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los Bulosan
- Christina Rossetti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ric Mader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Histoire de l'œil
- IDIOCY
- James Thurber
- LTD
- Mr. Pizza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On the Beach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ost Boy
- Thomas Wolfe
- lo-fi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不測之人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伊格言
- 但唐謨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備忘錄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內佛·舒特
- 其他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劉芷妤
- 勵志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印卡
- 又仁
- 台灣
- 同志
- 向光植物
- 吳俞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喬治·巴塔耶
- 困難
- 在你背後
- 塗翔文
- 夏目漱石
- 失物風景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妖獸
- 孫得欽
- 尉光吉
- 小妖魔市
- 小說
- 工作記事
- 性別研究
- 恣睢麻利
- 情非得體
- 惡意的郵差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娘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集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書
- 曾珍珍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快樂的一天
-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
-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
- 朱家安
- 李屏瑤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東華創英所
- 林夢媧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柏森
- 橘書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汪其楣
- 沈嘉悅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法國
- 活人拳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湯瑪斯·沃爾夫
- 漫畫
- 潔癖
- 潘家欣
- 灰矮星
- 王志元
- 王春明
- 玻璃
- 画哲學
- 白痴有限公司
- 白童夜歌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目前勉強
- 眼睛的故事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綠野仙蹤
- 繁體
- 羅浥薇薇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爸的笑聲
- 聖神·死人
- 聖誕老人的禮物
- 臥斧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與電影過招
- 華文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落失男孩
- 蔣公會吃人
- 虛構的海
- 西方哲學
- 評論
- 詩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誘人親簽蓋章版
- 護家盟不萌
- 負子獸
- 身體不知道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達瑞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郭強生
- 鄭南榕
- 鄭哲涵
- 鄭聿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附近有人笑了
- 陳允石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昌遠
- 陳玠安
- 陳育萱
- 陳雨汝
- 陸上怪獸警報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音樂
- 音樂評論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騷夏
- 黃柏軒
- 黃羊川

【預購】落失男孩(The Lost Boy)◎湯瑪斯·沃爾夫(Thomas Wolfe)(譯者:陳婉容)
平常價 $21.00你難道不想知道,死了以後,會怎樣被記得?
湯瑪斯.沃爾夫 ——與海明威、費茲傑羅齊名的天才小說家——
經典珠玉之作,直探家族記憶中的暗影與溫柔。
★小說家 葉佳怡 導讀
★讀字書店店長、作家 郭正偉 專文賞析
「我仍記得當時他那頭烏黑的髮、那雙瀝青似的黑眼睛,還有他脖子上的胎記……」
四個故事,四種人生領悟。
十二歲的孩子葛洛佛,在打工休假時與姊姊偷溜進城,卻染上傷寒而死。
沃爾夫為葛洛佛寫下了四個故事,以精巧的篇幅、不同的視角,探究親密家人離世後,生者如何反芻記憶、懷抱失落,並在未來人生中安排一個位置給那一名已然落失的孩子,讓他繼續活。
「……事情的發展完全偏離我們當初設想的樣子……然後又漸漸逝去,變得好像從未發生過……好像那些都只存在於我們的夢境……你現在聽懂我的意思了沒?……就好像那些都只是我們從別處聽來的,都只是他人的遭遇……接下來,我們才會再度憶起事情的全貌。」
作者簡介
湯瑪斯.沃爾夫(Thomas Wolfe, 1900-1938)
「一切依舊在,然後一切都消失了,永不會回來了。」
二十世紀前期美國小說家,與海明威、費茲傑羅齊名,三人並列為傳奇編輯柏金斯所經手過最重要的作家群。在短短三十七年的人生中,沃爾夫出版了四部小說,他以抒情詩般的印象派文風及自傳體式的筆法聞名,成為自傳體小說的先驅之一。他以敏銳眼力及豐沛情感,對同代人提出批判,並在與編輯柏金斯合作下,完成出版長篇小說《天使望鄉》,自此享譽文壇。因病去世前三年,沃爾夫寫下了另一名作《時間與河流》,成為當時的暢銷小說。他的文風與作品影響了「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們,而在菲利普.羅斯和雷.布萊伯利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沃爾夫的影響。
譯者簡介
陳婉容
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從事英文教科書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想我苦哈哈的一生》、《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綠野仙蹤》(逗點文創出版)、菲利浦.羅斯《波特諾伊的怨訴》(合譯,書林出版),也偶爾寫字自娛。喜歡山嵐、N次貼,以及在街巷中迷走和電車裡的眾生相。
好評推薦
小說家 葉佳怡:
「沃爾夫體內彷彿始終流著被各種複雜立場拉扯的詛咒之血,無論身為美國人或藝術家,他總覺窒礙難行,困守愁城。他有太多浪漫純情,但體內也同時湧動著殘酷的血液,彷彿1919年由舍伍德.安德森出版的《小城畸人》所寫,『使人變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他就是自己的畸人,自己的真理,書寫主角當然也只能是自己。」
讀字書店店長、作家 郭正偉:
「失去的感受,在《落失男孩》裡被Thomas Wolfe寫成四種模樣。因傷寒失去十二歲的孩子──明明是與我無關的男孩──一個美國南方的普通家庭的故事,卻莫名拉扯出讀者那股『我也即將開始想念起他了』的淺薄哀愁。四種不同視角,類似光影交錯的拼湊,深淺剛好地描繪男孩的出現與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