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由香港文學館出版,每年四期,以文學為本位,兼顧其他文化藝術範疇,致力推廣優質、長篇的創作、評論及學術論文,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
川端康成的世界唯美而優雅,他的作品長時間與日本傳統美學劃上等號,本期《方圓》以川端康成的《美麗與哀愁》為主題,試圖從性別意識、佛學及虛構對現實的反噬等不同角度切入,剖析川端康成作品中作為一體兩面的美麗與哀愁。
方圓:03期「憂鬱」
Regular price $25.00匯集著名作家及資深學者、評論人的跨界對談,探討「憂鬱」於香港此時此地的多重面向。
展示貼近當下社會、主動介入時代的文學創作,以散文、小說、詩歌等不同體裁構成「消失的香港」之另類探討。
高質素彩頁呈現本地視覺藝術的前衛作品,彰顯品味與活力,在明確與穩定的日常揭開晦暗、凝重的情感世界。
既有力求新角度、新觀點的專題「論述」,又有潛入歷史、爬梳文獻的文史「鈎沉」。
文壇前輩與新銳、學院與民間的研究社群、跨媒介的藝術家共同組成龐大陣容,開展深度批判,也追求不拘一格的自由書寫。
學術欄目集中推出視覺藝術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關注早期實驗攝影,以及當代電影與觀念藝術的融合創新。
方圓:01期「出神」
Regular price $25.00《方圓》——自由書寫.深度閱讀
《方圓》是以mook為形式的文學及文化專刊,刊發四千至二萬字的創作、評論、論文,鼓勵長篇寫作,推動深度閱讀,發揚跨越疆界的自由書寫精神。每次均以專題探討一種人性情緒狀態。第一期「出神」,配搭清新而兼具份量:
邀得編舞家黃大徽、音樂人兼神秘學教主MC 仁、詩人黃鈺螢、文化人鄧炯榕對談其「出神」及神秘經驗,探討ecstasy與藝術創作之關係;
創作方面,謝曉虹、余婉蘭的情色出神小說;顏峻的音樂筆記,與曾繁裕的科幻小說。
論述方面,有張歷君以巴塔耶和鈴木大拙的關連展示內在經驗、禪與「出神」的理論連結;
朗天、洛楓的兩篇自由評論均與身體相關,一是關於遊行步姿研究,一是關於「身體」的不同維度;
鄭政恒鉤沉詩人夏候無忌;
李歐梵、吳國坤的最新學術論文。
《方圓》一連四本每季出版,以文學為本位,深入探討及呈現議題的多元維度,意在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本刊持守融會中國與西方、古典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開放思維,兼容跨學科、跨地域的對話。《方圓》每冊作者陣容鼎盛,更有兩岸三地著名作家、學者、評論家、文化人擔任顧問及學術委員會,將在兩岸三地備受注目。
【預購】美麗與哀愁:川端康成完美調和京都之美與背德之哀的名作◎川端康成(譯者:劉子倩)
Regular price $31.00《方圓》:11期「正午」
Regular price $25.00今期《方圓》專題方向本來自較抽象的文化想像,不料到組稿、編排和製作階段,香港已完全陷入嚴峻的疫情狀況,每天上千的確診數字,政府的嚴刑苛政,在在顯示抗疫已超出了它本該有的範圍,簡言之,疫情愈來愈不只與公眾保健有關,而是愈來愈跟生命政治、意識形態管治以至訊息戰扣連。
尼采很喜歡講「正午」,那是超人(他的理想人格)降臨的光景。而用正午代表盛極一時,更是東西文學的共同想像。假如文明的發展維度以一天來類比,正午恰是黃金時段,不過日既到中天,也意味將走向黃昏。盛極而衰,最好的狀態埋藏著衰敗的種子。
作者包括朗天、白雙全、林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