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文學走出課堂

陳文慧、洪均榮、汪來昇〈新華文學走出課堂〉,見《聯合早報》副刊,2019123日。(註:刊登出來的版本可能礙於篇幅關系,有做修改,底下附上原稿提供參閱)借此,向各位讀者、投稿作者正式宣布,《WhyNot 不為什麽》第七期為最後一期。但新文潮將繼續運作,為各位帶來更多精彩的新華文學出版及活動。

______________


文學的理想與實踐——新文潮文學社與《不為什麽》
文◎陳文慧、洪均榮、汪來昇
 
創社與初衷
 
  新文潮文學社,於2012127日創社。由五名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的大三生組成,創社成員包括:汪來昇、陳文慧、鄭伊婷、房振坤和沙怡靖。原先是來昇(筆名孤星子)想辦一本屬於南大中文系的文學雜誌,聚集喜歡文學的同學們一同投稿,而當時的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支持我們的條件是:「你們必須走出校門,面對更廣大的群眾」。
 
  目前,新文潮已經成立了6年,也從大學生變成了工作人士,但這並未阻擋社團繼續將業余的時間奉獻給出版與文學活動。新文潮的初衷多年不變,6年以來出版的刊物與書籍共11本,舉辦和參與的文學活動不勝枚舉,從各項新書發布會、工作坊、座談會、介紹海外文學思潮的分享會等,一直都謹守著創社宗旨:(1)重探新華文學的主體性、(2)培養新一代的讀者和作者。
 
  新文潮出版過文學雜誌《WhyNot不為什麽》(共七期;以下簡稱《不》)、網絡詩歌活動結集《一首詩的時間》(共三輯,2015-2017)以及詩選集《不可預期——詩精五十首》(以下簡稱《預》)。《不》參考了海外和本地多本文學雜誌,包括《衛生紙+》、《聯合文學》、《印刻》、《字花》、《新華文學》、《新加坡文藝》等,除了收錄詩、散文、小說外,也設立了專欄、特輯和專題,希望能夠介紹各種文學相關的思潮、題材和內容給本地的讀者們。《不》十分重視編輯方向和理念,更講究跨領域與多元性,並有意借此平臺挖掘新作家。《不》的前三期由汪來昇主編,後四期由洪均榮(筆名空·龍貓)主編。
 
走訪文學藝術家的思想與世界
 
  自創刊號起,每一期的專題會采訪本地三位文學或藝術創作者。例如創刊號的專題由房振坤負責,訪問了三位本地作家英培安、梁文福和艾禺,探討他們的創作心得,以及對於「青春」的種種想法,企圖激發本地青年進行創作,並讓青年讀者們有機會認識這些作家與他們的寫作之旅,作為一種經驗的借鑒。
 
  第二期的專題由沙怡靜負責,她帶領了讀者探索劇場藝術,大聊「身體」的概念。受訪人分別為《上身不由己》的導演楊君偉、演員梁海彬,以及編劇鄒文森;這部作品原是一篇劇本。此次,編輯的概念便是通過不同的文字藝術媒介、討論文學。
 
  第三期的責任編輯是陳文慧。本期透過翻譯和深入訪談,試圖打造一個跨語言空間,使華文和英文創作者能夠互相了解和學習,其中就訪問了馮啟明(Alvin Pang)、小葉子(Joshua Ip)和嚴俊傑(Jerrold Yam)。從文學活動、社團組織、編輯方向、文學理念等的交流,希望能開啟日後多語合作的可能性。
 
  第四期的責任編輯是洪均榮,主要討論的是散文與記憶。通過采訪柯思仁、陳誌銳與吳韋材,去探討他們的寫作動機,以及對於記憶的看法。「記憶」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個人記憶可以透過時間被無限美化,而集體記憶有時也能被權力扭曲。那麽散文是個」紀實」的文體嗎?是否對是個有效的再現?三位散文創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第五期的責任編輯是林慧敏,探討了本地的同誌空間與聲音,采訪了巫俊鋒(Boo Jun Feng)、黃益民(Cyril Wong)和黃浩威,分別從電影、詩和劇場去表達自己對於這個課題的關懷。對他們而言,本地人對於同誌課題了解的不夠深入,需要更多對話與互相了解的空間。
 
  第六期的責任編輯是洪均榮,采訪了謝燊傑、程異(Jeremy Tiang)、鐘達成,以」再現」這個概念為主軸,試圖處理創作者和讀者(觀眾)之間的關系,並檢視閱讀旅程中的種種可能。一部作品除了有作者的處理與想法外,讀者作為接收者,也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甚至有時也不盡然接受作者的觀點。應該如何搭建起這個溝通的空間,正是本期有興趣討論的。
 
  第七期的責任編輯是黃芳,主題為「情欲書寫」,探討了「審查」(自我、機構等)和創作者之間的關系。采訪的三位創作者李邪、張國強和羅子涵(Loo Zi Han)對於「審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協商過程能夠刺激創作,有的認為這樣扼殺作品,有的則認為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號外特輯
 
  除了通過通過專題擴展讀者的閱讀題材與視角外,《不》也引介了海外值得關註的詩人與作品,例如第二期「衛生紙詩人特輯」,來昇便介紹了由臺灣詩人鴻鴻主編的《衛生紙+》(主要是詩刊,但其中也有收錄劇本和評論),以及其中長期發表作品的「衛生紙詩人」蔡仁偉、eL、廖瞇,希望這能激勵新加坡讀者與作者跳脫對於」詩」的刻板印象,並逐漸建立起創作的氛圍。
 
  此外,新文潮也通過《不》盡可能挖掘新作家,有些作家在投稿給雜誌時,還未出版自己的書。於是,第五期裏設立了「未出版作家」的特輯,試圖給這些新進作家一個發表看法的平臺。受訪的五位作家中(黃國安、林偉傑、張瑋真、賀爾與胡愛妮),三位已經順利出版了書,還有一位在籌劃明年出版詩集。
 
通過專欄培養讀者
 
  自創刊號起,《不》便設有四個專欄,分別為「小鄺的豬邏輯」,由本地繪畫家小鄺著筆分享其作品與心得;」劇場」專欄由劇場導演劉曉義負責,為讀者介紹有關劇場的想法與感思;「雕文工坊」由本地小說家張國強分享與小說有關的題材;最後還有「性/別」專欄,呈現了有關性別的概念與文學題材,七期以來由不同的作者著筆,其中包括許維賢助理教授、許通元,和英語作家黃毅聖(Ng Yi-sheng)。
 
  小鄺的專欄是他抒發藝術感想的空間,每一期的內容都與這位畫家的生活和創作有關,並附上他的經典作品《豬邏輯》裏的人物,通過這一幅幅的插圖,重點闡述專欄作品裏的思想與生活哲理。他的專欄空間提醒了讀者,美術與文字結合的無限可能性與豐富性,帶來了不少的感動與精彩的體驗。
 
  劉曉義每一期的專欄都十分精彩緊湊,七期下來從不同的視角討論了劇場,從」臺上」與「臺下」的空間,到劇場中的本地「華語」,到「誰是演員」,到「一桌二椅」與郭寶崑的《鄭和的後代》,到劇評等。他的介紹讓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接觸劇場藝術,從這個藝術的角度看待文字與文學。
 
  張國強的專欄,是他身為一名小說家和工程師的反思。他認為科技和人類的關系在當今社會是不可分割者,所以不斷地透過文學創作與文字,探討著人類生活和科技之間的微妙關系。他的文字從不隱晦,且不斷地挑戰讀者對於生活的認知。例如在第五期他詰問了人工智慧能否代替人類成為暢銷小說家的可能性。而臨了了,文學到底有什麽元素是無法被科技取代的呢?
 
  性/別專欄的作者經過幾次替換,最終由本地作家黃毅聖從第四期開始接手。他的文字深刻但俏皮,深入淺出地闡述著不同的性/別課題:本地酷兒史,性調教、性虐遊戲、性工作者、婚姻體制、戀愛體制等。其中,第六期的專欄講述了新加坡性工作者的處境。作者是在采訪了本地Project X(致力於幫助本地性工作者的非盈利團體)的負責人後撰寫的。文章不但讓讀者認識這少為人知的領域,也打破了他們對這行業的一些誤解,從而讓人們反思很多本地課題的」刻板印象」。
 
通過詩選集探索新華文學
 
  除了《不》,新文潮也編了四本詩選集,其中包括《一首詩的時間》(共三輯,2015-2017)和近期出版的《不可預期——詩精五十首》。自2015年至2017年,新文潮辦了三場」一首詩的時間」網絡寫詩活動,編輯連續三十天將提示上傳至臉書群組,而參與活動的詩人只需根據提示創作。《預》是一本兩年的大工程,閱讀了半個世紀的詩刊、報刊、文學雜誌、個人選集等,希望選出十分獨特的作品,以重構讀者對於新華詩作的想象。同時,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讓作品被翻譯、被分析,也挑起讀者的好奇心,進一步去挖掘更多值得人們關註的本地詩人與作品。
 
  同時,新文潮也舉辦了許多文學活動,例如2016年的作家節活動「文學雜誌:回顧·當下」邀請了非心(李慧玲)與潘正鐳對談,探討他們早期創辦文學雜誌《後來》和《樓》的理念與心得。同時,還舉辦了一些較有遊戲性質的節目,例如2015年作家節舉辦的「詩歌接龍」。活動的主賓是臺灣詩人陳黎;後來也安排兩組詩人(各組三人)運用事先提供的詩句,以接龍的方式創作,由陳黎評審。近期,新文潮也主持了BooksActually舉辦的「新港:作家的日常」,與香港作家董啟章對談,希望通過互動和交流得到更多啟發與動力,去培養新一代的讀者,並促進新港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新文潮也陸續在校園裏做分享、工作坊,包括了新加坡藝術學院(SOTA)、語特營等。另外,也辦了不少對外開放的活動,如2017年作家節的「野餐詩會」、「字/形/聲:想寫詩讀什麽?」、華藝節2018的「詩生活——以《不為什麽》和《一首詩的時間》為例」等。
 
使命的完成」與宗旨的延續
 
  《不》第七期出版後,編輯們決定停辦雜誌。雖然是有一點舍不得,但是編輯們都同意雜誌能夠出版七期已經完成了時代的「任務」。《不》是新文潮的初衷,也是實踐社團宗旨的第一步。
 
  當初創辦《不》就是為了培養新一代的讀者與作者,這段時間了樂見它成為不少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園地,氛圍熱鬧,也吸引了海內外的關註。雜誌雖停刊,但並不代表社團將停止運行,相反的,新文潮將通過更多的文學活動和出版物延續初衷,繼續實踐宗旨。例如,明年新文潮將開始編選的同誌文選,並出版幾位作家,包括賀爾、空·龍貓與黃文傑的詩集,也會陸續出版梁海彬和張國強的小說集。這是一個新階段的計劃和發展——新文潮希望能培養更多的讀者、發掘更多優秀的本地作者,並將本地文學帶到更遠、更有人煙的地方。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