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2月VERSE(12月號/2023)(第21期)
- 12月號
- 14
- 18
- 19
- 20
- 2023
- 21
- 6
- 6月號
- 7月號
- 9m88
- June 2023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10月號 /2022(第14期)
- VERSE 12月號 /2021(第9期)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陳亞蘭版)
- VERSE 2月號 /2022(第10期)
- VERSE 4月號 /2022(第11期)
- VERSE 6月號 /2022(第12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 VERSE(10月號/2023)(第20期)
- VERSE(4月號/2023)(第17期)
- VERSE(6月號/2023)(第18期)
- VERSE(8月號/2020,第一期)唐鳳版
- VERSE(8月號/2023)(第19期)吳念真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吳青峰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蔡健雅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 VIBES(3月號 /2023)(第2期)
- VIBES(5月號 /2023)(第3期)
- 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 Verse第4期
- Verse第二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Verse(12月號/2020,第3期)(桂綸鎂版)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詹宏志版)
- Verse(4月號/2021,第4期)(告五人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張西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董陽孜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邱澤版)
- verse
- verse第一期
- verse第四期
- vibes
- 一頁文化
- 伍佰
- 創新
- 劉冠廷版
- 古早
- 台三線版
- 台灣
- 吳青峰
- 告五人
- 周渝民
- 唐鳳版
- 張惠妹
- 張西
- 張鐵志
- 搖滾
- 文化
- 文學雜誌
- 林予晞
- 林予晞版
- 桂綸鎂
- 歷史
- 永續海洋版
- 海外
- 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盧廣仲版
- 第10期
- 第11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4期
- 第6期
- 第一期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九期
- 第八期
- 簡文彬
- 繁体
- 繁體
- 莫子儀
- 華文
- 董陽孜
- 蔡健雅
- 蔣勳
- 詹宏志
- 詹宏志版
- 誠品獨家封面
- 邱澤
- 鄭宗龍版
- 鄭宜農
- 鄭麗君
- 阿爆
- 陳亞蘭
- 雜誌
- 黃宣

【預購】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平常價 $24.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發刊詞:把時代的聲音用力刻在這裡
當音樂以串流型態被聆聽,當音樂人在元宇宙化身為不同形象,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一本如此老派的雜誌?
①
發刊詞:把時代的聲音用力刻在這裡
當音樂以串流型態被聆聽,當音樂人在元宇宙化身為不同形象,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一本如此老派的雜誌?
①
音樂從來不只是關於音樂本身,而是文化價值與生活方式的體現。
流行音樂是台灣最有創造力的文化內容。人人都知道80、90年代是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然而過去20年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看到的是更繁花盛開的音樂景觀,是曾經的獨立成為新主流,以及音樂更影響新世代的觀點與生活。
長久以來,相比於其他文化藝術(想想電影和視覺藝術),台灣的流行音樂是最少被仔細梳理、被深度論述甚至認真報導的領域。
沒有了記錄與論述,就很難理解我們所在的這條音樂長河的位置,很難闡明這些音樂的「弦外之音」:亦即聲音對於社會、文化和時尚潮流的影響。
這就是一個音樂媒體的意義。
我們之所以選擇雜誌這個媒介,是因為相對於網路世界的過於爆炸與吵雜,雜誌宛如一個時代的文件,雜誌封面更是一個時代的宣言。
VIBES是一本音樂雙月刊,要記錄這個時代的聲音,提出重要的音樂議題與現象,辨識出各種新潮流,論述音樂的文化與社會意義,尤其特別關注新聲音與新世代。
這是一本屬於2020世代的音樂雜誌。
②
在這本創刊號,《VIBES》試圖回顧21世紀台灣音樂產業的變化,並走到前線,理解與拆解眼前的各個產業環節:不論是製作、行銷、廠牌或現場演出。
尤其,創刊號本身就是一種宣言,所以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封面人物:蔡健雅、吳青峰和黃宣。蔡健雅在1999年發表首張專輯,其後四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吳青峰從校園樂團開始,參加音樂祭,迅速成為當前最閃亮與最具影響力的創作者;黃宣則是這兩年最有風格也最受注目的創作歌手。三位以不同的道路展開音樂生涯,各自代表這世紀至今台灣音樂的不同面貌。
本期也特別邀請音樂和文化界的50人,選出他們心目中21世紀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歌曲。這是一份非常值得細細探究、充滿驚喜的歌單(猜猜誰是前三名),每首歌都是一則時代的註記,但結合起來,就是21世紀台灣文化的原聲帶。
③
是的,在台灣,許多前人辦過音樂雜誌,並成為滋養我們的養分,但他們大多都被迫結束。甚至國外很多偉大的音樂雜誌,後來都一一倒下。
畢竟,不論是否是音樂,雜誌本身作為一個載體,似乎已經瀕臨死亡。
但我們拒絕提早為雜誌寫下墓誌銘。
尤其,如果搖滾樂教會我們什麼事,就是要勇敢走入無人之境,要製造可能沒有人聽過的聲音,然後,一步步進入更多聽眾/讀者的生命。
更何況,就在音樂產業,我們也看到黑膠的復興:因為那是一個可以被收藏的工藝品,而且是更能傳遞聲音的真實溫度的媒介。
《VIBES》就是文字與影像的黑膠。我們將用力地把時代的聲音刻在這裡,並且展現只有屬於雜誌的魅力:讓大腦興奮的深度專題、讓眼球刺激的前衛設計,和最能捕捉音樂人物和現場光熱的影像。
準備開始播放了嗎?
—— 總編輯 張鐵志
畢竟,不論是否是音樂,雜誌本身作為一個載體,似乎已經瀕臨死亡。
但我們拒絕提早為雜誌寫下墓誌銘。
尤其,如果搖滾樂教會我們什麼事,就是要勇敢走入無人之境,要製造可能沒有人聽過的聲音,然後,一步步進入更多聽眾/讀者的生命。
更何況,就在音樂產業,我們也看到黑膠的復興:因為那是一個可以被收藏的工藝品,而且是更能傳遞聲音的真實溫度的媒介。
《VIBES》就是文字與影像的黑膠。我們將用力地把時代的聲音刻在這裡,並且展現只有屬於雜誌的魅力:讓大腦興奮的深度專題、讓眼球刺激的前衛設計,和最能捕捉音樂人物和現場光熱的影像。
準備開始播放了嗎?
—— 總編輯 張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