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13期「敵」
Regular price $25.00二十一世紀理應是追求自由、民主與和平的時代。時代巨輪的轉動帶來的看似是進步與理性,但一直螫伏在表層之下的敵對暗流卻似乎提醒了人們存於「敵」「我」二元的複雜性。俄烏戰爭的爆發震憾世界每一個角落,但滿目瘡痍的戰亂現實同時正好提醒了我們重新思考不可規避的敵對問題。從民族國家到個人的層面,「敵人」亦彷如幽靈的存在 -- 它的意義徘徊於帶來希望與催化仇恨之間。回到當下的語境,這或有助我們重新思考今天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潮流,和其中盤根錯節的政治、權力與性別關係。
作者包括吳國偉、周思中、楊慧儀等。
《方圓》:11期「正午」
Regular price $25.00今期《方圓》專題方向本來自較抽象的文化想像,不料到組稿、編排和製作階段,香港已完全陷入嚴峻的疫情狀況,每天上千的確診數字,政府的嚴刑苛政,在在顯示抗疫已超出了它本該有的範圍,簡言之,疫情愈來愈不只與公眾保健有關,而是愈來愈跟生命政治、意識形態管治以至訊息戰扣連。
尼采很喜歡講「正午」,那是超人(他的理想人格)降臨的光景。而用正午代表盛極一時,更是東西文學的共同想像。假如文明的發展維度以一天來類比,正午恰是黃金時段,不過日既到中天,也意味將走向黃昏。盛極而衰,最好的狀態埋藏著衰敗的種子。
作者包括朗天、白雙全、林青等。
方圓:03期「憂鬱」
Regular price $25.00匯集著名作家及資深學者、評論人的跨界對談,探討「憂鬱」於香港此時此地的多重面向。
展示貼近當下社會、主動介入時代的文學創作,以散文、小說、詩歌等不同體裁構成「消失的香港」之另類探討。
高質素彩頁呈現本地視覺藝術的前衛作品,彰顯品味與活力,在明確與穩定的日常揭開晦暗、凝重的情感世界。
既有力求新角度、新觀點的專題「論述」,又有潛入歷史、爬梳文獻的文史「鈎沉」。
文壇前輩與新銳、學院與民間的研究社群、跨媒介的藝術家共同組成龐大陣容,開展深度批判,也追求不拘一格的自由書寫。
學術欄目集中推出視覺藝術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關注早期實驗攝影,以及當代電影與觀念藝術的融合創新。
《字花》NO.93
Regular price $16.00《字花》93期「朝2016流」是回顧過去五年的一個小停頓。2016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有不少關於大眾媒體的轉變悄悄在這個年份裡發生,接續影響著我們的當下。可是在訊息爆炸的年代,去追溯、回想非常不易,於是新一期《字花》希望尋找2016以及過去五年來,潮流的脈絡和波動,尋訪那些發生過又消失在大家眼前的亮點、熱潮,還有那些仍存在大家眼前,在過去五年不斷受到挑戰的人與事物——他們如何抵得住潮流的湧退。
專題訪問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及王樂儀,師徒一起大談香港樂壇轉變,幕後音樂人的狀況,揭露行業秘辛﹗
當代流行文化尤其在意資訊創生者的真性情、幽默感和開放程度,時勢與英雄互相造就,於2016年成立的好青年便恰好把看似艱深離地的哲學,透過十三太保的率性、創意與願力,帶入拒絕大台、拒絕虛假和迎合眾聲的時代。——《純粹好青年荼毒室批判》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朝2016流」
物語
起格
「另外,我亦留意到喺疫症期間,有表演團體利用網上資源,創作新嘅表演模式,亦有人構思一啲冇表演者嘅演出,我覺得,呢個時候係一個好嘅契機去重新思考劇場,喺舊有嘅模式尋找出新嘅吸引力,以回應呢個時代。」——譚孔文《當「劇場」成為「瘟疫」──2021的另一個「阿陶」》
【預購】那城THAT CITY◎黃照達
Regular price $93.00香港電影2013◎朗天、周思中主編
Regular price $23.00終極激戰歸來日
一代宗師重認時
不為殭屍嘗過界
主體揚飛狂舞施
不從工業而從評論的角度看,2013該是香港電影極豐收的一年。當主流傳媒拘泥於資金來源、票房和製作規模等標準,我們不妨著眼於創作的內容和形式,尤其看重作品重新體現香港特色(無論我們稱之為香港精神、港味、本土或主體性),正正反反,或隱或顯地回應了社會和集體關注的課題。擴闊眼界,讓評論持續在場,走出身份迷思的泥淖,是我們尋找之所向,也是自我的期許。本書旨在提供一個閱讀2013香港電影的框架和可能,卻不始於,也不限於這一年。力度、主體、堅持和死亡是關鍵詞,「邊個唔死」(刻意保留的粵語)則可能是這一年香港電影面向未來最適切的投問。本書最關懷的是是否問對了問題,而答案,當然都在讀者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