺白的語言,為讀者介紹最新的遺傳學研究。
既然大腦、基因都是先天的條件,自閉症患者和親友在後天能做什麼努力呢?
天寶博士從最新的研究中發現,人們的思考類型應分為三類:語言思考、圖像思考,以及她最新發現的模式思考。了解自己是哪一類的思考者,除了幫助我們尊重自己的侷限,更幫助患者善用自己的優點。如此,患者就不會被不斷改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貼上不斷變換的標籤。擺脫標籤、認出每個人的細微差異,才能發掘每位患者真正的長處、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活出最滿意的人生。
我們要如何辨認出優點?其中一個方法是,應用我提出的三種思考模式:圖像思考者、模式思考者和語言思考者。我相信,這個方法可以從根本幫助自閉症患者的教育和就業機會。——天寶博士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自閉症科普書籍,作者天寶博士藉由自己的大腦掃瞄圖片,向讀者解說自閉症的大腦與常人的相異處,以及最新的基因研究。
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動物科學博士(1988),全美超過三分之一的牲畜管理設施都是她設計的,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紐西蘭、瑞典、挪威、英國、丹麥……等十幾個國家也廣泛使用她所設計的自動化設備。現任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動物科學副教授,居住在科羅拉多的科林斯堡(Fort Collins),經常在美國各地的自閉症會議上發表演說。HBO自製電影「星星的孩子」便是改編自她的前半生故事,並榮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天寶.葛蘭汀2010年的知名演說:「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感動全世界無數人的心。
理查‧潘奈克(Richard Panek)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碩士,著名科普作家,曾以《4%的宇宙》得到古根漢藝術基金會贊助。本書是他的最新作品。
審閱者簡介
蔡文哲
台大醫院兒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著有《星星小孩,擁抱陽光》(心靈工坊出版)。審閱本書第二、三章。
譯者簡介
殷麗君
輔大法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味覺樂園》、《巴黎人的巴黎》、《隔壁墓園的男孩》、《少年邁爾斯的海》、《五歲時,我殺了自己》等書。

【預購】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The Way I See It : A Personal Look at Autism and Asperger’s◎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譯者:廖婉如 )
Regular price $31.00自閉症患者可以學會懂禮貌、穿戴整潔、遵守社會規範
但永遠無法學會一心二用,或成為社交高手
我們可以學習成長
並保有自閉症的獨特性和怪咖本色!
在自閉兒父母親的心目中,天寶是我們的英雄。她給了我們一個能夠窺見孩子心靈的窗口,也讓我們重新燃起希望,看見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未來。--盧絲.蘇麗文博士(Ruth Sullivan Ph.D),美國自閉症協會(ASA)首任主席,「自閉症服務中心」(ASC)創辦人。
天寶·葛蘭汀博士是全美頂尖的動物學家、暢銷書作家、演說家,也是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自閉症患者。她的現身說法,為世人打開一扇窗,讓更多人理解自閉症的內心世界。
天寶在自閉症圈子裡是響叮噹的人物。她的演講總是滿場掌聲,聽眾們熱烈發問:「為什麼我兒子不斷旋轉身體?」、「他為什麼摀住耳朵?」、「他為何從不看我?」、「什麼樣的早期教育最有效?」、「孩子在學校打人、吵鬧、被霸凌的時候,該怎麼辦?」、「他找得到工作嗎?」、「他可以獨立生活嗎?」……她的洞見總是讓父母們熱淚盈眶,重新燃起勇氣和希望。
本書中,天寶針對自閉症的生活、教育、醫療、求職、社交各層面,提出許多「內行人」的見解。她強調:
* 別因自閉症的標籤,低估了孩子的潛力!
* 無法口語的自閉兒對周遭環境有高度覺察力。出狀況的是他們的身體,不是他們的心靈。
* 高功能和亞斯伯格症者可以學習適應社會,但仍保有不善交際的怪咖本色。
* 不論功能高低,每一位自閉症者都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找到生命意義。永遠別放棄,一定要不斷嘗試。不要讓「殘缺的心態」阻礙成長。
天寶以她自身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組成。她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是獻給所有自閉症家庭的最佳鼓舞。
本書特色
HBO電影「星星的孩子」主人翁天寶.葛蘭汀博士親筆撰寫,以自閉症患者的角度現身說法,給自閉症兒童與成人的家長、老師、醫療人員的最佳實用指南。電影「星星的孩子」製作人、美國自閉症協會首任主席專文推薦。
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動物科學博士(1988),全美超過三分之一的牲畜管理設施都是她設計的,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紐西蘭、瑞典、挪威、英國、丹麥……等十幾個國家也廣泛使用她所設計的自動化設備。現任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動物科學副教授,居住在科羅拉多的科林斯堡(Fort Collins),經常在美國各地的自閉症會議上發表演說。HBO自製電影「星星的孩子」便是改編自她的前半生故事,並榮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天寶.葛蘭汀2010年的知名演說:「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感動全世界無數人的心。
譯者簡介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巴黎藍帶學校廚藝學校日記》、《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變臉的緬甸》、《愛情的險岸》、《心靈之眼的旅程》 (以上均為馬可孛羅出版)等。

【預購】榮格與現象學 Jung and Phenomenology◎羅傑·布魯克(Roger Brooke)(譯者:李維倫)
Regular price $54.00 「心靈和身體不是分離的實體,而是同一個生命。」——卡爾·榮格(Carl Jung)
「我不擁有心靈,但我以各種方式存在於世界中,醒著、夢著、幻想著,但總是以一種人類特有的,即心靈的方式。」——克莉絲汀·唐寧(Christine Downing),宗教學者,於1977年為榮格做的辯護
《榮格與現象學》是榮格學術研究中的經典著作,1991年出版至今,仍是討論榮格思想基礎的重要資料。
在本書作者布魯克眼裡,榮格可視為一個現象學家,卓越的存在經驗洞察,讓他對人類的理解直指存在現象學的核心。榮格努力探究人類的存在經驗,讓心靈能與世界直接聯繫,卸下當代文化對存在經驗的遮蔽,使生命經驗不再只是疏離的「客觀」知識,並將身而為人的情味還給人。
事實上,榮格也曾描述他自己的方法為現象學的,尤其是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診斷式精神醫學形成對比。然而布魯克卻發現,榮格經常在揭示現象學洞察時又掩蓋它。榮格的寫作方式帶有認識論上的折衷主義,他的醫學訓練常讓他不自覺地回歸熟悉的二元論和科學實證語彙,造成表達上的紊亂與晦澀。
本書從存在現象學的角度重構榮格心理學,深入挖掘榮格如原礦般的浩繁著作,帶領讀者理解他試圖展現的究竟是什麼,還原榮格思想真正的質地,打磨拋光後呈現給世人。
作者認為,榮格對於根源性語言的強調呼應了現象學「回到事物自身」的方法,而現象學所主張的「心靈是經驗的場所,而這個場所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也呼應榮格的志業──一種為世界重拾靈魂感的文化治療。
「本書不是對榮格的批評,更不是否定,而是要讓榮格珍貴的洞見以清晰一致的語言呈現在世人面前。只要讀者把握住這一點,就可以安穩地悠遊於本書的各章之中,享受榮格心理學與存在現象學的洗禮。」──李維倫
本書特色
★第一本從現象學角度討榮格思想和心理治療的經典著作,學理案例兼顧。
★結合現象學、分析心理學、近代科學、神學與信仰、藝術美學等領域,值得一讀。
誠摯推薦
王浩威 | 榮格分析師、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
呂旭亞 | 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耀盛 |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紀金慶 | 臺灣師範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楊婉儀 |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蔡怡佳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蔡昌雄 |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羅傑·布魯克(Roger Brooke)
生於南非,於1989年在南非的羅德斯大學(Rhodes University)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指導教授德雷爾.克魯格(Dreyer Kruger)是南非第一位以存在現象學取向進行實務與教學的心理學家。
布魯克自1994年起任職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心理學系教授,並擔任該校臨床心理培訓主任,直到2022年退休。他也是一位榮格治療師與學者,活躍於美國的榮格學圈,目前在匹茲堡進行私人執業。
布魯克的理論和臨床工作深受榮格和現象學傳統的影響。著作部分,除《榮格與現象學》外,他也是《進入榮格世界之路》(Pathways into the Jungian World, Routledge, 1999)的編者。
譯者簡介
李維倫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曾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著有《存在催眠治療》一書,譯作《現象學十四講》及合著作品等。

【預購】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促動心靈轉化◎ 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譯者: 魯宓)
Regular price $30.00死亡禁忌令人迴避,自殺更是人們急欲遏止之罪惡。但榮格心理學大師詹姆斯‧希爾曼另闢蹊徑,從「靈魂」觀點出發,主張若能站在生死關口深度審視生命,將能看見靈魂轉化的契機,照見生命更完滿的可能。
當靈魂決定離開肉身開啟另一段追尋,便是肉體死亡的時刻。死亡,象徵靈魂將躍入新的階段,因此所有的死亡都可說是自殺。但問題是,為何靈魂想要在這個時間點,離開這個肉身?
這是一個攸關生命出路的大探問。以阻止死亡為圭臬的醫療體系,往往一味魯莽「搶救」生命,但這卻可能戕害靈魂;靈魂困境未得抒解,病人也就可能再次尋死。希爾曼認為,心理分析師是最有潛力陪同個案尋找靈魂出路的人。他主張心理分析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靈魂,而非搶救生命,「我們不為別人的生死負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死,但我們對於自己的參與要負責。」
本書罕見地將靈魂觀點帶上診療椅,探討心理分析師面對死亡議題時應秉持的立場。其論點顛覆當代醫療主流價值,意在為心理學尋找新出路。本書並非鼓勵自殺,而是提醒世人,當生命走到困境而不得不碰觸死亡時,宜勇於傾聽靈魂,讓生命更有意義。
這是一個重新喚起靈魂的時代,因為有許多像希爾曼這樣偉大的靈魂,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繼續真實地活著。──王浩威
傳統上回應自殺的說法,常造成自殺者與其遺族內在再次被傷害。本書勇敢地踏入心理學罕見涉入的靈魂領域,為長久被傳統捆綁的自殺,給出一條嶄新的反思與安頓之路。──羅耀明
本書縱使稱不上「奇書」,然而以靈魂需求照見自殺,不以肉體「苟活」為滿足,也是本書算是本珍貴而罕見的「異書」。──洪素珍
書中提煉出來的奧義,與當代生死學自殺研究的當事人觀點十分吻合。──蔡昌雄
希爾曼在本書中這種「不防治自殺,卻實際阻止了自殺」的弔詭說法,聽起來似乎不負責任,充滿著太多的風險。不過我相信,真正在臨床現場面臨過自殺張力的人會知道,或許希爾曼才是知情者。──彭榮邦
本書彰顯了榮格分析師擁有的獨到理論與方法學,讓深度同理自殺變為可能。──廖士程
詹姆斯‧希爾曼 James Hillman
榮格學派的心理分析學者,也是後榮格時代以靈魂為基礎之「原型心理學」(archetypal psychology)的創始者,被譽為美國最具獨創性的心理學家。曾經在五〇年代師從榮格,之後成為蘇黎世榮格研究所的系主任;八〇年代回到美國後,先後任教於耶魯大學、紐約錫拉丘茲大學、芝加哥大學、達拉斯大學(在此創設達拉斯人文和文化研究中心)。除治學以外,經常巡迴各國演講。著述共二十餘種,計有《靈魂密碼:活出個人天賦,實現生命藍圖》(The Soul’s Code : In Search of Character and Calling,心靈工坊出版)、《夢境與幽冥世界》(The Dream and the Underworld,將由心靈工坊出版)、《重新設想心理學》(Re-Visioning Psychology)、《妙手回春》(Healing Fiction)等(中文版尚未出版者為暫譯書名)。
譯者簡介
魯宓
美國德州大學藝術系碩士,譯有「印地安巫士唐望系列」、《日見親近》、《超越心靈地圖》、《診療以上的謊言》、《道德的重量》、《箭術與禪心》、《紅書:讀者版》(合譯)等書。

【預購】走向世界的愚者:從坎伯英雄旅程解讀塔羅圖像,創造你的神話◎王乙甯
Regular price $31.00☆宗教學博士╳資深塔羅老師,王乙甯創見之作
☆只要抽一張牌,就能為當下境遇作定位,求問工作、關係、進修、旅行都適用
★★解開塔羅與人生黃金交叉,譜寫你的英雄史詩★★
神話大師坎伯發現,所有英雄歷險故事都具備類似結構,隱喻著人探索自我的共通經驗。換言之,人生的每段歷程都是一場英雄歷險,我們渴望獲得勝利、尋到寶藏,卻往往挫敗迷惘,感嘆不被命運之神眷顧。
我們當知,許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或命運擺弄,而是根本搞不清自己的歷程走到哪個階段,也看不懂眼前事態的深層意義,無從跨越關卡升級。
本書將帶我們突破這個困境。
作者、資深塔羅老師王乙甯完成了一項創舉,結合塔羅大祕牌與坎伯英雄旅程階段,創造了一套超越禍福、解開人生困境的占問技法。她發現,從第一張愚者牌到最後一張世界牌,塔羅牌傳神地表達了英雄各階段的考驗。只要抽一張牌,任何人都能為當下所進行的事找到在英雄旅程中的定位,並透過書中接地氣又自帶療癒力的牌意解說,與牌卡的瑰麗圖像心神交會,茅塞頓開。
與其被動被命運牽往不想去的地方,不如主動洞悉處境,掌握通往夢想的方向。這本書,幫助每位讀者透過簡單易學的方法體察自身,在生活大小事中看見召喚,成為自己的英雄。
啟發推薦
何佳瑞/輔仁大學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合聘教授
林晴晴/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楊善淳(玄享)/《奧祕其中:托特塔羅學習筆記》作者,經營FB專頁「玄享:塔羅 藝術 雜感」
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將東西方宗教的深厚底蘊以及心理學的知識,轉化為平易務實、貼近生活的占卜建議。如此開創性的眼光,能夠引領讀者跳脫傳統論斷的框架,進而讓塔羅牌內含的象徵,成為支持我們體驗生命、譜寫個人神話的藍圖。——玄享(楊善淳)/《奧祕其中:托特塔羅學習筆記》作者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塔羅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
這本書應證了我長久以來的觀察:真正厲害的「占卜師」,不是那些聲稱擁有神祕能力的人,而是那些深諳人生滋味,歷經風霜後仍能為人指路的人。——林晴晴/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在這個塔羅的嶄新運用中,塔羅不再只是「指出明路」的占卜工具,而是自我與自我得以開啟對話的重要伙伴。——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會人們自我療癒的書籍,更是一本幫助讀者通向自我成長、理解生命意義的書籍。——何佳瑞/輔仁大學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合聘教授
王乙甯
輔仁大學宗教學博士。在韓國出生的華人,曾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工作,學習博物館教育、展覽、宗教建築、生命教育等領域知識,並開始廣泛閱讀宗教與塔羅相關書籍。工作期間進入輔仁大學宗教所進行塔羅研究並完成碩士論文,從自我成長的觀點論述了塔羅占卜的應用特色。後於輔仁大學宗教所持續進行塔羅占卜與心靈療癒的博士研究,同時擔任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培力委員,投入校園的生命教育推廣工作。
目前持續在斜槓塔羅Podcast推廣身心靈成長的占卜應用,也以「塔羅的奇幻旅程」之名開辦塔羅學習系列課程。著有《敘事塔羅:運用塔羅圖像展開與自我對話的生命敘事,讓身心靈在困境中成長,走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之道》、《走向世界的愚者:從坎伯英雄旅程解讀塔羅圖像,創造你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