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2025
- 2025年
- 258期
- 259
- 2月
- 471410268964801
- 人文文學
- 印刻文学生活志 (3月号/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学生活志(2月号/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 5月號/2022 (第22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3月號/2025/第25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5第257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4)(第25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5)(第258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0)(第204期)
- 台灣
- 封面標題:追憶、整理,與告別
- 張愛玲
- 張鐵志
- 文學雜誌
- 海外
- 瘂弦
- 第204期
- 繁體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華文
- 連明偉
- 那天,下着微雨
- 那天,下著微雨
- 鍾文音
- 雜誌
- 零雨
- 8月號

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5)(第258期)
Regular price $22.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封面故事
鍾文音的書寫是追憶,也是對自我情感的梳理與昇華,她的文字如同一次次漫長而慎重的儀式,帶領讀者見證掙扎與坦然,勾勒出告別的重量如何在心靈深處留下痕跡。而最私我的告白,也是生命必經的共感:究竟要如何與過去、與所愛之人,甚至與自己道別?小說家始終用虛幻又真切的書寫回應著。
鍾文音著力於長篇創作,既完成刻劃台灣百年變遷的「台灣島嶼三部曲」,近年著重書寫陪伴母親歲月,而訴諸送別的祝福之書,更成為小說家的預示巫言。而現實與虛構繼續交織互涉,以為結束的小說,卻暗藏了另一個預言的開端。
本期,鍾文音發表最新小說《私輓歌》,並與楊照對談「寫小說就是我的乘願再來」,以及郭強生、蔣亞妮、崔舜華的深刻回響,探討創作與生命交織的真實樣貌,以及支撐小說家內心的,最強悍的我執。
【編輯的話】
時間的歌行
執行主編 蔡俊傑
新年迎著新年走,向著新,其實更多是收攏著舊,時間的河道流水潺潺,而我們在諸多的人與事的接續過渡中尋求平穩,一步步把生活銜接下去。
儘管如此,有時候仍會無來由地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焦慮,那種焦慮會讓自己逐漸失去耐性,特別是關於自己內心的部分。好像有一種缺漏不安淹漫開來,這時會開始檢查確認那些平時做的順手的事情,把日常的重複截斷,按下暫停鍵,從某一處可疑的地方開始慢速格放。甚至有時候會更神經質的,重新質疑自我,是不是什麼地方沒做好?是不是哪件事應該如何?或者可以有更好的決定?想著那些與外在的連結,那些周遭的人事物,相對映著自己。也許,那種突然出現的,從心的深海裡突然浮冒出一陣上升的氣泡般,躁動不耐卻又無處搔癢的焦慮。就好像之前深吸的一口氣快要被吐盡了,而呈現的一種內心缺氧的狀態,每當意識到我們居然可以在這樣缺氧的狀態下,繼續生存下去,總會感到驚訝。
那深海的氣泡是怎麼產生的?我總想著人世間存在許多隙縫,那些隙縫在平時會被穩定的日常或狀態給弭平,或者縫補、遮掩。但總會有那些時候,因為各種不可測不可控的原因,那些隙縫被拉扯開了,露出某一種,大多數人不願面對不想接觸的內裡。或者說,在表面另一邊的,真實的世界景況。
常常事情越多越雜亂的時候,我都會想著,要怎麼樣才可以讓內心繼續保有安穩?而那些莫名浮現的焦慮,釋放的也不僅僅是不耐,還有對於缺漏的疑慮不安,但有時就是這樣,有漏才會有變化的餘裕和可能,因為擔心缺失,所以會顧念著謹慎周全,但也可能會因為別處的溢出,所以會有所得。
再回到表面的這一邊。那個容易被日常瑣碎困滯拉扯的現實,如果最一開始便知道,創作得要付出的勞心勞力,是否仍會選擇這條路走下去?也許,對有些人來說永遠都有選擇的餘地,但對有些人而言,從來都不是選擇與否,而是意會到的同時,也只能(匆忙且狼狽地)讓自己站穩,走好每一次踏出的腳步。已經在路上了,看得是眼前的風景,選不選都只是路上聽聞的聲響。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遇到了,能怎麼做,才是對自己能說得過去的,更好的交代?這無關乎意願,只取決於當下的決定。
新春的二月,也迎來鍾文音。我對小說家有個印象,就是她總是在旅行流浪著,她用攝影和繪畫的觀看映現自己的身影,並且透過文字把所見所歷書寫在自己生命中。對她來說前往與抵達、尋覓與失去,是軸心,也是動能。直到疊加在小說家身上的歲月漸厚,對於單薄己身的自我放逐,像風像水般流過許多地方,走過那些人間。而後,旅者倦行,已經看過更多的風景,遂決定,把自己留給時間,或者也可以說,把時間留給自己。
此後,融時間為歌,循人情而行。
小說家即通靈者,創造有時就是時間的交換,還原某些已然不存的物事,重新再現,新舊交織,有時候,即便是對著那些遠去的人,仍可以循著文字為路誌,從虛實的隙縫將他們,將時間喚回。
祝大家新年快樂。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