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1
- 12
- 13
- 15
- 17
- 18
- 19
- 1984
- 9772664322149
- 9772664322200
- 9789887624530
- 9789887624554
- 9789887624615
- 9789887988953
- Meta
- POST
- 《方圓》09期
- 《方圓》09期「Time Folds」
- 《方圓》:05期「睡眠」
- 《方圓》:06期「游離」
- 《方圓》:07期「收拾」
- 《方圓》:08期「重置」
- 《方圓》:10期「1984」
- 《方圓》:11期「正午」
- 《方圓》:12期「劫」
- 《方圓》:13期「敵」
- 《方圓》:14期「元/Meta」
- 《方圓》:15期「後/POST」
- 《方圓》:16期「復/RE」
- 《方圓》:17期「卡夫卡・審判」
- 《方圓》:18期「卡繆・異鄉人」
- 《方圓》:19期「曹雪芹・紅樓夢」
- 《方圓》:20期
- 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
- 元/Meta
- 其他
- 出神
- 勞緯洛
- 卡夫卡
- 卡繆
- 參差杪
- 另起爐灶
- 台灣
- 吳煦斌
- 周丹楓
- 哲學
- 哲學入門
- 哲學入門路徑
- 哲學思想
- 喧嘩的碎片
- 回家
- 城市
- 夕拾朝花
- 天堂舞哉足下
- 審判
- 尋常與作樂
- 尋常與作樂——哲學與文藝的25則思考
- 小說
- 岑朗天
- 崑南
- 崩末
- 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
- 張婉雯
- 張岪與木心
- 張岪與木心——背負死亡,陳丹青將木心送到陽光下
- 後/POST
- 復
- 復/RE
- 恐懼
- 憂鬱
- 收拾
- 放風
- 散文
- 散文集
- 文学看得开
- 文學單身動物園
- 文學看得開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藝星座馬戲團
- 斑駁日常
- 新蒲崗
- 方圓
- 方圓第1期
- 方圓第2期
- 方圓第3期
- 方圓第4期
- 方圓第5期
- 方圓第6期
- 方圓第7期
- 方圓第8期
- 方圓:01期「出神」
- 方圓:02期「恐懼」
- 方圓:03期「憂鬱」
- 方圓:04期「隔離」
- 日本
- 星座
- 時間與記憶的廢墟寓言
- 書
- 曹雪芹
- 木心
- 李卓風
- 李敬恒
- 李智良
- 杜杜
- 梁秉鈞
- 梁秉钧
- 樹心邊.新蒲崗
- 樹邊心
- 正在思想
- 正在思想:當代哲思十八家
- 沉默發條
- 海外
- 渡日若渡海
- 游離
- 游靜
- 無遮鬼
- 現代文學
- 現代詩
- 甄拔濤
- 異鄉人
- 當代解讀
- 看牛集
- 睡眠
- 米哈
- 紅樓夢
- 紅眼
- 經典香港詩集
- 繁体
- 繁體
- 自由如綠——香港作家植物書寫合集
- 華文
- 華文現代詩
- 董啟章
- 蘇苑姍
- 虛詞
- 袁兆昌
- 評論
- 謝曉虹
- 鄧小樺
- 鄧正健
- 重置
- 長篇小說
- 陳丹青
- 隔離
- 雷声与蝉鸣
- 雷聲與蟬鳴
- 電影
- 韓麗珠
- 音樂
- 飲食文學
- 飲食魔幻錄
- 香港
- 香港人日常生活經驗
- 香港作家植物書寫合集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館
- 香港文學館主編
- 香港法庭電影
- 黃仁逵
- 黃嘉瀛
- 黃念欣

文學看得開◎鄧小樺、米哈、甄拔濤、黃嘉瀛、鄧正健、紅眼
平常價 $3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增訂版)》請來六位本地作家、大學講師、藝術家、劇作家及文化評論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評論及分析古今中外,超過三十位文學大家的生平及其作品。作為香港少數文學入門書籍,為緊貼時代脈搏,每篇文章開首皆特設欄目說明在現今世代仍要閱讀這位作家的理由,並附有豐富配圖貫穿全文,文末亦設有各類延伸閱讀書目,旨在以淺白易明的方式普及文學,並向廣大讀者推廣優秀的文學作品。我們希望讀者能以此入門書為踏腳石,開啟各位對文學及讀書的興趣。
作者簡介
鄧小樺
鄧小樺,香港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策展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碩士(主修文學)。大學時開始寫作,曾獲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新詩組亞軍等獎項。詩歌、散文及評論作品入選中港台多本文學選集。後於中港台三地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著有詩集《眾音的反面》、散文集《斑駁日常》、《恍惚書》(獲2019年台灣OpenBook「美好生活類」書獎)、訪問集《問道於民》等。曾獲邀到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坊、美國維蒙特工作室駐場交流,亦曾受邀參加台北詩歌節、台北亞洲詩歌節、德國三葉草節女性詩人雙年展。
資深文學編輯,文學雜誌《字花》創辦人之一,現任文學媒體《無形》、「虛詞」、《方圓》總編輯,2023年起任台灣二O四六出版社總編輯。另編有文學合集及個人著作二十餘種,包括《自由如綠》、《我香港,我街道》等。現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及理事會召集人,近年進行多項策展工作。於大專院校及中學教授創作及閱讀,亦曾策劃多項文藝創作課程。亦擔任各種創作比賽及書獎評審。
Patreon「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www.patreon.com/tswtsw
米哈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香港電台電視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及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講東講西》、《一分鐘閱讀》主持、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界別)評審員。
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佈道後的幻象》、《餡餅盒子》、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以及散文集《一件有益的小物》、《昨天喝了河豚湯:50位作家,50種面對殘酷世界的回應》、《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99個故事,99種生活態度》等。
Instagram/Patreon: mihawriting
甄拔濤
立足香港及德國劇場。再構造劇場藝術總監、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駐院作家(2021-22)、前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範疇民選委員及文學委員會主席。《法蘭克福匯報》形容甄氏為當今亞洲炙手可熱的劇作家之一,至今已有六部劇作翻譯成德文上演。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文學) 碩士及倫敦大學 Royal Holloway 編劇碩士。
英文劇本《未來簡史》獲 2016 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獎,為首位華人得此殊榮。 中文劇本《灼眼的白晨》獲第八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
近作包括世界之約《閃亮搖曳的雪》、新視野藝術節《後人類狀況》、大館 Spotlight《有你,故我在》及《核爆後的快樂生活》、《柏林的金魚》、《洪水來了,我一個人在台北》( 現 場及網上版 )、藝穗會體驗劇場《她和他意識之流》等。
黃嘉瀛
香港藝術家及策展人,於201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及於2021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哲學碩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策展項目、藝術創作及寫作散見於香港及其他城市之報刊、美術館及社區空間。
鄧正健
文化評論人。現在的身份是離散香港人。
紅眼
專欄作家,影評人。《藝文青》總編輯。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文章散見明報、端傳媒、商台903、虛詞.無形、ACOO、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及其他香港媒體。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