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繪者:Via 方采頤)

【預購】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繪者:Via 方采頤)

平常價 $23.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2 !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吳明益,〈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本書特色

  特別邀請入圍2010倫敦卡通博物館年度年輕插畫家Via(方采頤),為10篇故事繪製插圖,營造另一種閱讀氛圍。

作者簡介

吳明益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有時候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長篇小說《複眼人》、《睡眠的航線》,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另編有《臺灣自然寫作選》,並與吳晟共同主編《濕地.石化.島嶼想像》。

  曾兩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誠品年度推薦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聯合報小說大獎等等。

推薦序1

西城舊事任低迴──向所有的讀者推薦《天橋上的魔術師》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部十分迷人的作品,多年來,我已經很少被這樣誠懇與才華兼具的小說觸動、震撼了。

  在台北現實地圖上已經消失二十年的中華商場似乎是「天橋」的隱括環境,對中華路、鐵道邊那八棟一體的綜合商業社區尚有印象的讀者,大約會不期而然地將自己和西門町的際會融入情節的角落。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便進入了和九個成長故事的主人翁一道離家或回家的旅程。

  這個在三十多年(一九六一至一九九二)的歲月淘洗之中,一直是台北地標的「中華商場」,有了令人倍感親切的意義:它也正是作為現代化進程中台北人青春期的一個象徵。吳明益的細緻筆墨,非但重新喚回了三十年間不只一代人的啟蒙記憶,也讓都會邊緣的小市民在歷經時潮引領和社會變遷的同時,留下了他們真切的聚散哀歡,有時令人莞爾,有時令人感傷,有時令人惝恍迷離。

  如果用一個較大尺幅的時空背景為譬喻,我願意這樣說:雖然有如老台北西城牆一般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棟」已經徹底消失,可是吳明益又為我們打造了一回;《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讀者會明白:這樣一座地標將留給我們的小說世界更長久的感動與回味。

  謝謝吳明益,他不只讓我讀到了結構精嚴的故事,也讓我重溫一回創作的執著與希望。對於一個多年沒有因小說而落淚的讀者來說,這是莫大的鼓勵與幸福。

張大春(小說家)

推薦序2

光陰的魔法

  這本真誠的書將湮滅的那一切都召喚回來了。吳明益筆下這些淒清、神祕又溫暖的台北故事帶讀者回到那個同舟風雨的年代,台北是一艘燈火通明的孤船,燦爛中透著伶仃。

  從前只要在台北住過、混過、玩過,甚至只是經過的人,沒有不知道中華商場的。它在最熱鬧的核心地段,有最新的流行音樂,最頂尖的電子產品,可是也有霉爛的舊書店和修鞋的小鋪子。還有些小店淒涼得可憐,我只記得經過它們時的冷哆嗦,可是卻一點也不記得它們賣些什麼了。

  鐵道還在的時候,任何一列西線北上的火車進入台北都心之前,都會先經過蕭條的清代舊城艋舺,經過喧鬧的日治舊區西門町南側,經過叮叮作響的平交道,再經過中華商場的後面──這幾乎是穿越近代歷史的光陰序列。當旅人從疾馳火車的窗口望出去,看見中華商場密密麻麻的後門後窗後欄杆,看見理髮店洗曬的毛巾和各家小孩的衫褲飄揚,熱鬧又清貧,走不完的生意和家常,看不盡的燈火和人生,火車會明顯地慢下來,□噹□噹,它準備轉彎,過了這個彎,旅客會紛紛起身拿行李,伸懶腰整衣衫,長長地舒一口氣,噢──台北到了。也因此,中華商場總是外地人最早看見的台北日子。

  有幾年我常在商場對面的中華路南站等公車,從人群中遙望西門町的電影看板發夢。有時我也走過那天橋,到商場上吃餛飩麵,去唱片行看唱片,到海報行看海報。我也會慢慢地逛商場的走廊,從南端走到北端,一間鋪子一間鋪子看過去。那走廊好長好長,長得恍惚像好幾個朝代。一旁櫛比的小商店難說是繁華還是破落,生意也難說是興隆還是冷清。他們守著一方分寸,做四方生意。也許那時我曾與已經搬離商場的吳明益錯肩,他當時也許正尋訪舊時鄰居;又也許我們曾在中華路南站擠過同一班公車去上課,他極可能也睜著森林水鹿般的眼睛看那天橋,憂傷地懷想他的童年。

  吳明益描繪的台北人有暮光熹微的溫度和色彩,景象朦朧溫柔。中華商場宛如台北城的縮影,是的,都城的人也一樣過小日子。這些角色在最熱鬧的場所過市井生活,他們幾乎參與了每一個路人的記憶,緊貼密合,你幾乎還聽見那孩子的跑步聲和咳嗽,聞見鞋店皮革的氣息和點心世界的麵香。他的故事讓你覺得彷彿早就識得此地此人,他是你熟悉的某個模糊的身影,他將故事的角色安嵌到讀者的記憶裡去,讓人幾乎以為他必定曾經出現在你生活的某一角;或者他真的與你等過同一段紅綠燈,他也許看見了你行色匆匆,所以你的徬徨也被寫進故事裡了。吳明益正像是天橋上的那個魔術師,他可以任意喚回時間,錯置空間,截取你記憶情感的碎片使之復甦,他賦予物件生命,他使你同時感到迷惘和明澈。他也像是那個做標本模型的人,手下的人物栩栩如真,各有微渺的起伏和濃縮的愛戀苦楚。

  所以啊這書是真的有魔法,當整個世代都已經習慣暴亂和刻薄的話語,當我們習於以憎恨取代信念,當我們慣常對時代投以鄙棄的眼神並以此為傲,我深深慶幸中華商場曾經住過這麼個小男孩,他有如此天賦能夠讓那時光再現,並且重新賦予質量和溫度,讓我們得以從他善良寬容的眼睛,回顧那時代,那生活,這座城,然後學著饒恕他人和我們自己。

柯裕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