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9–1999
- 9786267052457
- 9786267052761
- 9786267052822
- 9786267052952
- 9786267376430
- 9786267376522
- 9786267376942
- 9786267645000
- 9786267645048
- 9789868879348
- 9789869681759
- 9789869681766
- Anne Applebaum
- Autocracy Inc.
- Autocracy Inc.: The Dictators Who Want to Run the World
- Becoming BEAUVOIR: A Life
- Belarus
- Benjamin Moser
- Birgit Tremml-Werner
- China and Japan in Manila 1571─1644: Local Comparisons and Global Connections
- Constitutions
- Daron Acemoglu
- Filterworld: How Algorithms Flattened Culture
- Howard Eiland
- In Their Teens,In Their Ruins
- James A. Robinson
- Kate Kirkpatrick
- Kyle Chayka
- Linda Colley
- Lithuania
- Michael W. Jennings
- Nicholas Mulder
-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 Patrick Wilcken
- Robert D. Putnam
- Sontag: Her Life and Work
- Spain
- Technofeudalism: What Killed Capitalism
- The Economic Weapon: The Rise of Sanctions as a Tool of Modern War
- The Gun
-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s: Poland
- Thomas Piketty
- Timothy Snyder
- Ukraine
- Walter Benjamin: A Critical Life
-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Prosperity,and Poverty
- Yanis Varoufakis
-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 and the Pen: Warfare
- the Ship
- 世界歷史
- 世界社會公正日
- 云端封建时代:串流平台与社群媒体背后的经济学
- 亞洲史
- 人文社科
- 余志伟
- 余志偉
- 傳記
- 全球
- 公共政策
- 其他
- 凯尔·切卡
- 凱爾·切卡
- 凱特·寇克派翠
- 劉維人
- 半蝕
- 台灣
- 吳國卿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 堯嘉寧
- 安愛波邦
- 尼可拉斯·穆德
- 工具
- 帝國
- 平等的世界
- 平等的反思
- 废墟少年
- 廖珮杏
- 廢墟少年
-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弱勢族群
- 張葳
- 思想
- 性別研究
- 成為西蒙波娃
- 戰爭
- 戴伦·艾塞默鲁
- 戴倫·艾塞默魯
- 扁平时代
- 扁平时代:算法如何限缩我们的品味与文化
- 扁平時代
- 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
- 托玛·皮凯提
- 托瑪·皮凱提
- 提摩希·史奈德
- 政治
- 散文
- 數位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學
- 書
- 本傑明‧莫瑟
- 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
- 李雪莉
- 東亞與台灣書籍裝幀史
- 東歐
- 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 林素幸
- 桑塔格
- 槍炮、船艦與筆墨
- 槍炮、船艦與筆墨:戰爭及憲法所催生的現代世界
- 歐洲
- 歷史
- 民族
- 民族重建
- 派翠克˙威肯
- 海外
- 獨裁者
- 獨裁者聯盟
- 班雅明
- 班雅明傳
- 琳達·柯利
- 盧靜
- 碧兒姬·特倫─威納
- 社會議題
- 简永达
- 簡永達
- 經濟
- 經濟學
- 經濟武器
- 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
- 繁體
- 经济武器:金融制裁与贸易战的诞生
- 罗伯特·普特南
- 羅伯特·普特南
- 美丽的书来自台湾
- 美麗的書來自台灣
- 美麗的書來自台灣:近代台灣的書物裝幀
- 翻譯
- 翻譯文學
- 自傳
- 航海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藝術
- 行政學
- 衛城
- 衛城出版
- 許雅淑
- 詹姆斯·罗宾森
- 詹姆斯·羅賓森
- 譚天
- 譯者:李宗義
- 譯者:李寧怡
- 譯者:梁永安
- 譯者:許瑞宋
- 譯者:陳郁雯
- 譯者:黃星樺
- 译者:陈郁雯
- 译者:黄星桦
- 賴盈滿
- 近代台灣的書物裝幀
- 鄧伯宸
- 關於書的藝術
- 阶级世代:穷小孩与富小孩的机会不平等
- 陳信宏
-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 雅尼斯·瓦魯法克斯
- 雲端封建時代: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後的經濟學
- 霍華·艾蘭德
- 韓麗珠
- 香港
- 馬尼拉
- 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
- 黑日

【預購】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Daron Acemoglu,James A. Robinson)(譯者:吳國卿、鄧伯宸)
平常價 $43.00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是要深化民主,或者向威權靠攏?
《槍炮、病菌與鋼鐵》後,最具啟發性與解釋力的經典之作
克拉克獎章得主,經濟學界最耀眼的新生代大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致推薦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數千年的全球史也說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
中世紀的威尼斯因為採行較廣納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而邁向富裕繁盛,反過來又帶動制度朝更加廣納的方向前進,盛極一時而稱霸地中海。但早期的菁英豪族不甘於新人輩出瓜分利益,在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民主制度下反撲成功,將威尼斯快速拉往封閉的榨取方向,因而導致它逐漸衰落。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作者簡介
戴倫·艾塞默魯 Daron Acemoglu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曾任教於倫敦政經學院。2005年獲頒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這個獎專為四十歲以下對經濟學思想與知識有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而設,是僅次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榮耀,也是未來最熱門的諾貝爾獎人選。艾塞默魯是全球經濟學文獻引用次數最多的前十名經濟學者,他的論文產量驚人,是經濟學界最猛悍的新秀。
詹姆斯·羅賓森 James A. Robinson
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既是政治學家也是經濟學家。他是世界知名的非洲與拉丁美洲專家,目前在剛果、獅子山共和國、海地與哥倫比亞各國皆主持研究計畫,每年夏季會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安地斯大學授課。
譯者簡介
吳國卿
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資深編譯,負責翻譯本書序言至第八章,譯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趨勢力:改變未來15年的世界樣貌》、《誰劫走了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下的6大價值型投資》、《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等。
鄧伯宸
資深譯者,負責翻譯本書第九章至十五章,譯有《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時間等候區》、《生活之道》等。

【預購】雲端封建時代: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後的經濟學 Technofeudalism: What Killed Capitalism◎雅尼斯·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 譯者:許瑞宋)
平常價 $37.00都在餵養這套比資本主義更變態的新制度!
親愛的老爸,時代已經變了,
我們必須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
才能換取「領主」提供的各項雲端服務。
「這就是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旋律,黑暗嚇人又刺激。」──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的經濟學家、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
雅尼斯.瓦魯法克斯 Yanis Varoufakis 最爆炸性的話題之作。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抖音的崛起與無止境的金融危機,在在分散了我們對全球經濟運作方式的注意。藏在資本主義的外皮底下,一種更可怕的全新階級制度正在悄悄成形,名為「科技封建主義」。
今天,大型科技企業正在匯聚史無前例的龐大資金,打造屬於自己的網路雲端領地,進而獲得不成比例的現實權力。當數位平台掏空市場,雲端租金取代了利潤,而馬斯克或祖克柏這樣的科技巨擘成為新世界的封建領主,我們這些早已離不開社群媒體、串流平台與第三方支付的一般人,就成了數位時代的農奴: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以換取地主提供的各項服務。這就是雲端封建時代的真相。
希臘前財政部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將在本書中呈現,這種更險惡的可怕制度究竟是如何取代掉傳統的資本主義,威脅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制度,促成了美中新冷戰的全球格局,甚至是永遠改變了我們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作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激進經濟思想家,作者也試圖對這一劃時代變革提供解方與指引。資本主義為何死去?世界為何走向科技封建主義?如何在一切太遲之前,阻止狀況惡化下去?本書將透過一段段平易近人的父子對話,帶領讀者一步步理解這些變化究竟是如何發生,以及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如何能夠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國際推薦陣容
「想理解我們今日所處困境的人,都建議讀這本書──而既然我們所有人都身陷困境,那本書顯然適合所有人。」——齊澤克(Slavoj Zizek),著名哲學家
「多麼了不起的一本書,論點新穎、發人深省又通俗好懂,每個人都該一讀。這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題曲,黑暗嚇人又刺激。滿分一百,我給它一百分。」——威爾許(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
「讀了就停不下來。」——肯洛區(Ken Loach),英國電影人,《吹動大麥的風》導演
「罕有財政部長具有雅尼斯.瓦魯法克斯這種等級的經濟學天賦。」——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暨政治分析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美國語言哲學家
「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薩克斯(Jeffrey Sachs),美國發展經濟學家
「本書以優秀的敘事手法,告訴我們資本主義是如何把自己生吞活剝,變異成一頭完全不同種類的野獸。作者也呼籲我們,要把自己從數位農奴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史考特(Brett Scott),《AI時代的現金戰爭》作者
「萬一沒有人注意到資本主義已死怎麼辦?就連資本家自己也沒注意到?數位平台如今篡奪了資本主義,並替換成一套更可怕的制度。這是一本有助於理解其運作方式的迫切之書。」——多克托羅(Cory Doctorow),加拿大科幻作家
「論點挑釁,文筆好讀,必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辯論的重要試金石。」——斯奈錫克(Nick Srnicek),《平台資本主義》作者
「這本重要新書描述了現正發生的劃時代轉變。在瓦魯法克斯看來,這不僅是科技問題,而是一種全新的經濟體制與政治力量。」——卡德瓦拉德(Carole Cadwalladr),英國作家暨調查記者
「瓦魯法克斯以其特有的迷人風格,引導讀者認識現代經濟的重要趨勢:企業大巨頭如何建立一套對自己有利的經濟體系,以及老百姓如何能把權力奪回手中。」——布雷克利(Grace Blakeley),《新冠疫情將如何改變資本主義》作者
「瓦魯法克斯讓他的讀者開始動腦思考,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沃夫(Martin Wolf),《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作者
「資本主義已死,我們不過是在其殘骸上苦苦掙扎。怎麼會沒有人發現呢?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氣候危機、新冠疫情、烏克蘭與加薩等混亂給分散了。瓦魯法克斯認為,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正是雲端資本。」——洛文克(Geert Lovink),網路文化研究所創辦人
臺灣讀後推薦
「近十年來,社群媒體讓人們傳播資訊的方式有了巨大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也讓我們的資訊獲取變得更被動。每個社群媒體就像是一個占地為王的地方君主,讓使用者透過勞動產出網站需要的內容,但也同時透過演算法來決定每個人可以看到的資訊與優先順序。這個權力甚至可以直接改變使用者對於既有權力的質疑與挑戰,例如近期TikTok透過程式的改變,鼓勵使用者可以挑戰美國國會對於TikTok必須脫離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這項決議。
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並不容易,尤其在網路效應的影響下,每個人在社群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好友圈,要脫離這些圈地形成的封建體制有著更高的門檻。但我們可以先從這本書開始認識這個現象,了解我們所處的網路環境,才有改變的可能。
雅尼斯做為希臘前財政部長,以及著名經濟政治學家,雖然對於中國的看法和我們站在中國第一線的看法會有相當的出入,對於加密貨幣的意見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貼合科技發展的狀況,但對於資本、勞動以及企業追求的利潤與擴張等層面的見解,確實非常值得參考,尤其在這個或許即將迎來網路生態改變的前夕。」
——簡信昌,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
「許多人以為佃農只活在歷史課本裡,卻沒意識到自己就是雲端服務下的數位佃農。作者喚起人們的病識感,使你我看清數位地主的樣貌,以及如何可能擺脫佃農身分。」——許明恩,《區塊勢》創辦人
「如果你常關注矽谷,那麼或許熟悉這幾年較風靡的『科技樂觀主義』(Techno-Optimism)。這本書很明顯是站在對立面,以挑釁的命題帶出深刻的討論。
「對於這本書,我有三個推薦理由。首先,這本書的寫作引人入勝,大量利用作者與其父親之間的對話來展開思辨,有趣且有溫度。其次,針對主要論點,作者引用了相當數量的論據,在知識量上令人滿足。最後,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使我們得以觀察數位轉型對政經體系和國家地緣戰略的影響。
然而,我也有一個提醒。如同世界上所有的著作,這本書並不全面。鮮明的立論容易使人誤入極端的二元對立思維,但我相信這並非作者本意。批判性思維並非僅使我們成為批判者,而是協助我們找到更好的建設手段。」
——曼尼 Manny,《曼報》創辦人
「一部誠摯而令人動容的左派家書──作者雙親歷經二戰與希臘法西斯獨裁之下集中營的磨難,終生獻身於追求自由、實現不再存在壓迫之世界的左翼信念。本書正是為了答覆父親晚年的疑問所寫:『網路的興起將助長資本主義抑或消滅資本主義?』
作者為此給出了一個能告慰亡父、但令人警惕憂心的答覆。在其字裡行間,讀者也處處能感受到一位承擔著左翼家族生命記憶的經濟學家,將其信仰與所學所思娓娓道來的溫度與執著。」——黃哲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著名政治經濟學家、暢銷書作家暨希臘前財政部長,成長於雅典衛城。先後在英國、澳洲、瑞典與美國教授經濟學相關課程,現為希臘雅典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及歐洲民主運動2025(DiEM25)祕書長。代表著作包括《房間裡的大人》、《爸爸寄來的經濟學情書》。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社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價值戰爭》、《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和《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等數十本書(http://victranslates.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