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購】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平常價 $29.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得主陳思宏又一力作
★繼回歸《鬼地方》後的自我放逐,在佛羅里達發酵一場酸臭青春
那年的佛羅里達,陽光熾烈
孩子們卻被黑暗吃掉
熱帶裡,一切變形
一樁死亡意外,讓好孩子變壞孩子
大家約定好竄改記憶
才能繼續完美無瑕──
終究要學會說謊,才能撐起這美好的人皮
終究有一塊淨土,滿布該死的骯髒坑疤與橫流慾望
在病毒蔓延的2020年,
一封遺書,邀請他們回到那該死的1991年夏天。
六個龍年生的孩子,完美無瑕、未來明亮,
在富裕家長的安排下來到佛羅里達遊學,
亟欲脫離掌控的他們,青春就此崩塌墮毀。
他們隨著月光搭上車逃離校園,
一路南行探險卻意外發現人間淨土,
一個個做回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吃藥吃糖吃雞,
被放縱被性交被吸毒,蛻去美好外衣,慢慢變形。
然而淨土庇護不了惡行,一發子彈射出,
有人懷孕、有人死去、有人只能緊咬祕密,從此毀去。
大家說好一起忘掉那個暑假,做回光鮮明亮的龍子龍女,
卻發現當時十五歲的他們早已埋葬,
中年的他們都活成了蛇蟻爬蟲……
專序推薦
繼《鬼地方》的波羅的海,陳思宏將小說場域拉到佛羅里達,刻意求工經營一場青春的獻祭,鬼祟其後定居他們的心眼。在海島台灣的讀者,隔著淼淼太平洋讀之思之,四面海洋環繞著我們,「浪打空城寂寞回」,世界那麼大又那麼小,自己的罪孽自己救,自己的鬼祟自己除。──作家林俊頴
作者簡介
陳思宏
1976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以《鬼地方》一書獲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並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寫作者,有時是演員,有時是譯者,現居德國柏林。
出版作品:
小說|《鬼地方》、《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Facebook:
www.facebook.com/kevinchen9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kevinchen9
推薦序
地獄變的盛夏
林俊頴/作家
一開始展讀《佛羅里達變形記》,容易輕率地將之標籤為廿一世紀、台灣版的《蒼蠅王》。
然而,並不很久以前流行過的一句廣告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今日依然成立。跨入成長的通過儀式,必要的惡之華,一如蜷川實花鏡頭裡的世界,總讓人錯覺是鮮血潑灑。這儀式是否又必然等同於啟蒙,心靈之眼被打開了,從此再也不一樣了,再也回不去童蒙的單純天真?
顯然,陳思宏不滿足重彈這樣的老調,他的企圖與野心如同一條極大的拋物線,把讀者的視野推到北美洲最南端的佛羅里達;打著暑期少年英語遊學團的豪奢名義,六位一九七六龍年出生、十六歲的三男孩三女孩集體離台赴美,一個癲狂、暴亂又各自內心寂寞欲死的熱帶暑假,在此核爆,其毀滅威力的半徑籠罩他們此後一生,即使各自逃竄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洗脫。將近三十年後,他們鬼打牆地回到巨創的原點,那浩瀚大海、萬里藍天,果真成了那最古老的「情天恨海」。
所謂核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恕不能在此洩露。但是,這一群美麗少年是一九七六龍年生的,當然並非偶然,此中有作者深埋的用意與心機,「龍的傳人」還記得嗎?不正是當下許多人唯恐不能徹底殲滅而後快的黨國餘孽?每一個有著不同的精神殘疾、或帶著不可告人的罪衍的龍子龍女,追溯其罪孽根源,不正是他們的父母?而這夥該死的父母們,禍端之首,好一個黃俊雄布袋戲中的「藏鏡人+女暴君」的綜合體,深層布局終而創立一個祕教……
有定見的讀者,或要討厭這樣的對號入座,但我必須指明,黨國餘孽的正宗本尊是龍子龍女的父母們──以世俗標準而論,大都屬於人生勝利組──因此,歷史背景必得再往前推一步。我存有《當代雜誌》第二期,專輯標題:「革命的/理想的/激情的/反叛的六○年代」;冒著簡化的危險,我要引用其中張北海文章〈搖滾與革命〉列出的關鍵字,「婦女解放、大麻、嬉皮、花的兒女、搖滾、禪、人民公社、性解放」。我的意思是,這本小說一再重點提示的一九七六龍年生,可不是希區考克電影的「麥高芬」(MacGuffin),而是草蛇灰線地提供了時代脈絡與解謎的鑰匙,從六○到七○年代,出身權貴的父母,在彼時去了美國,在一波波時代的驚濤駭浪打滾過,回到冷戰尖銳的台灣,他/她帶回了什麼香花毒草,企圖移植在這海島?
明乎此,我們便可洞悉小說家者言,盛夏的火氣裡,其中滿溢的諷刺與怒氣。
然則,這諷刺與怒氣、更是小說中的那一群崩壞之人的鬱怒的標槍,投擲的目標是誰?
但,若是這標槍已經找不到投擲的對象,是否回頭反噬他們自己?
書名《佛羅里達變形記》,既然活用了古老的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我不禁要問,變形了什麼?成長有必然的幻滅,正確的說,是生滅流轉,這是生命的常與變。上天有好生之德,看似酸腐的老話,但生物繁衍,一代人老死,一代人接續,永不匱乏的是新生的眼睛,每一世代各有其哀樂與困境,然而世代之間,是遺產或負債,是罪惡轉移或典型確立,該不該清算鬥爭,要不要轉型正義,絕對是複雜而痛苦的思想與行動。此中沒有捷徑與便宜行事,否則就是開了通往地獄的道路。
從十六歲到重回佛羅里達相聚的四十四歲,他們確實為自己構築了沒有出路的「地獄變」。
回到小說、文字共和國,公領域,作者以其作品供讀者回味並檢驗。老實說,文學與通俗、類型讀物的對立,是相當令人疲乏的老問題。眼前實況是,網路大神的力量摧枯拉朽,貶值舊世界舊東西,尤其影音串流開啟的水壩閘門,是巨量的消費供給,也是攝製的巨量需求。文字小說這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能否是影像產業的智庫,保有尊嚴與主體性?還是侍奉它?為其先導、臨摹的前置作業?此時此地,尚難定論;恐怕永遠不會有定論。在這本小說,故事的強烈戲劇化,敘述的意識流,像是正午海面上的強光跳躍,海面下魚族隨潮流疾游,必須坦承,我卻惘然感受影像的陰影咻咻地席卷而來。
《佛羅里達變形記》,我認為最有意義的變是在作者。陳思宏豐富的旅遊行跡,是否涓滴挹注、轉益其小說寫作,有待作者本人自剖。據說,今年正是《孽子》四十週年,張愛玲一百歲,不免令人想到白先勇筆下那倉皇無依的青春鳥之一,小玉,耿耿一念飛往日本尋父的傳奇;而移民美國四十年的張愛玲,遼闊的新大陸於她不過是芥子之宅,太陽下毫無新鮮事。繼《鬼地方》的波羅的海,陳思宏將小說場域拉到佛羅里達,刻意求工經營一場青春的獻祭,鬼祟其後定居他們的心眼。在海島台灣的讀者,隔著淼淼太平洋讀之思之,四面海洋環繞著我們,「浪打空城寂寞回」,世界那麼大又那麼小,自己的罪孽自己救,自己的鬼祟自己除,我想到了莎士比亞《暴風雨》的詩行,楊牧的翻譯:
「整整五噚下令尊那裡躺著,他的骨骼是珊瑚架子了;那些珍珠本是他的眼睛來的,他身上所有會消滅的都遭遇了一次海之變,已經轉為豐美,奇麗。水妖們按時為他敲喪鐘,叮咚!聽啊!我聽到了──叮咚的鐘。」

【預購】台北故事◎台北人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鏡文學》平台年度「最多評論、最多推薦、最多收藏」三冠王★
「我曾經非常喜歡他,更為此瘋狂過。
這種感覺我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再有,但往後我肯定會經常想起他──
直到有一天,我不再那麼難受為止。」
生活在九○年代台北的兩個男人,明知對彼此不能認真,卻愈陷愈深,
十年分分合合,滾燙慾望升騰成愛,這對愛的賭徒,能否在命運桌上絕處逢生?
程瀚青與高鎮東,一個是寡言內歛、親情至上的修車師傅,一個是浪蕩不羈、縱情享樂的酒店經理,兩人性格迥異,卻有著赤裸裸的默契,即使身處壓抑的社會氛圍,仍不能自主地走在一塊。
兩人初識,是一看對眼便不問未來的貪求歡快;重逢,是命運注定兩顆心要撞擊得既快樂又痛苦;而再次復合,則是放手一賭、不再防備──愛再荒涼,也要用鮮烈的痛,來抵擋遺忘。
故事孕生自尋常的台北地景:西門町的機車暗巷、陽明山的萬家燈火、中山北路的深夜狂飆、林森北路的燈紅酒綠……,一幕幕都帶著光陰厚度;相繼獻聲的九○年代流行音樂,不僅烘托出時代氛圍,更為這段感情的離合悲喜,下了恰如其分的註腳。
作者初試啼聲,語調平靜節制卻飽蘸痛楚,召回上個世代的惶惑靈魂,於字裡行間一一顯影;故事中眾生相的交互映照,既交織出對愛的深切感悟,也引人思索何謂人生的追求。
藝文影視圈動容推薦
徐珮芬(詩人)
陳又津(小說家)
黃益中(公民教師)
曹瑞原(《一把青》金鐘導演)
楊雅喆(《血觀音》金馬導演)
羅毓嘉(詩人)
「一部誠摯、深刻的人生故事。」──導演 曹瑞原
「兩個不諳水性的人在這名為「台北」的黑水裏載浮載沉好多年,知不知道對方就是自己等待的救生員?」──詩人 徐珮芬
逾百位線上讀者熱烈擁戴
#催淚但不煽情
#後勁餘味強大
#影像感豐富強烈
「是則愛情神話,浪子男人被寡言黑手馴服的奇蹟,哪怕只有一瞬燦亮若流星,依舊是我們對愛的嚮往。」──小部
「正確打開台北人的方式:一包面紙,一首老歌,一種寂寞,一顆千錘百煉的心臟,也許還有一個急需被傾聽的自己」──鄭宇
「非常好看,感謝作者寫出這樣的好故事,有哭。你不試圖灌輸讀者任何觀念與想法,也不老生常談再用大篇幅講同志如何尷尬難過,只是最單純寫出那個年代倆個男人各自的人生。我真的有哭。」──海洋
「很好奇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與這些故事。看完沉默許久,然後一個衝動上網買了張學友的精選輯,樸實無華的文字化成一把利劍,腦海會浮出許多情節與畫面,我可能會很久無法釋懷這部台北人寫的台北故事。」──楊
「我哭了。結局彷佛一記七傷拳,心肝脾肺腎嚴重受創....非常好看、深刻。樸實簡單的文字,好似很平易近人,實則藏了多銳利的尖石刀鋒,如果人生是一場美麗折磨,在最後一章嘎然而止,我實在很想問程瀚青,你後悔嗎?在蘇爽泛濫的時代,感覺突然淘到金礦的驚喜感,超棒的作者....」──宜芃
「告白版傳說中的北神,慕名而來。其實私已經有點搞不清楚最推的是哪一部,版上三部都有耳聞,感覺很厲害,女生就算了,看到連很多男性網友都在熱推。也算罕見奇景,決定跟著這道北風來朝聖。看完再補心得,私絕對不是一個潛水讀者~感覺從筆名開始就透著一股高人的酷勁了」──家寧
「雖然我是男的,但我真的哭了。不知道怎麼說,看你寫得故事,我覺得更像在看電影。畫面感非常強烈。而且你寫得第一人稱,真的真實到讓人感同身受。這不是一篇浪漫、或者很娛樂的故事,你不走主流,但比起時下很多的所謂爽文狗血文,你的故事更叫人刻骨銘心。就像一把現實的刀,以最煎熬的速度,把讀者的心剮得一片一片。」──多倫多
「看完我真的是一片空白。那種空白來自於空虛,就像跨年零點的煙火,當一分鐘的瘋狂絢爛過去之後,整個世界重歸寂靜──有時候你會懷疑剛剛那一分鐘的激動與感動是否真實存在過,忽然之間,咻的一下,就什麼都沒有了。也許這就是人生。快樂與悲痛總是並存。你寫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孤獨寂寞,台北故事寫的是同志,何嘗不是在寫人?每一個人。」──老雷
「我就像看了一部文字電影:好故事、好作者、值得追隨、期待更多新故事!時代氛圍,人物的狀態,你都把握的爐火純青。尤其最後交換描寫實在精彩,就像看電影一樣!就算是配角都被你寫得極有靈魂。真的好棒」──羅莎拉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少去華麗多餘的辭藻,也能寫出如此動人的故事。身為一樣寫社會寫實的筆者,覺得震撼。你的文字充滿靈魂、真實且深刻,我想這篇文足以撼動我的寫作習慣。我無法筆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動,只知道深陷故事裡難以自拔。」──玄涵月
★《台北故事》★
為幾乎不容人思考出櫃為何物的台北九○年代,譜一段專屬那憂傷時代的碎心曲
特別收錄台北街景寫真,還原故事動人場景氛圍
特別收錄台北街景寫真,還原故事動人場景氛圍
「我曾經非常喜歡他,更為此瘋狂過。
這種感覺我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再有,但往後我肯定會經常想起他──
直到有一天,我不再那麼難受為止。」
生活在九○年代台北的兩個男人,明知對彼此不能認真,卻愈陷愈深,
十年分分合合,滾燙慾望升騰成愛,這對愛的賭徒,能否在命運桌上絕處逢生?
程瀚青與高鎮東,一個是寡言內歛、親情至上的修車師傅,一個是浪蕩不羈、縱情享樂的酒店經理,兩人性格迥異,卻有著赤裸裸的默契,即使身處壓抑的社會氛圍,仍不能自主地走在一塊。
兩人初識,是一看對眼便不問未來的貪求歡快;重逢,是命運注定兩顆心要撞擊得既快樂又痛苦;而再次復合,則是放手一賭、不再防備──愛再荒涼,也要用鮮烈的痛,來抵擋遺忘。
故事孕生自尋常的台北地景:西門町的機車暗巷、陽明山的萬家燈火、中山北路的深夜狂飆、林森北路的燈紅酒綠……,一幕幕都帶著光陰厚度;相繼獻聲的九○年代流行音樂,不僅烘托出時代氛圍,更為這段感情的離合悲喜,下了恰如其分的註腳。
作者初試啼聲,語調平靜節制卻飽蘸痛楚,召回上個世代的惶惑靈魂,於字裡行間一一顯影;故事中眾生相的交互映照,既交織出對愛的深切感悟,也引人思索何謂人生的追求。
藝文影視圈動容推薦
徐珮芬(詩人)
陳又津(小說家)
黃益中(公民教師)
曹瑞原(《一把青》金鐘導演)
楊雅喆(《血觀音》金馬導演)
羅毓嘉(詩人)
「一部誠摯、深刻的人生故事。」──導演 曹瑞原
「兩個不諳水性的人在這名為「台北」的黑水裏載浮載沉好多年,知不知道對方就是自己等待的救生員?」──詩人 徐珮芬
逾百位線上讀者熱烈擁戴
#催淚但不煽情
#後勁餘味強大
#影像感豐富強烈
「是則愛情神話,浪子男人被寡言黑手馴服的奇蹟,哪怕只有一瞬燦亮若流星,依舊是我們對愛的嚮往。」──小部
「正確打開台北人的方式:一包面紙,一首老歌,一種寂寞,一顆千錘百煉的心臟,也許還有一個急需被傾聽的自己」──鄭宇
「非常好看,感謝作者寫出這樣的好故事,有哭。你不試圖灌輸讀者任何觀念與想法,也不老生常談再用大篇幅講同志如何尷尬難過,只是最單純寫出那個年代倆個男人各自的人生。我真的有哭。」──海洋
「很好奇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與這些故事。看完沉默許久,然後一個衝動上網買了張學友的精選輯,樸實無華的文字化成一把利劍,腦海會浮出許多情節與畫面,我可能會很久無法釋懷這部台北人寫的台北故事。」──楊
「我哭了。結局彷佛一記七傷拳,心肝脾肺腎嚴重受創....非常好看、深刻。樸實簡單的文字,好似很平易近人,實則藏了多銳利的尖石刀鋒,如果人生是一場美麗折磨,在最後一章嘎然而止,我實在很想問程瀚青,你後悔嗎?在蘇爽泛濫的時代,感覺突然淘到金礦的驚喜感,超棒的作者....」──宜芃
「告白版傳說中的北神,慕名而來。其實私已經有點搞不清楚最推的是哪一部,版上三部都有耳聞,感覺很厲害,女生就算了,看到連很多男性網友都在熱推。也算罕見奇景,決定跟著這道北風來朝聖。看完再補心得,私絕對不是一個潛水讀者~感覺從筆名開始就透著一股高人的酷勁了」──家寧
「雖然我是男的,但我真的哭了。不知道怎麼說,看你寫得故事,我覺得更像在看電影。畫面感非常強烈。而且你寫得第一人稱,真的真實到讓人感同身受。這不是一篇浪漫、或者很娛樂的故事,你不走主流,但比起時下很多的所謂爽文狗血文,你的故事更叫人刻骨銘心。就像一把現實的刀,以最煎熬的速度,把讀者的心剮得一片一片。」──多倫多
「看完我真的是一片空白。那種空白來自於空虛,就像跨年零點的煙火,當一分鐘的瘋狂絢爛過去之後,整個世界重歸寂靜──有時候你會懷疑剛剛那一分鐘的激動與感動是否真實存在過,忽然之間,咻的一下,就什麼都沒有了。也許這就是人生。快樂與悲痛總是並存。你寫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孤獨寂寞,台北故事寫的是同志,何嘗不是在寫人?每一個人。」──老雷
「我就像看了一部文字電影:好故事、好作者、值得追隨、期待更多新故事!時代氛圍,人物的狀態,你都把握的爐火純青。尤其最後交換描寫實在精彩,就像看電影一樣!就算是配角都被你寫得極有靈魂。真的好棒」──羅莎拉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少去華麗多餘的辭藻,也能寫出如此動人的故事。身為一樣寫社會寫實的筆者,覺得震撼。你的文字充滿靈魂、真實且深刻,我想這篇文足以撼動我的寫作習慣。我無法筆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動,只知道深陷故事裡難以自拔。」──玄涵月
作者簡介
台北人
鏡文學人氣作家
生長於台北的九○後,卻有著一個老靈魂。
2016年末初試寫作,即在各網文平台獲得極佳的迴響。
為音樂而寫作,每一段文字都來自於當下所聽的歌曲。
在台北這座城市中行走間,採集過往的痕跡。並試圖在文字中,讓往日的燦爛再度發光。
作品:《台北故事》、《我的一個朋友》、《港城煙火》、《林森森林》
「台北人」官網 :event.mirrorfiction.com/2018/taibeiren/
「台北人」粉絲頁:www.facebook.com/taibeiren/
「台北人」鏡文學作家專頁: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writer/15725
台北人
鏡文學人氣作家
生長於台北的九○後,卻有著一個老靈魂。
2016年末初試寫作,即在各網文平台獲得極佳的迴響。
為音樂而寫作,每一段文字都來自於當下所聽的歌曲。
在台北這座城市中行走間,採集過往的痕跡。並試圖在文字中,讓往日的燦爛再度發光。
作品:《台北故事》、《我的一個朋友》、《港城煙火》、《林森森林》
「台北人」官網 :event.mirrorfiction.com/2018/taibeiren/
「台北人」粉絲頁:www.facebook.com/taibeiren/
「台北人」鏡文學作家專頁: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writer/15725

【預購】大疫◎駱以軍
平常價 $4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到頭來,我們也只是一群病毒罷了。
比小說、電影更超現實的大滅絕,
我們曾經身後那六、七十億人的背景厚牆,全不存在了──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十日談」,駱以軍最熱切回應現時現世的長篇新作∥
整個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
大疫年代,深邃靜謐的溪谷間,一場現代的十日談晝夜不止地展開。
直至最後,人們終將發現故事之下還隱藏了謎底……。
導演、裸體攝影藝術家、溪谷主人、模特兒、美麗的少女、老和尚……為了躲避因疫情而崩毀的世界,全都進入溪谷避禍,而支撐著所有人「不願意瘋掉」的,是那每日,或隔幾日,休息、休息再換人的「說故事」。
一場現代的十日談,關鍵字全來自於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真實世界:街談巷議、市街傳聞;某一條橋在黃昏整個擠滿掛著中森明菜擋泥板的機車;西南航空識別區、蘇愷-33、半導體、晶片、貨幣戰爭、科技技術封鎖戰;伍迪‧艾倫、諾基亞手機……
溪谷間的時光,就在故事接力中緩緩流逝,直到──
「天啊,我終於聯繫上外面的人了!請問你們那邊還有多少人?」
「什麼意思?」
「抱歉,可能我太激動了。我們這邊有十幾個人,但也許有三、四十個,我們在一個溪谷中,貯糧和醫藥相對足夠。但發生了許多事,你們的方位在哪裡?」
這是怎麼回事?溪谷主人呢?老和尚呢?──溪谷間的十日談在充滿「星巴克空氣」的會議室中,瞬間蒙上了層層謎團:曾經與「我」日夜不間斷進行說故事接力的那些人,去了哪裡?
比小說、電影更超現實的大滅絕,
我們曾經身後那六、七十億人的背景厚牆,全不存在了──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十日談」,駱以軍最熱切回應現時現世的長篇新作∥
整個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
大疫年代,深邃靜謐的溪谷間,一場現代的十日談晝夜不止地展開。
直至最後,人們終將發現故事之下還隱藏了謎底……。
導演、裸體攝影藝術家、溪谷主人、模特兒、美麗的少女、老和尚……為了躲避因疫情而崩毀的世界,全都進入溪谷避禍,而支撐著所有人「不願意瘋掉」的,是那每日,或隔幾日,休息、休息再換人的「說故事」。
一場現代的十日談,關鍵字全來自於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真實世界:街談巷議、市街傳聞;某一條橋在黃昏整個擠滿掛著中森明菜擋泥板的機車;西南航空識別區、蘇愷-33、半導體、晶片、貨幣戰爭、科技技術封鎖戰;伍迪‧艾倫、諾基亞手機……
溪谷間的時光,就在故事接力中緩緩流逝,直到──
「天啊,我終於聯繫上外面的人了!請問你們那邊還有多少人?」
「什麼意思?」
「抱歉,可能我太激動了。我們這邊有十幾個人,但也許有三、四十個,我們在一個溪谷中,貯糧和醫藥相對足夠。但發生了許多事,你們的方位在哪裡?」
這是怎麼回事?溪谷主人呢?老和尚呢?──溪谷間的十日談在充滿「星巴克空氣」的會議室中,瞬間蒙上了層層謎團:曾經與「我」日夜不間斷進行說故事接力的那些人,去了哪裡?
作者簡介
駱以軍
一九六七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編過年度小說選,常任各大文學獎評審。曾獲二○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及多屆新聞媒體的年度好書等。
著有:《明朝》、《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計程車司機》、《純真的擔憂》、《匡超人》、《胡人說書》、《肥瘦對寫》(與董啟章合著)、《願我們的歡樂長留》、《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駱以軍
一九六七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編過年度小說選,常任各大文學獎評審。曾獲二○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及多屆新聞媒體的年度好書等。
著有:《明朝》、《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計程車司機》、《純真的擔憂》、《匡超人》、《胡人說書》、《肥瘦對寫》(與董啟章合著)、《願我們的歡樂長留》、《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預購】性感槍手◎陶曉嫚
平常價 $2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手槍店女孩慾海掙扎求上岸!
★ 勾勒台北八大行業女子眾生相──小姐們的苦辣酸(偶爾才有一點甜)到底誰人知?
★ 獨立記者第一手直擊田調取材寫成!絕不腦補,保證搔到癢處!
★ 八大從業小姐不約而同讚聲:「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甘苦!」「這就是我朋友的故事!」
在指掌間引爆男人高潮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但……到底要伺候這些奧懶X到什麼時候!?
獨立記者第一手直擊田調取材寫成!絕不腦補,保證搔到癢處!
八大小姐同感大噴發齊呼:「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甘苦!!!」
╳ ╳ ╳
這個世界先笑貧、再笑娼,
但為什麼笑著笑著我卻有點想哭~!
酒店紅牌養小鬼搶客,內心寂寞只有嗑藥跟酗酒陪伴的她,
家人經紀人齊剝削,尺度海放到天邊還是三餐不繼的她,
暈船愛上騙財騙色的渣男,慘被客人拔套還要去送嬰靈的她……
她們是下海賣身的「人魚公主」,但沒想到大家都是公主身丫鬟命~!
╳ ╳ ╳
個性嗆辣,把幹話當靜思語在講的按摩店槍手宋良韻,
人稱「雞界的聖女貞德」,下海五年只嚕管不賣身,
花名「涼圓」,除了缺錢,最缺的就是良緣。
她在慾望最深的地方勤做手工,錢一槍一槍地賺,
明明想上岸,但未來和真愛卻離她愈來愈遙遠……
存款見底又負債,豬隊友家人還頻頻討錢添亂,
最傷心的,莫過於被心上人發現自己原來做八大!
當現實一吋吋輾壓過來,她一步步退讓,
翻身的最後一招,竟是想到──「拍賣初夜」!?
房門打開那瞬間,身旁眾姊妹的人生際遇一一閃現而過,
她不禁狐疑起自己的命運遊戲,能否走出不一樣的結局?
名人推薦
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專文推介
一劍浣春秋|AV評論家、專欄作家
席耶娜|條通媽媽桑、五木條通商圈發展協會會長
簡莉穎|劇作家
周芷萱|女性主義者
酒與妹仔的日常
──淋漓暢快推薦
「這本書會是一個起點,讓台灣大眾開始思考這群八大行業從業女性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我驚嘆於這本書對於細節的描述,對於人物在環境中的特殊思考,對於信仰以及價值的衝突下如何選擇,都讓我掩卷嘆息。」──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專序推薦
「『『上班小姐』始終是個不會退燒的創作題材,因為它一直是這個社會的一部份……這類創作與書寫的價值之一,就在於它多少具有填補人們試圖瞭解性產業及其工作者,但又始終無法窺其堂奧的空隙……(本書)對於性工作勞動現場有生動的描繪。」──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專文推介
「直球對決,正面揭露社會底層艱辛、社會背面人們醜惡樣態的眾生相。」──周芷萱|女性主義者
「看A片不如起而行,實戰部分,請看《性感槍手》!」──一劍浣春秋|AV評論家、專欄作家
脫淫脫窮想脫單!
★ 勾勒台北八大行業女子眾生相──小姐們的苦辣酸(偶爾才有一點甜)到底誰人知?
★ 獨立記者第一手直擊田調取材寫成!絕不腦補,保證搔到癢處!
★ 八大從業小姐不約而同讚聲:「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甘苦!」「這就是我朋友的故事!」
在指掌間引爆男人高潮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但……到底要伺候這些奧懶X到什麼時候!?
獨立記者第一手直擊田調取材寫成!絕不腦補,保證搔到癢處!
八大小姐同感大噴發齊呼:「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甘苦!!!」
╳ ╳ ╳
這個世界先笑貧、再笑娼,
但為什麼笑著笑著我卻有點想哭~!
酒店紅牌養小鬼搶客,內心寂寞只有嗑藥跟酗酒陪伴的她,
家人經紀人齊剝削,尺度海放到天邊還是三餐不繼的她,
暈船愛上騙財騙色的渣男,慘被客人拔套還要去送嬰靈的她……
她們是下海賣身的「人魚公主」,但沒想到大家都是公主身丫鬟命~!
╳ ╳ ╳
個性嗆辣,把幹話當靜思語在講的按摩店槍手宋良韻,
人稱「雞界的聖女貞德」,下海五年只嚕管不賣身,
花名「涼圓」,除了缺錢,最缺的就是良緣。
她在慾望最深的地方勤做手工,錢一槍一槍地賺,
明明想上岸,但未來和真愛卻離她愈來愈遙遠……
存款見底又負債,豬隊友家人還頻頻討錢添亂,
最傷心的,莫過於被心上人發現自己原來做八大!
當現實一吋吋輾壓過來,她一步步退讓,
翻身的最後一招,竟是想到──「拍賣初夜」!?
房門打開那瞬間,身旁眾姊妹的人生際遇一一閃現而過,
她不禁狐疑起自己的命運遊戲,能否走出不一樣的結局?
名人推薦
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專文推介
一劍浣春秋|AV評論家、專欄作家
席耶娜|條通媽媽桑、五木條通商圈發展協會會長
簡莉穎|劇作家
周芷萱|女性主義者
酒與妹仔的日常
──淋漓暢快推薦
「這本書會是一個起點,讓台灣大眾開始思考這群八大行業從業女性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我驚嘆於這本書對於細節的描述,對於人物在環境中的特殊思考,對於信仰以及價值的衝突下如何選擇,都讓我掩卷嘆息。」──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專序推薦
「『『上班小姐』始終是個不會退燒的創作題材,因為它一直是這個社會的一部份……這類創作與書寫的價值之一,就在於它多少具有填補人們試圖瞭解性產業及其工作者,但又始終無法窺其堂奧的空隙……(本書)對於性工作勞動現場有生動的描繪。」──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專文推介
「直球對決,正面揭露社會底層艱辛、社會背面人們醜惡樣態的眾生相。」──周芷萱|女性主義者
「看A片不如起而行,實戰部分,請看《性感槍手》!」──一劍浣春秋|AV評論家、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陶曉嫚
生於一九八六年,台大經濟系畢業,小時候立志以文筆與畫筆描繪人生風景,長大後成為傳媒業的螺絲釘,曾參與網路媒體《沃草》創業,後在《新新聞》周刊任職,體制內生涯八年後,轉職為自由寫手與漫畫練習生。
熱愛閱讀、單車、登山與背包客式自助旅行,對好故事永遠飢腸轆轆,在鞭策自己克服懶散去創作的同時,與公民社會一起蜿蜒地進步。
陶曉嫚
生於一九八六年,台大經濟系畢業,小時候立志以文筆與畫筆描繪人生風景,長大後成為傳媒業的螺絲釘,曾參與網路媒體《沃草》創業,後在《新新聞》周刊任職,體制內生涯八年後,轉職為自由寫手與漫畫練習生。
熱愛閱讀、單車、登山與背包客式自助旅行,對好故事永遠飢腸轆轆,在鞭策自己克服懶散去創作的同時,與公民社會一起蜿蜒地進步。
推薦序
寫出她們的故事,正視她們的存在
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
《性感槍手》這部作品寫的是台灣的八大行業社會,故事主角是專門幫男人打手槍的小姐宋良韻,藉由她在「色情護膚店」中上班的故事,描繪出一幅台灣八大行業的眾生相。讀者可以從書中看到八大行業會遭遇到的景況:各形各色的奧客、爛人,討厭的臨檢和同為八大行業女性不同程度的抱怨私語,以及更重要的──她們的人生。
這是我印象中第一本以台灣「手槍護膚店」為主題的作品,全書許多價值觀的衝突皆透過對話來呈現,同時引領讀者一探台灣的地下社會,在書中諸多黑話如「人魚公主」、「體育課」、「音樂老師」等詞彙大量出現,也進一步形塑了全書的故事氛圍。在八大產業中這些黑話具有一些特質,例如「每個客人都會凹」以及像是做S(全套性服務)如何生存,故事中的各式俚語帶著韻腳出現,透露出的是這些第一線性工作者在職場和生活之間如何切換及自娛,而那些遇到爛客人時的「奧爛雞」等名詞火爆生猛,讀起來更是趣味盎然。
台灣社會對於八大產業的態度多以沉默為主,不談不思考,至今連一個工會組織都沒有成立;對照在書中,小姐們有面臨經紀人和家庭雙重剝削,有遇到惡劣經紀人苛扣抽成而以借款動手術之名轉投其他老闆旗下,也有遇到變態勞點而飽受騷擾、不得不搬家的故事,作者透過堆疊生活細節,寫出了八大從業人員的困境和辛酸,更藉由這些細節為讀者勾勒出了小姐們較為清晰的生活輪廓。
針對這些八大行業從業人員書寫的文字一向不多,即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依舊只是氾濫著以男性消費者為第一視角的體驗文字,內容嚴重誇大男性觀點,例如所謂的女友FU,或充滿各種「比較」以及凹套凹全的CP值參考。偶有一兩篇文字討論女性從業人員的辛酸出現在網路上,也總是被淹沒在主流的「傳統價值」中,多數投以「就是愛錢」等回應,能被同情的若非家世可憐急需用錢,就是為了籌措學費生活費,徒然加重刻板印象。
任何創作者要破解刻板印象和歧視,最好也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要懂得比其他人多,讓更多人知道事實「原來和大眾的想像不同」,那需要工作中的細節、獨特的行業思維以及不同於他人的觀點來達到。作者在書中運用了諸多情節傳達出相關從業女性的真實感受:如何透過借貸轉換經紀,如何在檯面下選擇信任的雇主,如何存錢或者是找尋下一個工作機會。透過這些鋪陳,讀者得以一窺八大行業的真實面貌,也才有可能破除原有對於八大行業的刻板印象。
在我看來這本書至少有幾個特殊性,例如書中赤裸地描述八大行業中的「內幕」,諸如店家中出不戴套的標準處理方式,轉檯轉單以及應對客人的技巧。再來是藉由這些小姐處理各種「性癖」,凸顯小姐們的特殊價值和專業能力。
這樣赤裸裸揭露八大行業「內幕」的作品,能出自於一個記者之手,這是令人欣喜,也是最合適不過的,小說中有許多情節,即透過書中記者角色視角來述說。沒有文字的紀錄,社會大眾就無從理解並且進行討論,特殊語言被社會理解是一個重要的過程,代表這些人的「存在」,也能從這些黑話中看得出產生的脈絡和聯想,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大規模的描述並且強調「黑話」的生命力,原因就在此。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就有很特別的價值了,無論是幾位小姐們口中所說的「奧懶叫想凹中出口爆」和「遇到天菜帥哥」,甚至那些帶有特殊性癖的「客人」,都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而那些小姐們遇到的保單、直銷現況,補財庫和各種養小鬼等傳聞,也都值得在閱畢本書後持續討論。
台灣的社會在近年來逐漸開放並且朝擁抱多元價值的方向前進,對於這些過去被認為是禁忌和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也逐漸被世人接受,《性感槍手》一書便是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面世。我認為這本書會是一個起點,讓台灣大眾開始思考這群八大行業從業女性的生活、體驗和感受。
我相信盡可能寫出台灣性產業的故事,即為作者的初衷。我和作者陶曉嫚在二○一七年時結識,那時候她表示,希望可以寫一本關於性產業的書,我們那天約在懷恩堂前的麥當勞討論了各種性產業和台灣階層的問題。這本書的完成,見證了曉嫚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現將成果呈現在台灣人的眼前,作為一個讀者,我驚嘆於這本書對於細節的描述,對於人物在環境中的特殊思考,對於信仰以及價值的衝突下如何選擇,都讓我掩卷嘆息。
很高興她能夠寫完,作為這個時代的紀錄。
寫出她們的故事,正視她們的存在
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
《性感槍手》這部作品寫的是台灣的八大行業社會,故事主角是專門幫男人打手槍的小姐宋良韻,藉由她在「色情護膚店」中上班的故事,描繪出一幅台灣八大行業的眾生相。讀者可以從書中看到八大行業會遭遇到的景況:各形各色的奧客、爛人,討厭的臨檢和同為八大行業女性不同程度的抱怨私語,以及更重要的──她們的人生。
這是我印象中第一本以台灣「手槍護膚店」為主題的作品,全書許多價值觀的衝突皆透過對話來呈現,同時引領讀者一探台灣的地下社會,在書中諸多黑話如「人魚公主」、「體育課」、「音樂老師」等詞彙大量出現,也進一步形塑了全書的故事氛圍。在八大產業中這些黑話具有一些特質,例如「每個客人都會凹」以及像是做S(全套性服務)如何生存,故事中的各式俚語帶著韻腳出現,透露出的是這些第一線性工作者在職場和生活之間如何切換及自娛,而那些遇到爛客人時的「奧爛雞」等名詞火爆生猛,讀起來更是趣味盎然。
台灣社會對於八大產業的態度多以沉默為主,不談不思考,至今連一個工會組織都沒有成立;對照在書中,小姐們有面臨經紀人和家庭雙重剝削,有遇到惡劣經紀人苛扣抽成而以借款動手術之名轉投其他老闆旗下,也有遇到變態勞點而飽受騷擾、不得不搬家的故事,作者透過堆疊生活細節,寫出了八大從業人員的困境和辛酸,更藉由這些細節為讀者勾勒出了小姐們較為清晰的生活輪廓。
針對這些八大行業從業人員書寫的文字一向不多,即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依舊只是氾濫著以男性消費者為第一視角的體驗文字,內容嚴重誇大男性觀點,例如所謂的女友FU,或充滿各種「比較」以及凹套凹全的CP值參考。偶有一兩篇文字討論女性從業人員的辛酸出現在網路上,也總是被淹沒在主流的「傳統價值」中,多數投以「就是愛錢」等回應,能被同情的若非家世可憐急需用錢,就是為了籌措學費生活費,徒然加重刻板印象。
任何創作者要破解刻板印象和歧視,最好也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要懂得比其他人多,讓更多人知道事實「原來和大眾的想像不同」,那需要工作中的細節、獨特的行業思維以及不同於他人的觀點來達到。作者在書中運用了諸多情節傳達出相關從業女性的真實感受:如何透過借貸轉換經紀,如何在檯面下選擇信任的雇主,如何存錢或者是找尋下一個工作機會。透過這些鋪陳,讀者得以一窺八大行業的真實面貌,也才有可能破除原有對於八大行業的刻板印象。
在我看來這本書至少有幾個特殊性,例如書中赤裸地描述八大行業中的「內幕」,諸如店家中出不戴套的標準處理方式,轉檯轉單以及應對客人的技巧。再來是藉由這些小姐處理各種「性癖」,凸顯小姐們的特殊價值和專業能力。
這樣赤裸裸揭露八大行業「內幕」的作品,能出自於一個記者之手,這是令人欣喜,也是最合適不過的,小說中有許多情節,即透過書中記者角色視角來述說。沒有文字的紀錄,社會大眾就無從理解並且進行討論,特殊語言被社會理解是一個重要的過程,代表這些人的「存在」,也能從這些黑話中看得出產生的脈絡和聯想,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大規模的描述並且強調「黑話」的生命力,原因就在此。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就有很特別的價值了,無論是幾位小姐們口中所說的「奧懶叫想凹中出口爆」和「遇到天菜帥哥」,甚至那些帶有特殊性癖的「客人」,都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而那些小姐們遇到的保單、直銷現況,補財庫和各種養小鬼等傳聞,也都值得在閱畢本書後持續討論。
台灣的社會在近年來逐漸開放並且朝擁抱多元價值的方向前進,對於這些過去被認為是禁忌和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也逐漸被世人接受,《性感槍手》一書便是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面世。我認為這本書會是一個起點,讓台灣大眾開始思考這群八大行業從業女性的生活、體驗和感受。
我相信盡可能寫出台灣性產業的故事,即為作者的初衷。我和作者陶曉嫚在二○一七年時結識,那時候她表示,希望可以寫一本關於性產業的書,我們那天約在懷恩堂前的麥當勞討論了各種性產業和台灣階層的問題。這本書的完成,見證了曉嫚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現將成果呈現在台灣人的眼前,作為一個讀者,我驚嘆於這本書對於細節的描述,對於人物在環境中的特殊思考,對於信仰以及價值的衝突下如何選擇,都讓我掩卷嘆息。
很高興她能夠寫完,作為這個時代的紀錄。

【預購】我們沒有祕密◎吳曉樂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這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祕密過活;
而我和他之間,幾乎沒有祕密。
因為,我永遠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范衍重一直以為他與妻子吳辛屏之間沒有祕密。
但妻子一夕之間消失了。
范衍重從妻子工作的地方展開調查,越是追查就越陷入重重疑雲:妻子聲稱已過世的母親突然現身,揭露吳辛屏的過往:她在小鎮上曾經出過事。
所有線索都指向保守小鎮的名門家庭──宋家,宋家兄妹宋懷谷與宋懷萱,宋懷萱與吳辛屏是高中摯友,宋懷谷面貌俊俏、優秀,是校園風雲人物。
吳辛屏安靜又低調,她是范衍重的第二任妻子。他不喜歡妻子問他過去的事,正好吳辛屏也不。相較於第一段婚姻,范衍重覺得與吳辛屏的婚姻讓他感到舒適與「門當戶對」──范衍重不禁想起前妻那帶著詛咒的聲音說:
跟你在一起的女人,到最後都只會被你逼瘋。
吳辛屏可能去哪?
她還可能去哪?
──最終所有的祕密,都藏在一個盒子裡。
打開盒子,是找到了解答?
還是將每一個人推落黑暗又無法說出口的真相?
本書特色
★未出版即售出國際影音平台改編影視版權
★繼現象級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之後,再度凝聚深邃的觀察力,犀利剖下社會切片──
好評推薦
周芬伶 / 小說、散文家,東海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專序推薦
林立青 / 作家
馬欣 / 作家
陳慧翎 / 導演
蔡依橙 /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盧郁佳 / 作家
長篇更是複雜的藝術,是透過顯微鏡看世界的「鑽石孔眼」,曉樂的複雜心智讓小說的複雜性得以顯現。──周芬伶
而我和他之間,幾乎沒有祕密。
因為,我永遠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范衍重一直以為他與妻子吳辛屏之間沒有祕密。
但妻子一夕之間消失了。
范衍重從妻子工作的地方展開調查,越是追查就越陷入重重疑雲:妻子聲稱已過世的母親突然現身,揭露吳辛屏的過往:她在小鎮上曾經出過事。
所有線索都指向保守小鎮的名門家庭──宋家,宋家兄妹宋懷谷與宋懷萱,宋懷萱與吳辛屏是高中摯友,宋懷谷面貌俊俏、優秀,是校園風雲人物。
吳辛屏安靜又低調,她是范衍重的第二任妻子。他不喜歡妻子問他過去的事,正好吳辛屏也不。相較於第一段婚姻,范衍重覺得與吳辛屏的婚姻讓他感到舒適與「門當戶對」──范衍重不禁想起前妻那帶著詛咒的聲音說:
跟你在一起的女人,到最後都只會被你逼瘋。
吳辛屏可能去哪?
她還可能去哪?
──最終所有的祕密,都藏在一個盒子裡。
打開盒子,是找到了解答?
還是將每一個人推落黑暗又無法說出口的真相?
本書特色
★未出版即售出國際影音平台改編影視版權
★繼現象級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之後,再度凝聚深邃的觀察力,犀利剖下社會切片──
好評推薦
周芬伶 / 小說、散文家,東海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專序推薦
林立青 / 作家
馬欣 / 作家
陳慧翎 / 導演
蔡依橙 /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盧郁佳 / 作家
長篇更是複雜的藝術,是透過顯微鏡看世界的「鑽石孔眼」,曉樂的複雜心智讓小說的複雜性得以顯現。──周芬伶

【預購】樓上的好人◎陳思宏(繪者:川貝母)
平常價 $33.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柏林在哪裡我不知道,
員林的風雨我更想忘掉──
員林最後一個老處女來了,
她帶著泡麵、筆記本,和那一晚的風雨來柏林了。
「我還沒去過柏林,我怎麼還在這裡?
我的一生,都被困在員林──」
住員林的大姊被黑衣人討債威脅,
只好到柏林投靠許久沒聯絡的小弟。
大姊跟著橡果、鋼琴與白腳貓,
一路尋覓小弟家門前的龍蝦與海馬,
最後卻找到一對綠眼睛和一雙藍眼睛?
燠熱的夏日、看不懂的電影,
卻讓她好想大吃肉圓、蜜餞和月見糖,
明明是柏林的地圖,怎麼會指引她回到員林的路?
記憶裡的員林好人一個個上樓敲門,
敲開鐵枝路邊那棟爛房子的祕密童年:
客人絡繹不絕的美麗母親、人見人愛的神童小弟,
只有她這個大姊是沒人要的醜八怪、老處女。
對,老處女──又怎樣?
誰都不用再裝、誰都不必被罵,
樓上樓下,員林柏林,別裝了,別遮了,都算了。
本書特色
★金鼎獎、金典獎得主陳思宏最新長篇,「夏日三部曲」最終回!
★柏林超級叛逆,以女性視角詮釋從島嶼到歐陸的不羈冒險,逼視自身的傷痕與心結。
★陳思宏x川貝母夢幻組合,川貝母獨家親繪封面,瑰麗視覺細緻呈現荒謬情節。
名人推薦
張文薰|台大台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三部曲專文導讀
沈信宏|作家
林靜儀|《診間裡的女人》作者
陳 雪|作家
陳國偉|中興台文所所長
畢恆達|台大城鄉所教授
焦元溥|作家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蕭 熠|作家
羅珮嘉|女影策展人
羅毓嘉|作家
全部下樓推薦
作者簡介
陳思宏
1976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以小說《鬼地方》獲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並售出多國版權。寫作者,有時是演員,有時是譯者,現居德國柏林。
出版作品:
小說|《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Facebook:www.facebook.com/kevinchen9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kevinchen9
川貝母
專職插畫與小說創作。
曾入選波隆那插畫展,亦受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之邀繪製插畫並登上封面。
短篇小說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入圍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2021年最新著作《成為洞穴》,以炫目而充滿想像力的圖文與華麗裝幀印刷備受好評,獲選「2021 OpenBook年度好書獎」以及《Shopping Design》雜誌「2021台灣設計BEST100」年度設計。
Facebook:www.facebook.com/inca.pan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inca817

【預購】無線人生:整個世界,只有你連上了我◎Beck(繪者:木木Lin)
平常價 $3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以現代角度重新詮釋「紅線」的定義
★結合輕奇幻與輕推理元素,重新省思人與人的連結
★淡淡的BL情愫,與深刻的親情和友情
衝動傻憨男大生——————冷靜精明帥警佐
愛情偏紅、友情偏黃,我們之間未知的銀灰色線
卻是我人生僅有的一條線……
第55屆金鐘獎四項入圍作《住戶公約第一條》作者Beck全新作品
在社交隔離的時代,我們需要這個故事接上彼此,連回人與人的片刻溫暖
人的情感,是一條條連接的線
看得見線的他,卻過著無人相連的生活
為了抓住唯一的一條線,他決定衝了!
「我可以……當你的線民嗎?」(???)
特別收錄番外遊樂場篇:〈沿線前進〉
張亦賢是個普通的大學生,除了他從小看得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之外。
在他的眼底,每個人背上都有著各種顏色的光線,往外延伸至人產生情感的人或物件上,線條的顏色則代表著愛情、親情、友情,或是對事物的珍惜等。
然而,他身上卻一條線都沒有。不論是相依為命的外婆,或者同校多年的朋友,他們身上的線在連結到自己之前就消失了,這讓張亦賢不斷懷疑自己對外的情感是否真實,與人來往時也總會有心理障礙,卻總是試著拯救背上的線全部同時消失——代表可能會輕生——的陌生人。
某次鬧上警局的事件中,張亦賢遇見大他幾歲的警佐黃士弘,他發現黃士弘竟有一條從未見過的銀灰色線條連到自己身上,從此千方百計的想和黃士弘混熟,來搞清楚這條線的意義,更害怕這條線若是消失,他又再度成為一個「無線之人」。
面對張亦賢突然的熱情,黃士弘的反應有些冷淡,直到某次突發事件讓兩人開始有了合作機會。當他們的「線」變得更加穩固,兩人的淵源也隱隱從彼此的記憶深處冒出了線頭……
「主角的能力其實很平凡……而人生總有一刻,我們會突然喪失與世界連結的信心,我只是把這個狀態具現化。」——Beck
名人推薦
作家————Ami亞海——水巷——薛西斯
漫畫家————MN
一木工作室總編輯————日青
————橘紅線推薦
★結合輕奇幻與輕推理元素,重新省思人與人的連結
★淡淡的BL情愫,與深刻的親情和友情
衝動傻憨男大生——————冷靜精明帥警佐
愛情偏紅、友情偏黃,我們之間未知的銀灰色線
卻是我人生僅有的一條線……
第55屆金鐘獎四項入圍作《住戶公約第一條》作者Beck全新作品
在社交隔離的時代,我們需要這個故事接上彼此,連回人與人的片刻溫暖
人的情感,是一條條連接的線
看得見線的他,卻過著無人相連的生活
為了抓住唯一的一條線,他決定衝了!
「我可以……當你的線民嗎?」(???)
特別收錄番外遊樂場篇:〈沿線前進〉
張亦賢是個普通的大學生,除了他從小看得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之外。
在他的眼底,每個人背上都有著各種顏色的光線,往外延伸至人產生情感的人或物件上,線條的顏色則代表著愛情、親情、友情,或是對事物的珍惜等。
然而,他身上卻一條線都沒有。不論是相依為命的外婆,或者同校多年的朋友,他們身上的線在連結到自己之前就消失了,這讓張亦賢不斷懷疑自己對外的情感是否真實,與人來往時也總會有心理障礙,卻總是試著拯救背上的線全部同時消失——代表可能會輕生——的陌生人。
某次鬧上警局的事件中,張亦賢遇見大他幾歲的警佐黃士弘,他發現黃士弘竟有一條從未見過的銀灰色線條連到自己身上,從此千方百計的想和黃士弘混熟,來搞清楚這條線的意義,更害怕這條線若是消失,他又再度成為一個「無線之人」。
面對張亦賢突然的熱情,黃士弘的反應有些冷淡,直到某次突發事件讓兩人開始有了合作機會。當他們的「線」變得更加穩固,兩人的淵源也隱隱從彼此的記憶深處冒出了線頭……
「主角的能力其實很平凡……而人生總有一刻,我們會突然喪失與世界連結的信心,我只是把這個狀態具現化。」——Beck
名人推薦
作家————Ami亞海——水巷——薛西斯
漫畫家————MN
一木工作室總編輯————日青
————橘紅線推薦
作者簡介
Beck
一九七九年生,AB型水瓶座。政大廣電系畢業後不務正業地當了十幾年基層編輯,學到許多如修理馬桶水箱等額外技能。興趣是漫畫、電玩、小說、同人誌,還有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大小八卦。喜歡描寫日常情景和對話,覺得世上所有最美好的和最邪惡的東西都藏在日常之中。業餘小說作家,編劇菜鳥,希望將來能成為「現在開始永不嫌遲」的勵志故事範本。
Beck
一九七九年生,AB型水瓶座。政大廣電系畢業後不務正業地當了十幾年基層編輯,學到許多如修理馬桶水箱等額外技能。興趣是漫畫、電玩、小說、同人誌,還有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大小八卦。喜歡描寫日常情景和對話,覺得世上所有最美好的和最邪惡的東西都藏在日常之中。業餘小說作家,編劇菜鳥,希望將來能成為「現在開始永不嫌遲」的勵志故事範本。

【預購】親愛的共犯◎陳雪
平常價 $3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當摯愛雙手染血,你是否願意奮不顧身成為共犯?
我覺得悲傷也覺得幸福,
世上還有人願意陪我走進地獄裡,
地獄成了我們可以重逢的地方……
豪宅裡、山腳下,時隔多年的兩個黑夜,
怎麼改變了兩個「家」?
一棟純白無瑕的豪宅,卻有著黑不見底的苦難?
知名財團二公子、名餐廳老闆張鎮東遭綁架,重案組女刑警周小詠在各界壓力下,必須儘快偵破案子救回肉票。隨著深入調查,發現豪宅「白樓」裡外藏匿重重汙穢:張家商場對手心有怨懟、餐廳合夥人行跡可疑、張家大哥大嫂因爭奪接班心生忌憚、傭人們各懷心事,張鎮東的妻子崔牧芸則心神恍惚……
一間山腳下的育幼院,竟成破案的關鍵?
蒐證途中,多年前一樁見不得天日的虐童案件赫然曝光,然而當是非與證據漸漸浮現,周小詠卻無法突破眾人心防、也說服不了自己的心。難題接踵而來,周小詠只能依靠直覺與夢境,摸索案件輪廓──
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
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
本書特色
★未出版即售出影視版權
★陳雪又一懸疑長篇力作,探究「家」的定義、犯罪本質
作者簡介
陳雪
小說家。
著有小說:《無父之城》(鏡文學出版)、《摩天大樓》、《迷宮中的戀人》、《附魔者》、《無人知曉的我》、《陳春天》、《橋上的孩子》、《愛情酒店》、《惡魔的女兒》、《蝴蝶》、《惡女書》等;另有散文集:《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同婚十年:我們靜靜的生活》、《當我成為我們:愛與關係的三十六種可能》、《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戀愛課》、《台妹時光》、《人妻日記》等。
陳雪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chenxue1970
陳雪臉書|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660030768
陳雪IG|chenxue1970

【預購】鬼地方◎陳思宏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本書榮獲2020年──
永靖對我來說,是個鬼地方,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 這一天,一切似乎如常。
剝開日常,地上有鮮血,空中有蝙蝠,田裡有死掉的河馬,
萬物不祥,所有人都在崩解邊緣。//
陳天宏,出身彰化永靖,一個沒什麼人聽過的小地方。
他是家中么子,爸媽連生了五個沒用的女兒,最後兩胎才拚到男丁。
這么子逃到德國柏林,一心與家鄉割裂,卻意外殺了同志伴侶。
出獄之後,無處可去,只得返回永靖。這天,剛好是中元節。
鬼門敞開,百鬼橫行,他的歸鄉,註定撞上來自過去的鬼。
故事從島嶼小地方的一天說起,
爸媽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哥哥,還有陳天宏,陳家成員輪番登場,
視角切換,光怪陸離的崩壞眾生相逐遭披露,
層層窺見家族的傷痕與醜陋、小鎮的祕密、時代的恐怖與無情。
回到鬼地方的人怎麼面對難堪的過往?
一個小地方又怎麼會變成了鬼地方?
本書特色
★ 睽違十二年,陳思宏全新長篇小說作品
★ 陳思宏創作母題「永靖」復歸,刻劃時代對小人物的輾壓,一探眾人心中的廢墟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江鵝|作家
吳建恆|節目主持人
侯季然|導演
孫梓評|作家
郭強生|作家
楊佳嫻|作家
鄭有傑|導演
──「別哭了」推薦
【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
【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 這一天,一切似乎如常。
剝開日常,地上有鮮血,空中有蝙蝠,田裡有死掉的河馬,
萬物不祥,所有人都在崩解邊緣。//
陳天宏,出身彰化永靖,一個沒什麼人聽過的小地方。
他是家中么子,爸媽連生了五個沒用的女兒,最後兩胎才拚到男丁。
這么子逃到德國柏林,一心與家鄉割裂,卻意外殺了同志伴侶。
出獄之後,無處可去,只得返回永靖。這天,剛好是中元節。
鬼門敞開,百鬼橫行,他的歸鄉,註定撞上來自過去的鬼。
故事從島嶼小地方的一天說起,
爸媽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哥哥,還有陳天宏,陳家成員輪番登場,
視角切換,光怪陸離的崩壞眾生相逐遭披露,
層層窺見家族的傷痕與醜陋、小鎮的祕密、時代的恐怖與無情。
回到鬼地方的人怎麼面對難堪的過往?
一個小地方又怎麼會變成了鬼地方?
本書特色
★ 睽違十二年,陳思宏全新長篇小說作品
★ 陳思宏創作母題「永靖」復歸,刻劃時代對小人物的輾壓,一探眾人心中的廢墟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江鵝|作家
吳建恆|節目主持人
侯季然|導演
孫梓評|作家
郭強生|作家
楊佳嫻|作家
鄭有傑|導演
──「別哭了」推薦
作者簡介
陳思宏
1976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寫作者,有時是演員,有時是譯者,現居德國柏林。
出版作品: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小說:《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臉書:
www.facebook.com/kevinchen9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kevinchen9
陳思宏
1976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寫作者,有時是演員,有時是譯者,現居德國柏林。
出版作品: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小說:《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臉書:
www.facebook.com/kevinchen9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kevinchen9
後記
我一直想寫一本「鬼」故事。
我在永靖長大,鄉野處處有鬼魅傳說,水中田邊竹林,天地皆有鬼。長輩說鬼嚇孩,若不乖,厲鬼現身管教。孩子也愛說鬼,游水召喚水鬼,屎尿想像鬼手從馬桶深處伸出,說床邊不可放紙娃娃、洋娃娃,半夜惡靈侵入娃娃,娃娃開始舞動。
但到底什麼是「鬼」?
我小時愛啼哭,姊姊們逗弄我,喊我「愛哭鬼」,我聽聞調高哭聲音量,大喊:「我不是鬼啊!我不要當鬼啦!」擦乾眼淚,笨孩不懂生死人鬼,歪頭一想,等等,當鬼好像也不差啊,依據人們說的那些鬼故事,當鬼就能穿牆、嚇人、掐人、隱身、附在他人身軀,力量強大。哭轉笑,愛哭鬼想當鬼。
聽了許多鬼故事,我一直到服兵役才有所謂的靈異體驗。高山營區,熄燈時刻,另外兩位同袍和我都同時體驗到了難以言喻的現象。其實我們三人什麼都沒看到,但我們在短暫的幾秒時光,清晰感受到房間裡有「他者」存在。很奇怪,我當時並不害怕,我竟然想到了村上春樹的《舞‧舞‧舞》,小說敘事者與偶像明星五反田君共處一室,明星喝醉了,某種黑暗物質悄悄潛進屋內,散發著輕微的動物臭味。
天亮之後我去「辦案」,試圖以科學、邏輯解釋昨晚的靈異。推理失效,任何理論都無法解釋昨夜的不明物質。
我什麼都沒看見,我只是「感覺」到了「什麼」。那是所謂的「鬼」嗎?《哈姆雷特》裡死去的父王以鬼魅在舞台上現身,那是鬼嗎?《牡丹亭》的杜麗娘是鬼嗎?
死了才能成鬼嗎?活著,有沒有資格當鬼?
寫完《鬼地方》,我心中對鬼的想像依然模糊,無清晰定義,充滿問號。問號是我寫小說的起始,沒有其他解題方法,只能以書寫逼近問號。我總是想到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名句:「過去不曾死亡,過去甚至還沒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有記憶、傷痛,想掩埋、遮蔽,過去如影,往事隨行,有過去就有鬼,人間處處都有鬼,或許,你我皆為鬼。
我一直想寫一本關於「哭」的小說。
我是愛哭鬼,家中第九個嬰孩,餓了哭,飽了哭,睡前哭,醒來哭,七個姊姊輪流哄我這個「糖霜丸」,誰都無法讓我閉嘴。識字之後,讀書哭,讀報哭,看電視哭,聽廣播哭,做夢哭。
長大後,哭電影,哭熱鬧,哭寂寥,哭小說,哭散文,哭詩句。
為了寫波羅的海,我在二月冬日來到了濱海小鎮Laboe。淒冷的沙灘空無一人,沙灘上巨大的潛水艇像是擱淺的鯨。金屬鯨旁有男大聲哭泣,他把頭埋進沙灘,雙拳不斷擊沙。海面上,有好多野生雪白天鵝。
我坐在冰寒沙灘上,聽海,聽風,聽他哭。
我一直想寫一本有河馬的小說。
小時候上學路上,會遇到一位眾人口中的「痟查某」,她長髮打結,身上衣物混亂,眼神飄移,口吐神祕難解的語句。盛夏,她穿隆冬厚衣。
有天,放學途中我又遇到她,她眼神有焦距,定在遠方的某處。她堅定對我說:「那裡,田邊,有一隻死掉的河馬。」她的手,指向遠處的稻田。我看到她的手臂,有好多刀片來回的割痕。
女人後來不見了。
我騎著單車在永靖繞。找河馬,找她。
我一直在寫永靖的小說。
二○一八年底,台灣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反同歧視公投熾烈。我從柏林回到永靖投票,在老家只過一夜。我是永靖人,但我在永靖已經沒有「家」了。我在永靖八德巷出生,在瑚璉路的透天厝長大,國中搬去中山路,十八歲終於離家北上讀大學,從沒打算回鄉。八德巷、瑚璉路、中山路的老房都還在,卻都已經不是我的「家」了,沒有任何房間屬於我,我找不到一張可寫作的書桌。
永靖容顏依舊,與腦中的過去呼應。我搭慢速區間車抵達永靖火車站,從這無人的車站慢慢走回老家。我發現我好突兀,其實很少人會「走」這段路,鄉下人都開車或騎機車,我穿著柏林買的西裝外套,在田間道路行走,簡直是誤闖家鄉的外星人。經過永興游泳池,那是我學游泳的地方,踏進去,喉間發出了驚恐的聲響。永興游泳池已經荒廢了,池水乾涸,一切成廢墟。我頹坐在無水的游泳池旁,年少的湛藍游水記憶撞上眼前發霉的廢墟。記憶可靠嗎?記憶真實嗎?童年存在嗎?永靖存在嗎?我為什麼要寫永靖?
晚間住大姊家,明明是童年住過的房子,舉目一切陌生。晚飯後去永靖街上亂繞,小廟城腳媽仍在,永靖國小仍在,大眾書局仍在,還好還好,不是我虛構出來的童年記憶,都還在。在大眾書局前,一長髮馬尾男子攔住我:「這是明天反同性戀公投的傳單,拜託支持。」
我看著馬尾男子,想跟他說,在不久前,那個黨國禁錮的時代,你的長髮是被禁止的,威權剪刀逼你剪髮,你會被視為異端。在此刻的自由島嶼,你在街上散播仇恨,排斥與你不同的人。我對他說:「你可以不要歧視別人嗎?就因為你這種人,我們都不能回家了。」
我說的全是鬼話。我歸鄉,或者不歸鄉,與他何關?
二○一八年七月,我開始在柏林寫《鬼地方》,二○一九年四月底,小說完成。我不斷挖掘永靖記憶,我一直想逃離永靖,卻不斷書寫永靖,原本以為寫完會大哭一場,寫到最後一句,愛哭鬼卻無淚。我只覺得眼前一切飄忽,低頭看自己的身體,皮膚骨肉在視覺裡慢慢模糊,逐漸透明。
怕自己真的變成鬼,趕緊把稿子寄給編輯,上床昏睡。
我睡得很安穩。
因為我知道,在這樣的時刻,鬼會出現。
永靖會悄悄進入我柏林的房間,在我身邊躺下。
我一直想寫一本「鬼」故事。
我在永靖長大,鄉野處處有鬼魅傳說,水中田邊竹林,天地皆有鬼。長輩說鬼嚇孩,若不乖,厲鬼現身管教。孩子也愛說鬼,游水召喚水鬼,屎尿想像鬼手從馬桶深處伸出,說床邊不可放紙娃娃、洋娃娃,半夜惡靈侵入娃娃,娃娃開始舞動。
但到底什麼是「鬼」?
我小時愛啼哭,姊姊們逗弄我,喊我「愛哭鬼」,我聽聞調高哭聲音量,大喊:「我不是鬼啊!我不要當鬼啦!」擦乾眼淚,笨孩不懂生死人鬼,歪頭一想,等等,當鬼好像也不差啊,依據人們說的那些鬼故事,當鬼就能穿牆、嚇人、掐人、隱身、附在他人身軀,力量強大。哭轉笑,愛哭鬼想當鬼。
聽了許多鬼故事,我一直到服兵役才有所謂的靈異體驗。高山營區,熄燈時刻,另外兩位同袍和我都同時體驗到了難以言喻的現象。其實我們三人什麼都沒看到,但我們在短暫的幾秒時光,清晰感受到房間裡有「他者」存在。很奇怪,我當時並不害怕,我竟然想到了村上春樹的《舞‧舞‧舞》,小說敘事者與偶像明星五反田君共處一室,明星喝醉了,某種黑暗物質悄悄潛進屋內,散發著輕微的動物臭味。
天亮之後我去「辦案」,試圖以科學、邏輯解釋昨晚的靈異。推理失效,任何理論都無法解釋昨夜的不明物質。
我什麼都沒看見,我只是「感覺」到了「什麼」。那是所謂的「鬼」嗎?《哈姆雷特》裡死去的父王以鬼魅在舞台上現身,那是鬼嗎?《牡丹亭》的杜麗娘是鬼嗎?
死了才能成鬼嗎?活著,有沒有資格當鬼?
寫完《鬼地方》,我心中對鬼的想像依然模糊,無清晰定義,充滿問號。問號是我寫小說的起始,沒有其他解題方法,只能以書寫逼近問號。我總是想到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名句:「過去不曾死亡,過去甚至還沒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有記憶、傷痛,想掩埋、遮蔽,過去如影,往事隨行,有過去就有鬼,人間處處都有鬼,或許,你我皆為鬼。
我一直想寫一本關於「哭」的小說。
我是愛哭鬼,家中第九個嬰孩,餓了哭,飽了哭,睡前哭,醒來哭,七個姊姊輪流哄我這個「糖霜丸」,誰都無法讓我閉嘴。識字之後,讀書哭,讀報哭,看電視哭,聽廣播哭,做夢哭。
長大後,哭電影,哭熱鬧,哭寂寥,哭小說,哭散文,哭詩句。
為了寫波羅的海,我在二月冬日來到了濱海小鎮Laboe。淒冷的沙灘空無一人,沙灘上巨大的潛水艇像是擱淺的鯨。金屬鯨旁有男大聲哭泣,他把頭埋進沙灘,雙拳不斷擊沙。海面上,有好多野生雪白天鵝。
我坐在冰寒沙灘上,聽海,聽風,聽他哭。
我一直想寫一本有河馬的小說。
小時候上學路上,會遇到一位眾人口中的「痟查某」,她長髮打結,身上衣物混亂,眼神飄移,口吐神祕難解的語句。盛夏,她穿隆冬厚衣。
有天,放學途中我又遇到她,她眼神有焦距,定在遠方的某處。她堅定對我說:「那裡,田邊,有一隻死掉的河馬。」她的手,指向遠處的稻田。我看到她的手臂,有好多刀片來回的割痕。
女人後來不見了。
我騎著單車在永靖繞。找河馬,找她。
我一直在寫永靖的小說。
二○一八年底,台灣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反同歧視公投熾烈。我從柏林回到永靖投票,在老家只過一夜。我是永靖人,但我在永靖已經沒有「家」了。我在永靖八德巷出生,在瑚璉路的透天厝長大,國中搬去中山路,十八歲終於離家北上讀大學,從沒打算回鄉。八德巷、瑚璉路、中山路的老房都還在,卻都已經不是我的「家」了,沒有任何房間屬於我,我找不到一張可寫作的書桌。
永靖容顏依舊,與腦中的過去呼應。我搭慢速區間車抵達永靖火車站,從這無人的車站慢慢走回老家。我發現我好突兀,其實很少人會「走」這段路,鄉下人都開車或騎機車,我穿著柏林買的西裝外套,在田間道路行走,簡直是誤闖家鄉的外星人。經過永興游泳池,那是我學游泳的地方,踏進去,喉間發出了驚恐的聲響。永興游泳池已經荒廢了,池水乾涸,一切成廢墟。我頹坐在無水的游泳池旁,年少的湛藍游水記憶撞上眼前發霉的廢墟。記憶可靠嗎?記憶真實嗎?童年存在嗎?永靖存在嗎?我為什麼要寫永靖?
晚間住大姊家,明明是童年住過的房子,舉目一切陌生。晚飯後去永靖街上亂繞,小廟城腳媽仍在,永靖國小仍在,大眾書局仍在,還好還好,不是我虛構出來的童年記憶,都還在。在大眾書局前,一長髮馬尾男子攔住我:「這是明天反同性戀公投的傳單,拜託支持。」
我看著馬尾男子,想跟他說,在不久前,那個黨國禁錮的時代,你的長髮是被禁止的,威權剪刀逼你剪髮,你會被視為異端。在此刻的自由島嶼,你在街上散播仇恨,排斥與你不同的人。我對他說:「你可以不要歧視別人嗎?就因為你這種人,我們都不能回家了。」
我說的全是鬼話。我歸鄉,或者不歸鄉,與他何關?
二○一八年七月,我開始在柏林寫《鬼地方》,二○一九年四月底,小說完成。我不斷挖掘永靖記憶,我一直想逃離永靖,卻不斷書寫永靖,原本以為寫完會大哭一場,寫到最後一句,愛哭鬼卻無淚。我只覺得眼前一切飄忽,低頭看自己的身體,皮膚骨肉在視覺裡慢慢模糊,逐漸透明。
怕自己真的變成鬼,趕緊把稿子寄給編輯,上床昏睡。
我睡得很安穩。
因為我知道,在這樣的時刻,鬼會出現。
永靖會悄悄進入我柏林的房間,在我身邊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