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2月VERSE(12月號/2023)(第21期)
- 12月號
- 14
- 18
- 19
- 20
- 2023
- 21
- 6
- 6月號
- 7月號
- 9m88
- June 2023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10月號 /2022(第14期)
- VERSE 12月號 /2021(第9期)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VERSE 12月號 /2022(第15期)(陳亞蘭版)
- VERSE 2月號 /2022(第10期)
- VERSE 4月號 /2022(第11期)
- VERSE 6月號 /2022(第12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 VERSE(10月號/2023)(第20期)
- VERSE(4月號/2023)(第17期)
- VERSE(6月號/2023)(第18期)
- VERSE(8月號/2020,第一期)唐鳳版
- VERSE(8月號/2023)(第19期)吳念真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吳青峰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蔡健雅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 VIBES(3月號 /2023)(第2期)
- VIBES(5月號 /2023)(第3期)
- 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 Verse第4期
- Verse第二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Verse(12月號/2020,第3期)(桂綸鎂版)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
- Verse(2月號/2021,第4期)(詹宏志版)
- Verse(4月號/2021,第4期)(告五人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張西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董陽孜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邱澤版)
- verse
- verse第一期
- verse第四期
- vibes
- 一頁文化
- 伍佰
- 創新
- 劉冠廷版
- 古早
- 台三線版
- 台灣
- 吳青峰
- 告五人
- 周渝民
- 唐鳳版
- 張惠妹
- 張西
- 張鐵志
- 搖滾
- 文化
- 文學雜誌
- 林予晞
- 林予晞版
- 桂綸鎂
- 歷史
- 永續海洋版
- 海外
- 當性別開始流動版
- 盧廣仲版
- 第10期
- 第11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4期
- 第6期
- 第一期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九期
- 第八期
- 簡文彬
- 繁体
- 繁體
- 莫子儀
- 華文
- 董陽孜
- 蔡健雅
- 蔣勳
- 詹宏志
- 詹宏志版
- 誠品獨家封面
- 邱澤
- 鄭宗龍版
- 鄭宜農
- 鄭麗君
- 阿爆
- 陳亞蘭
- 雜誌
- 黃宣

【預購】VERSE(10月號/2023)(第20期)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每個人的記憶中,也許都會有一間這樣的無名小吃。
小時候,只要聽到家門外傳來搖鈴聲,媽媽就會去廚房拿一個碗公,牽著我的手出門買豆花。賣豆花的阿北掀起白鐵仔製的桶蓋,俐落地片起白綿綿的豆花,盛在碗公裡,淋上一勺棕褐色糖水,香香甜甜的氣味在空氣中逸散。
豆花攤車無名,但當時的聲音、畫面、氣味,都讓15元一碗的豆花,成為此生難以取代的美味,記的比任何一家名店還要牢固。
2022年,以小吃聞名的台南首度被納入「米其林指南」的評選,其中有四間「無名」小吃入選「必比登推介」。名單一公布,不僅媒體忙著查證到底是哪間「無名」——因為台南實在有太多無名牛肉湯、無名羊肉湯、無名虱目魚羹、無名鹹粥了,同時間也引起網友熱議:「叫無名的都很厲害」、「無名餐飲集團或成最大贏家」、「無名飲食擬未來三年內上櫃」。
為什麼這些小吃寧願無名也不取名?無名小吃的魅力在哪裡?
循著這些疑問與線索,VERSE編輯部組成無名小吃島嶼探險隊,兵分多路,北、中、南、東吃了一輪——這是一個艱辛的歷程,許多無名小吃基於種種理由不願受訪,必須三顧茅盧,慢慢套交情。不過我們必須很誠懇地說,收錄於本期的36間無名小吃,真的都很好吃(VERSE團隊親身吸收很多卡路里後,拍肚子證明)。
「24小時不斷電,流轉的無名小吃」以24小時為節點,從白天吃到黑夜,走訪五間不同類型的無名小吃,談如何烹調美味之外,也談小吃背後的人生故事;「我的無名小吃」以地區分類,邀請11位名人專家推薦口袋無名小吃名單;「當我們在討論小吃時⋯⋯」專訪四位飲食名家,談小吃對他們的意義。最後兩篇專文則討論國際餐飲評鑑來台後,對於地方小吃的影響,以及隨著世代更迭,新世代的小吃店家又要以什麼樣的面貌迎接當代的挑戰?
本期「Long Interview」專訪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他同時也是熱愛台灣小吃的研究者,為此次封面故事下了最好的註解:「『無名小吃』是小吃文化裡面最棒的一環。小吃最原始的風貌,大多是沒有名字的。」
我們以時間為經、地域為緯,試圖在飲食脈絡中交集出無名小吃的意義。才發現,無名小吃既代表了台灣小吃文化的某種極致,也是飲食文化中最原始的初心,它因民生需求而生,目的並非為了賺大錢、搏名聲,只需專心致志地烹調經濟實惠的美味、服務所在的社區,餵飽周遭人的鄰里,有無店名並非必須之事。
無名的背後,也蘊藏著千滋百味、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它既是每個店家「過日子」的一種選擇,有著屬於市井小民平凡卻動人的故事;也是屬於食客的我們,人生地圖上的一項記憶座標:這是練琴結束後要去喝的百香果冰沙、那是學校下課後跟媽媽去買的白糖粿、QQ球,還有與初戀一起喝過的腳踏車咖啡⋯⋯他們都是眾多的無名小吃之一,卻在我們的記憶中,有了獨一無二的名字與記憶。
你的人生無名小吃,又是哪間呢?
——《VERSE》雜誌主編梁雯晶
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每個人的記憶中,也許都會有一間這樣的無名小吃。
小時候,只要聽到家門外傳來搖鈴聲,媽媽就會去廚房拿一個碗公,牽著我的手出門買豆花。賣豆花的阿北掀起白鐵仔製的桶蓋,俐落地片起白綿綿的豆花,盛在碗公裡,淋上一勺棕褐色糖水,香香甜甜的氣味在空氣中逸散。
豆花攤車無名,但當時的聲音、畫面、氣味,都讓15元一碗的豆花,成為此生難以取代的美味,記的比任何一家名店還要牢固。
2022年,以小吃聞名的台南首度被納入「米其林指南」的評選,其中有四間「無名」小吃入選「必比登推介」。名單一公布,不僅媒體忙著查證到底是哪間「無名」——因為台南實在有太多無名牛肉湯、無名羊肉湯、無名虱目魚羹、無名鹹粥了,同時間也引起網友熱議:「叫無名的都很厲害」、「無名餐飲集團或成最大贏家」、「無名飲食擬未來三年內上櫃」。
為什麼這些小吃寧願無名也不取名?無名小吃的魅力在哪裡?
循著這些疑問與線索,VERSE編輯部組成無名小吃島嶼探險隊,兵分多路,北、中、南、東吃了一輪——這是一個艱辛的歷程,許多無名小吃基於種種理由不願受訪,必須三顧茅盧,慢慢套交情。不過我們必須很誠懇地說,收錄於本期的36間無名小吃,真的都很好吃(VERSE團隊親身吸收很多卡路里後,拍肚子證明)。
「24小時不斷電,流轉的無名小吃」以24小時為節點,從白天吃到黑夜,走訪五間不同類型的無名小吃,談如何烹調美味之外,也談小吃背後的人生故事;「我的無名小吃」以地區分類,邀請11位名人專家推薦口袋無名小吃名單;「當我們在討論小吃時⋯⋯」專訪四位飲食名家,談小吃對他們的意義。最後兩篇專文則討論國際餐飲評鑑來台後,對於地方小吃的影響,以及隨著世代更迭,新世代的小吃店家又要以什麼樣的面貌迎接當代的挑戰?
本期「Long Interview」專訪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他同時也是熱愛台灣小吃的研究者,為此次封面故事下了最好的註解:「『無名小吃』是小吃文化裡面最棒的一環。小吃最原始的風貌,大多是沒有名字的。」
我們以時間為經、地域為緯,試圖在飲食脈絡中交集出無名小吃的意義。才發現,無名小吃既代表了台灣小吃文化的某種極致,也是飲食文化中最原始的初心,它因民生需求而生,目的並非為了賺大錢、搏名聲,只需專心致志地烹調經濟實惠的美味、服務所在的社區,餵飽周遭人的鄰里,有無店名並非必須之事。
無名的背後,也蘊藏著千滋百味、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它既是每個店家「過日子」的一種選擇,有著屬於市井小民平凡卻動人的故事;也是屬於食客的我們,人生地圖上的一項記憶座標:這是練琴結束後要去喝的百香果冰沙、那是學校下課後跟媽媽去買的白糖粿、QQ球,還有與初戀一起喝過的腳踏車咖啡⋯⋯他們都是眾多的無名小吃之一,卻在我們的記憶中,有了獨一無二的名字與記憶。
你的人生無名小吃,又是哪間呢?
——《VERSE》雜誌主編梁雯晶

【預購】VERSE(12月號/2023)新日本文化(第21期)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日本,正發生
後疫情時代,社群上終日有朋友在日本打卡,分享他們的喜悅。但旅遊之外,我們好奇的是,幾年不見,日本的文化、時尚、旅遊、餐飲與生活產業,出現了什麼樣的重要變化?《VERSE》編輯團隊特別來到日本,進行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首先是日本國民級的潮流品牌「BEAMS」,四十多年永保青春活力。我們以「長訪談」形式與社長設楽洋對話,聽他分享品牌的祕密與近五十年來對流行趨勢的觀察,並且很榮幸與BEAMS合作社長的封面。
同樣誕生於1970年代,也始終在潮流前線的東京澀谷「PARCO」。今(2023)年適逢澀谷PARCO 50周年,他們在疫情之前整棟打掉重練,如今以結合文化藝術和時尚潮流的嶄新姿態重現於東京。展示了零售商場什麼樣的可能性?
日本知名旅宿「星野集團」是許多台灣人嚮往的旅店。編輯前往探訪集團起家的「虹夕諾雅 輕井澤」,並且專訪社長星野佳路,探究他們如何結合旅宿模式與地方魅力。
疫情的確讓人們更嚮往自然,「SANU 2nd Home」是一個全新的旅遊與生活提案,以消費者的「第二個家」為概念推出訂閱會員制,兩年多來不論會員或者房間數都快速成長。SANU創辦人本間貴裕之前就是東京多家風格旅店的關鍵推手,當前東京非常夯的高端設計旅店「Hotel K5」也有他參與企畫。
同樣也參與企畫開發K5的還有另一間「Staple」公司,他們以「軟體開發者」(A Soft Developer)為核心推動地方再生和新工作模式。兩間公司創辦人的報導都非常精彩。
2001年創立的「Transit General Office」可說是日本最活躍的餐飲企畫公司,曾經將台灣的芒果冰品牌「Ice Monster」與澳洲知名早午餐店「bills」引進日本,不斷創造東京獨有的餐飲文化與生活方式。負責人中村貞裕有什麼神奇魔法?東京當前最新文化景點,是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館」,這是日本最大跨媒介出版集團角川所設立,展現了這個出版集團如何在數位化和多元IP之後,更進一步率全球之先將內容「現實化」與「體驗化」。
11月初是東京藝術周,《VERSE》受邀參訪一探這個年輕的藝術展如何擾動這座城市。我們也專訪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逢坂惠理子,看這座最大的國立美術館如何轉型。此外,本期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附刊,介紹東京當前三個最酷創意街區的散步指南:兜町、下北澤和澀谷十間飲食指南。
以上不論是長青品牌、新旅店、餐飲概念或街區轉型,都讓人見識到創意企畫的重要,這也是日本文化產業之所以特別的關鍵。本期封面故事不只是日本正發生的新趨勢、深度的旅遊指南,更是創意企畫的教戰手冊。
《VERSE》期許是文化的引路人,2024年的雜誌訂閱計畫即將展開,將帶給各位更多的故事和獨特的體驗(包括推出文化旅遊)。誠摯邀請大家與這個最認真的編輯團隊一起探索迷人的文化風景,分析重要現象與趨勢,認識各類型推手的策略與理念。
————《VERSE》編輯部
日本,正發生
後疫情時代,社群上終日有朋友在日本打卡,分享他們的喜悅。但旅遊之外,我們好奇的是,幾年不見,日本的文化、時尚、旅遊、餐飲與生活產業,出現了什麼樣的重要變化?《VERSE》編輯團隊特別來到日本,進行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首先是日本國民級的潮流品牌「BEAMS」,四十多年永保青春活力。我們以「長訪談」形式與社長設楽洋對話,聽他分享品牌的祕密與近五十年來對流行趨勢的觀察,並且很榮幸與BEAMS合作社長的封面。
同樣誕生於1970年代,也始終在潮流前線的東京澀谷「PARCO」。今(2023)年適逢澀谷PARCO 50周年,他們在疫情之前整棟打掉重練,如今以結合文化藝術和時尚潮流的嶄新姿態重現於東京。展示了零售商場什麼樣的可能性?
日本知名旅宿「星野集團」是許多台灣人嚮往的旅店。編輯前往探訪集團起家的「虹夕諾雅 輕井澤」,並且專訪社長星野佳路,探究他們如何結合旅宿模式與地方魅力。
疫情的確讓人們更嚮往自然,「SANU 2nd Home」是一個全新的旅遊與生活提案,以消費者的「第二個家」為概念推出訂閱會員制,兩年多來不論會員或者房間數都快速成長。SANU創辦人本間貴裕之前就是東京多家風格旅店的關鍵推手,當前東京非常夯的高端設計旅店「Hotel K5」也有他參與企畫。
同樣也參與企畫開發K5的還有另一間「Staple」公司,他們以「軟體開發者」(A Soft Developer)為核心推動地方再生和新工作模式。兩間公司創辦人的報導都非常精彩。
2001年創立的「Transit General Office」可說是日本最活躍的餐飲企畫公司,曾經將台灣的芒果冰品牌「Ice Monster」與澳洲知名早午餐店「bills」引進日本,不斷創造東京獨有的餐飲文化與生活方式。負責人中村貞裕有什麼神奇魔法?東京當前最新文化景點,是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館」,這是日本最大跨媒介出版集團角川所設立,展現了這個出版集團如何在數位化和多元IP之後,更進一步率全球之先將內容「現實化」與「體驗化」。
11月初是東京藝術周,《VERSE》受邀參訪一探這個年輕的藝術展如何擾動這座城市。我們也專訪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逢坂惠理子,看這座最大的國立美術館如何轉型。此外,本期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附刊,介紹東京當前三個最酷創意街區的散步指南:兜町、下北澤和澀谷十間飲食指南。
以上不論是長青品牌、新旅店、餐飲概念或街區轉型,都讓人見識到創意企畫的重要,這也是日本文化產業之所以特別的關鍵。本期封面故事不只是日本正發生的新趨勢、深度的旅遊指南,更是創意企畫的教戰手冊。
《VERSE》期許是文化的引路人,2024年的雜誌訂閱計畫即將展開,將帶給各位更多的故事和獨特的體驗(包括推出文化旅遊)。誠摯邀請大家與這個最認真的編輯團隊一起探索迷人的文化風景,分析重要現象與趨勢,認識各類型推手的策略與理念。
————《VERSE》編輯部

【預購】VERSE(6月號/2023)(第18期)台三線版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苗栗公館鄰近島嶼西部的一條漫長公路:台三線。這條路接連起許多客家小鎮與聚落,不只有文學大師李喬或鍾肇政,還有各種繁盛的民間文化、生活樣貌,以及不斷被重新創造的客家傳統。
對於一個族群文化,人們經常面對一個兩難: 既要保存那些傳統的、本質的DNA,又要不斷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要創新與改變。但或者, 這是一個不難被克服的矛盾:唯有不斷從傳統中創新,這個文化才可能被傳承、被擴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過去30 年來,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客家認同、傳統與語言被更多地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面, 我們也看到各種翻轉與再定義,成為台灣新文化想像的重要成分。
本期《VERSE》呼應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這是客語「多彩繽紛」的意思,試圖探索客家文學、身分、音樂、語言、飲食等各面向中,各種新的可能如何被建造。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不只是地理範圍最長的藝術季,也是一個透過藝術和設計介入,為地方生活創造新事物的文化實驗。我們有客委會主委、客傳會董事長和藝術策展總策展人的深度報導。此外,作家朱宥勳來到苗栗與李喬老師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談他如何在保守的時代走上現代主義文學路徑。跟《VERSE》合作多次的攝影師登曼波與演員王渝屏則回到故鄉東勢,以藝術創作〈塑膠禮儀〉探討自我身分認同。客家人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鮮果的族群, 厲害的釀酒師和fine dining 主廚如何將柑橘打造成啤酒及桔醬料理,實踐飲食創新?
從30 年前黃連煜的新客家歌曲之後,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景觀最有活力的創作,本期訪問兩位不同風格的年輕創作者,嘻哈歌手Yappy 唱出母語嘻哈,創作歌手黃宇寒翻玩民謠、搖滾、電子流行。主持人陳明珠則與演員吳奕蓉對談母語對文化認同的形塑,不論他們的生命經驗或個人理念都非常動人。
本期封面之一,是《VERSE》特約攝影蔡傑曦的台三線公路影像作品,與知名藝術家Chou Yi 創作的結合,是一條通往想像與現實之間的異托邦之路。(內頁還有傑曦的台三線攝影專題,搭配客籍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另一個封面,更是一位不斷打破想像與現實界線的創作者:華語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從一個偶像歌手開始,她不斷在音樂和演出上打破天花板、追求創新,正如她在訪談中提到,不論是唱歌或者她喜愛的翻糖蛋糕,「每次投入創作, 我就好像失去軀體一樣」。這篇文章可以更讓你了解作為天后之不易。
封面故事之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細細閱讀: 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室如何結合AI 與藝術?香港文化icon 馬家輝如何書寫香港的曖昧?百萬YouTuber 阿滴(都省瑞)、志祺(張志祺)等人成立的「和氣資本」如何協助更多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台灣的阿里山咖啡莊園如何在雲海中培育出世界級咖啡豆?今年50 歲的雲門舞集,其典藏室存放了哪些隨時可以起舞述說的檔案?而在巴黎,le19 工坊如何以最精緻的工藝結合香奈兒的精品時尚?
還有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彡苗空間實驗、從生活中取樣的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和電影《疫起》大放異彩的導演林君陽、你所不知道的彰化員林故事、乳酪品牌「慢慢弄」的起司大夢, YouTuber 沙西米與她的「鱷鄰居」、演員兼作家鄧九雲的書桌,以及時尚KOL 李瑜「不辣不休」的三個風格關鍵字。
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都是《VERSE》每日認真記錄台灣當代文化的關鍵切片。第18 期是《VERSE》第三年的最後一期,請務必好好珍藏。因為從下期(2023 年8 月號)開始,會進行大改版,開本變大、結構微調,但你所喜愛的一切本質都不會改變,只會更強大。歡迎您隨時告訴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欄目。
一個全新消息:在2023 年8 月26、27 日兩天, VERSE 將舉辦三年來最大活動,且是台灣最盛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大會,邀請不同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從文化創造者到商業創新者,從設計美學到影視音產業,從AI 對內容的影響到品牌的創意行銷。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有好看的演出,和全新概念的VERSE Market。7 月初將開始報名。
《VERSE》雜誌將啟動第四年的訂閱,並且有更多新計畫即將展開。走過三年了,因為各位, 我們得以幸運地活著,可以持續地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請讓我們在未來,持續相見於這條漫長的、豐盛的文化之路。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苗栗公館鄰近島嶼西部的一條漫長公路:台三線。這條路接連起許多客家小鎮與聚落,不只有文學大師李喬或鍾肇政,還有各種繁盛的民間文化、生活樣貌,以及不斷被重新創造的客家傳統。
對於一個族群文化,人們經常面對一個兩難: 既要保存那些傳統的、本質的DNA,又要不斷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要創新與改變。但或者, 這是一個不難被克服的矛盾:唯有不斷從傳統中創新,這個文化才可能被傳承、被擴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過去30 年來,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客家認同、傳統與語言被更多地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面, 我們也看到各種翻轉與再定義,成為台灣新文化想像的重要成分。
本期《VERSE》呼應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這是客語「多彩繽紛」的意思,試圖探索客家文學、身分、音樂、語言、飲食等各面向中,各種新的可能如何被建造。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不只是地理範圍最長的藝術季,也是一個透過藝術和設計介入,為地方生活創造新事物的文化實驗。我們有客委會主委、客傳會董事長和藝術策展總策展人的深度報導。此外,作家朱宥勳來到苗栗與李喬老師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談他如何在保守的時代走上現代主義文學路徑。跟《VERSE》合作多次的攝影師登曼波與演員王渝屏則回到故鄉東勢,以藝術創作〈塑膠禮儀〉探討自我身分認同。客家人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鮮果的族群, 厲害的釀酒師和fine dining 主廚如何將柑橘打造成啤酒及桔醬料理,實踐飲食創新?
從30 年前黃連煜的新客家歌曲之後,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景觀最有活力的創作,本期訪問兩位不同風格的年輕創作者,嘻哈歌手Yappy 唱出母語嘻哈,創作歌手黃宇寒翻玩民謠、搖滾、電子流行。主持人陳明珠則與演員吳奕蓉對談母語對文化認同的形塑,不論他們的生命經驗或個人理念都非常動人。
本期封面之一,是《VERSE》特約攝影蔡傑曦的台三線公路影像作品,與知名藝術家Chou Yi 創作的結合,是一條通往想像與現實之間的異托邦之路。(內頁還有傑曦的台三線攝影專題,搭配客籍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另一個封面,更是一位不斷打破想像與現實界線的創作者:華語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從一個偶像歌手開始,她不斷在音樂和演出上打破天花板、追求創新,正如她在訪談中提到,不論是唱歌或者她喜愛的翻糖蛋糕,「每次投入創作, 我就好像失去軀體一樣」。這篇文章可以更讓你了解作為天后之不易。
封面故事之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細細閱讀: 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室如何結合AI 與藝術?香港文化icon 馬家輝如何書寫香港的曖昧?百萬YouTuber 阿滴(都省瑞)、志祺(張志祺)等人成立的「和氣資本」如何協助更多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台灣的阿里山咖啡莊園如何在雲海中培育出世界級咖啡豆?今年50 歲的雲門舞集,其典藏室存放了哪些隨時可以起舞述說的檔案?而在巴黎,le19 工坊如何以最精緻的工藝結合香奈兒的精品時尚?
還有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彡苗空間實驗、從生活中取樣的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和電影《疫起》大放異彩的導演林君陽、你所不知道的彰化員林故事、乳酪品牌「慢慢弄」的起司大夢, YouTuber 沙西米與她的「鱷鄰居」、演員兼作家鄧九雲的書桌,以及時尚KOL 李瑜「不辣不休」的三個風格關鍵字。
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都是《VERSE》每日認真記錄台灣當代文化的關鍵切片。第18 期是《VERSE》第三年的最後一期,請務必好好珍藏。因為從下期(2023 年8 月號)開始,會進行大改版,開本變大、結構微調,但你所喜愛的一切本質都不會改變,只會更強大。歡迎您隨時告訴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欄目。
一個全新消息:在2023 年8 月26、27 日兩天, VERSE 將舉辦三年來最大活動,且是台灣最盛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大會,邀請不同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從文化創造者到商業創新者,從設計美學到影視音產業,從AI 對內容的影響到品牌的創意行銷。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有好看的演出,和全新概念的VERSE Market。7 月初將開始報名。
《VERSE》雜誌將啟動第四年的訂閱,並且有更多新計畫即將展開。走過三年了,因為各位, 我們得以幸運地活著,可以持續地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請讓我們在未來,持續相見於這條漫長的、豐盛的文化之路。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6月號/2023)(第18期)(蔡依林版)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苗栗公館鄰近島嶼西部的一條漫長公路:台三線。這條路接連起許多客家小鎮與聚落,不只有文學大師李喬或鍾肇政,還有各種繁盛的民間文化、生活樣貌,以及不斷被重新創造的客家傳統。
對於一個族群文化,人們經常面對一個兩難: 既要保存那些傳統的、本質的DNA,又要不斷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要創新與改變。但或者, 這是一個不難被克服的矛盾:唯有不斷從傳統中創新,這個文化才可能被傳承、被擴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過去30 年來,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客家認同、傳統與語言被更多地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面, 我們也看到各種翻轉與再定義,成為台灣新文化想像的重要成分。
本期《VERSE》呼應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這是客語「多彩繽紛」的意思,試圖探索客家文學、身分、音樂、語言、飲食等各面向中,各種新的可能如何被建造。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不只是地理範圍最長的藝術季,也是一個透過藝術和設計介入,為地方生活創造新事物的文化實驗。我們有客委會主委、客傳會董事長和藝術策展總策展人的深度報導。此外,作家朱宥勳來到苗栗與李喬老師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談他如何在保守的時代走上現代主義文學路徑。跟《VERSE》合作多次的攝影師登曼波與演員王渝屏則回到故鄉東勢,以藝術創作〈塑膠禮儀〉探討自我身分認同。客家人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鮮果的族群, 厲害的釀酒師和fine dining 主廚如何將柑橘打造成啤酒及桔醬料理,實踐飲食創新?
從30 年前黃連煜的新客家歌曲之後,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景觀最有活力的創作,本期訪問兩位不同風格的年輕創作者,嘻哈歌手Yappy 唱出母語嘻哈,創作歌手黃宇寒翻玩民謠、搖滾、電子流行。主持人陳明珠則與演員吳奕蓉對談母語對文化認同的形塑,不論他們的生命經驗或個人理念都非常動人。
本期封面之一,是《VERSE》特約攝影蔡傑曦的台三線公路影像作品,與知名藝術家Chou Yi 創作的結合,是一條通往想像與現實之間的異托邦之路。(內頁還有傑曦的台三線攝影專題,搭配客籍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另一個封面,更是一位不斷打破想像與現實界線的創作者:華語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從一個偶像歌手開始,她不斷在音樂和演出上打破天花板、追求創新,正如她在訪談中提到,不論是唱歌或者她喜愛的翻糖蛋糕,「每次投入創作, 我就好像失去軀體一樣」。這篇文章可以更讓你了解作為天后之不易。
封面故事之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細細閱讀: 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室如何結合AI 與藝術?香港文化icon 馬家輝如何書寫香港的曖昧?百萬YouTuber 阿滴(都省瑞)、志祺(張志祺)等人成立的「和氣資本」如何協助更多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台灣的阿里山咖啡莊園如何在雲海中培育出世界級咖啡豆?今年50 歲的雲門舞集,其典藏室存放了哪些隨時可以起舞述說的檔案?而在巴黎,le19 工坊如何以最精緻的工藝結合香奈兒的精品時尚?
還有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彡苗空間實驗、從生活中取樣的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和電影《疫起》大放異彩的導演林君陽、你所不知道的彰化員林故事、乳酪品牌「慢慢弄」的起司大夢, YouTuber 沙西米與她的「鱷鄰居」、演員兼作家鄧九雲的書桌,以及時尚KOL 李瑜「不辣不休」的三個風格關鍵字。
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都是《VERSE》每日認真記錄台灣當代文化的關鍵切片。第18 期是《VERSE》第三年的最後一期,請務必好好珍藏。因為從下期(2023 年8 月號)開始,會進行大改版,開本變大、結構微調,但你所喜愛的一切本質都不會改變,只會更強大。歡迎您隨時告訴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欄目。
一個全新消息:在2023 年8 月26、27 日兩天, VERSE 將舉辦三年來最大活動,且是台灣最盛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大會,邀請不同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從文化創造者到商業創新者,從設計美學到影視音產業,從AI 對內容的影響到品牌的創意行銷。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有好看的演出,和全新概念的VERSE Market。7 月初將開始報名。
《VERSE》雜誌將啟動第四年的訂閱,並且有更多新計畫即將展開。走過三年了,因為各位, 我們得以幸運地活著,可以持續地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請讓我們在未來,持續相見於這條漫長的、豐盛的文化之路。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苗栗公館鄰近島嶼西部的一條漫長公路:台三線。這條路接連起許多客家小鎮與聚落,不只有文學大師李喬或鍾肇政,還有各種繁盛的民間文化、生活樣貌,以及不斷被重新創造的客家傳統。
對於一個族群文化,人們經常面對一個兩難: 既要保存那些傳統的、本質的DNA,又要不斷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要創新與改變。但或者, 這是一個不難被克服的矛盾:唯有不斷從傳統中創新,這個文化才可能被傳承、被擴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過去30 年來,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客家認同、傳統與語言被更多地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面, 我們也看到各種翻轉與再定義,成為台灣新文化想像的重要成分。
本期《VERSE》呼應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這是客語「多彩繽紛」的意思,試圖探索客家文學、身分、音樂、語言、飲食等各面向中,各種新的可能如何被建造。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不只是地理範圍最長的藝術季,也是一個透過藝術和設計介入,為地方生活創造新事物的文化實驗。我們有客委會主委、客傳會董事長和藝術策展總策展人的深度報導。此外,作家朱宥勳來到苗栗與李喬老師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談他如何在保守的時代走上現代主義文學路徑。跟《VERSE》合作多次的攝影師登曼波與演員王渝屏則回到故鄉東勢,以藝術創作〈塑膠禮儀〉探討自我身分認同。客家人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鮮果的族群, 厲害的釀酒師和fine dining 主廚如何將柑橘打造成啤酒及桔醬料理,實踐飲食創新?
從30 年前黃連煜的新客家歌曲之後,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景觀最有活力的創作,本期訪問兩位不同風格的年輕創作者,嘻哈歌手Yappy 唱出母語嘻哈,創作歌手黃宇寒翻玩民謠、搖滾、電子流行。主持人陳明珠則與演員吳奕蓉對談母語對文化認同的形塑,不論他們的生命經驗或個人理念都非常動人。
本期封面之一,是《VERSE》特約攝影蔡傑曦的台三線公路影像作品,與知名藝術家Chou Yi 創作的結合,是一條通往想像與現實之間的異托邦之路。(內頁還有傑曦的台三線攝影專題,搭配客籍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另一個封面,更是一位不斷打破想像與現實界線的創作者:華語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從一個偶像歌手開始,她不斷在音樂和演出上打破天花板、追求創新,正如她在訪談中提到,不論是唱歌或者她喜愛的翻糖蛋糕,「每次投入創作, 我就好像失去軀體一樣」。這篇文章可以更讓你了解作為天后之不易。
封面故事之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細細閱讀: 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室如何結合AI 與藝術?香港文化icon 馬家輝如何書寫香港的曖昧?百萬YouTuber 阿滴(都省瑞)、志祺(張志祺)等人成立的「和氣資本」如何協助更多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台灣的阿里山咖啡莊園如何在雲海中培育出世界級咖啡豆?今年50 歲的雲門舞集,其典藏室存放了哪些隨時可以起舞述說的檔案?而在巴黎,le19 工坊如何以最精緻的工藝結合香奈兒的精品時尚?
還有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彡苗空間實驗、從生活中取樣的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和電影《疫起》大放異彩的導演林君陽、你所不知道的彰化員林故事、乳酪品牌「慢慢弄」的起司大夢, YouTuber 沙西米與她的「鱷鄰居」、演員兼作家鄧九雲的書桌,以及時尚KOL 李瑜「不辣不休」的三個風格關鍵字。
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都是《VERSE》每日認真記錄台灣當代文化的關鍵切片。第18 期是《VERSE》第三年的最後一期,請務必好好珍藏。因為從下期(2023 年8 月號)開始,會進行大改版,開本變大、結構微調,但你所喜愛的一切本質都不會改變,只會更強大。歡迎您隨時告訴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欄目。
一個全新消息:在2023 年8 月26、27 日兩天, VERSE 將舉辦三年來最大活動,且是台灣最盛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大會,邀請不同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從文化創造者到商業創新者,從設計美學到影視音產業,從AI 對內容的影響到品牌的創意行銷。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有好看的演出,和全新概念的VERSE Market。7 月初將開始報名。
《VERSE》雜誌將啟動第四年的訂閱,並且有更多新計畫即將展開。走過三年了,因為各位, 我們得以幸運地活著,可以持續地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請讓我們在未來,持續相見於這條漫長的、豐盛的文化之路。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8月號/2023)(第19期)吳念真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我曾經被科技創造出來的文化打開過。
在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中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被打開的不僅是五感,更是一種不同領域的文化媒介交織碰撞,帶來如同小宇宙爆炸的創新體驗——在遊戲的世界裡,我可以是《軒轅劍外傳楓之舞》的墨家行者,在動蕩的戰國時代中行俠仗義;也可以是《金庸群俠傳》裡的小蝦米,在金庸武俠世界中闖蕩。
藉由巧妙的遊戲設定與敘事法,遊戲在小說文本、歷史之壁外,撐開了現實世界中的異想縫隙,創造出更深刻動人的詮釋。也促使我立志要成為電腦遊戲設計師。
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這種被「打開」的魔幻時刻,可能是因為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場表演,在瞬間點燃了靈光、趨動了文化創新的能量。
文化如何創新?這是個不易詮釋的命題,本期《VERSE》藉由不同文化領域的切面探究這個議題。「Long Interview」欄目專訪當代文化icon之一、全台灣最會講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聽他說如何從教他寫信的阿伯身上,理解文字與知識的重量,引領他這輩子以不同的創作形式,述說小人物的生命史。
「封面故事」報導近十年來台灣舞蹈、時尚、策展、職棒領域中的重要文化創新者與新點子。編舞家鄭宗龍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三年後,在菸抽得更多的日子裡,創作出引領雲門繼續前進的舞作;活躍於時尚界的設計師汪俐伶、詹朴,以跨領域聯名、結合科技方式,為台灣時尚帶來新可能;策展形式越來越多元,看叁式與La Rue文創設計,如何以數位科技、市集慶典,打破大眾對展覽的想像;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職棒,在改革制度及加入啦啦隊應援文化後,又是如何再掀全民棒球熱?
「Special Report」是VERSE編輯團隊跨海採訪日韓兩國最具指標性的兩本雜誌《BRUTUS》、《Magazine B》的總編輯和團隊,在人人都在問「誰還在看雜誌?」的時代中,他們如何以強大的企畫力與編輯力,創造雜誌的未來式。
自本期開始,我們針對部分單元內容、版型進行調整。新增「Workspace」,直擊職人的工作空間;「A Shop」推薦一間值得你造訪的店家;「Book Lists」蒐集創作者的靈感書單;「VERSE Test」每期企畫一則充滿創意(與惡搞)的心理測驗──農曆7月將近,快來測驗看看你的辦公室有鬼嗎?
對了,那個小時候立志成為電腦遊戲設計師的我,怎麼後來成為雜誌編輯?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被各種雜誌豢養長大,每月引頸期盼《歷史月刊》、《新遊戲時代》、《職業棒球》等雜誌出刊。無論什麼樣的主題,「雜誌」都能以令人驚嘆的編輯技巧爬梳脈絡,呈現迷人的觀點視角,讓人在打開一本本雜誌的過程中,感受到如同玩遊戲時被點燃的喜悅。
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成為這個產業中捕捉文化一瞬的一員。
在邁入第四年的旅途上,我們由衷感謝每位讀者一路以來的支持,也期許大家在閱讀《VERSE》時,能在某個瞬間,感受被文化打開的喜悅。
——《VERSE》雜誌主編梁雯晶
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我曾經被科技創造出來的文化打開過。
在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中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被打開的不僅是五感,更是一種不同領域的文化媒介交織碰撞,帶來如同小宇宙爆炸的創新體驗——在遊戲的世界裡,我可以是《軒轅劍外傳楓之舞》的墨家行者,在動蕩的戰國時代中行俠仗義;也可以是《金庸群俠傳》裡的小蝦米,在金庸武俠世界中闖蕩。
藉由巧妙的遊戲設定與敘事法,遊戲在小說文本、歷史之壁外,撐開了現實世界中的異想縫隙,創造出更深刻動人的詮釋。也促使我立志要成為電腦遊戲設計師。
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這種被「打開」的魔幻時刻,可能是因為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場表演,在瞬間點燃了靈光、趨動了文化創新的能量。
文化如何創新?這是個不易詮釋的命題,本期《VERSE》藉由不同文化領域的切面探究這個議題。「Long Interview」欄目專訪當代文化icon之一、全台灣最會講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聽他說如何從教他寫信的阿伯身上,理解文字與知識的重量,引領他這輩子以不同的創作形式,述說小人物的生命史。
「封面故事」報導近十年來台灣舞蹈、時尚、策展、職棒領域中的重要文化創新者與新點子。編舞家鄭宗龍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三年後,在菸抽得更多的日子裡,創作出引領雲門繼續前進的舞作;活躍於時尚界的設計師汪俐伶、詹朴,以跨領域聯名、結合科技方式,為台灣時尚帶來新可能;策展形式越來越多元,看叁式與La Rue文創設計,如何以數位科技、市集慶典,打破大眾對展覽的想像;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職棒,在改革制度及加入啦啦隊應援文化後,又是如何再掀全民棒球熱?
「Special Report」是VERSE編輯團隊跨海採訪日韓兩國最具指標性的兩本雜誌《BRUTUS》、《Magazine B》的總編輯和團隊,在人人都在問「誰還在看雜誌?」的時代中,他們如何以強大的企畫力與編輯力,創造雜誌的未來式。
自本期開始,我們針對部分單元內容、版型進行調整。新增「Workspace」,直擊職人的工作空間;「A Shop」推薦一間值得你造訪的店家;「Book Lists」蒐集創作者的靈感書單;「VERSE Test」每期企畫一則充滿創意(與惡搞)的心理測驗──農曆7月將近,快來測驗看看你的辦公室有鬼嗎?
對了,那個小時候立志成為電腦遊戲設計師的我,怎麼後來成為雜誌編輯?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被各種雜誌豢養長大,每月引頸期盼《歷史月刊》、《新遊戲時代》、《職業棒球》等雜誌出刊。無論什麼樣的主題,「雜誌」都能以令人驚嘆的編輯技巧爬梳脈絡,呈現迷人的觀點視角,讓人在打開一本本雜誌的過程中,感受到如同玩遊戲時被點燃的喜悅。
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成為這個產業中捕捉文化一瞬的一員。
在邁入第四年的旅途上,我們由衷感謝每位讀者一路以來的支持,也期許大家在閱讀《VERSE》時,能在某個瞬間,感受被文化打開的喜悅。
——《VERSE》雜誌主編梁雯晶
目次 Contents
INTRO
序曲|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02
BEHIND COVER/CONTRIBUTORS 06
SNAPSHOTS
伍佰|我的音樂是一種「自由」 08
V-10視覺藝術群|橫越半世紀的台灣文化縮影 10
NEW IDEAS
ISSUE
育兒,很「男」嗎?|進擊的地方爸爸 14
LONG INTERVIEW
吳念真|我想講的,是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故事 22
WORKSPACE
印刷工務 小林|使命必達,讓作品完美誕生 36
COVER STORY
他們在時代前沿造浪 44
舞蹈
鄭宗龍|生活更簡單的同時,菸也抽得更多了 48
時尚
汪俐伶|服裝是穿在身上的光 56
詹朴|每件服裝都是一個可述說的故事 62
策展
La Rue 文創設計|當逛市集成為一件正經事 70
叁式 Ultra Combos|我們關注的,是人的體驗與感受 74
職棒
中華職棒大聯盟的十年蛻變|台式棒球文化是如何煉成的? 82
資深球迷的場邊閒聊|曾文誠 X 阿強 85
Special Report 雜誌的未來式
《BRUTUS》何以四十多年來始終受到大眾喜愛? 92
《Magazine B》如何用一本雜誌呈現一個品牌故事? 104
CREATIVE BUSINESS
BRAND STORY
早安美芝城|晨之美永遠在這裡歡迎光臨你 124
MY WAY
Solo Pasta創辦人王嘉平|全台最懂義大利菜的男人 132
A SHOP
鴉埠客棧 x 南華大旅社|傳承一處身心靠岸的地方 138
ARTS & CULTURE
ARCHITECTURE
大尺建築 + 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回望25年建築全景 146
ENTERTAINMENT
愛奇藝如何推動台劇原創IP?|打造專屬於亞洲的影音平台 152
BOOK LISTS
郭庭瑋的土地書單|閱讀,建立了我對料理的信仰 158
STYLE
FASHION STATEMENT
晨曦漫舞|Dance in the sun 166
FASHION REPORT
獨家專訪Brunello Cucinelli|回到索羅梅奧找尋靈魂村莊 176
#OOTD
攝影師KRIS KANG|人生逐浪的3個風格關鍵字 184
IDEAL LIFE
MY TOWN
嘉義民雄|王梨田、鵝肉街、鬼仔厝以外:蓄力轉變的藝文培養皿 196
HOME
朱雀 SUZAKU CURRY SHOP|打造新東方咖哩 206
CREATIVE DINING
食物設計師蕭維政|家是人生最忠實的倒影 212
VERSE TEST
辦公室有鬼!——測測看你的職場人格特質 218
OUTRO
Editor's Murmur 220
INTRO
序曲|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02
BEHIND COVER/CONTRIBUTORS 06
SNAPSHOTS
伍佰|我的音樂是一種「自由」 08
V-10視覺藝術群|橫越半世紀的台灣文化縮影 10
NEW IDEAS
ISSUE
育兒,很「男」嗎?|進擊的地方爸爸 14
LONG INTERVIEW
吳念真|我想講的,是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故事 22
WORKSPACE
印刷工務 小林|使命必達,讓作品完美誕生 36
COVER STORY
他們在時代前沿造浪 44
舞蹈
鄭宗龍|生活更簡單的同時,菸也抽得更多了 48
時尚
汪俐伶|服裝是穿在身上的光 56
詹朴|每件服裝都是一個可述說的故事 62
策展
La Rue 文創設計|當逛市集成為一件正經事 70
叁式 Ultra Combos|我們關注的,是人的體驗與感受 74
職棒
中華職棒大聯盟的十年蛻變|台式棒球文化是如何煉成的? 82
資深球迷的場邊閒聊|曾文誠 X 阿強 85
Special Report 雜誌的未來式
《BRUTUS》何以四十多年來始終受到大眾喜愛? 92
《Magazine B》如何用一本雜誌呈現一個品牌故事? 104
CREATIVE BUSINESS
BRAND STORY
早安美芝城|晨之美永遠在這裡歡迎光臨你 124
MY WAY
Solo Pasta創辦人王嘉平|全台最懂義大利菜的男人 132
A SHOP
鴉埠客棧 x 南華大旅社|傳承一處身心靠岸的地方 138
ARTS & CULTURE
ARCHITECTURE
大尺建築 + 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回望25年建築全景 146
ENTERTAINMENT
愛奇藝如何推動台劇原創IP?|打造專屬於亞洲的影音平台 152
BOOK LISTS
郭庭瑋的土地書單|閱讀,建立了我對料理的信仰 158
STYLE
FASHION STATEMENT
晨曦漫舞|Dance in the sun 166
FASHION REPORT
獨家專訪Brunello Cucinelli|回到索羅梅奧找尋靈魂村莊 176
#OOTD
攝影師KRIS KANG|人生逐浪的3個風格關鍵字 184
IDEAL LIFE
MY TOWN
嘉義民雄|王梨田、鵝肉街、鬼仔厝以外:蓄力轉變的藝文培養皿 196
HOME
朱雀 SUZAKU CURRY SHOP|打造新東方咖哩 206
CREATIVE DINING
食物設計師蕭維政|家是人生最忠實的倒影 212
VERSE TEST
辦公室有鬼!——測測看你的職場人格特質 218
OUTRO
Editor's Murmur 220
【預購】VIBES(7月號 /2023)(第4期)
平常價 $24.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Intro 序曲(主編的話):
與搖滾樂的初次相遇
究竟是先認識「搖滾樂」這個字彙,還是先聽過音樂作品已不可考,但我始終記得將兩者連在一起的時刻:那是國二的某個假日,跟朋友一起去了高雄新崛江商圈樓上的八重洲展演空間,那天是被找去看各校的社團成發。也是當天才知道,原來平常逛的唱片行樓上,有這麼一個空間,這也是我第一次走進Live House。
說老實話,跟邀請的朋友打完招呼後,我們只在現場短暫停留,就決定移動到其他地方。我們離開的原因,是舞台上高亢激昂的演出,不斷以超越當時體驗過的超高分貝,自喇叭持續播送。大夥面面相覷後決定離去,現在想起來,這個舉動更像是被搖滾樂轟出去,一行人被嚇得落荒而逃。
現場演出帶來的震撼,並沒有讓我停止接觸搖滾樂,後來我開始聽起引進台灣的西洋及日本搖滾樂。出社會後,慢慢聽回以前活躍的地下樂團作品,現在多少有點遺憾錯過了音樂發展的重要時刻:根據作家熊一蘋的分析,西元2000年前後,是彈奏搖滾樂的地下樂團準備融入台灣社會的關鍵時刻。
搖滾樂從未停止跟社會對話。在歷史上的許多時刻,搖滾樂承接了年輕世代對社會的不滿,甚至變成了改變體制的動力。在台灣,搖滾樂從1950年代開始萌芽,翻唱國外音樂,80年代開始有更多創作型樂團,90年代的地下音樂和音樂節的出現,透過伍佰和其他樂團,搖滾樂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顯學。
相較近年嘻哈的熱度,搖滾樂在這幾年相對低調。但搖滾真的落寞了嗎?
趁著台灣的搖滾天王伍佰在6月發行最新專輯《純白的起點》,我們深度專訪伍佰本人對創作的堅持。封面故事邀請楊乃文與獲得本屆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的搖滾樂團JADE淺談搖滾精神;加上四組話題樂團及八個樂手分享音樂中的搖滾和深受啟發的音樂專輯;跟好久不見的滅火器聊樂團越過二十年的心境,以及探索Live House之外的搖滾空間。當然,也梳理了這40年以來的搖滾樂發展脈絡。
文化部主辦的金曲國際音樂節,在今年迎接十週年,為了將台灣流行音樂推向國際市場,每年邀請眾多海外產業人士與活動節目買家來台,美國最大的活動企畫公司Goldenvoice和香港 Clockenflap 音樂節團隊本次也受邀來台,本期邀請兩組團隊為讀者揭開買家的工作內容。自本期開始,VIBES將與KKBOX攜手合作話題單元「潮流新聲」,共同發掘潛力的音樂新人——我們推薦了從唐貓樂團單飛的高真TRU。壞特 ?te、宇宙人也在本期現身。
第四期的到來,對VIBES團隊也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很感謝讀者這半年的支持。作為一個在這時代困難生存的音樂媒體,我們將持續以流行音樂為題,為當代的聲響留下註記。
—— VIBES主編 羅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