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2021:世界是你們的還是我們的◎安娜主編
Regular price $39.00 回顧2021年,香港電影繼續在疫情中迎難而上,不同世代的創作人於傳統與變革之間求索不斷,拍出自己對城市的情感印記,風采各異。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年度回顧書《香港電影2021》從去年的作品出發,審視香港類型片的發展及進化、新晉電影人的風格展現,反思呈現於大銀幕上有關城市情懷、情性愛慾的新舊論述,以至網路影視創作團體紛紛崛起的現象,從中深探香港電影人透過作品間的代際互動,以及在議題處理、拍攝手法上的沿革,為我們描繪出怎樣的香港電影版圖。
▍目錄
前言
簡介:
2021的香港電影,是關於斷裂,也關於承接。正當本土慣見的類型片種持續產出,卻另有一批新銳創作者正在尋找主流鮮少觸及的手法、內容,去書寫以往未被發掘的影像世界。有些東西植根了、始動了,但我們還未能準確辨認指稱那是甚麼;面對稟性不一而複雜的過渡與變化,處於新舊之間的閾限,我們必須問一句,世界是你們的還是我們的?
目錄:
專文綜論
警匪片之回歸與變奏
新聲爭鳴
時代變遷與城市情懷
情性愛慾的新舊論述
主流類型的繼承、總結與新嘗試
現象觀察
台灣電影
華語電影
追念故人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附錄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1995年3月正式成立,為香港首個由影評人組成的文化組織,亦為國際影評人聯盟(FIPRESCI)成員之一,旨在團結志同道合的影評人,維護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性,從文化和藝術的評論角度推動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作出肯定評價。
本會每年年初均舉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大會,透過理性的交流和討論,表揚香港電影及電影工作者的成就。從1995年舉辦第一屆開始,一直未有間斷。近年更致力舉辦電影座談、學生電影教育工作坊、電影評論工作坊及影評比賽,並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合作舉辦「影評人之選」推介經典電影。
香港電影2013◎朗天、周思中主編
Regular price $23.00終極激戰歸來日
一代宗師重認時
不為殭屍嘗過界
主體揚飛狂舞施
不從工業而從評論的角度看,2013該是香港電影極豐收的一年。當主流傳媒拘泥於資金來源、票房和製作規模等標準,我們不妨著眼於創作的內容和形式,尤其看重作品重新體現香港特色(無論我們稱之為香港精神、港味、本土或主體性),正正反反,或隱或顯地回應了社會和集體關注的課題。擴闊眼界,讓評論持續在場,走出身份迷思的泥淖,是我們尋找之所向,也是自我的期許。本書旨在提供一個閱讀2013香港電影的框架和可能,卻不始於,也不限於這一年。力度、主體、堅持和死亡是關鍵詞,「邊個唔死」(刻意保留的粵語)則可能是這一年香港電影面向未來最適切的投問。本書最關懷的是是否問對了問題,而答案,當然都在讀者那一邊。
【預購】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董啟章
Regular price $32.00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也是一本讓我寫到流淚的書。」──董啟章
★特別收錄:作者簽名印刷扉頁+香港版畫家劉家俊原創版畫12幀
★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暨三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得主最新作品
★馬家輝、陳雪、陳國偉、廖偉棠、鄧小樺 珍愛推薦
史料沒有記載的,不代表沒有發生
離開的,會再回來;失落的,會再被發現
香港的歷史,由我們來傳承。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來華,
為了印刷聖經宣教,引入西式的中文鉛字印刷。
著迷文字的少年戴福,
在西人開辦的書院第一次遇見栗髮白膚的少女幸兒,
那時他還無從得知,
這段長達二十年的苦戀將如何掀起歷史的狂瀾;
同時,香港第一副中文鉛字「香港字」,
歷經二十年歲月終於打造完成,
卻於戰火中失傳。
近兩個世紀後,
自殺未遂後失憶的少女賴晨輝,
將揭開少年戴福的故事,
重拾自己家族與「香港字」的關鍵記憶……
【關於「香港字」】
「2020年10月,我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見到『香港字』真身的那一刻,我實實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彷彿有聲音呼喚我,把它的故事寫出來。」──董啟章
19世紀,當中國還流行木刻雕版,香港已率先出現第一副中文鉛字。打造過程歷時二十年,這副鉛字在馬六甲開始鑄造,最後在香港完成,後世稱為「香港字」(Hong Kong Type)。「香港字」失傳已久,早已不為人知。2018年,荷蘭人發現一副1858年政府購自香港英華書院印刷所的活字和字模,向香港版畫工作室查詢,再次揭開「香港字」身世的追尋。
【關於本書】
「與其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個創造神話,或者神話的創造。當然,最樸素的讀法是,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董啟章
本書分為三部分:〈活字降靈會〉、〈復生六記〉、〈晨輝遺書〉。
〈活字降靈會〉是「香港字」的歷史敘述,採用降靈的對話形式,由「字靈」向小說女主角賴晨輝講述「香港字」的故事。〈復生六記〉是發生於1842至1873年間,少年戴福(戴復生)對少女黎幸兒的一段苦戀。戴福曾就讀於香港英華書院,之後加入書院印刷所當排版工,見證了「香港字」的發展。〈晨輝遺書〉是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間的當代故事。女生角賴晨輝自殺未遂,陷於精神困境中,通過協助籌備「香港字」展覽,重構自己的家族故事,進行靈魂的尋根。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寫作生涯接近三十年。1994年即以〈安卓珍尼〉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少年神農〉獲同屆短篇小說推薦獎,令當時從未懷疑過這兩篇皆出自「同一人」之手的評審們為之讚嘆。他的寫作從虛擬到現實,似真似幻,卻又寫入家庭、妻子與兒子,並以自身的寫作語言回應世界。「精神史三部曲」、「自然史三部曲」為其著名系列。其《體育時期》改編成舞台劇,並售出國外電影版權;《地圖集》也已翻譯成多國語言。近年於長篇小說創作大有突破,從《愛妻》再到《後人間喜劇》,拓展更加貼近大眾的寫作路線。
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榮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13年《地圖集》獲國際「科幻&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長篇小說獎。
2014年被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019年《愛妻》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020年此作令他三度獲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著有《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心》、《神》、《愛妻》、《後人間喜劇》等多部短篇集、長篇小說及各類文集。
目錄
晨輝遺書一
活字降靈會上
晨輝遺書二
活字降靈會中
晨輝遺書三
活字降靈會下
晨輝遺書四
復生六記上
晨輝遺書五
復生六記下
晨輝遺書六
後記:從歷史到傳奇,從傳奇到神話
「香港字」名稱的來由
關於版畫
參考書目
2008香港電影回顧◎張偉雄主編
Regular price $19.00 2008年的香港電影,算是陽盛陰衰,本地女演員失去主導地位,反之,功夫動作片卻出現中興局面。合拍片或許依然風光,然而在資源分配嚴重失衡下,促使部分創作回歸低成本本地題材,屋邨電影是個現象,數碼影片亦首次被接納,擁有香港電影的身份。數碼技術的成熟,不但出現了《天水圍的日與夜》、《七月好風》、《烈日當空》、《十分鍾情》等新面貌的香港片,像《赤壁》、《葉問》、《保持通話》等也是很不一樣的類型新視覺。無疑,2008年的香港電影以不同的切入點,思考當下香港電影的身份問題。
《2008香港電影回顧》是一本集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觀察心得的影評結集,既有集中一部片的專門分析,又有全年現象和趨勢的綜論,務求令讀者擁有一個活潑和深入的年度認識。另外,台灣亦出現了引起迴響的《海角七號》,我們也重點討論,作為緊貼時代發展的華語片觀察。本書內容充實,除評論文章外,並附有香港電影大事表,及刊載「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紀錄及頒獎禮花絮。追隨香港電影,請看《2008香港電影回顧》。
香港電影2022:沒有神話的日子◎黃珍盈主編
Regular price $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