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7532790012
- 9789864061419
- 9789864061617
- 9789864062973
- 9789864063222
- 9789864063345
- 9789864063352
- 9789864063574
- 9789864063604
- 9789864063727
- 9789864063758
- 9789864063819
- Anne Carson
- Doris Lessing
- Jack Gilbert
- Jamais vu
- LP小說選
- Louise Glück
- Manuel J. Smith Ph.D.
- Margaret Atwood
- Mr. Adult
- Nelly Sach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Short Talks
- The Long Goodbye
- The Wild Iris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Wislawa Szymborska
- ben
- ben in the world
- minBunun
- 三个深呼吸
- 三個深呼吸
- 不說話的孩子
- 个人成长
- 中國大陸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五一三
- 人人皆撒旦
- 人工少女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似陌生感
- 何致和
- 余國芳
- 余生
- 余生:黎紫书微型小说自选集
-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
- 你好,我是接體員
-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 你背負了誰的傷
- 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 假牙
- 假牙詩集
- 做工的人
- 偽博物誌
- 偽魚販指南
- 傑克‧紀伯特
- 像那天
- 兒童繪本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分開旅行
- 分開旅行 The Long Goodbye
- 別人怎麼對你
- 劉秀枝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勵志
-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
- 十四年
- 只為等一個你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灣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向高牆說不
- 吞火
- 吳沚默
- 吳繼文
- 周慕姿
- 周若鵬
- 喪禮上的故事
- 在逃詩人
- 壞小孩
- 夏雪
- 多麗絲‧萊辛
- 夜光拼圖
- 大人先生
- 大師兄
- 大象席地而坐
- 天河繚亂
- 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
- 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 失智
-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 奈莉·沙克絲
- 好黑
- 如此人生
- 姜泰宇
- 婀薄神
- 媲美貓的發情
- 嬰兒宇宙
- 嬰兒涉過淺塘
- 孝子
-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 安·卡森
- 宋怡慧
- 宝瓶文化
- 寶瓶
- 寶瓶文化
- 寻找米兰·昆德拉
- 尋找米蘭·昆德拉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寧
- 小說
- 尖叫連線
- 崎雲
- 崔舜華
-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 廖偉棠
- 張芬齡
- 張錦忠
- 待續
- 徐思寧
- 徐正雄
- 微型小說
- 心理
- 心理励志
- 心理勵志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思辨
- 愛特伍
- 成為男人的方法
- 成為真正的人
- 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 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
- 我那溫泉鄉的那卡西媽媽:飄浪之女
- 戒斷曖昧
- 推理小說
- 撕掉羞恥印記
- 故事總要開始
- 散文
- 敷米漿
- 文化研究
- 文國士
- 文學小說
- 日本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是誰在深夜說話
- 書
- 曼紐爾·J·史密斯
- 曾翎龍
- 最後
- 最後抱他的人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朱宥勳
- 李佳庭
- 李奕樵
- 李崇建
- 林楷倫
- 林煜軒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格十三
- 棄子圍城
- 楊双子
- 楊建東
- 楊智傑
- 樂園輿圖
- 歐陽瑾
- 歷史
- 殺鬼
-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 比句點更悲傷
-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 求孕
- 汪用和
- 沈信宏
- 洗車人家
- 洪茲盈
- 海外
- 淺談
- 湖面如鏡
- 火來了,快跑
- 烈火
- 無人知曉的房間
-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 照護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王意中
- 班,無處安放
- 瑞蒙·卡佛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甘耀明
- 生活哲學
- 男人這東西
- 畢飛宇
- 當代馬華小說選
- 疗愈
- 療愈
- 療癒26顆破碎的心
- 真實人生故事
- 石雯雯
- 社工
- 社會學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神在
- 空中老爺
- 空中老爺的日常
- 童書
- 简体版本
- 簡體
- 簡體版本
- 精選小說集
- 紫金陳
- 繁體
- 繪本
- 羅毓嘉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人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職場冷暴力
- 胡遷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花街樹屋
- 苦天使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小說
- 華文文學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蛻
- 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
- 親子關係
- 許慧貞
- 評論
- 詩
- 談寫作
- 諸天的眼淚
- 謝曉虹
- 貓
- 貓在之地
- 貓狗撿史
- 賀淑芳
- 賴小路
- 走動的樹
- 走過愛的蠻荒
- 辛波斯卡
- 辛波斯卡詩集
- 辛波絲卡
- 迷宮毯子
- 退化
- 遊戲自黑暗
-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
- 遠處的拉莫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都是你教的
- 醫療
- 醫療保健
- 野鳶尾
- 開亮
- 阿丽亚娜·舍曼
- 阿姨們【首刷紙本限定羅毓嘉暖心手寫信】
- 阿布
- 阿麗亞娜·舍曼
- 陳乃菁
- 陳栢青
- 陳潔晧
- 陳育虹
- 陳黎
- 隼人
- 雪卡毒
- 雲端的丈夫
- 露伊絲‧葛綠珂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歷史
- 馮以量
- 駱以軍
- 鬼拍手
-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
- 黃俊麟
- 黃啟團
- 黃大米
- 黃益中
- 黃遠雄
- 黃錦樹
- 黎紫书
- 黎紫書
- 黑雨將至
- 龔萬輝

【預購】殺鬼◎甘耀明
平常價 $26.00我的願望是馬上死掉,快快樂樂的當野鬼。
如此文筆可驚天。──莫言(名作家)驚豔推薦
華文文學最純真、最魔幻的壯麗書寫!
中時開卷譽為「年度最有創意的小說」得主甘耀明的磅礡新作!
我是帕,一個被爸媽丟棄的孩子,從小力大無窮,連抓狂的瘋牛都能讓牠乖乖躺我懷裡。1940年,日本軍官鬼中佐收我為義子,改名鹿野千拔。從此,我像被世界上所有的鬼綁架……
一輛不靠鐵軌也能行走的火車;
一群背上背著家族墓碑的少年兵;
三個早已寫好遺書的白虎隊逃兵;
一個開著失事戰機,淚眼汪汪哭喊媽咪的「火炭人」;
一個肚臍有圈悶火向上竄燒的「螢火蟲人」;
一個活埋住自己,卻從腳趾間長出植物,蔓延成一座森林的頑固老人;
一個為了不讓父親上戰場,拚命用腳扣住父親的腰的女兒,最後兩人竟血脈相連,連最高明的醫術都無法切割的「螃蟹父女」;
我們迷幻在一座參天的森林裡,原來「森林是活的,不肯讓我們走出去。」難道這就是我們最後的墳場?
從來沒有一位作家如此描繪我們的世界,無論題材或?述手法,甘耀明都開拓出華文文學的新版圖。他讓我們看見華文文學迥異的新風景,在那風景裡,雖然戰爭與貧窮緊追不捨,但人、鬼、神、大自然之間卻細膩有情到令人不忍,而蹦跳的鮮活語言與酣暢的想像力,更將我們推入一個早已離我們而去的純真世界。
【作者簡介】
甘耀明
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小說獲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作品多次入選年度小說選,獲93年度小說獎。小說數次改編成電視單元劇。出版小說集《神秘列車》、《水鬼學校與失去媽媽的水獺》,教育書《沒有圍牆的學校》(與李崇建合著)。其中《水鬼學校與失去媽媽的水獺》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作品融合童話元素,評審譽為該年「年度最有創意的小說」。目前為靜宜大學駐校作家。
內容連載
殺人的大鐵獸來到「番界」關牛窩了。牠有十隻腳、四顆心臟,重得快把路壓出水,使它看起來像一艘航在馬路的華麗輪船。新世界終究來了,動搖一切。有人逃開,有人去湊熱鬧,只有「龍眼園家族」中的帕(Pa)要攔下大鐵獸。帕是小學生,身高將近六呎,力量大,跑得快而沒有影子渣,光是這兩項就可稱為「超弩級人」,意思是能力超強者,照現今說法就是「超人」。
大鐵獸來時,帕和同學正放學。那時的天氣霜峻,他們赤腳走在一種早年特有的輕便車軌道上,想用冷鐵軌麻痺腳板,走路就不太痛,卻常踢破了趾頭流血而不自知。忽然間,帕跪落去,耳朵貼上軌道,上頭除了輕便車的奔馳聲,還傳來大鐵獸的怒吼。他跳起來,大喊他要攔下大怪獸,喊完,戴上戰鬥帽。一旁老是跟班的同學戴上盤帽,拉一拉帽簷,學他張開手,搞不清楚自己的蠢樣是要幹麼。帕的目珠激動,肌肉膨脹,他多走幾步,站上那座才建好的「香灰橋」。他張開腳,鐵著腰,直到胸肌滿出了旺盛的氣力,大吼一聲,要在這橋頭擋下那改變關牛窩的魔魅力量。
香灰橋是不久前由百位年輕人建的。他們扛十八座小工寮進庄,吃住在裡頭,走時把工寮扛走。這些推行皇民化的人,把畫有兩把鍬子的旗子插地,立即幫山路動手術,拿丁字鎬、鑿子及鋤頭猛刨,庄子到處瀰漫著泥灰。他們工作多麼有幹勁,幾乎像在玩把戲:把路在這裡往上撬、那裡往下捶,幾下就平了。拓寬用手抓住路兩邊,傾身往後拉開便行;截彎取直是站在庄子的兩頭把路扯了直,再鋪回這種稱為輕便車或台車的軌道,過程好到沒可嫌。遇到關牛窩溪,他們架起檜木橋,淋上瀝青強化。才扛走工寮,當夜的溪谷就鬧鬼了,流過的洶湧嘲笑聲把橋沖毀了,順河流五公里找不到什麼殘木。青年人又扛回工寮,改用石頭建橋,加班到午夜才竣工。當晚的溪水少,卻流過激烈的鬼聲,把石橋拆崩了。青年人在扛回工寮外,還扛來一台黑轎車。車放在大檜木板上,由四十人扛跑,像迎神祭慶典中扛著遶境的寶輦。到了目的地,把轎車搬下,郡守走下轎車。因為戰爭使得汽油欠缺,郡守又想坐車,才由抬得手癢癢的青年人扛來。文武官、保正早就在路邊站一排夾緊腿,恭敬迎接。庄人跑來鬥熱鬧,表面正經,私下更正經說,這橋連內地(日本)的師傅都沒法度呀!因為河裡住了一群烏索索的毛蟹,是恩主公的營兵。要是沒先去廟裡丟個聖筊,得不到恩主公的同意就蓋橋,毛蟹會拆到你脫褲子。
郡守嘰哩呱啦用日語罵,「虧你們是大國民呀!是大東亞聖戰的非常時期了,連橋都建不好,要是軍錙不能運,大家就完了。」內地來的工程師聽了猛啄頭,擂通了道理。他們在溪流上架模板、綁鉛絲,再將水泥摻入水和砂子,攪拌後灌入模板。一位老農看了大笑,說:「嚎痟,石橋與木橋都垮了,顛倒用爛泥做。」好多村民拍膝應和。到了當夜,有人提火把來看,聽到毛蟹憤怒對橋墩猛甩耳光的響聲,樂得把話悶著,明日再拿出來趁人多取笑。第二日,天才光,大家跑到橋頭,神鬼搓把戲似的,橋穩穩的沒垮,只有模板脫了,亮出非鋼非鐵非石頭的東西。那散落的模板上全插滿了斷螯,像蜂蛹顫個不停。恩主公的大將都沒用了。幾位孩子在地上找,看有沒有昨日留下的軟泥,吃了身體變成鐵。老農忍不住罵:「一群憨脧子!那香灰在廟裡最多,不用搶。」
「那不是香灰橋,是在橋上膏(塗)了紅毛泥,才十分硬。」在那橋蓋好後幾日,帕的阿公劉金福在橋隘對帕說:「照你阿興叔公的講法,那泥羹是紅毛人帶來的。他們將奇石碾碎,再用鍋子炒熟成泥灰,用時,把泥灰摞水攪砂,水乾後會變回你想要的石頭,怎樣的形狀都行。你知道紅毛人吧!就是荷蘭人,被國姓爺打走的。他們鼻孔翻天,目珠有顏色。大清國時,他們行過關牛窩,到紅毛館山住,僱腦丁(樟腦工)焗腦,一擔的腦砂能換一擔的錢。」
那一刻,是人的都歡呼尖叫。坐在火車裡的日本陸軍中佐鹿野武雄嚇到,從座位彈起來,問隨行的庄長,那壯漢是誰?「那是帕,一位爸媽不要的孩子,雖然高大卻還是小學生。」庄長恭敬回答下去:「他是大力士,喜歡攔下路上的怪東西,連北風都敢攔。」鹿野中佐遠視著帕,抿嘴不語,心想:「大力士,不就能配稱『超弩級』的人。」便要考驗帕的能耐。他要傳令點督下去,帕要攔就攔,就是能攔下全世界更好。鹿野中佐治兵如鬼見愁,極為嚴厲,說一句話,旁人得做出百句的內容,因此有「鬼中佐」封號,而「鬼」在日文漢字有兇狠的意思。傳令勒韁騎馬,喝聲去傳令了。於是,前導吉普車緊停在帕前面,不是怕被人攔,是怕違令而害慘自己。帕卻怒眼圓睜,天真無比的吼:「閃,你擋下後頭的怪物了。」他連人帶車的把憲兵推到路邊,撒泡尿也比這省力。帕拍拍手上的灰塵,站回橋頭,把十根的手指關節捏得又響又燙,然後張開手臂。庄人叫得半死,閒閒等著帕攔下鐵獸。
火車的前頭有個小駕駛房,裡頭的機關士轉著大方向盤,只要拉一根鐵棒,汽笛喊出的尖銳聲,能讓路人頭髮全豎成了插針。火車鳴笛來,帕也大吼回去,憋滿了氣力迎接。這一叫,火車像紙糊的,搖搖顫顫的煞停,兩側滮了幾泡蒸汽。這時節,機關車尾蹦出一位十七歲、名叫趙阿塗的機關助士。他臉上老是掛著鼻涕,甩呀甩的!人爬上車打開水箱,又從驛邊的水塔拉下了輸水器「水鶴」,注水給火車。村童大叫,覺得帕真厲害,要鐵獸停,牠哪敢走。接下來孩童輕嘆,原來幾日前建完的木房不像驛站,倒像是畜獸欄,水塔也是給牠洗刷喉嚨用的。機關助士加完水,跑回爐灶間。那裡熱得空氣中游滿了透明蚯蚓,大火把他的汗烤乾,白色的體鹽落滿地,腳踩沙沙響。他用鏟子給火室餵石炭。火舌舔得兇,把煤咬出脆亮。一團石炭從煤箱滑落,縱身一彈,還沒落地就給一位俐落的孩子接著。他一啃,牙咬崩了,滿嘴黑呼嚕的喊:「這石頭能燒火了。」
鐵獸不來,帕上前理論。火車真壯觀,車前掛有黑檀木底紋的菊花環,環內寫「八紘一宇」四字。意思要納八方於同一屋宇,即四海一家,潛台詞是征服世界的意思。車頭還交叉掛著日丸旗和陸軍十六條旗,迎風獵獵,好不剽武。火車的線條雄悍,迷宮般的轉軸和精巧齒輪的神祕運轉。輪胎是實心橡膠胎,主動輪直徑有一米八。夕陽斜來,車殼發出閃光。帕摸了車頭用來推開路障礙的鐵鴨嘴,上頭流動一路所累積的靜電,啪一聲,他被電得大喊:「它咬人。」帕的膽都冒疙瘩了,小心的繞到另一邊觀察,不料叫得更大聲。這回不是觸電,是看到車牆貼了張報紙,頭條是「皇軍奇襲米國,爆彈轟沉真珠灣」。美國珍珠港報廢了,用「轟沉」不是「擊沉」,表示珍珠港像戰艦般瞬間沉沒。帕高興得鼓滿了肺氣,雙臂一擠,喉管高聲響出:「爆擊(轟炸)米國,米──國──陷──落。」陷落就是淪陷。帕喊聲出,千山潑了回聲,讓所有的孩子也興奮得不斷喊陷落、陷落……
美惠子敞出了兇臉,對帕說:「你們『番人』好野蠻。」見帕不言,又問:「你是畢業生吧!」
帕注意到她腳邊的敞開大黑皮箱,一些書籍及日用品因搖晃而散落。「我還在讀書。」帕說,看著美惠子夕陽下清淡的線條,美極了。
忍不住的是巡察,他們站在驛站前恭迎火車多時。在大鐵獸前,他們的佩刀興奮得發出細微聲,連忙用手按下,卻發現手抖得更兇。車站一帶屬翹鬍子巡察管的,這綽號來自他留有仁丹廣告那種上將式的翹鬍子。翹鬍子巡察多少怕帕,但看不下荒唐了,拿了短鞭走到車內,猛揮去,往帕額頭鑿出鮮血。「笨蛋。」車尾傳來鬼中佐的聲音,他站起來,眼神豺,斜陽把高筒軍靴炸出了刺眼的反光,好像腳踩怒火。一旁的士兵寒毛豎直了。翹鬍子巡察把腿併得沒縫,鬍子一翹,隨後又怒罵著帕,要這個清國奴滾下車。鬼中佐又罵笨蛋了,拍響軍刀,指著巡警的腳說:「所有文武官,明天起給我打綁腿。」翹鬍子巡察了解自己被罵,應聲下車。這時候,鬼中佐走過帕,要是正眼看這孩子會有點怕。他走下車,穿過黑壓壓的村民,爬上備妥的樓梯,站上車頂鋪好的紅豔絨布。他看著縱谷的某座山,抽出銀亮的佩刀,對鳩集的村民說:「這是新的時代,從現在開始,你們要做工奉獻給天皇。不惜任何代價,給我剷平那個山頭。拿起工具,唱歌出發。」火車響出汽笛,抖動起來,四周炸出白靄的蒸汽,像浮在海上裝滿朝氣的輪船。整座縱谷也彷彿甦醒了。
新世界來了,人逃不過去,連鬼也是。長眠土下的「鬼王」被尖銳的汽笛聲擾醒,他睡得夠久,也夠累了,時間摧毀他的肉體,卻沒有磨光他的銳氣。鬼王暖好筋骨,推開雙手,碰到堅硬的大鐵棺而收手。他以為下雨了,伴淅瀝的雨聲睡去,直到帕一個月後暴怒的吵醒他。雨聲是鬼中佐尿的。那時節,鬼中佐騎馬,走向磅礡的森林,後頭跟著吉普車和數百位扛工具的村民,要去砍平一座山頭。他們沿通往原住民部落的山道走,路上的小坑積滿水,裡頭的水黽趴開長腳滑行。隨著中氣十足的步伐,水窩震動,抖開水波,來不及逃走的水黽被密集的人群踏死。
樹蔭兜頭淋下,鬼中佐的眼角閃入光芒。他勒韁繩,岔入暗隱的小徑尋光,士兵擋下了隨後的村民。在長草盡頭,鬼中佐解開褲襠小解,撒出熱尿,把土裡剛睡醒的鬼王澆得湯燙。勒緊腰帶時,鬼中佐發現了蹊蹺,出刀撥開草,露出一塊風雨模糊、上頭刻的字跡已淡暈的大石碑。鬼中佐跳上大石碑,放眼綜觀,在冬風壓低的草叢中,前方魚湧著無盡的死人碑,自己陷在標準的漢人墳場。他大笑,暢快喉嚨,而鬼王卻聽他撒落的尿聲睡去。兩位士兵聞笑聲跑來,腋下夾步槍,手指勾在扳機。「清國奴就是清國奴,做鬼也一樣。」鬼中佐指著亂葬崗,咧開嘴:「死了也是一盤散沙,沒有秩序可言。」兩位士兵聽了傲然,嗨一聲收槍。鬼少佐抽出白布,拭淨軍刀上的灰塵,收入刀鞘,勒馬離開。
學生每日面向東升旗後,要轉向東北朝內地的皇宮鞠躬,代表對天皇、皇后的敬意。可是離學生最近的,只有馬匹吐氣。牠們向學生們嘶嘴皮。士兵連忙把馬拉過去,學生這下看到更精采的馬屁股開闔,一坨糞直落地,冒熱氣。帕忍不住大笑,一次比一次誇張,肺囊笑癟、腸子折傷,鞠躬時快拗不回腰骨了。師長對這大孩子沒法度,要是其他的孩子敢笑,一巴掌甩回去。特別是校長更是狠,平日聽到誰講客語或泰雅語,罵完就呼巴掌,把人甩得五官翻山,再把寫著「清國奴」的狗牌掛在學生身上。被罰的學生要去找下一個不講「國語」的人,移交狗牌。狗牌最後全找到主人,掛在帕身上,像鬍子密集,要是一般的孩子早就被壓得脊椎側彎。狗牌掛越多,帕就越講方言,鐵著挑戰規定,校長要是敢呼去巴掌,手肯定腫得找不到指甲。所以,校長看到帕對馬狂笑,只有咬牙的分,想來想去,只好把他調為升旗手,也許拉拉繩子能讓他專注些。三天後的升旗典禮,即使六匹馬齊一放屁拉屎,帕半個笑紋也不皺,冷得像中風的石頭。校長以為這是他的功勞,把帕調為旗手是對的,其實是新老師美惠子無意間用黑土丸馴服了帕。
美惠子教學生飯前洗手,說蒼蠅這麼髒,專吃腐敗東西,也知道要不停的把手搓洗,把臉抹乾淨才動嘴,何況是人呀!美惠子也教他們飯後刷牙,說不刷牙的比動物園的猩猩「麗塔()」還糟,麗塔還會刷牙呢。她還要求學生每天要洗澡,上完廁所用紙擦屁股。她把報紙裁成一塊塊,掛在公廁使用。帕常在蹲廁時看報紙廣告,趁大腸抖擻、屁股大開大闔時,數著劉金福教他的漢字還認得幾個,大聲唸給隔間的同學聽。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報紙上的廣告圖,呈現萬花筒的世界,眼花得上完廁所起身會頭暈。他們會在學校的畢業旅行第一次到大都市開眼界,但廣告早就預習過一切,那是有錢就能體驗的新世界。比如,冰箱能分泌冷颼颼的荷爾蒙蒸汽,讓豬肉睡成木乃伊,八角就能租用。水死掉後硬成冰淇淋,花五分錢,可買它在嘴中復活的威力。電扇能製造小型「神風」,附加絞碎飛蚊和蟑螂的威力,十圓有找。學生沒閒錢,深覺最好的享受就是看人吃冰而自己流口水,他們看廣告就能乾過癮。等上課鐘響才起身,為了珍惜報紙給他們的驚喜而不願當衛生紙用,只用竹片刮屁眼。
有一次上課,美惠子要帕和一位很瘦的同學站一塊比較,說明什麼叫營養不良。對照組憔皮邋遢,瘦成竹竿,吃下肚的營養被蛔蟲攔截──牠們又肥又長屬於盜匪型的過動兒。美惠子告訴全班,帕的魁梧身材,是吃米飯的模範生。大家羨慕得鼓掌。帕搖頭,說他一年只在除夕喝白湯,裡頭找不到飯粒。美惠子說,那種白湯叫牛奶,喝這種高營養湯的才強壯。帕猛搖頭說,那叫「糜飲(稀飯)」,淡得不牽絲。因為帕用客語講糜飲,難翻成日語,用粉筆灰摻水來示範。最後,帕掀開裝書的花布包,滿足美惠子對他吃食的好奇。帕連飯都沒帶,每天帶米酒瓶,嚇得美惠子把他認為是酒鬼。瓶子像現今的清酒瓶大,裡頭塞滿當成餐飯的蘿蔔乾。美惠子難以相信這能讓人強壯,無病無痛的長成。帕說,他倒是有牙蟲發瘋的病,鑽入腦漿或下顎了。美惠子知道那是牙痛,用一種溼臭的黑藥丸,塞入帕的臼牙縫,說:「這是天皇賜藥,你要更尊敬祂。」帕的蛀牙好了,記得那種外殼畫有喇叭的橘紅盒子,藥名「征露丸」──這是一九○四日本人在日露戰爭中發明的腸胃藥,意謂征服了「露西亞(俄國)」。
鬼中佐命人把裸身的恩主公搬出,放在車站前示眾,等待火車輾出祂的神魄。一刻後,火車翻過牛背崠,大煙燻黑了白雲,直衝驛站而來,見著恩主公就像遇到蟑螂踩去。恩主公嚇出力量,牙一咬,成了踩不死、壓不扁、跺不爛、輾不出腸的泥團,火車來來回回、前進巴顧的壓也沒辦法。鬼中佐要火車停下,走到恩主公前,大吼一聲:「帕,出來。」帕人很高,頭從人群中浮過來,不久露出全身。鬼中佐要他報上名來。
「我是帕。」他雙手扠腰,眼大而不厲。
「這是『番名』,漢名呢?」
「劉興帕。」帕又補充說:「我的名字裡有個『番字』。」
「你是爸媽不要的孩子,我收你為義子。以後,你的名字是鹿野千拔。」鬼中佐說罷,對帕不斷複誦「鹿野千拔」,不疾不緩。帕先是捏拳抗拒,不久摀上耳朵,但來不及了。那名字在腦海放大,如雷澆灌,如海銷蝕,要驅逐它不如接受了,於是帕張嘴放逐那些心音,說:「鹿野千拔。」
「鹿野千拔,來。拔刀,斬支那神。」鬼中佐拍了腰間的佩刀。
帕上前幾步,握刀柄,把那把刀拔出鞘。他把刀快揮,幾乎看到空氣裂開的傷口,才吼一聲劈去。恩主公分家了,迸出一大泡的塵,並飛出一群虎頭蜂。虎頭蜂是製神尊時封在泥內以顯赫神威,如今仍然猛剽,翅膀生風,撅起帶刺的尾巴攻擊。帕空拳撈下蜂群,一掌抓了三十六隻,放入嘴嚼個爽。這時節,火車火室也燒得悍,火舌自己頂開爐門,想把機關助士捲進去。日本兵趕緊把恩主公的殘肉丟進去燒。火車吸收了神魄,輪胎又刨又跳,不用多半顆炭的助興,一溜眼就跑到縱谷的盡頭,只留下藍天中的黑煙。老村民紛紛跪落地,用雙手盛接下那稱為「神灰」的煙灰,仔細收藏祭拜。煤雲轟隆隆的膨脹,落下閃電,嘩啦啦下大雨。人都散了,帕還站在場上,雙手在紫冷發抖,聽著雷雨響在每座山的懷抱裡。他竟然殺了神,而且怎麼殺的都不曉得。他沒處可逃,一輩子被神詛咒了。
小說的發想之一,是來自鄉誌上的耆老訪談。他說,日本時代,在大東亞戰爭時期,缺汽油供給車輛,家鄉便出現一種蒸汽公車,後頭有蒸汽鍋爐,動力是石炭(煤)與水。這段談話使我對有鍋爐的公車滿是遐想,認為它結合火車頭特性,有煙囪,也像熱水壺冒蒸汽。
最後找到了實物照片,跟我想像的落差大。但是,我小說中那種無軌火車的構想已經開出了,以時速五十公里衝向前,煞不下了。之後我幾度想召回小說中的列車,回廠改裝,多裝兩鐵軌,符合傳統想法。但是,腦海又發出了怒吼,告訴自己,再大膽些,即使像日本動畫導演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充滿蒸汽動力的怪械也無妨。小說是魔術戲法,我不相信自己,又如何變戲法給觀眾看呢!
2. 是否須大量閱讀各種史料?
確實讀了不少資料,日治時期的警察制度、軍中文化、庶民生活等,這些資料散落各書中,多虧近年來口述歷史與本土文化調查蓬勃,我得利了。蒸汽機關車的操作,有些得靠日文書,這方面他們比較強,對保存與尊重蒸汽機關車,展露專業與情感。
史料是小說主要的靈感來源,有時寫不下,翻翻史料,還比在桌前枯等來得有進度。當然,我也不希望小說變成歷史資料庫,書中對於專有名詞,沒有深入的解釋,讀者有興趣,可上網查一下,會有更多訊息提供篩選。
有些不是史實,而是來自新聞。比如伊朗的頭部連體人拉丹與拉蕾,在廿九歲決定分割,即使賭上性命也無妨。手術最後失敗,姊妹雙亡。這篇是小說中「螃蟹人」的源頭。
3. 《殺鬼》的背景設在關牛窩,和你自己的成長環境有關嗎?
關牛窩是我小時候的樂園,它範圍約十幾座山,由墳墓、果園、森林與鬼怪傳說組合。我常在那出沒,很多地方沒深入,多少是孩童式的害怕。翻過關牛窩就是祖母的娘家,那是原住民部落的邊緣。祖母是客家人,也為家族帶來了一些原住民傳說的故事。小說中的關牛窩,已脫離我生活中關牛窩的樣子,是個村落,更精確的說應該是大社會的縮影。
4. 為什麼將《殺鬼》的背景設定在日據時代?有特殊的意義或考量嗎?
設定在日治時期是早就選好的,並無特別考量。但是,有意思的,反而是在書寫與閱讀資料的過程中,找出不少的著力點,更能顯現角色張力。
另外,那樣的生活環境,與現今有了距離,提供我不少發揮的空間。我寫的絕對不是真實的日治時期生活,是想像中的,我能大膽想像,相對也犯了不少聯想錯誤。我要是活過那個時代,會寫得保守,甚至走安全路線。
5. 《殺鬼》是30萬字的長篇小說,花多久的時間完成?有沒有遇到瓶頸或困境?
2004年我以《殺神》通過國藝會長篇小說寫作計畫,預計兩年,得完成十五萬字。《殺神》是中短篇小說集,其中有篇叫〈殺鬼王〉。一年後,我寫完規定的一半字數,通過期中審查。當時〈殺鬼王〉只寫了數千字,不成篇章,無法呈上去審查,但是我對這篇有期待,不想接下來的一年就這樣潦草完成,它應該被寫成完整的長篇。
寫這部小說,我卡了好幾次,尤其是前十五萬字,在結構、情節、語言上有轉不開之處,還曾使用客語書寫,遇到瓶頸不得不放棄。2007年生了一場大病,工作停了,心情亂了,花八個月治療。我生命中第一次出現得專注面對兩件事,治療與書寫,肉體與心靈,我花了不少時間除病,同時花不少時間對付小說,那些轉不開的關卡,這時反而打通不少。2008年十月開始,真是神奇的一刻,可能是小說人物長大了,長了翅膀,想從我筆下死命飛出。我幾乎每天寫作,一天寫上八小時左右,除了工作,全耗在書寫上,半年寫了十萬餘字。五年來與我糾纏不清的的小說,此時終於結束了。
6. 完成《殺鬼》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最想做的,是該殺一隻鬼慶祝,當然,這鬼不是陰魂之類,而是內心的膽怯、遲疑與徬徨。《殺鬼》是我目前的代表作,此言不假,如果有人從圖書館或舊書攤找出我的前兩本小說看過,絕對會舉兩手贊同。
希望接下來想做的,是多利用文字呼吸,同時多回到內心找那隻純真、初衷的小鬼聊聊,是他帶我走上寫作之路的。
7. 最期待讀者從《殺鬼》一書獲得什麼?
我的事件與想法都在小說中寫完了,對讀者已無額外的期待。讀者讀完它,或許就知道我想表達什麼了,這是充滿「人與力量」的故事,至少身為第一位讀者的我這樣認為。
8. 完成《殺鬼》後,未來的創作計畫是什麼?
計畫是有,有的進行中,有的純屬想法。進行中的是短篇小說集,每篇約兩、三千字左右的鄉土傳奇故事!
至於其他尚未做的計畫,不談也罷,沒做的都不算數。它們看起來像珍寶,放久了就像垃圾,而且怎麼被丟出腦海的都不曉得。
9. 延續《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將中文活潑化到極至,這是刻意形成的風格嗎?
寫作《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提供我練筆之處,沒有這本書,《殺鬼》難以成形。和《水鬼學校》比較起來,我認為,《殺鬼》的語言比較保守,也較質樸,更適合閱讀。如果這樣也算刻意行成的風格,也說得通。
10. 為什麼一直專注於「鄉野傳奇」的題材?
小說作為一種說謊與幻術的技藝,像是魔術,像是電影中的吊鋼絲輕功。小說也是個人夢的餘緒,在白天編織夜夢。我寫過其他的小說,卻在「鄉野傳奇」上取得辨識度。或許,「鄉野傳奇」這區塊目前很適合我耍魔術,或吊鋼絲,或耍白癡,我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