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2月號/2024)(第246期)

Regular price $21.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Only 0 items in stock!

《印刻文學生活誌》2024年2月號 【封面故事】(雙封面隨機出貨)

A版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智慧與語彙。而記憶踩著時間的腳步追逐,遠去的身影,深拓的印象,詩人留下的所有字句,是託付給未來,持續思索的底氣。

B版
  
《1624》以壯闊的海洋史觀,演繹臺灣身世。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大員建熱蘭遮城,歐洲甲板船、大明國帆船、日本朱印船等各國船隻在此交會,臺灣躍上世界舞臺。
  西拉雅先民在荷蘭長官、日本商人和海上梟雄鄭芝龍之間周旋,鍛鍊出合縱連橫的智慧,在日本船長濱田彌兵衛的安排下,新港長老理加前往江戶向幕府將軍獻地圖。當嶄新的世界在眼前展開,部落的少年將如何做選擇?

《1624》劇照提供: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編輯室報告】起點/執行編輯 蔡俊傑

  流動的時間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效益,同樣時間,卻往往被不同質量的物事分別,多了這個,來了那個,臨時更動是常態,很多狀態無法被量化,時間永遠都不夠用。其實每個月一本動輒十二萬字以上的文學雜誌,都得要花費很多力氣去準備和消化,而時間不等人,我們每每努力搶救,總冀望著能在手腳可及之處,完成更多一點的成果。

  馬上就過年了,年後接著書展(總感覺去年書展才剛結束不久),從去年底開始的所有準備和規劃,都在慌亂中撐持著條理前進,擔心遺漏任何細節,惶惶檢視著各落稿件,尤其被迫壓縮的截稿期,總需倚靠積累的經驗與直覺,調校細微的誤差,試圖沖淡匆忙的焦慮。然而,在一個冷極的濕雨夜,燈光曝亮的大辦公室,空調風聲呼呼在耳邊轉,我重讀起新砌入版的楊牧詩句,時間變慢,感官放大(或者說被清理乾淨了),那一首首,一行行,一字字,像潮浪,引著溪流,坐落成遠方的山巒。而那句話這麼說:「因為山就在那裡。」
  因為楊牧就在那裡。
  從二○○九年一月,印刻第一次製作楊牧專輯「在人生行旅的中途」;之後在二○二○年三月得知詩人逝世,當時加緊作業,在四月推出紀念專輯「一生詩的完成」;而在四年後,隨著《楊牧全集》的完成與出版,也再一次製作「奇萊傳奇──楊牧」,重溫奇萊山下,詩與人的傳奇。
  每次製作人物專輯,包括最重要的,當時期創作者最新的作品發表,以及人物對談裡關於創作的自述和解讀,搭配他者的評論憶述,可以在這紙與鉛字搭建的舞台上耐得住開闔,展露盡可能多的,部分的完整。而這樣保存著那些當下,在時間之流中成為一種標定,對於一位作家,或者說創作者,在不同時期的專輯內容,可以看見本人顯現的樣貌,傳遞的話語,交付的作品,那是關於一個人想要傳達什麼,以及希望怎麼被理解。不管是自我,還是花費了無比心力完成的作品,都是一段期待被善待的,屬於「我」的時間。這其實很難,我是指被理解,但也不是無法做到,至少我們可以讓閱讀成為起點。
  除此之外,在這樣的編輯經驗中,更具挑戰的,是另一種觀看的角度,創作者已經不在,而當下的我們,要怎麼去描述,去記得這個人?每個人的經驗和記憶,釋放出去的感受與接收的回饋都是獨特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循著他留下來的作品,那些被記錄下來的話語,在字裡行間獨自完成一段靜默的對話。
  所以所謂的我們記得,其實就是每一個我記得。
  本期也特別推出雙封面,除了許多年輕詩人的「起點」楊牧特輯之外,也製作了「1624」特輯,回到一六二四年的台灣,早在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的船隻就在這座島嶼交會。那時這座島有很多名字,每一個經過的人都搶著指認。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成為台灣進入海洋視野的一個起點。四百年之後,我們終究還可以在流逝的時間中,尋找,重建,關於那些我記得,或者說,我們應該要記得的歷史。
  祝大家新年快樂。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