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9789570873726
- 9789864893973
- 9789864895373
- 9789864895830
- 9789864896639
- 9789864896936
- 9789864897360
- 9789864897537
- 9789864897629
- 9789864897698
- 9789864897773
- 9789864897858古文明
- 9789864897865
- 9789864897988
- 9789864898008
- 9789864898213
- 9789864899401
- 9789864899609
- 9789865671099
- 9789865671860
- 9789869324397
- A Gentleman in Moscow
-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 A Room of One’s Own
- Amor Towles
- Christian Jacq
- David Quammen
- Douwe Draaisma
- F. Scott Fitzgerald
- Jack Kerouac
- Jane Austen
- John Sutherland
- Jonathan Carroll
- Margaret Atwood
- Matt Haig
- Niall Kishtainy
- Nigel Warburton
- On the Road
- Pride and Prejudice
- Simone de Beauvoir
- The Great Gatsby
- The Land of Laughs
- The Midnight Library
- Virginia Woolf
- Why Life Speeds Up As You Get Older: How Memory Shapes Our Past
- 【寫心經隨身版套書】(三冊):一句一句慢慢寫,讓你心生歡喜,離一切煩惱
- 〔讀出歷史的內心戲3〕縱橫讀史記:挖掘《史記》的底層邏輯,學習思辨的眼光,看見世事的本質
- 下一场人类大瘟疫:跨物种传染病侵袭人类的致命接触
-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 世界歷史
- 世界經典
- 中國文化史
- 中國歷史
- 为什么年纪愈大,时间过得愈快
- 为什么年纪愈大,时间过得愈快:从心理时间的秘密,到记忆如何形塑我们的一生
- 二戰結束
- 亞莫爾·托歐斯
- 人文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傑克·凱魯亞克
- 傲慢與偏見
- 傲慢與偏見(20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 光州事件
- 克里斯提昂·賈克
- 克里斯提昂·贾克
- 其他
- 内山絢子
- 写心经随身版套书
- 别管明天,就这样爱吧!
- 動物
- 午夜圖書館
- 卓惠娟
- 台灣
- 史考特·費茲傑羅
- 吳妍儀
- 吳書榆
- 呂玉嬋
- 哲學
-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 哲學的40堂公開課: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 唐珮玲
- 圖解世界5大神話
- 圖解世界5大神話:從日本、印度、中東、希臘到北歐,65個主題解讀東西方神祇與傳說、信仰與世界觀
- 圖解犯罪心理學
- 圖解犯罪心理學:從理論到實例,讀懂難以捉摸的人心黑暗面(二版)
- 在路上【反抗文化經典】
- 在路上【反抗文化经典】 On the Road
- 大亨小傳
- 大卫·逵曼
- 大眾心理學
- 大衛·逵曼
- 失智症
- 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
- 奇幻
- 奈傑爾·沃伯頓
- 奈爾·傑斯坦尼
- 女性主义
- 她们的古埃及:从创世女神到末代女法老,古埃及三千年的女性力量
- 她們的古埃及:從創世女神到末代女法老,古埃及三千年的女性力量
- 學術
- 安石榴
- 宋偉航
- 宗教命理
- 寫.金剛經
- 小寺賢一
- 小寺贤一
- 小說
- 少年來了【新裝紀念版】
- 少年来了【新装纪念版】
- 居酒屋
- 希臘羅馬時期
- 张明明
- 弱勢人群
- 張思婷
- 張明明
- 強納森·卡洛
- 心理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經
- 愛德華多·因凡特
- 愛情的52種面貌
- 愛情的52種面貌〈中英對照賞析版〉:悸動、低泣與思念的心:西洋經典情詩選
- 我是你的觀護人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的40堂公開課
- 文學的40堂公開課:從神話到當代暢銷書,文學如何影響我們、帶領我們理解這個世界
- 文學研究
- 日本
- 日本飲食文化
- 書
- 曹昕玥
- 李建銓
- 李池宗展
- 李靜宜
- 杜威·德拉伊斯玛
- 杜威·德拉伊斯瑪
- 杨联陞
- 杰克·凯鲁亚克
- 林姿呈
- 林雯
- 桑山慧人
- 楊聯陞
- 歐美
- 歡笑國度
- 歷史
- 永不告別
- 汉学散论(杨联陞诞辰110周年纪念版)
- 江灝
- 法国文学
- 洪水之年(疯狂亚当三部曲II)
- 洪水之年(瘋狂亞當三部曲II)
- 济州四三事件
- 浜畠加納
- 海外
- 溫伯陵
- 漢學散論(楊聯陞誕辰110周年紀念版)
- 漫游者文化
- 漫遊者
- 漫遊者文化
- 漫遊者文化出版
- 潘寧
- 濟州四三事件
- 為什麼年紀愈大,時間過得愈快:從心理時間的祕密,到記憶如何形塑我們的一生
- 爱德华多·因凡特
- 王旭烽
- 玛格丽特·爱特伍
- 珍·奧斯汀
- 現代文學
- 瑪格麗特·愛特伍
- 生活
- 當代思潮
- 瘟疫
- 療愈
- 看見失智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理解記憶、五感、時空出現障礙的原因
- 社会议题
- 社會
- 社會議題
- 章晉唯
- 筧裕介
- 約翰·薩德蘭
- 素食者
-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 經典
- 經典小說
- 經典文學
- 經濟學
-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
-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 經濟學超圖解
- 維吉尼亞·吳爾芙
- 編者:蔣力
- 縱橫讀史記3
- 繁體
- 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
- 繪畫
- 织色入史笺:中国颜色的理性与感性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聯經出版公司
- 胡椒筒
- 自己的房間
- 自己的房間【作家經典圖像+譯註版]
- 自然科普
- 花岡幸子
- 英國文學
- 茶
- 茶與茶人:22則茶的故事,揭開茶的前世今生
- 莫斯科紳士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蔡承志
- 藝術
- 街头的哲学:29个熟悉的生活情境,看见每个决定背后的伦理和逻辑!
- 街頭的哲學:29個熟悉的生活情境,看見每個決定背後的倫理和邏輯!
- 西方思考
- 西蒙德波娃
- 設計
- 詩
- 論老年:西蒙波娃繼《第二性》之後,再次打破西方千年沉默的重磅論述【華文世界首度出版,全二冊】
- 譯者:何穎怡
- 譯者:孔令豔
- 譯者:張朝霞
- 譯者:王存誠
- 譯者:盧鴻金
- 譯者:黃新珍
- 讀出中國繪畫的內心戲:十大主題劇透時代風尚、熱議奇人軼事,解讀畫作背後的文化和美學密碼
- 论老年
- 译者:卢鸿金
- 译者:尹嘉玄
- 跟著日本人这样喝居酒屋全图解
- 跟著日本人這樣喝居酒屋全圖解
- 跟著日本人這樣喝居酒屋全圖解:酒品選擇、佐菜搭配、選店方法一次搞懂,享受最在地的小酌時光
- 那天,你抱著一隻天鵝回家
- 那天,你抱著一隻天鵝回家:52則變形、幻想與深情的成人童話
- 邱瑞鑾
- 醫療
- 醫療保健
- 陈鲁南
- 陳湘陽
- 陳魯南
- 韓國
- 韓國文學
- 韓江
- 韩江
- 顏色
- 飲食文化
- 魏茹冰
- 麥特·海格
【預購】【經典文學一套3本不拆售】:《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史考特·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珍·奧斯汀(Jane Austen),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譯者:張思婷、宋偉航)
平常價 $60.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本套書組合:《大亨小傳(出版9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傲慢與偏見(20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自己的房間【出版90週年全新譯註版】》(3冊)
《大亨小傳(出版9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我抹掉過去,只為了讓愛重來!
這人生,如煙花一場。
愛情的酒精揮發後,
逗留舌尖的,
是現實的酸苦澀餘味。
換個角度看美國文學經典:
◎《大亨小傳》的主角其實不是大亨!
《大亨小傳》的故事,只是窮小子蓋茲比愛上「白富美」黛西,黛西卻嫁給「高富帥」湯姆,後來蓋茲比鹹魚翻身,找鄰居尼克策劃橫刀奪愛,處心積慮拆散湯姆和黛西這對歡喜冤家……嗎?
在這本社會小說裡,主角其實並非苦戀未果的蓋茲比。一本好的小說,主角必須在腥風血雨中歷練成長;而在這場愛情大亂鬥中,蓋茲比執迷不悔,湯姆死性不改,黛西不思改進,如何挑得起大樑?只有蓋茲比的鄰居尼克,既沉緬於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同時又能冷眼旁觀,體會燈火闌珊、酒醒人散的悵惘,看破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並將所見所聞「寫成」這本《大亨小傳》,以淒婉的豔筆刻畫戰後一代對美國夢幻滅的悲哀。
最佳男主角,尼克當之無愧。
◎《大亨小傳》描寫的不是愛情,而是社會人情!
費滋傑羅以爵士時代為經,以黛西─湯姆─蓋茲比的三角戀為緯,交織出酒食徵逐的社會風貌,刻畫出壁壘分明的階級界線,在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底下,默默上演著真實世界的人生百態,一九二○年代的紐約歷歷在目,裡頭有「一座座白色的大廈,一幢幢方糖的矮樓」,居住著「李蛭夫婦」、「竹本瓜夫婦」、「品玖嘉公子」等角色……這些人豈是二○年代紐約所獨見?
愛情的酒精揮發後,逗留舌尖的,是社會寫實的酸苦澀餘味。
《傲慢與偏見(20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沒讀過這本書,別說你懂愛情!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歡喜冤家
珍.奧斯汀最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
「你的短處就是看誰都不順眼。」伊莉莎白說。
「而妳呢,」達西笑著說,「就是喜歡誤解別人。」
然而,在愛情的面前,他們都得放下傲慢與偏見
◎愛情故事經典原型
《傲慢與偏見》雖非愛情小說的濫觴,卻是此文類的發揚與奠基者,各種經典橋段一應俱全:錯誤的第一印象,懸殊的家世背景,從中作梗的親戚,誤解引起的衝突,戲劇性的重逢場景,令感情增溫的意外事件……。無怪乎自問世以來數度被改編為影集、電影、舞台劇,許多知名作家都相繼投入各種續作、仿作,將角色原型套用到現代故事,例如暢銷書《BJ單身日記》、電影《電子情書》都是以它為本。
◎不只是愛情小說,也是本描寫人際交往和婚姻相處的妙書
珍.奧斯汀曾謙虛地說她的寫作是「在兩吋的象牙上進行雕刻……寫鄉村的幾個家庭」,然而正是這樣精細的筆觸與聚焦的寫作範圍,讓她將生活上的微小細節和種種人情世故一針見血地描寫出來。例如:
「虛榮和驕傲完全是兩回事,偏偏常常被混著用。驕傲的人不一定虛榮。驕傲關乎的是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則牽涉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美滿的婚姻全憑運氣。如果婚前就摸透了對方的脾氣,或是兩人的個性十分相似,都對婚姻幸福一點幫助也沒有,只會導致婚後愈走愈遠,把該吵的都吵完了才算呢;既然是要攜手共度一生,缺點當然是知道的愈少愈好。」
「世事看得多了,不滿也就多了。我日漸相信人心善變,看來是長處的未必是長處,看來講理的未必就可靠。」
《自己的房間【出版90週年全新譯註版】》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維吉尼亞.吳爾芙
Thinking is My Fighting.
吳爾芙帶領我們找回女性創作與雌雄同體的身影,
預言莎士比亞的妹妹就在你我身旁出現!
《衛報》、《時代雜誌》百大非文學作品+《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細數吳爾芙引用的文史典故,慧黠重現文學才女靈巧機敏的文筆
她的質疑為全世界女人打開了改寫歷史的空間,
並激發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熱潮。
《自己的房間》是由吳爾芙的系列演講稿匯集而成,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學、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經典。
1928年10月,吳爾芙受邀到劍橋大學紐南學院和格頓學院兩個女子學院,就「女性與小說」的主題發表演說。她虛構了一位當代女子的日常遭遇,包括赴大學學院卻被斥喝遠離草坪行走,側身男性學者餐會間的被剝奪感,在大英圖書館瀏覽書架發現盡是男性作品,在倫敦公寓俯瞰街景懷想獨立女性身影等。在男性主導的文學與學術傳統中,女性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教育、經濟與社會資源,要想創作甚至在文學史上留名,實是難上加難。
吳爾芙想像,十八世紀的莎士比亞如果有位才華洋溢的詩人妹妹,她只能無名而終;而十九世紀以寫作聞名的勃朗特姊妹和喬治.艾略特,則必須以男性筆名發表,喬治.艾略特更因為與情人的關係不見容於社會,必須隱居鄉間。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呼籲,女性擁有一個實體的空間,繼而成為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以降的保守氣氛中,甚至對二十世紀以來女性主義的開展,都是鏗鏘有力的發聲!
《大亨小傳(出版9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我抹掉過去,只為了讓愛重來!
這人生,如煙花一場。
愛情的酒精揮發後,
逗留舌尖的,
是現實的酸苦澀餘味。
換個角度看美國文學經典:
◎《大亨小傳》的主角其實不是大亨!
《大亨小傳》的故事,只是窮小子蓋茲比愛上「白富美」黛西,黛西卻嫁給「高富帥」湯姆,後來蓋茲比鹹魚翻身,找鄰居尼克策劃橫刀奪愛,處心積慮拆散湯姆和黛西這對歡喜冤家……嗎?
在這本社會小說裡,主角其實並非苦戀未果的蓋茲比。一本好的小說,主角必須在腥風血雨中歷練成長;而在這場愛情大亂鬥中,蓋茲比執迷不悔,湯姆死性不改,黛西不思改進,如何挑得起大樑?只有蓋茲比的鄰居尼克,既沉緬於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同時又能冷眼旁觀,體會燈火闌珊、酒醒人散的悵惘,看破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並將所見所聞「寫成」這本《大亨小傳》,以淒婉的豔筆刻畫戰後一代對美國夢幻滅的悲哀。
最佳男主角,尼克當之無愧。
◎《大亨小傳》描寫的不是愛情,而是社會人情!
費滋傑羅以爵士時代為經,以黛西─湯姆─蓋茲比的三角戀為緯,交織出酒食徵逐的社會風貌,刻畫出壁壘分明的階級界線,在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底下,默默上演著真實世界的人生百態,一九二○年代的紐約歷歷在目,裡頭有「一座座白色的大廈,一幢幢方糖的矮樓」,居住著「李蛭夫婦」、「竹本瓜夫婦」、「品玖嘉公子」等角色……這些人豈是二○年代紐約所獨見?
愛情的酒精揮發後,逗留舌尖的,是社會寫實的酸苦澀餘味。
《傲慢與偏見(20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沒讀過這本書,別說你懂愛情!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歡喜冤家
珍.奧斯汀最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
「你的短處就是看誰都不順眼。」伊莉莎白說。
「而妳呢,」達西笑著說,「就是喜歡誤解別人。」
然而,在愛情的面前,他們都得放下傲慢與偏見
◎愛情故事經典原型
《傲慢與偏見》雖非愛情小說的濫觴,卻是此文類的發揚與奠基者,各種經典橋段一應俱全:錯誤的第一印象,懸殊的家世背景,從中作梗的親戚,誤解引起的衝突,戲劇性的重逢場景,令感情增溫的意外事件……。無怪乎自問世以來數度被改編為影集、電影、舞台劇,許多知名作家都相繼投入各種續作、仿作,將角色原型套用到現代故事,例如暢銷書《BJ單身日記》、電影《電子情書》都是以它為本。
◎不只是愛情小說,也是本描寫人際交往和婚姻相處的妙書
珍.奧斯汀曾謙虛地說她的寫作是「在兩吋的象牙上進行雕刻……寫鄉村的幾個家庭」,然而正是這樣精細的筆觸與聚焦的寫作範圍,讓她將生活上的微小細節和種種人情世故一針見血地描寫出來。例如:
「虛榮和驕傲完全是兩回事,偏偏常常被混著用。驕傲的人不一定虛榮。驕傲關乎的是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則牽涉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美滿的婚姻全憑運氣。如果婚前就摸透了對方的脾氣,或是兩人的個性十分相似,都對婚姻幸福一點幫助也沒有,只會導致婚後愈走愈遠,把該吵的都吵完了才算呢;既然是要攜手共度一生,缺點當然是知道的愈少愈好。」
「世事看得多了,不滿也就多了。我日漸相信人心善變,看來是長處的未必是長處,看來講理的未必就可靠。」
《自己的房間【出版90週年全新譯註版】》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維吉尼亞.吳爾芙
Thinking is My Fighting.
吳爾芙帶領我們找回女性創作與雌雄同體的身影,
預言莎士比亞的妹妹就在你我身旁出現!
《衛報》、《時代雜誌》百大非文學作品+《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細數吳爾芙引用的文史典故,慧黠重現文學才女靈巧機敏的文筆
她的質疑為全世界女人打開了改寫歷史的空間,
並激發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熱潮。
《自己的房間》是由吳爾芙的系列演講稿匯集而成,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學、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經典。
1928年10月,吳爾芙受邀到劍橋大學紐南學院和格頓學院兩個女子學院,就「女性與小說」的主題發表演說。她虛構了一位當代女子的日常遭遇,包括赴大學學院卻被斥喝遠離草坪行走,側身男性學者餐會間的被剝奪感,在大英圖書館瀏覽書架發現盡是男性作品,在倫敦公寓俯瞰街景懷想獨立女性身影等。在男性主導的文學與學術傳統中,女性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教育、經濟與社會資源,要想創作甚至在文學史上留名,實是難上加難。
吳爾芙想像,十八世紀的莎士比亞如果有位才華洋溢的詩人妹妹,她只能無名而終;而十九世紀以寫作聞名的勃朗特姊妹和喬治.艾略特,則必須以男性筆名發表,喬治.艾略特更因為與情人的關係不見容於社會,必須隱居鄉間。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呼籲,女性擁有一個實體的空間,繼而成為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以降的保守氣氛中,甚至對二十世紀以來女性主義的開展,都是鏗鏘有力的發聲!
作者簡介
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大亨小傳》)
美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電影編劇、短篇小說家。「爵士時代」代表作家,更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896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1913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期間嘗試撰寫短篇小說、詩、戲劇、書評等,奠定日後成為作家的基礎,最後因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獲徵召入伍而未完成大學學業。
1920年與名門之女潔妲(Zelda Sayre)結婚,育有一女。他們足跡遍及美國與歐洲各大城市,因此結識許多同樣旅居海外的美國作家,例如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海明威等。費茲傑羅以撰寫短篇小說為生,供夫婦倆過著完全反映「爵士時代」奢華風格的生活。前三部短篇小說集《Flapper and Philosophers》(1920)、《Tales of the Jazz Age》(1922)、《All The Sad Young Men》(1926)備獲好評。
1920年出版的《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為費茲傑羅首部長篇小說,描述生長於爵士年代的年輕人生活,彰顯其對傳統的反抗。1925年的《大亨小傳》、1934年的《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以及費茲傑羅因心臟病歿後、由作家暨評論家艾德華・威爾森(Edmund Wilson)彙集其手稿出版於1941年的《最後的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被視為費茲傑羅最好的長篇小說,以敏銳的社會觀察、細膩高雅的風格、感傷哀愁的情調著稱。
費茲傑羅在世時,文學成就褒貶不一,但自1940年代以來至今,已被視為與海明威、福克納並駕齊驅的美國先代文學先驅。
珍‧奧斯汀(1775~1817)(《傲慢與偏見》)
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一輩子未婚,留下了六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她自小便熱愛閱讀,十二歲開始嘗試寫作,自此展露卓越的文筆和才華。奧斯汀一生幾乎都居住在平靜的鄉間,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為藍本。從平凡的生活風俗、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題材中,以機智有趣的語言,栩栩如生地描繪出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她筆下人物形象鮮明,常藉由風趣詼諧的對話來凸顯人物的性格。《傲慢與偏見》是她最為人喜愛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影集與電影,也啟發了後世許多作品。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自己的房間》)
二十世紀重要的英國小說家、散文家,也是文學史上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與倫敦文友創辦「布倫斯伯里文化圈」並在其中扮演要角,對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文化影響極深。
吳爾芙出版多部長篇傑作,包括《達洛維夫人》,乃至充滿詩意與高度實驗色彩的《浪潮》。她同時也著墨於文學批評、短篇故事、傳記與報導寫作,包括充滿戲謔顛覆意味的《歐蘭朵》,《自己的房間》、《三枚金幣》則是激昂的女性主義論文。
吳爾芙天性敏感,少女時因母親與姐姐離世遭受精神創痛,之後長年受憂鬱症所苦,並於六十歲時投水自盡。
譯者簡介
張思婷(《大亨小傳》、《傲慢與偏見》)
台大外文系畢業,現正就讀師大譯研所博士班,並於世新大學及師大英語中心擔任講師。熱愛翻譯。
宋偉航(《自己的房間》)
資深譯者,譯作舉隅:《放客企業》、《智慧資本》、《企業蛻變》、《共謀》、《阿波羅的天使》、《大銀幕後》、《我在DK的出版歲月》、《實作理論綱要(全新修訂版)》、《聖徒叔叔》、《午夜知音》、《溫柔酒吧》、《迷》、《禿鷹律師》、《閱讀日誌》、《酷男的異想世界》、《留聲中國》、《補綴的星球》、《我的動物天堂》、《靈魂考》、《有關品味》、《全腦革命》、《綠色企業》等。
【預購】自己的房間【作家經典圖像+譯註版】A Room of One’s Own◎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譯者:宋偉航)
平常價 $29.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維吉尼亞.吳爾芙
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藝宣言
啟發無數人走上創作之路
《衛報》、《時代雜誌》百大非文學作品+《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特別收錄:
攝影師Gisele Freund拍攝的作家經典身影X
【編輯室整理】吳爾芙生平小傳與創作故事
最完整的經典:
7萬字正文+5萬字譯註
細數吳爾芙引用的文史典故,慧黠重現文學才女靈巧機敏的文筆
最貼近吳爾芙文風的中譯: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李根芳 專文引介
她的質疑為全世界女人打開了改寫歷史的空間,
並激發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熱潮。
《自己的房間》是由吳爾芙的系列演講稿匯集而成,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學、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經典。
1928年10月,吳爾芙受邀到劍橋大學紐南學院和格頓學院兩個女子學院,就「女性與小說」的主題發表演說。她虛構了一位當代女子的日常遭遇,包括赴大學學院卻被斥喝遠離草坪行走,側身男性學者餐會間的被剝奪感,在大英圖書館瀏覽書架發現盡是男性作品,在倫敦公寓俯瞰街景懷想獨立女性身影等。在男性主導的文學與學術傳統中,女性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教育、經濟與社會資源,要想創作甚至在文學史上留名,實是難上加難。
吳爾芙想像,十八世紀的莎士比亞如果有位才華洋溢的詩人妹妹,她只能無名而終;而十九世紀以寫作聞名的勃朗特姊妹和喬治.艾略特,則必須以男性筆名發表,喬治.艾略特更因為與情人的關係不見容於社會,必須隱居鄉間。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呼籲,女性擁有一個實體的空間,繼而成為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以降的保守氣氛中,甚至對二十世紀以來女性主義的開展,都是鏗鏘有力的發聲!
作家推薦
吳俞萱(詩人)、徐堰鈴(劇場工作者)、黃麗群(作家)、楊佳嫻(作家)、魏瑛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辦人)、瞿欣怡(作家)聯合推薦
在她那裡,事態無法完結。因為心緒無法。一切都在向著裡外鑿出更深刻更幽遠的裡外。她是那樣冀盼真實,等待真實,艱苦地滴出幾個字,騷動兩邊:以眼前的生活對應思想的推衍,以銳利的思想拓開生活的漫漶。她說:「窗簾一定要關緊。」不去追問自己做成了什麼,就在放下筆尖的那一刻,讓心靈退居黑暗,不再分別裡外,因為生活覆蓋思想,思想也將浸透生活。(吳俞萱,詩人)
暉麗萬有,體氣充沛,縱橫開闔,撕開它「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經典」的包裝紙,《自己的房間》完美地表現出細緻詩意與宏大知識的結合,抒情語言與哲學思路的優美鑲嵌,帶來九拐十八彎的閱讀樂趣。這樣的題名,乍聽起來,即使在今日,仍然將要被賤視為「女人就是格局不大」(當然,如果是男子寫的,「格局不大」四字就將一反被讚美為「細膩幽微」「腳踏實地」),吳爾芙偏偏證明了強健的心靈能如何地納須彌於芥子,而許多人,口中說著大時代大地理的種種大話,每一句仍是「我我我」的自戀與自我彰顯。因此不為尺寸所惑的人有福了,這樣的人,能分得出小小的鑽石與保麗龍所造的空氣樓閣之差異,這樣的人,不怕吳爾芙。(黃麗群,作家)
在學校裡開女性文學課程,吳爾芙《自己的房間》是重要起點。一百年前,一個女性寫作者必須在既定的社會性別分工裡努力騰挪出縫隙,一點一點把她的文學創建起來。吳爾芙從無數先行例子裡看到,女人要發展自己的文學生涯,必須擁有不受打擾的空間以及金錢作為後盾。
《自己的房間》為寫作的女人發聲,早六年發表的魯迅〈娜拉走後怎樣〉則是為更普遍的女人們發聲:即使逃離父權家庭,尚未改變的社會卻是更大的牢籠,如何打破?第一個要爭取的,是經濟獨立。然後,接著,娜拉會很高興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也就是這無數努力掙扎出來的閱讀、書寫與行動,給予我們持續開鑿的力量。(楊佳嫻,作家)
在《自己的房間》裡,機敏、聰慧、毫不矯飾的吳爾芙,彷彿小快步牽起讀者的手,在幾百年間的時光隧道穿梭奔跑,隧道裡密布著女性創作者的神祕洞穴。吳爾芙一一點亮黑暗洞穴,在幽微處,女人的寫作緩緩發芽、蔓生,最終形成一幅密密麻麻的網絡,從此密不可分。
每一個創作的女人,都來自那個洞穴。吳爾芙說,不可切斷,但也不可被牽絆。作家的心靈,一定要自由。不要為了性別而寫,要超越,要自由。要忠於自己。
除了女人與寫作外,我還多想說幾句。無論何時重讀《自己的房間》,都不會過時。特別是看吳爾芙批判男性權威,套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才華洋溢的作家,連寫酸文都好看得讓人想按一萬個讚,文末還要粗體強調「認同請分享」。(瞿欣怡,作家)
一九八七年首遇《自己的房間》,深受啟蒙。寫了個劇本段子:一個小說家的苦悶妻子歇斯底里地在牆上書寫,企圖發明自己的文字。
一九九五年創辦「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很堅持要多用個「們」字。
一九九七年以《自己的房間》之名,編導了個作品。
二O一七年重讀此書,三十年時光倏忽而去,覺得自己仍需要「自己的房間」。(魏瑛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辦人」)
好評推薦
對於不熟悉吳爾芙的讀者來說,從《自己的房間》開始閱讀她的作品是一個完美起點。首先,它的篇幅很短,只有一百多頁,探討了女性、藝術、文學和經濟獨立相互交織的關係。 第二,吳爾芙不管是做為一個人或是作家,都將鼓舞你,讓你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她深刻而美麗(嗯,充滿苦痛)的內心世界。《自己的房間》富有先見之明,歷久不衰,讓人難以相信它是在將近百年之前寫下的。——潔西卡.魯比(Jessica Ruby),TED-Ed Team
閱讀這本書時,彷彿可以聽見吳爾芙的聲音,而能更靠近她獨特的會話式寫作風格!――昆汀.貝爾,《布倫斯伯里文化圈的回憶》作者
二十世紀出自女性作家之手、最有影響力的非文學作品,就屬《自己的房間》。
《自己的房間》中最過人處,在於虛構出莎士比亞的妹妹,描寫她與兄長同樣才華洋溢,卻囿於時代下的性別歧見而充滿痛苦的人生,正如吳爾芙其他關於女性主義的書寫,悲劇性地陳述女性的生活現狀,與在逃脫現實的想像裏,如何可能獲致不同的命運。――何米昂.李,英國曼布克獎評委主席
吳爾芙為女性發聲,充滿想像也富含邏輯,帶有機敏也兼及知識,展現了真正的小說家具有的想像力,而且她的發言至為精闢。……這本書是宛如結晶體的頭腦所蒸餾出來的成果,下筆歡快、新穎、且強而有力,要傳遞想法給讀者。許多最精采的論點,往往現身順帶一提之間,像是那些閃爍的洞見,點到為止的簡潔批判。這樣鮮明的筆調,總是讓人發現作家所知的事物,遠遠超過了預計要談的單一主題。――Louis Kronenberger,《紐約時報書評》
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藝宣言
啟發無數人走上創作之路
《衛報》、《時代雜誌》百大非文學作品+《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特別收錄:
攝影師Gisele Freund拍攝的作家經典身影X
【編輯室整理】吳爾芙生平小傳與創作故事
最完整的經典:
7萬字正文+5萬字譯註
細數吳爾芙引用的文史典故,慧黠重現文學才女靈巧機敏的文筆
最貼近吳爾芙文風的中譯: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李根芳 專文引介
她的質疑為全世界女人打開了改寫歷史的空間,
並激發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熱潮。
《自己的房間》是由吳爾芙的系列演講稿匯集而成,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文學、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經典。
1928年10月,吳爾芙受邀到劍橋大學紐南學院和格頓學院兩個女子學院,就「女性與小說」的主題發表演說。她虛構了一位當代女子的日常遭遇,包括赴大學學院卻被斥喝遠離草坪行走,側身男性學者餐會間的被剝奪感,在大英圖書館瀏覽書架發現盡是男性作品,在倫敦公寓俯瞰街景懷想獨立女性身影等。在男性主導的文學與學術傳統中,女性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教育、經濟與社會資源,要想創作甚至在文學史上留名,實是難上加難。
吳爾芙想像,十八世紀的莎士比亞如果有位才華洋溢的詩人妹妹,她只能無名而終;而十九世紀以寫作聞名的勃朗特姊妹和喬治.艾略特,則必須以男性筆名發表,喬治.艾略特更因為與情人的關係不見容於社會,必須隱居鄉間。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呼籲,女性擁有一個實體的空間,繼而成為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以降的保守氣氛中,甚至對二十世紀以來女性主義的開展,都是鏗鏘有力的發聲!
作家推薦
吳俞萱(詩人)、徐堰鈴(劇場工作者)、黃麗群(作家)、楊佳嫻(作家)、魏瑛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辦人)、瞿欣怡(作家)聯合推薦
在她那裡,事態無法完結。因為心緒無法。一切都在向著裡外鑿出更深刻更幽遠的裡外。她是那樣冀盼真實,等待真實,艱苦地滴出幾個字,騷動兩邊:以眼前的生活對應思想的推衍,以銳利的思想拓開生活的漫漶。她說:「窗簾一定要關緊。」不去追問自己做成了什麼,就在放下筆尖的那一刻,讓心靈退居黑暗,不再分別裡外,因為生活覆蓋思想,思想也將浸透生活。(吳俞萱,詩人)
暉麗萬有,體氣充沛,縱橫開闔,撕開它「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經典」的包裝紙,《自己的房間》完美地表現出細緻詩意與宏大知識的結合,抒情語言與哲學思路的優美鑲嵌,帶來九拐十八彎的閱讀樂趣。這樣的題名,乍聽起來,即使在今日,仍然將要被賤視為「女人就是格局不大」(當然,如果是男子寫的,「格局不大」四字就將一反被讚美為「細膩幽微」「腳踏實地」),吳爾芙偏偏證明了強健的心靈能如何地納須彌於芥子,而許多人,口中說著大時代大地理的種種大話,每一句仍是「我我我」的自戀與自我彰顯。因此不為尺寸所惑的人有福了,這樣的人,能分得出小小的鑽石與保麗龍所造的空氣樓閣之差異,這樣的人,不怕吳爾芙。(黃麗群,作家)
在學校裡開女性文學課程,吳爾芙《自己的房間》是重要起點。一百年前,一個女性寫作者必須在既定的社會性別分工裡努力騰挪出縫隙,一點一點把她的文學創建起來。吳爾芙從無數先行例子裡看到,女人要發展自己的文學生涯,必須擁有不受打擾的空間以及金錢作為後盾。
《自己的房間》為寫作的女人發聲,早六年發表的魯迅〈娜拉走後怎樣〉則是為更普遍的女人們發聲:即使逃離父權家庭,尚未改變的社會卻是更大的牢籠,如何打破?第一個要爭取的,是經濟獨立。然後,接著,娜拉會很高興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也就是這無數努力掙扎出來的閱讀、書寫與行動,給予我們持續開鑿的力量。(楊佳嫻,作家)
在《自己的房間》裡,機敏、聰慧、毫不矯飾的吳爾芙,彷彿小快步牽起讀者的手,在幾百年間的時光隧道穿梭奔跑,隧道裡密布著女性創作者的神祕洞穴。吳爾芙一一點亮黑暗洞穴,在幽微處,女人的寫作緩緩發芽、蔓生,最終形成一幅密密麻麻的網絡,從此密不可分。
每一個創作的女人,都來自那個洞穴。吳爾芙說,不可切斷,但也不可被牽絆。作家的心靈,一定要自由。不要為了性別而寫,要超越,要自由。要忠於自己。
除了女人與寫作外,我還多想說幾句。無論何時重讀《自己的房間》,都不會過時。特別是看吳爾芙批判男性權威,套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才華洋溢的作家,連寫酸文都好看得讓人想按一萬個讚,文末還要粗體強調「認同請分享」。(瞿欣怡,作家)
一九八七年首遇《自己的房間》,深受啟蒙。寫了個劇本段子:一個小說家的苦悶妻子歇斯底里地在牆上書寫,企圖發明自己的文字。
一九九五年創辦「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很堅持要多用個「們」字。
一九九七年以《自己的房間》之名,編導了個作品。
二O一七年重讀此書,三十年時光倏忽而去,覺得自己仍需要「自己的房間」。(魏瑛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辦人」)
好評推薦
對於不熟悉吳爾芙的讀者來說,從《自己的房間》開始閱讀她的作品是一個完美起點。首先,它的篇幅很短,只有一百多頁,探討了女性、藝術、文學和經濟獨立相互交織的關係。 第二,吳爾芙不管是做為一個人或是作家,都將鼓舞你,讓你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她深刻而美麗(嗯,充滿苦痛)的內心世界。《自己的房間》富有先見之明,歷久不衰,讓人難以相信它是在將近百年之前寫下的。——潔西卡.魯比(Jessica Ruby),TED-Ed Team
閱讀這本書時,彷彿可以聽見吳爾芙的聲音,而能更靠近她獨特的會話式寫作風格!――昆汀.貝爾,《布倫斯伯里文化圈的回憶》作者
二十世紀出自女性作家之手、最有影響力的非文學作品,就屬《自己的房間》。
《自己的房間》中最過人處,在於虛構出莎士比亞的妹妹,描寫她與兄長同樣才華洋溢,卻囿於時代下的性別歧見而充滿痛苦的人生,正如吳爾芙其他關於女性主義的書寫,悲劇性地陳述女性的生活現狀,與在逃脫現實的想像裏,如何可能獲致不同的命運。――何米昂.李,英國曼布克獎評委主席
吳爾芙為女性發聲,充滿想像也富含邏輯,帶有機敏也兼及知識,展現了真正的小說家具有的想像力,而且她的發言至為精闢。……這本書是宛如結晶體的頭腦所蒸餾出來的成果,下筆歡快、新穎、且強而有力,要傳遞想法給讀者。許多最精采的論點,往往現身順帶一提之間,像是那些閃爍的洞見,點到為止的簡潔批判。這樣鮮明的筆調,總是讓人發現作家所知的事物,遠遠超過了預計要談的單一主題。――Louis Kronenberger,《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
二十世紀重要的英國小說家、散文家,也是文學史上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與倫敦文友創辦「布倫斯伯里文化圈」並在其中扮演要角,對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文化影響極深。
吳爾芙出版多部長篇傑作,包括《達洛維夫人》,乃至充滿詩意與高度實驗色彩的《浪潮》。她同時也著墨於文學批評、短篇故事、傳記與報導寫作,包括充滿戲謔顛覆意味的《歐蘭朵》,《自己的房間》、《三枚金幣》則是激昂的女性主義論文。
吳爾芙天性敏感,少女時因母親與姐姐離世遭受精神創痛,之後長年受憂鬱症所苦,並於六十歲時投水自盡。
肖像照片攝影
吉賽兒·弗羅因德(Gisèle Freund,1908-2000)
法國攝影師,被認為是20世紀最頂尖的攝影師之一,是法國龐畢度中心第一位舉行作品回顧展的攝影師。
吉賽兒·弗羅因德出生於德國柏林的一個富裕猶太家庭,大學時研究社會學和藝術史,1933年因逃避納粹移居巴黎,法國被納粹佔領後她離開歐陸,直到1953年才回巴黎定居。
她拍出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更因結交同時代傑出的作家、藝術家、哲學家,為他們拍攝生動的肖像聞名,其中包括1920、1930年代在巴黎與倫敦出沒的班傑明、喬哀思、吳爾芙、貝克特、伯納蕭,乃至她留亡阿根廷時結識的波赫士、聶魯達,以及旅行墨西哥時的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雷維拉。
評論家認為吉賽兒·弗羅因德擅長拍出人物的個性態度,特別是以手部、身體姿勢與衣著來凸顯。吉賽兒·弗羅因德則說,她為作家與藝術家拍照前會先研讀他們的作品,並且花很多時間與他們討論;這也是她能夠與他們連結、讓他們卸下心防的祕訣。
譯者簡介
宋偉航
資深譯者,譯作舉隅:《放客企業》、《智慧資本》、《企業蛻變》、《共謀》、《阿波羅的天使》、《大銀幕後》、《我在DK的出版歲月》、《實作理論綱要(全新修訂版)》、《聖徒叔叔》、《午夜知音》、《溫柔酒吧》、《迷》、《禿鷹律師》、《閱讀日誌》、《酷男的異想世界》、《留聲中國》、《補綴的星球》、《我的動物天堂》、《靈魂考》、《有關品味》、《全腦革命》、《綠色企業》等。
二十世紀重要的英國小說家、散文家,也是文學史上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與倫敦文友創辦「布倫斯伯里文化圈」並在其中扮演要角,對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文化影響極深。
吳爾芙出版多部長篇傑作,包括《達洛維夫人》,乃至充滿詩意與高度實驗色彩的《浪潮》。她同時也著墨於文學批評、短篇故事、傳記與報導寫作,包括充滿戲謔顛覆意味的《歐蘭朵》,《自己的房間》、《三枚金幣》則是激昂的女性主義論文。
吳爾芙天性敏感,少女時因母親與姐姐離世遭受精神創痛,之後長年受憂鬱症所苦,並於六十歲時投水自盡。
肖像照片攝影
吉賽兒·弗羅因德(Gisèle Freund,1908-2000)
法國攝影師,被認為是20世紀最頂尖的攝影師之一,是法國龐畢度中心第一位舉行作品回顧展的攝影師。
吉賽兒·弗羅因德出生於德國柏林的一個富裕猶太家庭,大學時研究社會學和藝術史,1933年因逃避納粹移居巴黎,法國被納粹佔領後她離開歐陸,直到1953年才回巴黎定居。
她拍出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更因結交同時代傑出的作家、藝術家、哲學家,為他們拍攝生動的肖像聞名,其中包括1920、1930年代在巴黎與倫敦出沒的班傑明、喬哀思、吳爾芙、貝克特、伯納蕭,乃至她留亡阿根廷時結識的波赫士、聶魯達,以及旅行墨西哥時的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雷維拉。
評論家認為吉賽兒·弗羅因德擅長拍出人物的個性態度,特別是以手部、身體姿勢與衣著來凸顯。吉賽兒·弗羅因德則說,她為作家與藝術家拍照前會先研讀他們的作品,並且花很多時間與他們討論;這也是她能夠與他們連結、讓他們卸下心防的祕訣。
譯者簡介
宋偉航
資深譯者,譯作舉隅:《放客企業》、《智慧資本》、《企業蛻變》、《共謀》、《阿波羅的天使》、《大銀幕後》、《我在DK的出版歲月》、《實作理論綱要(全新修訂版)》、《聖徒叔叔》、《午夜知音》、《溫柔酒吧》、《迷》、《禿鷹律師》、《閱讀日誌》、《酷男的異想世界》、《留聲中國》、《補綴的星球》、《我的動物天堂》、《靈魂考》、《有關品味》、《全腦革命》、《綠色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