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
- 006
- Ace Khong
- Daryl Lim
- Just Jack
- Just Jack◎Ou.Y
- Ou.Y
- Patrick Ting
- allan ho
- alvin pang
- ang jin yong
- ang lai sheng
- aw seow pooi
- chan kok peng
- chuah soon soon
- denon lim
- kelly chong
- lee chee keng
- lee chih horng
- lim fong wei
- ng king kang
- ng wai choi
- ng zheng wei
- peter chow
- tan yu xin
- ting kheng siong
- wang mun kiat
- wong chee meng
- yeo wei wei
- yvonne tham
- 一個時刻
- 中國
- 中國大陸
- 中國文學
- 之間詩社
- 亞洲文學
- 人生就是最千奇百怪的小故事
- 他山之石
- 他山之石001
- 他山之石002
- 他山之石004
- 仙俠小說
- 伍政瑋
- 伸懒腰小姐
- 伸懶腰小姐
- 何志良
- 何杉
- 公共管理
- 冼文光
- 劉宏
- 劉桂蘭
- 劉燕玲
- 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
- 南洋學會
- 南洋理工大學
- 危險實驗
- 司徒畢
- 吉打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志文學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吳偉才
- 吳慶康
- 吳易叡
- 周昭亮
- 周維介
- 圖像詩
- 城市規劃
- 多元文化
- 多元語言
- 宋子江
- 小說
- 小说
- 小鄺
- 左邊
- 巴別塔紀元
- 希尼爾
- 張國強
- 張承堯
- 張曦娜
- 当代小说
- 微醺人生
- 我們繼續沉悶
- 我們遠行
- 我狮城
- 我狮城,我街道
- 我獅城
- 我街道
- 我要活下去
- 政務部長
- 教學不易
- 教育
- 散文
- 散文集
- 文學
- 文學島語
- 文學島語 005
- 文學島語 007
- 文學島語006
- 文學島語007
- 文學島語系列
- 文集
- 新傳媒
- 新加坡
- 新加坡出版
- 新加坡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學員的20堂實境課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文學
- 新加坡華文出版
- 新加坡華文文學
- 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
- 新文潮
- 新文潮出版社
- 新明日報
- 新華文學
- 旭義公子
- 时光碎语
- 時光碎語
- 書
- 曾國平
- 有時,我們遠行
- 朱亞君
- 朱志偉
- 李俊賢
- 李氣虹
- 李集慶
- 李青松
- 杜順吉
- 杯盘狼藉
- 林偉傑
- 林增如
- 林得楠
- 林方偉
- 柯思仁
- 梁文福
- 楊木光
- 楊薇薇
- 歐筱佩
- 汪來昇
- 汪来升
- 汪来昇
- 決定
- 沒變形記
- 洪均榮
- 洪菁雲
- 海風書屋
- 潘正鐳
- 牛油小生
- 王哲
- 王惠琪
- 现代诗
- 現代小說
- 現代散文
- 現代文學
- 用白紙做的小孩
- 男同志
- 當代小說
- 當代文學
- 病例
- 短舌
- 秀實
- 科幻
- 科幻小說
- 童文
- 符志修
- 簡體
- 緣定黎夕
- 繁體
- 罅隙
- 至死之愛
- 至死之愛上
- 至死之愛(上)
- 舞雩詠歸
- 舞雩詠歸 001
- 艾禺
- 范俊奇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教育
- 萬有醫始
- 董啟章
- 蔡欣洵
- 蔡深江
- 蘇偉貞
- 虚构
- 虛構
- 蛋黄人生
- 觀感獅城
- 言情小說
- 許振義
- 許維賢
- 許通元
- 詩
- 詩托邦
- 詩集
- 語凡
- 請溫柔以對
- 譚光雪
- 诗托邦
- 賀爾
- 輕小說
- 遇見穿牆的女孩
- 邁克
- 郭慕義
- 都市求生記
- 都市求生记
- 鄭景祥
- 鄺偉雄
- 酷儿小说
- 酷兒小說
- 錯視與幻聽
- 鍾秀玲
- 鐘怡雯
- 長篇小說
- 长篇小说
- 陈干煌
- 陳劍
- 陳可揚
- 陳宇昕
- 陳幹煌
- 陳麗儀
- 雷思傑
- 霓虹燈下的㗝呸店
- 非虚构
- 韓麗珠
- 風和日麗天重逢
- 馬來西亞
- 馮啟明
- 马来西亚
- 黃子明
- 黃文傑
何杉◎一個時刻(獨家簽名版)
平常價 $21.00內容簡介
《一個時刻》是一個起點。大學畢業後的二十年間,何杉未曾動筆寫過作品,直到二〇一五年的某個深夜,在臺北西門町的旅店,深夜裡他寫了《後巷》。自那以後,由於各種變故,他穿梭上海與新加坡,出入各種病房,人們的各種遭遇使一些篇章漸漸地浮現出來,因此有了詩集中的「人間」、「病院」;二〇一九年,疫情讓他有更多的動機去思考廣泛意義上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於是有了「斷續歌」、「在流放地」。詩人言道,「此刻我不知道疫情何時進入尾聲,如同我不知道生命中還有什麼變故在等著我,而我能做的——只是書寫當下這個唯一的時刻。」
作者/詩人簡介
何杉(原名王哲,曾用筆名平湖),畢業于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修讀漢語言文學。畢業後從事教職,一九九九年底抵達新加坡,受雇於教育部擔任中學教師。之後一度返滬,二〇〇八年再度返回新加坡,重回教育部擔任教職,同時,也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教育戲劇在華文教育中的應用」。
閱讀將各個世界的門向人們打開,寫作則是與內在自我的對話,更是一種自我拯救的方式。
「雖然寫作並不能讓我抵達何處,但是我相信一件事:如果沒有寫作,我早就毀了。」
__________
- 榮獲2021年新加坡金筆獎(詩歌組)季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候選人。
- 書寫成為了逆境中的自我救贖。在嘈雜擾攘的大城市裡,詩人只能夜裡反思、沉澱,回顧無數個「自己清楚」的經歷和場景。
- 《一個時刻》中刻意讓諸多「語境」(context)缺失,以場景描繪、濃烈的意象,刻畫出條理分明的思路,幾乎看不到鑿痕的情況下,築建出刻骨銘心的記憶碎片;其中,夾帶著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疏離」之感。
- 閱讀何杉的詩,如同空腹飲酒,會燒出灼熱感,但卻令人強行清醒著,一杯接一杯。有些記憶並不足為外人道也,有些痛處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歷歷在目,有些詩只有讀過了才能從此強忍歡笑,捨棄虛華的光環,當起城市的隱者。
__________
誠意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宋子江、余弦、宋琳、范靜嘩、崔勇、游俊豪、雷平陽、廖偉棠、鴻鴻、霍俊明、羅樂敏
- 寫詩最忌詩人觀念先行,詩來源於詩人對生活的觀察。何杉的第一本詩集《一個時刻》便體現了他成熟的詩歌寫作,通過書寫生活的片刻,重建內在的自我,為詩建構容讓自我且照亮他人的空間,讓詩中事物有意義地對話和生長。——宋子江,香港詩人、譯者、學者。
- 一個夜幕中凌厲的沉吟者!字詞句以果敢而無情的節奏,敲擊沒有冗餘語義的詞語,給虛無以潰散之力,為真相唱幻象之歌。遠離故土的漢語,依然能探測到最堅硬的礦脈! ——余弦,中國詩人,上海資深媒體人,曾任《外灘畫報》執行總編、《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
- 何杉的詩給我沉著、敏銳、悲涼的印象,由於對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破碎世界保持憂慮和關切,他的與呼吸節律同步的詞語音樂遂閃爍著悲智的微光。他也善於將反諷微妙地改造成對沉淪和短暫之物的撫慰,最好的詩篇甚至呈現出宗教般的詩性觀照的瞬間——這無疑是當代詩中稀有的品質。 ——宋琳,中國詩人
- 閱讀《一個時刻》,是穿行於一條進入靈魂深處的崎嶇旅程。這本詩集五個部分構成了作為感受主體的詩人的行踪。這位敏感敏銳的靈魂,具有著銳利的靈視,以刀斧般的語言,給我們表現了一幅良知之旅的沿途景象。——得一忘二(范靜嘩),中國詩人、學者
- 詩人自覺地實踐了漢語寫作者的世界性。這可能也是國境線以外的寫作者優勢,他們在放棄浪漫主義鄉愁之後,就可以相對輕鬆地和明確地加入到「世界題材」中去……——崔勇,中國詩評家、學者
- 在一片輕率的花草藤蔓之中,詩人落力開墾,致力於詩的合適建築,以及理想工程,做出凝重的敲打。不能漠視現實,《一個時刻》演示了詩的道理。——游以飄(游俊豪),新加坡著名詩人、學者
- 為歷史召魂,為當下定音,向世界擲出毫不保留的提問,卻也立志當世界的最後一人,記錄下每個卑微的瞬間。何杉的詩用溫柔融化了嘲諷,喚醒讀者深埋的感情,和靈魂。——鴻鴻,台灣著名詩人、導演,及台北詩歌節策展人
- 何杉的詩讓人看見一個在城市裡沉默地觀察一切變化的側影,他在觀察中深思、反省,即便未有結論,也以寬慰的心看待世間的乖謬。字裡行間並沒有憤懣,倒是留有空間,讓讀者細思種種轉折。——羅樂敏,香港作家、編輯
__________
目錄
序一:優秀的詩拷問正常◎得一忘二(范靜嘩)
序二:凝重的敲打◎游以飄(游俊豪)
人間
- 在港灣
- 光與影嬉戲的花園
- 花園盆栽
- 花園盆栽之二
- 幻象
- 我們一無所有
- 空白
- 語法常識
- 節慶即景
- 推銷員在融化中
- 貧者、裸者和死者
- 星期六下午,遇見陽光
- 黎明
短章
- 一棵樹
- 短歌
- 午後什麼也沒有
- 是光
- 有時候
- 想象
- 失卻
- 我一隻耳朵聽著世界
- 夢境
- 霍珀風格
- 單排座位麵館
- 街角
- 我們
- 謀殺博物館
- 舞曲
斷續歌
- 人們說
- 那些殘舊的事物
- 穿越信仰的風暴
- 海島沈思
- 雜語
- 波羅納茲舞曲病了
病院
- 午夜機場
- 哦,此刻
- 惡魔預知死亡
- 惡魔預知死亡之二
- 逝者
- 迷牆
- 很久不見
- 一個病人
- 塵肺病人
- 兩個左右相鄰的房間
- 老年,與其他
在流放地
- 蜂群
- 致K
- 坐著他的馬車
- 我走出熟悉的土地
- 正常
- 在流放地
- 暗水
- 我以為世界仍有微光
- 年輪
- 十二月的雨
- 傷膝河,带我上路
- 真實生活一章
- 有時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愛
- 虛擬旅行
- 一個時刻
跋:我看見人馬星座正在升起......◎崔勇
__________
ISBN:978-981-18-3445-5
出版社:新文潮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
預計出版日期:2022年3月
類別:現代詩、當代文學、華文文學
系列:他山之石 001
規格:190mm (H) x 130mm (W),152頁
曾國平◎查無此人(獨家簽名版)
平常價 $22.00內容簡介
《查無此人》是一部可以用來演繹(Performance Poetry)的詩集,收錄了六十首詩人對於父親的敬畏、懷念與記憶。通過父親及家族史,試圖還原「下南洋」後的物換星移,並開始重新探索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文化。
詩人堅持「老派之必要」,希望在文明與歷史的恒河裡挖掘共鳴——六十首詩皆無題目,可連綿成為「史詩」,首首亦可「獨立成篇」。以家族的移民史作為敘事脈絡,回望與拼湊歷史洪流裡的大人物、小人物,乃至無名可考者。好多歷史問題,可以沒有答案,或是多種答案,甚至是永恆的拷問——沒有題目的詩對應著已然模糊的臉龐,給自己和「查無此人」留下文字的深深烙印。
作者/詩人簡介
曾國平,筆名語凡,新加坡文藝協會副會長,《新加坡文藝報》主編,新加坡《赤道風》文藝雜誌副主編,現於私人企業從事會計師工作。曾經出版六本詩集,一本散文詩集。曾經獲得台灣詩學創作獎散文詩佳作獎,台灣「華文現代詩五週年詩獎」正獎,台灣「人間魚詩社年度詩人金像獎」,入圍新加坡文學獎,第四屆「方修文學獎」詩歌優秀獎等。詩文發表在新加坡、中港台、印尼等。
__________
- 洋洋灑灑的六十篇組詩,史詩般的波瀾壯闊,從移民、離散、國族、族群等,重新譜寫南洋和新加坡華人的民族記憶;並以尋找父親在歷史洪流裡的足跡,反觀與檢視自己的族群、文化身份認同。
- 《查無此人》在藝術表現上,採取了篇篇皆無題目的方式,有企圖地發揮詩的無限可能與特性。散文化的句式為詩歌演繹(Performance Poetry,又譯口語詩)提供了更大空間與韌性——不論靜態閱讀、舞台表演,能靜能動,寧願「詩」的力量和影響力能有更深遠的傳播。
- 曾國平之作曾經獲得台灣詩學創作獎散文詩佳作獎,台灣「華文現代詩五週年詩獎」正獎,台灣「人間魚詩社年度詩人金像獎」,入圍新加坡文學獎,第四屆「方修文學獎」詩歌優秀獎等等。
__________
誠意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紀小樣、冼文光、林高、秀實、林廣、陳志銳、游以飄、喜菡、無花、鴻鴻、簡政珍
- 如果人如螻蟻之生,那麼戰亂應該就是宇宙的暗物質、暗能量了。《查無此人》成詩的諸多意象片段,無非告訴我們:詩是文字喊痛的聲音!——紀小樣,台灣著名詩人
- 《查無此人》流淌一種難得的淡然的傷懷;似於新加坡河畔遊思水中魚的一瞬或一生。以長篇組詩探問父親(歷史)且沒有落於「僵化的南洋臉孔」刻板框架,實乃詩人的高明之處。——冼文光,馬來西亞著名詩人
- 《查無此人》是一首長篇組詩,由六十首詩組成。作者從親情出發,逆溯時空,書寫自己和父親對居地與故土的感懷,是一本具有歷史格局的詩集。詩集溫潤的筆觸與厚實的感情,首首令人動容。詩集中寫出了「代溝」,但也看到「和解」;看到時間的裂痕,也看到歷史的傳承。希望也有讀者帶著探源的心,一步一步走入書中的時空。——林廣,台灣著名詩人
- 在近年回歸新華詩壇的國平,憑著堅毅不懈、如火山迸發式地書寫,一躍成為詩踪處處的一支新華健筆,本書乃又一力證。詩集從「個人的父親」渺小卻重要的故事,以及私密卻不私藏的小歷史為起點,層層構架起家族的父輩、國族的祖輩、乃至華族的先輩之大歷史。充滿詩意的文字娓娓梳理間中千絲萬縷的情感血脈,與離散開枝的深刻因緣。其龐大的企圖心穿越古今中外,讓一首上承神話傳說,下接當下在地的長詩,壯麗又動人地於焉完成。——陳志銳,新加坡著名詩人,博士生導師
- 《查無此人》軸線圍繞與延伸的範圍,涉及華人移民、離散族裔、歷史文化等脈絡,涵蓋多個地理空間。曾國平的詩人之手,巧妙串連不同的圖景,上下追溯父輩、祖輩的踪影,其實就是考究個人與族群的存在意義,以文學力量叩問有無的懸念,深邃而不淺薄,遼闊而不狹隘。——游以飄(游俊豪),新加坡著名詩人、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
- 思父想父再循著父親走過的線,尋尋覓覓一顆種子就好,竟是查無此人。以父為名,何嘗不是作者對家族歷史的追索省視?亦旁敲自身行過的路途以鏗鏘的情感,以強化對父之種種苦與甜的情懷。——喜菡,台灣著名詩人,詩刊主編
- 我們身上留下多少祖輩的鄉音和輪廓?時代的遷徙濃縮成一本族譜,抑或一冊父子未完成的對話和筆錄?唯有文字,能橫跨時間的永夜,「他的聲音是火 / 身體是石頭」。這是一部勇敢的作品,一場精彩的魔術秀。看詩人如何不露痕跡,把兔子、白鴿和玫瑰,一件一件從讀者的帽子內,傾倒而出。——無花,馬來西亞著名詩人
- 枕著歷史,一面遙想過往,一面覓路前行。自我疊影先人的生存,於是歷史也成了自我成長的路徑。其中不確定處,卻開啟了更多想像的歧路,詩的可能。——鴻鴻,台灣著名詩人、導演,台北詩歌節策展人
- 國平這本新詩集,幾乎翻轉了我過去對他詩作的印象。他過去一向擅長短詩,語言表象平凡(正如他的筆名:語凡),但出入人間,經常觸及人生的痛處、微妙處。這本詩集則呈現了非常不同的面向。
「父親與查無此人」這組詩是時間與空間的歷程。明晰提到的歷史有唐宋明清;讓詩中人感到驕傲的是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空間則是上海、北京、西安、台灣。所有的時空經由歲月的沖刷都淡化成一片朦朧,讀者從中感受到的是蒼茫與無奈。表象是寫父親,但無數的臉孔真正留在意識的幾乎是「查無此人」。
綜觀詩作,雖然一反過去語凡詩作給人的印象,但在山河歲月的流變中,讀者仍然不時在時空的縫隙裡「撞見」動人的詩行。——簡政珍,台灣著名詩人、學者
__________
目錄
序一
隱藏與悖論◎秀實
序二
詩是文字喊痛的聲音◎紀小樣
父親與查無此人 (1至60)
跋
尋找昨天的你和我自己◎曾國平
_________
ISBN:978-981-18-3443-1
出版社:新文潮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
預計出版日期:2022年3月
類別:現代詩、新加坡文學、當代文學
系列:文學島語 007
規格:190mm (H) x 130mm (W),約180頁
用白紙做的小孩◎伍政瑋(獨家簽名版)
平常價 $18.00-
新加坡土生土長的九〇後詩人,以文學的初心,展開了文字的冒險旅程,呈現出躍躍欲試的才情,以詩人敏感與細微的觀察,對城市景觀進行了檢視與叩問。
-
面對生活大課題時,詩人有意識地經營寫作題材與意象,再以舉重若輕之姿,轉化為文字和圖像,首首皆揮發出詩人獨有的特質與靈魂。
-
詩中對「麻醉」和「疼痛」的分解,是他藥劑師與詩人互通身份捕抓生活的感知;亦是九〇後現代的零碎線索與節奏,讓人在平淡的日常體味作者「構詩」的巧妙。
內容簡介
《用白紙做的小孩》是伍政瑋首本詩集,也是這位九〇後詩人的「長成記」,記錄了他二〇一八至二〇二二年的詩作,試將求學、畢業、工作與生活的日常熔煉成一行行的詩句。在變幻莫測的新時代裡,詩人解析了他對於美醜、對錯,個人與集體經驗的各種矛盾,並從中成長的各種躁動不安裡,以文字來撫慰與寬容。詩人內心的孩子,純淨如白紙,希望他能包容生命即將灑下的艷麗與灰黑。
詩人簡介
伍政瑋,一九九五年,生於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藥劑系畢業,從事醫療工作,業餘寫詩。熱愛在生活日常中尋找一點一滴的「藥效」,進一步濃縮成一首詩。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周昭亮、林偉傑、洪均榮、黃文傑、曾國平、蔡欣洵、歐筱佩
- 文字直接,意象準確。句子簡短,沒有忸怩,詩集中其他作品亦沒有太多贅肉,而地道語反映新加坡人民和生活最精確的「定義」。——周昭亮,新加坡詩人、醫生
-
政瑋的首本詩集,通過形式與圖像詩的實驗,將華文詩賦予新生命,調皮且充滿趣味,引人入勝。而譏諷與批判性質的作品,看似輕描淡寫,但卻深藏著對社會與人世的洞察,掐著要害。——林偉傑,新加坡作家、詩人
-
讀政瑋的詩,會被他直率和獨特的洞察力所吸引,甚至對一些較為特殊的意象和表現方式會心一笑。然而,靜下心來反思後才會驚覺於詩句背後對於現實輕輕的戲謔。 ——洪均榮,新加坡詩人、新文潮創社編輯
-
這是政瑋第一本華文詩集。短詩如匕首,要快狠準。讀政瑋的短詩,能感受到其中的鋒芒。有的詩句能把人的心臟刺得酸痛,有的文字則表現出他非凡的巧思與內涵。——黃文傑,新加坡詩人
-
政瑋的詩靈動多變,嘗試不同主題技巧和形式,愛思考而不給讀者壓力。他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詩。因為有一顆年輕乾淨的童心,因此語言也是清新乾淨的。 ——曾國平,新加坡詩人
-
新詩,是自由的。政瑋在他的第一本詩集就以不同的手法,甚至是圖表、圖像,來表達年輕人對於當代現象的看法和感受,讓人眼前一亮。——蔡欣洵,新加坡作家、詩人
-
詩歌裡的真,是鬧市種出的鮮花,錯過了現在的初初,他日便摘不回來。政瑋文字如在實驗中過濾餘留後的自己,自由地剖析另一個失重的世界。——歐筱佩,馬來西亞詩人
目錄
序:白紙上的塗改液◎周昭亮
十分痛
- 寫字
- 圓圈
- 萊佛士花
- 孔雀
- 肖像
- 寵壞
- 病了要吃藥
- 如影
- 實驗
- 雨傘
- 十分痛
- 自問自答
- 墨中找字
- 人的三重死亡
- 排隊號碼
- 一布一布來
- 想對蝴蝶說
- 鑽石
- 一點點
- 太極圖
- 播種
- 用白紙做的小孩
微雨之城
- 莫蘭迪色系
- 致小學作文的小明
- Mamak Shop
- 畢業的惡作劇
- 清理電郵箱
- 壁虎
- 繁華都市
- 路人
- 是雨拯救了這座城市
- 一線生機
- 慶生儀式
- 吃👍過日子
- 自投羅網
- 人與人之間
- 電腦不識字
- 時間的摸樣
- 夜晚有他自己的規則
- 豐衣足食
- 煙花
- 地球儀
- 羅本島望桌山
- 風雨不改
鳴謝
_________
ISBN:978-981-18-4941-1
出版社:新文潮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分類:現代詩、新加坡文學、當代文學
系列:文學島語 010
規格:190mm (H) x 130mm (W),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