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965-1966
- 9786267236000
- 9786267236185
- 9786267236581
- 9786267236871
- 9786267236932
- 9786267478110
- 9786267478202
- 9786269599134
- Didier Eribon
- Geoffrey B. Robinson
- Illegality
- Inc.: Clandestine Migration and the Business of Bordering Europe
- John Gray
- Kieran Setiya
- Michel Foucault
-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 Ruben Andersson
- The Killing Season: A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Massacres
- thelostriver
-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
- 中年哲学: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 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 亞洲史
- 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
- 人文社科
- 人類學
- 個人經歷
- 傅柯
- 傑弗瑞·羅賓遜
- 其他
- 動物
- 南亞
- 台灣
- 台灣島嶼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哲學
- 基伦·赛提亚
- 基倫·賽提亞
- 大自然
- 女性勞動
- 尉遲秀
- 小說
-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
- 戴伯芬
- 政策與移民
- 散文
- 文字
- 新寶島
- 春山出版
- 時代革命
- 書
- 末代女矿工:海山煤矿,与一位社会学者对矿工阿嬷的生命考掘
- 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 杀戮的季节: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杀史
- 杰弗瑞·罗宾逊
- 東南亞
- 林瑋嬪
- 歐洲與非洲邊界
- 歷史
- 殺戮的季節: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殺史
- 民族學
- 沒口之河
- 海外
- 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
- 當代思潮
- 當代思潮/哲學
- 礦業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約翰·葛雷
- 繁體
- 约翰·葛雷
- 翻譯
- 自然生態
- 自然科普
- 英美哲學
- 菊花如何夜行軍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記錄
- 譯者:陳信宏
- 貓哲學:貓與生命意義 Feline Philosophy: Cat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 迪迪耶·艾希邦
- 鍾永豐
- 閻紀宇
- 陈信宏
- 陳信宏
- 陳昭如
- 電影
- 非法公司:來自非洲的祕密移民如何在歐非各國形成一門好生意
- 非虛構文學
- 香港
- 馬祖
- 魯本·安德森
- 黃崇凱
- 黃瀚嶢
【預購】沒口之河◎黃瀚嶢
平常價 $30.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從一片將被開發的溼地,漫流出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在河階中任意 讓灌叢刺傷手臂
就像稀樹草原的精油 使人流淚
因為 刺與香氣
是整片鹿群奔跑的沖積扇 正暗自懷念從前 ——黃瀚嶢」
沒口之河——每到冬季,臺灣東南部河川會在入海前受阻,沒入地下,成為地理學所謂的「沒口河」。無口的河,靜臥在知本沖積扇上,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知本溼地」。這片溼地在歷史中不斷變動,屢遭摧殘,乍看荒蕪而破敗。然而在看似廢墟的景象中,森林系出身的作者,以生態調查為契機,細細凝視荒原中的苦楝、海邊的木麻黃、甜根子草,觀察鶺鴒、澤鵟、環頸雉,甚至在深秋獨自播放草鴞的叫聲,期盼能得到草原中的一聲回應。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在河階中任意 讓灌叢刺傷手臂
就像稀樹草原的精油 使人流淚
因為 刺與香氣
是整片鹿群奔跑的沖積扇 正暗自懷念從前 ——黃瀚嶢」
沒口之河——每到冬季,臺灣東南部河川會在入海前受阻,沒入地下,成為地理學所謂的「沒口河」。無口的河,靜臥在知本沖積扇上,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知本溼地」。這片溼地在歷史中不斷變動,屢遭摧殘,乍看荒蕪而破敗。然而在看似廢墟的景象中,森林系出身的作者,以生態調查為契機,細細凝視荒原中的苦楝、海邊的木麻黃、甜根子草,觀察鶺鴒、澤鵟、環頸雉,甚至在深秋獨自播放草鴞的叫聲,期盼能得到草原中的一聲回應。
作者在大地上來回逡巡,企圖證明蒼茫的溼地其實蘊含豐富的生機,以抵抗財團在此圈地,種下大面積光電板。這場「反對知本光電」的運動中,揉雜了環境正義、原住民族權益、能源轉型等複雜議題,但作者不以尖銳的批判為架勢,也非以生態保育為最高準則,而是勾勒溼地數百年來的遭遇,並且學習卡大地布(Katratripulr)部落所蘊藏的原住民族歷史及智慧。當卜靈奧(女祭司)的夢境牽繫起部落傳統與當代社會網絡,形成巨大力量,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不只是發展的犧牲品,更是對自然與人性的深刻叩問。
知本溼地,卑南族語「姆芙嫩」(Muveneng),意思是「積水的地方」。這個地方是自然的、偶然的、變動的,匯聚了時間,展開了空間。這些內斂及具有反思性的文字,如同曾經降落在溼地上的東方白鸛,總成難以忘懷的風景。
作者簡介
黃瀚嶢
臺大森林所畢,現為生態插畫與環境教育工作者,並擔任社區大學講師。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組首獎。著有《霧林蛾書 觀霧蛾類解說手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二○一八),兒童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小天下,二○一五);繪圖見於《通往世界的植物》(春山,二○二○)、《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二〇一九)與各類環境教育相關出版品;文章散見於《上下游副刊》、《生態臺灣》、《地味手帖》、《藝術認證》等。臉書專頁「斑光工作室」。
臺大森林所畢,現為生態插畫與環境教育工作者,並擔任社區大學講師。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組首獎。著有《霧林蛾書 觀霧蛾類解說手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二○一八),兒童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小天下,二○一五);繪圖見於《通往世界的植物》(春山,二○二○)、《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二〇一九)與各類環境教育相關出版品;文章散見於《上下游副刊》、《生態臺灣》、《地味手帖》、《藝術認證》等。臉書專頁「斑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