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炎培詩選◎蔡炎培
Regular price $31.00【預購】港島吾愛◎西西(何福仁編)
Regular price $35.00本書收錄西西的散文五十二篇,分為四卷:卷一「再看足球」,西西以熱愛足球的球迷視點,分享對球員、球證、世界盃等的想法,從運動聯繫到人生。卷二「非洲系列」述異國偉人、文化與歷史,蘊藏深厚的關懷,為讀者打開觀察世界的另一扇窗戶。卷三「小品一束」描寫鮮活的日常點滴,如製作布偶和娃娃屋、學習粵語、記生字等,趣味盎然。卷四「港島吾愛及其他」寫摯愛的父親,以及與書店、與作家的多年情誼,真切動人;往成都尋訪書店、赴美國領獎等遊記,則充滿獨特的角度與奇妙的想像。
西西(一九三七—二○二二)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生於上海,一九五○年定居香港。曾任教職。著作極豐,包括詩、散文、長短篇小說、書評書介、影評影論等四十多種,形式及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深遠。屢獲獎項與表揚,包括一九八三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台灣《聯合報》第八屆短篇小說獎;一九八八年小說集《手卷》獲台灣《中國時報》第十一屆時報小說獎;二○○五年《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二○一一年香港書展「年度文學作家」;二○一四年「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二○一九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同年底瑞典「蟬文學獎」;二○二二年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
何福仁 編
香港出生、成長,香港大學畢業。曾參與創辦並編輯《大拇指周報》、《羅盤》及《素葉文學》。著有詩集:《龍的訪問》、《如果落向牛頓腦袋的不是蘋果》、《飛行的禱告》、《孔林裏的駐校青蛙》、《愛在瘟疫時》、《花草箋》;散文集:《再生樹》、《書面旅遊》、《上帝的角度》、《那一隻生了厚繭的手》;評論集:《時間的話題:對話集》(與西西合著)、《浮城1.2.3——西西小說新析》、《歷史的際會——先秦史傳散文新讀》、《李斯文章——一個讀書人的選擇》、《像她們這樣的兩個女子》、《西方科幻小說與電影——西西、何福仁對談》(與西西合著)、《西西,她這樣的一位作家》。編輯:《西西卷》、《西西研究資料》;並編導電影紀錄片《候鳥——我城的一位作家》。
歷史裏的斷章◎張惠
Regular price $28.00「這書遊移於古典與虛、實,寫得生動有趣;每篇「斷章」主題不同,話題說不完。」
—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 潘金英
「於尋章摘句之外,經過多番分析、綜合以及演繹、推理,從形下層面到形上層面的一種提升。吳宓稱之為從詩歌到哲學的提升。」
—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施議對
「我們需要多一些張惠教授那樣的年輕學人,以紮實的學術修養寫出輕鬆的文化小品,讓更多年輕人覺得古典文學可敬可親。」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 文灼非
「在隨筆中,我們可以看到她與學生討論的情形,使得本書充滿了一種教學相長的靈動活力,也讓人感受到經典的藝術魅力。」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勇強
作者簡介
張惠,北京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現任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員,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紅樓夢學會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中美紅學、國學與漢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古典戲曲,中國近現代文學與翻譯小說等。專著《紅樓夢研究在美國》獲中國博士後優秀學術成果獎,獲得國家社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共十四項。
古文名篇賞析◎蔡益懷
Regular price $22.00這是出自知識分子良知的對文字的敬畏,對中國人文情懷的歸屬。為了照顧年輕讀者,蔡老師還加入了精心編訂的註釋,以及一些重要的語文常識,幫助讀者理解和欣賞這些歷來最優秀的中國散文。希望老師和同學都好好閱讀。
——胡燕青(詩人 作家)
要學好中文,古文的基礎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以紮實的學術態度,精選古典名篇,條分縷析,細讀文本,是青少年的好讀物。
——潘步釗(詩人 作家 中學校長)
學好中文,由文言始
學好文言,由這本古文課開始
蔡益懷﹙筆名許南山、南山﹚,文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家,著作有︰小說集《前塵風月》、《情網》、《隨風而逝》、《裸舞》、《東行電車》,文學論文集《港人敘事》、《想像香港的方法》、《拂去心鏡的塵埃》、《本土內外》,文藝學專著《小說,開門》、《妙筆生花》等。著作曾獲豐子愷散文獎、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四月練習◎黎漢傑
Regular price $20.00「他不只寫貧苦無告的小人物,也寫其他掠過眼前而觸動心神的人,如〈書店的背影〉叫他猜測主人公可能是那位白髮蒼蒼的小說家,流露出親切和欽佩之情。當然,人物素描中以他描繪雙親的最動人。我很喜歡〈媽媽〉這一首,在瑣碎平常的家事中見出母子之情,筆調帶點幽默,卻不失溫馨。」
——張曼儀(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副教授)
「黎漢傑的視野並不限於家庭,〈小丑鐘〉呈現百貨公司的眾生相、〈清水寺印象〉掃視誰也不起勁的旅遊景點,翻閱兩張〈故宮明信片〉,駕臨金鑾殿的不再是龍袍而是人龍、應該服務群眾的大水缸與公廁像爭寵的六宮粉黛。再讀〈福音〉,來來去去重複幾句似是而非的道理,黎漢傑眼中的世界,帶點啟示錄的精神錯亂。」
——惟得(著有短篇小說集《請坐》、散文集《字的華爾滋》)
「流動的詩句,倏忽的形象,文字在紙頁死硬不動,卻在讀者心中,形成一面塗鴉,像是自己的處境,又不是自己。那其中,有心臟在跳動着,如此真確、如此虛妄。」
——鄭順聰(曾任《重現臺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
跨地域推薦 【香港】張曼儀、惟得、梁璧君、朱少璋、陳永康;【臺灣】蘇紹蓮、鄭毓瑜、蘇家立、莊子軒、夏夏;【海外】王潤華、心笛
作者簡介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即將出版)。
花已盡:十人小說選◎秀實, 胡燕青, 惟得等等
Regular price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