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913–1960
- 9786263150140
- 9786263150577
- 9786263150928
- 9786263151017
- 9786263151260
- 9786263151482
- 9786263152038
- 9786263152076
- 9786263152304
- 9786263152311
- 9786263152328
- 9786263152342
- 9786263152717
- 9786263153066
- 9786263153141
- 9786263153608
- 9786263155602
- 9786263155794
- 9786263155824
- 9786263155831
- 9786263156050
- 9789570850963
- 9789862357989
- 9789862358030
- 9789862359464
- A Family Tragicomic
- A Memoir
- Alison Bechdel
- Amanda Little
- Antony Penrose
- Are You My Mother?
- Arik Kershenbaum
- Art Spiegelman
- Ashley Mears
- Bill S. Hansson
- Cassandra Leah Quave
- Cynthia Barnett
- DIE NASE VORN
- Damien Rudd
- Daniel Z. Lieberman
- Elizabeth Kolbert
- Emily St. John Mandel
- Emily Willingham
- Footmarks: A Journey into Our Restless Past
- Fun Home: A Family Tragicomic/Are You My Mother?: A Comic Drama
- Gaston Dorren
- Guy Leschziner
- Hotter
- Howard Steven Friedman
-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 Isabel Sun Chao
- Jack Lewis
- Jack the Ripper
- James Griffiths
- Janet Y. Chen
- Jim Leary
- Lewis Dartnell
- MAUS: A Survivor’s Tale
- Maus
- Michael E. Long
- Neuroscience
- Patricia Cornwell
- Portrait of a Killer
- Portrait of a Killer: Jack the Ripper Case Closed
- Sad Topographies: A Disenchanted Traveller’s Guide
- Sarah Knott
- Sex
- Smarter World
- Speak Not: Empire
- The Fate of Food: What We’ll Eat in a Bigger
- The Lives of Lee Miller
- The Molecule of More: How a Single Chemical in Your Brain Drives Love
- The Nocturnal Brain
- The Nocturnal Brain: Nightmares
- The Plant Hunter: A Scientist’s Quest for Nature’s Next Medicines
- The Rooster House: My Ukrainian Family Story
- The Science of Sin: Why We Do the Things We Know We Shouldn’t?
- The Sound of the Sea: Seashells and the Fate of the Ocean
- The Sounds of Mandarin: Learning to Speak a National Language in China and Taiwan
- Ultimate Price: The Value We Place on Life
- Under a White Sky: The Nature of the Future
- Victoria Belim
- Why Animals Talk
- and Creativity--and Will Determine the Fate of the Human Race
- and the Secret World of Sleep
- 世界咖啡館社群
- 世界咖啡館:用對話找答案、體驗集體創造力,一本帶動組織學習與個人成長的修練書◎
- 世界歷史
- 中醫
- 中醫四物所
- 丹尼爾·利伯曼
- 二十世紀傳奇女性黎·米勒的多重人生
- 亞曼達·利特
- 亞特·史畢格曼
- 人命如何定價
- 人命如何定價:從法律、商業、保險、醫療、政策、生育等切面,探究社會為人命貼上價格標籤的迷思、缺陷與不正義
- 人文
- 人文史
- 人文地理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物傳記
- 伊麗莎白·寇伯特
- 余韋達
- 你聞到了嗎
-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
- 傑克·路易斯
- 全彩图解:用地理说世界历史—房龙地理
- 兩性關係
- 公雞之家
- 公雞之家:從被消失的家族成員追溯一個烏克蘭家族的百年離合,在尋找自我的碎片中回望邊境之國的記憶與哀愁
- 其他
- 凱特琳娜·狄迪克
- 劉文
- 劉維人
- 動植物學史
- 動物
- 動物交配
- 動物研究
- 動物行為
- 動物語言
- 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
- 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綜觀世界四分之三人口聽、讀、說、寫的語言,暢遊多采多姿的文化語言學世界、挖掘日常溝通背後的歷史趣知識
- 卡珊卓‧丽雅‧奎弗
- 卡珊卓‧麗雅‧奎弗
- 历史
- 古文明
- 台灣
- 吉姆·李瑞
- 同志
- 听,动物在“说话”
- 吳莉君
- 哲學
- 嗅覺
- 嚴麗娟
- 圈外編輯
- 圈外编辑
- 圖鑑
-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 墮落的人腦
- 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
- 夜行大腦
- 夜行大腦:從失眠、夢遊到睡眠中躁動、暴食、性交……,神經科醫生與睡眠障礙的決鬥傳奇,揭開你不知道的睡眠祕密
- 大人的村上檢定:即使親密友人也無法給予又深又硬的安慰的村上春樹專門讀本
- 大衛·伊薩克
- 奇幻小說
- 女人
- 女性
- 女詩人
-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
-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十週年紀念版,特別收錄全新附錄短篇)
- 孟令函
- 安東尼·彭若斯
- 宋瑛堂
- 小說
- 尤安娜·什切斯納,林蔚昀
- 希臘羅馬時期
- 廢廢子
- 开膛手杰克
- 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
- 張馨方
- 心理勵志
- 心靈成長
- 性別研究
- 悲傷地形考
- 悲傷地形考:憂傷時到這些地方去旅行,空間製圖×憂鬱地圖×無名記憶,獻給旅人的24則地理傳奇
- 愛護大自然
- 懸疑小說
- 我和母親之間
- 我的寻药人生:从病房到雨林岛屿,一位民族植物学家探寻自我、采集新药的不寻常之旅
- 我的尋藥人生:從病房到雨林島嶼,一位民族植物學家探尋自我、採集新藥的不尋常之旅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族群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明天吃什么:AI农地、3D列印食物、培养肉、无剩食运动……到全球食物生产最前线,看科学家、农人、环保人士在无可避免的气候灾难下,如何为人类找到粮食永续的出路
- 明天吃什麼
- 明天吃什麼:AI農地、3D列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人、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
- 春畫
- 春畫:從源流、印刷、畫師到鑑賞,盡窺日本浮世繪的極樂世界
- 書
- 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
- 末日
- 村上春樹
- 柯志傑
- 柯昀青
- 楊佳嫻
- 欲望分子多巴胺
- 欲望分子多巴胺:帶來墮落與貪婪、同時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賀爾蒙,如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
- 歡樂之家
- 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圖像小說X同志文學跨界經典,「悲喜交家」完整典藏套書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母親
- 母親的歷史
- 母語
- 比爾·S·漢森
- 波蘭
- 洪慧芳
- 派翠西亚·康薇尔
- 派翠西亞·康薇爾
- 海之聲:貝殼與海洋的億萬年命運【博客來獨家贈年曆海報】
- 海外
- 減塑生活
- 漫畫
- 烏克蘭
- 王翎
- 生態
- 當女孩成為貨幣
- 療愈
- 直到夜色溫柔(《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簡莉穎X《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廢廢子 話題劇作改編)
- 社會學
- 社會學概論
- 社會議題
- 種族
- 簡莉穎
- 糧食
- 紀實
- 經典
- 維多利亞‧貝林姆
- 編輯
- 編輯指導
- 繁体
- 繁體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聯經出版
- 聽,動物在「說話」
- 聽,動物在「說話」:從狼的「方言」、取「名字」的海豚,到鸚鵡的語意理解……由演化適應到動物行為學,傾聽「話中有話」的動物,揭開物種溝通的奧祕
- 脸谱
- 臉譜
- 臉譜出版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普
- 艾列克·克申鮑姆
- 艾希莉.米爾斯
- 艾略特
- 艾莉森·貝克德爾
- 艾蜜莉·孟德尔
- 艾蜜莉·孟德爾
- 艾蜜莉・威靈罕
- 莎拉.諾特
- 華妮塔·布朗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葉佳怡
- 蓋伊・萊施茨納
- 蔡青雯
- 藝術
- 藝術理論
- 藝術設計
- 蘇煒祥
- 蘇聯
- 記錄
- 詹姆斯·格里菲斯
- 語言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請說「國語」: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左右身分認同、文化與強權的「統一」敘事
- 謝蘋
- 譯者: 吳煒聲
- 譯者: 蔡承志
- 譯者:吳品儒
- 譯者:吳莉君
- 譯者:王惟芬
- 譯者:王瑞徽
- 譯者:王翎
- 譯者:駱香潔
- 譯者:黃鴻硯
- 译者:王瑞徽
- 请说“国语”:看语言的濒危与复兴,如何左右身份认同、文化与强权的“统一”叙事
- 谁的“国语”?谁的“普通话”?:从官方政策、教育现场、大众传媒到常民口说习惯,看两岸语音标准化如何为社会规范、身分认同与国族政治服务
- 賈斯頓·多倫
- 賴明珠
- 足跡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 足迹
- 足迹:考古学家眼中的故道、远古人类与动物足印、史前车辙、朝圣路径——一部始于足下、行不止息的人类移动史
- 路易斯‧達奈爾
- 身份認同
- 車 浮代
- 辛波斯卡
- 辛波絲卡
- 辛波絲卡:詩、有紀念性的破銅爛鐵,以及好友和夢,安娜·碧孔特
- 辛西亞‧巴內特
- 達米恩·魯德
- 邊緣
- 郭庭瑄
- 都筑响一
- 都築響一
- 鄧子衿
- 鄭煥昇
- 醫療保健
- 金木水火土
- 開膛手傑克
- 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
- 陈怡君
- 陳怡君
- 陳栢青
- 陽具本位主義
- 雄性陰莖
- 雞雞到底神不神
- 霍華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 食品科技
- 食物
- 食物生產
- 驚悚小說
- 高子梅
- 麥可·隆
- 黄鸿砚
- 黎·米勒: 時尚模特、超現實攝影師、戰地記者到冠軍名廚
- 鼠族
- 鼠族(MAUS: A Survivor’s Tale)
- 鼻子

【預購】我的尋藥人生:從病房到雨林島嶼,一位民族植物學家探尋自我、採集新藥的不尋常之旅 The Plant Hunter: A Scientist’s Quest for Nature’s Next Medicines◎卡珊卓‧麗雅‧奎弗( Cassandra Leah Quave)(譯者:駱香潔)
平常價 $37.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我相信,大自然可以拯救人類。」
在她的人生裡,她始終是少數:天生殘疾,女性科學家,研究不被看好的植物藥領域。她卻在生命的各處,都展現出戰士般的勇氣。
卡珊卓‧奎弗因右腿先天發育不全,三歲就接受了截肢手術,失去右膝以下的小腿,還差點因此死於嚴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由於能同理感染與疾病的痛苦,加上從科學研究培養出的興趣,使她原本立志成為一位救人的醫生。
然而,一門民族植物學的通識課卻意外引領她走入學術殿堂。這是一門研究各地人們自古以來如何食用植物,如何用植物治病、建造房屋或製作衣服等的學科。秉著對醫學的熱情與人文關懷,卡珊卓飛往亞馬遜雨林,向療癒師學習傳統用藥知識,因而看見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更發現植物的治療潛力過去被長期低估,使她決心轉而投入植物藥研究。她四處拜訪耆老,足跡遍及喬治亞州、義大利北部與阿爾巴尼亞等地。在家庭、研究工作都剛剛起步時,經濟壓力、意外與性別弱勢都曾令她喪氣憤怒,她卻總以堅強的意志力撐過挑戰,不僅成立新創公司,擁有自己的實驗室與眾多學生,也發現可以對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榆葉黑莓與甜栗樹葉萃取物。
近年來,醫學確實在對抗感染上有長足進步,然而現代主流的人工合成製藥產業正面臨研發速度趕不上新病原出現速度的重大危機。這或許就是人們回頭師法自然與傳統的時候!森林是一座大藥櫃,只是多年來被世人淡忘;植物的療效並不是安慰劑效應,使用植物的智慧早就存在於各地悠久的文化中。
卡珊卓‧奎弗將以她求學、科學研究與家庭生活的故事,帶你一同四處採集、冒險,並讓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她對植物的熱愛、身為人母的溫柔、克服身障的堅毅以及投身科學研究的決心。
◾️海內外好評——
卡珊卓‧奎弗因右腿先天發育不全,三歲就接受了截肢手術,失去右膝以下的小腿,還差點因此死於嚴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由於能同理感染與疾病的痛苦,加上從科學研究培養出的興趣,使她原本立志成為一位救人的醫生。
然而,一門民族植物學的通識課卻意外引領她走入學術殿堂。這是一門研究各地人們自古以來如何食用植物,如何用植物治病、建造房屋或製作衣服等的學科。秉著對醫學的熱情與人文關懷,卡珊卓飛往亞馬遜雨林,向療癒師學習傳統用藥知識,因而看見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更發現植物的治療潛力過去被長期低估,使她決心轉而投入植物藥研究。她四處拜訪耆老,足跡遍及喬治亞州、義大利北部與阿爾巴尼亞等地。在家庭、研究工作都剛剛起步時,經濟壓力、意外與性別弱勢都曾令她喪氣憤怒,她卻總以堅強的意志力撐過挑戰,不僅成立新創公司,擁有自己的實驗室與眾多學生,也發現可以對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榆葉黑莓與甜栗樹葉萃取物。
近年來,醫學確實在對抗感染上有長足進步,然而現代主流的人工合成製藥產業正面臨研發速度趕不上新病原出現速度的重大危機。這或許就是人們回頭師法自然與傳統的時候!森林是一座大藥櫃,只是多年來被世人淡忘;植物的療效並不是安慰劑效應,使用植物的智慧早就存在於各地悠久的文化中。
卡珊卓‧奎弗將以她求學、科學研究與家庭生活的故事,帶你一同四處採集、冒險,並讓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她對植物的熱愛、身為人母的溫柔、克服身障的堅毅以及投身科學研究的決心。
◾️海內外好評——
天然藥物開發是我的工作與興趣,在大學裡,我帶著學生嘗試著從臺灣森林中尋找對人類健康有幫助的植物成分,因此當我看到卡珊卓・奎弗所撰寫的《我的尋藥人生》這本書,我充滿興致,一口氣就讀完它。這本書忠實地記錄作者一生的求學歷程與在野外尋求「解方」的酸甜苦辣。我推薦您這本書,它可以帶您走進民族植物學趣味的世界。——王升陽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
在字裡行間看到類似的經驗,吸引我不斷往下閱讀。我想,對亞馬遜或民族植物有興趣的讀者,都會為了書中的描述而著迷吧!——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時感覺到卡珊卓.麗雅.奎弗幾乎貼合了我對一名當代科學家最極致的想像——作為一位心胸開放、接納各種可能的民族植物學家,她走遍世界各地、向薩滿和耆老謙遜學習植物療癒智慧;回到實驗室中,又能秉持務實態度和嚴謹的研究精神,從傳統植物應用知識找出符合當代醫療需求的新型態抗菌藥物。而這一切的起點,來自她個人出生時的嚴重腿疾。
從成長期間的醫病經驗汲取出對醫學和科學的好奇,推動她走上研究之路,而這個經歷甚至往前延伸為戰爭對環境的肆虐破壞,往後鋪陳出新冠疫情下全球科學家如何致力尋找解方……《我的尋藥人生》因此成為一本最能反映此際世局變遷的科學家傳記,而更重要的啟示在於人類終需記起:植物是這地球上一直照顧著我們的人。切莫辜負,切莫背棄它們。——鄒欣寧 植物文化採寫者
卡珊卓・奎弗帶我們踏上一段迷人而深刻的個人旅程,從植物界尋找現代藥物。作為一名科學家,她鬥志昂揚、頑強;作為一名作家,她雄辯而誠實。《樹,記得自己的童年》 的粉絲讀者們會為這位民族植物學家尋求下一種治療方法的故事津津樂道。——艾米·史都華,《醉人植物博覽會》作者
卡珊卓・奎弗是一位勇敢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女性。——天寶,葛蘭汀,《傾聽動物心語》合著作者
奎弗意志堅定、足智多謀,並且對她畢生的志業有清楚的認識。她的文字表現出深刻的人性和謙遜,這一點與她令人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激勵著讀者。最後,她成功證明了植物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醫藥資源,她也在本書中傳達了科學家日常的樂趣和挑戰。——《科學》
奎弗這本引人入勝的回憶錄展示了她的勇氣和決心,並解釋了植物用於治療的迷人之處和關鍵用途(包括可能用於對抗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甚至是 COVID-19)。——《圖書館學刊》星號書評
本書融合了(奎弗)成為科學家的過程、她對於傳統醫學的植物藥理學潛力的研究、身兼研究者與母親的挑戰,以及她與身障、感染奮鬥的精采描述。極具說服力。——《科克斯書評》
奎弗意志堅定、足智多謀,並且對她畢生的志業有清楚的認識。她的文字表現出深刻的人性和謙遜,這一點與她令人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激勵著讀者。最後,她成功證明了植物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醫藥資源,她也在本書中傳達了科學家日常的樂趣和挑戰。——《科學》
對那些對植物的潛力感到好奇的人來說,這本書很有趣。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回憶錄,講述了奎弗如何首次涉足科學並最終沉浸於民族生物學領域。即使是對於那些不了解科學或對科學沒有好奇心的人來說,本書也非常鼓舞人心而且易讀。——《海風獨立期刊》
在抗疫之戰中,奎弗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坦率的敘述風格展現了她專注的決心、令人欽佩的靈活性和頗具說服力的熱情。——《書目》
鼓舞人心、風靡全球的處女之作。 關懷自然的讀者會發現自己沉浸在奎弗優美的故事中,並從中受到啟發。——《出版者週刊》
在《我的尋藥人生》中,卡珊卓・奎弗回溯了她成為科學家與突破障礙的經歷,並帶我們穿越叢林、沼澤、沙漠和山脈,尋找最神聖的植物聖杯:明天的救命藥物。我們需要更多像 卡珊卓這樣的科學家——足智多謀、幽默風趣,並準備好解決地球上最緊迫的問題。——丹尼爾·史東,《國家地理》雜誌作家和暢銷書《食物探險家》作者
預先警告:一旦你翻開第一頁,就會無法放下這本書!這絕對是一個引人入勝且非凡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女英雄探索植物治癒能力的旅程,當中充滿了旅行、醫學知識、植物智慧和科學見解。非常好的書寫,發人深省,鼓舞人心,這是一趟最好的冒險。——羅絲瑪莉·格列斯塔 美國藥草權威
關於成為民族植物科學家的故事,從悲劇到鼓舞人心的勝利。強烈推薦!——馬克·普洛特金,保護亞馬遜雨林資源組織主席,《薩滿學徒的故事》作者
《我的尋藥人生》讓我既感動又驚奇。 卡珊卓・奎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英雄。我們看到她在艱苦的條件下追求自己的熱情,這讓我們大多數人驚訝不已,例如大學時期第一次國際研究旅行,在叢林中用熱水消毒自己發炎的肢體;進行博士研究實地考察時揹著孩子,以及,也許是最具挑戰性的,同時經營兩個實驗室、獲得研究補助、擔任教學和指導老師,以及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 這一切卡珊卓都做到了。她以幽默和優雅的方式分享了她鼓舞人心的故事。——維多利亞·強森 普立茲獎決選作家
就像一個錯縱複雜的遊戲,《我的尋藥人生》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它不僅是一本神奇的回憶錄也是一本堅強的發現之旅,一個深刻的浪漫故事以及一則激勵人心的號召。最重要的是,我們迫切需要恢復我們幾乎已經失去的知識,並紀念那些古老的智慧可能挽救我們生命的無數代人。──瑪琳·麥肯納,《大危雞》作者
在奎弗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充分展現了她對傳統療法和「科學」醫學的同等尊重。—— 強納生·德洛里 《環遊世界八十樹》作者
這本最了不起的書充滿了靈感、喜悅和冒險,卡珊卓・奎弗精采地描述了她探索自然療癒力的過程。 最重要的是,她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充滿目標、快樂和挑戰的真實個人故事,這無疑將影響一代渴望追求更大利益的年輕人,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有人,我們與地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麥可‧巴立克 《植物、人類與文化:民族植物學科學》合著作者
作者簡介
卡珊卓‧麗雅‧奎弗 Cassandra Leah Quave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美國艾默利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及人類健康與皮膚病理學副教授。撰寫過六十篇學術論文、著作兩本書以及擁有三項專利。
她同時也是藥物發展公司PhytoTEK 的共同創辦人及現任執行長。該公司致力於發展對抗有抗生素抗藥性之細菌感染的植物藥品。她的研究成果曾登上紐約時報、BBC雜誌、國家地理頻道、德國著名女性雜誌、NPR等大型媒體,並皆獲得廣大迴響。
譯者簡介
駱香潔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領導力腦科學》、《心情之書》、《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等。
賜教信箱:judyjl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