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種兩性關係
- 9786263102644
- 9786263102699
- 9786263103047
- 9786263103351
- 9786263103412
- 9786263103580
- 9786263103788
- 9786263103795
- 9786263104013
- 9786263104365
- 9786263104402
- 9786263104440
- 9786263104464
- 9786263104938
- 9786263104969
- 9786263105119
- 9786263105218
- 9786263105225
- 9786263105393
- 9786263105744
- 9786263106048
- 9786263106130
- 9786263106215
- 9786267052761
- 9789861735702
- 9789863443278
- 9789863443698
- 9789863446729
- 9789863447177
- 9789863447450
- 9789863449508
- 9789864505517
- A Brief History of Earth: Four Billion Years in Eight Chapters
- A Cat’s Tale: A Journey Through Feline History
- A Waiter in Paris: Adventures in the Dark Heart of the City
- Albert Camus
- Andrew H. Knoll
- Anthony Storr
- Christopher Leonard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Edward Chisholm
- Edward W. Said
- Ernest Cline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 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 Frances Cha
-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Broke the American Economy
- If I Had Your Face
- John Berger
- Judith Butler
- Julian Baggini
- Jérôme Garcin
- Kate Manne
- La Distinction :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 Lawrence Block
- Lyu Wen Cui
- Michael J. Sandel
- Moro Miya
- Natsuo Kirino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Philip Pullman
- Philipp Ther
- Pierre Bourdieu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eady Player One
- Ready Player Two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ichard Fisher
- Roland Barthes
- Simon Mason
- Simone de Beauvoir
- T. M. Scanlon
- Taiwan: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 The Lords of Easy Money
- Ward Farnsworth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s of Seeing
- Why Does Inequality Matter?
- Writing the Novel from Plot to Print to Pixel
- Zygmunt Bauman
- culture
- interview
- politics
- power
- 一往而深
- 一級玩家
- 上野千鶴子
- 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跟著一場幽默輕鬆的世代對談,看懂一個亞洲國家的女權意識如何萌芽、建構,進進退退走到現在
- 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 世界歷史
- 世界經典小說
- 世界經典文學
- 中國史地
- 中國歷史
- 丹尼爾•卡波維茲
- 为何不平等至关重要: 从种族歧视、性别议题、贫富不均、政治制度,探讨“不公平的善意”与“平等的邪恶 ”
- 九歌出版
- 二級玩家
- 亞洲歷史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祭
- 人類
- 人類學
- 人類的未來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伊索
- 余華
- 你好吗?我一直在想你
- 你好嗎?我一直在想你
- 保罗·库德纳瑞斯
- 保羅·庫德納瑞斯
- 傑洛姆‧嘉赫桑
- 克里斯多福·倫納德
- 全譯版
- 兩性關係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写给每个人的地球简史
- 凌性傑
- 凱特‧曼恩
- 劉子倩
- 力恩君
- 動物
- 勞倫斯.卜洛克
- 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 卡繆
- 古典
- 古典文學
- 可畏的想像力
- 台灣
- 台灣小說
- 台灣文學
- 同志小說
- 向田邦子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吳岱穎
- 吳懷晨
- 吳明益
- 吳書榆
- 吳莉君
- 呂文翠
- 品味
-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 哲學
- 商周
- 商朝
- 單德興
- 單車失竊記
- 喵皇正史:从史前到太空时代,魅力征服全世界的猫族大历史
- 嚴慧瑩
- 回憶
- 國學潮人誌
- 國學潮人誌2
- 國學潮人誌2:古人超有才——10位最具才情的古潮人,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地球
- 坂本龍一
- 報廢物
- 夏樹
- 大師兄
- 大江健三郎
- 天上有顆孤獨星
- 天上有顆孤獨星:照亮世人獨行時
- 天香
- 太阳依旧升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
- 太陽依舊升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
- 她們
- 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
- 如果拥有你的脸
- 如果擁有妳的臉
- 如果擁有妳的臉(《時代》雜誌年度必讀百大書單)
- 姿與言
- 婚戀私語
- 孤島通信
- 孫梓評
- 安德列·艾席蒙
- 安德魯·諾爾
- 安德鲁·诺尔
- 安東尼·史脫爾
- 宋尚緯
- 宋怡慧
- 定義集
- 家变六讲:写作过程回顾
-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
- 寓言
- 寫作指導
- 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
- 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八堂四十億年的極簡地理課
- 寵物
- 小說
-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
- 巫靜文
- 帝國
-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
- 平等的世界
- 廖炳慧
- 廢棄社會
- 廣場出版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张曼娟
- 张毓如
- 張一喬
- 張曼娟
- 張毓如
- 張馨方
- 当我提笔写下你:你就来到我面前
- 形影不離
- 形影不離(入門《第二性》之前必讀的西蒙波娃小說‧塵封逾半世紀、震撼歐洲文壇之精湛傑作)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從文學看歷史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性別研究
- 恩斯特·克萊恩
- 悲傷
- 情不知所起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們都是惡人
- 我們都是惡人: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Human Aggression
- 我隨意,你盡量
- 戰爭的框架
- 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
- 房慧真
- 托馬斯·斯坎倫
- 托马斯·斯坎伦
- 批判
- 找一個解釋:穿越時空的36則古文之旅,關於愛的選擇、人生境遇與對世界的詰問
- 投資理財
- 撒錢之王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教材
- 散文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字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新新
- 新神話學
- 新經典文化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日本文學
- 春花忘錄
- 時差的贈禮
-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
- 書
- 朱惠足
- 朱立安·巴吉尼
- 朱迪斯·巴特勒
- 杨照
- 林步昇
- 林詠心
- 桐野夏生
- 植物
- 楊照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歐美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殖民地
- 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 江灝
- 汪民安
- 沃德‧法恩斯沃斯
- 法國哲學
- 法國文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活著
- 流俗地
- 海外
- 海明威
- 深时远见
- 深時遠見
- 深時遠見:時間感如何影響決策,人類如何擺脫短期主義的危局
- 渴飲光流
- 漫画绘本
- 漫畫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 從種族歧視、性別議題、貧富不均、政治制度,探討「不公平的善意」與「平等的邪惡 」
- 無用人口
- 燕食記
- 王安憶
- 王德威
- 王文兴
- 王文興
- 王昭華
- 王榮輝
- 王翎
- 現代化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查‧費雪
- 理查‧费雪
- 理論
- 生命
- 生活
- 生活哲學
- 田房永子
- 申昀晏
- 男時女時
- 男時女時(日本國民作家向田邦子離世前最後小說×散文珠玉集)
- 男身
- 異常
- 異鄉人
- 當代小說31家
- 當代思潮
- 當代文學
- 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 皮耶‧布赫迪厄
- 盛世
- 監獄大學:從閱讀思辨《罪與罰》
- 知識分子論
- 社会议题
- 社會批判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神話學
- 種族
- 種族關係
- 章蓓蕾
- 簡史
- 約翰·伯格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經濟
- 經濟學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續集
- 羅蘭巴特
- 美國
- 美國文學
- 群像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聆聽樹木的聲音
- 聯準會如何崩壞美國經濟,第一部FED決策內情報告
- 胡欣
- 自傳
- 自然科普
- 自願被吃的豬
- 舞鶴
- 艾德華·薩依德
- 英國文學
- 英美哲學
- 茂吕美耶的历史手帐
- 茂呂美耶
- 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十八個你一定要認識的日本人物
- 草莓與灰燼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華文創作
- 華文小說
- 華文文學
- 菲利浦·泰爾
- 菲力普·普曼
- 葛亮
- 蔡傳宜
- 蔡惠伃
- 蔡承志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虎斑猫芭芭
- 虎斑貓芭芭
- 裸命
- 西蒙·德·波娃
- 觀看的方式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許三觀賣血記 (新版)
- 評論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詹鳳春
- 譯者:宋瑛堂
- 譯者:盧靜
- 译者:卢静
- 谷蕾
- 貓
- 賽門·梅森
- 走訪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The Socratic Method: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
- 車熺垣
- 造夢者
- 造夢者:吳岱穎絕版詩作精裝復刻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邁可·桑德爾
- 邊緣人手記
- 邊緣人手記:寫給在喧囂中仍孤獨的我們
- 邱德亮
- 鄭毓瑜
- 閻連科
- 陳信宏
- 陳冠中
- 階級病院
- 音樂使人自由
- 香港
- 馬欣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麦田
- 麦田出版
- 黃煜文
- 黃錦樹
- 黎紫書
- 齊格蒙·包曼
【預購】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勞倫斯.卜洛克(譯者:傅凱羚、新新)(全新增訂版)
平常價 $33.00從創作到出版的八百萬種可能
【全新增訂本上市!】
「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勞倫斯.卜洛克
◎最新收錄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
◎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親身分享
◎從開始動筆到付諸出版,比《卜洛克的小說學堂》更一目了然,一本到位
▍內容簡介
從紙本時代到網路時代,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
一、 寫小說沒有公式
二、 身為創作者的根本目標,就是讓作品被看見
◎從自我定位到架構情節
1. 正確的自我定位──不為讀者而寫,而是準確找到自己天生適合的創作。
2. 撰寫大綱──為別人的小說整理大綱,練習用作家的洞察力來閱讀。
3. 好人物使讀者欲罷不能──鍛鍊描寫人物性格的技巧,愈能引起讀者共鳴,故事的誘惑就愈強大。
4. 偽造是小說的核心──運用個人經驗、知識、熟悉的背景重新排列組合,用細節能打造具有說服力的情節。
◎數位時代的出版途徑
1. 務必出版電子書和有聲書!這兩類消費者的數量正不斷上升。
2. 別指望「自費出版社」,小說家付錢給出版社出自己的書,這件事就是不合理。
3. 若預算有限、有特定目標讀者,且不考慮利潤,那麼自己來做一本書,其實不難!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初版發行於一九七八年,書中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大受讀者歡迎。在最新增訂本中,更收錄了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卜洛克曾說:「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書將讓新手備受鼓舞,讓老手重拾自信,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與出版之路!
▍更多卜洛克的創作與出版建議
◎比起短篇小說,新手更應該寫長篇小說。
因為:需要的技巧比較少、比較不依賴高明的點子,而且是磨練各種寫作技巧的好機會。新手作家別要求自己以第一本小說獲得認可或金錢利益。
◎就算想到好點子,也可能必須適時地放棄。
一個點子如果能夠發展成一本書,不代表你就得將它寫成一本書,它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擅長的創作類型。若受其商業潛力迷惑,可能就會看不清這個真相。
◎電子書與紙本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逛書店的人變少了,電子書、網路書店已經是行銷的新戰場。然而,讀者們最珍惜、最讓人感到愉悅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紙本書,尤其是質感優良的精裝本。最重要的是,紙本書往往能夠刺激電子書的銷量。
◎自費出版要考量宜大籮筐事情。
出版社提供文字編輯的服務,也意味著你的作品可能被大改特改。然而,由於寫作是寫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校對時有可能充滿盲點。若要自行出版,你也許會需要一名編輯,或者至少一名校對人員,以確保文章用字遣詞的一致性。
▍延伸閱讀
★第四版草稿:普立茲獎得主的非虛構寫作獨門技藝,從蒐集題材、彰顯主題、布局架構、採訪技巧、自我懷疑到增刪裁減,定稿前的8大寫作鍛鍊
約翰·麥克菲──著 劉泗翰──譯
「寫作的本質,就是修改。」
《紐約客》逾半世紀專欄作家、「創造性非虛構寫作」的開拓者
約翰·麥克菲於普林斯頓大學授課半世紀,啟發無數媒體人的寫作講堂
★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
菲力普・普曼──著 王翎──譯
「創作者,請竭盡所能地保護你的故事!」
「黑暗元素三部曲」全球狂銷17,000,000冊、《塵之書》二部曲問世3天熱賣超越《使女的故事》續集
最受歡迎小說家菲力普・普曼與他的故事藝術
★鬥陣寫作俱樂部:《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拆解逾30部知名小說,從打造小說質地、建立作者權威到加強故事緊張感,全方位專業作家教戰手冊
恰克‧帕拉尼克──著 黃鴻硯──譯
「寫作這件事情,絕對是一場團體戰!」
亞馬遜讀者4.8星好評、榮獲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讀物、與《史蒂芬.金談寫作》齊名的暢銷小說寫作書
邪典教主恰克‧帕拉尼克解剖社群時代的創作攻略
作者簡介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筆耕近六十載 風靡全球大師格調
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
一九三八年出生於紐約水牛城,人生大半定居紐約市內,其創作也多以紐約為背景。創作逾八十載,是全球知名的推理小說大師。代表作為「馬修‧史卡德系列」、「雅賊系列」等。
卜洛克以類型小說為寫作框架,又自闢蹊徑,將「冷硬派」書寫推向全新境地,一向關注稠密的紐約市獨有的蒼涼與孤獨,透過犯罪事件寫出人間詩意,已臻純文學所及之高度,也使他獲得「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美譽。
卜洛克一生獲獎無數。他曾七度榮獲愛倫坡獎、十次夏姆斯獎、四次安東尼獎、兩次馬爾他之鷹獎、二○○四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鑽石匕首獎,以及法、德、日等國所頒發推理大獎。二○○二年,繼一九九四年愛倫坡獎當局頒發終身大師獎之後,他也獲得夏姆斯終身成就獎。二○○五年,知名線上雜誌Mystery Ink警察獎(Gumshoe Award)同樣以「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對犯罪推理小說的貢獻。勤奮筆耕,自一九五七年正式出道以來,已著有超過五十本書以及多部短篇小說,除上述代表作之外,還有「密探系列」、「殺手系列」等。他總樂於分享自己豐富的寫作經驗,另著有《卜洛克的小說學堂》。
【預購】巴黎侍者:城市黑暗中心的冒險,一位年輕作家眼中的底層巴黎 A Waiter in Paris: Adventures in the Dark Heart of the City◎艾德華·奇索姆( Edward Chisholm)(譯者:張家綺)
平常價 $38.00 在巴黎,每位服務生都是作家
▍那些讀過海明威《流動的饗宴》、喬治歐威爾《巴黎倫敦落魄記》、保羅奧斯特《失意錄》的年輕作家,當他們懷揣夢想、離鄉背井來到心中的聖地,他們是否準備好要體驗真正的巴黎?
以前所未見的視角,勾勒出一幅陰暗卻又溫暖的巴黎浮世繪
餐廳服務生的工作就是欺騙你:希望你相信奢華的平靜,因為門的另一邊是──地獄。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我們與服務生的互動轉瞬即逝:我們點菜、上菜、吃飯、付款,然後離開,幾乎不會對他們產生過多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待得久一點,如果我們以異鄉人的眼光看巴黎服務生的生活,現實是什麼?我們能夠從中發現什麼?
艾德華講述了自己在巴黎餐酒館擔任服務生的體驗,帶領我們深入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城市,直入其輝煌的腹地。當時他生活在一個下班後只能筋疲力盡地泡在酒吧的世界;靠著咖啡、麵包、香菸勉強度日;在虐待狂經理手下工作,只為賺取微薄工資,甚至得與同事爭奪小費。而所謂的同事——小偷、自戀狂、退伍軍人、非法移民、幻想成名在望的演員、毒販——他們都是你最接近家人的人。而這些可憐或可恨之人,在艾德華筆下都變得立體,有自己的生命,也有展露可愛之時。
《巴黎侍者》不僅僅是作者個人的經歷,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故事。
★★★★各界盛讚★★★★
「揭開光之城巴黎的明亮陰暗面,揭露它敗壞墮落、充滿危險吸引力的壯麗絢爛,奇索姆筆下的巴黎侍者時光,充滿令人血液沸騰的趣聞軼事、讓人下巴合不攏的內幕。」——英國水石書店
「發自肺腑,令人無法自拔。」——英國女演員、製片艾莫芮德.芬諾
「奇索姆活靈活現呈現餐廳世界,講述餐廳員工所面臨的各種壓力、緊繃、焦慮。漫長工時、服務生之間的爾虞我詐、微不足道的埋怨不滿、主管虐待,全不藏私攤在讀者面前。最勁爆的莫過於同事的故事,那些他們與作者分享的希望與夢想。」——《圖書館雜誌》
「這是一名年輕人在法國餐酒館的痛苦試煉。奇索姆在敘事醉人的處女作中,以狄更斯風格的故事辛辣評論巴黎文化,生動鮮明地刻畫出光之城的骯髒與絢爛、浪漫與悲哀的場景,同時這也是他擔任主演,直到下台一鞠躬的『大型劇場』寫照。酸甜苦澀、迷人陶醉,讓人深刻一睹這個璀璨耀眼世界的真實內幕。」——《出版者週刊》星級評論
「艾德華.奇索姆的描寫栩栩如生,鉅細彌遺、全盤托出。巴黎及它的美好總令人不禁好奇,在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否也有醜陋面,在這本書中真相大白。我建議讀者找一個溫暖舒適的角落翻開閱讀,但千萬別挑在計畫吃大餐的週末之前。」——BBC廣播電台播音員/記者/作家艾德華.史托頓
「面對暴躁的急性子主廚、十四個鐘頭不停歇的地獄式輪班,奇索姆追求目標的剛毅精神值得敬佩,這是一部讓人讀得津津有味、趣味橫生、深具啟發性的回憶錄。」——《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是一段節奏明快、痛苦悲慘、觀察細膩的旅程,講述一名年輕英國人潛進冷酷無情的巴黎餐廳世界,我幾乎可以嗅到廚房油煙、感受到他的恐懼。諷刺的是,我竟然也感應到他的飢腸轆轆。我想今後外出用餐時,我恐怕會五味雜陳。」——《紐約時報》暢銷書《長不大》作者潘蜜拉.杜克曼
「奇索姆別具渲染力的文字,帶領讀者穿越他旋風般的侍者生涯,了解他如何應付怒氣沖天揮舞剁刀的主廚、難搞奧客、污穢骯髒的居住環境,以及出餐口前的恐慌症發作。」——Salon新聞網
「一名服務生以赤裸坦承的回憶錄描繪出巴黎的寫實肖像,令你不得不摘下玫瑰色眼鏡,直視巴黎錯綜複雜的真實面。艾德華.奇索姆在擔任服務生的過程中,看見巴黎奢華魅力、浪漫迷人表象下的真實樣貌。他揭露一間巴黎餐廳『奢華平靜』背後的現實,同時也探索這座愛情之都。」——《Town & Country》雜誌
「深入『食物鏈底層』的真實人生故事,奇索姆描繪巴黎街頭塗鴉、骯髒紙板、遍地垃圾的人行道,樂此不疲。」——《每日郵報》
「奇索姆對人、貧困、法國文化觀察入微,絲絲入扣。」——《巴塞隆納情結》與《間諜、謊言、放逐》作者西蒙.庫柏
「帶給讀者一種身歷其境、驚險刺激的體驗,書中集結奇索姆在巴黎的種種經歷。等待踏上作家之路的四年間,他從事各式各樣的服務生和吧檯工作,除了學到這份工作的心法,證明自己當服務生的能力,他也成為一名出色作家。」——《華爾街日報》班傑明.舒爾
因著不同理由和身世,從世界各地來到巴黎的一群人,這裡有他們彼此競爭,卻也相濡以沫的故事。
「將一間巴黎餐酒館縱切成兩半,你就能得到一幅捕捉現代法國社會的精準剖面圖,從這個差異微妙、多語多種族小社會的畫面裡,你會看見最上層是富人,窮人墊底,中間的則是你和其他人。沒錯,巴黎無法代表全法國,但你卻絕對能在巴黎找到全法國。」
出生於英國多塞特,二○一二○年從倫敦亞非學院畢業後,移居巴黎。他在那裡住了七年,頭四年做過各種低收入的工作,從排隊、酒吧工作到博物館保安和市場管理員,同時努力成為一名作家。現在,他以寫廣告文案為生,並有寫小說的野心。他的作品曾刊登在《紐約時報》、《衛報》、《金融時報》等雜誌。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譯有《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太陽與她的花》、《裝幀師》。
【預購】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德國人民眼中的元首 The ’Hitler Myth’ :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伊恩·克蕭( Ian Kershaw)(譯者:黃妤萱)
平常價 $45.00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
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杜子信/中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
seayu /即食歷史部落客
黃哲翰/文史工作者、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推薦語
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歷史系助理教授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這是重要的經典著作,除了深化對納粹德國與中歐現代史的認識之外,也為台灣一般讀者與學界同仁,示範如何對於現代獨裁政治與極權社會的運作,進行有憑有據的分析,與立足於社會史眼光的反省。尤其在世界各地右翼民粹政治力量崛起的時刻,本書分析魅力型領導(charismatic leadership)下,二十世紀最惡名昭彰的個人崇拜式政治運動,如何平地而起,又如何維持與擴大民意基礎,甚至吸引捕捉原本輕視或敵視該運動及領導人的建制派社會力量 。作者特別關注納粹時期,民眾對於希特勒的腦補與自發性由下而上的想像與行為,而不只是強調由上而下的形象建構與操弄。本書論證對台灣讀者深具啟發之處,在於希特勒及納粹黨不但有下而上的草根支持,而且成功地擴大民意基礎,並不只是依賴單方向的暴力、恐懼或陳腔濫調的宣傳來維繫政權。透過對多樣史料的細緻理解,深入淺出重建德國常民心態,作者提醒我們納粹的極端政治是由「一般人」共同參與創建。而讓納粹政治成為可能的條件、技術與情境,在其他現代社會中仍然存在。
作者簡介
伊恩·克蕭(Ian Kershaw)
英國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專長是二十世紀的歐洲史、德國史,也是當代納粹德國跟希特勒研究權威,代表作是兩卷本《希特勒傳》(2000年沃爾夫森歷史獎得獎作品),以及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地獄之行》與《激盪時代》。
克蕭師從德國歷史學家馬丁.布羅薩特(Martin Broszat),早年的他原本投入歐洲中世紀研究,關注當時的德國農民。1972年克蕭拜訪巴伐利亞,在慕尼黑的咖啡館和一位老人聊天,老人對他說:「你們英國人實在太愚蠢了,你們應該跟我們站在一起打敗布爾什維克主義,統治地球。」接著老人又補了一句:「猶太人就像人身上的蝨子!」由於這件事讓克蕭開始熱衷於了解為何德國一般民眾會支持納粹主義,他的研究取向也轉向近現代德國社會史,進而成為研究納粹主義、希特勒的頂尖學者。
譯者簡介
黃妤萱
畢業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本地化領域譯者、《BBC知識》國際中文版合作譯者、自由譯者。目前書籍譯作多見於歷史領域,但仍喜歡透過翻譯拓展新知。
譯作包括《什麼都別說》(合譯)、《解構薇薇安.邁爾》(合譯)、《東歐百年史‧冊2:共同體的神話》等。
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yhh.trans2020@gmail.com
【預購】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朱惠足
平常價 $26.00● 本書分別將殖民地台灣小說中警民、通婚、抗爭、友情、混血等種族關係再現加以歷史脈絡化,分析在台日本人作家、殖民地出身的日本人作家與台灣人作家如何因應不同的時代需求,將台灣與日本不同種族之間的接觸、互動與交混,「翻譯」為具有種族、性別與階級意涵的帝國與國族主體。
● 透過各章的討論可以看到,這些文學再現分別呈現了台日知識分子在日本帝國的種族論述、政策與關係,以及兩性關係、婚姻、混血等生命政治的交錯下,建構「現代主體」想像的過程:殖民地警民關係具有階級與性別意涵的「文明」規訓與教化、種族仇恨與親密關係交錯下的「現代」主體想像、普世性友情與「大東亞」區域主體建構、異種族婚姻中日本國內與海外的「他者」與自我建構、殖民地血統混雜性被轉化為性別化國族主體的過程。
● 本書討論的小說奠基於日本帝國下殖民地台灣的歷史事件、政策與種族關係,同時又發揮文學的想像力與虛構性質,具體呈現文學等文化生產超越歷史主義的可能性與局限性。
本書以日治時期小說中的殖民地台灣種族關係書寫為探討對象,分析日本人與台灣漢人或台灣原住民之間,警民、抗爭、通婚、友情、混血等不同形態種族關係的文學再現,如何呈現日本帝國下多重的國族主體「翻譯」過程。在複雜的種族關係再現中,日本帝國如何透過「認同」與「差異」的政治操作建構種族論述,在維持民族差異與不平等權力關係的前提下,達到帝國統合與戰爭動員之目的?而不同的歷史階段的日本人作家及台灣人作家,如何建構其主體想像?在此建構過程中,文明化與現代性論述又發揮何種關鍵性的作用?
序章首先回顧英語圈學界對於歐洲帝國殖民地種族關係的討論,聚焦殖民地種族關係與相關論述,如何透過帝國本國與海外殖民地的權力關係與互動,成為跨越公私領域的現代主體建構。進而提示日本帝國與其殖民地統治之歷史脈絡,如何影響日本帝國下多重國族主體的「翻譯」機制。
第一章〈「文明」的規訓與教化: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警民關係〉,以賴和〈不如意的過年〉(一九二八)與陳虛谷〈放炮〉(一九三○)兩篇漢文小說、呂赫若〈牛車〉(一九三五)與新田淳〈池畔之家〉(一九四一)兩篇日文小說為例,探討警民關係的文學再現如何呈現殖民地「文明化」論述,將暴力壓制轉化為現代統治技術之過程。
第二章〈異種族「仇恨」與「親密」:日治時期日本人作家的台灣原住民抗日事件再現〉,討論佐藤春夫〈霧社〉(一九二五)、山部歌津子《蕃人來薩》(一九三一)、大鹿卓〈野蠻人〉(一九三五)、中村地平〈霧之蕃社〉(一九三九)等作品,如何討論原住民抗日與日本人討伐之種族對決「仇恨」,以及殖民地種族與文化同化手段的異種族通婚「親密」關係這兩個極端的種族關係,呈現何種複雜的交錯與辯證。
第三章〈左翼人道主義、南方想像與幻象顯影:「大東亞共榮圈」下的殖民地友情〉,以濱田隼雄〈扁食〉(一九四二)、龍瑛宗〈蓮霧的庭院〉(一九四三)與呂赫若〈玉蘭花〉(一九四三)三篇小說為對象,探討小說中的情感與政治心理學層面,如何呈現跨民族友情超越殖民地民族差異與權力關係之可能性與局限性。
第四章〈國族與性別的邊界協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通婚〉,以朱點人的漢文小說〈脫穎〉(一九三六)、真杉靜枝〈南方的語言〉(一九四一)、庄司總一(庄司総一)的《陳夫人》(一九四○/一九四二)、川崎傳二的〈十二月九日〉(一九四四)等日文小說為對象,探討小說中的台灣漢人與日本人異族通婚書寫如何呈現日本帝國下國族與性別的邊界協商。
第五章〈性別化的國族「血統」想像: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混血兒〉,以黃氏寶桃〈感情〉(一九三六)、庄司總一《陳夫人》(一九四○/一九四二)與〈月來香〉(一九四二)、小林井津志〈蓖麻的成長〉(一九四四)等小說中台灣漢人與日本人的混血兒,以及坂口䙥子的〈時計草〉(一九四二)中台灣原住民女性與日本人警察的混血兒,討論不同種族的台日混血兒書寫分別呈現何種國族與性別認同的相互建構。
終章〈未進行的去帝國與去殖民〉釐清本書對於日本人與台灣人知識分子現代主體建構的討論,如何將西方式「現代主體」的概念加以多重化、問題化。進而概述本書所釐清的日本帝國種族論述與現代主體形構過程及其遺產,如何持續在戰後至今日本與台灣的種族關係與現代主體想像中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
朱惠足
1973年生於台東,日本名古屋大學社會資訊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沖繩文學,著有《「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麥田,2009)。近期從東亞冷戰、島嶼的觀點,進行戰後台灣與沖繩的文學與影像比較研究。
相關著作:《「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
目錄
序章
「翻譯」帝國/國族主體
第一章
「文明」的規訓與教化: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警民關係
第二章
異種族「仇恨」與「親密」:日治時期日本人作家的台灣原住民抗日事件再現
第三章
左翼人道主義、南方想像與幻象顯影:「大東亞共榮圈」下的殖民地台灣友情
第四章
國族與性別的邊界協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通婚
第五章
性別化的國族「血統」想像: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混血兒
終章
未進行的去帝國與去殖民
【內容連載】
序章「翻譯」帝國/國族主體
關於歐洲帝國殖民統治的研究,除了政治、法律、軍事、宗教與社會制度的層面,種族接觸也成為關注的重點。殖民統治建立在繁複的殖民體制與行政組織之上,但各項制度與措施的制定與推動,還是要透過不同階層的帝國代理人,才能維持殖民政權的運作。因此,歐洲殖民統治基本上可說是一群西方白人遠渡重洋到美洲、非洲、大洋洲、亞洲等地,統治另一群非西方種族原住民,進行自然與人力資源的掠奪與剝削之歷史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同的種族與文化在不平等的殖民權力之下,進行各種接觸、壓迫、協商與交混,產生各種不同形式的種族關係。
一九四八年法屬殖民地情報官員奧克塔夫.瑪諾尼(Octave Mannoni)出版的《普羅士佩羅與卡利班:殖民心理學》(Prospero and Caliban: The Psychology of Colonization)一書,便已針對關於歐洲帝國下的種族關係提出理論。在這本書當中,瑪諾尼基於幼兒成長階段性人格發展理論,將殖民地心理學視為兩種扭曲人格的交會:殖民者的「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被殖民者的「依賴情結」(dependency complex)。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依賴父母的孩童害怕受到父母遺棄,因而先發制人主動進行父母的遺棄,潛意識的罪惡感使其產生自卑情結。同樣地,殖民者離開本國到殖民地,也產生了遺棄的罪惡感與自卑情結。相對地,原始未開社會中的被殖民者則一直停留在孩童依賴父母的階段,維持部落中擬親子關係式的長老或祖先崇拜,沒有真正發展為獨立自主的個體。殖民者因而藉由支配被殖民者,彌補其罪惡感與自卑情結,與依賴的被殖民者形成共生關係。 一九五二年,法屬馬達加斯加島出身的精神科醫師法農(Franz Fanon)在《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一書當中,反駁馬諾尼的說法。他指出,歐洲人殖民者根本沒有自卑情結,他們雖然身為殖民地社會的少數,卻帶著優越感君臨大多數的被殖民者。同樣地,黑人被殖民者的自卑情結也並非如馬諾尼所言是一種先驗性的本質,而是在殖民地的社會與經濟結構下,受到歐洲白人的種族歧視,因而產生認同殖民者、自我否定的殖民地精神病徵。
一九九○年代薩伊德的《東方主義》帶動後殖民研究熱潮,許多研究藉由歐洲帝國的歷史史料與文化生產,呈現超越殖民者/被殖民者、黑人/白人等二元對立的糾結複雜種族關係。瑪莉.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的《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跨文化》(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透過十八世紀中期歐洲人在非洲與南美洲的旅行文學與探險書寫,探討殖民地如何成為原本在地理、歷史上隔離的不同種族與文化之「接觸領域」(contact zone),在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下,透過並存、互動、相互理解等實踐,建立各種關係。她以跨種族的商業活動與愛情故事為例,說明歐洲殖民統治過程中除了征服、改宗、領土占有與奴役等毫不掩飾的帝國敘事,還出現了基於當時歐洲平等主義(egalitarian)價值觀的「反征服」(anti-conquest)敘事,標榜歐洲人與當地原住民之間在經濟與感情上的互惠性(reciprocity),但最後都導向白人優越性與殖民地層序的再確認。
後殖民研究者羅伯特.楊(Robert J. C. Young)的《殖民欲望:理論、文化與種族的混雜性》(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探討種族主義、性與欲望之間的相互建構關係。從他的探討可知,從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以來,歐美種族主義的建構便是奠基於對於「混雜性」的過度意識,尤其是對於跨種族性關係的跨界幻想。英國人提倡種族交混,以生產出能夠適應殖民地熱帶氣候的混血兒,卻又擔心這樣的交混會造成白人在種族上退化為土著種族。獎勵混血的主張看似開明,但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有效率地進行殖民統治。
殖民史研究者安.史托蕾(Ann Stoler)針對歐洲帝國下不同殖民地的種族與性的互相建構性,提出先驅性的觀點。她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種族與欲望的教育:傅柯〈性的歷史〉與事物的殖民秩序》(Race and the Education of Desire: Foucault’s History of Sexuality and the Colonial Order of Things)中,從殖民研究的角度重新閱讀傅柯的名著《性的歷史》。她批判傅柯的十九世紀歐洲中產階級自我系譜學將歐洲帝國邊緣化,進而提出,歐洲的性的歷史同時也是帝國下的種族主義歷史。她以荷屬印尼為例,援用傅柯的社會建構論觀點,分析歐洲本國中產階級男性如何透過被殖民者原住民、在殖民地出身的混血歐洲人、下層階級的歐洲人等國內外他者,生產出種族、性與階級的殖民論述與實踐,以建構其文明、道德與自律的自我認同。
史托蕾二○○二年出版的《身體知識與帝國權力:種族與殖民統治下的親近關係》(Carnal Knowledge and Imperial Power: Race and the Intimate in Colonial Rule)以法屬越南與荷屬印尼為例,說明性的管理作為歐洲帝國殖民統治的重要環節,如何呈現殖民論述與實踐的內在矛盾。一直到一九三○年代以前,殖民政府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採取禁止歐洲女性移民,也不鼓勵歐洲人與被殖民者結婚,甚至禁止低層級的官吏或員工結婚。結果造成殖民地的歐洲人男女比例懸殊,與當地女性同居(concubinage)成為最普遍的兩性關係模式。由於同居對象的當地女性仍是僕人身分,可同時提供家事與性的服務,不僅減少這些低薪歐洲人的支出,也可協助他們在熱帶氣候與異國風俗下生存。這樣的異種族性關係在強化既有殖民階層的同時,也讓殖民地界線產生了不明確之處。尤其是,因而產生的混血兒在身體、文化感性與政治傾向三方面的混雜性,更對殖民地的種族二元劃分造成威脅。 在這樣的狀況下,歐洲人男性對女性被殖民者的性侵指控,通常會被視為出於雙方同意。相對地,男性被殖民者則被建構為具有侵略性,對歐洲人女性造成威脅,常遭受性侵的不實指控與處罰。然而,當事者的歐洲人女性也受到責怪,認為她們誘發被殖民者的欲望,沒有善盡守護歐洲家庭與中產階級形象的責任。 此外,歐洲人與家中僕人在生活起居上的密切互動,也成為受到關注的異種族關係。殖民政府認為當地人的奶媽、僕役對歐洲人或混血歐洲人孩童容易造成不良影響,必須透過「感性教育」(sentimental education)培養孩童對於歐洲國族的認同。
歷史學者朱莉亞.克蘭西─史密斯(Julia Clancy-Smith)與弗蘭西斯.豪達(Frances Gouda)編輯的論文集《教化/家居化帝國:法國與荷蘭殖民主義中的種族、性別與家庭生活》(Domesticating the Empire: Race, Gender, and Family Life in French and Dutch Colonialism)當中,也以十九至二十世紀法國與荷蘭帝國的殖民地統治下的家庭生活場域為分析對象,藉由遊記、口述歷史、法庭紀錄、照片等歷史素材,探討種族論述如何透過家庭生活空間,與性別、親職等概念形成共構關係。這些研究顯示出,歐洲帝國透過不同種族的日常生活互動,將家長的溫和專制主義(paternalism)、母性主義(maternalism)等具有男性性與女性性(masculinity and feminity)性別意涵的意象,傳播到歐洲本國與海外殖民地,合理化其對於本國國民與殖民地被殖民者的支配。 論文集當中,莉塔.基普(Rita Smith Kipp)的文章〈解放彼此:荷蘭傳教士與卡羅族女性的相遇,一九○○─一九四二〉(“Emancipating Each Other: Dutch Missionaries’ Encounter with Karo Women in Sumantra, 1900-1942”)討論在印尼蘇門達臘島傳教的歐洲人新教徒試圖透過教會的教育活動,灌輸女性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與任務之西方觀念,卻發現在當地的卡羅族家庭與社會中女性具有崇高地位,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也並非絕對。
佩妮.愛德華茲(Penny Edwards)的〈女性化柬埔寨:一八九○年到一九三○年殖民地柬埔寨的小說、國族與同居〉(“Womanizing Indochina: Fiction, Nation, and Cohabitation in Colonial Cambodia, 1890-1930”)一文則透過二十世紀初期兩個柬埔寨的法國學者官吏的小說創作,討論殖民論述如何將柬埔寨女性建構為在地國族本質,避免法國男性與柬埔寨女性的通婚,以防止法國與柬埔寨雙方的民族血統與文化本質彼此污染而「墮落」。然而,將柬埔寨女性化的浪漫想像,部分來自於白人男性對於歐洲女性主義的厭惡,並與法國殖民母國本身的女性形象有所矛盾。 艾爾斯貝特.羅赫─施赫恩(Elsbeth Locher-Scholten)的〈雖近猶遠:一九○○年至一九四二年荷蘭的爪哇僕役殖民論述之曖昧性〉(“So Close and Yet So Far: The Ambivalence of Dutch Colonial Rhetoric on Javanese Servants in Indonesia, 1900-1942”)一文,則透過純種或混種歐洲人女性為了旅行者、剛來到印尼的歐洲人書寫的在地居家指引(household manual)與兒童文學,探討荷屬爪哇的歐洲女主人與爪哇人僕役之間既親近又遠隔的複雜關係。一方面,歐洲人殖民者在日常生活所有層面都需要依賴家中爪哇人僕役的服侍與照顧,並藉由這樣的物理與心理上的親近關係,掌控當地人僕役的他者性。然而,歐洲人同時又必須與家中僕役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維持白人的優越地位。這樣的矛盾心理不但使得爪哇人僕役每天都要面對歐洲人女性雇主在態度上的反覆無常,看似親善的「家庭」修辭,其實將在地人僕役貶抑為需要歐洲人雇主教導的孩童,遮掩了殖民統治下的種族、性別與階級不平等。
綜觀以上,九○年代以降歐洲帝國種族接觸的歷史、文學與文化研究,試圖超越殖民者/被殖民者、白人/有色人種、西方/東方、傳統/現代等既有的殖民地二元對立,探討現代中產階級種族、性別與階級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觀,如何在帝國首都與殖民地的雙向互動下同時受到建構。這些研究具體顯示出,現代歐洲國家的國族認同建構除了受到歐洲國家間的競合與相互定位之影響,各國在海外殖民統治過程中與被殖民者的種族接觸經驗,也產生重要影響。 印度後殖民研究學者查特杰(Partha Chatterjee)主張,殖民地的權力整編目的在於殖民地「差異的支配」,與同時代歐洲本國民族國家式的「標準化的使命」有所不同。 然而,上述先行研究顯示出,歐洲帝國是在本國與殖民地之間縫合「差異的支配」與「標準化的使命」這兩種知識/權力形態,進行國族與帝國認同與主體的共構。基於這樣的認知,上述相關研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關注到歐洲的國族、父權、性別與階級等制度、價值觀與權力關係如何透過殖民地統治移植到海外,歷經殖民地異質交混的過程後,再回流到歐洲。第二、考察的範圍從殖民地的學校、法庭等社會公共領域,擴大到通婚、孩童教養、僕役、奶媽等家庭私領域當中的種族接觸。第三、將殖民地種族關係視為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雙向主體建構,釐清殖民地種族接觸下膚色、血統、語言、文化如何作為「差異」,被轉化為進化論的種族論述與權力關係。第四,藉由前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在地階層、階級與性別及殖民地權力之間的交錯,致力呈現從前殖民時期、殖民時期到後殖民時期,殖民主體建構與在地國族主義之間拮抗又共謀的複雜關係。
羅伯特.楊曾指出,雖然殖民論述是由歐洲或歐洲衍生出來的勢力所造成,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地方的殖民論述都以類似的方式進行。我們在留意到殖民論述的內部衝突之同時,也不能忽略殖民論述在地理上與歷史上具有外部紛歧,無法以普遍的理論加以均質化。同時,為了抵抗殖民統治「分而治之」(divide-and-rule)的政策,並與其他地區的反殖民獨立運動進行連帶,關於殖民論述的討論必須同時兼顧理論的普遍性與地理歷史的特殊性。
本書討論的對象為日本帝國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相較於遠渡重洋到其他區域進行殖民統治的西方白人帝國,日本帝國為黃種人國家對鄰近國家進行殖民統治,在種族論述、種族政策、歷史發展、互動型態等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明治日本透過與西方、亞洲其他國家的種族關係,建立其現代國族與帝國認同,與歐洲帝國也有所不同。日本透過明治維新全面導入模仿西方的制度、思想與文化,以避免成為西方帝國的殖民地,並在取得台灣等海外殖民地之後,強調自身作為亞洲國家,對其他亞洲國家的殖民統治比歐洲白人帝國更具有優越性與合法性。同時,日本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與新成立的人類學學科,建構海外被殖民者為落後種族的刻板印象,以建構自身為現代「文明」國族的認同。
舉例來說,一九○三年在日本發生的「學術人類館事件」,充分顯示日本現代種族論述建構的內在矛盾。十九世紀末期在歐洲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當中,日本的工藝品、服飾、建築等作為具有異國風情的展示品,滿足歐洲人的東方主義視線。不久之後的世紀轉換期間,日本歷經明治維新的富國強兵,先後打敗中國(一八九四)與俄國(一九○四─一九○五),成為與西方帝國並駕齊驅的強國後,也開始舉辦博覽會。一九○三年三月一日至七月三一日,日本在大阪舉辦第五屆「內國勸業博覽會」,由日本人類學創始者坪井正五郎(一八六三─一九一三)規畫設置「學術人類館」,展示愛奴人、琉球人、朝鮮人、台灣生蕃與熟蕃、台灣土人(即漢人)、馬來人、爪哇人、印度人、土耳其人等穿著傳統服飾的亞洲與非洲民族及其生活習慣。後來,這個展示在日本的沖繩出身者與朝鮮人、中國人留學生抗議下遭到取消。 由此可窺見,歷經西化的日本同時抗拒與複製西方種族論述,以西方帝國的種族歧視視線,看待其他亞洲或非洲種族(第一個人類展示出現在一八八九年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將自身從被觀看的對象轉化為觀看的主體,以建構亞洲其他民族「他者」與自身的現代文明國族認同。
【預購】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齊格蒙·包曼 Zygmunt Bauman(譯者:谷蕾、胡欣)
平常價 $26.00一出生便直接踏上報廢之路,我們如何在過剩世界中苟活?
時代的難民 低端的悲吟
被廢棄的物 被遺棄的人
社會學大師包曼為世代發聲的精悍力作
殘酷檢視資本主義之下消費社會的惡性反噬!
【內容簡介】
我們的星球已經滿載。現代化催動了資本社會鋪天蓋地的消費浪潮。過剩的產出必然肇生報銷、廢棄的致命問題,從人群到物品,都逃不過這道反噬自身的詛咒。
當代社會學大師包曼在這本宣言式的作品中,深刻點出「人類廢品」的概念。「廢棄的生命」(wasted lives)可用以指稱「多餘的」人口、移民、難民、低端社群,它是現代化的必然產物,也是追求經濟進步與文明開展時無法避免的副作用。現代化無限上綱式的全球擴張,造就了人口過剩、彼此傾軋的殘酷世界,貧者益貧,富者益富,身處底層的「無用人群」被一股看似無形卻又處處抓牢的政經力量剝奪了生機與希望,在既得利益者眼中,這些剩餘勞力是他們安逸揮霍生活的威脅與恐慌來源。時代的難民沒有通行無阻的資格。一朝為難民,終身為難民,永無翻轉之日。在這座人吃人的星球上,現代人類不留喘息地消耗資源與濫用土地,逐日耗盡一切可用能源與容納廢品的地帶。從時間到空間,我們已所剩無多。
包曼在書中巧妙運用文學隱喻展開論述,輔以反映現實的報導數據,立足眼前社會群像,凌駕整座地球的宏觀視域,那是一張貧苦與奢華並現的蒼涼地圖。此書多年前即已預言荒漠,但人類邁向廢棄處境的頹殘步伐,卻踩踏得更為深重。哲人已遠,面對大師滿懷悲願的語重心長,即將成為「現代化棄兒」的我們,必須嚴正反思。警鐘已敲響,切勿拒聽。
【導讀、推薦】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
>>>專文導讀
清華大學人類所助理教授/方怡潔
社會學家、作家/李明璁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秀華
文化評論人/陳景輝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趙彥寧
>>> 不廢不棄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大師包曼的殷殷警語】
―― 社會地位變化複雜,前途難以預測,賺到的錢僅夠餬口,缺少任何可持續的、可靠的,或至少是長時間的安頓。一切皆無一例外地困擾著所有人,在人人心目中播下焦慮的種子,剝奪了這一代幾乎所有人的自信和自尊。看起來,這個世界又躍進了一大步,但大部分的人因為沒能跟上它的速度而掉出了這輛加速的列車:更多的人根本沒趕上開車,沒來得及跳進車裡。
――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持續,更別說永遠延續。今天那些有用而不可或缺的事物,除極少數例外,都是明日的廢棄物。沒有什麼東西真正必不可少,沒有什麼東西不可替代。萬事萬物自誕生之日開始,就貼上了死亡即將來臨的標籤;每一樣事物在離開生產線的時候,都被貼上了一張「在此日期前使用」的標籤。
―― 多餘的人總是處於劣勢。假如他們想與現今這種被讚美的生活方式相符合,會立即被冠以傲慢、欺詐和厚顏無恥地要求不勞而獲的罪名,有時甚至會被認為懷有犯罪意圖。假如他們公開表示痛恨或拒絕讚頌這種富人享有、但對他們這些窮人來說卻是毒藥的生活方式,這很快又會成為「公眾意見」自始至終告訴你的一個例証:多餘人,不但是異類,而且是吞噬社會正常肌體的癌細胞,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所代表的一切」的不共戴天之敵。
―― 或許,存在著這樣一座天堂,在理智大道的盡頭,激情澎湃的愛守候在那裡。但是,走完這樣的一條大道,可能要花上一千年。在一步一步前進的同時,時間也在一年一年地流逝:這就是地獄。地獄會是通往天堂的康莊大道嗎?為了到達天堂,真的值得在地獄中待上一千年嗎?
作者簡介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二十世紀歐陸重量級社會學家,也是研究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最知名的理論家,對當代社會學與社會理論貢獻卓著。一九二五年生於波蘭猶太家庭,後遷往英國,在里茲大學長年任教。早年漂泊,形塑深刻多面的思考脈絡,衍生出獨具一格的「現代性」與「液態」概念。畢生關注現代性、全球化、消費主義、大屠殺等重要課題。
包曼著作等身,一生出版過數十本作品,皆擲地有聲,包括著名的「現代性三部曲」(《立法者與詮釋者》、《現代性與大屠殺》、《現代性與矛盾心理》),以及「後現代性三部曲」(《後現代倫理學》、《斷片生活》與《後現代性及其缺憾》)。晚年思想更趨爐火純青,以「液態現代性」概念為核心,陸續密集出版《液態之愛》、《液態生活》、《液態時代》和《液態邪惡》等系列作品。
二○一七年,包曼與世長辭,享壽九十一歲。
譯者簡介
谷蕾、胡欣
中國譯者
目錄
導讀 被報廢的世界――齊格蒙•包曼「全球廢棄物理論」 宋國誠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起初是設計――秩序構建產生的廢棄物
>> 附錄 關於講故事
第二章 他們是否太多?――經濟進步的廢棄物
>> 附錄 論人類力量的本質
第三章 廢棄物堆積地――全球化的廢棄物
第四章 廢棄物文化
>> 附錄 文化與永恆
第一章 部分試讀
抑鬱症是極為令人不快、苦惱,並使人喪失勞動能力的一種精神狀態。但正如無數的報告顯示,對於在這個流動性的現代新社會所出生的新一代而言,抑鬱並不是困擾他們的唯一病症──儘管抑鬱症似乎並沒有、至少沒有像困擾他們這樣,影響到他們的上一代。「更多的失業體驗」儘管給人創傷、令人痛苦,卻不是帶給年輕一代壓抑的唯一根源。
那些生於二十世紀七○年代的英國或者其他「發達」國家的年輕人,被稱為所謂「X世代」(Generation X)。這一代人接觸到一些前幾代人不會了解的症候,這並不是指更多的,或者更劇烈、更令人痛苦、壓抑的毛病,而是指那些完全不同的新症候──也可以被稱作「特別的流動現代性」的疾病與痛苦。即使心理醫生和指定治療者(自然傾向使然)仍想當然耳地給出他們記憶中最熟知的診斷,使用他們受訓時最廣泛使用的醫療方式,這些症候還是因為一些新原因(有的新原因完全替代了舊的原因,有的是在舊有的原因上添加了新的因素)而給患者帶來困擾和痛苦。
現下最常見的論斷是失業問題,特別是對於剛從學校畢業踏入市場的新人口。現在的市場更關心的是透過降低勞動成本和資產剝除來增加利潤,而不是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和新的資產。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中,這些剛剛踏出校門的畢業生所面對的就業前景十分黯淡。應付這種問題,目前最廣泛採用的解決方法是政府補助,這使得雇傭年輕人成為賺錢的買賣(只要補助存在)。同時,人們常常建議年輕人靈活一點,不要太挑剔;不要對工作崗位期望太高,一旦有了工作最好馬上接受而不是問東問西;把工作視為一種機會,趁它還在就要盡情享受,而不是把它作為「人生企劃」的序章,或者當作自尊、自我認定和長期安全保證之類的東西。
令人欣慰的是,「失業」這一概念包含了對於此症候的診斷和現存的最佳治療辦法,以及一系列為引導症候走向康復而進行的直接明顯的治療法。在「失業」(un employment)一詞中,字首「un」意味著非尋常。「失業」一詞是對於一種暫時、非正常狀態的稱謂,因此,這一症候從本質上來講是暫時的以及可治癒的。「失業」這一概念在語義學上承襲了一個社會的自我意識,即總的來說,它都將它的成員劃歸生產者,同時,它不僅堅信全民就業是一種值得努力和可成就的社會情境,還把它作為自身的終極目標。因此,社會也會把就業當作同時解決社會可接受的個體身分問題、穩固的社會地位問題、個人和整體的生存問題,社會秩序和系統性再生產問題的唯一關鍵。
正如齊格弗萊德.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所言,人類社會中充滿了「應當」(Sollen)──指一些「本身希望成為現實」的概念,即這些概念「先天
就帶有實現自身的衝動」。這樣的概念一旦「開始對社會產生影響」(儘管不盡成功,但它們積極地為之奮鬥),就「具備了社會學上的重要意義」。現代史與以往人類歷史不同的是,它將它的「應當」明晰地展示出來,並堅定地「向它們的方向發展」。再次引用克拉考爾:現代性具有「雙重存在」,它的方向是「那裡,而在那裡的所有一切只能在這裡找到其含義和歸宿」。
在現代史上,從沒有缺乏過這些「應當」。現代史本身就是一個生產「優良社會」範例的工廠。在點綴現代史的大小論戰中,最具意識形態特點的是發生在「應當」前線激烈競爭的「應當」之間的論戰。然而各種各樣的「應當」都同意,檢驗「優良社會」的標準是所有人都有工作的場所,以及任何人都可以扮演生產性角色。現代史對於現存的一切都持批評態度,認為它們和「應當」差距太遠。現代史也正是在抗擊弊病和罪惡中發展進步,在其中,最關鍵的戰役針對的是努力消除工作場所的匱乏和生產性角色,以及扮演這種角色的意願之不足。
「過剩」這一個在「X世代」有生之年凸顯出重要性的概念是如此不同!在「失業」(un employment)一詞中的字首「un」過去常常意味著對於常規的背離,如「不健康」(un healthy)和「患病的」(un well)。但「過剩」一詞並沒有這樣的意味。「過剩」不含有對於異常、病態、疾病發作或暫時犯錯的暗示。它告訴我們的是永恆性和這種狀況的平常性。它指明的狀況沒有給出一個立即可用的反義詞。它顯示的是現行常規的新形態,以及那些註定要來臨的事物的形態。
「過剩」意味著多餘的、不需要的,或者沒有用的──不管需要和有用指的是什麼,它都設定了有用和不可或缺的標準。其他人不需要你;他們沒有你的時候還能過得很好,甚至更好。對於你的存在沒有不言自明的理由,對於你有權留在這裡的要求也沒有合理的解釋。被宣布為「過剩」的人表示你已經被當作廢品處理,因為你是可以被處理的人,就像無法再次利用的空塑膠瓶,單次使用注射器,沒人買的商品,或者因為不合標準或有污染而被品管人員從生產線上丟棄的產品。「過剩」和「拒斥」、「廢物」、「垃圾」、「廢品」,以及「廢棄品」,擁有共同的語義空間。失業者──即「勞動力儲備大軍」──的目的地是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而廢棄物的目的地是被扔進廢品堆、垃圾場。
經常地,其實是常態地,人們把被宣布為「過剩」的人當作一個經濟問題來討論。他們需要被「給予」──給予食物、衣物和住所。他們不能自食其力──他們沒有「生存的手段」(主要指的是生物上的生存,針對因為缺少營養和住所而引發的死亡而言)。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正如這個問題的定義一樣,都是從經濟角度著手:國家提供的、立法核准或者發起的,並且對申請補助者進行經濟情況調查而確定的救濟(這些救濟多種多樣,但總是被委婉地稱作福利、稅收扣除、減免債務、補助、津貼)。那些對這種解決措施不滿的人也總是從經濟角度對此提出質疑(開頭總是問「我們能負擔得起嗎?」)──肇因於這種措施強加在納稅人身上的「經濟負擔」。
對於被宣稱為「過剩」的人群的資助,可能是永久性的資助(直白地說,即我們要接受這一事實:社會上永遠存在著一些多餘的人,他們有權擁有一些既不是他們創造、也不需要他們創造的財富),這種資助的需要僅僅是這些失業者對其他人和他們自身提出的問題之一。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儘管它並沒有被充分地意識到並解──在地球上存在「社會」的地方,並沒有保留這些「人類廢品」(或者更確切地說,「廢棄人口」)的空間。即使生物生存的威脅已經有效解決,這一成就並未有效解決社會生存的問題。這種經濟解決方式並不能使已經被社會排除在外的「過剩」人口重新回到社會──如同將工業廢品貯存在冷凍容器中,並不足以使它進入市場成為商品。
不管從前歷代人所經歷的苦難多麼悲慘或者令人憎惡,「X世代」所體會到的這種「多餘的」感覺,這種意味著「社會性無歸屬感」的感覺,以及所有伴隨而來的喪失自尊和生存目標的感覺,還有對於這些即使現在還未到來、但隨時會變成他們命運的疑問,都是前代人未曾體驗過的。事實上,「X世代」有充足的抑鬱理由。他們不受歡迎,所受的待遇頂多是被容忍;他們被社會接受方(即那些具有社會所保薦的或可以容忍的行為的人)堅決地拋棄;他們被作為慈善和憐憫的對象對待(雪上加霜的是,他們還被認為不值得享有同情),得不到兄弟般的幫助;他們還被指責為懶惰,具有邪惡目的以及犯罪傾向──他們的確沒有理由將「社會」看作一個家,一個需要忠誠和關注的家。如同丹尼爾.林哈特(Danièle Linhart)──《失去工作,失去自我》(Perte d’emploi, perte de soi)的作者之一─所言:「這些男人和女人不僅失去了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前途、他們的方向,以及他們對於把握生活的自信,他們還被剝奪了他們作為工作者的體面和自尊,以及那種自己是有用的並擁有自己的社會地位的感覺。」既然勞動者的世界被如此公然地忽視,為什麼這些突然之間變得不合格的雇員們還要尊重這場民主政治遊戲?
儘管失業者在生產者(包括那些暫時「離開生產線」的人)的社會裡生活痛苦不堪,但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卻是無可爭議和不可動搖的。在生產之戰的前線,誰會否定留存備用儲備以應不時之需的必要性呢?這些在消費者社會中無法履行消費義務的消費者不是很肯定。他們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們已經被這城市中唯一的遊戲拋棄了,他們不再是遊戲參與者──也因此不再被需要。曾幾何時,作為一個可能的生產者,他已經滿足了加入生產者行列的所有條件。但承諾成為一個勤勤懇懇的消費者並要求成為消費者,並不足以使人加入消費者的行列。消費者社會沒有位置留給這些有缺陷的、不完全的、無法履行義務的消費者。山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在《虛幻國》(Erewhon)中認為,只有「任何形式的厄運,或者其他人施加的虐待才被認為是對社會的侵害,因為它使人們聽來覺得不適」。「因此,失去財產被嚴厲地懲罰,其程度僅次於犯罪」。有缺陷的消費者甚至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被宣判為罪犯。
「X世代」比上一代人更明顯地呈現出兩極化趨勢,而分界線已經沿著社會等級向上。對他們來說,社會地位變化複雜,前途難以預測,賺到的錢僅夠餬口,缺少任何可持續的、可靠的,或者至少是長時間的安頓,需要學習和掌握以勉強度日的規則如此晦澀──一切皆無一例外地困擾著他們所有人,在他們每個人心目中播下焦慮的種子,剝奪了他們這一代幾乎所有人的自信和自尊。而醫治苦痛的治療門檻又太高了,超出了大多數人可以觸及的範圍。現在只有高學歷提供給人們獲得尊嚴、穩定生活的小小希望(這並不意味著學位能令人一帆風順,之所以顯得如此,是因為高學歷目前還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即使這樣也不太保險。看起來,這個世界又躍進了一大步,而大部分的人們因為沒能跟上它的速度而掉下了這輛加速的列車──而更多的人根本沒趕上開車,沒來得及跳進車裡。
「X世代」的憂慮──這些過剩人口的憂慮──與上幾代人所經歷的和記錄下來的困難不同。他們遭受苦難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但這並非沒有先例。
自現代初始以來,每一代人之中都有時代的觸礁者──這是社會進步「附帶的受害者」。當很多人跳進這輛不停加速的列車並享受這趟旅程時,還有很多人(沒那麼狡猾、機靈、聰明、具有冒險精神或者孔武有力)不是被車輪碾碎,就是落在了後面,或者被攔在過度擁擠的車廂外面。在進步這輛車上,坐位和站位通常不足以容納所有願意上車的旅客,而進入車廂的資格審查總是那麼嚴格;這也許正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將參與這趟旅程視為甜美的夢想。人們宣傳進步時總是說它能帶給更多的人更美好的幸福;但是也許進步──這一現代的標誌──真正的含義是只要更少的(而且是不斷減少的)人就可以使社會進步這輛列車運轉、加速、爬坡,曾幾何時需要社會大眾來協商、克服的事務,只要更少的人就可以解決。
在這方面,「X世代」不是首先有理由抑鬱的一代人。但是使他們的困境顯得獨特的原因首先在於,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遭受(或者感覺自己好像遭受)挫敗或者被時代進步拋在後面。其次是散播於眾人之中的困惑、迷茫和疑惑。儘管有如許類似,儘管以往歷代人也有他們自身的困難,我們當代人還是本能地感到現在的困境和以前不同。最重要的是,我們越來越覺得過去醫治苦痛的特效藥現在不管用了。不管我們面對危機時處理得多麼老練,我們仍然不是很清楚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甚至可能缺少有效輔助我們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工具。
我們的父母輩和祖父母輩為人們加入社會並安定下來制定了些許限定條件。這些限定條件詳細分明,毫無疏漏,甚至對人們如何改進以適應新的形式都有了清楚的指示。這樣的社會在其對人們開放的入口處背面,即設有各種各樣關於人們職業生涯的軌跡。這些軌跡十分狹窄,沒有多少更改的餘地,更沒有留存多少冒險一搏的希望,這對於生性喜愛冒險的人顯得格外壓抑而不可忍受(佛洛伊德將這種痛苦狀態深化為一種著名的普遍理論,即文明註定導致不滿和精神失常)。但對於那些依舊需要可確保安全航行的可靠船隻的人來說,彼岸既不是謎團也不是痛苦抉擇;同時,航行的任務不會被不可勝數和無法解釋的危險困擾。那些操槳的人只需用力揮槳,「不折不扣地」執行航船的規則即可。
然而,今日的困境已有所變化:它們更加關乎目標而不會受制於手段。往昔那些被眾人詬病的規則已然瓦解──也將提振安全的信任感帶入墳墓。現今找到達成某些目標的手段,並牢牢將其把握,使其發揮最大功效,已不再是問題。問題在於目標並不明確(甚至帶有欺騙性)─目標既不穩固,也不可靠,或許在未達到之前就已瓦解,不值得人們長久地投入和奉獻。將人們納入既定航道並航行其上的規則也不再可靠。即使這些規則沒有一起消失,也必然會不知不覺地被取代。最重要的是,對於那些已經被社會排斥並確定為廢棄品的人,世上沒有一條清晰的引領人們重新成為社會正式成員的路途。同時,政府也沒有提供任何替代的、經官方認可,並在地圖上繪製的途徑,使人們可以遵循它(或者被迫遵循它)而得到某種替代的名分。
至關重要的是,儘管這些都發生在我們自家門前,我們卻無法利用自家資源或工具來避免它的危害。這不是一個暫時性滯歇,不是經濟過熱之後另一個高峰之前的低迷,也不是暫時性的困擾,只要我們對稅收、補貼、津貼或者刺激「消費型經濟復甦」的因素稍作調整,它就會過去,並「成為歷史」。看起來,這個問題的根源遠在我們所及之外。問題最集中的群集,即使在精密的軍用地圖上也找不到。
【預購】形影不離(入門《第二性》之前必讀的西蒙波娃小說‧塵封逾半世紀、震撼歐洲文壇之精湛傑作)◎ 西蒙·德·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譯者:嚴慧瑩)
平常價 $34.00一部足令讀者理解《第二性》精神的原型之作
收錄20幅照片與首次曝光的信件手稿
歐洲文壇年度最大出版盛事
兩個女孩截然不同,為何形影不離,嚮往著同樣的自由?
專文導讀──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劉亞蘭副教授
本書特色
1‧有別於波娃的《第二性》、《論老年》,本書的小說體裁可讓讀者進入波娃最真實的精神世界,探究一個少女面對父權社會壓迫的思索與內心掙扎。在自我探索、建立理論,確認自己是一個「女人」之前,她首先是個在學校、雙親、教義底下掙扎成長過的「人」。
2‧有人說沒有扎扎,波娃日後也許不會成為如此有革命精神的女性主義鬥士。本書內容脫胎自波娃少女時代與這位摯友的一段真摯情感,她數度想讓這位早逝的友人於作品中「還魂」,最終只在自傳中成功留下有關扎扎的記憶,直到逝世多年之後,波娃的養女西爾薇才從波娃遺留的手稿中發現這部以扎扎為主角的珍貴小說。西爾薇說波娃在晚年銷毀了大部分的手稿,卻保留了這一部。
3‧本書問世之際即獲歐洲文壇高度關注,《時代雜誌》、《英國獨立報》、《亞特蘭報》,以及歐洲多家重要媒體皆報導相關訊息。《紐約時報》、《衛報》、《柯克斯書評》等重量級媒體也對於本書給予一致好評。
兩個女孩截然不同,為什麼形影不離?
明明嚮往同樣的自由,為什麼又走上背道而馳的人生?
孩子聽從父母、母親聽從父親、學生聽從老師、人人聽從於社會規範,難道不是天經地義?自小中規中矩的席樂薇發現,整間學校裡只有安德蕾不這麼想。安德蕾直爽不羈,我行我素,不服學校修女的教誨,坦率地出口懷疑上帝。席樂薇很快與她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們分享生活中的一切,也吐露對成人世界的不解與質疑。然而,兩個女孩終要面對這個社會對「乖女孩」的沉重期許,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與規範拉鋸,想堅持永保奔放的心靈,就必須承受巨大的代價……
這部小說脫胎自波娃與摯友扎扎的青春情誼,全書記錄了懷春少女初嘗叛逆卻直奔悲劇結尾的內心轉折,也可讀到波娃日後作為一個成年女性、一個革命者的養分。有別於《第二性》,小說體裁可讓讀者進入波娃最真實的精神世界,探究少女面對父權社會壓迫的迷惘思索與靈魂掙扎。本書於波娃生前未獲出版,卻是少數完好保存的手稿之一,經波娃養女發現並整理發表,才讓一部利於理解波娃的重量級作品有幸問世。出版之際即獲歐美文壇高度關注,《時代雜誌》、《英國獨立報》、《亞特蘭報》,《紐約時報》、《衛報》、《柯克斯書評》均熱烈矚目,並對本書一致給予好評。
法國作家、哲學家、女性主義思想家。一九○八年生於巴黎,自幼展現文學天賦,少女時代即立志寫作。曾與沙特等人共創《現代雜誌》,大量撰寫編輯政治哲學論文。一九四九年《第二性》出版後引發熱烈迴響,一週內銷量突破兩萬冊。一九五四年發表小說《名士風流》,獲頒龔固爾文學奬。另著有《論老年》、《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一個乖女孩的回憶錄》、《再見沙特》。
波娃一生著有小說、劇本、旅行文學、理論、傳記、日記、書信等數十種,其寫作始終圍繞著作為一個女人,生活裡最真實的經歷與思索,使其成為女性議題思考與建立理論的先驅者。文學成就備受肯定,曾獲耶路撒冷獎、奧地利國家歐洲文學獎。一九八六年逝世,與沙特合葬於巴黎。
譯者簡介
嚴慧瑩
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專職文學翻譯。譯有《屈服》、《血清素》、《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獨子》、《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反抗者》、《如果麥子不死》等書。
繪者簡介
聶永真/裝幀設計
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設計獎、IF傳達設計獎。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
出版作品有《Re:沒有代表作》、《FW:永真急制》、《不妥》。
【預購】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楊照
平常價 $31.00你是為了別人口中的意義而活,還是為了希望而活?
想要誠實地活,為什麼必然荒謬?
暢銷10年 名家楊照經典讀本
認識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存在主義大師卡繆
華文世界最重要的深度解析
為什麼要認識「勇敢到近乎自虐」的存在主義?
為什麼到了今天,還需要讀卡繆?
從《異鄉人》到「荒謬三部曲」,
卡繆如何打破既有框架,詮解「荒謬」與「存在」,
為現代人日復一日的荒謬日常樹立不朽的靈魂典範?
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思潮之一,卡繆即為其中代表人物。相較於沙特的著作,卡繆以劇本、小說、論述等多重形式,開創別具一格的魅力,使他深深影響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風靡至今。
從卡繆知名作品《異鄉人》來看,他的思想體系最想要呈現的,就是「荒謬」。人的「存在」,常會尋找各種藉口,讓自己懷抱希望活下去──人因自由而活著,但關進監牢的囚犯還是繼續活著;人因財富而活著,但一貧如洗還是繼續活著──因此,在卡繆的觀點中,懷抱希望而活就是「荒謬」而非「誠實」的生活態度。那麼,人有沒有可能不荒謬地活著?沒有了藉口、沒有了希望,還能忠於自己的靈魂而活?
本書為台灣重要作家楊照評析卡繆的權威讀本,推出以來暢銷至今,全書以「荒謬三部曲」的《薛西弗斯的神話》、《異鄉人》、《卡利古拉》為主軸,從卡繆與存在主義崛起的歷史背景,到卡繆的荒誕人生,引領讀者一同進入「存在主義」的真正本質,是華文世界理解卡繆與《異鄉人》內涵最重要的一部文本。
◎「荒謬」的一個來源,就是人習慣性地依賴希望活著。希望就是我們最相信的謊言,有著最大的欺瞞、麻醉效果。
◎卡繆對薛西弗斯神話的解釋是:他因為輕視神、因為痛恨死亡、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受罰。他就是個「荒謬英雄」,他的熱情與他所受的折磨都指向「荒謬」。
◎「存在主義」是個人哲學,非得要落在個人生活裡才有意義。「存在主義」追求的,不是answer,而是solution,處理的不是question,而是problem。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楊照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相關著作:《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預購】悲傷◎舞鶴
平常價 $25.00台灣文學,止於舞鶴。——朱天文(知名小說家)
當代台灣最具原創風格的作家
舞鶴最重要的中短篇小說集
全新改版上市
收錄最新創作:新版代序〈就是要這樣第一次就一口咬住〉
/名家讚譽
﹝台灣資深前輩作家 葉石濤﹞
舞鶴是台灣文學史中的一個天才型作家。他熟悉台灣歷史的變遷,台灣庶民生活中的禮俗文化、政治、社會等背景,正確地掌握了台灣歷代民眾的生活動脈。
﹝評論家 王德威﹞
舞鶴是台灣文學最重要的現象之一,他的寫作實驗性強烈,他面對台灣及他自己所顯現的誠實與謙卑,他處理題材與形式的兼容並蓄、百無禁忌,最為令人動容。論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學,必須以舞鶴始。
﹝小說家 朱天文﹞
世間有純粹一詞,只是,有純粹之物嗎?
舞鶴純粹。只不過,純粹之人出現在眼前,大家倒不識。所以說,直信難有,如來難值。所以台灣文學,止於舞鶴。亦所以為什麼王德威說,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學必須以舞鶴始。在這個意義上,舞鶴是我們的師兄。
﹝中國社科院台灣文學專業研究學者 李娜﹞
舞鶴以「田野」的雙腳感知島嶼上的未知土地,以手工書寫人心對自由的嚮往,以最無羈的聲音,追問歷史、社會、人性、欲望及其之於個體生存的意義。以一種永遠的批判立場,對台灣社會發出聲音──這是舞鶴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他的文學的隱喻。
/
舞鶴是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悲傷》收錄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六篇中短篇小說——〈悲傷〉、〈拾骨〉、〈調查:敍述〉、〈逃兵二哥〉、〈微細的一線香〉、〈牡丹秋〉。初讀舞鶴的讀者,最好的起始點正是小說集《悲傷》,不僅文字好讀別具韻味,書中每一篇作品都代表了舞鶴不同時期的創作里程,並反映了台灣不同層面的社會、歷史現象。
寫作是為過去立下紀念碑的方法,舞鶴的小說,不僅為他自己立下個人生命的紀念碑,也為台灣文學畫下了重要的創新里程碑。
〈拾骨〉敘述一位多年為精神官能症所苦的男子,有一天亡母託夢,他發動家人為逝者撿骨。舞鶴對台灣俚俗眾生有深刻的觀察,勇於指出生命不可思議的矛盾與荒唐;故事的高潮是敘事者悼念亡母之際,突然有了性的衝動,因而脫隊去尋歡……愛欲與死亡,悲傷與悼念,〈拾骨〉提供了我們一個詮釋、治療創傷(trauma)的詭異出口。
〈悲傷〉寫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異想世界,這位精神創傷的男子,狂野不羈、招人誤解卻又引人悲憫。他生命中的悲傷、文末展演的那場死亡嘉年華,無不觸動我們內在深處的「悲傷」情懷,令人動容。
〈逃兵二哥〉寫國家機器——軍隊——如影隨形的控制,任何逃兵都無所遁逃,這猶如卡夫卡式的「家常化」恐怖感,讓人印象深刻。
〈調查:敘述〉寫二二八事件為受難者家屬所帶來的無盡壓力。調查者與報告者一起發明過去,遙擬悲愴;「調查」與「敘述」不只是情治單位監視民心的方式,也是事件倖存者向自己餘生作交代的必然宿命。這篇作品被喻為有關二二八歷史事件的短篇文學傑作。
〈微細的一線香〉白描一個家族頹敗的必然,臆想倫理傳統的絕境;愛恨交加,若斷若續,充滿憂鬱頹廢風格,彰顯了舞鶴現代主義與鄉土寫實主義並行不悖的絕妙創作手法。
〈牡丹秋〉處理一段春夢了無痕的戀情,原是通俗的題材,舞鶴寫來,卻憑添一種存在主義寓言色彩。他描述孤絕的生存環境,曇花一現的人間情義,捨此無有退路的意義追求,別具韻味。
舞鶴說,他的每一篇小說好像是一段時間的小小紀念碑。〈牡丹秋〉是六○年代大學時期的紀念碑。〈微細的一線香〉是府城台南的變遷之於年少生命成長的紀念碑。〈逃兵二哥〉是當兵二年的紀念碑。〈調查:敘述〉是二二八事件之於個人的紀念碑。〈拾骨〉是喪母十九年後立的紀念碑。〈悲傷〉是自閉淡水十年的紀念碑。
王德威在《悲傷》序文中有言:「舞鶴的每一篇作品都處理了台灣歷史或政治的不義層面,但每一篇作品都有令人意外的曲折……」這位當代台灣最具原創風格的作家,為他自己、也為台灣文學,留下了無可取代的生命書寫瑰寶。
作者簡介
舞鶴
台灣台南人,當代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作品深具原創性,開拓了台灣小說風格書寫的新紀元。著有《悲傷》、《思索阿邦.卡露斯》、《十七歲之海》、《餘生》、《鬼兒與阿妖》、《舞鶴淡水》、《亂迷》。
二○一一年,《餘生》法文版Les Survivants由巴黎ACTES SUD出版公司出版;二○一七年,英文版Remains of Life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出版。
得獎紀錄: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台北文學獎創作獎、東元獎台灣小說獎、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二○○○年最具影響力好書、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獎等。
相關著作:《餘生》
目錄
新版代序:就是要這樣第一次就一口咬住/舞鶴
初版推薦序:原鄉人裡的異鄉人——重讀舞鶴的《悲傷》/王德威
悲傷
拾骨
調查:敍述
逃兵二哥
微細的一線香
牡丹秋
初版後記
舞鶴創作年表
序
初版序∕ 原鄉人裏的異鄉人——重讀舞鶴的《悲傷》/王德威
一九八○年代以來,「台灣意識」成為我們美麗島上的熱門戲碼。不論是政治權力的變動,還是文化資源的消長,無不以呼喚原鄉,尋回主體為命題。歷經四百年的浮沉,這座島嶼彷彿蓄積了太多的義憤與悲情,迫不及待要向歷史討回公道。一時之間,文學界也如響斯應。為舊台灣平反,為新台灣請命,千言萬語,成為世紀末大觀。
然而跨過了千禧門檻,回顧過去十幾年台灣論述及台灣想像的轉折,我們不得不警覺它的局限。尤其當原鄉的呼喚成為原道的使命,主體的追尋成為主義的崇拜時,「台灣」所象徵的源頭活水意義,已經打了折扣。島上的激情與喧囂如今仍然方興未艾,未來的動向更不見明朗。我們將何去何從?
靜下心來讀讀舞鶴吧。眼前高談愛台灣、關心台灣歷史、社會、文化的正是大有人在,但讀過,或聽過舞鶴的又有多少?這位作家出身府城台南,過去二十六年來漂流南北。他身無長項,唯一的寄託就是寫作,但其間有十三年之久他卻隱居起來,未曾發表一字。寫或不寫,還有寫什麼,怎麼寫,於他必定是艱難的考驗。舞鶴筆下充斥被國家、政治機器斲傷的生命,沒有前途的慘綠少年,沉迷異色戀情的男女,黯然偷生的原住民,還有憂傷的、躁鬱的尋常百姓。這些人物多半來自中下階層,他們的癡心妄想,喜怒哀樂,構成台灣庶民社會的異樣切片。
這樣的人物及其衍生的故事,其實也曾出現於鄉土文學中。不同的是,舞鶴從頭就拒絕簡化他的立場;他既不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廣施同情,更不承認苦難就必須等同於美德。與主流的原鄉作家比較,他毋寧是極不「政治正確」的。但也正因此,他引導我們進入一個複雜的台灣視野,在在引人思辯。我在他處(《餘生》序論)曾藉舞鶴的作品〈拾骨〉加以發揮,稱他為「拾骨者」。舞鶴探究歷史創痕,剖析人性糾結,尋尋覓覓,儼然是在時間與空間的死角裏,發掘殘骸斷片,並企圖與之對話。經由他另類的「知識考掘學」,已被忘記的與不該記得的,悲壯的與齷齟的,公開的與私密的,性感的與荒涼的,種種人事,幽然浮上檯面。這是舞鶴敘事的魅力,但也更應該是台灣桀驁的生存本質。
舞鶴是台灣原鄉人裏的異鄉人。他是原鄉人,因為他念茲在茲的總是這塊土地上的形形色色。他又是異鄉人,因為他太明白最熟悉的環境,往往存在著異化或物化的最大陷阱。我使用「異鄉人」一詞,聯想到的是卡繆(Camus)半個多世紀前的名作《異鄉人》。舞鶴特立獨行,擇荒謬而固執,何嘗不是你我眼中的頭痛人物。但他顯然有意以他的生活方式及文學寫作,嘲弄、批判我們居之不疑的信念及墮性——他強迫我們與他一起「拾骨」。
舞鶴早在一九七○年代中就開始創作,而且一鳴驚人。〈牡丹秋〉(一九七四)處理一段春夢了無痕的戀情,原是通俗的題材,舞鶴寫來,卻憑添了一種存在主義寓言色彩。他描述孤絕的生存環境,曇花一現的人間情義,捨此無有退路的意義追求,也透露他私淑現代主義的痕跡。另一方面,〈微細的一線香〉(一九七八)白描一個家族頹敗的必然,臆想倫理傳統的絕境,則彰顯舞鶴揮之不去的鄉愁。愛恨交加,若斷若續,由此而來的一股憂鬱頹廢風格,反而猶其餘事。現代主義與鄉土寫實主義在他的創作裏並行不悖,已經在他早期作品中可以得見。
八○年代的台灣,各種運動風起雲湧。舞鶴反而隱居起來,不事生產。逆向操作,似乎一向是他的特色。十三年後,他再度出馬,一連串的小說如〈逃兵二哥〉(一九九一)、〈調查:敘述〉(一九九二)、〈拾骨〉(一九九三)、〈悲傷〉(一九九四),都廣受好評。之後他再接再厲,並兩度進駐原住民社群,寫出《思索阿邦‧卡露斯》(一九九五)及《餘生》(二○○○)兩作。前者見證魯凱族屢經遷徙所產生的傳統絕續危機,後者探堪泰雅族涉入的霧社事件,及其歷史、記憶的紛亂線索。就事論事,誠懇實在,讀來反更令人觸目驚心。
舞鶴也寫了其他小說,如《十七歲之海》(一九九七)、《鬼兒與阿妖》(二○○○)等。觸角及於情色生活揭祕,還有它的倫理辯證。舞鶴有意根據他的「田野調查」,重畫欲望烏托邦(或無托邦)的界線。他未必有驚世駭俗的意圖,卻畢竟因為立論的特異,達到驚世駭俗的結果。如此看來,舞鶴是偏執的,也是世故的;是天真的,也是憂傷的。
初讀舞鶴的讀者,最好的起始點正是小說集《悲傷》。這本小說集包括了前述舞鶴早期的二篇作品,以及九○年代的〈悲傷〉、〈拾骨〉、〈逃兵二哥〉、〈調查:敘述〉等。顧名思義,這不是本快樂的書。然而舞鶴既然從不按牌理出牌,他的部分作品即使在描寫生命最慘淡的時刻,也能讓我們睜大眼睛,有了紛然駭笑的衝動。〈拾骨〉中的敘事者多年為精神官能症所苦,委靡不振;忽一日亡母託夢,他於是發動家人為逝者撿骨。由此舞鶴寫出台灣殯喪事業的光怪陸離,令人哭笑不得。故事的高潮是敘事者悼念亡母之際,突然有了性衝動,因而脫隊尋歡去也。愛欲與死亡雙效合一,這位敘事者終於在一個妓女的大腿間,完成了他孝子悼念亡靈的儀式。
我仍然記得初讀此作的震憾。舞鶴不只對台灣俚俗眾生有深刻的觀察,也更勇於指出生命太多不可思議的矛盾及荒唐。我們怎樣面對悲傷,如何在記憶的殘骸中拾骨,總是舞鶴的關懷所在。但相對一般涕淚飄零的公式,他的立場是:至慟無言,可也無所不能言吧。像〈拾骨〉這樣的小說,其實提供我們一個詮釋、治療創傷(trauma)的詭異出口。
其他的作品中,〈悲傷〉寫精神病患者的異想世界,如此狂野不羈,卻又如此委屈、招人誤解。〈逃兵二哥〉寫國家機器——軍隊——如影隨形的控制,使任何逃兵都無所遁逃。〈調查:敘述〉寫二二八事件為受難者家屬所帶來的無盡壓力。「調查」與「敘述」不只是情治單位的監視民心的方式,也是事件倖存者向自己餘生作交代的必然宿命。每一篇作品都處理了台灣歷史或政治的不義層面,但每一篇作品都有令人意外的曲折,於是〈悲傷〉有了死亡嘉年華式的歡樂,〈逃兵二哥〉發展出卡夫卡式的「家常化」恐怖感,而〈調查:敘述〉中的調查者與報告者竟一起發明過去,遙擬悲愴,合作無間。
舞鶴曾經寫道:
每一篇小說好像是一段時間的小小紀念碑。〈牡丹秋〉是六○年代大學時期的紀念碑。〈微細的一線香〉是府城台南的變遷之于年少生命成長的紀念碑。〈逃兵二哥〉是 當兵二年的紀念碑。〈調查:敘述〉是二二八事件之于個人的紀念碑。〈拾骨〉是喪母十九年後立的紀念碑。〈悲傷〉是自閉淡水十年的紀念碑。
寫作是為過去立下紀念碑的方法,但誠如舞鶴在《餘生》一再強調的,他的碑失去了史詩的、英雄的意義,充其量是「餘生」紀念碑。舞鶴的寫作實驗性強烈,未必篇篇都能成功。我卻仍然要說,他面對台灣及他自己所顯現的誠實與謙卑,他處理題材與形式的兼容並蓄、百無禁忌,最為令人動容。論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學,必須以舞鶴始。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內容連載
悲傷
我心深處剖開馬路
我「讀大冊」的最後一年,搬到淡水小鎮住在一棟學生公寓的陽台閣樓,打開向西的一扇門是整片的藍海雲天,遠望出海口洶湧的浪像被什麼擋住,互相推擠成一線白濤。據說是與「紅毛」戰爭時,我們智勇雙全的祖先在那裏自沉了幾艘滿載石塊的船,以阻止敵人戰艦的錐頭直戳入我們的內海;也據說由於這幾船石塊,商船再不能直駛到媽祖宮前,它們轉至新興的海港基隆去下蛋,媽祖宮的香火蕭索下去後來被落鼻祖師取代了興隆。聽慣了人間世的爆噪,每當夜深末班客運車掠過後,我面對暗灰青的海口,仔細聆聽遠方海潮被阻于那一線白濤,不斷的潮騷中會有片刻的寧靜;我感覺那片刻的停格是亂恣橫暴中的永恆,這永恆可以慰我心靈的潮騷,至於小鎮的歷史滄桑得失就不是那麼緊要了。——我聆聽這永恆將近三年。其間每年二月和十月,我在陽台閣樓坐看落日正中沉下海口,可惜「紅圓」沉沒的瞬間從沒有預示給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海市蜃樓;我並不為未現世的海市蜃樓而失望,我大約認知「淨土就在現世」這樣的觀點,但我仍感到無以名之的憂傷。我習慣在海潮的寧靜中入睡,朦朧中有一艘艘舢板舟出海的噗嗚。
某日早晨,被轟隆夾著吱怪的響聲驚醒,我懶得下床心想是某家瓦厝又被摧毀成就鋼筋樓房;但那隆轟聲連續了幾日,其中又雜著「碰」「碰」的巨響,我在床上翻來覆去,倒屜尋出來一對海綿耳塞,那吱隆聲似乎就在床下近處,因為它的超貝斯音爆穿破耳塞還將它震了出來。大約是第五或第六日吧,我只著內衫褲踅過陽台向山坡的那面,低頭一望:兩輛怪手推土機外加三輛貓仔運土機,還一只大鐵球來回晃著每一晃去便命中一壁瓦厝殘牆。我趴在陽台垣足足迷糊了十幾分的久,心想他們到底在幹啥麼呢,又鏟山壁又毀成排瓦厝;我回屋內泡了一杯救命濃咖啡,回去趴在陽台直到正午秋老虎,我才想通:完了,是一條新馬路,——就在這裏。我眺見斜對山坡綠林間「鬼屋」的台階上矗著那個黃髮老外,彷彿他鼻頭懸空浮在馬路山溝的泥巴上,我看不清楚也曉得他的眉頭皺得有新削下來的壁褶那樣的深。
我必須找個人說說話,免得被那吱怪聲絞碎腸子。我帶了剩半包的文山茶,顛跛過被鏟成陡壁的邊緣,去跟鬼屋黃毛說「哈囉你好」同時奉上包種茶。黃毛的「中國女孩」沏茶出來,我們坐在千年老榕樹下,眼看觀音山水,耳聽近處鐵球擊著這裏那裏的碰壁聲。黃毛說他想不透「這樣山水中的台灣人怎會變成這樣?」他把「變」發音成「貶」;黃毛自豪說在他們的國度如果有這樣的山水那麼任何的人文景觀都是為這山水而存在的。黃毛吝用「美」這個字眼,他到台灣來是專研道家符籙學派的,顯然道家「守拙」的思想讓他說不出口「這樣美麗的山水」。不過道家喜陰靜,黃毛說這馬路一開鑿他就像被怪手的爪子紋身一般終日渾不自在,他打算搬去道家大本營府城台南,煩請我照顧鬼屋一陣子。我心想照顧鬼屋容易,只要晴雨不論記得來下糞就是;我豪爽答應黃毛,黃毛感嘆「你們台灣人真是能耐吵鬧」,他黑枯瘦的女人笑開一朵糖酸仔花不知為啥高興?
我在號稱「古劇場廢墟」 的圓栱柱下,坐看午後三時雲霧罩起觀音的鼻頭。臨時我想到當此時蟄在肉桃樓仔厝的流氓博仔不知在忙些什麼。流氓博仔是我在河堤閒逛時彼此投緣相識的,他說我倆有一種共同的氣質:「努力做個無用的人。」流氓博仔的妻是少見高頭大馬型的女人,大概當年博仔的流氓氣勢壓了她貫了她;婚後流氓丈夫長年坐罐時,她是頭一個敢在七○年代末的河堤擺烤魷魚、小卷攤子的婦人。坐罐回來,流氓博仔長久借住屋頂長草的「白樓」,因為他出罐直直上馬未成被馬腿踢落妻家門外渾身筋骨不知疼了幾多日;我安慰博仔說,據我考據他妻可能是在地平埔格蘭族的後裔,那馬腿不是漢族中看不中用的鳥仔腳,「哦,是鵝卵族,」博仔也就難怪他妻有那樣大的氣力了。——轉入巷內坡道,就看見博仔蹲在肉桃門框下,鳥仔腳邊散著幾尾魚,手中把著柴刀剖著魚的肚,「嘖嘖看這頭一批提早來送死的——」他眼簾未抬便曉得是我某某人的來到,聽說是多年蹲罐練就的功夫,他一例吩咐人家自己倒酒喝,他要「專心一志剖了結束管區太太孝敬的白腹肚。」我品著他妻唾液做的糯米酒,眼看他橫柴開肚,一隻怪手指伸入去扒出唏哩嘩爛的順手一甩剛好落在一隻白肚黑鼻貓的嘴鬚下;流氓博仔嗜喝這「鵝卵族的米酒頭仔」,致使他甘願放棄「江湖一尾龍」的生涯守在這古樓破厝,他妻供應他每日兩瓶,只要他不常去河堤丟人現眼、亂摸女兒。
待到啜了七八口酒後,我才慎重的談起今日早起的大發現。流氓博仔把柴刀往褲帶後腰一插,雙手拎起魚尾魚頭掗進圓栱廊下的大雜鍋,我跟著移坐到大鍋旁,看他比基尼打火機幾度打火取火才燃起鍋底的炭爐。為了強調我的發現「之的重要性」,我姑且發明同時援引「留台學人」道教子黃毛的論證:——清水街就不用說了,像重建街的百年民房,屋底都是生了根發著芽莖的,有根有莖就有神氣,現時把它神鏟了馬路開通也不得神平安;何況大屯山的熔岩養就的小鎮五隻老虎,中央最大的一隻如今被馬路剖了肚,小鎮的明天還有生氣嗎啊呢?我看流氓博仔的眼神牢牢守著他的長年鍋不禁就有氣,還陰陰笑著哼起歌詩來:「白腹剖肚來開路/開給啥人來走路/等到覺悟自己破肚/已經剖到腳 (屁股)後伊條路」。𡂿呵這流浪詩人江湖大歌手他博仔歌聲鳥鳥間就大口吞了一碗酒,說他「不用讀冊」也能夠一世人「包飼包吃」我的發現之的重要性,不過他要我暫且放下我已經過時的大發現,他要帶我去親目發現「現此時正在進行的」這樓仔厝的大祕密。他右手按著腰臀柴刀足尖蹬到樓梯口同時左手比了個曖昧的手勢,——我即時將自己的拖鞋底裝上消音器。
天光從圓栱方窗的草尖洩入來,恰好讓我們窺到:一隻荔子小的奶子,被一隻中指套著印章金戒指的大手揉著;流氓博仔細聲「解讀」說是隔壁厝賣魚丸名家的親戚,逢陰曆十五六河水大漲潮時必來這裏搓奶;奇的是,那奶逐漸腫成桃子大,再一會功夫,果然飽到像門嵌頂的火燄形,——男人禁不住就在奶坡射了精熔岩一般流燙到我的臍孔。「到今日你究竟明白了吧哈,」博仔同我蜲下樓梯:那富貴人家的肉桃因營養過剩,定時要發出「偷人」的火燄,在彼時點煤油燈的大街暗街尤其明顯,大漲潮的因素之一聽說是來自這火焰尖端那點輻射出來的吸引力;可惜,「那肉桃焰奶嗜精,」精子待不到射在「沒有光的所在」,因此世世代代生不出個像樣小孩,「富貴春受天祿」因此敗了家。
流氓博仔捨不得不教我絕招:他用練了多年的鐵砂掌搓著屌支,在日光斜西的前庭,對著門栱上的肉桃發出十九世紀後半葉的淫喚聲。我乘他恍惚之際溜了出來,站在廢墟邊緣又看了一會大鐵球擊碎兩個嵌著苔綠色葫蘆形陶甕的六角窗,想像著那剖肚白腹的滋味。隨後,我上到鬼屋下糞,屋內無人聲,想必黃毛已攜眷南下;我之所以急于下糞鬼屋,一來是持續供給鬼屋真實的人氣,營養它以免它的日式屋頂垮了下來,二來我住的學生公寓時常壞了馬桶。現在那水熔的騷燙下到我臍孔一寸之處;當我蹲下來,自月眉窗望見黃昏帶霧氣的觀音山水時,我暗下決心:在馬路剖穿之前,我要離開這傷心的小鎮。——雖然其後,我整整住了十年。
你游向「紅圓」,為啥又折了回來
你凝視著「紅圓」;在紅圓貼到海面的瞬間,你划動浸在海水中已三小時多的手腳,奮力游向紅圓。我坐在陽台閣樓凝視著「紅圓」見到你眼瞳中那團映自紅圓的火炙的熱,你繼續划動幾十下後,那火熱熄到只剩一點暈紅,在紅圓將沉沒的前刻,你停止了擺動,浮在暗血色波漣裏;在紅暈微光中,我見你眼瞳罩滿水霧色的茫迷,隨後便在夜暮的海茫灰中失去了你的蹤影。——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你意識到自己永遠趕不上「紅圓」的剎那,你愣了片刻,決心划向相反的方向,在紅圓的餘光中你奮力游向暗灰。
四個小時前,你在屏東大武營基地搭上飛機,是傘兵例行的空降跳傘訓練。有人許願空降到大都市的酒池,有人許願掉到他假日常去的肉林;你是海邊庄腳出來的子弟,你只願空降到指定的地方,回去馬上有六人一桌的晚餐吃,飯後最好不要有什麼勤務,你可以散步到營區一角吹海風吸支菸。「總有一天會出狀況」的教練機選在今天出差錯,突來的落山風帶來霧塵,離陸地好遠便要求緊急降落;輪到你跳時可以看到海面的浪波沫,你按照學習手則張開傘來,同時你看見至少三個兵直接跳水入海去。你不愧傘兵吊在天空至少六七分鐘吧,你沒有注意到教練機是否衝向海面或者還有能力消失在遠方;一直到現在,你不清楚當時的景況細節,譬如那架教練機的命運,沒有人告知你,你也想不到問起。機上十八名傘兵中,你是唯一獲救者:一對黃昏後流連海灘的情侶,從廢棄碉堡的鎗眼瞥見、幾度忙中幾度瞥見後才確定是人一樣的東西癱在潮水中。海防部隊來了幾個人,栱豬一樣抬你跑過沙灘,聽說你當時張不開鹽漬的眼睛,只喉嚨發著「幹嗯嗯嗯」「幹嗯嗯嗯」的哼聲。
在軍醫院的病床間遊走時,你常這樣介紹自己:「我是自己幹回來的。」那些在庄腳做田、做魚塭的父祖們自小訓誡你:「要做個會幹——的人。」像這回,如果你回不來永久蟄在那海茫茫中,那你就是「不會幹的人」了。「幹你祖外媽咧我是自己幹回來的,」逐漸這裏那裏都聽到你「幹來幹去」的聲腔。你是憑著這種「幹人」的氣力一路「幹」著游回來的,顯然回不來的多是都市子弟,既不懂「幹」的道理也沒有「幹人」的力氣。不久,醫院上下都傳說有一位從鬼門關「自己幹回來的人」;你愛散步去看院內死角的犯人兵,三四個腳鏈手銬挨著鐵柵跟你搭訕的都尊稱你是「自己幹就會轉的人」,當你將菸屁股穿過柵條塞入他們的唇孔時,對方眼瞳中不同尋常人的火燄在你的「海湧厲火」的逼視下當場紛紛熄了三四分不止。
「幹你娘我是自己幹回來的人」這句話傳到精神科某個醫生的耳膜。他藉著例行巡視的機會,觀察了你一陣子,還跟蹤你去角落小軍監看你和犯人兵隔著柵縫眉來目去。你說海水的冰冷可以一秒鐘內凍死翹翹剛從騷熱的女 拔出來的燒屌,那胸溝刺青著愛的女羅剎的流氓兵譏說你那支不被凍成爛香蕉乾啦,你即時現出屌鞭教示大家:——冷凍不怕過頭冷凍過頭的反而激起牠內裏的火山熱,如此冷熱交加鍛鍊成就你千載難逢的肉棒。醫生回到精神科還聽到那肉棒擊打在鐵柵條的吭噹、吭噹;他在吭噹響中思索你所以接近乃至親近犯人兵,若不是由於異質的好奇,便是同質的吸引力,——醫生判斷是後者。他吩咐護士要你明早來精神科掛診。
精神科醫生擬了幾道題問你:(1)你漂流海中時,你害怕嗎?害怕什麼?(2)你是否希望即時獲救?若是沒有,你會不會對什麼感到失望?(3)你自己游了回來,你為自己的精神和肉體的毅力、能耐感到驕傲嗎?(4)在那幾個小時的苦難中,你的心靈受到傷害嗎?譬如說一種被遺棄的感覺。(5)於你的未來,你抱著樂觀、進取的態度嗎?醫生給你一張桌要個實習小護士監著你,因為臨時小軍監那裏有兩個兵拚命對撞著額頭。你用刺毛蟲般的歪膏字寫下答案,同時一隻眼睛不離開小護士的肩鎖骨溜下來滑到衣釦的交叉間:(1)我害怕大白鯊咬了我的大卵巴。(2)我知道他們不會來救,快到晚飯時間大家等著吃晚飯。我爸常說,「吃飯皇帝大。」我長官三番五次訓我們,「吃飽好幹事——先吃飽飯。」失望就是希望嗎?(3)我已經公開說過多少次凡人都曉得「我是自己幹回來的人」啦。(4)我習慣了就好的苦難心靈也會受到一般傷害嗎?(5)「樂觀、進取、奮鬥救中國」。醫生回來時,你剛好用眼力剝開小護士的第一粒衣釦。在整個醫生閱卷的光陰中,你的手指都在桌下掐著伊的肉小腿。醫生吩咐將你的病床轉到精神科;你目視小護士的小腿印著你的指甲印,「印章一蓋肉就到口囉,」你很得意的對醫生說,「好吃。」當時醫生正埋頭開出你平生第一張精神病藥單。
你到精神科的第一件事便是統一了精神病床的收音機頻道,大家只能聽一個空中再會的女人用「極其溫柔」的聲腔向遠方的人們說些他們不能公開聽、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聽的話,還不時插播一些代號×××××,然後指示一些大家莫名其妙的東西。若是有人錯了頻道,無論午夜或正午,你那隻扒過十萬浬海水的巴掌即刻巴到他腦瓜上;你私下跟小護士說明這是治療精神病的偏方之一,「統一以免錯亂。」此外,你規定三不五時病人要向你「報數」,精神科十二張病床睡了十床九床是病號,你編號1到9,隨時你發令「報數」:123456789九床少不了一床,那就哪怕他精神病發到哪裏去。你殷殷告誡諸鄰床:你是空降不死功在他黨國的,臨時委任你特派到此監察這批頭殼壞去的,不久黨國就要有樣學樣發動全島學習你這種「自己幹回來」的精神,到時你就必要遊行全國去讓人家看模特兒。小護士對你心酸酸到大腿骨,她悄悄自己吃了醫生開給你的藥,只保留無害的維你命丸餵你吃。
某日,一位陌生的輔導官來到病床,命令你立刻打包,拿出一張公文紙在你目前晃了幾晃:「因意外受創,機能損傷,已不適服兵役」等等、等等。你緊緊捏著公文紙研究再研究,還是小護士紅著眼眶幫你打了包,輔導官即刻押著你起行,你堅執著那紙公文不放,也不接手自己的包包,最後那官嘆了一口氣咒了一聲什麼接過包包甩到肩後,一手推著你出了小門大門,你捏著公文紙的手把紙張抖得像秋雞振翼拍翅的響,遮了小護士變了嗓調的叮嚀再叮嚀。當日黃昏,轉車回到故鄉蚵寮,公文紙塞到老爸膝間同時你翻身衝出門外;那輔導官訴苦說,「也不知道在害怕什麼,我說你故鄉的海水到了,他看也不看,——我用大腿壓住他一隻腳,怕他臨時跳車躲到哪裏去。」入夜,才發現你跳到磚瓦屋頂,像一隻蟾蜍守著家屋,屁股朝海面向內陸;家人說各種話哄你下來,你無話無吃蟾蜍一隻堅持守夜勤務。隔早起,庄內的人都來探望,有人說要是掛上金牌那不就是財神童子化身金蟾蜍了嗎?要是金牌滿掛甚至全身鍍金那整個庄不就要發了嗎?可惜你連蹲三夜金牌還上不了身,聽說是高雄大銀樓派來量身訂做的人迷了路找到蛤仔寮;第四日黃昏,後鄰叔公看不過拿了竹排用的長篙捅了一下你屁股,你吃了一鼻嘴泥土才真正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
【預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15種兩性關係,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王立群
平常價 $27.00時光銀河裡,最爛漫旖旎,樂此不彼的追尋與沉溺——愛情婚戀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融合先秦經典、詩詞歌賦、影視劇集、現象觀察,
勾連成語背後的婚姻與愛情價值觀。
好評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徐秋玲(北一女國文教師)
蔡淇華(作家、教師)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依姓氏筆劃排序)
是一本構思非常新穎且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成語書!
——徐秋玲
作者對國學的廣博知識,以及詳細解說典故時活靈活現的文筆,都讓人感到十分愉快!講解古典文學中的愛情,更是融古貫今,相當精彩!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就地取材表情意——禮輕情意重「投木報瓊」
古代戀人贈送定情禮物重視的是情意,而非禮物的價值有多高貴,只要有愛,一支茅草都能讓對方欣喜無比。
林子裡的愛情故事——約會聖地「桑間濮上」
每年春天,農曆二月時節,視祭祀與繁衍為重大要務的周朝政府會舉辦相親大會,無論男女,只要看對眼,就能手拉手去旁邊的樹林約會。
思念是一種病,生而死又復生——病相思「人面桃花」
即使愛情不可靠,但卻讓世間男女為之瘋狂、朝生暮死,一如《牡丹亭》的杜麗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見傾心、桑中之約、采蘭贈芍、山盟海誓、黯然銷魂、魚傳尺素、琴瑟之好……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熱點,以廣博的學識和生動的筆觸,從上百個與愛情婚戀有關的成語,暢談其中的人情事故及隱含的文化精粹。
從邂逅、定情、熱戀,到相知相守、白首偕老;從相思、離情、分手,到愛入歧途、相愛不能相守……王立群暢談藏在成語裡的人情義理,以及古典時代的純粹之愛,帶領我們回歸到最私密的雙人世界;把短短幾顆方塊字,耐心打磨成顆顆閃耀的明亮珍珠,串成一條條優雅、精緻的愛情項鍊,重溫純情年代的本貌。
全新視角,夾古敘今,王立群展現智慧觀察與理解,既介紹了成語背後的故事,又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讓我們讀成語同時也學處世。
作者簡介
王立群
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身為「百家講壇」史記新詮第一人,他善於以說故事的方式解讀《史記》,讓歷史閱讀更為普及,因而成為「百家講壇」裡,最受觀眾歡迎的講者之一,並與閻崇年、易中天三人被尊稱為「百家講壇」三大頂梁柱。
著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學術著作外,同時出版了《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呂后》等書。
目錄
序:你永遠都找不到心中「那一個」
一、世界這麼大,還能遇見你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的美好
一見傾心、一見鍾情:愛之幸
走馬觀花:陡然轉變的幸福
二、待你長髮及腰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無瑕的戀情
金屋藏嬌:美麗的童話
情竇初開、秋水伊人:初戀不顧一切
三、相約在荒煙蔓草的年代
桑中之約、桑間濮上:約會的好去處
花前月下、月約星期:約會可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待月西廂:一部經典的約會教科書
四、拿什麼送給你,我的愛人
采蘭贈芍:中國式情人節禮物
投木報瓊:《詩經》時代的拋繡球
鈿合金釵:唐玄宗的愛情信物
五、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割臂之盟:私定終身的約定
山盟海誓、海枯石爛:熱戀時的堅定執著
之死靡它:遭遇打擊時的觸底反彈
六、土豪、屌絲、文藝青年、高富帥
以貌取人:誰都喜歡漂亮的,可哪有那麼多漂亮的
才貌雙全:想得很美,不過也就是想想
嫌貧愛富:似乎令人厭,其實很現實
東食西宿:貌似好辦法,實際不可能
七、多情自古傷離別
黯然銷魂:離別是道不盡的傷
如膠似漆:相守是分不開的愛
十里長亭:送別是不想走盡的路
楊柳依依:折柳是留戀不捨的情
八、從別後、憶相逢
望穿秋水:相思是綿綿不盡的等待
人面桃花: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生
魚傳尺素:說不完道不盡的思念
九、愛的阻力
門當戶對:無法選擇的出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戀中的又一道門檻
一廂情願:你永遠都不可能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十、向左走、向右走
寢食俱廢、茶飯不思:分手的滋味
始亂終棄:古人分手時一個道貌岸然的藉口
喜新厭舊:據說有心理依據,但不能成為分手的理由
一刀兩斷:分了便分了,散了便散了
十一、愛入歧途
魚傳尺素、上烝下報、帷薄不修:一種混亂的情愛
人盡可夫:好色之徒眼中的欲罷不能
好色之徒與紅杏出牆
魚傳尺素:是是非非爭論不休
十二、中國式姻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的中國式婚姻
赤繩繫足、天作之合:中國人的婚姻觀念
三媒六證:婚姻的鄭重其事
十三、今天我要嫁給你
吉日良辰:婚禮之時
桃之夭夭:婚禮之人
鵲巢鳩占、洞房花燭、結髮夫妻:婚禮之成
鸞鳳和鳴、白頭偕老:婚姻祝願
十四、婚姻磁場
琴瑟之好、鶼鰈情深、並蒂芙蓉: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
天壤王郎:我的那個他為何是這樣
相濡以沫、破鏡重圓:愛你就要在一起
十五、白頭偕老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兒
分道揚鑣、破鏡分釵、雨斷雲銷:我的世界從此沒了你
夫唱婦隨:男人才是夫妻關係的主導者
抓耳搔腮、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休你非出我本願
【預購】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Unshrinking: How to Face Fatphobia◎凱特‧曼恩(Kate Manne)(譯者:柯昀青)
平常價 $34.00為何現代人不分胖瘦,都對體重增感到如此恐懼,罪惡滿懷?
肥胖不是醫療議題,是關乎正義的社會議題◢◤◢◤
▼生活中,胖孩子的瘦父母會被假設飲食起居照護不周,而受到指責和羞辱。
▼校園裡,教師經常認為肥胖兒童有學業上的挑戰,卻忽略嘲笑、霸凌等造成拒學的社交影響。
▼職場上,其餘條件相同時,肥胖求職者較難獲得僱用。肥胖女性受到的工資懲罰高於肥胖男性。
▼社會面,肥胖者背負耗費公共醫療資源的汙名,與此同時,吸菸、酗酒或熬夜則只被視為個人行為。
▼醫療上,肥胖病患較容易因假設病況「減重就會改善」,而延遲醫療或遭到誤診。
▼司法上,肥胖女性不會遭到性侵的迷思和隱形歧視,可能使加害人被輕判。肥胖如何從一個單純的外在條件,變成對一個人在智識、性格、乃至道德上的判斷依據?
曼恩以本書揭露自己長年與內化的「體重羞恥」拉鋸的生活。她發現,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從種族到貧富到性取向,每一個類別中的隱性偏見都在減弱,除了一項例外:體型。曼恩將個人故事與其擅長的嚴謹研究、標誌性的尖銳分析結合,對各種肥胖汙名一一提出反證,揭露人們是如何以「健康」之名合理化體型歧視,進而導致我們對一個人的吸引力、毅力、智力做出毀滅性的假設,以及這如何與其他壓迫系統相交叉,甚至造成工資差距、醫療忽視、教育成果不佳。
曼恩提出一種新的「身體反思性」政治——徹底重新評估我們的身體在世界上存在的目的:它只為我們存在,不為其他人。當談到肥胖恐懼症,解決辦法不是更愛我們的身體。相反,我們必須瓦解控制和約束我們的力量,重塑世界以適應各種體型的人們。
鄭斐文│性別政治與身體社會學研究者
許菁芳│作家
李欣倫│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蔡宜文│社運工作者、蔡宜文的多元宇宙Podcast主持人
蔡培元│《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作者
張慧慈(小花媽)│作家
◢◤不畏重量推薦◢◤
國外書評
▎曼恩的文筆動人優美,又帶有嚴謹的研究倫理。本書從頭到尾都清楚地彰顯出她的豐富知識與她綜整各方知識的深厚功力。她靈活穿梭於個人敘事與文化分析之間,充分地證成了個人確實即是政治——如果你恰巧擁有肥胖身軀,更是如此。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讓我們得以敏銳地意識到,肥胖的生活經驗與肥胖恐懼並非普世皆同,而是深受社會身分的影響與交織。——羅珊・蓋伊,《飢餓:你只看見我的身體,沒看見我內心的痛》作者
▎鞭辟入裡!勇敢大膽、發人深省。透過嚴謹的學術研究與個人經驗梳理,曼恩徹底剖析並解構了帶有多重面貌的肥胖恐懼。——科克斯書評
▎在這個對瘦癡狂的世界,肥胖始終被視為失德一般的存在。透過無可挑剔的研究、引人入勝的文字、振奮人心的誠實,此書成功消除了許多肥胖者不應承受的羞辱。作者曼恩對這個世界提出犀利的分析,提醒我們肥胖體態不是偏差、並非異常,且始終不應被如此看待。本書內容扎實,屬於本世紀每一個人都應精讀的經典讀物——若我們期待能創造一個對肥胖者抱持更多尊重、更少輕蔑的世界,更是如此。
——埃薇特・狄翁/《無重之有:為我強韌的身體與靈魂創造空間》作者
▎我相信,就肥胖這個二十一世紀的重要難題之一,曼恩提出了極其明晰的分析。她透過科學、論理與生命經驗,向讀者呈現了肥胖恐懼的道德詆毀意義,直接挑戰了社會普遍認為是肥胖本身失德的有毒論述。
——艾蜜莉·納高斯基/《性愛好科學:掙脫迷思、用自己的方式高潮》作者
▎我所成長的世代向來認為「天底下最美妙的滋味莫過於苗條」,由衷感謝凱特・曼恩催促我們步入下一個「不畏重量」的世代。本書精采剖析了當代的節食文化,不僅讀來津津有味,同時是本溫柔卻堅定的指南,助人擺脫肥胖恐懼的籠罩——從個人到集體,再到社會層次。說曼恩是寫了本「重量級」的曠世巨作,應該不會太誇張吧?
——潔西卡・德菲諾/部落格Unpublishable版主
▎這是一本精采的自我民族誌著作,巧妙交揉了確證無疑的研究文獻與曼恩本人的生命故事。本書精實豐富的學術知識與精準的文獻引用,實在讓我倍感興奮,印象深刻。
——德蕭恩・L.哈里森/《野獸腹中:反肥胖與反黑人的政治》作者
作者簡介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雜誌近日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著有《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
相關著作:《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譯者簡介
柯昀青
臺大政治系學士、臺大社會學碩士,現職為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倡議主任、兼職譯者。譯有《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我才不是女性主義者:一部女性主義宣言》《審判數學:在法庭中數字如何被運用及濫用》等書。
【預購】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 When It Is Darkest: Why People Die By Suicide And What We Can Do To Help◎羅里‧奧康納 Rory O’Connor( 譯者:林巧棠)
平常價 $37.00全球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為其身邊親人摯友和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傷痛。儘管如此,我們對自殺的了解仍不夠多。本身有過兩次傷痛經歷的羅里‧奧康納教授,投入於第一線自殺研究數十年的知名學者,為此議題在全球積極奔走倡議,並將其研究精華寫成此書。
張書森│精神科醫師、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專文導讀 ▍
吳佳儀│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臺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周昕韻│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
李沐芸 (呂芯秦)│社團法人台灣自殺者親友遺族關懷協會理事長
▍溫柔倡議 ▍
——吳佳儀
「作者長期研究並服務受自殺困擾的民眾,本書集結他的個人故事、臨床與研究經驗,將其提出之『自殺行為的整合動機—意志模型』,用非常親民的方式做出介紹,讀者可更理解自殺這個複雜的問題,實屬不易。文中充滿對受到自殺事件衝擊的人們的同理與溫暖,並提出理性判斷及介入作法,情理並重,的確示範出面對自殺的正確態度,很值得推薦!」
——周昕韻
格拉斯哥大學健康心理學教授。他是自殺研究和預防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並已在該領域工作了25年。他在自殺和自殘領域發表了大量文章,並為BBC製作了五部關於自殺的紀錄片,並擁有一個Twitter帳戶@suicideresearch。
譯者簡介
林巧棠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台文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譯作《年少友人》。
【預購】我們都是惡人: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Human Aggression◎安東尼·史脫爾 Anthony Storr (譯者:林步昇)
平常價 $27.00如果人性確實本惡──
我們如何用「惡的力量」創造更好的社會?
現世如此紛亂,心理學的重要性不再亞於經濟、政治、軍事。
這可能是如今最需迫切閱讀的一本書!
|口碑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4.8星讚譽★
★Goodreads書評網站4星佳評★
★《紐約時報》書評、《洛杉磯每日新聞》──正面肯定★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律師|賴芳玉──一致推薦★
「這本書少見地做到了了不起的成就,它讓我們真正了解人類殘酷天性為自己創造出來的社會真貌。」──《洛杉磯每日新聞》
「寫作角度極富革命性的一本書……在當今這樣的探討主題可能是最重要的。在我們這個深陷困境的時代裡,一本貢獻巨大的作品!」──《紐約時報》書評
「這是一本巧妙融合心理分析與道德準則的一本大眾心理學佳作。……雖然作者深知戰事威脅如此複雜,絕非僅憑心理學研究即能消弭,他仍深信心理學觀點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政治、經濟,以及其他領域的研究。」──《精神分析季刊》
●英國知名大眾心理學家、精神醫師史脫爾的省思之作
●問世半世紀.理解人類天性的大眾心理學經典讀物
●從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等名家理論分歧切入
●從社會案件、國際戰事、動物行為研究等領域廣泛爬梳
●將人人一度避談的「惡」作為書寫主題,引發討論,深具劃時代之意義
說來悲哀又弔詭,促進人類締造卓越成就的特質,也很可能導致人類自取滅亡。
如今,人類坐擁威力無與倫比的武器,同時顯然並未內建防止同類相殺的保護機制……
希望有朝一日見到現世安穩,除了考量政治、經濟等因素,也要同等地重視人類的心理層面。──摘自本書前言
霸凌、掠奪、傷害等本能從何而來?
弗洛伊德曾坦承對於人類的攻擊天性「未能充分關注」,
阿德勒提出攻擊性是「追求優越」時卻遭反彈。
明明從嬰兒時期開始,人類就是破壞的天生能手,
為什麼學者曾經如此難以面對「人性本惡」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完美維持與惡的距離,並與之和平共處?
◎獨裁政權的高壓治國方式較能維持和平?
◎民主社會確保各種意見的自由,卻也較易動盪不安……
◎動物界中的打鬥,其實是帶來族群和平的儀式?
◎人類是少數會以他人之苦為樂的物種?
◎鄰國的侵略,竟能為一個國家創造團結與幸福……
◎為何人類曾經一度深深接納「猶太人不是人」這種明顯不合理的荒唐說法?
◎為什麼每個社會都存在著遭汙名的弱勢族群?
◎限縮軍武竟無法真正達到世界和平的理想……
人類生來就有想像他人痛苦的同理能力,為什麼同時也有創造仇恨的挑釁慾望?史脫爾對惡的剖析,從個體推至群體,依序藉家庭內虐待案例、凶殺案、大屠殺歷史事件、國際戰爭,試圖從各種社會層面完整闡明惡之天性。
全書共十二章,讀者首先從動物行為學角度認識:但凡必須確保生存的場域,就有所謂「必要之惡」的存在。兒童時期與成年後的惡,又分別展現了對外對內的攻擊性與推動力。在社會事件、法庭案例裡,對「病態人格」、「孤僻人格」的探討,深刻挖掘社會定義之下的「非正常」,或許正是人類理性的危險邊緣。終章意欲總結全書,為紛亂的現世提供打造團結社會的方法──接納「人性本惡」,認可惡的正面意義,於是我們便可能發現:小至說謊大至戰爭,「惡」竟能創造個體存續與群體的和平安定?
惡並不等於仇恨,它同時也是人類對阻礙的克服力,與對險惡環境的主宰力。我們該做的是真正認識它,而非一味壓抑或避而不談。唯有直面人類性本惡,才有機會降低其破壞力,減緩隨之而來的傷害,並善用它正面的力量。作者曾經歷經戰爭,為了積極尋找和平的可能,並在下一次戰亂發生之前防範未然,便寫下《我們都是惡人》,期盼人類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讀完本書,我深深理解,人類天生的「攻擊性」本身不該被貶抑,端視它如何被個體運用及表達。
☆作者的文字非常平易近人,很清晰地詮釋了從沮喪、挫敗,如何形成天生的攻擊欲望,而這種攻擊性又如何演變為戰禍……然而欠缺了這種攻擊力量,人類文明不可能發展至今日的高水準。
☆一本很有趣的書,相信在當時,以人類這個物種的攻擊性為主題,是劃時代的作品。二戰之陰影從未真正消散,作者在其中以此背景為基礎提出有時代意義的詰問,並呼籲對人類心理進行更深刻研究。
「人類是如此脆弱,然而唯有少數勇者發現:身處地獄之際,才有機會窺見天堂。」
一九二○年生,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畢業。英國首批在分析心理學會受訓學習榮格心理學分析的成員,也是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以及牛津衛生局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牛津洛林學院的榮譽院士。知名著作有《孤獨》、《他即世界-古魯大解密》、《音樂與心靈》。
除了致力於心理學研究,史脫爾也筆耕不輟,出版過十四本心理學科普書籍,固定在《週日泰晤士報》、《獨立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評論和文章。他更曾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透過節目直接為許多受精神病折磨的聽眾提供建議。
史脫爾一生專注於研究負面情緒,從憂鬱、焦慮、侵略性與攻擊性,積極為人類社會躁動不安的「惡」尋找適切的理解方式與釋放管道,試圖企及共好共榮的和平願景。他深受榮格影響、接受佛洛伊德的理論,卻始終拒絕貼上學派標籤,不受學界成規所囿,勇於提出不同於當代潮流的意見。
史脫爾於二○○一年逝世,媒體在訃聞中形容他「一生蒙受苦難」,並描述其嶄露於職業生涯的強大熱情與悲天憫人之精神,可能都來自於成長時期飽嘗孤獨與病痛的折磨。
譯者簡介
林步昇
喜歡綠豆湯和傑尼龜的新手貓奴,正緩慢成為雜食型譯者,近期譯作包括《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合譯)、《過度診斷》等書。本書探討人性潛藏的本質「aggression」,如何操縱這把兩面刃是一輩子的功課,因為它決定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預購】我隨意,你盡量◎王昭華
平常價 $29.00揮灑閒居小鎮的庶民生活風情畫,爬梳上淡水這個優勝美地的過去和現在,
王昭華結合風物描繪和走訪調查,寫出一卷卷色彩豐富多變的淡水上河圖。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詞曲創作、電影《大佛普拉斯》片尾曲〈有無〉填詞人王昭華,台灣文學獎台語散文金典獎得主,台文界耕耘多年的創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
本書是王昭華1990-2014年間寄居淡水的生活誌,前半部為2006年開格的台文部落格《花埕照日》舊文增修,從〈天公生〉到〈下元暝〉的民俗記事,〈滬尾麻油〉、〈水蕹菜〉、〈石花〉、〈紅柿出頭〉等風物述描,有如細膩工筆的淡水散步。同名文章〈我隨意,你盡量〉是淡水山頂人的敬酒話,有別於外地人的「我乾杯,你隨意」,此話也是王昭華對讀友的勸進語:「我隨我的心意寫作,正經僫讀,啊!請讀者你也盡量。」
後半部〈上淡水往事追憶〉為近兩年新作,從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寫起,展開大台北地誌,林吉崇醫師的景美溪舢舨、陳澄波畫中的赤牛牢、杜聰明的楓樹湖與北新路、沙崙賀伯伯的可樂豬腳、李雙澤和「阿B的」與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與蔡秉乾、肖念陳恆嘉、巴拉卡公路、蓬萊米與竹子湖、馬偕的觀音山和五股坑,一場以台語思考的風土長旅。
各界推薦
呂興昌、林生祥專文推薦
呂美親(台師大台文系助理教授)
恆春兮(職業黑手兼資深廣播人)
張嘉祥(小說家、裝咖人樂團主唱)
洪明道(小說家)
洪淑昭(台文作家)
鄭順聰(詩人、台文作家)
胡長松(小說家)
陳豐惠 (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拍謝少年
鬥贊聲
1990-2014寄居淡水,淡江大學時代開始台文創作。2006發行首張個人台語創作專輯。2011台灣文學獎台語散文金典獎得主,2016繪本《動物園》台語八聲調之歌,2017電影《大佛普拉斯》片尾曲填詞人。曾任出版社文字編輯,現為國小課文編寫、公視台語台兒童節目台語顧問。
【預購】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譯者:申昀晏)
平常價 $29.00女性主義經典《性/別惑亂》、政哲《非暴力的力量》作者,當代西方公共領域重要異議之聲
後九一一時代的政哲思考/評論集萃
※ 當重大社會事件襲來(例如國家軍隊發生虐囚事件、虐待照片廣為流傳),知識分子該如何思考與介入?
※ 社會因爭議性公共議題而爭論不休(例如以民主之名的「民主國家」、進步的性政治、與伊斯蘭宗教規範之間相互衝撞),哲學家能向我們提供什麼獨特細微的切入點與討論議程?
※ 而我們,在這個數位媒體的攝影時代,能如何重新構思「框架」,辯詰我們身處世界的生命政治與時間性?
※ 當代世界該如何在「肯認」、文化多元主義與身分政治的討論之上,不讓討論陷入僵局?
本書主要由五篇回應當代戰爭的文章組成,聚焦於呈現我們的情感和倫理傾向是如何受到選擇性的差別框架所規範。延續作者在後九一一時代的思考主題,更進一步探問且主張:若某些生命沒有一開始就被認識為生命,其傷痛或消逝也就不會為人所認識;如果特定的生命不被稱之為生命,或更根本的、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在特定的認識論框架中被視作生命,這些生命便不曾完全地活過,遑論消逝。
▋▋▋ 眾聲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
陳 瑄( 陳 穎 )|台師大、世新大學講師,影評人、譯者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國家人權委員會諮詢顧問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閱讀生命政治》作者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斐文|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蕭育和|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戴遠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
【看見無人弔唁的生命】 戰爭持續進行——這並非僅止於譬喻,而是此時此刻、日以繼夜正在發生的事實。
透過巴特勒的詰問,我們也許會驚覺自己用以思考的框架——將某些生命視為「可活的」、「可弔唁的」;哪些是不值得活的、甚至從來沒有活過的「生命」,這些「戰爭的框架」究竟如何產生作用。
而恰恰是當我們清楚意識到這一點,也許事態就有可能出現縫隙,成為造成改變的起點。
《戰爭的框架》平裝版於二〇一〇年集結出版。面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火,美軍在關塔那摩灣與伊拉克的虐囚照片曝光流出、「第一世界」公共知識分子為了該如何回應英美霸權與開啟戰火而辯論不休,種種「震驚」讓巴特勒寫下這幾篇文章。儘管世界局勢變化快速,但戰爭、性政治與宗教不寬容依舊是今日社會的重大分歧與嚴重課題,巴特勒的評論言猶在耳,需要我們細讀審思。
【預購】找一個解釋:穿越時空的36則古文之旅,關於愛的選擇、人生境遇與對世界的詰問◎凌性傑, 吳岱穎
平常價 $33.00還有忽近忽遠的政治大局與戰爭情勢
藉著這諸多對世界的疑問
鍛造全新的文學與閱讀質地,再度叩問人生
中文經典閱讀力超級推手──凌性傑X吳岱穎 聯袂重新定義經典
作家 徐國能
高雄女中教師 陳雋弘
——專文作序
思辨推手 Taco老師
腦洞天師 吳慧貞
高中教師、作家 陳怡嘉
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高詩佳
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歐陽立中
——好讀推薦(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我不曉得什麼原因,讓他們不僅沒有前中年期感傷竟然還再一次闖入了青春期。在那已日漸褪色至蒼白的古老語言世界,重新與千百年前飄盪的靈魂對話,進而找尋彼此的意義與關係。——陳雋弘
吳岱穎和凌性傑一直是我們師大國文系引以為傲的絕代雙驕,他們的成績是那樣的好,教學是那樣的投入,以才子、真儒而為良師,無怨無悔地將才情化作灌溉青秧的春雨,同時永遠那樣謙和地保持進步。——徐國能
深受中學師生讀者喜愛的凌性傑、吳岱穎,兩位是詩人,也是作家,更是教師,亦是人文儒者。他們為了幫助中學生找到閱讀古典文學的興味,按照課綱欽定的必讀古文篇章,以此為中心輻射,對應現代生活經驗,進行詮釋書寫,隨書附上延伸閱讀的書目。在這三十六篇文章,看他們來回逡巡人生,複問自我、天地,關於教育現場所見,塵世中的愛恨掙扎或是遠方的戰火與苦難,更有充塞滿懷的愛與美好的過往回憶。
他們將古代經典作為自我生命的注腳,替距離我們百年、千年的古文賦予血肉生命,把文字打磨拋光,拂去塵埃,帶領著讀者們穿越古今,與古人相呼應唱和,雖是老舊的瓶身但注入潺潺新酒,讓沉睡的古文再度靈魂復活,並飄出濃郁的陳厚的果香。
=精彩摘錄=
多麼美好的世界——讀〈大同與小康〉
孔子要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曾點希望:「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暮春三月春服已成的時候,走向天地,簡單的洗浴、乘涼,體觸生活的安穩定靜。那樣活著,便十分美好。
天地同和,萬物各安其所,孰能不樂?王安憶〈烏托邦詩篇〉裡頭說:「一個人在一個島上,也是可以胸懷世界的。」「我只知道,在一個人的心裡,應當懷有一個對世界的願望,是對世界的願望。」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走向生活,真誠的面對一切而已。面對,並且選擇。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的。
在生活的角落,我喜歡清晨醒來,享用早餐、啜飲咖啡之際,對著落地窗外的藍色大洋發呆。客廳裡反覆播放路易斯阿姆斯壯,What a wonderful world ! 這個世界的美好,越發可以想像。他是這樣唱的,「看見樹的翠綠和玫瑰的紅艷,它們為你我綻放。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看到了藍天白雲,明亮、幸福的一天。夜晚向人們道晚安,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聽著嬰兒哭泣,看著他們長大。他們學習著許多我從不知道的事物。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禮記•禮運》中記載,子游問道老師為什麼嘆氣,孔子不禁感嘆自己未能趕得上那大道通行、天下為公的時代。他提了這樣的願望,一個對世界的願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隱約看見,人性的輝光,多麼的溫暖。個人與集體,懷有對一美好世界的理想。我也願意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是我不相信,權力在無情的政客手中,生活在制度的刀俎之上,我們可以保有多少人性的美好。
機關算盡——讀〈燭之武退秦師〉
根據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的記載,燭之武當年作的是「圉正」,乃是類似於孫悟空「弼馬溫」一類的小官。此說大概只是揣測而來,小說家者言,實不可信,但燭之武不受重用是可以確定的,否則也不會說出「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這樣自暴自棄又意含諷刺的話。然而面對鄭文公以國家大義相脅,再怎麼不情願,還是得勉力一試,否則亡國之罪名,一世人都難洗刷得清。
後來事情的發展我們都清楚了:燭之武在夜晚偷偷來到秦軍大營,鼓動如簧巧舌挑撥秦晉之間的矛盾,終於說服秦穆公放棄攻打鄭國,甚至留下三名將領助鄭戍守,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這下燭之武可成了保全鄭國的大功臣,在國內終於有了地位,直到鄭穆公十六年,燭之武尚代表鄭國與太子夷同往朝晉,仍活躍在鄭國政治舞台之上,可見官運從此亨通,而當年說的「今老矣,無能為也矣」有一半是氣話,另一半則是推託之詞罷了。
然而我試圖揣想那個夜晚,燭之武端坐秦軍大營之中,對面是老謀深算野心勃勃的秦穆公,帳外人影雜遝,帳內燈火通明。燭之武請穆公偋退左右,言有要事相商。兩人心下皆自雪亮,儻有一言不合,燭之武人頭落地,連同鄭國舉國傾覆!但燭之武老神在在,竟是沒有絲毫驚慌神色,因為在他夜縋出城之前,對秦晉之間微妙脆弱的關係早就洞若觀火,此行若不能說動秦穆公,也就不用回去了。於是腦中千頭萬緒,前因後果昭然若揭,不管今日密商結果如何,秦國東侵中原之心終究不會平息。選擇,問題是選擇,怎樣才能幫秦穆公作出最有利的選擇,這才是此行最大的重點,至於明天的事,就留到明天再說。
發現——讀〈晚遊六橋待月記〉
晚明對品味的追求,應該也是奠基於自我意識的樹立。李贄宣講童心,提倡真性情,算是開了時代先聲。袁宏道(西元一五六八-一六一○年)等人追繼在後,精彩的論述與實踐不遑多讓。袁宏道萬曆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中進士,歷任吳縣知縣、吏部驗封司主事等職務。他與其兄宗道、其弟中道並有才名,人稱「三袁」。在文學方面,三袁反對王世貞、李攀龍等人擬古、復古之主張,主張文學必須「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他們的作品一派清新俊逸、趣味盎然,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袁宏道的文字給了美最最精確的解釋。不論看見什麼,他體察到美本身正在於「別是一種趣味」。我因而更可以確定,生活的享樂化與藝術化,從來不是互相矛盾的事。晚明的程羽文在《清閒供》裡指出文人六病,分別是:癖、狂、懶、痴、拙、傲。這六病正是名士派的個性與習氣,不同於俗人之處。他們並非真的病,而是執迷於自我喜愛的情趣,不能戒除而已。拒絕讓自己庸俗化,這姿態本就美感盎然。
作者簡介
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慢行高雄》、《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相關著作:《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島語(限量親簽珍藏版)》《島語》《海誓》《男孩路》《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
吳岱穎
台灣省花蓮縣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首獎,及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曾獲全國語文競賽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先後任教於花蓮縣花崗國中、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著有個人詩集《明朗》、《冬之光》、《群像》,與凌性傑合著散文《找一個解釋》、《更好的生活》。編著有《2017飲食文選》,與凌性傑合編《青春散文選》、《青春小說選》,與孫梓評合編《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相關著作:《群像》《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預購】撒錢之王:聯準會如何崩壞美國經濟,第一部FED決策內情報告 The Lords of Easy Money: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Broke the American Economy◎克里斯多福·倫納德 Christopher Leonard(譯者:吳書榆)
平常價 $38.00★美國離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如何隨著跨國資本移動,影響全世界?
.一九一三年到二○○八年,聯準會逐步提高貨幣供給,從五十億美元慢慢增至八千四百七十億美元。
.二○○八年底到二○一○年初,聯準會創造出一.二兆美元,創造出來的新資金相當於之前百年的總和。
.二○二○年新冠疫情來襲,聯準會為了救市,在短短兩個月內挹注了等於過去三百年的 資金量。
「美國仰賴聯準會處理經濟問題,就是仰賴一套錯得離譜的工具。聯準會挹注的資金,只會加大美國贏家跟輸家之間的差距,醞釀出更嚴重的動盪不安。」
《撒錢之王》說出一個讓人震驚但又引人入勝的故事,透過一位試著警告眾人的聯準會資深官員傳達的資訊,娓娓道來量化寬鬆如何損害了美國經濟,擴大了全球金融風險。這是第一份內情報導,告訴我們為何今天會來到這般地步,以及為何我們將要面對的是令人恐懼的未來。
經歷了二○○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到二○二○年新冠疫情爆發。越來越多人質疑,為什麼經濟成長的好處落在愈來愈小的一群人手裡?為什麼股市快速飆漲,中產階級的薪資卻不斷下滑?
《紐約時報》財經暢銷書作家克里斯多福.倫納德帶領讀者深入美國最神祕的機構:聯準會。全書開篇以一名擇善固執的聯準會資深官員霍尼格的視角,生動還原了二○一○年十一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開會過程。霍尼格憑藉多年的專業認知與心中的不安,投下當時唯一的反對票。然而,霍尼格的異議顯得微不足道。在當時主席柏南克的強勢主導下,聯準會啟動了激進的「量化寬鬆」干預手段,將利率突破零限,出手挽救美國經濟。
之後短短幾年,聯準會創造的貨幣供給多了四倍有餘,行動目標只有一個:鼓勵銀行以及其他投資人轉往更高風險的投資標的。聯準會的領導者知道他們正在推動一項大膽實驗,會導致實質的工作職缺變少,而且創造出難以衡量的長期風險。但是聯準會還是動手了……爾後才發現自己被困住了。一旦聯準會創造出這些資金,就不可能回收不在經濟體裡流通。當聯準會嘗試扭轉,唯見市場開始崩盤,到這個時候,聯準會只能再度打開資金的水龍頭。尤其當新冠病毒疫情來襲時,聯準會的緊急應變,就在短短兩個月內挹注了等於過去三百年的資金量。
回過頭看,任何單項的政府政策,可能都不如二○一○年十一月四日那天聯準會開始執行的政策那般,重新塑造了美國的經濟生命,將美國經濟體明確分成貧富兩個陣營。理解聯準會在二○一○年十一月的所作所為,是理解美國經濟之後十年奇特走向的關鍵;在這十年間,資產價格高漲,股市欣欣向榮,美國中產階級卻被愈拋愈遠。貧富之間的差距大幅拉開,股價遠遠高於企業實際獲利可支撐的水準,美國的公司債來到歷史高點……二○○八年的長期崩盤已經演變成二○二○年的長期崩盤,這些帳直到今天我們都還沒付清。
▍重量級權威推薦
朱雲鵬│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周岐原│風傳媒財經主編
邱達生│台經院研究員、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
孫明德│台灣經濟研究院 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陳南光│台大經濟系教授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蘭 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 * *
「倫納德的新書可讀性極高,講述的是其中一個重要性最高、但最少人報導且最不被理解的美國社會變化:聯準會在金融市場中扮演愈來愈重要角色造成的影響。就像倫納德讓人信服的主張所說,未來恐少不了災難。」
—— 貝瑟妮.麥克琳(Bethany McLean),《紐約時報》暢銷書《安隆風暴》(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共同作者
「這是一部至為重要、引人入勝,以及,最重要的,人味十足的故事,故事裡主角有一位敢於與官方不同調的央行官員,以及一位因為這名異議人士的主張不受支持而受到苦難折磨的工廠勞工。講貨幣政策的書會讓人手不釋卷嗎?克里斯多夫.倫納德還真的寫出了一本。」
——詹姆斯.格蘭特(James Grant),《格蘭特利率觀察報》(Grant’s Interest Rate Observer)
「感謝倫納德扣人心弦的敘事,現在我心中有新的貨幣政策英雄:聯準會前理事霍尼格。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要明白我們為何陷入這般困境,一定要讀《撒錢之王》。」
——威廉.科漢(William D. Cohan),《紐約時報》暢銷書《紙牌屋》(House of Cards)作者
「倫納德的報導內容豐富,更有刺激的探索,都會讓你再去評估聯準會到底是立於堅實的基礎之上,還是根本都是空虛。」
—— 傑西.艾辛格(Jesse Eisinger),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獲獎作品《烏合之眾》(The Chickenshit Club )作者
「這本書讓人大開眼界。本書做了翔實的研究,內容引人入勝,讓影響多數美國人當前與未來福祉的重要議題有了生命…… 這趟過程如何結束,不僅左右著美國,也將衝擊全世界。」
—— 穆罕默德.埃爾艾里安,《紐約時報》暢銷書《唯一的選擇》作者兼劍橋大學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院長
知名財經記者,作品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財富》雜誌與《彭博社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肉這一行》(The Meat Racket) 與《科氏工業》(Kochland)的作者,作品贏得盧卡斯進步獎(J. Anthony Lukas Work-in-Progress Award)。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台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黑道商學院》、《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怪咖時代:小眾勢力崛起,愈怪愈有商機》、《業務員就要像演員》、《征服領導:歐巴馬成功的十個習慣》、《讓顧客主動推薦你》、《幸福經濟學》、《金融市場,這樣比喻你就懂》、《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等書。
【預購】旁觀他人之痛苦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譯者:陳耀成)
平常價 $22.00 旁觀他人之痛苦者,是「我們」
但我們是誰?
我們作了什麼?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究竟是要我們對生命中不能挽回的傷痛感同身受,還是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
毫不過時的戰爭影像論
英文書名中的Regarding一詞同時具有「有關」、「觀看」的意思,本書翻譯為「旁觀」,意指現代社會影像氾濫成災是否令人傾向於「袖手旁觀」?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即使心生憐憫,是否仍舊消費了他人的痛苦?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另一方面,書中亦是從「戰爭攝影」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戰爭的歷史。
沒有任何攝影圖像的攝影書
雖然這是一本談論攝影的書,卻沒有任何一幀照片。桑塔格認為,照片不能作出「戰爭是地獄」、「這場戰爭全無必要」的說明。她強調,這是文字要去做的工作。
另外收錄:
〈旁觀他人受刑求〉(Regarding the Torture of Others, 2004)
總導讀:懷蘇珊·桑塔格─文明的守護與重生
譯後記
內文摘錄:
「因為那些『他人』,即使不是敵人,也只是可供觀看的客體,而不像我們,是能夠觀看別人的主體。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位求饒活命的塔利班傷兵―其命運無比清晰地刊登在《紐約時報》的照片中―也一樣有妻兒、雙親、兄弟姊妹,他們其中的一員可能有一天會看到這組三聯彩照,看到他們的夫、父、子、兄正身遭毒手―也許他們早已看到了。」
「現代世界的冀盼和道德感中,有這麼一個核心的信念:戰爭是變,雖然難以抑止;和平是常,雖然難以達致。這當然跟有史以來人們對戰爭的看法剛好相反:戰爭總是常態,和平才是例外。」
「血淋淋的拚鬥場面也可以是一種美——可列入雄渾之美或凜冽之美或悲劇之美的範疇——這想法對由藝術家手繪的戰爭圖像而言,可說平凡無奇。但如果套用到攝影圖像身上,就有點不對勁:覺得戰爭攝影很美,似乎很沒良心。然而被蹂躪的風景仍是風景。頹垣敗瓦也有其蒼涼之姿。但承認世貿中心在淪為鬼域之後所拍的照片具有美感,卻像是不識大體,甚至是褻瀆冒犯。人們頂多只敢說那些圖片很『超現實』——在這委婉的形容詞後面,被斥逐的美學觀畏縮地藏匿著。然而它們之中有很多的確很美麗。……」
桑塔格作品在麥田
《論攝影》
《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
《疾病的隱喻》
《蘇珊·桑塔格文選》
《旁觀他人之痛苦》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難以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美國公共知識分子。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一九六六年《反詮釋》甫出版即成大學院校經典,名噪一時;一九七七年《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經典;一九七八年《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女性國家書會將之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女性著述」之一;二○○○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一九九六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 二○○一年獲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文學成就;二○○三年再獲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她提出的問題至今仍不斷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懷念。
桑塔格基金會部落格:www.susansontag.com/
譯者簡介
陳耀成 Evans Chan
生於廣東南海,成長於澳門及香港,美國西北大學影像文化博士,現居紐約。以導演、文化評論者與劇作家等身分活躍於藝文界,將蘇珊‧桑塔格作品引介至華文世界的重要推手。
編導影像作品包括劇情片《浮世戀曲》、《錯愛》、《情色地圖》、《紫荊》;探討港澳回歸的紀錄片《北征》、《澳門二千》;其他創作如《吳仲賢的故事》、《靈琴新韻》、《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名字的玫瑰——董啟章地圖》、《蒙馬特之愛與死》;與探討香港二〇一四到二〇一九年間動盪不安的《撐傘》及《我們有雨靴》等。
曾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譽為「華文文化界最具創意和多樣化的要角之一」;台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形容陳是「華語電影真正的知識分子——有詩人的情懷,敏銳的洞察力,原創性的創作形式,還有難得有的歷史觀。」近期文字作品有〈第十四朵白菊花——《夢蝶全集》序〉。也即將出版個人作品選集《時候》。
【預購】時差的贈禮◎黃錦樹
平常價 $29.00本書是黃錦樹近幾年的雜文集結。
可視為黃錦樹對文學、尤其是馬華文學的關懷之作。
馬華文學是一支作品、作者、讀者三重缺席的文學,它的存在本身是反諷的。對我而言,或許只有離開它方能抵達它。為了抵達你必須離開。
全書共分四輯。
輯一,書寫傷逝,向師友前輩告別或致意,都是寫於近年。最後兩篇是關涉這三年來猝然臨身的、醫生說「其實沒有療程」的疾病。
輯二,收錄多篇序文及書評。〈最後的豬籠草〉是為張貴興的《猴杯》寫的簡短解說;〈華馬小說七十年徵求認養〉是為出版小說選而撰寫的向華社募款公告,結果所得為零,因此是一份相當有紀念價值的歷史文獻……幾篇書評是為《聯合文學》雙月書評專欄而寫的,刻意挑選馬華文學作品,是因為比較少人會去討論它們。
輯三,新舊文各居一半。〈立錐無地〉涉及的是種族政治下大馬華社的結構性困境,〈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中文系〉意在反思,以大馬的環境,需要一個國學系、漢學系式的中文系嗎?還是像馬來半島的食物,提供一個混雜式的文化教養,以比較文學為根基,意在強化在地研究和寫作,「傳統中國文學」只保留最必要的部分。〈中國性,或存在的歷史具體性〉可說是「馬華文藝獨特性」的當代表述,一個非革命文學的版本,〈互文性․寫作․與文學教養〉主要談理論常識。
輯四,關涉馬華文學的「沒有論述」,涉及幾場對話。與朱宥勳的紙上對談,催生了本書的書名;與「假文青」的討論催生了注定不會像季風那麼恆久的《季風帶》;而為什麼沒有論述,是個老問題。因為馬華文學是一支作品、作者、讀者三重缺席的文學,它的存在本身是反諷的。或許只有離開它方能抵達它。為了抵達你必須離開。〈致新人〉是個意料之外的收穫,原來學院裡還有一些不錯的研究生繼續在思考馬華文學問題(高嘉謙、張惠思、許德發等功不可沒),那終歸是個希望的種子。
/
關於書名,幾經考慮,從「沙上的足跡」、「時差的贈禮」到「燒芭餘話」。後來想想,現在的我火氣也大得很,那又怎樣?寫著寫著突然醒悟:如果不是那年大火燒芭,如果不是那場大混戰,我對馬華文學的介入或許不會那麼深遠、持久。換言之,那之後我的所有論述,都可說是「燒芭餘話」。燒芭只是個起點,接下來的工作才重要。總要種一點什麼。不能老是以欠缺「文化資本」來合理化不做為,或玩世不恭,以文為戲,而消耗掉可能寫出佳作的時光。
書名因而重拾回「時差的贈禮」,也就是「給自己們」。至於種籽會不會發芽?天曉得。我曾把我們的寫作教學工作比擬為在水泥地上播種,有裂縫又剛好有水,種籽才可能發芽。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們自己就是從水泥裂縫中擠出來、傷痕累累的長大的。
——黃錦樹
作者簡介
黃錦樹
黃錦樹,馬來西亞華裔,1967年生。1986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1996年迄今任教於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獲多種文學獎。
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
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等。
相關著作:《烏暗暝》《論嘗試文》《火笑了》《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刻背(全新修訂版)》《猶見扶餘》
目錄
自序/告別與祝福
輯一,荷盡初冬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歲次乙未,初冬小雪
同鄉會
遺作與遺產
荷盡已無擎雨蓋——一個「盡頭」的故事
在冷藏的年代
老麥和他的流放
木已拱——我們的《百年孤寂》
別一個盗火者
在欉熟
夢與序
輯二,自己的文學自己搞
「自己的文學自己搞」――序張錦忠《時光如此遙遠》
華馬小說七十年徵求認養
辭謝南方學院大學邀請擔任《蕉風》名譽編輯顧問函
不錯與夠好
叔輩的故事
最後的豬籠草
腳影戲,或無頭雞的鳴叫
愛蜜莉之謎
真正的文學的感覺
缺席與在場
政治的,太過政治的
後革命年代的馬共小說
文學的犀鳥之鄉――序梁放小說《臘月斜陽》
回家的路――序陳建榮先生《歲月的回眸》
文學檔案,現代主義,豆糜--序杜忠全《文字新語》
詩的空間――序林婉文《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
化為石頭,化為文字——讀黃琦旺散文集《褪色》
文學的工作
「我生來不是」――讀馬尼尼為《沒有大路》
輯三,一個微小的心意
牆上貼著的中國字
老輩知識人的傷心之言
附錄 張景雲〈立錐無地〉
我們的演化
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中文系?
文學課
中國性,或存在的歷史具體性——回應〈窗外的他者〉
互文性,寫作,與文學教養
大背景,小產業,歷史墳場
一個微小的心意――《雨》跋
南方以南――《雨》大陸版序
廣州馬華文學研討會後
甲午歲末小雜感
我的馬華文學
旅行與時差
輯四、時差的贈禮
如何/何發動一場文學論戰?——與朱宥勳對談一
在我們的年代,還有鄉土文學嗎?——與朱宥勳對談二
論述者為甚麼要創作/創作者為甚麼要論述??--與朱宥勳對談三
給自己們——-時差的贈禮--與朱宥勳對談四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東馬觀點,西馬觀點――關於「馬華文學」
「評論文字之匱乏」
關於「沒有論述」--回應林韋地
關於「論述」--回應林韋地(續)
〈燒芭餘話〉引言
也算流亡?——跋〈異鄉的內在流離者——訪問黃錦樹學長〉
致新人――「異代新聲」研討會後
【內容連載】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夥伴」(consociates)是實際相遇的個人,是在日常生活中相會於某地的人。因此,他們不僅共享一個時間團體,也共享一個空間群團—無論它們是多麼短暫和表面。他們至少最低程度地互相「涉足對方的個人生活史」,他們至少暫時地「一塊兒長大」。……只要愛情延續,情人就是夥伴,直到他們分手;或者是朋友,直到他們翻臉。……正是多少具有這類延續性的關係的、為了某種長期目標而走到一起的人,而不是僅有零星或偶然關係的人,構成了這個類別的核心。
「同代」(contemporaries)是一個時間群團,而非空間群團:他們生活在(或多或少)同一個歷史時期內,互相之間具有經常是非常淡薄的社會關係,但他們按照慣例互不謀面。……他們是透過互相之間典型行為模式進行符號系統表述的一套普遍假設來聯繫的。……個人所涉及的從情人到偶遇者的夥伴關係系列,就在這裡延伸,直到社會紐帶變為完全的無名、標準化,和可置換狀態。—格爾茲,〈巴厘的人、時間、行為〉
前代。後代。……(略)
「同時代人的非同時代性」。不同代生活在同一時間,但體驗中的時間是唯一真實的時間,因此他們實際上生活在事實上相當不同的主觀時代中。—曼海姆,〈代問題〉
我一九八六年深秋到台灣時,並不知道歷史即將翻過新的一頁,長長的一章戒嚴史將在次年畫下句點。又一年,民國最後的強人「建豐同志」(《北平無戰事》裡沒現過身的領導,蔣經國的字)過世。前此,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的他,是被糖尿病折磨得浮腫,沉坐在輪椅上的衰老模樣,和那被他派黑道殺手去幹掉的江南在《蔣經國傳》勾勒的陰狠毒辣神祕形象完全不一樣。戒嚴的解除,開放到中國探親,等於公開承認反共復國之夢從此畫下句點。也許從那時開始,民國歷史就進入它自身倒數著的剩餘時間。
我們這一世代,身在大馬以公平分配為名、方便馬來權貴橫徵暴歛的新經濟政策的馬哈迪時代,對大馬的認同卻是毋庸置疑的。踩著僑生輸送帶來台的我,在激烈本土化的背景裡,對這預設了中國認同的身分也極不耐煩。那時並不知道,那中國其實是民國,我們因沒有更好的選擇而被捲進他方歷史浪潮的浮漚裡。
那種種看來刺眼的民國標誌,老蔣的銅像、「國父」遺像、看電影前必須起立等待「吾黨所宗」的國歌唱完;得上最無聊的軍訓課,誦讀那從周公孔子始、「蔣公」為句點的噁心厚顏的道統史。其中一個暑假,還得參加大魚大肉的海青會—那是軍事訓練的少爺版、兒戲化的模仿,和作為同世代台灣男生成年禮的兵役是兩回事。因此我其實並不是此間「五年級」的同代人,在場而不在場。
僑生,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烙印(stigma)、標記,但有時確也是個污名(戈夫曼,《污名》)—成績墊底的、靠加分進來的、說話怪腔怪調、讀音錯舛、滿紙錯別字、住在樹上的—在台灣本土自我建構的年代,「僑生」再自然不過的,也被劃入敵人的陣營。因此,八○後留台的大馬青年,也努力建構屬於他們的、大馬的本土自我。歷史的閱讀是當務之急的補課,從華人史、東南亞史到歐洲殖民帝國的擴張史,圖景漸漸拼湊起來時,竟然大半輩子過去了;為民國斜陽寫下個人版悼詞的我,已是大馬的異國之人。在此間交疊著差異歷史經驗的「作為過去的未來」的(走向一種更純粹的民族國家的)現實裡,新舊國族認同幽靈的角力,投影在文學的牆上,是殺氣騰騰的皮影戲。
僑生這標記卸除後,那標誌著外的印記反而被更其存有論化,成了身分認同本身,一種沒有的有,一種空符號。字輩、年級云云,對我來說也是如此。也很少人會注意到,那兩者之間其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可以自由轉換—對我而言,箇中難免有時差—貨幣的轉換況且有匯差。我也不敢說我的經驗有多大普遍性。但我們這些寫作的留台人(自李永平〔一九四七—二○一八〕以降),和台灣—民國的主流文壇、各個不同的水滸山寨都是疏離的,都是孤鳥,懸浮之島,或孤狼,鮮少應酬,彼此之間也很少往來,泰半「絕對孤獨無情」的「自己的文學自己搞」,好處是可免於一些無聊的江湖摩擦。也因為作品反正沒市場,不會有太多關注,就不必做多餘的努力,不必特別去巴結;不想見的人也可不必見,不得已見著、不得不說上幾句時,也可僅僅談談天氣和交通狀況。
因此,「六字輩」小說家的兩場重要的葬禮,我都無緣參與。影響力巨大,但成就可能被過高評估的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和袁哲生(一九六六—二○○四)年歲略大及略小於我。前者我根本沒見過,後者也只有數面之緣,但他們猶活生生的活在同代人(四—七字輩)的記憶裡,有過一些接觸,甚至曾經是工作上的夥伴,或者有著師生關係,兀自記得他的笑語神情。
這世代我比較熟的,也就是個駱以軍。但那也是一九九九年的事了,其時我們都已年逾而立。
最近黃崇凱提醒,我在不同的隨筆裡,我似乎都會戮一下長我十歲的張大春,「會讓人以為你很討厭他」。最近回應一位老朋友的質疑,為一位青年朋友辯解時,也舉我一九九八年的論文〈謊言的技術與真理的技藝〉為例,我不是因為張某罵我我才批判他(那時他也不知道我是何許人也),而是他的作品、文論、經常在文學獎決審時的發言,以及那一大批不斷為他的作品歡呼解釋(以所謂的「後現代主義」)的名流學者的論述中共同展現的某種價值趨勢,讓我深不以然(也許就因為我是個局外人)。但台灣「五年級生」多為其弟子門生,深受濡染(或霸凌)。那是個價值層面的爭辯,也涉及小說寫作的一些根本問題。但即便批判了那個名字,那作者—功能兀自發揮著影響(他畢竟調度了許多西方當代文學資源,有其相對的正當性),被敲散、化為液體之後,仍一直向下、向繼起的世代滲透。那是養分,但那養分裡也可能有毒素。每個世代都要清理前代留下來的遺產與債務。世代之間的競爭與愛恨,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楚的。
有一回,五年級某大腕轉述四年級某大咖酒後對某出版界大老之狂言:「滅掉五年級,我們就可繼續吃香喝辣二十年。」我的私訊回覆極簡:「滅掉?我們兩個他就過不去了。」
但我們在文學場域裡其實並無權勢。在我,能做的也僅僅是論述而已。
年初,大馬的朋友在為花蹤籌辦系列暖身文學活動時,注意到近年在網路上相當活躍的「七年級∕八字輩」的朱宥勳(一九八六—),決定邀他去演講。「在逃詩人」透過臉書和我商量,要找出堪與匹敵的大馬同世代文青與彼座談,清點之後,結論卻相當悲傷:一個也沒有。
「同代沒人有論述能力,評論早就產生斷層了。」他說。年歲比他大一點的呢,也沒有,最終還是七字輩∕六年級的大姊頭黎紫書(一九七一—)親自出馬。
那沒有論述(能力)的一代,「只是天真地著力於開創自己的時代」(〈江湖催人老〉,《聯副》,二○一五年十一月四日),當然也各有建樹。然而,為什麼在華社有了幾間自己的大學、有幾個自己的中文系多年以後—在中國留學之路廣開,許多人花盡血汗儲蓄取得博碩士學位歸國之後,文學的論述還是那麼貧瘠?
其實,一九三○—一九五○年之間的世代(不乏有「留台」且取得博士學位者),也談不上有什麼論述。左傾的,多搬屍於中國左翼(「搬屍」不是我的惡言,是時人用語,大馬雜文好用惡言毒語);嘗試借鏡於港台或四○年代中國現代主義,以爭取文學的自律的,已經是空谷足音了。比我們更年輕的世代,也許不會(或無意)記得,在「人民需要文學」的年代,「因為喜歡文學而寫作」是政治不正確,會被用惡毒的話公開批判圍剿的。甚至時至今日,還有人昏庸的召喚昔日的毒草精神(莊華興,〈馬華創作的思想基調〉,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二○一五年四月十三日)。
沒有文學論述,可能是因為已經沒有東西需要捍衛;馬華文學已經沒有敵人?文學作品不是自明的,尤其比較複雜的作品,都需要論述的闡發,需要知音之談(真正有眼力的讀者並不多);那頗有益於教學,及文學記憶的傳承。寫作的人有時也需要「畏友」,在一片阿諛奉承聲中,獻上幾聲言之有物的鴉鳴。提醒自滿的寫作者,那被誤認做太陽的,其實不過是盞稍大的燈,我們其實兀自在暗夜裡摸索著各自的路。
倘就馬華文壇(包括留台這塊)而言,沒有文學論述其實是歷史的常態,作品的沉沒、作者的被遺忘(生平資料殘缺),也一直是歷史常態。
更悲哀的是,沒有論述可能不是最糟的,惡意的、愚蠢的論述還要更糟。
字輩(大馬)、年級(台灣)的世代劃分,當然是極不科學,也不能太當真的。十進位制,始於○終於九,因此七年級頭的黎紫書只比我小四歲,而她只比六年級尾端的鍾怡雯、陳大為小兩歲。倘是在唸小學或中學,這年歲的差距似乎不小;年過四十之後,意義就不是那麼大了。
越過了那條年歲的換日線,人生就走入秋日午後的下半場了。
二○一五年十一月五日
歲次乙未,初冬小雪
初冬,節氣在小雪之前的十一月中旬,我給昔年台大中文系的老師林麗真先生寄了本甫出版的隨筆集《火笑了》。附了短箋,說明贈書緣由—將近三十年前,修習林老師的大一國文時,曾寫了篇作文〈我要蹺課〉。用時下的俗語來說,是篇「靠北文」,但也是個行動宣言,我真的蹺課去了。年歲漸長、我自己也當了多年中文系的老師後,心裡不免有愧,贈書是為了致歉,感念林老師當年的寬容,《火笑了》也許比我寫過的任何書都適合這樣的目的。幾天後,收到林老師的簡短覆函,客氣的問,哪天她南下日月潭,是不是約個時間喝茶。在我寫著一樣簡短的回函時,突然就接獲周鳳五老師過世的消息。
當年,林老師的課其實上得很認真。一九八六年底,機械系的朋友(同年進入台大的高中同班同學)通報說,他們的大一國文老師口才一流,班上那些對古文一點都不感興趣的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我去旁聽了一回之後,就決定蹺課去旁聽了。和所有「非好學生」類似,上課的具體內容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一些課餘零碎的邊角。周老師其實早就在實施當下流行的「翻轉教學了」—他常讓那些唸工科的大孩子上台憑各自準備的材料講解選文的注釋、做白話翻譯,並嘗試講解,他在一旁隨時評議修正;若干戲劇場面,更要求一組組學生輪流上台表演,讓他們進到那古代的情境裡。他是導演,且負責旁白,而又擅長以幽默風趣的口吻不慌不忙的講著遠古時代的故事,因此學生臉上常帶笑容,課堂時聞笑聲。
他總是髮黑如墨、西裝筆挺的提前到課堂,到同學的座位旁閒聊一會,關心一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鐘響了、人差不多到齊了,再走到講台前,翻開書,清一清喉嚨,正式上課。
我因高中後期大量閱讀李敖的著作,累積了不少困惑,大學時逮到機會就拿來問老師(連軍訓課的教官都不放過),有一次甚至帶了本購自舊書攤、封面有洋裸女的《千秋評論》的「王國維之死」專號。周老師對這問題發表了簡短的看法(具體內容我也不記得了,應是認同殉清—畏懼北伐說),但強調李所作所為「不足為訓」。我記得他還談到一個私人的細節,說台大男十一舍○○室在民國□□年(數字我忘了)有一個後來很有名的人搬走,他隨即搬了進去。
那個名人就是李敖。說完後,他笑笑的補充說,李敖很聰明,「智商和我差不多。」(多年以後,呂正惠教授側面印證了他的自我評估,呂說周和龔是他見過的台灣中文系兩個最聰明的人。)
那時我且白目的問了周老師的專長領域,他嚴肅的逐一曲著沾了粉筆灰的手指數給我聽他開過的課,古典領域,從尚書、楚辭一直往下數,手指似乎勉強夠用。那時我且不知他書、畫俱佳。
我高中時是理科生,統考(大馬獨中版的聯考)成績最好的科目也都是理科,依正常順序應是唸理工,但我可以預料那會是怎樣的人生,因此進大學時就避開工而拐進農。唸了幾個月,發現那不是我要的,也許受胡亂讀到的雜書影響,對台大的文科也沒多少好感。徬徨著人生不知要往何處走的我,次年會轉入中文系—那其實是個沒有選擇的選擇—和那大半年的旁聽脫離不了干係。
轉入後發現,少壯派老師如柯慶明、林麗真、葉國良、何寄澎、方瑜諸先生都是周老師前後期的同學。但中文系是個冰涼的水潭,我很快就領略到了;完全沒有古典教養背景的我,必修課很少是有興趣的,也很快知道那條路我走不了,況且我有自己的當代要回應(其時只是朦朧的感覺到),但轉系後就沒有退路了。
大三時旁聽周老師的文字學課(大二已修過龍宇純老師的,他退休後換人接手),可能是周老師第一次開那系上必修大課,予人一種全力以赴的莊重感,我的收穫也最多,影響一直到碩士論文(詳我碩論的序,〈讀中文系的人〉,收入《火笑了》)。又一年,選修敦煌學,讀了好些篇敦煌俗文學(〈燕子賦〉之類的俗賦),收穫不大。那年他借調中正、創中文所,我被慫恿去報考,還好沒考上。
敦煌學課的某次休息時間,我看到他靠著走廊的窗,對著中庭枝繁葉茂的老樹和初夏的風,輕輕哼唱一支彼時流行的歌〈隨風而逝〉,唱得相當投入。回應我好奇的目光,他淡淡的提及,一位女性朋友(同學或學妹?)罹癌早逝。聽話中意思,似乎不是一般朋友。那時,我突然問他「老師今年幾歲」,「四十二」,他說。他過世後,從訃聞中得知他一九四七年生,大我足足二十歲。那年就是一九八九年了,我二十二歲。正默默思考馬華文學的困境,反思自己的華人身分,學習寫小說,寫了稚嫩而絕望的〈大卷宗〉,非常苦悶。
【預購】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楊照
平常價 $27.00 他想讓世界認識的並非「美麗的日本」,而是「曖昧的日本」。
先將所有答案回推成問題,才能認識真正的日本。
【首刷限量贈送 文豪雋永書籤】
他是日本史上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戰後最重要作家之一
也是永遠對日本最誠實批判的社會良心
──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值得珍藏──
作家親筆簽名 + 限量印製給讀者的一段閱讀導引
致讀者──為什麼讀大江健三郎?
──楊照
史上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
為什麼在受獎致詞時特別向世界強調日本的「曖昧性」?
他又為何刻意使用曾遭批評「不正統」的語言風格寫作?
從戰前的榮光年代,到見證戰敗的狼狽,再到個人生命經驗的起落,
我們可以從中看見「戰敗」如何形塑一個世代的群體思維,
也看見一位小說家一路走來如何自我鍛鍊獨特的創作觀。
凝視人性的晦暗與曖昧
一反前一位日本獲獎者川端康成談的「美麗的日本與我」,大江健三郎則講了「曖昧的日本與我」,寫作上亦刻意打破明確的固有答案,重新提出曖昧的問題,從文學觀到語言風格,皆帶著強烈異於傳統日本的特性。他擅長以個人生命經驗作為小說題材,例如將患有腦疾的兒子出生時的經歷,寫入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之中,無修飾地陳述一個渴望逃避的父親與他的道德困境;在摯友伊丹十三自殺身亡後,也曾將兩人的生命故事寫進《換取的孩子》,在構築虛實交錯的世界之下,盡可能將內容化為貼近個人的體會,藉此凝視人性中的晦暗與曖昧。
「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
成長於舉國高喊「天皇萬歲」的昂揚時代,到戰後投降的狼狽窘境,大江健三郎自幼將成年人戰前戰後矛盾的一切看在眼底,養成了他反思批判的性格。寫作對他來說,似乎是種招致災厄,也引領他透視災厄內部結構的一件事。因此藉由國家的戰敗歷史、個人生命中親族的死亡與疾病經驗,他不斷切換角度將災禍化約至最終本質,試圖確認作為一個人而存在,對生命最基本的責任究竟是什麼?從此他提出了「不是日本人」的另一種日本人典範,更一反明治時期「脫亞入歐」的雄心,提出「邊緣觀」重省日本的戰後經驗。大江健三郎始終堅持的社會關懷,不僅為戰後日本文學提升到新高度,也為全世界的讀者樹立一位思考者的經典姿態。
作者簡介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相關著作:《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預購】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艾德華 · 薩依德(譯者: 單德興)
平常價 $50.00◎全新增訂版,增修2005年至今〈薩依德專書書目提要〉以及〈薩依德年表大事記〉。
◎本書榮獲2006年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翻譯人獎
薩依德「在各個領域挑戰並刺激我們的思考方式」。本書集結近三十年來對薩依德深入淺出的訪談,透過訪者的精闢提問,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薩氏對知識分子、政治、文化與文學等議題尖銳批判態度背後的深刻思維。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是當今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政治批評家,也是當代西方知識界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1978年他以《東方主義》一書引起廣泛矚目,成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論辯先鋒。薩依德一生著述不輟,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評,甚至音樂述評等範疇。
在本書具代表性的三十篇訪談中(遍及歐洲、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美國以及附錄一篇譯者的訪談),薩依德討論了歐美學術與知識界的狀況,巴勒斯坦的處境、波灣戰爭、以色列、奧斯陸和平協定、伊斯蘭和檢查制度、海珊,以及國家認同的理念。
同時也談及批評家在社會中的角色,他如何寫就《東方主義》一書,以及是什麼成就了音樂表演等問題。也談到了他對鋼琴家顧爾德、哲學家維科、文學家康拉德、文學理論家阿多諾等的熱情。
在這繁浩的論述中,薩依德總是慨言知識分子的敏銳及正直。與他的學術論述相較,這本訪談集以更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展現了其理念的演進過程,也為他的人生成就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註腳。
本書編者薇思瓦納珊教授(Gauri Viswanathan)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又一傑出教授,追隨薩依德多年,本身學問亦早成一家。
中文翻譯及評論由中央研究院單德興教授執筆。單德興教授與薩依德相互問學多年,對其立論、治學均有專精了解,本書由其迻譯,堪稱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1935-2003)
1935年11月1日出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薩依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978)聞名遐邇,為當代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批評家,尤其對於後殖民論述的建立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知識分子的身分投入巴勒斯坦政治運動,其學術表現和政治參與都引人矚目。本書精選薩依德近三十年接受世界各地人士訪問的紀錄,相較於其他論述,對其學思歷程有最完整的呈現。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病逝於紐約,享年67歲。
譯者簡介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比較文學),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暨《歐美研究》主編,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柏克萊校區)、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研究所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三度獲得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以及第五十四屆教育部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著有《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等,譯有《英美名作家訪談錄》、《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知識分子論》、《禪的智慧》、《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等近二十種專書,並出版訪談集《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及《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亞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
【預購】歐洲1989: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菲利浦·泰爾 Philipp Ther(譯者:王榮輝)
平常價 $45.00天鵝絨革命、兩德統一、烏克蘭人民運動、歐洲共產主義終結
1989是奇蹟之年,也是轉變之年,變革的力量,讓多元的歐洲煥然重生
2015年萊比錫書展獎非小說類大獎、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專文導讀 作家蔡慶樺
Courant書系選書人 作家楊照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顯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副教授)
洪德欽(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聯名推薦
不管是語言能力、學術訓練或個人經歷,這位「入戲的觀眾」都是寫作這本書的極佳人選。再加上,其介於研究者與見證者之間的敘述舉重若輕,雖有不少政治經濟學術語,但易讀性高,顯見其功力。──作家蔡慶樺
想了解歐洲近代衝突的讀者,都應該看這本書。──萊比錫書展大獎評語
在他的這本「令人驚嘆的書」裡,作者以全歐洲的視角破天荒地對舊大陸上的新秩序,提出了一套全面性的歷史分析。他揭開了許多關於「一九八九」的神話,為新自由主義秩序做了第一次的總結。──《南德意志報》彥斯・比斯基(Jens Bisky)
一九八九年,近代歐洲新方向的轉捩點
▍兩德統一扭轉柏林,轉型成就德國新的政治生態。
▍蘇聯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更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波蘭國會大選,終結歐洲共產主義,是東歐民主化的起點。
▍捷克發生反共產黨統治天鵝絨革命,朝向民主化國家發展。
▍烏克蘭人民運動成立,爭取改革運動。
本書作者菲利浦・泰爾,根據親身經歷為讀者詳細地描述了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歐洲歷史。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後,一場遍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大規模實驗也跟著展開。在短短幾年中,前「東方集團」國家走向新自由主義的體制,政權也服膺於私有化與自由化。轉型造就了贏家與輸家。俄國落入一場經濟混亂,總統普丁趁勢建立了他的威權政府。波蘭、捷克與烏克蘭等國則勵精圖治,如今更成為歐盟的成員國。有別於華沙與其他的首都發展成為新興都市,鄉村地區卻是日益貧困。
在本書中,作者以敘事的方式,為讀者講述了這些轉變的細節。他表示,自由化和私有化的深刻的影響了東歐各國,此外,經濟「休克療法」並非歐洲經濟增長的基礎,人力資本和基礎性的轉型才是經濟成功與失敗的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作者也闡述了西方資本主義如何對東歐進行「重塑」、西歐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步伐和範圍,以及二○○八年後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東歐、西歐產生的各種影響等問題。
作者簡介
菲利浦·泰爾 Philipp Ther
生於一九六七年,維也納大學東歐史研究所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約翰・甘迺迪紀念研究員、於佛羅倫斯的歐洲大學學院教授。其著作《現代歐洲的民族清洗》(Ethnische Säuberungen im modernen Europa)一書,曾在二〇一二年榮獲德國書業協會表揚,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歐洲1989》(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則在二〇一五年獲頒萊比錫書展獎非小說類大獎、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譯者簡介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歷史系與法律系;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o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台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譯有:《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6-「宗教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等書。
目錄
導論
個人的引言
歷史化
新自由主義的起源
轉型的概念
二、一九八〇年代的危機與改革辯論
國家社會主義的沒落
冷戰的另類解讀
西方與東方的新自由主義轉向
三、一九八九~九一年的革命
革命的過程和作用範圍
解釋方法
革命的中心與參與者
「談判的」革命
四、新自由主義的實踐與副作用
轉型的分期
轉型危機
系統固有的問題
改革結果的類型學
五、新自由主義的第二波與歐盟的角色
新自由主義的外表
單一稅制與民粹主義
人力資本
新富裕
富裕的城市,貧窮的鄉村
歐盟的角色
六、中東歐大都會的比較
蘋果與梨子?關於比較的目標
由下而上的轉型
繁榮時期
新興城市華沙
大都會的趨同現象
七、危機後的結算
經濟追趕過程結束了嗎?
危機的過程
外幣貸款的例子
政治上對於危機的反應
八、南部成為新東部
危機的持續時間與深度
移民作為出路
歐洲的心智圖
九、共同轉型
德國的社會改革與勞動市場改革
關於公民社會的討論
來自德東的政治人物
十、被利用與被錯過的機會
參與革命
革命的價值
歐洲統一的陣痛
烏克蘭危機
新自由主義的觀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謝詞
註釋
序
推薦序:舊大陸的新秩序
蔡慶樺(作家)
《刑案偵訊室:德國》(Criminal: Deutschland)這部影集的第一集,描寫在東西德剛剛統一時發生的一起命案。在偵訊室裡,嫌疑犯這麼說起統一後的東柏林,他是戰後靠房地產致富的西德人,統一時他從西德來到東柏林,買了第一間房子,開始建造其房地產帝國。他說,當時東德的房地產,「就像免費一樣」。
這個片段,暗示了整個前社會主義陣營面對西方新自由主義時的無力,以及冷戰結束後,來自西方的資本如何以巨大的力量重組了東方的經濟秩序。而這也是菲利浦・泰爾要在本書勾畫的藍圖,究竟,一九八九年後,在「除了自由主義外無任何其他替代方案」的信念中,新秩序如何在舊大陸上被實踐及運作?今日的歐洲(包括歐洲的問題)如何成為今日之所是?
答案非常不容易找到,因為副書名中短短「舊大陸」一詞,處理的地區橫跨德國、巴爾幹半島諸國、波蘭、捷克、烏克蘭甚至俄國等,每個國家的歷史、政治、經濟狀況都不同,卻又多少相互牽連,而這麼複雜的轉型,牽涉多種語言與族群,實在難以處理,並且必須寫得易讀,但本書確實能滿足挑剔的讀者。
有關東歐地區轉型過程中走上新自由主義道路,雖非新的論點,但是本書有其特點:冷戰如何結束、結束後市場鬆綁、去管制、國有企業解體及私有化等措施如何在這些後轉型地區起作用,曾有的失望與後來的失望,曾許下的承諾與沒能實踐的承諾,這本書給出從八〇年代中期到二〇一四年左右非常清楚的因果鋪陳,另外也加入了貼近當代的分析,把歷史與現況的因果串連起來,例如烏克蘭危機及南歐國家面臨的經濟困境。
本書資料豐富,限於篇幅,在此僅提出令我印象深刻的幾點讀後心得。
作者的追尋答案之旅並非鐵幕降下後才開始,冷戰的結束,並非突然地在一九八九年德國統一、一九九〇年蘇聯解體等這些日子發生,而是在八〇年代末期,東西陣營間在經濟誘因上持續接觸,共產陣營的人用盡一切辦法買到西方物資,「購物旅行」,「金錢刺穿了鐵幕」,交易培養了信任。另外,西方也前進東方,例如宜家家居便到東德設廠生產。東方對西方的依賴逐漸提高。
因此,在德國,一九八九年向被認為是「奇蹟之年」(annus mirabilis),柏林圍牆突然倒塌,東德一夕垮台,人人歡慶「轉變」(Wende),其劇烈變動的程度不亞革命。可是,作者懷疑「革命」這樣的說法,不只是當年中東歐變體時反對派對當權者的要求多是體制內改革,相較於歐洲其他革命(一七八九、一八四八、一九一七),並無明顯暴力性;另再加上所謂革命與轉變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而是經濟力量逐漸穿透了鐵幕,越來越多的交流,最後,雖然在一九八九年年初,東德領導人何內克還信誓旦旦說柏林圍牆仍將矗立五十年或一百年,但不到一年間,整個中東歐已累積足夠能量,再加上一些不可能重演的偶然因素,才無比幸運地誕生了這場人類歷史上少見的巨大變革。
可是,這個變革,也帶來巨大的代價。二〇一九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三十週年,《時代週報》(Die Zeit)刊登一則專題報導,封面照片是開放邊界那天駕車穿越邊界的東德人,拉下車廂與車外的西德行人相吻的畫面。記者提出的問題,也是每個德國人自問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當年那麼相愛著的(或者以為終究能夠相愛的)我們,今日如此相互憎恨?
當年東德人民上街,吶喊「我們是一個民族」(Wir sind ein Volk),要求統一;而多年過去,東西之間的經濟差異加上政治版圖的演變,有愈來愈多的德國人自問:我們真的是一個民族嗎?本書也提供讀者回答這問題的線索。作者認為,中東歐從計畫經濟轉型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制度,是一種劇烈的「休克」療法,引起失業率高漲、社會安全網崩潰、甚至在某些國家有嚴重的通貨膨脹或者貪污問題,而德國的「統一」,遮掩了東德其實也經歷休克療法的事實。東德,必須被視為轉型國家,而不是自然而然地便融入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並且在這轉型過程中,充滿痛苦,當時計畫經濟下的產業以極為快速的腳步轉型,造成大量工人失業,房產被賤賣,青年人出走,直至今天德東地區人的被剝奪感仍居高不下,也促成了該地區排外勢力的茁壯。至今東西德人民之間無法化解的差異與分裂,都與那一九八九年有關──那既是「奇蹟之年」,但對某些人來說,也是「恐怖之年」(annus horribilis)。
泰爾任教於東西歐交界處的奧地利,曾在德、美等國研讀歐洲史,亦長年生活於東歐,早在鐵幕還高掛時,已多次進出東歐,親眼目睹計畫經濟逐漸走向崩潰的過程,甚至,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捷克天鵝絨革命爆發時,他就在布拉格親眼看著人民在街頭要求共黨總書記雅克什(Miloš Jakeš)下台。不管是語言能力、學術訓練或個人經歷,這位「入戲的觀眾」都是寫作這本書的極佳人選。再加上,其介於研究者與見證者之間的敘述舉重若輕,雖有不少政治經濟學術語,但易讀性高,顯見其功力。本書曾被德國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 Stiftung)選為年度政治類書籍,並獲得萊比錫書展獎,確無異議。
內容連載
這本書緣起於一九七七年,在一個氣候與政治都是陽光燦爛的夏天,當時第一次石油危機已成過眼雲煙,歐洲的「緩和政策」(détente;或稱「低盪」)則正值頂峰。東、西方對抗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一九七五年的《赫爾辛基最終法案》(Helsinki Final Act;又稱《赫爾辛基協議》〔Helsinki Accords〕)創造了信任感,德國政府則確信,「藉由拉近距離促成轉變」是可能的。在此政治背景下,我的家人決定在夏季前往「東方集團」(Ostblock)一遊。儘管整個氛圍趨於緩和,可是當我們在家裡講述這個詞彙時卻仍不免戰戰兢兢。「Osten」代表著「共產主義」,「Block」則代表著「孤立與軍事威脅」。因此,我們所安排的行程如下:首先前往匈牙利,這個國家被認為是東方集團的「歡樂營房」,然後再到波蘭,最後再去遊覽捷克的克爾科諾謝山(Krkonoše),並且拜訪住在布拉格的親戚。這趟旅程的序幕進展得十分順利,我們並未在奧地利與匈牙利的邊界遇上什麼「鐵幕」,海關人員很友善地問候我們;順道一提,當時在西方國家之間,諸如驗關、檢查護照之類的事情,其實就如同家常便飯。我們很快就抵達了布達佩斯,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也映入我們的眼簾。到了晚上,我們則品嚐了匈牙利的肉湯,「古拉希」(gulyás;匈牙利的共產主義變體,所謂的「肉湯共產主義」〔gulyáskommunizmus〕,便是由此而得名),滋味遠比我們在調味平淡的聯邦德國家鄉裡所吃到的來得美妙。
在黑夜降臨布達佩斯的大型露營地後,我獲得了關於一九八九年、東方集團的崩潰及隨之而來的轉型初體驗。營地入口大門處有兩個窗口和兩條人龍,一長、一短。在那條一動也不動的長人龍裡,講著某種我並不熟悉的方言的德國人兩手空空地站著傻等,偶爾還會惡狠很地往裡頭瞧個幾眼。一旁的短人龍排隊的也是德國人。他們的穿著和我們差不多,手裡還拿著德國馬克的紙鈔。當時還是青少年的我,在父親的牽引下越過長長人龍,內心不免感到尷尬。我被告知,在我們所排的隊伍裡,由於人們所支付的是「德國馬克」,因此可以立即獲得一個停車及搭帳篷的位子;至於排另一排隊伍的人,他們所支付的則是「東部馬克」(Ostmark),得要等到接近關門的時候才曉得是否還有空位。
當時我忿忿不平地問我的父親,怎麼會這樣呢,東方集團諸國彼此難道不是朋友嗎(波希米亞的祖母曾經這麼對我說,不過她總是帶著小心「俄國人」的口吻)?父親給我的答案是,共產主義國家正苦於缺乏外匯,所以他們歡迎使用德國馬克租用露營位子,不僅如此,他們還解除了我們每天二十五馬克「強制兌換」的限制,即所謂的「人頭費」。
當時我提議,我們不妨給排在長人龍裡的東德人一點德國馬克,畢竟我們可以在奧地利自由兌換它們。接著我們又是一陣討論,後來就連隔壁帳篷來自卡爾.馬克思城(Karl-Marx-Stadt)的鄰居也加入討論,為何在東方集團裡人們只能去銀行兌換貨幣、當地的官方匯率又是多少?
那個布達佩斯營地之夜宛如一個國際經濟速成班;東方的貨幣、西方的貨幣、外匯、出口、進口、外債、外匯短缺、強制兌換、官方匯率、非官方匯率(某種「由下而上的經濟」)與黑市等等。兩條人龍的明顯不公,苦苦等候、在最壞的情況下得睡在車上的那些人的憤怒眼神,都讓我的心難以平靜。過了一個星期,在歷經了於「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及「捷克與波蘭」的邊境漫長的查驗與等待後(這完全不符合社會主義民族友誼的官方形象),我在克拉科夫(Krakow)獲得了現學現賣這些經濟知識的機會。我們的波蘭朋友(前一個夏天,在他們首次前往西方旅行途中,我們因搭他們的便車而結識了他們)想向我們購買德國馬克。他們為我們揭示了上漲的價格、空蕩蕩的商店以及他們貶值的貨幣。很顯然,當時在波蘭,人們主要都是以德國馬克與美元來支付,而非本土的貨幣茲羅提(Złoty)。「波蘭的經濟」自一九九○年代起的成功,其中一個根源就存在於普通市民的市場經濟能力;只不過,在這趟旅行中,當然沒有人想到,東方集團有朝一日將會崩潰。
下跌的茲羅提黑市匯率反映了一九七七年波蘭人民共和國的巨大經濟問題。正如檔案開放後,人們更清楚的樣貌,波蘭經濟當時連續五年走下坡。1希望藉由技術進口實現的現代化歸於失敗,留下了這個國家幾乎無力償付的積欠西方國家的大量債務。
在當時身為青少年的我看來,即將來臨(計畫經濟中根本不允許其存在)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什麼壞事,情況甚至恰恰相反。用我所存下的五馬克零用錢,我就能從東道主家庭換得三倍於我父親在銀行裡根據官方匯率兌換的茲羅提。利用這些鋁幣和一疊如大富翁玩具鈔般既薄又易皺的鈔票,我不但連續一週無限暢買了許多冰淇淋,還寄了明信片給我所有的朋友。耐人尋味的是,那裡卻買不到鋼珠筆或墨水匣。我在無意中成了波蘭的「非境內居住者」(non-resident),因而獲得了某種特權。不過,在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裡,享受這種特權卻並不「純潔」。我很快就發現到,當地的青少年根本就買不起冰淇淋,更別說牛仔褲或運動鞋了。此外,雖然在克拉科夫人們不必像在布達佩斯那樣為求一個露營地而排隊,但是卻得為肉、糖、生奶油或其他對於我們這些「西方人」來說理所當然的物資大排長龍。
在我們的第三個旅遊目的地,捷克斯洛伐克,並沒有這樣的匱乏經濟。布拉格的親戚開著一輛新的「Škoda」,住在莫爾道河(Moldau)河堤旁的一個現代的獨棟住宅,而且還擁有一間寬敞且附有游泳池的鄉間別墅。我們這個西德的六口之家生活水準也沒高過他們。不過那位叔公和他的兒子卻會關起門來抱怨政治局勢。他們覺得「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遭鎮壓後的「正常化」令人難以忍受。他們還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了自己擔任工程師所服務的大公司效率不彰。他們心知肚明自己的國家在技術上日益落後,這也影響到了他們在專業與民族上的自豪感。此外,對於在布拉格市中心裡某些具有象徵性的處所的嚴密監控,例如在一九六九年一月時大學生楊.帕拉赫(Jan Palach)為了抗議華沙公約組織國家的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自焚的地點,嚴密到稍微細心一點的遊客都能看得出來。
不過,卻也有些不順從的人,在東方是那些勇敢的異議者,在西方則包括了我們學校那位來自布拉格的校長。在「團結工聯」(Solidarność)於一九八一年秋天遭鎮壓後,他曾發起過大規模運送食物包裹到波蘭的運動。在逮捕「七七憲章」(Charta 77)的那些異議分子後,我們也曾將一些「精神食糧」寄往捷克斯洛伐克;那是一些由學生們自行收集、包裝含有禁書的書籍包裹。
在邊界外的那些東方集團國家,有別於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於一九八三年在一篇關於「中歐悲劇」的、深具影響力的散文中所哀嘆的那樣,其實並未被完全遺忘。2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來,比起這些來自西方的資助,東方集團走近西方卻是更為重要。自從「低盪」以來,越來越多的波蘭人、匈牙利人與捷克人開始認識西歐,無論是作為遊客(例如我們在克拉科夫的朋友)、農業的季節性工人、抑或是官方的商業夥伴。
東方國家的經濟專家同樣也仔細地觀察了西方國家當時的經濟問題;持續上升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率,還有在國家預算中不斷攀高的赤字,而這些赤字又會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後來的改革政治家瓦茨拉夫.克勞斯(Václav Klaus)與萊謝.巴塞羅維茨(Leszek Balcerowicz),注意到國際間在經濟政策上的範式轉移,從普遍被認為失敗的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轉向貨幣主義(monetarism),轉向藉由貨幣供給量來控制經濟,至於貨幣供給量則又進一步由獨立的央行來監控。伴隨著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與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上台,國營企業跟著開始私有化(民營化),先前受到嚴格管制的一些行業(例如金融業)也跟著開始自由化;總體而言,國家退出經濟領域成了英美政府的計畫。起初在歐洲大陸上不太能夠感受到這些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影響,可是那些由社會民主黨人執政的國家卻也在討論,國家是否會因其眾多的社會福利而不堪負荷。
儘管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經濟再次衰退後,所有的西方國家全都產生越來越強的危機感,以計畫經濟方式組織的東方集團所面臨的問題卻是更為明顯且根本。持續的供給短缺、難以估量的不公正以及在經濟上日益落後西方,這些都是造成意識形態的共產主義與其實現的國家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然而,在一九八九年之前,卻沒有人預見即將到來的終點,無論是那些在本書裡扮演著要角的東歐專家、抑或是我們於一九八○年代在其他的旅程中另外結識的東方集團的朋友。鬆餅冰淇淋此時變得無足輕重,取而代之的是有利可圖的尼龍褲襪與音樂卡帶的交易與販售,它們讓此時已是大學生的作者本人得以輕鬆地完成充滿有趣對話的「東方假期」。在一九八九年的夏季時,西方的蘇聯專家幾乎毫無例外地認為,東方集團與蘇聯會存續下去。
人們可以本於歷史學家的「事後諸葛」批評這種無知。然而,設身處地地回歸過往,承認每個時代都有個未決的終點,或許會比較明智。正因如此,我們有必要去解釋,為何舊秩序會在一九八九至九一年間如此突然地崩潰,而這又對全球帶來了怎樣的後果。
就連在鐵腕統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也都顯露在政治上發酵到何種程度。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在我諸多旅行之一的途中,一場在布拉格溫塞斯拉斯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上舉行的官方集會引爆了一場反示威行動,民眾們高喊批評政府的口號。在維安部隊進行干預前,示威者再次列隊於紅旗與馬克思、恩格斯及列寧的旗幟後面。當天晚上發生了嚴重的騷亂。然而,警察的暴力卻強化了反對者的非暴力策略。它的成功在秋天時顯現於布拉格;萊比錫與東柏林也有類似的情形。儘管這些大城的市中心滿是警察、民警與祕密警察(人們往往能從他們所穿的皮夾克及臃腫的臉頰一眼認出),可是,面對成千上萬的示威者,他們既無法鎮壓、也無法逮捕。在二十五年前的那個秋天,群眾的力量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效應。
然而,在十一月初時,布拉格溫塞斯拉斯廣場上的示威者與西方國家的場外觀眾卻不曉得,所有那些穿制服的和穿皮夾克的人是否會下台。緊張氣氛使成千上萬素未謀面的人連在一起。相應地,到了十一月底,當一切都有了好結果時,集體的安慰和喜悅也十分巨大。當時洋溢著一種宛如在畢業典禮的感覺,考試通過了,舊政府再也無話可說,人們這時所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凡事皆有可能。3
隨著陶醉而來的是幻滅。這在一九八九/九○年冬季的柏林(布拉格的政權傾覆後的下一站)特別能感受到。西柏林人抱怨來自東方的群眾,他們的汽車搞得街道水泄不通、烏煙瘴氣,他們更把超市的貨物一掃而空。突然之間,就連西柏林人也得大排長龍,這對他們來說是種陌生的體驗。諸後共產主義社會很快就面臨到截然不同的種種問題。在波蘭,惡性通貨膨脹不僅毀滅了以茲羅提計算的所有儲蓄,更將實際工資(主要是以外幣計的同等價值)壓低到每月不到一百馬克。由於外債低,捷克斯洛伐克有相對較好的出發點,也推遲了種種激進的改革。然而,刪除食物補貼,導致乳製品與蔬菜的價格上漲將近一半,麵包的價格也上漲近三分之一。
4在東德,數百家工廠停止運營並解雇了所有職工。這種經濟慘況並未促使它們如同先前的某些異議者所要求的那樣,走向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路」。由於作為概念與制度的社會主義在一九九○年太過不受歡迎,不但無法打著這樣的旗號贏得選舉,更無法從西方國家獲得貸款。
本於政權傾覆所釋放出的政治動力與經濟動力,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幾乎所有後共產主義國家都採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前圍牆邊界以西的社會當時並未意識到這種範式轉移的影響,或是在浮誇地預示東方國家將變得像西方國家下受到蒙蔽。這隱藏在赫爾穆特.柯爾(Helmut Kohl)所創造的「繁榮景象」(Blühende Landschaften)公式背後。所謂的「改革國家」位於在人們心中尚未被拉開的「鐵幕」的東邊。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轉型」(transformation)一詞同樣被保留給歐洲的東半部。也因此,西方國家的政府與專家無不暗示,東方國家幾乎一切都必須改變,相反地,西方國家則幾乎一切都無須改變。這最終所關乎的是一場遏制,一場對於一九八九年革命的遏制。
這時人們可在波蘭體驗到,「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在東方國家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又再度拜訪了結識於「低盪」時期、住在克拉科夫的朋友。這座城市長期處在諾瓦胡塔區(Nowa Huta)的鋼鐵廠嗆人的褐色廢氣籠罩下,可是,在一九九一年的秋天,人們卻樂於見到煙囪排放廢氣,否則的話,將會有更多的人失業。晚上在市中心裡只有三家餐廳營業,因為再也沒有人吃得起。商店裡許多貨架空空如也,不是因為像一九八九年之前那樣缺乏供給,而是因為缺乏需求。沒人有錢買東西。只有農民市場欣欣向榮,因為人們可在那裡便宜地買到洋蔥、馬鈴薯和其他的主食。這就是所承諾的新秩序嗎?經濟改革應該走向哪裡呢?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將時光倒回,回到歐盟擴張之後的那幾年。華沙、克拉科夫、布拉格、柏林的腓特烈大街,當時到處都是購物廣場,光線明亮,就連到了深夜也都人聲鼎沸,車水馬龍,酒吧與商店的音樂不絕於耳。
你究竟是還身處於東方國家,或是已經到了西方國家呢?環境的聲音是相同的,視覺的刺激也一樣。只不過,當你穿越大都會之間的其他地方時,你的印象就會發生改變。在小城市裡,空置的板式建築(Plattenbau)比比皆是,工廠廢墟則見證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嘗試。村莊裡有許多老人,可是幾乎沒有任何小孩,那裡的未來顯然希望渺茫。
【預購】活著◎余華
平常價 $26.00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
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余華
一九九四年出版至今,長銷熱賣,年年再版不間斷;
永遠感動讀者的華文文學經典。
收錄余華最新新版序言(2020年3月23日)——
我寫作這篇序言的時候,新冠病毒正在襲擊我們,大陸已經控制住了,歐美卻開始了。為了防範境外輸入病例,我在北京居住的社區至今仍然封閉,我有兩個月沒有出門。我站在窗前看到東四環上車輛多了起來,樓下枯黃的草木開始被綠色覆蓋,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我們招手。
《活著》榮獲——
.香港「博益」十五本好書獎(1994)
.台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1994)
.張藝謀根據《活著》改編導演的同名電影獲法國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1994)
.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Premio Grinzane Cavour最高獎項(1998)
.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
.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強」(2005)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二十世紀九○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Giuseppe Acerb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2014)
/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
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
就像女人召喚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活著》,敍述了平凡人的大悲大喜,而終究都回歸了大地。
這無比動人的故事,將會震撼你的心靈。
《活著》,不管是屈辱還是風光;
《活著》,不管是甜蜜還是酸楚;
《活著》,不管願不願意,喜不喜歡,都得活著……
我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而我自己寫下的作品,有時候也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活著》裡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 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我想,這可能是二十多年寫作給予我的酬謝。
──余華
余華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呼喊與細雨》、《第七天》、《南方往事》、《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等。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荷蘭、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希臘、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波黑、斯洛維尼亞、阿爾巴尼亞、波蘭、羅馬尼亞、格魯吉亞、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沙特、伊朗、烏茲別克、蒙古、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印度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曾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Premio Grinzane Cavour(1998),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2004),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Prix Courrier International(2008),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Giuseppe Acerb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2014),塞爾維亞伊沃.安德里奇文學獎Velika nagrada Ivo Andric(2018),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Premio Bottari Lattes Grinzane(2018)等。
【余華作品及獲獎紀錄】
長篇小說──
第七天
.第12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作家」(2014)
.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Premio Bottari Lattes Grinzane(2018)
兄弟(上部、下部)
.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之最/文學小說(2005)
.新浪圖書年度風雲榜(2006)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說(2006)
.法國首屆「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Prix Courrier International(2008)
.瑞士《時報》2000至2010世界最重要的十五部小說之一(2009)
.法國《世界報》二戰結束以來世界最具影響的一百部小說之一(2019)
活著
.香港「博益」十五本好書獎(1994)
.台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1994)
.張藝謀根據《活著》改編導演的同名電影獲法國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1994)
.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Premio Grinzane Cavour最高獎項(1998)
.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
.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強」(2005)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二十世紀九○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Giuseppe Acerb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2014)
許三觀賣血記
.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一○○部必讀書」(2000)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二十世紀九○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呼喊與細語
.余華因此書榮獲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2004)
中短篇小說集──
世事如煙
我膽小如鼠
黃昏裡的男孩
現實一種
戰慄
鮮血梅花
.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2002)
散文集──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英國PROSPECT週刊年度最佳圖書(2012)
錄像帶電影
我只知道人是什麼
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
相關著作:《第七天(全新珍藏版)》《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余華第一本全面闡述創作觀、文學觀訪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麼》《兄弟(上)十週年特別紀念版》《兄弟(下)十週年特別紀念版》《黃昏裡的男孩(新版)》《第七天》《活著(二十週年精裝珍藏版)》《錄像帶電影--從中國到世界,余華的35則文學、文化、政治、時事觀察體驗》《許三觀賣血記》《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呼喊與細雨》
【預購】流俗地◎黎紫書
平常價 $33.00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黎紫書全新創作!
以人性鋪展馬來小城的俗世河流,
站在晦澀幽暗的路頭,每個人都在尋找未知的出口!
★ 王德威主編撰序,「當代小說家Ⅱ」系列新作
★ 現代版《小城畸人》,俱現精彩細密的人性書寫
「《流俗地》娓娓述說一個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思索馬來西亞社會華人的命運。黎紫書為當代馬華文學注入少見的溫情,也為自己多年與黑暗周旋的創作之路,寫下一則柳暗花明的寓言。」——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__________
除非有一天你們親自嚐到那滋味,
否則永遠不會明白自己錯過的是什麼。
俗世裡沒有動人的童話;
飄蕩至黯黑深處,該如何捕捉那一抹天光?
曾對未成年女孩始亂終棄、長相俊俏的大輝,
一個被訛傳已死之人,竟輾轉歸鄉,活生生出現在大街上?
天資聰穎的盲女銀霞,進入盲人院學習,
摸索光亮的路上,靈魂卻捨棄肉身,墜入無邊黑暗;
離鄉從業的印度仔律師,生命竟於三十六歲遭人暗殺,猛然截斷;
爽朗的馬票嫂年輕時離開軟弱丈夫、改嫁有錢黑道,
苦盡甘來後卻終結於失智症……
銀霞、細輝、拉祖自小一同長大的「鐵三角」,
歷經生命碌碌坎坷的拖磨,該如何尋找各自人生的出口?
「你們不覺得嗎?我們長大了。」
「長大了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世故了。怕雨打風吹;怕會變成落湯雞;怕感冒,怕生病。」
「長大就是開始意識到現實,會去想像將來了。」
小說以馬來西亞錫都,被居民喊作「樓上樓」的小社會拉開序幕。講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務俗事,迂迴曲折的情節,彷彿召喚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小事。
在「樓上樓」的他們如風中之燭,看似脆弱實則強韌,一旦離開,便流落於人海各自漂流;彷彿走的那一日也意味著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寬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熱帶國度的風土民情、政治時局,人們追憶往事,每翻開一頁像是自己被時光推到了局外,旁觀著當年的自己。這裡的雨下得頻繁,人生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發生。那些記憶如今被掀開來感覺依然溼淋淋,即便乾了,也像泡了水的書本,紙張全蕩起波紋,難以平復。
《流俗地》以跳接時空的敘事手法,為各個角色穿針引線,每一短篇看似獨立卻又連續,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裡載浮載沉,薄涼活著,無聲老去。他們冷眼、坎坷、孤寂、擁有短暫歡樂,卻都像電光石火,剎那間便走到時間盡頭,看俗世的風吹透灼熱的倉皇人生。
作者簡介
黎紫書
原名林寶玲,197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
自24歲以來,多次奪得花蹤文學大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最多大獎的作家。她也受到台灣文壇的肯定,數次贏得聯合報文學獎與時報文學獎。出版人詹宏志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家」,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台灣。2016年獲頒南洋華文文學獎。
已出版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短篇小說集《未完.待續》、《野菩薩》、《天國之門》、《山瘟》、《出走的樂園》;極短篇小說集《余生》、《簡寫》、《無巧不成書》、《微型黎紫書》;散文《暫停鍵》、《因時光無序》,以及個人文集《獨角戲》等等。
【預購】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一八四九 ~ 一九○八◎呂文翠
平常價 $38.00 本書完整呈現十九世紀中國上海的文學與文化之豔異與豐富性,
以文字描繪出市民生活、通俗文化、傳播媒體之間的重要互動和互相影響。
從電影、音樂、文學、文化、都市、性別呈現,迷人的晚清上海十里洋場文化,或一直被引用討論的「海派文學」,甚至是張愛玲的國語註譯本《海上花》、侯孝賢的《海上花》,到小說或電影《傾城之戀》,晚清時期上海的文學與文化、都市性與現代性,已成為熱門話題。
本書將從不同的角度,譬如中國文人、洋場才子、報人、域外文學、青樓花史、青樓小說、城市文化、文學作品包括《海上花列傳》、《海上塵天影》、《海上繁華夢》、《海上奇書》、《普法戰紀》為考掘探析的焦點,重新詮釋這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新興東亞大城。
近年來,晚清「上海學」儼然成為國際漢學界熱門討論領域,舉凡從都市空間、性別意識、大眾媒體、通俗文學、時尚文化等,皆從不同角度來詮釋這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新興東亞大城。
本書從比較文化視角,旨在呈現一八四○年代末葉至二十世紀初年上海文化圈種種文學形式、文化形態及城市想像的流轉變異,大抵由兩大部分構成:
.域外行旅與文化他者──洋場才子奇書;
.情感、自我與地景表述之相互生成。
兩者率皆以豐富的圖像與視覺元素還原文化語境,從物質性材料重新理解近代上海文人∕報人心態史的多元剖面,貼近解析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傳統文人文化面臨的巨大衝擊。
除了揭示出十九世紀中末葉的全球圖景與近代中國文學史研究中不容迴避的標誌性意義,更具體而微地呈現晚清上海做為異域多元文化的輸入港口與東亞文化擴散輻輳地標的時代角色,揭開其間展演的跨國流動、城鄉互動、傳統階級與新興勢力重新洗牌、地方經驗與世界文化交織角力、認知與觀念之生成演化的種種課題。
也唯有正視「晚清前期」上海文壇蓄積的豐沛文化動力與多元共生的契機,釐清近代中國崛起的「海派」文學之來龍去脈,方能於重繪全景後,清晰理解晚清上海文學文化的現代性預兆先聲。
作者簡介
呂文翠
出生於嘉義布袋鎮,成長於彰化鹿港,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博士論文為〈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現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與教學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文學、晚清小說、台灣文學。
【預購】渴飲光流◎吳懷晨
平常價 $25.00特別推薦——
向陽(詩人、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林婉瑜(詩人)
姚時晴(詩人)
唐捐(詩人、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楊宗翰(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蔡翔任(詩人)
騷夏(詩人)
這本詩集鍛接了魔幻、象徵與寫實語言於一爐,營造了多音交響的語境,展現了史詩的格局。我讀《渴飲光流》,深被貫穿於其中的人道精神與人權意識所感動。
——向陽
懷晨用屬於他的密語和圖騰,把「世界」和「明確意義」兩者連結的那條線拉開,拉出了另一個平面。長久沉浸於哲學領域的學者,看望景物的角度和所看見的細節如此與眾不同,語字的節奏、氣質脾性,有巫言的神祕感。
這是一本關於夢與神話、書寫的真實與虛構、歷史的訛誤與校正、語言的追緝與逼仄、時間的吸納與折射、生命的侘寂與鎏光,既宏觀又能以芥子納須彌的「不可思議」之書。
有慾最美,其力必多。這篇長詩涉及異化主題,型態上近於〈荒原〉或〈深淵〉。懷晨既能寫變化多端的短詩,又能經營繁複艱深的長詩,可見其詩才之健;這樣的詩集最可觀也最可親。
/
遙向台灣政治先行者致敬的詩篇, 一群真理盜火者的愛與命運
全書蘊含深沉的哲學思維——不乏激情、狂歌、魔幻、晦澀的語言,都建構在冷鬱的知性之上。但富有寓言式的生命哲思,總讓讀者沉迷於史詩繽紛的語境之際,也能省思眾生之苦與萬有存在的命題。
《渴飲光流》,詩人吳懷晨繼《浪人吟》之後的最新詩集,分二輯,輯一:渴飲光流,詩組共64;輯二:浪人獨步,10首獨立詩作。
輯一渴飲光流,可視為對台灣土地歷史隱喻的大敘述,或說更貼近史詩。而詩人揉合哲學性的思索和時間的結繩形式作為書寫的主體,將島嶼民主自由進程與自己生命深刻體悟經驗拼貼,皆以精采的詩的語言呈現。
〈渴飲光流〉的非常與成功,在於開啓了全然不同的現代詩書寫,是敘事體與抒情體的激盪相生,詩帖參照間已全然是當代小說的調度部署,提供了嶄新的閱讀形式。
整首長詩(分六十四帖)的情節與意象纏繞出的整體,有政治犯史實間的索引,也揉雜入神話間的互文創生;精彩、費解,必須通篇掌握才得以解謎。
詩人將「光流」一詞的物理性轉繹成詩,而於開宗即以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文字作為引言,平添詩之於時間的更大想像空間。
首段寫道:「記憶的三叉路——/薛西弗斯:過去從未過去/夏娃:未來從未到來/夸父: 嘴永恆遺棄了話語/時間從未饒過我們的心。」卡謬的薛西弗斯,伊甸園的夏娃,逐日的夸父,藏在詩人雋永句子裡,成為生命深不可測的符碼或謎題。我們可能是推石頭的薛西佛斯,也可能是詩中寫及的旋轉木馬,生命不斷地迴旋爾後成圓。
人因為孤獨的強大,致使內在對外在因此產生更敏銳的感觸。我們讀得詩人對人權與自由真義、心靈困境、愛情的思索;詩人對農民與環境、資本主義氾濫的城市生活、寂寞、衰老生活等生命現象的探究。
面對土地家國,詩人備忘:「我擅( 引) 改( 寫) 了丁窈窕、江炳興、許立志、陳映真、曹開、魯迅、蔡鐵城等先行者的文字。為免干擾閱讀, 全書僅曹開〈開釋〉一詩處附註。筆者試著在更大的尺度中去理解人世的不義,拳拳懷向,致敬繩繩!」致使這部《渴飲光流》展現更宏觀更開放的視野與格局。
輯二:浪人獨步,詩人以衝浪人的目光凝望,生命的流轉如浮游似蜉蝣,青春日轉稀薄。然因水的存在,終成就詩人以哲思鑄寫如偈的詩,勾勒出難以名狀的美與深遠意境。
詩人並詮釋了水對他的寓意,無論是詩中書寫的淡水河,抑或東台灣的太平洋,皆來自日本的豐島美術館的啟示,以及古希臘哲學家的深奧思想裡。
「黑潮。風過樹梢。稻。晷影旋繞。曙光摩娑花蕊。突變蛹生每一世的眼見過。物競天擇各自榮光在各自的名。歲月追擊歲月的影。民族主義廢墟上一再重複死人骨頭的盛宴。榮枯,歸途的方向神秘。張大嘴渴飲燦爛光流。」
「所有的夢悠悠合流在古老地球的心,所有的意識泅泳在時間之海,所有的漣漪渙渙向岸所有的漣漪緩緩退卻所有的海靜止所有的液體古老,水。」
這是詩人最純粹的詩心告白。
吳懷晨
詩人、浪行者、哲學博士,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著有詩集《浪人吟》(獲吳濁流文學獎)、散文《浪人之歌》(獲開卷年度好書獎)等。另有學術論述四種,譯作多種。
向陽(詩人、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一、
《渴飲光流》是「浪人」、哲學博士、詩人吳懷晨繼《浪人吟》之後的第二本詩集。六年級中段班的他,具有跨越不同領域,既浪漫又理性,能在山風海雨之前狂歌傲嘯,也能在子夜書房孤燈之下窮經治學;能寫詩,兼長散文。2013年他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浪人之歌》,就受到讀書界的肯定,獲得開卷年度好書獎;201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浪人吟》,也備受詩壇矚目,勇奪吳濁流新詩獎。詩人、學者陳芳明在《浪人吟》推薦序中這樣肯定他:
吳懷晨是罕見的知性詩人,他偏離抒情傳統,而以一雙冷靜的眼睛注視著這個家國。他的詩行看來是採取旁觀的態度,但是整本詩集合觀時,卻有他積極的介入。對他而言,詩是一種干涉的行動,當他的詩行在進行時,無疑是帶著強烈的人文關懷。他的詩,就是他的哲學思考。捧讀他的詩行之際,我們不能不對這位哲學浪子投以專注的眼眸。
可見吳懷晨一出手就展現了他與同世代詩人相對不同的特質,在他的諸多詩作中都蘊含著深沉的哲學思維,他的詩不乏激情、狂歌、魔幻、晦澀的語言,但都建構在冷鬱的知性之上。這使得他的詩既具有奇詭的想像,也富有寓言式的生命哲思,總是讓讀者在沉迷於他詩中的繽紛呈顯的語境之餘,也能省思眾生之苦與萬有存在的命題。
二、
《渴飲光流》,作為吳懷晨的第二本詩集,延續了《浪人吟》的筆鋒和語調,同樣流盪著迷人的閱讀氛圍;不同的的是,這次他選擇的主題大步跨入一段幽暗的時間長廊,他以白色恐怖統治下受傷的生命、不屈的靈魂為對象,勾描令人驚心動魄的史事,批判不義與強權對人的存在與尊嚴的踐踏,交織在神話、魔幻和現實的多重映照之中,展現了意象繽紛而又色調清晰、音聲雜揉而又主調突出的史詩格局。
從主題上來說,一如吳懷晨在書上的按語所示:
《渴飲光流》這首詩組中, 我擅( 引) 改( 寫) 了丁窈窕、江炳興、許立志、陳映真、曹開、魯迅、蔡鐵城等先行者的文字。為免干擾閱讀, 全書僅曹開〈開釋〉一詩處附註。筆者試著在更大的尺度中去理解人世的不義, 拳拳懷向, 致敬繩繩!
詩集中的同名詩輯〈渴飲光流〉共收短詩64帖,合為一首長篇組詩,詩中引用或改寫所提諸人,魯迅、陳映真、曹開為批判白色恐怖統治的著名作家;丁窈窕、江炳興係台灣戒嚴年代因案遭判死刑被槍決的政治犯,許立志是中國詩人,富士康生產線工人,後跳樓身亡。吳懷晨在詩中改寫或引用他們的文字(當然也包括事蹟),如他所說,就是要「理解人世間悲苦不義」──這可說是〈渴飲光流〉這組詩作的主軸,以此主軸發展出來的64帖小詩,因而如暗夜星辰,以明滅的淚光垂鑑政治產業的暗黑與反抗者無可奈何的悲涼。
以這首組詩的開篇第Ⅰ章為例,共收14帖短詩,是以戒嚴年代關押政治的綠島監獄為鋪展背景,用詩來再現當時眾多政治犯被關押、被刑求、被「教育」、被勞動、被槍決的慘狀,模擬他們在獄的心境。14帖詩宛然以血淚鎔鑄、以生命襯底,讀來令人動容。其中第3帖以(a)、(b)兩節寫綠島受刑政治犯(一群穿著卡其衣服的新生)接受「教育」和「勞動」的心境。(a)節以「馬戲團」諧謔當年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設在綠島的「新生訓導處」(1951至1970年)的思想改造的「無所不能」:
馬戲團的匣門又要開了……
馴獸師揮鞭斥責
獸群便躡起腳尖,排排乖乖登台演
採石場上,日光布幕一拉
薛西弗斯就變出一間堅固的屋子
人民的菜園裡,夸父施加咒語
玉蜀黍眼睜睜胖了起來
頑皮的新生,一吃下魔糖
牙齒便調配出最有教養的國語
夸父把舊檜木、鋤頭柄嫁接手裡吹吹氣
就雕琢出一把亮麗的小提琴
弓弦一拉,夜晚的營火熊熊
觀眾看著大字報,識字朗朗唱
馬戲團的匣門又要關了……
這是極其沉痛的諷喻之作,負責製正犯思想改造的「新生訓導處」,在吳懷晨筆下儼然魔術師可以為所欲為,讓所有「新生」俯首聽命,也儼然馴獸師可以讓「獸群」乖乖登台表演;魔糖可以調製「最有教養的國語」、夸父可以把舊檜木吹成小提琴……,這些諷喻之語都揶揄了戒嚴年代綠島關押政治犯的威權統治的神話性。
相對映的,則是(b)節的「新生」在島上勞動的心境,吳懷晨以詠嘆調的形式和語言,以不斷重蹈的「穿過」疊詞及其疊句,營造「在沒有牆外的高牆內」的「新生」們「哀而不傷」的樂章,最後的尾聲何其動人,又何其傷懷刺心:
穿過離婚證書,也穿過
死亡證書
穿過林投葉,穿過木麻黃
歲月追擊歲月的影
命運在命運中日漸傷淡
滿山淨白野百合,新生
搖曳,是一座座悲傷
溫柔但信心的塔,我們
穿過林投葉。
最叫人神傷的,則是以29歲就遭槍決的女性政治犯丁窈窕為本事鋪排的第10帖。丁窈窕(1927-1956)因被密告涉入「臺南市委會郵電支部案」進入綠島監獄。被判刑時身懷六甲,入獄不久臨盆,生下女兒,也一併在牢;某日被通知有「特別接見」,抱起女兒走向大廳,即遭獄卒將她雙手反綁並上手銬,帶往刑場槍決,留下被獄卒強力拉開的幼女「我媽媽不是壞人,你們不要槍斃她。」的哭聲。吳懷晨此詩這樣寫:
從濃黑毛髮的下體
她曳出一冊殘舊的紙
紅字體濕漉漉,一字
一字,從紙張上滑落
滴答,黃土大地上
一波波紅色漣漪擴散......
「梅花綻 鳥兒啼
春到 春天到
熬寒冬 更鮮麗
久沉默 更響亮
我希望妳
像熬寒的梅花 芬芳馥郁
像堅忍的小鳥 明亮聰慧」
她唱著,她本有著最瑰麗的高音
卻如一隻鳥,被擊碎
一名失語症者的呢喃
橫豎是徒然:
「一無所有,牢房裡
心要裸,身要裸
經血,我唯一自製的墨
…...一抄再抄你的歌」
以經血隱喻女性政治犯的生命史,寫她青春、母愛、戀情的敗亡及已經一無所有的哀傷,沉痛之至。「卻如一隻鳥,被擊碎」寫丁窈窕遭槍決的那一刻,更是教人瞠目。根據記者陳銘城的一篇報導,多年前他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台灣同鄉會演講白色恐怖歷史,會後丁窈窕的二姐告知,當年是她領回三妹槍決後的屍體;事後她曾問觀落陰,想問妹妹有沒有要交代的事,只聽說:「她像隻鳥,被槍打得粉碎。」我不悉吳懷晨此句是否典出於此?
同樣寫綠島,第Ⅲ章第五節直接引用曾關押綠島的政治犯、詩人曹開(1929-1997)的詩〈開釋〉:「當他們得到了開釋/ 便轉入一家瘋人院/ 幾個相識的伙伴/ 都是堅守節操的思想犯/ 據法醫診斷/ 老張患了精神分裂症/ 老李染了狂熱病/ 老江是夢遊者/ 當他們得到了釋放/ 隨即被押入精神病院」。曹開此詩直白而具有沉重的對威權統治的嘲諷性,吳懷晨以之為文本,演繹出其後第56至59帖的詩作,寫綠島政治犯因為遭到不人道審訊、刑求與折磨之後,即使開釋也無法重回人生的悲劇,在這幾帖詩作中,他以魔幻語境呈現這些遭受精神磨難的受害者的內在世界:「重回火燒島,終於/ 見到黑日冕緩緩落入藍色的無垠液體」,「我走入水中緊緊擁抱日虛幻的影/ 為前塵,我不禁淚滿襟」:
監禁枯井,餓食缺水的時日
就算禁不住哭泣
也會把一顆顆湧出的無影淚珠,瞬即
珍貴地啜飲入喉
這是何等憂傷、何等悲哀的煉獄書寫。
三、
寫綠島政治受害者的憂傷之外,吳懷晨也寫當代資本主義中無助的工人階級的困境。
在〈渴飲光流〉這首長篇組詩中,他援用陳映名小說篇名「夜行貨車」入詩。陳映真的小說〈夜行貨車〉,發表於1978年,對台灣逐步走向依附美國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提出批判,小說以跨國公司為場景,以公司職員劉小玲的三角戀情為軸線,鋪展出一段故事,結局是「夜行貨車」開向南方的故鄉,寄寓陳映真對資本主義的唾棄。
在詩中,「夜行貨車」出於第Ⅱ章第21帖,寫夸父照顧果園,夜裡裝箱,送上夜行貨車;第25帖則寫夜行貨車從南方運至北部的7-11,而止於第26帖末句「繁星啊/ 我見你皎皎星芒/ 點點燦爛是我/ 昔日枕著的理想主義」,隱喻資本主義的強大力量已使青年工人的理想漸趨稀微。在詩中,7-11是常見的場景,吳懷晨寫貨物運送員「薛西弗斯」、店內服務員「夏娃」的動作與身影,大概也有類似陳映真那樣暗諷資本帝國不可擋的心情吧?
而工人的悲傷,在這首組詩中則以中國青年詩人許立志作為模型。許立志(1990-2014)是富士康生產線工人,他在2011年到深圳富士康打工,在長時間流水線工作的折磨下,從高樓躍下,就像他的詩所寫「一顆螺絲掉在地上」那樣結束了24歲年輕的生命,死後留下近200首詩篇,被編成遺著詩集《新的一天》。吳懷晨在第Ⅲ章中花了不少篇幅演繹許立志(以及與他一樣的被傷害的無助工人們)的飄零與憂傷,第27帖寫的是已死明心的絕志:
顫巍巍的雙手 我遞出
和世界互握
黑洞龐然之憂傷 將我吸入那一剎
世界與我 飛旋了起來
「時間本是沒有深度的漩渦, 務要
保持瞳仁的平靜。」我對我
自己說……
對照許立志的詩〈一顆螺絲掉在地上〉:「一顆螺絲掉在地上/ 在這個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輕輕一響/ 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個相同的夜晚/ 有個人掉在地上」,都讓人有天地不仁的傷痛。這樣的傷痛在此章第二節多帖詩作中,更進一步探討受傷者「墜落」的生命意義,第43帖這樣寫:
夜裡,一具人影怵然掉落地
從萬商大樓雲端
從校園圖書館頂樓
筆直降落
每個夜班的日子
都有螺絲
不經心,紛紛墜落地
那聲響溶入地影
大樓的身長就更濃稠了
往黑暗墜落──一貫是萬物生成的命運
在詩中,受到資本主義殘踏的工人許立志之外,也可看到1981年在台大校園離奇死亡的陳文成博士的墜樓身影。他們的「墜落」,無論是否出於自由意志,背後都蒙著資本與國家機器的黑布。「往黑暗墜落」作為一種命運,這是多麼莫可奈何卻又教人怵目驚心的結局。
四
在漢肺炎疫情不斷升高的寒冷天氣中,讀吳懷晨這本詩集《渴飲光流》,更有末世之感。這是一本為政治受難者、為資本主義社會勞動階級發聲的詩集,那些在巨大邪靈逼視、掌控下,無辜的、反抗的、不從的乃至不幸的被害者的憂傷的心靈,都在這本意象豐饒、語言繁複,但主調清晰的詩集中呈現。我讀這詩集,深被貫穿於他的詩作中的人道精神與人權意識感動。
從美學角度看,吳懷晨這本詩集在語言的驅策、結構的處理以及哲理的寓意上也有諸多可觀之處。在這本詩集中,他鍛接魔幻、象徵與寫實語言於一爐,營造了多音交響的語境,展現了史詩的格局;從第Ⅰ章到第III章的三個章節宛然三個樂章,也猶如戲劇的三幕,幕下有景,場次分明,互為詮解,將來若有可能,這首組詩編為詩劇或歌劇都有可為;此外,他特意融入東西方的神話人物,作為詩中角色,也使本詩諷喻的白色恐怖統治和資本主義帝國有以寄托。而有待讀者更加深沉思考的,則是語言之下吳懷晨所欲呈現的眾生之苦與萬有存在的命題。
【預購】漢字王國:從打字機鍵盤、拼音系統到電腦輸入法的問世,讓漢字走向現代的百年語言革命(Kingdom of Characters: The Language Revolution That Made China Modern)◎石靜遠(Jing Tsu)(譯者:吳煒聲)
平常價 $45.00《紐約時報》百大選書
《華盛頓郵報》最佳非虛構作品
英國學院圖書獎全球文化類決選
康鐸歷史圖書獎、巴美列.捷福獎非虛構類入圍
中國漢字的近代現代化歷程
北美漢語研究圈重量級學者 石靜遠教授 最新力作
多張歷史圖片、七場奠定中國現今漢語樣貌的關鍵變革
曾被預言必將滅亡的「方塊字」,
如何駕馭字母思維打造的通訊工具,成為當今重要語言?
綜觀科技演進與歷史洪流 一部近代漢語的百年發展史
★《甲骨文》何偉、《英語帝國》大衛‧克里斯托、《等待》哈金等名家齊聲讚嘆★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自然》等各大國際媒體好評如潮★
★亞馬遜網路書店4.5分高分評價★
王德威(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郭文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圖書館主任)、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謝承諭(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顏擇雅(作家、出版人)、蘇席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優聘教授)──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 漢藏語系僅次於世界上分布最廣、母語人士最多的印歐語系,是世界主要語系之一。其中又以漢語為最大的一脈分支。當漢語使用者欲追本溯源、深究漢字的變革與發展,本書作為一本別具獨創性的中國漢語文化史著作,將橫跨語言、政治、歷史與文化,引領讀者共同遊歷漢字現代化的進程。
● 從一九〇〇年統一發音,讓南腔北調的各地民眾得以跨越方言鴻溝相互理解;一九三八年編目索引系統的問世,有效提升中文典藏資料庫的管理與檢索;到一九五八年簡體字與漢語拼音更加速人們的識字率與學習效率;再到一九七九年奠定電腦中文輸入法的基礎,讓中文融入電腦、跟進世界科技的發展局勢。本書涵蓋漢語百年的七次變革,漢字的流變受到國際時局的牽動,漢字打字機鍵盤設計、中文通訊電報編碼的問世、電腦中文輸入法的推出,亦不斷帶動技術進展,為現今的漢語建立深厚基礎。
● 本書作者石靜遠為當今北美漢語學圈的重要學者,曾藉此書入圍普立茲獎非虛構類決選名單,也廣獲哈佛學會、古根漢基金會等學界讚賞。與王德威、史書美同為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大師,對華語語言及文學研究深具貢獻。
▍內容簡介
今日所謂的標準「官話」如何從大量地區方言統整而成?
原本以羅馬字母設計為主的打字機,如何打造能夠拼湊出九千多個漢字的輕巧鍵盤?
世界第一台中文計算機,竟然與林語堂有關?
在科技日新月異、東西政權文化激烈交鋒的十九世紀末,為能跟上時局趨勢,中國也企圖掌握打字機、電報等全球通用的通訊與資訊設備,此時漢語龐雜的聲調與獨特的書寫系統成了與西方世界接軌的一道巨大關卡。該如何在這些以字母思維為基礎的機械上運用獨樹一格的「方塊字」?這件事成為漢字革新的核心思考,也開啟百年來一波波的劇變。
本書分為七章,細數百年來十逾位重要人物前仆後繼推動的七場語言變革。從「統一讀音」如何由一張字母表使南腔北調的溝通成為可能,一路論及漢字的「部首」和「筆畫」影響中文電報問世,並促成編目索引系統。投注超過三十年研究心力的作者石靜遠引用大量文獻、搭配近二十張珍貴圖片,回溯漢字現代化歷程裡眾多關鍵時刻,包括簡體字普及、拼音系統的奠定,以及數位化時代打造字元集與背後的政治角力。
《漢字王國》展現了一個曾被預言滅亡的語言,一步步成為今日全球超過十三億使用人口的樣貌。這個複雜迷人的語言,經過無數專家、學者、仁人志士之苦心耕耘,在歷史重要時刻與時局脈動、科技變革緊密連動。本書出版後榮獲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二〇二二年《紐約時報》年度百大選書與《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非文學好書,更廣獲王德威、何偉、哈金等名家齊聲讚嘆。
▍國際媒體與專家好評
《漢字王國》透過引人入勝的原創性地緣政治觀點,講述了中國是如何藉由漢語的保存和現代化,以及普通話融入全球交流,而得以成就如今的國際地位。──普立茲非文學類決選評語
《漢字王國》是一本引人入勝、與時俱進的作品,深入挖掘語言的歷史,以預測中國未來在世界上的崛起。──《科克斯書評》,星號推薦
這是一部深度挖掘中文書寫語言龐大而複雜字符,將其轉化為現代通訊技術的歷史。石靜遠揭示了中文語言與政治之間迷人的相互作用。中國迷和語言愛好者將會被深深吸引。──《出版者週刊》
石靜遠的人文、大局觀讓一個在資訊技術史上原本晦澀的線索變得生動而引人入勝。──《書單》雜誌
在《漢字王國》中,石靜遠向我們介紹了一群令人難忘的人物。她講述了現代中國的故事:一個同時被改變卻又深深傳統的國家。──《甲骨文》作者何偉
石靜遠輕鬆穿梭於博學多才之中,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迷人且感人的故事。這是幾代先驅者激情奮鬥的故事。這是一個絕望的奮鬥、不懈的奉獻,最終,取得了勝利的故事。──《等待》作者哈金
《漢字王國》是對現代中文語言深入、發人深省的敘述。這是一本細緻研究、寫作精美的書。──王德威,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我很少讀到關於現代中國的書如此富有資訊量、啟示性且令人愉悅。──《瘋子、教授、大字典》和《愛上中國的人》作者西蒙.溫徹斯特
這本書是一份絕對的享受。這本令人驚嘆、經過精心研究的書是中文字的偵探故事。石靜遠巧妙地將語言歷史學者的技藝與故事講述者的藝術融合在一起=。──《英語帝國》作者大衛.克里斯托=
正如《漢字王國》所言,語言傳達著世界。──《紐約時報》
石靜遠生動地講述了中國資訊技術系統與語言革命的交叉歷史。這本書是一部豐富的、引人入勝的、學術嚴謹的敘述,講述了中文是如何從十九世紀難以學習的文字,發展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語言。──《科學》
一本迷人的書。──《經濟學人》
《漢字王國》記錄了那些為使漢字與現代生活兼容並蓄而努力不懈的發明家。──《衛報》
石靜遠教授對中文的謎團和美麗的熱愛,展現於這本結合了歷史和語言學的著作。──《星期日泰晤士報》
博學而文筆優美。──《泰晤士文學增刊》
一個深刻叙述了那些透過詞典、圖書館和印刷技術創造現代中國的人們他們的故事。──《旁觀者》
發人深省。──《自然》
有趣而易讀。──《亞洲書評》
充滿開創性的。──《物理世界》
石靜遠Jing Tsu
◎二○一六年古根漢獎得主
◎現任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與比較文學系教授
◎北美華語語系文學研究的重量級學者
◎文化史學家、現代中國文學專家
畢業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與比較文學系的石靜遠教授,是北美漢語研究圈的重要學者之一。她除了是耶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委員會成員,也是耶魯北京中心顧問委員會及美國華人博物館董事會的成員。其教學方向主要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和華語語系文學,研究興趣廣泛涵蓋離散與華語語系研究、區域研究、比較文學和中國科技史。石靜遠與史書美、王德威等三位教授均提倡成立「華語語系文學」,以期華語文化圈多元的創作風貌能從而獲得彰顯。
石靜遠豐碩的學術成果廣獲學界讚賞,包含哈佛學會、德國洪堡基金會、美國梅隆基金會、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及古根漢基金會等組織的殊榮及讚譽。著有《失敗、國家主義與文學:中國現代文化認同的建構》(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中國離散境遇裡的聲音和書寫》(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等;曾主編《全球華文文學》(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Essays)。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目前任教於陽明交通大學和淡江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預購】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譯者:蔡惠伃、林詠心)
平常價 $28.00《正義》(Justice)的進階版
集結桑德爾繼其代表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之後十餘年來思想大成
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
桑德爾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迪歐尼(E.J. Dionne Jr),《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起身,反擊》作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民被賦予及享有的權利擴張了,公民的參政權也擴張了,卻對於政治現狀、對於自己的生活愈感困頓無力,這是因為在這個媒體氾濫失控的年代裡,我們對政府的評價總是仰賴它所投射出來的形象。
政府以總體經濟為名的陳腔濫調,對今日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難以受民主政治約束的事實視而不見,任憑市場運作表面下所潛伏的各種道德欠缺問題摧毀我們的公民組織、縮減我們的公共領域,而這種公共責任的轉向與公民習慣的改變,另一方面也使人們丟失了彼此互為關聯繩結的共同體認同。倘若我們不再相信自己能夠形塑自己的命運,忽視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恐怕只會帶來一次又一次選舉過後的悲觀結果。桑德爾這本書的核心,正是圍繞在如何恢復此種瀕臨垂危的社群意識上,也就是自我治理。
「自我治理,是一種選擇自我目的之能力,以及尊重他人也有選擇自我目的之權利,還需要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於這個與我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會整體感到歸屬感、關懷與道德使命。」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思考上述問題;其論述簡明清晰,無疑地對我們當代的公共生活多所裨益。
本書收錄了桑德爾繼其代表作之後十餘年來發表的文章,與我們熟悉的桑德爾一貫重視的議題相同,內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持了他一貫的清晰簡明。這些文章既面向公民,也面向學者,且對於在政治政策及執行面上仿效美國的台灣來說,反映了我們諸多的政治社會狀況。
▍內容分為三部分:
桑德爾首先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揭示至今仍懸而未決的道德缺失問題。例如,選舉過程與道德價值的拉扯、政治人物的謊言,以及缺乏道德共鳴的政治論述如何使人民對政府感到幻滅。
第二部分「道德與政治爭辯」,則是把近二十年來一些最熱門的道德與政治議題搬上檯面,其中包括優惠性差別待遇、醫助自殺、同志權利、幹細胞研究、污染許可證、犯罪懲治、市場的道德限度、個人權利與社群主張等,藉此探討市場運作和商業壓力是如何摧毀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以及在各種機會、榮譽與報酬的公平分配爭議的表面之下,經常出現的道德問題。
第三部分「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著重在將前面所討論的各種主題連結起來,用以檢視當代較為突出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並且評論它們的強項及弱點。
【名家讚譽】
★史考特.杜伊姆斯特拉(Scott Duimstra)|《圖書館學刊》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眾人各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但桑德爾說明,這並未阻止我們去討論像是墮胎或幹細胞研究這類議題,反而能藉由探究何謂「美好生活」,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對一般讀者及學者均極有價值。
★迪歐尼(E.J. Dionne Jr)|《華盛頓郵報》資深專欄作家、布魯克林社會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教授、《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不論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只要讀過邁可.桑德爾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都會認為本書令人為之振奮、富含洞見且鼓舞人心。保守主義者會在本書中發現一種他們從來不曉得的自由主義:作者深切關注責任、社群,以及個人德行的重要性。而對於自由主義者和民主黨人,如果他們理解到自己的陣營需要一種更重視參與的公共哲學,則會在本書中發現他們正好需要的骨架、輪廓與基本原則。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桑德爾的作品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桑德爾是舉世知名的政治理論家,他所處理的實際倫理議題範圍廣泛,涵蓋生命、死亡、體育、宗教、商業等。這些文章明白易懂,論理精湛且啟發人心。針對他所處理的每個主題,他都有重要的話要說。
★湯瑪斯.奈格爾(Thomas Nagel)|《紐約書評》作者
邁可‧桑德爾……真心認為,自由主義者一再強調個人權利、公平及平等的廣泛價值,但這種做法不論從策略或原則角度而言,都不足以做為支持進步主義的理由。在他看來,如果進步主義者能夠提出共同善的圖像,激起多數人的共鳴,並使該圖像成為公共政策與法律基礎,那麼我們國家和民主黨都會做得比現在更好……近年來保守主義大行其道,任何深思過其盛行原因之人,必定會對本書的批判分析深感興趣。
★珍.貝斯克.艾絲坦(Jean Bethke Elshtain)|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桑德爾總是能針對重要議題寫出精確而有智慧的文章。不管你同意與否,你都無法忽視他的論點。在公共廣場上,我們需要所有明智的發言,而桑德爾的發言再明智不過。
★威廉.倫德(William Lund)|《社會理論與實踐》期刊
推動美國民主的價值及信念,真的足以解決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嗎?邁可‧桑德爾自一九八二年出書以來對上述問題一直抱持否定答案,他認為美國公民已經發現自己無力塑造個人環境,也無力塑造集體環境,對此產生廣泛的焦慮。桑德爾將這股病徵歸因於我們無條件接受權利、公平與個人選擇,並將之視為合法政治的重要參數。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回歸前自由主義的完美主義,重新強調責任、公民義務和共同善。本書為桑德爾於一九八三至二○○四年間所出版的文章集結,是一次他稱為「公共哲學」學說的珍貴概述……他的論述著眼於我們罹患的公共慢性疾病,內容廣袤、清明且真誠。本書不僅索求讀者的注意力,也要求讀者投入其中。
作者簡介
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教授,世界知名學者。曾榮獲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美國政治學會「特別成就獎」。2002至2005年,擔任美國「國家生命倫理諮詢委員會」委員。
桑德爾於80年代初期發表的作品《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公認為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的代表作。一般都將桑德爾視為社群主義的擁護者,他本人則於其代表作第二版開頭表示對此標籤感到不快,他是這麼說的:「只要『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為多數決主義的別名,又或為不論所屬的社群、時間為何,權利皆依據某種優越價值思考的別名,那就不是我想擁護的見解。」因而傾向以「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取代之。
著有《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等書。
相關著作:《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譯者簡介
蔡惠伃
(本書ch21~30翻譯,及全書校對)
台大法律系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人生感想:與其站著不如坐著,與其多說一句話不如多看三行書。譯有《零的力量》等書。
林詠心
(本書ch1~20翻譯)
巴黎索邦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也做過海外志工教師,對於人類社會運作的一切「眉角」都充滿好奇心,期望透過翻譯與更多人一起認識這個世界。譯有《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合譯)、《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超工業時代》、《找尋明天的答案》等書。
目錄
序言
第一部 美國公民生活
第1章 美國對於公共哲學的追尋
第2章 在個人主義之外:民主黨人和社群
第3章 放蕩的政治
第4章 宏大理念
第5章 禮貌問題
第6章 彈劾──今昔之比
第7章 羅伯特.甘迺迪曾帶來的希望
第二部 道德和政治論證
第8章 反對州營樂透彩
第9章 教室裡的廣告
第10章 公共領域的品牌化
第11章 體育活動和公民認同
第12章 歷史待售中
第13章 優秀學生的市場
第14章 我們應該花錢購買污染的權利嗎?
第15章 榮譽和憎惡
第16章 優惠性差別待遇之爭
第17章 受害者對於量刑是否應有發言權?
第18章 柯林頓和康德對於謊言的看法
第19章 是否有協助自殺的權利?
第20章 胚胎倫理:幹細胞研究之道德邏輯
第21章 道德論辯與自由主義的容忍:以墮胎和同性戀為例
第三部 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
第22章 道德和自由主義理想
第23章 程序共和與無拘束的自我
第24章 正義即成員身分
第25章 滅絕的危險
第26章 杜威的自由主義,以及我們的(自由主義)
第27章 猶太教的主宰與自大:扮演神有錯嗎?
第28章 政治自由主義
第29章 紀念羅爾斯
第30章 社群主義的局限
內容連載
道德論辯與自由主義的容忍:以墮胎和同性戀為例
贊成立法禁止墮胎或同性戀的人,有兩種不同的贊成理由。有些人主張墮胎和同性戀在道德上應受譴責,因此值得立法禁止;有些人則避免對這些行為做出道德判斷,而主張在民主社會中,政治多數有權利將他們的道德確信體現於法律。
反對「反墮胎」和「反性悖軌」(antisodomy)法律的人,也提出兩種和對立陣營有些類似的反對理由。有些人主張上述行為是道德上允許的,有時候甚至是人所渴望的,因此立法禁止這種行為並不正義;有些人則不參照上述行為的道德狀態,主張個人有權利為自己選擇要不要進行上述行為。
以上兩種不同的論述方式,分別可以稱為「天真派」和「複雜派」。天真派主張法律的正義與否,取決於它禁止或保護之行為的道德價值。複雜派則主張,法律正義與否並不仰賴對系爭行為的實質道德判斷,而是取決於探討多數統治及個人權利,如何調和民主及自由的一般理論。
我在本文中將採取以下方法,嘗試呈現「天真派」的觀點:反對墮胎和同性戀的法律正義(或不正義),至少有一部分取決於這兩種行為的道德性(或不道德性)[1]。這是複雜派所拒斥的觀點。不論是採多數主義或自由主義,複雜派論述都為了達成正義而企圖「懸置」爭議的道德與宗教觀念,堅持法律的證成(justification)應該在相競爭的良善生活圖像中保持中立。
當然,天真派和複雜派的論點在實踐上很難清楚區別。在羅伊對韋德案(Roe v. Wade)[2]和鮑爾斯對哈威克案(Bowers v. Hardwick)[3]這一類的判決中,兩方陣營都傾向用複雜派的包裝傳達天真派的論點(這正是複雜派論述的優勢)。舉例來說,出於厭惡而希望禁止同性性行為的人,會以尊重民主和司法自制之名反對合法化。而贊成墮胎和同性戀的人,則常常以自由主義的容忍為名希望這兩種行為合法化。
不過,我的意思不是複雜派的所有論述都是包藏實質道德判斷的虛偽作法。主張法律應該在相競爭的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的人,提供許多論述基礎,包括以下最盛行的理由:
一、唯意志論者主張,政府應該在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才能尊重人做為自由公民或自主行動者,選擇自己的良善生活觀的能力。
二、底限論者或實際主義者則主張,由於眾人在道德和宗教議題上意見不同本來就難以避免,政府為了達成政治上一致意見和社會合作,應該懸置這種爭議。
為了呈現出天真派主張之中的真相,我先從墮胎和同性戀判決中法官和評論者真實提出過的主張開始討論。他們的論辯都非常細緻複雜,但也都反映出為了法律而懸置道德判斷是多困難的一件事。不過,儘管我在以下論述中對自由主義多所批判,並不代表多數主義就能提供解決之道。自由主義的解藥不是多數主義,而是更熱切體悟到實質道德言說在政治及憲法論辯中的重要性。
隱私權:親密關係與自主性
就憲法脈絡下的隱私權來說,中立國家和唯意志論的人之觀念(conception of the person)經常彼此牽連。舉例來說,墮胎的論證中就會出現國家不得「採納任何一種生命理論」[4],凌駕於女性的權利,代為決定「是否終結她的懷孕狀態」[5]。政府不得實踐任何一種特定道德觀點,不論該觀點多廣泛盛行,因為「任何女性都不應該僅僅因為她偏好的價值不被多數共享,就被迫放棄為自己決定人生的自由。」[6]
從宗教自由到言論自由,再到隱私權,中立理想常常反映出唯意志論者的觀念。政府為了尊重個人選擇自己的價值與關係的自由,必須在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隱私權和唯意志論者的人之觀念如此緊密相連,以至於論者經常將隱私的價值與自主性畫上等號:他們說隱私權「以個人自主的觀念為根基」,因為「如果人類不能自由選擇並採納一種可以表達他們獨特性和個人性的生活方式,憲法所保證的人性尊嚴就會受到嚴重破壞」[7]。當大法官「承認憲法上的隱私權」,就是讓「人有能力自主生活,並且有權利實踐前述能力」[8]這個觀點產生效力。當最高法院認定反對避孕器的法律無效,此舉「不僅保護選擇不生育的人,更保護夫妻組織的自主性。」[9]法院判決保護男性與女性免於對他們不想要的孩子「做出非自己所選的承諾」,「被強制扮演社會賦予的父母角色」[10]。
大法官不論是在判決或不同意見書中,都常常將隱私權與唯意志論的預設連結成對。因此聯邦最高法院反對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是因為「違反憲法上對於個人自主性之生育事務的保護。」[11]而支持墮胎權的理由,也是因為少有決定「會像女性決定......
是否要終結懷孕狀態一般,屬於個人尊嚴與自主性中如此私人且基本的事務。」[12]道格拉斯大法官在其中一個墮胎權判決的協同意見中強調,隱私權保護的是諸如「一個人對於自己才智、興趣、品味和人格之發展與表達的自主掌握」的自由,以及「對於諸如婚姻、離婚、生育、避孕、子女教育和養育等人生中基本決定的選擇自由」[13]。同判決中有四位法官將隱私權保護範圍擴及雙方同意的同性性行為,理由是「人際關係中的豐富內涵,多半來自個人對於緊密私人關係之形式與本質的選擇自由。」[14]
儘管如今隱私和自主性之間的連結看似理所當然,甚至有其必要,其實隱私權並不需要預設唯意志論者的觀念。事實上,從美國隱私權發展的歷史來看,隱私權有很長一段時間既不涉及中立國家的理想,也不涉及自我自由選擇其目標與歸屬的理想。[15]
當代的隱私權內涵,是在不受政府限制的情況下從事特定行為,而傳統的隱私權內涵,則是保護特定私人事實不受公眾注意。新式隱私權保護的是人的「做特定重大決定的獨立性」,而舊式隱私權則保護人「避免私人事務遭揭露」的利益。
將隱私與自主性視為一體的論述,不僅模糊隱私權內涵的轉移過程,更限制支持隱私權的論述範圍。儘管新式隱私權的證成通常仰賴唯意志論,其實唯意志論並非唯一的論證方法。舉例來說,像是婚姻事務免受政府干預的權利,支持這個權利的理由不僅包括尊重個人選擇,也可主張保護行為本身的內在價值或社會重要性。
從舊式到新式隱私
美國的隱私權最初的法源是侵權法,而非憲法。一八九○年,當時在波士頓執業,尚未成為大法官的路易斯.布蘭迪斯(Louis Brandeis)律師和當時的合夥人山繆.華倫(Samuel Warren)在一樁著名案件中主張,民法應該保護「隱私之權利」[16]。布蘭迪斯和華倫當時主張的隱私權內涵與今日著重的性行為自由相較,前者顯得相當老派:他們關注的是八卦小報對上流社會中流言蜚語的報導,或是未經同意將他人肖像當成商業廣告的行為。[17]隱私權被提出後得到承認的速度不高,後來在一九三○年代速度終於加快,得到大多數州的民法承認。[18]不過在一九六○年代以前,憲法上對於隱私權的關注極為少見。
聯邦最高法院首次接觸隱私權議題,是在一九六一年的坡對烏曼案(Poe v. Ullman)[19],由康乃狄克州一位藥劑師對該州禁止避孕器的法律提出異議。儘管多數大法官以技術上理由[20]駁回該案,道格拉斯(Douglas)大法官和哈蘭(Harlan)大法官卻在不同意見書中認為系爭法律違反隱私權。而他們擁護的隱私,是傳統意義下的隱私。系爭隱私權並非使用避孕器的權利,而是免於政府執行系爭法律所必要之監視的權利。道格拉斯大法官寫道:「如果我們想像一個完全執行法律的政權,我們就能想像得到,警方拿到搜索授權,進入別人家的寢室裡調查發生什麼事,是何等景象......如果(國家)可以制定這種法律,就可以執行這種法律。要拿到違法的證據,就必須質問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關係。」[21]道格拉斯認為,禁止避孕器的買賣和禁止使用避孕器是不同的兩件事。禁止避孕器的買賣,只會限制取得避孕器的方法,並不會在公眾檢視之下揭露親密關係。警方若要執法只會進入藥局,而不會進入人家寢室,因此不會違反傳統意義之下的隱私權。[22]
哈蘭大法官反對系爭法律的意見,也呈現出舊式與新式隱私觀的區別。他反對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但理由不是系爭法律面對相競爭的道德觀念並未保持中立。儘管哈蘭承認,系爭法律帶有「避孕不道德」的觀念,而且預設避孕器的存在讓淫亂、通姦等「不知節制的行為」之「災難性後果」[23]降至最低,反而會鼓勵前述行為發生,他並不認為這種道德立法有違憲法意旨。哈蘭在以下陳述中表達對嚴守中立的明確反對,並主張道德本來就是政府的合法考量:
社會所要達成的目標並不限於社群的物質幸福,從傳統來看維持人民的穩固道德也一樣重要。當然,試圖在公共行為及純粹雙方同意或單獨行為之間畫出界線,會將每個文明社會都有必要處理的一系列主題排除於社群之外。[24]
儘管哈蘭拒斥中立國家的理想,他並未因此得出康乃狄克州得禁止夫妻使用避孕器的結論。他和道格拉斯都認為,執行系爭法律會侵犯珍貴的婚姻制度中至關重要的隱私。他站在隱私權的傳統意義上反對系爭法律,反對「整部刑法機器入侵婚姻隱私最核心的部位,要求丈夫和太太在刑法法庭上解釋他們如何使用這份親密。」[25]
哈蘭認為國家有權將「避孕不道德」的觀念體現於法律,但不得「以其所選擇之可憎侵入手段實現該政策」。[26]
四年後,在葛利斯沃對康乃狄克州案(Griswold v. Connecticut)[27]中,先前的反對意見變成多數意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康乃狄克州禁止避孕器的法律無效,而且首度承認隱私權為憲法所賦予之權利。不過,儘管隱私權為憲法上之權利,其內容仍與傳統的隱私觀念緊密相連,所保護的是親密事務免受公眾注視的利益。系爭法律侵犯隱私權之處,為執行法律所必要的侵入手段,而非限制人民使用避孕措施的作法。道格拉斯在理由書中寫道:「我們難道要允許警方搜索已婚夫婦寢室此一神聖不可侵犯之地,找出他們不小心留下的避孕跡象?對於環繞婚姻關係的隱私性來說,這種想法令人作嘔。」 [28]
「此處,隱私權的證成並非透過唯意志論,而是基於實質道德判斷;聯邦最高法院認可隱私權的原因並不是要讓人民過自己選擇的性生活,而是要肯認並保護婚姻這個社會制度。」
婚姻這種關係,是無論禍福都相扶相持,運氣好的話持久不息,並且親密到近乎神聖的地步。它是種結盟關係,為了促進某種生活方式......生活的和諧......雙向的忠誠......是為了達成如我們先前決定一般神聖之目標的結盟關係。[29]
儘管許多評論者和法官都視葛利斯沃案為憲法上的戲劇轉折,該判決所肯認的隱私權仍與二十世紀初以來傳統觀念中的隱私相一致。從隱私內涵轉移的角度來看,更決定性的轉折發生在七年後一個看似與葛利斯沃案類似的案子,艾森史達特對貝爾德案(Eisenstadt v. Baird)[30]。艾森史達特案與葛利斯沃案相似之處在於,系爭的州法律對避孕器做出限制。然而在艾森史達特案中,系爭法律限制的是避孕器的銷售而非使用。儘管該法律限制取得避孕器的管道,它的執行方式卻不能說是政府對親密關係的監視。因此該法並未違反傳統意義下的隱私。[31]而且,該法只禁止販售避孕器給未婚者,因此並未像康乃狄克州的法律一樣破壞婚姻制度。
儘管兩案所涉及的法律存在上述差異,聯邦最高法院在艾森史達特案中仍以六比一之壓倒性多數判決麻州法律違憲。本案判決締造兩項創舉,一項很明確,另一項則很隱晦。明確的那項創舉,是隱私權的權利人從婚姻制度當事人轉變為獨立於社會角色或歸屬的個人。法院理由書中寫道:「誠然,葛利斯沃案的系爭隱私權存於婚姻關係中,然而婚姻伴侶並非一個有專屬心智與心靈的獨立實體,而是兩個各自擁有才智與情緒組成的個人。」[32]
艾森史達特案中另一個比較隱晦,但重大程度不亞於前者的創舉,則是舊隱私觀到新隱私觀的轉移。聯邦最高法院不再視隱私為親密事務免受監視或揭露的自由,而是從事特定行為而不受政府限制的自由。葛利斯沃案中的隱私權阻止政府入侵「夫妻寢室那不可侵犯之聖地」[33],而艾森史達特案中的隱私權則阻止政府妨礙人民做特定決定。此外,隱私意義改變的同時,隱私權的證成也出現改變。聯邦最高法院在艾森史達特案中,不再基於隱私權所促進的社會行為而保護該權利,而是基於隱私權所保全的個人選擇而保護之。「如果隱私權有任何意義,那就是不論已婚或未婚之個人,面臨對人生具有重大影響的事務,如是否懷孕或生育子女之決定,皆擁有免受政府不正當手段入侵的權利。」[34]
一年後,聯邦最高法院在羅伊對韋德案(Roe v. Wade)[35]判決德州反對墮胎的法律違憲,並擴大隱私權適用範圍,以「保護女性決定是否要終結其懷孕狀態」。在隱私權議題上,本案判決為大法官最具爭議性的適用見解。[36]剛開始是避孕器,再來是墮胎,隱私權已經成為免受國家干預,自由做出特定選擇的權利。
一九七七年,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紐約州禁止販售避孕器給十六歲以下之未成年人的法律無效,該判決明確呈現出唯意志論的新隱私觀。[37]法院在該案中首次使用自主性等語彙描述隱私權所保護的利益,並公開主張從舊隱私觀轉移到新隱私觀。布瑞南(William J. Brennan, Jr.)大法官在凱利對國際人口服務組織案(Carey v. Population Services International)的理由書中,先承認葛利斯沃案的重點在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在實行上會發生警方進入夫妻寢室的情況。[38]「然而法院在後續決定中已清楚表明,憲法對生育子女等個人自主性之保護並不取決於該因素。」[39]布瑞南綜觀先前相關判決,強調艾森史達特案在於保護「懷孕或生育子女的決定」[40],羅伊案在於保護「女性是否要終止其懷孕狀態的決定」[41],並如此做結:「葛利斯沃案的教導,則是憲法保護個人在生育子女的決定上免受國家不正當的入侵。」[42]
基於唯意志論對隱私的詮釋,限制避孕器的販售如同禁止使用避孕器,所造成的隱私侵害一樣嚴重,都是限制人民的選擇自由。布瑞南認為:「禁止所有販售在執行上更簡單,侵犯性也更小,但是對選擇避孕的自由而言確實可能產生更嚴重的效果。」 [43] 說來諷刺,從舊隱私觀來看,禁止避孕器的販售並不違反隱私,但同樣狀態對新隱私觀的威脅卻更勝以往。
【預購】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 從種族歧視、性別議題、貧富不均、政治制度,探討「不公平的善意」與「平等的邪惡 」 Why Does Inequality Matter?◎托馬斯·斯坎倫(T. M. Scanlon )(譯者:盧靜)
平常價 $30.00 作者以易讀的講稿形式,討論現實社會中何謂「不平等」,
若未能處理「不平等」的情況,將造成何種嚴重的後果!
▍不平等造成了羞辱性的地位差異
種姓制度和其他污名化地位差異的社會制度,是歷史上最該反對的不平等。在這些制度下,某些族群被歸類為低等人。他們被排除在人們最嚮往的社會地位和職業之外,甚至被貶為只能從事其他族群認定最為屈辱且低賤的職業。這種制度的邪惡之處在於分等特性:其最該被反對之處是視某些人為低人一等的賤民。而這正是平等主義在根本上絕對無法接受的事。
▍不平等給予富人過大的權力掌控窮人
如果有一小群人控制社會上大多數的財富,他們就會得到過大的權力控制其他人要在哪裡和該如何工作,可以買到什麼,以及大致上的生活樣貌。範圍更縮小一點,一旦有人握有國家重要的公共傳媒,就能得到過分的權力,足以控制社會上的其他人如何看待自身及其生活,以及如何理解社會。
▍不平等有損經濟機會的平等
當家庭收入和財富嚴重不平等,個人出身在什麼樣的家庭,也就決定了他在競爭市場中獲得成功的希望。這將導致經濟機會的平等難以實現,甚或根本不可能達成。雖然機會平等普遍被視為嚴重問題,但相關的討論卻不多。
▍不平等破壞了政治制度的公平
收入與財富的嚴重不平等,也會破壞政治制度的公平性。富人會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影響政治討論的過程、也更有辦法親自擔任重要的政治職位、並更有機會影響其他擔任公職的人。這可以視為控制權問題的一種特殊情況:操縱政治體系是把經濟優勢轉換成控制權的一種方法。但就諸多層面而言,政治體系的公平性遭到破壞是很嚴重的道德問題,比如法律和政策的正當性都會受到影響。
▍政府有義務提供福利並平等關懷受益者
有些反對不平等的理由是著重於不平等產生的途徑。基於平等關懷的理由就屬於此類。這類反對理由所關注的是,某個機構或主體本應照顧特定族群內所有成員的福利,卻只讓某些人享受到這些福利,或是讓某些人享受到比其他人更完整的福利。
▍收入與財富的不平等,來自於不公平的經濟制度
在一九六五年,美國前三百五十大企業的高階主管平均薪酬,是旗下勞動者平均薪資的二十倍。而在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年間,這個比例飛快成長,於二〇〇〇年達到最高峰的三百七十六倍。更不用說在同一段時間裡,一般勞工的年薪只不過增加了可憐的百分之十點五而已。
在本書中,作者揭露了貧富差距的兇手,深化了「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的經典討論。
斯坎倫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專左右當代哲學發展。他認為人們有很多種理由反對不平等,可能是因為不平等帶來的影響、因為不平等扭曲了人與人的關係,或是產生不平等的體制不合理。本書討論它們在社會體制的合理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各式各樣「不公平」所造成茲事體大的影響。
斯坎倫四十多年來對平等觀念(或者更確切地說對不平等觀念)的思考,濃縮成這本令人印象深刻、發人深省卻又十分簡潔的著作。——喬納森•沃爾夫(Jonathan Wolff),政治哲學家、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
關於道德的現實主義從不意味著我們現在相信的就是真理……正如作者所觀察到的:「找出道德合理性的條件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道德哲學應該對答案感興趣,但更應該對全面理解問題感興趣。——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哲學家、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本書有助於我們理解道德和政治理論中的平等觀念。系統性地駁斥了那些對平等由來已久的指控。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從中受益匪淺。——唐•赫佐格(Don Herzog),密西根大學法學教授
不平等的現實正前所未有地衝擊著全世界人民的政治意識……斯坎倫的著作更進一步理解這個主題,更深入地理解不平等最令人擔憂的地方,思考對不平等的政治有哪些相關議題。——馬丁•歐尼爾(Martin ONeill),哲學家、英國約克大學講師著名哲學家,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專攻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他拓展了盧梭、康德與羅爾斯的契約理論;也是繼羅爾斯之後,當代道德契約主義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與湯瑪斯•內格爾一同創辦了享譽全球的哲學刊物《哲學與公共事務》。著有《我們彼此負有什麼義務》、《寬容之難》、《道德之維》等書。
譯者簡介
盧靜
雜學家。為了畢業劇本接觸TRPG,為了推廣遊戲開始翻譯,結果入門卻是社會科學。喜歡民俗、文學、社會科學,希望透過翻譯,讓讀者用新的視角觀看生活與社會。譯有《妖風》。
譯作賜教:rutkk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