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9789887575818
- 9789887575825
- 9789887575849
- 9789887575962
- 9789887575979
- 9789887602200
- 9789887602224
- 9789887602231
- 9789887602248
- 9789887602255
- 9789887602262
- 9789887602279
- 9789887602309
- 9789887602316
- 9789887602323
- 9789887602330
- 9789887602354
- 9789887602378
- 9789887991816
- Oppa看風景
- 《維摩經》哲理通析
- 中國古典文學
- 九龍公園
- 亂翻書·樂無窮
- 二〇二二年香港小說學會文集
- 五四運動史
- 五四運動史(上)
- 亦蜿蜒
- 人在天涯
- 人在天涯——南渡
- 何曼盈
- 余振
- 保家不必衛國
- 修辭立其誠 ──周策縱訪談集
- 假如我再次健全
- 其他
- 初文
- 初文出版社
- 創作,你也能
- 勞國安
- 勵志
- 區肇龍
- 十二月初夏
- 南山夜語
-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
- 古典
- 古典文學
- 古文名篇賞析
- 古蒼梧
- 向河居書事
- 吳洛曦
- 周國偉
- 周國偉文集
- 周潔茹
- 周策縱
- 周策縱序文集
- 周策縱論詩書
- 哲學問題論集
- 唐傳奇小說集
- 四月練習
-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
- 圖畫書
- 坍塌的樂園
- 城市回眸
-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
- 壹元大照相館
- 夢:散文集
- 大師們的小說課
- 大自然療癒:以香港鄉郊實景為背景創作故事
- 失重練習
- 孤獨園上的露絲詩集
- 孤獨的小船
- 宗教
- 客棧倒影
- 宣希
- 家安的棒棒糖
- 小說
- 尼加拉瓜詩選出版委員會
- 尼加拉瓜詩集
- 岑幸富
- 帝鄉
- 張偉男
- 張惠
- 張燕珠
- 徐子雲
-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
- 悉尼隨想
- 悶雷
- 惟得
- 愛的紀念
- 慕容羽軍
- 我的世紀
- 或序或散成圖
- 拉撒路:盧因小說第二集
- 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
- 探訪時間
- 散文
- 文學小說
- 文學理論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滴
- 文集
- 施友朋
- 明月與賞月的人
- 星斗闌干
- 昨夜風未冷:馬覺詩選三集
- 時日悠悠
- 書
- 書話集
- 書鄉夢影
- 李浩榮
- 林馥
- 柳家巷的女人
- 梓人
- 楊興安
- 步出夏門行
- 歷史
- 歷史裏的斷章
- 殘破集
- 江思岸
- 海外
- 海角·孤舟
- 消遣繁華
- 溫健騮
- 潘明珠
- 潘金英
- 火鳳凰的預言
- 牌藝
- 王潤華
- 王芷茵
- 現代詩
- 生活休閒
- 盧因
- 盧文敏
- 看路開路
- 看路開路——慕容羽軍香港文學論集
- 矜憫護航
- 矜憫護航: 廿五年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經驗分享
- 石龜島傳說
- 秀實
- 秀實、雲影、紫凌兒
- 經典文學
- 綠騎士
- 維摩經
- 網絡危情
- 繁體
- 羅青
- 羈魂
- 翁靈文
- 翁靈文訪談集
- 胡燕青
- 自傳
- 興之美學
- 花已盡:十人小說選
- 華文
- 華文文學
- 華文現代詩
- 葉德平
- 蔡益懷
- 蕭欣浩
- 蕭輝楷
- 藍色獸
- 解構滋味
- 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 許定銘
- 許榮輝
- 評論
- 評論集
- 詩
- 詩人的黃昏:唐代詩人的素描
- 詩歌讀本
- 謝淏嵐
- 謝越芳
- 路從書上起
- 路雅
- 迅清
- 通俗與經典
- 遇見
- 郭麗容
- 鄭啟泰
- 醉一生一世
- 醉書小站
- 醫療保健
- 醫療概論
- 野外春曉
- 金庸
- 長廊的短調
- 閱讀我城
- 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
- 陳潔開
- 陳麗儀
- 陸潤棠
- 雯彬
- 颱風季
- 飲食文化
- 香港
- 香港故事:金庸小說的誕生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書目續編1996-2016
- 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增訂版)
- 馬吉
- 馬覺
- 馮偉才
- 麥華嵩
- 黃德偉
- 黃駿
- 黎漢傑

拉撒路:盧因小說第二集(2)◎盧因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香港的現代主義旗手
久被文學史遺忘的文學多面手
本書收錄廿五篇盧因作品,除了小說,還有散文,或可歸類為散文化的小說,寫作年份從1960到1990年代末——〈拉撒路〉於1960年1月發表,作者執筆時還是1950年代——足足四十年,這本書從寫作年份到文類都較為複雜。
一本書收錄了作者四十年來的作品,固然是作者個人的精心安排,於讀者而言,卻方便了對作者創作生涯的審視,從而對作者的作品有更廣闊及更深入的認識。以《拉撒路》來說,書裡有五篇小說寫於1960年代,然後是二十篇寫於1980到1990年代的小說與散文。
沿著本書從頭到尾讀下來——從作者廿多歲的作品到六十多歲的,可以清楚得見作者心境與文風的轉變,從青年時代悶雷似的憤懣不平,中年後轉而為戲謔嘲弄,到了1990年代步入黃金之秋,作者的文章已經寫得瀟灑自由,完全是豁然開朗雲淡風輕。
作者簡介
盧因
原名盧昭靈,一九三五年於香港出生,祖籍廣東番禺,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作家,筆名有盧因、洛保羅、馬婁、張學玄等。自一九五二年起向《華僑日報》、《香港時報》、《新生晚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新思潮》、《好望角》、《中國學生周報》、《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及《文學世紀》等報刊發表散文、短篇小説和文學評論。
一九五八年底與崑南、王無邪和葉維廉等人合辦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先後出版純文學雜誌《新思潮》及《好望角》。一九五九開始為文學副刊《香港時報.淺水灣》撰稿,介紹和翻譯西方前衛文學。一九六一任台灣《筆匯》月刊香港代理人。一九六六年起參與編輯《南國電影》;其間亦曾任《四海周報》編輯。一九七三年移民加拿大,一九八三年始重新發表文章。與梁麗芳等人於一九八七年與友人共同創立加拿大華裔寫作人協會,歷任會長和理事等職。
一九六六至六七年間以筆名馬婁發表《十七嵗》、《藍色星期六》和《暮色蒼茫》等三本「四毫子小說」,另有文集《溫哥華寫眞》和《一指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