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887-1975
- 9786269626649
- 9789570850062
- 9789570851380
- 9789570861945
- 9789570862669
- 9789570863710
- 9789570864274
- 9789570864984
- 9789570866537
- 9789570866629
- 9789570866957
- 9789570867626
- 9789570868982
- 9789570869613
- 9789570869767
- 9789576637667
- 9789863847526
- Alexander V. Pantsov
- China
- Christian Grataloup
- Daniel Gordis
- Dr. Steven Gundry M.D.
- Israel : A Concise History of a Nation Reborn
- JR上野站公園口
- Kenny
-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 S. Eliot
- Teo You Yenn
- 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iang Kai-Shek
- Victorious In Defeat
- Walter Scheidel
- 不平等的样貌
-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 世界歷史
- 世界通史
- 世紀詩人
- 中亞
- 中國歷史
- 丹尼爾·格迪斯
- 九歌
- 亞歷山大·潘佐夫
- 亞洲史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以色列
-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 伊沛霞
- 佛教
- 克里斯・費區
- 克里斯穹‧葛塔魯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分裂
- 劉宗為
- 動物
- 历史
- 古典
- 叫我AV經紀人Call Me THE AV Agent
- 台湾新诗史
- 台灣
- 台灣新詩史
- 史提芬.岡德里
- 吳念真
- 吴念真
- 地底世界地圖
- 堯嘉寧
- 大辣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0
- 孟樊
- 宋徽宗
- 宋朝
- 宋遼金夏篇
- 宗教
- 家國
- 小說
- 崑曲
- 巫術
- 平等的暴政:戰爭、革命、崩潰與瘟疫,暴力與不平等的人類大歷史
- 廖偉棠
- 廖泊喬
- 张优远
- 張亦絢
- 張優遠
- 張貴興
- 心理勵志
- 感覺十書
- 感覺十書:蔣勳談美
- 戰爭
- 抓住一个春天
- 抓住一個春天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經社出版
- 文经社出版
- 文豪酒癮診斷書
- 新詩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早餐
- 書
- 朱國珍
- 李翰
- 杜國清
- 林依晨
- 林琳
- 柳美里
- 梁思文
- 棒棒堂叔叔變形記
- 植物
- 植物的逆袭
- 植物逆襲
- 楊宗翰
- 楊淑娟
- 歷代君王
- 歷史
- 汉唐的巫蛊与集体心态
- 沃特·席代爾
- 沈意卿
- 法華經
- 海外
- 漢唐
- 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
- 燒賣
- 犹太民族的千年建国之路
- 現文因緣
-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
- 白先勇
- 白先勇說崑曲
- 百年早餐史
- 短篇小說
- 社會議題
- 立場寬子
- 第94期
- 經典
- 經濟
- 經濟學
- 繁体
- 繁體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耶路撒冷
- 联经
- 联经出版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肥志
- 胡宗香
- 自然科普
- 臺灣老桌遊
- 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 艾略特
- 艾略特詩選
- 艾略特詩選:〈荒原〉、〈四重奏〉及其他觀察
- 草藥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現代詩
- 蒲慕州
- 蔡孟貞
- 蔡素芬
- 蔣介石
- 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
- 蔣勳
- 藍屋子
- 藝術
- 藥物
- 蘭陵笑笑生
- 行為
- 評論
- 詩
- 譯者:方祖芳
- 貧富差距
- 賴永海
- 辛波絲卡
- 醫療保健
- 野人出版社
- 野豬渡河
- 金瓶梅
-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 陳介宇
- 陳思宏
- 陳芝婷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韓華)
- 領導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馬來西亞
- 高翊峰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預購】抓住一個春天(永恆青春版,增收新版序文,揭開吳念真人生第一本書的千絲萬縷)◎吳念真
平常價 $2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吳念真人生首本短篇小說集 溫暖重現──
《抓住一個春天》共收錄十一篇短篇小說,這是吳念真於1977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也是他最初始的創作種子。彼時青澀之氣未褪的他,竟已能用精熟的眼光捕捉日常中的靈光碎片,而眾生的幽微情感,即如此在他的輕巧筆下被一一重現。
二十五歲的他,在〈後記〉中是那樣傲然、堅定:「回顧年輕但無由浪漫的來路,細數這些年的收穫,我的確得到一個永恆的春天,由此以往不管將來如何,有這些情感為伴,深信我會珍視這段路程的一點一滴,深信我會昂然地邁出下一步。」
如今,人生邁入七十大關,吳念真早以善寫能導享譽藝文界。回望一路走來的軌跡,他說:「《抓住一個春天》從書寫、投稿、發表,直到出書前後所遇到的人與事,幾乎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了我之後的生涯。」
時光倏忽半個世紀,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何因一篇小說誤打誤撞開啟他的職業生涯,那些「扒鬆了泥土,開闢了一塊園地」的貴人又是如何在旁守護、澆灌這株幼苗,看他一路茁壯成長,長成最自然舒展的樣子……
這本書關於那個單純而美好的七○年代。
關於一位沒沒無聞的青年,如何在生命之春、迷惘之際,摸索前行。
也關於每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永恆的春天……
特別收錄新版自序,深情刻畫半世紀來的心頭點滴
「面對這本書,一如面對青春、面對初戀,或面對初為人父的自己。」
「面對這本書,一如面對青春、面對初戀,或面對初為人父的自己。」
《抓住一個春天》共收錄十一篇短篇小說,這是吳念真於1977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也是他最初始的創作種子。彼時青澀之氣未褪的他,竟已能用精熟的眼光捕捉日常中的靈光碎片,而眾生的幽微情感,即如此在他的輕巧筆下被一一重現。
二十五歲的他,在〈後記〉中是那樣傲然、堅定:「回顧年輕但無由浪漫的來路,細數這些年的收穫,我的確得到一個永恆的春天,由此以往不管將來如何,有這些情感為伴,深信我會珍視這段路程的一點一滴,深信我會昂然地邁出下一步。」
如今,人生邁入七十大關,吳念真早以善寫能導享譽藝文界。回望一路走來的軌跡,他說:「《抓住一個春天》從書寫、投稿、發表,直到出書前後所遇到的人與事,幾乎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了我之後的生涯。」
時光倏忽半個世紀,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何因一篇小說誤打誤撞開啟他的職業生涯,那些「扒鬆了泥土,開闢了一塊園地」的貴人又是如何在旁守護、澆灌這株幼苗,看他一路茁壯成長,長成最自然舒展的樣子……
這本書關於那個單純而美好的七○年代。
關於一位沒沒無聞的青年,如何在生命之春、迷惘之際,摸索前行。
也關於每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永恆的春天……
作者簡介
吳念真
1952年生於九份。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詞人及藝術監督,是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滿貫得主。1976年開始小說創作,曾獲吳濁流文學獎,並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1981年起開始創作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曾主持TVBS「臺灣念真情」、公共電視「這些人 那些人」,導演、企畫及代言的廣告無數。2001年加入綠光劇團編導行列,開始創作舞臺劇劇本,以《人間條件》系列為主要作品。
現任「吳念真企劃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綠光劇團」藝術監督、「綠光創藝製作公司」董事長。
著有小說集《邊秋一雁聲》、《特別的一天》等,散文集《台灣念真情》系列、《這些人,那些事》、《念念時光真味》,電影劇本《兒子的大玩偶》、《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戲夢人生》、《多桑》等七十餘種,繪本《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等。

【預購】藍屋子◎蔡素芬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這世上真的有這樣一座藍屋子嗎?」
小說家蔡素芬,用一千五百個日子打造出
文字、結構、節奏,行雲流水之傑作!
一幅畫開啟一扇名為藍屋子的門,
一幢港埠邊的旅館揭開淡水航海貿易年代;
封緘古物裡的故事,
藏存書寫裡解謎的欲望⋯⋯
走進小說所搭建最奇詭的異時空入口。
一只錫杯、一塊菊花鑄鐵片、一座鐘或指南針,每個物件,都應有屬於它的故事,是誰所遺留下?曾投注生命熱情的擁有者,何以將其遺忘?它們又將傳遞至誰的手上?
空間設計師華生,無意地從藝品行帶回了一幅內有一幢藍屋子的畫作,洋式風格鑲嵌著一副東方獅頭門環,閃著異國想像的光澤,吸引他走近、撫觸……竟由此涉入了一段異質空間的歷程,並牽引出對於物件的執迷慾望。同一時,他分別多年的女友露西從日本宮崎回來,到淡水港埠邊的旅館工作,為了替華生搜尋過去海洋年代的物品交易故事,走進了幾代人興建旅館的生命史。
小說家蔡素芬藉由《藍屋子》尋索深藏於物件「流浪的故事」。當畫作中的藍屋門深掩,一場關於時空、歷史往事,及至情感難解的謎,最終將收藏何處?
作者簡介
蔡素芬
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1993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1998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2014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及譯作數本;《燭光盛宴》並獲2009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

【預購】野豬渡河◎張貴興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王德威:《野豬渡河》訴說一段不堪回首的砂華史。
李銳:滔滔不息的豬芭河上,永遠翻滾著此岸的天堂和煉獄。
哈金:將歷史、神話和傳說融為一體,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生氣勃勃、真實又魔幻的世界。
駱以軍:等張貴興的新長篇,可以用「望穿秋水」、「等到紅顏老」來形容。李銳:滔滔不息的豬芭河上,永遠翻滾著此岸的天堂和煉獄。
哈金:將歷史、神話和傳說融為一體,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生氣勃勃、真實又魔幻的世界。
在歷史傷痕與鬼魅記憶的深處,我選擇有尊嚴的抵抗
如果你們的暴力侵略是要我低頭屈服,我就讓你們感受以血還血、以頭還頭的暴力!
美國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中國莫言的山東高密鄉、哥倫比亞馬奎斯的馬康多鎮、瓜地馬拉阿斯杜里亞斯的總統先生,到張貴興婆羅洲砂拉越豬芭村,繼《伏虎》、《群象》、《猴杯》後,最新長篇小說力作《野豬渡河》,二戰期間日軍占領婆羅洲砂拉越豬芭村的精采動人故事。
魔幻、詭譎、虛實難分,豬芭村的歷史,就是婆羅洲砂拉越的縮影!
豬芭村人的歷史,就是一部傷痕累累、瘡痍滿目的人類文明史。
熱帶莽叢、野豬河鱷、群猴夜梟,在魔幻與真實中,看見這片廣袤土地的煙硝霧霾,火光遍地
國族糾葛與人性善惡的鬥爭,寫盡戰爭的殘酷荒謬,也說盡人間的悲歡離合,生死痛喜
真實或虛構,暴烈或溫柔,殘酷或善良,《野豬渡河》斑斕絢麗的人物場景敘事堪稱當代華文文學藝術美學巔峰之作!
鴉片戰爭一百年後,也是白人獨裁者占姆士‧布洛克王朝統治砂拉越一百年後,
1941年,日本突襲珍珠港九天後,一萬名日軍搭乘戰艦,從南中國海登陸婆羅洲西北部日產原油一萬五千桶的小漁港豬芭村,凌晨四點,東北季候風挾帶豪雨和閃電,照亮了蒼穹古老的縫罅。
英國人、日本人、華人、達雅克人……故事場景拉回二戰前夕,慘遭日軍攻占的華人村落「豬芭村」小說透過圍繞這座村落所發生的一樁樁衝突、殺戮、侵略,糅合地方風土習俗、民間傳說藉由文學書寫,在慘烈的戰禍消亡、荒煙漫土中,用冷靜、精練、最富麗詭譎的文字,訴說歷史記憶極其殘酷、暴力的寫實面,塑造當代華文小說敘事典範,創造高度藝術張力,重新建構婆羅洲砂拉越的一草一木。
《野豬渡河》從首篇整個故事的核心主角──關亞鳳自縊波羅樹下,作為整個小說的開頭,雨林茅草間的各種動植物聲響、火光爛漫、煙霧迷茫迅速壟罩了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埋下的死亡伏筆,作者帶領我們,從關亞鳳生長的豬笆村為核心,周遭人事物分別脫胎成了接下來故事的篇名以及情節,文字精煉而瑰麗,張力飽滿卻引人入勝,像是叢林的奇花異草、珍奇異獸,雜以史實幻化成的傳說與殺戮,漸漸拼湊出自布洛克王朝建立統治百年後的砂拉越到二戰前後,經歷了日軍短暫占領到二戰後的一段歷史。
專文導讀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高嘉謙(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各界好評
及川茜、甘耀明、白睿文(Michael Berry)、宇文正、朱亞君、李有成、李銳、言叔夏、哈金、封德屏、張小虹、張錦忠、梅家玲、連明偉、陳柏青、黃英哲、黃崇凱、黃錦樹、駱以軍、羅鵬(Carlos Rojas)
及川茜(日本神田外語大學專任講師,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著名日文譯者)
張貴興又一次將由瑰麗、絢爛、血腥的文字所編織的歷史寓言,在我們眼前緩緩攤開。「圖窮」後亮出的帕朗刀,能否殺出一條路,揭開剪不斷,理還亂的家族祕密嗎?」
白睿文(Michael Berry)(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文學系教授)
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莫言的山東高密、杜思妥也夫斯基的聖彼得堡──這些或真實或虛構的小說原鄉是我們讀者共同想像中的重要文學地標。現在張貴興的婆羅洲雨林也應該列為其中。將近三十年以來,從《賽蓮之歌》到《群象》又從《猴杯》到《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婆羅洲島的熱帶雨林一直是張貴興小說的主要舞台。到現在《野豬渡河》的婆羅洲更展現了作家心目(魔)中的怪異景象、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文字魔力。
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
《野豬渡河》是一部深具歷史感的小說。張貴興以其獨特的敘事形式再次引領我們造訪砂拉越煙塵瀰漫、隱晦難明的過去,他的野心在為砂拉越經營一個有異於官方說法的另類敘事。《野豬渡河》文字稠密新奇,情節波雲詭譎,無疑是張貴興睽違多年的一部力作,再一次確立他在臺灣文壇的重要地位。
李銳(中國知名作家)
在張貴興的筆下,你不僅可以看到熱帶雨林的荒莽、瑰麗,更可以見證所謂人類文明史的殘酷與血腥。滔滔不息的豬芭河上,永遠翻滾著此岸的天堂和煉獄。
哈金(知名作家,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
《野豬渡河》是雄勁奇異的小說,將歷史、神話和傳說融為一體,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生氣勃勃、真實又魔幻的世界。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野豬渡河》是台灣熱帶文學另一位「婆羅洲來的人」張貴興的最新大河小說。傳說中《群象》與《猴杯》等了十七年的頑皮家族成員──野豬──終於威猛奔出雨林了。
梅家玲(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野豬渡河》以華麗的文采,傳奇性的敘事,鋪寫二戰期間日軍占領婆羅洲後的諸般腥風血雨。「豬/人」互映,深刻揭露人類文明發展中內蘊的野蠻、掠奪與非理性。它締造出特具開創性的婆羅洲演義,也是張貴興小說書寫的嶄新里程碑。
《野豬渡河》以華麗的文采,傳奇性的敘事,鋪寫二戰期間日軍占領婆羅洲後的諸般腥風血雨。「豬/人」互映,深刻揭露人類文明發展中內蘊的野蠻、掠奪與非理性。它締造出特具開創性的婆羅洲演義,也是張貴興小說書寫的嶄新里程碑。
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
時隔17年,張貴興終於以《野豬渡河》續寫了東馬傳奇,此回的東馬故事展演出更為宏大的史詩般敘事,不僅鋪陳了一部砂拉越史,更為華夷風起的當代注入一股新流。
黃錦樹(作家、文學評論家)
張貴興是當前中文世界文字最富麗詭譎的小說家之一。
他對婆羅洲的濃彩重抹、對風下之鄉黑暗歷史的深入探勘,可說是垂死的民國黃昏絢爛的火燒雲,「台灣」這肚臍眼上長出的一株龍腦香。
駱以軍(作家)
等張貴興的新長篇,可以用「望穿秋水」、「等到紅顏老」來形容。他的《猴杯》,改變了我對華文小說可能難度與高度的一條想像邊界,那是我五根手指之內,「最好的華文長篇小說」之一。他文字的夢境稠密、時空洪荒、雨林之覆遮與歷史哀愁如謎的魅影,都是無人能仿的「張貴興魔域」。不知為何他停筆多年?這部傳說中的《野豬渡河》,終於出版,這可是今年華文長篇小說的大震撼啊。能在《猴杯》快二十年後等到這本長篇,做為讀者,內心感動且幸福。
羅鵬(Carlos Rojas)(美國杜克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移動影像藝術研究中心副教授)
始於1941年東馬婆羅洲「豬笆村」,且位於不同帝國制度、不同歷史軌道的間線內,張貴興期待已久的《野豬渡河》用一種獨一無二的敘事方式講一個站在生與死、人與獸之間的難忘故事。
作者簡介
張貴興
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馬來西亞砂勞越,1976年中學畢業後來台,師大英語系畢業後於國中任教。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雨林為背景,常處理華人與當地土著間的愛恨情仇與剝削關係。文字風格強烈,以濃豔華麗的詩性修辭,刻鏤雨林的凶猛、暴烈與精采,是當代華文文學中一大奇景。代表作有《伏虎》、《賽蓮之歌》、《頑皮家族》、《群象》、《猴杯》、《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沙龍祖母》等。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開卷好書獎、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選讀者票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等。
張貴興
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馬來西亞砂勞越,1976年中學畢業後來台,師大英語系畢業後於國中任教。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雨林為背景,常處理華人與當地土著間的愛恨情仇與剝削關係。文字風格強烈,以濃豔華麗的詩性修辭,刻鏤雨林的凶猛、暴烈與精采,是當代華文文學中一大奇景。代表作有《伏虎》、《賽蓮之歌》、《頑皮家族》、《群象》、《猴杯》、《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沙龍祖母》等。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開卷好書獎、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選讀者票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等。

【預購】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蘭陵笑笑生、高翊峰、張亦絢、陳思宏、沈意卿、朱國珍等
平常價 $2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萬曆本選摘+版畫(根據傅斯年先生珍藏本)
五位當代小說家短篇情色小說創作
萬曆本選摘+版畫(根據傅斯年先生珍藏本)
五位當代小說家短篇情色小說創作
《金瓶梅》被列為四大奇書,「淫」在哪?其文學性、歷史價值和語言運用,同時因為人物性格和複雜心理的描繪,相較於「才子佳人」類型的作品,《金瓶梅》用醜陋、犀利的筆觸來針貶人性,更能發人省深省,都使這部小說成為不可不讀的文學經典。
《金瓶梅》書名是取書中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等名字組合而成,故事發展以《水滸傳》的西門慶、潘金蓮故事作為線索並加以延伸,主角西門慶原是地方上開藥舖的破落戶,某天突然發跡成為有錢人,從此運用關係官商勾結、結合地方流氓為所欲為,在婚姻關係、商場和官場之間成為眾人擁戴的對象;內容主要描寫西門慶與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情愛故事及其整個家庭的變化,透過西門慶荒淫、腐朽的生活方式,諷刺明朝後期,上從宮廷間的宦官、太師,下至市井間的幫閒蔑片、地痞流氓的勾結與腐敗,揭示明朝社會 現實的墮落情景。
此書並邀請高翊峰等五位作家,以金瓶梅的人物,不限時空背景、創作題材,重新打造出更具現代文學風格的「金瓶梅」,讓讀者更輕易地發現,原來《金瓶梅》從來都不僅是明代的故事,而是活生生存在於任何時空中。
作者簡介
蘭陵笑笑生
明代文學家,「四大奇書」之一──章回小說《金瓶梅》作者的筆名。其真實作者之考証,至今猶為一大難題。
高翊峰
小說家、編劇、導演。二○一二年由《聯合文學》雜誌評選為「20位四十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文學作品曾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等等。戲劇作品曾獲:金鐘獎電視電影編劇獎。十八年時尚雜誌工作,曾擔任《COSMOPOLITAN》台灣版雜誌副總編輯,《MAXIM》中國版雜誌編輯總監,《GQ》台灣版雜誌副總編輯,《FHM》男人幫雜誌總編輯。個人出版品:《家,這個牢籠》、《肉身蛾》、《傷疤引子》、《奔馳在美麗的光裡》、《一公克的憂傷》、《烏鴉燒》等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出版:《幻艙》、《泡沫戰爭》。小說作品已翻譯成英文、法文。最新出版:《恍惚,靜止卻又浮現——威士忌飲者的緩慢一瞬》(聯經出版)。
張亦絢
出生於台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長篇小說《永別書》、《愛的不久時:南特 / 巴黎回憶錄》(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網站:nathaliechang.wix.com/nathaliechang
陳思宏
彰化永靖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現居德國柏林。得過一些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2009、2012、2014),九歌年度小說獎(2007)等。演過一些電影:《曖昧》(Ghosted,2009)、《全球玩家》(Global Player,2013)。寫過幾本書:《第九個身體》(2018)、《去過敏的三種方法》(2015)、《指甲長花的世代》(2002)、《營火鬼道》(2003)、《態度》(2007)、《叛逆柏林》(2011)、《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2014)。簡體字出版品《去撒野,在最好的時光裡》(2013,《叛逆柏林》簡體字版)。作品〈橘色打掃龍〉與〈煙囪先生〉入選南一版國小五年級國語課本。網站:www.kevinchen.de
朱國珍
清華大學中語系畢業,東華大學藝術碩士。作品《慾望道場》、《中央社區》、《半個媽媽半個女兒》、《離奇料理》、《三天》、《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曾連續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散文首獎、創下史無前例跨文類雙首獎記錄。二○一三「拍台北」電影劇本獎首獎,二○一三《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大學講師、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沈意卿
台灣生,加拿大,藝術史與文化評論本科。二十歲畢業後不時轉換城市和職業,做過廣告、科技記者、甜點學徒;撰寫文案、網路遊戲、動畫劇本。太多好奇與誠實,尚未找到相對應的人間身分。悲觀於是幽默,浪漫導致嚴厲。著有短篇小說集《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散文集《桃紅柳綠,生張熟李》。
蘭陵笑笑生
明代文學家,「四大奇書」之一──章回小說《金瓶梅》作者的筆名。其真實作者之考証,至今猶為一大難題。
高翊峰
小說家、編劇、導演。二○一二年由《聯合文學》雜誌評選為「20位四十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文學作品曾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等等。戲劇作品曾獲:金鐘獎電視電影編劇獎。十八年時尚雜誌工作,曾擔任《COSMOPOLITAN》台灣版雜誌副總編輯,《MAXIM》中國版雜誌編輯總監,《GQ》台灣版雜誌副總編輯,《FHM》男人幫雜誌總編輯。個人出版品:《家,這個牢籠》、《肉身蛾》、《傷疤引子》、《奔馳在美麗的光裡》、《一公克的憂傷》、《烏鴉燒》等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出版:《幻艙》、《泡沫戰爭》。小說作品已翻譯成英文、法文。最新出版:《恍惚,靜止卻又浮現——威士忌飲者的緩慢一瞬》(聯經出版)。
張亦絢
出生於台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長篇小說《永別書》、《愛的不久時:南特 / 巴黎回憶錄》(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網站:nathaliechang.wix.com/nathaliechang
陳思宏
彰化永靖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現居德國柏林。得過一些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2009、2012、2014),九歌年度小說獎(2007)等。演過一些電影:《曖昧》(Ghosted,2009)、《全球玩家》(Global Player,2013)。寫過幾本書:《第九個身體》(2018)、《去過敏的三種方法》(2015)、《指甲長花的世代》(2002)、《營火鬼道》(2003)、《態度》(2007)、《叛逆柏林》(2011)、《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2014)。簡體字出版品《去撒野,在最好的時光裡》(2013,《叛逆柏林》簡體字版)。作品〈橘色打掃龍〉與〈煙囪先生〉入選南一版國小五年級國語課本。網站:www.kevinchen.de
朱國珍
清華大學中語系畢業,東華大學藝術碩士。作品《慾望道場》、《中央社區》、《半個媽媽半個女兒》、《離奇料理》、《三天》、《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曾連續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散文首獎、創下史無前例跨文類雙首獎記錄。二○一三「拍台北」電影劇本獎首獎,二○一三《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大學講師、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沈意卿
台灣生,加拿大,藝術史與文化評論本科。二十歲畢業後不時轉換城市和職業,做過廣告、科技記者、甜點學徒;撰寫文案、網路遊戲、動畫劇本。太多好奇與誠實,尚未找到相對應的人間身分。悲觀於是幽默,浪漫導致嚴厲。著有短篇小說集《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散文集《桃紅柳綠,生張熟李》。