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購】白童夜歌◎孫得欽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世界是一場巨大的夢
醒來的人
都是暗樁」
以簡白的姿態,孤立於生死的水邊,
剝開甜意的傷痂、誦詩與愛。
「這些詩句很多是寫給自己的箴言。
是我搞錯了這世界。」
孫得欽循詩涉日,在殘酷的光陰之流,
意圖踏踮每一微微折光的暗石。
孫得欽是特異的詩人,不見嶇徑險蹊的文面,存在了決斷之定見。無為非不為,忘言非無言。綜觀宇宙,相對微不足道的生命體如人類,往往僅企求片刻的永恆,或許是一道餘溫、一片光塵、一枝殘花……本詩集如一變形(變奏、變速)之透明容器,承納無數輕靈巧勁的詩意,而語態多所留白的不完整,卻又已然為豐沛自適的完全體。
「我離詩越來越遠了,才終於開始浸潤到詩的核心。」
孫得欽的詩作,外觀孱弱卻隱含了強健體質,肇因其高度自省,從身體、思想到情緒,看似閒散的日常處處宛如老莊哲思,見山是山亦非山;詩人探究生命原義,體現於句式裡的力量,輕簡而穩固,像是自我啟示,備忘給今日起每一刻的良言。
本書特色
青年詩人孫得欽的直觀書寫、自我啟示,潑墨與留白之間的高度思維移轉,充滿細膩自省的全新詩體。
名人推薦
詩人 任明信——專文推薦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張寶云、詩人 鴻鴻——誠摯推薦
都是暗樁」
以簡白的姿態,孤立於生死的水邊,
剝開甜意的傷痂、誦詩與愛。
「這些詩句很多是寫給自己的箴言。
是我搞錯了這世界。」
孫得欽循詩涉日,在殘酷的光陰之流,
意圖踏踮每一微微折光的暗石。
孫得欽是特異的詩人,不見嶇徑險蹊的文面,存在了決斷之定見。無為非不為,忘言非無言。綜觀宇宙,相對微不足道的生命體如人類,往往僅企求片刻的永恆,或許是一道餘溫、一片光塵、一枝殘花……本詩集如一變形(變奏、變速)之透明容器,承納無數輕靈巧勁的詩意,而語態多所留白的不完整,卻又已然為豐沛自適的完全體。
「我離詩越來越遠了,才終於開始浸潤到詩的核心。」
孫得欽的詩作,外觀孱弱卻隱含了強健體質,肇因其高度自省,從身體、思想到情緒,看似閒散的日常處處宛如老莊哲思,見山是山亦非山;詩人探究生命原義,體現於句式裡的力量,輕簡而穩固,像是自我啟示,備忘給今日起每一刻的良言。
本書特色
青年詩人孫得欽的直觀書寫、自我啟示,潑墨與留白之間的高度思維移轉,充滿細膩自省的全新詩體。
名人推薦
詩人 任明信——專文推薦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張寶云、詩人 鴻鴻——誠摯推薦
後記
忘言
我老是在看自己的詩,尤其是在那些動搖的時刻。當然,並不是為了修改。
無論別人聽了會怎麼想,這些詩沒有一次令我失望,穩穩地,帶來啟示,帶來力量。話說回來,要是自己也不想看的東西,印出來給別人看,也說不過去吧。
能啟示你的,始終是你自己。
寫下的,永遠高於我。向我娓娓細數那些,我不知道的東西。
.
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生命不再絆我的腳?
——從我不再忙著絆倒自己開始的吧。
以前我常常對自己這樣說,孫得欽啊,你在搞什麼呢?像白痴一樣。
後來,我知道答案了。搞什麼不是重點,誰搞的才是。
所以,這些詩句很多是寫給自己的箴言。
是我搞錯了這世界。
.
但這些詩是寫給我的
或寫給你的
並沒有什麼區別
畢竟我們
除了身體、思想、情緒
換句話說,個體性,
這種枝微末節的東西以外
並沒有什麼區別
.
言語能說出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
但我需要這些言語,把所有的微不足道耗盡。
無為不是不為,忘言不是無言。
有些時候,我無法期待一首詩更完整。我無法以此為目標來努力。
它不能更完整。
它正是存在於那不完整裡面。
寫下「只是灰」三個字的時候,也許你也想到了,我借來的是李歐納.柯恩知名的那幾句:
「詩只是生活的證據
若能盡情燃燒生命
詩不過是層灰」
回頭翻臉書,二零一八年,我貼了零雨的幾行詩,是當時狀態的寫照。這本集子裡的作品,大半也都是那段時間前後開始萌芽。
我離詩越來越遠了,才終於開始浸潤到詩的核心。
現在不妨再抄一次:
「我的美學將在這裡轉彎
一個人前行
沒有喜悅,且是
沒有悲傷」
活生生、野茫茫的一層灰。
.
白色的童子從廣袤的黑夜裡浮現
或許是河邊
或許是原野
或許是深林
用螢光色的聲音
唱出另一個世界傳來的歌
.
孫得欽啊,願你知曉生命的力
願你是一座橋樑,一條通道
願你每一次都敢跳入未知的火
願你守住一滴油,又遍歷人間事
願你時時刻刻與死亡同在
其實,原力永遠與你同在,不管你願不願意
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要擋著它
像你伸手擋下太過耀眼的陽光
忘言
我老是在看自己的詩,尤其是在那些動搖的時刻。當然,並不是為了修改。
無論別人聽了會怎麼想,這些詩沒有一次令我失望,穩穩地,帶來啟示,帶來力量。話說回來,要是自己也不想看的東西,印出來給別人看,也說不過去吧。
能啟示你的,始終是你自己。
寫下的,永遠高於我。向我娓娓細數那些,我不知道的東西。
.
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生命不再絆我的腳?
——從我不再忙著絆倒自己開始的吧。
以前我常常對自己這樣說,孫得欽啊,你在搞什麼呢?像白痴一樣。
後來,我知道答案了。搞什麼不是重點,誰搞的才是。
所以,這些詩句很多是寫給自己的箴言。
是我搞錯了這世界。
.
但這些詩是寫給我的
或寫給你的
並沒有什麼區別
畢竟我們
除了身體、思想、情緒
換句話說,個體性,
這種枝微末節的東西以外
並沒有什麼區別
.
言語能說出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
但我需要這些言語,把所有的微不足道耗盡。
無為不是不為,忘言不是無言。
有些時候,我無法期待一首詩更完整。我無法以此為目標來努力。
它不能更完整。
它正是存在於那不完整裡面。
寫下「只是灰」三個字的時候,也許你也想到了,我借來的是李歐納.柯恩知名的那幾句:
「詩只是生活的證據
若能盡情燃燒生命
詩不過是層灰」
回頭翻臉書,二零一八年,我貼了零雨的幾行詩,是當時狀態的寫照。這本集子裡的作品,大半也都是那段時間前後開始萌芽。
我離詩越來越遠了,才終於開始浸潤到詩的核心。
現在不妨再抄一次:
「我的美學將在這裡轉彎
一個人前行
沒有喜悅,且是
沒有悲傷」
活生生、野茫茫的一層灰。
.
白色的童子從廣袤的黑夜裡浮現
或許是河邊
或許是原野
或許是深林
用螢光色的聲音
唱出另一個世界傳來的歌
.
孫得欽啊,願你知曉生命的力
願你是一座橋樑,一條通道
願你每一次都敢跳入未知的火
願你守住一滴油,又遍歷人間事
願你時時刻刻與死亡同在
其實,原力永遠與你同在,不管你願不願意
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要擋著它
像你伸手擋下太過耀眼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