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購】抗命女聲◎陸潔玲, 孫珏编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身體本是政治場;社運不是無性別!
We are ALL part of Hong Kong
挑戰學校陳規的中學少女、以裸身抵抗性暴力的Burlesque表演者、直上衝擊前線的未成年少女、在革命公開愛情的女同志戀人、以轉變中的身體抵擋鐵馬的跨性別者、創造男男基情hehe團的腐女們、獻身香港民主、剃髮明志的中國女生、以港為家的少數族裔--她們不斷衝破有形無形依附在各種身分之上的阻礙,像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讓生命在新鮮的光與水中生長出新的肌理,超越個人身分限制地成長著,就像奔走到未得之境,遇到一個新的更廣大的自我──而這是真普選也未必能帶給我們的生的演練與轉化。
如果民主的核心是對人的尊重,那麼,要建立一個民主社會,
就必須理解披覆著不同身分的個體,他們的破碎與盼望、他們身上大大小小的壓迫印跡……
在傘中,我們爭普選,也爭一個香港自由與民主的未來。
重新認識雨傘運動中,那些關於妳、我、她的故事。
本書特色
★雨傘運動中,16個抗爭女子的真實故事,在看似陽剛的政治場域,她們以自己的身體迎戰!
名人推薦
★游靜、阿離專序推薦
We are ALL part of Hong Kong
挑戰學校陳規的中學少女、以裸身抵抗性暴力的Burlesque表演者、直上衝擊前線的未成年少女、在革命公開愛情的女同志戀人、以轉變中的身體抵擋鐵馬的跨性別者、創造男男基情hehe團的腐女們、獻身香港民主、剃髮明志的中國女生、以港為家的少數族裔--她們不斷衝破有形無形依附在各種身分之上的阻礙,像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讓生命在新鮮的光與水中生長出新的肌理,超越個人身分限制地成長著,就像奔走到未得之境,遇到一個新的更廣大的自我──而這是真普選也未必能帶給我們的生的演練與轉化。
如果民主的核心是對人的尊重,那麼,要建立一個民主社會,
就必須理解披覆著不同身分的個體,他們的破碎與盼望、他們身上大大小小的壓迫印跡……
在傘中,我們爭普選,也爭一個香港自由與民主的未來。
重新認識雨傘運動中,那些關於妳、我、她的故事。
本書特色
★雨傘運動中,16個抗爭女子的真實故事,在看似陽剛的政治場域,她們以自己的身體迎戰!
名人推薦
★游靜、阿離專序推薦
作者簡介
陸潔玲 (Kit Ling)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師從著名文化研究學者Megan Morris,研究年長女性在社區房屋運動的參與,2008年獲頒哲學博士學位。
2008年起在理工大學附屬香港專上學院任教,以Paulo Freire「教育即自由」的理念推動批判教育學的實踐;任教學科包括Gender Issues(性/別議題); Culture, Politics and Power(文化、政治及權力)、Community Field Study(社區研習)及Working with Groups, Communities and Organizations(小組,社區及機構工作)等。近年專注研究女性主義、性/別主義下邊緣社群(例如年長女性、性工作者、性少眾、外傭等)的「不服從」運動。Kit Ling以能培育一個愛自己、關愛別人,有批判和思考能力的學生為己任。
2014年經歷和目睹雨傘運動的種種,為當中許多非主流人物的故事和反思感動不已!立志要將接觸到的邊緣女聲傳揚開來,為這個時代做一點見證!
(Kit Ling於2019年因肺癌返回天家!離開前,仍堅持教學到最後一刻,也盼望此書有面世的一天,以對被訪的姊妹們有所交代,也希望與能與知音者相遇。)
孫珏
來港十多年的老牌內地生,鄉音未改的香港人,久經考驗的強迫症患者及教育界基層女工。2014年在大學舉辦雨傘運動系列講座「鏗鏘女聲:雨傘運動中的女性參與」時,與該場的分享嘉賓Kit Ling結緣,隨後與Kit Ling以及其他作者開始長達一年的採訪和寫作。
【作者群】
★雨豆
在讀書與社運中徘徊,一直深信紀錄、整理、反思社會運動的必要。
「雨傘運動,是我們這一代的記憶,在『被遺忘』、『被扭曲』之前,盡力為我城的記憶留下一點一滴。」
★Jackie
關心社會的「港女」,相信革命每天都在發生。
★肥寶
928,催淚彈催人上街!雨傘撐起,思緒不平,雨傘落幕,思前想後,知道故事未完……。
剛巧得知朋友有意收集雨傘下的故事,遂斗膽報名參加,在故事延續中佔一小角色……。
★Kat
遊走於不同議題的社會運動之間做雜工,經歷多次大運動後帶來的整體社會轉變,發現所謂結果,好壞難分。持續於邊緣運動思考能包容多元聲音、有容乃大的「大」運動路徑,堅信運動並非只有街頭,前線並不只有衝鋒,失敗不一定等於「輸」,疑惑著「忽略了有價值之物被丟失的勝利」還算不算「勝利」。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師從著名文化研究學者Megan Morris,研究年長女性在社區房屋運動的參與,2008年獲頒哲學博士學位。
2008年起在理工大學附屬香港專上學院任教,以Paulo Freire「教育即自由」的理念推動批判教育學的實踐;任教學科包括Gender Issues(性/別議題); Culture, Politics and Power(文化、政治及權力)、Community Field Study(社區研習)及Working with Groups, Communities and Organizations(小組,社區及機構工作)等。近年專注研究女性主義、性/別主義下邊緣社群(例如年長女性、性工作者、性少眾、外傭等)的「不服從」運動。Kit Ling以能培育一個愛自己、關愛別人,有批判和思考能力的學生為己任。
2014年經歷和目睹雨傘運動的種種,為當中許多非主流人物的故事和反思感動不已!立志要將接觸到的邊緣女聲傳揚開來,為這個時代做一點見證!
(Kit Ling於2019年因肺癌返回天家!離開前,仍堅持教學到最後一刻,也盼望此書有面世的一天,以對被訪的姊妹們有所交代,也希望與能與知音者相遇。)
孫珏
來港十多年的老牌內地生,鄉音未改的香港人,久經考驗的強迫症患者及教育界基層女工。2014年在大學舉辦雨傘運動系列講座「鏗鏘女聲:雨傘運動中的女性參與」時,與該場的分享嘉賓Kit Ling結緣,隨後與Kit Ling以及其他作者開始長達一年的採訪和寫作。
【作者群】
★雨豆
在讀書與社運中徘徊,一直深信紀錄、整理、反思社會運動的必要。
「雨傘運動,是我們這一代的記憶,在『被遺忘』、『被扭曲』之前,盡力為我城的記憶留下一點一滴。」
★Jackie
關心社會的「港女」,相信革命每天都在發生。
★肥寶
928,催淚彈催人上街!雨傘撐起,思緒不平,雨傘落幕,思前想後,知道故事未完……。
剛巧得知朋友有意收集雨傘下的故事,遂斗膽報名參加,在故事延續中佔一小角色……。
★Kat
遊走於不同議題的社會運動之間做雜工,經歷多次大運動後帶來的整體社會轉變,發現所謂結果,好壞難分。持續於邊緣運動思考能包容多元聲音、有容乃大的「大」運動路徑,堅信運動並非只有街頭,前線並不只有衝鋒,失敗不一定等於「輸」,疑惑著「忽略了有價值之物被丟失的勝利」還算不算「勝利」。

【預購】春:中國古代情色文學和春宮祕戲圖◎殷登國
平常價 $7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從中國古代絕倫香豔詩詞、經書典籍、繪畫藝術中,挖掘古人性愛癖好。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香豔曲調竟曾經廣泛流傳民間。
•春宮圖原來是民間夫妻房中助興之用。
•都說古代女子守節禁欲,但尼姑也會思凡。
•越是恪守禮教越是想偷,古人偷情真是無其不有。
•現代有車震古代有馬上,古人的性愛姿勢和技巧,絕對讓你大讚驚奇。
•性愛融入中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從古代帝王房中術中學習性愛養生術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香豔曲調竟曾經廣泛流傳民間。
•春宮圖原來是民間夫妻房中助興之用。
•都說古代女子守節禁欲,但尼姑也會思凡。
•越是恪守禮教越是想偷,古人偷情真是無其不有。
•現代有車震古代有馬上,古人的性愛姿勢和技巧,絕對讓你大讚驚奇。
•性愛融入中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從古代帝王房中術中學習性愛養生術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預購】色:中國古代情色文學和春宮祕戲圖◎殷登國
平常價 $7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從中國古代絕倫香豔詩詞、經書典籍、繪畫藝術中,挖掘古人性愛癖好。
• 古代的「三姑六婆」,竟常常是色情黃牛?
• 太監也有性生活?宮女也來參一腳?
•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沒想到詩詞歌賦裡充滿了偷情、挑逗的情節。
• 三寸金蓮不只是女人性感的象徵,也是挑逗的利器。
• 愈老愈好色?看古代長壽的男女如何享盡人間艷福。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 古代的「三姑六婆」,竟常常是色情黃牛?
• 太監也有性生活?宮女也來參一腳?
•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沒想到詩詞歌賦裡充滿了偷情、挑逗的情節。
• 三寸金蓮不只是女人性感的象徵,也是挑逗的利器。
• 愈老愈好色?看古代長壽的男女如何享盡人間艷福。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作者簡介
殷登國
中國情色史的專家。 1950年生於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1997年移居加拿大。舉凡歷史、文學、筆記小說、民俗掌故等均廣泛涉獵。已出版的歷史相關著作甚多,如《千載揭祕推背圖》、《神機妙算燒餅歌》、《姜太公乾坤萬年歌》、《黃石公兵法》等。
殷登國
中國情色史的專家。 1950年生於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1997年移居加拿大。舉凡歷史、文學、筆記小說、民俗掌故等均廣泛涉獵。已出版的歷史相關著作甚多,如《千載揭祕推背圖》、《神機妙算燒餅歌》、《姜太公乾坤萬年歌》、《黃石公兵法》等。

【預購】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梁慕靈
平常價 $29.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新媒體的誕生,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本書特色
★二十位亞太地區文學工作者、學者、藝術家及資深媒體從業者以自身經驗,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實踐及跨媒體之可能。
★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實例分析,促進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與發展,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本書特色
★二十位亞太地區文學工作者、學者、藝術家及資深媒體從業者以自身經驗,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實踐及跨媒體之可能。
★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實例分析,促進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與發展,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編者簡介
梁慕靈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資格,並修畢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出版《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及《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等專著。曾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作品散見香港和臺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並於2021年由臺灣聯經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戀人絮語02.21》。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資格,並修畢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出版《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及《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等專著。曾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作品散見香港和臺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並於2021年由臺灣聯經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戀人絮語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