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9786263140172
- 9789578630550
- 9789865080136
- 9789865080174
- 9789865080297
- 9789865080587
- 9789865080624
- 9789865082710
- 9789865083311
- 9789865083397
- 9789865083458
- 9789869366328
- Daisetz Teitaro Suzuki
- Edward Wong
- Little Monk Meets Yong Liu
- 中國研究
- 亚洲史
- 亞洲史
- 亞洲文化
- 人文社科
- 內政
- 別讓每件事都煩到你
- 別讓每件事都煩到你: 看漫畫學禪智慧,讓你工作、生活、人際無憂一身輕
- 劉倚帆
- 劉墉
- 劉軒
- 勵志
- 卓惠娟
- 南海隽杰 坂本龙马传
- 南海雋傑 坂本龍馬傳
- 历史
- 台灣
- 吳心尹
- 哲學
- 图解日本人论
- 圖解日本人論
- 圖解日本人論:日本文化的村落性格解析
- 夏江まみ
- 太宰治
- 宗教
- 宮崎正勝
- 宮崎正勝的飲食世界史(一套三冊不拆售)
- 小沙彌遇見劉墉
- 山本成一郎
- 市田ひろみ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
- 心理勵志
- 心裡勵志
- 我是遺物整理師
- 我逃离的帝国
- 我逃离的帝国: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横亘两代人的觉醒之路
- 我逃離的帝國
-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
- 拉流斗霸
- 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
- 政治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斋藤英喜
- 斜阳:我深爱著与这世界战斗到底的你,太宰治经典名作选
- 斜陽
- 斜陽:我深愛著與這世界戰鬥到底的你,太宰治經典名作選
- 日本
-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从生活态度到艺术表现,日本文化为何与众不同?
-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從生活態度到藝術表現,日本文化為何與眾不同?
- 日本史
- 日本戰國這樣讀:認識六位名將,說一嘴好戰國!
- 日本文化
- 日本文學
- 日本料理的常識與奧祕
- 日本料理的常識與奧祕:米其林7星懷石料理首席大師,從禮儀、器皿、服務、經營到文化,為您解析和食背後的深邃文化
- 日本料理的常识与奥秘:米其林7星怀石料理首席大师,从礼仪、器皿、服务、经营到文化,为您解析和食背后的深邃文化
- 日本歷史
- 日本法術
- 日本翻譯
- 日本飲食文化
- 日本飲食札記
- 日語
- 時報
- 書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詞學習圖鑑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詞學習圖鑑:六大主題、千項名詞,從文化著手,升等素養,擺脫死背,立刻融入日本!(全彩插圖典藏決定版)
- 最美的日本文化名词学习图鉴
- 月翔
- 服部幸应
- 服部幸應
- 木馬文化
- 李御宁
- 李御寧
- 村田吉弘
- 林暉鈞
- 枡野俊明
- 歷史
- 民俗學
- 民生
- 洪維揚
- 洪维扬
- 海外
- 漫畫
- 生活哲學
- 生活療愈
- 社會議題
- 禪與日本文化
- 繁體
- 繪畫
- 翻譯
- 翻譯文學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蔡亦竹
- 蔡蕙光
-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 表里日本
- 語言學習
- 譯者:陳心慧
- 譯者: 周若珍
- 譯者:林美琪
- 譯者:薄文承、王琳茱、黃瑜安
- 译者:薄文承、王琳茱、黄瑜安
- 远足文化
- 遠足文化
- 酒杯裡的世界史
- 酒杯裡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金完
- 鈴木大拙
- 阴阳师的日本史
- 陈心慧
- 陰陽師的日本史
- 陳心慧
- 陳柏瑤
- 食譜
- 飲食文化
- 餐桌上的世界史
- 餐桌上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餐桌上的日本史
- 餐桌上的日本史(全新插畫版)
- 馮燕珠
- 高俊宏
- 黃安偉
- 黄安伟
- 齋藤英喜
- (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 (譯者:蘇文淑 )
- (譯者:高詹燦)

【預購】禪與日本文化◎鈴木大拙(Daisetz Teitaro Suzuki)(譯者:林暉鈞)
平常價 $30.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近代日本最偉大的佛教學者
運用西洋心理學的「無意識」概念 聯繫禪與日本文化
探討禪如何在美術、劍道、茶道、俳句等特殊形式中
被充分展現
運用西洋心理學的「無意識」概念 聯繫禪與日本文化
探討禪如何在美術、劍道、茶道、俳句等特殊形式中
被充分展現
一八七○年出生於現今石川縣金澤市的鈴木大拙(本名貞太郎),父親為加賀藩的醫生。六歲父親過逝後,兄長各自獨立,只有他和母親一起生活,非常困苦。在第四高等中學(位金澤市)結識一生最好的朋友――京都學派創始人西田幾多郎,但中途因付不起學費而輟學。其後,他曾擔任過小學英語教師,二十一歲時前往東京,先於早稻田大學學英文,後至東京帝國大學學哲學。其間主要在鐮倉的圓覺寺參禪,專研佛經、禪書,並從其師釋宗演,得到「大拙」的居士名。透過釋宗演介紹,鈴木大拙有幸當任保羅・卡洛斯博士的助理。其後十一年間,他在位於芝加哥郊外的一家出版社工作,與保羅・卡洛斯博士合譯《老子道德經》,另譯有《大乘起信論》,並以英文撰寫《大乘佛教綱要》。鈴木的研究與海外交流活動,直到過世為止,不曾間斷。
本書的雛型,是鈴木一九三六年參加倫敦的世界信仰大會後,在英國各大學演講時的英文講稿內容。按本書的敘述,鈴木認為所謂的禪是,去除儀式、教條或來自種族的特殊心理習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那即是「般若」(超越的智慧)與「大悲」(愛)。同時禪也是引導我們覺知般若的方法。但那不是科學的、抽象的,而是重視個人體驗、直覺的理解方法。所以,禪源於我們存在的深處,是種超越的孤高(不執着)的精神、氛圍和「一即多,多即一」的思惟。
在鈴木看來,禪的氛圍滲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種層面。首先,就禪與美術的關係而言,禪表現在「わび(侘、wabi)」和「さび(寂、sabi)」等日本獨特的審美理念。「わび」的真意是匱乏,且是自願的匱乏,是憧憬自然生活和原始單純性的美學意識,而「さび」則是種孤絶感,是追求樸素、古拙感的美學意識。此外,鈴木認為「不對稱性」也日本藝術的一種美學意識。這些美學意識浸透日本水墨畫乃至日本的茶室和佛教建築物等等事物之中。
此外,透過本書,讀者將得以理解其文化論,係建立在東西文化比較的成果。鈴木認為,日本文化直觀永恆,亦即是對永恆的不斷追求;西歐文化則屬於分析、理論、二元對立的世界。這顯示出日本文化具有神秘性色彩,西歐文化則具有理性或知性色彩。
至於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鈴木指出日本的餐具充滿變化,在形狀上大多採取不均衡或故意破壞均整的樣式。相對於此,西歐的餐具只有兩、三種形式,其追求的是均整、規則等。鈴木藉由比較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指出各種概念上的對立,譬如不均整與均整、不完全與完全、多變化與少變化、不安與安心、破壞與安全、簡單與複雜、柔和與堅固、無分別與分別、非理論與理論、順從自然與支配自然、無常與常等。這些差異顯示出的是,包含在日本文化當中的禪精神(空無)與潛藏在西歐文化的實體或本體精神(實有、永恒者)。顯然鈴木的文化論裡包藏著處理存在論的形上學。禪佛教的空與希臘哲學以來的實體,在此被突顯出來。
禪宗雖起源於印度,發展於中國,但日後在日本發揚光大,影響日本文化至深。而且,也是由日本人傳至歐美國家,深深影響二戰後的西方世界。那麼,清楚闡述禪與日本文化的關係,並將禪的體驗與思想傳到歐美的主要人物是誰呢?其中一人就是本書的作者鈴木大拙。
名人推薦
中島隆博(東京大學)、張政遠(香港中文大學)、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藍弘岳(交通大學) 中港台日學者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鈴木大拙(1870~1966)
鈴木大拙於明治三年(1870)出生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名鈴木貞太郎,大拙是他的居士號。年輕時曾隨今北洪川與釋宗演兩位禪師學禪。1897年留美,凡十一年。回國後歷任學習院教授,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並開創「東方佛教協會」。1911年與美國人貝特蕾絲.雷恩結婚。後曾被授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並夏威夷大學法學名譽博士稱號。他曾三次參加世界東西哲學家大會,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程。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勳章,1964年九十四歲時榮獲泰戈爾獎。1966年7月10日(享年九十五歲)逝世於東京聖路加醫院。
鈴木大拙一生著作甚豐,日文著作有《大乘佛教概論》、《禪論三卷》等數十部,1927年另以英文刊行《禪論文集第一卷》,此後陸續刊行英文本禪學著作數十部。他憑著流利曉暢的英文功底及對禪佛學的透悟,極力向西方介紹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使歐美思想界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東方思想的精髓,對世界思想影響頗深。鈴木大拙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禪者」和「東方的聖人」。
鈴木大拙(1870~1966)
鈴木大拙於明治三年(1870)出生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名鈴木貞太郎,大拙是他的居士號。年輕時曾隨今北洪川與釋宗演兩位禪師學禪。1897年留美,凡十一年。回國後歷任學習院教授,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並開創「東方佛教協會」。1911年與美國人貝特蕾絲.雷恩結婚。後曾被授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並夏威夷大學法學名譽博士稱號。他曾三次參加世界東西哲學家大會,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程。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勳章,1964年九十四歲時榮獲泰戈爾獎。1966年7月10日(享年九十五歲)逝世於東京聖路加醫院。
鈴木大拙一生著作甚豐,日文著作有《大乘佛教概論》、《禪論三卷》等數十部,1927年另以英文刊行《禪論文集第一卷》,此後陸續刊行英文本禪學著作數十部。他憑著流利曉暢的英文功底及對禪佛學的透悟,極力向西方介紹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使歐美思想界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東方思想的精髓,對世界思想影響頗深。鈴木大拙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禪者」和「東方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