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馮建三

【預購】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馮建三

平常價 $59.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0 !
AI的新聞這麼多,為什麼?
重點不是OTT  是「內容創造」

升級媒介批評,達致改變的可能
繼《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200餘篇專文  以政治經濟學角度
關切傳媒、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的未來  
 
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根植於道德哲學及制度的探討:我們應當如何界定好的社會和好的生活,以及我們需要怎樣的資源和社會組織形式。」——Graham Murdock

  「新科技再怎麼改變……我們仍然必須投入心力,思考我們的民主承諾。人需要好新聞、好報導、好傳媒內容,不變。」——Edwin Baker

  本書收錄作者自1992至2024年間作品,內容涵蓋三個部分: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

  隨著媒介的變化日增,媒介批評與檢視應當更為升級——媒介占據的經濟、政治、文化與休閒地位上升,反映在數量的競爭轉劇,也就是媒介資本化的廣度與深度漸趨強化,這正是1990年代以來,台灣媒介生態的重要特徵。當今,謹訴求於媒介自律、閱聽人素養,若沒有國家以制度性設計,介入媒介環境的規畫,自律者無法得到自律的條件,閱聽人無法得到伸張公民身分的養分,媒介改造的議題終究只是治標的手段。本書經由積累三十年來的相關時事新聞,具體剖析媒介的內與外,期待擴充第四權概念,重視傳媒的經濟報導及其相應的監督作用。

  而隨著OTT平台興起,網路嬰兒轉成跨境電商,谷歌稅、科技文化捐是否也該納入;數位匯流的時代,台灣在網飛、YouTube、愛奇藝、Disney+……的夾擊之下,是否該強力規範外來影視作品,建立文化信心,厚實文化認同的內涵。無論是跨境電商或OTT,在經濟上都該納管課徵。

  Edwin Baker說:「新科技再怎麼改變……我們仍然必須投入心力,思考我們的民主承諾。人需要好新聞、好報導、好傳媒內容,不變。」在二十一世紀的串流時代,檢視媒介再現的面貌、產權結構,依舊是作者關心民主政治與經濟分配的核心命題;本書亦聚焦影視的發展與政策,探討數位時代對著作權的影響,並兼及稅捐、社會福利與兩岸問題……234篇專文呼籲靜態的論述與動態的行動相互結合,催生改變的可能!

本書目錄

  Part 1  傳播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新聞與媒介批評

  第二章  電影與電視劇
  銀幕配額
  救贖國片
  另類影視

  第三章  傳播科技的政治
  數位時代,召喚著作權的廖添丁
  科技決定論的窮途末路
  科技的一體兩面
  政治保護鬆動 新媒介接招
  BBC最能善用科技

  Part 2  台灣社會

  第四章  民主政治與經濟分配
  民主政治
  經濟分配

  第五章  性別、階級及語言
  性別與階級
  「讀」英語  「說」母語
  英語上課、公平競爭與學習效率

  第六章  大學與山
  大學生與大學學費
  教授薪資  台灣符合國際水平
  大學責任
  山的政治.好生活的召喚

  Part 3  兩岸關係

  第七章  「美國因素」:好萊塢

  第八章  台灣、大陸、香港與澳門

  第九章  維持現狀與永久和平

作者簡介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李斯特(Leicester)大學博士,任教政大,曾主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新聞學研究》與《傳播、文化與政治》。著《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等九本,(合)譯《傳媒‧市場與民主》等十八本。

  相關著作:《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